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青岛跨海大桥作文(通用7篇)
5.85公里。红石崖侧陆上段桥梁及道路共0.9公里,红岛连接线长
1.9公里,该项目总投资达到99.38亿元。
青岛东西海岸之间有宽阔的胶州湾天然隔断,水路交通常因大风、大雾而停摆,货物运输不得不依靠舍近求远的环胶州湾高速公路来实现,给东海岸、西海岸的货运客运带来极大不便。建成后的跨海大桥将破解胶州湾的天然瓶颈制约,使“天堑变通途”。
年初四,我们全家一起去普陀山游玩。车子开到舟山时,只听爸爸喊了一声:谷语,快看跨海大桥到了!去之前,就听爸爸向我说起过舟山跨海大桥是我国第二大跨海大桥。我赶忙望向窗外,一座雄伟的大桥展现在眼前。从远处看去大桥就像一条长长的白线。大约过了四五分钟,车子终于来到了桥上,桥非常的长,桥面很平坦,两边有很漂亮的栏杆横贯桥面。远处有许多渔船在捕鱼。
过了好久我看见桥的最高的地方竖着两个铁塔,我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说:这是桥墩啊!桥墩有这么大吗,好像两座山?因为下面要开轮船,所以才把桥墩建这么大啊!爸爸回答道。舟山跨海大桥可真长啊!就像一条玉带横卧海面,好壮观,好气派。爸爸还告诉我,以前去舟山必须要坐轮船,但现在有了跨海大桥就方便多了,各个岛上的渔民也可以通过这座大桥去城里游玩!
汽车驶过大桥,我不禁想到造桥的工人叔叔可真伟大啊!
“进入杭州湾跨海大桥喽!”作为中国的孩子,我一定要去亲眼看看雄伟壮观的跨海大桥。
爸爸交了高速公路车费,快要进入举世闻名的跨海大桥啦!我的眼睛连眨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了这美好的机会。坐在舒适的车椅上,不到十分钟,一条银白色的巨龙出现在我的眼前。“哇!,好宽、好长呀!”爸爸告诉我们:“这座桥全长36公里,宽36米,共双向六车道,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这时,我还来不及细细欣赏,车子就迫不及待地向前行驶,开向了引道,放眼望去,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栏杆和大海了,栏杆本来是红色,接着是黄、蓝、绿色,最美的是紫罗兰色。过了一会儿,我们行驶到茫茫的大海之中,大海如同一块蔚蓝的绸缎,上面还有一艘艘渔船在行驶着……
过了接近半个小时,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座中国最长的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
在国庆放假期间我们全家去游览了跨海大桥。我们乘着车,一路颠颠簸簸,行了不少路终于到达目的地,顿时我被眼前这番景色吸引了。
跨海大桥的桥梁雄伟磅礴,就像一条晶莹剔透的巨龙之插云霄。一团团洁白的云朵如同棉花糖漂浮在湛蓝的天空中,映衬着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色。放眼望去,只能朦朦胧胧的望到波光粼粼的海。我从车的后备箱拿了一个大水桶和一把铲子,并换上拖鞋,朝大海奔去。砰地一声巨响,我一不小心摔了个大马趴。起身一看,原来这不是一条平坦的路,中间还有现进去坑坑洼洼的泥潭呀!一直往前走,又出现了一大堆杂草,它们互相交错在一块,表面上有几分粗糙,搁着皮肤会阵阵发痛。于是,我用小刀将一条笔直的杂草通通割掉,这样就可以给人们带来几分便捷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土黄的沙滩,阳光撒在上面,像是满上了一层金子,璀璨耀眼。沙滩的边缘上矗立着一块块岩石,外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哗哗一个个海浪连绵不断的扑来,它拍打着岩石,溅起几丈高的晶莹水花。我光着脚丫来到岸边玩耍,阵阵浪花亲吻着我的脚丫。渐渐的,海滩上的人多了起来,海上的声音也嘈杂起来。浪花似乎想展现它的风采,拍打岩石的声音更加欢悦起劲了,啪啪啪一声接着一声,那像是在演奏一曲永远也唱不完的音乐,可能这音乐已经演奏几百年了,但让人听起来依旧很贴切,这种境界,似乎是童话中才出现的。
傍晚,我慢慢离开了这个美好的地方,在回家的路上,我默默的想着海浪带给我的无限欢乐,这是一个让我流连忘返的地方。
过年了,我要去舟山给爷爷奶奶拜年。想到要坐轮渡,我觉得非常不高兴,因为它实在太慢了。爸爸告诉我一个好消息:现在造了跨海大桥,不用坐轮渡就可以直接到达舟山了。
我们坐上汽车不一会儿就到了舟山跨海大桥收费站。远远望去,大桥非常雄伟壮观,上面是蓝天白云,下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桥两边的拉索把整座大桥悬空拉着,像是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进入大桥后,感觉就像在高速公路上一样,非常安全,非常舒适,只有外面呼呼的风声才能告诉我们在大海上。大桥长50公里、宽26米,由5座桥连接而成,它们分别是岑港大桥、响礁门大桥、桃夭门大桥、西堠门大桥和金塘大桥,其中西堠门大桥的宽度还是全国第一呢!行驶在宽阔的大桥上,一路欣赏着美丽风景,我的心里别提有多兴奋了!不到1个小时,我们就到了奶奶家,真的好快啊!
