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精选8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反思。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初中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活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设置的,是体现“课程标准”精神、引导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问题情景和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教材的设置已向大语文观迈出可喜的一步,在欣喜地看到它给语文教学带的崭新气象的同时,也发现了综合性学习教学的误区——学习目标单一狭隘地把“综合性学习”当作课本内容延伸的一种课外学习,从而把学习活动的过程仅仅当作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对学习过程中教育价值发掘不够,拘泥于既定的教学目标,开展活动直奔目标而去,无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育目标的生成性、多层性。 如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我也追‘星’”的综合性学习,既是本单元由课内认识名人向课外了解的延伸,又是为了对现代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追星”现象予以正确引导,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在让学生在课外了解更多的名人、伟人,从他们的故事中懂得为人之道,明白成功之道,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情感态度,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搜集信息能力、阅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由于把学习过程当作实现目标的途径与
手段,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没有因学生表现出的不耐烦而及时调整学习活动的目标,所以很多学生以作业多没时间,或是找不资料为借口,两周下来查阅资料工作收获甚微,没有大量的阅读了解,自然就谈不出什么心得体会,课堂交流就只好照本宣科,读读资料。这次学习活动的失败,使我对活动目标的确定有了新的理解,教师除了考虑教材预设的目标之外,更要考虑学生心中的问题、困惑、见解、经验、兴趣、思维等,它们不仅是学习活动的起点,而且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增长点。教师必须在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智力水平、情感特征的基础来确定活动目标,更要根据综合性学习目标的成性的特点,及时调整学习活动的目标,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使综合性学习成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教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反思》。 此外,语文综合性学习序列结构的安排是建立在学生发展需要和学习资源的利用上的。在综合性学习教学中,我们必须站在整体认识的高度,在了解学生实际与需要的基础上,放弃急功近利的教学理念,尊重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育价值、目标的不断生成性的客观规律,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依据学生发展需要,抓住教育时机,用好课程资源,善于及时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着眼于“人”的和谐发展和全面发展,是综合性学习完成使“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使命的关键。因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常常要与家庭生活发生密切的联系,这就便于形成学习生活化和生活学习化,能直接通达学生的家庭背景,甚至进入到学生家庭生活的某一领域和感情世界的纤敏之处,这给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等提供了极好的契机和生动丰富的教育资源,同时也给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深层问题。 如七年级的第一次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我”这一主题,这样安排的意图就是考虑到学生刚跨进中学大门,面对陌生的生活环境与学习方式,学生大都有种焦急忧虑的感觉,通过这个学习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也是能帮助学生找到自信,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所以这次学习活动除了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外,至少还应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结合课文学习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人生成长,珍重生命,在自己的生命丰赡的过程中发现、体悟生命的价值; 2(展现自己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在寻求别人理解的过程中理解别人,进而学会共处; 3(在各种情境中,学会调适自己的角色,包括言语举止,学习在各种社会活动情境中发展自己,得体地自己。“我爱我家”这一综合性学习除了培养学生探讨、追寻、调查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留意身边生活的意识,还要在对家庭中平时不被注意的寻常小物小事的调查了解中,体验生活的底蕴及蕴藉的情意,感悟关爱,理解关爱,体验爱心,生发爱心。像“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两项主题活动,都有可能触及学生家庭生活的底层和文化背景,都有可能触动、激活学生的心灵世界和生活体验。由于学生家庭背景不同,因而教育的价值和达成的目标也就各有不同。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从某些角度展现、折射出学生家庭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巨大反差,甚至触及学生家庭生活中的隐痛。这些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际存在,而语文综合性学习表现得更为突出,我们无法回避,必须认真对待。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应有善待之心和体察之智,关爱、保护那些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处于经济、文化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使之共享学习资源。如果处理得当,恰恰可以成为生活教育、人生教育、情感意志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的契机。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的作用
