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病毒
病毒
本章综合解说
本章内容概览
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在生物圈中分布十分广泛。它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教材从病毒的多样性、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首先通过伊万诺夫斯基对烟草花叶病的研究介绍病毒的发现;然后通过文字介绍和图片资料,帮助我们认识各种各样的病毒,了解病毒的形态、结构,在此基础上掌握病毒的结构、繁殖等方面的特征。
关于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教材不但介绍了病毒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危害,还介绍了人类利用病毒造福社会的事例,使我们认识到人类在研究并掌握了生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后,可以利用生物为人类造福,“变害为利”,也有助于我们辩证地认识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
(1)病毒的主要特征。(2)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
(1)病毒的主要特征。(2)如何利用病毒造福人类。
本章学法点津
由于病毒是一种用普通显微镜无法看清的微小生物,而且不具有细胞结构,因此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的特点等知识都显得比较抽象。学习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回忆动植物细胞、细菌的结构,结合图片,通过比较认识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识记病毒的类型、结构特点、繁殖方式等重要概念。
(2)仔细阅读教材,认真观察教材中的一系列插图,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和交流,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对病毒比较清晰的认识。
(3)根据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对人类健康、饲养动物、栽培植物的影响,认识病毒对人类的危害。联系接种疫苗的经历,了解可以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同时阅读教材,收集、整理书籍、报纸及网络查询到的有关信息,从正、反两方面正确认识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教材预习全解
趣味情景导入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由它引起的出血热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已造成多次具有规模的暴发流行。
2014年该病毒再度暴发,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疫情通报显示,埃博拉病毒已由非洲扩散至美洲、欧洲等。随着埃博拉疫情的发展,全球各地纷纷拉响防御警报。
学习目标导航
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相关知识链接
1.生物圈中的生物除病毒等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我们生活中常听说的“流行性感冒”“儿童手足口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2.细菌和真菌分布广泛,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们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如制作发酵食品、防治疾病、环境保护等;又有有害的一面,如有些种类寄生在动植物或人的体内,危害动植物或人体的健康。
教材内容全解
想一想,议一议
(见教材第89页)
从病毒侵入细胞的电镜照片可以看出,病毒比细胞小很多,据此推测出病毒可能没有细胞结构,因为细胞必须具有一定的大小,才能容纳细胞器等结构。
知识点一
病毒的发现
1.病毒的发现史
(1)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时发现了“滤过性病毒”: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推想这种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他将患花叶病的烟草榨出汁液,用能将细菌滤去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再用过滤后的汁液去感染正常的烟叶,结果发现正常的烟叶患病了。伊万诺夫斯基认为是一类比细菌还要小的病原体,引起了烟草花叶病,他把这种病原体叫作“滤过性病毒”。
(2)口蹄疫是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后来,其他科学家在研究动物的口蹄疫病时,证明了口蹄疫也是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
(3)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了病毒: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
(4)现在,人们对病毒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了。
2.由病毒所引起的疾病
由于科学家的工作,现在我们知道人类的流感、艾滋病,动物的口蹄疫、鸡瘟,植物的烟草花叶病、萝卜花叶病,等等,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例1
首先发现“滤过性病毒”的科学家是()
A.巴斯德
B.伊万诺夫斯基
C.达尔文
D.列文虎克
【答案】B
【解析】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人们对它的认识较晚。直到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时,才第一次认识到了病毒的存在。
故选择B选项。
知识点二
病毒的种类
1.病毒的形态
病毒的个体十分微小,比形态较小的细菌还小很多,只能用纳米(百万分之一毫米)来表示它们的大小,也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发现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有杆形的、球形的和蝌蚪形的。
2.病毒的种类(重点)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根据它们寄生的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三大类:
(1)动物病毒: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如流感病毒、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
(2)植物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
(3)细菌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提示
如何区分病毒的种类
一般来说,植物病毒的名称前总是附带着植物的名称,如烟草花叶病毒、大麦条纹花叶病毒、郁金香碎色病毒等;细菌病毒的名称一般附带有细菌名称,如大肠杆菌噬菌体、绿脓杆菌噬菌体等;如果不属于以上两类,则一般属于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
例2(2015•辽宁营口)2015年5月,广东省惠州市出现的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确诊病例,患者
为韩国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确认该患者感染MERS-CoV(简称MERS),表现为发热、咳嗽、气短、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请问该病毒属于()
A.植物病毒
B.动物病毒
C.细菌病毒
D.噬菌体
【答案】B
【解析】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把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内的病毒叫作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动物和人体细胞内的病毒叫作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内的病毒叫作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MERS-CoV(简称MERS)能够寄生在人体内,属于动物病毒。
故选择B选项。
知识点三
病毒的结构和繁殖
1.病毒的结构(重点、难点)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拓展
