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体活动制度

2024-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校文体活动制度(共15篇)

学校文体活动制度 篇1

为活跃教工文体活动,提高教工身体素质,加强团结、增强教工的凝聚力积极组织教工开展文体活动,特制定下列活动制度。

一、保证工会活动制度化,规定每个周四下午第七节为工会文体活动时间,可串不可挤占。

二、文体活动项目可根据个人爱好自选乒乓球、篮球、交际舞、健身操。

三、教工要自觉积极参加工会活动,不准利用工会活动时间干私活办私事、更不准擅自离校。

四、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工会可进行专题内容的庆祝娱乐活动。如“五一”、“七一”、“新年”活动。

学校文体活动制度 篇2

自1985年以来,历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青少年整体身体机能和素质能力持续下降。肥胖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体质问题。同时,相关研究认为,身体机能和素质能力下降,是导致青少年肥胖人数增多的主要原因,而青少年缺乏体育锻炼也是导致身体各项指标下降的原因。锻炼行为不足作为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正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如何对锻炼行为不足的青少年进行干预有效的健康促进,是教育工作者以及全社会各部门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国各地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这一指导思想有利的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身体发展。体育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所带来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许多家长和学生担心运动会造成身体的损伤,所以对于体育活动望而却步,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较差,因此,“武以结合”是健康运动方式的保障。

1、“体医结合”与青少年的概念界定

1.1、体育与医学的概念

医学是指在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知识体系活动,医学与自然科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和社会科学有着紧密联系,因而医学所研究的是自然和社会相互联系着的人。体育是通过自身的活动来达到优化体质的目的,是以发展身体强身祛病,提高运动技巧,娱乐身心为目的的社会活动的总合。

从定义上看医学与体育都是以实现人类的健康为共同目标,围绕着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强身祛病而展开一系列的研究,从而为人类社会服务。而将体育与医学结合更加可以有效地和系统地去促进人类健康,特别是在学校阶段,这一举措将吸引和保障更多的青少年去参加体育活动。

1.2、青少年的概念

青少年处于儿童之后和成年之前的阶段,儿童为12岁以下,成年为18岁以上,所以在此将其定义为13-18之间的人,此年龄阶段为学生在学校阶段。

2、学校青少年体育活动现状

2.1、学校体育存在的现象

全国各地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总体趋势不容乐观,一是文件贯彻执行力差,使得学校体育工作依然在学校教育中处于薄弱环节;二是师资不足、场馆条件差、体育课程开设不足、教学工作量非同工同酬现象较为普遍;三是体育俱乐部、课外活动及运动队训练补贴问题难以解决;四是体育竞赛及其奖励补贴问题等都难以兑现等等问题,较大程度地制约了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持续改革。

有调查显示,中国初中生除了体育课之外,只有8%的孩子进行课外锻炼,远低于日本的65%、美国的63%。差距的背后,是运动习惯的缺失,更是体育空间的被挤占和被侵蚀。而青少年参与校外锻炼的不到10%,校内体育课成为学生锻炼的“主战场”。体育课在校园中的地位与它的重要性并不相符。不管是简单化、应试化的体育课,还是随意性大、不够科学的体育课,都偏离了学校体育的初衷。场地资源的限制、体育师资的匮乏自然是学校体育开展过程中的障碍。有业内人士表示,《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的出台,一方面是国家重申了对学校体育、学生体质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折射了我国学校体育的弱势地位和学生体质不容乐观的现实。但即使是场地充足、师资齐备,愿意在开展校园体育方面下功夫的学校依然不多。

2.2、青少年体育活动现状

在公共体育设施有待建设、体育文化和氛围尚未深入人心的情况下,青少年参与校外锻炼的不到10%,校内体育课成为学生锻炼的“主战场”。除了体育课,形式多样的校园体育活动本应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及运动习惯的养成产生更积极的影响。但由于各地重视程度及现实条件的差异,校园体育活动难免良莠不齐。而且青少年在学校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并不高,怕累怕苦怕下雨怕热怕晒等,体育课上的运动积极性差,更加不愿意在空闲时间去参加体育活动。

3、运动医学在学校体育中的运用

学校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结合人体解剖学分析每一项运动以及其中的动作结构分析,能够更好地做针对性的准备活动以便预防避免损伤,从而达到科学的训练及医治运动损伤的目的。

运用正确的技术动作,通过静力性拉伸练习法和动力性拉伸练习法来增强机体柔韧性,以及增强肌肉力量和弹性,加强易损伤部位的动作练习,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运用核心稳定性的训练方法,加强平衡感的训练。且在训练中遵从增加负荷和超负荷的原则、大负荷原则、负荷顺序性原则、专门性原则、合理的训练间隔原则、全面性原则、经常性原则、整体控制性训练原则循序渐进的训练。增加做功负荷发展肌力,特别是下肢和核心力量,以维持整体平衡,增强稳定性,减少因力量不足和不平衡以及落地不稳等造成的损伤。根据身体部位的专门性和动作结构的专门性,增强专项技术动作练习,加强专项动作模式,活动关节角度及加强神经支配,特别是韧带的拉伸,减少因身体某部位没有活动开及柔韧性差造成的损伤。还应做到全面活动,要注意原动肌肌力与对抗肌肌力、两侧肢体同名肌之间的力量平衡,注意关节周围的小肌群训练、负荷要适量,最多接近最大负荷的三分之二,并且要有合理的间隔进行超量恢复,避免过度疲劳带来的损伤。

出现损伤,需及时运用急救原则RICE(PEICE):(保护、)休息、冰敷、压迫、抬高患肢。在就医并且基本康复后,进行功能性康复训练:肌力训练,肌力平衡整体,核心肌力及其稳定性训练;平衡及本体感觉训练,有不稳定界面下的练习;柔韧练习,动态和静态牵拉;项目特征动作模式练习。比如:增强肌肉力量和弹性,利于恢复技术动作的条件反射;静力性拉伸练习法和动力性拉伸练习法来增强机体柔韧性。

4、学校促进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措施

4.1、学校制度改革

(1)逐级形成“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并向社会公示。

(2)学校各项质量水平评估须把学校体育工作放在首位,并占一定的比例,如果学校体育课程开设不足二年,未落实《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不予评估。

(3)建议加强行政管理及改革的力度,各级学校必须有一位体育专业行政工部当任学校副职领导,专门分管学校体育工作,包括工会在内的职工全民健身活动。相信行政体制上的改革远比“体育文件”力度大,见效快,使中国体育彻底摆脱“贫困”,走出低谷。

(4)严格遵守由国务院办公厅的出台的《关于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实施意见》,其仍然是体育文件的“文件体育”;切实考虑行政体制方面上的改革,用科学发展观来思考问题的存在和改革的方向,从战略的角度思考中国未来健康工程。

