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技术管理规定

2023-01-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青岛市技术管理规定

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调查分析与综合评价

[摘要]知识管理能力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和动态能力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由知识管理基础能力和知识管理过程能力构成。在此基础上,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分为8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通过运用抽样调查方法和模糊评价方法,对青岛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现状进行综合评价。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组织基础薄弱、知识整合与利用能力欠缺等。应采取加快提高管理者对知识管理的认识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措施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

[关键词]知识管理能力;高新技术企业;动态能力;综合评价

[

作者:董华 张明明 李花艳等

第2篇:青岛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加快推进和中国完全融入WTO,中小企业发展面临重要转折,而帮助中小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是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但是目前中小民营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弱小。技术创新正成为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的新问题。青岛市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环境孕育了一大批中小民营企业,本文分析了这些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独特性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青岛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获得持续核心竞争力的源泉。青岛市民营科技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从知识经济的要求出发,从市场环境的变化出发,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在学习中提升竞争能力,不断向市场推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而成功的技术创新活动有赖于企业选择正确的技术创新战略,因为其最终决定了硷业技术创新的成败。

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并不总是处于不利状态。中小企业具有灵活性强、专业化程度高、内外信息沟通容易、决策层次链较短等特点,因此在外在竞争压力下,创新的作用和强度远远超过其自身规模与资金实力的限制。同时,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角度来看,中小企业领导层比较精干,管理层次少、灵活性强,上下级关系近,内部交流方便,信息传递快速高效,因而更能灵敏地感觉到市场的变化,并在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面前快速做出创新决策。在技术创新面,中小企业还可在与大企业打交道之中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一般来说,大企业对那些小的、不太重要的创新,或高风险的新兴产业往往兴趣不大,这恰好给中小企业创新腾出空间,并借此赢得竞争优势。此外,中小企业更为重视市场需求,创新意识更强,且因为缺乏老传统的束缚,更易接受新的经营理念。西方国家的实践表明,中小企业是创新的重要源泉。同时,中小企业的创新效率也高于大企业。

一,青岛市中小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独特性分析

(一)青岛位于山东半岛的重要位置,是环渤海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城市,吸引了大批的韩资、日资企业前来发展。这对于青岛市的民营企业提出挑战的同时,又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民营企业充分吸引外资,以缓和自己在技术创新和发展资金方面存在的不足,又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学习到日本韩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先进经验,以期不断提高自己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

(二)青岛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历史的影响,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国际知名度很高而且很有发展潜力的城市,所以青岛的中小民营企业比较多,这势必就造成了激烈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加强自己的技术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生存和发展,从而使其形成了强烈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及创新动力,增强了企业的主体创新意识,在竞争中实现良性循环。

(三)青岛市的消费水平高,但是普遍提供的工资水平却普遍较低。这样一来,原本有很多希望到青岛发展的优秀人才在选择中就放弃了青岛。这对于中小民营企业来说不利于积聚技术创新方面的人才,后劲发展不足。

(四)青岛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使得中小民营企业在外部市场和技术信息收集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加之青岛市也有一批知名的品牌大企业,提供了借鉴效应和带头作用,使得他们的技术创新有章可循。

(五)青岛市政府比较重视本地区企业的发展,其制定的政策法规对企业技术创新有一定的鼓励作用,青岛的高等院校比较多,也会在科研方面有更大的突破,这对中小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的产学研相结合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青岛市民营企业存在问题的一般性分析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普遍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这对青岛市的民营企业来说具有一定适应性,具体表现在:

(一)中小型民营企业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弱。多数企业现有生产技术(包括高新技术)很少是自主研发获得的,大多源于购买的设备,或引进专门人才,设备的核心技术一般无从掌握,而人才如没有良好的科研环境、缺少优秀的团队,也往往孤掌难鸣,创新更无从谈起,企业也只是使用技术,而不是掌握技术。很多企业的做法是现有技术落后了就换设备、购买新工艺,或者再引入带技术捆绑的一两个人才,周而复始,始终无法进行研发能力的积累和储备。中小民营企业的研发行为多是自发而非自觉的,是对市场被动的应对。至于其现有创新模式多属模仿创新,模仿属于技术创新中的“搭便车现象”,已成为多半数企业的技术前提。更严重的是,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自己不创新,却无视道德和法律准则,通过假冒生产和销售大中型企业创新出来的产品。

少数企业虽然已建立了产品研发机构或部门,但或形同虚设,或运作效果不理想;企业研发缺少计划目标,随意性很大;科研投入也无法及时到位,这些都直接影响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应变能力和对产品持续开发能力的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一般都不是处于某个产业链的源头或拥有其中一个环节核心技术者,需要的只是更好的适应性技术;而这种适应性技术的创新反过来又会促进源头企业和核心技术企业的技术进步,从而加大了中小企业与这些企业的差距,技术进步更加困难。

(二)技术创新和发展资金缺乏。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一般自有创业资本少,经营风险大,信用程度较差,加上政府的支持不足,不仅很难从资本市场融通资本,也很难从货币市场中获得资金支持,因此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易碰到资本实力不足的瓶颈制约。

(三)缺少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渠道。中小民营企业习惯以模仿来获得生产技术者为数众多,相当数量的企业从未有过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从技术市场获取技术支持则是它们的首选。因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选择使用对象的时候首先关注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往往够不上对方的门槛。这本是正常的市场取向,但我们不能忽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还是一种公共资源,具有公益性,应承担起对企业技术支持的社会职能。同时,企业和这些院所之间的交流渠道不畅,更缺少一种快速有效的交流机制来保证企业在需要的时候获得支持。

三、青岛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对策建议:

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种因素相互作用。错综复杂,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可能总体创新效果及其他因素产生影响。

(一)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发挥企业家的灵魂作用。青岛是个诞生企业家的地方,中小企业的创新行为是技术创新大框架的核心,而执行企业技术创新职能的是中小企业的企业家,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潜在的盈利机会,重新组合生产条件、要素和组织,从而建立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生产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的活动过程。只有企业家才能与创新所需的经济资源进行组合和配置,企业技术创新才有具体的实现形式。然而,决定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最终因素是企业的制度,尤其是企业家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

五个层次,一个好的企业家能把员工的需求从较低的层次引向较高的层次。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企业家所制定的激励机制对挖掘员工的技术创新潜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着重要意义。