海——人们向往的地方,而行驶在跨海大桥上,观看两边茫茫海景莫过于最兴奋的事了。今天,我就驶上了杭州湾跨海大桥,感受它带给我的瑰丽和壮观。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左右两边各有三车道,桥的两边栏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仿佛长虹卧波。在桥边正中间的位置有一个硕大观景台,观景台由两座楼组成,样子极像一只展翅雄鹰振臂飞翔。登上观景台顶楼,便可见“彩虹桥”的全貌,水天一色的美景尽收眼底,所以观景台有一个响亮而典雅的名字——海天一洲。我陶醉在海景合一的优美景色之中,甚至有成为大海中一滴水的欲望。
离开海天一洲,我又回到了大桥上,继续观海景。打开窗户,幽幽海风迎面吹来,一群海鸥启动翅膀划过天空,一望无际的海水,波涛滚滚的海浪,谁不留恋于此。
来源:
陕西测绘局 时间:
【大 中 小】
2009-08-04 13:13
近年来,国测一大队在跨海高程传递测量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填补了测量学科的一块空白,满足了建设现代特大型桥梁的测绘需求。国测一大队科技人员用世界先进的仪器装备,运用跨海高程传递测量技术,为港珠澳大桥、苏通大桥、深港西部通道、上海市东海大桥、舟山市大陆连岛工程、广州市东二环珠江大桥等重大工程提供了高精度的测绘成果。
港珠澳大桥工程首级控制网测量
2009年3月8日,由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与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承担的港珠澳大桥首级控制网测量项目在西安通过专家验收。专家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总体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大桥设计、施工、运营、监护等提供了精确统一的空间定位基准与框架,不仅确保了大桥年内开工建设,更对国内建立大桥首级控制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港珠澳大桥位于珠江口外伶仃洋海域,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大型交通枢纽。大桥的起点位于香港大屿山,经大澳,跨越珠江口,最后分成“Y”字形,一端连接珠海,一端连接澳门。大桥主体全长29.6千米,香港区域内连接线长12.6千米,广东区域内连接线长13.4千米,建设周期6年。这一重大工程的施工难度比目前世界上已建的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还要大。为确保大桥工程质量,必须建立高精度的大桥首级控制网。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凭借领先的技术、精良的装备和高素质的员工,被大桥主体工程设计勘察单位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选为合作伙伴,承担大桥首级控制网布测任务。
为保证测量成果能满足大桥工程建设的要求,2008年9月23日,国测一大队技术人员进入测区,对珠海、东莞、深圳等地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进行实地踏勘。
9月的粤港澳地区骄阳似火,白天最高气温达40℃以上,给踏勘选点工作增添了很大的难度。9月30日,踏勘人员到横琴岛洋环村附近的山上选点。当地村民告知,有一条小路可以到达山顶,但近10年来几乎没人上山,路已被树木和灌木覆盖。队员们迎难而上,用砍刀开路、做标记,在树木和灌木丛中艰难行进,跋涉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近200米高的山顶。
站在山顶上队员们却发现,设计点位在另一个山头上,必须下山另找路。当大家想沿着上山时留下的路标原路返回时,郁郁葱葱的树木和灌木竟将路标掩藏得无影无踪。队员们只得再次挥起砍刀,开路下山。天逐渐黑了,下山越来越难,走不了多久,路就被灌木丛和密林阻断,不得不重新开路,如此反反复复不知道多少回。好不容易走到离山脚还有70米高的一个废弃采石场,有人不小心踩了松动的石头,几名队员猝不及防,滑下山坡。大家回到驻地时,已是深夜。
第二天一早,由当地老乡引路,队员们终于找到了一块很大的基岩空地。这里观测条件较好,基础稳固,大家按设计要求确定了点位。
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10月31日,珠海、东莞、深圳地区踏勘选点工作结束。
11月6日,国测一大队派出副队长陈永军等人与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负责人组成踏勘小组,进入香港特区踏勘,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控制网选建和相关资料搜集工作。
