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文化现状

2022-1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贵州民族文化现状

贵州茶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探讨

摘 要: 贵州茶业发展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这是发展贵州茶产业的先天优势。近年来,贵州茶业发展迅猛,茶园面积跃居全国首位。尽管如此,但贵州还不是茶业强省。究其原因,贵州茶文化发挥效应不显著,品牌影响力较弱是贵州发展茶产业的短板。实践证明,茶业与茶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深入挖掘贵州茶文化,以文化引领、保护传承的理念宣传,打造和提升贵州茶业,推动贵州传统茶与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当前贵州茶人亟待解决的课题。基于此,本文系统梳理贵州茶文化研究的历史脉络,重点探讨贵州茶文化研究现状,对此研究进行反思,从而提出建议。

关键词: 贵州;茶文化;历史;现状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3.002

“茶文化”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众说纷纭,学界难有定论。就其众家之观点,丁以寿先生为茶文化作的界定似乎更全面。他说“茶文化在本质上是饮茶文化,是作为饮料的茶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的集合。具体说来,中义的茶文化主要包括饮茶的历史、发展和传播,茶艺和茶道,茶俗,茶文学与艺术,茶具,茶馆,茶与宗教、哲学、美学、社会学等,茶学史,茶学教育,茶類和名茶等。茶文化的基础是茶俗、茶艺,核心是茶道,主体是茶文学与艺术。”[1]从这个层面来说,茶与人文社科相关的学科都是茶文化研究的范畴。从全国来看,贵州茶文化研究起步较早,茶文化研究领域取得一些成果。然而,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从局部或个案研究,缺乏整体性或宏观性研究。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贵州茶文化研究的历史及现状较作全面研究。

一、贵州茶文化研究的历史

贵州是茶树的原产地之一,茶文化历史悠久。1980年科研人员在晴隆县和普安县交界处发现一枚茶籽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地化所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确认为四球茶籽化石,距今至少已有100万年,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发现的最古老的茶籽化石。[2]另,据我国老一辈茶叶专家考证,野生大茶树在黔北赤水河流域和黔西南沿南北盘江及红水河各地发现,这就是黔北大茶树(大茶)和黔南高树茶(高脚茶),但其中也有许多是栽培型的或是栽培后抛荒的大茶树。[3]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历史原因,记载贵州茶的传世文献资料较少,导致贵州茶文化研究相对滞后。

从我国茶文化的形成、发展的历史来看,它与文人士大夫的倡导和推崇密不可分。自唐宋以来,随着饮茶观念的形成和茶俗文化的广泛传播,文人士大夫介入各种茶事活动,留下无数茶诗文。就贵州古代茶文化研究内容而言,文人士大夫对茶文化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以茶为题,用诗词赞美贵州茶。宋人黄庭坚《阮郎归》(其一)描述贵州务川的都濡茶:

黔中桃李可寻芳。摘茶人自忙。月团犀腌斗圆方。研膏入焙香。

青箬裹,绛纱囊。品高闻外江。酒阑传碗舞红裳。都濡春味长[4]

黄庭坚作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是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黄庭坚在这首词里详细描述务川都濡茶采摘、制作和贮存过程,还颂扬都濡茶汤滋味,以他在宋代文人之间的影响力,无形之中把都濡茶的名声向外远扬。

明清时期还有很多文人士大夫留下大量茶诗词。如明代孙应鳌、王尊德、徐世垓、陈文学、冯时可、周瑛、谈亮、谢秀三、越其杰、杨文聪、徐以新、通醉、钱邦岂;清代吴中番、周渔潢、洪亮吉、余上泗、黎庶昌、章永康、姚华等的茶诗词作品,在不同程度上颂扬和描绘贵州茶的特色和文化底蕴。他们不仅为贵州茶文化做出贡献,还为研究贵州茶史留下宝贵资料。

二是地方志记载贵州茶产地和茶俗。清代,黔籍著名学者郑珍、莫友芝编撰《遵义府志》卷十七《物产》详细记载贵州产茶情况:

茶: 《方言》:‘蜀西南人谓茶曰蔎。’杨雄《蜀都赋》:‘蔓茗荧郁。’常璩《巴志》:‘园有香茗’《茶经》:‘茶之出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茶谱》: ‘涪州出三般茶,宾化最上,制于早春。’《太平寰宇记》:‘茶生益州山谷,凌冬不萎。三月三日採,干而饮,令人不睡。’《明统志》:‘茶,府县俱有。’施肩吾《蜀茗词》: ‘欲道琼浆却畏嗔。’《仁怀志》:‘小溪、二郎、土城、吼滩、赤水产茶,树高数寻。额征茶课。’按: 五属惟仁怀产茶。清明后採叶,压实为饼。一饼厚五六寸,长五六尺,广三四尺,重者百斤,外织竹筐包之。其课本县输纳,多贩至四川各县。圃中间有种者,与湄潭茶同,亦不能多也。又有老鹰茶、苦丁茶、女儿茶、甜茶,皆生山谷。[5]

《遵义府志》还辑录独山、都匀、福泉一带民俗歌谣花灯《采茶调》中的《十二月采茶歌》。其内容如下:

上元时,乡人以扮灯为乐。用姣童作时世装,随月逐家双双踏歌,和以音乐,艳以灯火,抑扬俯仰,极态增妍,谓之闹元宵。其中所唱《十二月采茶歌》如‘三月采茶茶叶青,茶树脚下等莺莺’‘二月采茶茶花开,借问情侬几时来’,音调清婉,莫详所自。考吴震方《岭南杂记》云: ‘潮州灯节,各坊市唱采茶歌尤妙,有曰‘二月采茶茶发芽,姊妹双双去采茶; 大姊采多妹采少,不论多少早还家。’‘三月采茶是清明,娘在房中绣手巾; 两头绣出茶花朵,中间绣出采茶人。’有《前溪》《子夜》之遗,是知天籁自然,矢口成妙,不可以操土风少之也。’[6]

郑珍、莫友芝在《遵义府志》详细记载贵州茶叶产地、制作、销售及茶叶品种,还注意搜集当地茶俗文化,表明他们自觉发掘本土茶文化,有意识研究贵州茶文化。

清末民国时期是贵州茶业步入现代化茶业的开端,茶文化研究出现新的变化。特别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农业部中央农业试验所和中国茶叶公司在湄潭筹建试验茶场,派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刘淦芝出任当时中央农林部湄潭茶叶试验场场长。浙大西迁湄潭办学期间,与中央试验茶场积极合作,浙大以人才和科研器材优势,帮助指导试验茶场开展科学研究。他们联合办学搞科研,浙大聘任刘淦芝兼任浙大农学院病虫系教授,实现合作共赢局面。他们把湄潭茶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改进湄潭茶固有品质,引进异地优质茶种和杭州“龙井茶”的生产技术,促进湄潭茶叶质量全面提升。竺可桢、蔡邦华等浙大名流和社会各界常去茶场参观、品茶。爱好诗词的教授学者组建《湄江诗社》创作150余首茶诗,苏步青、刘淦芝、江问渔等在此吟诗、品茶、研究形成浓浓的茶文化气息。限于篇幅,兹不赘述。

新中国至改革开放前夕,国内政治气氛浓厚,文化史研究处于敏感期。受其影响,贵州茶文化研究处于沉寂状态,留下学术空白,实为憾事。

通过梳理贵州茶文化研究的历史进程不难发现,唐宋至明清乃至民國时期,贵州茶文化研究以文人士大夫饮茶赋诗创作活动相关,茶文化研究与文学紧密联系。因此,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贵州茶文化研究,而是贵州茶文化形成时期。清以降,始有学者从审视的目光对贵州茶文化作有意识的研究。

二、贵州茶文化研究现状

(一)茶文化研究机构—科研院所和社团

从我国茶叶市场反馈情况来看,贵州茶叶产值和市场占有率不高,不少茶青依靠外省茶商包装走向市场。这主要是贵州茶叶品牌缺乏文化深度,难以全面发挥品牌和质量效应,贵州茶业发展必须转变单纯依靠扩大茶园面积实现增产增收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文化的力量引领茶业提质增效,这是做大做强贵州茶业的必然选择。深入挖掘贵州茶文化资源,提升贵州茶文化影响力是当前贵州茶业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贵州茶界对此有深刻认识,相继成立茶文化研究机构。贵州现有主要茶文化研究机构有:

1.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贵州茶叶研究所始建于1939年9月,原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镇。1940年春,正式成立湄潭实验茶场,隶属中央农业实验所。1950年春,由贵州省人民政府军管会农林处接管,更名为“贵州省湄潭桐茶实验场”。1955年1月,更名为“贵州省湄潭茶叶试验站”。1962年,扩建为“贵州省湄潭茶叶科学研究所”和“贵州省湄潭茶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1973年9月,贵州省湄潭茶叶科学研究所单独建制,隶属贵州省农业厅。1983年6月,机构改革,贵州省湄潭茶叶科学研究所更名为“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2005年,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归属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更名为“贵州省茶叶研究所”。[7]它主办的《贵州茶叶》创刊于1972年,该刊物设有综述·专论、研究·技术、经营·文化、其他等栏目,是贵州茶学及茶文化研究的学术交流平台。

2.贵州茶文化研究会

2005年贵州茶文化研究成立,其宗旨是整合贵州茶资源、宣传贵州茶文化、提升贵州茶品质、打造贵州茶产业。其业务范围:组织、协调有关茶叶方针、政策、规划等的研讨、论证;有关省内外茶业团队、茶界人士的茶事联谊活动,开展茶文化培训工作;深入研究贵州茶餐饮及独具风格的茶食品;发掘黔茶文化的悠久历史、丰富内涵,体现广泛的地域性、资源的优势性、民族的特色性,谋求茶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宣传普及茶知识、引导茶消费;有关茶文化的咨询服务;设立茶文化之家,营造茶业舆论阵地、繁荣黔茶文化。[8]显然,贵州茶文化研究会的宗旨和目标说明它是一个重要的茶文化研究社团。

3.贵州大学茶学院

2016年贵州大学茶学院成立,茶学院起源于原贵州农学院园艺系茶学教研室,1989年招收茶学成人大专班(二年制);1993年,招收茶叶经济贸易专业(三年制);2007年,在贵州大学农学院园艺专业设立茶叶方向;2008年开始招收第一批茶叶方向本科生;2012年招收茶学本科专业学生。学院现有茶生物学系、茶叶工程系、茶文化系等三个系;附属设置茶学本科实验教学中心、茶文化传播中心、茶叶审评与检测中心等三个中心。[9]学院设置茶文化系、茶文化传播中心是茶文化教学和研究的机构。

上述科研院所和社团是当前贵州茶文化的主要研究机构。其中,尤以贵州茶文化研究会的成果较多,有文学创作、歌曲、专题片、电视剧,很多名人也加入到贵州茶文化建设队伍当中,让贵州茶文化逐渐被世界所知晓和认同。2017年贵州茶文化研究会举办“丝绸之路·黔茶飘香”贵州茶推介活动,让贵州茶文化沿着“一带一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10]

(二)茶文化研究的领域

综观学界在贵州茶文化研究取得的成果,其研究视野主要在以下六个领域:

1.茶业史研究

贵州茶业史研究,学界关注茶叶科技史和茶叶生产贸易史。茶叶科技史研究时段跨越贵州中古时期到近现代,涉及内容有茶叶科学研究历程、茶园发展状况、茶叶加工工序及茶类、制茶机械的发展进程、茶学专家名录、茶叶外销情况等,学者对贵州茶叶科技史的系统搜集、整理与研究,为研究贵州茶叶科技史提供借鉴,但这类文章侧重解放前后贵州茶叶科技史的梳理,对明清以前贵州茶业发展史讨论较为简略,缺乏史料支撑和印证。茶叶生产贸易方面,学界依据贵州各地方志对明清时期贵州茶叶产地做了整理,同时探讨当时茶叶生产和贸易。同样,这些文章在考察明清时期贵州茶叶生产和贸易时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撑,对此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挖掘资料,以便充分说明明清时期贵州茶叶生产和贸易。纵观贵州茶业史研究,学界不管是茶叶科技史研究,还是茶叶生产贸易史的探讨,主观推断多,客观论述少,结论值得商榷。

2.古茶树资源调查

古茶树是一种珍稀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能为地方茶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贵州古茶树资源丰富,省内各地遗存不少古茶树群落。这引起茶学界关注,不少茶学专家和学者对此做了大量考察,发现贵州古茶树资源丰富,全身各地均有分布,他们对贵州古茶树资源保护和利用提出很多措施和策略,很有参考意义。这些保护古茶树的措施和策略受到政府的重视,促进我国省级层面第一部关于古茶树保护的地方性法规——《贵州省古茶树保护条例》颁布。该《条例》对贵州省古茶树的保护管理、开发利用、法律责任等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并于2017年9月1日正式实施。

3.名茶历史溯源贵州名茶品种较多,名茶历史悠久。茶学专家及茶学爱好者对贵州名茶的历史做了考察。这类文章追溯贵州名茶发展的历史,对贵州名茶分布、发展作了概述,提出贵州名茶发展的各种对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然而,这些文章不足之处在于对贵州历史名茶缺乏严密考证,尤其是明清时期贵州名茶考察,语焉不详,结论主观化,有待商榷。

4.茶文化与旅游融合研究 学界在探索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研究,其探索领域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全省的视角考虑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研究;这类文章综合考察贵州发展茶文化和旅游业融合的意义和条件,分析贵州茶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现状,对加快贵州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二是县域茶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思考;此类文章认为茶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必将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迅速带动地方脱贫致富。三是少数民族茶文化与旅游业相融合的探讨;关注少数民族茶文化与旅游业相融合的作者认识到贵州茶文化历史悠久,民族风情浓郁,生态环境优美,红色文化深厚,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将旅游业与民族茶文化有机结合,实现茶业和旅游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毫无疑问,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有助于地方经济发展,但如何挖掘贵州茶文化的历史底蕴,将茶文化与旅游业深度融合需要做进一步探索。

5.茶业发展战略与建议近年来,贵州茶业发展成就显著。学界对此提出相关策略和建议,以促进贵州茶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他们的研究视角:一是从贵州茶业政策实施角度思考;这类文章从贵州近年实施的茶业政策、茶业发展现状、茶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等讨论茶业政策对贵州茶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贵州茶业发展的相应对策和措施。二是茶业人才队伍建设;这类作者认为贵州茶业发展急需打造具有创业开拓、管理、技术、茶文化等各类人才队伍,为贵州茶业健康发展、持续发展储备人才。不难看出,茶业发展战略与建议类文章主要从贵州茶业现实状况出发,提出相关策略和建议,并未探讨贵州茶业历史轨迹,也就无从谈及汲取贵州茶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6.少数民族饮茶习俗研讨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各民族饮茶习俗多姿多彩。学者重点考察少数民族群众饮茶习俗。一是介绍少数民族茶饮冲泡过程及茶礼习俗;这些文章侧重少数民族饮茶个案调查。如贵州黔西南苗族的擂茶面和黔南苗族的打油茶制作过程以及黔西南、黔南布依族的饮茶习俗。二是概述贵州各民族饮茶习俗,对开发贵州少数民族茶文提出比较可行的建议。学界对少数民族饮茶习俗探讨的文章侧重当前各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的记述,对其饮茶历史的源流研究很薄弱,有待进一步深入发掘。

不难看出,学界对贵州茶文化研究停留在事物现象表面,没有深入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各种成因。有的研究存在自言自语之嫌,缺乏文献资料支撑,难有远见卓识的观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贵州遗留下的茶文献资料较为匮乏,论证不够严谨;另一方面是研究者视野不够开阔,论述比较肤浅,以致研究成果没有深度。

三、贵州茶文化研究的建议

针对上述贵州茶文化研究存在问题,贵州茶文化研究可以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第一,加大贵州茶文化的历史资料搜集、整理力度。整合贵州茶文化研究资源,全面系统深入挖掘贵州种茶、制茶、饮茶历史,形成一套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蕴并被大众所认知的贵州茶文化符号。具体而言,在茶与文艺、茶与民俗、茶与宗教、茶与礼仪及饮茶器具的历史沿革与变迁等方面还有提升的研究空间。特别是茶与宗教、饮茶器具研究十分薄弱,茶文化学者必须加大这两方面的研究,全面反映贵州茶的历史文化底蕴。

第二,深化贵州少数民族茶俗风情研究。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封闭的地理单元,造就“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民风,形成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饮茶习俗,这是贵州茶文化最具特色之处。茶文化学者应当深入贵州少数民族聚集区,对少数民族饮茶习俗做全面调查,结合苗、侗、仡佬、彝、水、土家和布依族等民族的日常饮茶习俗和婚丧嫁娶用茶礼仪,形成富有民族风情的贵州茶文化。

第三,加强贵州茶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研究。贵州茶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随着经济发展,一些产茶区未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存在重视短期经济利益,忽视长期发展规划,一些古茶树资源,茶文化遗迹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作为茶文化研究者,应当针对这些现象开展研究:一是深层次探讨茶文化资源亟待保护的原因及对策,形成茶文化资源保护的完善机制;二是贵州茶文化的传承研究,既要重视茶文化的学术性,又要注意茶文化传承的普适性。

第四,关注茶文化研究前沿动态。当前,茶与旅游融合研究成为茶文化研究者关注的领域。茶文化旅游是以茶业资源及茶文化为主要吸引物;以了解、认识和欣赏茶业资源,感受、品味茶文化为主要内容;以亲身参与、亲身体验茶事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放松身心、品味文化、感悟人生为目的,集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一种旅游活动。[11]贵州自然生态优越,茶文化资源多种多样,许多茶区蕴藏着丰富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如何将茶文化资源与旅游融合是茶文化研究者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结 语

茶文化是综合性文化,它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积累的过程。茶文化是茶业的生命,没有茶文化,茶业发展就会失去灵魂。贵州茶文化研究总体来讲取得重要的进展,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其不足有三:一是茶文化研究缺乏“论从史出”,特别是明清以前贵州茶文化研究似有人云亦云之嫌;二是茶文化研究有真知灼见的观点少,研究方法单一;三是治学态度不够严谨,茶文化研究有急功近利的趋向。 贵州茶业只有具备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才能发展更好,走得更远。贵州茶文化研究要立足贵州本土文化,加强本土茶文化资源的挖掘,提炼茶文化的核心内涵,丰富和完美展现茶文化的表现形式,推进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茶文化传播,普及茶文化知识,以此增强贵州茶文化的创新力和生命力,从而更好为贵州茶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丁以寿.中国茶文化研究现状、学科定位和研究队伍建设[J]. 农业考古,2006(05).

[2] 游红.世界最古老茶籽化石将在贵阳首次公开亮相[N].贵阳日报,2011-07-07

[3] 陈椽.茶业通史[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23

[4] 唐圭璋,王仲闻,孔凡礼,等.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9:503

[5] 郑珍.郑珍全集(三)[M].黄万机等点校.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612-613.

[6] 郑珍.郑珍全集(四)[M].黄万机等点校.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680-681.

[7]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简介.http://cys.gzaas.org.cn/dwgk_47119/dwjj_47120/201707/t20170709_1908814.

[8] 聂毅. 贵州省成立茶文化研究会[N]. 贵州都市报,2005-08-23.

[9] 贵州大学茶学院简介. http://tea.gzu.edu.cn/9887/list.htm

[10] 周芸吉,刘彦青. 茶载文道·文润茶香—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傅传耀谈贵州茶文化[J]. 贵茶,2017(5-6):26.

[11] 白美丽.对茶文化旅游概念及相关问题的认识[J].福建茶叶,2017(8)

(责任编辑 赵广示)

作者:蒲应秋 王萍

第2篇:贵州中小企业文化构建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贵州经济也发展迅速,与此同时,贵州的中小企业也随之崛起,成为了贵州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影响着贵州经济的方方面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但是贵州很多中小企业无法发展壮大,甚至很多都短命夭折。原因何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对企业的各个方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但是贵州许多中小企业忽视企业文化的构建,文化构建存在着缺乏创新和特色以及缺乏核心价值观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用以帮助贵州中小企业进行文化构建,促进其长远发展。

关键词:企业文化;构建现状;对策分析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在国家的政策扶持与贵州的不懈努力之下,贵州经济迅速发展。与此同时,贵州中小企业的数量和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2013年,新增的中小企业数量就比2012年多了10.33%,从结构上来看,在新增的这些中小企业当中,服务业占了很大比重。虽然中小企业的数量庞大,但是深入了解并不难发现,这些中小企业很多寿命都不长,有的才成立几个月就破产了。这些现象与企业文化的构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贵州中小企业文化的构建呈现出了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许多中小企业没有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只是盲目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只顾“赚大钱”,完全忽视企业文化。于是导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员工和上级之间出现了矛盾,员工和员工之间出现了矛盾,公司内部和外部之间出现了矛盾,公司效益和社会效益出现了矛盾,这些都是公司没有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作为内在约束力导致的。许多中小企业根本没有认清企业文化的本质,没有深层次地理解企业文化。在信息传播速度飞快的今天,许多成功的企业的成功经验被人们所熟知。在大企业成功光环的影响下,许多中小企业有意识地模仿大企业的做法,按部就班地根据别人的经验来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小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时的失败。许多员工对于大企业的企业文化难以接受,觉得那只是限制自身行为的条条框框,并没有设身处地地将大企业的企业文化为自己所用。贵州处在云贵高原,西部地区,相比于其他省份,贵州经济起步晚,发展较缓。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倾斜下,中小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很多企业负责人也意识到了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局限,他们只能模仿大企业的成功经验,从而忽视了自身特色跟创新,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于是导致企业文化构建停滞不前。一些企业没有深层次地理解企业文化的构建,没有认识到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重要性,于是不择手段,偷工减料,欺骗消费者,缺乏诚信,道德缺失,一心只看到眼前的收入。许多中小企业的领导对员工的各个方面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没有注意到员工和公司重要的纽带关系,所以很多中小企业留不住人才,许多中小企业领导并不清楚自己将要建设怎样一种文化氛围,也不知道怎样的目标是适合自身实际的。到底企业文化要如何融入到自身生产实际,经营管理当中,许多中小企业没有科学的管理制度,没有核心的指导思想。这些都成为了中小企业构建企业文化的阻碍。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在1980年左右,许多专家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基本理论的探讨,同时从企业文化的概念、构成要素、企业文化的类型等等方面进行研究。在90年代以后,研究企业文化集中在基本理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效益的应用、企业文化测量等方面。迪尔和肯尼迪寨《公司文化》一书中指出:“每一个企业,事实上每一个组织,都是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有力地影响着整个组织直至它所做的每一件事。”IBM董事毕生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哲学。”在2011年,jennifer.carson Marr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企业文化的未来研究进行了概括。我国的企业主要是学习西方,所以总体上企业文化也多多少少受到了西方企业的影响。由于中小企业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影响,我国的中小企业文化缺少特色,并且没有受到重视。随着经济的不断高速增长,经济的全球化程度加深,企业文化也开始受到重视。许多专家和学者对企业文化也进行了研究。“论权者谋”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成果,它推动了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2004年,陈晓川指出企业文化是企业家和企业行为的道德生产线,并对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经济利益发展的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当前形势下,我国学者对于企业文化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实证研究也已经产生,对于微观组织的研究也初露端倪。但是,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偏向于企业文化结构的研究。总体上来说,对于企业文化的研究并不全面,也不深入。概括地说,所谓企业文化就是指企业员工受企业共同价值观念的影响而形成的心理机制,行为模式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习惯和群体行为风尚。不管形容企业文化的言辞如何组织,但是对于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都离不开价值观念和行为体系,关于企业文化的所有研究都是围绕这两个方面所展开的。

