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主义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指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且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年轻人,他们大多从事与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相关的工作。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青年马克思主义论文 篇1: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培养的现状与趋势

摘 要:本文通过对研究现状的深入分析,认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培养研究的首要问题是对“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概念的界定,其研究趋势是加强对建立一个有针对性、可移植性和推广性强的有效培养模式的探讨,以确立一个检验高校所培养的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标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家;高校教育;现状与趋势

2004年,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指出,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提出:“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学贯东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造就一批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同样,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

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学习与研究日益显得重要。“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摆在了全党面前。”

目前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培养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四个视角进行的: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必要性的视角;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职责的视角;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的视角以及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培养机制及途径的视角。

一、对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必要性的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和时代信息化的浪潮中,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以及一些腐朽思想的渗透和侵蚀,当代大学生能否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能否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辨别力,能否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伟大旗帜,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足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问题。

《培养和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一文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活的载体,是我们党从理论上联系群众、武装群众的桥梁。这支队伍的职责就是在自己深入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宣传、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理论上的支持。拥有代代相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是提高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党的事业顺利前进的重要保证。[4]该文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理论上联系群众、武装群众,队伍建设上宣传、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职责,作用上提高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增强党的凝聚力,推动党的事业顺利前进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培养的必要性。

昝立强则指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首先是高校自身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高校是人才的聚集之地,是人才的摇篮,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主要阵地。所以为国家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其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保证我国后继有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1] 作者直接从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现状,高校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所应当承担的职责等方面论述了以高校为主要阵地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必要性。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培养是一个新事物,因此有必要从国情、党情、社情、世情等诸方面论证其存在的必要性,综观有关方面的论文,这一视角的研究日趋完善。

二、对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职责的研究

屠臣阳认为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必须要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首先表现为能熟练掌握和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其次是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2]同时,商志晓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还应当具有以下职责:一是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清除对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误解。二是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克服对马克思主义的机械照搬。三是勇于创新马克思主义,反对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抛弃。[3]这如同邓小平所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⑤ 除此之外,刘家隆等人认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一是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二是要有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与科学文化知识;三是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4]等等。

由此可见,在对待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应具备哪些素质和职责的问题上,作者们大致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的丰富度和深度、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辩证的看待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及政治思想素质等方面阐述了青年马克思主义家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职责,总之,作为一个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自身应当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优秀青年。

三、对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优势和存在问题的研究

高校拥有一支庞大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人才密集,力量雄厚,学科门类齐全,承担的课题研究多,取得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然而,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却存在一些问题。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出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症结:首先,传统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职能与社会现实的要求不适应,存在滞后性;其次,传统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标与学生的思想实际不相适应;再次,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法手段与学生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不相适应。

东北师范大学刘志敏教授通过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接受主体被动学习矛盾现状和原因的分析,探索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中,调动接受主体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的新思路和新途径,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上的拓展。他认为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使得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培养效果不好:一是教育环境的变化,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二是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僵化,影响教育过程的实施;三是教育理念的错位,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对此,他主张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来进行改善:一是坚持理论教学的基本原则,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统一;二是转变教育观念,突出以人为本;三是改革科学系统的教育内容体系。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既存在多方面的优势也面临诸多挑战,因此这就需要高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管理的老师干部职工不多研究新理论、新情况以解决新问题。

四、对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培养机制及途径的研究

中南大学曾长秋认为应该建设高校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阵地以期达到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的目的。他指出,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定位要准确,旗帜要鲜明;二是要统一规划、加强互补,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有统一的、长远的规划和部署,坚持突出重点、办出特色、减少重复、互联互通、形成合力;三是过好“三关”,优化管理。“三关”即:政治关、法律关和保密关。[6]

