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扶贫工作制度创新

2024-09-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贵州扶贫工作制度创新(通用8篇)

贵州扶贫工作制度创新 篇1

——对当前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

2010年贵州省扶贫开发工作目标

◆全年减贫50万人、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实施2000个村整村推进、筹集社会帮扶资金1亿元;

◆突出五项工作重点,抓好七项试点工作,组织编制我省2011-2020年扶贫开发纲要,研究制定《贵州省扶贫开发条例(草案)》;

◆平稳开展扶贫开发重点县调整工作,实现50个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自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至今已历时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10年来,全省上下同心协力,奋力拼搏,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各行各业成果斐然。扶贫开发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农村贫困现象明显缓解,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满足了群众最迫切的基本需求;贫困地区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贫困人口的基本素质得到了提高。扶贫开发为促进我省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注贫困农民

实现共同富裕

我省作为西部农业省份之一,“三农”问题仍较突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差距不断扩大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严峻现实。省委书记石宗源在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上深刻指出:“目前我省欠发达、欠开发的基本省情没有变,在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状况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凸显出扶贫开发在我省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事业。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要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条件,东部地区先加快发展,然后带动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地区共同繁荣和共同富裕。并制定了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从小康到现代化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绘制了宏伟蓝图,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目标,并明确指出“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对于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必须作为长期的历史任务抓紧抓好。”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全国各地区共同繁荣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充分表明,经济社会越发展,越要关注贫困;发展速度越快,越要关注发展的不平衡。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农村贫困地区作为最薄弱的环节,农村贫困人口作为最弱势的群体,需要下更大的力气给予扶持。国务院扶贫开发纲要的序言中明确写到:“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因此,我省作为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能否顺利实现“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目标,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也是衡量扶贫工作执政能力、体现扶贫开发成效的“试金石”。省委九届九次全会提出的“必须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思想符合国情、省情。省委书记石宗源曾说:“我们能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省扶贫开发的成效和进程,取决于能否早日让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并强调要“坚持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注重从制度上探索扶贫开发的新机制”。省长林树森在扶贫开发暨草地生态畜牧业工作座谈会上也明确指出:“扶贫开发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促进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要不断强化政府在扶贫开发中的主导作用,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长期历史任务,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推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省委副书记王富玉要求:“省扶贫办一定要有求变、求快、求发展的思维,站在更高起点上来思考全省三农工作的发展。要认真剖析造成贵州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增收缓慢,农民素质低等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理清发展思路,推进扶贫开发,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副省长禄智明强调:“扶贫开发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在发展现代农业、缓解农村贫困、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针对问题和困难,当前和下一步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将更加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坚决贯彻执行‘两个重中之重’思想,切实打好扶贫攻坚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没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就没有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因此,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要按照省领导的指示,在过去成绩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巩固、完善、提高,从思路、制度、机制、措施上进行全方位的探索,让贫困地区农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认清当前形势

创新工作思路

当前,既是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最好的机遇期,也是对扶贫工作要求更高、任务更重的“啃硬骨头”挑战期。执行1196元扶贫新标准后,我省贫困人口增加到585.38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4.6%;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797元,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8.8%,50个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有明显增长,但绝对数很小;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的贫困问题亟待解决;全省尚有5198个贫困村未实施整村推进,占全国的1/5,已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投入少、效果不明显,还需要巩固和提高;保护与开发、扶贫投入与需求的矛盾突出;扶贫工作自身也还面临不少突出问题,特别是在解决贫困问题方面,积累的有效经验不多。

在经历了大规模扶贫开发(1986—1993年)、“八七”扶贫攻坚(1994—2000年)和新阶段扶贫开发(2001—2010年)三个主要阶段后。当前我省和全国其他省市一样进入到了开发扶贫和社会救助“两轮驱动”的新阶段,进入了“生存型扶贫”向“发展型扶贫”转变的关键时刻,进入了农村改革、制度创新、现代农业建设推动的重要时期。我们既要清醒面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更要看到扶贫开发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是我们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根本保证;国家扩大内需,把“三农”作为投入重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措施,为扶贫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实行新的扶贫标准,扩大了扶贫政策的覆盖范围;扶贫开发多年的工作实践,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积累和探索了丰富的经验;社会各界对扶贫开发给予广泛的关心和支持,推动了“大扶贫”格局的形成。但是,正如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指出的那样:“针对贵州目前存在的贫困问题,完全有效的经验不多,迫切需要大胆探索、理清思路、强化措施”。因此,在这样一个新的形势、新的情况下,迫切需

要我们在扶贫开发工作对象、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投入体制、主要政策措施、资源整合、评价方法与体系等方面作出新的调整,力求抢占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纲要政策制高点。

明确指导思想

提高开发水平

根据省委、省政府对我省“三农”工作的部署,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三大目标,抢抓全面实施农村低保制度性“兜底”安排和实行扶贫新标准的机遇,把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作为根本保证,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以产业化扶贫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大草地生态畜牧业、蔬菜、油茶、果药竹等特色优势生态产业发展力度,做大做强产业,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两轮驱动作为工作手段,把产业化扶贫作为整乡推进、区域发展的核心内容,构建“大扶贫”格局,切实改变我省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革命老区、地方病多发区等特殊类型贫困区域的贫穷落后面貌;以提高贫困群众基本素质为目的,围绕劳动力稳定转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围绕产业化扶贫加强农民适用技术培训,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稳定转移、转产、创业;以机制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政府领导“大扶贫”的部门责任落实机制、以效益优先竞争入围的扶贫项目安排和合同管理机制、以扶贫效果为导向的“以奖代补”扶贫资金分配和使用机制、以扶贫开发规划为统筹的整合政策、资金、项目机制、以激励为目标的扶贫工作绩效考评奖惩和问责机制,不断提高扶贫工作水平和成效。

突出五项重点

促进协调发展

按照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要求,今年,我省扶贫开发要突出五项工作重点。

突出产业化扶贫。坚持“统筹安排、抓大不放小”的原则,大力发展产业化扶贫。“抓大”就是突出把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作为整体脱贫的主渠道,实施区域性连片开发,重点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蔬菜、油茶、果药竹等产业,打造一批产业扶贫亮点。“不放小”就是把扶持发展特色经济作为瞄准贫困农户的重要举措,帮助贫困乡村、贫困农户按照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找准比较优势,合理开发当地资源,发展村级特色产业,建立农民增收的稳定来源。按照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统筹兼顾,线、面产业带建设,整村、数村、区域、县域推进的思路,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主体、企业带动的发展模式,做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根据“东油西果南药中蔬面上牛羊”的区域产业布局雏形,集中力量、集中投入,重点抓好草地生态畜牧业、蔬菜、油茶、果药竹等优势产业的连片开发。按照“增点扩面做大规模,重点突破做强大县,一般项目县巩固提高,破解原种扩繁、饲料加工、防疫体系制约瓶颈”的指导思想,做大做强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使草地生态畜牧业切实成为项目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重点扶持发展油茶、蔬菜、果药竹等特色优势产业,按照“市场化引导、梯度式培育、滚动式发展、做强做大产业”的要求,连续集中投入资金,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围绕重点产业,扶持发展比较优势突出、市场空间大、与基地农户衔接紧密、能拉动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化经营成果。

突出整乡推进工作。创新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机制,在整村推进基础上整合资源,整乡数乡区域化连片推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改变“存量资金”的安排方式,在“存量不变”的前提下,把过去单一贫困村投入25—50万元的分散投入方式转变为数村乃至整乡集中连片投入,提高存量资金的使用效果。在全省产

业布局的框架下,把产业化作为整乡推进的核心内容,集中资金支持贫困地区的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促进产业化发展区域与整村推进区域的有效衔接。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扶贫开发综合治理为目标,以县为单位进行统筹,构建整合项目、资金的工作平台,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下,统筹各部门的力量,重点突破、协作推进,共同推动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发挥不同渠道资金的“集聚效应”和财政扶贫资金的“黏合剂”作用。

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按照“调整结构、突出重点、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思路,结合就业形势和产业发展,以初中毕业后、高中毕业后未入学的“两后生”为重点对象,围绕促进劳动力稳定转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围绕产业化扶贫加强农民适用技术培训。按照培训时限和培训内容分层次开展形式多样的省、地、县三级培训,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和转移就业效果。同时,加强与国家助学补助制度的对接,结合我省实际,研究提出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技能教育再补贴的具体办法。加强对贫困地区干部培训,确保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突出社会扶贫。继续加强与4个对口帮扶城市在经贸协作、产业发展、特色农业、劳务输出、旅游产业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帮扶与协作,确保对口帮扶项目的实施质量和进度,实现帮扶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市场导向、做大做强产业的要求,搞好产业的梯度对接。把引进龙头企业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按互利共赢的要求,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合作发展协调机制,着力提升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按照“统筹规划、自主选择、集中使用、提高效率”的原则管理使用社会帮扶资金,推动完善《关于大连、青岛、深圳、宁波四市对口帮扶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办法》。引入激励和责任机制,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和对口扶贫,完善集团帮扶办法,将更多的社会资源整合到扶贫开发领域,提高社会帮扶水平。

