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新课标试题

2023-01-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初中生物新课标试题

新课标初中生物课程资源的整合

摘要:新形势下教师应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整合学校、社区、生活经验、媒体资料等各种课程资源,以便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

关键词:生物课程资源;整合;利用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有着广泛的内涵和外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教师应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教学的传统做法,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以便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

一、充分利用、整合学校的课程资源

1.教材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

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将教材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地整合,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生成与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教材资源一般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组织形式,以知识的获得和能力发展为主要目标;综合实践课程侧重探究精神、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获得体验,以学生的探究或实践活动为主要组织形式。目前我们使用苏教版七年级《生物》,教材的结构由3个板块构成。其中,问题解决板块的核心是解决问题的活动,主要有探究活动、调查活动、实验活动、讨论活动等共21个。这些活动都能使学生将教材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地整合,如“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探究酸雨对种子萌芽的影响”等。将这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实验,让学生在课外以小组形式进行实践探究。

2.课堂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的整合

利用课堂教学过程,将教学活动与学生动手制作、课外观察整合到课程资源中。新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在探究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学习“植物的开花与结果”时,鼓励学生用不同方式做花的结构模型,通过实践来获取对花结构的理解。有的同学用橡皮泥,有的用彩纸,很多学生的选材、制作方式都超出教师的要求和想象。又如在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两栖动物的生殖”教学中,学生通过小组观察蝌蚪,并自己进行饲养,认识青蛙的发育过程,将课本的知识利用实践活动加以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积极整合社区的课程资源

生物科学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教师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学习,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进行调查研究,积极利用社区课程资源,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关注和参与与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培养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例如,学习生物圈中的人时,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医院、诊所采访医生,了解人类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白血病等方面的防治知识,了解血常规化验数据及无偿献血常识;到市卫生防疫站了解我国常见传染病防治措施、艾滋病防治知识等,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三、适当整合生活中的课程资源

1.整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例如,一些学生参观过动物园、植物园;一些学生领略过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的风光;一些学生有过饲养宠物或种植过小麦、果树、花卉的经历;一些学生感受过传染病的痛苦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无形资源,通过相互交流,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利用家庭中的课程资源

如在学习“芽的结构”时,将家中的甘蓝纵切,观察家中粗树干制成的菜板,学习茎的结构;在家中用绿豆、大豆等生豆芽,学习植物种子的萌发;运用发酵技术用鲜奶自制酸奶,用糯米自制甜酒;了解家庭药箱中的常备药品,关注用药安全。

3.广泛利用与整合媒体资源

媒体资源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上关于生物科学发展的信息很多,这些信息在教科书中不可能及时而全面地反映,师生应充分利用这些媒体资源,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要求他们利用各种媒体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在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营养物质”的教学中,课前组织学生分组分专题查阅资料、或者询问专家、收集各种营养物质的有关资料,在课上进行交流讨论,通过资料分析的方法让学生获取“食物中都有哪些营养物质”的知识,并反思自己一日的食谱,尝试利用学到的知识为自己和家人设计更加合理的食谱,学以致用,培养自己良好的饮食习惯。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新课程赋予了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利和义务,我们应该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做一名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优势,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

[2]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作者单位 甘肃省张掖市第四中学)

作者:苏天林

第2篇:贯彻新课标理念,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

摘 要:结合自身对于初中生物新课标的粗浅认识,就新课标精神在初中生物课堂上的实践运用展开了细致的总结与归纳。

关键词:初中生物;新课标;探究性学习活动;生活实际经验;德育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往传统而落后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学校教育的需求,迫切需要在教育教学领域进行大刀阔斧的创新与改革。这一背景下,初中生物新课改应运而生。作为新世纪的合格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新课标所提倡的先进教育观点及教学手段。以下,笔者仅结合自身对于初中生物新课标的粗浅认识,就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之道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一、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生物综合修养及素质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的学习行为,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探索、自主分析、自主解决问题的实践学习机会”,以此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团队合作交流意识等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将产生非常大的帮助,有益于他们自身生物修养及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与进步。

通过对新课标的认真学习与研读,我将这一理念灵活运用到了我自身的生物教学中。例如,在学习“生物圈”这章知识点之后,我在班级内发起了一个“认识‘保护生物圈的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首先,我要求学生自由结合成小组,并利用课余时间同小组成员一起收集和整理自家每天所产生生活垃圾的总数量,并计算出每人每天所制造的生活垃圾数量;以每人每天所制造的生活垃圾数量为依据,大致估算出所在地区每天、每周、每月、每年可能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随后,我还带领学生将科学探究的场所扩展到了街头,让他们以家庭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作为切入点,对街上来往的行人进行社会问卷调查,并将最终的结论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一来,就大大改变了学生以往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不但使得他们养成了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学探究这一活动,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进行了培养与发展,为他们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日后更好地进行生物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借助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开展教学,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程度

随着实际年龄的增长,初中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逐渐丰富,并初步具备了借助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活常见实际问题的强烈愿望及兴趣。《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师应借助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开展具体的生物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切实加深对于所学知识点的更好认识、理解与灵活掌握。”