在具体实施方法上,季德寰曾撰文指出:一是可以建立培养人或导师制,为每一位优秀骨干分子确定一名培养人或者导师,使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老一辈共产党人传递给年轻的一代,并能更好的明确他们的政治目标;二是可以组建优秀大学生骨干分子集训班,邀请专家学者介绍当今世界新变化新发展的种种实际动态和政治文化思潮,并开展研讨;三是可以通过他们在校期间担任一定的社会职务,使他们不断增强领导才能,提高能力素质。[7]

陈瑄主张运用“三课堂”渗透的途径来加强对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家的培养教育。他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推广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渗透教育,取代传统的灌输教育。第一课堂渗透:首先通过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灵活运用科学教学方法来变革教学形式;其次塑造教师完美人格;再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第二课堂渗透:如社团活动的开展,校园文化熏陶和网络优势的利用;第三课堂渗透:比如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加强传媒建设,消除社会媒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不良影响。[8]

以上三者的论述直面当今教育所面临的以互联网为标记的社会大环境,积极主动的规避其负面影响,挖掘其优势,整合社会资源,研究出了新的方法手段,探索出了有效的培养机制。总之,先进的思想不去占领,以把人才吸引过来,各种腐朽的思想就会侵蚀。对此,积极主动地研究探索出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培养机制尤为紧迫。

五、未来的研究趋势

目前,研究者更多地是从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培养的必要性、素质职责、优势与不足等三个视角来分析研究问题,并在充分发挥高校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作用方面达成共识。但是,对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培养机制及途径视角的研究,对解决目前高校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存在问题的根本措施研究方面,虽有学者涉猎,但仅有微观具体讨论或实证分析,而对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概念的界定,对怎样构建一个有针对性、可移植性和推广性的有效培养模式,对怎样在实践中检验所培养的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标准等缺少系统性的论述或涉及太少。

为此,未来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研究将以下列主题为重点或取向:

1.对“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概念界定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有两层含义: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看,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而且还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成果。

“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一般是指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树立了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青年学者。但是,这样的表述还显笼统,还需进一步加以清晰化。

2.对构建一个有针对性、可移植性和推广性的有效培养模式的研究

传统的培养模式和手段包括有理论灌输、社会实践、系统教育等,不同时期的社会要求、培养模式等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培养目标必须和社会接轨,要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在高校,如何让青年学生在全新、鲜活的培训模式中进一步得到教育,受到启发,专家学者们应该在利用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为培训模式注入新鲜血液。

3.确立实践中检验高校所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标准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培养方案的好坏和执行的效果,直接影响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成败。而科学合理的检验标准,对于鉴定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培养工作的优劣,提高和改进培养工作的水平,真正实现培养目标是非常有益的。

总而言之,只有通过对上述三个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高校才能在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培养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培养和造就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高校虽说是一块重要的阵地,但毕竟不能覆盖一个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成长的全过程,高校学生最终都将走向社会,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去磨练和检验自己。因此,高校的教育与培养工作一定要与社会的教育和培养工作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有机的整体,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构建一个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成长系统工程,这些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昝立强.浅析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J].网络财富,2008年,第4期,228-229页.

[2] 屠臣阳.浅谈高校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8年,第17期,45-47页.

[3] 商志晓.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职责与职责意识[J].理论前沿,2004年,第6期,21-22页.

[4] 刘家隆,李海波,谢作喜.浅析高校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必备的几点基本素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第18期,181页.

[5] 张晓忠,章韵静.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促进中青年理论人才的成长[J].世纪桥,2006年,第5期,115-117页.

[6] 曾长秋.建设高校网上马克思主义教育阵地的思考[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9期,280-282页.

[7] 季德寰.培养高校学生干部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第18期,260-263页.

[8] 陈瑄.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渗透教育 [J].湖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5年,24-28页.