改革扶贫资金的使用、监管方式。不断健全完善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实行全程管理,突出抓关键环节,建立健全“以资金类别、资金投向、程序管理、使用效果、合同管理、量化管理、以奖代补”为核心的源头控制、程序规范、行为遏制、下管一级、全程监控的资金使用监管体系,从而实现主要靠定性评价到细化实化量化考评管理、从静态数据库管理向开发大型网络化信息化动态管理的转变。积极探索财政扶贫资金滚动使用与产业化扶贫相结合的有效办法。改变传统的财政扶贫资金安排方式,按照“存量不变、增量用好、培育(产业)样板”的原则,认真处理好点、面和重点突破之间的关系。扶贫资金存量主要用于以村为基础的整乡推进、连片开发项目,增量主要用于产业化扶贫项目,培育典型、树立样板;扶贫贴息贷款主要用于产业化扶贫与整村整乡推进结合项目;村级互助扶贫资金主要投向省扶贫领导小组规划建设的贫困乡特色优势产业扶贫项目;培训资金主要围绕提高贫困人口劳动就业技能和满足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化建设需求,以贫困地区初中毕业后、高中毕业后未入学的“两后生”为重点;社会帮扶资金主要按照“统筹规划、自主选择、集中使用、提高效率”的原则管理使用;以工代赈资金和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根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总体工作部署,按照“县为单元、规划为龙头、项目为载体”的思路和“规划先行、加强衔接、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形成合力、讲求实效、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在申报程序、资金拨付、项目监管上按有关规定执行,继续实行资金使用部门向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年初备案和年底报告制,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整体效益。进一步研究完善以发展产业为主、以奖代补的符合我省特点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认真研究并确定各产业和产业中主要指标的合理权重,以客观评价不同地区的工作绩效,形成以扶贫成效为导向的进退和激励机制。

抓好七项试点

探索扶贫新路

抓好试点工作是为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积累经验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今年的扶贫开发工作中,要把各项试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积累扶贫开发工作经验,探索扶贫开发新路子。主要围绕七个方面来开展。一是高标准推进威宁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围绕到2012年基本摆脱现有贫困状态,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2020年基本达到总体小康水平的目标,分四批做好试点规划编制工作。在科学规划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薯类、蔬菜、精品水果、核桃等优势产业,带动贫困农户增收。按照参与式扶贫的方式,以市场为引导,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鼓励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创业的精神,在全省探索总结出一条成效突出的特殊类型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新路子,为全国提供可鉴经验。

二是积极抓好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衔接试点。根据国务院扶贫办今年在重点县全部开展试点工作的要求,加强与统计、民政部门和残联组织的联系,认真研究我省新标准下贫困人口的分布与特征,按照共建信息平台、共享资源成果、分别满足工作需要的思路,调整统计指标,完善政策数据,进一步提高扶贫工作的“瞄准度”,使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应扶尽扶。今年上半年在50个扶贫重点县推开,年底前覆盖87个县(市、区、特区)。加强扶贫统计监测,建立健全贫困人口的识别和监测机制,不断完善新一轮建档立卡工作。

三是拓展小额信贷扶贫和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创新互助资金试点和小额信贷有机结合的方式,按照“商业性信贷+政策性贴息+商业性政策性融合共担风险”的运行机制,采取“三补一贴”(补充互助金资本金、补助工作经费、补偿信贷风险、对农户贷款进行贴息)的激励机制和规范的操作模式,充分发挥信贷扶贫资金、村级互助资金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并在取得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向全省有序推广。

四是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和贫困农民利益连接机制试点。结合推进产业化扶贫,采取扶贫贴息贷款、灵活运用妇女创业小额贷款贴息等有效措施扶持贫困地区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充分发挥扶贫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扶贫资金到村到户为政策底限,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方式,建立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积极探索贫困农户参与产业化过程的有效方式,使贫困农户真正成为扶贫资金使用的最大利益主体。五是积极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试点。根据乡村旅游产业规划布局,先期在生态条件优越、自然风情浓郁、民族特色鲜明的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探索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试点,坚持以贫困农民作为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试点的利益主体,通过加大投入,让农民从乡村旅游产业各链条环节中获益,努力提高非农产业在农民收益中的比重。

六是重视推进较少民族地区扶贫开发试点。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少数民族扶贫开发工作,在巩固发展毛南族地区扶贫开发成效的基础上,重点对遵义市务川、正安、道真仡佬族聚居区以及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州等较少民族聚居区实施扶贫开发。

七是开展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根据国务院扶贫办要求,把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综合治理放在重要位置,在我省武陵山区等1-2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开展扶贫攻坚,推进区域综合治理,提高扶贫开发效果。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一年的扶贫开发工作指导思想明确、目标任务确定,省扶贫办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国务院扶贫办的指导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扶贫攻坚作为贵州

最大的民生,增强执政能力,破解发展难题,“行动行动再行动,落实落实再落实”,努力开创我省扶贫工作新局面。

贵州扶贫工作制度创新 篇2

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出台, 贵州省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特别是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以来, 贵州经济发展更加得到了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产业政策的倾斜, 使得贵州经济取得巨大进步。2012年贵州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53元, 相比2011年的4145元, 增加608元, 同比增长14.67%。但是对比周边其他省份, 贵州省仍是我国西部地区较落后的省份。尤其贵州农村还面临着贫困程度深, 贫困人口多, 贫困面积大等问题。因此, 研究贵州省新型扶贫模式尤其是金融扶贫关系着贵州省能否实现后发赶超, 意义重大。

二、贵州省传统扶贫模式分析

(一) 贵州省传统扶贫模式特征

贵州省的传统扶贫工作的模式主要是“政府为主, 社会为辅”, 整个扶贫工作过程中来看政府始终扮演的是最重要的角色, 涉农资金和扶贫政策的制定、执行、资金项目等扶贫资源的决定权, 使用权、控制权都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 效率不高。

(二) 贵州省主要传统扶贫模式的类型

1. 信贷扶贫。

贵州省2012年度涉农贷款总计为2862.74亿元, 其中中国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分别为393.4亿元, 870亿元335.34亿元, 1264亿元, 贷款余额总计较上年增长22.5%。贵州信贷扶贫资金主要来自于农村信用合作社、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提供, 其中农村信用合作社提供的资金要占到大部分, 政策性银行居于其次, 商业银行提供的资金比较少。

2. 产业化扶贫。

所谓产业化扶贫就是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 鼓励引导贫困地区的群众, 依靠自身努力和地区优势资源, 通过自身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的自我脱贫的扶贫方式。贵州省根据自身优势相继发展了草地畜牧、核桃产业、中药产业、蔬菜产业、油茶产业、甘蔗产业、乡村旅游产业、特种养殖产业、茶产业、精品水果产业和薯类等12个产业。

3. 对口帮扶。

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开展对口帮扶贵州工作的指导意见》, 提出鼓励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口帮扶贵州。意见公布后, 上海市对口帮扶遵义市, 大连市对口帮扶六盘水市, 苏州市对口帮扶铜仁市, 杭州市对口帮扶黔东南州, 宁波市对口帮扶黔西南州, 青岛市对口帮扶安顺市, 广州市对口帮扶黔南州, 深圳市对口帮扶毕节市。以上东部8个市每年从财政支出安排总计27496.37万元对口帮扶贵州。该《意见》的最终目标是力求在2020年贵州受帮扶地区城乡居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扶贫对象大幅减少, 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三) 贵州省传统模式扶贫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贵州坚持把扶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 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重点治理对象, 近年来, 贵州省大力发展推进产业化扶贫, 贫困面貌逐渐改变, 贫困人口逐年减少,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贵州扶贫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第一扶贫资金不足, 2012年贵州省涉农财政支出仅仅为275.3亿元, 仅占全省财政支出的12.26%。第二扶贫资金来源单一, 扶贫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财政支出、信用社或者政策性银行贷款, 很少涉及商业银行。第三在对口帮扶过程中东部产业向贵州转移的产业, 部分产业是东部地区淘汰产业。第四产业化扶贫不易处理好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 二者容易发生矛盾。

三、贵州省农村金融扶贫现状分析

目前贵州省金融扶贫基本上都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 这种模式下政府始终作为一个主角在运作, 通过指导性的贷款进行扶贫资金配置, 因此扶贫资金基本上脱离市场资源配置, 虽然这种扶贫方式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办事效率高, 但是这种模式往往会带来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 长远来说对整个国家的金融服务体系正常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扶贫资金利用效率低, 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市场操作行为, 更糟糕的是还会出现寻租行为。

(一) 小额信用贷款供给不足

目前贵州省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均开展了小额信用贷款业务, 2013年贵州省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71.62亿元, 虽然较2012年的59.42亿元增长了20.5%, 但还远不能满足农户的强大的资金需求, 而且小额贷款一方面贷款期限偏短, 手续较为繁琐, 另一方面贷款业务授信额度偏小等系列问题都亟须改善。

(二) 农业保险发展快总量小

近些年贵州省大力发展保险业, 在农村先后推行了农房保险、种植养殖保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 贵州保险行业还以规范促发展, 引导行业牢固树立“优化结构、满足需求、强化内控、改善服务、规范经营、提高效益”的理念, 统筹好业务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 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使得贵州涉农保险得到较大的发展, 截止2012年上半年贵州省全省实现保费收入81.11亿元, 同比增长11.34%, 增速位列全国第8位。但是虽然增速在全国排名第8, 但是涉农保险的绝对额在所有保费中所占比率还是比较低, 涉农保险的绝对额也比较低, 涉农保险费仅仅为0.68亿元, 和农业比较发达的山东省的8.6亿元相比起来差距还很大。

