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孵化器发展规划

2024-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青岛市孵化器发展规划(精选8篇)

青岛市孵化器发展规划 篇1

成文日期: 2012-8-

31编号: 青政字〔2012〕76号

标题: 关于印发青岛市激励创新创业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青岛市激励创新创业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政策》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青岛市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八月三十一日

青岛市激励创新创业加快科技企业孵

化器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政策

为深入推进我市千万平米科技企业孵化器(简称孵化器)建设,着力引进科技创业人才,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确保《青岛市孵化器发展规划纲要(2012-2016)》(简称《规划纲要》)顺利实施,制定以下政策。

一、鼓励和支持多元化主体投资建设孵化器,根据《规划纲要》布局,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优先安排孵化器

用地指标,可按照工业用地性质以出让方式用于孵化器建设,孵化器在不改变孵化服务用途的前提下,可按规定分割转让,根据申请可在符合规划的地块配套经营性用地。

二、利用现有存量房产资源改(扩)建孵化器的,按照孵化面积5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每个孵化器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允许孵化器在建工程(含仪器设备)作为银行贷款抵押,用于孵化器或公共研发平台建设融资。

三、孵化器自认定之日起三年内,对考核合格的给予一定资金补助;对认定为国家级和市级孵化器的,分别一次性给予200万元、100万元资金补助;在孵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每认定1家给予孵化器10万元奖励。

四、鼓励和支持孵化器高水平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对平台新增实验仪器设备,按照不高于50%的比例给予资助。平台对外提供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的,给予20%服务费用补贴。其中,由财政专项资金购置的大型仪器设备,实行对外服务零收费。

五、建立天使投资引导资金,参股引导孵化器、民间投资机构等共同组建天使投资基金,为在孵企业提供不超过500万元天使投资支持。

六、设立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引导社会金融机构为在孵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组建政策性科技担保公司,为在孵企业提供不超过500万元贷款担保。

七、鼓励和支持科技人才带技术、项目到孵化器创业。经评审入选的创业项目,给予50-300万元启动资金(含贴息补助),提供100-200平方米办公用房、60-140平方米人才公寓,三年内免收租金,所免租金全额补贴。特别重大的项目,一事一议。

八、允许和鼓励在青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包括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在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前提下,到孵化器从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兼职兼薪。

九、应用职务发明成果在孵化器转化所得的收益,按最低60%、最高95%的比例归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包括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及其团队所有。

十、市政府设立孵化器建设与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孵化器建设补助、平台仪器设备资助、创业项目扶持及奖励政策兑现等。各区(市)政府、青岛高新区管委、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管委、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管委可参照本政策,结合实际制定相应政策措施。

青岛市孵化器发展规划 篇2

当前,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的逐步兴起, 支持和鼓励创业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这对地方政府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2015年3月, 国务院下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 提出为创业者提供工作空间、网络空间、交流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并且对发展“众创空间”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思路做出了明确规定。根据有关文件, “众创空间”是以新型孵化机构为基础, 可以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和特点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创业服务社区。不同于传统以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为基本服务的孵化模式, 创新型孵化器是面向早期创业项目和新创办企业,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孵化手段, 为创业者提供专业化、集成化、高端化和市场化等软性服务的创业服务平台, 日益成为科技服务业的一支重要新兴力量。现阶段, 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在内的创新型孵化器, 营造更加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 对于新常态背景下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助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创新型孵化器发展现状及主要模式

作为新生事物, 创新型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目前, 关于创新型孵化器的发展模式, 不同部门和机构给予了一定的分类, 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标准。科技部 (2015) 提出包含投资促进型、培训辅导型、媒体延伸型、专业服务型、创客孵化型等5种类型;清科研究中心 (2015) 提出包含企业平台型、天使孵化型、开放空间型、媒体依托型、新型地产型、垂直产业型等6种类型;投中研究院 (2015) 提出包含活动聚合型、培训辅导型、媒体驱动型、投资驱动型、地产思维型、产业链服务型、综合创业生态体系型等7种类型。

考虑到创新型孵化器的运行特点, 结合地方发展实际, 我们提出创新型孵化器包括开放空间型、高校依托型、行业聚焦型、投资驱动型、媒体延伸型等5种发展模式。

(一) 开放空间型。

开放空间型孵化器是在孵化器1.0的基础上的全面包装, 主要通过定期举办想法或项目发布、展示、路演等交流活动, 为创业者提供基础的办公空间和交流空间, 并且通过工位计算收取一定的租金。与此同时, 定期邀请创业导师举办沙龙或讲座, 联系创投机构参与项目洽谈, 为创业者提供信息交流、融资撮合等服务。

(二) 高校依托型。

高校依托型孵化器主要由高校、科研院所主导成立, 旨在利用大学的教育资源和校友资源, 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为重点, 通过为创业者引进成功创业者、大型企业高管或创业投资人等具有丰富行业或创业经验人士作为导师, 传授创业者运营管理、产品设计、发展策略等经验, 支持初创型企业孵化发展。这一模式倾向于筛选具有创新科技或创新服务模式的企业, 对前景看好的孵化项目进行天使投资。

(三) 行业聚焦型。

行业聚焦型孵化器主要针对某一特定产业进行定向孵化, 围绕产业链服务的重点方向, 提供先进产业技术和孵化基金, 帮助特定领域创业者实现技术落地, 加快产业化进程。该类孵化器一般由政府或产业协会主导, 依托庞大的行业资源优势, 全面加强产业链上下游机构合作交流, 实现新型业态中孵化、新型标准下创制、新型领军企业培育等服务功能。目前, 这一模式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行业比较突出。

(四) 投资驱动型。

投资驱动型孵化器主要针对初创企业最急需解决的融资问题, 借助专业投资机构的社会资源, 凭借天使投资人、投资机构的经验判断和前景预测, 吸引、汇集并甄选优质的创业项目, 积极为创业者提供融资支持服务。这一模式不以追求房租或培训产生的盈利为目标, 主要采取对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初创企业提供天使投资基金的方式, 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等实际问题。一旦企业在孵化器内毕业, 往往采取股权溢价方式在后续融资中伺机退出从而实现盈利。根据调研, 这种模式对孵化器的前期投入以及优质项目预判提出了更高要求。

