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教师誓词

2024-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贵州省教师誓词(精选10篇)

贵州省教师誓词 篇1

关键词:贵州省,高校,健美操教师

1 前言

健美操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热门课程和课余活动最受欢迎的健身手段之一。为了促进健美操课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不断地发展并形成优势项目的地位。本文对在健美操发展推广中起关键性作用的高校健美操教师的现状进行一个客观分析与评价。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贵州省8所高校健美操教师

2.2 研究方法

2.2.1 访谈法:

对贵州省部分高校的健美操教师或体育院系的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访谈,就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征询,获得了有利于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材料。

2.2.2 问卷调查法:

调查对象包括: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兴义师范学院、遵义医学院、贵州财经学院、贵阳医学院、贵州民族学院、贵阳学院。向贵州省8所高校体育院系的健美操教师发放问卷40份,有效问卷40份。

2.2.2. 1 问卷发放和回收情况:

向贵州省8所高校体育院系的健美操教师发放问卷40份,回收40份,有效问卷36份,回收率为100%,有效回收率为90%。

2.2.2. 2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问卷效度检验:采用专家评判法,请了8位专家 (3名教授,5名副教授) 对问卷所设计的问题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问卷设计内容符合研究需要,具有较高的效度。

2.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SPSS10.O软件对有关数据和图表进行处理据统计,为本课题提供研究依据。

3 分析与讨论

3.1 贵州省部分高校健美操教师的性别、专业比例分析

在调查的8所学校中,共有36名健美操教师 (见表1) ,其中女教师26名,占72.2%男教师10名,占27.8%。性别分布不够合理,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多数学校目前仍然是将健美操看成是女生的体育项目,健美操近几年才确定为体育院系教学内容,可能是因为男性体育专业学生在校时对健美操有偏见或没有兴趣,造成目前高校健美操男性教师的缺乏,男性体育教师健美操知识以及技能的欠缺,从而可能影响健美操运动在高校中更好的开展。

3.2 贵州省部分高校健美操教师年龄、教龄结构分析

年龄不仅是一个生理功能的标志,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队伍的教学科研活动和创造力的兴衰趋势,是教师师资结构的一个重要部分,据对贵州省高校健美操教师年龄、教龄的调查 (见表2) ,小于35岁的青年教师有24人,占被调数的66.8%,这说明健美操教师队伍比较年轻。这部分青年教师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创造能力强,但相对经验不足,有待培养和提高;36一45岁的健美操教师6人,占16.6%,平均教龄为8年以上,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较多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在健美操教学中担任大部分的教学任务,在贵州省健美操教师这支队伍中起着主力军的作用;45岁以上的教师虽然年龄稍大,体力、精力有所下降,但他们具备熟练的教学技巧与经验,对贵州省健美操教育事业无论是早期、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极大促进作用。

3.3 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外出进修情况分析

“学历这一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和运动训练的潜在能力”。[4]就贵州省部分高校健美操教师学历的调查情况看 (见表3) ,本科学历的教师31人,占被调查人数的86.1%,硕士学历的教师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3.9%,博士学历人数为0,与其它学科相比,学历层次较低,为了适应新时期新要求,贵州省高校健美操教师学历只停留在本科层次上是不够的,而需尽快改变目前现状,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加强科研能力。从职称结构现状的调查结果来看,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的人数分别是1人、11人、17人和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总人数的33.4%,讲师占总人数的47.2%,助教占总人数的19.4%,数据表明这种结构比例基本合理,说明健美操教师队伍趋于年轻化。从调查培训的情况上,看出贵州省高校健美操教师在职培训较少,只有58.4%的教师参加过在职培训,41.6%的教师没参加过在职培训,我们不难发现多数高校对健美操教师的在职进修不够重视,而这种健美操教师外出进修培训机会少和经费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贵州省健美操事业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师参加在职培训对于提高其自身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有很大促进作用,对于日新月异发展的健美操运动项目,高校健美操教师参加在职培训,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理论显得尤为重要。

3.4 教师所学专业结构

在对在职从事健美操教学的教师原始专业情况调查显示, (见表4) 目前原始专项的健美操教师比例较高,有18名教师接受过较系统的健美操专业知识教育,另有2名艺术体操教师,3名竞技体操教师,占被调查人数的63.9%。但仍有13名其他专业的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贵州省部分高校健美操教师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相对较低。近年来各高校都相继开设了健美操课,而健美操专业教师又非常短缺,为了弥补教学上的不足,学校便将一些其他项目如艺术体操、体操、武术、体育舞蹈等相关的教师进行培训,然后开始教健美操课,这就必然造成了健美操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知识结构体系较差的状况。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贵州省高校健美操教师队伍较年轻,男女教师所占比例相差较大健美操教师的学历水平不高,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只占被调查教师的13.9%,高职称健美操教师较少,占健美2.8%,健美操专业毕业的教师比例较高,占63.9%。大部分健美操教师年轻,教学经验不足,且科研能力不强。

4.2 建议

各高校应努力加大引进健美操专业师资和培训在职教师的力度,增加健美操操教师进修的机会,提高健美操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峰秀花, 刘成, 杨小红.对普通高校健美操考试改革的研究切[J].广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1.21 (4) :107-109.

[2]周涛, 张晓莹.北京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3, 26 (4) :52l转568.

