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教学计划(推荐10篇)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组将以学科课程标准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基本依据,规范和改进课程的教学活动,增强教学的实践性。促进综合学科的活动开展与学校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相结合,与学校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相结合,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生的发展相结合。坚持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教育科研与课程改革相结合的原则,以解决在学科教学研究过程中的问题为核心,在教学观摩研讨中提高兼职教师的学科素养。
二、工作重点
1.逐步引导片区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上走向常态,引导任课教师探索学科教学。
2.参加全市教学创新大赛(教学设计、说课比赛、课堂教学比赛)。3.片区的专题研讨“如何指导学生制定研究性学习(或实践活动)计划”。
本学期本备课组继续结合区、市级重点课题“小学生学习质量监控的研究”,抓好课堂教学的研究, 围绕教学中的小现象、小问题,寻找有效对策,开展“案例研究”。切实将活动课程的实施与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规范有机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关注生活、学会做人的主题活动,构建符合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活动课程。结合六年课改总结工作,认真做好新课程实验的教学反思、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⒈完善备课活动制度。
本学期需加强备课组的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针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切身感受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认真组织,专业引领。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鼓励教师不断加强学习,并联系实际写读后感、教后感。倡导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在小组内安排教师轮流主讲,主讲内容来自于教师自己的课堂教学,来自于身边的一些典型案例,来自于教学中的小故事,也可以是一段课堂教学录象点评等等。
主要以学科为单位进行备课,因为任课教师均为兼职,所以备课组活动时间是两周活动一次,注重提高备课活动的实效性。⒉抓好师资培训工作。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多参加市、区组织的讲座、新课程课堂观摩研讨活动教学研讨,重视与兄弟学校的研究交流,拓宽研究渠道,广聚研究信息。帮助任课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深入理解和掌握新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和实施原则,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行为的转变,更新教育方式、监控方式。
3.提高教师对新教材的把握能力。教科书的呈现方式,体现了结构创新、主题构建、精选范例的原则,教材内容更贴近生活,教学内容能指导生活,怎样使用才能使我们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真正能做到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学力图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将传统的道德教育融入其中,力求突出重点,立足学生能够从现实生活中自我寻找教育题材,自我升华。
4.本学期,结合市创新大赛工作,组织教师进行《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研讨。开展任课教师互相听随堂课活动。
5.突出课题研究的重点。
重点研讨:怎样在教学中组织学生有效地学习?如何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闽南乡土教材进校园等几个课程的学习内容。如何让学生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锻炼,来达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学生的民主观念,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的目的。
6.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心理健康活动课,营造良好心育氛围。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注意学生的心理障碍的预防问题和如何矫正学生心理障碍问题的研究。协同德育处充分发挥“心语小站”的功能,做好个别学生的转化工作,加强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及时矫正某些学生的畸形心理。
7.树立成果意识。结合教学活动积累学生个案、教学个案,撰写相关的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切实做到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使课题研究成果明显。整理相关材料送市、省、全国参评、汇编。
8.本学期还应重视帮助学生上课认真倾听习惯的养成,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与同学老师交流,把自己的体验、感受与大家分享的,做到发言声音响亮,吐字清晰,表达流畅,笔记的文字规范、工整。综合组备课教研活动安排:
9月份 1.教师参加市、区级教育学院组织的课程培训。2.李晓弘老师做六年级教材讲习。
3.备课组讨论新教材内容整合以及学期教研备课计划。4.各年段制定教学进度。5.片区研讨课教研。10月份
1.备战市创新大赛课(孙霄老师)。
2.片区综合实践活动研讨课,组织至少三分之一的任课教师参加听课评课。3.分学科备课,讨论活动设计及课堂教学组织存在的情况。4.讨论综合实践活动教材整合问题。11月份
1.进行典型课例的学习,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2.市创新大赛课(孙霄老师)。
3.教学观摩评课,进行理论的学习,教师结合自己的实践,交流教学心得。4.开展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12月份
1.积累学生个案、教学个案,收集素材,撰写相关的教学论文、教学案例。2.备课组活动,案例讨论。
3.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教研活动。
4.参与学校区级课题《小学生学习质量监控的研究》课题结题的相关工作。元月份
