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市场策划方案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贵州市场策划方案(精选8篇)

贵州市场策划方案 篇1

情况介绍

贵州市场是从7月份开始开发的,已过去3月有余,贵阳市铺货率比较好,除外其他地区个别城市有铺货,其余基本没有。销售方面,幼幼店铺销售还可以,其他店铺销售速度很慢,市场活动没有开展。

从以上情况看,贵州市场还属于导入期,前期工作开展较少,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为了能把销售工作做好,从现在开始,需加大产品导入工作,把铺货、培训、陈列、促销、活动、广告、公关等工作都启动起来,具体方案如下:

贵阳市场运作方案

贵阳市场铺货做的不错,暂时不做铺货工作,主要以后期维护和促进为主,具体做法如下:

1、执行童聪的免费检测活动,具体方案见《童聪免费检测活动方案-贵州市场》,具体安排为:每家店每月举行1次该活动。

效果:每次活动能现场销售20-60盒产品,能增加终端顾客对品牌的认知度。

注意事项:需做好每次活动前的组织工作,要有100名以上宝宝参加活动才能达到较好效果。

2、做好童聪品牌宣传工作,可以借助搞活动的时机张贴海报,发放彩页,和老板商量做童聪门头、灯箱、墙贴、吊旗等宣传用品,作为长期宣传用品。

效果:长期的宣传作用,费用不高 注意事项:愿意在店里做这些宣传用品的老板肯定是愿意把童聪作为主推的,就可以继续做下面这些工作。

3、开始做店员、导购、店长的公关工作,这个工作包括导购的销售提成、和店员的个人关系维护、平时的感情联络等。

效果:具有较好的销售促进作用,能够增加店员对品牌的粘合力。注意事项:导购提成可以通过店长组织发放,或者直接发放到店员,可以给店员赠送小礼品或者带点水果,零食之类的。

4、进行童聪导购员销售培训,培训内容为:《如何卖东西》,采用童聪实例进行模拟演练。

效果:增进导购员对童聪产品实战经验和推荐方法,让产品的成交率更高。

注意事项:老板对这项很支持,可以通过老板来做,让他安排组织工作,让店员可以卖出更多的东西,提高店铺销售率。

以上几点工作需要的人员安排为2-4人,结合相关工作任务可以分组安排。

贵州其它区域销售方案

贵阳以下其它区域销售较少,处于待开发区域,在不影响贵阳工作的情况下开展如下:

1、寻找合作伙伴

按一个城市发展一个合作伙伴的原则发展,寻找具有影响力的母婴产品商家,如有连锁,配送服务的大店家,2、在合作伙伴店铺中安排相关宣传内容,如门头、灯箱、张贴等,把相关设备借给店铺一段时间让合作伙伴自己安排做相关活动。

3、开发合作伙伴周边市场,让合作伙伴配送和提供相关活动和服务。

贵州市场策划方案 篇2

中秋节前, 为保障广大消费者过一个愉快祥和的节日, 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从8月18日起至8月31日, 贵阳市食品药品监督局组织各区 (县、市) 食品监管部门对月饼生产企业开展了专项检查。在专项检查中, 执法人员检查了各生产企业的生产场所和设施卫生状况是否满足食品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 是否存在利用陈馅制作新月饼、把月饼回收用于糕点原料、回收月饼再加工等现象, 并对月饼生产小作坊的肉制品和蛋黄原料来源进行了重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存在质量隐患的, 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 责令生产单位停产整改。对使用过期原料、非食用物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篡改标签中生产日期、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等违法行为, 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查处。涉嫌犯罪的, 移送公安机关, 并配合做好进一步调查工作。

六盘水强化重点专项执法

为切实维护“两节”期间群众饮食安全, 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六盘水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加强2014年中秋、国庆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 部署开展“两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强化中秋节期间月饼市场专项执法检查。督促月饼生产企业加强质量自管自控;加强突击检查和抽查;强化对加工销售月饼的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督检查;切实监督月饼经营者严把月饼进货关;强化对月饼质量的监督检查。

强化节日期间重点食品监督检查。强化重点食品、重点区域、重点场所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严把食品质量准入关, 切实保障节日食品消费安全。突出农村、城乡结合部、城市社区、旅游景区、车站码头等重点区域。

强化旅游景区等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以旅游景区及周边餐饮服务单位、连锁餐饮服务单位、中央厨房等为重点单位, 以餐饮集中消费区域、旅游景区及周边、高速公路沿线等为重点区域, 强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

切实开展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加强对农畜产品、养殖重点场所的监控和生猪、牛肉、羊肉为重点的“瘦肉精”检验检测, 强化养殖环节滥用抗生素及禁用药物的监管, 增加活畜禽销售前质量安全抽查频次, 加大肉品检验检疫工作力度, 确保检疫率达100%。

强化食品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打击力度。针对问题易发多发的区域、场所和薄弱环节, 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隐患排查, 加大对农村、城乡结合部等区域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力度, 对发现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食品和监督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 要依法采取有效措施, 及时处置。

安顺强化节日市场检查工作

清代贵州定期集贸市场初探 篇3

关键词:清代贵州定期市场

中图分类号:K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05(2009)02-39-45

定期市场是指规定时日,在一定范围内,集合卖者买者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经常性场所,主要出现于贸易不甚发达的历史时期或地区。战国秦汉时期,农民与市场联系的出现促使农村集市诞生,汉代,与最基层的行政组织“里”并称的“聚”,就是有固定市集的村落。唐宋年间,在市镇、村墟乡落之间,普遍举行定期的集市贸易,一般称为有约定俗成的集期的集场、墟市或圩市等,以城乡农民相互之间交换其各自生产的农产品、副产品、畜牧林业产品和手工业制品等为其主要特点。

据贵州可查的史料记载,宋代贵州境内的人们广泛参与贩马贸易及其他商品的交换,所谓“蛮马之来,他货亦至。蛮人所赍麝香、胡羊、长鸣鸡、披毡及云南诸物,吾商所赍锦、缯、豹皮、文书及诸奇巧之物。”主要就是在定期的集场上进行。这些定期集市经元、明两代的发展,至清代更为兴盛。20世纪80年代以来,史学工作者已有不少学术成果(如1998年版《贵州六百年经济史》、2002年版《贵州通史》等)涉及到这一时期贵州定期集市贸易的发展变迁问题,但到目前为止,全面论述清代贵州定期集贸市场发展史的专著、专论为数不多。本文拟对清代贵州定期集贸市场的发展状况作尝试性的考察。

一、清代贵州定期集贸市场的发展

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市场,在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和大城市中心地有常日集市的开设,而其他大多数的地方乃是以有固定集期的集市为主。“黔人谓市为场”,称赶集为“赶场”。明代贵州集场贸易发展迅速,“郡内夷汉杂处,其贸易以十二支肖为该市名,如子日曰鼠场,丑日日牛场之类。及其各负货聚场贸易,仍立场主以禁争夺。”以城镇为中心、在周围四乡轮流赶场已是明代贵州高原上集市贸易的突出表现。

清代贵州定期的市,既开设于州治、县治等稍大的都市,也开设于所谓市镇的小都市和村落。查阅清代贵州省的府州县志三十余部,发现无论是清代前期还是晚期,大多数志书中都有关于定期集场的记载,如载兴义府“郡境场市皆有定期,至期百货云集,”贸易兴盛。具体各地集场数及集期总览见表(1):