[3]周莹, 湖北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调查耳科教文汇[J], 2006 (6) :

贵州省教师誓词 篇2

[关键词]特殊学校教师信息素养调查与分析

1、问题的提出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特殊学校也逐步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校园网、开展教师培训、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和等,师生信息素养研究日益成为特殊教育信息化关注的焦点。教师信息素养是教师从事信息化教育教学所需要的现代信息技术意识与态度、知识与能力、教育思想与方法等,按照水平差异可以划分为基础性、满足性和自我实现性三个层次。

贵州省从2001年开始对全省中小学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全员培训,并把考核成绩列为教师上岗与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近年来,笔者在组织或参与贵州省特殊学校优质课评比及省内各地区特殊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时,发现许多接受过计算机应用培训的教师仍然不能制作、使用课件,有的甚至需要他人协助电脑操作,教师信息素养成为限制贵州特殊教育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和的最为现实的“瓶颈”。本调查研究旨在了解特殊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已经达到什么水平,他们的意识与态度、教育思想等发生了哪些变化,为改进教师培训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提供事实依据。

2、研究方法与对象

为了解贵州省特殊学校教师信息素养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笔者首先分别选择信息化水平较高和较低的两所学校,对其校长或教导主任、计算机技术人员和教师进行访谈。收集教师信息素养方面的信息,然后借鉴有关研究成果编制出基础层面教师信息素养调查问卷,在贵阳和安顺市的两所特殊学校试用、调整后,选取贵州省办学条件较好、一般、较差三个层次的特殊学校共15所,向非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发放问卷150份,收回147份,其中有效问卷144份。

3、结果与分析

3.1贵州省特殊学校教育信息化基本情况

参与本次调查的教师年龄分布是:30岁以下的47人、30至39岁的50人、40岁至49岁的32人、50岁以上的15人,学历情况是本科38人、专科67人、中专39人(表1),显示出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偏低,40岁以下教师的学历已基本达到大专以上。

被调查的学校普遍存在教育信息化基本条件与教学需求的矛盾(表2)。认为学校硬件可以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的不到一半(47.9%),软件的差距更大,只有23.6%的教师认为软件可以基本满足教学的需求。同时,这些有限的资源也并没有真正被运用到教学中,能够用电脑各课的教师只有5.56%,20%的教师认为学校电脑是用来备课,22.2%的教师认为是学校电脑被应用于娱乐,更多的教师(46.8%)认为是学校电脑主要用途是打印资料,可见这些学校的信息化水平还仅仅处于添置必要的现代办公设备阶段,相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育信息化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3.2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认识肤浅

虽然教师们普遍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表3),但并不具备相应信息意识和教育理念。认为运用信息技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占72.9%,认为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好、教学需要、学生欢迎的教师高达62.5%,仅就这个比例本身而言,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似乎很深刻、信息意识很强,但能够在教学中经常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却只有9%(表4),这个比例与47.9%的教师认为学校硬件基本能够满足需求(表2)、46.53%的教师已经拥有个人电脑构成极大的反差。

在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方面,很多教师把信息技术理解为传统教育手段的延伸(表5)。近半数的教师(47.2%)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仅仅理解为在集体授课时以多媒体代替板书和教具,43.8%的教师认为运用课件就是由教师给学生演示教学内容。虽然也有近一半教师(44.45%)认识到操作不熟悉、运用不习惯影响了自己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但更多的教师(55.56%)认为是设备不足、管理过于严格、申请使用手续繁杂等外因限制了自己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见,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手段的教师还占有较大比例,普遍缺乏应用信息技术的自觉性,信息意识受到来自内部因素(年龄、学历、信息知识与能力等)和外部因素(学校信息技术条件、设备管理方式等)的双重影响。

3.3教师基本掌握基础性信息知识与能力

有条件利用网络浏览新闻、游戏娱乐的教师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二以上(73.1%),认为自己能够使用比较有效、快捷的方式搜索教学资源的教师也达到65.3%,甚至有近半数(46.53%)的教师已经购置了个人电脑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还不能使用有效检索方式的教师(含暂时还没有上网条件)只有三分之一左右。

大多数教师具备初步的计算机维护知识和简单的文字、图像编辑能力(表7)。63.19%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够处理操作系统方面的基本问题,63.2%的教师能够运用Microsoft Office Word或WPS Office进行文字输入和编辑处理,24.3%的教师能通过写字板或记事本输入文字,对文档编辑还比较生疏,只有12.5%左右的教师不能完成文字输入工作。认为自己能够进行图像加工的教师占65.3%,其中能够熟练运用Author Ware、Photoshop等专业软件进行较为复杂处理的已经达到24.3%,运用Windows画图功能作简单加工的有33.3%,但也还有34.7%的教师不能完成图像加工任务。近三分之二的教师(60.4%)可以自己制作课件,但主要是利用PowerPoint制作简单的演示幻灯片(表B),能够制作较为复杂课件的只有大约五分之一左右。

3.4教师培训明显滞后

调查显示,只有47.9%(表9)的教师认为自己是通过集中培训和校内教研学习信息技术,46.5%的教师认为自己是通过自学获得信息技术知识,两种方式所占比例基本相同。同时,41.7%的教师认为接受集中培训更有利于自己对信息技术的学习,33.3%的教师认为应该把专家指导下的应用作为主要培训方式;在开放性问题中,教师们一致认为课件制作能力是教师培训的首要任务,其次是文字处理技能、设备操作能力、电子表格应用、电脑基本操作等。

