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农体验报告

2023-03-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报告在工作与学习方面,已经成为了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是有着写作格式与技巧的,写出有效的报告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农体验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学农体验报告

学农体验报告

迷恋乡色

——农村体验生活报告

五天的农村生活,五天的享受自然,五天的动手实践,给了我太多难以忘怀的记忆。那脑海中的乡间小路,形似胶卷,一经记忆流水的冲洗,印在路上的一幅幅图景,使我微笑且沉迷不醒……

乡村的人

和结伴的同学初次见面,就感受到一种淳朴、善良的气息,让人觉得很亲切。后来到了她家,才真正知道什么叫真正热情的人。这里所有的人,都能让人第一眼看的时候就觉得舒服。朴素、纯真、善良、憨厚、勤劳和热情,皆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阿姨和叔叔的话不多,但是从一言一行都体现出对我们的关怀。吃饭的时候,阿姨怕我们吃不习惯,会为了我们多做几个菜。洗完澡后,还会主动说要帮我们洗衣服。虽然我们一直推却没让阿姨洗,但是还是为阿姨的热情而感动。而结伴的同学,也会处处关心我们,许多事情上都给予我们关照,还带我们去花炮厂和竖溪水库。真的让我们觉得心里很温暖,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乡村的景

乡村的景色很迷人。夕阳落下去之后,乡村里,各家各户炊烟袅袅升起,整个乡村便笼罩与轻柔的烟雾之中,朦朦胧胧。村里不时传来几声牛悠悠扬扬的叫声和几只狗追赶鸡的吠声,更显示出乡村的安谧与闲适。泥土的幽香,野草的芬芳,还有乡村各家飘出的饭菜的清香,飘荡在整个空间里,沁人的心脾。

放眼望去,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层波叠浪。行走在田间小径上,就像在海面上行驶,清凉清凉,碧绿碧绿的。风吹过的时候,披着朦胧阳光的稻苗一层接一层地向远处荡漾开去。若不是亲眼所见,定不会相信世间还存在这样壮观和美的景象。乡村的景色着实让人赞叹,一草一木,一花一树,皆令人赏心悦目。我想,倘若真能日日夜夜欣赏这自然的景色,自己那颗沾满尘埃的心自然定会得到净化,而那压抑着心灵的烦恼,也会烟消云散。这,也不失为人间的一大美事啊。

乡村的事

这几天,我们去了很多地方。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去当地的花炮厂学习怎样制作花炮。浏阳是中国著名的花炮之乡,家家户户都是以制造花炮为生。大街小巷都是制作花炮的场所,令我大开眼界。这次去花炮厂,亲手体验了一番做花炮的过程。刚开始看那些专门做花炮的人做的时候,就觉得很复杂。而真正当自己做的时候,却比想象当中的还要难。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导致整节花炮的失败,所以每一步不仅要做得快还要做得精。但不管怎么样,还是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去田里摘蔬菜也让人觉得开心和难忘。我们去摘了杨辣椒和豆角。杨辣椒上有很多刺,洗的时候很不方便,不过我还是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用毛巾把杨辣椒包起来,然后将它身上的刺用毛巾刮下来。这样不仅不伤手,也很方便。田间最多的动物应该是蜻蜓了。蜻蜓飞得很低,伸手就能抓到。它们不停地在我们头顶盘旋,虽然我内心有点害怕,还是觉得很开心,因为我把它们的这种行为想象成为欢迎我们到来的仪式,这样想反倒觉得它们很可爱了。

短短五天的记忆,似乎仍然在脑海中回荡。浏阳的一切,应该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我的血液当中,不停地在身体里奔流,不停地在脑海中回放。乡村的人,乡村的景,乡村的事,皆是血液当中的一滴。我想,这段潜藏的回忆,日后回想的时候定会觉得一阵欣喜,一阵温暖。乡色,这个融合着人、景、事的物质,就这样使我迷恋着,迷恋着……