一、以《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教材为依托开展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的课程, 在课程开展的初期, 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型的教学模式, 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讲, 如何将课程理念变为可操作的具体内容, 是一个很大的难题。2004年, 冀教版《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教材的出版, 为我们实施这门课程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平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又一个单元主题, 而每个主题之下又是一个又一个开放的小主题, 师生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示内容, 根据学生兴趣及实际条件有选择地进行活动。同时, 教材又为我们提供了包括观察法、采访、问卷、演讲等许多进行活动所必需的方法指导。这就使得师生在活动过程中有了依托, 在活动的每一环节都可以得到教材的“扶助”, 从而使活动有序、有效地启动、开展下去。
例如, 冀教版《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七年级上有一单元主题《寻找身边的绿》, 在做这一单元活动的时候, 我根据教材安排的内容, 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 并联系我区实际, 共同商量定出了《关于宣化区环境污染状况的调查》、《宣化区初中学校校园植被的调查》、《水污染的研究》三个小主题, 并指导学生根据主题需要确定了适合的研究方法。这时, 教材中研究方法的提示又为我们的活动提供了许多帮助, 学生们通过阅读教材, 就可以明白各种方法如何去应用, 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活动的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 教材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蓝本和可资借鉴的过程, 并不代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在实施中应注意不能把这本教材当作学科教材去教, 以至于会出现黑板上种庄稼、做实验的现象。而是需要教师有选择地、创造性地去使用。
二、以校本研发课程内容为主渠道拓展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国家规定、地方管理、校本实施的课程。因此, 以校为本开发课程资源是我们实施课程的理想境界。在课程启动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 在师生基本能够依托教材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完成活动之后, 教学的重点就应该进行转移, 即由选择教材单元主题转移到紧密联系学校实际, 立足社区实际, 开发当地资源, 自主开发教材主题中去。这时候, 学生可以在学科学习过程中, 对学科知识有所感悟、反思、质疑, 或者在现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新的思考、延伸、拓展, 有意识地抓住这些有利契机, 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进行深层创新、研究, 最终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 如语文学科在教授了以“故乡”为主题的单元后, 在实践课就组织学生开展了“家乡的名片———京西第一府宣化”的主题活动。也可以根据学校的大型活动, 选择自己的研究角度, 去探索、体验、创造, 从而生成系列的探究活动主题, 形成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
几年来, 笔者根据学生年级特点,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先后做了《校园安全面面观》、《可爱的宣化》、《传统节日》、《保护我们的家园》等综合实践活动, 并在每个主题之下形成了系列的小主题供学生选择, 使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操作的内容。这样的以校为本开发活动内容的做法, 克服了活动场地、季节、环境等条件的限制, 有利于把活动落到实处, 收到了很好的活动效果。
校本研发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主流方向, 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实践, 开拓校本开发的新路。
三、以多学科教师合作指导为主深化教学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 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活动的合作者———与学生亲历亲为, 一起参与活动;活动的激励者———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激励学生去探索、实践;活动的支持者和协调者——活动中, 同学们遇到的困难是形形色色的, 这就需要指导教师去支持、协调。教师还需要为活动提供一些资料、情感、能力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 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课程, 在活动过程中涉及到文科、理科等各个学科的知识, 在活动中, 既要动脑, 又要动手, 而我们的教师所学专业是单一的, 在活动指导中不可能面面俱到, 这就造成了活动指导的局限性。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摸索出的做法是:以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指导教师为主设计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而学科教师均承担相关内容的指导,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指导教师群体, 使学生开展的每一次、每一项实践活动都有了有力的指导师资保障, 促进了活动课程的深入发展。例如:在我 (语文专业) 承担指导的《我心中的偶像》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 就同时聘请了历史、政治、心理等学科的老师共同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在指导《保护我们的家园》活动中, 又聘请了生物、地理等学科教师为指导, 有效地完成了这一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兴的课程, 唯其新, 才更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唯其新, 才给了我们更多的探索空间。以校为本, 多维指导, 多方开发资源, 全力做好活动指导, 需要我们更深一步的研究与实践, 只有这样, 才能更有效地推动这门课程健康地发展。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 同时也是难点。如何推进这门课程是课改研究的新课题。宣化第二中学依托教材开展教学, 以校本研发课程内容为主渠道拓展教学, 以多学科指导教师协作完成活动指导, 为推进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进行了尝试。