责任编辑:刘雨凡

作者:彭忠益 唐 旭

青年马克思主义论文 篇2:

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方式探析

〔摘要〕 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方式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信仰践行者的认同是基础,健全人格的形成即自觉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的情感立场、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方式、应有的担当责任和使命精神及把公平正义作为崇高追求是情感动力,投身实践即把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常修课、通过自身奋斗夯实实践基础、以高标准道德要求提升自身素养及把改造自己与改造社会统一起来是形成途径。

〔关键词〕 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方式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多元文化、思想、观念发生激烈碰撞,人们的独立性、选择性日益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面临诸多挑战。当代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不仅关系到当代青年个人的健康成长,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和社会的发展稳定,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 〔1 〕因而,深入研究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机理,有助于从理论上加深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研究,对于引导当代青年树立崇高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是当代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我国社会的主导思想,要内化为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柱,成为当代青年的信仰追求根本上依赖于当代青年的主动信仰选择。青年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首先来自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这种认同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实践中产生的先进模范的认同。

(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同。马克思主义以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划清了与宗教的界限,是人类信仰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信是在确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和真实性基础上的主观坚信,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尊崇信服。作为一种信仰体系,当代青年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同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起点——唯物主义的世界图景。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对世界的面貌和图景作出了自己的解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起点,它还原了世界的本来面目,否定了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的存在,指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确立了我们应该追求的终极目标——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终极目标,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这一理想社会状态作出了以下说明:一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生产资料公有,消费资料按需分配;二是社会关系高度和谐,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消失,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异己的力量中解放出来,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指明了达到终极目标——共产主义社会的途径。通过对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找到了实现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通过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指明无产阶级必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等,从而找到了实现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基本途径。第四,马克思主义理论指明了人生的价值,为信仰主体提供了行为的标准。马克思主义认为除了人间社会之外并不存在天堂地狱或神灵的世界,人不能离开世界、离开现实社会去追求想象中的天堂,人生的意义只能在现实社会中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人只有积极投身于人类的解放运动,个体的生命才能实现永恒的不朽。

(二)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认同。邓小平曾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不断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原理本身。” 〔2 〕 (P146 ) 尽管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力量遭受重大挫折,共产主义运动遇到困难,共产主义的前景受到质疑,但是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而恰恰是对马克思主义采取僵化态度、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社会主义可以有多种模式、多种道路的选择,一种模式的失败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错误,马克思从来没有为各国无产阶级设计出统一的道路和模式,而是要求各国的无产阶级结合本国的具体情况确定自己的斗争方式、手段以及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信仰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不断被证实和强化。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跃至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人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社会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事业迅速发展,取得新突破。总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引导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中国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理论成果,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坚守和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我们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的政治体系,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使当代青年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面体验,产生认同。当代青年只有在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才能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真理性的认识,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真理性的确信,从而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提供基础。

(三)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践行者的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信仰,共产党员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最重要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共产党人的信仰状态、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信任与体验,共产党员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是人们接近马克思主义信仰、感受马克思主义信仰、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活体验的重要来源。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指引下,为了共同的信仰,为了共同的祖国,共同的主义,无数的优秀共产党员义无反顾,无私奉献,视死如归,在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奋斗过程中,用鲜血和生命坚守了自己的信仰。在建设年代,中国共产党仍然是中国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样涌现出了无数的优秀共产党员,诞生了大庆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等等,开创了敢用壮志换新天的新时代。今天,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形势如何变化,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永恒追求始终是共产党员不变的灵魂。从在孤寂的大山里默默行走20年,截去一截大肠留下终身残疾,还奔波在大山邮路上的王顺友,到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他所热爱的事业和人民的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牛玉儒,从每年穿梭崇山峻岭跑阵地的路程超过10万公里,垂危时刻依然惦记导弹部队的杨业功,到殚精竭虑为小岗村谋发展,成为让群众感到离不开的基层党员干部的沈浩,一批又一批的新时期共产党员,在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用自身的表率作用,体现着党的先进性要求。当代青年正是从他们所做的点点滴滴中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机与力量,通过对实践中产生的杰出人物及先进模范的认同,产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向往与追寻。