4.2、体育课程改革

(1)增强兴趣,培养技术。

体育运动在我国学校体育中占有着相当长的时间,但是,从专业到专项,从概念到技术,我国学生对其了解程度少之又少,对专项技术的掌握程度更是少之又少。在美国80%的青少年都有自己擅长的运动项目。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专项训练”的概念很有必要,体育课不再只是让“学生动起来”,而是让学生掌握具体的运动技能,养成主动锻炼的兴趣与习惯。另外,从“田径思维”转化到“球类思维”,以球类活动、球类游戏吸引孩子参与锻炼、建立快乐运动体验,也会有良好的效果。加入趣味田径、民族体育项目、体育游戏,我们的体育课也应该多样化。除了基础教学,引导学生掌握一两项运动技术,会使学生在课外活动时不会无所适从,从而激发课外运动兴趣和热情。

(2)全方位、多层次的选拔教师人才。

目前,学校评价师资体系,主要看体育老师带运动队的竞技成绩、运动会成绩、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考体育考试结果等可以量化的指标,但是体育课本身的教育质量却体现不了。正如余立峰所言,“体育老师的绩效在体育教学方面体现不了,精力自然放得少,学校管理者更关注运动竞赛和大的体育活动,基础性的东西没有抓手。”建立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情况监测制度,把学校体育工作列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学校负责人业绩考评指标。而在这根“指挥棒”之下,更需要细化体育教师的校内考评体系,将学校体育课的规范性、实效性在评优评奖过程中适当倾斜,来调动体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培养,比如听课交流培训,打牢自己的基础才能教好学生。各个年级的体育课也要注意衔接,增强课堂教学设计的实用性,让学生们积极扎实的进行系统的体育锻炼活动。

4.3、课外体育活动改革

(1)丰富课外体育活动。

在学校里开展趣味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还可以建立运动项目协会或俱乐部,使学生可以自我选择的有组织的进行体育活动。学校同时可以提供运动场地和技术指导,使学生以正确的方法参与运动。

(2)举办学校体育运动会。

学校需经常举办体育运动会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多在运动场锻炼的机会,通过运动会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竞争意识,在充满正能量的体育运动中,可以促使体育运动得到学生、家长和老师们的肯定,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5、结论

综上所述,不断完善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强化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锻炼、提高体育教学水平、不断扩大师资力量及队伍,才能真正的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促进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同时将运动医学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保障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安全,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性。学校体育应不断拓展课内外体育活动的空间、形式和内容,注重体育锻炼的趣味性、多样性及技巧性,发挥学校体育在青少年锻炼中的主导作用。通过便捷的体育运动方式,满足青少年对于体育及健康的需求,以便体育能作为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杨桦,深化“阳光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

[2]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N].中国青年报,2007,04,30.

[3]国内外青少年健康促进与干预策略比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7).

[4]关于制约青少年运动参与的原因及相关对策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自然科学版),2008,7(2).

学校文体活动制度 篇3

职业院校作为一个重要的办学机构,经历了多次管理改革,但是没有形成现代学校制度、没有可靠的治理结构是收不到实效的。同时,由于对职业教育重视和研究不够,往往参照高校或普通中学管理改革的政策,适应不了职业教育院校办学管理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这次《决定》对这些问题给予了充分的考虑和具体的政策要求。

《决定》提出,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从制度建设的层面提出了现代职业院校制度建设的要求,比如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下放学校自主权,完善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等。这不仅有利于完善现代职业院校的领导管理体制和教师管理体制,更重要的是,根据职业教育自身的规律,强调了职业院校的特色,为提高职业院校办学和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奠定了重要基础。如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从基层学校组织上落实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制定校长任职资格标准,推进校长聘任制改革和公开选拔试点,可以纠正一些地方不考虑学校领导专业特长和相关资历,把学校作为安排照顾干部的蓄水池的问题;完善体现职业院校办学和管理特点的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可以改变中等职业学校照搬普通中学模式带来的不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负面效应。

以前提完善现代学校制度,主要是在综合性大学等高等学院,现在在职业院校也明确提出,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引进学校“治理”的概念,使得学校可以依法办学,实现真正的现代化。如果现代职业学校建立不起来,也就谈不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了。

学校集体活动安全制度 篇4

2、组织学生集体活动(如体育运动、劳动、社会实践等)特别是组织游泳、登山、划船以及其他大型文体活动时要有领导和足够的教师带队,并指派有经验的干部、教师事先勘察活动场所,所乘坐的交通工具,弄清有关情况,消除事故隐患。凡不安全的地方,或安全措施不落实的地方,不得组织学生前往。严禁组织学生参加超越其年龄、生理和自我保护能力范围的活动(如去高层建筑物擦玻璃、到有传染病源的地方做好事等)。

3、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学校在教育教学计划内安排的整年级、整班集体活动必须报请校长批准。若组织外出集体活动时,组织者要提前写出“集体外出活动请示报告”并上交区教育局主管部门审批。没有经过审批擅自外出活动的,要追究组织者的责任,对有关人员从严进行处理。

 

学校党日活动制度 篇5

党日是党的“两学一做”等活动的载体,是党的组织生活的重要形式,为了提高党日活动质量,特做如下规定:

一、党日活动为每两周一次,在周四下午进行,遇到特殊情况可“串”不可“占”。

二、党日活动内容要以开展党的建设活动为主,也可以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文体活动。

三、党日活动的组织工作要根据活动内容确定,但要注意发挥党支部的独立活动的作用。

四、党支部要认真负责地组织党日活动。提前向所属党员通知活动内容,做好准备工作,活动后要有总结。

五、党员要积极参加党日活动。因公出或其它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要事先请假,销假后要主动了解情况,必要的须请示补课。

六、党日活动的组织者要周到细致,党员要认真对待,尤其是在学习讨论活动中要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党员要有专门的参加党日活动学习笔记并认真记好。

七、各支部要认真搞好党员参加党日活动的考勤、考核和发言记录。

八、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不参加党日活动,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和纪律处分。

九、学校党总支将不定期组织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十、本规定未明事宜由党总支负责解答。

学校党总支

学校组织校外活动申报审批制度 篇6

为确保师生安全,使各种校外活动顺利开展,达到良好的效果,特制订本制度。

1、因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学校在计划内安排的年级、班级外出活动,必须报校长批准。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社会公益劳动等大型校外集体活动,必须上报县教育局审批,请示要附活动方案、安全管理措施、应急预案和责任人名单。

2、加强对大型社会活动的安全管理。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大型活动,应当排查不安全因素,提出预防措施和应急方案。外出前必须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配备学校领导和足够的教师带队。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等活动时,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保护教育、组织纪律教育。

3、禁止组织学生参加超越其年龄、行为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范围以外的活动。如:在交通要道上宣传、到医院等有传染源的地方劳动、在高层建筑上擦玻璃等。不得组织学生参加火灾扑救和抗洪抢险等有危险性的活动,学生自愿参加,也应阻止。

