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室财务管理制度

2022-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当今社会,我们在很多情况下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一般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或行动准则,也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规章制度或一定规格。那么如何制定相关制度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活动室财务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活动室财务管理制度

加强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

[摘要]加强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有利于规范其会计基础工作,维护公众和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通过对福清市多所宗教活动场所进行调研,针对现行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

[

[

一、引言

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中的矛盾纠纷,大多数都是因为经济的原因引起的,财务管理是否规范不仅直接影响着团体的凝聚力和场所的稳定,也关系着广大信教群众的切身利益。长期以来,政府对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的监督“缺位”现象较为严重。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管理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规范化、制度化程度较低,基本处于“自我管理”状态。因财务问题引发的矛盾时有发生,有的矛盾一触即发,相当激烈,广大信教群众要求科学理财、账务公开的呼声越来越高,并强烈要求政府部门加强监督和指导。如何加强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管理,推进宗教事务管理的社会化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宗教活动场所财务实质

宗教活动场所是指信仰宗教的公民进行宗教活动的公共场所,包括佛教的寺院、庵堂,道教的宫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天主教的教堂、会所,基督教的会所以及其他固定场所。其财务资金筹措和使用不同于营利组织:财务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募款及捐赠、部分商业收入(如经销宗教用品、宗教艺术品和宗教出版物等)、财产收益及宗教团体会费等;资金使用于与该宗教活动场所或宗教活动场所宗旨相符的活动及社会公益事业。因此,宗教活动场所财务实质是指宗教活动场所开展与宗教宗旨相符的宗教业务活动过程中,有关经费的筹集、运用、管理和监督的活动。

三、现行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的问题

笔者自筹经费对福清多所宗教活动场所进行调研,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实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困难重重

财政部2004年8月发布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明确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等宗教活动场所属于民间非营利组织,为宗教活动场所的资产使用、资金流向确定了原则,有利于政府对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管理进行监督。

调研中发现宗教活动场所实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遇到很多困难:有些规模小、收入少和地处偏僻地区的宗教活动场所由于人员素质低,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实行本制度缺乏可行性。而有些地处交通便利、门票收入高和香火旺的寺院、宫观有实施本制度的条件,但在实施上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与以往执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比,在会计要素、会计核算原则、会计科目、会计计量基础和会计报表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会计人员执行新的会计制度过程中产生许多问题。例如历史遗留下来固定资产确认和价值计量存在不确定性,庙宇、宫殿等固定资产属于文物,是无价之宝,如何确认是否属于固定资产,其市场价值与变现价值无法确认。[1]

(二)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漏洞比较多

调研中发现许多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不规范,主要问题有:会计核算不够规范,没有依法设置账簿;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会计机构设置未达到规定要求,货币收支较混乱;审批制度不够完善,个人行为和口头指令成为教职人员习惯性的审批手段;实物资产没有依法建账,资产被盗等流失现象严重;部分宗教活动场所不及时向信教群众公布财务收支状况,财务管理基本上处于“不公开、不透明”的状态。例如在对一些小教堂调查时发现其内部控制存在诸多漏洞:资金主要来源于信教群众的募捐和会费,资金主要用于盖教堂或维持传教人员开支,有的堂口负责人直接管理现金,货币收支由堂口负责人简单告知信教群众,没有公布详细的账目等。由于没有严格的财务制度,特别容易形成教职人员在经手钱款方面独断专行,甚至发生了个别宗教团体实权人物携款外逃的严重事件,给宗教团体的声誉和信教群众的利益造成极大的伤害。

(三)负责人缺乏对财务工作认识,财会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大都没有财会学科背景,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 很多对会计法律法规一无所知,对财务人员任用选拔主要依赖对该人员信任。场所的财务人员大部分来自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往往是“兼职”或是“半路改行”,没有进行会计上岗培训和继续教育,有些甚至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缺乏基本的财务、会计知识,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与实际要求差距较大,难以胜任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工作。

(四)缺乏有效的外部财务监管

宗教活动场所财务是十分敏感的问题,其资金来源和支出的特殊性决定了外部财务监管必然出现“真空”的现象。因其不属于政府职能部门,也不是国家重点投资的项目,所以不属于政府审计的范畴;它也不是市场经济部门,不受工商税务部门等市场经济管理部门的强制性社会监管。这样,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就势必游离于外部监管之外。

四、加强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的措施

针对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予以解决:

(一)政府部门切实做好在宗教活动场所实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工作

宗教财产是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实现自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宗教政策的全面落实,一些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拥有了大量的资产。在目前的情况下,政府依法保护宗教财产并对其管理进行监督,并引导加以合理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宗教财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将侵蚀宗教的健康肌体,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

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需要政府各级部门间的积极配合和通力合作,才能彻底贯彻实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着力解决宗教活动场所财务会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从制度上遏制宗教内部滋生的腐败,并且积极引导宗教界将善财善款合理利用,适度用于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同时也断绝企图“借教敛财”者的财路。宗教事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共同深入到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进行面对面的具体指导,帮助宗教活动场所建立健全财会制度。例如各级财政部门可对宗教活动场所财务人员和主要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经费的支出;在政府宗教事务预算中增加宗教活动场所财务审计经费,聘请一些会计师会同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对有财务问题的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审计;对会计制度基础相对较好的宗教活动场所进行重点培训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实施过程遇到的问题。

(二)大力推行宗教活动场所财务委托代理制度

在坚持宗教活动场所的资产所有权、资金使用权、财务审批权、核算单位和监督机制不变的前提下,对尚不具备实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条件的宗教活动场所,大力推行财务委托代理制,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减少因财务问题引发的矛盾。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宗教活动场所财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聘请专业会计人员,对辖区内各宗教活动场所收支的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协助各宗教活动场所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代表镇政府对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运行情况实施监督。[2]各宗教活动场所自愿向财务代理中心办理委托书,并缴纳少量的代理费用;财务委托代理中心自愿接受宗教活动场所的委托。[2]实践证明,实施财务委托代理制后各宗教活动场所既强化会计工作,又节约聘用会计人员的成本。

(三)规范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分析众多宗教活动场所发生财务犯罪案件,源于其内部控制薄弱、管理松弛。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以加强内部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管理水平。

1.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

各宗教活动场所可根据自身规模和整体管理工作的需要,遵照国家有关会计制度的政策法规,从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业务及相关部门、岗位出发,针对财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制定规范的财务制度,形成了系统的财务管理体系,为场所的财务管理工作确立了制度上的保证。[3]