仅就数据而言,不论是自学还是参加培训,已经接受信息技术继续教育的教师达到94.4%,似乎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已经基本完成,但是以操作不熟悉、不习惯作为没有使用信息技术主要原因的教师却达到44.49%。认为是教师能力影响信息技术应用效果的教师也达到46.5%,反映出教师在接受培训后缺乏实践。

4、结论

4.1教师信息意识淡薄

虽然教师们已经普遍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但这种认识缺乏实践基础,应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不高,信息意识不强。

4.2教师已经具有基础水平的信息技术知识

大多数教师初步掌握了网络运用、信息检索、文字处理、计算机系统等涉及电脑与网络应用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够使用常见办公软件,能够进行系统软件安装等操作的也已经不在少数。

4.3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与使用电脑经验有关的知识与操作能力等主要受教师年龄、经济条件、个人爱好以及学校设备条件的影响,而不属于日常应用的图象处理和课件制作则受学校条件和培训影响较大,教师普遍缺乏对硬件的操作实践和对信息技术应用效果的直观认识。因此,设备是影响教师信息素养形成和提高的外部条件,也是必要条件,在客观条件还比较落后的地区和学校一味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既不符合实际也不现实。

4.4计算机培训对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作用不大

计算机应用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组成部分,但计算机培训也只能完成电脑基础知识的普及。对于提高信息意识、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5、研究局限与建议

5.1本研究受经费和水平限制,仅在贵州的特殊学校进行取样调查,只能反映贵州特殊学校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

5.2本调查没有研究教师信息素养与教育效果的相关性,应结合儿童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开展对特殊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研究,并进一步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对特殊教育的促进作用。

贵州教师誓词 篇3

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庄严宣誓,忠 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履行教师神圣职责。修身立德,为人师表;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敬业爱生,教书育人;淡泊名利,严谨治学;传承文明,勇于创新;终身学习,不断进步。为全体学生美好未来,我愿奉献全部智慧和力量!

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我愿终身为学生燃起生命之灯,让一切学生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我宣誓――教师是我光荣的选择。为此,我无怨无悔。

贵州教师誓词承诺书 篇4

张月作为人民教师,我郑重承诺:

1、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终身学习,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

2、严谨笃学,精心备课,认真完成教学计划,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

3、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认真履行课后辅导学生的责任和义务,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推脱敷衍;

4、不搞有偿家教,不私自组织学生收费补课;

5、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努力实施素质教育,不单纯以考试成绩为学生排队、分坐位;

6、及时批改作业,不用作业惩罚学生,不歧视、驱赶差生,不谩骂、侮辱学生人格,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7、廉洁从教,不向学生推销任何商品,不强制学生购买复习资料、教辅读物,不自立名目乱收费、乱罚款。

8、依法执教,爱岗敬业,认真履行教师职业道德,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贵州省教师誓词 篇5

——重读“教师誓词”,感受从教人生

2012年4月18日,难忘的她让我感到很开心,很自豪!在鲜艳的红旗下,800多双清澈的眼睛的注视下,我高举右手,紧握拳头,和站街小学全体教师一起铿锵有力地宣誓:“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庄严宣誓: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履行教师神圣职责。修身立德,为人师表;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敬业爱生,教书育人;淡泊名利,严谨治学;传承文明,勇于创新;终身学习,不断进步。为全体学生美好未来,我愿奉献全部智慧和力量!” 这一字字、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表达了我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决心和信心,这教育誓词正是我多年工作的目标啊!自2000年参加工作也来,一直都有一个美好的梦:要好好工作、要努力学习、要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但现实是残酷的,工作中有时遇到困难就会有些盲目,当看到有些消极现象后也会打退堂鼓:“自己会不会是有点憨?自己会不会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呢?这样努力工作到底对不对呢?”现在有了教师誓词,我的人生仿佛有了指路明灯,终于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这仿佛给我,不!应该是全贵州奔赴在教育战线的同仁们树立了一面鲜红的旗帜,她指引着我们大胆向前,劈荆斩刺!

当前教育面临新任务,教师面临新要求,慢慢我感觉到自己都要被掏空了,我想逃跑,没有东西给学生怎么办?现在我终于找到自己的目标,在贵州教师誓词的指引下,站在新的起点上,以新的面貌、新的思路,踏上新的征程。宣誓后,我认真学习贵州教师誓词,把誓词小心翼翼的写在自己的工作笔记上,便于时刻提醒自己,时刻以教师誓词为路标。三尺讲台就是我的人生目标,当一名小学教师就是我最大的梦想。在这里,我将点燃自己的一生激情,以贵州教师誓词来勉励自己,秉承站街小学的“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的办学理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放飞我们农村孩子的梦想。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把《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贵州教师誓词》等和自己业务相关的知识结合起来,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推动学习活动扎实开展,同时,联系工作实际,明确目标,勤奋工作,努力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在业务上做到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在工作中做到脚踏实地、攻坚克难的进取精神。争取更快的把自己锻炼成为一名合格、优秀、出色的教师,相信我吧!