四、贵州省农村金融扶贫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 扶贫资金供需失衡

贵州省是西部经济落后地区, 一方面农村家庭经营收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占比为50%左右, 而生活消费、必需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占到了很大比例, 刚性需求大, 农村居民在金融服务方面的需求具有总量大、额度小、分散、市场面广且需求层次日益多元化, 资金需求季节需求明显, 这需要相关的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 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产品。另一方面各大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有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涉农农村贷款的过程中存在着效益不佳, 存多贷少, 农村资金外流, 金额小。

(二) 风险防范机制缺失保险制度不完善

贵州省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农业省份, 而且农业本身相对于其他行业具有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农民极易因灾返贫或者因灾致贫。一方面贵州省自然灾害种类多, 频度高, 分布广, 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较大, 一旦出现自然灾害, 农民极有可能无力偿还银行贷款, 直接导致违约风险。另一方面在贵州省涉农保险在保险公司各项业务中占比很低, 农民不愿意投保, 自然灾害一旦发生, 农民就很有可能违约, 无力偿还银行贷款。

(三) 缺乏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

贵州省涉农金融扶贫贷款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政府主导下的一种贷款行为, 政府管不住自己的手, 在贷款过程中政府干预过多, 政府在对扶贫贷款的发放过程中进行贴息补偿, 但是这种金融贴息扶贫模式本质上就是违背市场竞争原则, 不能合理的配置资金, 也会使得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另外一方面这金融扶贫模式也会造成寻租行为。

五、金融扶贫模式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一) 重构风险防范机制

1. 建立并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政府应积极指导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 并且鼓励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此外提高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在各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加强涉农保险宣传力度, 是农民意识到农业保险的重要性, 还有保险机构应该开发涉农贷款保险业务, 降低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的风险。

2. 建立完善农业产业风险对冲机制。

在条件成熟的县市, 推出期货、期权产品, 稳定农产品价格, 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此外还可以开展涉农贷款的证券化业务, 降低农民财产风险和金融机构涉农贷款违约风险, 降低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不良资产, 提高金融机构金融扶贫的积极性, 保证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 构建政府与市场间的边界

1. 积极推进小额贷款的专业化发展。

贵州省截止2013年已经有256家小额贷款公司, 贷款余额71.56亿元。但是这还远不能为贵州省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农村还是普遍出现贷款难等问题, 因此贵州省需要大力发展小额贷款, 支持相关的专业化产业发展。

2. 坚持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可持续发展。

新型金融扶贫最重要的是要将输血式扶贫转换为造血式扶贫, 转变政府扶贫职能, 履行好政府的基本职责, 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金融扶贫市场进行调节, 让农民和金融机构成为扶贫工作中的主角, 使农民和金融机构之间相互博弈, 政府只是适时对双方行为进行调节控制。

摘要:贵州省是西部比较落后的省份, 扶贫工作重心在农村。近些年针对贵州农村扶贫, 贵州省先后实施了产业扶贫、信贷扶贫、对口帮扶扶贫、财政扶贫。但是这些扶贫模式都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某些不完善之处, 本文分析贵州农村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扶贫模式,农村金融扶贫,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志伟.新扶贫标准下贵州农村低保制度的建设与完善[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12 (4) .

[2]杨国涛, 尚永娟.中国农村产业化扶贫模式探讨[J].乡镇经济, 2009 (9) .

[3]张天明.国家新一轮对口帮扶贵州工作启动[J].当代贵州, 2013 (13) .

贵州扶贫工作制度创新 篇3

一是建成“一”个精准扶贫示范点,“贷”动贫困农户精准脱贫。县联社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分头多次深入贫困村、贫困户走访,了解全辖农业产业分布情况。调查了解到久长镇茶山村是国家级贫困村,作为省级农业示范园,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初步确定在久长镇茶山村建成精准扶贫示范点,以“政府给予政策主导、农委提供技术支持、农信社给予资金支持、保险公司给予风险保障、基地倾力主抓”的合作模式,支持茶山村发展奶山羊,带动茶山村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二是成立“二”个工作小组,促进精准扶贫工作取实效。县联社党委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修文联社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并要求基层社成立精准扶贫工作小组,上下联动,共推精准扶贫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实行“三”级挂帮制度,人人参与精准扶贫工作。联社制定方案,明确要求联社班子成员挂帮到乡镇,部室挂帮到村组,客户经理挂帮到户的三级挂帮制度,通过上下互动,切实保证10个乡镇、113个行政村、2153户贫困户都有信合员工在服务。

四是采用“四”个方法,精准识别贫困户。全县各信用社在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中,结合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要求。采取一要对贫困农户进行逐户走访调查,二要逐户进行综合评定建档,三要一户一策,四要对每户制定脱贫计划和措施。

五是实施“五”个一批,分类实现贫困户脱贫奔小康。全县信用社多方配合联动,整合资源,通过精准识别贫困户,结合县委县政府的扶贫开发工作规划,采用发展生产、易地搬迁、发展教育、生态补偿、政府兜底的五个脱贫一批,促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六是为使精准扶贫工作不走过场,不搞形式,取得实效,县联还成立了督促组进行督促。仅一个多月时间,现已向全辖发出督促通报三期,督促各营业网点对辖内贫困户的建档进度情况、帮扶情况等。

通过以上工作的扎实开展,从11月初以来至12月7日,全县农信社已走访贫困户1271户,共建档信用贷款评级1300多户,授信用贷款总额3900万元,发放贷款1600万元,支持500户贫困农户发展生产、修建住房等,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贵州省扶贫开发条例 篇4

(2016年9月30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扶贫对象和范围 第三章 政府责任 第四章 社会参与

第五章 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 第六章 保障和监督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落实国家脱贫攻坚规划,推动大扶贫战略行动,促进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扶贫开发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1—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大扶贫是指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的大扶贫格局,争取国家和其他省(区、市)支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通过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全力、全面帮助本省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增强发展能力,实现脱贫致富的活动。

第四条 大扶贫应当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群众主体的原则。

第五条 大扶贫应当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产、易地扶贫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和医疗、社会保障兜底等措施实现贫困人口脱贫。

脱贫攻坚应当与区域发展相结合,通过脱贫攻坚促进区域发展,区域发展带动脱贫攻坚。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大扶贫工作,实行省负总责、市(州)县落实、乡(镇)村实施的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大扶贫目标责任和考核评价制度。

省人民政府负责扶贫工作目标确定、项目下达、资金投放,组织动员、检查指导;市(州)、县级人民政府抓落实,负责进 —2— 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负责具体的组织实施。

村民委员会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做好贫困户识别、退出,扶贫措施的落实等相关工作。

第七条 县级以上扶贫开发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扶贫开发工作的规划、协调、管理、督促、检查和考核。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结合自身特点,加强对本部门本行业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促进部门间的沟通和合作,其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本行业扶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证扶贫开发工作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适应本行政区域扶贫开发工作需要;贫困乡镇应当建立扶贫开发工作机构,根据扶贫开发任务配备相应工作人员;其他有扶贫开发任务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和贫困村应当安排专人负责扶贫开发工作。

第九条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开发活动。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为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活动搭建平台、畅通渠道、提供服务,全方位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扶贫对象在扶贫开发活动中的发展权、选择权、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扶贫对象应当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参与到扶贫开发活动中,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扶贫政策、法律法规

—3— 的宣讲和解读,宣传报道先进典型,营造全社会关注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

新闻媒体应当开设专栏,宣传报道扶贫开发活动,刊播具有公益性、帮扶性的扶贫广告。

第二章 扶贫对象和范围

第十二条 扶贫对象是指符合国家扶贫标准的贫困人口。

扶贫范围包括贫困县、贫困乡镇、贫困村等贫困地区和贫困户。

第十三条 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和贫困县、贫困乡镇、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认定,应当坚持客观公正、程序规范、民主评议、严格评估、群众认可、社会认同的原则。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扶贫对象纳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建立健全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机制,逐户逐人核查基本情况、致贫原因,依托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对贫困县、贫困乡镇、贫困村和贫困户实行建档立卡、动态管理。

第十五条 扶贫对象以户为单位,由农村居民户向所在村民委员会申请,经村级初审、村民代表会议评议并公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审核并公示后报县级人民政府审定。审定结果在农村居民户所在乡镇、村公告。每次公示、公告时间不得少于7日。

农村居民户对审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公示期内提出复 —4— 核申请,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应当进行调查、核实;农村居民户对审定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公告期内提出复核申请,县级人民政府应当进行调查、核实。

第十六条 建立健全脱贫认定机制,按照脱贫标准和程序,实现脱贫销号、返贫重录、政策到户、脱贫到人。

贫困县、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经脱贫认定后,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在一定时期内继续享受扶贫政策。

第十七条 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和脱贫认定实行严格责任制,按照谁调查谁复核、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分级签字确认制度,签字人对结果负直接责任。