(二)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1.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巨大力量

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播种一种观念,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文化的魅力于此,企业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道理自然相通。毫不夸张地说,企业文化的优劣直接决定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成败,优秀的企业文化,将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文化能够充分挖掘智力资源的潜能,是企业战略管理强有力的支撑。它具有很多不可替代的功能,首先她对企业价值有导向功能,其次是它可以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并且能够在精神层面激励员工,对员工的思想行为进行约束。企业文化虽然更多地表现在精神方面,但是可不能忽视精神的力量。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能够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实实在在的动力。在瞬息万变的经济情形之下,要使企业顺应时代趋势,健康发展,是不可能离开企业文化建设的。

2.企业文化建设影响着企业发展战略

中小企业实施发展战略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企业发展战略是一个统一体,企业文化是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科学管理和生存发展。只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知道企业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作为中小型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在筹划企业的经营目标时都需要持高瞻远瞩的眼光,进行理智的思考,从企业的长期利益和全局利益出发,选择相应的发展模式有效地指导企业。中小企业在选择企业的发展战略时,无时不刻不受企业文化的影响。

3.企业文化有助于加强企业的凝聚力,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凝聚力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拥有凝聚力的公司是无敌的。拥有良好的社会形象的公司能够留住很多客户,庞大的客户资源可以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也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企业的社会形象。公司的社会形象能够给公司的带来经济利益,让公司能够生存,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能否被顾客接受,取决于是其否良好,而公司凝聚力和形象又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只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够促进良好企业形象的树立。

三、贵州中小企业文化构建对策分析

针对贵州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结合贵州当前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构建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贵州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将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进行整合,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贵州的许多中小企业经营的是带有区域民族特色的商品,这就注定了其建设企业文化时不能一味地模仿大企业的做法,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并应该进行创新和升华,以适应自身实际。使企业文化服务于自身,而不是被大企业成功的模式所绑定。况且,一般说来,小企业的发展之路并不能像已经成熟的大企业一样走,它们有着与大企业完全不同的自身情况。小企业资金薄弱,员工数量也相对较少,企业文化的构建也相对而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贵州中小企业构建企业文化,应当将企业与贵州特有的优良品质以及公司产品相结合。举个例子,比如一个以土特产销售为主的中小企业,它的企业文化和其公司的产品必须找到相同点,以建立与自己产品相关联为自己公司产品服务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应该寓意于产品当中。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所以我认为,贵州中小企业所生产的土特产,应该与我贵州地区独特的民族企业文化相结合,并且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应该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来丰富其内涵。所以,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不能让企业文化局限于某些固定的条条框框,而是应该不断变化,不断汲取。

(二)明确企业文化构建的具体目标

盲目埋头苦干莫过于扔石子打天,都是在做无用功。所以,确立具体的目标非常重要。所谓的具体目标就是企业计划构建成一种怎样的企业文化?一种以什么为焦点的企业文化以及在构建企业文化的不同时间点应该确立怎样行动方式。只有确立了具体目标,才能够给中小企业的文化构建指明方向,才能构建出适合企业的企业文化。贵州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构建目标的确立,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联系外部环境,这样树立的目标才具备可以实现的条件。目标明确,才能保证所构建的企业文化才能很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才能发挥它应该发挥的作用,这样也不会至于让企业文化的建设流于空洞表面与不切实际。

(三)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有了目标之后,也不能不讲科学,倒行逆施,不讲原则,对于企业文化的构建,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进行约束和保障。科学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对企业文化的构建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对其产生阻碍消极的影响。何为科学的管理制度?毫无疑问,只有适合企业的管理制度才是科学的管理制度。正所谓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所以企业必须结合企业各方面的情况以及所处的经济社会人文环境等,建立适合企业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的构建有了制度的约束,才能落到实处,才能有所保障,才能不流于空洞,才能使其规范化。

(四)确立经营理念和核心价值观

经营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是中小企业构建企业文化的关键和重点,是明确目标和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企业只有有自己的经营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才会显得有内涵。才会使贵州中小企业企业文化的构建有所依靠,在概念方面有所寄托。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与中心。它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没有核心价值观的企业跟太平洋里的独木舟一样,摇摇晃晃,无法把握方向,任凭风吹雨打,最后沉入大海,永不翻身。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贵州中小企业药建立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并使之为自己的产品服务,并将员工的价值关和企业的价值观进行融合,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贵州中小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不懈努力,不断创新和完善,才能构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才能适应时刻变化的形势,企业也才能从中汲取到正能量,用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壮大。也只有这样,贵州中小企业才能在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中存活下来,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清华.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07,06.

[2]陈春花.企业文化管理[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05(58).

[3]秦建民.企业文化新论[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12(65).

[4]王超逸,李庆善.企业文化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黎群.企业文化[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4–5).

作者:何梅

第3篇:贵州文化资源现状及助力脱贫路径研究

对贵州来说,风格独立、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不管是在遥远的过去、正在进行的现在还是充满希望的未来,都已成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不能缺少的动力源泉。应以红色文化助力贵州经济发展,形成属于贵州的文化经济竞争力,使贵州的脱贫攻坚战略获得大踏步的发展。

贵州省红色文化资源现有状况

红色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所有的先进知识分子与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创造的。贵州省红色文化资源种类丰富,囊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以及心态层面种种红色文化资源。而制度层面、行为层面以及心态层面的文化资源统称为非物质红色文化资源,包括革命战争年代的歌谣、故事、口号以及更深层次的如遵义会议与红军长征文化精神等为代表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等。

1、红色物质文化资源

革命遗址作为红色文化资源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重要机构旧址、重要事件及活动遗址、重要人物故居、革命烈士墓、烈士陵园以及其他纪念建筑。贵州省共有2130处比较重要的革命遗址,贵州全省境内有近40%的行政区域属于国家划定的革命老区。其中包括了14处国家级文化资源,如遵義会议会址、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青杠坡战役遗址、猴场会议遗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红军干部团修养连旧址、毛泽东住址、王若飞故居赤水红军烈士陵园、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黎平会议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等以及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旧址、红三军团抢渡乌江茶山关渡口、苟坝会议遗址、抗战公路二十四道拐遗址、红七军军部榕江旧址、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邓恩铭故居、红花岗区红军烈士陵园等。

2、红色非物质文化资源

贵州是红色文化资源大省,其非物质红色文化资源如动乱战争年代的民间歌谣、乡间故事、红军口号等,还有诸如以邓恩铭、王若飞、周逸群等为代表的革命先烈不怕牺牲的精神品质所形成的革命先驱文化 ;贵州省工委领导贵州各族人民积极开展地下组织工作所形成的以前赴后继、百折不挠、坚韧不拔、众志成城等精神为核心的地下党斗争文化;贵州各族人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所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文化;以遵义会议为代表的长征文化等。长征期间,红军足迹遍及贵州省68个县(市区)并在贵州建立了大大小小的政权、武装、以及群团组织共计120余个,为革命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贵州内涵丰富的红色文化见证了党在革命时期历经的转折与考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定的理想信念与伟大的革命事业精神。

贵州红色文化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红色文化传播基础薄弱,传播受限

传播主体不够重视红色文化,欠缺对红色文化的理论知识、文化价值、传播困境等方面的研究,对红色文化知识的表达运用和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不够高;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力度不足,导致很多红色文化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传播内容陈旧、单一;对新媒体传播认识不足,红色文化的传播依然局限于传统传播模式如红歌、红色影视剧或者红色景点参观等;而且在传播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太过商业化,未能重视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此同时传播主体在红色文化的传播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不足,导致了后期缺少传播效果的及时反馈以及相应传播策略的调整。因此,总体上来说,贵州红色文化的传播基础较为薄弱,限制了贵州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传播主体红色文化意识缺乏,传播效果不明显

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贵州红色文化富有民族与地域特色的贵州先进文化,由于历史的限制,使得贵州红色文化被打上了久远的革命时期与战争年代的标签,与现代大众审美文化的传播内容定位错节,因此导致传播主体缺乏民族文化认同,红色文化意识较为淡薄。贵州是红色文化资源大省,然而许多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却并未重视新媒体平台的建设,未能充分利用新媒体加大对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度,传播拘泥于形式化,依然以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为主,导致传播内容缺乏时代感,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3、传播渠道落后,偏离受众需求

贵州红色文化的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为主,局限于传统的红色景点参观旅游、红色书籍、红色影视等方式进行宣传,广播宣扬红色故事,电视播放抗战剧以及红歌演唱节目,而报纸、杂志则是用于回忆抗战时期的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依赖于传统媒体的红色文化传播时效性较弱、受众反馈较为滞后。旧媒体因为其发展历程久远、受众分布广泛,涵盖各个年龄阶层,受众面广阔,影响力较为深远,因此当前红色文化的传播主要以传统媒体为载体。但是,由于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为大众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高效、丰富多彩、互动性强的崭新的媒体体验形式与受众平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民众,受众对传播的信息内容与形式的要求越来越高。落后的传播渠道,受众需求得不到满足成为旧媒体进行红色文化传播的主要掣肘。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助力精准脱贫的对策研究

1、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播,扩大影响,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

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其产生的强大的社会反响和随之带来的广泛的社会影响不可估量。为了加强贵州省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该将其纳入贵州特色文化发展战略,制定相关的政策、规章制度以及法律法规并付诸具体实施,为贵州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需重点加强传播主体的知识文化水平和理论素养。作为信息传播底线的传播主体,其信息传播的水平与成果与其对相应红色文化信息的筛选、过滤、对红色文化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对新媒体技术的熟练掌握与运用能力密切相关。大力运用现代传播媒介,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传播贵州红色文化资源,扩大贵州文化资源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前往贵州,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业,用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2、促进新旧媒体结合,调和满足各种受众群体的文化需求