(五) 媒体延伸型。

媒体延伸型孵化器由面向创业企业的媒体创办, 依托孵化器自身庞大的媒介平台和行业优势, 利用媒体宣传的优势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 涵盖信息、宣传、投资等各类资源的综合性创业支持服务。这一模式通过举办创业大赛、追踪报道、路演平台等方式, 在较短时间集中宣传报道创业项目有关科技成果, 扩大成果社会影响力进而帮助创业者提高知名度, 进而吸引更多投资人关注。与此同时, 通过线上线下约谈及投资的合作方式, 帮助初创企业找到合适投资者。

三、创新型孵化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盈利模式相对单一, 后续发展面临一定瓶颈。

根据调研, 创新型孵化器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一是场地租赁费用;二是会员费、政府支持和企业的赞助;三是开设的教育培训课程收入;四是产品代售收入;五是举办活动和工作坊收入;六是一些孵化项目的分红。据实际调查显示, 多数孵化器孵化企业都处于初创期或者是萌芽期, 尚无力承担聘请孵化顾问的支付费用, 因此很多孵化器最主要的盈利点仅仅来自场地费用。目前来自企业赞助、产品代售收入比重不高, 教育培训课程主要采取公益免费方式, 客观上导致相当数量孵化器收入来源有限。

通过走访发现, 投资驱动型、媒体延伸型孵化器自身实力较强、企业规模较大, 资金运作以及盈利压力较小, 主要通过免除初创企业的房租租金等方式换取企业1%~2%的股权, 或者通过对外联系外包服务商收取一定额度的中介费, 能够满足日常基本运作。但是, 以咖啡吧为主体的开放空间型孵化器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这种模式创立门槛较低, 普遍存在体量小且松散性的特点, 缺少维系创业群体有效联系的渠道, 在经营收入上普遍较低, 仅能维持孵化器的基本运转, 后续发展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二) 政策覆盖范围有限, 部分机构运行压力较大。

目前, 国家与地方政府层面陆续出台许多扶持孵化器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 但是税收优惠、风险补偿、房租补贴、资金支持等优惠政策类主要针对特定类型孵化器。例如, 仅有国家级孵化器才具备享受营业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优惠政策的资格。通过走访发现, 没有被纳入国家级孵化器管理体系的机构由于无法享受相应的优惠, 基本处于商业化运行阶段, 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和不便。以办公场地为例, 目前大部分机构仍按商用价格租用办公场所。尽管各地已提出有关补贴标准, 但是相当数量孵化器仍认为支持力度有限。

(三) 孵化服务缺乏个性, 专业深度服务范围有限。

根据调查, 目前创新型孵化器仍以提供一定物理空间为主, “重空间轻服务”现象仍然存在。部分初创企业除已得到一定风险资本关注和介入外, 更希望得到市场推广、客户对接、人才招聘、技术支撑等方面更深度的帮助和扶持。尤其是随着在孵企业规模的扩大, 对孵化器整体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受限于管理团队自身的认知和管理水平, 目前大多数创新型孵化器对创业项目本身评估、技术支撑、产学研合作等后期扶持难以给予更多支持和帮助, 缺乏对孵化项目的整体性包装, 导致在孵企业成长性普遍不高。

(四) 金融资本介入较深, 产业资本融合度较小。

目前, 不少创新型孵化器与国内一批创投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建立了广泛联系, 为项目孵化提供了早期资金支持。但是从整体来看, 金融资本主要投资领域仍集中在互联网、云计算等电子信息行业, 对其他行业总体关注度较少。通过调查, 目前大部分孵化企业创新成果与大中型企业内部创新的结合仍不够紧密, 孵化项目较少通过企业投资、委托设计等方式完成从创意向创业的商业转化。作为联系孵化企业和社会资本的桥梁纽带, 创新型孵化器引入产业资本的长效合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天使投资+产业链服务”尚无完全成功经验。

四、加快创新型孵化器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强化政策统筹, 规范创新型孵化器运行管理。

进一步优化创新型孵化器的顶层设计, 落实政府经费资助、监控跟踪、考核评估、激励培育、退出制度衔接的工作机制, 为创新型孵化器发展提供政策指导。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落实国家、省、市针对小微企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加强财政资金引导, 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对符合支持条件的创新型孵化器的场地租金、网络宽带费用和用以提供创业服务的开发工具、公共软件等硬软件基础设施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落实政府购买服务要求, 支持和引导创新型孵化器综合运用科技创新券等间接财政支持方式, 广泛开展公共研发服务和科技金融服务。

2、强化跟踪指导。

明确创新型孵化器设立条件和设立标准, 强化创新型孵化器规范管理。构建创新型孵化器信息管理平台, 加强对孵化器的日常管理。联合工商、税务、人社、质检、科技等部门, 落实科技统计、科技创业、科技服务业统计和发布制度。定期组织对孵化器运行情况、工作进展的指导和监督, 并纳入科技诚信记录管理范围。

3、落实考核评估机制。

完善现有创新型孵化器绩效评价办法, 实施孵化器分类管理, 优化管理评价体系。探索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 重点加大对孵化项目、服务成效的考核力度, 设立分门别类的孵化器考核标准。对已备案设立的机构长期无新增孵化企业、孵化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孵化企业无创新成效的予以预警, 对不符合设立条件、无法履行孵化功能的机构予以清理。

4、突出激励培育引导。

强化创新型孵化器后期资助管理, 按照A、B、C三类资助标准, 对服务成效明显、示范带动效应突出的创新型孵化器给予重点支持, 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创新型孵化器纳入国家企业孵化器管理体系。强化激励引导, 落实“姑苏科技创业天使计划”对优秀创新型孵化器推荐创业团队、项目的优先支持。