一、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评价上进行创新
1.结合学科特征,开展丰富的多元化的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要科学设计综合实践课程,创造适合学生的学习模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实现综合实践课程和其他文化课程的紧密结合,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打好文化基础。教师可以开展读书节活动,成立读书小组,组织故事会,展示学生的才华,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2.贴近学生生活,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教师要让学生走进现实生活,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认识社会,通过调查活动,学生对家乡的情况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还提高了实践能力,锻炼了社会活动的能力。
二、理论和实践结合。提升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点就在于“实践”。教师要带领学生多做实验,多参与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升学生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才能。小学生实践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带领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参观访问活动,为学生创造实践的环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实的问题,结合知识,实现主动探索和体验、交往,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师经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学习的范围,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才能,这样能培养出有知识又有才能的优秀学生,塑造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三、在方法上总结研究。促进学生自主获取知识
1.帮助学生回顾生活经过,找到学科的知识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感受的每一个环节和过程都能带给学生快乐和感受,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就是活动中的体验。在学生活动结束的时候,教师要帮助学生一起总结活动,因为活动是教育的因素,和我们的教育紧密相连。教师要带领学生回顾活动的每一个过程和环节,提示学生我们完成了活动的过程和环节,是因为我们运用了平时学到的哪些知识,让学生大彻大悟,使他们在综合实践的运用中找到学科的知识点。
2.给学生提供道路,指明探索的方向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收获知识,也要增加社会知识和常识。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路径,像灯一样指引学生前进,不能让学生迷失前进的方向。当今社会,知识的来源广泛,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发展变化中,教师要重视给学生指引方向。教师要给小学生推荐一些有价值的、有意义的知识资源,教师要对之前活动涉及的认知进行辨别和筛选,分析和研究,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还可以创办班级网站,设立家长服务站等,为教学提供更多的便利。
3.增长学生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自主求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课题,选择学生能研究的课题,选择学生需要研究的课题,这些课题的研究都能满足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需要。教师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了活动的需要和任务的完成,进行及时的补充和学习,教师带领学生排除一切困难去解决问题,获得新的知识。
4.发现和收集问题,激发学生的动力
教师带领学生在回顾和反思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还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积累的不足,产生新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另外,在综合实践中已经出现的问题和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都可带到学科教学中研究、解决,让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教学实现高度的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教师要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感受到知识和经验的不足,转化为学生课堂上学习和提高的动力源泉。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就是通过丰富的校内外活动形成学生活动丰富的经历,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升华学生的心灵境界,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教师要通过丰富的活动来打动学生,保证学生感情的激发,精神世界的净化和品德的升华。
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本学期,我将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
课程目标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
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个方面,工作计划《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在活动中,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渗透于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四个方面的内容是以配合的形态呈现的。因此,我将依据学校特色活动,地方特色,以及时令,季节等,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四
