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的读后感

2022-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瓦尔登湖的读后感

追根溯源:《瓦尔登湖》之前的美国自然主义作品

[摘 要]本文探讨了早期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文化价值、科技价值、伦理价值与文学价值,回顾了对亨利·梭罗及后世自然主义文学作家产生重要影响的早期文学作品,并开创了研究早期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新视角。本文开拓了探讨特定地域、能反映生态价值和生态美学思想的各类题材的文学作品的研究视域。因此,既适于普通读者一般性的阅读,又适于生态文学批评领域、美国研究领域、文化研究领域、环境史学及环境哲学研究等领域专家学者的深入性阅读与探讨。

[关键词]美国自然主义文学;自然;生态文学批评;早期美国文学

[

[作者简介]迈克尔·布兰奇(Michael P. Branch),内华达大学里诺校区(UNR)文学与环境系教授,美国文学与环境研究协会(ASLE)的创始人之一,也是该协会的前任主席,同时还担任《文学与环境的跨学科研究》(ISLE)杂志的书评编辑。

[译者简介]张生珍(1973—),女,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后,曲阜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美国文学和生态文学研究。(山东曲阜 300070)

Title: Reading the Roots: American Nature Writings before Walden

Author: Michael P. Branch

Key words: American nature writings; nature; ecocriticism; early American literature

1492年秋,当哥伦布第一眼望见美洲这片土地时,就被它美丽富饶、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深深吸引。这里有美丽的海湾与河流,有各种奇花异树、飞鸟翔鱼,所有这些他都未曾见过,只能反复使用“奇妙”这个词来感叹。准确地说,虽然哥伦布登陆的地点并不是现在的美洲,而是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但他在看到这片奇妙土地时的反应却与之后几百年间的探险者、移民以及旅行者的反应是一致的,都对美洲这片奇妙的土地及其间各种奇异的动植物深深着迷。

直到19世纪,对移民和旅行者来说,北美大陆的大片土地仍然是一个“新世界”,是一片广袤、偏远而又知之甚少的荒野。即使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50年后,很多经验丰富的探险者都还认为翻过阿巴拉契亚山就到太平洋了,又一个150年过去了,但像托马斯·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这样著名的博物学家还认为阿巴拉契亚山是北美最高的山脉,他们甚至还认为乳齿象这类远古生物在北美荒野依然存在。刘易斯(Lewis)和克拉克(Clark)直到19世纪初期才率领其“发现之旅”第一次横越美国。而直到19世纪中期,当爱默生(Waldo Emerson)、 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及玛格丽特·福勒(Margaret Fuller)已在康科德体验感受美洲新大陆带给他们的精神启示时,美国大片地区像洛基山脉、内华达山脉、大盆地以及南部沙漠等地还是人们知之甚少的荒蛮之地,人们正通过不断探索绘制这些地区的地图。

在美洲探险、殖民的头几百年里,欧洲人跟哥伦布一样,无不为美洲大地的广袤、富饶和美丽深深折服,只能用“奇妙”一词来描述这片风景。这里有负鼠、蜂鸟这样奇特的动物,这一切他们在欧洲都不曾见过。同时,这几百年的美洲探索史其实又是一部猜测史。早期的移民充满热情,满怀希望地记录下他们的所见所感。当这个陌生的大陆并不为人所知时,也就只能通过文学和想象将这片未曾有人涉足的土地展示给人们。这部书中收集的作品一方面告诉我们新世界的大自然如何激发早期美国探险者、作家及博物学家的兴趣;另一方面作者通过自己的感知来感受、理解大自然,就像透过哈哈镜看世界一样,不能完全真实准确地反映自然世界。

在早期对美国自然生态的描述中,语言本身就如同一面奇妙的、却又容易使现实变形的哈哈镜。作为人们表达对周围世界所见所感的工具,语言必须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心智的成熟而变化发展。北美是一个神奇的大陆,但对早期登上北美的作家来说,他们还没有今天这么丰富的词语来表达他们的见闻。以往用来描绘欧洲大陆的那些语言,根本无法用以形容负鼠和蜂鸟等奇妙的动物,更不用说尼亚加拉瀑布以及大峡谷的壮美了。要想用当时欧洲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描述美洲实在是太难了。试想,当数以亿计的北美候鸽在原始森林上空盘旋,当成千上万头北美野牛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奔驰时,倘若不是亲眼目睹这一切,谁又能想象得出这壮观奇丽的场面呢?更不用说用言语表达了!为了重现北美大陆的神奇景观,早期的美国自然主义作家希望像《皆大欢喜》中在阿尔丁森林逃难的大公爵一样,能够“从葱翠的树木、奔流的小溪、杂乱的碎石直至一切事物中听到上帝的神谕”。①然而,跟当时哥伦布初踏上美洲大陆一样,他们面对如此的美景却找不到一个贴切的词语来形容,他们被这片壮美的土地惊得目瞪口呆!哥伦布毫不掩饰地说:“第一眼看到这美景我简直惊呆了,任何华丽的辞藻在此刻都显得黯然失色。过去我曾到过很多地方,也见过各种奇树异果、美丽的海湾等等,对这一切我已经用过我所知道的最美的语言了,因为我相信再没有比这更美的地方了。然而,如今当我站在这片土地时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只希望后来人也能踏上这片土地,用最贴切的语言记录下这一切了。”②

所以,很多后来人重拾哥伦布的愿望,努力用文字记录下他们在美洲这个奇妙的大陆上的经历。《追根溯源》这本书收录了从哥伦布至19世纪中期350年间63位作家的作品,记录下了这段时期有关美国自然景观以及各种动植物的文献资料。这本书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排,同时又按一定的话题和历史事件进行归类。例如,本书第一部分主要是记录早期开发美洲的叙事文,第二部分描述了殖民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三部分既有记录早期开发的叙事文,又有记录早期科技发展的科技文,还收录了作为美国民族主义和浪漫主义先声的思想运动。同时,阅读此书还可以遵循其他的线索,如可按花鸟虫鱼类、游记类或者民族主义类文章进行检索阅读,也可以按某一地域或某一时期的文献进行查读。总之,读者可以按照地域、主题、历史以及思想流派等线索阅读此书。每章前面都有头注,介绍了作者、相应作品及其在所有自然主义作品中的地位。每章又包含各个领域的文章,有评论、论文及参考文献等,这些可以为早期美国自然主义作品的研究提供文献资料。

在探究早期美国自然主义作品中关于美洲新大陆的描述时,我感觉自己俨然是当时的自然主义作家,看着这美丽、富饶又多样化的土地,我甚至有种迫切希望回家与朋友分享的冲动。但是,本书收录的这些作品就如同那片广袤的原野,不论多么有天分的人也无法将其中所有的景象清晰再现出来。《追根溯源》收录了大量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涵盖了诸多风格迥异的作家。他们运用不同的写作手法来描述在北美看到的一切,因此可以将之看做一部普及读物,其选材丰富却又不失简洁。但我希望这部书可以作为一个引子,激发读者的兴趣,使其进一步研究早期美国自然主义作品。这部书的内容丰富翔实,但当前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实在太少了。跟书中那些早期美国自然主义作家一样,我希望尽量收集、保存、还原那些来自北美荒野的真实史料文献,使广大读者能从一隅而知当时整个北美荒野的原貌。

《追根溯源》可以看做是反映当时人们思想以及文学历史的文献,通过这部作品可以了解《瓦尔登湖》之前的自然主义作品关于荒野的记载。读这部作品时,不必因为对这片土地的描述感觉陌生而惊讶,在现代人看来,早期自然主义作家所使用的语言有点晦涩难懂,他们所描述的那些荒芜的景象在现在看来根本无法想象。如果试想一下当他们第一眼看到像负鼠、蜂鸟等大自然杰作时的反应的话,我们可能就不会再因读到这些文章而感觉惊异了。试想当我们踏上一个完全陌生的、随时都可能迷路的国度时,其实我们同时又处在一个到处充满惊奇的世界。可能在河的下一个弯处,或者下一座平顶山顶,我们会第一次见到壮美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和大峡谷。因此,我们应该像早期的博物学家一样,好好珍惜新大陆所发现的一切新奇景物。

一、珍禽异兽:早期美国自然主义研究存在的阻力及原因

人类利用文学艺术来理解、思考和表达人类社会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可以说,很多自然主义文学作品形式都是人类文化的结晶。从批评学角度看,自然主义文学作品通常是指有关自然生态的写实文学作品,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这种自然主义文学作品具有浓郁的田园色彩及浪漫主义特色,符合当代人的生态品味,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环境保护主义认识的文献纲领。当前的生态批评学者也正致力于研究这类自然主义文学作品,他们主要是研究这些文学及文化作品中体现的自然观和生态观。

因此,基于以上对于自然主义作品的狭隘认识,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今美国生态文学方面的批评性研究主要集中在19世纪中期以来的自然主义作品了。虽然梭罗的思想是基于对早期美国生态历史学家的作品和思想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才完成他的自然主义文学巨著《瓦尔登湖》,但我们通常把他视为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鼻祖。试想,如果把梭罗看做是早期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而非创立者,是不是更合理呢?他曾写道:“新英格兰早期一些作家,如约翰·乔斯基(John Josselyn)和威廉·伍德(William Wood),他们感情丰富强烈,却又做事随意、不拘一格,不计后果。来到这个崭新的世界,各种奇异的景观令他们叹为观止……连这片土地上肥沃的黑土都在他们笔下栩栩如生。”梭罗最终总结道:“他们那代人要比我们更接近自然,更了解当初这个真实的世界,这便是他们作品的生命力所在。”

梭罗已然深切地认识到早期美国自然主义作家在历史、科学及文学上的重要性,但当今大多数生态批评学者却对那一时期的自然主义作家作品并不熟悉。要知道正是这350年间基于地缘的美国早期自然主义文学,成为15世纪末有最早记录的关于欧洲人在北美的探险文学与1854年《瓦尔登湖》这一自然主义文学里程碑的分水岭。可以说,认为美国自然主义文学始于亨利·梭罗的《瓦尔登湖》,无异于把美国内战作为起始点研究美国历史。虽然《瓦尔登湖》具有与美国内战一样的里程碑意义,但它们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要把它们置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以及之前的整个生态和文化语境下来理解把握。

因为当前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学的发展是由当代的一种生态敏感性激发起来的,其直接后果是对早期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缺乏足够的重视。这种生态敏感性很大程度上是对20、21世纪美国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回应。当前一个普遍的观点认为,自然主义文学作品应该反映当代最迫切的环境问题。正是这一观点造成当代自然主义文学研究主要集中于20、21世纪的当代生态作家,他们的作品最直接反映了当今的环境危机。自然主义文学作为当代一个重要的文学派别,应该深刻反映时代的环境和文化背景,反映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以及动植物栖息地的消失,这正是当今时代我们面临的严峻的政治和道德难题,因此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如果从整个美国历史、文学和文化角度来看关于美国自然景观的主体文学资料[正是基于这些主体性文学资料,佩里·米勒(Perry Miller)才把美国称作一个“自然的国度”],那么,很有必要探讨一下其他一些原因,即到底为什么对早期自然主义文学作品的批评研究进展如此缓慢?