1. 综合性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中所采取的综合性学习方法与教学方式是相互融合的, 通过多渠道的形式进行展现, 并非似传统教学方式那般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诗词歌赋、文学经典, 而是将语文教材中的知识与社会、文学进行有机结合, 实现语言与社会的融合, 语言与艺术的融合。在综合性学习方式的应用下, 能够创造出多元化、多方位、多领域的教学情境, 在积极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 也能够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做出重要的贡献。
2. 综合性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 自我学习是新课改的重要要求, 也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师纷纷推行的教学方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取综合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的能力。一般而言, 在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下, 教师一改传统的地位与角色, 从之前的主体人员转变为指引者与领路者, 在课堂中帮助学生积极探索语文知识。众所周知, 初中语文知识与众多学科交叉融合, 语文作为各个学科的基础, 与其它学科有着相互连接, 相互依存的关系。将综合性学习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之中, 能够充分发挥出初中语文的本质, 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3. 综合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是实现良好学习的关键, 合作意识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 如果学生具备合作意识, 则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公, 真正对语文知识感兴趣。在新课改的深入推广下, “竞争”已经不再是学习的主要内容, 语文课堂则更加倾向于合作协助。当遇到某一困难或者问题的时候, 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 需要发挥集体、团队的智慧。在综合性学习中, 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够加深, 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会得到提高, 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二、初中语文中采取综合性学习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缺乏整体规划。从某种角度分析, 当前学生所使用的语文教材中内容与综合性学习有着密切关联, 它们不依赖教材, 具备独立性, 但是却以教材作为载体。从当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分析, 很多语文教师没有对初中语文进行整体规划, 仅仅将教材与课文内容作为“附属品”, 很多解决问题的素材也没有针对性地进行收集, 只是简单搜集, 没有从实际角度出发, 从根本上背离了综合性学习的基本要求。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对策
1. 积极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 从本质上而言, 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目的便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明显, 所以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时候需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 将综合性学习的作用进行充分展现。语文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语文教学的方式,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接收能力, 比如在学习阅读理解的时候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课文, 在学习古诗词的理解中, 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与分析, 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 把握内涵, 积极转变教学思想。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需要将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进行相互整合, 并且要积极采取多种角度与方式, 将语文知识与实践活动进行紧密结合。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与方法对语文学科进行探究与分析。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为主, 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需要积极把握宗旨与内涵, 转变教学思想, 实现各个学科与语文学科的渗透、交叉, 积极开阔学生的视野, 以此用来提高学习效率。
3. 加强教学指导。 首先, 语文教师需要积极开发综合性学习, 避免局限性, 比如像活动类、研究类等, 也可以从学校、社会出发, 积极开发一些活动项目。其次, 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 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与分析, 并且严格按照所确定的方案进行上网搜集资料, 从而展开综合性学习。这样一来, 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且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找准契合点,大胆整合
典型新颖的成语故事、详实科学的有关史料、历练情操的文化积淀,是语文与历史的契合点的三大突破口;人文、方言、宗教、生态系统的保护等,是语文和地理学科整合的着手处;数理化学科的定义定理的表述以及逻辑推理的过程,则是语文学科说明文教学,特别是语言的归纳概括、根据已知信息推断新信息、长短句变换等语文能力的支撑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同思想政治学科的宣传教育性,正是二者整合的前提,后者强调道德法制的规范性作用,前者强调熏陶渐染的提升作用。同是语言学习的外国语教学,我们应充分尊重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注重各种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将重点放在不同文化的比较上。总之,找准“契合点”是学科间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它直接影响着语文学科综合性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二、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作用