第三章 政府责任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脱贫攻坚规划,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级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相互衔接,并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组织编制本部门本行业规划时,应当把脱贫攻坚和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作为重要内容,优先安排扶贫项目、优先保障扶贫资金、优先对接扶贫工作、优先落实扶贫措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脱贫攻坚规划,拟定本部门本行业脱贫攻坚计划,安排一定比例的项目和资金用于

—5— 脱贫攻坚,加大投入力度。

第十九条 县级扶贫开发部门应当根据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脱贫攻坚规划,拟定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应当根据致贫原因,因乡、因村、因户拟定脱贫路径、脱贫时限、帮扶措施,明确帮扶单位和责任人等。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贫困地区道路、农村能源、农田水利、农业气象、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电力、广播电视、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利用扶贫资金在贫困村实施的200万元以下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可以不实行招标投标。不实行招标投标的,应当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和项目审批部门备案,并在本村范围内公示。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培植壮大优势产业、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农林产品精深加工等,促进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增效、农民生活增收、农村生态增值。

采取措施支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家庭农林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6—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帮助贫困地区建立健全流通网点,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改造提升传统农业物流,畅通农产品物流渠道。支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扶贫网店创业,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开展贫困地区特色产品网上销售。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掌握实用技术技能,通过劳务输出、就业指导、创业扶持等措施,实现贫困人口脱贫。

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把美丽乡村建设和发展乡村旅游、山地旅游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推动乡村旅游全域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带动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增加贫困人口资产、劳动等权益性收益,实现脱贫致富。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科学编制乡村旅游扶贫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乡镇村建设规划、易地扶贫搬迁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交通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相衔接。

第二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旅游通道、公共服务设施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旅游信息咨询、安全保障等服务体系,改善贫困地区旅游发展环境和发展能力;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展乡村旅游经营者、能工巧匠传承人、导游、乡土文化讲解员、创新人才等各类实用人才培训和乡村旅游扶贫公益宣传。

—7— 创新旅游扶贫投入机制,多渠道支持旅游扶贫开发。省、市州人民政府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应当安排一定比例资金专项用于扶持贫困地区旅游扶贫项目建设。

实行旅游扶贫奖励和扶持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带动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旅游经营者给予一定奖励;对到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录用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的旅游经营者和自主开展乡村旅游的贫困户给予贷款贴息、资金补助和其他政策扶持。

第二十四条 建立健全重点景区与贫困村、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发挥旅游景区的辐射作用。根据贫困村、贫困户意愿,可以依法采取土地经营权、林权、房屋资产入股或者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量化为贫困村、贫困户的股金等方式入股参与乡村旅游开发,享受景区门票、停车场等经营收益分红。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围绕脱贫目标,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根据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保障基本、规划引领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居住在深山、石山、高寒、石漠化、地方病多发地区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者禁止开发地区的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

第二十六条 易地扶贫搬迁应当合理确定安置方式和选择安置点,综合考虑水土资源条件、就业吸纳能力、产业发展潜力、—8— 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搬迁户生活习惯等因素,选择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的中心村、小城镇、产业园区等进行集中安置或者分散安置。

易地扶贫搬迁应当与其他扶贫措施相衔接,同步做好产业发展、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社会保障兜底等扶贫工作,完善水、电、路、信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易地扶贫搬迁方案应当公开征求搬迁户意见,尊重其意愿。搬迁户应当自力更生、积极主动发展生产,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在工程建设中投工投劳。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贫困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优先实施贫困地区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加强贫困地区土地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污染治理等生态建设。

因地制宜利用山、水、林、田、湖、气候等生态资源发展绿色经济,促进贫困人口增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可以聘用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教育经费和师资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创造良好教育条件;制定和完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教育精准扶贫资助制度,逐步提高资助标准。

—9— 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和贫困地区定向人才培养计划,完善城市教师到贫困地区支教、任教和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对有贫困地区任教经历或者长期在贫困地区任教的教师,在职称晋升、招考录用、教育培训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提高贫困地区教师补助标准,保障贫困地区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施健康扶贫工程,防止因病返贫、因病致贫。加强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制定和完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人才定向培养和引进制度,建立城市医疗卫生人员支援贫困地区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激励机制,对有贫困地区医疗工作经历或者长期在贫困地区基层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在职称晋升、招考录用、教育培训、薪酬待遇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完善贫困人口大病医疗保障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建立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等制度衔接机制,形成保障合力。

提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并逐步推行市域、省域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加强贫困地区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治工作。

—10— 第三十条 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扶贫投融资平台,依法设立脱贫攻坚投资基金和县级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通过优惠政策、贴息和风险补偿等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向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发展普惠、特惠贷金融等;鼓励保险机构在贫困地区建立基层服务站点,发展农业特色保险。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贫困地区图书馆、文化馆、体育活动中心等农村文化和体育设施的建设,实施文化、体育扶贫工程。

第三十二条 建立健全与扶贫政策相衔接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等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协调一致。

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整合救助资源,提高救助标准,实现精准救助。

第三十三条 鼓励通过创新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财政资金投入等方式推动扶贫开发,探索实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扶贫开发模式,增加贫困村、贫困户资产收益。

鼓励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等方式发展农业适度经营规模。土地经营权流转应当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不得违背承包农

—11— 户意愿、损害农民权益、改变土地用途、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生态环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为贫困村、贫困户参与涉农项目投资入股、委托经营、土地流转提供指导和服务,建立健全法律、经营、道德等风险防控机制,依法保障贫困村、贫困户履行股东职责,享有股东知情权、参与权、收益权、监督权、决策权等,保护贫困村、贫困户和生产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

第四章 社会参与

第三十四条 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应当积极争取中央国家机关、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中央大型国有企业等定点扶贫部门和单位对本省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精准帮扶,促进定点扶贫资源和地方资源相结合,形成扶贫合力。

相关单位应当根据定点扶贫部门和单位的行业特点和资源优势,合理编制定点扶贫规划和工作计划,做好定点扶贫部门和单位对本省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帮扶的对接和落实工作。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积极争取对口帮扶城市对本省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精准帮扶,加强与对口帮扶城市在产业合作、人才交流、劳务协作、园区共建、教育卫生、文化旅游、新农村建设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对口帮扶城市的区域发展特点和资源优势,结合自身实际,合理编制对口帮扶规划和工作计划,积极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实行对口帮扶定 —12— 期沟通联络,推动区县结对帮扶、突出帮扶重点、扩宽协作领域、扩大合作成果。

第三十六条 鼓励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引进项目、资金、人才和技术等参与扶贫开发活动,帮助贫困地区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第三十七条 建立健全驻村帮扶工作制度,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明确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扶贫对象、扶贫任务和扶贫目标。

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发挥各自优势,组织资金、项目、技术、市场、培训等资源,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经济社会事业。

驻村帮扶工作队负责宣传并协助农村基层组织落实扶贫政策,指导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参与资金筹措、信息服务、技术支持等扶贫开发工作。

第三十八条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培训技能、吸纳就业、捐资助贫,通过订单采购农产品、共建生产基地、联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投资入股、科技承包和技术推广等方式参与扶贫开发活动。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依法设立扶贫公益基金和开展扶贫公益信托。

第三十九条 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社会力量捐款捐物,开展助教、助医、助学、助残等扶贫公益活动。

鼓励组建扶贫志愿者队伍、扶贫志愿者网络和服务体系,探

—13— 索发展公益众筹扶贫。

第四十条 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应当为贫困地区培养人才,组织和支持技术人员到贫困地区服务。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扶贫工作人才库,积极推进金融、农业林业技术、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专业技术人才到贫困地区从事扶贫工作。

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创业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创业的,按照贫困人口自主创业政策,在项目、资金、智力等方面给予支持。

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反贫困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项目、资金和技术等,开展扶贫开发项目合作。

第四十三条 建立健全各级人民政府面向市场购买服务机制。扶贫开发项目规划编制、实施、验收、监管、技术推广、信息提供、培训、法律顾问等工作,可以采取市场化方式,按照公开竞争、择优确定的原则由政府面向社会购买服务。

鼓励参与扶贫开发活动的各类主体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承接政府扶贫开发公共服务、承担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

第四十四条 对到贫困地区兴办符合国家和本省产业政策的扶贫开发项目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现贫困人口脱贫的,有关部门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优先给予税收优惠、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贷款贴息、资金补助、风险补偿等优惠政策,并依照有关规定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

—14— 第四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定点扶贫、对口扶贫等社会参与帮扶定期沟通、协调和联络机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第四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提高社会参与扶贫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通过社会扶贫援助方和求助方信息发布与互动救助网络平台,及时发布供求信息,推动社会扶贫资源供给与扶贫需求有效衔接,实现援助人对求助人精准帮扶。

第五章 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

第四十七条 扶贫项目主要分为:

(一)产业扶贫项目;

(二)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改善项目;

(三)扶贫对象能力培训项目;

(四)其他扶贫项目。扶贫资金主要包括:

(一)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二)社会捐赠资金;

(三)定点扶贫和对口帮扶资金;

(四)其他用于扶贫开发的资金。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按照使用方向分为发展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易地扶贫搬迁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国有贫困农场扶贫资金、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扶贫贷款贴息资金等。

—15— 第四十八条 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按照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到县的原则,项目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审批。省财政、扶贫开发等部门应当做好规划、管理、协调、指导、服务和监督工作,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规划和项目投向使用。

