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梵净山的导游词(精选5篇)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最高海拔2572米,具明显的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特征。本区为多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汇集地,植物种类丰富,古老、孓遗种多,植被类型多样,垂直带谱明显,为我国西部中亚热带山地典型的原生植被保存地。区内有植物种数2000多种,其中,高等植物有10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珙桐等21种,并发现有大面积的珙桐分布;脊椎动物有38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黔金丝猴等14种,并为黔金丝猴的唯一分布区。梵净山不仅是珍贵的生物资源库,也是我国历史上佛教名山之一,自然风光奇特,人文历史遗迹保存较多,为尚待开发的旅游胜地。
篇二:贵州梵净山导游词梵净山位于铜仁地区西北部,处于印江、松桃、江口三县交会处,属武陵山脉中段。车到梵净山脚下天已完全黑了,还下起雨来,感觉甚不方便。
第二天上午天气还可以。吃过早饭,我们寄存了行李,买了些矿泉水和干粮之类,便开始爬山。此时刚过8点,在山门口,我们看了一个告示,原来是从去年国庆起门票由原来的15元涨到50元,涨了3倍多。
入得山门,还要坐旅游公司的面的,10公里路程,10元一位。沿途有两个观景点,一是瀑布;二是远眺山顶及近观清澈的溪流水。梵净山是贵州名山,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范围。据介绍,梵净山生长有珙桐、冷杉、长苞铁杉、水青树等700多种树种,药用植物800多种,苔藓植物近250种,大型真菌近400种,有不少是珍稀植物品种。动物则有黔丝猴、猕猴、云豹、长尾雉、娃娃鱼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数十种。经过约半个小时的里程,我们的车终于停在一块不大的空平地上。司机告诉我们,在这里才是真正要算开始爬山。
开始登山了,我们沿着约两米宽的石阶兴致勃勃向7000多级台阶冲刺。走了一段后发觉脚步逐渐沉起来,且全身开始发热出汗,背包甚感沉重。一问轿夫,才爬了500多级。天渐渐阴沉下来,水汽也逐渐弥漫,刚才还清晰的山头此刻若隐若现,变成朦胧的一片。我们加快了脚步。在隐约听到雨点打在树叶之际,便快步入亭内避雨。有游客提醒说,这里刚好一千步。
路径比1000级以下窄了一半。到2400步的时候,有一个小旅馆,有矿泉水、干粮卖,可以炒菜吃饭,也可以留宿。我们经过时,没有作停留,便继续往上爬,以至后来提起,有同伴几乎没有印象。经过一段路程的攀爬,大家已渐渐适应,没有感觉像开始1000步那么累。我们每爬800—1000步左右就小歇一下,吃点饼干,喝点矿泉水。爬了大半天还没有一半的路程,真不知何时才能到顶。
在不到山顶非好汉的信念支撑下,我们不觉迈过了3600步,将近一半的里程。途中几上几落,翻了几个山头。到4500步时,有一个叫回香坪的招待所,景点管理区办公室也设在这里。
到达6000步时,又有一招待所,这是一个休整转折点。站在半山腰,一阵风吹来,感觉有点冷,打了个颤抖,赶紧把衣服穿好。山顶只剩1000多步了,似乎胜利在望。但真正考验人的还是在后头。
继续往上爬几百步,又有一个招待所,右边有一座寺庙,名叫镇国寺,估计历史不是很长。因为在上面有座荒废的寺庙,原来全是由山上的石块砌成,名叫慈恩寺,据说和尚被土匪杀死抢掠后就荒废了。站在废墟上,让人感觉到有一股悲凉。
山上水汽雾气很浓,20米开外就已看不清人。我们先往东面走,那里有梵净山上的代表景点——蘑菇石。走到跟前不远处,果然见几块大石在岁月的风化下形成蘑菇的形状,大自然真是巧夺天工。一层层的岩石也有点像书页,记载了大自然的沧桑变化。我爬上一块石头往下探望,吓了我一跳,下面是万丈深渊,我正处于绝壁之上。
在朦胧的醉人仙境中,虽没看到梵净山概貌的壮丽景观,留下多少遗憾,但也感觉人在山雾中的飘逸脱俗,给人的心灵予以净化。