教学措施
1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强调评价多样化,如:主体多样化,角度多样化,尺度多样化;强调质性评价,强调日常观察过程,强化专题性探究过程,建立成长记录袋,实施阶段性评价。
2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研究性活动,也是让学生通过实践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体验的活动。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相关学科活动(环保教育、安全教育、创新教育、法制教育、时事教育、心理教育等)的要求。),要注重开发社区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注重获取学生经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目标要求:
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生活,运用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知识,体验实践活动中的苦乐,激发和培养学生发现、提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学生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合作学习和共同探索精神,塑造和完善学生人格,形成一对学生。
三、活动:
选择和组织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开展活动:
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范围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四、实施要点:
1、学生的家庭生活和自治活动。
(1)谈论你在家庭和班级中角色。
(2)简单描述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爱好和特长。
(3)时刻保持个人清洁,保持良好的个人习惯,维护学校的秩序和整洁。
(4)经常参加洗衣服、做饭、洗碗、打扫房间等家务劳动。
(5)了解一般的生活礼仪和普通的相关表现。
(6)了解他们与家庭和社区环境的关系,并能说出他们的角色。
2、社区服务中心
(3)熟悉各种社会资源和支持系统,帮助自己和他人。
(4)了解相关的社会行政机构及其职能,了解社会资源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性。
3、户外休闲和探险活动。
(1)观察户外生活中自然现象的变化。
(2)规划适合学生的户外休闲活动,逐步学习户外生活的生存能力。
4、人际关系和交流活动。
(1)讲述你与家人沟通的方式,体验家庭生活的重要性。
(2)讲述自己与人相处的经历。
(3)参加各种小组活动,了解自己小组的特点,乐于表达自己,乐于与他人交流,养成互相关心、遵守纪律的习惯。
5、环境教育活动。
(1)观察家庭和学校周围的环境,了解环保与自身的关系。
柳石二小
经过一年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综合实践课已逐步建成了一种以校为本、校内外兼承的研究性学习的道路。同学们通过各种活动深化了对校园文化环境的了解,对我们柳州的认识及对社会的关注。为了使我们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得以更广泛的铺开,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利用学校及周边有利环境,开展以学科教学为龙头,辅助实践性研究的综合实践课及以校本专题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相关主题活动。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研究性活动,也是一种通过实践研究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的活动。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在经历每一个主题实践活动都生成了一些与学科课程相关的能力。于此,我们想以学科实践活动为基点,开展系统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让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以推动学生综合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能力。
二、研究内容
1.把学科教学的知识点融进实践活动中去,产生主题性实践活动
2.展开以研究性学习为目标的学生情况调查,进行阶段性总结
三、实践途径和步骤安排
我们将在各年级的语、数学科中筛选出一些有价值的实践活动以竞赛或专题汇报的形式展开,再综合生成出一些各年段的专题实践活动,其具体安排如下:
活动安排
年级
活动主题
活动目的及形式
合作者
地点
时间
一年级
我和春天
有个约会
(结合春游活动开展)
认识春的植物,感受大自然的美丽。讲春天的故事、赞美春天
本组同学、班主任和相关老师
学校、
都乐岩
三月初
环保小卫士
了解我校校园卫生情况,对校园卫生保洁工作出谋化策
本组同学、班主任和卫生老师
学校、
社区
四月
中旬
二年级
“咏春”
词语接龙
收集春的词语、句子和诗歌词,感受春的无限魅力
全体同学和语文老师
学校、
都乐岩
三月初
青青校园
以绿色和环境为主题开展绿色标语征集,开展“绿的颂歌”“我爱小树”等系列活动
全体同学、班主任、语文和美术老师
学校
四月分
校内
3月初
小眼看大世界
了解雷锋事迹,感受身边的好人好事。听党员妈妈讲故事,走近十六大
班主任、家长、全体同学、少先队辅导员
三年级
走进功能室
参观功能室,了解学校功能室建立的目的和使用方法,并加以解说
各功能室负责人、小组合作者、班主任
校内
5月
四年级
劳动者颂歌
了解自己的父母及邻居的工作、生活状况,体会劳动者的辛勤。进行角色互换活动,体验一天的家务劳动
全体学生、家长、邻居和班主任
校内外
3月中旬
变废为宝
了解生活中白色污染源及其危害,小组商议解白色污染问题,并延伸到垃圾有效处理问题
科学老师、数学老师、家长、组内成员和班主任
校内外
4月中旬
五年级
要闻剪辑
通过看电视、报纸、书刊杂志,收集国内外要闻,对一些新闻事件作出评论
全体学生、家长、班主任及语文老师
校内
3月上旬
专题辩论会
以校内发生某一事件为议题进行论题征集,经资收集和分级选拔出正反方后进行辩论现场赛
全体同学和语文老师
校内
5月上旬
六年级
成长物语
收集自己成长历程的几个精点回忆,利用图文编写或打印成一个小册子
全体学生、美术老师和班主任
校内
3月中旬
毕业语录
给自己在成长物语上留下几句话,鞭策自己也勉力别人
独立完成
校内
4月中旬
在上具体安排将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展开,并不断修改,力求使其生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实践活动方案。
3月
综合实践课活动计划(二年级上册)
公园路小学 吴秋蓉
一、指导思想:
以儿童的生活为核心,以观察、操作、探索、调擦、游戏等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引导他们学习简单的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和必要的`生活技能。
二、研究内容:
(一)、主题内容:怎样研究问题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综合实践课,所以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安排了以下4个内容:“我们能研究什么问题?”“怎样确定问题?”“我们常用的研究方法”、“我们来分组”。
(二)、主题内容:节日的探索
本部分由以下内容构成:了解中秋节、节日的探索、圣诞节的来历、快乐过元旦。
通过以上活动拟达到:
1、 教会学生学会与老师、同学共同生活、热爱集体。
2、 具有主动探索身边环境的兴趣,并努力的想出办法去研究。(通过活动使他们获得生活的知识以及得到他人理解、友谊的技能)
3、 结合“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教育学生学会有责任感的生活。(诚实待人、对待自己的错误、失败、挫折的办法、策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独立、自理的生活)
三、实践过程、安排
第一部分:
1、 我们能研究什么问题?(活动形式:讨论)
2、 怎样确定问题?(活动形式:讨论)
3、 我们常用的研究方法(活动形式:调查、记录、讨论)
4、 我们来分组(活动形式:谈话、讨论、游戏)
第二部分:
1、 了解中秋节(活动形式:调查、讨论、汇报、制作小报)
2、 节日的探索(活动形式:调查、小组交流、记录、比较、分类)
3、 圣诞节的来历(活动形式:调查、小组交流、记录、)
4、 快乐过元旦(活动形式:调查、记录、小组交流、设计元旦活动安排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四年级活动计划
衣食住行
柳州市东环路小学 韦 萍
主题的确立:
综合实践课要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衣食住行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选择这个主题来源于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必定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在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目标:
认知:1、了解服装的功能和搭配;
2、知道营养的均衡搭配;
3、了解城市居民住房和出行的变化。
情感:1、通过调查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
2、能感受到与伙伴合作的乐趣,与陌生人交流的乐趣;
3、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
能力:1、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
2、能够将研究成果通过不同形式展示与交流;
3、有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
4、增强审美能力。
活动内容和实践途径:
阶段
内容
地点
时间
人员安排
服装的功能和搭配
教室
2课时
综合科任教师
服装的面料
实验室
1课时
科学课教师
旧衣服的处理
校外、教室
2周
班主任、综合课教师
服装秀
学校舞台
1课时
综合课教师
食物的营养搭配
教室
1课时
综合课教师
如何选购食品
教室、超市
2课时
班主任、综合课教师
调查:学校周边食品摊的卫生状况
校外
1周
综合科教师
实践:自己动手做餐饭
都乐岩
春游
班主任
家的变迁
教室
1课时
综合课教师
家居设计
教室
2课时
美术教师
自己动手整理小房间
校外
1周
综合课教师
路的变迁
教室、校外
1周
综合科教师
交通工具的变迁
教室、校外
1周
综合科教师
设计:柳州市道路
教室
教室
综合科教师
谈感想、说收获
教室
1课时
综合科教师
评价
教室
2课时
综合科教师
综 合 实 践 动 态 设 想
柳师附小 2002―下学期
一 本学期综合组计划
二月份(第四周) 讨论综合组活动计划
三月份(第五周) 检查综合科教案、反思
四月份(第十周) 交流综合课后记
五月份(第十四周) 综合研讨课
六月份(第十七周) 收集整理综合资料
注:资料包括(1)每人一份活动方案 (打印)
(2)每人一篇案例或反思(打印)
(3)各班的资料(包括调查表、评价量表、手工作品等)
二 教学活动安排
1、校本活动
每个学期至少有一次全校性参与的大型校本活动,这样的活动可由专职老师草拟,也可以结合大队部、政教处的一些活动来进行。
本学期校本活动《亲亲我的校园》
低年级段:初步认识各类植物
中年级段:能科学给植物分类,并初步进行校园建设构想
高年级段:创建学校的植物园
2、年级活动
除了校本活动外,每个年级可根据学生兴趣再自由选择3―4个活动,合理安排开展。
3、承担一次综合研讨课
结合学校科研处的安排,每学期进行一次综合研讨课,可以结合样本校的开放日活动,并请相关专家老师来进行点评指导。
三 评价方案、教案、教后记事宜
1、评价方案
每次活动要注意给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评价力求以多元化方式进行,形式可用等级式、话语式、图画式等。
评价量表可用学校的评价量表,但鼓励个性化设计,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孩子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
学校将不定期地抽查各年级各班开展活动及评价的情况。
2、教案
每个年级一本教案本,每个年级的活动方案由年级老师集体备课后再由其中一位老师执笔于教案本上,如本班开展的活动有与年级商议所不同的,可额外写。
3、教后记
每个年级一本教后记本,每人每月一篇教后记,(底数一篇,多者不限)年级老师依次传写。
四 业务提高方式
1 组织老师进行理论学习
2 鼓励老师自学提高
3 提供外出学习机会
4 请相关专家老师来校进行培训指导
柳邕一小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科研计划
2002――2003下学期
一、指导思想:
为继续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思想,实施素质教育,更好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实践的能力,带领学生走入更广阔的社会活动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情感等方面的体验,以展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多种形式和魅力。
二、具体教研、科研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学习有关新课程改革和综合实践活动等理论书籍,提高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
2、讨论、制订本学期教学、科研活动计划。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税法在我心中”主题活动。
4、参与活动教师共同讨论活动开展,确定个人研讨课。
四月份:
1、采用自学与集体研讨的形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有关资料和书籍。
2、教师指导小队的成员制定活动指导计划,撰写活动方案。
3、集体备课。
4、各学科整合,各科教师以学科特点开展以税法为主题各种的活动。
五月份:
1、继续开展有关“税法在我心中”主题系列活动,教师对活动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反馈、调整,进一步进行修改完善。