这就要求我们初中生物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充分契合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及实际认知水平,利用学生日常生活常见且感兴趣的话题作为生物教学的突破口,以此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切实提高他们对于所学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程度。

对于这一点,我有着深刻的体会。例如,在学习“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这部分知识时,一上课我就向学生提出了如下的问题:“动物的日常行为众多,但是,这其中有的行为与生俱来,是不要后期再进行学习便可拥有的;有的则是经过后天长期的学习与训练才逐渐形成的。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分析一下,哪些动物的行为分别符合我以上的描述。”这一问如同打开了学生生活大门的钥匙,他们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有的学生说:“刚出生的小袋鼠眼睛还睁不开就会爬向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书上说这是它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有的学生说:“遇到敌害时,刺猬会自动缩成一团,以背部的刺保护自己。这也是他们面对危险时的一种本能反应”,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有的学生说“动物园中的动物表演是一种典型的学习行为,因为假如没有人类后期的培养与训练,动物们根本就不会表演这些杂技”;有的学生说“鹦鹉学舌也是动物学习行为中的一种,因为如果没有人类的发音刺激和引导,鹦鹉很可能也不会重复人类的语言”……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对这一问题分析得头头是道。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能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这一组生物概念进行充分的区别与分辨,真正提高了自身對于相关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程度。

三、将生物教育同德育教育充分融合,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观念以及价值观

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基础的学科知识,更要养成良好的行为道德习惯,逐渐提高自身的道德综合素质及个人修养。《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物涉及环境保护、科技发明、人体健康等多方面的知识,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有利于学生在掌握系统知识体系的同时,逐渐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念。”要求教师必须将生物教育的内容同德育教育充分融合,力求促进初中学生道德综合修养的更好形成与完善。

如,在学习“人类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这章知识时,我就在教学中融入环保知识等相关内容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之所在,促使他们树立“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观念,逐步提高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再如,学习“生物技术与社会的进步”这部分内容时,我则会向学生展示我国现代生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使他们在了解我国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同时,逐步增强自身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树立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样一来,就将生物教育同德育教育实现了完美的融合,真正将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到了实处。

总之,新形势下,我们初中生物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贯彻、落实新课标所提倡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相信,如此方能真正提高自身课堂教学的效率及其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福君,王庆光.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生物教学如何定位[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1(03).

[2]王军军.初中生物教学落实新课标教学理念的方式[J].新课程学习,2013(04).

(作者单位 福建省莆田市第十中学)

编辑 薄跃华

作者:黄青霞

第3篇: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物的高效教学策略分析

摘 要:初中教学中生物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学生了解生物知识、构建生物知识体系的重要渠道,可由于初中生物教师教学手段滞后,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导致学生缺乏生物学习兴趣。由此,新课标背景下需要初中生物教师及时转变教学方法,通过利用多元化的方法来建立起高效初中生物课堂,加强学生生物学习效果。文章通过介绍新课标对初中生物教学的要求以及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初中生物高效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生物;高效教学

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对初中生物提出新的要求,要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提倡探究性学习,以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要内容,推动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凸显出新的课程观念。

一、 新课标对初中生物教学的要求

新课标的要求下,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出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要坚持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新课标的要求之下,教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下,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将学生看做课堂的主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转变师生角色,带领学生探索生物知识点,提高学生综合水平。第二,创新教学方法。在新课标要求下,教师在进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多元化的课堂教学目标,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二、 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新课标背景下,依然有很多初中生物教师对新课标的要求认识不够、不到位。具体表现为:教师利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初中生物教学,导致传统教学模式始终占据重要的位置。造成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包含下面两个:第一,大多数教师已经习惯利用传统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难以从总体出发对课程总体目标进行考虑,无法正确对课堂教学时间和内容之间的矛盾展开处理;第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无法及时了解到学生的需要。

(二)实验教学形式单一

教师展开生物实验教学时,只是机械化的将实验名称、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告诉学生,根本没有想到学生已经知道实验的结果就没有兴趣再进行实验。师生都将实验当作既定任务来完成,不具备传授知识与接受知识的热情,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实验教学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中。

(三)学生缺乏兴趣

伴随着课程的不断更新换代,在生物课本中出现了非常多抽象的概念,这样的情况会大大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追根究底是因为学生在平时生活当中所接触到的事物是真实的,可生物当中出现的抽象东西不能让学生亲身感受,比如染色体、基因等。另外,针对初中生来说,不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在面对抽象概念时,无法开动脑筋思考,造成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物的高效教学方法

(一)多媒体教学法

随着我国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逐渐提升,在教学当中开始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初中生物教学当中教师要能够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原本抽象的生物知识点变得生动形象呈现给学生,从而良好的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生物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例如,在讲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堂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将新旧知識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在教学中把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当作横向主线,将不同层次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当作纵向主线,让学生能够深刻认识生物体的相关知识。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介绍番茄器官的组成,再与根茎叶等器官结构图联系在一起,介绍其功能与结构是互相适应的。然后将花生的植株当作例子,介绍一整株绿色开花植物拥有六大器官,通过剥花生以及尝花生的活动来深化学生对组织与器官的认知。这样一来,加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识,让学生更系统完整的对生物体进行认识。