在新媒体时代,媒体对事物的重视程度越高,公众对这类事物的关注程度就越高。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由于受众在经济水平、传播能力、知识储备、社会传播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对所获信息的选择、理解和记忆存在不同的看法,从而产生了“代沟”。旧媒体虽然传播方式单一,时效性差,受众反馈不严,但其悠久的历史却造就了大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受众,其社会影响力也很大。新媒体的出现,为受众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丰富、互动的体验平台,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贵州红色文化传播应将新旧媒体相结合。传统媒体提供了丰富的传播内容,而新媒体作为一种传播手段,扩大了红色文化传播的效果和影响。借此形成贵州红色文化的特有符号,形成贵州文化的价值标签,使贵州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获得极大的民众认同,产生强大的民族效应,用红色文化助力贵州经济发展,形成属于贵州的文化经济竞争力,使贵州的脱贫攻坚战略获得大踏步的发展。

3、普及红色文化教育传播新模式,促进教育发展,培养人才

教育对人的价值觀的形成和对世界的认识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中学生红色文化知识可以集中于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教育教学的表现和展示的一部分。课程内容丰富,还可以传播贵州学生的红色文化。另一方面,在普及红色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运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全面推进红色文化教育新模式,全面普及贵州红色文化。用红色文化浸润青年一代,培养青年学生学习红色精神,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社会实践,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武装头脑。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4、创新技术传播手段,提升红色文化元素的运用内涵,用科技改造生活

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态势,是现代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贵州红色文化传播应利用科技平台,丰富文化传播的表达,提高文化传播的效果。例如,虚拟现实技术(VR)和增强现实技术(AR)可以应用于革命遗址、重要人物故居、纪念建筑等红色物质文化的传播,增强红色文化网站的互动性和体验性。贵州正积极打造“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红色文化是创建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红色文化元素与贵州文化资源密集区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相结合,在传播贵州红色文化、增强红色文化影响的同时,可以全面提升贵州的文化形象。例如,革命战争年代的口号被用作贵州对外宣传的口号;红色文化博览会、红色文化博物馆、红色文化资源小册子、红色文化研究机构、红色文化纪念馆、红色文化元素命名道路、开发红色文化纪念品。借用种种平台和传播媒介,扩大贵州红色文化影响力,将其影响力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寻求经济发展渠道,大刀阔斧进行经济改革,助力贵州精准脱贫工作。

5、创新传播模式,促进红色文化资源产业化,大力发展红色文化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可以通过举办红色文化博览会、红色文化旅游节,开发红色文化旅游纪念品等方式进行,在传播红色文化的同时,争取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并努力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统一,促进贵州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将文化资源传承与开发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一条文化开发保护与文化发展创新齐头并进的新路,积极促进文化资源产业化,将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效益创造密切结合起来,共同致力于贵州精准脱贫。要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品牌效应,一方面,必须不断发掘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核,提升红色文化的价值。另一方面,对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自身,尤其是红色文化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与开发。在分布丰富但分布分散的地区,分散的红色资源应得到有效整合,形成有机整体。如果它们可以连接起来,就应该连接成一条线,并逐渐形成统一的思维。整体规划、整合重组、联合开发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开发红色文化纪念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中国文化的发展需要从红色文化中汲取越来越多的营养。传承红色文化遗产的紧迫感越来越明显。只有不断提升红色文化的历史感染力,不断促进红色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才能使红色文化获得稳定而旺盛的生命力。我们要积极探索,寻求一条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相得益彰的创新之路,用红色文化资源铺就经济发展之路,用经济持续发展更好回报文化资源,使贵州的经济发展更上新台阶,使全国的精准脱贫迈入新阶段。

参考文献

[1]《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刘润为.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J].红旗文稿,2017(12).

[3]张侃.红色文化、国家记忆与现代国家建构的宏观思考——一个政治哲学的维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7).

[4]李娟.“文化整体论”:中国当代红色文化研究的视角转换[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6).

[5]李捷.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N].福建日报,2017-05-08.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49.

[7]韩庆祥,黄相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哲学理解[J].哲学研究,2017(12).

[8]李艳琼.贵州红色文化传播研究[J].理论与当代,2018(9).

作者简介

王春芳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近现代史基本问题

作者:王春芳

第4篇:贵州省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以思南县为例

摘要:本文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出发,指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对于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功能和意义,分析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存在政府职能缺位、基础设施缺乏、人才队伍亟待建设等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对策

一、 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

(一)我国近年来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成果

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申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明确提出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一部分,农村社区的文化建设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我国农村社区的文化建设实践早已有之,20世纪30年代由梁簌溟先生组织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就是较早的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乡村建设运动虽然未能实现知识分子们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的愿望,但是他们的经验对今天农村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别是重视发挥传统伦理精神在培养农民新政治习惯时的作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主要从社会学视角、政治制度视角、经济学视角进行研究。具体而言,社会学视角主要研究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农村文化设施落后问题、农村文化生活单一问题等;经济学视角主要研究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对农村文化资源的创新与商业发展问题;政治制度视角主要研究农村社区建设中组织的运行模式和管理问题。农村居民文化活动不仅绝对数量少,而且相对于其他类型社区相当匮乏,还提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增进农村社区的社会资本。[1]我国存在农村教育滑坡,农民自我教育和学习困难重重,传统美德严重流失等问题。[2]应该以农民的共同需要出发,开展普适性教育,向农民宣传文化建设的意义。还提出要对不同层次的农民进行有选择性的文化建设。[3]民族歌舞活动的兴起促进社区文化的发展功能建设,促进社区文化政治功能建设,促进社区文化的经济功能建设。[4]学界对于农村社区文化形成了一些共识,那就是农村文化设施匮乏,文化资源流失现象严重,许多民间艺术难找传承者等。

(二)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

社区是滕尼斯提出的一个与社会相对应的类型学概念,社区一词的本意是指关系密切的伙伴和共同体,也有人称之为社会。“在中国,严格意义上的农村社区是具有一定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功能的相对完整和独立的社会单元,主要农事农业生产和农民聚居的地方,除进行经济活动外,也进行政治、文教、风俗与社会活动。”[5](5)功能主义是社会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 1 是社会学中功能主义的滥觞,借用当时盛行的生物学跟演化论观点,斯宾塞的社会演化理论强调不同的社会组织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之现象正如不同的人体器官满足不同的生理机能一般。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也深受演化论的启发,指出人类社会组织分化跟功能特殊化之间的关系,组织之间的功能互补成为社会稳定生存的重要条件。近代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整合这些功能主义的观点,奠定了曾经盛极一时的结构功能论的典范。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至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社会学界,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他的结构功能分析模型,从功能分化的角度,将社会结构概念发展成一种庞大的旨在解释一切人类行动的系统理论。帕森斯认为社会结构是具有不同基本功能的、多层面的子系统所形成的一种“总体社会系统”,[6]包含执行“目标达成”、“适应”、“整合”和“模式维护”四项基本功能的完整体系。这个完整体系被划分为四个子系统,分别对应四项基本功能:“经济系统”执行适应环境的功能;“政治系统”执行目标达成功能;“社会系统”执行整合功能;“文化系统”执行模式维护功能。帕森斯认为,这是一个整体的、均衡的、自我调解和相互支持的系统,结构内的各部分都对整体发挥作用;同时,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维持整体的动态的均衡秩序。帕森斯非常强调秩序、行动和共同价值体系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他始终认为,研究社会结构就是研究秩序问题,并且势必涉及秩序中的人的行为,而研究社会秩序和人的行为又脱离不了行动者的思想情感的规范问题,结构功能主义强调共享价值观并且将社会看成是由为整体利益共同发挥作用的各部分所组成的。默顿是结构功能主义的另一个主要代表人物。他发展了结构功能方法,提出了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的概念,区分了正功能和负功能,并引入了功能选择的概念。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还有斯梅尔塞等社会学家。农村社区文化系统是农村社区系统的重要子系统,执行模式维护功能,和其他系统一起使真个系统内得以正常运转。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农村社会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调整农村社区文化系统内部的子系统,使之与新时期的改革发展实践相适应。

二、 农村社区文化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功能及意义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血脉,一个民族的魂,一个民族的根,具有凝聚、整合、导向、规范、协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农村社区文化不仅关系着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同时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大意义”。[7]

(一)农村社区文化对社区居民的行为和价值观具有整合功能

2 文化的整合功能包括价值整合、规范整合和结构。农村社区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共同体形式,拥有完整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体系。价值整合是文化整合功能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改革开放前,文化是农村社区居民的重要行动指南。农民的言行被中国传统文化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农民的举手投足中总会不自觉地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痕迹。一些口耳相传的谚语、歇后语、俗语,老年人讲述的古老传说,都成为约束农村居民行为的重要力量。一些指示农事活动的谚语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例如谚语:七葱八蒜。到了七月农民就可以种葱了,而种蒜则要等到八月份进行。在贵州省思南县的农村社区生活的农民信奉着这样一句话:八不出门,九不归。在农历的初

八、十

八、二十八是不能出远门的,初

九、十

九、二十九是不适合回家的。即使是在外务工二十多年的人也仍然视这些禁忌为不可逾越的鸿沟。即使知道这些话不具有科学性,仍然自觉地遵照执行。改革开放后,虽然农村社区的婚丧嫁娶文化任然保存完好,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民陆陆续续扔下镰刀锄头,离开故土前往全国各地的城市谋生。由于从事的具体工作不同、社会阅历差异和农民之间出现了较大贫富差距等因素导致社区农民群体内部个体之间价值观产生了较大的差异。现在的农村社区,农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改革变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社区文化变革的过程中,新旧文化的相互冲撞,外来腐朽思想也会乘机钻空子,误导人们做出非理性的行为选择。农村社区是一个正在向多元化发展的社会系统,社会的同质性在变弱,异质性在逐渐加强,结构也越来越变得复杂起来,因此社区文化的整合功能就显得更加的重要了。农村社区文化作为农村社会共同体的重要组成单元,拥有自己独特的功能,而社区文化的功能和其他部分的功能联结起来实现功能互补,使得农村社区成为一个协调功能体系。文化的整合功能是社区团结和社区秩序的基础,一个社区由于共享一份文化,不论人们是否经常居住在一起,从事什么具体工作都会有社区认同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都有一致性特征。社区文化维系着整个社区的农民。