香港大屿山地区是港珠澳大桥香港桥区所在地。这里是香港的一处郊野公园,属于自然环境保护区域。山区公路很少,多数为人行小路,许多地方车辆根本无法到达。11月10日,踏勘小组与香港路政署测量部、香港地政署的测量人员一起前往大屿山地区。当天要普查两个平面控制点,新选两个平面控制点,并普查沿线的水准路线,任务繁重。上午9点,踏勘人员到达大澳镇,在了解、分析了当地的地形情况后,大家决定先啃硬骨头,到距离大澳镇约3千米的鸡公山选点。走到山下才发现,地图上显示的上山小路已经不见踪影。山上荆棘密布、藤条交错,大家事先没有准备砍刀等工具,每走一步都非常困难。特别是有一段山坡非常陡峭,人只能抓着藤条往上爬。到达山顶时,已经是12点30分。所幸选点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下午两点队员们便回到大澳镇,匆匆吃过午饭后,又赶赴东涌作业。
大澳镇到东涌有大约15千米的山路,下午5点,踏勘人员到达目的地。此处有一个计划利用的观测墩位于山顶,必须实地查看点位情况以及观测条件。上山的路同样不好找,浓密的杂草让人行走都困难。爬至山顶找到点位时,大家早已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做完查点、选点等各项工作回到东涌时,已是晚上10点。
11月13日,香港境内控制网选建工作告捷,踏勘小组到达澳门。在澳门建设发展办公室和澳门地图绘制暨地籍局的配合下,澳门控制网选建工作顺利进行。11月15日,澳门地区控制网选建工作完成。
从9月23日至11月15日,国测一大队技术人员仅用53天时间,就完成了粤、港、澳测区的踏勘和项目设计,为快速推进大桥首级控制网布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港珠澳大桥首级控制网共需布设平面控制网观测墩16个,其中珠海区域8个,澳门区域两个,香港区域6个;一等水准路线250千米,桥位区二等水准路线100千米;
一、二等高精度跨江(海)高程传递12处。2008年11月中旬,国测一大队选派精兵强将,进驻港珠澳大桥测区作业,夜以继日地实施大桥首级控制网布测工作。
初到香港,陌生的环境和较大的文化差异为布测工作带来不少难题。首先是交通规则,香港车辆靠左行,与内地截然不同;其次是公路上不允许骑自行车,更不能肩扛3米长的水准标尺,水准观测只能靠步行完成;再就是不能在公路或建筑物上做标记等等。尽管困难重重,但英雄测绘大队的技术人员凭借超强的应对能力,很快适应了香港的工作环境,并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应对办法,使各项测量工作快速推进。
香港大屿山地区是作业的核心区域,全部的二等水准路线和部分一等水准路线都集中在该区域。队员们住在荃湾,距离大屿山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观测区域还需步行一小时左右,这给水准观测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为了保证观测时间,队员们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吃饭,6点半带着午餐出门,赶往作业现场。收测回到驻地时,往往已是晚上7点以后,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
春节是合家团聚的日子,也是中国人心目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就在2009年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这天,在香港、珠海、澳门作业的国测一大队队员依然拼搏在生产一线。大年初一,在项目指挥部的统一组织下,28名测量队员分别从香港、珠海、澳门赶到深圳,参加春节团圆宴。席间,大队副队长陈永军为队员们敬酒,转达国家测绘局、陕西测绘局及大队领导的关怀和问候。2009年1月26日,大年初二,队员们全都回到各自的岗位,各项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
2009年2月10日,港珠澳大桥首级控制网测量项目提前完成外业工作,进入数据处理及资料整理和汇编阶段。
2009年1月22日,在澳门进行水准观测时,队员们遇到一个很大的难题。在进行澳门与氹仔两岛水准观测时,相关作业必须在嘉乐庇总督大桥上进行。这座大桥长约2.7千米,来往车辆繁多,车流导致的桥体震动会对数据精确度造成很大影响。指挥部紧急联系澳门的协作单位,寻求解决办法。很快,经过澳门建设发展办公室大力协调,采取夜间封桥的方案,以保证观测工作顺利进行。1月24日凌晨1点至6点,澳门交通事务局对嘉乐庇总督大桥实施了交通封闭。为保证观测工作万无一失,国测一大队迅速从香港、珠海等地抽调精兵强将,赶赴澳门进行夜间观测。作业人员经过近5个小时的紧张施测,澳门氹仔两岛水准路线胜利贯通,观测成果优良,确保了港珠澳大桥工程首级控制网的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港珠澳大桥首级平面GPS控制网采用了科学先进的数据处理方案,获得了高精度的坐标成果,其基线精度优于0.5ppm,相对点位精度优于2毫米。首级高程控制网采用一、二等精密水准联测,实施了多处跨江跨海高程传递测量,获得了平差后每千米中误差仅0.3毫米的精密高程成果。通过三地联测,还分别确定了国家坐标系、香港与澳门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并建立了大桥工程建设所需的高程基准和相应的独立坐标系。同时,依据最新的地球重力场理论和方法,建立了高精度的港珠澳大桥地区局部重力似大地水准面,与GPS水准联合求解后,精度达到6毫米。