欣赏完蘑菇石,我们便往西端最高处爬,那里垂直近90度,突出一块山峰,如巨石兀立。在我爬过的山中,可能险峻仅次于华山了。山岩上还有一个观音洞,里面有个和尚一遍遍诵经(录音播放)。不少游客入洞烧香许愿,洞口因而烟雾萦绕。
出得洞口,继续往上爬,此时山峰一分为二,裂缝不到一米,往上看如一线天。穿过隙缝攀登向上,一步一步终于接近了金顶,上面建有两座小亭,之间有一座桥,可以穿越而过,名曰天桥,名符其实,这是我看到最高的桥了,感觉离天更近。
算算时间,已是午后近1点,整个登山过程用了4个多小时。下山时就顺利多了,只用了两个多小时。
篇三:贵州梵净山导游词贵州梵净山佛教文化苑座落于“武陵之巅”生态王国的梵净山脚下,宛如仙境的太平河畔,整个景区位于梵净山村寨沙村民组,距梵净山山门4公里。整个项目规划总面积1064亩,总投资4.6亿元。主要建设内容有寺庙区、僧侣隐士居住区、商业服务区,停车场、莲花广场、太平河风雨桥、人行步道等,是集礼佛、商娱、休闲、吃住于一体的佛教文化活动中心。
梵净山佛教文化苑的建设,意在“求之于著,见之于微”,旨在大佛寺,大佛法,大景观。
佛教文化苑现已完成风雨桥、莲花广场、礼佛步阶和主体—大金佛寺的建造,并已于2010年8月28日举行开光大典正式对外开放。大金佛寺的金殿位于整个苑区的至高点,我们现在穿过横跨太平河的风雨桥,进入莲花广场。大家请看,伫立在广场中央的建筑物是莲花喷泉池,每逢大法会,节假日,大型活动等喷泉会伴随佛乐绽放迎接贵宾。
现在请大家跟随我穿过第一道山门,山门两边分别是钟、鼓楼。过了山门,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天王殿,天王殿里面供奉了四大天王跟韦陀菩萨;穿过天王殿前面就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供奉现在佛释迦摩尼,殿前的广场,修建了四座殿宇,分别供奉着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菩萨圣像:五台山文殊菩萨,普陀山观音菩萨,峨眉山普贤菩萨,九华山地藏菩萨,表现大乘佛教中文殊、观音、普贤、地藏四大菩萨所分别代表的智慧、慈悲、行践、愿力。
大雄宝殿前的广场上,以八功德水,七宝琉璃建成的七宝莲花池,象征佛祖释迦摩尼降生时周行七步,步步生辉。穿过大雄宝殿后,山势陡然上升,我们需徒步攀上一百六十八步石阶,穿过过三座石雕牌坊(喻意过去、现在、未来门),最后到达金殿(弥勒净土兜率天、未来佛弥勒佛世界,)。象征佛教修行,须历经漫漫长路,千辛万苦,才能修成正果。座落于山上莲花水榭之中的金殿,更是世界绝无仅有,世界之最—金玉弥勒圣像便供奉于此。
金殿、金瓦、金柱,四面环水,背靠山峦,面向太平河,座落于三层汉白玉雕刻的须弥座之上,四面为环水莲花池,是世界唯一的水上金殿,气势恢宏,无比神圣庄严,世界之最—金玉弥勒就供奉于此。
金玉弥勒为天冠弥勒造像,圣像高达5米,耗用200多公斤黄金和无数名贵珠宝、钻石、翠玉,是由一批来自京城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采用中国宫廷手工绝技敬造的世界最大的弥勒金佛。圣像由佛光、金身、木雕须弥底座,白玉莲台四个部分组成。金身玉座符合“金胎合曼”、“显密圆融”之仪轨,无比庄严。2010年8月28日,佛教文化苑面向海内外举办大型开光法会,金玉弥勒圣像已供奉于梵净山大金佛寺金殿之中,从此,梵净山形成了“金顶、金殿、金佛”的壮丽景观。
从广义上来说, 涉及民生, 关注人民生计, 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 它主要关注的还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十多年来, 《梵净山周末》就始终以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等涉及所有民生领域的现实问题作为组织采写和编辑的主要内容。