清代前期贵州定期集场在明代基础上有所发展,而至清代中后期发展更为迅猛。贵阳府所辖地四郊乡村,明初仅有附郭卯、申二场,弘治以来,增加子、寅、午、戌四场,至清道光年间共有集场40余处。遵义府所属州县在明万历年间,遵义县4场,桐梓县1场,绥阳县4场,仁怀县3场,至清道光年间,集场数共计246场。镇宁州明代仅有5个集场,清末增加到40个。永宁州在乾隆时有集场儿个,道光时发展到32个。不仅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如此。边远的少数民族山区各州县,集场也有增加,如边远的贞丰州,乾隆时14个,至道光时发展到21个集市。另外,沿河县在明嘉靖年间,有观音寺、沿河、宋家场、天乐井场、庙垭寺、大度场、唐垭寺场等,到了清代,除宋家场、大度场、天乐井场被淘汰外,新增加官舟、沙子场、晓景、捷克庄、淇滩、夹石、黑濑堡、譙家铺、思渠、土地坳、洪渡、老后坪、毛家渡13个集市,加上原有的,共17个集市,并已形成各自每月赶六场的固定场期。总的来看,清中后期贵州各地的集场数量较之以往历史时期有很大增长,体现出商品经济向前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同时,清代贵州各州县村镇的集市各自规定开市的日期,称为集期或场期,亦即所谓的”虚期”,”有人则满,无人则虚。”有十天开四次,集期一六三八,二七四九等;其次有十二天开四次,即三天开一次的,这是按十二支,例如逢子午卯酉开的。根据表(1)可见,十天开两次即五天一场和十二天开两次即六天一场最为普遍。道光年间,遵义府所属各州县村镇的集场以隔五天一场为主(即日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集),个别场另有规定(如遵义县高坪场日三六九集、八里水场曰三七十集,正安州合麻溪场曰一四七集)。兴义府辖境内苗族生活习俗:“每六日一赶集,谓之赶场,苗语曰猛己,亦曰拜,其苗女三五互相伴,群集其间。”特殊的有在同一场所开两次,如:青岩场原系屯堡,道光年间有居民80余户,因地在贵阳通往广顺、定番道上,市集繁荣,故有二场,一场在寅、未日,一场在已亥日。有的地方二场规模大小因日而异,大的叫做大集,小的叫小集。如安顺府亲辖地“大小鸡场,卯、酉日集,大场酉,小场卯。”总之,清代贵州普遍采用旧历或农历场期制和传统的十二支(生肖)谱系来规定各自集贸市场的场期时间。

二、清代贵州定期市场网络的出现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自然地理环境对经济的影响显然更大于行政区划,因而以自然地理条件来划分经济区域更适合我们的考察。如前所述,明代贵州已形成以城镇为中心、在周围四乡轮流赶场的特征。清代在集场更为勃兴的情况下,普遍形成了二个轮流赶场的市场网络。为了便于形象地反映清代贵州形成的这一市场网络,兹根据{黔南识略)所载集场数量以及地形地貌,来划分为六大经济区域,详见乾隆年间贵州各州县集场的分布列表(4):

综合表(1)、(2)、(3)、(4)、(5)、(6)来看:

1、清代贵州各州县,通常设有少则一、二个,多则三、四十个的定期市场。到各个定期市场来赶集的村落,以道光年间遵义府来看,村落的数目从十个左右到三四十村,这就说明定期市场有它自身所能辐射的范围。黔西南的普安直隶厅“场市三十八,城市一,余分布四乡,以十二支分配,逢期趁集。”黔东北的思南府“墟市大小不等,五方聚集,每逢集期,沿集一二十里村民摩肩交易。”松桃直隶厅“城市乡场,蜀、楚、江西商民居多,年久便为土著。……贸易以赶场为期,场多客民,各立客总,以约束之,场以五日为期。”在集场上,把本地方的产品和本地方不生产的生活必需品之类进行交易,前者以当地居民为主,由农民带来,后者主要由客商带来。按地理分布而言,遍布各州县内的定期市场可构成本区域内的初级市场网络,在此基础上各府属地内也构成一个市场网络体系,而全省则可看作更高层次的市场网络体系。

2、随着集市数量的增长,集场的分布密度也大大提高。到清代中后期,贵州已形成一个具有相当稳定性和相当密度的集市网。一般而言,一个地区的集场要受到所处地区地理条件、经济水平和交通状况等因素的制约。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地区的市场密度较高,反之则市场密度较低。根据列表,遵义府所属地域不超过10个村寨即有1集场,按遵义府所辖州县地域面积推算,方圆不超过50里地即有1集场;思州府、乎远州相邻两集场间的距离大多在30-40里之间;由于经济较发达、交通较便利,处于黔中地区的贵阳、安顺等地的集场密度大多达到相隔20-30里即有1集场。由表(6)可见,安平县以县城为中心每隔一

二十里即有1集场构成为地方市场网络,场期按十二支记期错开轮流赶场。而位于边远的少数民族山区各州县集场密度就要低一些,如兴义府按所辖面积和集场数,相隔50-60里有1集场,甚至更远。

3、清代贵州形成的定期市场网络具有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性。贵州自古乃蛮荒之地,系不沿海、不沿边的内陆高原山区省份。清代贵州农村集贸市场受地形、交通、外来移民及商品经济发展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繁荣与萧条在空间上反差也十分突出。一是大多数州县集市数量较明代有大幅度地增加,而有的州县却增长很慢,见表(4),最多者为普安厅(38个),少者是丹江(1个)、都江(2个)。二是少数民族山区发展缓慢,如黔西州(道光年间仅22场)、黔东南的丹江、都江等地;而较早由流官统治的区域如黔北的遵义府(道光年间246场)、黔东北的思南府(道光年间119场)等地发展较快。

三、清代贵州定期集贸市场的贸易经济功能

清代贵州定期集市上流通的商品种类很多。贵州不少地方志物产条中列有货属一项,如道光《遵义府志》卷17《物产?记载:货类有“锦、绢、雨毡、苗锦、花绫、鹿皮、布、铜、铁、铅、丹砂、雄黄、麻、棉花、漆、靛、纸、白蜡、黄蜡、桐油、菜油、茶、烟、五倍子”等等。民国《桐梓县志》记载,“货类有绸、毡、布、葛布、酒、鸦片烟、蜜、方竹笋、桐麻、棉花、铜、铁、铅、朱砂、雄黄、硝、煤炭、茶油、菜油、桐油、柏油、纸、靛、漆、黄蜡、白蜡、五倍子”等共29种。这些都是当地所产的农产品或手工业品,是在当地集市上出现的,其中也有一部分是运销外地的。贵州集场上也有很多从外省输入的商品,如黎平府,雍、乾以来,“商贾日众,南海百货亦捆载而至,古州遂为一都会”。清代贵州最大的商业城市——贵阳市场上,川盐、川广杂货,两湖棉纱、布匹,江西的瓷器等,都是大宗商品,并由此转销各地。其他城乡市场莫不如此。在清代的商业贸易活动中,由外运销进入贵州集市上的主要商品是食盐、布匹、棉纱,而以食盐为大宗;定期集市上向外运销的主要是土特产品,包括农林产品及矿产品,重要的有马、茶叶、木材、桐油、生漆、铅鋅、水银、朱砂等。

清代,各州县的定期集市在贵州高原亡星罗棋布,其基本的经济功能就是满足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1、从清代贵州各州县每一个单独的定期集市来看,它是广大居民参与市场、进行以余缺调剂为目的的商品交换的主要场所。其主要功能就是小生产者之间进行有无调剂,以满足各自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定期集贸市场不仅是生活资料市场,也是生产资料市场;不仅为满足小农、居民衣食日用方面的各种需要服务,同时也担负着保证小农经济生产和再生产正常运行的职能,而城市居民每日所须的食粮也多依赖于附近村民以集市贸易形式提供。(贵阳府志,余篇}载:“省会贵阳,其城老幼俟苗民负粟人郭,……苗粟一日不至则饥。…会城食米全赖定番、广顺,若定番之米数日不至,价则陡昂。”可以说,每一州县内的定期市场就是本地方区域经济的动脉。

2、从作为一个网络体系的定期集市来看,清代贵州定期集市网是大规模、长距离商品流通的基础。它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已成为地区整体经济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清代贵州定期集市的时间、空间分布上都反映出它与小农生产和生活的密切相关,州县内相邻集市和相同层次集市的集期大多呈交叉搭配,这一点既可以保证无论生活用品还是生产资料性商品,都可以在一年之中的任何一天在县境范围内购买或出售,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开市间隔较大的不便。在定期集市上,虽然不乏“赶溜溜场”的商人的经贸活动,但交换的主体主要是居住于四乡的农民,而客体则主要是集市周围村庄里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和部分异地商品及城市手工业品。从此意义上来说,清代贵州定期市场还具有维持个体小农家庭生计或提高其生活水平的经济功能,“民间殆物物互市,以有易无而已。”综合来看,这些定期市场已成为广大乡村个体小农家庭从事商业活动、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的逻辑起点,也是广大乡村生产的农副产品向更高一级的城市市场流动的起点,同时也是异地商品及城市手工业品进入个体小农家庭消费的终极市场,

总的来说,清代贵州定期集贸市场的成长与繁荣,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前提下,商品经济的力量普遍向广大的乡村渗透,从而出现了清代贵州各州县的定期市场普遍勃兴和发展的现象。

2012年贵州支教策划 篇4

项目背景及意义: 背景:

