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活动制度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学教研活动制度(精选8篇)

教学教研活动制度 篇1

(一)、教学研究组织

1、教导处为学校教学研究管理机构,各学科任课教师在主任领导下,进行教学、教研工作。

2、为了加强教学研究,发扬集体优势,树立研讨之风,学校成立学科教研组,文理科教研组各设组长一人,负责本教研组的教学教研工作和日常工作。教研组受教导处领导。

(二)、学科教研组长职责

学科教研组长负责本组的学科教学和教研工作。

1、开学一周内,制定出本组学科教学研究计划。学期或学年结束写出学科教学研究总结。

2、组织本学科教学教研活动、竞赛活动及艺术活动。

3、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每周不少于2课时),经常组织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活动(每周一次)。

4、负责本学科教学成果的征集和评优。

5、对学科教学存在突出问题的教师,向教务处提出调整或解聘建议;对优秀的教师和典型的教学经验报请教务处表彰、推广。

(三)、教研活动

1、开学一周内,由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主持制定教研计划。教研计划包括指导思想、教研重点、教改课题和各项活动的内容及形式等,要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坚持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并作出详细记录。期末教研组长写出教研活动总结;计划、总结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报送教务处。

2、每周有两节课是学校安排的统一教研活动时间。

3、每次活动都要有充分的准备,主题明确,计划周密,有中心发言人,记录详细,总结及时,每位教师都要有专用的教研活动笔记。

4、教研活动要有严明的纪律和要求,组长应做好考勤,教师不得随便请假,确保全员参加,严禁无故迟到早退。教务处要经常到教研组参加教研活动。

5、全体教师在教研活动中都要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认真记录,及时写出心得体会和小结,使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6、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并作好读书笔记;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教学经验总结。

(四)、听课评课

1、实行课堂开放制度,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校内人员或上级领导及来宾进入课堂听课。

2、各教研组或备课组每学期都要认真制定听课计划,听课不能集中于少数人、集中于某段时间,要使每个人都经常听课、被听课。一般每周都要有听课活动。

3、学校鼓励非教学人员进课堂听课,以了解我校的教学情况,宣传我校的教学实力。

4、实行“推门听课”制度。推门听课是对教学进行针对性调研、指导的重要途径。

5、实行学校领导听课制度。校长、教务处的领导要深入课堂,了解课堂教学及教学改革情况,指导课堂教学和教学改革健康发展。校长每周听课不得少于2节,教导处领导每周听课不得少于3节。

6、实行教师互相听课制度。每位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1节,要诚心邀请他人听课评课;每学期每人至少举行1次公开课。

7、听课人员要尊重授课教师的劳动,全面听、认真记。不得迟到、早退,要遵守课堂纪律,不得作任何影响教师上课和学生学习的事情。

8、学校举行的公开课或观摩课,应由专人负责召集听课教师评课,并认真做好评课纪录,写出评课总结,存入业务档案。

9、听课教师要认真评课,实事求是,在肯定成绩和优点的同时,指出失误、不足及需商榷的问题,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被听课教师要认真做好记录,虚心听取各种意见,不断改进教学。

教学教研活动制度 篇2

关键词:教研组,同伴指导,教师合作

1 两种制度的比较研究

1.1 形成与含义

1957年, 我国教育部为加强学校教学工作, 仿前苏联教育体制颁布了《关于中学教学研究组工作条例 (草案) 》, 要求各地试行。《条例》提出, 统一学科或相似学科的教师组成各个教研组;教研组是教学研究组织, 不是行政组织的一级, 其任务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 总结交流教学经验, 提高教师思想、业务水平, 以提高教育质量, 而不是处理行政事务等等。随着小学规模的扩大, 教研组也开始在小学出现。自那时起, 我国中小学逐渐建立了统一的学科教研组织系统。目前, 教研组活动早已在我国中小学里制度化了。每个学科都有各自的教研组队伍。它的形成旨在抓好教师工作的各个环节, 将工作细致化, 对学科教师进行规范化管理, 并在此基础上, 对教师的工作表现、教学质量等进行考核及价值评定。

20世纪70年代以来,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即研究者”的呼声日益增高, 其核心理念就是要建立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伙伴关系, 由教师本人来研究和解决自己教学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同一时期, 美国从事教师培训的研究者们发现, “理论呈现-展示-实践-反馈”这一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十分低效, 为提高教师培训效果, 研究人员尝试让教师同伴群体之间互相听课、评课, 结合成互助小组, 互相提供教学反馈、意见和建议, 结果发现, 这种教师培训模式的效果极佳。这些促成了教师同伴指导的出现。它是一个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价值导向的活动形式, 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它鼓励教师之间以合作的方式互助互学, 并为彼此提供持续的技术性的支持, 包括反馈意见, 分享专业技能、知识和实践智慧, 合作研究等。

1.2 合作的组成及其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1.2.1 合作的参与主体及合作方式

教师同伴指导强调教师参与的自愿性原则。教师可以自由的选择搭档伙伴, 可以是本学科的其他教师, 也可以是其他学科的教师, 甚至是外校、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等, 组合的行为方式灵活, 把合作的主动权下放给教师个体, 突显了教师在合作中的主体性地位。这样首先有利于培养教师寻求自我发展的自觉意识, 从而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其次合作的动力来自于教师本身, 并且建立在相互支持和信任的基础上, 使得合作行为易于维持;最后它对教师选择合作对象的范围无严格限制, 教师可以根据自我发展的需要任意选择, 灵活性很大, 这有利于教师打破学科界线, 开阔专业视野。