(二)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一方面青岛市中小企业要规范和健全财务制度,诚信经营,树立自己良好的信用形象,与社团、企业等互相担保,争取银行贷款。市政府颁布一些鼓励性的政策,从而形成良好的融资环境。另一方面,从国家层次上说国家的一些政策也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中央财政预算依法设立中小企业科目,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依照法律规定,地方人民政府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为中小企业提供财政支持。国家采取措施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创造条件,通过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各种方式直接融资。《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推进和组织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动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

(三)完善技术创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首先,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为孵化高新技术企业,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要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扩大孵化器规模,提高服务质量,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机会,创造更好的条件。其次,发展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鼓励创办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中介、技术咨询服务、技术信息服务、技术培训服务的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特别是要鼓励创办大企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大企业拥有技术、人才优势、技术创新的管理经验,在本行业共性技术、专利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三,建立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工业产业竞争力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的重要体现。产业集群促进形成和扩展了专业化的区域市场,集中形成核心产业。众多企业相互分工合作,组成一个相互连接的产业链条,同时催生和吸引流通业和其他中介机构在产业集群区内集聚,形成了生产、销售、服务相互衔接的专业化区域市场,大大地提高了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经济垒球化的今天,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国内这种环境下,青岛市中小民营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形成自己持久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获得自己的长远发展。

作者:沈刚刚

第3篇:青岛市电子文件管理模式素描

2002年,青岛市档案局印发《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试行)》,结合自主开发的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系统(易初档案管理系统),在全市机关开展电子文件归档工作。2003年,第一批机关电子文件接收进馆。2004年,以实现“机关电子文件资源共享,推行网络环境下馆室一体化管理”为目标的青岛市数字文件中心正式投入运行,标志青岛市已从单纯的电子文件管理发展到电子文件利用,从只限于查阅本单位电子文件发展到全市电子文件共享。截止2006年9月,青岛市市直机关文书档案电子文件归档率达到100%,青岛市档案馆接收电子文件18万件。30个市直机关建立了数字档案室,实现室藏档案全部数字化、网络化。各机关、各处室的工作人员都可以通过网络全市各机关的公开级电子文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一、基本思路

以利用为导向,以共享为目标,先易后难,逐步规范,这是青岛市电子文件管理的基本思路。2002年电子文件管理起步时,有关电子文件许多具体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譬如电子文件的真实性问题、法定效力问题和存储格式问题等,而如果等到这些问题全部解决再抓电子文件归档接收,还需要很长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加强管理,许多电子文件就会消失,造成资源的浪费。鉴于这种情况,青岛市根据国家的有关标准和本地实际情况,开发了“易初档案管理系统”,供各机关使用,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标准和软件技术问题。而对真实性问题,先从管理角度入手,即只要是按规定程序归档的,暂时视为有效的,即使有万分之一的差错,但毕竟还有纸质档案并存,何况多数利用者主要是利用档案信息,不一定都作为法律凭证。在实施电子文件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不实践,就不可能发现问题,也不可能一步就达到尽善尽美。按照这样的思路,自2002年以来,青岛市在业务指导上把重点放在电子文件管理上,从软件使用到质量检查,从数据管理到档案利用,对各机关进行系统指导监督,促使电子文件管理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走上正轨。

二、管理模式

随着经济和科技发展,党政机关和各行各业都在采用计算机提高效率,加速现代化进程,随之产生大量电子文件。电子文件操作方便,传递快捷,存储空间小,具有传统文件无可比拟的优势,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电子文件真实性、安全性还没有完全解决,在很长一段时间将与纸质文件并存,因此,电子文件管理必须与纸质文件联系起来考虑,实行“四同步”,即“同步归档、同步著录、同步整理、同步利用”。

(一)同步归档:在文件生成、运转过程中,我们要求各单位电子文件要制作纸质拷贝,纸质文件要进行数字化形成电子文件。文件归档时,由文书人员核对文件材料是否完整,同时核对其电子版本的真实性与原始性,如果不符合要求,文书人员重新制作电子文件,如果符合有关要求,则将电子文件保存到计算机硬盘中进行物理归档。

(二)同步著录:电子文件在收文、发文登记及其流转过程中按照公文处理的要求进行著录,并随文件的流转而补充和确认,文件归档后,按照归档文件整理要求补充与电子文件相对应的纸质文件应包含的档案信息(如:全宗号、保管期限等),电子文件与其对应的纸质文件共享这些著录信息。未经收发文处理的归档文件及电子文件著录信息采取归档时集中录入的方式进行。

(三)同步整理:我们认为同一份文件的电子版本和纸质版本应该采用相同的分类方法,具有相同的保管期限,在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中确定电子文件的档号,归档纸质文件与其对应电子文件使用相同的档号,电子文件根据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件号等著录信息生成存放路径保存(如C:DATA�00012003100001,其中“DATA”为规定的存储电子版本的文件夹;“000012003100001”为存储一件电子文件的文件夹,文件夹可通过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件号自动产生,其中第1-5位为全宗号;第6-9位为年度;第10位为保管期限,永久是“1”,长期是“2”,短期是“3”,第11-15位为件号。)。

(四)同步利用:在文件查阅时,利用者可以通过同一“档号”,检索到纸质和电子两种类型的同一文件。在提供利用时以电子文件利用为主,将可公开的电子文件在网上直接提供利用,另外还可通过刻录光盘或复制软盘提供利用。由于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凭证作用、法律效力尚未根本解决,因此在需要发挥档案凭证性作用时,可按照同一件号调阅纸质文件。

“四同步”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文件管理的成果,提高了电子文件归档齐全完整程度,实现文档一体化;可以使纸质文件及其电子版本建立准确、可靠,即统一的标识关系;可以有效地发挥电子文件便于利用和资源共享的优势,又便于确保具有凭证依据作用的实体档案的安全,是电子文件法律效力尚不明确阶段档案整理的较好模式。通过“四同步”方法管理电子文件及纸质文件有利于对纸质文件及其电子版本进行一致性的核对,提高电子文件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有利于缩短文件管理的时间,消除纸质文件整理过程中不便利用的弊端;有利于避免文件管理时间过长容易造成归档材料丢失,使重要文件能够及时整理归档;有利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指导,从网络上检查文件材料归档的情况,提高工作效率。