(二)农村社区文化有助于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凝聚力是一个社区稳定的粘合剂,是维护社区稳定,促进社区和谐、进步的重要因素,也是构建农村社区的关键所在。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每项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居民在共同参与社区活动的过程中,增加了互动的频率,彼此之间的理解与认同加强,体验的关怀与帮助增多,也逐渐形成了对大家共同生活的家园——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特别是在现在的很多农村社区,外出务工人员比例大,长时间不在家,彼此之间沟通互动的时间和机会有限,社区活动对于在居民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作用就显得更为明显 3 了。在思南县的农村,婚丧嫁娶是一个家庭的大事,都会宴请邻居及亲朋好友。宾客少的酒席也有二十来桌,宾客多的甚至有四五十桌。酒席的菜品一般是九道、十一道、或者十三道。这么庞大的酒宴自家人在三五天内是忙不过来的,就需要请街坊邻居帮忙。因此只要是哪一家有事,邻里之间都会互相帮忙。大家平时都忙各自的,很少能聚在一起,这些活动把人们聚集在一起,也同时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虽然很多进城务工的人,大多数时间在城市务工,但是一旦回家也会参加这些活动。人们一边劳动,一边交流沟通,访听彼此的近况,增进了彼此的感情,把大家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一般来说,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越强,就越能够意识到自己是社区的一员以及自己作为社区成员的权利与义务,进而越能自觉主动关心社区事务,积极参与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改善社区环境,增强社区的凝聚力,而社区凝聚力的增强对于稳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又起到了促进作用,故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机制。因此,社区文化有助于增强社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三)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对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具有积极意义

农村社区文化决定着农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农村社会的价值和伦理取向,构成农民的行为准则。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是社区内的农民,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农村社区的发展。我省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还没有掌握现代生产技术。由于山地多,坝子面积小,且布局分散,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交通、通信较东部地区差异大,我省目前的大多数农村社区都还是采用传统的牛耕方式,小型农机耕作只在少部分地区存在,小农经济大量存在。因此,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向农民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传授新进的农业技术,让先进的思想、技术在农村生根发芽,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村居民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群众从台下看戏的观众变成自我展示的演员,才能把农村社区建设好,发展好。社区文化建设通过提高农民的思想水平,技术水平,可以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强大的之力支持和人力资源支持,将劳动力转变成农村社区建设的人力资源,农村社区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 我省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村文化产品日益丰富,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当前的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要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并直接影响并制约农村社区建设的进程。具体说来,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地方政府意识淡薄,职能缺位,文化建设长期得不到重视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被提出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定不移的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文化建设长期让位于经济建设,渐渐地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向着经济建设方向发展,而忽略了文化的重要性。喜欢上网的人都知道,在网络上诉说自己孤独寂寞的人大有人在,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而加强。“近些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农民生活、生产上的困难普遍高度关注,而有些基层政府对农民群众享受现代文明和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关注相对不够,单纯地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经济的增长上,造成了农村社区社会、文化发展相对滞后。”[7]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长期独自居住在人烟稀薄的农村,日夜守望与期盼,其孤独感更是难以形容。但是我们的农村文化建设却没有发展起来,不能弥补这“386199部队”心里的这一空缺。据思南县思林中学一位长期当班主任的符XX讲,他所带的班级里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儿童。虽然他们已经意识到留守儿童问题,但也只能是尽其力量给予帮助,不能完全弥补孩子们心里的空缺。政府职能缺位,文化发展欠缺,留守群体的生活单调,心里自然会感到孤独。

(二) 文化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严重缺乏

农村社区文化设施是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也是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然而在我省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很多农村社区没有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场地,健身娱乐设施也是不多见。只有少数靠近城镇的社区有少量健身设施,参加健身的人群也多为老年人。“目前,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主要是以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为主,其建设资金也主要依靠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和部分自筹资金,投资渠道比较单一,总体的建设资金数量有限”。[8]有的农村社区已经建立起了农村书屋,各类供社区居民阅览的书籍整齐罗列在书架上,一问书屋管理人员结果令人大失所望,几乎是无人问津。2010年5月在贵阳市白云区都拉乡上水村调查时发现,上水村有只有3个村民组建有几件简单体育设施,但是由于年久缺乏维护,多已陈旧,有的甚至已经不能使用。在撤并教学点后,学生都到都拉营上学,村里的学校被长久闲置,现在校园内杂草丛生。上水村已经建立起农家书屋,农家书屋里面陈列的书籍种类齐全,摆放有序,并有专人负责管理,但是来农村书屋借书阅览的人却很少。在思南县很多农村社区还没有建立起农村书屋,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主要靠传统经验。农民围着看电影摊之类的行为却普遍存在。

(三) 农村社区居民文化生活贫乏,不良习气有滋长倾向

在农村社区生活的农民,他们的文化生活除了看电视、听光光碟或手机里面的音乐外,日常生活中基本没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只有少部分有小孩儿的家庭,父母会陪孩子打打乒乓球、羽毛球。在思南县城,正月十五这天许多人会去游沙 5 洲,政府部门为了保证人们游行的安全,也会派交警、公安等负责安全救援工作。但是由于距离县城远、乘车不便、不舍花钱等原因,只有极少一部分农民愿意去游沙洲。思林乡四角小学的学生杨XX说,以前哥哥姐姐们读书那会儿学校都会举办文艺活动庆祝“六一儿童节”,可是现在他们都是放假在家,还得干点农活儿。农村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很单

一、乏味。这无形中助长了一些陋习,例如斗地主、搓麻将等等,使原本属于是娱乐活动纸牌、麻将演变成为了赌博的工具。随着农村社区居民经济收入的增长,花样也越来越多,赌博的数额也越来越大,有的一盘麻将下来要输一两百块钱。只要是有举办婚丧嫁娶酒席活动,就可以见到牌桌。为了让大家玩得开心,主人家一般会准备一两桌麻将,五六副扑克,这已经成了一项惯例。很多人却不以为然,美其名曰是为了增进交流,沟通感情不得不打,许多人还表示自己很无奈。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在我省的很多地方还是一张白纸,有的文化站建立后根本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带来的本应该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更多肯定与投入和对神圣的虚幻的宗教与迷信活动的排斥,然而目前许多地区的农村社区却恰恰刮起了一股宗教的热风,缺乏高雅、健康的文化生活的农民在致富的同时把空闲的时间交给了宗教,从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与心灵的慰藉。而一度几近消失的巫婆、神汉也不知何时又走俏乡里,出门选吉日、建房看风水、有病跳大神,各种迷信活动又开始频频登场。”[2]

(四)农村社区文化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服务人员的素质不高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队伍是进行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事业的主要力量。而现在的农村文化事业主要还是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乡村文化站等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机构,主管干部和工作人员兼职过多,人员缺位现象比较普遍,文化工作者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普遍较低,农村文化建设目的不明确,加上农村文化人才后继乏人,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队伍现状令人担忧。据思林乡干部符XX讲,大多数乡镇干部初始文凭都不高,最高的也就大专文凭,虽然后来有去进修本科文凭,但是文化水平提升不大,他自己干基层工作二十年,初始文凭是中专。

(五)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力度不够

在思南的农村社区,许多老年人都爱听云南的山歌。云南山歌由于其光碟价格低廉,歌唱的内容贴近农民的生活,并结合现代思想以及反映现代农民生活状况而深受喜爱。但是对比我省农村社区文化的发展,我们不禁要发问:我们贵州农村也拥有丰富的文化,为什么却没有转换成生产力呢?这其中有文化自身特点的因素,例如思南土家花灯、安顺地戏,铜仁地区的傩戏,这些戏种的表演技巧 6 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并且似乎透露着重重的神秘色彩,能看懂的人少之又少。但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力度不够。2012年10月5日下午,一个由外国人组成的旅游团来到了安顺市西秀区的吉昌村囤堡文化社区参观。此时我恰巧在这个社区玩,才有幸观赏到了安顺地戏。早前就了解到有很多专家学者在对囤堡文化进行研究,特别是安顺地戏。带着一种好奇的心理,我认真看完了安顺地戏的整场表演,安顺地戏留给我的更多的是神秘感。我访问了家住西秀区囤堡的同学,她也表示对于安顺地戏也不是很了解。安顺地戏作为安顺地区特色戏剧,历史悠久,曾造访法国、西班牙、日本、新加坡等国,但是在贵州本土的发展却令人堪忧。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大,安顺地戏在民众中的知名不够,以至于2005年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影片《千里走单骑》中错把安顺地戏当成云南面具戏。此外安顺地戏还存在演员年龄偏大且队伍人数逐年减少,很多有地戏队的村寨已停锣息鼓多年没有演出等问题。

四、 我省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对策探析

党和政府对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也是非常重视的,从1998年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开展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在乡镇都建设文化站。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出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都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面对当前我省农村蛇舞文化建设存在的一些列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地方政府带动,转变思想观念,重视文化建设

在中国农村,长期以来实行的都是政府行政管理模式,人们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模式,这一模式已经在农村文化中扎下了根,若想要在短时间内转变政府管理模式,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政府应转变思想观念,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视起来,带头发展好农村社区文化事业,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经济建设实践告诉我们,在政府带动下开展各项工作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政府的号召对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具有积极引导作用。据思南县思林乡一位乡镇干部符XX讲,乡镇府的主要工作是发展经济,特别是烤烟种植。文化工作也主要围绕党的政策、计划生育、科学种田等的宣传上面,经济建设一直处于乡镇府工作的重心。地方政府,特别是乡镇一级的地方政府,是离农民最近的一级政府行政机关,政府的思想观念、政策实施直接会影响农民的思想和行为。只有政府带头转变观念,重视文化建设,才能激发农民积极参与文化建设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农村的文化事业才能真正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二)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加强农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

农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的缺乏,直接影响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文化基础设施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的物质基础和保证。文化设施建设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我省除了18个世居民族外,还有仡佬组等众多民族,各民族有不同的习俗文化,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要根据农村社区文化的地区文化差异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差异,继而在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方面呈现出差异性的特点,鼓励弘扬和挖掘民族民间特色文化,引导地方和社会资金支持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发展农村特色文化。由于我省山地较多,农村社区人口较为稀疏,可以村民组为单位,在人口较为集中的地方建立小型文化活动场,设置一些体育活动设施。

(三)加大农村社区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引进和培养社区文化建设能手,培养民间艺术的继承人,让文化资源薪火相传

要开展经常性的社区活动,必须要有一支稳定的专职队伍,各项文化设施才能被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其健身娱乐等功能。人才的选拔和任用直接影响着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开展的水平,因此要严格把好用人关,要选用和培养一批政治素质好,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组织能力的文化从业人员。选拔优秀的人才担任文化骨干,采用聘用、招考等多种方式并用来选拔人才。要进一步加大基层文艺人才培养力度,通过 选调培训和下乡辅导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加大乡镇和农村文艺骨干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思维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在多元型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安顺地戏在逐渐萎缩,演员年龄偏大且队伍人数逐年减少。很多有地戏队的村寨已停锣息鼓多年没有演出,长此下去,令人担忧。掌握思南土家花灯艺术精髓的艺人多为五十以上老年人,有的年逾古稀,随着时间的流逝,花灯艺人们渐渐老去,有的甚至已然故去。因此一方面要运用现代摄影摄像技术搜集和记录农村文化资料。另一方面要积极挑选和培养民间艺术的继承者和接班人,让灿烂的民间艺术永放光辉。

(四)充分收集和挖掘农村社区的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实现传统民间文化与当代先进文化的有机结合,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传统民间文化是农村居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它们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历史,反映了当地群众的审美情趣,富于渗透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传统性特征。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要注重突出发展乡土文化特色,充分发掘本社区的人文资源、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资源,并对之加以整理、保护、传承和利用,使之成为农民所共享 8 的丰富精神财富。在此基础上,注重把传统民间文化与当代先进文化相融合起来,不断加以创新,推出更多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打造出本社区文化的精品。思南土家花灯是土家族民间歌舞艺术,演唱内容多为土家人民的生活,音乐轻快,婉转动听,动作优美。最初思南土家花灯只在思南县许家坝镇、张家寨镇、塘头镇、文家店等少数地方流传,经过思南县政府文化工作者们挖掘和创造,思南土家花灯艺术不断发展。2003年由思南师范编排的大型现代土家花灯歌舞《思南姑娘大脚板》演出后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2005年思南土家花灯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6年花灯艺人徐朝政参加贵州省首届花灯大赛,荣获 “贵州省民间花灯王”称号。截止2011年思南共整理出版了《思南土家花灯集》,制作了《乌江花灯情》光碟3000张。贵州省江口县太平土家族苗族乡云舍村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村寨,素有“中国土家第一村”的美称。这是江口县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及靠近热点旅游景区梵净山的地理区位优势打造的一个新的旅游点,实现了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反应农村社区建设成绩的好坏,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息息相关。政府带头转变思想观念,加大人、财、物投入力度,搞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同时也是在搞农村社区建设。多种方式招揽文化人才,提高文化工作者的服务水品,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解决农民文化生活单

一、文化基础设施严重匮乏等问题,既是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又能提升农民的文化水平,对于农村社区建设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我省农村社区比重大,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丰富,每个农村社区都有自己的发展优势,可以探索自己独特的文化发展模式。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要让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上一个新台阶仍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赖晓飞,胡荣.论社会资本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基于CGSS2005年调查数据的分析和思考[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8(6).