清镇市站街小学周 燕

贵州省教师誓词 篇6

筅贵州师范大学教科院陈玉荣赵雪孙霁

教师心理干预技能主要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基本原理和方法, 对目标人群施加心理影响, 促进其不良行为改变和心理健康发展的技术。近几年的相关文献表明, 国内外中小学教师心理干预技能研究的视角主要放在心理干预的理论阐述和技术运用上, 没有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干预技能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中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础, 中小学培养的人才质量对我国人才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 中小学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师生冲突严重,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 学生辍学、厌学、情绪不稳定等现象较为常见, 这些与中小学教师缺乏心理干预的基本技能有着直接的关系。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贵州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干预技能状况, 为提高教师心理干预技能, 帮助教师掌握心理干预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贵州省不同地区的中小学教师作为调查对象, 随机抽样调查1000人, 回收问卷988份, 剔除无效问卷12份, 有效回收率为97.6%。其中, 中学教师541人, 小学教师435人;农村教师444人, 城镇教师532人;男教师512人, 女教师464人。

在专家研究的基础上, 我们自编“中小学教师心理干预技能量表”, 该量表分为三个一级维度, 分别是态度、技术和操作, 外加两个测谎题, 初步形成92个项目的封闭式问卷。其中, 态度包括尊重、共情、积极关注三个二级维度, 技术包括倾听、提问、沉默、自我开放四个二级维度;操作包括行为、认知、情绪调控三个维度, 行为方面包括正强化、负惩罚、模仿和角色扮演, 认知方面包括合理认知, 情绪方面包括适度宣泄、理智消解、转移注意、放松和心理暗示。初测问卷400份, 用200份问卷作探索性因子分析筛选项目, 把共同度、因子负荷小于0.35的项目予以删除, 留下75个项目;再用200份作验证性分析, 用Amos5.0建立验证性结构方程理论模型, 应用极大似然法估计模型参数。最终留下65个项目, 其中, 态度21个项目, 技术12个项目, 操作32个项目。拟合指数为x2/df=1.711, GFI=0.918, AGFI=0.907, NFI=0.814, IFI=0.914, TLI=0.906, CFI=0.913, RMSEA=0.032。依温忠麟拟合指数与卡方准则, 所有拟合指标均达到要求。

我们采用SPSS 16.0 for Windows进行数据处理, 计算结果表明, 态度三个维度、技术四个维度和操作九个维度分半信度在0.625以上, 稳定性系数在0.79以上, a系数分别为0.866、0.790和0.813, 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对效度的检验主要是通过对中小教师心理干预技能调查问卷的因素分析得到的因素结构与最初的建构设想基本一致, 根据对因素的命名, 各因素所包含的项目意义基本一致, 从而证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同时, 问卷是在专家的指导下制定的, 也说明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问卷采用4点记分的方法, 让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由“总是”到“从不”分别给予“1”到“4”分。

二、研究结果分析

1. 中小学教师心理干预技能的总体特征

中小学教师在态度上的平均数为2.193, 在技术上的平均数为2.481, 在操作上的平均数为1.710, 可以看出, 贵州省中小学教师心理干预技能在技术上得分较高, 其次为态度和操作。

2. 中小学教师心理干预技能差异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教师心理干预技能的差异, 从学校、地域、性别、教龄、是否班主任等方面做了t检验差异性分析。结果发现, 中学教师得分高于小学教师, t态度=5.181 (P<0.01) , t技术=4.657 (P<0.01) , t操作=4.132 (P<0.01) , 差异极其显著;城镇教师得分高于农村教师, t态度=4.511 (P<0.01) , t技术=5.03 (P<0.01) , t操作=3.108 (P<0.01) , 差异极其显著;男教师得分高于女教师, t态度=2.451 (P<0.05) , t技术=0.461 (P>0.05) , t操作=3.286 (P<0.01) , 在态度和操作方面差异显著;十年以下教龄的教师得分高于十年以上教龄的教师, t态度=3.527 (P<0.01) , t技术=1.748 (P>0.05) , t操作=2.139 (P<0.05) , 在态度和操作方面差异显著;没有当过班主任的教师得分高于当过班主任的教师, t态度=4.006 (P<0.01) , t技术=2.464 (P<0.05) , t操作=3.093 (P<0.01) , 差异显著。

其中, 中学教师的心理干预技能在多个二级维度上得分高于小学教师, 在态度维度上, 尊重、共情和积极关注差异显著;在技能维度上, 倾听、提问差异显著;在操作维度上, 正强化、负惩罚、心理暗示、转移注意、模仿、适度宣泄、角色扮演、放松方面差异显著。城镇教师心理干预技能在多个二级维度上比农村教师得分高, 在态度维度上, 尊重、积极关注方面差异显著;在技能维度上, 沉默、倾听和提问方面差异显著;在操作维度上, 放松、模仿、适度宣泄、负惩罚、心理暗示、转移注意方面差异显著。男教师在多个二级维度上比女教师得分高, 在态度维度上, 共情、积极关注两方面差异显著;在技术维度上, 倾听、自我开放两个维度差异显著;在操作维度上, 合理认知、角色扮演、适度宣泄、正强化、转移注意方面差异显著。年轻教师在多个二级维度上得分高于年纪稍长教师, 在态度维度上, 尊重、共情和积极关注方面差异显著;在操作维度上, 转移注意、模仿维度上差异显著。当过班主任 (一年或以上) 的教师在多个二级维度上得分低于没有当过班主任的教师, 在态度维度上, 尊重、共情、积极关注方面差异显著;在技术维度上, 提问方面差异显著;在操作维度上, 合理认知、角色扮演、模仿、适度宣泄、心理暗示方面差异显著。