4、严禁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庆典、演出等活动。

5、外出活动需要乘车的,要做好车辆的检查,并与承运单位签订交通安全协议,不得超员运行。

6、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等大型活动由学校写出申请报县教育局批准后,方可实施。

7、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责任人要处理及时,并及时上报学校主要领导,未及时上报或延误事故处理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学校文体活动制度 篇7

一、恰逢其时

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 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使各方面制度更加定型”。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 十八大报告中说的不只是“建立”, 而是“定型”。

今年6月, 教育部公布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关于创新国家教育制度, 《规划》继续强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提出“健全学校管理的法律规章制度。开展《学校法》的调研起草工作, 依法理顺政府和学校的关系, 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制度”。

我们应当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落实“十二五规划”, 不失时机地着手研究建立中小学学校体育制度建设, 把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制度保障的轨道。要抓住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大好机遇, 集中精力研究建设学校体育制度这一全局性的问题, 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深入改革与发展。

二、从最薄弱处加强

影响学校体育的因素很多, 从认识到措施、从政府到社会、从校内到校外, 中央7号文件共20条都说到了。不妨归结为领导重视和政策措施、思想文化 (价值观、成才观) 和舆论导向、制度建设和条件保障、教育教学标准和管理四大问题, 其中制度建设是最关键的, 也是目前最薄弱的。没有制度保障, 领导重视只是在口头上, 条件得不到保障, 错误的观点和谬误的舆论导向可以横行无忌, 督导、监督也因没有制度和标准而软弱无力。学校体育、卫生两个《条例》至今不能认真执行就是因为在制度层面上缺乏有力保证。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建立国家教育标准体系, 设立国家教育标准中心, 加强教育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到2015年初步形成国家教育标准体系。具体包括六大类别:

一是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标准。包括教学、生活、体育设施、劳动和实习实训场所以及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国家配备标准。

二是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标准。包括学科、专业、课程、教材等标准。

三是教师队伍建设标准。包括校 (园) 长、教师的编制标准、资格标准、考核标准、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教育标准。

四是学校运行和管理标准。包括学校生均拨款标准, 学校行政、教学、服务行为的标准。

五是教育质量标准, 包括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六是国家语言文字标准。

应当说, 国家教育标准对教育发展, 包括学校体育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如果标准的各项要求没有内化为制度性质的具体规定作保障, 标准仍难免变为一纸空文。只有从制度建设这一最薄弱处加强才能使学校体育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三、为建立学校体育制度, 保障学校体育健康发展而努力

学校体育制度是从基层学校体育工作需要出发建立的制度, 是学校依据国家教育标准确定的体育工作目标、应尽的责任、所需的条件、法律保证、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奖励与惩罚、自主决策权限等的总和, 是国家关于学校体育法律、法规、教育教学管理规定在基层学校的具体体现 (如编制、经费都应有按生均计算的标准) 等。

在座的绝大多数校长曾经从事过学校体育工作, 现在又都领导着一所学校的全面工作, 对学校体育既有感情又有深刻的理解, 希望各位校长对建立学校体育制度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 需要长期、不懈努力。这次研讨只是个开头, 今后我们的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组织落实

本次会议的研讨主题是“建立中小学学校体育制度”, 除了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之外, 还有两个目的, 一是启动一个机制, 即:能够召集一部分中小学的校长, 在今后能够对学校体育方面的决策和部分工作经常地提出一些意见;二是建立一支对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确实能够起到积极作用的队伍, 这支队伍由担任正校长的中小学体育特级教师、体育高级教师构成。

在小学和中学要各建立一个联盟, 成员均是在中小学担任正校长或者书记的、有体育高级职称的教师或特级教师。联盟成立后, 联盟的顾问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健、北京市东城区人大副主任蔡福全;召集人由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理事李宝贵、沈斌、尹慧红三位校长牵头担任。其中, 中学由李宝贵校长负责, 小学由沈斌、尹慧红两位校长负责, 联络员是于素梅博士。

2. 机制落实

活动的机制要落实, 凡是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举办的活动, 联盟的组织建立者愿意参加, 就至少每年都能有一次机会, 我们可以放在全国性大会期间举行。目前, 全国性的大会, 双数年有一次全国中小学优秀课展示, 单数年有一次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联盟成立后, 各位校长可以轮流承办、组织, 就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学会也会积极予以鼓励和支持, 比如说在文件的下发和发通知等方面。联盟成立以后, 我们还会以适当的方式通知各省教育厅, 避免因为部分地方的教育厅不同意校长外出参与, 导致我们联盟中的校长失去参加会议的机会, 以此推动学校的体育工作。

3. 思想落实

明确任务, 就是要紧紧围绕学校体育制度展开。2012年6月, 教育部公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 一是要开展《学校法》的起草工作, 实际上我们所谈到的制度都应该包括在这个《学校法》中, 而学校则不可能有“学校体育法”这样的概念, 但可以有条例。也正是因为要启动《学校法》的起草工作, 在学校体育制度方面, 我们必须提前准备, 讨论哪些制度一定要在《学校法》中有所体现;二是要建立国家教育标准体系 (本文前面已说明) 。

这些标准的制定过程当中, 就学校体育来讲到底需要哪些?对于这个问题, 我们的工作要做在前面, 今天要讨论的并不是说要独立地制定出一个学校体育制度, 而是希望大家能够从一个学校的校长的角度出发, 去思考、讨论在《学校法》中, 除了国家语言文字标准之外的前5项标准中, 和学校体育密切相关的, 必须要明确哪些方面?举个例子, 园长、校长的任命, 《学校法》中应该有这样一条, 对于学生身体健康、体育方面的发展、心理方面校 (园) 长应该懂到什么程度?如果有所欠缺, 又应该怎么补?有了这些才能保证不是体育教师出身的校长也能够同样重视学校体育。因此, 我们组织了这次研讨, 今天只是一个开始, 虽然现在并没有一个时间表限定什么时间必须完成这项工作, 但是2015年《学校法》的起草工作要完成。

联盟建立起来以后, 要以建立国家教育标准体系这方面工作作为切入点或者突破口, 用这个任务来带动研究学校体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位校长、书记, 还要发扬优良传统, 争取更大光荣。大家在学校工作岗位上辛辛苦苦, 不管什么岗位, 除了已经形成的贡献, 还希望大家继续为学校体育做好工作。最后, 还要强调两个“积极性”, 一个是我们的积极性, 一定为大家提供联盟活动的方便;第二是大家的积极性, 这项工作不能只靠包括召集人在内的几个人来完成, 真正开展活动, 更多地需要各位中小学的校长们, 需要大家多出主意。当然, 负担不应该太重, 我们可以发挥网络的作用, 在网络上进行交流, 先形成一些中心议题, 适当的时候, 大家再集中在一起进行研究。