1.2.2 合作中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教师同伴指导中, 合作的双方是平等的, 不存在等级上的差别和主次之分。参与各方排除了年龄、教龄、教学经历、经验以及身份、职务等的差别。在开展活动时各方是互助、友好的伙伴关系。因此, 教师在合作过程中, 注重的是彼此之间地位上的平等, 对话上的民主、交流上的开放。为保证教师能抱着一种开放的心态平等地与他人交流, “学校行政组织不可利用任何同伴指导过程中的资料来作为对教师进行评价或奖惩的依据”。活动不涉及对教师的价值判断, 注意营造无威胁的、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氛围。

1.3 合作的内容与实施方式

1.3.1 合作的内容及确定方式

在教师同伴指导活动中, 合作内容以教师需求为基本出发点, 自上而下, 关注教师教学实践情境中的真实性问题, 这是维系集体合作的重要影响因素。合作目标是教师自行进行判断和确定的, 通常是经集体的商讨后来共同确定合作小组所要完成的任务, 达成合作的愿望。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 从而实施他们认为有价值的改进。这实现了教师真正参与到一项学习现象的理解和意义建构, 从而使合作变得极有价值。充分体现了教师行使专业自主权的独立行为, 凭借自己的专业自信和审慎判断对外界作出反应。教师同伴合作的关注点及确定方式有利于调动教师合作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学校仅给予协调, 彰显了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自主性意识。但这种合作方式可能会带来合作行为的盲目性, 受限于教师的有限水平, 故学校需学校的适度引导和调控。

1.3.2 合作的实施方式及其过程

教师同伴指导是一种以问题为先导的自觉行动研究, 强调问题的真实性和情景性, 并注重教师的专业问题意识。合作活动强调教师集体智慧的共享。活动中, 明确教师任务、责任和角色担当, 凸显教师的参与性和合作目标的实践操作性。强调合作活动的连续性和跟踪性, 为教师提供持续的支持。同时重视活动的后续工作, 重视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

2 反思与启示

教师同伴指导制度和教研组制度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但在教师合作的参与程度及效果上, 教师同伴指导明显要好于教研组活动。因此, 我们要利用教师同伴指导制度的元素来完善教研组制度建设, 提高教师合作的有效性,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教研组制度建设:

首先, 必须淡化教研组的行政职能。教研组长尽量少担任行政职务, 注意发挥教学突出者的“带教”或“指导”作用, 避免或少用旨在评优、提级和晋升的教师评价方式, 增加指向专业发展的教师自评和同伴评议等方式, 促进教师群体间的互相支持、协助及专业共享行为, 还教研组教学研究组织的原貌。

其次, 应打破教研组的学科界限。不同学科间的教育原理和教学法也是相通的。新课改强调综合性、整体性的课程建设, 强调课程融合, 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来开展教研组活动不仅有利于纠正传统分科课程中存在的弊端, 更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师突破学科界限进行教研, 可以跨学科地选择教师作为自己的伙伴, 互相听课、评课和交流, 有利于开阔教师专业视野。

最后, 分散教研组的集体性活动。教师们不要完全倚赖集体的、统一的教研组活动, 有些教学问题是教师通过个人努力或个别交流所能够解决的, 如果仍旧通过集体性活动 (如集体备课) 来解决的话, 会造成活动的低效。所以应该打破常规, 根据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需要需求来灵活机动地开展教研活动, 增加和提高活动的弹性和灵活度。希望我国的教研组制度能够吸取同伴指导制度的优点, 不断地完善自己, 成为一种人性化的融教学、研究、进修于一体的组织形式, 更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丁钢.同侪互助:教学创新的内在动力[J].课程与教学, 2003.

[2]姜兴明.中小学教研组现状分析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 2004.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反思 篇3

已经建立或正在建设的校本教研制度,主要包含3 方面的内容。

1. 调整上下关系的制度

在学校本位理念的主导下,重新调整教育行政部门、上级教研机构和学校之间的关系。这一正在进行中的调整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明确提出“学校是教研基地”、“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并作为普遍要求写进教育行政部门下发的政策文件中。例如:山东省教育厅早在2004 年8 月,即与普通高中课改同步,下发了《山东省普通高中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指导意见》,明确规定“把学校作为研究基地”、“把教师作为教学研究的主导力量”、“把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作为校本教学研究的核心”。二是政策意见的配套下发。不仅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有关校本教研制度的指导意见,而且市、县(区)相继出台具体的实施方案。例如:江西省教育厅于2003 年颁发了《关于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意见》,2005 年又颁发了更加具体的《江西省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2005-2007 年工作计划》。随后,江西省上饶市教育局、南昌市西湖区教育局、广丰县教育局等均相继出台了本地区“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相关文件与实施办法。三是有关指导意见、实施办法,除了赋予学校及教师应有的教研职责,鼓励教研活动的创新外,还特别重视专门的教研机构的职能转变,强调“为一线教师提供专业咨询和专业服务”。有的地区还研制了专门的《教研员工作手册》,加强对教研员的管理。四是为使学校教研活动在启动阶段不致于放任自流,不少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还制定了“校本教研成果考核评价与奖励办法”、“校本教研工作评价体系表”、“优秀备课组、教研组评选条例”等,开展相关的评估活动,对校本教研工作的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给予奖励。