湖南师大附中

刘佳

高0915班

第2篇:学农体验报告

如果你给我一个方向,我可以仰望。如果我有梦想,请让我随风翱翔。凌空的蓝天下,让我们的青春飞扬。 钢筋水泥的森林,玻璃之城的围困,曾几何时让我们忘却了鸟语和花香,有多少次抬头仰望,忘记了自然的模样。那片果子林,那亩蔬菜地,属于大地拥有的泥土气息,这些就是自然,就是生命。学农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传统农业知识,更多的是与自然亲近的感觉,是与自己生命的对话。

在这说短不短,说长不长的五天中。经历了五天独立生活,我才发现,父母们真的是为子女们倾其所有!以前在家,父母的爱就在身边,反而以为那是理所当然,忽略了它。直到这五天里,父母的关爱远离了自己的身边,反而更加期望。怀念那叫醒我的声音、怀念那关切的眼神、怀念那双为我盖被子是手„„在这五天里,我们自己起床、自己洗衣服、自己打扫卫生、自己晒衣服、自己洗碗„„这个时候,我们才想起,每天,父母都会帮我们做那么多事情,还要管好自己,又要养家糊口。难怪说“天下大爱,莫过于父母之爱。”我内疚于自己到现在才发现父母对自己无私、不求回报的爱,而又庆幸于自己能在下一个16年以前发现这一点。看来,我还真是得谢谢这一次的学农的经历了。

学农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以前从来没有想象过自己可以爬过两座山,自己可以体验在河边洗衣服的感觉,自己可以和大自然有那么亲切的接触。我也没有相信过真的有我和我们同龄的孩子边打工边上学,一个星期也很少吃肉,一个人要照顾一家人的伙食。一切的一切让我既感触又惭愧。

头顶着蓝天,脚踏着黄土,挥洒着汗水。那一刻,我们才真正融入一个“农民”的角色,体会到一个农民肩上的责任和辛苦。在离开的时候,我转身回望了一眼那些叔叔大伯,黑黑瘦瘦,拥有一双粗糙的手,诚恳的笑容和令人温暖的眼神。我们曾经或多或少都排斥过农民。因为在我们眼中,她们就是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随地吐痰,说话声音很大声的人。但这次,我们第一次感受到农民的伟大,第一次,我由衷的对他们产生敬意;勤劳、勇敢、坚韧,这也是我在这次学农中所学到的

学农这项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到今日,其所要传承的精神意义,也许远比其本身重要。“吃苦耐劳”不光是一句口号,更应是渗入灵魂的一种精神。

有人告诉我,在接近自然的地方,一个人也更接近他的灵魂。我相信的确是如此。在蓝天白云下,在绿叶林荫中,在黄土大地上,自然已经为我们铭记,铭记这几天的时光,铭记我们青春飞扬的岁月!

虽然,学农的生活已经结束,但是,从学农生活中所学到的,见识到的,体会到的一切将会永留记忆深处,并会成为我们以后人生道路上一颗闪闪发亮的经验之石!

第3篇:学农体验

自从四年级的那次学农之后,我便对学农是朝思暮想,想着那辛苦的农业课、神奇的天文课、 精彩的环境课、好玩的安全教育课……而在六年级,我终于又一次可以去学农了,今天,我们就已经学农完毕了!

一、 农业课

农业课上老师教会了我们怎样数清树的年轮,以及不数年轮(因为数年轮需要砍树,十分不环保),通过树的周长和树的高度来计算书的年龄。之后,我们又一睹了老式农具的风采。我们还到了山上去参观!回来之后我们个个都是满身泥污。那叫一个脏啊!

二、天文课

在天文课上我们观看了星空模拟图(好逼真呀!)并找到了北斗七及各个星座,我们还知道了星座及黄道十二宫的由来。知识!这都是知识呀!

三、安全教育课

安全教育课的内容是我最喜欢的,我们学会了面对各种灾难的应急自救方法!我们还亲自体验了身逢火场时如何逃生.这堂课真让我受益匪浅呐!