现代学校制度的价值追求 篇8

1.优化教育秩序

可以大体上把教育秩序分为三等:

——没有教育秩序;

——有基本、正常的教育秩序,但未达到“优”的程度;

——有经过优化了的教育秩序。

从全国情况来看,我国的教育秩序基本上处于第二类:有基本、正常的教育秩序。但是,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教育秩序混乱。例如:部分地区和学校乱收费,部分学校领导班子乱开支,部分教材和教辅发行部门的管理混乱,部分学校随意删减智育以外的德、体、美等其他课程。在有些学校内部,权利高度集中,有关的民主制衡机构和民意机构(教代会、教育工会等)形同虚设。这些都表明:基本的民主决策的秩序尚未形成。

我们要通过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逐步优化教育秩序。这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最低要求。

2.促进教育公平

通过制度的调整来促进教育公平,是世界近现代教育民主化进程中一个普遍的重要原则。当今发达国家教育界比较认可的教育公平包括:入学机会均等、教育过程均等和教育结果均等。其中包含了在教育过程中所提供的各种资源的基本均等。教育公平的价值观经历了从追求入学机会均等到追求享受较高质量教育的机会均等。

尽力缩小教育差距,应当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过程中很重要的指导思想。如果我们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理论方面、决策之中和实践过程里找不到“公平”二字,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就无法顺利进行,其时代性、民主性、公平性等特点也无从体现。

3.提高学校效能

对于学校效能的定义,各国学者有不同的认识。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的Peter Mortimore(1991)认为一所有效能的学校应是“能够使得学生实际的学习进步大于根据其起点水平做预测所应该获得的学习进步的学校”。学校效能基本上反映的是学校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的影响程度,它以学生的进步程度(增加值、提高程度)而不是学生毕业时的学科成绩作为比较和评价的指标,同时探讨影响学生的进步程度的各类因素来评价学校的质量。

有效能的学校有哪些特征呢?

美国R.Edmonds先生提出了有效能学校的“五因素”说:第一,强有力的行政领导;第二,利于学习的有秩序的学校气氛;第三,学校对师生持有较高期望;第四,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学习;第五,经常性地监督学生的进步情形。

英国Mortimore研究小组列出的可以明显地影响到小学生学习进步的有效能的小学的基本特征有:第一,学校有专业化的领导;第二,学校领导班子有协作性和工作目标;第三,学校有好的学习环境;第四,学校工作以教师和学生学习为中心;第五,有目的地进行教学;第六,教师对学生有良好的期望;第七,对学生有正的反馈;第八,经常鼓励学生取得进步;第九,学生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第十,家长参与学校的工作;第十一,有良好的学习组织。

4.提高教育质量

对于新的教育质量观的认识:

首先,与以前简单一味地强调教育质量不同,如今对教育质量的关注是以教育普及和教育公平为前提的。这里的“教育质量”已经不再仅仅指学生中少数精英分子在学业上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而是指以教育普及和教育公平为前提的普遍提高的教育质量。

其次,从前人们强调教育质量往往只重视知识传授和学习的质量等,但今天所强调的教育质量已经上升到了提高人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水平的高度。

第三,过去强调教育质量往往只关注课堂教学的因素,现在理解教育质量的认识框架已经有了很大的扩展。2005年发布的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全民教育:必须注重教育质量》在第一章中就专门探讨了如何理解教育质量的问题,并给出了一个理解教育质量的认识框架。在这个框架下,教育质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中的讲授、学习和练习,而是包括了整体的学校办学模式乃至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教育体系与制度。这是关于提高教育质量的一条更加全面的思路。在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自始至终以这种崭新的教育质量观为指导。

5.促进学生充分、全面、终身发展和允许有差异地发展

所谓“充分发展”,指的是:使学生的潜在能力尽可能充分地转化成现实能力。假设一个学生有一千点的潜在能力,我们就要尽可能地把这一千点的潜在能力都激发出来,转化成现实能力。如果只激发出六百点或七百点,就不能说使学生获得了充分发展。

所谓“全面发展”,指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获得发展,使学生成为健全的、协调的、能够适应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

所谓“终身发展”,指的是:在学校中,重点传授那些使学生终身有用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校中就能获得纵身发展所需要的主要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所谓“允许有差异地发展”,指的是:承认学生在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潜能,尊重这种不同,并针对这种不同,有差异地组织教学,有差异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在潜能较大的那些方面获得充分发展。比如,有的孩子在音乐方面有天赋,在数学方面较差,则要想方设法地把孩子音乐方面的潜能都充分挖掘出来,在音乐方面取得好成绩,但在数学方面就不一定要求该孩子取得与有数学天赋的孩子一样的好成绩。一方面,要允许在某些学科上有100分的学生,也有60分的学生,只要学生在该学科上的潜能都被挖掘出来了,该教师的教和这些学生的学,都可以认为是好的;另一方面,要允许某一位学生在不同的学科上有不同的成绩,只要该学生在这些学科上的潜能都被挖掘出来了,就认为教学是成功的。

6.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

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既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又是对教育本质认识的回归。按照主体的不同来划分,教育价值包括两个方面:教育的内在价值和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教育的内在价值是为了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深刻的联系,共同构成了教育的本质特征。

教育价值观是人们对待、认识教育价值的根本观点和态度。在教育价值观上的任何偏颇,都会造成教育实践上的片面性。历史上,教育价值观经历了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的论争。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需要的、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进步之人;个人本位论更注重个人价值,注重人的身心和谐发展。

要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土壤条件下、在更高的发展平台上,追求两种价值的内在统一和最佳结合。鉴于此,我们认为,在当前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过程中,应该以发展的观点选择现阶段的教育价值取向,避免极端化的做法,努力实现教育的内在价值与工具性价值的有机统一,朝着促进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整合方向发展。

学校活动室管理制度 篇9

一、活动室是我校教职工课余时间的活动场所,正常开放时间只限于本校教职工开展活动,其他人员谢绝入内。

二、凡来教工之家活动者必须自觉遵守各活动室管理制度,爱惜公共设施和活动器材,使用完毕不得随意乱丢乱放,不准摔拍、摇晃桌椅和器材,如有损坏,照价赔偿,不准将活动器材带出活动室。

三、注意公共卫生,禁止吸烟,不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果皮、纸屑等杂物。

四、严禁大声喧哗、争吵和打闹,注意文明形象,拒绝管理员提醒要求的,管理员有权强行劝出活动室。

五、个人携带的物品注意自行保管,如有丢失,概不负责。

六、关爱他人,文明娱乐,讲友谊、赛风格,相互尊重,切忌丢牌扔棋,树立良好的道德风范。严禁在活动室赌博或变相赌博!

