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会感恩》教学设计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会感恩》教学设计(精选11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会感恩》教学设计 篇1

蕲春县漕河镇第一小学

张晓毛

一、活动主题的产生

“受人滴水恩,当以涌泉报。”感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当前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大青少年在物质生活不断满足的同时,精神世界却在不断退化,尤其是感恩之心的缺失已经到了令家长、老师和全社会极为不安的地步。这些孩子在家里是“小太阳”、“小公主”,在学校则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他们只知大把花钱,早已忘却了“粒粒皆辛苦”,把父母的付出看作理所当然;他们记得住自己崇拜的明星与偶像,却记不住父母的生日;他们知道麦当劳、肯德基的价格,却不知父母的艰辛,更不懂如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一个人,不知感恩父母,更不会去关爱他人,回报社会了。因而,开展感恩教育,引导学生体验亲情的可贵,培植孩子的感恩之心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二、活动目标的确立

1、通过开展参观调查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亲情,体验亲情的真诚、伟大、深厚与无私。

2、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亲情,理解亲情,懂得孝顺父母是传统美德,并能在家庭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家庭礼仪风范。

3、使学生学会感激父母回报父母,能在生活中自觉地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懂得为父母分忧,让家庭生活因感恩而甜蜜美好。

三、活动的前期准备

1、开展“走近父母,体验亲情”调查实践活动:①参观父母的工作场所,了解父母工作情景,体验父母的辛劳;②观察了解父母为家庭所作的付出与努力;③记录父母关爱自己的五个细节以及印象最深的三件事。

①②组学生可通过拍照、摄像等形式记下相关场景,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2、搜集古往今来父母关爱子女的典型事例及名言佳作,并制作手抄报,办 一期手抄墙报。

3、下发邀请函,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参加“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活动。

4、多媒体课件。

四、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

师:同学们,为期两周的“走近父母,体验亲情”家庭实践活动已告一段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活动,一些同学的家长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到班会现场,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家长的到来!

(二)同叙亲情——感知父母恩。

1、师:感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往往忽视了父母的艰辛与付出,不了解父母肩上的压力,通过两周的调查活动,相信大家对自己的父母有了更多的了解。下面请第一小组同学汇报父母工作的情景及观后感受。

2、第一小组学生汇报参观父母工作场景及观后的感受。(大屏幕相机播放拍摄的镜头)

(生汇报后)师:大家讲得很动情,观察得很仔细。不少同学是第一次了解父母工作的情景,感受到了父母的辛劳。其实,我们的父母不仅在工作岗位上劳碌着,在家里,他们也没有闲着。下面请第二小组同学汇报家庭生活中父母的操劳与付出。

3、学生上台汇报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操劳与付出。(大屏幕相机播放拍摄的镜头)

(生汇报后)师:我们的父母在单位要尽心做好本职工作,在家还要照顾好老人与孩子,他们的肩上承担了太多太多压力。但尽管工作劳累,家庭操劳,他们还是把太多的爱给了我们。下面请第三组同学汇报父母关爱自己的细节及典型事迹。

4、第三组同学汇报父母关爱自己的细节及典型事迹。

(生汇报后)师:同学们体察入微,感受着父母的恩宠,徜徉于父母爱的港湾,你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让我们一齐深情的演唱《妈妈的吻》。

(三)演绎真情——回报父母恩。

1、敬献“真情茶”

师: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受人滴水恩,当以涌泉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这些传古至今的诗词佳句告诉我们的就是感恩。今天,不少同学的父母也在我们的班会现场,请这些同学现场亲自为父母敬献一杯“真情茶”。

◆父母到场的学生给父母倒茶、敬茶。播放《感恩的心》曲。

2、“吟诵父母恩”

◆第四小组同学现场吟诵父母关爱子女的美文及名言佳句。

师:多么美的故事,多么感动的话语。我看到,不少的家长眼含着热泪。但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恩不是几句话就能报答得了的,下面请小记者现场采访家长,倾听家长们的心声。

◆小记者采访到场的家长。

附:小记者现场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随机采访 采访的问题:

⑴阿姨(或叔叔),请您谈谈您上班工作的情景好吗?

⑵阿姨(或叔叔),您的孩子理解您工作的辛劳以及养家糊口的不易吗? ⑶阿姨(或叔叔),这次我们班开展“走近父母,体验亲情”的家庭实践活动,您的孩子在这次活动中有了哪些可喜的变化?

⑷阿姨(或叔叔),作为父母,您们为孩子付出很多,您希望子女怎样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呢?

⑸阿姨(或叔叔),请您给在场的同学提出些希望或建议,好吗? 采访注意的问题:

⑴注意称谓礼仪,态度要恭敬。⑵说话要口齿清楚,举止要大方得体。

3、(小记者采访后)师:同学们,听了家长们的话,我们再一次感受到父母爱的伟大,爱的真诚与无私,我们,该如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我真诚的提议: 3 感恩父母,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大屏幕显示:

给母亲一束鲜花,为了我们藏在心里却不常去表达的一份爱;

为父亲泡上一杯热茶,哪怕有些苦涩,却一定是父亲品尝到的最好的饮料; 给远方的父母打个电话,送上你深情的祝福;

给远方的父母一封深挚的家书,免去他们对儿女的牵挂。

(四)拓展升华——感恩无处不在。

1、师: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发现,热爱与希望。只要你是一个有心的人,一个有爱心的人,你就会发现,感恩无处不在。

2、师引导学生说除了要感谢父母之恩外,还有老师的教导,同学的鼓励与帮助,社会的关怀以及大自然的恩赐等等,拓宽学生视野。大屏幕出示:

感恩无处不在

感恩父母,赐予我生命,不求回报地疼我,爱我。感恩老师,传授我知识,告诉我做人的道理。

感恩朋友,在我困惑、委屈、无助的时候给我力量,让我一步一步前进。感恩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我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酣畅淋漓,各得其所。感恩我们伟大的祖国,让我们幸福、快乐地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会感恩》教学设计 篇2

一、让学生具备基本的感恩意识

在展开小学感恩教育专题活动设计时, 首先应当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感恩意识。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感恩意识上相对还较为缺乏, 无论是父母对自己的奉献、教师对自己的付出还是生活中所得到的施予, 大部分孩子对于这一切都会觉得理所当然, 学生很难意识到对于自己的拥有以及他人的付出应当心生感激。因此, 在展开小学感恩教育专题活动前, 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心里具备基本的感恩意识, 让学生心里有更多爱和感动。

感恩意识的培养可以从很多不同方面展开, 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与启发。我从学生日常的生活为切入口, 让他们从很多生活细节中来体会感恩意识的意义。课堂上我给大家举了一个例子:班上很多同学的家长每天会很早就起床, 做好早餐然后再叫醒自己起床准备上学。大部分学生在享受父母的给予与付出时都不太懂得应当对于这一切心存感激, 学生对于父母的付出与给予太习以为常。于是, 我继续给大家讲述。父母每天也需要上班, 晚上回家后需要做饭、照顾自己, 第二天还需要早起, 父母其实是非常劳累的, 但父母为了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对于这一切从来没有任何怨言, 作为孩子自己应当有怎样的感受呢?很多同学听到这里都非常专注, 不少同学在听完我的阐述后都会从心底说出要谢谢爸爸妈妈。学生终于明白父母为自己的付出的意义, 学生内心的感恩意识也在一点点滋生。