2001年, 《梵净山周末》开始在一版设置“下情上传”栏目, 向各有关职能部门“上传”了数十件直接关乎民生的“下情”。因为铜仁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地区, 通过我们主要以文字形式“上传”的这些“下情”, 就多是一些直接有关民生的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 如农村个别民政部门在发放救济物资时出现的优亲厚友现象, 乡村普遍存在的账务往来混乱不清、乡村干部为“形象工程”给农民许愿最终无法兑现导致干群关系恶化现象, 农村干部“走读”现象的反弹, 农村死灰复燃的“浮夸风”, “下岗农民”的出现, 农村“弃耕”导致的大量耕地“闲置”, 农村青壮年劳力外流, 农村出现“打工潮”带来的子女教育、老年人赡养、计划生育等一系列问题, 以及在某些中小学出现的把学生当成“摇钱树”、一些乡村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农村党支部书记严重后继乏人和个别农村党支部不注意发展新党员等等。通过这个栏目, 基层民众可以把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他们想说的话要提的建议, 向上级部门说出来、提出来, 上级部门也能够通过这个栏目了解、倾听到群众的想法和提出的建议, 改正工作中的某些缺点和不足, 让政策制定得更顺民心更合民意, 达到改善民生的结果。
2003年底, 有关权威媒体曾公布过这样一组数据:当年全国外出达1.5亿人的农民工, 即被拖欠高达1000个亿的工资, 拖欠比例达72.7%, 能按月领取工资的民工仅有6%。围绕这一民生话题, 《梵净山周末》立即组织策划了跨年度的“让公平和公正的阳光拂照”系列报道五题, 疾言厉色为本地的农民工工资被拖欠、遭克扣呐喊呼吁。作为本地的一份主流媒体、一级党委机关报, 将这块地域上的“弱势”“底层”作为关注对象, 也是《梵净山周末》的重要民生报道内容, 先后组织策划的系列报道即达二十多题, 让不少或因病或因灾等等致贫的农户、居民得到了社会求助。另有关于铲除黑帮这一社会毒瘤的《“肖家帮”涉黑犯罪团伙覆灭纪实》系列, 关于乡村干部基层工作写实的《乡干李炜的双休日》《乡官的一天》《板溪干部抓烟记》系列, 关于“劳务输出”的《给你一只“铁饭碗”》《大山之外天空海阔》《让“打工”者不再有后顾之忧》系列, 亦均被认为是《梵净山周末》民生情怀的深度体现。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而“就业”无疑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解决这一根本问题, 就需要大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 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抓好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 市场调节就业, 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使人人有活干, 有饭吃。十多年来, 《梵净山周末》就组织采写、编发了《勇拓:领舞铜仁物流》《一个老兵一面旗》《5000元的幸福》《决不放弃》《三个返乡农民工的新年计划》等数十题解读“就业”相关政策、法规、措施, 下岗职工如何实现再就业, 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引导和转移, 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穷尽一切手段增岗设位让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新增劳动力实现就业的深度报道, 讴歌社会正能量, 主管部门和广大读者都给予了积极好评, 并有《5000元的幸福》等报道先后获评贵州省新闻奖和全国地州市报新闻奖。
作为“民生之基”的教育, 更是《梵净山周末》始终不渝的倾力关注对象。1997年夏秋之交, 得悉本区思南县农村一名中学毕业生, 因身高只及一米三八, 中考即便考出了全县第四名的优异成绩, 也被拒绝在所有填报的中专学校的录取门外, 又兼家境不堪寒贫———家里另有一成绩同样优良的弟弟正读着初中二年级, 母亲患病已丧失劳动力多年———辍学在即的境况后, 《梵净山周末》立即组织采写编发了长篇报道《矮个子杨再强的故事》, 当即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共接到了十余人的捐助赠款近万元, 三家单位也慷慨承诺提供杨再强补习复读直到完成学业的所有费用。在这一舆论的影响下, 已开始初三补习的杨再强, 被当时的铜仁农校破格录取并免去全部书学费用。