2. 调整内部关系的制度

这主要指在学校层面上,对校本教研的价值导向、目标任务、具体内容、运作方式、行动准则、组织形态、成果评价等作出规定,并付诸行动,使校本教研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其内容相当广泛,绝不仅仅局限于“同伴互动”、“专业引领”、“自我反思”。比如:有的学校教师写反思,校长批反思(校长针对教师的教学反思笔记写“批语”),按学习、工作、研究一体化的原则精心打造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课题组等教师团队,尤其重视备课组组长和教研组组长的选拔、任用和考核;有的学校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以学论教”,开展“基于学生行为观察的校本研修”,建立关于学生行为的观察、分析与辅导体系等;不少学校出台了校本学习制度、备课活动制度、课题研究制度、新老教师结对帮扶制度、名师工作室制度、成果交流与奖励制度等。

3. 调整横向关系的制度

这是指校际之间、区域之间开展合作研究,形成“联片教研”、“教研姐妹校”、“教研协作区”,结成“教学发展共同体”。例如:2004 年上海八个区(青浦、金山、宝山、静安、长宁、普陀、浦东新区和徐汇)签订协议,合作开展基于教学行动的校本研修,启动“八区联动”校本研修项目工作,打破边界,共同分享教研资源。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城乡教研交流,从过去的“教师进城”,到“送教下乡”,再到现在的“城乡联动”,成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北京朝阳区同时推出校本教研的“自主模式”(区级示范校独立开展教研活动,并向周边学校辐射)、“联片模式”(音、体、美等小学科校内教研力量不足的学校,开展跨校交流研讨活动)、“支撑模式”(教研力量薄弱的学校寻求外部教研力量的支撑)。上海长宁区教育局推出教师“柔性流动”政策,要求重点学校的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走班式教学”,打破长期以来优秀教师的“一校所有”制。此外,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支教制度,在一些地区也已经逐步建立起来。

对于整个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来说,上述3 方面的制度都是不可缺少的。其中,上下关系的调整是必要前提,没有这种调整,教研重心就不可能下移至学校,学校就不可能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校内关系的调整是主要内容和落脚点,调整上下关系乃是为了理顺学校内部关系,让教师真正成为教学研究的主导力量。横向关系的调整是重要保障。教育行政部门职能转变后出现的管理“空缺”,或者行政不便作为、不可作为的方面,需要民间的立场、非官方性质的校际互动力量加以补充与解决。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是对传统教研体制的一种挑战。各地在建设校本教研制度过程中,涌现出了不少值得肯定的创新举措,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行政的不当介入

校本教研制度强调“以校为本”,但在不少地方,校本教研依然主要依靠行政力量强制推进。从校本教研的目标价值定位、任务内容的确定,到活动过程的展开,再到研究成果的考核、奖励等,都离不开行政力量。这种做法极有可能使教研工作回到“行政指令、统一要求、刚性约束、形式检查”的老路上去。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规划部门等多条系统的指令和种种形式化的检查皆汇集到学校,让学校疲于应付,大大压缩了学校的自主空间。

2. 内生性制度的缺失

从制度的制定过程来看,制度有外在性制度与内生性制度之分,前者遵循自上而下的生成路径,后者遵循自下而上的路径。从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过程来看,我们比较多地采取自上而下的路径,将校本教研的理念、办法强加给学校,或者移植专门化的科研管理办法,开展课题立项、中期检查与成果鉴定活动,导致校本教研制度与中小学已有惯例之间出现明显的对立与反差。教师口头上信奉的理论与他们实际运用的理论不一致,教科研活动成了一种点缀和包装,游离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外。

3. 实践之知的压抑

知识包含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谁知道4个方面。对于教学活动和实践性问题的解决而言,最关键的是“如何做”的知识。教师教育的难点、校本教研的重心理应放在“如何做”的知识,即实践之知的呈现、分析、梳理、积累、更

新、共享上。当前的校本教研比较多地追问“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致力于种种正规的科研文本的生产,对实践之知如何呈现、积累、生产、交流等关注不够,对实践工作者拥有的教学技艺、教学智慧关注不够,致使教师的实践之知长期处于被压抑、被批判的默会状态,无法真正流动起来。

在校本教研中,问题意识比课题意识更为根本,不能用越来越空洞的“科研课题”冲淡乃至淹没真实的问题意识;实践之知比理论之知更为原本,更直接地切近教育教学的生态,呈现教学活动原本具有的鲜活、丰富与个性;自由空间比“科研规范”更为重要。校本教研追求内在的觉解、自我的敞亮与澄明,教师必须专注于高度的内在自觉与深层体验,而不致为过多的外在功利目的与偶像权威所困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独立思考的权利、淡定从容的读书心境、自由表达的空间就显得十分重要。比如:上海市北郊中学设立“咖啡时间”,让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在校内咖啡馆轻松地谈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每次教职工大会前20 分钟,让教师抽签上台进行公开演说;鼓励教师自由写作,只要真实就是文章;学校办了一本教师刊物《草根》,作为教师发表文稿和品味人生的园地。