2.建立内部财务监督机制

规模较大的宗教活动场所要召开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会议,推选三至五名公道正派、懂财务管理的人员,成立财务监督小组。其他场所应设财务监督员,负责对本场所执行财务、会计制度情况进行监督。财务监督小组每月定期召开会议,参加人员包括监督小组成员、出纳,场所负责人和具体采购人员列席旁听,对当月发生的每笔资金收支情况实行集中审核。对支出手续不规范不完整的发票,当场退回重新补办手续;对经财务监督小组审核后确定无疑义的票据,加盖专用章,允许入账;对未经财务监督小组审核或审核未过关的,不允许其入账。

3.合理设置岗位和合理划分职责权限

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应当分离,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当相互制约,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形成了设置合理、环环相扣、相互制约的工作链和监督链。[4]例如各场所的主要管理人员、会计、出纳的岗位要分开设置,不能交叉兼职,要明确会计员和出纳员的职责,并认真履行,不能相互替代。账、钱、物要分开保管,财务单据、账本、报表要专人保管,工作变动时办好移交。支票与印章也要分离,不能由同一个人保管。

4.对货币资金的收付应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

所有的货币支出票据都必须有承办经手人、验收(证明)人和场所负责人三个人的签字后,出纳员才能付款。财务人员对不符合规定的开支有权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拒付。根据场所的实际情况设定场所负责人的审批权限,超出审批权限的要经场所管理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后由场所负责人审批。

5.完善现金管理制度,加强现金管理

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功德箱(奉献箱)管理,实行“三把锁”和三人同时开箱清点制度。场所收入的现金,必须及时交出纳人员清点入账,出纳人员应出具收款收据,其他人不得私下接受。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现金盘点,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

6.建立实物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对受赠实物和固定资产的管理

宗教活动场所受赠实物管理是最为薄弱的,因此各场所要建立健全实物受赠、保管、领用、核销和入账管理制度,做到受赠实物使用有记录,处理有依据,核销有凭证,投入工程建设有固定资产账。要明确固定资产保管、使用人的责任,做到固定资产购置有记账,保管有登记,使用(领用)有记录,核销有手续。

(四)定期向公众及信教群众公开财务信息,实行财务透明化

《宗教事务条例》中规定“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报告财务收支情况和接受、使用捐赠情况,并以适当方式向信教公民公布。”为了打消捐赠者的顾虑和不信任感,宗教活动场所需要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实行财务透明化,定期公布活动的绩效,就捐款的使用和结果与捐赠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各场所应把财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并在醒目位置设立财务公开栏和意见箱,每月公开财务收支和报表,并将每季度的财务报表统一送交所在宗教主管部门备案,自觉接受信教群众、宗教团体和宗教主管部门的监督。公众及信教群众可透过公布的信息了解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状况,由公众及信教群众监督宗教的发展。

(五)必须介入外部财务监管力量

行之有效的外部财务监管,是会计信息真实合法的必要保障。宗教活动场所的外部财务监管力量主要是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定期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宗教活动场所财务运作状况,促使宗教财务运作公开化、透明化。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独立审计,做出独立判断并形成独立的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为了在财务收入和支出控制方面约束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行为,宗教活动场所本身必须主动邀请社会审计力量介入,并作为一种制度长期坚持下去。

(六)强化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的理财观念, 切实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负责人应采用参加培训班和听财务专家讲座等形式加深对财务工作的认识,提高加强财务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场所负责人应选择品德良好、具有财务实践经验和已取得会计资格证的人员担任财务工作。不设专职会计的宗教活动场所财务工作可以由相关的宗教团体的会计人员兼任。加强宗教活动场所财会队伍建设,举办各种形式学习班,对会计人员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进行新知识、新法规、新制度的培训,切实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执法观念和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王宁静.浅淡实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若干问题[J].福建财会研究会计学会论文专辑,2006,(4):40-41.

[2]胡绍皆. 制度成就管理,服务增进和谐 [J]. 中国宗教 ,2007, (1):67.

[3]觉 醒. 贯彻国家财政法规,加强寺院财务管理 [J].中国宗教,2005,(11):23.

[4]杨岳富.在宗教活动场所推行财务委托代理制度的探索[J]. 中国宗教 ,2005,(11):24.

EnforcingFinancial Management of Religion Movement Place

Zheng Haiting

(Fujian Qiaoxing Light Industry School,Fuqing350301,China)

Key words: religion movement place; financial management

(责任编辑:张丹郁)

作者:郑海婷

第2篇: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对策

摘 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企业已经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企业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其对财务管理方面有着很大点欠缺,也因此,财务管理的创新也成为了现代企业的一大核心项目。本文通过对目前的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以期得到企业管理者与领导者的重视,对企业的财务管理项目有着较大的帮助。

关键词:营销活动 财务管理 问题对策

企业以及其他事业单位是我国重要的社会机构和职能部门,对于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进作用,并且不断地完善着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的需求。这些不同企业的宗旨是间接或者直接的为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服务。加强企业单位的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革新,企业单位赊销活动财务管理在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问题也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现状

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个单位、各个部门的各类财务和非财务资源进行控制、考核及分配,使得在预算管理模式的框架下,有序地展开整个企业组织经营的活动以便于对这些企业生产经营类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协调。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工作作为控制公司财务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企业的内部生产经营活动往往有着调节和互动的主要作用,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集团完成层级性控制。帮助企业集团实施性的发展与管理,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其直接作用于企业的管理过程和经营过程。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管理通过预算将企业财力、物力、人力进行有效规划,通过控制预算明确了解集团发展的动向与实际情况,提供市场化的信息支持,为企业集团的决策和企业持续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条件。企业了解企业动态的一手资料源自于企业赊销活动财务信息,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企业集团才能合理的定位企业内部各资源分布和利用状况,从而达到优化配置各个资源的目的,也达成了提高各个部门之间监督、促进、竞争、合作能力的最终目的,令各个因素都调动起来,一起帮助企业进行更加优质化的发展,这样不仅使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工作预防财务风险的能力得到了强化,而且也使得企业集团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作为企业集团重要的战略管理手段,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的加强实现了企业集团战略目标的固化和细化,令企业的经营目标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实现,同时也可以利用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中的财务预算监控将企业及集团所处环境中遇到的机遇与威胁发掘出来,从而使集团战略管理的应变能力得到提高,将实际工作情况与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的财务预算进行对比与分析,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集团监督手段,而预算编制所得到的业绩指标,也为公司提供了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现今的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考核力度不够,员工缺乏积极性。企业在赊销活动财务管理方案的时候,考核内容太过于单一,没有针对性,而且内容过于呆板。这样的考核不仅难以真实的反应出员工的实际情况,并且考核出的结果在准确性和真实性上严重不足,员工也对这样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缺乏兴趣,进而导致员工对于考核的积极性降低,这样就会使得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受到阻碍。其次,企业的考核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也直接影响着考核的结果,企业考核人员一旦对该项工作没有重视,在进行考核时督检工作时没有认真严肃的对待,没有让员工深刻的了解到赊销活动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对企业赊销活动的利害关系难以分清,这样就使得员工对这项工作产生抵触思想,使得赊销活动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难以进行,所取得效果也差强人意[1]。