(二)游戏教学法

针对初中生来说,游戏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实际教学内容着手,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游戏,给学生营造出理想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可以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游戏当中,不仅可以充实学生的生物知识,还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例如,在为学生介绍“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游戏,强化学生掌握食物链与食物网的关系。教师在上课前,让学生对各种动植物、阳光、空气等卡片绘画出来。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分发绘画好的卡片,让学生挂在身上,为学生模拟一个情境,让学生构成生物圈,教室作为整个地球。教师组织学生展开“我是谁,我吃什么,我被谁吃掉”的游戏,通过组织这样的游戏,加深学生对相关生物知识点的印象,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树立起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

(三)生活化教学方法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学科中的一种,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实际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并且我们都知道,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是为我们的实际生活而服务的,给我们的实际生活提供助力。因此,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在展开教学时,避免脱离实际生活,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展开教学。通过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教师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学习当中碰到的问题。此外,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对学习生物这门学科产生浓浓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将会更主动积极地自我提高,自我学习。学习具备非常强的自主性,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非常必要。比如,在讲解有关光合作用的这部分的知识点时,教师向学生提问“大家伙知不知道为何我国要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呢?”学生有人回答是因为绿化能够美化形象,为地球增添漂亮的颜色,有的学生回答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还有的学生回答净化空气。最后教师要进行总结,告知学生,由于当今世界上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越来越多,需要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更好地缓解碳排放。这是因为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成为我们赖以生存的氧气,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然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个过程是怎样产生的呢?学生纷纷表示并不知道,这时教师就能够带领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相关内容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生物学科产生浓浓的兴趣,获得双赢。

(四)利用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作为教师教学当中非常普遍常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利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能够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初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科学安排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可以在合作过程中激烈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建立起高效课堂,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进而增强学生学习效果。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展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节课中的相关知识点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出如下的问题:“被子植物有哪些呢?”有的学生回答出:“比较常见的绿色开花的植物都属于被子植物,例如苹果、大豆等。”然后教师反馈给学生:“对,你说的非常正确,那么你知道被子植物有哪些较为显著的特点吗?”学生仔细进行思考,之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有谁能够区分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呢?”最终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效果,让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加强课堂教学效果,为构建起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重视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作为一门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验中的科目,设计实验和探究思维非常关键。通过操作生物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通过实验现象了解与学习生物知识点,从而更好地对生物的概念进行了解。由于实验本身具备非常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所以在生物课堂中学生通常对实验环节非常感兴趣,通过实验展开互动,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如,教师组织学生展开“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这一实验前,先为学生布置思考问题,给学生提供实验思考思路,让学生对即将要展开的实验产生期待。然后教师让学生两人一组展开实验操作,学生在实验中自由讨论,教师适当参与学生讨论引导学生顺利操作实验。完成实验后,教师要详细解释每一个实验步骤,学生在动手操作时深化对有关实验步骤的认识,更好的吸收理论知识点。教师在讲解时要适当与学生展开沟通,带着学生及时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展开解决。教师还能够向其他小组的学生提问,获得实验获得的能量数值,对比不同小组之间的差异,让学生深入思考數值差异的原因,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积极主动性,汇总学生讨论的结果,总结出正确的结论,引出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通过在生物实验中合作、交流的互动,更好的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水平。

总之,教无定法,教师不能单纯采用一种教学模式来限制学生的个性。要从所学知识点出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针对性的教学,有效开发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潜力,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在初中生物实践教学中,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生活化教学方法、利用合作学习、重视生物实验教学的策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思考、探索,满足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娜.谈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110-111.

[2]孙小东.新课改下初中生物教学方法的改进策略[J].甘肃教育,2017(8):67.

[3]邱昭文.新课改下初中生物教学之我见[J].中学生物教学,2017(6):52-53.

[4]周慧华.新课标下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J].中学生物学,2013,29(6):17-18.

[5]李宝龙.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2(2):96-97.

[6]王定.新课改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初探[J].中学生物教学,2012(Z1):10-11.

[7]吴辉.浅谈初中生物教学导入新课的方法[J].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11(4):50-51.

作者简介:

王秋雄,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云霄和平中学。

作者:王秋雄

第4篇:初中生物新课标试题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姓名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C)

A.联系生活学生物B.培养学习生物的爱好C.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D、进行双基教学

2、“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理解与掌握B.过程与方法C.科学与探究D、继承与发展

3、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B)。

A.教教材B.用教材教C、教课标D、教课本

4、(A )关注学习过程,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

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阶段性评价

5、( B)关注学习结果,有利于对教学活动作出总结性的结论。

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阶段性评价

6、国内外关于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有许多模式,其基本环节大体是(A)

A、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B、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施计划→制定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C、提出问题→得出结论→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做出假设→表达交流D、提出问题→表达交流→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做出假设

7、考虑到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

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学科特点、新课程内容标准突出了( B)。

A、植物和动物 B、人和生物圈C、动物和细菌、真菌D、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8、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和生物科学发展三个方面,课程内容选取了(D)个一级主题。A、7 B、8C、9D、10