二、结合课本内容深化感恩教育

在展开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时, 仍然应当以课堂为第一阵地。课堂教学的内容十分丰富, 很多教学知识点都能够让感恩教育得以渗透, 教师应抓住这些良好的契机, 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这节教学内容是促进孩子和父母间良好沟通的蓝本。这节教学内容不仅要化解父母和孩子间的隔阂, 让成长中的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父母、也被父母所理解, 同时, 这节内容也是深化感恩教育的良好素材。课堂上我展开了一次小活动, 我让学生都说说自己想要对父母说的话。一个学生说:“我平时喜欢看电视, 妈妈老是不让我看。我知道妈妈是想让我尽快做完作业, 能够认真学习, 但我想对妈妈说, 我只是想看完那个动画节目, 我希望妈妈以后不要不让我看。”另一个学生说:“我早上起不来床, 爸爸总是会训斥我, 还说要告诉老师, 我想对爸爸说不要老是训斥我, 我只是有赖床的习惯, 以后会慢慢改的。”不少学生都在课堂上说出了自己心里的一些小疙瘩, 大部分都是和父母间存在的隔阂, 也表达了自己的一些心愿。学生发言完毕后我会引导学生来反思, 爸爸妈妈无论是不让自己看电视、还是早上催促自己起床, 其实都是为了培养自己具备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时在学习上能够有进步。父母的唠叨、训斥其实是出于对自己的关爱。很多学生都明白这一点, 并且表示能够理解父母的用心, 内心也是感激的, 只是父母和自己的沟通方式上让自己不太能接受。通过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后, 不仅促进了学生对于父母的理解, 同时, 在这份理解的基础上也让他们对于父母的感激之情得以激发, 感恩意识在他们心里也逐渐深入。

三、开展相关活动让感恩教育得以实践

想要让感恩教育进一步得以深入, 有效的活动设计是很有必要的。感恩教育专题活动可以从很多方面展开, 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年级、具体情况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为了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我们设计了如下专题活动。活动主题为“帮父母做一件小事”。学生可以回家后做任何一件自己觉得值得做的小事, 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从交流过程中我了解到, 有的学生回家后帮妈妈做饭;有的学生会吃完饭后和爸爸一起洗碗;还有学生没有再让父母唠叨, 回家就主动做作业, 并且和父母保证以后不让他们担心。学生的“这一件小事”都选择得很贴心, 在做这件事情时也的确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为了培养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我们设计了如下专题活动。活动主题为“给老师的一份小礼物”。同样, 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及创造, 可以以任何方式表达自己对教师的感激。有的学生写了一封信给老师, 感谢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自己对于语文学习终于不再那么没有信心;有的学生给老师买了一瓶水, 并且跟老师说平时讲课时嗓子都哑了, 要多喝水 (老师收到后非常感动) 。班上还有一个非常调皮的学生给英语老师准确了一份很特别的礼物, 他主动将英语听写中自己不会的单词每一个都抄了10遍, 这名学生在英语学习上障碍很大, 平时也不愿意听从老师的管教, 然而这一次他非常主动地交出了这份小作业, 让老师都有点吃惊, 惊喜之余也十分感动。

四、结语

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会感恩》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 关注 溺爱 竞争 感恩 综合活动 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118-03

一、“感恩之心,常伴身边”综合活动课的设计背景和意义

新学期开学,召开了一次全校性的家长会。家长会上很多家长都在感慨: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难教育了!他们根本感觉不到自己的幸福,稍不如意,就怨天怨地,怨父母怨别人。在他们的眼中,别人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必须的,他们坐享其成都是应当的。

是啊,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太安逸了,认为父母为他们付出的都是应该的。换言之,很多孩子已经习惯于接受,而不知道付出,不知道回报。一个不懂得体谅人,不知道关心别人,动辄就走极端的孩子,今后怎么与人交往,怎么融入社会?家长会的反馈引起了我的深思,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哪怕学生成绩再好,能力再强,在做人方面,始终会有缺陷,这是我们做老师的最不愿意看到的。但是现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到底是由什么造成的呢?

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是啊,“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只有让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这样才能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然而,现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到底是由什么造成的呢?

1.家庭的“溺爱”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现代家庭中,孩子成为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爷爷奶奶亲,外公外婆爱,爸爸妈妈宠,所有人只围着他一人转,家庭的重心落在孩子身上。“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老师和身边的朋友不知给予了他们多少的爱。没有兄弟姐妹的家庭是一个没有“童年玩伴”的家庭。正如马卡连柯所说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了相爱、互助的经历,没有了模仿、尊重的经历,更没有了共同分享、共同努力的经历”,使得孩子难以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其次,生活条件的优越,以及由于家庭结构导致孩子受到的关爱强烈而集中,从而使得孩子只知道享受,独占欲无限发展,自私自利,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

2.教育的“顽疾”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之前实行“应试教育”,在客观地测评学生知识水平方面有了统一的评判标准。现在虽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 希望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包括学生的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性格等品质。但好多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等眼前的名利,高考指挥棒逼着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就要应付种种“非人性”的考试,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最后使他们变成考试的机器。各种名目繁多的竞赛更是比比皆是,孩子们的竞争意识是在被动中加强了,但在学习生活中却感受到不到成功的愉悦,也体会不到人性的光华,它们不会分享,更不懂得感恩。

3.社会的“影响”

中国是文明之邦、礼仪之邦,传统教育中常用“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来教育孩子要学会关心幼小,主动谦让。可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我们原有的传统道德观念、传统文化却正在经受着跨文化融合的考验。以可爱的卡通形象现身的网络版“孔融让梨”告诉孩子们孔融的行为太过虚假。社会生活本应充满竞争,应该学会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这样一个道德判断标准很快在孩子心中形成,进而体现于自身的行动中。如果和现在的孩子聊聊天,你会惊奇地发现,他们对于传统榜样人物的认识已经加入了更多新的理解。比如雷锋,他们认为是花费了很多自己的时间,做了许多对自己帮助不大的事情,如果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一定早被淘汰了。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竞争的压力在孩子们的心中早已形成。

那么,该如何“唤醒”孩子的感恩之心呢?感恩是一种情感,一种态度,对儿童来说是一种精神环境,它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在很多中国人眼里,“感恩”这个话题太严肃了,而中国的传统教育中也有“施恩不图报”的观念。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的人抱有感激之心,的确是一种美德,对目前处在娇生惯养环境中的中国孩子尤为重要。由此我想到了配合德育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深入开展感恩教育,必将受到良好的效果。正值11月西方的“感恩节”,虽然感恩节并没有像情人节、圣诞节等其他“洋节”一样被中国人重视起来,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洋节。为了改变现代家庭独生子女惟我独尊的心理状态,让孩子对周围给与自己关爱的人心存感激。我以这个节日为契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了“感恩之心,常伴身边”系列感恩教育活动。

二、“感恩之心,常伴身边”综合活动课的教学设计思路

1.做好感恩表率,培育感恩之心

在活动课前,我布置作业让孩子收集有关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收集有关名人感恩老师的故事,让孩子自己通过故事学会感恩,培育感恩意识。在课堂上,首先我利用孩子喜欢听故事这个特点,给他们声情并茂地讲“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讲中国人“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故事。并且身边用典型的事例来教育感染孩子,为他们树立榜样。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家长、老师及其他人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让他们知道,要感恩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教给自己知识的老师以及帮助过、关心过、鼓励过自己的人。

2.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

美国成功学家安东尼?罗宾指出:“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恩的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如果你接受别人的恩惠,不管是礼物,忠告或帮忙,而你也应该抽出时间,向对方表达谢意。”