2、集体备课,听课,教师上好研究课。
3、注意做好关于活动各方面的资料收集工作。
六月份:
1、做好各方面准备,迎接市中心组到我校进行样本校调研活动。
2、总结经验,教师共同探讨、交流。
3、讨论有关学生活动和教师工作的综合评价方式,填写评价表,做好评价工作。
4、做好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的自我小结工作,撰写案例,教学反思、活动总结。
5、资料的收集、整理。
2002――20下学期
综合实践活动――我和爸爸妈妈交朋友教学计划
柳石路小学 阮健
一、活动主题:我和爸爸妈妈交朋友
二、活动年级:三、四年级
三、活动目标:
情感:1、让学生了解父母,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
2、懂得关心父母,为父母分忧,与父母做知心朋友。
3、通过活动,对自己的成果喜悦感、成就感,树立起自信心。
4、感受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认知:1、了解父母的生日、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情况,懂得如何为父母建立档案卡。
2、懂的如何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方法。(学习、生活等方面)
能力:1、培养采访、查找、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3、初步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能力。
四、活动步骤:
(一)了解爸爸妈妈,为爸爸妈妈制作档案卡。
1、说说我的爸爸妈妈,测试学生对父母的了解程度。
2、对父母进行观察、采访,了解父母的生日,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
3、为父母制作个人档案卡。
(二)感受爸爸妈妈对我的爱。
1、 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父母的关爱为内容的歌曲、歌谣和诗歌进行交流、展示。
2、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的点点滴滴。
3、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策划剧本,组织编排片段表演、小品。通过片断表演和小品表演展示日常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几个片断。
4、 给父母写一封信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三)与爸爸妈妈合作交流,为他们分忧。
1、 以小组为单位,商量制定“爱心回报”计划书或建议书:在日常生活中,与爸爸妈妈一同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遇到困难与爸爸妈妈商量解决。
2、 师生商议组织一次“大闯关”活动,让学生和爸爸妈妈在游戏中商议、协作、交流,解决问题获取胜利。
(四)与爸爸、妈妈打交道。
1、 就与父母的交流沟通情况进行一次调查,并进行交流。
2、 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与人交流、打交道(特别是父母、长辈)的资料、信息,设计制作成小报进行交流。
3、 以“需不需要爸爸妈妈理解我”为主题组织一次辩论会。
4、 就“就怎样让爸爸、妈妈理解我”为主题,以小组为单位,提出几点建议,并在日常生活中真诚与父母交流,并组织反馈交流,了解父母的反映。
5、 给父母写一封信,说说自己的知心话;父母互动交流。
一、凸显课程特点, 培养学生能力
1.注重实践性,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 注重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 在“做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 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体验和感受生活, 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数学源于生活,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学要为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必须打破传统数学的束缚, 把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的现实性、生活化、亲切感的内容引入课堂。如新教材五年级下册“粉刷墙壁”这一活动, 教材首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要粉刷教室的墙壁, 我们需要调查哪些数据”, 引起学生调查有关数据的兴趣。通过讨论, 学生列出所要调查的数据 (粉刷的面积、涂料的包装和价格等) 以及调查的方法 (实际测量、到商店询问、查找资料等) , 然后利用课内或课外时间开展调查。在调查完数据后, 按照教材中提供的线索学生开展活动, 从而解决问题。
2.突出综合性,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课在活动中, 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内部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应用。在学习空间上, 体现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整合;在学习内容上, 体现各学科同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在学习方式上, 体现实践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新教材中高年级的综合实践课均以综合应用的形式呈现。如“旅游费用”“数学与生活”“数学 与购物”“数学与体育”等内容, 不仅仅是知识和方法的综合, 还包括在数学学习中积累的活动经验、思考问题的方式、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体验等的全面综合。这种综合应用是通过适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的,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例如, “粉刷墙壁”这一活动, 学生首先要正确计算出需要粉刷的墙壁面积, 再计算出所需要的涂料的量。在考虑如何购买不同规格的包装时, 学生要根据实际问题合理搭配, 通过比较, 找到省钱的购买方法。这项活动的完成, 学生需要经过实践活动及小组合作, 整个活动问题的解决, 全面展示了学生综合应用的过程。发展了学生实际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处理好师生关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物理 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10074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活动空间的开放性、活动内容的综合性、活动形式的灵活性等特点,它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应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学生的和谐发展提供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把学生从课堂引向更广阔的社会,从书本知识的学习引向社会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他们在开放的探究学习中拥有自己的学习空间和思维天地,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下面,就如何进行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谈几点思考。