三、讨论与建议

从总体上看, 中小学教师心理干预技能还有待提高。近年来, 虽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有所增加, 但在贵州这样的欠发达地区, 校长和教师依然受应试教育思维模式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摆样子、“装门面”的现象普遍存在, 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更忽视自身心理干预技能的提高。因此, 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管理者入手, 转变教师观念, 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是提高教师心理干预技能的关键。

t检验结果说明, 中学教师心理干预技能比小学教师好, 城镇教师心理干预技能比农村教师好, 这一结果与邵来成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 这些都与贵州省的教育发展不均衡有着密切的关系。相比较而言, 小学教师和农村教师的学历相对较低, 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心理健康素质较低, 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少, 心理干预技能得分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相对而言, 男教师、年轻教师、未当过班主任的教师心理干预技能略强, 因此, 提高小学和农村学校教师的学历水平, 加强小学和农村教师心理干预技能培训应引起有关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在对教师进行心理干预技能培训过程中, 重点关注女教师、年纪稍长的教师以及班主任, 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尽快提高他们的心理干预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从心理干预技能的各维度看, 普遍技术上得分较高, 操作方面得分最低, 说明一些教师只是从教学经验的角度形成了一些倾听、提问、自我开放等技术, 而没有根本改变对学生的教育态度, 尊重、无条件关注等积极的态度没有形成, 而有意识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正强化、负惩罚, 帮助学生调整情绪等干预技能的教师则更少。因此, 在培训教师心理干预技能的过程中, 要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改变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态度, 相信学生有巨大的心理潜能可以开发, 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相信学生, 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要注重操作方面技能的培养, 帮助教师学会认知、情感、行为方面的干预技术,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能有意识地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 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学生,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 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在培训内容的安排上, 要考虑不同群体在各个维度上的特点, 使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更强, 从而全方位、多角度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干预技能。

参考文献

[1]温忠麟, 侯杰泰, 马什赫伯特.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拟合指数与卡方准则.心理学报, 2004, 36 (2) .

[2]邵来成.农村中小学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泰山学院学报, 2004 (4) .

[3]Quicke, John.Inclusion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Schools.A Critical Autoethnography, 2008.

[4]刘嵋.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5]吴小鸥.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4 (5) .

贵州省教师誓词 篇7

【关键词】语法概念 语法术语 知识更新

一、引言

鉴于英语学习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关英语教育的研究亦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的焦点更多聚集在思辨前沿的理论观点,而鲜少关注英语教师的教学技巧、能力等领域。贵州省的经济、教育状况仍处于我们国欠发达地区之列,在国家大力发展西部的利好形势下,改善优化西部的教育结构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语法知识的教授为切入点,浅析贵州地区初高中英语教师的语法知识教学现状,探寻其中的不足,旨在呼吁地方教育部门及英语教师本身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完善和提升,优化师资结构,从而提升贵州地区初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二、贵州地区初高中英语教师语法知识教授现状

学生的语法知识输出能真实地反映初高中教师的普遍教学状况。通过观察所教授的英语专业学生课堂上语法术语的表述、访谈部分学生初高中英语教师教学状况及在带领学生实习时旁听部分初高中英语老师课堂授课,作者了解到以下境况:

语法知识概念与语法知识能力不同,学者对知识的概念的了解不需经过自己的加工,主要取决于知识传授者的输入,而知识能力,需经过自己内化加工的输出只能部分反映知识传授者的知识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对于语法知识的概念认识能反映其老师的认知。通过观察,作者发现学生在初高中所接收的语法观点并不适应英语语言的发展。也就是说,当第一次语法课,被问及英语有几种时态(Tense)时,历届学生均会给出有3种到16种的不同答案。这一被学生看做理所当然的答案,却与现在英语的发展不相符。《薄冰:英语语法》(2007))认为英语语法中的时态(tense)是一种动词形式,不同的时态用以表示不同的时间与方式,是表示行为、动作、状态在各种时间条件下的动词形式,在英语中有16种时态。华克键(2008)在其《无敌英语语法》一书中将时态分作动词的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进行时、将来时、完成时几大类展开论述。这两本书在初高中学生中颇具影响力,对教师的教学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中所提到的关于时态的阐述符合该书问世时的语言发展要求。而随着语言研究的深入,这两本书中的观点已过时老旧。章振邦(2013)在《新编英语语法教程 教师用书》中提到,传统语法的“时态”划分有两个前提:一是认为英语的Tense已包括Aspect(体态),即认为Aspect不是独立于Tense以外的语法范畴;二是认为英语动词有“将来时”,从而也有“过去将来时”。这完全是依据拉丁语建立起来的时制。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一些有影响力的语法著作举例论证,认为英语动词有两个“时”和两个“体”:两个时是现在时和过去时;两个体是进行体和完成体。且英语动词没有将来时,只存在将来时间。这与传统语法不相符的提法,是先进的,具有说服力的理念。