都说思想与他人分享,可以产生新的思想,但实际上彼此思想观念上的融会贯通是相当困难的。人们习惯地认为,他们的思想方法适用于所有地方的所有人,不喜欢与己不同的东西。这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先验地表述了对“他者”的否定,导致所谓“主体间性”背后的貌合神离。一些中小学教师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学校,滋生了较为严重的专业个人主义,使得思想感情上的彼此接纳显得更加困难。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应当着力促使校内日常课堂教学的全面开放,改变教室为教师个人的私有空间的观念,变少数教师的示范上课为全体教学人员的公开教学,变教师个人在孤立无援状态下的工作为同事之间的互相协作,教研组、备课组成员集体备课,相互观摩,共同提高。打开每个教室的门,这是一项最基本也是相当重要的制度安排。有公开,才有观摩研讨。每个教师都乐于公开自己的日常授课,才能形成良好的相互观摩的合作文化。当然,在公开场域下,还有一个如何观课、磨课的问题,有一个充实公开教学的内涵、提高研讨活动质量的问题。在这方面,各地已经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听课、说课、评课相结合,一课几议几上,循环教学,对教研过程进行反思,讲述“教研故事”等等。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说到底是一个课程开发与实施权力再分配的问题,是一个真正将课程编制者与实施者融为一体、赋予教师以研究者角色的问题,是教研体制变革的问题。这些当然离不开行政力量的介入。我们的教改没有行政的支持,常常寸步难行。不过,这种介入应当是有限度的。必要的介入重在建立关于中小学教学研究的长效机制,现在比较多的介入是为了将来的较少介入。行政部门不仅要规范学校和教师的研究行为,而且要限定自己的管理行为。我国原有的中小学教研机构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一般为带有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它有自己的组织层次,采取直线制运作模式,学校、教师成了专门的教研机构所制定的教研方案的被动执行者。教学研究以校为本,必然要求教研机构从教育行政机构中剥离出来,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介服务组织,取消教研系统内部的垂直管理关系,促使其实现从“计划—指令”式的运作到“指导—服务”式的转变,真正面向基层学校教学的实际需要,提供优质服务。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教研室每学期初为基层学校研制菜单式的服务计划,将教研人员可能提供的服务项目和方式列成表格供学校选择;学期中,根据学校的需要、教师的选择,或登门提供帮助,或通过电子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或整合全县的骨干教师力量,为学校教师牵线搭桥,切实帮助学校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学期末,对教研室的服务满意度进行必要的测评,并据此改进服务水平。

(本文部分资料来自2007 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四届“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研讨会的交流材料。)

体育教学研究活动制度 篇4

学校每周有一课时的教研活动时间。这个时间是全体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活动的时间,不应挤占,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每星期一第一、二节课为教研活动时间,组长要求严格考勤,教师应自觉遵守纪律。

(二)、每位教师必须积极认真参加教研组的活动(参加活动要有记录)。

(三)、每次教研活动要有明确的内容、任务要求并做活动记录。

(四)、教研活动以听课评课,学习法规性文件,学习新大纲,集体备课,研讨教材,教法为主。

(五)、教研活动,也可安排本校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或集体开展课题研究,写研究文章,研究如何宣传本校体育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管理制度 篇5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1、学校根据教学计划,统一安排教学时间,保证课时总量,纳入课表统一管理。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要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要立足于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学校发展的目标,满足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倡在情境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学校要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特点,立足于本校的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

4、定期组织检查教学进度计划,并对照实施情况予以调整和完善。

5、定期检查教师的教学设计,并组织教师进行交流,为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提供平台。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负责课程开发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2、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鼓励教师申报课程开发项目。

3、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的管理,重点放在对课程质量的管理、对上课常规的管理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等方面。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

学校建立和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相关评价制度,每年审定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情况纳入评优、评先等考核中,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情况评价要纳入学生档案管理。

评价基本策略:

1、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由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负责进行。

2、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材内容的评价要以符合学校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为准绳,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体现学生发展的多元化。

3、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以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不断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

4、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目标确立评价准则和多种评价方式,对课程开发、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评价。

5、以学校经常性的自我评价为主,通过评价诊断课程、修正课程并确认课程的开设价值,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预测教育的需求,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深入持久地进行。

学校体育活动与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篇6

体育课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生必修课。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鉴于体育教学的实际和特点,为尽量避免学生在校参加体育活动及体育课上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特制定体育教学(活动)教育与安全管理制度。

1.关于体育课教学常规和学生学习常规

(1)课前备好教案,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同时在教案中体现安全措施,对体质差、技能差、纪律差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把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2)体育教师课前须做好充分准备,严格实行体育器具使用前的安全检查制度,针对每项体育活动预先准备好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3)上课应集合整队,记录考勤,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同时妥善安排见习生活动。

①残疾学生或有严重疾患,确实不能参加体育课的学生,由本人凭区级及以上医院证明或其它有效证明材料向体育组提出免修申请,体育组复核后书面通知班主任。免修学生在体育课时间应自觉在本班教室自修。