二、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问题

(一)管理模式过于传统

大部分的企业都存在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为了保证自身的领导权,这些企业的领导往往会选择传统、陈旧的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模式,并不关注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创新和改革,但是这样一来,这些老旧的模式会导致企业各岗位、各部门的职权和职责不够明确,进而使得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大大降低,一些监管不严、财务信息失真以及管理混乱

的问题层出不穷。另外,这些传统管理模式的实施也令社会经济环境和企业的赊销活动财务管理难以结合,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严重阻碍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和生存。

(二)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缺乏安全性

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是对于企业赊销活动货币资金进行管理,所以,要想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使用资金有效性得到保障,就应该建立安全可靠的管理模式。但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有很多企业的内部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模式缺乏一定的规范性,这就导致企业无法严格的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对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资金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在无形之中为企业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2]。

(三)企业赊销活动财务人员能力不高

由于一些企业对于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的不重视,导致在招收财务管理人员时并没有太多的要求,这就使得在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上,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是一个企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系统,所以企业赊销活动财务人员管理的专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这些企业中所招收的能力差、素质差的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人员,在各个方面都将对企业企业赊销活动管理造成较坏的影响,是企业在赊销活动的财务管理方面非常大的隐患。

(四)没有注意到企业财务资源与市场环境的匹配性

财务资源是指企业进行开张财务管理策略、进行财务管理工程中所利用的企业潜在的或者已有的资源,包括固定资产、现金以及银行存款等,财务资源的丰富,可以大幅度的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但是在现今的社会中,有些企业对于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资源的利用并不是很恰当,在投资时过于盲目,严重阻碍了企业经济的发展脚步,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三、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对策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新财务会计制度

随着我国财政管理制度的不断革新,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因此要想将会计预算的合理性得到较大提升,企业就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财政预算的相关规定,对原有的企业赊销活动预算管理制度进行修改,进而使得企业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企业财务管理的力度得以加强,进一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3]。

(二)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企业内部行为进行监控和规范,保证企业赊销活动财政资金都要能用到“点子”上,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让单位内部人员相互监督,进而保证企业

内部会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使得企业中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体制更加完善,进一步的令企业的创办宗旨得到保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将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资金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在无形之中为企业避免了相当大的损失。

(三)对企业内部赊销活动财务管理人员审核

在企业招收内部赊销活动财务管理人员时,要进行严格的考核,确保企业赊销活动财政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和高素质,并且,在这些财务管理人员入职前,要对其进行系统的培养,让未入职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熟悉本单位的管理章程和管理制度,使得这些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人员在入职后,能够恪守岗位,并且对企业的赊销活动财务管理工作尽早尽快的熟练操作。

(四)强化企业财务资源与市场环境的匹配性

为了保证企业内部赊销活动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要加大审查工作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公共媒体以及相应的审查单位网站等进行宣传,但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并且对审查的专业术语进行解释,对审查机关的职责要仔细的说明。建立信息反馈机制,主要目的是为了监督企业领导的工作情况,用更加民主的方式判断企业领导是否假公济私、中饱私囊,只有在这样的审查机制下,才能保证企业财务资源与市场环境的匹配性得到强化,令企业内部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不受到阻碍。

结论:

在现今的企业制度中,财务管理体系占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其是企业实现现代化制度的首要前提。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越来越明显。目前,我国各行业企业集团的实现利税、工业增加值等方面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着相当重要的比重,所以各类企业的发展对于国家来说尤为重要。只有不断的对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进行革新,才能保证企业朝着更好、更强的方向迈进,进而保证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提升,在未来的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具有优势。

参考文献:

[1]全照福,黄朝生,嚴明.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往来账款中存在的问题及化解办法[J].财政监督,2011(01):35-37.

[2]朱海军,朱红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往来资金监管势在必行[J].财政监管,2013(03):47-48.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市 154007)

作者:刘 凌 王 萍

第3篇: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对策

摘 要:在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赊销是企业降低存货量、增加销售业绩的有效手段,也为企业拓展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企业赊销的财务管理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企业自身的赊销财务管理制度也不完善,这就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财务风险。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改善企业赊销的财务管理状况,以保证企业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赊销活动 财务管理 应收账款

赊销并不是按照企业主观意愿采纳的一种销售方法,而是迫于市场竞争激烈,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销售手段,也就是说,如果市场需求足够,是很少有企业选择赊销的。但是在如今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选择赊销又是企业走出困境,获得发展的有效方法。总体来说赊销对企业有着两方面的影响。有利的一面就是赊销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的产品库存,获得销售收入,并且对占领市场份额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不利一面就是企业赊销的收入并非是实际收入,而只是财务账面上的应收账款,这样以来不仅增加了企业的风险,也导致企业的资金被占用,从而使得企业其他方面的资金投入必定不足。从长远上来看,对企业的的发展也是不利的。降低赊销不利影响的关键就是如何尽快收回应收账款,但是我国目前的企业赊销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赊销的健康发展。

一、企业赊销概述

首先应当了解的是,赊销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一种销售模式,买卖双方交易的过程中并不是钱货同时交易,而是买方凭借自己的信用基础,从卖方拿货后并不立即支付现金,而是延缓支付。由此可见,买卖双方在进行赊销交易的过程中依托的基础是信用,或者说是买方的信用。在赊销过程中,买卖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买方把资金占用和风险都转移到了卖方企业的一方,甚至在一定情况下,买方通过占用卖方的资金来达到自己经营的目的【1】。显而易见,在赊销活动中买方是占据主动权的,而卖方则是由于市场需求情况不得不进行赊销。但是赊销对于卖方也并非是完全不利的,赊销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产品库存,保证企业对市场份额的占有率,并且加深企业同客户的关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赊销已经是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活动现象,一方面反映出如今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另一方面也表明赊销在企业如今的经营发展中已经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企业赊销活动的财务管理就成为了降低企业风险,保证企业良好运作和发展的基础。因为对于企业来说,赊销活动中最关键的一个部分就是如何收回赊销带来的应收账款,而有效的财务管理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信用审核机制不健全

由于买卖双方之间赊销的基础是信用,所以在赊销活动的财务管理中,对买方信用的审核便是重中之重,但是在目前的企业赊销财务管理中,信用审核机制并不健全,存在很大的漏洞,很多的赊销都是企业决策者凭借自己的直觉做出的,并没有对买方的信用度进行严格的考察,这就对企业造成了很大的风险。