9、生物学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D),特别是一个普通公民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科学素养。

A.环保意识 B.人文思想 C.健康意识D. 科学素养

10、下列不属于生物课程中能力目标的是: ( C)

A、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B、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C、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D、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11、“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是属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一主题下哪一部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 A)

A、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B、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 C、动物体的结构层次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2、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分析”,体现了学习目标中(C)的要求。 A.了解水平B. 理解水平C.应用水平D. 领悟(内化)水平

13、课程的设计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

(D)。 A.实践性B. 教育性C.人文性D.发展性

14、考虑到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结合生物学本身的特点,课程内容突出了人与(A)的关系。 A. 生物圈B. 自然C.动植物D.环境

15、以(B)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了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原因。这部分知识对学生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具有重要意义。 A.物竞天择B.自然选择C.适者生存D.用进废退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9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_国家________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 生物科学素养

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教育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2、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 生物现象 和生命活动规律 的一门科学。

3、生物教学评价应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 主动发展 。

4、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形成观察、归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5、学校教学设备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成《标准》规定的生物课堂教学、实验教学 以及科技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

6、 通过中学生物学的学习,是为了使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探究和实践,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7、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得出结论和。

8、 《生物课程标准》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知识、能力外,还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1、《生物课程标准》课程的理念是什么?(8分)

(1)面向全体学生(2)提高生物科学素养(3)倡导探究式学习

2、教师在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上述的探究性学习时应注意哪些事项?(8分)

(1)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

(2)应该鼓威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3)注意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课内外结合。

(4)重视探究性学习报告的完成和交流。

(5)探究性学习不是全部的教学活动

第5篇:初中生物新课标测试题

学校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的一门学科。它是农林、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

2、根据近年来生物教学改革探索积累起来的经验,我们可以从教学活动方式、方法的视角,把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分为型、问答型、学导型、型、型五种类型。

3、生物课程标准包括

4、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加准确地实现评价的目标和功能。教师应注意评价和评价相结合,评价和评价相结合。

5、学习、学习、力倡导的三种现代学习方式,也是当今世界学习研究的重要课题。

6、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学习和方式,这两种方式各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存在价值,彼此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7、科学思维的方式包括思维和思维等。

8、课程目标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所有初中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应当达到的目标。

9、在科学研究中,有三个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即。

10、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它包括、、和四个方面。

11、生物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通常涉及:、、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2、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生物学课程学习的激励和改进教师教学。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生物学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

①概念②原理③规律④方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生物实验体验教学模式的特征有()。

①确定主题,创设情境;②协作学习,操作实验;③分析总结,综合评价。④独立探索,设计实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中学生物学课堂上的探究学习活动,根据学生主体参与程度和教师主导作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几类,下面不属这一分类方式的是()。

A、体验式探究B、引导式探究C、自主式探究D、结果式探究

4、教学模式的要素有:教学理论、()、操作程序、教学评价、实施条件。

1A、教学方法B、教学手段C、教学目标D、教学方式

5、根据实施评价时所使用的工具和形式来分教学评价可分为() ①纸笔测验②实作评价③作业评价④成长记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下列选项中不是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生物学教学评价的是()

A、配置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过程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

7、()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A、科学探究B、自主学习C、合作学习D、探究学习

8、下列选项中不是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可以利用的模式是()

A、“实践-体验”式B、“问题-探究”式C、“情境-陶冶”式D“功能—情景”式

9、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的是()。

A、面向全体学生

B、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C、提高生物科学的素养

D、倡导探究性学习

10、下面对规范的教学目标的要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师

B、教学目标的要求应与课程标准要求一致,其表述应使用课程标准中所列举的行为动词

C、教学目标应说明行为条件

D、教学目标应明确表现程度

三、简答题(29分)

1、教师在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应注意什么?(5分)

2、教材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什么?(5分)

3、自然科学主要由四个维度构成,它们是什么?(4分)

4、探究学习作为现代学习方式的一种模式,它具有什么特征?(4分)

5、课堂教学模式应该灵活多样的,但就其本质而言,应包含哪几个特点?(分)

6、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6分)

四、问答题(16分)

1、“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可以从哪几个层面来理解?(8分)

2、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8分)

生物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基础

2、讲授型、合作型、探究型

3、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

4、终结性、形成性、定量、定性

5、自主、探究性、合作

6、接受、探究

7、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批判性、发散性

8、课程标准

9、假设、观察、实验

10、好奇心、诚实、合作、创造力

1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12、过程和结果、学生学习

二、选择题

1、A

2、D

3、D

4、C

5、A

6、C

7、A

8、D

9、B

10、A

三、简答题

1、教师在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应注意什么?

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

应该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注意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课内外结合

重视探究性学习报告的完成和交流

探究性学习不是全部的教学活动

2、教材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什么?

教材内容的选择应当体现本标准课程内容的设计思路。

教材内容的选择应当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

教材内容的选择要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思想

应当将学生活动作为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选取的内容应当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办学条件的差异和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3、自然科学主要由四个维度构成,它们是什么?