三、初见成效

我们在开展电子文件归档整理的同时发现,不能仅要求各单位归档、整理、移交电子文件,还要让各单位充分感受到电子文件利用的好处,进而提高各单位实施电子文件归档的积极性,如果只给各单位档案人员压任务,要各单位增加投入而感受不到实惠,就很难全面推进电子文件归档的有效开展。为此,我们以电子文件资源共享为目标,并在信息共享方法上进行了研究探索,推动电子文件资源共享工作的全面开展。青岛市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共享工作总体分三个部分。首先是建设数字档案室,利用局域网实现本单位电子文件信息共享,其次是建设青岛市数字文件中心,依托全市电子政务网实现面向全市各单位电子文件共享,第三是全面实现网络环境下的馆室一体化。

(一)依托数字档案室,解决电子文件在各单位内部利用问题。2004年,我们制发了《青岛市机关数字档案室建设标准》,在市直机关开始数字档案室建设。考虑到各单位不仅仅利用新形成的电子文件,以前纸质档案的利用率也比较高的特点,我们在数字档案室标准中提出“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的要求,各单位不但要通过本单位局域网实现电子文件的收集、管理和利用,还要将室藏档案全部数字化,在局域网上同时提供利用,使本单位工作人员“自助式”查阅档案信息资源成为可能。目前,青岛市已经有30多家单位建成了数字档案室,实现了电子文件网络查询。实践证明,这种利用方式不但为各单位内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而且为全市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打好了基础。

(二)依托青岛市数字文件中心,实现全市机关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共享。在全市数字档案室建设全面启动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电子文件资源共享水平,2004年,青岛市档案局开始建设青岛市数字文件中心,借助青岛市电子政务信息网建立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利用一体化的工作平台,实现全市各单位公开级电子文件的实时联网查询,在市直机关范围内开展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共享。目前,各有关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已逐步转变档案利用观念,从在机关内部四处找档案员查阅相关文件,变为即时利用青岛市政务信息网上的档案查询模块开展电子文件查阅,省时、省力、高效便捷。数字文件中心为各单位解决了文件查阅难题,实现了机关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在全市各单位引起很大反响

(三)依托网络环境下的馆室一体化建设,实现馆室档案资源共享。青岛市档案局与青岛市电子政务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网络环境下馆室一体化实施方案的通知》,本着先易后难,先机关后企业,全面参与,分层实施,分级管理的原则,指导相关单位着手“一体化”建设,逐步实现档案移交馆室一体化、档案管理馆室一体化、档案利用馆室一体化、档案监督工作一体化。

(作者单位:青岛市档案局266034)

作者:邹 杰 高菊梅

第4篇: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

发布日期:2003-11-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做好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以下简称市级拔尖人才)选拔和管理工作,根据《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选拔和管理专业技术优秀人才工作的通知》(青发[1992])16号)和《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开发工作的意见》 (青发[1999]23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级拔尖人才是指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方面代表青岛领先水平、为青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学术、技术、管理、文化等领域中的带头人。

第三条 选拔市级拔尖人才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严格标准、总量控制的原则,不受学历、职务、资历、身份的限制,以对社会实际贡献和现实政治表现为根本依据。

第四条 对市级拔尖人才实行“全出竞进”的动态管理办法。每两年选拔一届,每一届管理期四年,管理期满即自动终止市级拔尖人才资格,同时不再享受市级拔尖人才的有关待遇,可参加新一届市级拔尖人才的推荐、选拔。

第二章 选拔范围和条件

第五条 凡在我市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均可参加市级拔尖人才的评选。推荐选拔

市级拔尖人才的对象重点是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突出的优秀中青年人才。推荐人选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贡献特别突出者,年龄可适当放宽到60周岁。

第六条 市级拔尖人才推荐对象应当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遵纪守法,崇尚科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近四年取得以下成绩之一者: (一)获得国家

一、

二、三等技术发明奖和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以及获得国家部委、山东省、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首位人员;

(二)获得两项以上山东省、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首位人员;

(三)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并已实施,且具有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

(四)获得两项以上国家设计金质奖、银质奖、省优秀设计一等奖,并均取得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的;

(五)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或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5篇以上应用科学或两篇以上基础科学方面的论文,或在省级以上出版机构出版过两部以上专著、并被公认为具有较大科学和实用价值的;

(六)在工农业生产第一线研制开发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在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成绩突出,并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

(七)在企事业单位从事领导管理工作,运用现代化管理知识进行科学管理,有重大改革创新的管理措施,有反映其管理思想和经验的论文、综述或著作,所在单位管理水平及综合经济和社会效益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的;

(八)在宏观发展战略、重大建设项目和对外交流、招商引资中,提出具有重大价值的可行性论证、咨询、建议,或解决了重大疑难问题,并带来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九)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等方面成绩突出,获国家、省(部)级表彰,为青岛市精神文明建设赢得重大荣誉的;

(十)在政法、教育、卫生、体育等专业技术工作中有突出贡献,被公认为专业学科技术带头人,并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较高声誉的;

(十一)专业技能水平高,有被社会公认的绝招绝技,参加国家、省、市技能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

第三章 选拔方法和程序

第七条 市级拔尖人才选拔工作由青岛市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事局、市科委具有组织实施,推荐工作的程序是:

(一)通过新闻媒体,面向全社会广泛宣传选拔市级拔尖人才的政策、标准、条件和工作方法步骤;

(二)由单位、学术团体、同行专家或个人,向所在单位主管部门推荐或自荐,各主管部门按照选拔条件提出初选名单,填写《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推荐表》,并附推荐报告,一式三份报市委组织部。

第八条 推荐上报的市级拔尖人才人选按以下程序组织评审:

(一)审核材料。市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上报人选的材料;

(二)专业评审。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事局、市科委等部门对推荐人选进行分类,并组建以专家学者为主体的若干个专业评审组,对推荐人选进行专业评审;

(三)组织考察。市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对通过专业评审的推荐人选进行政治表现、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全面考察。经市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审查,并向社会公示后,报市委、市政府审批。

第四章 奖励形式和待遇

第九条 市级拔尖人才由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颁发《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荣誉证书。

第十条 市级拔尖人才在4年管理期内,享有以下待遇。

(一)自批准之月起,每人每月发放200元专业技术津贴,经费由市财政拨付。同时获省、市级拔尖人才称号的,其月技术津贴可重复享受;

(二)每年安排一次健康查体,年龄在55岁以上的可办理二类医疗保健;