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他们都是家庭的中心,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中四、五个大人围着他们转,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久而久之,孩子的心中就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了。孩子不知道父母养育的艰辛,心安理得地接受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才导致了自私个性的养成。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就要让他们体悟到来自父母慷慨无私的爱的背后,原来隐藏着那么多的辛苦;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就是要他们树立责任意识,对别人的帮助常怀感激之心。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在学生通过故事有一定的感恩意识之后,我设计了第二个活动:“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就是让学生将自己的学费、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分别统计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计算自己学习成长的成本;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通过一系列的计算,让“数字说话”,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父母工作的艰辛,养育自己的不易,父母的恩情是一笔还不完的“亲情账”。

3.布置爱心作业,开展感恩体验

在家庭中,在学校里,感恩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思想动员上,还需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孩子搭建实践的舞台,教给孩子感恩的方法,把学会感恩落实到生活中去。

在开展“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活动后,学生有了一定的体验。在此时布置爱心家庭作业:给父母送一句温馨的祝福,讲一个开心的故事,制作一张贺卡送给父母,给父母揉揉肩、洗洗脚,帮家里做几件家务……在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课堂上有的孩子说:我第一次发现妈妈的手那么的粗糙;有的孩子说:我给妈妈捶背,妈妈哭了……

三、“感恩之心,常伴身边”综合活动课的效果体现

有了自己的感受后,自然也就有话可说了。“给父母的一封信”活动中,一封封家书中都洋溢着对父母深深的感激和爱,读后不禁让人为之动容。

例1:我先到卫生间倒水,可找了半天,我不知道哪个是脚盆,在爸爸的提示下,我兑好水,用手反复地试了水温后,开始给妈妈洗脚。脱下袜子后,我惊呆了,妈妈脚上的老茧怎么这么厚,回想起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下雪天,妈妈送我上学的情景,我什么都明白了……

例2: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这是我一直想说的话.不知道为什么,在别人家的孩子嘴里说出来的甜言蜜语,我怎么也说不出口,但是我真的真的很爱你们。不想让你们再这样劳累下去,真的不想再去花你们的钱,想自己挣钱给你买一些好的吃的,穿的,最好是能让你不要再去做那些太累的事.可是现在我没有那个资本,没有那个能力,但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

感恩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通过感恩教育,孩子有多少改变?我们深切地感到“感恩之心,常伴身边”综合活动课收获颇多。不少孩子的家长觉得:孩子与自己更亲了,也变得懂事了。一位一年级孩子的家长说:“通过感恩教育,孩子在吃饭时会给我们碗里夹菜,还会说‘爸爸妈妈辛苦了,这种感觉真的特别温暖。”绝大多数家长认为,通过感恩教育,孩子说感谢的话多了,而且不是扭扭捏捏、应付了事,而是大大方方、发自肺腑地说出这些话。

四、“感恩之心,常伴身边”综合活动课的延伸教学

在懂得感谢父母后,另外还可以将感恩综合活动延伸拓展,如感谢老师,教给我知识;感谢朋友,在我身边帮助我;还有“感谢祖国”“感谢自然”等。同时,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机对孩子进行教育,如告诉他这件衣服是阿姨给你的,你要感谢阿姨;这本书是姐姐送你的,你要谢谢姐姐。又如走在干净的马路上,让孩子对清洁工人心存感激;当别人帮了自家一个小忙,一定要领着孩子上门道谢;在学校里,要把关心帮助他人的好人好事及时通告给大家,树立典型,号召大家共同学习……时时言感谢,事事存感恩。要让孩子知道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贵之处,都有需要感恩的言行,才能激发起他们的感恩之心,从而使孩子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理解并感谢父母,学着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五、“感恩之心,常伴身边”综合活动课的课后反思

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德育活动的有机结合,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军队的保卫之恩,祖国的呵护之恩……但综合活动课与日常的德育活动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最大的不同就是强调课堂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等系统的设置,综合活动课需要精心精细地设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来感知。通过“感恩之心,常伴身边” 这个系列综合活动课的开展,让学生真正拥有了感恩之心,相信这样的他们也会更加热爱班级、学校、家乡、祖国、世界,就会对他人充满了爱心。

有一首歌这样写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从家庭学校开始,学会尊重他人。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经常怀着感恩之心,才会心地坦荡,胸怀宽阔,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

参考文献:

[1]《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编写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参考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刘道溶.综合实践新课程教学案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学会感恩》德育实践活动课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学生理解父母、老师、同学对自己的爱,体验爱的圣洁、无私和伟大。

2.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老师、同学,以实际行动报答他们,懂得怎样去感恩。活动准备:

1、歌曲:《感恩的心》、《母亲》、《孝亲敬老歌》等。

2、主持人串联词。

3、有关课件。活动过程:

一、班主任导语引入德育实践活动课。

二、活动开始。(主持人出场)主持人1:尊敬的领导 主持人2:敬爱的老师 主持人1:亲爱的同学们 合:下午好!

主持人1:首先,我代表我们马延学校五年2班全体同学对参加活动的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主持人2: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西方的感恩节,人们会以不同的形式,向别人感恩。

主持人1:可是,我们身边许多人却不懂得什么是感恩,所以我们今

天活动的主题就是《学会感恩》。主持人2 现在我宣布

合:五年二班德育实践活动课《学会感恩》正式开始!

为何感恩)

主持人1:草木为了感激春的到来吐露新芽 主持人2:鲜花为了感激夏的到来竟相开放 主持人1:硕果为了感激秋的到来挂满枝头

主持人2:雪花为了感激冬的到来把大地母亲银装素裹 主持人1:大自然尚且如此,人更应具有感恩之心。主持人2:现在进入第一篇章《为何感恩》 主持人1:首先请欣赏第一小队的演讲《学会感恩》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会感恩。感恩可能大家谁都知道,感恩老师,感恩父母„„.你也可能认为感恩只是给父母、老师端一杯茶、洗一次脚、捶一次背„„大家平常都认为感恩就是感谢对自己有帮助的恩人。但我并不这样认为,我推荐一种想法。感恩的理解首先“感”,感受,体会对父母、老师的爱,比如给我们系鞋带,给我们穿衣服,为我们做十多年的饭„„.这些事情都会让我们觉得这是他们对我们的爱。“感”好后在“恩”。恩的意思是感谢。感谢他们对我们的爱,送礼物,帮他们做事。这些感谢实际上只达到了百分之二十。好好学习,不辜负

(第一篇

老师、父母对我们的期望。美好的前途,远大的抱负。为国争光,为父母争光。做到了这些已经达到百分之八十。做完这些事,老师、父母肯定会感到欣慰。

为了感谢父母、老师给我们的爱,让我们学会感恩吧!

主持人2 :是啊,为了感谢父母、老师给我们的爱,我们要学会感恩!

主持人1:接下来请听第二小队带来的快板《说感恩》 小快板:说感恩

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就不说了。

今天咱就说感恩,感恩之情挂在心,挂在心。

古有黄香,九岁能温席,今天咱就把他来学习。

父母恩情比海深,我们永远,永远记在心。

敬爱的老师,象妈妈,教知识,明道理,我们永远,永远不忘他。

同窗学友,亲如一家,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吧。

共产党好,共产党亲,减免学杂费,关爱贫困生,党的政策暖呀暖人心。

感激之情道不尽,感恩之事说呀说不清。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大家一起来感恩,嘿,来感恩。

(第二篇章

向谁感恩)主持人2: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

主持人1:常怀感激之情的生活是最甜美的 主持人2:可是我们到底要感激哪些人呢? 主持人1:现在活动进入第二篇章《向谁感恩》

主持人2:学会感恩--------感激我们的父母,是你们给了我宝贵的生命

主持人1:学会感恩----------感激我们的老师,是你们给了我无穷的知识

主持人2:学会感恩----------感激我们的朋友,是你们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力量

主持人1:学会感恩----------感激我们周围的一切,是你们让我健康茁壮的成长主持人2:我们不要忘记对他们说一声---“谢谢”

主持人1:在我们成长的路上,要感激的人太多太多 主持人2:有一个词语最亲切 主持人1:有一声呼唤最动听 主持人2:有一个人最难忘记 主持人1:有一个人最要感谢

主持人2:同学们,这个人就是我们的---------合:

“妈妈!”