如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神州五号飞船上天,物理学科侧重的是重力、加速度等,化学学科侧重大气酸碱度、飞行环境等,数学学科可能侧重飞行轨道、各种参数等,地理学科要研究大气状况,历史和政治学科可能关注科学精神和民族精神以及综合国力发展水平等,而我们语文学科则要充分利用相关的报道训练学习者对重要信息的辨别、筛选和归纳概括能力,新闻报道写作能力,如利用相关的报道材料训练学习者的语言压缩(概括)能力、写作新闻报道的能力。这样,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习者强烈的探究心理,及时组织一场有各科老师参与的热点问题讨论会,让各个学科发挥其特长,身体力行地引领学习者关注生活关注科学,激发其学有所用的学习意识,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习者实践精神和综合性学习的意识。
三、大胆探索,努力实践,尝试多种多样的适合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比如:1.组织辩论会。如围绕“三峡工程的利与弊”这一论题,语文老师认真组织文综老师参加,语文老师从学生的语句修辞、中心与材料等方面评价,历史老师从人类的进步角度引领,地理老师从人文地理方面拓展,政治老师从思想政治方面分析总结,最后再由地理老师做简短的综合性评价。
2.撰写科技小论文。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章“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的课后作业;“请你写一篇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的短文,把自己想象成茫茫沙漠中的仙人掌。那里雨水稀少,骄阳似火。你使出浑身解数寻求水,珍惜水,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还可以向人们发出节约用水的呼吁。”这个练习本身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题目。
3.学写调研报告。语文老师可参照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教材,主动与该科教师合作指导学生写好实验报告。科学考察 科研课题 考古发掘。
4.再现历史,展示自我。课堂渗透应是“科际”合作最常用,最便捷的一种形式。
5.成果展览。确定某个主题,组织学生搜集有关材料,联系各学科知识,观察研究某种事物或某个问题,制成课件或写成论文,最后进行成果汇报,交流探讨。
1: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含义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对语文知识的一种综合性运用。作为语文课程中最为核心的两个主体:写作和交际,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中介作用,便可以很好地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同时,该课程可以使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达到一种有效、完美结合的状况,并将语文知识很好地融入进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培养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2:当前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外界的教育环境极大限制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近些年来,虽然国家将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摆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教师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引起了他们极高的重视。但是现行的中考制度、高考制度,教师、学生、家长等面临的升学压力,又将语文综合性学习埋没在了正规的语文学科教学中。在这样的语文教学环境下,学生们自然会将学习的重心放在语文技能技巧的学习上,从而忽视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正常进行和开展,也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
综合性学习课程利用具有狭窄性、活动安排具有单一性,由于综合性学习是一个新鲜事物,因此无论对于有经验的老教师,还是对于新教师来说,怎样利用课程、是完全依赖课程还是进行自我创新课程、怎样进行活动的安排都存在一定的疑惑性。因此,一些语文教师仅仅依赖语文课本中提供的教材内容,从而将综合性学习上成了正规的语文课,透露出了课程的呆板,这也完全忽视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地位。
另外,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安排上存在单一的缺点。由于语文教师被繁重的教学负担所附着,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时,便没有想办法采取新颖、灵活的方式进行,这也没有迎合学生们好动、活泼的天性,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们对此提不起多大的兴趣,从而也限制了该课程的创新。一些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设计,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由于教师没有对该课程实施的难易程度进行一个很好的衡量,这便会导致过难或过易情况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生存夏令营模拟招聘》这一课程中,有些学生根本没有参加过夏令营活动,或者也没有看过类似的节目,在该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们会感到无从下手,这便是没有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活动设计。对于综合性学习的开展一些学生存在不端正的态度。
在综合性学习开展过程中,一些学生抱着玩的心态,另一些学生抱着学习这种课程浪费学习时间的心态,这些不正确态度的存在也严重阻碍了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即使开展了,学生们也没有做到全身心的投入,这也便会使得综合性学习的独特作用发挥不出来,也不会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3:针对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具体解决对策