病毒虽然不具有细胞结构,但是仍然具有严整的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有的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脱氧核糖核酸),有的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核糖核酸),至今仍没有发现一种病毒中存在两种核酸的情况,这是病毒和其他生物的不同之处。病毒的蛋白质和核酸合称为核衣壳。
2.病毒的繁殖(重点、难点)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一旦离开寄主细胞,就不再有任何生命活动。病毒在寄主细胞里,依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来制造出新的病毒,从而进行繁殖。新生
成的病毒又可以感染其他活细胞。病毒大量繁殖,会导致寄主细胞破裂死亡,从而对寄主造成危害。病毒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不表现出生命的特征。当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毒便侵入
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例3(2014•山东聊城)下列有关禽流感病毒结构和生理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细胞结构
B.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C.体积微小,用肉眼无法观察到
D.不能独立生活
【答案】A
【解析】病毒个体微小,用肉眼无法观察到,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组成,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故选择A选项。
知识点四
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病毒对人类的危害(重点)
(1)引起人和动植物患病
病毒的种类很多,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又营寄生生活,给人类、饲养动物、栽培植物带来极大危害。例如,由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肝炎、手足口病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被称为世纪瘟疫的艾滋病,也是由病毒引起的,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彻底治愈的方法。口蹄疫、禽流感以及众多的植物病毒病,给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2)禽流感
①引起禽流感的病原体及对禽类的危害:禽流感是指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急性传染病。禽流感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等禽类,引起从呼吸系统异常到严重的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禽类感染后病死率很高。
②类型: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快、危害大,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2.利用病毒造福人类(难点)
虽然病毒常常令人谈“毒”色变,但是人类在研究病毒的过程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人们一方面设法治疗和预防病毒性疾病,一方面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
(1)利用病毒生产疫苗,预防病毒性疾病
人们通过对病毒进行减毒或无毒处理,生产疫苗,可以预防病毒感染。
拓展
利用病毒生产的疫苗有两种:活疫苗和死疫苗。活疫苗是对病毒进行减毒或无毒处理后生产的,常用的活疫苗有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牛痘疫苗(预防天花)、麻疹疫苗(预防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小儿麻痹症)等;死疫苗是将病毒杀死后制成的疫苗,常用的死疫苗有伤寒疫苗、霍乱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狂犬疫苗等。
(2)利用噬菌体治疗细菌性疾病
根据噬菌体具有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特性,人们可利用噬菌体来治疗一些细菌性疾病。如烧伤病人伤口很容易被绿脓杆菌感染而化脓,利用绿脓杆菌噬菌体可以治疗烧伤伤口的化脓感染。
(3)利用病毒进行生物防治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昆虫由于受到病毒的侵染而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推荐使用核型多角体病毒,研究表明,这种病毒只在昆虫体内寄生,对人、植物和害虫的天敌均无危害。我国科学家已研制出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商品杀虫剂,将其应用于棉铃虫的防治中能够有效地控制虫害的大规模发生。
(4)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科学家根据病毒十分微小的特点,让某些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细胞,来
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例4
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利用病毒达到转基因的目的B.病毒对人类部有很大的危害性
C.能利用自己的遗传信息和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
D.可以用来制作防治疾病的疫苗
【答案】B
【解析】病毒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能利用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和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许多病毒可以引起人和动植物患病,有很大的危害性,但病毒并不是“一无是处”,人们可以利用病毒做一些对人类有益的事情,如利用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细胞,达到转基因的目的;利用减毒或无毒的病毒生产防治疾病的疫苗等。
故选择B选项。
典型例题剖析
题型一
病毒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例1
下列有关病毒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内核组成C.病毒可以利用自身的物质分裂形成新个体
D.病毒的繁殖是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的【答案】C
【解析】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活,必
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利用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和细胞内的物质繁殖新个体。
故选择C选项。
点拨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只能营寄生生活,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
例2
1915年春,英国人陶尔特在培养葡萄球菌时,发现菌落上面长了透明斑。用接种针接触透明斑
后再接触另一菌落,不久,被接触的部分又出现了透明斑。之后,法国人第赫兰尔在巴斯德研究所也观察到,痢疾杆菌的新鲜液体培养物能被加入的某种污水的无细菌滤液所溶解,混浊的培养物变澄清了。若将此澄清液再进行过滤,并加到另一敏感株的新鲜培养物中,结果同样变澄清。以上现象被称为“陶尔特—第赫兰尔现象”。第赫兰尔将溶菌因子命名为噬菌体。
(1)噬菌体是一类没有__________结构的微生物,其主要生理特征是个体十分微小,必须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
(2)噬菌体的大小与细菌相比,噬菌体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其可以通过__________过滤器。
(3)葡萄球菌菌落上透明斑形成的原因是噬菌体__________于葡萄球菌后,最终使葡萄球菌裂解。
【答案】(1)细胞
寄生
(2)小
细菌
(3)寄生
【解析】噬菌体是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个体十分微小,能透过细菌过滤器,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当噬菌体寄生在葡萄球菌体内时会导致葡萄球菌细胞破裂、死亡,在菌