另一方面,信用审核机制不健全甚至是缺失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盲目赊销,特别是在如今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为了降低库存,把库存产品转变为应收账款,大量的进行赊销,而不是把赊销的金额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就直接导致了企业的资金被大量的占用进去,而应收账款却无法及时的收回,给企业的正常运转造成巨大的资金问题,甚至最后企业会因此而陷入泥潭,再想抽身,也为时晚矣【2】。而且信用审核机制的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赊销的积极作用,并不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客户信誉,也就无法给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2.2 企业经营业绩财务管理的不合理

在目前我国的企业经营业绩财务管理中,并没有很好的纳入应收账款这一个评价指标,即使有,在整个经营业绩中所占的比例也并不大。因此,很多企业为了提高财务报表上的业绩,都热衷于选择赊销这种销售方式。无疑,赊销能够较大程度的提高企业的销量,降低库存量,并且提高销售额,目前企业的业绩财务管理中,主要的指标便是销售额、利润等数据,而并不是公司实际的现金流量情况。这样一来,特别是上市公司,对于赊销带来的风险就会不值一顾,或者可以这样说,在当前的业绩评价财务管理中,赊销对企业带来的风险较其带来的收益而言是很低的,企业虽然在赊销过程中占用了资金,带来了风险,却能因经营业绩的提高而在另一方面获得大量的资金流入。这便使得赊销这种正常的企业活动没有得到准确的认识,变成了一种提高企业业绩的手段,这就对企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2.3 对于应收账款管理的欠缺

已经提到过,在赊销过程中,对于企业而言最重要的便是回收应收账款,而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并不强,甚至是欠缺的。目前对于应收账款的主要管理方式便是催收,对于合约到期或者已经超期的应收账款向买方催收,这种方式并不是建立在一个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上的。而就这种管理方式来说,其效果也并不好,其实这是很好理解的,一方面在催收中如果力度不够,就不能收回销售资金,从而造成企业资金的短缺。另一方面,如果催收力度太大,又会损害买卖双方之间的关系,对于企业以后的销售和发展也会有不利影响。总之,这种方法是很不合理的,因为这种管理方式属于赊销的事后管理,在赊销的前期却并无管理作为,而且大量的事实证明,事后管理的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在赊销中,货物一旦售出,买方就占据了主动权,所以事后的应收账款管理难度就会大大增加。

三、对于赊销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1 加强信用审核机制

作为企业,应该对赊销活动中的信用问题足够重视,认识到信用是买卖双方赊销活动的基础,一切的赊销活动都要以买方的信用为准则,从而自觉加强信用审核机制。在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中,应当设立专人或者部门对买方的信用进行审核,制定出完善的信用审核程序,并且在工作中严格的按照既定的程序对买方的信用甚至是其它资料进行考察,并做出信用评价。在审核买方信用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以保证审核结果是建立在科学、理智的基础上的,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障赊销活动的安全性【3】。

另外在信用审核机制中应该加强对企业赊销活动的控制,财务管理部门要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资金流转情况等制定出严格的赊销金额范围,如果赊销超出了这个范围,就要根据信用审核的结果,对信用良好的买方优先赊销,对于不符合要求或者信用一般的买方不赊销或者少赊销。以此来保证企业赊销活动的安全性,降低企业的风险。

2.2 改善企业经营业绩的财务管理制度

对于目前我国企业经营业绩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应该予以正确的认识,并且改正。特别是对应收账款在企业业绩中的比例问题,必须把应收账款这个项目纳入企业的业绩评价之中,并且提高其所占的比例,这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方法。在企业的经营业绩财务管理中,应该引入现金流量管理,对于企业业绩的评价不能仅仅依靠其销售金额、利润额等数据指标,还应该认真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因为现金流量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应收账款的情况,特别是在如今“现金为王”的情况下,一个企业的销售业绩、利润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出其经营情况,现金流量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转和扩张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4】。因此,应该改善企业现有的业绩财务管理制度,制定出包含应收账款、现金流量等数据指标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体系。这样一来,就能够防止一些企业为了提高销售业绩和经营业绩而进行不合理的赊销,也防止了一些企业利用这一财务管理漏洞而进行赊销的不正常牟利活动。

2.3 加强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

对于应收账款的财务管理绝不能仅仅限于赊销的事后管理,应该对赊销过程中的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作为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对买方的信用度、还款期、财务状况等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且根据企业自身的资金情况,制定出赊销应收账款的一整套管理方案。主要加强事前和事中的管理,具体的管理方法也要根据企业销售产品的不同而做出改变。事前可以根据销售产品的特性,制定出详尽的管理方法,并同买方进行严格的还款约定,对买方的还款义务进行明确,对于还款的期限也要根据企业的资金运转情况予以明确。事中管理则可以根据企业对销售产品的后续服务为依托,对买方予以限制,以保证买方能够按期还款,或者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管理中变通还款方式,但是总而言之,一定要对赊销应收账款的事前和事中加强财务管理。因为事前和事中管理能够对保证应收账款的按期收回起到重大的作用,效果要远好于事后管理。在事后的应收账款管理中,也不能仅仅以催收这种方式为主,可以通过双方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和企业对产品的长久售后服务来保证在事后能够准时的收回应收账款。

结论:

赊销这种企业活动对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获得良好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赊销也成为企业中采用比较广泛的一种销售方式。但是在我国的企业赊销财务管理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漏洞和不足严重影响了赊销活动的健康发展,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因此,为了保证企业的良好发展,就必须加强对赊销的财务管理,从各个方面保证赊销的安全性,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赊销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在当前的经济形势环境下,赊销已经成了很多企业不得不选择的方式,作为赊销企业,应该自觉的加强赊销财务管理,保证自己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庆萍.关于企业赊销活动财务管理对策[J]. 时代金融.2012.03:44-45.

[2] 王志文.浅议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及管理对策[J]. 煤炭经济管理新论. 2009.00:234-237.

[3] 尹立敏.浅谈赊销风险的评估与防范对策[J]. 当代经济.2012.24:54-55.

[4] 巫 卫.企业赊销风险的成因及管理[J].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1:34-37.