建立财政涉农资金县级整合机制。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围绕突出问题,以摘帽销号为目标,以脱贫成效为导向,以脱贫攻坚规划为引领,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根据需要把目标相近、方向类同的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带动金融资本和社会帮扶资金投入扶贫开发,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效益。

第四十九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发展情况与脱贫攻坚规划,建立完善扶贫项目库,并按照规定程序报扶贫项目管理部门备案。

县级扶贫项目管理部门应当编制项目申报指南,并在本级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发布。

申报扶贫项目,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按照扶贫项目申报指南要求编制项目申报书,并按照规定程序向县级扶贫项目管理部门申报。项目申报书应当如实载明项目区扶贫对象受益方式及情况。

第五十条 到村到户扶贫项目的立项、设计、实施,应当公开征求受益贫困户的意见,尊重其意愿。

项目申报单位不得虚构或者伪造扶贫项目,除续建项目外,已批复的项目不得以相同内容向有关部门重复申报。

—16— 第五十一条 扶贫项目批准立项后,项目申报单位应当根据项目立项批复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报原审批部门同意。

扶贫项目应当按照批准的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扶贫项目实施方案的,除本条例第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外,应当报原审批部门同意。

第五十二条 对主要使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扶贫项目,项目实施单位一般为项目申报单位。在建立贫困村、贫困户利益联接机制,确保贫困人口受益并征得其同意后,可以委托村民委员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施,或者协议由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者专业大户实施。项目实施用工应当优先安排贫困人口。

第五十三条 扶贫项目批准立项后,县级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应当在10日内通过本级政府门户网站或者当地主要媒体公开项目资金名称、规模、来源、用途、使用单位、分配原则、分配结果等相关信息。

项目实施单位应当按照扶贫项目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开工建设项目,并在开工建设后10日内建立公示牌,公开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实施单位及责任人、实施地点、实施期限、资金来源、资金构成及规模、政府采购及招投标情况、预期目标、受益农户、主管部门监督投诉方式等情况。

第五十四条 扶贫项目应当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质量和安全保证制、公示公告制、项目档案登记制、竣工验

—17— 收制、绩效评估制,并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第五十五条 扶贫项目管理部门应当指导项目实施单位实施扶贫项目,并组织有关部门或者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竣工项目进行验收。验收应当邀请受益贫困户代表参加。

产业扶贫项目和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改善项目竣工验收后,由扶贫项目管理部门或者项目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帮助受益地区或者扶贫对象建立管护制度,明确管护责任和相关权利义务。

实施扶贫项目所形成的各类资产权益依法受到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非法占用或者变卖扶贫项目设施、设备和资产。

第五十六条 建立健全扶贫项目信息化管理机制,依托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对扶贫项目立项、审批、实施、验收、监督、评估等进行全过程精准管理。

第五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规模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并建立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增长机制。省级财政每年安排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应当达到中央补助我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的30%以上。

在脱贫攻坚期内,省、市州和贫困县分别按照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15%增列专项扶贫预算,各级财政当年清理回收可以统筹使用的存量资金中50%以上用于扶贫开发。

—18— 第五十八条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主要用于:

(一)产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和扶贫产业政策性保险补助;

(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

(三)扶贫贷款贴息和小额扶贫贷款风险补偿;

(四)扶贫对象培训和资助、扶贫工作人员培训;

(五)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改善;

(六)扶贫对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等个人缴费部分的补助;

(七)其他与扶贫开发相关的支出。

第五十九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设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专户,做到专账核算、封闭运行、专款专用。

扶贫项目实施单位应当设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核算专账,按照国家有关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财务管理制度实施管理。

扶贫开发、发展改革、民族宗教、农业、林业、残联等部门或者单位分别会同财政部门,根据扶贫政策,制定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计划,按照程序上报审定。

第六十条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实行谁使用谁报账的原则,扶贫开发部门负责支出审核,财政部门负责复核审核,以乡级报账为主,财政、扶贫开发部门应当按照扶贫项目实施进度及时拨付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第六十一条 财政、扶贫开发部门可以建立财政专项扶贫资

—19— 金有偿使用、滚动发展、先建后补机制。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实行先建后补的,应当建立贫困村、贫困户利益联接机制,并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发展。

第六十二条 财政部门应当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拨付、使用、报账和管理实行全程监控。

财政和扶贫项目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扶贫资金使用情况信息平台,公开扶贫资金安排数量、来源、项目安排去向、项目实施单位、受益群体以及实施效益等内容。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实行绩效评价制度。

第六十三条 定点扶贫和对口帮扶资金由帮扶单位根据帮扶对象的实际需要确定用途。

社会捐赠资金应当按照捐赠者的意愿安排使用,使用情况应当向捐赠者反馈,并依法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六十四条 对本省行政区域内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地区和麻山、瑶山、月亮山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及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人口数量较少民族实行重点帮扶,扶贫项目和资金优先予以保障,推进规模化、区域性、产业化连片开发。

第六章 保障和监督

第六十五条 省级财政根据本级预算安排的财政专项扶贫 —20— 资金规模(不含扶贫贷款贴息资金),按照2%的比例提取扶贫项目管理费,并由省扶贫开发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照程序主要安排到县,专门用于扶贫规划编制、项目管理、检查验收、成果宣传、档案管理、项目公告公示、报账管理等方面的经费开支,不得用于机构、人员开支等。

除前款规定情形外,禁止从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地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提取任何费用。

各种扶贫资金不得用于规定以外的地区,不得用于地方其他建设,不得用于与扶贫无关的项目。

第六十六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全省统一的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为本省扶贫工作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实现各级各部门数据交换、联通与共享,推动扶贫工作动态化、数字化、常态化精准管理。

逐步通过大数据实现识别对象、帮扶措施、项目安排、资金管理、退出机制、监督管理、考核评价等精准化。

第六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农村扶贫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加强对贫困村村民委员会的建设和指导,帮助建立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健全章程、财务会计和收益分配等制度,增强其带领村民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发展能力。第六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扶贫项目的建设用地给予优先保障,新增用地计划指标优先满足扶贫项目建设用地需求。

—21— 合理调整贫困地区基本农田保有量指标,贫困地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可以在全省范围内流转使用。第六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扶贫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资金使用等扶贫脱贫全过程诚信记录及违法信息归集、共享和公开机制,实行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

对申报、实施扶贫项目的单位或者组织以及贫困户建立信用档案,实行诚信等级评定。

第七十条 建立健全扶贫工作激励机制。对通过勤劳致富稳定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以及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成效显著、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符合条件的,可以授予相应荣誉称号;对国家工作人员在晋职、晋级、立功、职称评定、评先推优等方面应当给予优先考虑;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在单位评级、经费投入、学科或者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第七十一条 建立健全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机制,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规范、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对扶贫开发工作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政策和项目,应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省扶贫工作领导机构组织开展贫困影响评估。

第七十二条 建立独立、公正、科学、透明的扶贫成效第三 —22— 方评估机制,可以委托有关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采取专项调查、抽样调查和实地核查等方式,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扶贫成效进行评估。

第七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和扶贫开发部门应当建立扶贫开发监测、统计体系,加强对贫困状况、变化趋势、资金使用和扶贫成效的监测评估,联合发布贫困地区扶贫情况,准确反映贫困状况和贫困人口变化趋势。

第七十四条 建立重大扶贫项目督办制度。县以上扶贫开发部门应当会同发展改革、财政、教育、农业、交通运输、水利等部门,建立脱贫攻坚重大项目明细台账,明确完成时限、完成效果和责任人,实行重点督办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七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应当将扶贫工作作为监督的重要内容,每年听取有扶贫任务的同级人民政府扶贫工作专项工作报告。

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应当围绕扶贫工作,组织代表深入贫困县、贫困乡镇、贫困村开展集中视察和专题调研,了解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广泛听取民意,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提出脱贫攻坚意见和建议。

支持民主党派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过程开展监督。第七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扶贫开发考核机制,优化细化扶贫成效考核指标,实行分级考核、排名公示和结果通报制度,将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

—23—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易地扶贫搬迁考核应当将脱贫成效、住房建设标准、工程质量、资金使用、搬迁户负债情况等作为重要内容。

对口帮扶实行双向考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第七十七条 县以上扶贫开发、财政、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应当定期对扶贫资金、项目进行审计和监督检查。

审计和监督检查扶贫资金、项目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滞留、截留、挪用、侵占和贪污扶贫资金。

第七十八条 在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和脱贫认定工作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弄虚作假或者胁迫等不正当手段,骗取扶贫政策待遇。

第七十九条 扶贫政策、项目、资金实行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告公示制度,纳入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范围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八十条 鼓励新闻媒体加强对各地各部门扶贫政策的落实、扶贫项目的实施、扶贫资金的使用等扶贫开发工作的监督。

第八十一条 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民有权对本村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及使用效益进行监督,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创造便利条件。

—24— 第八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扶贫工作中的违纪、违法、违规行为和相关人员的不作为、乱作为进行举报。有关单位应当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并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扶贫专线,接受社会各界关于扶贫工作的建议、投诉和举报,并将受理问题的处理情况及时公布。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三条 在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工作中不作为、乱作为,未按照规定程序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纳入扶贫对象或者故意将不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纳入扶贫对象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在脱贫认定工作中虚报数据、虚构事实,或者违反脱贫认定标准和程序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其主要负责人应当给予责令辞职、引咎辞职、免职等处理。