(二) 优化功能布局, 打造创新型孵化器业态集群。

围绕创新型孵化器载体建设、专业孵化器建设等方面, 进一步优化社会资源, 引导各类机构和组织参与孵化器建设。

1、加快孵化器载体建设。

充分利用国家高新区、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学科技园的有利条件, 引导各类投融资机构、高成长企业、社会组织、企业家、专业团队以及高校、研究院所等各方力量设立创新型孵化器, 为创新创业提供配套设施和服务。

2、支持设立专业孵化器。

瞄准地方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引导政府、大中型企业、创投机构共同设立专业孵化机构, 重点建设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专业创新型孵化器, 支持开展虚拟孵化、异地育苗等新型孵化服务, 促进孵化器与国内外创新资源的交流。

3、统筹安排孵化器协调发展。

结合智慧城市建设, 探索创新型孵化器与创业苗圃、加速器等多种创新创业载体协同机制, 注重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重点创业示范基地等传统科技载体的互补发展。

(三) 创新孵化服务方式, 提升创新型孵化器服务功能。

进一步完善创新型孵化器服务平台建设, 探索“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的融资模式和生产方式, 提升孵化器服务能力, 优化创业孵化社会服务体系。

1、完善孵化器合作交流平台。

积极推广众创空间联盟的运作模式, 支持设立创新型孵化器协会, 发挥行业自律、信息沟通的作用, 积极承接政府公益性服务工作, 定期组织工作研讨、成果发布、企业家论坛、创业训练营等活动, 为创客群体提供信息共享和合作交流的综合协同平台, 支持孵化器知识社区建设。

2、完善孵化器科技服务平台。

充分利用政府层面各类科技公共服务、检测检验机构, 完善区域研发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围绕产业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 引导和支持孵化器与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的广泛联系, 深入推进公共技术研发服务。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设备、技术平台等科技资源向孵化器开放, 推进设备资源、科技成果的共享, 优化和完善现有创业孵化器的服务业态及其运营机制, 形成“用户互动”、“互帮互助”、“社会参与”的开放式创业常态。

3、完善孵化器金融支持平台。

发挥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功能, 完善科技金融超市平台。引导和鼓励孵化器联合设立天使投资基金, 加强科技银行、保险、担保、创投等各类科技金融载体密切合作, 推动创新型孵化器与产业资本、金融资本深度融合, 着力打造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等融资途径有机结合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体系。

4、完善孵化器人才支撑平台。

加强创新型孵化器内涵建设, 依托地方人力资源产业园, 重点引进和培养技术经纪人、专利代理人、知识产权工程师、项目咨询师等专门人才, 鼓励和引导具有专业知识、行业经验的服务人员服务在孵企业技术研发、市场推广、产品运营、知识产权运营、上市辅导等经营性活动。聘请本土企业家、天使投资人、创业成功的领军人才、知名专家等担任创业导师, 加强孵化器创业导师的遴选和激励, 落实创业导师参与孵化器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

五、结语

作为新生事物, 国内关于创新型孵化器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归纳总结创新型孵化器建设的基本现状及主要模式, 提出创新型孵化器建设应充分结合当地的产业结构和发展路径, 在运行管理、功能布局、服务配套等方面加强引导和培育, 对于国内城市加快推进创新型孵化器建设同样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下一步研究可以围绕各地的实际情况, 全面分析不同模式创新型孵化器建设的成长机制和运行规律, 为地方政府全面加强创新型孵化器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指导。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C].北京:国务院办公厅, 2015.3.2.

[2]清科研究中心.2015年中国创新型孵化器发展报告[C].北京:清科研究中心, 2015.5.18.

[3]投中研究院.2015年中国众创空间发展研究报告[C].北京:投中研究院, 2015.6.2.

如何应对孵化器的国际化发展 篇3

国际企业孵化器(IBI)就是在这种国际企业孵化条件的“传统孵化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旨在为国内外科技型中小企业及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提供优良的创业环境,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拓展国际市场,促进科技成果的国际化。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孵化服务也将国际化,现已有韩国孵化器落户北京,中国也开始探索创办海外创业园(孵化器),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创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科技部已开始启动美国马里兰、俄罗斯莫斯科和新加坡海外创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已成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向国际舞台的一个主要渠道。

随着孵化器国际化趋势的发展,国外有实力的孵化器落户中国,越来越多的各类孵化器产生,我国孵化器建设应当认真借鉴国外创办企业孵化器的成功经验,借助境外孵化机构的服务,完善自身的孵化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国际化服务水平,积极应对国际化挑战。

加强服务,扩占市场份额

一个区域的环境条件、优惠政策,基本上是相同的。竞争环境中起作用的关键要素是服务。面对中国加入WTO,中国市场不断开放,越来越多的国外科技企业孵化器落户中国,竞争的关键要素也是服务。只有好的服务,才能吸引科技企业落户孵化器,扩占市场份额。因此,提高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制定专门政策,鼓励社会投资

游说政府有关部门应专门研究、制定有关扶持孵化器投资和建设的优惠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适当控制政府直接投资,大力支持办好孵化器。

鉴于孵化器具有较突出的社会公益性,所以与之相关的投资行为或多或少必然会发生经济效益的矛盾。为了使更多的投资者主动参与孵化器建设,必须在投资收益方面有法律保障。因此,建议区域内工商、税务、科技、计划等部门联合制定有关孵化器的优惠政策,对投资孵化器的各种投资行为给予政策和法律支持。在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孵化器的同时,应对不同情况有所区分,适当减弱政府作为孵化器单一投资主体的做法。

在部分条件合适的国有企业中建立分孵化器

制定专门政策,鼓励部分改革困难的国有企业建立孵化器,利用国有企业现有厂房、设备等基础条件建立孵化器分中心,鼓励企业内部创新、创业,培育新主体,激活原母体,最终实现原国有企业的脱困,使它们从困境走向新生。