二、健全人格的形成是当代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情感动力

当代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仅是认知的问题,也是情感的问题。情感是激发人们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的动机,也是人们追求真理性认识的持久、坚固的内在动力,更是人们在选择信仰的过程中将信仰理论转化为信仰意识和信仰行为的先导和中介。当代青年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重视当代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情感动力,培养当代青年形成健全人格,具体包括:

(一)自觉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的情感立场。马克思主义信仰中核心的情感之一就是基于对人类的关爱,对广大劳动人民身处悲惨境地的同情,对最广大劳动人民受资本家剥削、压迫的不满,对无产阶级摆脱困境的现实道路的积极探索。如果没有对人类的爱,没有对人类幸福自由的追求,没有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没有带着爱的感情投身到人民群众之中,没有把自身的人生价值和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就不可能诞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自觉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的情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情感,是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起点,也是当代青年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键情感。正如钱学森先生所言:“我近30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而且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绝不会不爱人民的,绝不会不爱国的。” 〔3 〕

(二)树立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方式。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悲观的、抑郁的、认命的、悲天悯人的情感因素或者超世的情感因素不同,它蕴含着自信的、乐观奋斗的积极入世情感。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中,信仰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认为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不是神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的历史,而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类是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不断推动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中,世界不存在神意的安排,不存在超自然的力量,个人的命运不由上帝决定,而由自己决定和把握,因而马克思主义信仰主张个人不应该颓废消极,不应该怨天尤人,而应该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以奋斗不息的人生方式与命运抗争,建立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方式。

(三)应有的担当责任和使命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中的重要情感动力。马克思曾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 〔4 〕 (P329 )这种使命和任务就是人生的责任和使命,它是客观存在的,伴随着每个人的出生而降临到每个人的身上。马克思主义信仰中的责任和使命不再是宗教信仰中神的旨意,不再是为了证明神的荣光,而是对社会的责任与使命。当代青年只有具备应有的担当责任和使命精神,才能深刻理解人对其自身、他人、社会的意义,才能把个人的命运和人类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把自我的解放和人类的解放有机统一起来,从而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四)把公平正义作为崇高追求。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中重要的价值追求,强烈的公平感和正义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中的重要情感动力。考察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史,就是一部对公平和正义永恒追求的探索史,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就是在对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的种种社会不公平现象进行反思的结果。马克思指出:“平等应当不仅是表面的,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 〔5 〕 (P28 )这种强烈的公平感和正义感是当代青年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情感动力,只有具备强烈的公平感和正义感的青年才能试图去纠正和改变社会的不公正,为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而努力,才能把实现人类的公平正义共产主义社会当作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三、投身实践是当代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根本途径

信仰作为人类的终极追求,不仅仅是思想,是意识,而且还是行为,信仰是思想和行为的统一。信仰行为是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种信仰的真正确立,都依赖于主体在实践中的行为确认,只有把心中的信仰不断地转化为现实的信仰行为,才能真正形成信仰。当代青年要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必须不仅在认识上信服马克思主义,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还必须在行动上真正实践马克思主义。只有在反复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才能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行为实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把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常修课。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和真理性基础上,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我们信仰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坚定。当代青年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在行为实践中必须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著的学习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习相结合,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当代青年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经常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如《共产党宣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等,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观点;当代青年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必须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结构中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了解我国选择、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意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介和桥梁,是终极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统一;当代青年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立场解决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当代青年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充分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当代青年通过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会、红色文化社团组织充分发挥主体的积极性,自觉提升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当代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将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仅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学习远远不能完成,当代青年应该在行为实践中把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项经常性任务,坚持不懈。