第八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不符合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条件进行资金整合或者整合资金未用于扶贫开发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八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虚构或者伪造扶贫项目,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扶贫项目管理部门依法取消该项目,并配合财政部门追回已拨付项目资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

—25— 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分;重复申报相同内容的扶贫项目的,由扶贫项目审批单位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提出处理建议。

第八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五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通报,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违反本条例第五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由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八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五十五条第三款规定,损坏、非法占用或者变卖扶贫项目设施、设备和资产,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以上扶贫开发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

第八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七十七条第三款规定,滞留、截留、挪用、侵占和贪污扶贫资金,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八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七十八条规定,弄虚作假,骗取扶贫政策待遇的,由有关部门列入诚信黑名单进行管理并取消其受助资格;获取经济利益的,由有关部门依法追回,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

第九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扶贫开发等有关部门、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有 —26— 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进行行政问责:

(一)经批准列入脱贫计划,未在规定时限内实现脱贫或者未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

(二)未执行脱贫攻坚政策或者违反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相关规定的;

(三)决策失误或者工作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未建立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的机构和资金保障机制的;

(五)扶贫成效考核中问题严重的;

(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有其他不作为、乱作为情形的;

(七)干扰、阻碍对扶贫工作的监督检查或者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八)其他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扶贫工作职责的。第九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有关法律、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八章 附 则

第九十二条 本条例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2013年1月18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扶贫开发条例》同时废止。

贵州省扶贫资金审计条例 篇5

(2004年11月27日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0年9月17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6年7月29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扶贫资金审计条例修正案》第二次修正)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扶贫资金的审计监督,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扶贫资金,是指用于加快农村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农村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帮助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的专项资金,包括:

(一)财政性扶贫资金;

(二)信贷扶贫资金;

(三)利用外资扶贫项目资金;

(四)政府部门管理的或者其他单位受政府委托管理的社会捐赠扶贫资金、社会帮扶资金;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扶贫资金。

第三条 县级以上审计机关在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负责对扶贫资金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

财政、发展改革、扶贫等行政部门及有关金融机构应当在各自的职责和业务范围内,协助审计机关做好对扶贫资金的审计监督工作。

第四条 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对扶贫资金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审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审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不得打击报复审计人员。

第五条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廉洁奉公,严守纪律,保守秘密。

第六条 鼓励社会公众对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投诉举报。审计机关接到投诉举报后,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第七条 省审计机关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全省扶贫资金审计项目计划。

县级以上审计机关负责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扶贫资金审计项目计划,执行上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的扶贫资金审计项目计划。

第八条 审计机关对扶贫资金可以采取上级审计机关直接对下级审计机关审计管辖范围内的审计事项进行审计;也可以由上级审计机关组织下级审计机关对扶贫资金开展异地交叉审计或者同级审计。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做好精准扶贫大数据信息共享工作;支持审计机关建立扶贫资金审计信息化监督平台,真实、完整、及时地向审计机关提供扶贫等涉农资金和项目数据。

第十条 审计机关根据扶贫资金审计工作需要,可以聘请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的专业知识人员参加审计工作。

第十一条 对扶贫资金进行审计所需工作经费,由组织扶贫资金审计工作的审计机关纳入部门预算,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予以保证。

第十二条 审计机关对下列事项进行审计监督:

(一)扶贫开发的计划、任务、对象和重点落实情况;

(二)扶贫资金的预算、分配、使用、拨付、管理和效益,资金整合情况;

(三)扶贫项目的申报、审批和调整、实施和管理、验收和绩效情况;

(四)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十三条 审计机关对扶贫资金的审计或者审计调查,根据

工作需要不定期开展,但是应当至少2年进行一次;既可以专项审计,也可以与预算执行、经济责任、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相结合。

第十四条 审计机关应当在实施审计3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

审计人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时,应当出示审计人员的工作证件和审计通知书副本。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扶贫资金工程项目,项目主管单位应当于项目竣工决算编制后30日内向有管辖权的审计机关提出申请,由审计机关按照程序报批后列入当年或者下一审计计划。

第十六条 审计机关对扶贫资金进行审计,应当依法出具审计报告和作出审计决定;向本级人民政府及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审计结果和向有关部门通报审计情况;按照规定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

审计结果应当如实反映对扶贫资金进行审计的基本情况,包括对扶贫资金的投入、管理、使用和效益作出总体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机制,落实整改责任,将整改落实情况纳入督查督办事项。

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做好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按照期限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书面报告审计机关。

审计机关应当跟踪检查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审计机关移送有关部门处理的事项,有关部门应当在收到移送处理书90日内将处理情况书面告知审计机关。

第十八条 审计机关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对被审计单位采取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一)为套取扶贫资金,同一项目多头或者重复申报;

(二)未按照规定及时足额拨付财政性扶贫资金;

(三)擅自改变扶贫资金投向,截留、转移、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扶贫资金;

(四)违规提取项目管理费和其他费用;

(五)擅自改变扶贫贷款期限、利率,预扣利息或者保证金以及弄虚作假骗取贴息;

(六)弄虚作假、骗取其他扶贫开发政策待遇;

(七)造成扶贫资金损失;

(八)进行扶贫资金整合时未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执行;

(九)其他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第十九条 对贪污、截留、转移、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扶贫资金,以及因失职、渎职造成扶贫资金损失,尚不构成犯罪的,审计机关应当建议主管部门或者行政监察机关,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条 对拒绝、拖延提供有关扶贫资金审计资料以及提供的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和情况不真实、不完整的,或者拒绝、阻碍检查,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审计机关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对单位可以处以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2万元以下罚款,并建议主管部门或者行政监察机关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第二十一条 审计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篇6

黔残联[2007]175号

贵州省残疾人扶贫工作“十一五”实施方案

一、背景

——“十五”期间,我省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纳入政府扶贫计划,统一组织,同步实施。

——制定《贵州省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实施计划(2001—2010年)》,使36.7 万残疾人得到扶持;实施中国残联专项彩票公益金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帮助1337户农村贫困残疾人改造了危房。

为进一步做好残疾人扶贫工作,依据《国务院扶贫办 财政部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残疾人扶贫工作“十一五”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贵州省残疾人事业“十 1

一五”发展纲要》,制定本方案。

二、任务目标

——扶助50万尚未解决温饱的农村残疾人基本解决温饱,初步解决温饱的稳定提高经济收入。

——帮助3万农村贫困残疾人接受实用技术培训。

——有计划的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扶持500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户进行危房改造。

三、主要措施

1、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计划(2001—2010年)》、《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和《贵州省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实施计划(2001—2010年)》,将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全面纳入政府扶贫规划。

2、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要开展对贫困残疾人贫困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将农村低收入和绝对贫困残疾人切实纳入到整体扶贫开发和“整村推进”扶持范围,保证各项扶持措施真正落实到残疾人贫困户;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外的地区,残疾人扶贫以解决温饱为重点,制定计划;经济较发达的贵阳市、遵义市等地区,将残疾人扶贫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统筹考虑,重点研究解决低收入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的相对贫困问题。

3、建立“多元化”的扶助贫困残疾人的资金投入机制。各级财政要加大用于残疾人扶贫的资金投入;进一步争取中国残联对

我省残疾人扶贫工作的资金投入和项目支持;各地要贯彻落实《省残联 省财政厅关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一定比例用于扶持残疾人从事农村生产劳动的通知》(黔残联[2006]150号)精神,明确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于扶持残疾人从事农村生产劳动的比例、用途,加强管理;广泛筹集社会资金参与残疾人扶贫。

4、要加强康复扶贫贷款工作力度,以加大宣传、选好项目作为关键,以重点项目的落实为突破口。各级残联、农行部门要密切配合,残联部门要做好项目的筛选和推荐工作,农行系统在审批程序中要及时将调查、审查、审批情况向残联部门反馈。对重点项目,省残联、省农行要组织联合检查组进行检查,按照“贷得出、收得回、见效益”的原则,提高康复扶贫贷款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

5、通过中央和各级财政的补贴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投入,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

6、坚持走扶贫开发的路子,结合地域、产业及残疾人特点,选择并落实能够使残疾人直接受益的项目,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公司加农户”、基地扶持等扶贫方式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展小额信贷扶贫到户到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对贫困残疾人开展“帮、包、带、扶”活动,尽快提高贫困残疾人的收入。对不适合参加生产劳动,无法通过扶贫开发解决温饱的贫困残疾人,要纳入当地的社会救助范围,保证基本生活需求。制定落实针对贫困残疾人的各项优惠措施,减轻贫困残疾人负担。

7、依托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改造、发展科技教育等措施,倡导针对农村残疾人的科技扶贫、科技下乡等活动,提高贫困残疾人的科技文化水平;针对不同残疾类别、残疾程度和居住的环境条件,对贫困残疾人开展分层培训、实施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各类职业技术培训和经营项目、资金管理培训,加强对中西部地区贫困残疾人的实用技术培训,增强贫困残疾人掌握实用技术的能力;根据地镇化进程,针对农村贫困人口由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移和跨区域的流动,要加大对农村贫困残疾人转移培训的力度,合理有序引导,增加培训的针对性,提高贫困残疾人的就业和服务技能。