(三)夫妻分居两地的市级拔尖人才,其配偶、子女可调入本地。配偶、子女属农业户口的,可办理“农转非”手续;

(四)每年安排休假20天,已有休假制度的单位不再重复安排,不足20天的可以补足;

(五)对市级拔尖人才的管理服务工作,市财政在资金上给予重点保障。市财政按每位市级拔尖人才每年6000元的标准一次性拨付经费。其中每人每年发2400元技术津贴,其余3600元为目标考核奖励、休假、培训、查体、因特网服务等有关费用。经费由市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代市委、市政府管理使用。

第五章 管理内容和措施

第十一条 市级拔尖人才由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事局、市科委代市委、市政府进行综合管理,各市(区)、市直单位协助管理;市级拔尖人才所在单位负责具体管理工作。

(一)建立目标管理制度。市级拔尖人才根据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计划和四年奋斗目标,以及办法措施,填写《拔尖人才考核档案表》,并每年以书面形式报告工作、学习、生活等情况;

(二)建立实绩考核制度。按照工作计划和考核目标,由主管部门和所在单位进行考核,并写出考核报告,报市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在管理期内的第二年对其进行全面考察,作为调整依据;

(三)建立领导联系制度。市委组织部、各主管部门和拔尖人才所在单位负责同志要与市级拔尖人才建立联系制度,经常进行思想交流,及时掌握情况,通过召开座谈会、组织专家协会等各种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第十二条 对市级拔尖人才在政治上给予关心爱护,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支持帮助,为其快出成果、多做贡献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一)宣传市级拔尖人才的先进事迹,提高其社会政治地位;

(二)加强市级拔尖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其学习政治理论,从思想上、政治上关心其进步,帮助其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发挥市级拔尖人才的参政议政作用,为各级党委、政府实施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助手;

(四)组织市级拔尖人才进行国内外学术技术交流,优先安排国内外专业学习考察;

(五)市级拔尖人才申报的科研项目,在同等条件下,充分体现优先原则,做到单位优先申报、主管部门优先审批、科研经费优先拨付;

(六)市级拔尖人才科研成果的开发运用和学术著作的出版发行,列入重点计划,给予经费支持;

(七)曾当选过两届拔尖人才的,退休时授予“青岛市资深专家”称号,技术津贴终身发放;

(八)市级拔尖人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不受资历、学历限制,一般评聘为副高级以上(含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个别因岗位限额不能评聘的,由市人事局增补所需数额;

(九)市级拔尖人才在管理期内一般不办理退休,因身体健康原因或个人申请除外。管理期满的市级拔尖人才退休后,退休费补贴到本人退休时标准工资的100%。

第十三条 市级拔尖人才犯有严重错误,或因个人过失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的,取消其荣誉称号和待遇;管理期内的市级拔尖人才,连续两年不能完成工作计划,奋斗目标中期考察不称职的,调整出市级拔尖人才管理范围。

第十四条 为加强市级拔尖人才之间的联系、沟通,充分发挥拔尖人才的整体智力优势,成立青岛市高级专家协会和拔尖人才服务中心,支持和帮助市级拔尖人才开展科研活动,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第十五条 市级拔尖人才调出本市或专业工作有变动,以及有其它重大变故的,其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应及时报告市委组织部,并征得同意。

第十六条 中央、省驻青单位的省级拔尖人才直接列入市级拔尖人才管理服务范围。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七条 外省市获奖成果项目和国外获奖项目不作为市级拔尖人才评审的主要依据,但可做参考。

第十八条 在评选市级拔尖人才的基础上,向国家推荐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向山东省推荐省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第十九条 对扶持爱护拔尖人才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予以表彰奖励;对利用评

审市级拔尖人才之际,压制、刁难人才者或弄虚作假骗取市级拔尖人才称号者予以严肃处理。

第二十条 各市(区)、市直各单位和中央、省驻青单位可参照本办法,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地、本单位、本行业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工作办法。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市委组织部负责解释,过去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5篇:青岛市科学技术专项资金拨付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科学技术专项资金(以下简称“科技专项资金”)的拨付管理,规范资金拨付流程,保证资金安全、及时、足额拨付,加快资金执行进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根据《青岛市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青财文【2008】65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科技专项资金是指由市财政从预算中安排的专项资金,分为项目资金和管理工作经费,由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共同管理,主要用于推动我市科技事业发展、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科技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

第三条 科技专项资金的拨付遵循“科学规范、快速严谨、安全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 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及资金使用单位按照《青岛市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确定的职责分工,认真履行各自职责。

第二章 项目资金拨付流程

第五条 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及预算的确定。市科技、财政部门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各自职责,对当年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进行评审、立项、审核及经费预审后,报经市政府同意,确定科技专项资金明细预算。

第六条 科技发展计划的确定。科技专项资金明细预算确定后,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制定分批次科技发展计划通知文件,确定项目内容、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承担单位所属区市、项目经费预算等。

第七条 指标文件的制定。科技发展计划通知文件下发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市财政局按照科技专项资金明细预算和科技发展计划通知文件,会同市科技局制定分批次科技发展计划指标文件。

第八条 科技发展计划和指标文件的下发。市科技局负责在科技发展计划指标文件下发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科技发展计划通知文件和由市财政局直接拨付的指标文件下发到单位;市财政局负责在科技发展计划指标文件下发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市财政局转拨的指标文件下发到各区市财政局。 第九条 项目资金拨付形式的确定。市本级科技专项资金按项目承担单位的行政隶属关系或工商注册地拨付。单位行政隶属关系或工商注册地属区市的,市财政局将补助指标下达给各区市财政局,由各区市财政局转拨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承担单位为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市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中央、省驻青企业的,由市财政局直接拨付。

第十条 计划项目任务书的签订。项目承担单位应在科技发展计划和财政指标文件下发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与市科技局签订计划项目任务书,明确项目具体内容、项目资金的开支范围及具体用途、区市及项目承担单位配套资金、项目实施方案、单位银行账户等相关内容。

第十一条 项目资金的申请拨付程序。

属市本级直接拨付的项目资金,项目承担单位在科技发展计划和财政指标文件下达并签订项目任务书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携已签订完毕的计划项目任务书原件1份(未在市财政局办理过拨款手续、银行账号未在市财政局备案的单位,还需携带单位基本户开户许可证复印件,并填制“青岛市市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印鉴卡”),到市财政局申请拨款,市财政局按程序及时拨付资金;属区市财政拨付的项目资金,项目承担单位比照上述流程,到区市财政局申请拨款,区市财政局应按程序在科技发展计划和财政指标文件下达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拨付资金。