针对以上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进行解决:改善综合性学习教学环境,提高大家对其的重视程度。教学环境是从一个宏观层面来进行论述的。教育界的相关部门和人士,应在社会上、学校中大力宣传综合性学习活动,对于具有内容、如何选材以及如何具体开展,编拟一个指导性文件,作为语文教师开展这项活动的指路明灯。另外,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大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以提高大家对其的重视程度,优化该课程的生存环境,从而与语文学科教学一道共同促进学生、教师语文素养的提升。拓宽视野,充分开发、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和合理安排多元化活动。当前教育部门编写的综合性学习课程只是作为一个指导文件,这样的文件不可能涵盖所有地区、所有学校所独有的特殊性,因此便需要教师在保证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大方向不变的同时,结合当地学校的实际情况,拓宽视野,进行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学习的资源可以扩展到当地文化、民情风俗、社会现象等方面。例如:在《说不尽的桥》这一课程中,不应该仅局限于现存的历史最古老的赵州桥、最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武汉长江大桥等,教师应该结合当地的所存桥梁,带着学生们亲自到桥上看一看、摸一摸,从而引导出学生自己眼中的桥梁,激发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另外,在活动的安排上,不应仅局限在教室这一狭窄的空间安排活动,可以通过走出去等方式进行,让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大自然中领悟语文知识的魅力。例如:在讲到《马的世界》时,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动物园实地对马进行观察,也可以组织开展关于马的成语接龙,也可以开展主题板报或进行有关马故事的比赛等形式进行,相信在多元的活动中,学生们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设计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设计中要紧紧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多角度、多方位综合考虑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兴趣所在、学习情况等,设计出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操作性强的、学生们感兴趣的活动进行。例如:在《让世界充满爱》中,可以结合班内伙伴的实际情况,通过了解班内存在困难的伙伴,大家一同想办法,为其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方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学生们知道采取哪些活动、如何具体行动,这在锻炼学生们的具体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爱心和同情心,也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应该端正学生们对综合性学习的态度,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端正的态度才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才可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从这一方面来说,学生们端正的学习态度对于综合性学习正常的开展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接受和发现是提升学生们素养的最为关键的两种方式。接受是最普遍的方式,但是随着教学方式的逐步发展,越来越注重发现的学习方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探索问题,会获得亲身的、深刻的体验。因此,在综合性学习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培养、主动引导学生了解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特点,从而最终能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例如:在《古诗苑漫步》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自己曾经学习过的古诗进行分门别类,或根据诗中表达情感的不同、或根据诗中描写景物的不同,通过对诗的分类从而再一次体味诗人表达的感情,并进行深情朗诵以起到一种升华的作用。
4:结语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其实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过程和实践探究过程,它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集体学习活动。我校地处农村,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尚未得到实质性的转变;教育资源困乏,信息相对闭塞,学生知识面窄等因素制约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我校自2012年省级课题立项以来,开展了有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以探究综合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途径,开发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为重点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一、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理念。
传统教学中,教师一直扮演课堂主体的角色,学生成了被动者,是配角。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语文综合性学习尤其要求教师做到这一点。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必须准确定位自己,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学生主体观念;教师必须要从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者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师必须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在综合性、充分化、自由化学习中形成学生语文素养,锻炼学生语文能力。同时,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还要成为个性化教学的开创者,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否真正取得实效有重要意义。教师只有具备了以上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才能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从而收到显著的学习效果。
二、积极探究综合性学习的课堂模式,推动综合性学习有序开展。综合性学习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础,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相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完整过程。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环节通常以四种课(起始课、问题解决课、交流展示课、评价总结课)的形式呈现,对活动过程要进行合理安排。