通过电视与网络我们了解到贵州偏远山区大多数孩子的父母外出务工为孩子们赚取学费和支撑家庭,家中只留老人和幼儿。孩子们成为留守儿童,缺少的是陪伴和关爱,显得自信心不足,容易低落,这非常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并且不少家务和农活也早早地让孩子们承担。当地人几乎家家养猪、牛、马。土豆和玉米是主要农作物。孩子们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不是完成作业,而是不得不趁着天未黑去庄稼地里割草喂家畜。天天如此,这不仅占用了孩子们玩耍和写作业的时间,而且也是小小年纪的孩子们的一种不该承受的负担。另外,在龙井小学和寨子小学的支教生活,让我们了解到当地教育资源的严重匮乏。情况是缺少老师、缺少教室、缺少图书。种种不利因素导致了当地孩子们的成绩普遍较低。不仅书本上的知识没有掌握好,孩子们的思维也没有得到锻炼,知识面比较窄。

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接受更好的教育,全面发展,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是我们努力的目标。通过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适合、科学的支教活动,我们旨在巩固孩子们的基础知识,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面,为孩子们营造快乐、温暖的成长氛围。弥补当地教育的不足,促进当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意义:

1、孩子们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为以后的学习打好扎实根基。

2、通过各种文体娱乐活动,让孩子们处在快乐、和谐、温暖的成长氛围中,孩子们能够增强自信,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3、别样的科学实验课让孩子们感受科学的魅力,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思考,锻炼孩子们的思维,拓宽视野。

4、与当地学校共同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并为创造适合当地学生的新的教学方式作探索和努力。

5、丰富支教内容,为公益志愿活动注入新的活力,使之更具效果和科学性。

6、随着支教活动的深入和创新,为后续志愿服务提供借鉴,逐渐完善内容;并能够在社会上产生影响,共同关注西部山区的教育。团队相关经历:

因为这支队伍今年才组建完成所以队伍以团队形式去做活动的经历还没有。但团队成员都有着丰富的做志愿者的经历,有些成员也曾经参加过支教活动。队员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且都在学院、学校各部门担任过部长、副部、干事的经历,所以做事认真负责,集体荣誉感强烈,信念坚定。相关经历的总结、经验:

问题:第一次组队怎样做到团队成员的配合熟练与相互信任。经验:在支教之前我会组织团队参加一些集体会议,这样既做到了集思广益又能增进成员间的了解。并参加一些素质拓展活动,增进信任。公益目标:

预期成果:通过丰富的课程,让孩子们在知识上与动手能力上学到更多实在的东西,同时丰富其假期生活。

受益群体:支教团队 预期成果:更多体会生活的艰难,让队员内心认识到只有用智慧与努力战胜困难、肯吃苦才能有出路;同时埋下爱心种子,将来有成时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受益群体:公益队伍

预期成果:激发志愿者的激情与热情,为爱心人士做榜样,为爱心事业添砖加瓦。

实施地点及评估:

项目团队构成与优势:

队伍人员设置:

队长1名:负责日常活动的组织与人员安排,处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副队长1名:负责队长管理团队,如果队长因事不在,可行使队长权利 文秘2名:负责记录活动,管理团队日志。

通讯员2名:负责联系团队成员、学校以及记者等。摄影摄像2名:负责拍照和摄影。

财务管理1名:负责财务的管理与记录。

团队优势:经过社团培训,队员对支教活动与经历有详细的了解,并且对支教生活有了思想准备。团队成员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成员都有生活自理能力。队员们有很大的热心、强烈的责任感和具备各自独特的才能,团队磨合比较成熟、协作比较好。队员主要由大二同学组成且都曾经参与过社会活动。志愿者招募计划:

4月5日,我们正式面向全校学生进行支教队员招募。此次招募大约12人,倘若报名人数太多,可进行关于生活技能的面试或者给报名者具体讲解贵州支教地的情况,然后再次让报名者选择。

4月6日——4月7日 校园、网络宣传并报名 4月11日——4月12日 支教经历讲解并面试 4月13日 队员名单确定 4月14日 公布志愿者名单

已完成的前期调研与准备:

(1)确定了团队核心,确定了活动时间表,已完成部分活动策划与安排,完成了与辅导员合作机构的联系,制定团队分工方案以及团队制度,建立内部支持系统。

(2)制定整体宣传策划与方案,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宣传与实施。

(3)搜集团队成员前往项目实施地所需的材料,包括地理情况,项目实施地环境,项目实施地风土人情,前往目的地的火车时间表,当地政府的联系方式、学校基本资料等。

(4)撰写项目实施的计划书。完成队员对活动中需要的物资进行清算,并制出预算。

(5)计划详细修改。

(6)项目团队经过讨论和协商,制定出合理的分工。暑假前:调研与准备:

4月:团队成员招募。

5月:团队成员培训及完成工作教学任务分配 6月:针对各自的任务进行准备 6月末:对队员准备情况进行考核

7月初:临行前的安全教育及过程中纪律的强调 暑期活动具体计划:

此次支教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宣传;中期目的地活动的展开;后期成果展示。接下来详细介绍中期与后期的活动内容。由于字数受限制,关于活动的详细细则与团队的管理制度请看《新浪博客》。

中期(7月10日——7月31日):

以教学为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除了单纯的语文、数学、英语及自然科学的教学外、更加注重对孩子们生活小知识、健康小知识、动手能力的培养、欣赏能力的培养。开设音乐欣赏、影视欣赏、篮球、科学小实验课、健康小知识课(关于生活习惯、饮食、劳动、玩耍游戏方面等)、航空航天小知识课、历史课(关于红军在贵州部分经历的故事)、地理课(画出中国地图、介绍孩子家乡的地理位置以及当地乡土风情与习惯,让孩子们知道大山外还有更大的天地;)、理想的引导课等。

课程介绍:

1、篮球

我们都知道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所以我们充分认识到在沉重学业压力下一个好身体对学生的重要性特别是我们即将面对的初三学生,所以我们将体育课的主要形式放在篮球上面。我们会通过比赛赏析来先让学生认识到打篮球过程中学生将得到怎样的锻炼,我想不仅仅是身体上,更该让学生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之后在课上通过讲解篮球规则和篮球技术让学生明白打篮球也学要开动脑筋的,之后的教学比赛则需要学生活学活用及重视团队配合。

2、科学小实验课

根据不同学龄段的学生,在支教前期事先安排好实验数量和内容,并且带去相关实验器材,实验所需材料与操作简单,几乎无任何危险,不涉及危险物品,旨在通过实验让孩子们注意到习以为常的东西原来大有学问;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与操作能力,使其具有实验思维与能力。罕见材料有团队带过去,普遍材料就地取材。

3、健康小知识课

支教前期通过搜集与生活、卫生、健康有关的资料,组织队员通过问答小知识或者制作印刷小册子等形式带过去。在课上队员们根据当地孩子们家庭生活环境以及已有的接触,给孩子们具体详细讲解孩子们生活的点滴,让孩子们明白怎样做才能让自己更健康、更快乐的生活。队员们的培训在支教前期与学校医院合作。开设这个课程旨在指出孩子们日常生活中不好的习惯或者行为,并且指导他们养成正确、良好的生活习惯。

4、历史课与地理课

我们开设历史课让孩子们具体详细了解历史,同时也会带去部分有关的图书或者提前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文档、图片、视频等)带过去,旨在让孩子接受更多长征这段不屈艰难的历史,希望能够给他们带去更多的动力去克服困难与挫折,战胜自然因素带来的不便。同时孩子们对自己家乡的位置以及当地特产、风土人情了解不多,我们队员通过网络等方式搜集相关资料让孩子们更多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也希望通过这个内容让孩子们了解世界的广大,开阔他们的眼界。(我想在历史课的过程中主要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现,这样能更加好的激发学生们的上课热情与参与程度,观看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发表评论阐述自己的观点)

5、理想引导课

以励志歌曲、电影或者故事来引导孩子们树立较大较长远的目标,让他们在很小就知道理想重要性以及自己身上的责任。同时也可通过演讲等形式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想法,队员们予以支持与鼓励,并加以引导。每班进行一至两节课。

6、影视与音乐欣赏课

通过让孩子们欣赏网友、老师、同学推荐的适合电影和听的歌曲,让他们懂得欣赏美,在娱乐的同时也能够在看或者听中学习和理解其中的意义。这些课程旨在丰富学生们的心灵与见识。献爱心——队员同行动:

1、家访

在征得孩子家长同意后,安排队员到一个家庭生活一天(一个白天包括早上、中午、下午)和家里孩子一起体验一天里孩子所做的事,队员可以帮助家庭做农活比如割草、放牛、喂猪、摘菜做饭等;对家庭困难较大的学生将部分爱心物资带过去,希望能够稍微帮助孩子们;和孩子的父母聊天,了解其家庭情况、孩子们生活情况与学习情况。家访结束后队员们要求写不少于300字亲身感受以及可能对自己的影响。

2、爱心资助

1、我门将通过对班级学生及当地老师的了解选出班级中家庭情况困难的学生给予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因为我们这次活动的形式主要是同学们自费自愿参加所以没有赞助,但我们仍会尽我们的力量或是自己想办法或是联系爱心人士来帮助班上困难的学生。联欢活动:

支教最后一天,各支小队根据所在学校情况组织联欢活动。联欢可包括:组织话剧(剧本团队可带或者由孩子们自己想象安排)、歌舞、个人技能等表演。联欢可邀请校长、老师参加(可邀请其表演),队员自备演出内容,队员帮助孩子们准备孩子们的表演。中期活动时间表 7月10日

队员与孩子们熟悉,发放部分物资,可安排部分课程与游戏 7月11日——7月17日

按课表上课,教学计划逐步落实 7月18日——7月21日 孩子们休息,家访计划落实 7月22日——7月28日 按课表上课,教学计划进一步落实;26号确定资助学生对象并且与其父母协商商谈一些问题;28号留影合照 7月29日

进行各种体育比赛,评优评奖 7月30日

进行联欢前的组织与训练(平时课后可安排训练),颁发参赛纪念奖品,留影合照 7月31日

各个支教小队进行联欢活动

后期(9月10日——9月20日):

通过网络或者媒体展示支教情况,并且希望能给孩子们募捐资金建设水泥操场和围墙。备注:

关于前期募捐、中期实施、后期总结相关文档、表格等见《新浪博客》。暑假后:项目收尾、评估及成果展示:

8月10日—9月2日

完成活动过程中的财务整理,详细统计活动支出花费细节;向指导老师和合作机构负责人简要告知活动基本情况;整理活动的视频与文字资料,完成文字报告、PPT和视频制作、图片筛选、发票收据的整理等工作;

9月7日—9月10日

向指导老师和合作机构负责人提交活动总结资料(包括文字总结、PPT、视频总结等);在社团网络宣传阵地(西祠胡同、博客、微博、人人主页等)发表活动总结的文字与视频资料;积极配合相关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在社会和校园进行宣传。团队管理及相关制度:

团队要求:

1.队长统筹全局,召开会议,调配人员,受到全员的监督;

2.突发非紧急状况由全体队员讨论,最终由队长决定,紧急情况在场队员随机应变。

3.各小组依据活动计划各司其职,可以协商调节;

4.按时参加例会,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部署接下来的工作。相关制度:

(1)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言行举止有礼貌,衣着整洁;

(2)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注意处理好与当地民众的关系,待人谦虚,不随意指责他人缺点,不准与群众发生争执,不随意插手当地纠纷;

(3)在交通工具上,应注意安全,保管好自己财物,互相照顾;(4)期间不许私自外出游玩,不得深夜外出;

(5)未经请假,不许私自中途返回,如有特殊情况,确需提前返回,需说明理由待批准后返回;

(6)队员不得在夜间进行野外活动,晚上11点之后不得擅自离队,不得进行有危险的野外活动。

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案:

可能出现的问题:部分家长可能对支教活动不理解,拒绝孩子参加

对应预案:提前给家长讲解本次活动的目的和公益性,表明队员学校和身份,争取家长的信任。

可能出现的问题:项目执行进度未能配合计划进度或者在执行中发现计划失误或者不够完善

对应预案:活动前加强队员与队长的培训与训练,严格按工作计划进程安排运作。在活动过程中,如有特殊情况,队长在争取大部分队员的同意下,可随机应变,及时调整计划。

可能出现的问题:队员突发受伤,急性病发作 对应预案:立即联系当地医院,寻求最快帮助;在医生未来之前,可适当采取救急措施(必须要求正确,这必须在前期培训中加强训练)。

可能出现的问题:队员产生感冒、腹泻、发烧、皮肤过敏等症状 对应预案:可告知队长,由队长安排队员负责带其买药治病。可能出现的问题:孩子不听话或者不配合 对应预案:在校长或者老师帮助下,对孩子进行交流,并且主动和孩子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用无私的纯真与友爱来和小朋友交心。

可能出现的问题:突发自然灾害

对应预案:及时联系当地村民或者校长听从其安排与指挥,切勿随意行动 可能出现的问题:队员或者孩子突发人身安全事件或者孩子或者队员出现失踪事件

对应预案:立即报警和联系医院,将相关信息如实说出,配合调查与安排,切忌隐瞒或者不报。

可能出现的问题:家访过程中出现蹭饭或者频繁家访

对应预案:前期对队员进行教育并且严格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各队队长进行监督与指导。

可能出现的问题:孩子们由于和队员刚接触还不熟悉,课堂气氛沉闷,没有活力

对应预案:课前课后以及平时多与他们接触、聊天、玩耍,努力和他们建立良好关系;同时课堂内容要有吸引力,吸引孩子们的眼球,也可以通过玩游戏等和孩子们“玩开”。项目可行性分析: 此次活动主要在偏远山区,我们面临的问题主要在,第一:路途遥远,生活条件较差的地区,队员可能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但只要我们做好适应工作,自行带一点应急药物这个问题可以解决。第二:与当地学生家长甚至是村民的交流问题,因为我们所在地区苗族较多,我们一定要求队员注意当地风俗习惯,上课交流要求耐心,工作要求细心,态度一定要端正。

我想在报社的帮助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我们一定可以圆满的完成支教工作。

项目后勤保障:

1、活动前准备好活动所需的用品以及器材,并保证活动中有懂得修理技术的队员在场,以确保活动中若发生器械故障能及时进行修理或替换,使活动能顺利进行。

2、准备足够的常用药物。由于活动在夏天进行,需准备充足的治疗感冒、发烧和防蚊虫叮咬的药物等。

3、在出发前,队长对个人行李物品做出温馨提示,确保个人备好个人所需的物品、药品和足够的衣物等。组织全队购买个人保险。

4、对于队员的外出行动,如走访家庭、宣传、个人生活需要的外出行动做仔细登记并且及时追踪。

5、在当地吃饭自己做的情况下,队员克服食物缺乏、单一的困难,在活动中不抱怨、不放弃。

项目可推广性分析:

本次活动旨在进我们一份小力量尽可能地给山区的孩子带去欢乐与小知识,在活动中通过和孩子们交流与谈心,进一步了解山区孩子们生活面貌和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将根据当地情况举办较为丰富的活动,尽最大可能给孩子们带去欢乐的同时身体力行让孩子们学到生活小知识和小技能,同时对大城市的世界有初步的了解。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将会和孩子们、他们的父母以及老师一起互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同时主动和媒体进行联系,让更多的人了解爱心支教活动以及当地孩子们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可能能力和影响有限,但是我们相信千万条小河只要坚持不懈,注定可以汇成大海。我们也将会尽我们最大的可能多为孩子们的美好将来出一份力。支教活动结束后,小队和仍然保持与学校、儿童书信、电话等联系,给予孩子们鼓励和支持,保证效果的延续性。补充信息:

授课时间表 8:30——8:50 早练

9:00——9:45 第一节课

9:55——10:40 第二节课

10:40——14:00 中午休息

14:00——14:40 第三节课

14:50——15:35 第四节课

15:45——16:30 第五节课

队员课前课后安排

8:20前安排一人负责开班级门,各班代课“老师”安排早读内容;9:00前完成吃饭,准时上课。10:40可安排人员回去做饭,其余空闲人员可参与图书室的整理或者备课或者和尚未回家的孩子玩耍游戏或者安排孩子准备节目等。14:00之前完成午饭和午觉,准时上课。16:30后可安排人员做饭,其余队员可整理图书室或者备课或者家访或者组织孩子们表演等等,对于路非常远的学生可安排两三个队员送其回家。在活动快结束时,各个支教小队可根据自身或者时间情况灵活安排一些比赛项目或者活动提前等等。学校管理制度:

1.班级点名制度:第一节上课前和放学后进行点名。

2.请假制度:学生离校或有事不来上课一定要和班主任说明原因。

3.巡视制度:学生在校期间,教学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负责巡视,保证课堂秩序和学生安全。