(作者单位:绥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绥化市 152061)

作者:汪华芳

第4篇:控制学院学生活动财务管理制度

控制学院学生活动财务管理制度(试用版)

为了做好本学院学生活动方面的财务管理工作,特制订本规定。

一、举办任何学生活动之前,需做好策划。主管教师(分团委书记或辅导员)提前7天,向学院提交《活动申报表》和《资金预算申报表》。方案经批准后才可实施,否则产生的后果和有关费用均由相关人员自负。

二、活动结束后两天内,主管教师需向学院提交活动简报、《活动费用报销汇总表》及相关票据,进行审核签字。

三、学院审核完毕后,由主管教师持《活动费用报销汇总表》到许建处进行登记、报销。

四、其他工作如若需要产生费用,参照此流程处理。

五、若所办活动经费自筹,则不需要填写以下表格,但该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时间需要告知主管领导。

六、附件一:《控制学院学生活动申报表》

附件二:《控制学院学生活动资金预算申报表》

附件三:《控制学院学生活动费用报销汇总表》

附件四:《报销票据注意事项》

第5篇:宗教活动场所财务规范管理试点工

作总结

宗教活动场所财务规范管理试点工作总结

宗教活动场所中的矛盾纠纷,大多数都是因为经济的原因引起的,财务管理是否规范不仅直接影响着团体的凝聚力和场所的稳定,也关系着广大信教群众的切身利益。长期以来,我市因财务问题引发的矛盾时有发生,有的矛盾一触即发,相当激烈,广大信教群众要求民主理财、财务公开的呼声越来越高,并强烈要求政府部门加强监督和管理。现将我市宗教活动场所财务规范管理试点工作汇报如下:

一、宗教活动场所财务规范管理主要做法及其成绩

近年来,我市各级民宗局高度重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的规范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明显成效。

第一,加强财务督导。8月建立了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督导制度,市、县区宗教团体及三一教协会全部成立了财务督导小组,组长由各团体的主要负责人担任,全面加强对各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监督和指导。较大的宗教活动场所建立内部财务监督小组,监督小组成员由3-5人懂财务的非场所管理组织成员担任,每月定期召开理财会议,参加人员包括监督小组成员、出纳、场所负责人,具体采购人员列席旁听,对当月发生的每笔资金收支情况实行集中审核。凡是对支出手续不规范的发票,当场予以纠正。凡经理财小组审核后确定无疑义的票据,加盖审核专用章;凡未经理财小组审核或审核未过关的,不允许其入账。财务督导制度实施二年以来,有效地对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监

督,财务管理有了明显的改观。

第二,加强财务制度建设。按照《宗教事务条例》的规定,我市宗教活动场所普遍建立了财务和会计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管理,市民宗局出台了《市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指导意见》、《现金和银行存款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等,市道教协会、市天主教爱国会、市基督教两会、市三一教协会统一印制《市宗教活动场所收入专用收据》三联单,加强对较大宗教活动场收入的监督。

第三,加强财务人员业务培训。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财经知识,动员有条件的场所财务人员要持证上岗,尽量聘用有会计资职的专业人员担任,对会计科目设置和记帐方法进行规范。基督教堂多年来一直坚持聘用有会计专业资职的人员作为该场所的会计,科目设置合理、账目清楚、日清月结,内部监督严格,管理规范。市三一教协会也经常举办财务

人员培训班,不断提高场所的财务管理水平。

第四,坚持财务收支公开。按照《宗教事务条例》有关规定,场所的财务收支情况和接受捐赠情况要向信徒群众公开,并接受宗教主管部门的监督。我市较大的场所能够做到每月将财务收支情况公开一次,接受信教群众、宗教团体的监督,增加透明度,维护场所的团结稳定。涵江鲤江庙从开始,每年年底在鲤江广场进行年度收支的情况向社会信众公布,接受信教群众的监督。市天主教爱国会每季度向宗教主管部门上报一次财务报表,每半年上报一次《资产负责表》,使宗教主管部门能够经常性地掌握了解场所的财务状况,洞察苗头性的问题,及时帮助纠正和解决。

第五,建立规范财务管理示范点。为了培养财务管理的示范单位,市民宗局每年召开1-2次财务规范管理现场经验交流会,让管理较为规范的场所进行现场经验介绍,让大家进行观摩学习,8

月从中挑选涵江鲤江庙、基督教堂、东山祖祠等9个宗教活动场所上报省厅作为我市宗教活动场所财务规范管理试点。通过典型示范引路,达到全面规范管理的目的。

二、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市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财务制度不够落实。全市宗教活动场所虽然大部分都建立了财务和会计制度,但不够健全。有的制度挂在墙上形同虚设,根本不按照制度执行。有的场所负责人随心所欲,自已不带头遵守财务和会计制度,造成管理人员内部闹矛盾,不和谐不团结,造成信教群众对该场所的不信任和强烈不满。由于没有严格的财务制度,特别容易形成教职人员在经手钱款方面独断专行,给宗教活动场所的形象造成极大的损害,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稳定的一个因素。

第二,财务管理不够规范。大部分

宗教活动场所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在银行开设户头,仍有相当数量的较大的宗教活动场所和经济收入较多的宗教活动场所仍然以个人的名义在银行存款,存在公款私存的现象。特别是有相当数量佛教场所仍然存在“个人账”和“口袋账”的现象,经济坐收坐支,从来没有建立账目,当家一人说了算。目前仍有部分场所收入不使用各宗教团体统一印制的收入专用发票,收不入账,存在“账外账”和小金库的现象。有的场所报销仍然没有正式凭据,白条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场所报销发票没有经过会计审核,报销手续不健全,没有经办人、证明人和负责人审批;有的场所大笔开支事前没有研究,审批不按制度规定,没有向信徒公开财务收支情况。

第三,财务人员业务不够熟悉。我市宗教活动场财务人员多数来自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往往是“兼职”或是“半路改行”,绝大多数没有进行会计上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多数没

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年龄较大,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财会知识较缺乏。在设立账目时,没有按照规范科目设置,相当多的宗教活动场记账方法仍然是以记流水账方式,财务差错不易发现,不易纠正。而不是按照国家规定的复式记账法,不符合国家财政部关于民间非营利性组织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能够实行会计聘用有资质的专业人员担任的场所位数不多,大多数场所不愿意聘请专业会计人员的现象较为普遍,成为宗教活动场所会计账目不规范、财务管理无法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财务监管不够到位。从下半年起,全市的宗教活动场所实行财务督导制度,各宗教活动场所加强内部管理,设立财务监督小组,但真正发挥的作用不够。虽然财务定期公布,但项目过于笼统,反映不出真实的开支情况,公布成了一种摆设。特别是《宗教事务条例》规定宗教活动场所要定期向宗教登记管理机关报送财务报表,目前,大部分宗

教场所没有落实到位,游离于外部监管之外。由于监管不到位,这给个别人披着宗教外衣借教敛财的人带来了可乘之机。

三、加强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的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认为要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第一,自觉遵守和执行财会制度。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管理工作是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管理的内容之一;也是宗教活动场所内部事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场所内部的团结;关系到宗教活动能否健康、有序的开展;关系到集体财产的安全;关系到宗教界乃至社会的安定稳定。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特别是场所负责人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切实提高加强财务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宗教活动场所作为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除了要遵守国家有关宗教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章外,同时还要