孵化器在部分国有企业中的探索和实践表明,它是解决国有企业改革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改革难度较大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中积极创建孵化器,进行传统工业区改造,是实现国有企业脱困的重要方式。区域政府应将国有企业孵化器建设列入国有企业改革整体方案中,出台专门的政策措施,引导条件适合的国有企业创建孵化器,通过资源整合、规模效应来做大我的科技创业公司。

建立孵化器发展基金

区域政府应通过制定有关政策措施来扶持、规范和引导孵化器发展,可由财政专款和社会捐款建立孵化器发展基金,支持孵化器良性发展。

凡希望获得或接受政府资金及项目支持的孵化器,都应通过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统一考核标准组织的孵化器资质认证,为鼓励先进、推进改革,政府应建立孵化器发展基金,采取后奖励的方式,对那些孵化效果显著、改革成绩突出的孵化器予以奖励、资金和项目支持。发展基金先由政府财政拨付、后接受社会捐助形成。由一个非营利性机构操作,以鼓励孵化器良性发展为原则,通过严格的评审确定对象,依据孵化器是否达到奖励办法规定的要求来发放基金,基金的对象可以是各种投资主体创建的各种类型的孵化器。同时,为推动宏观调控与管理,政府应成立鼓励孵化器发展的专门机构,进一步贯彻政府对孵化器建设的政策导向,激发社会各界创建孵化器的热情,更大程度上促进孵化器事业的发展。

建立良好的企业孵化器的生态环境

A、企业孵化器与孵化企业的关系

新创中小企业是企业孵化器的孵化对象,它们之间是孵化与被孵化的关系,而非领导与领导的关系。企业孵化器价值在于孵化的新技术企业在与传统技术大企业竞争中获胜。孵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靠的是先进的技术,而不是自身规模。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孵化器将以先进技术企业为孵化对象,发展为科技企业孵化器。企业孵化器为孵化企业提供的是一种外部服务,如培育创业团队,建立现代企业运行制度,为新创企业配置技术、人才、资本、信息、市场等创新资源。企业孵化器一般不能参与或干涉孵化企业的内部管理,即使对于参股孵化的企业,也只能通过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参与孵化企业的决策。

B、企业孵化器与毕业企业的关系

如果把企业孵化器比作一所大学,那么毕业企业就是大学的毕业生,是校友,因此,企业孵化器与毕业企业的关系是母校与校友的关系。孵化企业一旦毕业之后,企业孵化器一般不再为它提供日常服务。但是企业孵化器要像大学关心校友的成长一样,要特别关注毕业企业的成长,企业孵化器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保持与毕业企业之间已经建立的密切的、相互信任的关系。

处理好这两种关系有利于创建孵化器的品牌,扩大孵化器的知名度。

科技型企业孵化器服务要以市场为导向

要为高科技企业服务,我们孵化器首先就应该与高科技结合,以科学的方式开展工作。二十一世纪是网络与信息的时代,任何高科技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的交流,我们创业中心也是一样。

青岛市孵化器发展规划 篇4

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自2015年起,设立“烟台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以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以下简称孵化器)建设和发展。为规范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资金列入市级财政预算,从市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中列支,用于对孵化器的在孵企业房租减免、免费提供公共技术性服务、公共研发平台仪器设备购置等所发生的费用进行补助,以及对孵化器孵化业绩的奖励等。

第三条

专项资金采取后补助方式对孵化器运营管理机构进行补助。市财政局和市科技局按照孵化器补助申请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结果下达补助计划,按规定程序办理拨款手续。

第二章 补助对象及条件

第四条

专项资金补助的孵化器管理运营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烟台市行政区域内(不含省直管县)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机构或企业;

(二)有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三)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险资金的良好记录;

(四)近两年来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五)经市科技局认定的烟台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或培育单位的运营管理机构。

第三章 补助范围及标准

第五条

根据孵化器在孵企业(仅指科技型企业)数量,按照每个在孵企业平均租用50平方米、1元/平方米·天的标准给予房租补贴。单个孵化器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孵化器内设有集中办公区,且在集中办公区注册的在孵企业不少于20家的,按集中办公区300平方米给予房租补贴。

第六条 对公共研发平台新增科学仪器设备,按照不超过上一年发生的实际购置费用50%的比例给予补助,单个孵化器每年不超过200万元。

第七条 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提供的公共技术性服务,按照不超过上一年实际费用50%的比例给予补助,单个孵化器每年不超过100万元。公共技术性服务包括:

1、技术支持:通讯网络共享、实验分析、检验检测、公共软件平台、专业技术数据信息服务等;

2、创业辅导:企业发展计划的咨询、整合创新资源、政策法规辅导、技术及管理培训服务等;

3、技术中介: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技术转移信息平台服务、经确认的全国性或国际性专业技术会议等;

4、投融资服务:为在孵企业提供信贷、风险投资、融资租赁、上市服务等。

第八条

孵化器在孵企业在孵期间或毕业1年内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每认定1家,给予孵化器10万元奖励。在孵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时间须在2015年1月1日之后。

第九条

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孵化器,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的资金补助,但同一个孵化器累计补助额不超过200万元。

第十条

单个孵化器一年的补助总额不超过300万元。

第四章 补助申请与评审程序

第十一条

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根据全市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需求,确定专项资金重点扶持领域、扶持孵化器数量、金额及拨付方式,制定科学详细、具有可操作性的申报和评审程序,于每年6月底之前完成专项资金申请受理、核实审计工作。

第十二条

申请单位按要求提报申请材料。市直所属单位直接报送市科技局,县市区所属单位经所在县市区科技、财政部门审核通过后,上报市科技局。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申请补助材料进行实地核实审计,提出综合审核情况报告。

第十三条 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根据资金预算和综合审核情况报告,择优确定拟补助孵化器名单,经公示无异

-3-议后,予以公告,统一拨付补助资金。

第五章 经费支出范围与监管

第十四条

孵化器管理运营机构对补助经费应专户核算,用于规定范围内的支出。主要用于公共研发平台仪器设备购置,开展创业辅导、创业培训、管理咨询、市场拓展、投融资、中介代理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增值服务支出等。

第十五条

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资金使用单位应于每年年底前向市科技局提供绩效自评报告、经费使用报告等相关材料。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资金使用进行核实,开展绩效评价。

第十六条

市财政局会同市科技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事前、事中、事后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规范,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是否规范等内容,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采取停止补助、收回已拨资金、取消申请资格、追究直接责任人的相关责任等措施予以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施行,有效期至2017年底,由市财政局、市科技局负责解释。

烟台市财政局办公室

2015年9月28日印

青岛市孵化器发展规划 篇5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2013-2017中国企业孵化器产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中国企业孵化器产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随着创业者的不断增加,创业的困难程度也不断增强,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创业成功,都能够维持下去的,企业孵化器则成功解决了创业初期困扰创业者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那些想创业的人和小企业往往都会倾尽精力及资源搜寻当前的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与趋势!