七、凡在活动室活动的人员,按照自身体质状况自愿参加活动项目,对在活动期间发生的任何意外事故,院工会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党员参加学校教研教改活动制度 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争当学习型党员为目标,把学习活动与学校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教学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营造乐学、勤学、善学、比学的良好风尚和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的浓厚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激励机制。

二、目的意义。

“创先争优”活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对于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实现把学校建设成有特色、高质量的一流学校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三、活动内容和要求。

(一)学习内容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精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党章、党的基本知识及各项规章制度;

2、反映当代中国发展和时代潮流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教育和管理等知识,;

3、本职岗位所需的业务及技能。

(二)学习形式

1、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辅导相结合,形式多样化,以自学为主,重在实效。

2、坚持全面学习与重点(理论、业务)学习相结合,以重点学习为主。

(三)学习要求

1、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要把学习理论与推进学校人才培养方向发展结合起来;与落实学校各项决策结合起来;与教职工业务工作、教学工作实际结合起来,积极研究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切实增强理论学习的系统性、针对性。

2、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高等教育理论为主要内容。

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学院具体实践相结合。各教研组在抓好党员干部学习任务的同时,要积极鼓励和支持他们各项专业及技能的继续教育,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知识层次和业务技能水平,不断推动终身学习理念的贯彻落实。

3、认真落实政治理论学习。

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党员承诺活动的长效机制,贯彻党员政治学习制度和教职工政治学习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相应的学习、检查制度。引导党员和干部职工自觉参加集中学习,读一本好书,进行一次学习交流,安排一次专题辅导,写一篇心得体会,切实强化党组织领导下的教研组抓学习的功能,积极推进理论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

4、建立健全活动记录,完善考核机制。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主题教育,逐步完善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各教研室指定专人及时记录“创先争优”活动,详细记录本支部党员学习情况及成效。学校党支部将在学期末组织评选表彰“学习型教研组、学习型党员标兵”。

5、要求教师成为学以致用,引导学生成才的载体

各教研组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要求,组织党员教师和教职工积极开展学习交流,不定期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引导党员教师和教职工立足本职,学习教育教学相关理论和专业知识,广泛了解党建、法律法规等知识,转变工作作风和教学风气,切实加强师风师德建设。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关注每一名学生成长。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知名度。

6、强调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

强调全员学习。即整个教研组都要坚持学习,并形成制度;全过程学习即学习必须贯穿于学校组织运行的整个过程之中,也就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形成一种工作即学习,学习即工作、教学与研究互动提高的良性机制:团体学习即不但重视个人的学习,更强调教研组成员的合作学习,强化教研组成员彼此理解支持、协调合作、团体学习、激发集体智慧、共同提高的重要性,使教研组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成为真正的“学习型教研组”。

四、活动步骤

(一)认真研究,制定方案

各教研组根据自身实际,对“创先争优”活动进行认真研究,及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并把活动与党的建设、作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实事求是、步步深入。

(二)深入发动,广泛宣传

各教研组要及时召开动员会,对整个活动作出部署,使党员、干部职工深刻理解活动的意义,明确活动的内容、步骤和要求,从而提高投身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强化措施,提供保障

试论学校的用人制度 篇11

[关键词]良弓良材任人唯亲后来者居上树人慎重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60083

我近段时间在看《古国启示录》这本书时,因为心里想着校本论文的撰写,其中的一些故事给了我很多提示,特别是选自《贞观政要》里的“良弓非良材”这篇,让我想起现在学校的用人制度,不自觉地想一吐为快。既如此,试作一篇,姑且论之。

一、本校用人现象

1.任人唯亲

学校里本来有一正两副的校长,其中一副职是上任正校长的人。都说“一朝君主一朝臣,这朝不用那朝人”,这话在本校同样有效。新任的校长想任用自己的人,就劝上任的副职辞职退下。可坐椅那么少,想做领导摇尾系统的人却那么多。于是新任校长又想方设法,把只会踏实做事却不会奉承的另一副职给撤了。于是,所有副职都是自己人,“天下一家亲”,领导班子里就再也没有反对的声音了。

2.唯奴性十足者堪当大任

除了校长,学校还有中层领导,那就得看校长的脸色了。校长中意的,哪怕是庸才,“说你行你就行”。领导常说:“某某很理解我参加饭局的辛苦!某某理解一点,某某一点都不理解,经常喊吃饭也不去。饭都不会吃的人,还会做什么工作?”如果不理解领导吃饭的难处,中层领导也是难以当上的。

经过几番折腾,领导如愿地把自己中意的人往管理位置上挪,可是学校却一团糟:政令不通、教学质量下降,教职工人心涣散、怨声载道。各人不安心工作,学风不正、学生不思进取,各种教学活动能省全省,学校已经几年不开校运会和晚会,课外活动更是少得可怜。新进校的学生,都不知道校运会为何物。

二、对本校用人制度的建议

1.用人为贤

赵简子曾感慨地说:“怎样才能得到天下大量的贤人与我共事呢?”船工古乘说:“宝珠美玉没有长脚,却能从千里之外来到人们手上,这是人们喜欢的缘故。而那些贤人有脚却不来,是不是因为你不喜欢他们呢?”赵简子说:“我门下食客千人,我从早为他们忙到晚,这样做不是喜欢贤人吗?”古乘说:“鸿鹄飞得高远,所依靠的是坚硬的翅膀。它们腹背的细毛,少一把不会使它们飞得更低,多一把也不能使它们飞得更高。不知你的食客中,有没有像鸿鹄一样坚硬的有用之材?或只是一些腹背上的小毛?”

古乘之话一语中的。就本单位而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的是贤者能人。但领导们用人,往往不是用“坚硬的翅膀”,而是能看自己脸色办事的人。每次举荐新的中层领导时,必定是“不避亲”却避仇——与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坚决不用,在酒桌上谈得来的则用之不误。这些“腹下的小毛”众多,真正做事的却没几个。遇到麻烦互相推诿,谁也不肯多负担一些责任。特别是一些平庸之辈,靠酒桌上的奉承提拔上来,对业务不熟悉,又不愿意多学多问,有事尽量推给别人,自己抽身事外。这些中层领导对领导的胃口,却不能在职工中起到好的带头作用。就像弓箭的“木心不正,则木纹不正,射出来的箭有力却射不中靶心”一样,可见喜欢一个人和任用其为领导是有差别的。

2.后来者居上

西汉时期的汲黯,曾因公孙弘、张汤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而发出牢骚,说汉武帝的用人之道“像堆柴草,后来者居上。”如果我们也像汲黯希望的那样,学校领导在用人时按年龄、资历排队,资历高的虽然能力平庸也任用,而刚毕业参加工作资历浅的,哪怕你才高八斗也搁置一边,则弊端多矣。