若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申请拨付资金和需要延期申请拨付资金的单位,应及时书面向市财政局、市科技局说明情况,并征得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双方同意后,方能延期拨付资金。科技发展计划和财政指标文件下达并签订项目任务书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项目承担单位既未办理延期拨款申请,也未按时到财政部门申请拨付资金的,考虑到科技专项资金时效性较强的特点,由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研究后,如无特殊情况原则上资金不再拨付单位,并将项目资金统一收回,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另行安排其他科技项目支出。

第三章 管理工作经费拨付流程

第十二条 管理工作经费的范围。管理工作经费是指列入科技专项资金的、用于组织实施和管理科技项目以及对科技项目资金进行监管而支出的费用。

第十三条 管理工作经费的确定。管理工作经费预算按照财政预算管理的有关要求,根据科技项目管理职能和业务工作需要,由科技管理部门按照各支出科目的开支标准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编制。管理工作经费经市财政局审核后提出安排建议,并经市政府同意后,确定科技管理工作经费预算。

第十四条 管理工作经费的拨付。科技管理部门分季度将管理工作经费的支出情况报市财政局,由市财政局审核后据实拨付。市财政局应按规定加强对管理工作经费支出的财务审核,对无预算、超预算、不符合开支范围或者手续不完备的支出不予拨付。

第四章 资金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科技款项资金的财务处理。

按照财政部《关于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财会字【1993】29号)、《关于对国家专项科研开发费用核算的复函》(财会便【2002】36号)、《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4‟3号)等有关文件的规定,企业单位在收到财政科技专项资金项目拨款时,应按规定计入“专项应付款”科目,按拨款种类进行明细核算。形成资产部分,应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有关科目;同时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记“资本公积一拨款转入”科目。不能形成资产部分,予以据实核销,冲减“专项应付款”。属于贴息拨款,冲减财务费用。

行政事业单位在收到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拨款时,应按照专项支出的规定单独记账管理。

第十六条 科技专项资金的各项支出均应在核定的预算范围内,按照规定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资金用途严格执行。资金使用单位应加强资金内部管理,建立健全支出的监督约束机制和内部控制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十七条 对未按规定时间申请资金拨付的科技项目资金及结余的管理工作经费,由市财政统一收回,并纳入下一科技专项资金,重新论证,统筹安排,滚动管理。

第十八条 建立科技专项资金责任追究制度,对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申报、实施、管理过程中,因弄虚作假、玩忽职守造成项目失败的,或者违反财经纪律开支资金、未按照项目任务书落实配套资金等的,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将视情况采取通报批评、停止拨款、终止项目、取消以后申报科技计划项目资格等措施,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九条 各区市行政部门应加强对科技专项资金的拨付使用管理,由区市财政转拨的科技专项资金,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并按要求落实配套资金,不得更改项目和资金预算,不得截留挪用资金。

第二十条 中央、省下达地方的科技专项资金拨付办理程序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一条 资金使用单位对科技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接受财政、审计、纪律检查等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

第6篇:关于印发《青岛市崂山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 共青岛市 崂山区委办公室文件

崂办发„2008‟18号

────────★────────

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办公室 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青岛市崂山区专业技术拔尖

人才选拔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区委各部委,区直各部门、单位,崂山风景区管理局办公室,青岛高科园管委会综合处,驻区有关单位:

《青岛市崂山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已经区委、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办公室

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8年10月14日

- 1参加拔尖人才的评选。推荐和选拔的重点是在我区一线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并取得突出经济或社会效益的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推荐人选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贡献特别突出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第六条 拔尖人才推荐对象应当是热爱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遵纪守法,崇尚科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近四年取得以下成绩之一者:

(一)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获山东省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前三位人员、二等奖的前两位人员和三等奖的首位人员;获青岛市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前两位人员和二等奖的首位人员;

(二)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并已实施,且具有较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

(三)获得国家设计奖、省优秀设计奖

一、二等奖、市优秀设计一等奖,并取得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的;

(四)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一、二等奖,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的或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的首位人员,并具有较大科学和实用价值的;

(五)在工农业生产第一线研制开发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在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成绩突出,并取得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的;

(六)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运用现代管理知

- 3由个人向所在单位或学术团体申请,材料核实后,经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推荐人选。确定推荐人选应当广泛征求单位职工意见,并在本单位显著位臵公示三天,如无问题,由推荐单位与被推荐对象填写《崂山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推荐登记表》,连同反映推荐人选成果业绩的原始材料及复印件等,经主管部门审核后一并报崂山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个人自荐的,可以由个人直接报崂山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资格审查。区委组织部(人事局)会同区科技局等部门和单位,聘请专家和学者,对上报的推荐人选进行资格审查。

(四)专业评审。组建以专家学者为主体的若干个专业评审组,采取审阅材料、集中评议和专家实名表决相结合的方式,对通过资格审查的推荐人选进行专业评审,提出专业评审意见。

(五)组织考察。根据不同行业、专业具体情况,确定考察人选比例。组成考察组对人选进行综合考察,重点核实人选的政治表现、职业道德、成果业绩等情况。

(六)社会公示。崂山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通过综合考察的人选进行审核并提出初选人员名单,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并征求纪检、监察、司法等有关部门意见。

(七)组织审批。将经公示无问题的初选人员名单,

- 5

(二)重点扶持。拔尖人才申报的科研项目,在同等条件下,应当由所在单位优先申报,主管部门优先审批,科研经费优先拨付。其科研成果的开发应用和学术著作的出版发行,列入重点计划,给予经费支持。

(三)实绩考核。主管部门和所在单位对拔尖人才进行日常跟踪考察,了解掌握其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及时报区委组织部。区委组织部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目标,组织对拔尖人才进行年度考核。

(四)培训教育。将拔尖人才的政治理论教育纳入全区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每两年至少轮训1次,每次时间不少于5天。

(五)走访联系。建立区委组织部、各主管部门和所在单位负责同志与拔尖人才联系制度,经常交流思想,及时掌握情况,听取拔尖人才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六)宣传表彰。积极宣传贡献突出拔尖人才的先进事迹和突出业绩,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第十一条 区财政在资金上对拔尖人才的选拔管理工作给予保障,把相关经费纳入区人才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拔尖人才的政府津贴及目标考核、走访、休假、培训、查体等有关管理工作,专款专用。