(一)起始课主要进行活动的策划。包括前期准备、确立主题、制定学习目标、设计活动计划及步骤等。这个阶段,准备工作要充分、细致、周密,它包括材料的提供、时间的安排、负责人的选定及活动的组织安排、实施细节、时间等。设计计划应具体详细,层次清楚,具有阶段性和可操作性,要体现适度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为顺利、有效地实施作好充分的准备,无论是内容、时间、空间、组织形形式、指导方式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它不受40分钟时间和狭窄空间的束缚,而是根据主题内容弹性地安排学习时间、空间。从时间分配上看,可根据单元内容,也可根据课时内容进行安排,可长,可短;从空间组织来看,不限于课堂,可扩展到课外和校外。
(二)问题解决课是活动的实施阶段,可设计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以合作或探究的形式进行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统计数据、分析整理、得出结论、提出解决办法……体现一定程度的合作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校内与校外之间的相互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复杂而系统的学习活动。
(三)交流展示课是活动的交流分享。可以采用口头或书面,图片或多媒体等形式展示活动的成果。通过交流,取长补短,探讨不足,体现一定程度的探究性。
(四)评价总结课是综合性学习的总结评价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反思评价,可以采用师评、自评、互评等不同形式,分享活动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在交流的基础上,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的活动过程,寻找不足,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活动的成果。在这种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包括学生发展的统整性、和谐性,而且包括不同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每一个程序的设置都要严密、合理,同时要提供充分的时间,使整个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安排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施性。
三、克服活动实施的不利因素,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
1、活用文本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资源有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辩论会、研讨会、表演戏剧,图书馆、展览馆,布告栏、报栏、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对于农村中学,文本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最主要资源。利用好文本资源,开展综合性语文学习,是农村中学的重要途径。如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汉中美食——面皮”,教师提前一周布置,给学习提供研究方案,按活动小组确定每个小组研究专题:(1)预习:通览内容,提出问题,作好阅读笔记:与面皮有关的赞美语。(2)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和教师的活动建议,设计制定自己的活动方案;(3)办一份综合性学习小报(除教材中的资源外,还可利用图书室、工具书、网络等可用资源收集有关资料,资源共享)。再如,学习“童话寓言”时,教师应根据该单元课文故事性比较强的特点,设计将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改编成课本剧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们精彩的情节、滑稽幽默的表演令大家惊叹。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写作、口语交际得到了很好的展现。所以,“教材,不过是个例子”,只有充分用好这个例子,才能拓宽语文学习空间。
2、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配合。”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养成,不仅仅可以通过语文课本,而且也可以与其他学科的相结合,与学生生活体验、社会生活的相联系。因此,在整合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的突破学科界限,加强与各学科的联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比如,学习《黄河,母亲河》则可通过与地理、历史等学科的结合,开发其综合性学习资源:通过地理学科了解黄河起源、流经哪些省区、有多长,为什么有“跳进黄河洗不清”之说等;通过历史学科了解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了解黄河流域发现的人类文化遗址,大禹治水,以及昔日的缺口与断流给中华民族带的灾害与苦难;通过政治学科了解人们呼吁保护黄河的声音及当代人民对黄河的治理;还可通过与音乐学科的结合来激励学生们的爱国热情。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确语文学习不只是掌握课本知识,还需要利用各种有效资源提高语文能力。在学生获取资料时,教师不仅要教会获取资料的方法,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整理资料,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利用当地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开发综合性学习资源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就有多大”,一切“自然风光、人物古迹、风俗民情”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题的资源”,我们处山脚下,有田园风光、农家乐等自然风光;而且我县是革命老区有许多英雄人物和优良的革命传统。这些自然、社会、人文等地方资源,是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源泉。在开展《我爱我的社区》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由于我们农村没有人群集中社区,我们可以引领学生去探究我们家乡的发展变化和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探究家乡变化中的人们思想道德和观念的变化、对家乡的建设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等,这样,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领域里展开适当的综合性学习并且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
四、因地制宜,积极寻求语文综合性学习新途径。
综合性学习内容庞杂,工作量大,不易操作,课题组成员应抓细节,以小促大,广泛开展 “五个一”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即:每天一分钟演讲,每周一次小练笔,每月一份手抄报,每期一本作文集锦,每年一本阅读摘记,让学生实现积极有效的学习。