主持人1:请欣赏第三小队的诗朗诵《妈妈的爱》 有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有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妈妈到学校接我,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却打在妈妈的身上。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有一回我病了,妈妈抱我去医院。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妈妈着急地哭了。啊,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有一天,我打破了暖瓶,对妈妈又说了谎,妈妈的批评叫我脸红,我不敢抬头看她的眼睛。啊,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一次老师叫用“最”字造句,我说:“我最爱妈妈。” 妈妈告诉我:“最该爱的是祖国,祖国是我们所有人的妈妈。”

主持人2:是妈妈给了我宝贵的生命,要是没有您,这世上就没有我„„„

主持人1:天底下,人世间,爹娘恩情似海深!主持人2,是的,爹娘恩情似海深,我们要报养育恩。

主持人1:那么,我们要如何感恩呢?下面进入第三篇章

如何感恩

(第三篇章

如何感恩)

主持人2:请欣赏女生小合唱《孝亲敬老歌》

主持人1:如果说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那么是谁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教我们丰富的知识?

主持人2:是谁把幼小的我们培养成成熟懂事的少年?是我们的---------合 :

老师

主持人1:那就让我们把最优美的诗篇献给我们的老师吧!请听诗朗诵《献给辛勤的园丁》 送您一束鲜花 表达我们对您的敬意;送您一首动听的歌曲, 给您带来一丝甜蜜.老师——您辛苦了, 是您带我们走过风雨, 是您用知识的营养将我们哺育,却从来不求回报与索取.是您给我们解答一道道难题, 是您告诉我们: 遇到困难时, 不要轻易说放弃.从此我们的生命中, 随时充满了欢喜.少了许多烦恼, 增添了一份坚毅.又是一个收获的秋季, 您仍紧握手中彩色的画笔.描绘着美好的蓝图, 滋润着祖国的桃李.深夜里您还在认真地备课, 睡梦中您仍回味着我们成功的乐趣.我们是春天里盛开的鲜花, 是您给我们奏出美妙的旋律.您是辛勤的园丁, 我们会牢记您的谆谆话语.走好生命中的每一步, 友爱,健美,求实,进取!主持人2:老师,敬爱的老师,您辛苦了,主持人1:千言万语道不完我们的感激之情!主持人2:那就让我们献上最动听的歌吧!主持人1:请欣赏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主持人2:同学们,其实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事情/场面很多很多,只要你用心的去体会就能真切的感受到。

主持人1:有的同学在学校表现的不错,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家也要孝敬父母做个好孩子。

主持人2:下面请欣赏三句半《在家我是好孩子》 甲:锣鼓一敲咚咚响 乙:我们四人齐上场 丙:向老师同学做汇报 丁:快讲

甲:我们中队决心大 乙:孝敬父母人人夸 丙:样样事情抢着做 丁:真不差 甲:我在家里学做饭 乙:烙饼煎鱼炒鸡蛋 丙:炒肉不咸也不淡 丁:真不赖 甲:我帮妈妈洗衣服 乙:双手一搓涮涮涮,在

丙:干净衣服穿身上 丁:真舒服 甲:缝缝补补样样行 乙:扫地洗碗忙不停 丙:遇事不再喊妈妈 丁:我行!甲:早晚铺床又叠被 乙:收拾房间不怕黑 丙:房间布置要协调 丁:唉,我全会!甲:妈妈夸我有出息 乙:爸爸说我懂道理 丙:努力做个好孩子 丁:有志气!

主持人1:同学们的表现可真不错,可以称为好孩子,不过,有的同学在家和爸爸妈妈耍脾气。

主持人2:那又是谁呢?听了《一碗混沌》的故事你就知道了 主持人1:下面请听故事《一碗混沌》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

“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老婆婆端来一碗混沌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混沌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混沌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女孩愣住了。

女孩匆匆吃完了混沌,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了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刻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下来!

主持人2:同学们,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主持人1:可是对自己亲人一辈子的恩情却“视而不见”。主持人2:同学们,我们有时不理解父母,耍性子,惹父母生气。主持人1:是啊!我也有这时候,真是太惭愧了!

主持人2: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我一个家,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

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主持人1:请欣赏歌曲《母亲》

主持人2:同学们,歌曲《母亲》我们欣赏完了,此时的你受到感染了吧?

主持人1:我想大家一定和我一样被伟大的母亲所感动了。主持人2:同学们,现在你打算为父母、老师、同学,为你身边的人做些什么呢?

主持人1:请同学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谈谈吧!(感恩行动)1)放学后,我要帮助爸爸妈妈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2)晚上,我给父母倒洗脚水,给他们垂垂背,揉揉肩。3)以后,我再也不惹父母生气了,要多体谅父母。4)我以后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5)我以后上课要注意听讲,体谅老师的辛苦。6)我以后要和同学友好的相处,互相帮助。„„.主持人2:看来同学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 主持人1:下面同学们一起表演《感恩的心》

主持人2:同学们,德育实践活动课已接近尾声了,下面请我们的班主任张老师做总结!班主任总结:

同学们,这节德育实践课上的比较令人满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老师----我也从中受到了教育,就让我们以这节课为契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说感谢之话,怀感动之情,做感恩之事。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激同学的帮助之恩,感激社会的关爱之恩,感恩一切可感激之人。感恩磨难,感恩生活„„让世界因感恩而变得更美好!主持人1:德育实践活动课

合 :《学会感恩》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祖国在我心中》德育实践活动课教案

活动目标:

1.回顾历史,牢记中华民族曾经承受过的深重灾难,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2.正视当前现实,反对霸权,牢固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发的坚定信念。

3.培养学生理性看待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的爱国守法观念。

4.展望未来,要高瞻远瞩,以民族发展大计为重,刻苦学习,努力拼搏,报效祖国。

活动过程:

一。全体起立,奏国歌。

二。男女主持人主持。

1.主持人展示一些材料

图片:日本侵略者在华犯下的滔天罪证。

图片:见证前段时间在中国掀起的反日浪潮。

2.激起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女:4月2日,四川成都一家日本超市伊藤洋华堂遭到当地市民的冲击。一批高呼抵制日货口号的市民用砖块、玻璃杯将店门玻璃和招牌砸烂。部分记者用日本牌子的摄像机和照相机采访,也遭到示威者的干预。

男:4月3日,深圳市举办反日街头签名活动,很快演变成反日

游行示威。同日在广州,约3000人在日本驻穗总领事馆外集会。情绪激动的人群在游行途中向日本餐厅投掷鸡蛋,砸烂门窗,并跳上路边的日本汽车踩踏。

女:在上海,两名日本大学生在一个餐厅里被人用啤酒杯和烟灰缸击中头部,被送进医院。

男:以上的一些过激行为授人以柄。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再次批评中国政府,不肯道歉和赔偿,人民以为爱国就可以无法无天,令人觉得中国不是法治国家。

男:最近,日本就专门找了一些国际媒体的记者,进入其驻北京的大使馆和上海总领事馆参观,展示其被示威民众破坏的情况,这就是企图向外界宣传中国人的「可怕」形象。如果我们被热血掩盖了理智,逞一时之快,这正好中了他们的圈套。

女:4月9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秦刚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中国政府要求示威群众冷静理智、合法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态度,不搞过激行为。

三、学生发言

A.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国际形势及中日关系的历史、现状和我国对日本的政策,正确理解、拥护中央的决策部署,19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报告会,外交部长李肇星作关于国际形势和当前中日关系的报告。

B.李肇星说,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妥善处理好中日关系的重要性。我们一定

要相信党和政府完全能够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妥善处理对日关系面临的各种问题。

C.每一位公民都有合法表达自己爱国热情的权利。前提是不能妨害公共秩序和国家利益,决不能因为个人的自由造成对公共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损害。

D.表达爱国热情的方式多种多样,关键是要把握好其中的“度”。个人自由的“度”在哪里?就是严格遵守法律。守法本身就是爱国的体现。如果选择不恰当的方式来表达爱国热情,侵犯他人权利,超出法律的界限,发展下去往往是违法,甚至犯罪。我们不能让良好的愿望演变为不良的结果。

四、学生发言:我们小学生应该怎样去爱国?