首先,正如现今大量“生态自然”文集所示,人们通常将自然主义文学作品片面地定义为现代个人写实文学的一个亚文类,悲情描述自然生态的恶化及作者感受。然而,对自然主义文学作品这种狭隘的认识和分类误导了当代的生态批评学者,加之早期的自然主义文学作品多采用一些与当代截然不同的文学形式,如报告、讲道、宗教宣传册、神学史、精神自传、囚禁蓄奴记叙以及日记等形式,这都使得当代生态批评学者忽略了对早期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研究。也就是说,对于19世纪以前的自然主义作家,我们只喜欢像吉尔伯特·怀特(Gilbert White)或者威廉·巴特拉姆(William Bartram)等基本采用散文体写作的作家。毫无疑问,这种偏见是由我们现代的文化及阅读习惯造成的。不论是普普通通的学生抑或专业人士,平时都会读读报纸、看看杂志,偶尔还会心血来潮写篇随笔,但有谁愿意主动坐下来,兴致勃勃地拿本讲道或政府报告品读?

面对这些神秘古怪的文学形式,我们往往越发不愿去探讨深究,那么,我们就无法体味早期的美国作家、读者的人生经历和体会,由此一来,我们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我们的前辈如何看待这周围的世界了。例如,17世纪布道文是美国除《圣经》、《天路历程》以及《畜牧业手册》之外最普及的读物了。这类书籍里的布道文及其他宗教文章大量使用隐喻,而且寓意丰富,主要描述或探索人类与上帝、人类与农业、动物、荒野以及人类居住的环境之间的关系,殖民时期作家科顿·马瑟(Cotton Mather)和乔纳森·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s)是其代表人物。同样,19世纪初期最普及的文学形式是政府报告,东方各国的读者都是通过政府报告来了解美国西部的,像探险家约翰·布莱贝利(John Bradbury)、爱德华·詹姆斯(Edward James)和汤森德(John Kirk Townsend)的报告都非常有名,尤其是弗里蒙特(John C. Fremont),因为他的作品直接影响了美国定居模式、对印第安人的政策、资源开发以及民族认同。美国早期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中描述的动植物虽然在现在看来比较奇怪陌生,却可以加深我们对美国生态环境以及文学史的理解。

我认为作家探索自然的方式关系到我们的文学观、生态观以及道德观。探险文学、宗教宣传册以及其他一些宗教文献在思想上传播帝国主义价值观,在自然哲学上过分强调人类中心,在宗教方面过分恪守基督教教条等等,所有这些都对自然生态构成威胁。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跟其他早期探险家一样,哥伦布也有着狂热的淘金欲。他皈依天主教,为达到目的不惜奴役屠杀土著居民等等。这样一来,当我们再次品读哥伦布用诗一般的语言对新大陆的描述时,还能感受到身心的愉悦吗?再如约翰·史密斯(John Smith),虽极力颂扬新世界的富饶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字里行间却分明表达着这种思想: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用来积累资本,还可以供贵族游猎玩乐。科顿·马瑟虽然对天文学和牛顿力学有一定研究,却依然相信上帝创造彗星来惩罚卑贱的罪人。其他早期的自然主义作品中,同样存在着以上的问题。例如,所罗门·贝利(Solomon Bayley)的一篇以奴隶逃亡为主题的作品中,我们看到贝利竟被奴隶主搞得家破人亡,他们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无恶不作,贝利受尽歧视,才得以安身立命。

还有一个问题,早期美国自然主义作家一方面对那些珍禽异兽大加赞美,另一方面却又对其大肆屠杀,其频繁程度令人咋舌。而这绝非为维持生计而狩猎,而是灭绝性的屠杀。如约翰·布莱贝利在几个小时内就射杀了271只北美候鸽(今已灭绝),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会只为玩乐而捕杀北美野牛,最终只割下牛舌作为“战利品”,汤森德(John Kirk Townsend)则因为“内心罪恶又酷爱运动”而失去自制力,残忍地射杀无助的羚羊。今天,我们的环境敏感性与早期的殖民时代截然不同,通过弗里蒙特(John C. Fremont)下面一段在当时看来再平常不过的描述可见一斑:“我叫寇迪去宰掉我们的小狗克拉马斯,他准备按照印第安人的传统屠宰:先烫掉狗毛,用肥皂和雪把狗皮洗净,最后将处理好的狗肉剁碎放在雪上。过了一会儿,雪橇还拉来了马肉。今晚晚餐很丰盛,有豌豆粥、马肉,还有狗肉。”这说明,无论承认与否,当我们说到“自然主义作品”时,通常是指那些与我们现在对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相一致的作品,而早期自然主义作家的生态价值观,尤其是本书中19世纪之前的自然主义作家,与现代的生态价值观还是基本不同的。

另外,我们还不确定从何时起这些自然主义作品才是美国自然主义作品。这不仅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美国历史文献是写在美国获得政治主权和民族主体地位之前,而且还因为很多作品的作者是欧洲移民、探险家甚至旅居美洲的居民或暂住者。这本书第一部分的15位作家中,没有一位是在北美出生,他们中有意大利人,有西班牙人,有法国人、荷兰人、比利时人以及英国人等。如此一来,我们该如何才能确定他们是“美国”自然主义作家呢?第二部分也有一些重要的“美国”作家,其实也只是来自欧洲的旅行者,例如英国人马克·科特斯比(Mark Catesby)和瑞典人彼得·卡姆(Peter Kalm)。即使是作为美国开国元勋的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和托马斯·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也都是迫不得已才走上了争取主权独立的道路。以《一个美国农民的信》而闻名的小说家赫克托·圣约翰·德克雷福克尔(J. Hector St. John de Crevecoeur)是一位法国贵族,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时他还是位亲英分子。因此我们必须对此有个清醒的认识,美国本土一些重要的文学作品并不仅仅是由那些在美国土生土长的作家所创作,也并不是说这些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一定与爱默生或者托马斯·科尔所体现出来的美国文化相一致,否则我们不但把握不住早期的国际旅行者对北美土地的价值观,而且否定了我们将近三百年的自然主义文学史。生态批评要想建立按地域而非国家进行学术研究的方法,那么就必须扩展研究领域,吸收任何探究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而长期以来,文学史都是按国家进行划分和研究的。

由于这些自然主义作品缺乏科学性,使得很多现在的学者感觉难以接受。当时著名的博物学者即使不会像18世纪初期的土耳其作家易卜拉欣埃·芬迪(Ibrahim Effendi)一样,相信美国有种开花后就会结出美丽的女子的“瓦克”树,但他们确实相信美洲的蛇用目光就可以将猎物致残、燕子蛰伏于水下、昆虫则可以从动物的尸体中自然生出。当今的时代是理性的时代,我们崇尚科学,而早期美国自然主义作家却过分迷信,轻易相信明显荒谬的说法,这在我们看来即使不是愚昧,起码也很奇怪、很可笑,难道自然主义作品不是应该准确再现自然世界吗?然而,用现在的科学标准来衡量过去自然主义作品的科学性显然是不合适的,毕竟他们所处的前理性阶段的世界观与现代的世界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这一方面受限于前工业化阶段落后的通讯和科学调研,另一方面受限于他们对新大陆完全陌生的认识。当时的探险家和移民对北美的认识就如同今天我们对外太空的认识一样无知,只能妄加猜测却不能真正认识。同样,我们今天的科学知识在300年后可能就变得很浅显。所以,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眼光苛求当时的科学,否则我们就不能从这些作品中发现我们最感兴趣的内容:早期自然主义作家用丰富的想象描绘出大自然的神秘和美丽。

此外,早期美国自然主义作品缺乏科学合理的整理和编排。虽然文本的整理和编排一直是文学研究的中心环节(特别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来说更是如此,由于数量极少,其保存与发行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但生态批评学者却没能认识到这种整理编排的重要性。而且,鲜有生态批评学者接受过文章整理训练,大多数学者都学习过如何对一篇文章进行分析,但极少有人学习过如何对若干篇文章进行整理编排。这样一来,他们便不能发现错误归类的文章,更不能将之准确归类。因为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指导文献的整理编排,很多学者对这一研究领域便望而却步,但这一领域很重要,亚瑟·普拉尼克(Arthur Plotnic)称其“可以使人学会自律、反省、净化心灵”①。所有这些导致很多构成早期自然主义基础的作品都已失传,有的是因为没有进行编排发行,有的则是因为版本中有谬误没有再编辑渐而失传。

总结了以上美国自然主义作品研究的局限性后,我们还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现在流传的关于新大陆的最早报告通常都是18、19世纪版本的,有的因为原稿遗失而可靠性不强。第二,很多早期作品中体现的自然哲学思想比较陈旧,与现代观点有很大不同,读起来比较奇怪陌生也是在所难免的。第三,很多当时的理论科学作品已经超出人文科学范围,缺乏科学性。第四,生态批评学者对美国西部的自然主义作品很感兴趣,但对19世纪以前的作家来说,他们对西部知之甚少。最后,此书中这些早期自然主义作品题材多样,有的是探险类,有的是殖民或者宗教宣传类,还有的是历史类、哲学类、传记类、神学类以及科学类等。总之,早期美国自然主义作品很难准确把握,即使可以甄别也很难进行归类。因此,本书权且将其置于此,希望能够对生态批评研究领域的扩展有所帮助。

二、领域扩展:研究早期美国自然主义作品的意义

尽管生态批评研究存在以上种种局限,学者应该仔细甄别各个时期各种形式的生态文学作品,并按思想流派进行组织归类。近年来生态批评学者从很多重要方面拓展了研究领域(其中包括国际生态文学、城市自然文学、绿色文化研究和影视研究),现在我们完全可以将研究扩展至梭罗。的确,第二代生态批评学者研究最广泛的一个领域是从关于北美早期探险、殖民、独立战争以及浪漫主义初期的作品中重现自然,这些作品得到生态批评学者的足够重视并已获得一定的成果。