人们常说“初生之犊不怕虎”,要的就是年轻人的冲劲和敢做敢为的闯劲,这样才能如“鲶鱼效应”一样,打破学校平静的死水,让大家有拼命工作才能赶上别人的感觉。可惜,学校领导在按资论辈任用中层领导,年轻有才能的教师根本得不到锻炼,甚至做班主任的锻炼也得不到。造成学校年老体衰的班主任增多,年轻有活力的班主任稀有。

3.树人慎重

春秋末期的阳虎对赵简主说:“我从今以后不再培养人才了。”赵简子问知原因后,笑弯了腰,说:“只有贤德的人才知道报恩。树人就如裁下桃李,夏天可乘凉,还可收获甜果。栽下蒺藜,夏天不能乘凉,秋后也只能收获荆棘。”

培养合格的中层干部,是需要多方面考核的,不能单凭某方面的喜好,或是走形式的民主测评,就打钩划叉、做不切实际的谈话,随地提拔留用。有首打油诗说:“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干部要培养;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干部要提升”。我们提升这样的干部还少吗?单位里几乎全是这类干部,整天醉醺醺的,上班时间——宿醉未醒!培养这样的干部,只是培养酒鬼糊涂虫,有几人真心为学校的事业鞠躬尽瘁?领导在考虑增补中层领导时,应该慎之又慎!

人的感观经验是会欺骗自己的,就如唐太宗选弓一样,凭自己多年的经验,以为得到的是好弓,结果却“木纹不正,射不中靶心。”看来自己的经验也不能全信。考核提拔一个干部,更应该多方面了解,择优而树,种下桃李,才能收获芬芳。一个学校如此,国家亦如此!

[参考文献]

夏吉平.古国启示录[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实践 篇12

一、要“广”

制度的生成要尽可能地全面、完善, 不能有大块的“显性缺失”, 也不能有虽存在但形同虚设的“隐性缺失”。为了避免以上两种缺失, 真正按制度办事, 我们的做法是建立和完善了以岗位目标责任制为主体的制度体系, 从而保证了重点工作的突出和常规工作的规范。这些制度, 是学校集体意志的体现。同时制度完善与否, 又是相对的。在完善制度体系建设的过程中, 也要看到制度的动态性。一方面当某些制度已内化为教师自觉的行动和心理需求时, 这些制度就没有再存在的必要了, 应当废弃。另一方面,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又会出现新的问题, 新的问题需要新的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因此, 制度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由无到有、由有到无的动态完善的提升过程。

二、要“善”

制度的生成要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 而科学性和适用性主要源于制度本身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制度的合理性表现为, 不以惩治为出发点, 体现规劝、劝戒的作用, 做到规范人和教育人的同时, 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激励人。制度的合法性, 指制度的生成必须要获得相关利益群体的认同和接受, 只有秉持开放的态度, 让老师们参与到制度的制定过程中来, 广泛地吸收他们的智慧, 才能整合制定出更有效的学校制度。我们通过自下而上的形式, 征集广大师生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增强学校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使更多的人员参与到学校管理之中。一是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向全校教职工征集合理化建议, 被采纳的建议, 将列入学校“突出贡献奖”的评选条件。二是通过定期的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等征询师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三是举办校园论坛、开通校长邮箱等, 为师生提供与领导对话的平台、沟通的桥梁。四是认真落实校务公开的各项措施, 及时向全校师生员工通报学校建设、发展中的各项重大决定。

三、要“活”

“活”, 指执行力, 即执行过程中的策略。制度一旦生成, 刚性的执行力度确有必要, 这是推进制度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但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对事不对人。同时, 惩戒要严而有度、严而有爱, 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对于违纪的教职工, 要及时进行思想沟通, 给予精神安慰, 同时也要给予当事人以申辩、申诉的机会, 使当事人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心悦诚服。总之, 制度的贯彻和执行, 要做到严而不死, 活而不乱。这样, 学校制度不再是僵化的条文, 而是成为激励教师参与管理的措施。

四、要“恒”

小学学校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篇13

一、下课后要轻步走出教室,参加课间轻松愉快的活动。未经许可,不得进办公室,不在办公室周围喧哗,不随意串班。

二、值日生在预备铃之前,应主动认真地将黑板擦干净,把讲台整理好。

三、课间休息不追赶打闹、起哄、搬动桌椅、乱写乱画。

四、上下楼梯靠右慢行,不得拥挤,不推人、撞人。

五、按《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不在教室、操场各处追逐打闹,狂奔乱跑,防止互撞,禁止怪声喊叫,不做危险游戏,不攀爬栏杆、篮球架等设施。不要到升旗台、花栏附近玩耍,禁止学生乱扔纸屑、攀爬围墙栅栏、教室窗台和教室内桌椅。不跳校园各处台阶。

六、老师在楼梯、操场行走,学生应有礼貌地问侯、让道,不得抢行拥挤,冲撞老师。

七、学生在违背上述要求时,应服从值周干部和老师的劝阻及教育,严重者接受学校处理。

八、班主任在课间要随时观察该班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教育。

学校文体活动制度 篇14

大型集体活动和组织学生外出活动

申报管理制度

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预防群体安全事故发生,特制定学校大型集体活动和组织学生外出活动申报制度。

一、学校大型集体活动范畴

学校大型集体活动是指:涉及学校(一个班以上)师生共同参加的校外集体活动;由师生(20人以上)参加的各类庆典演出及其他各类社会活动;校内年组以上的集体活动;校内各项体育比赛活动。

二、学校大型集体活动申请申报程序

1、实行分级审批。校属学校大型集体活动先由学校校长审批。

2、具体审批程序。学校大型集体活动,由活动发起人研究本次大型活动的可行性;认为本次大型活动确实可行后,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报学校审批,并安排专人负责安全工作,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

3、申请报告要求:

①写申请报告时应写清楚活动内容,活动地点,起止时间,参加活动人数,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等情况,还应写清组织的形式和防护措施等内容。

②活动需要用车时,应对所用车辆和司机严格审查,并把车数、车号、车型、司机姓名、工龄、驾驶执照、行车证的号码写在申请报告中。

三、学校大型集体活动有关工作要求

1、任何人不经批准,不得组织学生停课或在节假日参加校外活动。学校在教育计划内安排的整年级、整班外出活动须报校长批准。凡有安全隐患或安全措施不落实不能保证活动安全的地方,不得组织学生前往。如出现问题,根据“谁组织谁负责”、“谁批准谁负责”的原则,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组织中小学学生参加超越其年龄、行为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范围以外的各类活动。严禁学校强行组织学生参加与教育无关的各种社会活动。

3、各类重大集体活动,都要进行周密计划安排,特别是对涉及师生人身的安全问题,要事先做好预测,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预案,抓好落实,确保万无一失。在活动之前,要签订安全责任书。