4.听课制度:每位任课老师每天至少旁听一节课。

5.在课间时间安排专门老师负责孩子们安全,以防孩子们打闹,出现意外,可和学校原老师联系,帮忙管理。

人员分配:

朱云杰:队长,主要负责语文、书法课。

施梦娇:副队长兼财务管理,主要负责数学课,以及班主任。邓茂莎:通讯员,主要负责英语课。屠家华:通讯员,主要负责科学、书法课。黎海清:文秘,主要负责英语课。

兰星海:摄影摄像,主要负责语文课。董丰俊:摄影摄像。

潘 敏:文秘,主要负责英语课。安修艳:主要负责数学课。

暑期社会实践赴贵州策划书 篇5

XX年暑期社会实践策划书

(前期1)

愿光

之荣心之

志愿之心,荣光之路

——赴贵州修文县暑期社会实践策划书(前期1)

一、活动名称:

志愿之心,荣光之路

——赴贵州修文县暑期社会实践

二、活动背景:

1,响应国家号召,“到西部去”,到欠发达的地方去。据XX年省经济排名,贵州省仅列第31位,人均gdp仅为6742元,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2,在汶川、玉树灾后重建,国家及广大民众投入大量关注及帮扶背景下,同样需要关爱的贵州更需要我们。除了物质生活方面,精神生活上的单调同样需要我们关注。

3,据调查表明,杭州约有40万贵州民工,分布在杭州建设第一线的各个地方,为杭州乃至浙江省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奉献的背后,约有84.4%农民工未参加任何保险,与此同时,约有6.9%的留守儿童陷入完全失学窘境,半失学或无法接受系统教育者不计其数。送知识到西部我们义不容辞。

4,XX年暑期,我院曾以“责任:行动成长——计量学子修文行”为主题组织社会实践小分队赴贵州修文县开展实践,取得良好效果,并许诺“一定会回来”。

三、活动宗旨: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和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培养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积极投身实践,将优势资源回馈社会;在关注民生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其中的焦点问题,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剖析社会问题本质,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秉承“精思国计,细量民生”的校训,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团组织凝聚力,培养团员奉献精神。

四、活动目的:

1,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献爱心,送知识。引导他们用知识改变自己和家乡的命运。

2,在贵州在杭务工人员及留守家属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千里之外心连心。

3,为当地居民带去新的气息,丰富其精神生活。

4,在实践中了解社会,体悟生活,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传承量院学子的志愿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五、活动主题:

关注民生,体悟生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六、活动时间:

XX年5月下旬到9月

七、活动地点:

贵州省修文县

八、方案亮点:

集送知识(支教)、献爱心(募捐图书)、送温暖(千里传情)、深度了解社会(社会调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实践活动。通过此次是实践活动全方位的融入社会。其中各子项目,比如千里传情,也有其独特之处。

九、可行性分析:

贵州方面:经济状况决定,上一期为证,修文县需要我们这样的大学生志愿者。当地某小学校长曾数次表示希望我们再次组队成行。,之前一期实践活动取得很好效果,为我们留下了较好的群众基础与关系网。我们可以加以利用,更顺畅的进入角色,完成实践任务。

杭州方面:支教热情高涨,同学普遍有英雄主义情怀,在持有一定信任的情况下,对于此次实践的参与度较高。最终队员数量质量与组织方所能提供的信任成正比,即级别越高,队员质量越好。

十、前期准备:

1,第一阶段:

① 策划实践活动,完成前期策划,报请分院立项。

② 构思实体活动。

③ 联系相关人员及单位。与原修文县某小学金校长取得联系,接洽时间相关事宜。

④ 决定队伍人员构架。

2,第二阶段:

① 与杭州、贵州相关政府联系,取得相关许可及便利。

② 与杭黔各媒体联系,争取最大的曝光率。

③ 招收队员,完成队伍组建,同时征集创意。

④ 决定最终实体活动。

⑤ 决定人员分工。

⑥ 争取公益赞助。

3,第三阶段:

① 就各细节问题进行安排,分工解决,完成最终策划。

② 组织图书募捐。

③ 安排“千里传情”拍摄。

④ 准备相关物品购置。

4,第四阶段:

派出先遣队实地接洽

十一、人员构成:(最终人员分工依实体活动确定而定)

依对内对外分行政组、职能组,可以兼任。

1,行政组:

① 统筹组:5人。负责整体工作调度。

② 后勤组:5人。负责团队的后勤保障。

③ 财务组:2人。负责团队开销及资金管理。

④ 外联组:4人。负责联系政府媒体等涉外事宜。

2,职能组:

① 支教组:5人。负责当地小学生的课程教育。

② 图书组:2人。管理募集所得图书,并帮助当地建立微型图书馆。

③ 千里传情组:3人。负责视频录制及播放,完成千里传情活动。

④ 调研组:4人。就当地的民生状况组织调研,形成报告。

⑤ 文艺组:3人。组织文娱节目,丰富当地人的精神生活。

⑥ 机动组:3人。随机待命。

注:先遣队:5人。

共计:20人

十二、征招队员:

1、确立人员编制

2、面向全校各个分院、专业征召队员。要求身体素质好、吃苦耐劳、有团队意识。有实践活动所需的相关特长。

3、分院内部通知08、09各班。其他分院计划在寝室楼下张贴招募海报,接受电话报名。

4、计划机电学院7-10人。外院10-13人。以08级为主。

5、招募队员同时向报名者征集创意,充实主题活动。

6、组建团队,具体方式视报名情况而定。

7、统一开会,增进了解,并确立分工,着手准备各自的工作。

十三、联系政府:

1、联系当地乡政府,安排食宿。

2、联系当地教委与学校,安排支教。

3、联系当地民政部门,取得相关资料,利于开展活动。

4、联系铁路部门,争取专窗等优惠。

5、联系当地团委,安排相关事宜。

注:相关资源可与XX年实践小分队成员取得联系。

十四、联系媒体:

要同时与两地媒体沟通,最好有跟踪报道。相关资源可与XX年实践小分队成员取得联系。

十五、公益资助:

十六、主体活动:(最终主体活动待征集创意后确定)

1,支教:帮助当地学生学习,引导他们以知识改变命运。

2,组建图书馆:用募得图书组建微型图书馆,并帮助管理。丰富当地人的精神生活。

3,千里传情:录制在杭贵州务工人员视频,传递到留守家庭,再将留守家庭的讯息传回杭州。

4,社会调研:深入调研当地的民生问题,形成报告。

5,联欢晚会:丰富当地人的精神生活。

6,订立志愿服务合同:确立长期帮扶关系,传承下去。

十七、后期工作:

1,完成千里传情

2,形成调研报告

3,组织专题报告会

十八、路程设计:

1,乘火车至贵阳,普快,票价100元左右。具体车次与铁路部门协商。

2,转汽车至修文县,具体与当地政府客运部门联系。

十九、注意事项:

1、本次团队所用经费统一由财务组管理,队员如需使用经费一律先由队长签字,然后方能领钱,任何人不得以个人名义申请公共经费。

2、一切活动以安全为第一,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行动前队员进行医疗急救知识的培训,备齐常备药品。活动过程中出现疾病、受伤等情况及时自救,并求助当地的医疗部门,重新安排日程后报告总部。与当地政府部门和公安机关随时保持联系以保证安全。同时,注重自我保护,遇不法分子,冷静对待,顾全大局,不蛮干。

3、在活动期间务必保管好个人财产和公共财产。

4、在实践活动中,每个队员必须端正态度,戒骄戒躁,严肃认真对待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同时发扬吃苦耐劳、互助友爱的精神,自我管理,自觉整理好内务,并承担相应的集体任务。

5、为维护学校和学院良好声誉,小在活动期间必须注意个人形象,按照统一安排着装,礼貌待人,违者经指正不改者作自动离队处理并上报院领导。

6、活动期间,队员必须按统一安排行动,未经队长批准,不得以任何个人意愿单独行动,未经队长批准,如有此类情况发生,做自动离队处理,后果自负。

7、准时集合,不迟到、不拖拉,一切集体行动听从带队老师和队长指挥。队员应积极的对实践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不得以在学生会内任职的高低为原因产生矛盾,意见不同可以一起讨论,不得争吵。队内各项事物由集体讨论决定,统一意见后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8、队员应尊重整个团队的安排,认真完成各项实践任务,不擅自行动,对自己的行动负责。如对安排有异议,需在安排制定后和大家讨论个人见解,经大家同意后依实际情况实施。