8、完善残疾人服务社职能,加强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各种行业协会的合作,积极组织、帮助和指导贫困残疾人选择适当项目,为贫困残疾人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有效服务。完善基地扶贫扶持体系,研究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指导性意见,引导各地切实发挥扶贫基地示范、培训、扶持一体化的功能,使扶贫基地逐步纳入规范管理。

9、将解决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居住条件纳入各级政府及残疾人扶贫开发计划,采取有力措施,给予资金支持,逐步改善其住房条件;有计划地进行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危房改造工作与扶贫开发规划、移民搬迁、灾后重建等工作相结合,统筹安排,同步实施。

9、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国家对农村贫困残疾

人危房改造项目实施补贴,省对项目实施经费进行匹配,各地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发动社会捐助,制订帮扶措施,确保项目的实施;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全面负责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的规划、管理和实施;省制定本地区危房改造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按分解下达到适宜开展危房改造工作的县并报中国残联备案;市、县两级残疾人联合会在政府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地危房改造工作实施,制定实施办法,落实危房改造资金。

四、经费

1、中央经费:用于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及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补贴。开展康复扶贫贷款工作的地区,继续安排康复扶贫贷款贴息,人民银行优惠利率与基准利率的差额,由中央财政据实补贴。

2、省级经费:主要用于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物扶持;对在带动辐射贫困残疾人脱贫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种养殖基地进行补贴;开展农村小额贷款,帮助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

3、市、县两级经费:市、县两级政府增加对残疾人扶贫的投入,重点用于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

五、统计、检查

1、按照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指标的要求,做好残疾人扶贫及危房改造项目的统计工作,对我省残疾人扶贫工作进行效益分析

和总体评估。

2、按照中国残联康复扶贫贷款项目数据库和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数据库的管理要求,严格运行程序,做到项目齐全、数据真实、传送及时。

3、加强对康复扶贫贷款的使用指导、监督、检查和对不外乎人扶贫资金的审计,准确掌握残疾人扶贫工作进展情况。省残疾人联合会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全省残疾人扶贫及危房改造工作进行中期检查,2010年进行全面总结表彰。

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贵州省财政厅

中国农业银行贵州省分行贵州省残疾人联合会

二00七年九月七日

主题词:残疾人扶贫实施方案

创新扶贫工作发展模式 篇7

1、创新扶贫观念,

实现“四个转变”。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发[2011]10号)为契机,认真学习领会和迅速贯彻落实中央10号文件,是我们当前的一项核心任务。目前,国家综合实力已有较大提升,扶贫工作应转向“攻坚”阶段,由以救济式扶贫为主向以发展优势产业扶贫为主转变,由单一的“撒胡椒面”普惠式扶贫向以“点对点”的一地一策式扶贫为主转变,由各部门分散使用资金向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为主转变,由以地方各级配套资金为主向以中央和省级投入为主转变。

2、创新扶贫机制,

制定综合扶贫政策。继续完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和“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启动新一轮整村推进、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推进各项重点措施的落实,有序开展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实施好雨露计划,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扶持和帮助扶贫事业,建立社会广泛参与的有效机制。

3、创新扶贫模式,

建立区域性扶贫发展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已明确,未来扶贫开发要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所以我们应把连片开发作为重要举措,将扶贫由单独部门的单项工作拓展为贫困地区农村发展的全局性工作,与整村推进相结合、与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资源整合、整村推进的战略。

4、创新扶贫措施,

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十乡镇问卷调研 篇8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问卷调查;实证研究

早在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增加扶贫投入,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坚持中国制度优势,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习近平总书记去年来贵州进行调研,指出贵州的第一大事就是扶贫,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为此,省里提出两大战略:大扶贫和大数据。在大扶贫中,易地扶贫搬迁是最关键和基本的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居住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的地方,通水、通路、通电成本很高,贫困人口很难实现就地脱贫,需要实施易地搬迁。这是一个不得不为的措施。”所以,易地扶贫搬迁是我省的首要任务、是我省的第一民生工程。对于政府基层干部来说,这是一个政治任务,完成不了必定追责。

一、未搬迁户的现实心态(十乡镇随机抽样——386样品)

1.半数以上的未搬迁户能够正确理解易地扶贫搬迁的意义

课题组通过问卷形式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向当地的未搬迁户提了一个问题:“你认为国家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的意义是什么?”58%的搬迁户表示基本明白或很明白,这部份人对易地搬遷赞同,他们认为从山上搬进城镇,老人看病方便了,小孩上学方便了,生活方式也丰富了,自己的就业机会也多了。这些人大多是有点文化(如初中以上毕业)的中年人和经常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是属于农村里有点见识和头脑比较敏捷那部分人。这部分人是搬迁工作的依靠对象。

19%的搬迁户表示不明白或不清楚;这些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大多数小学都没毕业),几乎一辈子就窝在山里,很少去县城或镇上。在他们看来,呆在山里穷是穷点,但祖祖辈辈都过下来了,只要勉强能过,有什么必要搬迁呢?他们认为,他们现在居住的老房子代表了他们的祖业,“发财离不开老屋基”,要进城脱贫,丢掉“老屋基”那怎么行呢?由此看出,易地扶贫搬迁不仅仅是让农民在物质上脱贫,也是让农民在精神上脱掉愚昧和无知。这部分人是搬迁工作要攻克的重点。

23%的人则认为易地搬迁是为了让他们进城镇生活,或者就是让他们换一种生活方式。对于新的生活方式他们顾虑重重,乡镇干部告诉他们说,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脱贫)是目的,进城镇只是一种手段;但对此说法他们不赞同,理由是:你能确定搬出去后我一定有个工作吗?我可是除了干农活什么都不会;要进城可以,把房子留下,不要“复垦”,进城后没有活路还可以回去。这部分人是搬迁工作争取的对象。只要反复对他们摆事实讲道理,他们的顾虑可消。

2.生态恶劣,做庄稼只是活得了——但活不好

要搬迁的贫困户大都分散居住在生态环境恶劣的山区,这些地方交通不便,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水源匮乏;在这种恶劣的生态条件下,做庄稼难以养活一家人。课题组在松烟镇大新村曾与一搬迁户恳谈,他说:他家一家5口人,有一老人有病,他本人也有胃病。他家只有三亩半坡地,有些地还夹在石头的缝隙里;在坡地上主要种包谷和洋芋,或者小麦油菜红薯等,家里喂两头猪和养几只鸡,房屋周边的土边地角种点蔬菜,农闲时也外出打点临时性短工,一年辛苦到头,全年一家人的人均收入扣出所交的医保社保外不超过2000元。他认为,从小生长在山里,家乡没什么不好,可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

根据经济学的原理,传统的小农经济由于土地的局限性,所以每新增投入所取得的收获总比前一投入所取得的收获少,这就意味着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无论怎样勤奋劳作和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其收获是很有限的。这就是做庄稼富不起来的根本原因,当然是可以活得下去。贫困农户的收入来源不外几个方面:做庄稼,做蔬菜,做养殖,做果园,外出打工等。问卷显示搬迁户的收入分布是:78%的搬迁户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做庄稼和兼做蔬菜和养殖;7%的搬迁户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搞养殖;4%的搬迁户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经营果园;11%的搬迁户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外出打工(少数去了外省,多数在居住地周边的城镇打工,这种工是廉价的临时性短工,俗称“铲地皮”)。有些搬迁户,夫妻俩都到沿海打工,尽管收入不错,但考虑到家里老人无法照顾,小孩无人关心,于是又回到了家乡操旧业——做庄稼。还有一些搬迁户,由于户主身强力壮是个有效劳动力,且做庄稼也得法,本算不上贫困户,但只要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就会成为贫困户:①有一个以上的老人有病;②有一个以上的小孩有病;③老人和小孩都有病;④家里负担重(有老人且小孩也多)。

问卷显示主要致贫原因的分布情况是:13%的搬迁户家里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老人有病;4%的搬迁户家里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小孩有病;17%的搬迁户家里负担重(上有二老且小孩也不少);5%的搬迁户家里缺乏有效劳动力(劳动者体弱多病);61%的搬迁户直接是由于生态环境恶劣,做种植业产出低。

3.农村贫困户的识别方法——没有科学的,只有合适的

关于搬迁贫困户的识别方法,各地的做法大同小异,但都符合一个公式:个人申报+全村民主选举+村委会调查(或工作组)+上级审核。在这个公式中,关键环节就是工作组或村委会的调查,因为是不是贫困户只有通过周密的调查来证明。这个调查程序就是所谓“建档立卡回头看”,目前省内外总结出很多具体做法,如“四看法”;“五识别”;“四见五看”,“六优先五不录”;“十三有一档调出”等等。如何评价“建档立卡回头看”?问卷显示:29%的搬迁户认为有点道理;4%的搬迁户表示不清楚;46%的搬迁户认为基本合理。21%的搬迁户对“建档立卡回头看”不满意,这是因为各种“回头看”太多,群众不堪其扰。一些贫困户不满地质问:“你们天天喊我们开会,天天喊我们签协议,天天喊搬迁,搬到哪里?房子在哪里?我连影都没看到。”