4、加强对大型社会活动的安全管理。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大型活动,应当排查不安全因素,提出预防措施和应急方案。外出前必须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配备学校领导和足够的教师带队。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实践等活动时,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保护教育、组织纪律教育。

5、外出活动需要乘车的,要做好车辆的检查,并与承运单位签订交通安全协议,不得超员运行。

6、报批的各项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向审批机关写出书面总结,做到善始善终。

学校分层、英才制度与教育公平 篇15

目前,国内的学校分层制度主要采取两种形式:校际分流(interschool grouping)和校内分流(intraschool grouping)。校际分流是指不同学术能力的学生被分流到不同学校(职业学校和普通学校,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校内分流是指不同能力的学生被分流到同一学校的不同班(重点班或实验班,平行班或非重点班)。学校分层是英才制度(meritocracy)的产物。我国的英才制度有着漫长的历史,共同的社会信仰是应该给予那些被证明能力更强、努力程度更高的人才以更高的回馈,而证明的方式就是客观的考试。人们相信这种方式公平公正,能够克服世袭制度的缺点,减少腐败的可能,并且扩充向上流社会流动的机会。始于公元7世纪的科举考试为封建时代提供了稳定的官僚系统的后备队伍,并且培养了一批文化保守主义的精英知识分子。即使在共和国建立以后,学术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依然得以保留。

“文化大革命”试图摧毁这种英才制度,以期一夜之间消除阶级差异。这一时期高等学校的入学制度明确规定高等学校选拔标准不再基于高考成绩而是劳动阶层的推荐。以往社会优越阶层的子弟被有意剥夺高等教育机会,工农子弟则获得了更多入学机会。“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高考制度首先恢复,重点学校重新出现,学术标准重新得到加强,学校分层制度再次建立起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使得竞争成为教育领域的关键词,对于效率的考量仍然压倒了对于教育公平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地方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中国大都市新生的富裕阶层开始谋求将高质量的公立学校采取各种方式私有化。尽管政府一再禁止择校,但是就近入学的政策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学校分层在许多地区和学校依然如故。本文拟从学生的学业成就、个性和情感发展以及社会机制三个方面对学校分层制度进行考察。

一、学校分层与学生的学业成就

学校分层和学生分流的合法性是建立在一系列未经严格检验的常识性假定基础之上的。詹妮·奥克斯(2005)总结了学生分流的四个理论假定:第一,能力相似的学生被分配在同一个班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这种分流将避免混合班中可能出现的能力突出的学生被拖后腿,以及学习能力有缺陷的学生失去矫正机会的情况出现;第二,将能力较差与较强的学生隔离在不同班,将有利于落后的学生发展对于学校和学习的正面态度;第三,分流过程本身精确和公平地反映了学生过去的学业成就和自然能力;第四,能力和禀赋相近的学生更易于教师进行教学和管理。[1]从这四个假定中我们不难看到,以智商测验结果为集中体现的智力水平成为决定学生能否成为成功的学习者的主要因素;学生学术能力的平均水平成为决定教师教学内容、策略和期望的标准;学生分流成为大规模有效教学和评价的基础。

所有这些经验性的理论假设都没有得到现代教育和心理实验的确认。相反,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学校分层制度与学生的学业成就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第一,学生分流对于学业成就贡献的可靠性值得怀疑。金伯格在1966年追踪研究了纽约市45所学校86个班的2,200名学生。这些学生按照智商测验被编入不同能力分组的班,在2年后对学生重新进行测验。研究表明,在任何一个年级,学生分流对于其学业成就都不能呈现稳定的正相关,也未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于学校教育的态度。[2]此后,不同国家的研究者通过不同的实验研究得出了大致相近的结论。迦莫兰和梅尔(1989)根据1980年和1982年高中教育调查问卷结果指出,能力分组实际上扩张了学生起始阶段的差异,这是由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差异造成的,或者说是学习机会的差异造成的。[3]奥克斯(1992)根据25所中学297个课堂收集的数据分析指出,低能力组的学生较之高能力组的学生接受了价值更低内容更少的教学信息,教学进度也更慢。[4]显然,差异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加剧了学生学业成就的起始差距。在实行学生分流的学校,低能力组学生被剥夺了与高能力组学生一起学习而获得的智力挑战和激励。

第二,学生分流的弹性非常有限。杰克逊(1964)发现学生在不同能力分组间流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根据学生智商的正态分布,应该有40%的学生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后能够转移到其他能力分组,而事实上仅有1%到5%的学生真正实现了组间的迁移。[5]古德莱德对这种固定的能力分组曾经评价道:“造成固定的能力分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能力较高的学生与能力较低的学生之间的分化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愈演愈烈。既然孩子们大多数时间都与能力与自己相近的其他孩子在一起学习,他们将很难有机会赶上那些在起始阶段能力超出他们的孩子,这一情形在数学科目中尤其如此。”[6]卢卡斯(1999)使用定量研究发现,在能力分组中向下的流动远远超过向上的流动,[7]也就是说,能力分组的变化倾向于学生向能力更低的组流动,更多的学生被打上学业失败的标签。

第三,对于混合能力课堂的一个普遍的误解是在混合能力分组中,能力较低的学生可能没法得到教师的关注,而能力较高的学生可能在智力上无法得到足够的挑战和刺激。教师们可能乐于教授能力相近的学生,而家长也担心自己的孩子在混合能力课堂上被能力较低的学生拖累。然而,正如科恩和洛丹(1997)的研究所发现的,“在混合能力分组中,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并不因学生能力差异产生巨大的分野。能力较强的学生持续获得较高的学业成就,能力较低的学生分布在学生学业水平平均值的周围,而不是向学业水平失败端倾斜”。[8]不同的教育研究者的独立研究都表明,除了天才教育项目以外,能力分组与学业成就并不具有正相关。

二、学校分层与学生的个性和社会发展

分流制度对于学生的个性和社会发展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如同奥克斯指出的,在分流制度的背后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在作祟,它为分流制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学生对于自我和他人的态度因能力分组而发生负面的变化,比如缺乏自信、动力和学业成就期待。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伊尔·沃伦(1954)在判决布朗对教育理事会一案时写道,“隔离将使儿童产生社会地位卑贱的感觉,这将对儿童的心智发展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这一卑贱的感觉将造成儿童学习动机的缺失,使得他们在教育和心智发展上呈现出滞后的特点”。学生分流的实践使得学生被剥夺了种族和文化多样性的学习环境,因而也被剥夺了一个民主社会所需要的对于差异的包容的实践机会。

不仅如此,能力分组这一实践助长了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的产生,也即“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在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交流时更缺乏主动和影响力”。[9]道格拉斯(1964)发现,如果将学术能力较低的学生置于快班,他们通常表现得更好,将能力相同的学生分别置于快班和慢班,在慢班的学生表现往往不如人意。他推断学生学业成就和教师的期望密切相关。[10]