9、为保证实践活动顺利完成,所有队员在活动期间必须认真负责地完成给定任务,对于多次不能完成者返校后给予通报批评。

10、小分队队员完成当天的调查任务后,晚上可以自行活动,但不得单独行动(至少三人以上),需向负责人说明去向,且必须于当晚九点前回到集体住宿地,不得超时和在外过夜。

11、队员不得以任何个人原因私自在集体住宿地以外的地方住宿,如有此现象发生做自动离队处理。

12、实践活动结束后,所有队员必须回到学校完成后期事物后方可离校返家,离校前必须通知队长。

二十、经费预算:(拟定)

彩版宣传海报:2*12=24元

纸版宣传单:0.1*250=25元

本地交通费:50元

采购物品:400元

行程交通费:300元/人

食宿费:200/人

机动费用:500元

贵州民族大学校园广播剧栏目策划 篇6

一、栏目名称

《点滴民大》。通过广播剧的形式记录民大学子在校生活的点滴。

二、栏目主旨

大学生课余时间较多,为丰富贵州民族大学学生课外生活,特设置本档校园广播剧栏目。一来让同学们在课外之余聆听校园广播,二来锻炼同学们剧本写作能力和观察生活能力,三来提高大家的艺术鉴赏能力;四来通过广播剧这种形式记录在贵州民族大学的生活,以此激发大家对校园生活的无限热爱。

三、背景分析

广播剧是适应电台广播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戏剧化的,纯粹的声学性能,没有可视组件。戏剧取决于对话,音乐和声音效果,以帮助听者想象的人物和故事。根 据听众只能凭听觉进行欣赏的特点,广播剧以人物对话和解说为基础,并充分运用音乐伴奏、音响效果来加强气氛。人物对话是推动剧情发展的主要手段。校园广播剧这种形式相 较于其他艺术形式而言相对新颖,会受到广大同学的喜爱。

四、栏目结构

片花音乐(30秒),主播进行剧情介绍(2分钟),广播剧播音(27分钟),片尾(30秒)。

五、广播剧内容

广播剧剧本要反映校园生活,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虚构和加工,体裁不限(喜剧、悲剧、正剧、改编剧均可)。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广播剧剧本大赛,充分挖掘我校相关专业 学生的编剧才能,并组织专业教师进行评选,获奖作品作为《点滴民大》的剧目来源。

六、播出时间

每天18点——18点半。这个时段基本没有课业安排,且校园相对比较安静,适合广播剧播出。将广播剧剧本分割成若干段,分别在每天播出。

七、栏目组人员

A、栏目主持人

由于广播剧的特殊形式,需要多种不同音色的声音进行播音,于是可以在全校范围内选拔栏目主播的遴选,组织相关专业教师作为评委,获胜者作为《点滴民大》栏目的主播,总 人数以4到7人为宜。

主持人要求:广播剧要求主播的播音要个性化、口语化,富于动作性,演员播演一定要吐字清楚,表达准确生动感情充沛真挚,配乐应当富有特色,波澜起伏,动人心魄,音响效 果必须逼真,解说词应当帮助听众了解剧中情景和人物的动作状态。

B、剧本编辑

对选拔而来的剧本进行再加工,分成若干段落在每天播出。

C、音响师

广播剧不仅需要对白和解说词,也需要背景音乐的铺陈和点缀。因此需要专门人员负责音乐板块,两人为宜。

八、栏目宣传

在栏目开播前期,要进行前期宣传,可在校园醒目处挂条幅,作展板,贴海报等方式。还可以加入栏目类型(校园);栏目受众(对象);预期效果;经费预算等。

丁付禄(为艺考题目所做)

贵州市场策划方案 篇7

国家及兴义市政府颁发的相关建筑法规、规范;

兴义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

甲方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过程中甲方的有关要求。

2 宗地概况

⑴兴义概况:

贵州省黔西南州府所在地。是全国文化先进县 (市) , 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先进县市, 中国西部综合经济百强县 (市) 。贵州省经济强县列第八位。位于黔滇桂三省 (区) 结合部, 地处东经104°32′至105°11′和北纬24°38′至25°23′之间, 是黔西南州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兴义西界黄泥河与云南的富源县、罗平县相交, 南隔南盘江与广西的西林县、隆林县相望, 东北与安龙、兴仁、普安、盘县接壤, 辖区国土面积2911.1平方千米, 耕地面积3.04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29.15%, 市区面积22.2平方千米。

兴义地处高海拔低纬度地带, 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较大, 形成了独特的季风型、高原型、多样型的气候特点。

⑵用地概况:

区位:项目位于贵州省兴义市峰林东路西南侧。

用地面积: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72582.9m (以图纸为准) 。

用地性质:内含二类住宅用地, 绿地。

用地形状:用地形状不规则, 土地有较小高差变化, 为熟地。

周边道路:地块东面为峰林东路, 宽20m;北面为即将建成规划路, 宽约20m。

周边环境:地块西面为农田, 800米外为兴义市特有自然景观“峰林”。

3 工程规模

实际用地面积:72646.8m2, 建筑占地面积:18092m2, 总户数1748户, 建筑面积:248269m2 (地下室面积:25653.8m2) , 其中住宅面积:212577.6m2, 商业面积:7015.1m2。

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容积率:3.22, 密度:24.9%, 绿地率:38.4%, 停车位:886辆 (其中地上226辆, 地下660辆) 。

5 规划设计概念

地块近范围内并无特别优势景观, 但有活水一泉, 流量较大, 总体规划充分利用地块内的水资源, 希望将建筑、水体、绿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创造一种生态的风格的空间环境和生态庭园, 营造典雅、休闲、舒适的生活氛围, 建造以人为本的现代都市人居建筑环境。

我们将努力将此地打造成该区域乃至兴义最迷人的都市景象之一;成为兴义乃至贵州的都市高尚生活小区的典范。

6 规划设计原则

通过对用地条件的分析, 以及对住宅区规划现状与兴义市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 我们提出“营造生态的具有亚热带特色环境的都市高尚住宅小区”作为我们的规划理念, 为此, 我们提出以下五点规划设计原则:

⑴重视生态环境的保留与营造。充分发挥地块内的活水资源, 并加以合理地利用, 结合地块内的现状高差, 将泉水引入中心园景, 以水景形成区内主要的自然景观带及休闲空间, 结合森林大树, 绿地广场, 栈桥亭台, 形成丰富多彩, 参与性强的人居景观, 使人们可以轻松的享受到社区的内部。

⑵社区商业用房设计。沿峰林东路及平桥路设置商业用房及社区物管, 并配套有小区医务室, 还提供相应的服务设施和休闲娱乐场所。

⑶注重步行系统的设计。步行系统在小区内部是闭合的, 并联系各个住宅的社区中心及公共休闲空间, 是小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步行系统遵循“人车混行—人车分行—人车共行”的原则设计。蜿蜒曲折高低有致的步道系统, 造就了小区步移景异的独特环境。

⑷营造公共的娱乐休闲空间。住宅用地根据价值疏密有致, 尽量节约集中有限用地来创造公共休闲空间, 结合景观要素营造公共的滨水休闲娱乐绿化空间, 强调公共价值, 保护私人隐私, 小区主入口及社区商业会所作为最重要的公共空间节点, 并以一条生态的景观轴贯穿整个小区的核心与灵魂, 为整个社区共同享有。

7 规划设计

⑴功能布局。

小区在东侧峰林东中断路设置主要入口, 同时在用地内峰林东路南侧和北侧的平桥路设有车行出入口。主入口两侧, 入口建筑围合出了一个大气的景观入口, 通过延伸进小区的叠水泳池, 中心水景以及景观带, 大片的种植绿化, 茂密的丛林, 渲染了热带生态的森林的气氛, 使其成为整个社区的灵魂和重要的节点。

小区内包括综合用房、中心岛居多层, 东面沿街小高层以及其他周边18层住宅为主, 峰林东路和平桥路交叉处为极具城市标志性的酒店式公寓。沿峰林东路及平桥路布置沿街商铺。

⑵设计特点:

(1) 将大户型和整个小区50%的户型布置在可望见万峰林和内庭景观中轴的西侧, 同时享受自然的峰林奇观和精致的人工景致;

(2) 内部形成约2万平方米大型中心生态园林走廊, 其它户型分布中心园林周边, 取得良好的景观及开阔视野;

(3) 在局部小区中心布置房型较大的多层户型及底层临水别墅, 周边高层皆俯视内景, 在提升套型质量的同时又丰富多变了景观空间及建筑造型和户型;