“教育”是强国富民的基础, 要努力提高国民素质, 就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加大投入, 加强农村义务教育, 实行“两免一补”, 解决进城务工子弟上学难等问题, 让孩子们都能无忧无虑地读书, 让家长们不再为学费发愁。这既是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 也被《梵净山周末》理解成自己的重要宣传报道职责。由于铜仁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山区、农村地区, 按国家“两免一补”标准, 全市400余万人中, 仅有铜仁城区约20万人属城市范畴 (2009年数据) 。受社会经济欠发达、欠开发等发展“两欠”因素的制约, 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短缺、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教学水平低、教学设备落后的情况仍然没有完全改变, 农村基础教育的整体性薄弱状况仍然很明显, 并严重阻碍着农村教育的发展。鉴于此, 《梵净山周末》即在十多年间累计策划了《上学路上》《读书的故事》《上学的故事》《这一代孩子的童年》等近十个系列, 组织刊发了《录取通知书啊……》《当梦想成真时……》《心中有一个信念》《爱心撑起生命的天空》《有了爱, 就有了希望———“心+心”援助困难学童》等近百题报道, 尤其是在帮助农村失学、辍学孩子方面, 先后为上百位孩子赢得一些相关机构、社会慈善组织和社会好心人的捐助, 让他们重新走进了校门。
在关注民众上, 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 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 医疗卫生、工作就业、住房条件、居住环境等都是其关注内容, 它比社会新闻更趋人性。因此, 基于对分配关乎于百姓的休养生息, 社会养老保险关乎于百姓的生存和发展依托, 稳定关乎于百姓安居乐业的可靠保障和坚强后盾的认识, 《梵净山周末》也在不遗余力地策划组织着相关的报道, 从具有标志性的关于社会稳定问题的长篇报道《血洒税徽》开始, 先后刊发的《温暖的小木屋》《城市边缘人》《关注“低保”》《谁在吞噬我们的家园?》《尴尬的老人———透视下山子女依靠父母生活的“啃老现象”》《老师啊, 你辱没了什么?!》《走近边缘人———铜仁市艾滋病患者生存状况调查》《一场拯救生命的爱心行动》《“两免”:让山村教育腾飞———透视“两免”背景下的农村义务教育》《谭必焕, 一个用桥砌成的名字》等报道, 都在充分体现着《梵净山周末》的民生意识, 受到了广泛好评, 并有《老师啊, 你辱没了什么?!》《谭必焕, 一个用桥砌成的名字》等十余题前后获评贵州省新闻奖一、二等奖和全国地市报新闻奖、全国民族新闻奖。
在山顶有两座非常大的寺庙,还有两座小山在旁边,一坐在左边,一坐却又在右边,我们决定先爬左边的一座,可是爬到一半我们就被难倒了,一排垂直于90度的楼梯难倒了我们,我们还是鼓足了勇气上,越往上路越难走,终于到山顶了。首先出现在眼前的是雾茫茫的一片,然后就是两座寺庙,一坐在左边,一坐在右边,跨在寺庙中的仙人桥是天然形成的。走到边上我看到了百丈深谷中拔地而起的太子石。人们常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一点都不假。我们下山山间陡峭,每走一步都危险,以不留神就会跌入万丈深渊。后来我们又爬另外一座山。才走了一小段就看见梵净山的一位高僧的墓,在走一小段又看到高山杜鹃,美丽非凡;到了顶上我们还看见了巍然屹立群之间的红云金顶、奇特石、雄伟的万卷书、罕见的金刀峡与剪刀侠、栩栩如生的老鹰岩,还有佛光幻影、云海波涛、山花红叶、山涧清泉,亦幻亦真。