A.我们现在最最需要的是一个稳定发展的和平环境。日本少数人的行为的确令人愤恨,但表达爱国热情的方式一定要合法。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把我国的科技实力搞上去我们是在校学生,应该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强大,这才是爱国的真正表现。

B.在表达爱国热情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冷静、理智。中国现阶段正处在发展战略机遇期,安定团结是中国的大方向。我们要把爱国的热情升华为学习的动力,积极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键要靠国力的强盛。”

五、班主任发言

爱国主义教育是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回顾历史是为了通过纪念

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是我们班召开这次主题班会的动因。

小学生要真正爱国,弘扬民族精神,就要好好学习,用正确的方式去爱国,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要坚持科学理性的思维,表达情绪要“冷静、理智、合法、有序”,要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要有大国的胸襟,正确认识日本,学习他们的长处,并为我所用。应将爱国热情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抓住当前宝贵的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我认为作为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用正确的方式去热爱祖国,要增强法制观念。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六、学生合唱《歌唱祖国》。

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会感恩》教学设计 篇5

临泽县板桥中学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巩固和深化“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未成年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丰富德育内容,教育引导全校学生学会感恩,尊敬师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树立良好道德风尚,结合学校实际,我校扎实开展了学会感恩尊敬师长道德教育实践系列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广泛发动,积极宣传,树立学生的感恩意识

1.搭建平台,营造氛围。为切实把感恩教育落到实处,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健康发展,学校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依托,结合活动实施方案,把感恩教育确定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并纳入学生“四德”教育之中来抓,使我校德育工作形成了“一线贯通、三情并融、四德并存”的教育格局。学校先后多方筹资,在公寓楼前和教学楼前制作大型“三情四德”系列宣传展板33个,高品位布置教学楼和公寓楼,积极为学生搭建“感恩文化长廊”,开辟“廉孝图苑”文化橱窗,通过“有形”感恩教育平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接受感恩教育,深化感恩认识,力行感恩之举。今年9月份,学校成功迎接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现场观摩会,学校“三情四德”教育方法受到了市县领导的高度评价。

2.加强宣传,深化认识。为使感恩教育常驻学生心中,学校加强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学习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主题教育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园之声、文化长廊、黑板报、手抄报等各类宣传阵地,大力开展宣传教育,使广大学生深刻认识开展“学会感恩,尊敬师长”主题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来。全校共召开主题教育班会42节,举行国旗下讲话6次,制作手抄报63期,学生书写征文、心得体会、小故事等240余篇,征集给父母的真心话800余条,完成感恩作业900余套。

3.家校联手,拓展空间。为切实把感恩教育引向深入,学校加强与镇村社三级地方组织的沟通和联系,广泛开展“小手牵大手,家校文明共创”活动,所有学生均与家长签订文明共创协议书。协议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感恩教育和尊敬父母。让学生和家长通过协议的方式来进行自我约束,让学生明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每个人都应该理解父母,感谢父母,学会感恩。并通过学生的带动,使家长深受教育,形成了家校共建的喜人局面。

二、认真组织,狠抓落实,在活动中加强感恩教育

1.日常行为注重感恩教育。学校通过日常行为教育,加强学生伦理、心理、生理教育,引导学生尊敬师长,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推行校园文明礼貌用语,做到知礼仪、重礼节,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感谢老师的孜孜教诲,感谢老师的关心呵护。

2.节庆时机巧设感恩活动。学校结合庆祝建国60周年、“道德教育实践月”、第七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和全国第六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等有利时机,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扎实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并及时总结交流推广典型经验,推动活动深入开展。一是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之际,精心筛选并向学生推荐《感恩的心》等感恩歌曲11首,利用校园广播和音乐课,教唱感恩歌曲,做到熟背歌词,熟记旋律,通过歌曲激发学生感恩之际。二是语文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选择《感恩的心》、《我的老师》、《背影》等一组亲情文章,认真开展亲情阅读,为丰富学生情感内涵,积淀人文素养打下坚实基础。三是政教处结合每年寒署假,开展“1+x”假日争星活动,要求学生利用假期,精心为父母和老师准备一个节目,每位同学为教师送上一张感恩的贺卡,通过一整套感恩活动的完成,学生尊敬师长,感恩父母的感情得到了升华。仅今年元旦期间,我校教师就收到学生自制贺卡130多份。四是开展“算算亲情帐,感知父母恩”三算主题活动。学校充分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有利时机,请学生家长向学生讲述他们养育孩子的艰辛,并和学生一起算家庭收入,一起算家庭支出,一起算孩子的回报,使学生在三算中体会父母的艰辛和生活不易,激起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五是充分利用校园艺术节等有利时机,编排感恩主题节目,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同时,加深了感恩情感渗透。

3.“四心四谢”活动体验感恩情怀。学校积极倡导学生把真心献给祖国,感谢祖国培养我;孝心献给父母,感谢父母养育我;爱心献给老师,感谢老师教育我;关心献给同学,感谢同学帮助我。在教育学生感恩老师的辛勤教诲,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的同时,让他们学会感恩祖国和人民的关怀,从小培养报答社会、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深刻情感。感恩同学的真诚相助,学会在“奉献”中收获“快乐”,在“友爱”中结伴“成长”,掀起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热潮。感恩自然的赋予,知道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自觉参与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志愿行动。

三、立足课堂,创新特色,形成感恩教育长效机制

1.立足课堂渗透感恩教育。教育学校十分重视感恩文化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深入挖掘语文、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音乐、美术等学科教材与感恩教育的结合点,把相关感恩的人文知识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先后确定并向学生推荐必唱歌曲11首,必读感恩文章10篇,必讲感恩小文章10个。课题《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研究》获县级优秀科研成果评选二等奖,并被确定为省级规划课题。

2.建立机制深化感恩教育。学校把感恩教育作为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德育计划,加强对学校感恩教育活动开展和过程的评估,采取学生自评、家长点评、同学互评、班级确定的“三评一定”考评机制,将“感恩教育”列入学生操行评定的考核内容,记入学生成长手册和学生感恩教育档案,对感恩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感恩之星”进行表彰奖励,使感恩教育常规化、特色化,做到学有榜样,比有目标,赶有方向。

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会感恩》教学设计 篇6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应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的主题应该是学生关注周围生活和整个世界时发现自己感兴趣又值得研究的问题,教师应该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取舍,确定活动主题。