首先,早期美国的自然主义作品是我们认识欧洲殖民时期北美大陆自然风貌的一个窗口。正如亨利·萨维奇(Henry Savage Jr.)所说:“原始状态下的北美荒野已不复存在,但通过早期的自然主义作家之笔我们还能依稀想象到它的原貌。”①很大程度上说,北美环境史实际上是一个悲剧史,因为大量物种以及动植物栖息地在这个过程中灭绝消亡。从这个意义上说,早期美洲自然主义作品便成为我们通过想象来了解北美大陆以及各种动植物等生态环境的唯一手段。例如,在本书中刘易斯(Lewis)和克拉克(Clark)纪录了湍急大河的情景,而今河上早已建了大坝;华盛顿·欧文描述了广阔的大草原,如今早已成为成片的工业园;约翰·布莱贝利(John Bradbury)写到了成群的北美野牛,当时的任意一群足有成千上万头,而今却早已绝灭。另外还有亚历山大·威尔逊(Alexander Wilson)对象牙嘴啄木鸟的精彩描述,以及更早一些威廉·伍德描述的北美候鸽,他写到:“成群的候鸽遮天蔽日,放眼望去看不到尽头。”如今这两种鸟类都已灭绝。通过早期美国自然主义作家的作品我们窥到一个早已失落的世界,而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去了解、去牢记、去默哀。

亨利·梭罗自然也了解早期美国自然历史文学所具有的生态史价值。1855年1月3日,他不惜长途跋涉跑到新英格兰,把当地的动植物与威廉·伍德的作品《新英格兰记事》中对动植物的描述相对照,对比后他写到:“那时候草场的草长得很快。”因为伍德“这样写到:‘草长得又高又密,有的能长到人的腰那么高,有的能长到人的肩膀’。”②那时候“草莓在圈养之前也长得更大更多”③。当梭罗读到伍德关于各种在当时还很常见的一些鸟儿的描述时非常兴奋,因为在19世纪中期的马萨诸塞州,这些鸟就已经十分罕见甚至已经灭绝了。他惊异道:“真不可思议!那时不仅有黑雁和常见的野生黑天鹅,竟然还有‘白天鹅’,白的像雪一样的天鹅。”④1856年,梭罗的一篇文章中引用了科顿·马瑟(Cotton Mather)1717年写的一封信的内容,描述的是一场暴风雪。他激动地说:“马瑟关于暴风雪的这段描述极富哲理。”⑤因此,可以说早期美国自然主义作品对于梭罗和我们了解北美那片失落的荒野具有很高的价值。

为找到北美大陆可持续土地伦理观的渊源,生态批评家需要研究关于荒野的早期美国文学,这些文学作品体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帕米拉·瑞吉斯(Pamela Regis)把这失落的世界叫作“逝去的范式”①,我们希望通过研究早期作家的作品来重现这“逝去的范式”。很多早期的作家未能得到生态批评学者的关注,但他们却希望通过体现自然的美学价值、精神价值以及思想价值来引起现代环境敏感性的共鸣。例如,Jasper Danckaerts于1679年描述一个美丽的夜晚时写道:“不仅能看到彩虹一样的七彩色调,所有颜色都在这一刻显现出来,柔和地泛着光,其柔美不可言状,撩人心弦。”科顿·马瑟的作品《基督教哲学家》中也有很多精彩的瞬间,如他把鱼儿看作是上帝神谕的传达者,在倾心聆听这神谕时写道:“它们不用言语就可以传达平凡却又深奥的道理,我只想作为一个忠心的信徒聆听它们的教诲。”教友会植物学家威廉·巴特拉姆告诉我们,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绝非呆若木鸡,相反它们都非常聪明,正如他在《旅行》中所说:“如果留心一下任何动物,就会发现它们的效率之高让人震惊。它们行动前会精心策划,而且富有恒心、毅力和计谋。”

如果仔细观察一下早期美国自然主义作品就会发现,很多作品由于其对常规的违背以及对自然不合时宜的颂扬,使得这些作品难以发表,或遭损毁,或已失传。有句格言叫“成功者缔造历史”,这足以看出当代美国生态史学家以及生态批评学者所处的困境。美国主流的环境伦理观一直都是为资本家积累资本,获取短期利润服务,也正是因为这种主流的功利主义伦理观,美国出版商、赞助商以及潜在的读者群都希望文学作品与现行的环境伦理观相一致,而不是相违背。因为有些早期的自然主义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环境伦理观与当代的功利主义格格不入,因此很容易被忽视。研究现代自然主义作品的文学渊源则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发掘这些作品及其生态价值。这些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我们可以看到早期的博物学家尝试与自然、与这片土地建立起一种更加和谐的关系。

同样,我们有必要研究早期的美国自然观,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当代的生态文化观是何等的错误和有害。因为毕竟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的生态恶化与早期美国的环境观不无关系,一定程度上说,正是早期美国的这种环境观间接地导致当代的生态恶果,如对荒野的恐惧,过分相信神学宿命论以及与神对话,无视生态系统自身的制约与平衡,以及对妇女、对奴仆、对印第安人以及黑人的压榨迫害等。通过研究这些早期作品就会发现,其中处处充斥着人类中心主义、危害极大的工具主义以及无益于环境保护的行为。生态批评则可以揭示导致现在生态破坏、物种灭绝的深层次根源。

的确,或许是因为他们将这个大陆上的一切神化而使得如今的多数人难以接受,也许是由于当时对环境的理解在现在看来缺乏科学性,或者过分追求自然环境的物质收益而缺乏对其美学价值、精神价值的理解,这些作品与现代的意识形态有冲突。还需注意的是,对早期的探险者来说,美洲的荒野只不过是一个资源储量丰富的储存地,有能力的欧洲国家都可以到此挖掘财富。有些动物的灭绝并不是因为其稀有(那时北美候鸽数量庞大),而是因为19世纪大多数美国人都认为这个神秘大陆上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他们看来,北美的动植物数量很多,狩猎、农业开发等活动不会对其产生多大影响。我们应该承认美国民族主体的形成与美国的地缘是紧密联系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民族主义思想蔓延的结果。同样,这种无益于生态环境的思想在本书所选的作品中俯拾皆是,如对肆意狩猎的合理化、对环境种族主义、对科技的滥用以及对动物栖息地和植物生长地的肆意毁坏等。只有研究早期美国的生态思想,我们才可能突破时代的局限,透过前辈的双眼来认识这片大地,只有从他们的视角才能完全理解我们当前生态价值观的渊源。

我们不仅需要研究纪实文学作品,还应研究纪实文学以外的其他体裁作品,这样才能拓展生态批评的研究领域。因为个人纪实文学已经形成一套传统的写作手法来表现作者对世界的态度,如对自由时间的向往、强调个人经历、强调自我反省的内在价值、强调自然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等。总之,纪实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反映了早期作家如何理解并再现美国的生态环境。同时,生态批评学者又会发现早期美国自然主义作品的语言表达、传统手法的应用以及自然观都与现代有很大差别。但如果想对这片土地的理解和描述有更清晰的认识的话,就必须打开思路,研究所有涉及自然的体裁,包括文学类及非文学类的所有自然主义作品,如科技报告、宗教宣传材料、有关监禁及蓄奴的文章、书信以及日志等。

如前所述,我始终认为生态批评研究不能仅局限于梭罗之后的博物学作品的研究上,这不利于我们完全把握美国人对这个大陆的态度。没有早期美国自然主义作品,我们就不会知道在修建拦河大坝之前,在森林遭伐、草原被毁之前美国荒野的原貌,不会了解这些我们斥之为“欠科学”的文学作品中包含的环境思想,更不会知道造成当今生态问题、形成今天生态价值观的早期经济、宗教和民族思想,而这种生态价值观也正是当前21世纪美国文化自然观的基础。因此,可以说早期美国自然主义作品是当代生态文学之源,研究这些作品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美国生态文学史。对这些早期博物学作品,我们理应遵循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的生态标准:“收集所有博物学作品。”①我认为我们应该保存、整理出版并研究这些作品,这一方面有利于重构美国生态史,另一方面又可以使我们理解过去500年来美国人是如何踏上这片土地的,又是如何理解并用文字呈现这片土地的。

三、追根溯源:按由今到古的顺序回顾博物学发展史

亨利·梭罗认为,阅读早期美国博物史作品可以启迪心智,指引心智的发展,这种指引作用就如同人在雪中留下的足迹,顺着足迹就可以找到回去的路。然而,早期自然主义作品的这种作用连梭罗都已认识到,至今却仍未引起当代生态批评学者的注意。美国自然主义作品并非始于梭罗,而是始于更早的博物学家,他们“拥有强烈的热情,却又行事鲁莽,对可能造成的生态恶果缺乏考虑”,梭罗给予他们的作品极高的评价。如果说20、21世纪的生态危机是由于我们的文化已丧失进行环境保护、维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办法,那么我们有必要对当前的生态文化进行溯源,寻找形成今天美国生态环境观的环境态度和价值观的根源,其方法之一是沿着当代生态文学追溯到19世纪的生态文学,再由此追溯更早的生态文学,依此类推,寻根溯源。

要想理解早期美国自然主义作家的写作背景,我们就应该尝试尽量从他们的视角想象这个世界,而如何做到从他们的视角看世界呢?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以21世纪的自然世界观来理解他们。在阅读本书有关早期的作品前,不妨试着按由今到古的顺序,回顾一下自然主义文学的发展史。

从最近的开始,依次出现了:以巴里·洛佩斯(Barry Lopez)、温德尔·拜瑞(Wendell Berry)、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特瑞·威廉斯(Terry Tempest Williams)以及瑞克·巴斯(Rick Bass)为代表的自然主义作家的作品;地球日确立、1973年《濒危物种法》的通过以及环境保护主义背景下的爱德华·艾比(Edward Abbey)的作品;对瑞彻尔·卡森(Rachel Carson)产生很大影响的科学生态学;利奥波德(Aldo Leopold)提出的文学的生态伦理观。再往前,还有以约翰·缪尔(John Muir)为主导的荒野保护运动;西奥多·罗斯福时期广建国家森林公园的政策;由威廉·卡伦·布莱恩特(William Cullen Bryant)和唐宁(Andrew Jackson Downing)发起的城市公园运动;由约翰·巴勒斯(John Burroughs)发起的自然思潮等。

现在可以试想一下,假如没有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说,没有梭罗的文学生态学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基础,我们如何对自然进行综合描述?这显然不可能。再往前推,以罗素(Rousseau)、歌德(Goethe)、科勒律治(Coleridge)、华兹华斯(Wordsworth)、卡莱尔(Carlyle)以及爱默生(Emerson)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超验主义文学对自然大加赞美;此前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描写了茫茫大海,库伯(James Fenimore Cooper)描述了广袤的森林;鲍威尔(John Wesley Powell)以及更早的刘易斯和克拉克则揭露了这个神秘大陆的其他各个方面。