落上出现透明的斑块。
题型二
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例3
下列不属于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的实例的是()
A.用无脊椎动物病毒制成杀虫剂
B.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
C.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
D.给健康人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答案】C
【解析】虽然病毒寄生在一些动植物或人的体内,能使动植物或人患病,对动植物或人造成危害,但是科学家可以根据病毒的特点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例如,选项A是利用病毒进行生物防治;
选项B是利用噬菌体治疗疾病;
选项D是利用病毒制成疫苗,预防病毒性疾病;
而选项C注射青霉素是利用抗生素来杀死致病细菌,与病毒无关。
故选择C选项。
例4
如图所示为几种病毒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结构上看,三种病毒都有相似的地方,都是由[①]__________和[②]__________构成的。
(2)人类在研究病毒的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人类可通过接种疫苗的方法对__________(填图中病毒名称)进行预防。这些疫苗是经过人工处理的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病毒。
【答案】(1)蛋白质
遗传物质
(2)腺病毒
减毒
无毒
【解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图中①为蛋白质,②为遗传物质。
(2)腺病毒是一种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内的病毒,人类可通过接种疫苗的方法对此病毒进行预防。疫苗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或无毒的病毒。
知识能力提升
重点内容总结
易误易混警示
1.误认为病毒无细胞结构就无生命活动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病毒必须营寄生生活,只有在寄主的活细胞内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可以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从而完成繁殖。病毒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不再表现出生命特征,一旦有机会侵入活细胞,便可以重新进行生命活动。
例1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病毒属于生物的是()
A.能够繁殖后代
B.能使动物和植物致病
C.具有细胞结构
D.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答案】A
【解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等特征,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离开寄主活细胞后,通常会变成结晶体。当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毒便侵入活细胞,然后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复制新病毒,使病毒数量增多。病毒能够繁殖后代,显示出典型的生命体特征。
故选择A选项。
2.误认为病毒都是有害的病毒寄生在一些动植物或人的体内,破坏动植物或人体的细胞,从而使动植物或人患病,危害农牧业生产和人体健康。但是,病毒对人类并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现在科学家已根据病毒的一些特
点来为人类造福。如利用人工处理的减毒或无毒的病毒制成疫苗来预防病毒性疾病,利用病毒进行生
物防治,应用于基因工程等。
例2
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类很多传染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C.病毒有百害而无一利
D.一些病毒可经人工处理后制成疫苗
【答案】C
【解析】病毒是一类特殊的微生物,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组成。
病毒寄生在人体细胞肉可以引起人体患病。但是病毒对人类并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人们可以根据
病毒的特点做一些对人类有益的事情,如将一些病毒进行减毒或灭毒处理后制成疫苗,可以预防病毒
性疾病。
故选择C选项。
点拨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我们应当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综合提升训练
1.(2015•山东菏泽)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导,埃博拉疫情2013年12月在几内亚暴发,截止到2015年3
月29日,全球9个国家已有超过24000人感染,其中1万多人死亡。中国医疗队为利比里亚的埃博拉疫情防治作出了突出贡献,60%的治愈率远远高于美、德等国在当地开设的医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与埃博拉病原体结构最相近的是()
【答案】A
【解析】埃博拉病原体是埃博拉病毒,它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A项是病毒,无细胞结构,和埃博拉病毒结构相似,正确;
B项为细菌;
C项是蘑菇,属于真菌;
D项是草履虫,为单细胞生物,三者都有细胞结构。
故选择A选项。
2.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所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下列关于艾
滋病和HIV的描述,正确的是()
A.HIV没有细胞结构,属于原核生物
B.HIV有细胞结构,属于真核生物
C.HIV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繁殖
D.HIV是一种噬菌体
【答案】C
【解析】HIV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繁殖。原核生物有细胞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核生物有细胞结构,且有真正的细胞核;HIV是引起人患艾滋病的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故选择C选项。
3.(2015•山东威海)下列属于病毒、真菌和大多数细菌都具有的特征的是()
A.有细胞核
B.是单细胞生物
C.用孢子繁殖
D.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答案】D
【解析】病毒无细胞结构;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青霉等,都有成形的细胞核,A、B两项不符合题意;
细菌进行分裂生殖,真菌大多数为孢子生殖,病毒的增殖方式是自我复制,C项不符合题意;
病毒、真菌和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D项符合题意。
4.烟草花叶病毒(简称TMV)感染烟草叶片能使叶片出现斑点,从而降低烟叶的质量。科学家做了
如图所示的实验,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有病斑的烟叶榨汁,用细菌过滤器进行过滤,再用过滤后的汁液去感染正常烟叶,烟叶会患病吗?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
(2)在有病斑的烟叶中提取分离后获得的病毒应该是__________病毒,此实验可以说明RNA有遗传
作用,是遗传物质。该病毒可以寄生在__________的活细胞内,靠自己的__________,利用烟草活细
胞内的物质,制造出许多__________,从而使烟草患病,而蛋白质外壳不是__________物质。
【答案】(1)会
因为烟草花叶病毒比细菌小得多,能通过细菌过滤器进入滤液中
(2)烟草花叶
烟草
遗传物质
新的烟草花叶病毒溃传
【解析】
5.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科学家研究发现,目前在世界各国发生的禽流感病原体多为H5Nl型甲型流感病毒。该病毒具有高致病性,会造成大批禽类死亡,而且已经出现了人被感染而死亡的现象。
(1)H5NI型流感病毒属于__________病毒。它与噬菌体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都没有__________结构,只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小明家里所养的鸡全部因为禽流感而死亡,一家人围绕如何处理这些死鸡展开了讨论,并产生了分歧。奶奶说:“将死鸡洗干净后,留着吃。”爸爸说:“将死鸡腌制了吃。”妈妈说:“将死鸡切碎后,作饲料用。”小明则坚持要将死鸡用土深埋或用火烧毁。你赞同谁的意见?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