企业孵化器的创立,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企业孵化器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导入,帮助一些新成立的、相对较弱的企业和公司成长,增强了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通过渠道沟通和平台架设,为风险资金提供优质的投资项目和初创企业;同时也解决了部分社会就业问题。想创业的人和小企业愈来愈重视对企业孵化器行业的研究,特别是对其发展环境和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成熟的毕业企业,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且成为行业内的翘楚!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企业孵化器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采用与国际同步的科学分析模型,全面而准确的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从当前企业孵化器产业市场环境出发,以企业孵化器市场需求为依托,详尽地分析了中国企业孵化器机构当前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和运营情况,以及行业的投融资与前景预测。同时,佐之以全产业近5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企业孵化器产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根据企业孵化器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企业孵化器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创业者、小企业、科研单位、投资企业准确了解企业孵化器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也是业内第一份对企业孵化器发展趋势以及行业内领先机构与企业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重量级报告。

本报告将帮助创业者、小企业、科研单位、投资企业准确了解企业孵化器当前最新发展动向,及早发现市场空白点、机会点、增长点和盈利点……,前瞻性的把握企业孵化器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形成企业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优

势,有效规避企业孵化器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_简稿 篇6

第一章发展背景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省视察工作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自然资源和区位条件优越。青岛拥有近海海域1.22万平方公里,海岛69个,天然港湾49处,海岸线长711公里,占全省的24%,滩涂面积375.3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2%。

海洋经济发展初具规模。“十一五”以来,青岛市海洋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海洋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2010年达到557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9.7%;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1683亿元,居全省首位。海洋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5:41:44调整为2010年的10:36:54。海洋生物医药产值已占全国的40%,海水综合利用走在国内城市前列,是国家海水淡化示范城市和产业化基地。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港口集群基本形成,拥有生产性泊位94个,港口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七位,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第十位。空港起降能力达到4E级标准,已开通94条国际、国内航线。海洋科技优势明显。全市有高级海洋专业人才1700多人,占全国的30%,涉海领域两院院士占全国的70%左右。

第二章总体要求

发展思路:按照“海陆统筹、科技带动、集聚发展、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运用世界眼光,按照国际标准,发挥本土优势,1

开展蓝色经济区建设模式先行试验,以科技进步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突出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大力培育海洋新兴和高端产业,打造我国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走向深海的桥头堡,成为国家蓝色经济改革开放试验区的引擎,带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引领全国乃至世界海洋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潮流。

发展原则:坚持海陆统筹联动,坚持科技创新支撑,坚持高端产业带动,坚持开放合作共建,坚持保护开发并重。

发展目标:到2015年,将青岛基本建设成为我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的聚集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全市海洋产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557亿元增加到1150亿元,年均增长16%。

到2020年,使青岛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区域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中心、国际海洋科技教育中心、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和国际海上体育运动基地,成为充满活力、人与海洋和谐相处的典范城市。全市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2200亿元,年均增长14%。

第三章建设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先行区

体制改革先行。开展海洋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探索陆海统筹发展新模式,在海岸带统筹利用、海洋科技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开展先行试验,为全国海洋与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供经验和示范。

科技创新先行。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城市试点工作。努力在海洋基础科学、近海应用技术和深海应

用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研究突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率先建成全国创新型城市,带动我国海洋科技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

产业发展先行。在全国率先建立以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为主体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以海洋高技术产业为引领,大力培育海洋服务业,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海洋产业标准化体系,构建在全国具有引领和示范意义的高端产业聚集区。

对外开放先行。在青岛开展对外开放新模式的探索,发挥与日韩紧密合作的优势,探索新的区域合作机制,搭建交流平台,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建立更加开放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体系,带动山东半岛成为我国最具开放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第四章建设半岛蓝色经济核心区

总体布局:构筑“一带、五区、多支撑点”的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总体格局。“一带”:积极培育形成以环胶州湾区域为中心、胶州湾东西两翼为新增长极的“一湾两翼”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布局,建设以港口物流、现代渔业、临海工业、滨海旅游、海洋生物、海水综合利用等特色经济为支撑的蓝色经济聚集带。“五区”:重点推动董家口港口及临港产业区、胶州湾西海岸经济区、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胶州湾东海岸现代服务业区、鳌山海洋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示范区五个功能带动区建设,成为带动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强大引擎。“多支撑点”:就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建设一批现代渔业、滨海商务旅游度假、港口物流、现代装备制造、海岛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综合利用与能源开

发、科普教育等各具特色的聚集区,推动产业集中布局、集约发展,形成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的多点支撑。

第五章建设半岛蓝色高端产业聚集区

优化发展海洋第一产业。重点提升水产苗种、海水养殖、远洋捕捞等核心层产业,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等外围层产业,积极发展滨海特色农业等关联层产业,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建设现代海水养殖基地和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到2015年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70亿元,2020年达到90亿元。

突破发展海洋第二产业。重点突破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新材料、海洋新能源、海洋节能环保等核心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现代海洋化工、海洋工程建筑等外围层优势产业,同时加快汽车机车、家电电子、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关联层产业发展,打造带动能力强的海洋产业集群,强化海洋第二产业的支撑能力。到2015年海洋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460亿元,2020年达到880亿元。