(4) 沿城市干道住宅高低错落的布置了正对景观中心的版式小高层及高层, 通透采光而又具备良好的景观视野。

(5) 步行系统结合规划有效的将社区内所有住宅高效便捷的联系在一起, 小区内各有起伏蜿蜒的小道穿过中心生态的景观轴连接住户。居民可以通过步行系统通往小区各个开放区域。小区内各有起伏蜿蜒的小道穿过中心生态的景观轴连接住户。

(6) 半地下室车库根据现状地形巧妙设置, 除人防外所有车库为生态半地下室车库, 功能主要是停车;结合地形和半地下室形成的空间结构变化, 造就了小区内部中心岛居组团地面和中心生态景观长廊约3.5米的高差, 结合园林景观设计, 使小区内形成了多层次的、多样化的、多向视觉感受的生态立体景观系统。

⑶景观设计。小区的景观以适合当地亚热带生态的风格为主题, 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利用现有清泉, 设计一条长达400米的景观长廊, 并且通过道路等一些线状绿化渗透其中, 真正为居民提供一个休闲, 娱乐的活力空间。

第二层次:中心花园绿化系统, 水景作为主要的景观绿化资源, 贯穿小区南北, 使其成为小区的主要景观空间, 形成水域岛居概念, 将其变为能够提供居民步行, 休息, 聚会的场所, 并使其成为中心景观与各组团绿化的联系纽带。

第三层次:隔离绿化带系统, 以自然植物为主, 造就了小区内部独立的组团活动空间, 体现了安全与私密性的要求。

8 建筑设计

小区内建筑特点分为四点, 体现了高尚, 典雅的后现代建筑风格, 颇有人居气氛。

⑴岛居住宅以3栋为一组, 共8组形成4个饱满的岛居, 通过屋顶局部高差的变化及体形变化勾勒出一条优美, 舒展的天际线, 能从整体上带动内庭愉悦的建筑视觉感受;

⑵沿市政道路, 通过塔、板结合, 形成一条有规律和韵律的组合体形, 提供良好的城市建筑景观和具有典范作用的城市形象。

⑶沿地块西面为两栋一组的高层建筑, 建筑形体丰富多变, 组合方式各个不同, 为整个小区以及城市提供了一个又优美的天际线。

⑷酒店式公寓外所有的建筑皆为坡顶建筑, 契合当地风貌和高尚住宅的要求。

9 户型平面设计

⑴户型的设计上考虑日照与景观的多种因素设计, 各处户型根据不同形式都保证主卧南向以及客厅良好景观。

⑵住宅采用高标准设计, 每栋住宅均带电梯, 全部的户型都能取得良好的景观和开阔的视野, 主要卧室采用外挑凸窗, 尽可能的扩大了观景面。阳台主要以外挑阳台为主, 窗下墙外设铝合金隔栅, 预留空调

⑶住宅平面考虑到了经济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平面使用率高, 套内交通面积节约, 主功能空间无穿通, 餐厨配合密切, 在大面积户型考虑了入户过渡空间, 书房等的配套, 所有户型均具有较高的实用率, 整个小区的实用率接近90%。

⑷住宅户型吸取南方住宅内部空间丰富多变的特点, 客厅与餐厅相联, 居室集中布置在一侧, 既形成了穿堂风, 又将活动区空间 (起居、餐厅、厨房) 与休息区空间 (卧室、卫生间) 分离开来, 以较宽敞的空间 (厅) 对应怡人尺度的居所 (房) , 从而适应日趋完美的居住要求。

⑸注重安全性。所有阳台栏杆均考虑细致, 在美观的同时, 防止儿童攀爬坠落。所有低式凸窗台内均设置栏杆防护, 楼梯栏杆均选用防坠防攀爬式样。此外, 在上人的屋顶部位, 均采用实体栏板 (1.1m) 或与阳台栏杆做法一致, 以保证足够的安全度。

⑹住宅户内厨房、卫生间均采用局部下沉降板的结构形式。管道在本层内安装、维修。从而减少了对邻里间的干扰。室内管线暗装。

10 交通组织、停车设计

小区交通设计总原则为小区东南角至西北角的外围设计居住车流, 人流沿着住宅和景观贯穿于小区内部, 保证一定的人车分流。

采用三级道路系统:

第一级为小区外部城市干道, 作为城市与小区的联系交通, 城市直路的快速予人喧闹和匆忙急切感;

第二级小区内部车行主干道和次干道, 宁静休闲的社区居住环境给人从容舒展的感觉, 脱离城市道路的烦嚣, 使住宅过度到宁静的居住空间;

第三级小区内部步行道路, 住户进入私密的住宅空间, 园林掩映, 洋溢休闲的生活气息, 走进在生态的大森林内, 令人忘却城市的焦虑, 尽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通过三层道路系统的层层过滤, 有助于人们从喧闹的城市中脱离, 回到宁静休闲的家园。

小区内规划道路按宽度分三级:

第一级内环车行林荫道, 总宽5m;

第二级为小区次干道, 步道3m宽;

第三级为宅前小道, 1.5~2m铺装路面。

在中心园林下设置地下室及半地下室, 大多数住宅单元均设有电梯间直落地下室, 能保证各住户均能方便与舒适的使用地下停车库。

11 消防设计

⑴用地内设环形消防车道, 道宽≥4m, 路基承载不小于30吨消防车压力。

⑵每栋高层建筑均设有大于总周长1/4的消防登高面, 道宽4m, 距建筑间距>5m, 路基承载不小于30吨消防车压力。

⑶所有消防停车场直径>15m。

⑷消防车道转变半径≥9m, 道路坡度≤7%, 登高面道路坡度≤1%。

⑸高层、小高层根据层数不同设置相应消防电梯和自然通风的疏散楼梯。

摘要:本项目位于贵州省兴义市峰林东路西南侧, 兴义地处高海拔低纬度地带, 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较大, 形成了独特的季风型、高原型、多样型的气候特点。地块近范围内并无特别优势景观, 但有活水一泉, 流量较大, 总体规划充分利用地块内的水资源, 希望将建筑、水体、绿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创造一种生态的风格的空间环境和生态庭园, 营造典雅、休闲、舒适的生活氛围。

贵州市场策划方案 篇8

关键词:农产品 市场竞争力 支持体系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贵州是处于西部地区、欠发达的农业大省,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生产方式落后,市场竞争力弱,贵州农产品除满足本地需求外还需应对外界的市场竞争。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探讨贵州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而对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市场竞争力支持体系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农产品无论是满足本地需求与外贸需求,其流通过程中的流通渠道的健全与市场支持体系的建设、政策支持都有紧密联系。

一、贵州主要农产品的本地需求

1.贵州省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及变化趋势

消费结构及其变化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反映居民的消费特征及消费趋势,反映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程度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目前,贵州城镇居民在消费性支出八大类中,食品消费仍是贵州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重点。2003年1-5月份贵州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用于购买食品消费支出846.66元,增长8.8%。食品消费支出中增幅较大的是粮油类、蔬菜类、奶及奶制品类、干鲜瓜果类等消费支出,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3.3%、12.9%、26.9%和12%。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40.1%[1]。贵州居民食品消费由量的满足转向质的飞跃。食品消费结构呈现出新的变化和特点。恩格尔系数间接下降,1995年为49.9%, 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达到39.2%,首次低于40%;2003年,贵州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更进一步降为37.12%,这说明食品支出在城镇居民的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正呈下降的趋势。

2.贵州省居民猪肉消费的主要特征和变化趋势及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贵州猪肉价格居高不下,消费量依然不减。2006年底贵州省贵阳城区几个菜市场精瘦肉已突破了每斤15元,与去年春节期间每斤8元的猪肉价格上涨了近一倍 [1];其次,猪肉消费是贵州居民的主要肉类消费。从全国肉类消费结构看,贵州猪肉消费比重最大,占70.09%,中国肉类消费的增长潜力在贵州也最大,贵州农民人均消费量为27.99公斤,而重庆25.82公斤、四川25.33公斤、云南24.11公斤。2005 年全省人均肉类消费量(含城镇居民在外就餐消费)为35.50kg,肉类总消费量为139.57万t。其中猪肉人均消费30.45kg,总消费量为119.72万t,占肉类总消费量的85.78%;再次,贵州肉类人均消费需求总量呈上升态势,消费总量城镇大于农村。根据预测,到2010 年,全省居民人均肉、蛋、奶消费分别为45.65kg、3.07kg和7.58kg,2015年,人均肉、蛋、奶消费分别为59.18kg、3.64kg和13.34 kg,人均肉类消费比全国同期预测数高11.31kg。从预测消费趋势看,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肉类人均消费需求总量都呈上升态势,消费总量城镇大于农村。在肉类消费结构中,猪肉消费比重农村居民大于城镇居民 [2]。 现代农产品需求将超越“农民农业”实现农产品的产业化,优化生产环境实现农产品生态化,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农产品国际化。追求营养、健康型。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居民的食品消费将注重合理调整膳食结构,讲求食品结构的科学性、均衡性和多样性,绿色食品更加倍受人们的青睐。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高蛋白、低脂肪的牛羊肉及牛奶的需求量将会迅速上升,优质牛羊肉、牛奶和特色畜禽。

