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数据的产生,推动了社会各领域实践的变革,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养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展,为育人质量提供基本保障,在立德树人的事业中发挥关键作用。当今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与前沿的大数据技术相对接,创新教育思维与方法,促进教育活动的优化。

一、“大数据”概念及技术优势分析

大数据(big data),是指总量极为庞大且快速增长,需要以最新信息处理技术才能够汇总、储存和管理的数据。大数据具有四个显著特征,可表示为“4V”,分别为容量大(Volume)、种类多(Variety)、时效快(Velocity)以及价值高(Value)。[1]大数据包含特定领域内的全部可识别数据,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使人们得以完整地认识对象,以更准确的分析作为决策的基础。合理地利用大数据,有助于精准地定位和解决问题,高效利用资源,促进实践目标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数据,是指一切与课程及其大学生思想观念、行为道德有关的数据。大数据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管理和利用大数据,有助于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许多难点,可为创新教育局面带来有益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如下四方面。

(一)促进思政课程资源优化

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质量,对于提升教育成效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思想政治课程资源以数字化形态表现、以联网方式获取。不少高校都以在线资源为基础构建了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在线资源在高校思政课程资源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在大数据技术出现前,教育者依靠主观推测、经验判断以及有限范围内的教情调研决定资源的选择策略,很难完整地反映学习者的需求,造成教与学的不协调。大学生通过网络访问思想政治理论资源,留下大量活动痕迹,可以准确而客观地反映学生对课程资源的价值评价,并可长期保存在网络空间中,是思政教育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利用这部分大数据,有助于教育者全面了解课程学情,优化教育者开发、上传和管理课程资源的方法,让学生接触更高品质的教育资源。

(二)创新学生思想引导工作

对学生思想的引导,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应有之义,更是“大思政”教育的目标整合点。受到各类外来文化与新兴文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价值取向多元化、复杂化,对外部世界与人生道路认识不足。许多学生都处于精神上的迷茫状态,对知识学习、社会实践和人格成长都造成影响。并且学生大多自我意识较强,缺少集体观念与大局观念,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给予正确的引导。[2]高校的网络通信与管理设备集成了反映学生思想观念的大数据,对思想引导工作具有助益。教育者可掌握社团活动、上网流量、图书借阅、学习考勤、校内消费等数据,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学习状况与精神状态。在此基础上,教育者针对学生特定的精神心理困惑展开引导,可突破原先依据直觉开展集中式引导的模式,并基于对学生心理状态的理解更新教育话语。

(三)完善网络思政宣传方式

思政宣传工作利用高校内的环境要素与文化载体传播积极的思想观念,具有广泛的教育覆盖面,并可全面融入学生生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网络在高校教育中应用的逐渐加深,各高校大多已依托于官方网站构建了网络宣传渠道,或借助学校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实现思政宣传功能。通过发挥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优势,这些渠道将最前沿的时代精神传送到每个学生手中,在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3]融入大数据技术,可完善宣传内容生成与传播的方式,开拓高校网络思政宣传工作的新局面。大数据技术可针对受众的资讯使用方式、上网特点进行深度解析,为网络宣传的构建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大数据下的网络思政宣传不再只是对内容的在线传递,而是在需求分析下的个性化内容呈现。

(四)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科学评估教育效果,能够明确成绩与不足,找准改进空间。效果难评估,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以往用于评估教育效果的数据,多为系统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教育考核数据,并且以课程结束的期终考核评价结果为主。此部分数据无法完整反映教育效果,学生可以在了解教学评价框架的基础上,通过突击复习、临时识记的方式获得成绩,而且学业考核成绩仅涉及对学生学习的效果评估,难以评估课程本身的质量。利用教育中的大数据,能够从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各领域中提取信息,依据信息的分布进行正确的意义解读,使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获得更可靠的数据支撑。[4]大数据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有助于课程专业教师了解课程对学生心理及行为的影响,改进课堂教学的思维与策略,也能为学校在党团工作等方面提供参考。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

信息技术要与现有的教育条件、资源相融,才能够发挥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基于以下路径利用大数据,以更新教学面貌。

(一)利用大数据优化在线课程建设

在线课程是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要载体,集中于高校的在线学习平台中呈现。将大数据处理技术融入其中,能够提升学习平台的功能,使其更适应学生的需求,并优化在线课程的建设。高校大多设立了学生登入学习平台的个人账号,但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大数据却未得到有效利用。教育者应转变思维,认识大数据的价值,改组平台的运作方式。