提升发展海洋第三产业。着力发展港口物流、海洋文化体育、滨海旅游、涉海金融等核心层产业。同时,围绕蓝色经济区建设需要,搞好软件信息、创意设计、中介服务、商贸流通等涉海关联商务服务业。到2015年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620亿元,2020年达到1230亿元。

第六章建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入海河流,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严格海上污染物达标排放管理,加强环湾岸线保护,提

高环境监测能力。

保护与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渔业生态环境,修复河口生态环境,建设沿海防护林,综合治理海岸带,建设海洋和海岛保护区。

加强海洋防灾减灾。加强海洋灾害预报和应对工作,建设赤潮、绿潮防治和预警体系,强化海洋减灾基础设施和救援能力建设。

第七章 提升海洋科教支撑能力

完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海洋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强化企业创新体系建设,加强海洋科技合作研究,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

提升海洋教育水平。提高海洋高等教育质量,强化职业技术教育,普及海洋知识。

构筑海洋人才高地。实施“人才强海”战略,制定人才引进和培养扶持政策,完善用人机制,打造高层次海洋基础研究团队,积极对接国家“千人计划”,实施加快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项计划把青岛打造成为东北亚地区的海洋人才集聚中心和交流中心。

第八章保障措施

完善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建设:建设以胶州湾港口为核心,董家口和鳌山湾港区为两翼,科考船停靠港、邮轮母港为特色,多层次多功能港口发展体系,推动大港港区由生产型港区向服务型转变。打造区域性枢纽机场,培育面向日韩的门户功能。

电源与电网建设:加强受电设施建设。依托国家“西电东送”

工程和海阳核电站建设,配套建设胶州换流站、即墨变电站,扩建崂山、琅琊变电站,完善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形成布局合理、选择多元的电网体系。

水源建设:挖潜本地水源,实施高格庄水库—产芝水库联调工程,黄同、黄山水库—尹府水库联调工程,胶河—山洲水库联调工程,甜水河—白马河联调工程,北墅水库输水暗渠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沐官岛水库,提高供水能力。

信息化建设:加快“数字青岛”建设,发挥青岛是我国北方国际通信光缆唯一登陆站的优势,建设现有互联网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的专用通信通道,利用中美、环东亚、亚太新国际海底光缆青岛接入点和高性能数据计算平台,积极引进建设数据中心,建设数字信息港。积极推动无线局域网和无线城域网络建设,努力打造“宽带无线城市”,成为区域性信息中心城市。

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实施财政税收支持政策,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实施土地和海域利用优先政策。实施奖励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加强海洋地方法规体系建设。

开展区域合作。建立青岛、潍坊、日照联动发展机制,推进半岛产业发展融合和基础设施建设融合与沿海城市共同维护海洋生态环境。

青岛市孵化器发展规划 篇7

关键词:孵化器,产业特色,政府定位

企业孵化器是指一个集中的空间, 能够在企业创办初期举步维艰时, 提供研究、生产、经营的场地, 通讯、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 系统的培训和咨询, 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 旨在对高新技术成果、科技型企业和创业企业进行孵化, 以推动合作和交流, 使创业者将发明和成果尽快形成商品进入市场, 提高企业成活率和成功率, 最终使企业“做大”, 为社会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淮安市政府近年来特别看重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一直都作为工作的重心来抓, 把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功能建设作为加速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基本思路。通过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提高孵化器的科技企业孵化率。

1 淮安科技企业孵化器现状

淮安市孵化器建设起步于2001年, 前期发展较缓慢。2006年以前, 全市仅有1家市级孵化器, 即淮安市高新技术创新中心, 孵化面积仅1.56万平方米, 在孵企业29家。目前, 全市建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2个, 其中国家级2个, 总孵化面积超过21.65万平方米, 引进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40多名, 吸引留学归国人员创办企业企业近40家, 在孵企业新增销售3.3亿元, 新增就业岗位2600个。在孵企业累计申请专利150多项。其中淮安市高新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最为完善, 已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中心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技术等为主要产业方向, 目前已成功孵化企业40多家, 正逐渐成为全市招商引资、科技创新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基地和窗口。

2 淮安科技企业孵化器存在的问题

近两三年来淮安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呈现出快速发展之势, 但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的存在, 使得淮安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 孵化器产业特色不明显。据调查, 在淮安市现有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中, 专业孵化器很少。目前孵化器所应建立的专业技术平台、专业辅导队伍、专业市场拓展渠道、专业服务网络还不完备。淮安市在早年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中没有明确的产业定位, 对自身产业特色和优势没有充分的把握, 整体发展缺乏长期有效的战略规划。在吸引入孵企业的过程中只能看到短期利益为孵化器建设带来的好处, 政府的招商引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以此方式所建立起来的各个园区并不能体现出应有的产业特色, 也就是说凡是在国家产业政策下有发展的产业都可顺利的进入各孵化器, 这导致淮安各孵化器特色不明显, 没有一个明确的孵化方向。2) 孵化器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孵化器对专业管理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 而随着各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数量不断增加, 科技人才供给不足的现象也就凸显了出来。在淮安共有五所高校, 但均没有专门的有关于孵化器管理或相关的专业。院校当中的教学人员也不可能全都懂得有关孵化器的建设和管理的工作, 所以是由淮阴工学院牵头组建的大学科技园, 在运行过程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 很多都较为缺乏企业经验知识, 这给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也带来的困难。所以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3) 政府定位不清。由于政府一般充当单一的孵化器投资主体, 大多采取事业单位管理模式, 工作人员缺乏专业能力, 不利于孵化器服务水平的提高, 从而不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首先, 政府不能突出科技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更多的时候政府的一些违背市场的行为反而不利于企业在孵化器中的生存与发展, 具体表现在政府过度的干预孵化器管理和运作。其次, 几乎所有的孵化器管理部门都表现出一种机关化作风, 缺乏一种良好的孵化机制。全市各种类型的孵化器普遍都采取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的方式, 使得孵化器在建设发展中既要有公益性又要盈利, 从而使孵化器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都不能充分发挥。