【答案】(1)动物
细胞
蛋白质外壳遗传物质构成的核心
(2)禽流感病毒是生命力很顽强的病毒,4℃条件下能在鸟类粪便中存活至少35天,37℃条件下也能在鸟类粪便中存活6天。它具有很强的耐热性,在56℃水浴中加热30分钟也不会影响其存活,所以建议采用小明的办法,将鸡深埋或者用火烧毁,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病毒被隔离或消灭
【解析】
教材练习解析
1.(1)√
解析: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
(2)√
(3)×
解析:人类的很多传染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但是人们可以利用减毒或无毒的病毒制成的疫苗来预防这些病毒性疾病的发生;如果一个人注射了这种疫苗,当这种病毒侵入人体的时候,就不会引起人体患病。
2.3.提示:引起人患病的病毒,如腮腺炎病毒使人患腮腺炎,麻疹病毒使人患麻疹,埃博拉病毒引起出血热等;引起植物患病的病毒,如甜菜黄化病毒使甜菜患黄化病,水稻矮缩病病毒使水稻患矮缩腐,甘蔗花叶病毒使甘蔗患花叶病等;引起动物患病的病毒,如兔出血症病毒使兔患出血症,猪瘟病毒使猪患猪瘟等。
本章大归纳
本章重点归纳
重点一
病毒的生命活动
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离开寄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病毒在寄主细胞内生活的过程中,靠
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病毒在寄主细胞内大量繁殖,导致寄主细胞破裂,从而使寄主患病。
重点二
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人们最初认识病毒的时候,认为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因为它们寄生在动植物或人的体内,使动植物或人患病,给人类、饲养动物、栽培植物带来极大的危害。但是人类在研究病毒的过程中,发
现可以利用病毒做一些对人类有益的事情。例如,利用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或无毒的病毒制成疫苗预
防病毒性疾病;利用某些病毒防治有害生物;让某些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细
胞,来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等。因此,对于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既要
看到它们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也要看到人们能利用它们为人类造福。
中考考点对接
中考考点解读
虽然病毒的结构简单、个体微小,但是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人类以及许多动植物的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中考时考查的重点是病毒的结构特点、病毒的生命活动特征以及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由于人类的许多传染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所以中考时常与传染病及免疫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查。
本章的主要考点有:病毒的结构,病毒的繁殖,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中考典题剖析
热考点1
病毒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例1(2015•湖南娄底•2分)艾滋病、肝炎、禽流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以下对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
B.一些病毒能使人、动物致病
C.细胞微小,结构简单
D.能够利用病毒来研制疫苗
【答案】C
【解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A项正确;
某些病毒可以使人、动物致病,如流感病毒,B项正确;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个体微小,结构简单,C项错误;
能够利用某些病毒来研制疫苗,从而预防相应的疾病,如麻疹疫苗,D项正确。
故选择C选项。
例2(2013•山东日照•4分)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由不同病毒引起的大规模传染病,近几年还暴
发了非典、禽流感、甲型HINI流感、甲型H7N9流感等。科学家对病毒的形态结构、繁殖特点和传播方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分析回答:
(1)非典、禽流感、甲型HINI流感和甲型H7N9流感的病原体都属于病毒,它们的结构简单,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2)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的生物体细胞内,这种生活方式称为__________。有些流感患者在患病初期选择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其实,这种做法没有科学道理。请利用生物学知识说明理由:__________。
【答案】(1)蛋白质
遗传物质
(2)寄生
抗生素只对某些细菌有效(每空1分)
【解析】(1)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病毒生活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生活,这种生活方式称为寄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是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物质,对病毒不起作用。
热考点2
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例3(2015•广东•2分)病毒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B.营养方式有寄生也有腐生
C.能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病毒
D.MERS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答案】D
【解析】有的病毒对人类是有害的,如艾滋病病毒;有的病毒对人类是有益的,如绿脓杆菌噬菌体。
病毒的营养方式为寄生。病毒的生殖方式为自我复制。MERS病毒(引起人患中东呼吸综合征)寄生在人体内,属于动物病毒。
中考能力提升
1.(2014•广东)烧伤容易感染绿脓杆菌,人们利用绿脓杆菌噬菌体来治疗,能有效地控制绿脓杆菌的感染,绿脓杆菌噬菌体是()
A.病毒
B.细菌
C.单细胞生物
D.粉末状药物
【答案】A
【解析】绿脓杆菌噬菌体是一种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病毒。
故选择A选项。
2.(2015•山东东营)“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下
表列出了四种生物所具有的细胞结构(“√”表示有,“×”表示无),其中不正确的是()
种类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叶绿体
埃博拉病毒
×
×
×
×
×
酵母菌
×
√
√
√
×
变形虫
×
√
√
√
×
衣藻
√
√
√
√
√
A.埃博拉病毒
B.酵母菌
C.变形虫
D.衣藻
【答案】B
【解析】
3.(2015•广西百色)针对如图中①~④的结构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不是动物细胞
B.②有细胞核
C.③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④没有细胞结构,但能独立生活
【答案】D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①是植物细胞;②是动物细胞,具有细胞核;③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④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且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
4.(2014•湖南娄底)禽流感由禽流感病毒引起。下列有关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病毒属于噬菌体
B.病毒有成形的细胞核
C.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细胞中
D.病毒能够用低倍显微镜观察
【答案】C