一是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每天语文课上给出1分钟时间让一名学生演讲,学生可就生活中的人和事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涉及自然、社会、历史等各方面,只要言之有据,表达清晰即可。二是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三是让学生有心灵诉说的地方和机会。
小练笔是以作文接力形式进行,四人或六人一组,第一个写后,第二个首先要对第一篇作文进行改评,即首先对错别字词和语句进行查改,然后写一篇读后感,在此基础上写自己的作文,依次类推,把学生写作、欣赏融为一体,教师主要进行浏览和课堂讲评。
“创办一份班级刊物”更是魅力无穷,学生的阅读、积累、写作、编辑、绘画、书写等能力都得到了培养,语文水平更是提高甚快。
每期一本作文集锦,是要求学生把一学期的优美作文进行眷写或打印,装订命名后进行保存,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功感倍增。每年一本阅读摘记,是鼓励督促学生广泛阅读,厚实积累。语文综合性学习,贯穿学生学习的全程中,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训练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了广种博收。其“语文”素养目标、“综合性”特点体现、“学习”实践体验均得到了落实和生成。
五、整合信息技术,走进网络,构建共享、学习交流平台。让学生学习语文平台更广阔。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共享、学习交流平台。它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三个方面,即:语文味、综合性、学习实践,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它集创作、感悟、日记、心得、摘抄、音乐、美术、剪辑、编排等为一体,让学生在前卫的、全新的学习方式中学习,并乐此不疲!例如:在《石拱桥》的综合性学习中,同学们上网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归类:桥之旅、桥与对联、桥与诗歌、桥的传说。然后把它们分别作成演示文稿,进行交流与分享。学生在活动中表现了空前的热情,参与度大大提高。
六、创新即时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贯穿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全程中,我们在关注历时长,准备充分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时,也注重创新即时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根据语文阅读教学环境的需要,相机开展,既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兴趣,促进阅读的质量,同时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素养。抓住“灵机一动”、“灵光一现”、“突发奇想”,让课堂精彩浪花迅速转化为语文综合性学习,让语文学习活动更具活力。如在讲记叙文时,让学生评价人物;在议论文中出现相反的观点时进行辩论等等。
七、综合性学习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综合性学习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对广大语文老师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在我校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综合性学习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很多老师没有真真站在课程改革的高度来认识综合性学习,没有意思到综合性学习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和价值,教学内容还是按过去的老一套进行,教学还是按过去的习惯设计;二是虽然有一些认识但不愿意做更多的工作,或不敢做更多的工作。这种情况的出现固然有当前评价措施尚未配套等原因,但更多的是因为教学上的急功近利,因为没有把教育的终极目标放在人的发展这个基本点上,要扭转这一局面恐怕首先要积解决转变观念的问题。
2.没有真正进入综合性学习的广阔空间。许多教师认为,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就是要落实教材中所涉及的一些活动项目,把教材中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当做了“规定”,当做了“任务”,于是,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从内容到形式出现了千人一面齐步走的情况。教师应该跳出教材的框架,积极地自主开发一些综合性学习的资源。其实,综合性学习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可以是活动类的,也可以是研究类的;可以是自然类话题,也可以是社会类话题;可以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开发一些活动项目,还可以从教材(课文中)开发一些研究的话题。只有活动的内容丰富了,贴近学生实际了,综合性学习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才能够真正发挥出综合性学习的功能和价值。
3.没有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的特点。综合性学习属于语文课的范畴,应该体现出语文课自身的特点,表现出语文性。目前,由于有的综合性学习的选题过于专业化,技术化,尤其是在实施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把握不住着力点,所以有时给人的感觉是综合性学习变成了科学课(自然课,化学课等),变成了历史课,变成了时事课等等。在这个问题上,教师首先要明确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开展综合性学习,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尽管综合性学习较大程度上体现了“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但它归根到底是语文,是基于语文的延伸和拓展。当然,在语文课程中可以学习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我们也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等,培养他们诸如探究科学等方面的兴趣,但语文教学不能越俎代庖,语文课不能也不可能替代其他学科的课。
4.教师在实施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角色位置有待调整。目前在综合性学习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所做的工作主要在两点上:①给学生提要求,提任务;②组织一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至于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做什么,什么时候该做些什么,很多教师不甚明了。真正的做法是:放下架子,摆正位置,诚心诚意做一个帮助学生学习的人,自始至终做一个学生自主活动的支持者和引路者!