再往前看,在威廉·巴特拉姆的作品中文学自然史异常繁荣;托马斯·杰弗逊和赫克托·圣约翰·德克雷福克尔发展了农牧哲学;启蒙运动和自然哲学中的自然神学思想,以及两者影响下的戴维·科特豪斯(David Rittenhouse)和本杰明·富兰克林在科学方面的成就。再往前,美国大学和一般的学校还未开设博物学课程,美国还没有任何的博物馆,大多数殖民者还没有足够的文学资料和科学设备来研究博物学,那时几乎没有人想过若干年后竟会出现对博物学的专门研究。再往前,美国哲学协会建立,使得那时的自然学家有了社区意识;以及英国北美殖民地宣布独立。在此之前较长一段时期,巴顿(Button)的15卷巨著《自然史》(1749-67)得以出版,它有15个版本和300多种删节版;再往前还有林(Linnaeus)的革命性巨著《植物钟志》(1753)和《自然系统》(1758),它们为自然主义者对地球生物进行观察、分类和描述提供了一个系统方法。

至此,我们只是回顾到18世纪中期,这一时期取得了很多文学和哲学成果。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在实践和技术方面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果再往前追溯,就会发现之前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更少,也更缺乏理解:17世纪,很多殖民者都相信风暴、地震、彗星等自然现象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16世纪,探险家还在不知疲倦地想从海中寻找美人鱼,在大陆上寻找遍地黄金的城市;15世纪,美洲新大陆的荒野对人们来说完全是个谜,哥伦布至死还认为他已经发现了《圣经·创世纪》中描述的伊甸园。

最后,正如我们开始回顾时所做的假设,试想如果没有现有的这些思想观点、研究成果和技术方法为基础,你坐下来,捏着蘸满墨水的翎笔准备写一部自然文学史。带着这样的想象来读书中的文章吧。

[本文选自迈克尔·布兰奇主编《追根溯源》:〈瓦尔登湖〉之前的美国自然主义作品》(Athens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Press of Georgia Press, 2004)。本文为该书的导论,中文翻译版权已由作者授权本刊。]

责任编辑:王俊暐

作者:[美]迈克尔.布兰奇

第2篇:《瓦尔登湖》中生态思想对当前环境保护问题的启示

摘 要:亨利·大卫·梭罗,美国十九世纪最广为人知的文坛巨匠之一, 《瓦尔登湖》是其不朽的代表作。他的书毫无保留地展示了他的自然世界与精神世界展示了他的追求以及他对自然的热爱,并引导读者与他一起去探寻、去思考。与此同时梭罗的自然观多美国生态保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今,如何利用梭罗的生态思想解决环境问题,引起学人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梭罗;生态思想;环境问题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数十亿年生命的演化进程,不断改变着地球的环境,使地球从荒芜不毛之地,逐渐演变成生命的乐园。然而,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地球的环境,使这个星球上许多生物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并且也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翻开人类的史册,就会发现文明的偏颇。当人猿相互揖别,远古的蛮荒燃起文明之火,我们的祖先便开始了主宰大自然的征伐。斗转星移,岁月递嬗,在生生息息的历史进程中,人类以其凌驾万物的智慧,构筑起巍峨辉煌、无与伦比的文明丰碑。正是人类认为自己是大自然的主宰,认为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似乎忘却了被主宰的品格与能量,便让自己为所欲为。于是,在陶醉于以其万物之灵的智慧征服大自然的节节胜利之时,也用可笑的愚昧把破坏和污染环境的祸种植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铸成许多自毁家园的错失。制造工具和钻木取火,都极大的造福了人类。但刀火交加之下,有多少原始森林和广袤草原化为死亡的沙漠,化为光秃的山岭,化为贫瘠的黄土高坡! 十九世纪的蒸汽机吹响了工业革命和现代文明的号角,弹指一挥间,号角已经响彻了近两个世纪。如今,工业革命可谓江河日下,飞速发展,各类工厂遍布地球上的角角落落。但人类却在这号角声中正面临着从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与挑战,那就是危及当今世界的十大环境问题,他们犹如一柄柄利剑悬在人类头上,令人不寒而栗,忧心如焚。如何解决当下的环境问题是重中之重。

《瓦尔登湖》是一部由亨利·戴维·梭罗所著的著名散文集,于1854年首次出版。《瓦尔登湖》是作者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其中文章所体现的生态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引用。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經济的发展给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同样,自然环境的破坏,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对于人们来说,想要使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使国家能够更好地发展下去,环境保护是必须要重视的。梭罗所描述的自然,生机盎然,充满灵性,自然界的一草一木、虫鱼乌兽都被赋予了灵性。在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迅速改变着社会结构和自然环境的时代背景下,梭罗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归纳起来,梭罗的观点是:自然界哺育了人类,人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人类应当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亲密无间、和谐相处。梭罗把上帝称为人类的父亲,把大自然称为人类的母亲.在《河上一周》中他写道:“有时一个凡在自己身上感觉到大自然,不是他父亲,而是他母亲在他内心躁动,而他随着她的永存而获得永生”。在《瓦尔登湖》中梭罗还曾把大自然称作曾祖母“是什么药物使我们得以保持健康、安详和满足呢?不是你我曾祖父的药物.而是我们大自然曾祖母的万能的蔬菜与植物性药材”。在梭罗的笔下,大自然慈善而慷慨,为人类提供阳光、风雨、夏季、冬天.永远提供健康和欢乐。大自然与人类息息相通,它对人类充满同情心。他写道:“要是任何人由于正当的原因而伤心悲痛,大自然也会为之感动……我能不与大地共情怀吗?”梭罗宣称自己在大自然自由来去,成为她的一部分。在《论散步》一文中他写道:“我要把人看作大自然的居民,甚至大自然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社会的一员”。他把自己和自然的关系描写成“美好而仁爱的友情”“亲如骨肉的关系”。在《瓦尔登湖》中,我们看到梭罗眼中的自然是何等的美丽、丰饶、繁茂、洁净无暇、变化多姿、茂密葱郁,一片生机盎然。

梭罗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自然。在对待生活上,他强调简单。梭罗呼吁简单地生活,这对他来说是理想的生活方式,是把自身从物质压力中解放出来的首要方式。梭罗提倡简单生活,那些所谓的安逸的生活不但是不必要的,而且还会成为人类提升的障碍。”他提倡人们在自然力的作用下简单生活,从而跨过障碍,获得为了更高目的的独立和自由。 在瓦尔登湖居住期间,梭罗生活得简单和独立。他自己的“简单”有两方面含义。一为摆脱对物质的贪婪欲望,二为追求丰富的精神享受。为了生活得简单,他提倡接近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在对待自然上,他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梭罗原是个要在人世有所作为而不是个出世的人,然而在两年多的湖边生活后,他看破了“红尘”,感到人世扰扰,荣华富贵不过是一个人的贪婪,他要对之心平气和,一无所求。当然,一个人从对人世有所求到无所求,这是一场艰难的心路历程。人类企图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犯下太多的错误,或许是意识到已对自然造成了无法改变的伤害,因而只能用回归自然来安抚自己的无奈和担忧。梭罗在书中这样表述:“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这真理或许是敬畏自然,崇敬自然,爱护自然,珍惜自然,为自己、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也为这蓝色星球上众多与我们共存的生灵多留下一方净土,一片蔚蓝的天。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心中就会少一些内疚,多一些坦然,对自然多一分感恩与呵护。与美丽大自然携手并进。

参考文献:

[1] 徐迟译,梭罗著. 瓦尔登湖[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 马文娟、管兴忠译,罗伯特·米尔德著. 重塑梭罗[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3] 郑慧. 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浅析瓦尔登湖中的自然观[J]. 安徽文学,2009(4).

[4] 宋丽红. 现代环境问题及保护[J]. 环保科技,2014(12).

作者:李苹

第3篇:瓦尔登湖的读后感

发现内心的新大陆

11级民族学黄海桔

——读《瓦尔登湖》有感

初次听说《瓦尔登湖》这本书,应该是高二那个时候,偶然看到有同学在宿舍里翻阅,当时并不是很在意,也许就是这个不在意,让我错过了很多美丽的风景和邂逅吧。只知道是一本很静很静的书,静到,仿佛可以听到银针坠地的声音。 上了大学之后,曾经好多次地去找过这本书,但是都没有找到,可能,我浮躁的心态也读不下去。半个月以来,我终于完成了多年的心愿,把这本书看完了,想来也不容易。这是一本孤独的书,更像一本日记,猎狗、田园、土地、融雪、汽笛、栗色的马、斑鸠„读《瓦尔登湖》,感受到更多的乃是生命的厚重。孤独是一种难得的境界,梭罗以一种圆融的姿态,向我们阐释了他对自我、对自然、对万物的思考。阅读它,我感觉自己向一艘驰骋于大洋的战舰,沿着未知的航道,去寻找海湾上的灯塔,到最后却发现自己一直禁锢在想象的监狱之中。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梭罗则是一种厚重,他们都是旅人,在寻找一块镜子,从而看到自己所拥有的是何等的少,而他们所未曾拥有和永远不会拥有的是何等的多,只有永远渗透现实,发觉围绕我们的现实,在宁静的时候,哪怕片刻安静,放下灵魂所有沉重的东西,在大自然中、在宇宙奇趣与命运交叉的城堡里,我们才能明白什么是崇高。

梭罗通过自身的实践,告诉了我们一些生活快乐丰盈的秘籍:对物质的要求尽可能的简单,简单得犹如湖边的一片树叶;对精神上的追求永不停歇,最大地丰富自我的灵魂。瓦尔登湖边的生活是那么轻松惬意:“一年只要工作六个星期,就可承担所有的生活费用。整个冬天,以及大半个夏天,我都自由而安静地读书。”“如果我们只尊重不可避免的事和有权利生存的事,那么诗歌和音乐就会在街头回荡。如果我们生活悠闲,办事聪明,我们就会看出,只有伟大和优秀的事物才能永久而绝对地生存,——而小小的恐惧和小小的乐趣不过是现实影子。现实永远使人振奋,令人崇敬。安然坐下,驰骋在精神世界的领域之中,这就是书给我带来的好处。„„我们应该踮起脚尖,将我们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阅读。”他说“大部分时间内,我觉得寂寞是有益于健康的。有了伴儿,即使是最好的伴儿,不久也要厌倦,弄得很糟糕。我爱孤独。我没有碰到比寂寞更好的同伴了”。是啊,反观现在这个社会的大环境,尤其是今天的大学生,浮躁、功利、速度和效率。人们承受孤独的能力越来越差,离开了大众,便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寂寞在大肆蔓延,熟不知,这正是锻炼个人独立思考和独立人格的绝佳机会。在他的行走中,体会自然给予的神力。寂寞在他的观察和思考里充盈并变得很有质感,闪烁美的光辉。《瓦尔登湖》给我们讲述的更是一个灵魂自由行走的历程,是一种没有羁绊的意识做着无规则的流动。在这本书中,梭罗似乎是站在了一个超然的高处――巨大的工业机器消失了,庞杂的社会也已隐去,“满面尘灰烟火色”的人群彷佛原就不存在。只有一个手持一柄斧头的灵魂,在这在最纯净的大自然里采撷精神的诗篇,然后把它们化成清冽的泉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一个至纯至净的深处-只有灵魂可以触及的地方。这让我想到了千年之前陶渊明笔下的那方神奇的水土――桃花源。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渴望的精神圣地,又在另外一个国度重现了,是不是每个文明都是需要一个用以升华的场所来凸现现实的

压力和丑陋,无论是农业文明下的艰难世事,还是工业社会的轰轰吵鸣。都需要一个桃花源或是一个瓦尔登湖来盛放一颗颗渴望孤静的心。

在这个商业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追求这样的生活方式似乎有些逆潮流而行之;可是,在强势商业的滚滚浪潮席卷现代生活每一个空间时,有多少时刻,我们感到家园的缺失、迷惑不已?日渐枯萎的精神世界,又怎么可能支撑一生漫长的岁月呢?