第十二条 拔尖人才犯有严重错误,或因个人过失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的,取消其拔尖人才称号和相关待

- 7

第7篇:【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专业】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站-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专业】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站-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分数线

第一章 总则为了保证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学院和考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一条 本章程适用于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全日制普通高职招生工作。 第二条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工作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三条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考生及其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 学院概况第四条 学院全称: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 代码:13014第五条

学院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胶南大学一路216号

邮编:266404第六条 学院办学性质及类型:公办普通高职(专科)院校第七条 学院批准成立的时间及荣誉称号:我院是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 学院先后被交通运输部评为首批“全国交通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学院还被列为港口电气综合技术国家级实训基地、物流国家级实训基地、汽车技术与维修国家级实训基地、全国四大紧缺(数控)人才培养基地;被山东省批准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基地、物流师培训基地。 学院还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山东海事局“船员培训服务信誉单位”、“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第八条 基本情况:★学院简介: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原系国家交通部投资建设,现由青岛港集团主办,坐落在海滨城市青岛,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学院作为港航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院校,充分利用世界第七大港青岛港迅猛发展、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独特优势,全力打造核心竞争实力,实现了跨越发展。 目前学院占地面积1045亩,建筑面积28.6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37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值8679.54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万元,纸质图书60.75万册,电子图书4810GB。 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高级职称173人,专任教师497人。 学院现开设了交通运输、财经、电子信息、制造、土建、文化教育六大类35个专业。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万多人。 学院坚持“校港深度融合、工学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以培养“许振超式的大学生”为目标,积极创新“把课堂搬到码头、把车间引入学校”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以青岛港为龙头的23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了129个设备先进的校内实验实训室,将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有机衔接,形成了教、学、做一体化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学院拥有港口电气综合技术国家级实训基地、物流国家级实训基地、汽车技术与维修国家级实训基地、全国四大紧缺(数控)人才培训基地;被山东省批准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基地、物流师培训基地。 学院充分利用全国数控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山东省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基地和21个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资质优势,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对外开展各类教育培训,为港口、航运、物流业和地方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学院不断深化“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突出港航特色,深化“校企合作”,积极加强与韩国骊州大学、新加坡理工学院、台湾朝阳科技大学、新加坡高级海员联合会、新加坡海皇轮船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企业的交流合作。 学院始终坚持“立足港航,突出特色,面向一线,精心育才”的办学宗旨和“以德立身,以技立业”的育人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按照港航业对人才的需求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拓展以国际亿吨大港青岛港为龙头,包括国内各大港口、航运、物流等知名企业在内的强大而稳固的实习实训基地和毕业生就业网络,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持有毕业证、技能证的“双证书”高技能人才。 毕业生遍布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大连、锦州、营口、首钢京唐、曹妃甸、秦皇岛、黄骅、芜湖、南京、连云港、南通、苏州、宁波、马鞍山、罗源湾、厦门、漳州、广州、深圳、北海、防城等港口和中远、中海、中外运、大新华、海丰、武船重工、北船重工、上汽通用、海尔、海信、松下电气、新加坡海皇轮船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学院毕业生以过硬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深受港航等企业欢迎。 ★专业设置:学院现有九系(港口机械系、电气工程系、交通运输管理系、航海系、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轮机工程系、机械工程系、港口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物流管理系)一部(基础部)三中心(实验实训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后勤服务中心)。 学院开设有港口电气技术、船舶电气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港口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公共事务管理、物业管理、港口机械应用技术、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港口业务管理、集装箱运输管理、国际航运业务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电子商务、报关与国际货运、物流管理、国际贸易实务、应用韩语、国际商务、商务英语等35个专业,形成了港口机械、港口电气、港口业务管理、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数控技术、电子信息等七大专业集群。 目前学院有国家重点建设专业6个,央财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2个,3个省级示范专业,省部级特色专业7个,行业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24门,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3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 第三章 组织机构第九条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以学院领导为组长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讨论决定招生工作重大事宜。 第十条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公室是组织和实施招生及其相关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普通专科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十一条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纪检委对招生工作实施监督。 第四章 录取第十二条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以省教育厅公布为准,通过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学院招生简章、学院网站等形式向考生公布。 第十三条 在高考成绩达到同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学院按照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规定的投档比例调阅考生档案,具体比例由各省(市)招生主管部门确定。 第十四条 按教育部要求,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体制,按考生德、智、体三方面公平、公正、择优录取。 第十五条 对考生体检身体健康要求: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文件规定,其中水上类(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执行国家海事局体检标准。 第十六条 招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生条件和录取规则:

1、依据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当年《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通知》,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综合衡量德智体美,择优录取。

2、录取专业时,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考生填报我校各专业志愿的具体情况,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确定一定的分数级差。 所有投档考生按考生分数由高到低依次录取,第一专业志愿无法满足的,降低一个分数级差录取进第二个专业志愿。 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的,如果服从专业调剂,将由学校根据分数调剂到相应专业。 高考成绩无法满足所填报的专业志愿,又不服从调剂的,做退档处理。 学校在招生录取和安排专业时,相同条件下优先考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外语听力成绩高的考生。

3、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可按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的规定加分提挡,但录取进专业时以实考分为准。 高考成绩总分相当的情况下,优先录取政策照顾加分考生和相关科目分数高的考生。

4、往届生的录取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的有关规定办理,和应届考生一视同仁。

5、录取以下十一个专业时只招男生《港口业务管理》、《集装箱运输管理》、《国际航运业务管理》、《港口工程技术》、《港口电气技术》、《船舶电气工程技术》、《港口机械应用技术》、《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

6、外语考试类别:非英语专业学生语种不限。 但新生入学后我院公共外语为英语,其他小语种考生须改学英语。

7、按照国家海事局规定报考水上类(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的考生须年满16周岁,其中航海技术专业要求双眼裸眼视力4.7(0.5)及以上,且矫正视力均能达4.9(0.8)及以上;轮机工程技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要求双眼裸眼视力4.6(0.4)及以上,且矫正视力均能达