港珠澳大桥首级控制网在网型、精度、质量等方面均能满足大桥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为大桥从设计、施工到全面管理、维护等提供了一个精确统一的空间定位基准与框架。在首级控制网的控制下,后续的大桥建设准备工作、施工和各类工程测量均纳入了同一个定位空间框架。此外,通过对首级控制网的定期复测与维护,它还将长久地为大桥施工、运行、监护等提供有效的基准服务。
苏通长江大桥跨江测量
在2002年起承担的苏通长江大桥测量项目中,高程控制测量的两岸高程传递是迄今为止国内外测量界的一道技术难题。大桥横跨江面近6公里,要在如此超长距离的江面上进行高程传递,且误差不超过8毫米,达到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精度,难度之大可以想见。国测一大队的工程作业人员经过认真试验,制定缜密的施测方案,选择最佳观测时间,提供了符合精度要求的成果。
苏通大桥横跨江面近六公里,两岸高程传递成为此次测量的重头戏,也是迄今为止国内测量界的一项空白。为了能顺利啃下这块硬骨头,填补测量学科的这一空白,国测一大队配备了世界先进的仪器装备,制作了专用测量觇标,派出了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作业人员。但迷雾茫茫的长江上看不到对岸,遇到一个雨过天晴、微风习习的好天气,打仗的日子也就到了。这时候成像清晰,风吹雾散,全体人员全部紧张起来,认真布置,精心安排,快速出击,只是拼命地测,根本无暇顾及其它。有好几次,刘晓东和孙诚的晚餐都是在夜晚十一点后在渡轮上用的。张亚东、刘晓东两位观测员不愧是虎将,工作兢兢业业,遇有对岸来风,眼睛被风吹得直流泪水,但为了对向观测顺利同步进行,他们从不喊停,更不休息,直到工作全部结束。司机郭江海同志在行车中,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用他的话说,车一上路,就得眼看、耳听、鼻子嗅,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把一切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GPS中队在苏通作业时,郭江海成了大忙人,每天除了正常接送观测组外,还逐点送水送饭,得到大家一致好评。
回到西安,喜悦挂在每个人脸上。精测队的同志为苏通长江大桥能早日建成、长江天堑能早日多一通途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是苏通大桥的开路先锋。
国测一大队完成的“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桥位首级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布测”项目,在专家鉴定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从设计、墩标建造、外业观测到数据处理的全面实施,其技术路线科学,方案合理,成果精度高,特别是长跨度、高精度的跨江三角高程测量难度大。其整体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为国测一大队其后进行的香港至深圳的港深大桥工程控制网的建立与施测、上海市东海大桥跨海高程联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深港西部通道跨海测量
深港西部通道作为香港回归十周年的献礼工程备受瞩目,国测一大队承担了这一工程的前期测量任务。
2003年8月5日,国测一大队精密工程测量队一行十四人南下香港。盛夏的香港酷暑难当,国测一大队的队员们穿过闷热的灌木丛,肩扛近70斤仪器设备,爬上一座座山头。他们挥汗如雨,一鼓作气登上山顶。因为时间限制,他们必须在10天内完成所有任务。队员们拧成一股绳,严密部署、起早贪黑、争分夺秒地跟时间赛跑。
有几个观测点在乱草丛生的坟茔间,为实现连续观测,队员们要在观测点上坚守60个小时,不间断地采集数据。香港同行惊叹,“你们不怕鬼吗,我们进行观测时都是四个人同时上山。”
经过三天两夜,测量队员撤离山头时个个双唇干裂,皮肤被晒得紫红。
在平地测量,队员们冒着高温在马路上一路小跑,一个个大汗淋漓。他们之中很多人已经被汗浸烂了大腿根,晨起时血迹染红了床单。队员郭庆生刚刚干完三天两夜的观测,又投入到平地测量工作中。看着郭庆生肩扛标尺疾跑如飞,谁也没想到他的肩膀被磨烂,还要忍着腿根的痛楚。
【描写青岛跨海大桥作文】推荐阅读:
描写春天的比喻句大桥06-27
青岛海边作文11-15
游青岛小学作文11-02
国庆青岛旅游作文05-24
青岛日照三日游作文05-27
青岛的海作文10-20
去青岛海底世界旅游作文07-05
关于青岛旅游记作文07-22
青岛导游词的作文11-08
青岛旅游的小学作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