从生态的角度来说,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从古至今很多仁人志士的共同理想,人类的文明进步不应该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发展前提,如果舍本逐末,将对人类子孙后代是一个毁灭性的伤害。即使,我们做不到像梭罗一样清心寡欲,归隐山泉,也要随时注意遏制自己过度膨胀的欲望,珍惜资源,坚持合理、绿色、健康、节能的生活方式,同时更要加强内心世界的改造,充实头脑。内心宁静了,人也就宁静了。

无法拒绝物质,又无法融合到追求物质中,是很多人感受痛苦的本源吧!生活在凡尘俗世里,面对的是吃喝玩乐的诱惑,无法拒绝的是生存的压力。当忙忙碌碌被迫成为一种习惯时,当喧嚣浮华成为我们得以生存必须的外在环境时,我们怎么找寻去瓦尔登湖的路,我们是要迷路的。也许此刻的我们在感慨,感慨生活的不易与多艰。但是这不应该成为我们逃避的借口,即使我们前行的背包里充满了俗世的印记,甩也很难甩掉。瓦尔登湖不是海市蜃楼,它存在于我们的内心,内心的满足才是我们幸福的来源。当原始的欲望得不到遏制的时候,就算得到世界也是不会罢休的。我们依旧会感叹,但愿,让我们感叹的瓦尔登湖越来越少。回想我的这些年,也是够折腾的了;但是我一直没有想明白,我的人生之所以成为这样的原动力在哪里?就在这一刻,读到瓦尔登湖,我豁然开朗。我所不能忍受的是无知的贫瘠,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无聊和虚度。我追求的应是,通过不断地思考、汲取,不停地超越昨天的自我,感恩生活,达到一种个体生命永恒向上的姿态。

每个人的心中,都应有一个瓦尔登湖。

第4篇:瓦尔登湖的读后感小学

一直以为《瓦尔登湖》讲的是湖,读完才知道它记录了梭罗两年多的生活和心路历程,记录了他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他在自己建造的小木屋旁开垦荒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快乐、悠闲,做着自己想做的事,不受外界的干扰。他与自然交朋友,与森林、湖水、飞鸟、游鱼对话。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

《瓦尔登湖》代表了一种完美的生活方式,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或许在不知不觉间梭罗已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然而,我们现在还有多少人愿意亲近自然呢?

在纷扰的城市里我们离自然越来越远,看风景不需要在户外,只要有网络就行,随便一搜索心中所想的就呈现在眼前了。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每天上学都要早起,放假了自然会睡到很晚才起床,就算是出去玩也不会在意路边的风景。大多数时候我们出去都成了“有目的”的,我们总觉得大自然离我们很近就在窗户外面,但慢慢地我们却与大自然渐行渐远。

我喜欢旅游,到各种地方玩,但当我待在家里时我就不想再出去了。每次去外婆家我总是喜欢和妹妹在楼上,等到吃饭时再下楼。老妈总是会喊我到楼下来,有时喊我帮忙做事,有时叫我陪她走走,看看田里的景色、田边的植物。可每次但凡是第二个我都会在楼下站一会儿敷衍老妈,因为我觉得田里的景色没什么好看的。但其实这些风景和外出旅行时的那些著名的风景又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只是我觉得这些太平凡普通罢了。

然而出去游玩时我们又能有多少亲近自然呢!我们只是匆匆地在那里走过,最后再留下点纪念,但我们却并不了解它多少。

在看《瓦尔登湖》时,我在羡慕的同时也很佩服梭罗。他喜爱自然,他一直留在瓦尔登湖做着他喜欢的事。他追寻着自己的内心,与山林为友。要是在以前,如果让我一个人待在那里,就算有再美的风景我也无心欣赏,因为我觉得一个人太孤单了,再美好的风景也会变得单调。我更不会想着与动物植物做朋友了。但现在看过此书后,或许我也会像梭罗那样了——把自己的心带到大自然里,体验一回没有任何困扰的生活。

梭罗并不因为孤独一人而感到寂寞和无趣,正如他所说:“我的生活本身成了我的快乐,而且永远不失去新意。”他把自己的灵魂带到了大自然中,所以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变化,于是看似平淡的生活在他眼中又别有一番新意。

梭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们所追求的大部分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舒坦,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有大的妨碍。为何我们不尝试着摒弃那些奢侈品,回归人类最初的愿望——与自然亲近并融合呢?

我们是时候回归自然了,让我们带着一颗最纯净的心走进自然,去发现曾经遗失的美好。

第5篇:瓦尔登湖的读后感大全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瓦尔登湖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瓦尔登湖的读后感1

梭罗的《瓦尔登湖》以春、夏、秋、冬四季为线,串联起他在瓦尔登湖畔进行经济实验的始末,留给我无尽的想象与羡慕。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领悟“人可以活得很简单,很从容,不必为了那物质财富而丧失了人是万物之灵的崇高地位”的道理。作者在《瓦尔登湖》中以瓦尔登湖为中心,辐射到周围众多地方,描写了他“以禽兽为邻”,在“豆田”耕作,与“村子”中的人交往等诸多生活细节。最后作者又以“春天”结尾,给我们奏响了新的生活乐章,并且他在“结束语”一篇中,这样说:“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看!这是一位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的自然主义者,多么令人羡慕。

梭罗生活的地方是瓦尔登湖及其周围地区,但他细腻精致的笔调,却把我们带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他谈“瓦尔登湖周围的鸟、树、草、虫子”,更谈“更高的规律”。他认为,从一种特殊的意义上说,渔夫、猎人,及其他人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他从个人的劳作中提升到更高的人类法则,令我们视野开阔、高屋建瓴。在《瓦尔登湖》中,许多段落值得一品再品,让人陶醉。他在描写“倍克田庄”时,这样写到:便是德罗依德也要放弃他的橡树林而跑到它们下面来顶礼膜拜了。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地方,多么的令人神往。

在整部《瓦尔登湖》中,自然一直是主要背景,以大地为席,以苍穹为盖。梭罗在广阔的天地中像农夫一样耕种、收获,他很高兴,他说:古老的诗歌和神话至少表明,农事是一门神圣的艺术。在从事农耕的过程中,他也不忘“阅读”。即使在19世纪梭罗也感慨道:他们深信一本《圣经》的智慧就足够了,余生便在简易读物里荒废天赋单调地生活。在商品大潮的汹涌翻滚下,现代人的心灵像扁舟入海,漂浮不定。物质的丰裕,精神的贫穷。我们的身体一再扩充,而精神的领地却时时荒芜着。听听梭罗的忠告:多余的财富只能买到多余的东西。灵魂的必需品,金钱一样也买不到。这样的忠告如梵音,对于我们无异于醍醐灌顶。

徐迟说:“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对于春天,对于黎明,都有极其动人的描写。”让我们追随着梭罗的足迹,抛弃那物质所带来的烦闷苦恼,感受那恬静美,聆听大师的哲音。瓦尔登湖的读后感2

一百六十多年前,一个叫大卫梭罗的美国人幽居在瓦尔登湖畔三年光阴,独自一人建造了小屋,并渔猎,耕耘,沉思,写作,最后诞生了一部伟大的散文集《瓦尔登湖》,每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被深深吸引了,时至今日该书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影响深远。

我们仿佛看见一个叫梭罗的28岁的年轻人,孤身一人来到距离康德镇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在最短的时间里,花了不到28美元,用自己的双手在湖畔盖起了一座实用的小木屋,并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梭罗自食其力,他在小木屋周围种豆、萝卜、玉米和马铃薯等农作物,用收获的果实来填饱自己的肚子和补贴家用买生活必需品,完全靠自己的双手过了一段原始简朴的隐居生活。

无论是晴天丽日,还是风雨雷电,都可以看见梭罗独自穿行于郁郁葱葱的大自然中,就一个人,十分简单,十分安静地面对着那片湖水和那片山林。生活犹如春水般的不凉不热,又有如夏日中的黎明时分,充满神秘和阳光的气息。

文中,梭罗描述了一百个爱尔兰人在冬天从剑桥来瓦尔登挖冰的故事,他们带来各种工具,把湖上的冰切成方块,然后装车拉到市场上出售。挖冰人的行为是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深深刺痛着梭罗,他尖锐地批评道:他们“剥去了瓦尔登湖的唯一的外衣,不,剥去了它的皮,而且是在这样的严寒的冬天里!”在梭罗看来,这些冰决不是商品,而是灵性与美的大自然的化身。它会给你启示,净化你的心灵,使你在大自然中找到永恒。

梭罗以自己的实践向读者展示着,鼓励人们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通过自己的生活实验,告诉世人不要被繁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假如人们能过宇宙法则规定的简朴生活,就不会有那么的焦虑来扰乱内心的宁静。”

作者通过细腻描写瓦尔登湖美丽的湖光山色,展现了他对大自然不同寻常的丰富感受和与大自然亲近的天性,表达了他皈依大自然的心愿和对破坏大自然行为的斥责。

现实生活的压力与紧张,使我们每个人都套上了沉重的枷锁。梭罗的世外桃源和简约生活,可能也是多年以后你我的期盼,至少是内心深处的。瓦尔登湖的读后感3

《瓦尔登湖》是梭罗的一部描绘自己在瓦尔登湖畔生活的散文集,中间夹杂着他的许多思考,这本书在美国人的心目中是构成美国精神的重要著作。这本书我最推崇的是关于自我的觉醒,去思考找寻人生的意义,而不要再追求物质丰足的道路中迷失了自我。

我同时也不是很喜欢这本书,可能我是自身的品味问题。

第一,我不认同梭罗的自然主义,我认为自然不可爱,自然不美丽。自然就是自然,美丽与可爱只是你自身的感受,你在城市里待久了你看乡村风清月皎;我在乡村待久了,我觉得城市的高楼大厦壮丽雄奇。高楼大厦,人山人海何尝不是自然的一部分。

第二,我觉得他的生活实验很不严谨。他可以说出不需要买盐的那一刻,我就跳过了这一章。还有一个事实是,他不会写他经常回家拿吃的,他的母亲也经常去给他点心,更不提他老去爱默生家蹭饭,所以他的生活实验不是一个封闭体系,不足为信。不过生活实验的正确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对于结论很推崇,即物质的多少不能决定人的幸福与否,这个结论我是肯定的,推论之物质的丰腴也能使人很好的思考不是么,非要整的惨兮兮?