【解析】禽流感病毒寄生在动物细胞内,属于动物病毒。病毒个体微小,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生活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故选择C选项。
5.(2015•四川眉山)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及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真菌和大多数细菌都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
B.细菌和真菌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荚膜
C.噬菌体一般是寄生在动物细胞里进行繁殖
D.抗生素只能杀死致病细菌,不会杀死其他细菌
【答案】A
【解析】真菌和大多数细菌都没有叶绿体,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为异养,有寄生的也有腐生的,A项正确;
细菌和真菌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细胞核,B项错误;
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会变成结晶体,C项错误;
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也会杀死其他细菌,D项错误。
故选择A选项。
6.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腮腺炎的症
状主要是发热、吞咽困难、腮腺肿大(如图)。一旦人患了腮腺炎,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才可入托或上学,以免传染他人。轻度患者可以把仙人掌去掉皮刺,捣烂外敷于患处,具有消炎和止痛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主要是腮腺炎病毒,抗生素药品对其没有明显的疗效。从结构上分析,它与细菌的区别是__________。
(2)从病毒的种类上区分,腮腺炎病毒属于__________。
(3)由于腮腺炎病毒可以使人得腮腺炎,危害人体健康,所以有人认为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这种认识正确吗?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
【答案】(1)不具有细胞结构
(2)动物病毒
(3)不正确
因为人们可以利用病毒做一些对人类有益的事情,例如,利用无毒或减毒的病毒制成疫苗,预防一些病毒性疾病(答案合理即可)
二轮复习的宗旨是:使知识习题化、习题知识化、知识网络化。即:教师在课前将该专题学生必须掌握和应用的知识以导学案的形式呈现, 以题代知识点, 这就要求教师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心, 将知识点尽可能巧妙的囊括在习题中;课堂上处理导学案的过程中, 再引导学生将习题重新回到知识中来, 对于习题中遗漏的知识点, 要巧妙地创设情境, 启发学生总结出来, 然后引导学生将其一并构建成知识网络。这样能使学生在解决习题的过程中优化原有的知识结构,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知识回扣的同时, 有时还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主干知识, 从而明白“题在书外, 理在书中”的道理, 让学生不但能知其然, 而且能知其所以然, 还能知其何时然。即:将知识内化成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下面以“细菌、真菌、病毒”专题为例, 具体说明二轮复习的实施过程。
该专题可编写导学案如下:
1考点扫描
(1) 区分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概述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
(2) 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及生殖方式;
(3) 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及生殖方式;
(4)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5) 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食品腐败的原因及保存方法;
(6) 病毒的种类、结构、生活特点、繁殖及与人类的关系。
2热身练习
(1) 痢疾杆菌噬菌体属于 ()
A.细菌病毒B.动物病毒
C.植物病毒D.人类病毒
(2) 病毒在寄主细胞内的生命活动主要表现为 ()
A.取食、消化、吸收B.游动和生长
C.生长发育D.繁殖新个体
(3) 将病毒从细胞中提取出来, 病毒会 ()
A.失去生命活性B.正常生活, 但不繁殖
C.形成结晶体D.结构马上解体
(4) 甲型H7N9流感病毒的结构由 () 和 () 组成。
(5) 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 小明发现培养基上出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聚落。请你帮他判断下列哪个是细菌的菌落 ()
A.菌落小, 表面光滑粘稠B.菌落大, 呈青绿色
C.菌落大, 呈青绿色D.菌落大, 呈絮状
(6) 如图是细菌和酵母菌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①细菌与酵母菌都含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酵母菌与细菌细胞的主要区别________, 因此, 酵母菌属于________菌, 除酵母菌外, 该类生物还有哪些种类?
③细菌、酵母菌与植物细胞的区别是:细菌、酵母菌细胞内无________, 不能进行________,
不能制造有机物, 营养方式是________, 在生态系统中扮演角色。
④从生殖方式看, 细菌进行________生殖, 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或________生殖。在不良环境下, 细菌可以形成________以抵抗不良环境。形成芽孢是不是细菌的生殖方式?
3中考体验
(1) (2013.常德) “德山大曲”酒享誉全国, 它的酿造与下列哪种微生物有关?
A.醋酸菌B.乳酸菌C.酵母菌D.黄色短杆菌
(2) (2013.龙岩) 许多方便面里配有一包干蔬菜, 这些蔬菜采用的保存方法是
A.冷冻法B.盐腌法C.巴氏消毒法D.脱水法
(3) 近十几年, 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 温室效应日趋明显, 引起极端天气的出现和自然灾害的频发, 所以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方式应该是我们的选择, 右图为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 图中①表示碳从无机环境通过绿色植物的________作用进入生物体的过程;④表示分解者将生物体内的有机物通过作用分解为________, ________
返回无机环境的过程。④过程体现了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哪方面的作用?________。
(2) 请据图分析, 生物体中的碳返回大气环境的途径有________ (填数字序号) , 其中的________ (填数字序号) 是造成生物圈中二氧化碳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 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有哪些?
(3) 垃圾资源化、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主要标志之一。目前, 常利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将无法直接利用的有机废物进行发酵处理。
课前将导学案发给学生, 课上让学生先阅读导学案第一部分“考点扫描”, 或为了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将“考点扫描”投影、强化, 让学生明确该专题的考点有哪些, 从而做到有的放矢。然后, 再给学生限时, 完成第二部分“热身练习” (约7分钟) 。接下来是学生展示。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根据1-4题思考:题目中考察到的有关病毒的知识点有哪些?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考点扫描”及教材有关知识, 启发:看还有哪些有关病毒的知识点没有考察到?学生很容易将病毒的知识总结出来, 为构建知识网络做好铺垫。