②如有伤、病或女生经期,由学生本人到校卫生室开具有关证明,并主动报告体育教师,听从体育教师的见习安排。

③学生请病假不能正常参加体育课,应根据体育教师的要求到规定地点见习。见习的学生不能参加体育活动,也不能中途离场。凡请病假而不参加见习的,一律按旷课处理。

④体育教师应及时将缺课情况书面向班主任反馈。

(4)上体育课时,学生着装要适宜运动,要求穿运动衣、运动鞋,不携带小刀、钥匙、别针等尖锐、硬质物品,不佩带徽章、胸针等饰品。

(5)体育教师对授课项目要给予正确示范,对注意事项要给予提醒,认真组织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活动和课后整理活动,以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6)在课堂教学和活动过程中,教师必须不离学生,不离场地,对单杠、双杠、铅球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教师必须亲自负责直接对学生进行保护。

(7)学生必须遵守课堂纪律,听从教师的指导,学会正确的运动技术,掌握自我保护的要领,不准离开教师自行开展有危险的活动。要服从体育教师和体育委员的安排,根据规定的教学练习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和区域内进行练习和活动。严禁学生在课堂上打闹,教师要及时制止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安全行为。凡不按要求进行活动而造成自伤或他伤者.后果自负。

(8)讲究运动卫生,养成良好习惯。上课前后一小时不饮食,不大量喝水;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后做好放松活动。剧烈运动后,不要立即坐下休息,应积极整理、放松。

(9)在进行投掷项目练习时,学生要严格按教师发出的投掷和拾拣器材信号进行练习。严禁相互对掷练习。无器材的学生应远离投掷区,拣拾器材时,应持器材返回投掷区,禁止抛掷回投掷区。

(10)初学体操动作时,必须在教师的保护帮助下进行。技巧练习必须在海绵垫上进行,在做组合动作时,海绵垫之间不得有间隙。在进行单杠、双杠、支撑跳跃练习时,也应在器械周围摆放海绵垫。

(11)下课前3分钟,体育教师应要求学生收拾器材,集合整队作简单讲评。2.体育课上出现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程序(1)扭伤、挫伤、脱白等肢体硬伤 ①受伤学生应及时报告体育教师;

②体育教师视学生伤情采取必要的正确的处理措施;

③一般情况下,体育教师指派学生护送受伤学生到学校卫生室检查;伤情严重的应及时送医院;

④体育教师应将学生受伤情况及时报告班主任和校领导,以便学校及时联络家长,妥善处理善后工作。

(2)若体育课上,发生学生呕吐、晕厥等突发情况,应立即采取以下处置措施 ①迅速通知校医、班主任(年级组长)和学校领导;

②校医对病(伤)学生做出初步诊断及采取必要的处置,事后要及时做好学生病(伤)及临时处置情况的记录,并上报学校;

③如果学生病(伤)情况较为严重,要立即就近送往医院进行诊治或抢救;

④班主任(年级组长)要及时将学生病(伤)情况通知到学生家长,学校领导视具体情况上报区教育局相关部门和领导;

⑤体育教师事后写出现场情况书面报告并上交学校。3.课外活动、体育训练安全要求

(1)课外活动必须有组织有指导进行。学生必须按规定的活动时间、活动内容领取器材,到相应或指定的活动场地进行。凡非组织进行或不按要求进行活动而造成自伤或他伤者,后果自负。(2)学生应认真按照各项活动的要求进行活动,自觉遵守体育道德和各项体育运动规则。

(3)不到有危险的场地活动,不用有危险的器材设施,不做有危险的动作。(4)运动队训练须按教练员要求进行。

(5)所有体育活动除遵守有关规则外,学生还必须遵守校规校纪,如有违反由政教处严肃处理。

4.有关场地设施器材的安全要求

(1)学校坚持以生为本、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学校实施体育教学、安排体育活动要充分考虑天气、场地、设备、器材等方面的安全因素,尽量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2)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总务处每学期初和末至少两次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整改维修。

(3)体育组和体育教师对学校的体育设施、场地要勤检查,若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总务处,并放置警示牌(警示牌由总务处制作若干块)。总务处要及时对体育设施、器材进行维修或更新。

加强中学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探索 篇7

然而中学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与运行现状不容乐观, 教师校本教研扶持力量不足, 教科室作用发挥不力, 教研经费投入不足, 教研活动内容、形式单一, 低水平的教研活动带来的结果是教师的发展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 因此, 我们要积极探索, 寻求对策, 使校本教研制度有效地推动新课程改革。

一、完善校本教研制度的基本原则

1. 可操作性原则。

校本教研制度的订立必须符合本校实际, 使教师作为制度执行者能清晰地认识它的理念和意义, 进而认可、接纳它。校本教研制度是需要教师在领会校本教研理念的基础上践行的, 如不能付诸行动, 就不是可操作的“制度”。

2. 以教师为本原则。

制度不在于约束教师, 而在于为教师的教研提供指导与服务。学校要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指明方向, 搭建平台。校本教研制度的制定要有一定比例的教师参与, 避免过于量化、细化而导致僵化, 校本教研制度的完善, 是学校文化的重建, 它创造的是一种崇尚研究、共同探讨、共享经验的氛围, 是有利于每位教师发展的机制, 在这种机制和氛围下, 教师间关系和谐, 互惠、双赢, 共同提高。

3. 公平性原则。

校本教研制度要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不能有特权。如只有少数教师有外出学习机会, 只有骨干教师才能做课题研究等类似这些现象就不符合公平性原则。当然, 公平不排斥竞争, 良性的竞争是发展的动力, 如激励教师参与教科研的奖励制度等, 这些竞争必须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