第三,我感觉他行文中有股子酸腐味,就是众人独醉我独醒的调调。我不是这么觉得的,我觉得劳动人民不是愚昧麻木的,是活色生香,自小我就喜欢听家里的女人长辈们在晚饭后家长里短,我觉得很有意思,可能在梭罗的眼里这些人是‘再想想这个国家的妇女吧,她们整天忙着给梳妆台的椅子编织坐垫,对自身的命运完全没有丝毫的兴趣!仿佛她们能够在浪费时间中永生。’她们在我眼里都是熠熠生辉,充满生活的气息。人类需要梭罗思索生命的意义,也需要辛苦的芸芸众生创造物质支持梭罗。

以上所有论点都加上了‘我觉得’,因为这是我自己的拙见。一个人或者一种思想受追捧或者需要被美化,很多时候是因为这个时代需要他,我只想说梭罗鼓舞我们找寻自我,肯定不希望我们盲信某种思想,望都要在批判中找到自己的思想与生活,因此我觉得人的幸福就是在思考中找到自己路并不断前行,拥抱世界,拥抱文明。瓦尔登湖的读后感4

一百六十多年前,一个叫大卫梭罗的美国人幽居在瓦尔登湖畔三年光阴,独自一人建造了小屋,并渔猎,耕耘,沉思,写作,最后诞生了一部伟大的散文集《瓦尔登湖》,每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被深深吸引了,时至今日该书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影响深远。

下午,反反复复地读着梭罗的《瓦尔登湖》,真的很感动。他的文字是朴素的,但他的思维是独特的。我确信那是一个睿智的老人。我知道他在瓦尔登湖独居时年纪并不大,即便死去时也称不上“老人”,但他却给我一种唯有老者方有的广博、沉稳和智慧的感觉。他与孤独为伴,但并不消沉。他那么热烈地爱着自然,用孩子般的想象遨游并描绘着自然。他积极地探索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坚定地维护着自然的古典生态。他相信:人类唯有在大自然中才能保有自己的纯美天性。所以热情地讴歌着心中的女神——瓦尔登湖,这又何尝不是每一个人心中应保留的一块圣地呢?

我们仿佛看见一个叫梭罗的28岁的年轻人,孤身一人来到距离康德镇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在最短的时间里,花了不到28美元,用自己的双手在湖畔盖起了一座实用的小木屋,并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梭罗自食其力,他在小木屋周围种豆、萝卜、玉米和马铃薯等农作物,用收获的果实来填饱自己的肚子和补贴家用买生活必需品,完全靠自己的双手过了一段原始简朴的隐居生活。

作者在瓦尔登湖畔追求孤独,实际上也是在追求深刻,他想在孤独的心境中对人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孤独催生了他的深刻思想。“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这是他的心里呼声。

去拜读这本心灵的教科书吧!它会让你不虚此行。

尽管我们不能够像梭罗那样去体味孤寂的山林生活,尽管瓦尔登湖已经永远的消失,但这些都不能阻碍我们在自己的内心里拥有一泓清澈的瓦尔登湖,时刻都能让心灵得到淘涤,按梭罗所说,到你的内心探险去吧!

瓦尔登湖的读后感5

瓦尔登湖已经在枕头边过了快一年,却只翻阅了小半本。它有时候会出现在浴缸边的木头架子里,有时候是在挑窗冰冷的大理石上。无论是夹杂在各种浴液的清香中,还是攀援屋外晦涩的阳光时,都那么默默,不引人注意。

这本书太寂寞,使我不敢沉入到那湖边的风声中,不敢张望那松树小屋下的荫凉。梭罗在那里想要寻找到的生命思考,关于永恒,关于生之意义,关于经济,科技发展,新闻内容之类攀附于物质的追求的鄙夷----于我是有水中月般迷幻的魔力,而现实却赤裸裸得提醒自己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倚靠现代物质文明生存的女子。空有一腔自命不凡,实则一无是处。在精神的虚空和物质的虚空间无奈徘徊又徘徊。

是寂寞在蔓延。

从精神到物质的寂寞。从物质到精神的寂寞。

窘于交流的人,大多喜欢独自思量。梭罗的寂寞因为充满了他的个人智慧显得优游。他独自的倘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用脚度量大地的旅行更为节约,无论时间精力。在他的行走中,体会自然给予的神力。寂寞在他的观察和思考里充盈并变得很有质感,闪烁美的光辉。

我羡慕这样的寂寞。独自漫步在美丽的景色里也曾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从什么时候开始被丢掉了呢?那些用眼睛,用鼻子,用皮肤感知的季节变换,那些突然涌入内心的对自然的膜拜,那些空无一物却活泼泼思考的日子,那些从现实建树上没有任何意义的快乐,随着什么都不见了呢?

无法拒绝的物质,又无法融合到追求物质中,是很多人感受痛苦的本源吧。

比如穿过那片森林贩卖各地物资的商人们,他们是有确定的商业目标,有追求的商业利润值。在这些数字的指导下,生活也应该是充实忙碌的。无论在梭罗看来,那些人如何脱离了智慧追求无尽的愚蠢。人只有一生,把这一生充满就是快乐的。也许用虚空的思虑,也许用有形的物质。

寂寞来源于无法沉默在虚空的思虑也无法追逐进棱角分明的名利场。

我终将一直寂寞。无论有没有《瓦尔登湖》。瓦尔登湖的读后感6

一杯清茗,一本《瓦尔登湖》。茶香扑鼻,书香亦入心,仿如一泉湖水缓流心里。心间澄澈,扫去纤尘;心境涤荡,静如秋水。

当工业文明与喧嚣社会开始挤压人类、侵蚀人性时,一位智者,却开始独自生活在自己建造的小木屋里,渔猎、耕耘、沉思、写作.....成为他简朴生活的全部。生活简单却不乏诗意,人生平淡亦不失惊喜。

“我的房屋建在一个小山腰上,紧挨着一大片树林,掩映在青嫩的脂松与山胡桃林之间。房子离湖有六杆之遥,门前有一条狭窄的小路通向小山。”智者用质朴无华的言语表达出他对小屋、对山林、对大自然的热爱。生活本自简朴,亦或需要的是一片宁静的思绪。甚者,他留给生命的,更是一片广阔的空间。于人、于己,应是宁静与休息。就如书中提到“人们来到这里,充实了小屋。不需要更多的款待;休息就是盛宴,一切顺其自然;最崇高的心灵,最能怡得自然。”对生活的憧憬,对大自然的热爱已经达到一种无形的境界。特立独行的他,怀着一颗质朴纯真的心踏上了这段心灵之旅。如画美景、青青豆田、恬静湖泊.....怎会错过这一道道风景?

我常想,是什么让魏晋的竹林七贤遗世独立?北宋为什么会有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梅臣?甚至连曾国藩也用“有诗书、有田园、家风半耕半读”的联句来劝勉自己的子孙?直至《瓦尔登湖》,这本寂寞的书,这本需要安静的灵魂和思考的头脑方可展开延读的书。诚然,他们选择隐逸生活的原因和目的尽不相同,但开始意识到心灵的版图因喧嚣尘世而变得越来越小时,他们选择一方怡人的净土来承载一片纯洁质朴的梦想....

再说这位智者-亨利.大卫.梭罗,一位勤恳的文学“农夫”。他静静卸载城市的喧嚣,用心灵写下超越浮躁的孤寂。他让我们思考人生,使我们的心如净水般澄澈;他让我们敬畏生命,原来一个人的生活可以如此简单却又芳香扑鼻。

“比起我们的生命,湖水多么美丽!比起我们的性格,湖水多么清澈!我们从不曾听说它做过什么可鄙之事。”

找到了吗?那片安静的湖泊!瓦尔登湖的读后感7

夜已深,翻开《瓦尔登湖》,重温着这些句子,心中不免再次泛起了涟漪。

梭罗笔下的这个“世外桃源”,就像一位窈窕的淑女站在朦胧的雾中,令人无比向往、蠢蠢欲动。书中的句子,总能猝不及防地击中我们的内心深处,或引起强烈共鸣,或引发深度思考,或令人深思向往......

读《瓦尔登湖》,我们可以听得见蛙声和鸟啼,看得见湖水的波纹和林中的雾霭,处处蕴含着返璞归真的美丽。他记录了观察与体验大自然最真实的模样,为其赋予了通俗的哲学意义,这正是梭罗超越众人所拥有的一切所在。反观如今,充斥着追名逐利、物质要求的时代,恐怕难以找到如此沉淀,专心体味生活意义的仙露琼浆了,让人们的心灵从沉重的物质中解脱出来,回归瓦尔登湖畔那种恬淡、宁静的状态,呼吸自由的空气,体味什么是真正的生活,那些唤醒了我们沉睡的旧梦。

读罢此书,我脑海中隐隐出现了一个头戴草帽、短褐穿结、带月荷锄的人——五柳先生。

梭罗和元亮兄竟真有些相似,两人都因厌恶世俗的追名逐利,厌恶趋炎附势的污浊世风而隐居,都好自然、乐山水、爱流年,梭罗也曾在瓦尔登湖畔“种豆南山下”,两人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隐居时间了,梭罗只隐了两年多,而陶渊明却是藏了半辈子。

其实对山水的偏爱不在于隐居时间的长短,时间只是人们想象与虚构的产物罢了,重要的是心。隐居只是一种方式,而在心中留一片“瓦尔登”才是最具意义的。

劳动或创造的目的是与大自然或万事万物进行心灵的联系,这个过程才有意义。作者最终离开了瓦尔登湖,为什么呢?不是因为厌倦,而是因为他发现,其实所谓的世外桃源只存在于自己的内心。如果你内心贫乏、无法平静,就算环游世界,对你而言也并无差异,瓦尔登湖是你永远找不到世外桃源,是想得而不可得的诗意生活,因为它只会存在于你的心中。

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心中的瓦尔登湖。瓦尔登湖的读后感8

我的.一位书友读《瓦尔登湖》已经20年有余。或许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在瓦尔登湖的故事里,读出不同的味道吧。

算上最近这次,我是第四次阅读它。前两次读来“艰难”,一知半解遂而放下它。虽然其自然之理,哲学之思,有独到之处,但颇有难懂晦涩的地方,一如那失去了的猎犬、栗色马和斑鸠的寓言。