(二)通过自身奋斗夯实实践基础。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中排除了超自然力量的存在,排除了上帝、鬼神等神秘力量,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人类自身的生命活动和所面对的外部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是运动和发展的,并且这种运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人类可以充分发挥其主动能动性,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改造自身和世界。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意识,强调了人的主体地位,指明人类自身的前途和命运既不是前定的,也不是注定的,不是异己的力量在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是由人类自身去创造。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在同客观世界的关系中占有主动地位,因而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中,要求主体在日常生活中要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勇于拼搏奋斗,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依靠自己创造美好的幸福生活。其次,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视野中,对于个人来讲,最重要的不是生活的享乐,不是物质的贪欲,不是精神的解脱,而是要追求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尽管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和前提,“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到物质的纠缠” 〔6 〕 (P81 ),离开现实的物质生活过程,人的精神生活将丧失基础。但物质生活并不是人的生活的全部,人对于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会导致人的精神生活的萎缩,也会造成人的主体地位的丧失,人将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除开物质生活外,人还有精神生活。精神生活是人的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内容,也是人实现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如果一个人没有精神生活,没有精神追求,就如同没有灵魂。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幸福的人,不仅仅有一定的物质生活,更应该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因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追随者在现实生活中总是要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通过拼搏奋斗夯实实践基础。

(三)以高标准道德要求提升自身素养。作为深层次价值表现形式的信仰,不仅仅是停留在人们意识领域的精神状态,具有一定的神圣性,同时也需要通过一定的实践方式表现出来。道德行为是信仰重要的实践支撑,信仰需要在道德实践中完成和体现。不同的信仰有不同的道德规范原则,不同的信仰会促使人们作出不同的道德选择,从而产生不同的道德行为实践,人们也在不同的道德行为实践中形成或巩固着自己不同的信仰。信仰的建构不能仅仅是理论的论证和精神的存在,还需要借助于一定的道德行为实践。信仰如果离开了道德的支撑,就将成为口头的空话,是不会成为信仰的。不论是基督教信仰、佛教或马克思主义信仰,内部都包含着相应的道德要求,都要求人们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作出相应的道德行为。在基督教信仰中,基于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点,要求人们以平和、真诚、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要求基督徒爱人如己。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尽管马克思指明“共产主义者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共产主义者根本不进行任何道德说教”,但这仅仅是说明马克思反对离开人们实际的生活条件和经济制度去简单地进行道德说教,反对离开推动社会制度的进步而靠单纯的道德说教去改变人们的道德状况,反对任何人以道德说教者的地位进行道德说教,反对纯粹的宗教信徒的宣传教义式的道德说教,而不表明马克思主义本身不包含道德信念和道德要求。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视野中,蕴含有丰富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要求,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人们提供了正确处理人与人、人和社会关系的原则和行为规范,以建立新型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首先,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是新型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新型的人与人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平等的同志式的关系。这种平等关系不再是像基督教所说是“依赖于人都是上帝的创造物”,而是人的基本权利。马克思说:“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5 〕 (P444 )这里所指的“人”不是某一阶级、某一集团的“人”,而是“一切人”,平等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要求人们在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时候,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同志式的关系,彼此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相互帮助。其次,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是新型的人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信仰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能脱离社会存在和发展,人的自由发展也只有在自由发展的联合体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是立足于个人主义的信仰,不是简单地谋求个人的解脱,个人的得救,而是立足于集体主义,着眼于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主张个人在为社会奉献的过程中真正实现自我的价值,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解放,因而马克思主义信仰要求人们以奉献社会为己任,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四)把改造自己与改造社会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信仰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归属。这种政治信仰追求和信奉的远大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追求的社会理想是建立人类社会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中,虽然承认现实世界的不完美,但它并不像宗教信仰一样,给人提供幻想的另一个世界以帮助人们逃避现实的痛苦和苦难,而是鼓励人们进行现实的斗争去克服现实世界的剥削与压迫,获得人类的解放。因而和宗教信仰相比,马克思主义信仰追求的不是个人精神的慰藉,不是个人的超度,而是世界的改造,是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美好未来。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中,也没有像宗教信仰一样的神秘信仰仪式,没有固定的信仰活动场所和固定的信仰方式,而是要求人类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去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而当代青年要真正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把改造自己和改造社会统一起来,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参与各项政治活动,为人们摆脱剥削和压迫,为人类的幸福自由而努力,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奋斗。当代青年在参与政治活动的过程中将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在政治活动中获得的信息将有助于自身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当代青年应该提高政治热情,以各种形式参与社会政治实践,因为“如果个人就某个政治对象获得了一组前后连贯的信息,特别是当这些信息又涉及他们的活动时,他们就可能对该政治对象形成一套坚定不移的信念。从认识论的观点出发,他们更加确信,自己以前关于世界知识的见闻将有助于解释未来。” 〔7 〕 (P93 )在当代,青年改造社会不应该表现为高喊政治口号的空头政治,而应该体现为实实在在的现实行动,必须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推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把改造自己与改造社会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曲志红,孙承斌.人民科学家钱学森〔N〕.人民日报,2001-09-2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美〕阿尔蒙德,小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 周 荣