我还听说:“梵净山历史久远,明万历皇帝之“有古佛道场曰梵净山者,则天下众名岳之宗是也”是梵净山最权威的定位。梵净山自古以来就有弥勒道场之说,因而与文殊道场五台山,普贤道场峨眉山、地藏道场九华山、观音道场普陀山齐名天下,并称“中国五大佛山圣场”同时梵净山也被誉为武陵蛮夷文化最后的诺亚方舟。
今天小陈带大家游览的景区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享有我国五大佛教名山的梵净山。梵净山位于我省东部印江、江口、松桃三县交界处,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2米。梵净山从明代开始开山建刹,正如大家所看到的这尊金色大佛,梵净山是弥勒佛的道场。上山有两条路,一条是古时的山路,当地人说“七上八下”,也就是七个小时走上山顶,八个小时下到山脚。而我们今天则选择乘坐眼前的这条索道上山,行程约半个小时。梵净山原名三山谷、思琼山,后取梵天净土之意,改名为梵净山。整个梵净山层峦叠嶂,森林繁茂,古木参天,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原生植被保存得最好的地区之一。这里珍惜动植物众多,有着梵净山冷杉,南方红豆杉,还有被誉为中国鸽子花的珙桐。有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黔金丝猴、二级保护动物大鲵,也就是我们熟称的娃娃鱼。沿梯而上,我们就来到万宝岩景点,景点前面有一视角绝佳的观景台,从台而望,可以看见我们即将游览的景点红云金鼎,而整个梵净山几乎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我们继续拾级而上,这里修筑着一所寺庙——承恩寺,承恩寺前后经五次重建,才得此规模。寺内供奉弥勒佛菩萨,两旁站四大天王,背后立韦陀菩萨。
再下来我们迎来的是红云金顶,到金顶前须上步道,而这个步道十分凶险,左边峭壁,右边仅两根铁索,十分危险,所以大家在上山时务必小心加小心。走完步道,台头一望,这犹如大刀劈成两半的豁口被称为金刀峡,犹如浮在空中,连接两边的玉桥则称为天仙桥,桥坐设释迦殿,桥右设弥勒殿。在记载当中,有着弥勒化身的布袋和尚给人留下了“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的名句配上这个云雾缭绕的红云金顶,似乎我们也可以参透一点点这佛家真理呢。站在红云金顶上,可以观看到云海,佛光,日出等景色。
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今天带你们游览黄果树瀑布的导游,叫我小田就可以了,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风景点是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瀑布之一。1982年1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审定,黄果树瀑布已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黄果树瀑布距省城贵阳市137公里,位于贵州省西部镇宁县和关岭县接壤处的打邦河支流的白水河上。从贵阳乘车到黄果树,约需一个半小时左右时间。今天起的也比较早,请大家在车上稍作休息,养精蓄锐,待会儿一睹黄果树瀑布的风采。
黄果树瀑布风景区已经到了,下车后请不要走散,我立即去买票,把票发给大家。
进景区后请大家跟着我走。首先我们参观到的是黄果树盆景园。盆景园是黄果树瀑布景区里新近开发的,又一处景观。它离黄果树宾馆仅500米,占地40亩,园内展示盆景3000多盆,姿态各异,争奇斗艳。黄果树瀑布景区地处贵州西部低洼地带,海拔较低,终年无霜,极适宜亚热带植物生长。这里随处可见仙人掌、黄桷兰、白玉兰等多肉植物及其它喜温灌木乔木。除此之外,在南方植物园里常见的栾树、米兰等,也已在此安家。一年四季枝繁叶茂、花团繁簇。
请大家跟着我继续向前走,前面就是闻名遐迩的黄果树大瀑布了。