此外,通过观察学生日常回答问题的用语,作者发现该地区教师所沿用的一些语法术语的汉译已不符合当今盛行的语法术语的表达。例如: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都将modal verb译作“情态动词”。《 英语语法术语汉语译名之商榷》(2012)一文中提到将modal verb译作“情态助动词”便于中国学生的认知。一方面在形式上它具有助动词的部分特征,另一方面在意义上是一种表示能力、情态态度的感情色彩词。又如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都将non-finite verb译作“非谓语动词”。章振邦(2013)认为“非谓语动词”这一术语暗示了句子中的动词成分就是“谓语”,把谓语和动词成分混为一谈。而直译为“非限定动词”更能准确的阐明该动词不带“时”的标记,也不因主语人称和数的变化而变化。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教师及学生习惯使用的“动名词”应译作“-ING分词”。英语语法术语的汉译名称不知识某个语法点的简单标识,而是相应语法点最基本特点的集中体现。

三、结语

针对贵州地区初高中英语教师的语法知识教授现状,作者认为新的语法概念的形成或是语法术语汉译的革新是广大语言研究者的智慧结晶,是顺应英语语言研究发展的时代成果。及时更新英语教师的语法知识是必要且意义深远的。一方面,贵州本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优化教育是优质人才输送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意识到不断学习更新专业文化知识的必要性,将先进的知识理念传递给学生,以此形成良性的教育循环。另一方面,地方教育部门可定期安排各学校教师到国内一流的高等院校进修学习,注重优化教师专业素养。英语语法作为英语语言的骨骼,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提升更新教师的语法知识认知,对促进贵州地区初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薄冰.薄冰:英语语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7.

[2]张福,王谋清.英语语法术语汉语译名之商榷[J].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4):60-62.

贵州省教师誓词 篇8

朵卜陇乡新河小学

2012年4月17日,接中心校的通知,根据镇宁县教科局关于规范开展“贵州教师誓词”宣誓活动的通知,根据《安顺市教育局关于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开展“贵州教师誓词”宣誓活动的通知›的通知》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素质,推进“贵州教育精神”、“贵州教师誓词”的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全体教师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宣传活动的重大意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活动开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切实把教师的思想认识统一到文件精神上来,使宣传活动成为推动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手段,我校为了及时制定了学习宣传活动方案,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广泛宣传,全面贯彻文件精神。现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贵州教育精神”是我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贵州教育事业大发展、大跨越的重要支撑。“贵州教师誓词”是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的职业操守,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我们要高度重视“贵州教育精神”和“贵州教师誓词”的宣传和学习,努力践行誓词内容,认真履行职责,贯彻落实镇宁县教育系统“十二五”、“一二三四五”

工作思路,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和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人民

教师。

二、理想目标

把“贵州教育精神”真正变为教师个人精神,内化为教师个

人人格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贵州教师誓词”真正内化为每个教师的教书育人的工作目标和行动指南。

三、工作方法和措施

1、我校将于2012年4月25日星期三下午2点至4点,组织全体教师参加“贵州教育精神”、“贵州教师誓词”的宣誓活动,由雷顺光主任负责召开并主持领誓。

2、弘扬“贵州教育精神”和“贵州教师誓词”所蕴含的精神实质;把“贵州教育精神”学习和“贵州教师誓词”宣传活动列入教师考核内容。

3、每位教师,人手一份《贵州教育精神》和《贵州教师誓词》宣传卡。每个月组织学习一次。每位教师都必须会唱《贵州教育精神之歌》和《贵州教师誓词之歌》并将其纳入量化考核时的“师德修养”里面。

4、把“贵州教育精神——开放自信,乐于奉献,攻坚克难,勇于争先”及“贵州教师誓词——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庄严宣誓: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履行教师神圣职责。修身立德,为人师表;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敬业爱生,教书育人;淡泊名利,严谨治学;传承文明,勇于创新;终身学习,不断进步。为全体学生美好未来,我愿奉献全部智慧和力量。”制成标语,贴于学校会议室和教师办公室。

5、形成长效机制,每学年新学期开始及每年教师节期间都要进行一次教师宣誓,并且将“宣誓”纳入新教师上岗的必经程序。新任教师宣誓,在职教师重温。

四、活动议程及要求

1、在宣誓场地的醒目位置张贴,贵州教师誓词。(在操场上)

2、宣誓教师必须着装整洁,仪态端庄,面对国旗,列队,肃立,领誓人站在队伍左前方。

3、升国旗,奏国歌。

4、宣誓人右手握紧拳头,举手于右耳旁,由领誓人带领诵读“贵州教师誓词”。(全教师必须使用普通话宣誓)

5、宣誓人报诵姓名。

五、总结

我们要抓住“贵州教师誓词”宣誓活动这一契机,通过认真学习,振奋教师精神,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将学习活动与学校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校上下凝心聚力,坚持以贵州教育精神为动力,坚守教师职业道德,终身学习,锐意进取,我们坚信,我们有能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

育和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人民教师。

七、后附“贵州教育精神”和“贵州教师誓词”。贵州省

教育系统“十二五”“12345”主要工作思路

贵州教育精神

开放自信,乐于奉献;攻坚克难,勇于争先。人一之、我十之,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

贵州教师誓词

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庄严宣誓: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履行教师神圣职责。修身立德,为人师表;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敬业爱生,教书育人;淡泊名利,严谨治学;传承文明,勇于创新;终身学习,不断进步。为全体学生美好未来,我愿奉献全部智慧和力量!