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

科学是一套研究的方法

科学是一个知识体

科学要与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

4、探究学习作为现代学习方式的一种模式,它具有什么特征?

探究是一种能动的过程

探究是一种有多侧面和活动

探究旨在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

探究要求师生都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教学过程

5、课堂教学模式应该灵活多样的,但就其本质而言,应包含哪几个特点? 教学目标重在培养能力

教学策略重在提倡开放性

教学内容重在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重在加强实践

教学手段重在实现现代化

6、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依据教学目标

兼顾多重目标

采用多元方法

进行多次评价

重视反应过程

善用评价结果

四、问答题

1、“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可以从哪几个层面来理解?

面向全体学生首先是要让所有学生达到课标要求,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

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应该呈现多样性,应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以适应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学生的理解

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在学习资源的分配上对待每一个学生应该是公平的 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的评价必须公正

2、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创设良好的合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合作欲望

要有明确的合作学习任务或目标

合作学习过程中人人承担责任并相互依存

要注重促进学生合作技能的提高

采用多样化的合作学习评价方式

合作学习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学习任务而定

第6篇:高中生物新课标试题

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㈠单项选择题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可作为生物教学哪方面的课程资源

A.学校资源 B.媒体资源 C.隐性资源 D.家庭资源

2.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之一,科学地评价实验探究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技能。下列哪项不是评价实验探究能力的内容

A.作出可检验的假设 B.正确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对象 C.描述观测变量的方法 D.根据实验结果推出实验结论

3.在高中课程改革中,各校都会遇到各种实际问题,需要创造性地解决,因此需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你认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主体应是 A.教研组 B.教师 C.学校 D.师生

4.模型方法是科学探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逻辑方法,《标准》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活动──生物模型建构。而所安排的诸如“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活动,旨在让学生尝试建立

A.物理模型 B .数学模型 C. 物质模型 D .思想模型

5.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注重“以学生为本”,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自主思考并规划人生,逐步构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能力,即注重学生的

A.个性化发展 B.可持续发展 C.学生自主发展 D.师生共同发展 6.普通高中生物课程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哪方面的需要而设计的 A.对生命学科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B.多样化发展

C.形成系统和整体的生命科学观 D.认识生命系统发生发展的规律 7.《生物课程标准》与旧“大纲”都提出了“科学探究”的能力目标,但课标要求更强调

A.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B.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 C.发展合作实践及创新能力 D.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1 8.高中生物课程中由生物学科的核心内容构成的部分是 A必修模块 B生物技术实践 C生物科学与社会 D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高中生物课程必修模块组成部分的是 A分子与细胞 B遗传与进化 C稳态与环境 D生物科学与社会

10.下列哪一模块是为继续学习理工类专业或对实验操作感兴趣的学生的学习而编写的

A分子与细胞 B生物技术实践 C生物科学与社会 D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1.下列哪一学习水平不应该归入知识性目标的范畴 A了解水平 B理解水平 C模仿水平 D应用水平

( )12..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 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 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13.请将下列情感目标的学习水平,按由低到高的层次排序 ①领悟(内化)水平 ②反应(认同)水平 ③经历(感受)水平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14.高中生物课程中的每个(子)模块都含有若干主题,每个主题的组成部分是 A具体的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 B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活动建议 C具体的能力目标和活动建议 D具体的课程标准和活动建议 15."参观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分子与细胞"模块中的"细胞的结构"主题的两项

A内容标准 B活动建议 C课程标准 D能力标准 16.下面的哪一项不是"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中的"生态工程"主题的具体内容标准

A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B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

2 C通过参观或收集资料,了解当地生态工程的建设情况 D举例说明生态工程的实例

17、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学习方式有很多,其中,教师参与学校的案例教学活动属于:

A一种个体研修的学习方式。 B一种群体研修的学习方式。 C.一种网络研修的学习方式。 D.一种专业引领的研修方式。

18.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

A.知识与技能目标。B.方法与过程目标。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D.课堂教学目标。

19《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规定:高中生物教学的一个核心任务是

A.面向全体学B.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C.提高生物科学素养D.倡导探究性学习

20、根据实施评价时所使用的工具和形式来分教学评价可分为 ①纸笔测验②实作评价③作业评价④成长记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㈡多项选择题

21.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主要涉及的是

A生物科学知识 B科学探究能力 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D 空间想象能力 22.设计生物课程标准依据的理念有

A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B面向全体学生

C倡导探究性学习 D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3.不同的知识在学科中的价值和地位是不同的,人们通常把某学科中最具价值的知识称为这个学科的“基石”。那么,可以称为现代生物学三大“基石”的是ABD A.细胞学说B.进化论C.克隆技术D.遗传定律

24.下列哪些教学评价方式,新课标中具有,而原大纲中却没有

3 A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

B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中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 C从多个侧面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

D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25.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教科书的编写提出的建议涉及下列哪些方面 A教科书的容量 B教科书的基本标准

C教科书内容的选择 D教科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2、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部分包括““-------””