本次《感恩父母》活动是我班对学生进行的“感恩”教育。如今的学生整天被关爱包围着,爱的泛滥使他们在家庭小环境中逐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的心态和习惯,而感恩意识的缺失将导致这种“独生子女综合症”越来越严重,因此进因此进行感恩教育迫在眉睫。鉴于此,我决定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采用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方式,以调整教育的重心,尝试让爱的教育从身边做起,从感恩父母做起,以此引导学生心怀感激的对待亲人、对待朋友、对待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应由浅尝辄止走向深度体验。注重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这也就意味着它不能走过场,必须走向深度实践、深度体验。深度实践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真正了解实践的目的和意义,引导学生把各种实践活动的目标细化,分解并进行合理分工,把握各种不同实践方式的基本要求和探索要领。还要求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对实践过程进行细致的记录和深刻的反思 并对每一阶段 进行适时的调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探讨 篇7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课程活动,设计理念,课程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的载体是活动,旨在让教育回归学生的实践生活。审视当下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急功近利的教学目标、凭空臆想的研究主题和游离于活动之外的实践,都让综合实践活动走向边缘化和虚无化。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无论从教师的设计理念、主题的生成还是整个活动过程的组织指导,都必须要从学生中来,再回到学生中去。任何环节的脱节和虚构,都将引发综合实践活动的失败。

一、设计理念应从“急功近利的短期目标”转到“以生为本的高瞻远瞩”

郭元祥博士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它强调超越教材、课堂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延伸,让学生成为一个社会人、自然人。因此,学生的起点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起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高目标和首要任务。有一位教师教授“制作环保酵素”的课程,仅仅为学生准备的广口瓶、秤、红糖等,就塞了满满两个后备箱。上课结束后,在与该教师聊天中,得知她已经在很多学校上过这堂课,而每一次上课,她都要为学生准备满满的两个后备箱物品。问及上课所付出的代价时,这位教师笑着说:每一次上完“制作环保酵素”课,心里都特别高兴。因为,又有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环保酵素,使更多的人投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正是这样的一种大爱,才能让综合实践活动贴地行走,真正走进孩子的生活和心灵。有人说:学科课程考量的是教师的教学水平,而综合实践活动课,考量的则是一个教师的良心和胸怀。

二、主题生成应由“不切实际的凭空臆想”转到“源于学情的迫切需要”

郭元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一文中说:如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不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忽略了学生新经验的获得与形成,其课程价值也就丧失殆尽了。一位教师为孩子选的主题是“设计毕业晚会”。乍一看选题,好像是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但细细体味,这节课根本就没有走进学生的生活,更没有触及学生的心灵。教师在上课开始,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里舞台的布置、灯光的切换、服饰的华丽、舞蹈的专业和各类乐器的配合,与农村孩子的自身水平和见识相差太远。而教师却用这样的引子,鼓励学生也为自己设计一场毕业晚会。明知道是不可能的事情,还要去设计如何做,学生的积极性自然不高。而另外一位教师上“布艺的创意”一课,前一天就给学生展示了一些用碎布做成的小花、沙包、茶杯套等。老师说:“这些大家都能做,明天老师就教你们。”第二天正式上课的时候,当孩子们带着碎布、剪刀、针线兴致勃勃地等待老师的时候,这节课就已经成功了一半。紧接着,在大家的期待中,老师引领着孩子们想象、画图、制作,每一步都成了神奇的诱惑,让“布艺的创意”这个主题有了生命力。此外,“布艺的创意”制作材料普通,制作过程简单,让孩子们有“跳一跳就能吃上枣子”的渴望和成就感。所以,这种根植于学生需要之中的主题,无疑更有魅力。

三、教学过程应从“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穷于应付”转到“兴趣盎然的主动参与”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本质上是基于实践的学习,是变传统的结论式学习为过程性学习,变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落实到课堂上,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实践真实而又自主地发生。有的教师在综合实践的课堂上,只是为了上课而上课,不能根据学生的兴趣、实际需求来进行。有一位教师为乡村孩子上“生日派对”这堂课时,以一段高质量的视频,把学生带入“也为自己设计一场生日派对”的情境。无奈乡村的孩子对生日派对没有丝毫的概念,这种空中楼阁式的设计无疑让学生很难产生兴趣。所以,当老师让同学们站起来说说这场生日派对该如何设计时,学生反馈给老师的只有沉默。有一位城里老师来为乡下孩子上“走进暴走鞋”一课,他没想到,在城里已经风靡各个家庭的暴走鞋,在农村却还没见踪影。上课刚刚开始,老师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快速地转换了话题:这样的暴走鞋其实是把鞋底换成了一个平板,就是我们常常滑的滑板车,滑板车大家玩过吗?在大家兴奋的“玩过”的答案中,老师和学生们迅速融到了一起。之后,关于滑板车的研究,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了好多有价值的问题。一直到下课,孩子们仍然兴趣盎然地讨论着,策划着。

四、结束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固定教学内容,无固定活动地点,甚至无固定活动时间。这样的“三无”特点,在给了教师和学生更多创新和发展空间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综合实践活动无论从教师的设计理念、主题的生成还是整个活动过程的组织指导,都必须从学生中来,回到学生中去。这就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更新观念,“真活动,真体验”,学生才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真成长”。

参考文献

[1]谢金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形成性评价基本方式[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02).

综合实践活动情境设计 篇8

下面以“消防演练”为例,谈谈我基地综合实践活动情景设计。

消防理论课完成以后,学生进入“消防演练”活动环节,我们设计了六个主要活动环节。

环节一:当参加消防实践活动的学生到达消防训练营地以后,火警铃声突然响起,一名教师模拟拨打119报警,同时两名教师扮演消防员,完整演示穿消防服、出动、用消防水带灭火、用灭火器油盘灭火,学生观察灭火过程。

环节二:学生分组开展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结合已有经验探究系统的消防灭火知识技能。

环节三:进人“说一说”环节,各组学生交流展示并分享学习成果,同时师生共同进行活动即时评价。

环节四:进人“试一试”和“比一比”环节,开展“我是消防员”为主题的学生活动,学生练习穿消防服、连接铺设水带、灭火训练、提水比赛,各个环节的活动情况用消防警徽标识进行奖励。

环节五:进入“秀一秀”环节,火警铃声再次响起,优胜小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灭火演练展示。

环节六:进入“悟一悟”总结环节,学生交流分享活动感悟,教师点评总结,注重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次消防演练活动的活动主情境设计以火警铃声响起,教师模拟拨打119报警、教师模拟消防员穿消防服、出动、用消防水带灭火、灭火器油盘灭火呈现整个消防流程导人活动,创设了真实的实践活动情景,创意新颖不落俗套,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做了很好的情景铺垫,同时也为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供了切入点。随后展开的学生分组讨论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消防灭火的知识和技能要点,尽管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还比较粗糙,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非常宝贵的体验过程,既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切合实践活动知识和技能生成性的特征。活动结束前,警铃再次响起,由学生扮演消防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示学习成果,这个综合展示环节将本次实践活动引向高潮,体现了实践活动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体验和其他同学的表现和分享交流为反思学习创设了很好的情景。这两个活动环节的设计突出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前后呼应,活动性很强。

“我是消防员”的活动主题贯穿整个学生活动过程,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角色心理体验,辅之以活动各个环节的激励性评价手段,创设了良好的活动心理情景。

随着消防实践活动各个活动环节的推进,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各个活动小组的活动表现进行即时评价,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学生既是被评价者同时也是评价者。在每个活动环节表现优秀的小组将获得一枚警徽标识在活动评价展示牌上即时展示,过程性评价得到强化,形式与内容达到完美结合,也使最后的综合评价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這样的发展性评价情景不仅追求评价的科学性,更注重评价的发展性,通过评价手段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创新能力。