就这样,我又在次依依不舍得离开了学农基地!但我们在初二的时候还能再来一次,这又让我对下一次的学农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第4篇:学农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在学农期间,我们对住在学农基地附近的居民(主要是农民)进行了一次小型的调查。由于那里的居民似乎不愿意和生人过多地谈论自己家庭的情况,所以我们搜集的资料有限,谨此而已。

在我们刚到目的地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以自己不是这里的长住居民不愿接受我们的采访,不过还好有几位好心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经过了多番的周折后,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位正在干农活的老伯肯和我们交谈了。

先不说我们和他的谈话如何,从他的衣着和住房来看,他的生活条件应该不算富有,是属于中等左右的。他的住房是一层楼的普通平房,穿的衣服也不比城里人差多少。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也看到那里的住房两楼的、三楼的都有,其内部的装修并不算差,衣着光鲜的人也不是没有。

在我们和那老伯谈话中,他说他自己已经83岁了。这种年纪的人还能下田做农活,看来住在郊区的人体质还是很好的。不过我们发现整个房子就他一个人,于是就询问了一下他子女的情况。他说他子女一般都在上班,是在银行里工作,工资是3000~5000元左右,而且最令我们感慨的是他子女都是大学毕业的,这说明了郊区里的人受教育的情况还是很好的。我们又问他最近吃得怎么样,出行方便吗?他回答是一般自己种什么就吃什么,是属于自给自足那种类型的。出行嘛通常是步行或者骑自行车,这交通工具还是比较原始的。既然他是

农民,自然要问问最近取消了农业税,减负了多少。可惜他似乎不太关心时事,就用了一句“很好”搪塞了过去,我们也只好不说什么。既然此路不通,那就问了些关于他自己的事情,比如他子女上班时他通常除了干活外还做些什么。不过回答也无非就是看看电视,听听广播之类的,也没法走出这几个圈子。那他又种哪些菜,劳动工具怎么样我们也提了一下。他没有现代化的种植技术,种的当然是时令蔬菜了,这里也就不一一列举了:至于劳动工具,刚开始我们看他干农活时用的农具和和我们学农是用的一样,都是像锄头这类低等的劳动工具。在临走时我们还问了这里的医疗设施如何,他说还不错,挺好的。

由于我们的时间有限,也只问了这些而已,其中的真实性我们也没有细细考察,只有这些较为片面的材料,对话中那老伯多少也可能有一些主观的情绪,会有一些与实际情况偏离的误差。

由此,虽然调查报告不一定十分准确,甚至有所片面,但其真实性也是不容忽视的,也具有一定代表性。

总的来说,现在的农民的衣食住行都比以前有所改善了,生活也更有趣味了,劳动更省力省心了,生活条件更好了。

以上就是我们的农民社会调查报告。

第5篇:学农研究性学习报告

清远农村农民收入状况分析

华南师大附中高二(6)班肖以恒

摘要:笔者通过在清远市清城区飞来峡镇龙埗居委会(原华侨农场)的实地调查和访问,对当地农民的收入状况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全国的相关情况,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民收入

一、清远农村概况。

清远市位于广东省的中北部、北江中游、南岭山脉南侧与珠江三角洲的结合部。南连广州、佛山,北接湖南、广西,东及东北与韶关市相邻,西及西南与肇庆市相接。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10,是广东省地域最大的地级市。2008年末户籍人口405.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8.29万人,是广东省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

以学农地清城区飞来峡镇为例,当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地处北江中下游,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属于岭南丘陵山区,常年气候温和潮湿,水源充足,适于开展灌溉农业。全镇面积410平方千米,有耕地40000亩,人口8万余。2007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4.88亿元,占总产值45.3%,农村人均收入4445元,属于典型的农业主导。

二、农民收入支出概况。

据笔者对学农地点的入户调查,发现当地农民收入来源比较单一,走访的人家中只有一户为养鱼专业户,其余各户,收入均基本依靠种地。一年两熟,亩产大致在900-1200市斤(谷子),按照今年的收购价谷子120元每担(一百斤)。详细状况如下:

种地收支状况(以普通劳动力4人之家种地8亩晚造为例)

(注):以上数据“斤”均指市斤(500克),数据均来自对学农地调查。

在调查中还发现,每户人家还需存留4000斤粮食供日常食用之需。该户实际收入则在每年10064-12464元左右。而清远城镇人均年收入在2009年已经14315元,是农村人民的5倍以上。

反观全国的形势,据国家统计局及农业部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元,比上年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去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5%。2010年前三季度,农村

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869元,增长13.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是15756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34元,同比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