作者:曾杰 田必春 周璐

青年马克思主义论文 篇3:

培育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机制创新

【摘要】网络媒介风暴席卷下,多元文化信息的爆炸式传播影响着青年群体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以网络媒介为载体的快餐文化不断削弱马克思主义信仰。因此,以网络媒介为主阵地,实现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机制创新,既是青年价值观塑造的必然,又是党团信仰培育的突破。

【关键字】网络媒介 媒介风暴 马克思主义信仰 机制创新

繁杂的媒介文化、虚实相间的社交文化、极具诱惑的时代文化影响青年群体主流价值观塑造

繁杂的媒介文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媒介及其衍生品不断更新,企业为了迎合青年群体的社会需求,相继开发了一系列媒介软件如:彩信、QQ、微信、陌陌等,各种互联网媒介产品在社会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媒介文化。媒介文化常指网络媒介影响社会群体生活形成的社会文化形态。就目前而言,媒介文化以微博文化和微信文化为主,两者都以社会生活的分享和社会热点的转发与评论为主,但是后者兼具聊天、转账等功能。通常情况下媒介文化具有虚拟性、灵活性、选择性、普遍性等特点。媒介文化作为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青年群体最为热衷的文化取向。

虚实相间的社交文化。网络媒介作为展示青年思想灵魂的载体,其最直接的反映便是社交文化的虚实相间。一方面青年群体的生活习惯被媒介所捆绑,青年当中“低头党”“手机控”已屡见不鲜,传统情感交替式的社交文化被无形地无视,媒介主导下的社交文化使青年陷入理想化的社交中难以自拔,传统社交文化被搁置的同时导致青年群体对马克思共产主义信仰的实践与认识的淡化。另一方面网络媒介的虚拟社交文化日益被青年群体热捧,无限网络交流占据了青年文化认知的很大部分。

极具诱惑的时代文化。时代文化即在社会发展需求满足的同时对社会制度及社会经济反映的亚文化形态,时代文化具有笼统性、不确定性、及时性等特点,或者说时代文化是影响青年的社会文化总述,比如:追星文化、追风现象、微商文化等,这些文化对青年群体诱惑力极强,容易误导青年群体传导非理性的社会意识,加之大多数青年受校园到社会的超认知落差的打击,容易被片面化的时代文化所误导,产生不必要的影响,制约青年主流价值观的塑造。

青年群体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式化与功利性

青年群体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式化。青年群体受网络媒介传递的亚文化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理念缺乏基础性认知和结构性认同,使得青年群体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式化。所谓基础性认识的缺乏即青年群体对马克思主义实践与意识的对应缺失,一方面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基于书本知识的泛化理解,市场经济主导下的物化意识容易淡化青年群体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社会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机制的不完善造成青年群体对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的世俗性认知。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理想蓝图同方法论对比认知,容易导致青年轻视心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被潜移默化地灌输并践行,久而久之成为大众化的导向,然而由于受当前时代下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反而引起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迷茫。总之,青年群体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式化主要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转化。