3 淮安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策略

1) 构建品牌化专业孵化器。要进一步加大孵化器的品牌建设。充分利用各种媒体, 加强对孵化器的机制、服务、文化和社会效果的宣传, 提升孵化器的公众形象, 特别是利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品牌效应, 增强对科技创业者的吸引力。孵化器的品牌建设, 不仅能够使其快速纳入地区经济运行的循环轨道, 同时也为入孵企业带来软、硬件环境服务的保证, 增强社会对入孵企业在技术创新及理念创新方面的认同。在解决淮安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产业特色不明显的问题上, 淮安市政府应在的利用好各个孵化器自身具备的区位优势和产业特点, 加快主导产业发展, 树立孵化器产业特色, 在吸引入孵企业的过程中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 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 强化产业集群的作用, 建立起一批有特色、有品牌的专业孵化器从而更好地为广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发展的广阔空间。近年来市政府的重点建设下, 淮安软件园形成了清晰的产业发展定位, 找到了符合淮安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成长之路。在树立了主导产业的前提下, 鼓励各种专业孵化器的发展, 创建各种不同性质的孵化器。2) 积极吸引高层次创业创新管理人才。淮安市政府应该制定并出台更为优惠科技孵化器管理人才激励保障政策, 积极吸引和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研究生以及高层次管理人才到孵化器园区内发展。以优质的服务保障和维护科技企业创业创新的合法权益, 奖励在创业创新管理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优秀人才。加大对现有孵化器管理团队的培养和对外学习力度, 加快培养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优秀管理者, 进一步组建一支懂市场、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高新技术管理者队伍。3) 找准政府的角色定位。通过借鉴国外在发展建设孵化器过程中的成功经验, 抓住政府在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中的定位, 推动企业创新与发展壮大。政府在引导企业孵化器的建设中, 应自觉贯彻和执行不干预、不影响企业的理念。科技企业在项目研发、企业投资、项目选择过程中, 政府只是承担支持和引导的责任, 一切都应该以市场为导向进行, 由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在孵化器中科技企业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政府只是承担资助责任, 并且应积极的为孵化器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给孵化器政策和财力上的支持, 通过建设好科技企业孵化器从而间接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4 总结

青岛市孵化器发展规划 篇8

我国十分关注和重视印刷包装产业的发展,大力推行创新驱动战略,规划印刷包装产业园区建设。这不仅是印刷包装产业发展走市场化、产业化、规范化、集约化道路的有益探索和实践,也反映了新型印刷包装市场运行机制的形成和发展。

盘点印刷包装产业园的状况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把印刷包装产业园区建设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给予大量的优惠政策,甚至资金支持。2010年10月11日,原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上海在金山设立第一个产业园区,拉开了印刷包装产业园区建设的序幕,是对创新驱动战略进行的有益探索。2011年6月3日,西安国家级印刷包装产业基地被批准设立;2012年10月21日,天津国家级新闻出版装备产业园被批准设立;2013年3月15日,湖北华中国家级绿色印刷包装物流产业园、河北廊坊国家级印刷装订产业园被批准设立;同时,江西赣州印刷包装产业基地、吉安印刷工业园升格为国家级产业园区被入列国家队;2014年元月初,辽宁国家级印刷基地被批准设立,同时批准沈抚新城出版印刷产业基地为其中园区之一。这一系列印刷包装产业园区的设立,是深化改革的重要步骤,孵化驱动印刷包装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纷纷设立省级印刷包装产业园区,后来一些市/区也纷纷仿效,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江西是设立印刷包装产业园区比较早的省份,在着力打造印刷包装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大胆进行市场探索和实践。江西省新闻出版局于2009年在上高县设立了第一个省级印刷包装产业园——江西印刷包装(上高)产业园,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接着省局又充分发挥各地的经济发展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劳力优势、区位优势、环境优势以及政务优势,批准设立了赣州印刷包装产业基地、吉安印刷工业园、上饶赣东北印刷产业园、抚州印刷产业园、萍乡茶叶印刷包装产业园等,规划全省园区占地36100亩,现在已投入使用土地23625亩,入驻园区企业133家。经过5年的市场实践检验,这些产业园区已初具规模,产生了一定的规模效益,还在不断完善之中。2014年,全省印刷包装产业园区实现印刷工业总产值91.45亿元,占全省印刷工业总产值的19.08%。

印刷包装产业园区建设的几点经验

印刷包装产业园区建设之所以受到业界的关注,正是因为它是一种新型的市场运行方式,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呈现了强劲的发展态势,产业园区已逐步被打造成当地印刷包装产业发展的孵化器。园区建设的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政府理性规划

规划印刷包装产业园区建设是政府的重大改革举措,不少产业园区是经过缜密的市场调研之后,才作出的正确决策。无论是国家级印刷包装产业园,还是省市级印刷包装产业园,从5年运行的情况来看,基本都能反映当地经济的产业特色,扎根于当地经济的沃土。在前进的每个关头,政府都能把握方向,把握市场,把握规模,作出正确判断,按经济规律办事,并把好事办好,办扎实,出台有利于园区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从土地、资金、投资环境、园区规划等方方面面发挥政府的决策功能和服务功能,保持了产业园区的成功运作。

赣州国家级印刷包装产业基地建设,除了得到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政策扶持外,还得到赣州市政府和赣州市新闻出版局的高度重视。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以国发(2012)21号《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中,批复许多利好政策给予赣州印刷包装产业基地建设。赣州市政府也出台了《关于加快赣州印刷包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并在经济开发区批拨土地2000亩,用于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打造印刷包装产业集群。赣州市新闻出版局务实地规划赣州印刷包装产业基地建设,市局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赴沿海发达地区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每年都利用深圳文博会这个平台,招商引资,洽谈项目,有力地推进了印刷包装产业园区的建设。第一期工程于2012年7月竣工,实际用地500亩,入驻园区企业8家,引资8.5亿元人民币;相继第二期工程启动,吸引港、澳、台客商,已入驻企业7家,投资额11.5亿元人民币,还有20多个项目正在洽谈落实。截止2014年底,已有23家企业落户园区,印刷包装总产值35.69亿元人民币。