按照官方公开的数据,城乡居民跟农民收入比3.33:1,但是,事实上,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所享有的教育、住房、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作为福利的隐性收入成分和上报农民收入中的统计误差,全国城市居民跟农民收入差距远不止3倍多,可见在城乡人民收入普涨的情况下,由于城镇居民收入基数大,则城乡收入差距将越拉越大,农民继续增产增收充满隐忧。

三、城乡收入差距原因分析。

1、城镇化进程缓慢。2009年清远市的城镇化率为34.9%,比2008年(34.6%)提高了0.3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十分缓慢。2008年我市的城镇化率比全省水平(63.4%)低28.8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倒数第一。这说明我市的农村居民仍然占绝大多数,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导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拉大。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城乡居民生产条件、生产效益相差较大。而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远远低于城镇,也使得农业生产的硬环境差于城镇。

3、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在保障机制、保障水平等方面差别很大,互相分割,互不相融,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如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与农村养老保险之间差别较大,农村养老保险范围、保险待遇太低,农村年龄较大的居民基本无收入来源。而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保障也存在农村不如城镇的因素等等。

4、农民工资性收入相对较少。目前,非农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09年清远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为3168.4元,比全省水平(4089.7元)少921.3元;其所占比重达到57.5%,比全省比重(59.2%)低1.7个百分点。非农纯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1.7%。但是,由于各县(市、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程度也不同。另外,农民工工资整体水平偏低,且缺乏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的增长机制,致使农民非农收入相对较少。

四、关于城乡收入差距及结构调整的建议。

1、促进农民增收,应重视挖掘农业生产潜力。农业生产应按照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进行,努力提高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和精细化程度。建议逐步推广标准化的生产方式,逐步建立农业的生产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和安全监测标准,提高我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2、促进农民增收,应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农民的市场竞争意识、农业科技意识。建议成立以杨凌示范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中心和依托的陕西省农业科技推广与高新农业产业示范中心,推进新技术、新品种、新标准的实施,为农民增收做出贡献。

3、增加农民收入,应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以农户或村民小组为单位,建立农村计算机网络,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意识和利用农业信息的能力。政府部门应对农业信息化提供支持,加大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加强信息指导,减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以市或县农业技术部门为主,建立政府扶持、适当收费的网络,用于农业信息的普及和推广。

4、增加农民收入,应调整农产品产业结构。在保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要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建立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为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提供补贴。要不断探索创新支农信贷模式,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资金参与农业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发展提供动力,保证农民收入的长效性。

5、增加农民收入,应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要特别重视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外出就业指导服务。制定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总体规划,落实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登记制度,建立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结合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培训。提供地区间劳动力就业信息,引导农民外出就业。加强对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的管理,加强对劳务合同、工资及福利的监督,确保农民外出务工的合法权益。

五、总结。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解决三农问题最终要把好处落实的农民的身上必须改善农民的生活,因此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一个国家要想维持稳定并持续发展,必须全方位的照顾到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农民作为中国当今最庞大的人群,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就是中国得以在2050年建成现代化国家的保证,我们的政府任重道远。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当代中国城乡发展高度不平衡,农村长期补贴城市,城乡差距无法缩小意味着中国的共同富裕大业永远无法实现,只有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国家通过税收的手段进行调节,将对三农的投资和扶持进行到合理的程度,中国的发展就有了从过去的蹩脚慢行到“两条腿”健全可以尽情奔跑的飞跃。

第6篇:学农总结(定稿)

学农总结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上海市教委的要求,根据教育局的统一部署,我校高二全体学生于11 月5 日至9 日奔赴长兴岛上海前卫农场第十分公司进行为期五天的学农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农实践,使学生亲身感受了泥土的气息、橘子的清香,农村生活的朴素,汲取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锻炼了身心,磨练了意志,陶冶了情操,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了解了橘树经济在长兴岛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的学农热情。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劳动,学生们增强了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班级的凝聚力能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达到了学农的预期目标。现将这次学农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思想重视,准备工作充分: 为了顺利圆满地完成任务,在学农前,学校领导亲自和农场基地联系,熟悉场地和程序,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学校和基地双方都非常重视学农工作,在思想上、行动上、组织制度上、实施内容和方法上,统一认识,统一部署,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我们年级也仔细制定了学农计划、学农纪律、作息时间、评比要求等,并召开了学农教师会议和班主任会议,会上使每一位带队教师人人明确各自的岗位和肩负的责任,各班主任按照寝室的床位,合理安排了各班学生寝室,选定寝室长。由于宿舍区有其他人员,所以我们同行教师都住入了学生宿舍区。 学农前一周还召开学生动员大会以及家长会,发放《告家长书》,使家长、学生有时间进行物质准备和思想准备,并且了解学农的具体安排、学农纪律和注意事项。