环境辅助情景借助在消防训练营地设置并使用真实的消防栓、灭火箱以及学生训练过程使用真实的生活道具和真实的灭火器具,尽可能还原真实的生活场景。同时,设置主题标语牌、用好评价展示牌也有利于创设良好的环境辅助情景。

通过学生相互启发和教师的引导,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得到释放,情感得到升华。比之传统的说教,深度的实践体验所产生的感悟使学生对生活、对自我、对团队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感悟情景的创设彰显出实践活动独特的魅力。

由此,我们总结出实践活动情景设计的几个主要考虑因素,一般需要从主题情景、活动心理情景、评价情景、环境辅助情景、感悟情景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设计,注意协调整合。

主题情景规定了本次实践活动师生活动的主要内容、形式和方法,确定了本次实践活动展开的主要线索,需要审视形式方法与内容的协调一致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关注活动心理情景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的心理活动规律,将活动全程的学生心理波动调控在合理范围,避免出现局部环节的过冷或过热,提供全过程张弛适度、有序愉悦的心理体验。

评价情景除了可以提供科学的活动评价提高评价活动的科学性和效度,还能更好地发挥评价的导向性、激励性和发展性功能。需要预设好合理的评价点,设计相应的评价方式;学生应成为重要的评价主体,引导他们以自评、小组互评等形式积极参与到评价活动中,避免出现教师单一评价的传统评价格局;在评价实施过程中,除了运用定性定量的活动成果进行评价,教师需及时观察学生个体或小组在活动过程中的非智力活动表现,及时进行隐性评价,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甚至一个眼神都有可能起到很好的评价作用。

环境辅助情景可以为活动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真实的活动场景布置能产生真切的现场感,有利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活动;系列、生动有趣的小型知识技能展示牌既能烘托活动氛围,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评价展示牌的内容覆盖了活动的全过程,始终是师生活动的焦点,突出了实践活动任务驱动的特点,其导向性和激励性作用不可替代;项目最高纪录展示牌为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提供了重要的切入点,其发展性功能不可忽视。

感悟情景是综合实践活动特有的重要活动情景,在前期深入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情感火花,创设感悟情景,通过交流分享引导学生将丰富的情感火花迸发出来,从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独特的课程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会感恩》教学设计 篇9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感恩于心 回报于行》。下面,我将从活动背景、活动目标、活动流程、活动评价、活动反思、活动延伸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活动背景

古训云:“百善孝为先”。感恩父母,孝敬长辈在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但是,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娇生惯养,百般呵护。致使他们: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接受,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感恩。为了擦亮学生蒙尘的心灵,唤醒他们的责任意识,让他们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并结合学校正在开展践行的《感恩》德育教育活动,我决定开展一次以“感恩于心 回报于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我们制定了本次活动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大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观察、表达、倾听、习作及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采访记录、调查问卷等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感悟到父母之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进而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活动流程:

本次活动分为四个阶段:主题确定阶段、活动准备阶段、活动实施阶段、总结交流阶段。

(一)主题确定阶段

确定活动内容,安排时间一课时。

(二)活动准备阶段

学生按照兴趣、特长自由构建合作小组,并给小组命名。制定活动计划,探讨活动方法。安排时间一课时。

(三)活动实施阶段

各小组采访、调查、搜集、整理资料。安排时间2个星期。在孩子们活动过程中,我始终用灵活有效的办法帮助他们保持较高的热情和信心,快乐地去实践,去活动。并且经常强调:活动时要注意安全,小组同学团结合作。

(四)总结交流阶段

汇报交流,成果展示。安排时间一课时。下面,就请大家跟随我一起走进我班的《感恩于心 回报于行》成果汇报。本次班会分为三个环节:

1.创设情境 引发话题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恩情怀,活动之前,我播放了一段地震中的感人视频,以此激活他们的交流欲望。(播放视频)由这则视频让学生深刻地感受(播放班会视频)从大灾大难中的母爱壮举过渡到平常生活中的父母之爱,自然而然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

2.汇报交流 真情互动

在两个星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快乐地忙碌着、体验着、探索者、收获着。各小组分别展示汇报了他们的探究成果。

知恩组的同学根据任务设计了“我对父母知多少”和“父母对我知多少”的两份调查表,全班学生和家长根据调查表认真填写并制作了爱心小档案,这是知恩组的同学统计爱心小档案情况写下的调查报告。知恩组的同学还采访了部分家长并写下了记录。通过采访、调查,他们感觉父母太操心、太辛苦而自己对父母却缺乏了解、关心不够。忆恩组的同学也没闲着,这是他们通过上网、查阅课外书籍收集的感恩父母的名言和故事;颂恩组的同学也是忙得不亦乐乎。瞧,孩子们正在入情入境地吟咏诗歌《谢谢您,妈妈》,讲述父母的养育之恩;;还有他们的真情告白《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鲁冰花》和《妈妈我爱您》。报恩组的同学更是忙得热火朝天,他们通过激情洋溢的演讲,倡议同学们拿出实际行动,感恩父母,报答养育之恩,并精心制作了感恩卡、手抄报。

3.感恩宣言 唱响感恩

展示汇报后,全体学生发自肺腑地宣读了《感恩宣言》,并真情演绎了《感恩的心》。

四、活动评价。

最后,同学们彼此交流着此次活动的体会和感受,并填写了活动收获卡,孩子们这样写道:“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我懂得了要多关心、体贴父母,感恩父母。”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我的胆子变大了!“我养成了查阅资料的习惯。”“我提高了处理信息的能力”“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家长也深有感触地说:“这种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体验、交流中受到了教育。而我们做家长的也在这一过程中知道了孩子的心声,更明白了自身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此基础上,我们共同填写了《综合实践活动星级评估表》,上面有自评、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体现了评价的多元化。最后还评出了“孝敬星”5名。

五、活动反思:

一个个永恒的瞬间记录着孩子们那一颗颗真诚的感恩之心。他们真的懂事了,真的长大了!这次活动也让我明白了原来学科整合并不难,而且整合后的课堂教学显得更加的生动有趣。如:收集有关的资料,撰写心得、倡议书和调查报告等,这是和语文学科的整合;通过上网查资料,这是和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还有的学生统计调查各种数据和绘制统计图表,得出有用的信息,这是和数学学科的整合;吟咏、歌唱,又是与音乐学科的整合;制作贺卡、心语卡,手抄报,又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

当然,这一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学生不太受小组同学的欢迎;有的小组的展示形式简单单……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加以正确引导,我们的孩子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天空中一定会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六、活动延伸

活动结束后,一位孩子送给我一束鲜花和一张贺卡,上面写道:“敬爱的石老师,谢谢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让我懂得了许多许多,我要学会感恩生命中的一切!”是呀,感激生育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感激教育你的人,因为他们开化你的蒙昧,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们磨练了你的心志……于是,我

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又可以生成新的课题。如: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社会、感恩祖国。

学会感恩活动方案 篇10

1.认知目标: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初步懂得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2.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

3.行为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以实际的行动孝敬父母。

二、活动准备:

1.撰写主题队会方案;

2.准备发言稿、朗诵、故事、小品等活动内容;

3.选出表演者;

4.组织学生排练节目。

三、活动过程:

一、(洪):各小队整理队伍,报告人数:

1.小队长:第1小队全体起立,立正。(跑步向中队长,互敬队礼):“报告中队长,第1小队原有队员10人,出席10人,报告完毕。”原路返回,对队员们说:“稍息。”