首先,根据学生对思政资源的点击、收藏等数据,识别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首页展示、个人消息提示等信息,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深度发展学习兴趣。基于知识分享原则,在线学习平台可收集来自多所学校的慕课视频,在管理大数据的前提下向学生推送,实现个性化的教育。[5]其次,借助大数据技术整理平台的现有资源,对于访问量过少的资源,应及时退出。在线平台的后台管理者应以大数据技术管理资源,识别质量不高的资源,如内容较旧、像素过低、时长不足的视频资源。通过这种方式,构建更适应学习者需求的思想政治在线学习平台。

(二)利用大数据引导校园舆情发展

利用大数据有助于掌握校园舆情发展的大势,准确地了解校园思想政治氛围的变化动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深远的意义。高校思政工作者先要正确地收集和分析大数据,取得来自学生学习与生活方方面面的数据,将其分门别类和归档。[6]将数据处理后直接进行量化分级,了解不同区间数据所占百分比,重点关注值得注意的反常数据。获得数据处理结果后,根据思政工作的要求制定舆情引导方案。

利用大数据引导校园舆情发展,要求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到如下几点。首先,要提供互联网基础设施、软件系统、人才资源方面的保障,使相关的数据能够集中汇总,便于储存处理;其次,要提供组织沟通方面的保障,促进思政教育部门、党团工作部门、图书馆、宿管处、就业指导中心等不同的部门开展合作,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共享数据[7];再次,坚持普遍教育与个别引导相结合的原则,精准帮扶大学生个体,给予必要的思想教育、心理干预和外部支持。

(三)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思政宣传

思政宣传要作用于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实质层面,就应致力于实现精准宣传,让积极的思想政治观念入脑、入耳、入心。深刻认识宣传对象的思想基础、内容偏好、阅读模式等要素,是开展精准宣传的前提条件。高校思政宣传工作人员要利用大数据,认识宣传对象,在了解大学生心理条件的基础上开展宣传。[8]

首先,要明确大数据的内容及其应用方式,统计受众的访问数据,优先在新媒体平台中推送符合学生兴趣的资讯内容,构造宣传平台与学生心理的情感联结,让平台成为学生获取精神文化资源的重要来源;其次,利用来自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大数据,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编写资讯信息和策划专栏;最后,对来自网络的大数据汇总分析,再将结果应用于现实平台的思政宣传工作中,用好传统的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实践活动平台等途径中,促进大数据资源的广泛利用。

(四)利用大数据改进思政教育评价

与学生思想政治观念有关的大数据,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做法具有密切联系,既是教育活动的直接结果,也可反过来为实践改进提供参考。为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教育者要正确解读和利用大数据,以此改进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

首先,拓展评价范围的广度,将思政教育评价从学业评价延伸至行为与观念层面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面向思政教育实践的体系框架,合理地传递与使用数据,按班级、系别和院校的层次分解评价数据,以便于不同的责任主体在自身的职能范围内采取教育调整措施;最后,在数据中心储存思政教育评价数据并及时更新,便于教育者调取使用,对数据开展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学校可支持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立项,基于教育研究的宏观层面,对较长时间段内教育质量的变动进行评价,以深度利用评价数据。

四、结语

充分利用大数据,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实现教育创新的重要支撑点。利用大数据可以掌握教与学的情况,并提升思政教育的自我完善能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基于教育的普遍性规律,合理利用大数据,充分发挥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价值,进而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大数据(big data),IT行业术语,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摘要:大数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体现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助于以大数据的技术优势,提升教育实效。本文论述了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在此基础上说明了具体的创新路径,认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可利用大数据优化在线课程建设,引导校园舆情发展,实现精准思政宣传以及改进思政教育评价。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参考文献

[1]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应对[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78.

[2] 张任.浅析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J].决策探索(下),2019(8):60.

[3] 王良永.网络新媒体在大学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9):17+19.

[4] 辛宝忠,于钦明,姚凤祯.运用大数据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8):138-141.

[5] 朱光婷.基于慕课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评论,2019(7):133-138.

[6] 戴雅杰.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探索[J].智库时代,2019(28):28+30.

[7] 王兵.基于大数据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1):91.

[8] 荆冲,郭凯.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J].青少年学刊,2019(1):61-64.

上一篇: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儿童美术教育实践中的意义下一篇:利用word邮件列表功能批量制作学生成绩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