、、、、“--------”3个模块;选修部分有“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3个模块。每个模块-----------------学时、---------------------学分。

3、知识性目标水平的要求为------------------水平,-------------------------水平,-------------------------水平。

4、分子与细胞模块的内容包括---,,

----------------------------,-----,、五部分。

5、遗传与进化模块主要是从----------------------水平和--------------------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

6、《标准》是高中阶段生物学教学的-----------------------。《标准》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倡导-----------------------学习,重视生物科学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

7、课程目标包括知识、能力、与------------------------------三个方面

8、在重视定性实验的同时,---------------------也应重视,让学生在量的变化中了解事物的本质。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机会学习量的----------------,实事求是地---------、-----------------和---------------------实验资料、定量表述实验结果等。

9、评价应以《标准》为依据,,根据----------------------和-------------------具体的进行,要客观、公正、合理,要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恰当地解释评价数据,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在题首括号中打√或×) ( )1.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知识。( )( )2.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模块,其中必修模块是选修模块的基础。

( ) 3.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种预设过程,所以只需关注“教什么、如何教、教的怎么样”这三个方面即可。

( )4.《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是高中阶段生物教学的基本依据。

( )5.新课标在"教科书编写建议"处提出:应将探究活动作为教科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简答题:(任选一题作答,5分)

1、教师在组织探究活动时应注意几个方面?

2、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对教材进行重组与整合?

3、高中生物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五、论述题、如何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构建高效课堂? (10分)

高中生物新课标试题

一、选择题(一)1-5CBBBB 6-10BCADB 11-15CDDAB 16-20CBBCA

(二)21.ABC 22.ABCD 23.ABD 24.ABCD 25.BCD

二、填空题

1、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倡导探究性学习 ,面向全体学生

2、分子与细胞, 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36,2

3、了解,应用,理解

4、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5、细胞,分子

6、基本依据,科学素养,探究性

7、情感态度,价值观

8、定量实验,测定,整理,分析

9、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三、判断题

1、错 2.对 3.错 4. 对 5. 对

四、简答题

1、1).探究活动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2).要有值得探究的问题或研究任务 3).要有民主的师生关系和求真求实的氛围

4).探究性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但不应成为惟一的方式

2、(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新课标的要求。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的需要。。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师自身的发展需要。

3、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生物科学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并与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 6 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五、论述题

1、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在各种课程资源中,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源是首位的。就本课程而言,除各学科通用的课程资源外,还应当设置足够的生物学实验室及相应仪器设备,配备生物学图书及报刊、教学挂图、投影片、音像资料和教学软件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应建设生物园,校园中的生物也是应当充分利用的课程资源。

2、积极利用社区的课程资源。社区的课程资源有:社区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动植物标本馆、动物园、植物园、少年宫、科技馆、生物科学研究机构、良种站、养殖场、高等院校、环保机构、卫生防疫站、医院、园林绿化部门、环境问题突出或环保先进的企业等单位、社区的动植物资源、公园、菜市场等。

3、适当利用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学生家庭中往往也有不少课程资源可以利用。有的学生家长能够指导或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家庭中往往还有生物学方面的书刊、可供学生做探究使用的材料用具;有的家庭栽种植物、饲养动物。学生耳儒目染,会积累不少感性知识,这也给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参与家庭事务的讨论提供了机会。

4、广泛利用媒体资源。媒体资源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在利用媒体资源时,应当注意信息源的可靠性和信息内容的真实性,提高学生信息评价的意识和能力,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5、挖掘利用无形的课程资源。无形的课程资源是指非物化的课程资源,主要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所了解的生物科学信息。教师可以通过交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了解,从中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鼓励学生相互交流,集思广益。

6、参与开发生物课程的信息技术资源。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课件两个方面。网络资源又包括互联网资源和校园网资源等。网络资源具有信息量大、链接丰富、实时性和互动性等特点。

第7篇:学习初中生物新课标心得体会

通过寒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体会颇深:

基本理念是:生物学是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生物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课程三维目标。

第一、生物学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和新教材注重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努力为学生创设宽容、理解、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教材的内容与时俱进,图文并茂,精选了一些反映生命科学最新进展并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健康等息息相关的内容,尽可能精简课堂讲授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探究、观察、操作、思考、表达、交流的机会,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时空。

第二、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生物学教学要求大胆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和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学,加强生物学实验教学,积极采用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生物学和信息技术整合,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互动起来。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新课标和新教材很好地体现了上述的精神。

第三、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开放式”教学

新课标和新教材就是适当引进了合作式教学,加大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力度,实现了生物学课堂的开放性在这种开放式课堂中,学生学会了相互协作,学会了在和他人交流中获得信息的方法,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开放思想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四、新课标强烈要求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课标要求学生由过去被动、机械、僵化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由过去“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关键是课堂是否能真正交给主体的学生,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统治者、演讲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第五、在新课程要注重人文精神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参与学习过程,在看、听、说、闻思全方位得到深刻的体验。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有了认知的过程、学习兴趣、热情、动机得以加强,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得到了丰富,有了亲身的体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的认识,就可能有进一步发展。