有了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之后, 学生对该专题的知识就有了清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再做导学案第三部分“中考体验”, 就得心应手了。通过这种复习方法进行二轮复习, 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而且还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摘要:二轮复习不应是一轮复习的机械重复和浓缩, 要从新的角度、分专题进行, 给学生一种新的感觉。要求教师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心, 将知识点尽可能巧妙的囊括在习题中。以新课标这个“抓手”, 立足教材重点、把握中考考点、发现一轮复习的忽略点、关注社会热点、理论联系实际。在处理导学案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从习题回到知识, 并将相关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这样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优化原有的知识结构,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将知识内化成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关键词:二轮复习,新角度,导学案,构建,知识网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朱正威、赵占良主编.《生物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高中生物;病毒知识;具体应用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情况下主要由核酸与蛋白质外壳组成,部分病毒还含有脂质和多糖构成的包膜或囊膜。根据病毒的遗传类型,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单链RNA病毒、单链DNA病毒、双链DNA病毒、双链RNA病毒。随着时代的发展,病毒也较之前有了明显改变,日常生活中由病毒而引起的疾病呈快速增长现象,因此,学生必须对病毒知识有一个更为深入的理解。对此,本文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病毒知识与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一、高中生物中的基础病毒知识
1、病毒大小。病毒形体极小,人类很难通过肉眼直接看到,絕大部分都需要通过显微镜才能进行观察。荧光成像是目前观察病毒感染细胞与病毒装配过程的主要方法之一,但需要能够支持每秒多次成像且带有灵敏相机的高质量显微镜。
2、病毒细胞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情况下主要由核酸与蛋白质外壳组成。其中,核酸是构成病毒的核心,主要位于病毒粒子的中心部位,而蛋白质外壳则包围着核心,保护着病毒粒子。蛋白质外壳属病毒粒子的抗原,其能够有效保护核酸。学界称这两者的结合为核医壳,所有病毒均有该结构,是病毒的基础所在。除此之外,还有部分病毒较为复杂,核衣壳之外还存在着一层囊膜包被。
3、病毒分类。病毒分类主要根据病毒携带的核酸进行,所有病毒均只有一种核酸,即RNA与DNA。RNA病毒主要包括流感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艾滋病毒、车前草病毒等;DNA病毒则主要包括疱疹病毒、噬菌体以及各种腺病毒等。
4、病毒存活。病毒具有较强的“专一性”,它们只存活于宿主的活性细胞中,如噬菌体,便是专门以细菌为食的病毒;由于HIV病毒抵抗力极差且不耐高温,一旦离开人体便难以存活,因此其只能寄生于动物细胞中,该病毒也因此被称为动物病毒。
5、病毒敏感性。病毒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有些病毒的核酸还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发潜伏性感染。
二、高中生物病毒知识的应用
1、促进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是动物细胞工程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就目前而言,诱导细胞进行融合的方法较多,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均能实现。其中,物理主要采用电刺激、离心、震动等方法对细胞进行处理;化学则是采用聚乙二醇等物质来诱导细胞进行融合;生物则是采用灭活的病毒促使细胞进行融合。至于病毒是如何促使细胞进行融合的,目前学界给出的答案是:病毒表面含有一定的酶与蛋白质,而细胞膜表面则含有糖蛋白,这三种物质能够互相产生作用,使细胞膜上的脂质分子与蛋白质分子进行重新排列,实现细胞膜的融合。另外,该方法中使用的病毒必须是灭火病毒,通过化学、物理等方式在不损害病毒抗原的基础上将或病毒杀死。唯有如此,才能在促使细胞进行融合的过程中不对细胞造成感染,即保护细胞的安全。但就目前而言,使用灭活细胞促使细胞进行融合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细胞感染率不高且一直难以提升、细胞融合速度过慢、反应具有较高要求、融合体病毒难以有效去除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细胞融合,还需要学者与专家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由此,目前进行细胞融合的主要方法是电刺激与聚乙二醇等。
2、诱发细胞癌变。细胞癌变的原因极多,且均较为复杂,若要进行归纳则主要有化学、物理与生物三种,而生物中则主要是病毒。学界进行大量研究后提出,病毒中含有能够致癌的核酸与病毒癌基因,这是造成细胞癌变的主要因素。其原理为首先对人体细胞进行感染,接着将病毒基因组整合进入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体的细胞癌变。
3、作为疫苗。目前,人们需要接种大量疫苗,这是由于疫苗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病。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或人工滅活、减毒等方法将病毒、立克次氏体、细菌等原微生物与其代谢产物进行处理制作而成。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无毒刺激后,免疫系统会自动产生特殊抗体、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保护物质,一旦动物体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免疫系统对该病毒的记忆便会被唤醒,产生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防止动物体受到该病毒的侵害。
至于病毒是否会在人体内进行大量繁殖,这是无需担心的。用于制作疫苗的病毒、细菌、立克次体等必须通过化学、物理等方法进行减活,疫苗自然也失去了繁殖能力,但其免疫原性却仍有保留。由于死疫苗在进入人体后无法繁殖,只能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对动物体进行刺激,因此,想要提高对该病毒的免疫力,需要进行多次重复接种。活性疫苗接种后能够在动物体内反之,与自然感染极其相似,能够激发动物体对该病毒的持久免疫力。目前较为常用的活性疫苗主要有麻疹医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较之于死疫苗,活疫苗不但用量较小,并且免疫持续时间极长,免疫效果明显高于死疫苗。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病毒对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懂的更多的病毒知识显然是有益无害的。高中生物中的病毒知识虽然只是大千世界中的病毒基础,但若没有基础,遑论大厦了。本文对高中生物中病毒知识进行了探讨,旨在希望能够为病毒知识的普及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周阳.新课标下五套普通高中生物教材知识体系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 李艳.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 郭丽丽.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容问题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15.
[4] 韩素琴.高中生物教学中关于“病毒”知识的概括与总结[J].好家长,2014,31:44-46.
[5] 张永兵.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与高中生物学知识的链接[J].生物学教学,2009,34(5):68-69.
一、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调查有关病毒的内容: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电脑特长组合成若干小组(每组以3-4人为宜),再根据自己的兴趣从教师提供的课题中选择一个进行调查。可选择的课题:
①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包括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点)?它是如何被发现的? ②请两组分别患过腮腺炎和流感的同学查阅此类病是由于什么病毒引起的?你是怎样患上这种病的?有哪些症状?医生对你进行了什么治疗?大概经过多久你痊愈的?