贵州省教育系统“十二五”“12345”主要工作思路

“1”是“一优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极主动地推动全省各级党政和相关部门从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工作部署、督查落实等方面真正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是“两全面”。全面推进、全面提速。教育是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事业,是公平的起点、是最大的民生,等不起、慢不得。全省教育系统要紧跟省委、省政府“两加一推”主基调、“三化同步”主战略的新形势,千方百计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3”是“三抓好”。一抓好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率(学

前三年毛入学率达70%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8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0%以上),实施好“4+2”工程(学前教育突破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攻坚工程、高中阶段教育突破工程、高等教育突破工程,优美教室工程、围墙安全工程);二抓好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学校布局结构的调整。从外延转向内涵,从粗放管理转为精细管理,从只重视普通高中转为普职协调发展,从单一重视学生分数转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从关注少数学生升学转为关注全体学生成长成才,从只重视建设转为既重视建设又重视管理等;三抓好教育教学质量。树立全面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扎实实施素质教育。

“4”是“四大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大力扩大教育对外开发。

“5”是“五加强”。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教育系统安全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加强教育改革创新。

高考誓师大会誓词(含教师誓词) 篇9

领誓人:为了学生的理想,为了家长的重托,为了学校的腾飞,请全体教师举起右拳,我们庄严宣誓:

全体教师:肩负使命,科学备考;

认真工作,严抓落实;

奉献热忱,关爱学生;

耐心答疑,热情指导;

精讲巧练,把握方向;

甘做人梯,培育栋梁。

做学生坚强后盾,为高考保驾护航。

做一名优秀教师,为教育添彩争光。

让我们,共同挥洒汗水,斗志昂扬,奋战到底。

让我们,一起倾注热情,决战高考,创造辉煌!

学生誓词:今天,我们所有同学在此宣誓,坚守永远奋争的心态 砥砺拼搏苦练的意志 让勤学乐思的个性张扬 让不屈不挠的意志坚定 我们一定会 用恒心连接希望 用实力追求理想 用心血铸就辉煌 用青春谱写乐章

十年磨剑,我们将要小试锋芒 百日竞渡,我们敢于乘风破浪 我们坚信

奋斗,会让雄心壮志在六月发出光芒 拼搏,会让父母恩师在六月畅想期望

珍惜,会让我们飞翔的梦在六月落地成真

贵州省教师誓词 篇10

2001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时至今日,贵州省各个地方的新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2006年,“特岗计划”开始实施,特岗教师——一支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80后”青年加入了农村基础教育的队伍,为农村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增添了活力,同时,也为农村新课改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那么,特岗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性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本研究试图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以便在特岗教师层面更好地推进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研究随机抽取贵州省毕节、铜仁、兴义、凯里、 六盘水5个县市的特岗教师为样本。在这五个县市中又分别抽取11所中学和12所小学参与调查,所涉及的特岗教师人数为253人。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研究方法

研究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的研究方法。该问卷包括特岗教师对新课改的认同感、对新教材的适应性、对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适应性和课程评价等五个方面相关内容,共20道小题。问卷回收后,我们采用SPSS17.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特岗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赞同程度较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诸多理念与举措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大革新,充分体现了时代进步。[1]而“80后”的特岗教师们,在成长时就已经遭遇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冲突,如今的他们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的主力军,转化成教师角色的他们是如何来看待新课改的呢?通过调查发现,特岗教师对新课改的赞同程度较高。在回答“对新课改的赞同程度”时,53%的特岗教师对新课改持赞同的态度,42%的特岗教师对新课改比较迷茫,说不清楚, 仅有5%的特岗教师不赞同。

在对新课改的理念、改革的目标和内容的理解上,80%以上的特岗教师均表示基本理解。但“对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的理解程度方面,竟然将近一半的特岗教师表示很少了解。

对课程标准的理解程度与老师所担任的课目数量之间有极其显著的差异,具体表现为所担任的科目数量越多,教师对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理解程度越低。特岗教师是从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较之城市来说,农村地区存在着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教育经费相对匮乏、师资力量更为薄弱、教育管理体制相对落后等问题,大多特岗教师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由于课程的繁重,对所有课程标准很难面面俱到。

2.特岗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性不高

教材是实现 课程目标 和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2]那么,对于贵州省基础教育所使用的新教材, 特岗教师是否适应呢?调查发现,虽然90%以上的特岗教师认为新教材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有7%的特岗教师非常适应, 有44%的特岗教师比较适应,有36%的特岗教师选择“不适应”,有13%的特岗教师选择“非常不适应”。

尽管有84%的特岗教师认为“新课程以必修和选修的模块化方式安排内容教学”对实际教学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如果可以自由选择,有将近一半的特岗教师更愿意根据需要把新旧教材结合起来,有30%的特岗教师对新旧教材的选择无所谓。而且新教材中的大多数活动常常要借助多媒体,但是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学校教学资源比较落后,对于新教材中须要用到先进教学设备的地方,特岗教师们只能“望书兴叹”。可见特岗教师对新教材的使用在思想上高度的接受,但是在实际的行动中,由于现实因素制约适应性并不高。