第六、新课标要求把实验到落到实处

实验要求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能力,不光重视实验的结果,更要重视实验的过程,要求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这也是新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实验材料、用具等发动学生自己准备,学生准备的过程就是学习思考的过程,分析辨别的过程。

第七、新课标重课堂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联系

传统教学往往只重视知识的获得,而对于知识的获得过程和获得知识后的应用重视不够,因此造成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学习状况,学到的知识是死知识,不能付诸于实践。现在的课堂无论是学生提出问题,还是老师和学生合作学习,都离不开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至用吗,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实际中体会到生物知识的重要性。

第八、新课标重课堂教学的过程评价

学生学习积极主动传统教学只注重期末考试、升学考试这些终结性评价,忽视了过程性评价,这样造成学生轻视学习过程,只重视学习结果,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性差,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评价落实到每节课上,无论学生的提问,回答问题,搜集资料,做实验的过程等,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把课上课下的每一节环节都做的很认真、很投入,从而强化了学习过程,间接影响了学习结果,使学生的各种技能和能力得到广泛培养和提高。

总之, 新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新课程将以创新为中心,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勇于创新。教师要先行。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充电,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修养,贯彻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成熟的生物教师 。

第8篇:学习初中生物新课标心得体会

经过多次的新课程培训及自己在实际教学的实践,结合最近对新课标的重新学习和认真总结,本人感触颇深,体会如下:新课标用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述了生物学的基础性重要性。生物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生物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生物新课程的内容要满足了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生物课程应具有开放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课程三维目标。具体心得总结如下。 第

一、要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刻领会其精髓,更新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 生物课的教学要注重初中学生与生俱来的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初中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要注意把对学生“学”的关注转向对学生周围世界的关注。要进行科学探究方面的训练,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原理、方法、要点,认识科学探究的性质及在科学中的核心作用等。同时还要给他们补充必要的生物基础知识,所以生物教师必须具有精深而广泛的基础知识,必须了解主要的生物学基本事实、理解其基本概念,通晓和弄懂某些辅助性的实验知识和理论知识。此外,教师还要对基础内容、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学生情况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了解,并把这些知识应用于生物教学。而且生物教师还应该具有指导学生所提问题而进行的探究活动所需要的种种技能,以及改进教学、评价和课程设置等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古人讲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思考和总结,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

第二、新课标新课程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 江泽民讲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新课标和新教材就注重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努力为学生创设宽容、理解、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尽管讲得滔滔不绝,头头是道,分析得有板有眼,入木三分,但由于忽视了综合、归纳、渗透,结果造成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严重不足。而新教材的内容与时俱进,图文并茂,精选了一些反映生命科学最新进展并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健康等息息相关的内容,尽可能精简课堂讲授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探究、观察、操作、思考、表达、交流的机会,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时空。例如“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实验,通过分组做发豆芽的实验,再分组讲出由学生自己归纳的关于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水分、空气、温度。在做发豆芽的实验的同时,请学生注意观察自己发的豆子有多少发了芽,又有多少不发芽,同时计算出种子的发芽率。通过探究实验的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培养了操作技能,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标和新教材强调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分析,把握知识系统内部的关联和转化,促进知识、技能、思维的迁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以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第三、新课标和新课程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生物学教学要求大胆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和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学,加强生物学实验教学,积极采用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生物学和信息技术整合,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互动起来。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新课标和新教材很好地体现了上述的精神。

第四、新课标和新课程大力倡导“开放式”教学 教育信息化,使得教育资源共享变成现实,计算机网络作为知识传播的有效途径,正得到前所未有的应用,未来的经济将转变为网络经济,知识经济的产业发展日益全球化和网络化。知识经济的这些特点呼唤“开放式”教育,以培养一大批具有广博知识,有较强摄取知识能力和具有开放思想的人才。新课标和新教材就是适当引进了合作式教学,加大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力度,实现了生物学课堂的开放性。例如,探究“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实验,课前教师布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方式后,学生回家调查自己的家族、亲人的性状特征。课堂上就会相互协作,分小组学习,学生们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热烈地议论,相互鼓励和帮助,课堂的知识信息多向传递,学生学得轻松、活泼、愉快。在这种开放式课堂中,学生学会了相互协作,学会了在和他人交流中获得信息的方法,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开放思想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

五、新课标强烈要求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课标要求学生由过去被动、机械、僵化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由过去“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关键是课堂是否能真正交给主体的学生,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统治者、演讲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例如:《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因素》一节进行到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界因素时,一名学生问到:"老师,我认为种子的萌发一定要土壤,因为我见过农民种小麦、玉米、黄豆等种子时,都是把种子埋入土壤里,种子才能萌发出来? "我认为种子萌发不一定需要土壤,因为我妈妈生黄豆菜时,是把种子捂在被子下的潮湿的脸盆里。 "另一名学生紧接着辩解到。需要探究的问题在学生的疑问中产生了。经过学生的讨论分析,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解决了有争议的问题。在新课程课堂上象上述这种针锋相对的提问情况经常出现,老师趁机发动全体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就这样开始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激烈的争论分析中,既解决了问题,又学到了知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