遵守国家的其他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包括国家有关会计方面的法规、规章和制度。因此,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组织成员特别是负责人以及财务人员要认真学习《宗教事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省、市宗教部门关于加强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的规定、意见。《市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指导意见》,对财务规范管理提出了具体明确的指导意见,希望各宗教团体和场所要结合本场所的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第二,探索推行宗教活动场所财务委托代理制度。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关键是贯彻实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这样才能解决宗教活动场所财务会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从制度上遏制宗教内部滋生的腐败。然而,在我市目前要全面实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条件还不具备,时

机尚未成熟。因此,要在坚持宗教活动场所的资产所有权、资金使用权、财务审批权、核算单位和监督机制不变的前提下,要积极探索推行财务委托代理制,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减少因财务问题引发的矛盾。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宗教活动场所财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聘请专业会计人员,对辖区内各宗教活动场所收支的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协助各宗教活动场所做好财务管理和实施监督。各宗教活动场所自愿向财务代理中心办理委托书,并缴纳少量的代理费用;财务委托代理中心要自愿接受宗教活动场所的委托。这样既强化会计工作,又节约聘用会计人员成本,是一举二得的大好事。

第三,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各宗教活动场所要根据实际,制定规范的财务制度,形成系统的财务管理体系,为场所的财务管理工作确立制度上的保证。一要建立内部财务监督机制。规模较大的宗教活动场所要召开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会议,推选公道正派、懂财务管理

的人员,成立财务监督小组。其他场所应设财务监督员,负责对本场所执行财务、会计制度情况进行监督。财务监督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对当月发生的每笔资金收支情况实行集中审核。二要合理设置岗位和合理划分职责权限。要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形成设置合理、环环相扣、相互制约的工作链和监督链。各场所的主要管理人员、会计、出纳的岗位要分开设置,不能交叉兼职,要明确会计员和出纳员的职责,并认真履行,不能相互替代。账、钱、物要分开保管,财务单据、账本、报表要专人保管,工作变动时办好移交。支票与印章也要分离,不能由同一个人保管。三要加强现金管理。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功德箱管理,建立开箱清点制度。场所收入的现金,必须及时交出纳人员清点入账,出纳人员应出具收款收据,其他人不得私下接受。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现金盘点,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四要建立实物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当前

宗教活动场所受赠实物管理是最为薄弱的,因此各场所要建立健全实物受赠、保管、领用、核销和入账管理制度,做到受赠实物使用有记录,处理有依据,核销有凭证,投入工程建设有固定资产账。要明确固定资产保管、使用人的责任,做到固定资产购置有记账,保管有登记,使用有记录,核销有手续。

第四,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一要定期向公众及信教群众公开财务信息,实行财务透明化。《宗教事1 2 下一页

第6篇: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

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制定的目的和依据)

为规范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行为,加强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管理和监督,保障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和有关法律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所称的宗教活动场所,是指依照《宗教事务条例》等规定依法登记的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以下简称寺观教堂)和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

第三条 (基本原则)

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管理本场所的财务,确保该场所资产安全有效,用于与其宗旨相符的活动以及社会公益慈善事业。

第四条(建立内部制度)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应当按照《宗教事务条例》、本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场所的财务管理制度,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第五条(内部管理体制)

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成立财务管理小组,在本场所管理组织的领导下对本场所的财务进行管理。财务管理小组一般由本场所管理组织负责人、会计、出纳人员等组成。

第二章会计制度

第六条(会计制度)

宗教活动场所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等的规定,依法设置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并保证其真实、完整。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主要负责人对本场所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等负责。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宗教活动场所会计人员伪造、变造、

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第七条 (会计人员设置)

宗教活动场所应当配备会计人员负责会计事务,或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代理记账管理办法》的规定,委托经依法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宗教活动场所不具备前款条件的,可委托相关宗教团体的会计人员代理会计事务;或者在登记管理机关的指导下,联合聘请会计人员代理其会计事务。

第八条(权责分明)

宗教活动场所的会计、出纳和财务管理小组负责人应该由不同的人员担任,不得相互兼任。

宗教活动场所的会计、出纳、财务管理小组负责人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关系以及其他特殊亲近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三章预算管理

第九条(预算管理)

宗教活动场所一般应当制定本场所的年度预算,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并以适当方式通报当地信教公民。

第十条(预算内容与原则)

宗教活动场所的年度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预算一般应当自求收支平衡,量入为出。

第四章收入管理

第十一条(收入类型)

宗教活动场所的收入主要包括:

(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受境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

(二)提供宗教服务的收入和宗教活动场所门票的收入;

(三)经销宗教用品、宗教艺术品和宗教出版物的收入;

(四)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和其他社会服务的收入;

(五)政府资助;

(六)其他合法收入。

第十二条(及时入账)

宗教活动场所的所有收入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及时入账,纳入本场所的财务管理。

第十三条(捐献的管理)

宗教活动场所接受境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应当给捐赠者出具该场所统一印制编号的加盖本场所印章的收据,并及时入账,如捐赠的是实物,应当按照《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规定核价入账。

宗教活动场所设有捐款箱的,该场所应当指定三人管理捐款箱。捐款箱开启时三人应当同时在场,当场清点捐款数额,登记并由三人签字后,交该场所财务管理人员入账。第十四条(场所财产集体所有)

宗教教职人员和其他任何人员不得将宗教活动场所的财物据为己有。

第十五条(政府资助的管理)

政府资助宗教活动场所的专款,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六条(开立账户)

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在银行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不得将宗教活动场所资金存入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第五章支出管理

第十七条(支出用途)

宗教活动场所的收入应当用于与本场所宗旨相符的活动以及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宗教活动场所的支出主要包括:

(一)宗教事务支出;

(二)基本建设支出;

(三)宗教教职人员生活支出及其他工作人员报酬支出;

(四)日常性开支;

(五)从事公益慈善事业和其他社会服务支出;

(六)其他支出。

第十八条(支出)

宗教活动场所的支出须经财务小组负责人签字同意,报场所管理组织负责人审批,重大支出须经本场所管理组织集体研究同意。

第十九条(出借)

宗教活动场所款项的出借须经本场所管理组织集体研究同意。借方须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款凭证,出借数额较大的,借方应提供担保或者抵押。

第二十条(借入)

宗教活动场所借入款项,应当考虑自身偿还能力,经本场所管理组织集体研究同意,保证按期偿还。

第六章资产管理

第二十一条(资产内容)

宗教活动场所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投资等。

第二十二条(流动资产)

宗教活动场所的流动资产是指预期可在1年内(含1年)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款项、预付账款、短期投资、存货和待摊费用等。

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加强对流动资产的管理,建立健全现金、银行存款、应收款项和存货等流动资产的内部管理制度。

第二十三条(固定资产)