5.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手段尚需研究。我认为对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一方面要作细致的工作,实行分项评价,评价的项目越细致越好,力求不漏掉每一个“美点”,抓住每一个“亮点”,让学生的每一次成功、每一点成功都能得到认可,把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作为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的有机部分。
1.1性质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环节,学生往往对语文学科不具备应有的重视,存在一种可有可无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对语文成绩的提高极为不利,并且在其它学科的冲击之下,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就更加不受重视了。随着综合性语文学习在广大师生之间的深入发展,将自然科学、人文等方面的知识融入其中,不仅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同时也让学生的眼界大开,完全摒弃了过去语文教学中仅仅学习音形义的模式,教师将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在无形之中获得了知识,也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且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了,通过这种形式的结合,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了,同时也能够将理论的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去,使和教学内容不至于过于枯燥。因为初中学生的玩心仍然较重,对一切事物都具有猎奇心理,如果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讲学生的兴趣挖掘出来,反而在课堂上得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如果利用综合性教学,使用引导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所在,在不知不觉中就获得了进步,同时,也掌握了其他的知识。总而言之,这一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性质就是将语文能力的提升与综合素质的养成结合在一起,对初中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1.2特点
初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综合性、自主性以及合作性的养成。因为教师只是信息的传送者,要想充分掌握知识,还需要学生自主的把握。所以在新形式的教学发展过程中,综合性作为首要的特点,应该得到大力的推广。语文学习中,不外乎是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但是这些能力的养成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够看到效果的,所以,要想加快这些能力的养成,就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多参与到实践中去,同时与其他学科的内容进行联系,不仅能够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还能够有效的提高语文能力的养成,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同时,自主性也是综合性学习的重要特点之一,自主性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能力,将教师的位置放在次要的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一来,学生的地位具有明显的提高,对学习的兴趣也会随之增加。学生在进行自主性学习的同时,也会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过去教师的主导性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养成了依赖性的心理,对任何事物或问题都存有惰性的心理,对学生的今后发展极为不利,所以我们要改变这一思想状态,就要让学生具备独立思索的能力。最后,还要培养学生具有相互合作的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每个小组中的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我们可以吸取其优点,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
2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意义
2.1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注重不同学科的相互融合和教学方法的多渠道采用,不再单一的灌输汉语言学,古文学,阅读和写作,而是将社会与文学相搭配,语言与艺术相结合,用科学解释科普性阅读,用肢体表达文字的雍容、华美。在多元化、多方位、多领域的教学情境中,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同时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2.2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精髓在于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习惯,在综合性的语文教学方案中,老师担当的是引导者和启发者的角色,而真正探索寻求知识的主体在于学生。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的突破之处在于语文教学中涉及多领域学科的交相融合,众学科以语文为基础,相互链接,在庞大的知识储蓄面前,老师会为学生预留充分的思考、消化时间,将学生自主思考的潜在能力最大程度的发挥,学以致用,从而让初中学生掌握综合性学习的精髓。
2.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一、综合性学习简介
所谓综合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自身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提出课题研究或专题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并获得亲身参与的体验、经验, 学会分享与合作, 培养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等。心理学研究表明, 虽然初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但其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而不是“理论型”的, 即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有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做支撑。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要主动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获取知识和经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学习, 能够将语文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为学生创建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和活动, 使学生能在活动参与中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 然后经过不断升华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他们获取的知识就会全面而深刻, 切实而有用。
二、强化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措施及方法
(一) 以活动为载体, 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
初中生一般都爱热闹, 喜欢有变化的生活, 这是他们的天性。但是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一定要姓“语”, 千万不能偏离了初中语文这个大方向, 不能为热闹而热闹。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的原则一般要配合教材的内容进度, 这样课内外才能相互促进。
(二) 大力倡导学生合作研究
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 学会探究和创新显得特别重要。从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 初中生的研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是非常缺乏的, 也是最需要加强的。而研究和合作离不开合作, 我们要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大力倡导。到了初三复习阶段, 为了提高初中生的作文水平, 每周开设的作文专题讲座课上, 针对话题作文自拟题目, 我组织展开了一个大讨论, 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曹刿论战》《劝学》等篇目更换标题, 并说明理由。学生们讨论得非常激烈, 有的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改为《童年》《童年的故事》;有的将《劝学》改为《学不可以已》;有的将《曹刿论战》改为《长勺之战》《齐鲁之战》等。但换来换去, 大家总觉得没有一个比课文所给的标题更理想。通过合作研究, 学生充分体会到了作文命题的艺术, 为他们自拟题目寻找到了新颖的角度。