4.8(0.6)及以上,无色盲、色弱,心肝脏正常,身高1.60米以上的男性,其他身体条件要求依照国家海事局体检标准执行。

8、录取结果的公布渠道:招办咨询电话,学院招生信息网,录取通知书等。

第五章 收费第十七条 普通高职学费和住宿费的收取,执行山东省物价局统一的标准。 具体收费标准如下:

1、学费标准:理工农医专业学费5000元/生·年;文法财经专业学费4800元/生·年(注:除物流管理、国际贸易实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应用韩语、国际商务等五个专业为文法财经专业外,其他专业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均为理工农医专业);

2、住宿费:600-1000元/人/年(带独立卫生间、热水器、橱柜、阳台、暖气等);

3、其他:根据我国海事主管机关的规定和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条件以及学生本人就业的需要,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的学生须参加海船船员专项培训及考证,所需费用根据政府主管部门的规定收取。 第十八条 退学学费规定:退费规定按照《山东省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鲁政办发【2008】65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奖助学金及勤工助学政策:学院实行奖学金制度,具体设立奖学金情况如下:

1、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及国家助学金。 其中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山东省政府奖学金6000元/人,国家助学金3000元/人。

2、学院每学年评定学生综合奖学金,奖学金金额分别为1000元、500元、300元、100元;学院还设有“吴福-振华”、“正和”、新加坡海皇等其他专项奖学金。

3、学院为特困且品学兼优的学生设立爱心救助基金,并设立部分勤工助学岗位,为贫困生提供适当的帮助。

4、家庭困难学生可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5、学院设立院长奖学金:院长奖学金每人每学期800元。

6、学院设立新生奖学金:凡当年参加全国普通高考被我院录取且报到入学的文理科前六名的新生,学院分别给予如下奖励:第一名奖励8000元;第二名奖励6000元,第三名奖励5000元,第四名奖励3000元,第五名奖励2000元,第六名奖励1000元。 凡当年被我院录取且报到入学的获得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奖项的新生分别给予如下奖励: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的学生奖励新生奖学金8000元、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的学生奖励新生奖学金6000元、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的学生奖励新生奖学金4000元;获得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的学生奖励新生奖学金5000元、获得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的学生奖励新生奖学金3000元、获得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的学生奖励新生奖学金2000元。 第六章 其他第二十条 春季高考考生按专业类别分专业进行录取。 第二十一条 学院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严格入学资格审查及体检复查,如有违反国家相关规定或体检不合格者,学院将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执行。 第二十二条 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等教育专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科学历证书。 第二十三条 学校不委托任何机构和个人办理招生相关事宜,对以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宣传等活动的机构或个人,学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第二十四条 本章程若有与上级有关政策不一致之处,以国家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 未尽事宜,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本章程由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招生咨询方式:

1、联系电话:0532-81735177 81735966 81735977 81735988

2、传 真:0532-81735188

3、学院网址:

5、通信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胶南大学一路216号

6、邮政编码:266404此招生章程经省教育厅审核,并在教育部备案,备案详细内容可参见教育厅和教育部网站:

http://.cn 。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重点专业: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全景地图: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历年分数线: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报考指南: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人气校友: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第8篇:中共青岛市科学技术局党组

文件

青科党组字„2011‟8号

━━━━━━━━━━━━━ ★ ━━━━━━━━━━━━

关于印发《青岛市科技局党组

党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机关各处室、知识产权局、局属各单位党组织:

现将《青岛市科技局党组党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四日

- 12和管理情况;党组织换届选举,保障落实党员权利、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重要事项的办理落实情况;党组织建设活动安排及落实情况。

(四)领导班子建设情况。领导班子执行民主集中集、召开民主生活会情况;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党组织活动情况;领导班子职责分工、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领导班子及成员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考核情况。

(五)干部队伍建设情况。选拔任用干部情况(包括公推公选、竞争上岗、轮岗交流等);干部任用情况(包括考察预告、任前公示、干部任免等);干部管理情况(包括录用、考核、奖惩、培训、职称评定等)。

(六)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执行情况;党员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执行情况;述职述廉情况;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情况;党员干部违纪案件查处情况;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情况等。

(七)联系和服务群众情况。党员和群众联系点工作情况;党员领导干部听取和反映群众意见,接待群众来访,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情况;落实结对帮扶制度,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等情况。

(八)其他应当公开的事项。其他有必要公开的不涉及党内秘密的党务工作等。

五、党务公开的形式、程序和时限

(一)党务公开的形式:坚持党内公开与党外公开相结合, 单位内部公开与社会公开相结合,定期公开与不定期公开相结合,不断拓展和创新行之有效的公开形式。

1、在本单位党组织内部公开的,可通过有关会议、印发文件、简报等形式进行。

2、对本单位全体人员公开的,可通过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以及建立党务公开栏、宣传园地、局域网等形式进行。

3、对于向全社会公开的,经局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审核后,可通过网站、报纸、电视等媒体,分不同情况进行公开。

(二)党务公开的程序:推进党务公开,原则上要把握以下五个程序:

1、制定公开的方案。根据党务公开工作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公开方案,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2、确定公开的内容。按照党务公开的规定,收集、整理公开事项的有关资料,经局党务公开领导小组研究后确定。

3、组织公开的实施。按照方案规定的形式和时间,对确定的内容予以公开。

4、收集和处理意见。通过设立意见箱、开通电话等形式,收集党员、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处理,并及时整改。

5、立卷和归档。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对公开的有关资料进行立卷归档,并妥善保存。

(三)党务公开的时限:公开时间要与公开内容相适应,力求做到及时到位。

1、长期公开:对政策措施、文件规定、审批事项、工作程序等具有稳定性的内容要长期固定公开。

2、定期公开:对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常规性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公开。

- 56

附件:

市科技局党务公开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市科技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市科技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成 员:市科技局办公室主任

市科技局人事处处长

市科技局机关党委调研员 市科技局监察组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监察组。

- 9 -

第9篇:2015年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法制工作要点

2015年法制工作的总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实施意见》的部署和要求,围绕质监重点工作和法治质监建设的目标任务,坚持依法全面履行职能,加快法治质监体系建设、强化法治监督、规范行政行为、完善法治保障,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质监。重点把握以下要点:

一、大力培育全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的能力

(一)加强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大力培育法治思维、法治精神。围绕质监中心工作,按照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实施意见》要求,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紧密结合质监工作的实际,广泛开展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和宣传,大力培育全员的法治思维和法治精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履行职责的意识和能力。