一、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研究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就有了不竭的动力。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具有较强的新鲜感和学习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所以我们要抓住起始年级,甚至是开学初期,利用学生的学习热情,深化研究意识,培养研究习惯。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要寓科学知识于娱乐,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东西,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
二、跳出课本“综合实践活动”的框框,发掘可进行综合实践的课题和内容
物理综合实践活动应包括生活、物理、社会,重视知识、经验、技能的综合运用,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要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情感、能力和认识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内容安排上,应与现实生活、社会发展相结合,可以跨学科、跨领域,所以应跳出课本“综合实践活动”的框框,发掘可进行综合实践的课题和内容,如在学习《噪声及其控制》时,可提前布置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进行调查,课上让学生分小组汇报调查结果,这样既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避免教师“干讲”、“一言堂”的局面;同时又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还能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当然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前,要先收集学生的调查结果,根据学生收集的情况,合理串联教学顺序。如此一来,教师势必要花费更多的备课时间,当然不少教师也会担心课时不够,其实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应受原课时的限制,学生的学习不能局限于学校的教室、操场,可以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到实验室动手实验,走进社会进行社会调查等,可结合双休日、校本课程等多种手段和形式解决课时紧张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可根据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
①课外小组活动:有关噪声的调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等。
②个人家庭活动:有关汽化、液化的现象收集,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探究树荫下的光斑,探究家庭用电的几个问题等。
③课堂分组活动:制作简易的密度计,简单电路设计,设计和制作一个模拟的调光灯等。
三、综合实践活动要明确目的,指导到位,注重调查后的反馈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协调者和评价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教师的有效指导是防止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的基本保障。
1.教师首先要做好计划,确定活动主题、明确活动目标,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进行合理的分组,每小组一般4~5人为宜,也可以独立研究和实践。
2.分好组后,指导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活动方案,指导学生进行合理分工,规划和设计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方案中应包括小组人员的分工,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形式,如果是制作,还包括图形的设计、材料和经费等。
3.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利用音频、视频、照片等方法收集事实材料;要指导学生写研究记录,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还应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报告,并进行不同方式的表达和交流。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呈现调查结果,如调查报告,结合音频、视频、照片形成课件等。
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鼓励家长参与其中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争取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鼓励家长参与其中,在学生个人调查活动中,家长的参与可起到必要的协助作用;在小组外出活动时,有家长陪同可起到保护安全的作用;同时在活动中家长与孩子一同参与,还能增加亲子之间的交流,能够促进父母与子女之间和谐关系的发展,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一举多得。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既能把学生校内的学习活动同校外生活相结合,又能把课本上的物理知识与学生主观需要和兴趣相统一的、有效的整体化活动的教学方式。让我们通过此类活动的开展向学生渗透“物理就在我的身边”“生活、生产中处处有物理”“科学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物理”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让学生自觉参与、主动探究,实现学生实验探究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张艳华.浅谈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J].物理创新学刊,2012(10).