4. 开放性原则。

全体教师都是校本教研的主体, 而不应仅局限于部分骨干, 还应与外界保持密切的联系, 外界因素包括学生家长、校外的专业研究人员等, 他们的作用不容忽视, 将他们整合在校本教研制度之下将有利于这项制度有效地开展。

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的主要内容

1. 完善校本教研组织领导机构。

建立高效的组织领导机制是校本教研制度能否规范实施的首要保证, 校长是学校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负责人, 但校本教研并不是事无巨细都由校长过问。校长应充分调动其他领导成员, 分学科、分课题, 参加活动, 分工明确, 各尽其职, 帮助教师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校长要确立“科研兴校”的理念, 确保教师参加教研和培训所必须的经费投入, 要整合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的力量, 建立校本教研立体组织体系, 形成教学、教研一体化格局。

2. 完善校本教研常规管理制度。

确立教科室的教研管理职能, 加强教科室对课题组、教研组和备课组的管理, 组建对学校发展和教学改革有重大意义的课题组, 组织教研组、备课组开展教研活动, 为课题研究提供服务和指导, 总结和推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先进经验, 树立先进典型。

3. 完善教研组、备课组管理制度。

明确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职责, 制订详细的工作要求。还可以交叉设置校本课程等适应新课程的综合教研组, 改变学科本位的倾向, 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备课和听课、评课活动, 形成学习共同体, 加强集体研究, 分享经验与成功, 让教师在集体活动中快速成长起来, 建立一种有利于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合作的教研组文化, 建立真诚的沟通, 形成团结、向上的教师文化。

4. 完善教师教学研究制度。

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 建立和完善教师教学研究制度是构建校本教研制度的根本, 为进一步凸显教师的教研主体地位, 学校要建立具体、明晰的教师教学研究制度, 包括理论学习制度、教学反思制度、备课制度、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学生辅导制度等。

5. 建立课题规划及管理制度。

校本教研制度要求学校建立起鼓励和帮助教师进行课题规划与管理制度, 要制订包括课题规划、立项、开题、过程管理、结题、档案管理等内容的管理制度, 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6. 深化学校教研的交流制度和师徒结对制度。

为了使同伴互助得到落实, 学校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为教师的合作和交流提供平台, 如开展师徒结对活动, 骨干教师帮带青年教师, 明确规定师徒的义务, 建立师徒档案, 使新教师尽快成长。老教师在与新教师的交流中学习新思路。强调教研组的学术研究职能, 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阵的状态, 组织学术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校际观摩课、沙龙、教师论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气氛。

7. 强化教研服务制度。

校本教研制度的落实与完善必须建立在学校提供良好服务的基础上, 包括校本培训、专业支持、信息、经费等多方面的服务保障。保证课题研究经费、外出学习经费和奖励经费, 建立教研网络平台, 设置教研活动专门场所等。学校要积极主动地和专业研究组织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聘请专业研究人员做学校的教研指导, 开展专题研讨、学术报告、名师讲课等活动, 发挥专家的专业引领作用, 提高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和学校教研的层次, 使学校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

8. 改进教科研的评价与奖惩制度。

网络教研需要什么样的制度 篇8

关键词:网络教研;教研制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0)10-0035-04

一、网络教研活动对制度的诉求

网络教研的蓬勃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喜悦,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1.网络教研的有效性问题

网络教研目前缺乏协调的组织和策划,许多教研活动的开展深度不够,甚至有些活动不能按时有序地开展。

2.资源共享的问题

大家都希望网络能带来更多资源,但实际情况是付出的人太少,而要东西的人太多。因此,常常出现“拿来主义”者多于“奉献”者的现象。

3.网络教研缺乏整合

目前,大多数地区的网络教研尚未纳入区、县、市或省的教学日程,没有与常规教研进行合理整合。网络教研活动缺乏规划,没有长远的目标。许多研究内容重复或类似,研究平台(如论坛、网站)缺乏特色,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4.网络教研精英教师流失

由于没有得到官方应有的支持和鼓励,早期发起、倡导网络教研的精英教师大量流失。当然,也有些教师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

5.缺乏道德上的约束[1]

一是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如博文被盗、观点被占的现象如何遏止。二是个人品德的问题。网络是个虚拟社会,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像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这么紧密,人们彼此之间的行为几乎无法监督,遇到不同的主张、观点,不能相互尊重,甚至对骂或进行人身攻击,导致有些教师不敢说真话,有些发言甚至是阿谀奉承。

6.缺少专家引领

研讨中的绝大多数教师都是来自基层的一线教师,他们理论水平相对较低,视域比较狭窄,研讨很难向纵深发展。许多教师希望能参与专家主持的高质量主题研讨或有专家参与的在线指导,促进专业发展。

7.部分参与者动机不纯

一些教师遇到问题自己不做分析和思考,轻易地抛出问题让别人思考,自己坐享其成。有的教师不写教案,不做课件,参与网络教研的目的是直接共享使用别人的研究成果。

8.观点随意

许多教研论坛、QQ群的主题讨论、UC房间课例研讨等活动的选题比较随意,参与者表达的观点也比较随意。许多网友的观点是即兴而发,思考不够成熟,不够深入。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参与者往往对自己的观点抱不负责任的态度,这也是导致网络教研无效性的一个原因。