二、严格管理、狠抓学农纪律: 纪律是顺利完成学农任务的根本保证。在整个学农过程中,带队教师始终按照学农纪律的规定,进行严格的管理。在学农过程中,无论是早晨出操、白天劳动、中午休息、晚上自修,还是在学农的出发和返回途中,每天早晨,各学农基地全体学生集合队伍,负责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一天的工作任务和要求;每天晚上,班主任对班级学生一天的工作表现进行讲评,发扬先进,指出不足。我们还注意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如学农期间,每天出操、出工、收工、用餐等,由各班体育委员负责整队;班级生活区的卫生内务由卫生委员负责;黑板报、通讯稿由宣传委员负责;寝室管理由室长负责。发现问题及时召开寝室长会议,立即纠正。 由于强调了组织纪律性,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因而在学农中没有学生出现严重违反纪律的情况,每天的内务整理、寝室都打扫干净,基地公物和劳动工具也没有损坏和遗失。

三、认真学习、刻苦劳作、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这次的学农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从广播操开始,到体会采橘的辛苦,到包装橘子的高标准,再到为厨房帮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们都体会了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由于时间紧凑,再加上还有两门期中考试未完成,学生在完成一天的农活、训练后,我们每天晚上还安排了2 个小时的自修学习时间,要求学生在劳动之余也不忘学习。 学农的各项活动和内务评比也促进了各班级集体意识的增强。活动中班与班之间的互相比拼,从采橘子比赛,从踢毽子,跳长绳比赛,无一不体现了学生的集体意识、集体荣誉感。 通过文娱联欢、趣味农运会、个人与集体各项评比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师生情、生生情;通过写家信,增强了学生的感恩之心,拉近了孩子与家长的感情 学农更锻炼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洗衣叠被、整理床铺、收拾寝室、食堂打饭、餐桌卫生等等,凡事集体的事大家抢着做,同学有困难大家来帮忙。宿舍虽简陋,但同学们把它看成是自己的家,每天把它布置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走进去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这些都使同学之间更加和睦,班级也更加团结。 四.深挖内涵,及时总结反馈 每天由班主任进行劳动、内务、纪律、安全等各方面点评,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增强安全意识。班主任对班级也时刻关注,随时帮助学生解决生活、思想上的困难。 劳动中,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一封家信、每天一篇日记、一份学农小结。特别是在小结中,同学们写到“这次学农,使我们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更深层次地感悟人生,体会收获背后的艰辛”。 五.积极投入,闪光的足迹熠熠生辉 学农过程中,学生中涌现出大量的好人好事,留下了闪光的足迹。行李箱在车底部,男同学主动钻进去,负责搬运所有行李;到了基地学生们互帮互助整理内务;有学生身体不适,其他同学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联谊会上,学生们发自内心的自排自演学农小品,感人甚深。 六.关爱学生,安全措施保障 学农期间,学生远离父母,班主任就充当了父母的角色,对同学们嘘寒问暖,对特殊体质的学生嘱咐其带好相关药品,并且把特殊体质的学生登记备案。在学农的时候,班主任对这些特殊体质的学生格外关注。学农期间,一位学生不小心被热水烫伤,老师们及时将学生送医,并在后面的生活当中特别关注。 总之,通过本次学农,使学生了解了改革开放政策给我国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熟悉了农村生活,了解了劳动的艰辛,磨练了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增强了劳动观念,提高了自理、自律、自强的能力;使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也加深了了解和友谊,增强了集体主义精神,也促进了班风学风的建设。

上一篇:药剂科调剂错误整改下一篇:学习态度不端正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