目前,在技术层面上还不能做到“精准识别”的一步到位,所以各种“回头看”是必要的,每一次“回头看”都能或多或少剔出一些人,从而向“精准识别”逼近。管理学有一个法则: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没有科学的,只有合适的。而现在的识别方法正是这样。只要定的标准和调整机制合理,通过反复的“回头看”,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贫困户识别的精准度。但是每一次“回头看”必须是高效的,否则老百姓不满意。

4.彻底拔掉穷根子——“复垦”是必然

在调研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复垦”。所谓“复垦”,是指搬迁户搬走后,政府把他们老屋拆掉,把宅基地变为耕地。绝大多数搬迁户希望搬迁后给他们留下老房子(土地是保留的,但房子要“复垦”),以便他们搬迁后无法谋生又可以回到原来的居住地生活。政府规定“复垦”必须进行,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断了搬迁户的回头路。回头路是不能走的——贫困户所居住的大山中,山高坡陡,水源匮乏,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电、教、医等送不进去,如此世代被大山所困,世代因困而贫,所以就导致“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所以就要离开大山。易地搬迁,就是要让贫困户离开大山搬到城镇借助国家扶贫政策一揽子解决住房和就业问题。在调研中了解到,为了动员贫困户搬迁,基层干部的工作辛苦而艰难,其办法就是反复采用一种“深度恳谈”的互动方式,一是入户针对个人的“深度恳谈”;二是“共商会”上的“深度恳谈”。在这种有效的方式下,即使非常的固执的人也会动摇。通过“深度恳谈”,大家一致认为“复垦”是必然的,搬迁后留下的土地和山林可以流转给专业经营者(大户)经营,或者采取“三变”的形式交给专业者经营。所谓“三变”,即就是资源变资金、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针对搬迁,各种心态都有。问卷显示:7%的搬迁户嫌政府的补偿款低了点。36%的人担心搬迁后没有就业渠道,谋生困难;27%的人舍不得老房子;11%的人不想丢掉种植业和养殖业;19%的人既担心搬迁后无法谋生,又舍不得土地和房子。

易地扶贫搬迁,其意义不仅让这一代贫困农户“逃离”贫困,更重要的是斩断代际贫困的链条,使他们子孙后代彻底告别小农困境而融入城市的富足与文明。对国家而言,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能有效地促进城镇化率提高、有效地促进居民消费;因而能够拉动消费品生产和消化大量钢材、水泥等富余产能,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所以,易地扶贫搬迁是国家和和贫困农民的双赢。但只要有一方不想赢,那就谁也赢不了。

5.未搬迁户就业意愿有三类——重点在第一类

问卷显示,51%的人希望在搬迁后政府给自己直接安排一个工作,包括环卫、绿化、安保、交通协管、楼房保洁等工作。这部分人是搬迁户中的弱势群体,参与就业竞争的能力低,所以没有就业竞争意识。18%的人希望政府对他们进行就业培训,培训后自己去找工作。这部分人认为,政府对他们培训后,出去找工作,只要收入过得去,可以干点技术活,如汽修和电修或理发什么的都行;也可以不干技术活,如帮人打杂或直接去建造工地干泥工活等,总之,他们认为就业培训是必要的,培训后就业的路子要广得多。24%的人愿意自主谋生做点小生意,只是希望政府帮助租一下门面和摊位;5%的人想自己当老板,希望政府帮助他们创业,如帮助找项目,联系贷款,提供信息和各种创业服务等。2%的人很干脆,希望政府直接拿一笔钱给他们(当然不是搬迁款),以后就不麻烦政府了。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根据搬迁户的就业意愿把搬迁户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搬迁后将为别人或组织打工的人,这是搬迁户中的比较弱势的群体,占搬迁户总数的3分之2左右;第二类:搬迁后想做点小生意的人,占搬迁户总数的4分之1左右;第三类:想自己创业当老板的人,这是有路子的搬迁户,是搬迁户的强势群体,占搬迁户总数的20之1左右。由此可知,第一类和第二类搬迁户是政府帮助就业的重点。

6.尽管搬迁户需求多样化——也要服从政府的统筹和规划关于安置方式——58%的人愿意政府在某个地方修好安置房,自己直接搬进去;33%的人希望政府把补偿款发给他们,然后他们在政府圈定的区域内按政府提供的图纸自己动手修房子;9%的人很干脆,说政府多拿点钱给他们,他们住在哪里和住什么房子,政府可以一概不管。

关于搬迁到哪里——52%的人愿意搬迁到县城;28%的人愿意搬迁到镇里;11%的人愿意住在旅游区附近;9%的人无所谓。

关于愿意和什么样的人安置在一起——41%的人希望与同村或熟悉的人住在一个安置区;56%的人则无所谓;3%的人更愿意住在没有熟人或同村人的安置区。

关于对安置区的要求——14%的人主要希望购物方便;33%的人主要希望小孩上学方便;17%的人主要希望交通方便;36%的人则希望交通方便,购物方便,看病方便以及小孩上学方便。

关于安置房的样式——50%的人希望政府提供的住房是小高层步梯房;10%的人希望政府提供的住房是电梯房;40%的人希望政府提供的住房是平房。

关于对户型的要求——22%的人希望自己住的房间在户型的设计上要考虑喂猪养鸡方便(这部分人多是五十岁以上或基本没出去打过工的人);78%的人认为在户型的设计上不需要考虑(这部分多是年轻人或出去打过工的人)。

关于安置区的文化生活——70%的人希望安置区的文化生活丰富;10%的人则认为不需要什么文化生活;20%的人则无所谓。

关于融入城镇——11%的人担心进城后在生活方式上与城里人合不来;34%的人愿意进城后在生活方式上向城里人看齐;55%的人则认为进城后,自己想怎样生活就怎样生活,没有必要比照城里人的生活方式。

由上统计看出,搬迁农户中一部分人的个人需要带有农民的特征,如想住平房,在住房里要有养鸡喂猪的设施,不需要社区的文化生活,在生活方式上不想融入城镇等,这种“农式需要”需要我们去引导改变,否则也会成为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障碍。易地扶贫搬迁的目的不仅是要让贫困农户的身子搬进城过小康生活,更重要的是要让贫困农户进城后,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要融入城市文化,这才是真正的城镇化。

二、已搬迁户现状(十乡镇随机抽样——108样品)

1.就业的分布现状

10%的搬迁户做店铺生意或其他生意(四分之一的搬迁户的生意是政府促成的;四分之一的搬迁户的生意是自己发展起来的;另外二分之一的搬迁户的生意是靠亲友帮忙开展起来的);29%的搬迁户在产业园区打工;13%的搬迁户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打工;19%的搬迁户在建筑工地上打工;17%的搬迁户在农旅一体化的田园打工;12%的搬迁户做各种临时性短工。

2.就业取得方式

6%的搬迁户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政府直接帮助找的;17%的搬迁户认为自己的工作是靠亲友帮忙找的;77%的搬迁户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和调整产业结构所提供的机会而获得的。

3.收入现状

5%的搬迁户认为与搬迁前相比差不多;21%的搬迁户认为比以前好一点;55%的搬迁户认为比以前好得多;19%的搬迁户认为比以前好得太多。由此看出,绝大多数贫困农户搬迁后的人均收入已提升。

4.关于安置房的满意度

7%的搬迁户对政府提供的安置房不太满意;64%的搬迁户对政府提供的安置房基本满意,29%的搬迁户对政府提供的安置房很满意。问卷显示——绝大多数的搬迁户对自己所居住的安置房表示满意。

5.关于安置区整体环境的满意度

6%的搬迁户不满意;45%的搬迁户基本满意;49%的搬迁户满意。问卷显示——绝大多数的搬迁户对自己所居住的地方整体环境表示满意。

6.关于搬迁后小孩受教育的状况

2%的搬迁户不清楚;5%的搬迁户认为和过去差不多;11%的搬迁户认为比以前好一点;24%的搬迁户认为比以前好;58%的搬迁户认为比过去好得太多。

7.关于安置区文化生活的满意度

68%搬迁户表示满意;32%已搬迁户表示不满意。这说明,一方面,每个人对社区的文化生活的理解和期望值是不相同的;另一方面,一些安置区的文化生活没有开展起来,所以我们不能忽略安置区的文化生活的建设。

8.关于生活方式的改变程度

54%的已搬迁户认为搬迁后有很大的改变;31%的已搬迁户认为只有一点改变;15%搬迁户认为没有改变。问卷表明,绝大多数搬迁户的生活方式受到城镇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而不同程度的发生变化。

9.关于对城镇居民生活的融入度

71%的搬迁户认为自己已基本融入城镇生活;21%的搬迁户表示还有一点距离;8%的搬迁户认为还有很大的距离。这说明,少数已搬迁户虽然身子进城了,但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上仍停留在山区农民的层面上。

1.对基层政府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整体满意度

35%的搬迁户表示满意;42%的搬迁户表示基本满意;23%的搬迁户表示不满意——原因多种多样,如一些搬迁户的补偿款没完全得到,一些搬迁户认为政府帮助就业不力,甚至有些搬迁户认为安置区的绿化不好等等。但大多数搬迁户是满意的。

上一篇:设备维修工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建筑项目申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