[2]王红星.我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对策探讨现[J].代商业贸易,2009(5). [3]逯惠艳.浅析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以农民文化需要为视角[J].行政与法,2011. [4]李平,张姣妹.发挥民族歌舞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今日民族,2011(1) [5]田雪原,廖逊.人口与社区综合发展研究[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3. [6] http://baike.baidu.com/view/431922.htm.2011-08-17 9 [7]http://old.tz.gov.cn/tzdz/Template/001/showinfo.aspx?infoid=82003377-3f8b-490a-9adc-19cd3c84c891&categoryNum=002&siteid=113.2011-11-22 [8]王强,朱惠斌.社会管理视角下的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探讨[J].成人教育,2011(9) .

第5篇:贵州农村贫困现状调查

(以盘县为代表)

一、盘县地理背景:

盘县位于贵州西部、六盘水市西南部,地处滇、黔、桂三省结合部,素有“滇黔咽喉”之称,周边与水城县、普安县、兴义市和云南省富源县、宣威市接壤。全境南北长107公里,东西宽66公里,总面积4056平方公里。全县辖6个街道、14个镇、7个民族乡。总人口118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9.2万,有汉、彝、苗、回、白、布依等27个民族;农业人口96万。县人民政府驻地红果经济开发区。

二、农村主要致贫原因:

(一)缺乏劳动力,家庭成员年老或残疾

缺劳力的贫困人口是扶贫工作的难点。目前,盘县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没有任何形式的医疗和社会保险,对农户而言,如果家庭中有残疾人、体弱或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员,不仅对家庭没有收入的贡献,反而还增大支出,导致家庭长期陷入贫困之中,难以脱贫。我县现有贫困户中,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比重为34%,此类贫困户很难通过自己的努力脱贫,就是脱了贫也容易返贫,需要政府和社会对他们进行救助。

(二)长期患病或突患疾病和重病

贫困户中若有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而医疗费用又居高不下,有的甚至债台高筑。对贫困农户来说,生病以后,常常是小病扛,大病拖,对不能再扛、不能再拖的病,治疗费用就成了这些农户的沉重负担,这类贫困户因为长期积累的医疗费用和长期生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自身无精力和信心摆脱贫困。

(三)自然环境较差,资源缺乏

我县占三分之一的农户地处山区,其中有12.5%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山区,农户居住分散且远离场镇,交通不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贫困户经济的发展,对生活在很差的自然环境中的贫困户采取常规扶贫措施,往往会因为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自然环境而效果较差。

(四)缺资金,缺项目

缺资金、缺项目的贫困农户的经济状况一般都处在脱贫的临界线上,对此类贫困户采取帮扶措施容易见成效,针对这类贫困户,应从提供增收项目,提供资金、信息方面给予帮助,使其尽快摆脱贫困。

(五)劳动力文化素质差

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贫困人口因贫困而失学,又因失学而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调查结果表明,贫困农户的劳动力文化素质状况较差,贫困人口中文盲率为48.5%,贫困人口平均受教育时间2.92年,大大低于全县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由于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六)自然灾害是造成贫困和返贫的重要原因

有的农户本来家庭经济状况就差,超过贫困线就不远,若遇天灾人祸,如种植业减产减收,养殖业遇瘟疫,或因家庭成员突然伤残、死亡或其它自然灾害等,就可能造成贫困或返贫。

(七)供养子女读书

因供养子女读书而致贫的,他们占贫困人口的5.9%,这类贫困户随着子女成长,读书毕业和就业后,一般都能摆脱贫困,通过采取帮扶措施也容易见到成效。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大

通过扶贫措施难以摆脱贫困的农户,主要是缺乏劳动力的伤、残、病和五保户中的贫困人口,他们所占比例也相当大,为60%。其次是居住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自然资源缺乏,生存条件较差的边远山区的贫困人口,他们想脱贫因受自然条件制约,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财力不足,扶贫资金缺口大

县乡两级财政比较困难,绝大部份乡镇是贫困财政,由于财力不足,扶贫资金投入甚微,甚至根本没有投入,使贫困人口脱贫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差,没有危机感

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决心。部份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消极保守,思维观念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党政机关党员干部踊跃为贫困户捐物捐资,部份贫困户便产生严重依赖思想,甚至少数人认为,机关干部为贫困户捐物、捐钱是应该的,反正他们吃不完、用不完。

(四)两年脱贫计划时间紧、任务重

贫困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存在于任何社会制度的国家,旧的贫困户消除了,新的贫困户又会产生,它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的动态反映。因此,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是各级政府长期的基本任务之一,扶贫又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扶贫攻坚不是两叁年内就能消除贫困,要准备打持久战。这次调研中乡镇普遍反映县上下达两年内完成的脱贫任务,时间紧,任务艰巨,大部份贫困户突击性地脱了贫,由于返贫防御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因灾因病容易返贫。

(五)在宣传报导上没有把握好重点,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对扶贫攻坚的宣传报导,应重点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形成的制度,采取的具体措施;重点宣传贫困户在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下,通过自身努力,借助外力挖掘自身潜力,积极发展家庭经济,寻找到脱贫致富路子的典型事例。过多地宣传各级党员干部为贫困户捐物、捐钱,第一,给党员干部造成了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一般干部收入低,见领导干部为贫困户捐钱捐物,自己借钱也得捐。县城搬迁,被迫到新县城购房,干部职工经济十分拮据,党员干部的收入水平和家庭负担情况差异大,大多数干部不堪重负,县、乡镇干部反映十分强烈。第二,容易滋长贫困户的依赖和攀比心理。如县上一名领导捐资3000元为安昌镇双福1组贫困户邓从贵建房,该村3组叶正友认为自己的房子比邓从贵的房子还烂些,也要求为其建房。

四、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长效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有保障

一是要建立面向农村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有绝对贫困人口中有相当一部份是无劳动能力的人口,通过扶贫开发很难脱贫,只有纳入社会救助范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势 在必行。二是要提高和扩大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和保障范围,增加农村公共卫生支出,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防止农户因病返贫和因贫失医。将农村五保户、特困户、残疾人贫困户纳入农村医疗救助范围,给予医疗救助。三是建立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辍学救助机制,切实解决贫困适龄儿童的辍学问题,保障贫困户子女受教育权利,杜绝少年新文盲的产生。我们建议:(1)认真落实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政策;(2)免收在城镇务工的贫困农民工子女借读费;(3)在筹集的扶贫发展基金中拿出部份资金资助辍学的贫困生复学,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四是要尽快建立农民养老保险金制度,使外出务工的农民能在为当地和家庭创造财富的同时,解除自己的后顾之忧,并能从一定程度上遏制贫困人口的增加。

(二)改革农村信贷体制,建立扶贫信贷制度

当前农村贫困农户的资金短缺现象十分严重,农户贷款难和信用社放贷难同时存在。而对于有劳动力缺资金的贫困户来说,在找准了项目又能获得小额度的贷款就如鱼得水,有可能尽快摆脱贫困。如宝林镇依托镇信用社,对部分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实施小额信贷,帮助贫困户解决因发展种养殖业而无资金的问题。由贫困户主动申请,镇政府、信用社根据申请发展项目进行评判把关,村组督促实施,发放每户贫困户贷款金额在1000元至2500元之间。今年全镇已针对贫困户发放小额贷款56300元,共扶持了25户贫困户。

(三)建立扶贫政策机制,解决扶贫专用资金 一是建议县委、人大、政府在审定财政分配方案时,从财政总盘子中划出适当份额作为全县扶贫基金使用,建立扶贫发展基金专户,帮助重点贫困人口脱贫。二是每年从预算外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存入扶贫发展基金专户,作为扶贫资金使用。三是实行非农经济返哺农业经济的办法,可按非农企业营业收入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扶贫专项资金使用。

(四)开展科技扶贫,提高贫困人口素质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培训的投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使大多数贫困人口掌握一至二项实用技术和操作技能,如优质、低耗、高效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等。建立扶贫培训基地,狠抓劳务输出培训,加大智力扶贫力度,为贫困农民外出务工和寻求就业门路创造条件,通过培训基地源源不断地将他们推荐到省内外企业务工,增加贫困农民的收入。通过狠抓技术扶贫、劳务扶贫,使贫困人口的素质得到普遍提高,管理能力普遍增强,经济效益普遍增加,进一步培养贫困人口的“造血”功能。

(五)推进项目产业扶贫,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主要途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农产品为原料,以加工或销售企业为龙头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通过拳头产品带动基地建设,通过基地建设联系千家万户。根据地方特色和优势发展以种、养、林、果为主的特色农业。如现在各乡镇正在抓紧发展的水稻制种、蚕桑、水产养殖、蛋鸡、肉牛、奶牛、肉羊、肉兔养殖、优质水果、蔬菜基地建设,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专业协会+基地等形式,依靠科技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乡镇除抓紧实施县上规划的扶贫新村、村通公路、卫生院改革以及“五改三建”等项目外,还应根据本地实际需要,通过招商引资不断引进新的项目,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搭建经济平台。

(六)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宣传教育,开发内动力

发挥宣传舆论正确导向作用,有深度、有质量地宣传种植业、养殖业技术,宣传城乡实用技术、经济信息,宣传有理想、有志气、奋发有为发展经济而脱贫的典型事例,为扶贫攻坚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乡镇、村基层政府在加强对贫困人口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的同时,还应通过举办培训班的形式,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宣传教育,向他们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宣(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传党和政府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帮助他们分析贫困原因,引导他们牢固树立自强自立、勇于战胜困难、勤劳治贫、勤劳致富、守法致富的信心。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大好时机,利用政策的优惠性努力寻求发展家庭经济,脱离贫困的路子。对子女不尽赡养义务造成老人贫困的应加强法律和道德教育,令其限期改正,不应把责任推向政府和社会。扶贫应先扶志,在贫困人口中大力倡导人穷志不短、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的精神,不能坐地等穷或依靠外援,应充分调动贫困人口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内动力,使他们自觉地投身到扶贫攻坚的活动中去,主动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发展生产,发展经济。