上述问题无不反映出:网络教研活动需要加强组织管理、规划和引领,也需要约束和激励。有观点认为:“网络教研是一种内在的需要,制度对自发参与网络教研的人来说是没必要的,没有制度他也会来参与,对那些不想参与的教师来说可能也不会有作用。”[2] 笔者认为,无规矩不成方圆。且有调查表明,教研活动做得好的范例几乎都在借助于教育行政部门的幕后干预。[3] 网络教研活动的范围广,且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教师参与的匿名性,更需要管理。也基于网络活动的这些独特性,注定网络教研制度和一般的教研制度不同,需要我们去思考和建构。

二、制度的内涵与构成

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定,反映的是在社会生活中,社会成员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是非标准与伦理道德。完整意义上的制度是一个包含理念、规则、对象、载体四大要素的系统。理念是制度规则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判断与目标定位。规则是制度的内容,规则是一些基本的准则、标准、规定等,它通过规定权利、义务、责任,或是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意义而具有约束力。对象是制度的指向与范围,即制度所涉及的范围与领域。载体是制度的实现形式,它的最普通形式便是条文,但条文并不是制度载体的惟一形式,口传身授、风俗习惯等也是载体。任何一个制度都必须具备这四个要素,缺少任何一个要素,该制度都是不完整的,甚至无法实施。[4]

三、网络教研制度的追寻

有人认为网络教研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走进网络教研;第二阶段参与有组织的网络教研活动,积极做些探索;第三阶段规划自我网络研修,由他管到自主管理、自主研修。[5]从目前的绝大多数教师的参与情况来看,我国网络教研正处于第一阶段。基于对这种背景的认识和前面我们对制度的概念和构成要素的理解,并且考虑到网络教研活动的特点,笔者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网络教研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形态,应由以下几个子系统构成:

1.网络教研制度需要什么理念

(1)注重教师对制度的认同和需要

没有行政上的命令,在民主、平等的宽松气氛下进行研讨是网络教研的独特魅力。因此,组织管理机构应引导广大参与者共同制定网络教研制度。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应当最广泛地获得教师的认同,教师最乐意遵守并去力行。我们希望制度能成为教师发展的共同愿景,成为研究团队的工作目标,充分体现管理上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2)激励和约束同等重要

现实生活中的制度对教师的管制太多,强迫性太多,使得许多教师提起制度很反感。事实上,参与网络教研多半是教师自发的行为,大家更渴望得到支持与鼓励,希望更多的人走进网络教研。[3] 对于教师来说,激励比约束更重要。我们的目的应当是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鼓励先进,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使他们成为网络教研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的支持者,最终带动全体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提高。因此,制度应从鼓励、表彰教师这个角度来制定,真正为教师服务。

(3)分享与协作

共享是互联网的精神和优势。现行的网络教研中“拿来主义”比较严重,观聊、观研成风,这种行为应当受到制度的约束。应当倡导: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提高自己。只有人人参与体验,共建共享,教师才能成为主体,网络教研才有源头活水,才能长盛不衰。

2.网络教研制度需要什么规则

(1)操作规程

网络教研活动的操作规程规定制订计划的人员、计划的内容,每次活动的内容、时间、网络地点(如网址、UC房间)、要求、相关人员的职责、宗旨和目的等,是制度的核心部分。例如,教育部新思考网站中的一则网络教研活动的操作规程制定如下:[6] 活动主持人或发起方提前5~7天在论坛上发布活动主题帖,如活动有变动也要及时在主题帖下发布公告,所有活动参与者应经常打开论坛了解信息,及时参与活动;主体备课学校必须提前3天把各种材料上传至相关主题帖下,如果文件只有少量文字,把文字粘贴到主题帖下即可,不必使用上传文件的方式;上传的资料要具备一定的创生性并有所侧重,除了正面设计外,更要归纳出本章的主要问题与困惑,并给出自己的思考;主体备课学校必须准时参加活动,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至少提前1天告知活动主持人;主体备课学校活动前尽量提前1小时尝试进入聊天室,与管理员测试设备,排除网络或技术故障,如遇停电或网络不通等不可抗拒因素,应提前半小时告知活动主持人;如遇第四、五两种情况,会酌情扣除主体备课学校的奖励分,但不论何种情况,主体备课学校必须提前上传文本材料,这是义不容辞的职责;第一主体备课学校发言的准备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之内,第二、三主体备课学校各控制在5分钟之内,并保证发言围绕中心,不跑题;其他参与者尽量提前到论坛主题帖下研习相关材料,提倡留下自己的看法,丰富主题帖内容,活动正式开始时,到主题帖下签到并同时留下你对某一问题的见解,留帖数量将作为评优的依据之一;提倡参与者在活动中多提问题,帮助主体备课学校全面挖掘教材,提倡参与者利用聊天室文字发布功能发表见解或短小精悍的点评;提倡参与者使用聊天室“文本录制”功能和“录音”功能记录活动实况,更加提倡活动后进行录音整理和文本精华整理,整理上传后也作为评优的依据之一;建议活动参与者使用“学校简称+个人姓名”或“学校简称+化名”的网名形式,如“宜昌九中# # #”、“宣城十二中# # #”等等,便于活动参与情况的记录与评优;主题发言和即兴发言的教师发言前先报出学校名和个人姓名,便于活动参与情况的记录与评优。

