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小综合”中物理教学的策略和方向

2022-12-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育部考试中心提出综合考试试题应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综合和理论联系实际要有利于高校选择综合能力强的优秀学生, 同时对加强中学阶段学科渗透的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分析近两年试卷可以发现理综试题灵活, 有学科交叉, 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 但在学科综合方面, 只是属于“拼盘式”的综合, 各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能力要求还很少。再分析全国高考卷, 其对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要求均比往年高, 体现了高考改革的新动向。笔者分析以上两卷, 对今后的物理教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1 在教学中注意多联系实际问题

今年高考试题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物理知识跟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 全国卷中第10题空间探测器的转向问题, 又如第20题, 求微波从同步卫星传到甘肃省嘉峪关接收站的时间。综合卷第23题关于李政道杨振宁的宇称不守恒定律, 第29题霍尔效应。对于这些题目, 学生的得分率很低。这主要是当前的物理教学存在着明显的理论与实际脱节现象:重理论轻实际, 例题、习题、试题中给出的对象几乎全是纯而又纯的小球、小车……使原本是生动有趣的课程变得索然无味,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以至在考试中遇到这类问题时, 很多考生便显得不太适应, 无从入手。

针对这一情况, 我们在今后教学中要设法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过程中注意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要善于观察思考日常生活中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现象或问题, 并用所学过的知识加以解释, 以增强应用物理知识的意识。如在日常生活中雨滴下落的现象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不陌生的, 但我们是否能在学习运动学和牛顿运动定律之后, 有意识地去观察、思考雨滴下落过程中的运动特点及其原因 (雨滴下落过程是一个加速度逐渐减少的变加速过程, 最终达到匀速下落) 。再如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 发现气筒壁的温度会升高, 导致温度升高的原因是什么呢?是由于气筒的活塞与筒壁摩擦造成的, 还是由于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内能增加造成的?同学们在实际中用手摸一摸筒壁上不同高度位置的温度情况, 便不难分析出这主要是由于活塞压缩气体做功造成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多讲解些科普知识, 多利用自己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 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时代气息, 能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有趣、有用, 因而愿学、乐学。这样的教学对提高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及学生的物理平均水平是大有益处的。此外, 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及近代物理学的发展成就, 为物理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 仅仅课堂教学, 无法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必须走出封闭的小圈子, 采取开放式的教学, 以有效利用信息社会中的各种有益的教学信息。教师可以以选修课、活动课、开展科技活动等形式组织教学, 社区及社会环境都可以作为物理教学的背景空间, 向学生介绍光纤通信技术、各种物理污染 (光、热、电磁污染等) 、华裔物理学家获取诺贝尔物理学奖情况、相对论的有关知识等等。

2 重视基础知识, 扩展学生知识面

新一轮高考改革首先体现了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全面的基础教育这一导向。基础知识往往是最有价值、最能体现素质倾向、最具有可能作为综合能力测试点的知识。今年高考的理科综合卷体现了试题的开放性和综合的基础性, 在学科命题的交叉性上有明显的“拼盘”现象, 学科间的渗透力不够。

“理科综合”主要还是学科内综合、考查学生的基础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 其次才是跨学科的综合。因此, 教学中必须防止一种倾向, 即把学科间交叉、综合放到很高的高度, 各科教师用很多精力去处理别的学科的知识, 这会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学生化费大量的精力陷入新一轮的综合试题的题海, 这会给学生带来更重的负担, 更大的心理压力, 应该使学生明白:只要把几门课认真地学好了, 就应该能考好。一般而言, 学科能力较强的, 综合能力也应该较强。正确的思路就是首先立足于本学科, 重视学科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适当降低知识的难度, 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另外,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进行基本原理分析。

3 重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讲解实验时, 必须讲清实验原理, 认真分析实验步骤, 让学生从教师的讲解中充分体会到同一物理实验尽管可以由不同的设计思路和方案完成, 但其原理和目的是统一的, 且支配着实验设计的始终。如“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实验的目的是: (1) 验证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 验证楞次定律。为此, 教师可在回顾课堂所讲知识的基础上分析指出, 实验前应先明确线圈的绕向和电流方向与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若实验的原磁场由磁铁产生, 欲使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就必须使磁铁与线圈发生相对运动。若其原磁场由原线圈产生, 则副线圈中磁通量的改变, 就可通过改变原线圈中的电流大小来实现, 而电流大小的改变又可通过开关、滑动变阻器等来进行。这样通过教师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案的分析和讲解, 让学生从中体会实验的设计思想及实验方法, 为培养设计其它实验能力打好基础。

4 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解物理问题时, 都需一定的数学运算。往届的高考试卷, 在数学运算上的要求是比较低的, 即使是数值运算, 也都是经过处理, 所以有经验的老师可以从学生解题答案大致判断正误。今年的试卷不但在运算上要求提高了, 而且应用了更多的数学知识。

5 进行适当的综合题目训练

虽然今年的试卷中综合题只是知识的“拼盘”, 但既然有“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这一指导思想, 今后, 对综合的要求必将越来越高。为此, 教师必须在熟练掌握所任课程的同时, 研究另两门课程的情况。掌握化学、生物这两门学科的基本知识, 能熟练运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基础上, 抽时间研究综合可能出现的试题类型, 哪几章知识容易进行跨学科综合。然后, 在课堂教学中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素质。

6 结语

总之, 无论高考模式如何改革, 高中物理教学仍应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为主, 同时尽可能补充一些实际应用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只要我们转变教学观念, 勇于探索、研究和实践, 不断总结, 就能不断创新、不断成功。

摘要:教育部大力试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综合的“3+综合”的高考模式, 目的是在中学各学科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测试, 这不是几门学科按一定比例的“拼盘”, 而是强调有机结合中学各科教材知识内容的交叉、综合, 旨在考察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学所学知识的能力, 并将对推行素质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中学物理教师来说, 如何适应时代的需要, 引导学生将物理与各门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使各科知识相互渗透, 从而提高学生物理学科与多学科综合起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这是一个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关键词:理综,物理,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 陶汉斌.高考理综物理综合题的解法探析[J].物理教学探讨, 2009.

[2] 李然.浅谈“3+综合”形势下中学物理教学策略[J].教育与现代化, 2009.

[3] 赵强.高考物理综合备考策略探析[J].中学理科, 2009.

上一篇:工程设计中工艺阀门选择要点下一篇: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