(二)加强全员的法制培训。根据区、市机构整合后履行质监执法职责人员的情况变化,围绕执法中必须掌握了解的质监程序性、规范性规定和要求,组织一次全面的执法工作的法制专项培训,为基层机构整合后更好地开展质监执法工作提供服务保障;以领导干部和一线执法人员为重点,通过座谈、交流、研讨及重点个案分析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培训和提升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

(三)深入推进普法工作。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要求,探索建立普法责任制;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5.20”世界计量日、质量月、“10.14”国际标准日和“12.4”全国宪法日等时机,采用多种形式和方式,向社会、企业宣传质监法律法规;继续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提升质监法律知识在重点区域和单位的普及率;认真总结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的创建经验,交流、学习、借鉴示范单位的经验作法;按总局、省局及市普法办的部署安排,完成“六五”普法的收尾总结及验收工作;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做好“七五”普法工作的规划。

二、完善建设法治质监的制度

(四)适时出台“法治质监”建设指导意见,进一步细化“法治质监”建设工作内容。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和市委的要求及总局、省局的的具体意见,结合我局的实际,对市局《关于加强法治质监建设的实施意见》及《进一步深化法治质监建设 切实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的意见》所确定的目标任务及措施进行细化完善,适时出台建设法治质监的指导意见,推动法治质监建设步伐。

(五)完善法治质监的考核制度。在法治质监建设纳入全局科学发展考核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细化完善法治质监建设的考核体系,建立法治质监建设的指标体系,明确考核标准。规范考核程序、完善考核方法,确保考核实效。

(六)建立对权力清单运行的法制监督制度。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协助制定市局的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完善对权力清单实施的法制监督机制,确保严格按照负面清单行使审批权力、严格按照责任清单的要求规范权力的运行,提高权力行使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七)推动建立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查制度。按照市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实施意见》的要求,根据《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的规定,推动建立市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的法制审查制度。

(八)积极推动立法工作。完成市人大、市政府法制办下达的立法计划,争取将《青岛市实施<标准化法>办法》提交市政府法制办审查;继续做好《青岛市气瓶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立法调研工作,为正式启动立法做好准备;启动《青岛市质量促进条例》地方法规的立法调研,为深化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奠定法治基础。建立与人大、法制办及有关部门间良好的工作机制和协商渠道,积极寻求支持与帮助;明确各立法项目进度安排及相应的责任部门,加大相互间协调沟通力度,确保按计划有效推进;加强立法的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吸收先进经验,力争在立法内容和制度建设上实现创新突破。

(九)加强规范性文件的管理。在完成规范性文件及与履行法定职能相关的文件清理工作的基础上,对需要重新修订发布的文件,严格按照《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规定,做好合法性审查和上报备案发布工作的管理,确保规范性文件合法合规,切实从源头上防止行政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严格落实法治监督责任

(十)完善对行政执法的法制监督。贯彻落实《山东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的规定,通过强化培训和教育,逐步建立自觉运用《条例》的规定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并对执法行为实施监督的机制;参照《条例》的规定,建立对单位内部执法行为的内部监督机制;依据法定职权,探讨开展对本系统执法的监督;严格责任追究,对监督中发现的违规执法问题,按照《条例》的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十一)做好行政执法案卷的评查和重大案件审理工作。把对执法案卷的评查工作作为监督和规范行政处罚、行政审批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按照总局和市政府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评分标准组织评查,改进评查方法,分析问题及原因,督促整改和提升,提高行政执法工作质量。改进完善行政处罚案件的审理,更好发挥案件审理的把关作用。

(十二)采用新机制监督行政处罚规范透明运行工作。按照《青岛市网上行政处罚及执法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加强对全系统各执法单位实行行政处罚规范透明运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全面落实各项规定和要求,确保所有处罚案件都及时上网运行办理;积极指导、督促、帮助各基层局按规定要求做好这项工作,自觉接受上级的监督。

(十三)修订并严格执行新版裁量标准。适应省质监局实施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要求,在省局和市政府法制办的指导下,完成我局《行政处罚裁量标准》修订完善工作,并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发布施行。完成新裁量标准的录入,监督、督促全系统各执法单位按照新版裁量标准行使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权。

(十四)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积极适应新《行政诉讼法》及行政复议职能调整的形势变化,自觉地把参加应诉和复议作为监督和规范行政行为、提升法治意识及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手段,加强与法院及上级法制部门的沟通、协调,按照市局《关于明确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具体责任主体的规定》的规定,正确对待、积极参加复议和应诉,全力配合审判、复议机关对案件的审理,严格执行审判机关的判决和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

(十五)加强对权力运行的法制监督。根据简政放权的要求,积极为下放市级权力和承接上级下放权力做好法制服务,加强对权力承接及下放后的法制监督,确保权力依法行使;在为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实施做好法制服务的过程中,加强对权力运行和责任履行的法制监督,确保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责任。

四、加强法治质监保障能力建设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市局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质监的领导机构,建立由主要领导履行建设法治质监第一责任人职责的制度,加强对法治质监建设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和统筹协调。推动各区、市局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建立完善对法治质监建设的领导和推进体系,强化对法治质监建设的领导。

(十七)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完善法律顾问的聘任,探索建立由市局法制部门人员为主体、由外聘法律顾问及系统内部相应专业人士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协助做好市局重大决策、重大行政行为的法律咨询和论证,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质监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过程中的咨询指导和法律支持的作用。推动各直属技术机构建立法律顾问制度。

(十八)加强对基层法制工作的指导监督。针对质监系统实施分级管理及基层机构整合的改革实际,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积极主动履行指导监督职能,为确保基层局能依法正确履行职能提供法制服务。

(十九)积极为重大改革、重大决策提供法制服务。围绕市局的重大改革事项,积极主动提供法制保障和服务,确保市局的重大改革创新事项于法有据;按照“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和推动改革,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改革”的要求,对质监工作的重大改革事项,主动介入做好法制服务、审查和把关,确保改革事项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 (二十) 加强法制队伍自身建设。法制工作者要带头遵纪守法,严格要求,严格自律,严格监督,强化法治思维、严格按照法治方式履行职责,持之以恒地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要加强对法制业务的学习,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深入研究和解决建设法治质监中的问题,努力塑造一支学习、创新、服务的高素质法制队伍。

上一篇:下列关于技术侦查措施下一篇:学生习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