二、生产条件

1.资源禀赋条件

贵州的资源禀赋情况非常差,绝大多数指标排列全国倒数前几位,如人力资本(知识含量)、市场化程度、外贸依存度、固定资本份额、劳动生产率等等。贵州土地资源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坝地较少。山地面积为108740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1.7%,丘陵面积为54197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0.8%;山间平坝区面积为13230平方千米,仅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5%。这种地理特点,使得可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资源不多,特别是近年来,由于人口增多,非农业用地增多,耕地面积不断缩小。贵州耕地不仅面积小,土层较厚、肥力较高、水利条件好的耕地所占比重低,质量不高。对于农业生产而言,贵州土壤资源数量明显不足,可用于农、林、牧业的土壤仅占全省总面积的83.7%。

2.现有生产能力格局与生产规模

“十五”期间,贵州粮食总产量5538.8万吨,年平均粮食产量1108万吨,2006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310.8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1%,综合生产能力已经稳定达到1100万吨以上的水平。近10年,贵州粮食总产量增长26.97%,年增长率2.41%;粮食播种面积增长11.99%,年增长率1.14%;单位面积产量增长13.49%,年增长率1.27%;粮食人平均占有量增长11.76%,年增长率1.12%。粮食总产量增长中,单位面积增产的作用占53%,扩大播种面积的作用占47%。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生产加工规模小,缺乏集约化、规范化管理。全省除烤烟、肉类等产品外,多数农产品仍靠农户手工作坊生产加工,不但规模小,而且质量也上不去。改变贵州农业物质技术条件落后、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不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不强的状况。

贵州农产品生产中小批量产品多,有一定规模的拳头产品少。2001年,贵州具有比较优势的畜产品与全国相比,肉类总产量居20位,占2.08%,人均肉类总产量列第25位。贵州出口香港的传统冻猪肉、冻牛肉,由于货源不充足,客户转向其他省区订货,影响了贵州畜牧业的发展和相关产品的出口。

三、流通条件

1.国内流通体制及存在的问题

贵州近几年加快完善了农产品流通体制,相继制定了贵州省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资金管理试行办法和交通运输优惠政策方面的政策,但是制度瓶颈长期带来的挑战和影响,不会在短期内得到改善,同样反映出流通制度和管理创新的滞后,主要体现在:体制转型和制度变迁,给贵州农产品流通增加了许多额外的成本。诸如:国有部门的垄断使流通成本居高不下;流通体制的不畅导致不具备自足的地区以超额投入实现自给,抬高了成本;货物的转运和后勤服务受到严格管制等等。这些都构成了对农产品物流的挑战。

2.出口流通体制的问题

贵州虽然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程度还比较低,造成出口流通效率,深层次原因主要来自制度瓶颈的挑战。作为农产品流通体系核心的农产品交易市场,据估计,目前农产品流通95%以上是现货流通。通过新兴流通渠道进入国际市场的农产品比重很低。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产品生产与贸易相脱节。贵州出口企业分散化、多头化、无序化严重。因而常常出现企业之间恶性竞争,自相残杀,同行业往往互不通气,在生产上盲目发展;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信息不畅。

3.产业组织及相关产业

贵州传统农业以土地为基本资源和基本生产资料。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然要求传统的农业产业组织向现代的农业产业组织的转变。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产业的组织形式,本质上是对传统的农业产业组织的创新。农业产业化通过对农业的产业链的拉长和一体化经营,促进了农业产业内部的分工和专业化,实现了农业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提升[3]。按照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有效的农业产业组织创新是提高我国农业产业竞争力的关键[4]。现在贵州农业产业组织很不健全,在微观、中观、宏观等层次上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关键在于进行有效的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培和完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提高贵州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4.贵州省主要农产品企业化经营、企业竞争战略与竞争力提升

农业企业化是中国农业21世纪面临的新任务,是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关键。从2006年开始,贵州对米、面、油、酱油、醋五项产品实行市场准入,然而在贵州涉及的400多家食品企业中,目前仅有10余家符合市场准入条件。国家对生产企业实行的食品准入制度主要包括基本生产条件、强制性出厂检验、安全标准三方面内容,但贵州400多家企业中,有不少连基本生产条件都不过关,连申请市场准入的资格都没有[5]。所以贵州省农产品企业化经营迫在眉睫。

四、存在问题

1.贵州基础设施薄弱与农产品流通特殊要求的矛盾存在

其矛盾表现在:1、储藏运输设施不足,手段落后。我省乡村运输条件差,大部分农村远离城市和交通干线,许多地方农产品生产出来后,主要靠农民肩挑背驮运送到较远的市场去销售,增加了生产成本,加大了农产品物流环节的经营风险。2、集贸市场建设落后。目前我省平均每100平方公里仅1.6个集贸市场,0.1个批发市场,有“市”无场和有“场”无市现象突出,而且相当部分是无固定场地和设施的“公路市场”。3、加工能力较小,技术水平较低。加工能力不足,大部份农产品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涌入市场,难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与大市场对接方面的矛盾

表现在:1、农户生产分散,流通中介组织偏少。贵州农户生产规模小,难以实行标准化生产,对生产全过程无法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贵州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多数是分散弱小的小商小贩、个体流通户、经纪人或代理人。合作经济组织普遍存在发展速度不快,管理制度不健全。2、外贸出口的依存度较低,销售渠道较窄,经营主体普遍缺乏国际竞争力。自从成立贵州进出口口岸以来,贵州有460家外贸企业,其中流通企业只有50家,专门从事农产品流通的企业只有10多家。农产品出口规模小,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小。3、龙头企业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龙头企业对农户生产和运销的带动面不到 30 %,仍然有70%以上的农户没有长期而稳定的生产和销售预期。4、信息和科技服务不到位,农产品流通引导不力。

五、相关政策分析

1.贸易政策

贵州要加快农产品外贸体制改革,实现农产品国际贸易组织的多元化。改革目前农产品进出口业务由国有外贸部门垄断经营的体制,鼓励有实力的公司、企业及专业农业大户直接开展农产品对外贸易,形成一个多渠道、少环节、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将农产品出口配额由分配的形式改为公开招标,增加其发放的透明度;建立完善农产品出口保险制度(如各种经营风险保险),防止并削弱农产品市场波动对贵州农业生产的冲击。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应正确定位,首先做好市场信息咨询服务,培育完善市场体系,扶持和促进农产品市场的发育,指导农民进人市场,真正对农产品生产、流通、进出口贸易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

2.国内支持政策

明确补贴重点,加强补贴,将有限的财政补贴资金用到最有效率的地方应先将补贴用于受冲击较大的敏感性农产品(如粮、棉、糖等)主产区,特别是以农业为主的中低收入农户。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优化农产品质量。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竞争激烈,农产品“卖难”,增产不增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产品质量不高。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发展“高产、高效、高质”的“三高”农业,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和保险体系。农业生产周期长,自然风险大。为了增强农业的风险承受能力,保护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和维护生产者的利益,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势在必行。加快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鼓励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连锁、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机制。

3.农业标准化建设

将推进农业标准化作为新一轮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突破口,用标准化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结构层次,把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是提高贵州农业综合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省城调队. 贵州省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呈多元化[DB/OL].新华网贵州频道http://www.gz.xinhuanet.com.2003.06.18.

[2] 廖正录,周绍维. 贵州省畜产品市场需求平衡研究[DB/OL].中国畜牧业协会中文网站. www.chinameat.org. 2006,11:23.

[3]秦庆武.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组织的创新[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3:55-59.

[4]唐志良.农业产业组织创新与我国农业的发展[J].经济师,2004,l:200-201.

上一篇:搭建教师发展平台,促进专业全面提升下一篇:奶茶市场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