教学计划
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着较深的感受和体会,学生虽然年纪小,但他们已初步具备了综合运用知识的条件,有了一定的探究和实践基础,合作意识和自主精神也在逐步加强的过程中,因而为了更有效的保证本学期乃至以后的综合实践活动健康、有序、扎实、高效开展特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研究性活动,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的能力,发展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本学期的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将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主题教育思想。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创造空间即综合教育思想。注重对学生的亲身体验与积极实践,促
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实践教育思想。
二、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
从期末检测成绩来看,上学期成绩比较理想,本班大部分学生对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兴趣较浓,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学生动手水平较差,漏洞随处可见。同时,班上的差生较多,中间力量相对薄弱。这学期的教学任务艰巨,希望通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成绩。
2、教材情况
综合实践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必修课程,根据综合实践课程的性质以及学校,老师的资源情况,对综合实践课进行研究,籍此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学期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一系列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全体学生能进一步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培养独立探索,合作探究能力以及收集、加工信息的能力;懂得与他人、自然和谐相处,初步形成合作分享的良好的个性品质。
2、知识目标
激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掌握一定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3、能力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身心潜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发展个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方法与措施
1、加强各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组织开展以“实验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为核心的科学探究活动及技能活动。
2、利用课间操、升旗仪式、重大节日、法制报告等方面的活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遵守学生守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集体观念,增强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和社会责任感。
3、认真组织教学,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按计划实施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4、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5、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工作,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好的教学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范文1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平均年龄在七到八岁之间。由于学生较小,在习惯养成方面还有所欠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卫生习惯。
二、教材简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所选编的的教材其目的是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例如观察能力、说话能力、交际能力和别人相处的能力。内容由浅到深,创设一定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活动一、我的一家人,通过活动感受家庭的温暖。
活动二、家人的爱,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调查学生装在家里的活动内容,感悟家人的爱,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帮助爸爸妈妈多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活动三、春天在哪里,通过本次活动,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普通话水平,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世界的美好。
活动四、走进春天,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己探索大自然的能力。
活动五、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通过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小朋友认识眼睛的重要,要保护眼睛。
活动六、夏天,我们注意什么,本次活动主要是鼓励小朋友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活动七、风儿吹呀吹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自我意识。
活动八超市购物,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平的观察,自己去感受生活的乐趣,通过自己的体验,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三、奋斗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动脑、动手的实践能力。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装良好的各种习惯,使每个学生都跟上教师的步伐。
3、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培养良好的德育行为。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具有比较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具有一定的自制能力,是非判断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3、通过学生自主以参加活动形成各种技能。
五、教学特点
1、实践性综合实践活的特点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各种能力。
2、综合性在活动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完成任务达到预定目标。
3、自主性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
一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范文2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走进校门,他们对学校所有的感觉都是新鲜的,更希望学校生活能带给他们更有趣、更有意义的事情。这个年龄的孩子玩心还是很重,对待学习没有一定的认识,只是年龄到了该上学了,并没有觉得应该多学点知识,所以实践课一方面要带领孩子走进有趣的活动中,另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形成正确的规范和习惯。
二、指导思想
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三、教学目标
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具体为: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基本要求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种变革,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不在于让学生获取多么高深的研究成果,而在于让他们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一种积极的学习体验,受到新的方法的熏陶,从而改变长期以来习惯的偏重知识接受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
2、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由于研究性学习涉及的学习内容大多来自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许多问题自身带有很强的综合性,这些问题的解决自然要求学生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于问题解决过程中。
3、注重过程。淡化知识目标,强调对过程的参与、理解与体验,是研究性学习的一大特色。从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两方面来看,注重学习者对过程的参与和在过程中的表现,都应是研究性学习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对研究性学习而言,学生的广泛参与就是目的,在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体验就是成功。
4、强调开放。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过程、评价诸环节都呈现出很强的开放性,为师生自主选择活动和创造性地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活动留下了必要的空间。
5、重视师生互动。研究性学习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教师不再以知识权威的身份将预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不再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接受教师发出的指令。在开放的情境中,师生将共同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和实施主体,依赖自己的智慧和创意,在交互过程中共同构建课程的内容,设计实施的方案,完成课程的评价。
五、教学重点、难点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形态,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它与其他课程领域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为了增强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本学期,教学重点是:
1、与读书活动整合2、与语文教材的实践活动结合3、走进校园文化
一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范文3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同学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二、学习情况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考虑到一年级同学的心理特点,我们的综合实践课设定了三大主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希望通过这三大主题激发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总体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活动重点:
针对一年级同学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编写“活动资料”时,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作为一年级的重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同学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一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五、活动难点:
就是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六、实施策略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教师都要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平淡无奇的。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小事往往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的小事,不仅会理解小事的教育意义,而且会提高思维的品质和研究习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
3、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现在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了,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渴望被大人们认同,希望得到和大人们一样的成就。我们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如通过对自然界观察、参观、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让学生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获得美的体验。
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学生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的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由中秋节、重阳节引申开来的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系列活动。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个人计划07-01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06-17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计划10-24
一年级下综合实践教学计划06-12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10-11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10-19
综合实践活动“制定计划”教学设计05-30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07-08
《比例尺》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