宗教活动场所的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以及其他固定资产。

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对固定资产登记造册,设置固定资产明细帐或固定资产卡片,进行明细核算,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年度终了前应当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对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应当及时查明原因,写出书面报告,并经本场所管理组织集体研究同意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

宗教活动场所固定资产的出租、转让和报废应当经本场所管理组织集体研究决定。

第二十四条(无形资产)

宗教活动场所的无形资产是指宗教活动场所拥有的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其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以及其他财产权利。宗教活动场所转让无形资产,应当经本场所管理组织集体研究决定,取得的收入计入本场所收入。

第二十五条(资产盘点)

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做到账实相符。第二十六条(建筑物处分)

宗教活动场所使用的土地和拥有的房屋应当进行土地使用权属登记和房屋产权登记。用于宗教活动的房屋、构筑物及其附属的宗教教职人员生活用房不得转让、抵押或者作为实物投资。

第二十七条(文物保护)

宗教活动场所占有、使用的文物要依照有关规定,妥善保护,不得损毁。

第七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财务报告与审查)

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定期向其登记管理机关提供财务报告,包括收支情况、接受和使用捐赠情况、资产负债情况以及《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规定应当提交的有关附表。

宗教活动场所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对宗教活动场所提交的财务报告进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指导宗教活动场所进行整改。

第二十九条(信教公民监督)

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定期以适当方式公布财务收支情况和接受、使用捐赠情况,接受有关宗教团体和信教公民的监督。有关宗教团体和信教公民提出的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该场所管理组织应当采纳。

第三十条(会计人员监督)

宗教活动场所的财会人员有权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其他有关规定行使财务监督权,对财政违法行为,有权提出意见并向本场所登记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反映。第三十一条(负责人离任审计)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和财务管理小组负责人离任时,登记管理机关应当

组织对其进行财务审计。

宗教活动场所更换财会人员时,应当由本场所管理组织集体研究决定,并监督其办理交接手续。

第三十二条(清算)

宗教活动场所注销或者终止时,应当进行清算。

宗教活动场所清算时,应当在其登记管理机关、有关宗教团体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对本场所的财产、债权、债务等进行全面清理,编制财产目录和债权、债务清单,提出财产作价依据和债权、债务处理办法,并妥善处理各项遗留问题。

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应当用于与本场所宗旨相符的事业。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对宗教活动场所会计事务未作规定的,从《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宗教活动场所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由登记管理机关按照《宗教事务条例》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责令改正;情节较重的,责令该场所撤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情节严重的,撤销该场所的登记。

第三十五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法律规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自起施行。

第7篇:2011年财务管理年活动开展情况工作总结

****2011财务管理年活动

开展情况工作总结

2011年是我局继续开展“财务管理年”延伸活动,不断加强财务管理,进一步巩固“财务管理年”活动成果,并将深化财务管理改革提升到反腐倡廉和依法治局的政治高度加以落实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局按照上级关于延伸开展“财务管理年”活动的文件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局计划会议精神,以夯实资金管理的“安全线”为核心,以提升素质为抓手,以制度落实为保障,着力于财务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系统化建设,进一步强化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项目管理和队伍管理。有力地推动了我局财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充分发挥了财务管理在三晋强局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现将一年来有关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理清思路,明确任务

为使财务管理活动年延伸活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局在年初就制定了“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林业建设方针政策和局计划会议精神,以现代林业理念为指导,围绕生态立局、产业强局、文化活局的战略部署,按照“两步走,翻一番”的总体要求,以十转十抓十落实为载体,转变观念,扎实工作,多方争取和筹集各项资金,强化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各项资金安全运行,为全面推进我局林业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的财务工作的总体思路。并以此为基础 ,明确

-

- 1金的专款专用和项目任务的按期完成。四是要按照上级关于“小金库”清理整顿的有关要求,制定了工作方案,并按照要求积极开展了治理整顿工作。

2、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实物资产管理工作

为全面强化资产管理,确保资产的完整和使用效益,我局进一步完善了《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讨论稿)》,在全面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一是严把了资产管理的购置、使用和处置关,认真落实了采购预算编制工作,严格执行了政府采购制度,完善了资产使用和处置程序,严禁未经审批擅自处置、变卖、出借国有资产。二是提前项准备,早做安排,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了一年一度的清产核资工作。通过清理,做到了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建立健全了科学合理的物资管理制度。三是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全体职工真正认识到搞好实物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增强了主人翁意识,真正做到了全员积极参与,管好用好每一项资产。

3、转变工作思路,严格规范项目管理,积极适应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

十二五期,上级对林业项目的管理办法有了新的改革措施,其要点是“资金跟着项目走,不搞切块,无项目建议书不与安排”,同时对上报时间及质量也作出了具体规定。这是今年投资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涉及我局投资管理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彻底打破了旧的思维模式和投资计划安排方法,为

-

- 3为确保危旧房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局成立了领导组,同时分片确定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下发了加强危旧房改造管理工作的通知,各单位要按照要求,一是确定了专人认真完成了建设意愿调查摸底工作。二是积极行动,依据有关政策,加强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最大限度地争取了优惠政策和待遇。三是要详细制定了各单位危旧房改造实施方案,确保了项目顺利实施。四是认真做好了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档案建立工作,真实反映了危改工作开展情况。五是加大宣传力度,确保了职工的知情权,调动了全体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要做好了矛盾排解工作,确保了稳定。

6、扎实加大资金监管力度,确保各项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按照“慎用钱”的要求,我局对确保资金安全运行给予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了资金管理的力度,切实把资金管理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一是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制订完善了《现金管理办法》、《两卡运行办法》,规范了现金使用,明确了违规处罚条款。二是制订专门工作方案,在全局开展了一次财务大检查,有效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三是在5—8月全面开展了往来清理工作,特别应收款项,通过逐一调查,对各单位的往来情况进行了核实,为下一步的清理工作奠定了基础。四是采取现场办公制度,深入基层单位就各级部门历次检查及审计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会诊,切实加大了整改力度。

-

- 5决,将会制约我局各项林业建设的健康发展。具体表现在:一是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考评与激励等一系列预算管理制度急需健全和完善。二是资产的购置、使用和处置还有待全面加强。三是林业项目管理特别是基建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及监理需要进一步规范。四是随着国家投资的不断增加,资金监管任重而道远。五是财会队伍素质需进一步提高。为此,我们将严守资金管理的“安全线”,继续引深“财务管理年”活动,把握财务管理的关键要素,抓住财务运作的关键环节,力争在一些“焦点、难点、热点”问题上实现明显突破,下一步工作重点是:

1、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对全局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额预算,切实完善预算约束机制、核算制约机制、决算评价机制,认真做好预算的分析、分解与落实工作,实现预算与规划、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让预算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在全面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严把资产管理的购置、使用和处置关,认真落实资产购置预算编制工作,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完善资产使用和处置程序,确保资产的完整和使用效益。

3、切实加强林业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认真执行《林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健全项目库,规范项目的招投标和监理程序,完善项目的档案管理,确保投资效益。重点做好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等工作。

4、切实加强队伍管理,不断提高财务队伍素质,努力建成

-

- 7

第8篇:关于进一步做好财务系统管理提升活动的通知

各单位财务部门:

按照公司管理提升工作安排,为切实推进财务系统专项提升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做好财务系统管理提升实施细则的编制工作

(一)前期准备

各单位财务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广泛发动,全员参与,认真讨论,找出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找准管理短板和瓶颈。要围绕制约财务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深入调查、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按照“严、细、实、恒”工作要求,提出提升措施,拟定重点整改工作方案,确保短板消缺和瓶颈突破。

(二)编制实施细则

各单位财务部门要根据公司财务管理提升专项方案结合本单位查找出的短板瓶颈问题,编制本单位具体实施细则。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现状分析,要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逐条进行分析;

二是工作思路,应包括工作总体思路,工作方向和目标。工作目标除必须包含本单位的预算类指标、单耗下降指标及标准成本建设等外,还应根据本单位短板瓶颈,结合实际制定其他类提升指标;

三是活动内容,除必须包括公司专项方案中确定的由所属单位层面完成和公司层面与所属单位层面共同完成的内容外,还要围绕本单位查找出来的短板和制定的目标,有针对性提出具体工作措施。措施要有可操作性,有针对性,要能补短板、破瓶颈,保证提升目标得以实现。

另外细则中还应要包括组织机构设置、跟踪考核、验收总结等相关内容。

(三)制定运行计划

各单位财务部门要根据实施细则编制详细的运行计划,运行计划要落实好具体的责任人及完成时间等。运行计划编制完成后要上报财务处备案。

二、具体工作要求

一是上报审核。各单位财务部门在4月7日前上报本单位实施细则。财务处将组织相关科室进行联审,指导完善各单位具体实施细则,各单位要根据审定后的细则组织实施。

二是强化日常考核。财务处将按照专项方案对各单位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考评。并公布考核结果。

三是树立典型单位。财务处将根据各单位完成情况确定财务系统典型示范单位,并形成经验材料上报公司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0一三年三月二十八日

第9篇:关于开展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

平农经(2009)106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平湖经济开发区(钟埭街道办事处):

村级财务管理事关农民切身利益,是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开展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示范点创建活动,是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推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各项制度,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我市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有效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物质权益和民主权利。

一、目标任务

2009年全市创建和树立3个会计委托代理程序规范、财务制度健全、财务公开透明、民主理财到位、财会人员稳定、监督渠道畅通、管理手段现代的省级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示范镇(街道),并以示范镇(街道)建设为抓手,全市全面开展财务管理规范化镇、规范化村创建活动。

二、总体要求

(一)示范点选建条件及建设布局

镇(街道)党委、政府(办事处)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重视,领导有力,农经力量健全,会计服务部人员配备完整,会计核算规范,业务监督有效,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成效明显;村内财务公开及时、真实、完整,理财民主,村级班子廉洁、团结、有威信;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处理及时,群众对村社财务管理满意度高。2009创建镇街道:新埭镇、新仓镇和曹桥街道。

(二)示范工程建设主要内容

1.规范提高会计委托代理制。规范完善会计代理合同,建立健全会计账务处理流程和岗位责任制;配齐配足专门用于会计核算的电脑、打印机、刻录机等设备,建立健全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

2.规范完善村社财务管理制度。指导村里建立健全财务公开、民主理财、财务预决算、集体资金审批领用、银行账户管理、票据管理、工程项目招投标、债权债务管理、财产清查和经济合同管理等各项制度。切实加强村级经营承包合同和工程项目管理,做到决策民主、程序到位、手续齐全、档案完整。

3.深入实施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度。规范财务公开栏建设,统一财务公开时间、内容、格式,在便于群众观看的固定公开栏上按季或按月逐笔公布财务明细账。

4.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监督体系。健全完善市级审计监督、镇(街道)会计监督、村社群众监督三级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农村经营管理监督网的监督作用。

(三)建设规范及考核标准

要求示范单位做到会计委托代理程序规范、财务制度健全、财务公开透明、民主理财到位、财会人员稳定、监督渠道畅通、管理手段现代。

1.示范村建设标准。财务公开透明,村级所有财务项目逐项逐笔及时明细公开;民主理财到位,做到有人理财,有章理财,按章理财,建立健全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民主理财机制;账务处理规范,村经济合作社有健全的账务处理程序,并得到严格遵循;财务制度健全,村经济合作社已制订较为健全的财务管理各项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财会队伍稳定,村经济合作社依法配备有稳定的村出纳或报账员,并能熟练掌握会计业务,村经济合作社财会人员报酬上享受与村主要干部同等待遇;监督渠道畅通,审计监督、会计监督和群众监督三位一体。

2.示范镇(街道)建设标准。镇街道组织领导有力,领导重视,定期研究和指导检查,并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列入对村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农经站、农村会计服务部机构健全,人员配备到位,经费保障有力。会计代理规范有序,委托代理关系明确、手续齐全,代理范围合法合规,代理中心制度健全,账务处理规范,会计核算电算化,有独立的工作场所和必要设施设备。财务监督检查严格,对村社原始凭证的合法合规性审核严格,坚决制止内容不真实、手续不完备、

票据不规范的原始凭证入账,检查督促有效,积极配合县级农经部门做好村社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农经统计各类报表填写准确、报送及时。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辖区内90%以上村按照《浙江省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要求,基本达到规范化建设村标准,其他村没有发生违反农村财务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重大问题,没有因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作为农村工作一项重要工作,市、镇和街道两级建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

2.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示范点建设由市统一组织,市负责制定方案,镇街道具体负责实施。各镇街道要切实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明确财务规范化示范点建设责任,落实措施,指导督促示范村建设,并列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市责任单位农经局农经总站,负责人刘金平,责任人孙宝明。

3.以面促点,营造氛围。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浙委办〔2006〕118号)和省农业厅、省监察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意见>的通知》(浙农经发〔2006〕3号)精神,各镇街道要大力组织开展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活动,全面营造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推进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氛围,增强财务规范化管理示范点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4.开展指导,强化督促。加强指导、监管,建立健全规范化管理示范点的各项财务制度,不定期开展督导活动。市重点组织检查督促3个镇街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进行考核验收和认定。

平湖市农业经济局

2009年6月2日

上一篇:生活部学期末工作总结下一篇:瓦尔登湖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