黄果树瀑布高68米,加上瀑上瀑6米,总高74米,宽81米,夏秋洪水暴涨,瀑布如黄河倒倾,峭壁震颤,谷底轰雷,十里开外,也能听到它的咆哮;由于水流的强大冲击力,溅起的水雾可弥漫数百米以上,使坐落在瀑布左侧崖顶上的寨子和街市常常被溅起的水雾所笼罩。游人谓之“银雨洒金街”。冬春水小,瀑布便分成三五绺从岸顶上挂下来,远远望去,那洁白的水帘飘然而下,扬扬洒洒,如绸缎飘舞,如仙袂飘举,如淑女浣纱。数百年来,黄果树瀑布的雄姿一直为许多文人学者所惊叹。清代贵州著名书法家、“颐和园”三字的题额者严寅亮在“望水亭”题写的对联:“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需梭织天生成”,更是形象而生动地概括了黄果树瀑布的壮丽景色。
现在,我们来到了瀑布跌落处---犀牛潭。此潭乃因传说有神犀潜藏水底而得名。有没有神犀,谁也没有见过,但潭水的神秘幽深,至今依然,任何人驻足潭边,都会浮想联篇。若是晴天的上午10时或下午4时左右,由于阳光的折射,你还可以透过瀑布冲击时溅起的雨雾,看到从深潭中升起的七色彩虹,使你顿生雄姿盖世,艳丽昭天之感。
这个瀑布为什么起名叫黄果树瀑布,而不叫其它别的什么瀑布呢?据民间传说,是因为瀑布边上有棵高大的黄桷树,按当地的口音,“桷”jué与“果”读音相同,所以人们就习惯称之为黄果树,这是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传说很久以前瀑布附近的农民都喜欢种黄果,瀑布边上就有一大片黄果园,因此就把这个瀑布称之为黄果树瀑布了。与世界上其它著名的大瀑布相比,黄果树大瀑布虽然没有非洲维多利亚大瀑布、北美洲尼亚加拉大瀑布、委内瑞拉安赫尔大瀑布那般宽阔、高深和雄伟,但是,黄果树大瀑布自有它奇特之处,它是世界上处在喀斯特地区最在瀑布,也是最壮观的瀑布。这个大瀑布就像是一块奇异的磁石,在它的地面、地下、水上、水中还吸附着一连串丰姿绰约的景致。其中最神奇的一处,就是隐藏在大瀑布半腰的崖廊洞穴,由于洞外藤萝攀附,水挂珠帘,故曰“水帘洞”。这是世界上其它大瀑布所没有的奇特景观。
女士们、先生们,“水帘洞”已经到了,这个水帘洞全长134米,它由6个洞窗、3个股洞泉和6个通道所组成。根据中国神话故事改编的大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水帘洞一场戏,就是这里拍摄。
这是第一洞窗,它的位置最低,离犀牛潭水面仅40米,但洞窗则最宽大,有十几米宽,位置在第一、二个瀑布中间,大水时两个瀑布就连成水帘,将洞窗全部封住;水小时则次第拉开,从几米到十几米不等,闵像可以随意开合的窗帘。
这是第二洞窗,它离第一洞窗仅4米左右。这是一个静谧的世界,号称水晶宫。它是水帘洞的心脏部分,长11米,高9米,宽3米。路旁有一股泉水,清澈明净,水长年保持在一个水位。洞顶悬挂着许多钟乳石,在麦秆状钟乳石上还有名贵的卷曲石。洞壁上还悬着数不清的石幔、石帘。
这是第三洞窗,它向外突出,很像阳台。这个洞窗有1米高,3米长,外面围有护栏,游人站在护栏后面可以伸手摸到瀑布,所以人们把这里称之为“摸瀑台”。
女士们、先生们,现在我们要游览的景观是犀牛潭峡谷景观。你们看,从犀牛腰往下,是一道一道相连的跌水,依次是犀牛潭、三道滩、马蹄滩、油鱼井等等。在这一连串滩潭中,为首的自然是犀牛潭,它深17.7米,经常为溅珠覆盖,雾珠淹没。只要有阳光,瀑布溅珠上经常挂着七彩缤纷的彩虹,随人移动,变幻莫测。
黄果树瀑布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黄果树瀑布地处喀斯特地区,是由水流的侵蚀作用造成的。当溯源侵蚀裂点到达上游时,河水沿着喀斯特裂隙冲刷、溶蚀、冲蚀、磨蚀,管道逐渐扩大,形成落不洞及地下河;当地表河注入落水洞后水量的比例逐渐增大,就形成了喀斯特地区特有的袭夺,在明流注入落水洞处,就形成落水洞式瀑布。随着水流冲蚀及策略崩塌作用不断加剧,暗河洞穴越来越大,于是沿地表干谷发育了成串分布的竖井及天窗,它们不断扩大,归并,垮塌,就造成了现今雄伟壮观的黄果树大瀑布和瀑布下游深切险峻的峡谷。
我希望诸位举起你们的照相机,把黄果树瀑布拍下来,留在你们的记忆中,宣传给更多的人,因为,黄果树瀑布是中国的,同时也是属于世界的。
今天的游程算是结束了,想休息的朋友可以坐我们的旅游巴士返回宾馆,另外就黄果树瀑布六公里处有石头寨,这里不仅是石头的世界,也是著名的蜡染之乡。您可在这里搭乘旅游专线车或当地“摩的”前往。但此处少数民族居住较多,一定要注意安全!
贵州景点的导游词2各位游客,大家好!