在另一方面,混合分组班级对于学生的个性和社会发展却产生了明显正面的效果,如同奥克斯(2005)的研究所表明的,“至少83%的混合分组班级里学生与教师,至少56%的这些班级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呈现了积极关系,这使我们重新思考课堂气氛如何影响学生的自我认识以及其他与学校相关行为。显然,学生在这种班级里的感受将明显与他们在慢班的感受不同”。尽管能力分组的考试包括高考本身可能是公平的,但是在教育分层中教师和家长的期望能够对于学生最终的学业成就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并加剧从分组开始时的成就差异。

国内学生分流制度事实上从小学就开始了,一大批学生从很小的年纪就被打上学术失败的烙印,他们要么就读职业学校之后进入就业市场从事传统上被看作是社会阶层更加低下的工作,要么呆在普通学校里忍受苛刻的挑选和审视,鲜有机会在各种升学考试中出类拔萃,整个成长过程伴随着失败的阴影,充满了自我埋怨。这使得这些学生在长大成人后缺乏有意识的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能力,从而产生了一大批我们所认为的“社会弱势群体”。学校丧失了最好的教育时机,社会增加了额外的交易成本。

三、学校分层与社会机制

从大的方面来说,学校分层、英才制度和社会不平等是密切交织在一起的。在20世纪60年代,有学者已经发现在能力考试与学生社会经济地位之间表现出正相关。出身于良好社会阶层的学生,或者那些有着更好的行为习惯、外表、语言能力甚至更好的衣着的学生获得了更大的机会进入快班,并且更可能在日后获得成功。学生分流的实践更倾向于把来自底层的学生放入慢班,即使他们的实际学术能力不是那么差。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北京,即使外来人口子弟被纳入义务教育系统,但是许多学校因为担心农民工子弟的大量涌入会使来自社会优越阶层的生源流失,因此往往以招生名额为由变相抵制就近入学政策。

20世纪60年代,当詹姆斯·科尔曼受命于美国联邦政府调查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并设计矫正方案的时候,他发现白人和黑人学生之间的学术成就差异难以用学校的物质资源分配来解释,因为当时不同学校间物质资源的分配状况大体均等。科尔曼(1966)得出结论:在解释教育不公平的各个因素中,学生的家庭背景比他们所属的学校更重要。[11]金克斯和他的同事们(1972)重新核对了科尔曼的数据并且得出相似的结论:公立学校的质量和学生的自然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业成就和日后的经济成功影响甚微,与此相反,种种与学生动机和激励水平有关的因素,尽管难以测量,但对学生学业成就有着显著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家庭收入,父母职业和教育水平等。在智商水平一样的情况下,来自优越家庭的学生比来自弱势家庭的学生更可能进入大学接受更多的教育。[12]也就是说,学校在消除经济和社会不平等方面显得非常无能为力。这两份报告也提示我们,也许解决社会阶层的分化是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前提条件。

英才制度和精英统治的信仰者将个人的成功归结为其才能和努力,在崇尚竞争和效率的市场经济法则下,不平等的结果反而似乎可以视为保持社会高效运转的重要动力。然而,教育话语权也是社会关系中阶级、性别和种族问题的反映。1976年,萨缪尔·鲍尔斯和赫伯特·金提斯出版了他们的有争议的著作《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在这一堪称里程碑的著作中,他们批评了有关智商、认知能力和学习技巧与人力资源市场上的成功密切相关的传统观念。在著作中他们指出,“教育应该被视为通过貌似客观的标准使得职业分配合法化的途径,这一途径复制了社会不公平的结构。而且,那些评价标准,也就是竞争性的学术考试,只是遥远地与个人在经济上的成功相关联。因此,教育领域里的这一合法化过程只是表现出相当象征性的角色”。[13]他们断言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为学生们提供他们在一个阶级划分的社会里生活的原型模式,学生们在分层学校的学习经历事实上也是经济、社会和政治不平等结构的复制形式。很多学者批评鲍尔斯和金提斯对于学校教育抱有非常消极的态度。当两人写作《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一书时,父母与孩子的社会经济地位的相关性还没有得到统计数据的佐证。2002年,两人通过翔实的统计研究表明,过去的30年间美国代际的不平等鸿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14]1988年一项美国全国教育调查表明,“非裔、拉丁裔美国人和印第安人以及其他低收入家庭的8年级学生,与白人或者更高收入家庭学生相比,大约有两倍的可能性需要接受数学补习课程。这些需要补习的学生不仅接受着层次更低的课程教学,而且他们的老师更可能是缺少经验的教学人员”。[15]现在,大多数的研究者已经接受了鲍尔斯和金提斯的观点,即学校通过分层社会化将社会秩序合法化。

在我国,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中阶层的差距日趋明显。“来自部分重点大学的数据显示,农村学生的比例正在下降……南开大学近3年的数据显示,2006年农村新生比例为30%,2007年为25%,2008年为24%,下降趋势比较明显。前几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农村新生的比例均不足20%”。[16]据《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09)》公布的调查,重点中学中来自社会优势阶层的学生数明显高于其阶层所占的社会比例,而农村学生则相反。“1978年~2008年间江苏某重点中学高中生家庭背景的调查数据显示,政府、企业、专业人员等优势阶层的子女,由1978年占44.7%,增加到2008年的77.6%,增加了33个百分点;而工人、农民子弟的比例,则从1978年占42.4%锐减至2008年的5.9%,降低了36.5%个百分点”。[17]显然,学校分层和社会分层已经密不可分了。

学校分流制度与社会不公平的秩序深深交织在一起,使得这一问题也难以仅在教育系统内部得以解决。克拉克·科尔曾经断言,“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很难真正避开英才制度”。但是他也表达了对于特权阶层的担忧:“问题不在于英才制度(在中国)是否正在成为现实,而在于怎样避免使得英才制度发展出一个拥有特权的新的阶层。”[18]通过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价值观和分流制度的实践,学校成为复制社会结构的有效工具。千千万万来自社会底层的学生的命运从一开始就被预先设定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选贤任能的许诺,工人子弟的学生将他们在社会经济结构的底层这一结果归咎于他们的学业“失败”,这种自我谴责的心理机制使得任何对于财富、权利和特权的不合理的分配的质疑都得到有效限制,教育系统也有效地使得现存的社会秩序得到保全。

在讨论学校分层制度的缺失时,我们应该看到,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富足,也包括了民主、公平和公正的社会制度。学校的主要目的不应该是挑选学生,不应该是决定结果,它的目的应该是扩张机会;学校不应该仅仅是为未来社会提供劳动力,它也应该承担公民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学校教育不应该是针对少数英才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和民主制度只有当它的所有公民都能有意识地参与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时候才能成为现实。

上一篇:法律法规考点考题下一篇:未来的蜗牛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