(三) 创建平等、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和权威,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综合性学习认为, 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是平等的,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和氛围,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发表个人的见解。这与新课改强调的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不谋而合的。
(四) 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 语文综合性学习引起了各级语文教师的广泛关注, 成为了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也是一大难点。如何将语文知识的学习与语文实践密切结合起来, 将“大初中语文”的思想贯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不断地进行分析和研究。如开展民间风俗大调查, 需要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一些民俗文化, 启发学生对这一领域文化的兴趣, 进而将学生小组进行分类, 有的调查民间小故事, 有的搜集民间服饰等, 有的进行风土乡情摄影等。在进行访问调查前, 要对学生进行访问礼仪和交际技巧方面的培训, 协助学生设计调查计划和调查报告的格式等。在这些过程中, 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还要着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引导他们在课外运用采访、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去发现各种问题, 进而自主分析, 最终达到解决问题和发展能力的目标。
综上所述, 综合性学习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也是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教师只有将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才能使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获得最佳效果。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有效调动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 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促使他们在自主研究中展开想象, 发散思维, 从而使知识和能力相得益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要真正做到在务实中求活, 在求活中务实, 才能把综合性学习落实到位。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
参考文献
[1].陈映琳,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商情 (科学教育家) 》, 2008 (2)
[2].范红涛, 《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 《新课程 (教育学术) 》, 2010 (7)
[3].熊梅, 《当代综合课程的新范式: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引导;合作探究
目前,由于新课标对综合性学习的语言表述不够明确,所以在语文教学领域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北京师范大学郑国民等人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学者对综合性学习的阐释,我认为: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出发,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特点来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语文综合性学习还要求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习,强调学生要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去分析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具有创新精神。
一、新课标要求
1.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必须调动学生的情感,那么我们就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
2.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有些综合性学习内容必须走出课堂,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感受自然”和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寻觅春天的足迹”,教师往往让学生自己感受,使整个活动失去了意义。还有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追寻人类起源》要求填写人类起源、进化表时,必须提前查找资料,再把繁杂的资料做归纳,如果课前不准备,课堂就难以很好地教学,因此,必须重视课前的准备工作。
3.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综合性学习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教师来完成。最主要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方法,而且要灵活多变,每一节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调动起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根据活动内容和学生的情况,进行合理分配,不但能发挥个体学生的特长,而且能促使全体学生都能养成积极参与的习惯,让他们都能成为学习的
主人。
4.关注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的意识。教材在每一次综合性学习中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选择的空间。具体到课堂中,教师要尽可能尊重学生的自主权,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力,甚至可以跳出教材,寻找适合自己的语文活动资源。当然,放手给学生的同时,也要避免随意性,教师要适时引导,语文综合性重在全员参与,重在学生之间的合作。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习者要了解合作伙伴的个性,学会交流与合作。在交流、分析、整合相关材料的过程中,要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或接受别人的意见,懂得彼此之间互相尊重与理解。综合性学习中的探究性,主要是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展开探究活动;通过各种方式或渠道,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相关主题的证据或材料;学生要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解释;还要进行交流探讨。探究性学习具有更强的参与性与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成为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体验探究中的乐趣。
5.重视活动评价
构建一种好的评价机制,是综合性学习能够顺利开展的保
证。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要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主要看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例如:是否能积极参与活动,是否能主动提出问题,还有搜集整理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问题、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等方面的情况。评价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除了教师评价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它带给师生心灵的陶冶,滋润着语文学习天地。让我们不断钻研、努力奋斗,让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更具有活力。
参考文献:
郑国民,冯伟光,沈帼威.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基础与基本特征[J].语文建设,2002(4):4.
【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教学论文】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07-03
“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小学语文)11-07
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07-05
初中语文阅读综合练习06-01
《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公开课教案06-04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06-09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阶段性总结07-25
综合快乐教学论文09-08
初中语文教师综合素养大赛总结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