壮美大瀑布,多彩贵州风,相信有很多人对贵州的了解始于那句“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俗语;我想三千八百万贵州各族人民不会认同,因为它的描述与实际的贵州截然相反,“晚上下雨白天晴、公路同乡处处平、人逢节日遍身银”才是真正的贵州。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实乃“中国之宝贝”。根据“贵州”二字写法,乃‘中、一、贝、州’,即‘中国的一个宝贝之州’,一语道破贵州的奇特与珍贵。
贵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呢?它是天、地、人三者完美结合、和谐相伴的一个大宝贝,是自然与人类文化的一片净土。贵州的“天”—洁净、湿润、气候宜人;贵州的“地”—由变化万千的喀斯特奇观构成;贵州的“人”—生活在多种文化环境之中,并且创造出绚烂多姿的文化与文明。
贵州位于北纬24〃37′到29″13′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富、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在地球气候变得越来越恶劣的今天,世界上的许多地方,人们饱受炎热的煎熬、干旱的折磨、洪涝的危害、沙尘暴的袭击;自然灾害正在大范围地侵蚀人类的家园,可是在贵州这块宝地上,它的天仍然是四季如春、三晴两雨、空气清新、气候宜人,俨然一个难得的大空调。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环境,造就了贵州种类繁多、覆盖丰厚的绿色植被,演绎出“山山张家界、处处九寨沟”神奇画卷,由此得到‘公园省’、‘空调省’的美誉,这正是贵州动人魅力之所在。
明初刘伯温曾经预言:“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云贵以什么来取胜江南呢?刘伯温又说:“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贵州风光的集中表现就是那莽莽大山了。
贵州属高原山地,山地和丘陵占据境内地土面积的95.2%,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喀斯特。贵州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充分的地方,造就出神奇的喀斯特奇景:黄果树、龙宫、马岭河。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留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唱,磊落清壮,语简而意无穷;李白曾被流放夜郎,大途中遇赦,没有机会见到这比庐山瀑布更大、更壮、更奇、更美的瀑布,倘若他有幸畅游黔中,目睹令人惊心动魄的黄果树大瀑布,又会留下怎样的诗篇?此时此刻,我们无法臆断历史,但仍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表达对大瀑布的赞美:“白水雄哉,远接银河三万里;雷霆壮矣,早惊黔域五千年”当目光转向黔西南,发源于乌蒙山系白果岭的马岭河从河源至河口约100公里的流程内,落差近千米,在地面上切割出一条狭窄幽深的美丽伤疤。置身其中,有如坠入深渊,翘首仰望,天成一线,此情此景,有诗为证:“一沟碧水,且行且憩且吟;两壁悬崖,可读可圈可点;地缝天沟,西南胜景推兴义。
神工鬼斧,峡谷风光赛桂林”自古“无水不成景,有水景更秀”,水是自然界一种特殊之物,它既是生命之源、又是万物之母;蒸发可以升腾上天变成云雾,聚集又可下沉为雨雪,在地可成江河湖海,入地又成阴河暗流。正所谓“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宫的神韵就在于水,这是一条神秘的水,它本是一条小小的河流,从山谷中来,又几次潜入地下,几次又涌冒出地面,穿过了二十几座山峰,经过了几番回旋,这还不够,它还在地底形成一个巨大的瀑布,吞云吐雾之后,这才滔滔而去,有诗赞道:“龙驻黔中,十里阴河流锦绣;宫浮水上,千秋溶洞聚辉煌”。这些就是贵州喀斯特奇景,古语云:“旧闻天下山,半在黔中青;又闻天下泉,半在黔中鸣”。若不能亲临其境,又怎能感受?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大体说来,汉族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少数民族占三分之一。由于高山阻隔,河谷深切,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自古以来,这里的人民与大自然和谐相伴,却与外界少有交通,各自沿着自身的历史文化轨迹,独立而平等地共同生活在这个山国的土地上,古朴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完整的保存下来,由于特殊的地理和历史原因,民族与民族、村寨与村寨之间,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方面有许多不同,出现一座座风格个异的‘文化孤岛’,在每座孤岛中,都隐藏着丰厚而博大的心灵世界,蕴涵着千百年的历史隐秘和鲜为人知的故事;天龙屯堡正是这千岛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屯堡人在自己狭小的天地里,按固有的方式和传统与世无争的生活着,六百年岁月沧桑,他们乡音不改,服饰依旧,紧紧地凝固在了六百年前。“粗石壁垒,细木雕堂、武勇亦文娴,知是戍边后裔;明饰承先、军傩继古、俗敦犹礼朴、了然屯垦遗风”。
【贵州梵净山的导游词】推荐阅读:
描写游梵净山的作文11-14
贵州织金洞导游词11-05
贵州黄果树导游词11-15
贵州万峰林风景名胜区导游词07-11
贵州电网公司的战略06-12
贵州的民族工艺品10-02
贵州茶产业的发展战略09-11
创新社会管理的“贵州经验”11-30
贵州供应链的风险控制试题05-26
贵州的元宵节作文500字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