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社会下农村空巢老人生活危机及对策研究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剧,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 从而产生了大量的空巢老人。空巢老人是伴随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而出现的弱势群体, 尤其是在农村, 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身体状况、精神状况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已经成为各级政府不得不加以重视的社会问题。

一、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

(一) 收入来源不稳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很多农村青年外出打工, 空巢老人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然而, 子女的收入支持和政府的救济金对于身体不好的空巢老人来说基本是杯水车薪, 生活开销难以为继。由于家中的主要劳动力都去了城市, 空巢老人基本上负责了全家人的农牧业劳动, 加重了老人的劳动强度, 所以靠农牧劳动所得仍是空巢老人的主要经济来源, 其生活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 二) 看病难现象十分普遍

随着年龄增高, 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 健康状况明显下降, 患病率也随之上升。在农村, 老人没有体检的意识和条件, 很多空巢老人常年从事农牧劳动, 积劳成疾, 小病不治拖成大病现象极其严重。基于医疗收费太高和不愿给子女找麻烦的考虑, 空巢老人往往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城市相比, 农村的医疗设施、医疗体系都极其不完备, 再加上农村交通不便, 加剧了空巢老人的“看病难”。

( 三) 与子女分离, 精神“空巢”现象普遍

子女是农村空巢老人精神上的最大慰藉, 特别是很多外出务工者与老人的联系不足, 很容易引起老人的孤独感。也许很多老人已经适应了这种生活, 尤其是生病以后无人照料, 还是希望子女能在身边, 得到心灵的慰藉, 否则就会觉得寂寞空虚, 甚至自暴自弃。长久下去, 空巢老人一边为外出打工的子女担心, 一边为减轻家庭负担还要下田劳作, 常年劳累, 情感孤独, 不安、焦虑、担忧使他们身心疲惫, 精神状况令人忧虑。

二、导致农村空巢老人生活危机的主要原因

(一) 生活方式差异导致农村传统家庭分裂

由于两代人在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导致子女大都不愿意与父母共同居住。农村多数主要以种植和养殖为生, 大部分家庭每年的收支勉强能持平, 有的家庭甚至是入不敷出。改革开放以后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别扩大, 城市发展加速, 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打工、经商, 父母成了典型的留守者。

( 二) 农村空巢老人观念落后

由于空间原因和历史原因, 农村老人普遍缺乏互助互济的帮扶理念, 很多空巢老人仍坚持自我保障的观念, 有困难时不肯向邻居、政府伸手, 怕丢面子、怕被嘲笑、怕被愚弄是常有的心态, 因此, 他们常常承受生活及病痛的折磨。养老方面, 空巢老人宁愿自己生活无人照料, 也不愿去养老院。因此, 这些落后的观念严重影响着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 三) 政府服务职能缺位

基于农村基层政府力量有限和财政基础薄弱, 可供空巢老人开展活动的场地设施尚不完备, 很多老人除了去农田干活、聊天, 根本无其他娱乐休闲场所, 因此, 空巢老人无法通过社交手段获得关怀。对于那些长期无人照看的孤寡老人, 基层养老院和医疗组织缺位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虽然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农合为空巢老人提供了获得政府医疗资助的途径, 但这两项制度在实施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况且农村基层卫生医疗现状落后, 相关医护人员的素质、医疗设施的质量都令人堪忧, 无法满足患病老人的需求。同时, 各级政府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监管的漏洞, 漏保、骗保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了政策实施的效果。

三、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的对策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出现的诸多危机, 已成为地区不稳定、社会不和谐的隐患, 随着社会转型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 空巢老人的规模可能将进一步扩大。如果他们的生存环境依然得不到改善, 必将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 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最终制约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当下, 关爱空巢老人, 解决其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问题迫在眉睫。

( 一) 转换空巢老人社会角色, 发挥家庭养老积极作用

面对生活中的危机, 空巢老人应采取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事情变化, 主动调节自身的生活期望值, 寻找社会认同感和角色存在感。空巢老人应利用现有条件, 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培养广泛兴趣爱好, 参加各种活动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此外, 空巢老人应增强自我养老的意识,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拓宽参加各种劳动的渠道。与此同时, 未外出的子女或亲戚应尽量照料老人的吃穿住用行等日常起居, 并提供精神慰籍。家庭养老观念不仅要依靠子女在情感上的自觉维护、孝心的内化, 而且还依赖于法律的强制保障, 进而才能使伦理道德的软性约束与法律的刚性约束结合起来, 真正树立起家庭养老的意识, 做到“老有所养”。

( 二) 加强农村经济建设, 搭建青年返乡就业平台

农村空巢老人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 较少较难在家就业。要从根本上减少空巢老人比例, 不仅需要重提“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观念, 更要加强基层地区经济建设。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积极招商引资, 加快地区经济发展, 让富余劳动力能留在当地创业, 同时, 大力发展农村新型产业升级, 积极鼓励、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让更多的人在当地就业发展。当农村经济发展了, 年轻人在当地就业生活舒适了, 老人们才能真正过上衣食无忧的幸福晚年生活, 空巢问题才能有效得到解决, 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 三) 加强养老教育宣传, 营造关爱空巢老人良好氛围

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数千年的传统孝道文化为老年人提供了最基本的养老教育保障,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照顾好老人就是为后代做表率。因此, 在农村应大力弘扬传统孝道文化, 全面开展敬老养老的文化教育, 对敬老养老的子女给与表彰。同时, 子女应该多同老人谈心,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常回家看看, 多电话联系, 倾听其心声, 让老人在经济上和精神上均有所依托。

( 四) 完善社会养老体系, 健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根本出路要靠政府与社会的“合力”。随着时代的进步, 要完善社会养老法律法规, 健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空巢老人生活危机。首先, 推进政府主导的养老补助, 扩大高龄补贴的覆盖面, 对无参保能力的特困户空巢老人, 由政府统一核定后, 按标准全额发放高龄补贴, 有效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基本生活问题。其次, 加大政府医疗救助的工作力度,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患有重大疾病的农村空巢老人, 特别是高龄、特困者, 降低医疗救助门槛, 减轻其医疗负担。同时, 加大新农合的宣传和帮扶力度, 扩大农村新农合社会医疗救助的有效性, 适度降低基本药物价格标准, 有针对性地扩大基本药物种类范围。再次, 降低社会组织养老医疗产业准入“门槛”, 拓宽社会化养老渠道, 降低社会组织经营养老机构的准入门槛, 扩大养老机构融资投资的平台和渠道。建立适合农村空巢老人不同消费需求的养老服务机构, 合理引入社会力量在农村开展医疗机构兴建和医疗救助, 形成“个人———社会组织———政府”三位一体的养老医疗保障体系。

总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 空巢家庭问题会逐步得以解决。改善空巢老人的现状, 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安定社会秩序, 需要全社会共同的不懈努力来实现, 这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铸造“中国梦”的必有之举。

摘要:空巢老人是伴随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而出现的弱势群体, 在城市化过程中, 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流向城市, 老人留在农村形成空巢老人。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 他们的经济状况、身体状况、精神状况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改善其现状应转变空巢老人社会角色, 完善法律法规, 健全养老保障体制, 营造爱老养老的社会氛围。

关键词:空巢老人,社会角色,社会养老机制

上一篇:当下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创新下一篇:对治疗关节疼痛需要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