(七)扶贫攻坚应突出重点,分类化解。现有扶贫对象按其经济发展状况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发展型、维持型、萎缩型。重点扶持发展型,积极帮扶维持型,救助萎缩型。发展型贫困户,经济发展条件基本具备,只差一点启动力或外部要素,通过扶持很有发展前景,收入可以赶超当地平均水平。维持型贫困户,发展经济内外部制约因素较多,通过改善基本条件,经济基本上可以启动,经济收入基本上可以达到或接近当地平均水平。萎缩型贫困户,一般为老弱病(绝症)、残、疯、傻等年龄老化、丧失劳动力人员,发展经济先天不足,后天无法补救,通过扶持脱贫基本无望,建议将其剥离扶贫范围,纳入社会低保,以社会救济帮助其生存,实行自然淘汰。

此外,在干部联系贫困户工作中,应该明确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帮助贫困户出点子、想办法,提供信息、技术,协调各种关系,有条件的可从资金、物资上给予适当扶助。不要搞成法定的供养关系,承包到底。贫困户脱贫,内因起决定作用,重要的是通过主观努力,借助外力来实现这一目标。

第6篇:贵州省产业结构的现状

贵州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其优化对策研究

邹定斌

贵州财经学院金融学院

贵州省要加大金融业改革力度,把金融资源重点投资投入到烟草业、旅游业、白酒制造业、中医药苗药制造业、能源电力业和特色旅游食品产业的开发上。

一、贵州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变动趋势

经过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和调整,贵州产业结构出现了显著变化。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由“

一、

二、三”型向“

二、

一、三”型再向“

二、

三、一”型的转变,产业 结构逐渐向合理的方向转化。

第一产业。牧业发展较快,林业、渔业均有小幅上升,初步扭转了过分偏重种植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单一传统生产格局,初步实现了农业经济多种经营、综合协调发展,但一产内部结构调整变化不大,种植业比重仍然较大。

第二产业。在工业内部结构中,轻工业比重不断上升,重工业有所下降,非公有经济发展加快,非国有经济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大幅提高,贵州省加快了对工业结构的调整,在加强建设能源原材料工业、机械电子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加快了以卷烟和饮料酒为主的轻工业的发展。在巩固“两烟一酒”等支柱产业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电力、铝和铝加工、冶金、汽车零部件工业等新的支柱产业。

第三产业。贵州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层次较低,仍以传统商业、服务业为主。近年来,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文化、体育尤其是房地产业稳步增长,所占比重逐年增大,上升势头强劲,同时,商业、饮食业快速增长,持续保持了第三产业中主导部门的地位,运输、邮电行业也有一定的发展,近几年,我省旅游业、房地产业迅速倔起,高科技信息产业发展很快,新兴产业不断涌现。

贵州省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最大、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的时期,表现在:一是农业基础进一步牢固,粮食生产实现了基本自给的历史性跨越,畜牧养殖业比重有所提高,非农产业发展加快;二是第二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在三次产业中最高,是推动全省国民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两烟一酒”、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旅游业、生物药业等优势产业发展较快,形成了一批有较强实力的企业集团和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但工业产品中的主流产品仍集中在初级产品加工业和能源、原材料工业等基础工业,而机械、电子类产品所占比重还很小,产品结构层次仍然很低;三是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提高,有加速增长之势,第三产业的新兴产业迅速倔起,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证券、技术、信息产业等已具一定规模,旅游业发展迅速,尤其是房地产业增长势头强劲,比重不断上升,已成为扩大就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和推动城镇化的重要力量。四是产业结构变动的总趋势是农业比重下降,工业和制造业比重仍然较大,服务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实现了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转变;五是资源有效配置呈合理化趋势,生产资源逐渐向优势企业汇集,产业发展已进入以数量扩张为主转为以素质提高为主的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由短缺转为相对过剩,结构调整的重点由解决比例失调转为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六是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交通“瓶颈”对优势产业的制约得到缓解;七是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功能进一步发挥,以大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和“双百镇”为重点的城镇建设取得成效,城镇化水平达到23%左右,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产业的发展和提升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二、贵州省产业结构的特征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相对优势)理论认为,不论一个国家( 地区)的经济处于怎样的状态,经济力量是强是弱,技术水平是高是低,都能确定各 自的相对比较优势,即使总体上处于劣势,也可从诸多劣势中找到相对优势。据国务 院发展研究中心运用区位商等指标(某地区某行业增加值占全国该行业比重/该地区 该行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也称为比较优势系数)分析,我省产业及产业结构调整有 如下特征:

1.贵州省的产业结构正处于激烈的变动过程中,变动强度大。这与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相吻合,即经济落后地区在工业化进程中结构变动必然强烈。

2.工业结构的整体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表明我省工业结构调整突出了专业化与地方特色,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3.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下降趋势明显,但系数值仍然较高。表明我省产业结构与全国产业结构的雷同程度有所降低,同时,较高的相似系数也反映了我省产业结构与全国产业结构的雷同程度仍然较同。

4.比较优势行业大都集中传统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资源开采及加工业,新兴 产业和高附加值行业优势不突出。电力工业近年异军突起,优势地位进一步增强,农 业、机械设备修理业、煤炭采选业、食品制造业、冶金等行业仍然保持比较优势地位 ,金融保险是新兴比较优势行业,我省具有发展潜力的旅游业、制药业仍不具备比较 优势,必须加快发展。

5.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低,产业结构综合素质不高。我省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综合 指数1990年为0.77,1999年为0.78,在全国排名均为26位,我省 的产业结构综合素质不高。这表明,我省必须加快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工业化进程,并 且在工业化进程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加大产业分化和重组力度,重视发挥市场配置资 源的基础性作用和区域分工,避免重复建设,进一步提高产业素质。

三、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1.受国内外市场的影响,传统的资源禀赋优势受到需求的影响越来越大。国际市场方面,90年代以来,世界市场上初级产品和制造业产品的价格持续走低。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1年世界经济展望》的报告,制造业产品价格指数由1990年的100下降为81,初级产品(非石油产品)总价格指数下降为91,其中除农业原材料和肥料价格指数分别上升为103和107外,食品、饮料、金属制品价格指数均已下降到84-92之间。我省初级产品的出口收益将受到不利影响,加入WTO这种影响将会更加直接。但是一些战略性矿产品的不可再生性将导致其价格升高,为贵州相对充裕的同类资源产业带来市场机遇。石油和煤炭作为不可再生的能源,在世界能源需求结构中仍然是最重要的。据专家预测,由于石油的稀缺性日益突出,转向燃煤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一些专用金属产品价格的长期走势将会坚挺。国内煤炭市场自2000年下半年以来结束了长期低迷状态,国内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扬,出口煤炭价格涨幅更高。因此,我省相应的资源比较优势可望继续保持。国内市场方面,一般加工业生产能力普遍过剩,传统的数量扩张型产业发展路子难以为继,90年 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商品普遍短缺的局面初步改观,一般加工业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初级产品的需求大幅度下降。同时,城乡市场许多商品仍然供给不足,特别是农村市场购买力不足,需求不旺。全国市场结构性过剩和短缺并存的供求态势仍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对贵州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必将形成日趋明显的制约。我省的工业化程度较低,加速工业化的要求十分强烈,而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多集中在初级产品领域,调整的任务重、难度大、周期长。因此,我省在加速工业化进程中,既要处理好调整与发展、发展与调整的关系,又要发挥资源优势,不单纯走外延型数量扩张的产业发展道路,必须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项目和产业。

2.城镇化水平低,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对于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我国整体城市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而贵州的这种矛盾更为突出。

(1)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更落后于工业化水平。从比较劳动生产率(某产业的增加比重/该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来看,1998年贵州三次产业这一指标的差异在全国和三大地带中均属最大。这说明贵州三次产业的增加值构成与其从业人员构成的背离程度在全国最高。在正常情况下,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其从业人员比重应该就是城镇化水平一致的,否则,生产要素就会从效益较低的产业流向效益较高的产业,直到产业间的效益差消失为止。贵州三次产业之间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最大,而城镇化水平却最低,表明我省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演进水平,各产业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受到严重阻碍。这是影响贵州工业化进程和工业经济效益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2)城镇化严重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按国际上公认的“世界平均模式”(即人均收入在1000-1500美元的国家,城镇化率应在35-45%之间)衡量,1999年我国人均GDP已接近800美元,按市镇人口(包括市镇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计算的城镇化水平为30.89%,我国整体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基本上适应的,仅稍显滞后。我省1998年贵州人均GDP大约为500美元左右,按“世界平均模式”我省城镇化率应该达到30%,但我省的城镇化率仅为23.74%,我省的城镇化水平落后于世界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近6个百分点。城镇化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3)城市化水平的滞后,严重影响了生产要素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造成了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农业现代化进程受阻,大大限制了第

二、三产业的发展。我省经济发展的结构质态大致相当于工业化中期,按照产业结构调整的正常进程,农业就业比重大幅度降低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前提,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第

二、三产业加速发展的需要,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快慢和高低受制于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我省城镇化水平的滞后,严重影响了生产要素的流动,其结果是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缓慢。

3.市场化程度较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主要依靠市场导向,并以企业作为结构调整的主体。因此,一个地区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越高,企业越有活力,就越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据经济学家樊纲等人的一项关于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的最新研究,贵州省排于全国的第25位,得分低于全国平均分5.28和西部平均分3.90,市场化程度低成为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4、体制对结构调整的制约。与资源配置一样,结构变动受制于体制环境。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直接配置资源,市场和企业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不大,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内在联系被割裂,产业结构陷入结构严重失衡状态。改革开放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体制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新的体制、宏观调控体系及运转机制的形成和完善需要一个过程,当前我省乃至全国的体制改革特别是政府管理的改革进程仍落后于企业、价格、物资、外贸等方面的改革,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和市场化进程,形成了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性约束。产业政策的制定滞后,推行更是缓慢,不能与市场的供求变化相适应,丧失了对产业发展的指导性和约束性。企业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体,但长期以来,大部分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推行的是在政府一元所有权基本不变的前提下的改革,国有股在国有改制企业“一股独大”,企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得到了相当的经营权和激励机制,但在出资人所有权和法人财产的权利界限上并没有真正做到产权清晰、责权明确和科学管理,政府极其有关部门随时可以利用手中的出资人权利,干预企业的自主经营。在这种体制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地方的短期行为是自发而又难以抑制的,必然导致企业不顾产业政策的短期利益驱动投资行为,进而加剧了产业结构的失衡。

5.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投资软环境不如人意,对外开放度低,阻碍了国外和国内东部和中部产业向我省的转移。贵州省的硬环境虽有很大改善,但由于地理条件限制,从全国的整体上看,比较成本仍然较高,不具备比较优势。