③现在危害人类生存最严重的病——癌症是由癌症病毒引起的?请任选一至两例你熟悉的癌症病毒查阅,进行比较细的说明。
④目前被人们誉为最可怕的病毒——艾滋病毒,请查阅有关它的资料:如艾滋病毒的特点,最先发现情况,现在全世界及中国的感染人群数,发病症状,传播途径等,⑤现在非典型性肺炎正横行于中国大地,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发言,让学生更多了解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因,防护知识等。
⑥动物的口蹄疫是由病毒引发的一种严重威胁动物生命的疾病,同时也给人的生活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影响。请你对这方面的内容做一个报告。⑦人类如何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请举例说明。
2.通过查询网络或者书籍、报刊完成你选定的主题。记录清楚你的信息来源,尽量确保它们的可靠。
3.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电脑知识好的同学最好作成幻灯片或电脑网页在课堂上展示,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二、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课前安排好的顺序作主要发言。其他各组学生可以提问或补充。学生当堂完成讨论提纲的填写: 病毒
1.病毒的形态结构:(l)大小:。(2)形态:。(3)结构特点:。(4)营养方式:。
2、病毒的类型:。
3、病毒与其他生物:。
4、病毒与人类:(l)病毒与人类疾病:
①病毒引发的人类疾病:(列出五种以上)。
②病毒的传播途径:。
③病毒疾病的预防:。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教学反思
病毒十分微小,通过事先让学生利用多媒体了解如口蹄疫、疯牛病、艾滋病及一些资料,既了解了相关知识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病毒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利用图片和文字等资料查找有关病毒的信息,组织学生交流由病毒引起的动植物和人类的各种疾病,唤起学生探索病毒的奥秘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描述病毒的特征,经讨论分析认同病毒是生物。考虑到人类是在治疗各种人类疾病和动植物疾病的过程中逐渐认识病毒的,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先学习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由于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病毒的生活等内容比较抽象,积极引导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学生通过进行交流讨论,有利于进行自主性学习。
当我们都关闭家门,胆战心惊地躲避着这个可怕的“恶魔”,现实里没有电影中当灾难降临时超级英雄的出现,是你们身披“白色战衣”奔赴于抗击病毒的一线,你们没有电影中万能的武器和护甲,甚至面对的还是未知的敌人,但是在生死面前,你们却奋勇请战、逆行而上……正是有你们在,我们才有了希望和必胜的信心。
其实你们不是“超人”,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抗击病毒入侵的屏障,特别是看了电视报道中你们因为全力救治染病的患者长时间佩戴口罩,鼻梁和脸颊被硌出血痕,为了工作方便爱美的护士姐姐减去了长发,和我同龄的孩子见不到工作在一线的父母,我知道你们也有家人、也有牵挂……
我现在虽然年纪小,我也会用自己的方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了保护我们,学校推迟了开学日期,我们的校长和老师们也时刻关注着我们的健康,“停课不停学”不是一句口号,在这场疫情中我懂得了很多防疫知识;充当了小小防疫宣传员,在家多劳动、勤锻炼……也懂得了生命的宝贵;更懂得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
1.1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
(1) 预防措施:在二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对人以及其他一些灵长类的生物的粪便的具有传染性的或者是可疑的粪便的处理工作。预防通过口腔来传播病菌。必要的时候可以注射疫苗。 (2) 实验室的危害:这两种病毒可能会存在于已经被感染的人或者是其他的不是人类的灵长类的动物的唾液、血液或是粪便之中。而最常见的装波途径是通过口腔来进行传播。还没有证明传染性气溶胶可以导致感染。
1.2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
(1) 实验室危害:如果有人已经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 那么他的血液制品、精液、尿液、脑炎液以及他的唾液当中都有可能已经存在了肝炎病毒, 黏膜接触、注射、皮肤伤口进入人体都是常见的感染方式, 乙肝病毒可以在凝固的血液和某些血液中存活几天, 而减毒或无毒的乙型肝炎病毒则并没有被发现。丙型肝炎的病毒一般情况下是在病人的血液中被检检测到, 温室里可能不稳定, 经常的冻融容易失活。丁型乙肝病毒的生物周期的完成需要嗜肝DNA病毒, 它是一种有缺陷的病毒。它不能单独引起感染, 只有在嗜肝DNA病毒的帮助下才可以。因此, 如果已经感染到了乙型肝炎病毒的病人则更有可能被感染到丁型肝炎病毒。而这两者的实验室的危害已经对病毒的预防措施则是相同的。 (2) 预防措施:要在二级生物安全柜中来处理可疑的和传染性的液体和组织标本。如果带有病毒的液体被飞溅出来或者是液体形成了传染性气溶胶, 又或者是浓缩病毒被大量的配置而成, 就要按照BSL-3级标准。值得注意的是, 在实验室工作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接种乙肝疫苗。不过现在还没有研制出预防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的疫苗。
2 常用的普通设备的使用
2.1吸管的使用
最先要做的就是检查吸管是否有破损或裂纹的情况;吸管要有棉塞, 预防液体因动作粗暴而导致液体外溅;混合感染性的物质时要把感染性的物质用带有密封盖的离心管震荡混匀, 再离心甩下盖子上的液体, 将盖子小心打开;如果要安装胶皮吸球的吸管, 要先把吸管里的液体去尽, 卸吸球时使吸管对准含有消毒剂的污物缸;被污染了的吸管要全部浸泡在含有消毒剂的防碎容器中, 浸泡18~20h候再处理。
2.2加样器的使用
首先要保证可读是正确的;使用加样器将加样头从盒子中拿出来;向下按一档来吸液, 下按两档吹液;拿下来的已经被污染了的加样头的处理方法见2.2。
3 样品采集处理操作要点
3.1采静脉血用一次性的注射器将采集的3~5mL静脉血注入到洁净的试管里, 自己凝固后, 将血清分离然后保存到血清保存管里;4℃的环境中血清可以存放5h, 5d以上则需要-20℃;采血的时候要带上一次性胶皮手套, 还要对才学部分进行皮肤消毒;后用棉棒压3min;将注射器放在有消毒液的防碎容器中24h高压处理。
3.2血清的分离尽可能在生物安全柜里做;要预防盛放血液的试管和血清被溅出来, 同时也要预防液体形成气溶胶;在析出来的血清量合适的时候可疑先进性离心 (带分离胶的采血管2000转离心20min, 普通的是1000转离心10min) ;全析出血清后, 将血清转到血清保存管内, 但不能加到满;按照传染性物质高压处理方法处理吸管等污染物;血清溅出或撒落时马上用多层纸巾覆盖住, 然后加消毒剂到纸巾上使它湿透, 10min后用镊子放到垃圾桶, 再消毒。
3.3采粪便可以采取粪便检验是否是甲肝或戊肝:带上双层手套, 干净的竹板取粪便最少5g, 放在消菌后的盒中马上运送, 或者是在进行冷冻保存。
4 检测病毒性肝炎常用的ELISA法操作的要点
戴手套接血样, 注意管子上有没有刺突, 要拒绝收取严重脂血、溶血和血量不够5mL的, 如果没办法重新采取, 那么要在检验单上注明标本的情况;样品要放在“未检测样品”试管架上, 在2~8℃的冰箱中等待检测;病毒后的标本要当它被全部混合均匀之后在进行检测;检测时, 室温要保持在18~25℃, 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血清的加样操作;最后在进行审核、签字;剩余药品放在“已检毕样品”的试管架上, 在2~8℃的环境中等待检测, 内有必要长期保存的, 一周之后进行高压处理, 然后就可以扔掉了;剩下的放到冰箱里;废品放在消毒桶中;对工作的地方进行消毒;关闭仪器设备。