青年群体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自我异化。青年群体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自我异化主要表现在青年群体对马克思信仰的自身曲解与青年群体马克思信仰的功利性两个方面。青年群体对马克思信仰的自身误解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流变的直接反映。首先,青年群体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将马克义主义信仰党群对立,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党团组织的专属与自身无关。其次,青年群体对馬克思主义信仰片面化认知,认为坚持党的路线是行动底线、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格塑造,忽略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的指导功能与评估准则。再次,青年群体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误解还表现在实践与认识的脱节,容易导致青年信仰危机,进而诱发各种社会问题。

以网络媒介创新青年群体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手段

以网络媒介为平台,净化社会氛围。青年在社会生活压力的影响下,容易受实用主义的误导,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不必要的亵渎,在社会中散播“无用论”严重影响马克思主义在青年群体中的形象,特别是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的熏陶,部分青年群体将马克思主义信仰视为精神负担,便利用网络媒介传播消极悲观的言论,使得网络媒介制约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有效推进。因此要以网络媒介为平台净化社会环境,这是网络媒介制约下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机制创新的基础。首先,要利用网络媒介做好宣传,加深青年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认知,同时对于社会存在的问题和基本矛盾要有理有据地积极引导,对于时代性先锋模范要做好榜样示范作用。其次,要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媒介深化青年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从理论层面净化社会环境,为青年群体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再次,利用网络监督净化网络环境,防止媒介文化中附带性攻击马克思主义,从而动摇青年群体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根基。

以网络媒介为主,创新青年群体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手段。以网络媒介为主创新青年群体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手段,一是要创新培育机制,在青年群体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中打破常规,坚持以社会和学校为主的灌输式培养模式外,开拓网络媒介培育新机制,比如:利用QQ等媒介关照社会热点,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剖析点评的网络推送及以青年善于关注的方式进行信仰培育。二是要增强青年群体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互动性和主动性,防止被动培育造成的内心抵触。通过互动,引导青年群体树立并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从而扩大培育的人文关怀。三是要以网络为主要阵地,注重媒介自身的培育功能,实现青年群体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常态化。

借助媒介创新青年群体马克思主义工程的机制

利用网络媒介整合资源,实现信仰教育的层次性内化。实现信仰教育的层次性内化就是要利用网络媒介以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形式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将各种媒介文化信息层次化整合,使其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层次性一一对应, 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现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找到论证,将社会主义理想信仰阶段性内化的同时辅助于青年群体应有的使命当中。另一方面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在中国梦的鼓舞下,恪守集体主义原则,利用网络媒介主动提高马克思主义素养,同时主动参与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实现个人信仰教育的层次性内化。另外,实现信仰教育的层次性内化还包括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的层次性。

借助媒介注重青年群体马克思主义工程的机制创新。媒介风暴冲击下加强青年群体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俨然成为青年群体马克思主义工程的首要任务。借助媒介注重青年群体马克思主义工程的机制创新就是要化挑战为机遇,扩大青年群体马克思主义工程的影响力,创新培育模式的同时服务于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培育。因此,能否以网络媒介为契机实现青年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信仰式认同是培养“四有五爱”青年的应有之义,也是青年群体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素养。

(作者单位:忻州师范学院)

【注:本文系山西省忻州师范学院院级青年基金资助课题“青少年世界观教育研究”(课题编号:QN20141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刘建军:《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结构》,《思想理论教育》,2013年第3期。

②唐文艳、彭福扬:《网络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影响》,《学术论坛》,2014年第10期。

③林雪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意识淡薄的现象与对策》,《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责编/孙娜 美编/王梦雅

作者:徐永春

上一篇: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论文下一篇:电力需求侧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