2.市场定位准确

各地印刷包装产业园区根据当地经济的发展特色,有的放矢地打造特色产业园区,确立了园区的市场定位,为入园企业提供市场经营平台,营造有利企业发展的市场氛围,使企业切身感受到园区就是他们生存发展的根基,拓展事业的舞台。园区的印刷资源应有尽有,是印刷包装创意设计的集散地,胶印、数字印刷、凹印、丝印、柔印等样样齐全;书刊、纸盒彩包、软塑彩包、特种印刷、商业印刷等全方位为客户服务。

产业园区的多元定位、人性化设计造就了园区与客户的新型经营关系,极大地满足了客户的消费需求。如上海金山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瞄准的是国际前沿科技,采用高新技术,聚集环保印刷、智能包装印刷、数字印刷、防伪印刷、印刷数字化、广告设计与创意为一体的产业格局;赣州国家级印刷包装产业基地植根在赣南矿产资源丰富,脐橙、甜柚等水果丰盛的沃土,准确的市场定位,为打造园区特色提供了市场支撑,短短几年时间得到了蓬勃发展,园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达14%左右。

3.扶强做大并行

不少产业园区在招商引资中把目光都盯向有实力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他们有能力进行产业扩张,到园区投资。事实上,入驻产业园区的基本都是实力雄厚的企业,拥有一流的印刷包装加工设备和一流的人才资源,善于市场经营,是印刷骨干和精英企业。江西客家彩印包装有限公司是首批入驻赣州国家印刷包装产业基地的强势企业,是目前江西最大的印刷包装企业集团,旗下有客家包装、重庆皇佳、南昌皇佳、万载皇佳、鑫强纸品、赣州聚源废旧物资回收有限公司、赣县皇佳再生纸业有限公司7家全资子公司,年产值超过7亿元人民币。

4.承接产业转移

承接产业转移是印刷包装产业园区的最大功能,在招商引资中,产业转移企业居多,本土企业较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园区,大多从经济发达地区引进印刷包装项目,以带动本土印刷包装产业的发展。赣州是革命老区,经济欠发达,尤其需要承接强势印刷包装企业的入驻,充分利用印刷包装产业园区这个平台,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港澳台地区招商引资。经过几年的努力,赣州印刷包装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江西28家5000万元以上重点印刷企业中,赣州就有14家,占50%。2014年全市印刷工业总产值145亿元,产业园区产值35.69亿元,占全市印刷总产值的24.6%。2014年,江西全省印刷包装产业园区总收入91.45亿元,占全省印刷工业总收入479.35亿元的19.08%。

5.形成集团作战

印刷包装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供产销产业链,园区就是一个产业集团,需要方方面面的通力合作,可以办到单个企业无法办到的事情。随着产业园区功能的完善,不少园区在探索建立供产销联动机制,增加配套设施,搞一条龙服务,做到集约经营。萍乡茶叶包装印刷基地在引进印刷包装企业的同时,把印刷包装物资供应、物流企业一并规划进园区,对供产销一条龙服务作了有益的探索。

应防范园区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

实施印刷包装产业园区建设是发展印刷包装产业的重要策略,虽然大有进展,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决不能忽略前进中的问题。这几年印刷包装产业园区建设推广力度之大、范围之广、速度之快超出人们的想象,到目前为止,除7个国家级印刷包装产业园区之外,基本上各省市都规划了自己的产业园区,可谓遍地开花。但是需要重视的是:

1.防止盲目扩张带来的隐患

既然印刷包装产业园区建设成就了当地印刷包装产业的发展,在一些人的眼里,建产业园区就是栽摇钱树,大家一哄而上。因此,有的地方根本不顾及当地的主客观条件,盲目圈地上项目,不可避免地出现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问题,造成印刷包装产能过剩,印刷包装资源浪费。所以,必须扼杀盲目扩张的苗头,在设置产业园区的规划上要深入调研,三思而行。

2.要打有准备之仗

印刷包装产业园区建设就像打一场战役,仅有规划是不够的,还有许多配套工作要做,即要打有准备之仗。园区选址、园区布局、园区运作、招商引资等,都是需要一件一件理性去做,决不是一次圈地运动。如在企业进园之前,必须做到“三通一平”,即通水、通电、通路,平整土地,甚至连园区的绿化生态和治理工业生产污染都要同时进行。在建设新型产业园区时,决不能允许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局面,应当防患在前。大型印刷包装产业园区,尽可能做到工商、银行、税务、电讯、物流等设施配套,打造功能齐全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3.与国家整体发展保持一致

一个地方的产业园区是国家整体布局的一部分,必须与国家的整体发展保持一致,产业园区就是一个有组织的经济实体,应规范园区的工作,要引导企业诚实守信,合法经营,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目前,尤其要以创新驱动的手法,搞好园区的绿色生态建设,园区所有企业都必须实施绿色印刷,成为绿色生态园区。如国家在2014年底颁布了凹版绿色印刷标准,凡是园区内的凹版印刷企业,或是有凹版印刷设备的企业,都要紧跟国家部署,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按照凹版绿色印刷标准,大力实施绿色印刷,尽快达标,申报绿色印刷认证,跨进绿色印刷门槛。

4.维护好产业园区的平稳发展

产业园区建立以后,还有很多工作在后面,招商引资、园区管理、园区经营、协调关系等都应该尽力尽责做好。建立印刷包装产业园区一定要有市场基础,要有企业入园经营,有人气、有朝气,切不可宣传时轰轰烈烈,招商时冷冷清清,入园者寥寥无几,最后园区荒废。

上一篇:函数单调性免费教案下一篇:09行政部安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