后来在我深爱的岛城,在静谧的乡间,我倒是真正意义上读完了它。那是黄昏之时,乡村被黑夜笼罩,周遭悄无声息,心也渐渐安静,览读此书,顿觉有滋有味,在那个夜深人静的时候,竟也生出清澄见底,为之神往之感。有时想,是否白天的繁忙浮躁让我沉不下心投入这本寂寞却也让人平静的书。凡用心者,皆能动心,梭罗用他的沉静,在文字里尽现清新与惬意。他的《瓦尔登湖》物我相观,到达了述景文字的至高境界。

1845年3月,梭罗借来一柄斧头,走到瓦尔登湖畔的森林里,开始砍伐一些箭矢似的,高耸入云而还年幼的白松……那是愉快的春日,人们感到难过的冬天正跟冻土一样地消溶,而蛰居的生命开始舒伸了。他的工具仅有一个斧头,但他很快便造好了一座坚实得足以避风挡雨的小木屋。与湖为伴的日子里,清晨与朝露为伴,白天与劳动相融,晚上与清澈的湖水交流。湖给了他水源,树木给了他冬日生火的材料,土地给了他劳作的田园,鱼虫鸟兽赐予了他天下最原始的视听体验,他早已与这片湖泊这片天地融为一体,自然给了他最美的馈赠。“我生活在瓦尔登湖,再没有比这里更接近上帝和天堂,我是它的石岸,是他掠过湖心的一阵清风,在我的手心里,是他的碧水,是他的白沙,而他最深隐的泉眼,高悬在我的哲思之上。”他坐在湖畔,畅然呼吸,定神观察,近身倾听,安静思考。透过瓦尔登澄澈的湖面,如镜子般照见到内心深处的情愫,那片滋润了他的湖水,也成就了他的精神高处。瓦尔登湖的读后感9

很早就听说过梭罗写的这本书《瓦尔登湖》,阅读这样的经典文学作品总是让人精神愉悦,特别是作者所写内容皆是亲身所为,在这喧闹的城市中,在这样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阅读这样的名著会使人的心灵像夜晚的天空一样宁静,工作一天的疲倦感也减轻许多。这样一本适合在夜深人静时,细细品味的好书是难能可贵的。

文中作者用细腻优美的语言,详尽记述了两年多的湖畔生活,从中可以感受到梭罗对于瓦尔登湖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才促使作者静静地在湖边度过了两年多的日子,写出了如此经典的著作来。这使我不禁想起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与陶渊明不同的是,梭罗主动将自身置于近乎原始状态的湖畔,拥有的只是一座小木屋和简陋的生活器具,却靠着强大的内心世界,在湖边孤独的生活着、创作着,写出了这部不朽的文学作品,让人着实感到敬佩。

现代社会发达的生产力,创造了先进的文明社会,但是伴随而来的还有人们无限膨胀的欲望,很多物品的发展甚至脱离了其本身的功能,为了换更大的房子,更高档的汽车而拼命的工作,忽略了身边许多美好的事物。更有甚者成为了金钱的奴隶,放弃了道德良知,突破了法律底线,被社会所抛弃。作者在文中展示了另外一种价值观,抛弃名利,做回真实的自己,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很值得现代人们学习和借鉴。

读过本书后,我也一直在思考自己的生活,从学校毕业后一直努力的工作着,生活也从学校那种简单规律变得复杂起来,失去了思考的时间。梭罗书中所提倡的那种简化的生活,不被外界纷繁复杂的事物所迷惑,直面生活本质很值得我去深思。梭罗最后提到“不管你的生活多么卑微,那也要面对它过下去;不要躲避它,也不要贬损它,生活毕竟不像你那么要不得吧。”因为,在梭罗看来,生命永远没有想象中的恶劣。这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给予我莫大的鼓励和信心,是我从文中汲取的最大收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送给正在奋斗中的我和朋友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不懈的追求。瓦尔登湖的读后感10

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隔阂了文明与原始的距离,横亘了喧嚣与平静的对话。亨利.梭罗以沉思者的身份,独自隐居在他双手搭建的木屋里,在康桥德城的瓦尔登湖上,过着与世隔绝的清贫生活。建房、开阡陌、种豆,“一蓑烟雨任平生”。

他说:“来到这片树林是因为想过一种经过省察的生活,去面对人生最本质的问题。”瓦尔登湖很美,梭罗乐此不疲重复着单一的事情,钓鱼、烘焙蛋糕、接受访客;一天虔诚劳动休憩、阅读。瓦尔登湖很美,晨昏下变幻的树林,四季迥异的湖面,沼泽上低飞的鹰隼。那是青春女神赫柏经过的伊甸园,即使经历凛冽、炎热,仍不变春天漫溯的蹁跹。“若至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在纤尘不染的美中,我们开始“省察”文明人需要铅色冰冷的物质世界。

“文明人走过的足迹,只留下一片荒凉。”原始与文明,隔了时间,隔了人本质的迁途。在那个茹毛饮血的年代,人们敬畏它,爱护它;但在这个日日笙歌的年代,人类挑衅它、剥削它!这是一张在私欲中暴露的人类狰狞的面孔!“你侮辱着大地,居然还敢议论天堂。”梭罗愤懑地说,但尽管如此,瓦尔登湖仍在生长着,如同大自然宽恕了我们无节制的打击,以强者的姿态,漠视了我们可笑的癫狂。

大自然的美是一种本返璞归真后的自由。李太白懂这个道理,仕途失意流连祖国山河,一壶酒饮尽蜀道庐山白帝城;陶潜懂这个道理,傲骨不为三斗米折腰,隐居“中无杂树,芳草鲜美”的桃花源;周庄懂这个道理,论鱼梦蝶逍遥游,不争世俗与天共生与物为一。

孟子曰:“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家中的长者说“靠山吃山,吃山养山。”自然的馈赠,是古人珍惜的,乃我们践踏的,我们视如草芥的,将来人们视如珍宝。

大自然是贫匮而风雅的智者,安之若素走过颠沛流离的岁月,被战火、硝烟泯灭了模样,却依旧笑傲人间。而我们,要做仁者,仁慈宽厚对待环境,才能永存。

【瓦尔登湖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1.《瓦尔登湖》的读后感

2.瓦尔登湖的读后感小学范文

3.《瓦尔登湖》的读后感650字

4.《瓦尔登湖》的读后感范文

5.关于瓦尔登湖的读后感三篇

6.瓦尔登湖的读后感700字

7.《瓦尔登湖》的读后感600字

8.有关《瓦尔登湖》的读后感

9.散文集《瓦尔登湖》的读后感

第6篇:瓦尔登湖读后感

看着《瓦尔登湖》蔚蓝色的封面,清澈的湖水照映这远方的树,云,天空,又透着迷雾,朦朦胧胧,隐隐约约,这样的画面就像书的内容一般,有着说不出的一股清凉气息。作者梭罗在1845年的春天,在老家康科德城的瓦尔登湖建起了一座木屋,和动物们一起生活,事事自力更生。在两年后,他回到城里,把自己两年来的记录下来的见闻整理好,参照这些才写出了这本《瓦尔登湖》。这位睿智的老人在字字句句之中都透露着自然与环保的主题,用朴素清新的话语来向自然致敬。

梭罗在书中这样表述:“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在仔细研读了《瓦尔登湖》,感悟梭罗的心境后,我想这真理便是回归自然,感悟生活吧。

事实上,梭罗原来也是要在人世有所作为而不是个出世的人,然而在两年多的湖边生活后,他看破了“红尘”,感到人世扰扰,荣华富贵,不过是一个人的贪婪,他要对之心平气和,一无所求。他的这种行为,这种思想让我联想到了我国古代东晋的大诗人陶潜。他们两位强调农耕之乐,自给自足,自力更生,他们不是单纯的隐士情结,而是谦逊真诚的与大自然亲近。他们与山河呼吸,与草木友伴,在当时浑浊的世上留下了一颗清白的名节,还有卓越的作品。正是回归了自然,他们才能有如此身后之名,才成就了一代文豪。

在今天,城市生活越来越便捷和考究的今天,又有谁向往自然呢?土地越来越紧张,自然生态环境日益萎缩的今天,有此梦想的人又能到何处实现呢?现代生活给人类提供了几乎随心所欲的舒适,水泥建筑抒情地摩天大楼,水泥路面光洁少尘,而地下水却在不断地下沉,天空出现臭氧空洞,酸雨腐蚀我们的视觉。我们得到的这一切都是自然给予的,但我们面对恩赐的同时又做了些什么?人们的心变得浮躁,变得贪婪,变得急功近利,大家贪图利益,不折手段,一次有一次背叛道德底线。在这样的境况下,单刀我们不应该让心灵回归自然吗?

梭罗相信:人类唯有在大自然中才能保有自己的纯美天性。是啊,我们的一切皆是自然所赐,人类不断地征服自然,又何尝想过和平相处?梭罗那么热烈地爱着自然,用孩子般的想象遨游并描绘着自然。他积极地探索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坚定地维护着自然的古典生态。这样的心态正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啊!平静一下自己的心,宁静淡泊地生活一下,看看周遭的事物,想想人生的追求,也许便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读一读《瓦尔登湖》,让心沾染一点湖水的静谧清凉,多一分恬淡与洒脱,少一分浮躁,这不是时髦,而是必需。

第7篇:《瓦尔登湖》读后感

别让一粒沙成为成功的障碍是我读完这本书之后的最大感觉。“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乍一看,有一种冷冰冰的感觉,象是告诉我们对上级要求无条件服从,可读完之后,才发现它是在强化我们要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其核心是敬业,责任,服从,诚实. 每一天,我们仿佛都在焦躁地等待.等待我们被委以重任,来施展我们的抱负,尽显我们的才华,而不甘于庸庸碌碌,平平凡凡了此余生.诚然,这无可厚非.但是,当每一天我们所做的依然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时,我们开始自怨自艾,怨天尤人.对待平凡琐碎的工作,缺少热情,敷衍了事.然而,殊不知机会就在这些无谓的嗟叹中悄悄地溜走了. 在以前的工作中,总是不自觉的把困难的事情交给别人或不断的拖延,从而也就造成了被动和工作的平庸,由此也就产生了不被重视的心理,进一步影响了工作的效能和积极性。在认真学习了《没有任何借口》一书后,对我有极大的震动:正如书中所说的,拖延的背后是人的惰性在作怪,而借口是你对惰性的纵容。

当你在抱怨的时候,实际上你是为自己找借口,而找借口的唯一好处就是安慰自己;我做不到是可以原谅的,但这种安慰是致命的,它让我们对现存的状况开始无动于衷,并且给你一种心理暗示;我克服不了这个客观条件造成的困难。在这种心理暗示的引导下,你不再去思考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方法,哪怕是只要改变一下角度就可以轻易达到目的。

当一个人把实践和行动当作一种习惯,那么基本上他就已经离成功不算太远了,成功往往距离混沌中的。

智者善于以小见大,从平淡无奇的琐事中参悟深邃的哲理.他们不会将处理琐碎的小事当作是一种负累,而是当作是一种经验的积累过程,当作是做一番宏图伟业的准备.不厌其烦地拾起细碎的石块,日积月累构筑起来了却是高耸雄伟的城堡.只有站在城堡俯瞰脚下的壮美景色时,你才会体味到这些小事的重要."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相反,那些对琐事不屑一顾,处理问题时消极懈怠的人,鲜有成功者.这类人往往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成功对他们来说就是等待一个天上掉馅饼的机会. 感谢费拉尔.凯普先生,正是他的阐述把"没有任何借口"的内涵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感谢那些令我尊敬的西点人,正是他们的真知灼见让我对"没有任何借口"这一理念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把握.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习惯能给我们什么?《没有任何借口》这本书将会带给我们走向成功的力量。 那么,我们不马上行动,更待何时?