5 病原体和抗原抗体检测操作的注意事项
5.1病原体的检测工作人员对肝炎病原体进行检测时要带口罩、帽子、双层乳胶手套好、穿隔离服, 在生物安全柜里进行操作。结束实验后要用消毒剂来擦拭安全柜和不可以进行高压处理的加样器, 之后用紫外线灯照射30min。那些可疑的污染物也必须要进行高压消毒处理。
5.2核酸检测检测人员按照生物学进行规范操作;按肝炎病毒病原体检测 (5.1) 处理标本;当血清和裂解液混合100℃煮沸时要将离心管的盖子固定紧;结束后的消毒与5.1、5.3一样。
5.3抗原抗体的检测检测人员按照国际和作业指导书来操作, 实验用物都要按污染物对待进行以下处理:尽可能高压消毒, 不能的话要用含氯的消毒液擦拭, 后再用紫外灯照射30min;实验结束的时候, 试验台酶标仪、洗板机都要用含氯的消毒液或5%的乙醇来擦拭;洗板机的废液收集瓶中要先加入含氯的消毒液, 12h后才能丢掉。
6 肝炎实验室的消毒
用含氯消毒剂来擦拭相应物品的表面;用0.5%的过氧乙酸喷洒地面;紫外线照射空气;生物安全柜要先用含氯的消毒液进行擦拭, 之后用75%的乙醇擦拭, 最后再用紫外线照射30min。病毒性肝炎是中国发病最多的传染病。尤其是乙型肝炎, 全球有1/2的人活在HBV高流行区内, 大约感染人员有20亿, 每一年差不多有75万人因为乙肝而死[2]。乙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血液之中, 精血传播是他的主要的传播方式, 因为肝炎实验室中的血液标本比较多, 所以说, 实验室中生物安全的经验和知识是很重要的。以上所述希望能对工作人员的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
摘要:病原微生物在被研究的过程中, 经常发生实验室相关性感染。现在, 对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安全操作的重视越来越大。国家出台了很多的法律法规, 个省市疾控中心也都制定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包括SARS、出血热、禽流感等病院的生物室生物安全的操作要点, 却忽略了肝炎病毒。可是肝炎病毒是最容易造成实验室相关性感染的病毒之一, 尤其是乙肝病毒[1]。
关键词:肝炎病毒,生物安全
参考文献
[1]马文丽, 郑文岭.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课堂效率
生物实验在生物科学领域内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生物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方案和教学重难点有意识地转到实验上来,广开自己的教学思路,丰富自己的实验教学的内容,采用多样化趣味性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的科学精神奠定基础。
一、开展开放式教学模式,激发创新式的教学思路
新的课程改革下,开放式教学模式就是将差异的、动态化的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搬入生物课堂。开放式课堂的创立会激发从事相关工作的教育人员进行必要的创新,将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生物课堂教学是将教学目标、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时间和空间等几个方面进行开放。例如,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里有哪些绿色植物”,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开放式教学,将学生带到附近的森林公园进行观察,让学生自己寻找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之间的差异,由此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初中生物的实验形式有很多种,有演示性的、观察性和制作性实验等。这些实验很多,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热情,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才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的效率,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
生物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单纯演示的实验方法,而是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将生物课堂还给学生,将演示性的实验慢慢向制作性的实验进行转换,让学生慢慢地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他们学习。例如在学习完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的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试着种玉米、小麦和花生等农作物,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并且做下记录,顺便可以让家长帮助学生进行这项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培养他们對生物科学的热爱和热情;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互助合作,增加亲子之间的互动。
三、拓展课外生物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要想进一步提高生物课堂的课堂效率,教师就需要在完成了教学目标的同时,在课堂之外布置一些学生力所能及并且感兴趣的课外动手操作的作业,这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课外活动作为学生的一个作业,可以补充完善课本知识,激
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完人教版的初中生物的第三单元的“生物圈里的绿色植物”以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制作植物标本来作为课外活动,这个活动需要学生花时间和精力去户外采集标本、查找资料和制作标本等几个关键环节,在
这个过程中学生就学到很多生物知识,进一步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观察制作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需要教师创新自己的教学思路,充分利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尽量拓展一些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生物实验课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生物实验课堂的效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进,陈士元.对待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师要规范更要创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8).
[2]刘东亚.初探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的新亮点[J].考试:教研版,2009(04).
[3]祁小春.初中生物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教研),2011(03).
(作者单位 江西省兴国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