6.贵州省人力资源质量低,科技发展相对滞后。知识化趋势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影响是重大的。从全球经济发展的态势看,世界经济正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技术密集、智力密集产业的比重显著上升。我省的经济从整体看属欠发达省份中期,少数地区还处于较为落后的农业时代。我省经济知识化的底蕴是相当不足,在知识资源的占有方面与全国有较大差距,1999年,我省从业人员受教育的比重初中是26.0%、高中是7.8%、大专及其以上是2.7%,而全国的相应指标分别是39.9%、11.9%、3.8%,差距相当大。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质量低影响了我省的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据一项对全国各省市区的八项科技指标的综合评价显示,1998年贵州科技进步综合得分在全国排名第30位,仅高于西藏,我省科技进步和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相当不足。

第7篇:贵州省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贵州省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贵州省大健康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表示,2015年,贵州全省医药制造业总产值384.13亿元,增加值101.63亿元、增长6.9%。以苗药为代表的民族医药总产值突破300亿元,苗药成为全国销售额最大的民族药。全省中药材种植及保护抚育总面积达到511.28万亩,总产量155.25万吨,实现产值120.12亿元,太子参、石斛、天麻、杜仲、薏苡、刺梨等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首位。全省新增社会办医疗机构129家,新增养老床位4.37万张,达到16.37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0张以上。初步核算,全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增加值达到440亿元、增长20%。

(二)产业集聚效应初显

成立了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认定命名了贵安新区、乌当区等10个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县、市、特区)。白云老龄休闲度假养生示范基地、梵净山度假避暑生态养老基地等一批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园区)颇具规模,“黔中综合健康养生圈”等健康养生产业集群加快构建。乌当医药园区、益佰医药园区、都匀医药园区、凯里医药工业园区等一批医药园区集聚效应日益显著,益佰、百灵等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聚集的千亿元产业集群“贵阳新医药产业圈”加快形成。

(三)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益佰、百灵、景峰等一批10亿元以上的医药企业加快发展,进入中国医药500企业14家,其中百强企业1家。朗玛信息成功收购39健康网,互联网医院等新业态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国药、广药、修正药业、天士力、华大基因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已经在贵州落户投资。景峰企业借壳湖南天一科技成功上市,新天药业等企业到中小板上市融资,威门药业通过新三板平台融资6亿元,三力制药成功挂牌新三板,大健康上市企业达11家,其中主板上市6家,约占全省上市企业总数的25%,形成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新三板大健康医药产业的贵州板块。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8篇:贵州旅游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吴琼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凯里 556000)

[摘要]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但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于后进地位。贵州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各种有利时机,抓住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力量加以重点解决,以推动整个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健词] 贵州 旅游业 发展对策

一、贵州旅游业的现状分析

(一)贵州旅游市场的优势

1.丰富的旅游资源

(1)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贵州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光著称于世。全省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1000多处,有12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里,随处可见直插云霄的奇峰、峥嵘诡谲的岩石、飞珠溅玉的山泉、云蒸霞蔚的飞瀑、烟波浩淼的湖泊池沼、高古幽深的溶洞峡谷,无不展现着贵州高原的奇特、古朴、神秘的魅力。

(2)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以民族文化、屯堡文化、历史文化为代表的多元山地文化,以其古朴神秘、热情奔放、多姿多彩吸引着广大海内外游客。这里世代居住着汉族及苗、侗、布依、彝、水、仡佬等17个少数民族,古朴的习俗和灿烂的文化蔚为大观。

2.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

贵州属亚热带高原山地,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6度,为四季皆宜的观光、旅游、休闲、考察、探险之地。尤其在夏季,已经成为众多游客的避暑胜地。

3.丰富的水资源

贵州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纵横,瀑布众多。黄果树瀑布世界知名。众多的河流造就了大量的漂流资源。而以赤水河水酿造的茅台酒,被称为“国酒”,更是誉满全球。

二、贵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第一、理顺旅游业管理体制。

在旅游业的管理体制上,要做到“三权”分离,使景区的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分属不同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行业主管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政府主导和行业主管是旅游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条例之一。所谓政府主导,指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政

府部门对旅游业要正确定位,给旅游业发展予宽松的产业政策和较多的投入。在旅游业发展中作好宏观调控,把旅游管理的权力最大限度地放在旅游管理部门。旅游管理部门则应作好旅游发展的具体规划;协调好旅游行业内部的相互关系;加强对旅游产品的监督和管理力度,把好旅游质量关。

第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

贵州比较具有市场竞争力是旅游资源是自然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来源于优美的生态环境。尤其是生态旅游的迅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更高了。贵州是一个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泛的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旅游的环境容量较小,在大规模开发旅游的过程中,如果不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管理,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接待人数不断增加,将引起生态环境质量的迅速退化,最终又限制着旅游的发展。因此,要保证贵州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努力做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在旅游发展中打出“生态”牌,在生态环境上大做文章。

第三、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综合素质,营造和谐的旅游人文环境。

从目前来看,旅游目的地总是在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这些地方一般都是相对比较贫穷落后的地方,当地的居民素质普遍偏低。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旅游者的目的、动机、兴趣爱好等都在发生着变化,旅游者更多的想要了解旅游地的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尤其是国际旅游的发展,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的交流将更为广泛。因此,客观上要求旅游地居民要具有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才能适应现代旅游尤其是国际旅游的发展趋势。旅游主管部门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旅游地的居民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等进行培训,这也是提高旅游地竞争实力的一种有效措施。

第四、严把导游质量关,提高导游员综合素质。

贵州有一批较有影响力的旅游资源,如黄果树瀑布、安顺龙宫、织金洞等,对发展入境旅游有一定的市场竞争能力。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贵州的导游员乃至全国的导游员的整体素质偏低,对旅游景点的相关科学知识背景了解不多,讲解时往往局限于一些表象的东西,比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景点的外观形象等。对于景区景点的一些内在的科学性的知识知之甚少,不能满足游客的求知需求。今后对导游员的录用考查要注重综合素质的考查。要大力培养能掌握多门语言的导游员,满足国际旅游迅速发展的需要。

第五、加强对贵州旅游资源的整体包装宣传,提升贵州旅游形象。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都很丰富,但长期以来,贵州旅游接待人数与周边省份如云南、广西、湖南等相比差距较大,许多国内国外游客往往经过贵州直达云南而很少在贵州停留。其中有一重要因素就是长期以来对贵州旅游的包装宣传不够,导致贵州的旅游形象较差,人们对贵州的了解不多,认识不深。要保证贵州旅游在今后的发展中稳步前进,政府必须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全方位、多层次地对贵州旅游进行包装宣传。要让国内国外的游客了解贵州的旅游资源优势和特点,知道贵州、向往贵州、走进贵州、怀念贵州。

旅游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产业,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贵州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把贵州的旅游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使贵州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成为西部地区的真正的旅游大省。

参考文献:~

《旅游地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保继刚 楚义芳 彭华 编著

《贵州旅游地理》贵州科技出版社 杨龙 编著

[作者简介]

吴琼(1980-12),女,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助教,旅游酒店与管理 邮编:556000电话:13885515660

第9篇:多彩贵州”体育旅游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路向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贵州体育旅游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贵州地区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体育旅游的优势,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从而实现其民族特色体育旅游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体育产业 贵州 体育 民族

近10年来,贵州省凭借自身经济快速发展和资源开发优势,体育旅游产业得以较快发展。但是,由于体育旅游在该省起步较低,可供借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不足,与两河流域相比,在规模、效益、档次和吸引力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加强贵州民族地区体育旅游产业的研究,合理开发体育旅游资源,为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体育健身娱乐需求,开发体育市场,促进旅游经济的积极发展,凸显民族特色和地域优势,促进体育旅游产业的全面提升和旅游经济的繁荣具有现实意义。

一、贵州民族体育旅游的现状

1.“多彩贵州”体育旅游资源概况

“多彩贵州”是中国西南内陆的贵州多民族省份的象征,山水风光奇特,民族风情浓郁、文物古迹古朴多彩、气候宜人,贵州被誉为天然“大公园”,有“中国避暑之都”的美称。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原生的自然环境、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形成了以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交相辉映的丰富旅游资源。贵州拥有黄果树、龙宫、织金洞、红枫湖、舞阳河、兴义马岭河峡谷、荔波樟江、赤水等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花溪、百里杜鹃等2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铜仁梵净山动植物、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赤水原生林和草海鸟类栖息衍生地和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遵义会议会址、从江增冲鼓楼、盘县大洞等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贵州已形成了以林城贵阳市为中心,以游览黄果树瀑布、龙宫、织金洞、红枫湖、马岭河峡谷为主的西线旅游区;以领略苗、侗民族风情为主,伴有舞阳河风光的东线旅游区;以瞻仰革命遗址、游览风光秀丽的赤水十丈洞瀑布和品尝国酒文化为主的北线旅游区,以及以瑰丽多姿的“小七孔”自然景观为主的南线旅游区。30余家3星级宾馆,14个国家级旅行社。景区、星级宾馆、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体育旅游市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2.省市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

良好的交通体系是确保体育旅游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支撑,贵州已有西南地区最大的公路、铁路、航空交通网,交通体系方便快捷。游客乘坐任何一地的旅游专线车,一般在3小时左右,就能方便地到达各地区较大景点。大量的人流、物流,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完善的旅游基础和良好的服务水平,以及便利的交通,为体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因此,随着贵州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和发展,贵州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休闲健身旅游蓬勃兴起

中国体育健身游的启动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消费模式逐渐向休闲娱乐转变。休闲娱乐不仅让游客参与各种游乐设施和娱乐活动,体验其中的知识与乐趣,而且以休闲娱乐为载体,将休闲文化、体育运动等形式与游乐主题融为一体,“多彩贵州”,满足了游客休闲、娱乐、健身的愿望。2008年5月1日至5日调查显示,36%的家庭外出旅游,在其旅游的人群中,44%参与了休闲娱乐游。为了适应这一新的需求,贵州各地兴起了许多休闲娱乐业,如红枫湖健身游(游泳)、佛教名山朝拜游(登山)、侏罗纪公园探秘游(健身走)、有惊无险漂流游(漂流)、瀑布溶洞风光游(划船)、黔西南森林氧吧,以及以民族命名的乡村游等等,这些主题鲜明的健身娱乐场所拥有大量的体育娱乐设施,在时间、交通、内容、消费档次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节假日均是爆满。

4.现代旅游项目成时尚,民族传统项目显倪端

近几年,贵州各地市先后组织和开发了很多尝试刺激类旅游项目,如自行车旅游、汽车自助游、攀岩、登山。由于这类体育旅游极具挑战性,参与的人较多。其中不乏影响较大的国际定向越野赛、汽车拉力赛、世界龙舟锦标赛等等。2008年所举办的屈原龙舟赛影响国内外,大大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体育爱好者,这为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仡佬族高台舞狮、苗族的采月亮等民族项目健身娱乐和观赏价值极高,遵义市赤水河独竹漂将在2011年登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赛场。

上一篇:万科地产置业顾问培训下一篇:糖尿病患者手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