一百多年前的工业革命时期,一个叫大卫梭罗的美国人幽居在瓦尔登湖畔长达两年半光阴,他独自一人建造了小屋,在那里捕鱼、耕耘、沉思、写作,最后诞生了一部伟大的名著《瓦尔登湖》。梭罗毕业于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但距毅然选择扛着锄头到瓦尔登湖畔一片再生林处开荒种地,依层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不过我认为梭罗选择心灵既自由同闲适,选择着简朴、淡薄既生活。让人尊敬。试问,谁愿意丢下名和利只身一人退隐到森林之中。在当时那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作者冒了的大忌,特立独行,挑战传统的思想,实在令人敬仰。而梭罗心中的这种魄力,这种不带世俗观念的思想,让我对这本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的思想就如同一丝清风,不着痕迹地让我精神一振——一种快乐的简朴的生活!时至今日,该书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它也入选了美国国会图书馆评出的“塑造读者的25本书”。在寒假,我有幸读到了这本书,在这本书中作者对瓦尔登湖的描写颇为有趣:“泛舟湖上,四处眺望倒影,我发现了一种无可比拟、不能描述的淡蓝色,像浸水的或变色的丝绸,还像青锋宝剑,比之天空还更接近天蓝色,它和那波光的另一面原来的深绿色轮番地闪现,那深绿色与之相比便似乎很混浊了。这是一个玻璃似的带绿色的蓝色,照我所能记忆的,它仿佛是冬天里,日落以前,西方乌云中露出的一角晴天。可是你举起一玻璃杯水,放在空中看,它却毫无颜色,如同装了同样数量的一杯空气一样。”这也是十分令我向往的地方。正如徐迟先生在《序言》中所说:“《瓦尔登湖》是一本静静的书,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它只适合在“寂寞和恬静”时阅读,静静地读,读得静静。我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瓦尔登湖》是属于心灵的。

努力去做一个自由的人既幸福又卓绝,因为选择和放弃从来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歌德巴赫猜想。当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他的名作《林中路》中深入探讨了这个命题,其实他没有给出我们答案;然而大卫.梭罗却在他描述瓦尔登湖的美丽文字中,宁静又雄辩地给出了自己的一种回答。

生命之道,大道至简,大智无声,方自成博大,自现精华。

人,匆忙而过,有谁读得懂自然空然无求的境界?也许,梭罗读懂了,读懂了那远离喧哗的恬静。距系探求紧实实在在既生活。

佛云: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胸怀空空,却留有万花出香。那里有蓝天的旷远,白云的飘逸,溪流的秀美,绿叶的悠然。选择壮阔?选择显贵?选择平静?或是选择隐退?

人应该学会摈弃复杂,学会简单。在最平凡无实的生活方式中寻求新奇,让自己的精神世界逐渐成长。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去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湖泊,一个能洗净自己心灵的湖泊,一个能让你变得平静、自在、坦然、简单的湖泊。可是茫茫人海中,到底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像梭罗一样回归本真。摈弃所有的世俗眼光,只求做最真的自己。如果我们少一些贪婪,少一些索取,如果人间多一处瓦尔登湖,人类就会多一条后路。这该是《瓦尔登湖》的一句隐语吧。

梭罗在书中这样表述:“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我想,这真理该是:热爱自然,创造生活。反观现在我们富足的生活,虽然不能像梭罗那样幽居山林,虽然当年的瓦尔登湖已时过境迁,虽然如今自然在一点一点被人类吞噬,但他们都不妨碍我们每个人在自己心里保留一片纯净、安逸的瓦尔登湖。正如梭罗所言,我们即将在自己的内心畅游!

《瓦尔登湖》依本书以春天开始,经历了夏天,秋天和冬天,又以春天结束。正表现左一个生命既轮回。

希望通过依本书,读出清淡、读出真谛。当我们也能在心中勾勒出自己的“瓦尔登湖”,我们就会在自己的人生里获得这样恬然的生活姿态,月光般明亮却内敛,月光般平静却非凡,隐居只是一种选择,是否选择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日夜风尘仆仆的路途上,心内心外都要撒满一路月光。

第8篇:《瓦尔登湖》读后感

读了《瓦尔登湖》一书后最大的感想就是梭罗对“孤独”和“寂寞”的喜爱与“只需生活必需品,不为世俗而劳心”的生活主张。我自然也被梭罗对瓦尔登湖五光十色的描写所折服,也惊叹他对雨中的瓦尔登湖观察的细致入微。当然还有他笔下那冬日的生灵与景色同样吸引着我。不过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他对独处的情有独钟和个性的生活主张。

只需生活的必需品,不为世俗而劳心。去热爱自然享受自然。既使在现在吧、社会中,也可以去发现乐趣,寻找幸福。活在现在的社会中,就有现在的活法。我认为,本质上都应该是提高自身,使自身不低俗的娱乐。可是总有那么一些人总是会跑偏的。有整日忙碌却不知为何的人,有追名逐利的人而忽视身边美丽的人,有得到财富却没有机会再去享受的人。有时候,社会大多数人的思想太浅了(个人观点),人们做事生活太浮于表面,去追求与自己不相关的东西。

还记得,在我初中的时候,那时周末在家看电视。村里的一位30几岁的阿姨来找我爷爷。找我爷爷干什么呢?帮忙杀鸡。我心里就纳闷,都那么大的人了,居然鸡都不会杀。我虽然没杀过,但是要我动起手来,稍稍摸索一下还是能杀好一只鸡的。我当时在场,不知道是笑好,还是去帮忙杀鸡。

杀鸡这等小事里面也有着学问。课余时间在外兼职时,和一位师傅聊天。得知杀鸡如何杀的快。师傅说杀鸡的时候口子要小,血要慢慢的放,鸡是不会挣扎的。连鸡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我惊叹:“蔡师傅,厉害,不愧是师傅啊!”蔡师傅低调地说。着也是杀多之后的感悟出来的。

从普通的杀鸡到到快速杀鸡,对厨师来说是一个飞跃。作为一名物理系的学生,从物理学角度看,这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以及其深远的意义。这样的一个过程可能所包含的甚至有改变世界的潜质(很多时候人们没有注意或者坚持下去)。在这里不得不说明一下,我是始终充满着幻想的。正是从这样的小事中得到升华,而不是去思考有哪些事然后抱怨怎么有那么的多的事,再草草了事,或者直接照搬照抄其他人的。总之,他们是不情愿去做的。不愿意去做的一个重要原因或许是不会解决困难。现实中,不是所有的困难都是像游戏里的一样符合你的人物等级的。更多的时候要知道如何解决困难,一步一步的不停的做。有一个故事是大家所熟知的吧。有两只青蛙同时掉入一个坑中,那个坑太深了,它们跳不上来。一只是正常的,一只是耳聋的。其它青蛙都说你们不可能跳上来。那只正常的青蛙果断的放弃了,当然,这也意味着它的死亡。耳聋的那只在不断的努力,最终它跳出了深坑。聋青蛙不断尝试去找到方法,于是它不停的跳,终于它的弹跳得到了提高,跳出了那个深坑。

而现在,有些方法前人已经总结出来,甚至有些还被人们所熟知,只要一步步踏踏实实的去做,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但是人们往往在随波逐流,无法静心去阅读,任凭感觉左右自己的思想。这正如那只死去的小青蛙。

这与梭罗的喜欢独处时恰恰相反的。

梭罗喜欢观察周围、享受周围的环境,也喜欢阅读。当阅读他在林中生活带、的那一节时,我感觉,他的世界如同童话一般纯洁,有生机。可以说梭罗像个孩子。他说:“我从未感到孤独和寂寞,也丝毫没有承受到寂寞的压迫和负担。”显然,在他的字典没有“孤独”和“寂寞”的贬义。想必他的内心是十分充盈的。有时候我独自坐在图书馆里还会时常的刷手机朋友圈,空间。那是是对书厌倦了,感到了孤独,没有和书本产生交流。这是十分恐怖的。这样的情况让我失去了大把的时间。梭罗他也曾发生动摇。这动摇发生在独自踏入丛林的几周后。他思考是否该有些近邻、独处是否快乐的想法。当这思绪还侵占着他的身心的时候,雨突然飘落下来。梭罗蓦然觉得和大自然相依为伴,竟是如此甜美、陶醉和受惠。反观自身,在看书时遇到的孤独,想必是没有发现书中内容的美妙之处。没有一双可以发现没的眼睛。对克服困难找方法也是如此。遇到困难若能提前感受到客服困难的巨大成就感,那动力是十分强劲的。心不能静下来,也或许是没有发现身边的、手下的美。美可以让人沉醉其中,忘却时间。

关于隐居之乐中,他提到,“真正好学的学子,即使在剑桥大学很拥挤的蜂房内,也寂寞的像沙漠里托钵僧一样。”看到这句,我就深深的感到脸红惭愧。还记得在高中时候对物理一直在看在想,有时候会4-5小时去看资料或者是计算。而现在,大学以来从未感到如此,有时候心就是静不下来。不得不说,大学把我的人生重新摧毁了。作业不能像高中那样做的飞快,对于知识的渴望没有那么强烈,对于手机没有那么重的依恋。匆匆忙忙中忘记了感悟生活,发现乐趣,只知道完成任务,早日休息;早起贪黑中遗失了对朝阳的喜爱,遗忘了寻找幸福的目的,只知道加快进程,完成工作。人生需要重建。幸运的是《瓦尔登湖》提醒了我,让我想起最初的上大学的目的——研究物理。物理大厦高大而美妙。光、电磁、力、热、量子五大基础,就已经让我目不暇接的,高兴不已了。现代物理又是那么生动具体,可以回答很多我苦苦思索而没有结果的问题。面对高大的物理大厦,我已经感受到了站在楼顶,俯瞰世界的喜悦了,我正跃跃欲试。

我很庆幸能看到这本书。

上一篇:活动室财务管理制度下一篇:过程评价提高学习兴趣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