六、在新课程要注重人文精神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参与学习过程,在看、听、说、闻思全方位得到深刻的体验。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有了认知的过程、学习兴趣、热情、动机得以加强,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得到了丰富,有了亲身的体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的认识,就可能有进一步发展。新课程指导下的学生不应是“我的眼中只有自己”,而应是关爱他人,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沟通,懂得尊重人、体谅人。新课标要求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例如:在讲保护环境的内容时,从我们身边的环境说起,每个人生活都离不开环境,每种生物生活都离不开环境,整个宇宙只有我们地球有生命存在,在有限的资源里,为了我们人类自己,难道我们还不该保护地球、保护环境吗?我们身边污染的河流,湖泊中死去的鱼类,看看我们人类由于重金属污染出生的畸形儿,看看我们乱砍乱伐树木造成的恶果;许多珍稀动植物品种濒临灭绝;山洪暴发,洪水泛滥;厄尔尼诺现象频频出现,臭氧层出现空洞,冰川融化等等,这都是由于我们人类无知造成的,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吧,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实验用过的小动物要及时放回大自然,路边的一草一木不要随意践踏,要注意保护我们身边的庄稼和树木,它们都凝聚着农民伯伯、林业工人的

辛勤汗水等等。这些学生都能够亲眼看到,体会到的东西都包含着很深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做中体会到整个自然界中人与人,人与动物、植物,动物与植物之间和谐的情感,从而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

七、新课标要求把实验到落到实处

实验要求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能力,不光重视实验的结果,更要重视实验的过程,要求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这也是新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实验材料、用具等发动学生自己准备,学生准备的过程就是学习思考的过程,分析辨别的过程。如:"植物的开花"一节,学生从田野、路边、山上采集的各种花朵,汇集在课堂上,极大的丰富了课程资源,各小组之间分工合作,互相观察、解剖,做到资源共享。各种花的形态结构、颜色、气味等学生直观形象生动的掌握了,比老师用语言描述学生静坐听讲效果要好的多,类似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学生养植家蚕、搜集鼠妇、蚯蚓、捕捉蝈蝈、蝗虫等,不再一一列举。这种实验方式,注重了实验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整个实验活动过程中学会了分工合作,主动参与,学会了观察分析,老师的负担减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增强了。

第八、新课标重课堂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联系 传统教学往往只重视知识的获得,而对于知识的获得过程和获得知识后的应用重视不够,因此造成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学习状况,学到的知识是死知识,不能付诸于实践。现在的课堂无论是学生提出问题,还是老师和学生合作学习,都离不开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至用吗,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实际中体会到生物知识的重要性。比如:在播种种子之前为什么要浇地、翻地?为什么每个品种都有它固定的播种季节?为什么在小麦的"扬花期"遇到阴雨天会减产?移栽树苗时为什么要多带些土坨?为什么在小麦即将成熟时下一场雨也会造成减产?贮藏粮食时,为什么要晒干?为什么新疆的哈蜜瓜格外香甜等等问题,学生平时经常遇到的困惑问题,在课堂上经过讨论、争论、在老师帮助解决了,学生的那种成就感溢于言表。

第九、新课标重课堂教学的过程评价

学生学习积极主动传统教学只注重期末考试、升学考试这些终结性评价,忽视了过程性评价,这样造成学生轻视学习过程,只重视学习结果,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性差,课改后的评价落实到每节课上,无论学生的提问,回答问题,搜集资料,做实验的过程等,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把课上课下的每一节环节都做的很认真、很投入,从而强化了学习过程,间接影响了学习结果,使学生的各种技能和能力得到广泛培养和提高。

总之, 新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新课程将以创新为中心,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勇于创新。新课改教师要先行。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充电,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修养,贯彻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成熟的生物教师 。

第9篇:初中生物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新课标课程改革的培训,我感受很深。徐老师从教材的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作了非常详细的讲解,使我受益非浅。现我将在培训过程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注重概念教学。在教学中围绕重要概念来展开,新课程的10个一级主题中的50个重要概念的要求降低了难度,这样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修改定义上会产生歧义、太过于绝对化的表述,有利于教师对概念的讲解和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另外,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强调易错字的书写,帮助学生识记,杜绝重要概念及生物专业术语书写时出现错别字。

二.利用好导言,帮助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学生明确每堂课的学习目标。

三.重视实验教学,重视倡导探究性学习。新教材对实验内容的编排更具可行性。方便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理解掌握重要实验中设计的对照实验及对唯一变量的探究。

四.详细分析图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有效获取图表信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教材版式设计和图片质量上的变化,配了大量精美而有趣的插图,更加方便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面向全体学生。在新教材中,内容呈现多样化,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课程标准》要求生物教学不仅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也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教学模式也在发生根本的改变,生物课将更多的是学生的实验、讨论 、交流等活动。 教学过程可利用好新教材课后的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新教材还有待在使用过程中去体验、去总结、去反思。遵循教材编写的思路,坚持课改理念,提升教学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更适于教师教、学生学的方法,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上一篇:农作物生产技术试卷下一篇:教育教学评估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