(2)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协调各组成部分的活动,建立指导机构或管理机构及相应的人事制度,为教研活动开展提供组织保证。

从教研活动效果来分析,较成功的范例几乎都在借助于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预,说明成立正式的管理机构是很重要的环节。如果各级教育部门都来成立领导小组,则会出现:一是研究水平不高,二是深度不够。既增加了各级教育机构的负担,浪费财力物力,又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以学科为分支建立教育部——省——学校(或民间教研团体)的三级网研机构是最佳的选择。在三层网研机构中,每层机构负责组织与指导下层网研机构工作的开展,培训网研骨干教师,并制定各个阶段的任务和具体目标。当然,每层机构应有自己独立的活动,活动要求应有不同的定位。

此外,“专家引领”是网研组织的重要任务。网络时空的延展性使网络教研更容易得到专家的支持与参与,一个专家的到来,全国千万教师同时获益。网络教研组织机构定期邀请专家参与研讨,可提升网络教研活动质量。

(3)设备系统

设备系统是指网络教研制度运行的物质手段和物质基础。各层网研机构要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如吉林省教师博客、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教师博客等)或设立相关栏目为教师网上研究创造条件。分层次培养网络精英成员,进而辐射基层教师,以点带面整体提高。对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提供网络培训和长期的技术援助,帮助教师建立自己的博客或在相应的网络平台(如教育部的“新思考网”)注册一个账户,上传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课件、教学论文等。

(4)质量监控

质量监控系统指对教师的网络教研活动进行检查、监督,确保按时、有序、有效地进行,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①激励机制

网络教研需要先行者的热情和无私的奉献。但是,完全依赖于参与者的热情和自发难以长久坚持,它需要激励机制的促进作用。激励既可以是物质奖励,也可以是精神奖励。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做法:一是根据参与者在不同层级网络教研活动中的贡献发放相应的证书。二是组织网络教学研究团队竞赛,先进者给予表彰。三是在职称晋级、评优、选骨干教师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四是组织一些经验交流、总结会,使网络教研得到认可,同时也有利于相互学习,促进广大教师的发展。五是组织管理机构资助教师汇编网络教研的资源包、发表论文、出版著作、光盘等增加教师的成就感。[3]当然,做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②考核与评价机制

由于网络是虚拟的和远程的,这就对考核和评价造成困难。因此,网络教研制度需要一种较独特的、灵活的机制。笔者认为以下几种做法是可行的:一是将参与网络教研的行为列入所在学校的教师评价内容标准。为了鼓励更多教师参与到网络教研中,可以考虑实行只奖不惩的“加分制”。二是将生成的网络教学成果纳入常规教研成果管理。如教学博客 ,可按博文数量、占有资源的丰富程度、质量的优劣、被访问的次数等对网络教研活动的参与状况进行考核。三是采取学习心得交流报告会的形式,根据汇报人参与活动的情况,对参与次数、收获等进行考核。四是把网络教研等同于校本教研看待,将参与网络教研活动纳入常规教研工作,使用同一考核标准。[7]

3.网络教研制度的对象

任何制度必定是某一范围、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制度,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制度。反过来,不同团队、不同层次的教研机构组织的教研活动应有不同制度做保障。因每个团队的素质、研究水平、观点看法、思想认识、研究特色都不相同,对制度的认同有不同的看法。移植的制度,不一定能得到团队的认可,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抵制,甚至发生冲突,导致团队的解散。

4.网络教研制度的载体

最初的网络教研制度也是通过口传身授(通常是网络教研团队的创始人的口传身授)发展到以习惯为载体,当然其中也有心理认同为载体的成分,就是所谓的潜规则,如尊重其他发言人的观点,不传播封建迷信、淫秽、色情、暴力、恐怖信息等。随着网络教研活动的深入,人们开始追求教研活动的实效性,需要更严明的制度跟进,此时,制度的载体也表现为更高的形式——规章。规章是目前的网络制度的主要载体,它使制度的表现更加具体和明确,较少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传播也更加方便。

参考文献:

[1]丁卫军.网络研讨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EB/OL]. http://news.cersp.com/DFJY/sSszj/200903/11910.html,

2009/12/29.

[2]UC“真心教育”聊天室“网络教研需要什么样的制度”大讨论的观点摘要[EB/OL]. http://news.cersp.com/DFJY

/ sSszj/200904/12217.html,2009/12/29.

[3]王亚坤.网络教研是否需要制度?[EB/OL].http://news.cersp.com/JYSP/sZmtl/200809/9959.html,2009/12/29.

[4]辛鸣.系统论视野中的制度要素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10).

[5]王亚坤.三个阶段的网络教研需要不同的制度[EB/OL]. http://news.cersp.com/DFJY/sSszj/200811/10579.html,2009/09/20.

[6]网络教研活动制度 [EB/OL].http://bbs.cersp.com/dispbbs.asp?boardid=203&ID=96837,2009/09/20.

[7]孙晓红.网络研修需要什么样的制度保障?[EB/OL]. http://edu.sy.jl.cn/blog/u/sxh0118/archives/2008/

26098.html, 2009/12/29.

上一篇:二十年后回故乡四年级想象作文250字下一篇:地铁服务管理专业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