3.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特岗教师中仍占主导地位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方式。”[3]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份教案”教学方式固然有其优点,但新课改提倡的“在开放式的课堂中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更能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那么,特岗教师在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中适应性如何呢?调查显示,虽然76%的特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三维目标的把握努力做到三者兼顾,但是从表4中可以看出,实际教学中,只有30%的特岗教师经常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而大部分特岗教师虽有改革创新的想法,但担心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法,新课改要求的新教学方法就陷入了“穿新鞋走老路”的困境。

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不一,对新课改理念的学习程度和接受程度不一。[4]如果按照学科新课程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有66%的特岗教师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中,73%的特岗教师虽然持赞同态度,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有60%的教师几乎很少安排学生的探究活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偶尔的回答与讨论明显受教师的左右,“讨论成了虚假的繁荣,对话变成了语言的游戏”[5]。

4.特岗教师缺乏对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新课改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因此,教师不仅要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虽然大部分学校也派特岗教师参加校本课程研修的培训,但大部分教师都是“光说不做”,应付了事。调查显示,77%的特岗教师认为开设校本课程是有意义的,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但是在回答“地方课程主要开发者和建设者”时,仅有18%的特岗教师认同自己作为课程建设主导者的地位。在回答是否注重将学校周边的社区、自然和人文资源整合成学科课程资源时,仅有18%的特岗教师比较注重。

5.特岗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仍以考试成绩为主

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观,课程评价体系的再建是本次新课改的重点项目之一。[6]“80后”的特岗教师大多刚从学校毕业,多年经历着“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这一传统评价方式的教育,对此怨言颇多,当了多年的学生变成老师以后,他们是否热情对待和使用新的评价标准呢?通过调查,事实恰恰相反,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依然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87%的特岗教师虽然认为新课改提倡素质教育,但仍沿用传统的成绩考核评价制度;在对学生评价的主要方式中,仅有20%的特岗教师尝试采用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来评价学生。

四、结论

以上调查数据表明,尽管特岗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赞同程度较高,但是在新课改实施的具体过程中,身处教学资源匮乏的农村学校且教学经验不足的特岗教师在新教材、课堂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和课程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教师培训,渗透新课改的理念

调查中发现,尽管对新课改持不赞成的特岗教师是极少的,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师对于新课改感到困惑和迷茫。可见在特岗教师中,新课改的推广力度远远不够。因此,学校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针对特岗教师开展一些必要的培训。比如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聘请富有经验的课改专家到学校给特岗教师作报告;另一方面选派优秀的特岗教师走出去,学习“课改”先进的经验。让教师直接汲取新课改理念的精髓,再通过教研活动、 座谈、案例教学等方式来加深特岗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使得这些重要的外部资源得以生根、开花、结果。另外,还可以通过实录反思、叙事随笔、经验总结等方式开展“教师的有效学习”。有效的教师学习,就是要在理论的引领下,让教师意识到须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7]

2.变革教学方式,适应新教材

教材是学生的精神食粮,是知识得以传承的重要途径。新教材体现了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原教材相比,新的教材生动活泼,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同时,新课改倡导的素质教育旨在“面向全体”和“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研究发现,大多特岗教师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应大刀阔斧地改革教学方式,通过变填鸭式教学、题海战术为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各个学科的特点,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轻松愉快地自觉学习。同时,还要避免没有太多教学经验的特岗教师们从“满堂灌”走向“满堂问”的怪圈。

3.提高教研能力,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

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是新课改中的重要项目之一,除了丰富课程与教材内容、增添教学活力之外,更能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实践与探究的能力。[8]因此,新课改要求教师由原来单一的“课程传递者”向“课程缔造者”转变。然而对于特岗教师来说,他们很多来自于外地,且工作任务繁重,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适应新环境和提高教学技能方面,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课程建设主导者的地位。因此,新课改要能有效地在特岗教师中推广,一方面,地方政府应该多方筹集资金,提高特岗教师的经济地位,帮助特岗教师尽快地适应艰苦的环境;此外,各级主管部门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比如合并村小等、集中教师资源、尽量减少教师一人代多科、所教非所学等现象,减轻特岗教师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强特岗教师对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特岗教师教学研究的能力,通过展开社会调查、 审查学生的日常活动或者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了解当地的社会现状,包括人文环境、学生受教情况等,普查、筛选和培植当地的课程资源。同时还可以通过教研活动建立教师群,拓宽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努力提高利用效率。

4.变革考试制度,倡导发展性评价

新课改倡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而在现实中,传统的评价方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以成绩论英雄、以考分比高低,早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此现象并非仅是特岗教师遇到的特有问题,而是整个基础教育的问题。因此,要使特岗教师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评价标准,就要从根本上变革考试制度。首先,从考试的内容入手,不仅要考查学生认知的发展,还要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考试的方式也不仅仅局限于纸笔测验,还可通过比赛、研究发明、情境测验等方式进行综合性评价;最后,考试结果处理方面,对每一位学生做出具体分析,重在为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参考文献

[1]张志娜.制约新课程理念达成的若干因素及及解决途径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潘利嫔.新课改背景下农村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钟启泉,有宝华.发霉的奶酪——《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J].全球教育展望,2004(10).

[5]金炳镐.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6]牛波.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初中新课改地方适应性问题之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7]李政涛.论教师的有效学习[J].教育发展研究,2008(Z2).

上一篇:商务英语谈判英语下一篇:不相识的人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