中队长:“接受你的报告。

……

2.(洪)中队长:“全体立正。(跑步向辅导员老师,互敬队礼)报告辅导员老师,我们二(2)中队,原有队员40人,出席40人,《孝敬父母,学会感恩》主题中队会,一切工作已准备就绪,请您参加,并给予指导,报告完毕。”

辅导员:“接受你们的报告,我愿意参加你们的队会,并预祝你们的队会圆满成功。”

中队辅导员敬礼,中队长还礼。

二、活动内容:(主持人上场)

主持人(洪):二(2)中队《孝敬父母,学会感恩》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洪):队会第一项:出队旗。向队旗敬礼,奏乐。(一名旗手,两名护旗手,绕场地一周,全体队员行队礼,然后把队旗交给中队长,互敬队礼,并把旗放在黑板的右侧。)礼毕。

主持人(洪):队会第二项:唱队歌。齐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指挥胡洁。

主持人(洪):队会第三项:中队长讲话,大家鼓掌。

(洪)“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母爱如此,父爱亦然。拥有父爱,我们的躯体不再寒冷,拥有母爱,我们的枝叶常绿常青。亲爱的队员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孝敬父母,学会感恩》主题中队会,希望每位队员都能从中受到教育,人人争做孝敬父母,学会感恩的人。最后预祝我们的.主题队会圆满成功。请坐!

下面我请董丽烨同学和我一起做主持人,大家鼓掌。

主持人上场合:队会第四项:活——动——开——始!

1.《弟子规》朗诵

主持人(洪):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朗诵《弟子规——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2.讲孝之故事比赛。

主持人(董):古往今来孝者不计其数,下面就请听孝敬父母的故事(请徐欣雨同学上台,给大家讲一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欢迎。)

徐欣雨:在我国流传甚广、家喻户晓的《三字经》中,有这么一句话“融四岁,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的韵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会感恩》教学设计 篇11

“有效教学”,这一概念的出现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我认为的有效教学是指在进一步激发学科兴趣和探究愿望的同时使目标达成,使学生个性得到和谐发展。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那么如何在凸显综合实践活动课特质的基础上使教学获得更大的效益,这就充分体现了策略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所在。

策略一、在学科整合中充盈数学味

张奠宙曾在《当心去“数学化”》一文中说,数学教育自然是以数学内容为核心,数学课堂的优劣自然是以学生是否学好数学为依据。然而,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像《美妙的杯琴》《美丽的花边》《奇妙的剪纸》《图案的欣赏和设计》等这类与艺术学科相整合的内容,在实际中往往上成用数学教材在进行美术教学或音乐教学的课,突出表现在:欣赏味过度,只有感官冲击,没有概括提炼;活动味过度,只有活动操作,没有回顾思索与拓展;文化味过度,只有数学外的文化形式呈现,没有挖掘数学内在的文化因素……那么什么是数学味,怎样在具有美感的综合实践课堂里充盈数学味?

(一)用数学的眼光鉴赏文本之美。

三数(下)《美丽的花边》教材呈现的是两条花边。花边的美丽,来自于它鲜艳的色彩,圆润的曲线,清晰的构图。然而,这样的美丽不应该是数学课品评的要点。我们要鉴赏的,是剔除简单表象之下的数学美,应是它的简洁流畅之美,是它的动态的平移之美和创生之美。为此,我以“数学美”为核心通过三步设计完成整个鉴赏过程:首先,初步观察,整体感受花边外部共同特征。其次,深入观察,以给花边加上方格的辅助形式清晰地感知图案平移的格数与方向。然后,多向观察,动态多向演示引发联想,拓展思维。

(二)用数学的思维感悟平移魅力。

继续研究花边里的学问,这个学问是以平移为知识基点的。那么,平移与花边之间是否还有更值得我们发挥和探讨的空间呢?我认为肯定有。

(二)用数学的精神激发创作灵感。

综合实践活动可以理解为用综合的知识、综合的能力恰当地运用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诚然,这里的综合知识与综合能力既有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的参与,更有数学精神的支撑。为此孩子们经构思并在笔端流露的花边或是单个图案平移而成、或是多个图案组合后平移而成的。运用中或是勾勒平面边框,或是嵌入饰品点缀……数学的精神,为孩子的创作灵感注入不竭动力。这里面的创造灵感一方面体现为从日常的图案、图形或者其他表象中总结发展数学的美感,另一方面也学会用数学的思路和方法,去改变提升生活中的品味。

策略二、在主题交流中有合作场

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安排主题交流,那么如何提高主题交流的质量,自然就想到合作。然而,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方式其合作指数也就不同。事实证明,有些合作,如果我们没有关注“合作场”,没有能控制“合作场”,场源作用没有发挥好,其效果就不会理想。

有效合作场的场效应我认为可以表现为“情”、“趣”、“理”这几方面。

(一)于合作互赖中萌发合作“情”。

合作互赖,是合作的前提。我把它的表现形式概括为资料分享、经验互补和活动鼓励这几点。

资料分享,让学生通过合作从中获取直接福利。五数(下)的《数字与信息》,老师从生活中常见的特殊电话号码入手,引导学生对自己所了解或调查到的信息充分开展交流,使得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里交互分享信息,从而进一步了解了数字编码的实际应用价值,体会数字编码的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活动鼓励,让孩子在合作中享受一份隐性福利。合作需要信任和支持,每个孩子在团体合作中因内容、时间段或学力的差异,会有消极、懈怠、羞怯等的表现,那么,团队孩子之间真诚的帮扶,老师及时的鼓励,都会激发孩子的团体活动意识和团队荣誉感。

(二)于合作情境中品味合作“趣”。

趣,既有感官认识,更有内在意志的激发。合作中情境的创设,就像是为数学情趣提供的一份催化剂,它能让孩子沉浸其中并意味隽永。

另外,以上例子中所谈的合作“情”、合作“趣”,其实与合作“理”是密不可分的,这个“理”既是我们追求的数学素养,离开了数学素养再有趣的教学都不能说是提高了教学效率;这个“理”又是我们的合作评价,离开了目标引领的合作是无以留存的。

策略三、在实践操作中蕴存问题探究性

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诚然,教材中综合实践版块设置的意义就显而易见。然而,真正的操作要与表象的“活”、表面的“动”区分开来。个人认为做好操作之下的问题探究不乏值得我们思索和尝试。

(三)活动中思索,思索中活动。

在探究“复杂条件下可能性大小与游戏胜负的关系”时,学生玩了掷骰子走棋游戏,这个游戏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其结果的输赢带有很好的隐蔽性,因为从每种颜色棋走棋的单方面来看,似乎都有“优势”,所以孩子们在估计时自然而然地会交流出结果不一的情况。然而,最终实验结果却“一边倒”地都是红棋赢了,这样的结果引发孩子学习的兴奋点,促发孩子对“为什么”和“怎么办”的深入思考。思考的结果是修改游戏规则,然后再根据新的游戏规则继续游戏。可以说孩子们每一次的设计,都是他们的构想蓝图,对这样的构想我们应珍惜和呵护,所以课堂上不妨让孩子们对构想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收获成功,并对学习永远饱有一份探究的热情。

综上,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效教学,其中内在的意蕴打个比喻就像是个体与家族的关系。“综合实践”,这是他的家族特质,所以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首先就要考虑家族本质的东西,即他的“学科性”,他的“数学味”。同时,家族的长远发展需要个体的优质“有效”来促进,如何让这些本质的东西体现得更适切、更有效,这里有更多的课堂教学策略需要我们继续不断地去思考、去研究。

上一篇:连锁药店促销方案下一篇:90年代歌曲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