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理常规doc新版

2023-03-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骨科护理常规doc新版

新版骨科护理常规

骨科护理常规

一、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精神状态、体位、皮肤完整性等全身情况。 2.肢体或患处疼痛、肿胀、温度、颜色、感觉、动脉搏动及活动情况,是否有开放性骨折。

3.伤口、牵引、固定情况。 4.大小便情况,注意有无便秘 [护理措施] 1.按外科护理常规进行。 2.睡硬板床,上肢骨折可例外。

3.骨折要先固定,后搬动。头、颈及躯干损伤的病人,搬动时应保持头颈与躯干成直线,防止脊柱弯曲及扭转。

4.如有休克,应先处理休克后处理骨折。如有出血,应先临时止血。开放损伤局部用无菌敷料包扎,以减少污染。

5.四肢受伤者,应抬高患肢,注意患肢末梢循环,感觉及运动

功能的情况。

6.作好生活护理,协助病人洗漱、饮食及大便。

7.长期卧床者,要预防压疮、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8.凡石膏固定、牵引或内固定术后,搬运患者时应保持功能位置。

9.骨病患者,注意保护患肢,卧床休息,减少患肢活动,防止发生病理性骨折。

10.康复期,鼓励加强功能锻炼。 [健康指导]

1、讲解疾病治疗和护理知识、药疗知识等,简明介绍手术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

2、保持皮肤的完整性,指导定时、正确翻身、预防压疮

3、告知患者功能锻炼计划及原则

4、加强营养,进高热量、营养丰富、富含钙质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5、生活、工作中注意安全防护,避免意外损伤。

二、骨科危重患者抢救常规

(一)创伤性休克抢救常规

1、 保持病人安静,就地抢救。

2、 取休克卧位,即头、脚各抬高30以增加回心血量和减轻呼吸负担。

3、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咽部异物或分泌物,给氧,缺氧严重者面罩给氧或行人工辅助呼吸。

4、 开放两条静脉通路,及时补充血容量。先输入晶体液或电解质溶液,如NS,GNS,平衡液等。休克早期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5、 镇痛。剧痛者可肌肉注射杜冷丁50—100。但严重脑外伤、呼吸困难、有腹部体征诊断未明确者禁用。

6、 止血。

7、 保暖。对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者及时加被保温。

8、 交叉配血,必要时输血。

9、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神志、瞳孔、体温、脉搏、呼

吸、血压、尿量、末梢循环。 10.留置尿管,监测肾功能。

(二)严重创伤、多发伤抢救常规

原则:抢救生命,创口处理,妥善固定

1、 合并休克者应先抢救休克并同时抗感染。

2、 解除呼吸道梗阻,及时清除口咽部分泌物。

3、 处理活动性出血,控制明显的外出血。

4、 伤口处理:无菌敷料覆盖,创面中外露的骨折端禁止还纳入伤口内,以免加重损伤或将污染物带入伤口深部。伤口内异物或血凝块不要随意去除,以免再度发生大出血。

5、 保存好离断肢体,肢体用无菌包包好,外套塑料袋,周围置冰块,低温保存,切忌将肢体浸泡至任何液体中。

6、 生命体征及病情观察:包括神志,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末梢循环。

7、 防止大血管周围神经损伤:当易引起血管损伤的一些骨折或脱位时,患肢远端脉搏减弱或消失,大血管附近贯通伤应特

别重视,以防血管进一步栓塞,造成截肢。

8、 妥善固定骨折。先固定后搬动。头、颈、躯干损伤的病人搬运时应保持头颈和躯干成一直线。防止脊柱弯曲及扭转。

9、 四肢受伤者应抬高患肢,观察患肢末梢循环,感觉及运动功能。

10、 疑有脊髓损伤者,观察截瘫平面有无改变。

11、 高热患者行物理降温,高位截瘫患者有呼吸困难时可行气管切开。

三、骨科手术前后护理

[病情观察要点]

1、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尿量、伤口敷料、引流管、皮肤完整性。

2、 肢体疼痛、肿胀、温度、颜色、感觉、动脉搏动及活动度等情况。

3、

患者的体位,石膏有无压迫污染,位置是否正确。

4、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一)手术前护理

1.向病人说明手术重要性和可行性,以解除顾虑,取得合作。 2.术前淋浴更衣。

3.据医嘱做好药敏试验,交叉配血及各种检查工作。 4.术前1日备皮,消毒手术区皮肤。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

5.术晨测生命体征,有无感冒和其他病情变化。女病人是否月经来潮。

6.择期手术,术后需卧床者,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 7.按医嘱准时给术前药物。

8.进手术室前取下眼镜、`发卡、`手表、`假牙,将贵重物品交家属。

9.术前排空膀胱或留置导尿管。

(二)手术后护理

1.病人返回病房,从平车搬运至床上时,注意保护好病人的体

位及各种引流管。

2.根据麻醉种类及手术部位安置适当体位,肢体手术的病人患肢抬高,应高于心脏,以利于静脉回流,减少肿胀。 3.妥善固定引流管,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并记录,观察伤口渗血情况。

4.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外,还应观察因手术创伤、失血、麻醉等造成的反应及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

5.脊柱手术平卧6小时后可轴线翻身,6—8小时后可少量饮水,以促进肠蠕动,加快排气,排气后可进流食。

6.观察患肢末梢循环、感觉运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7.早期活动及康复锻炼:康复锻炼的内容及方法应根据病人的伤情、部位、性质、手术方法、全身健康情况而定。 [健康指导]

1、保持伤口敷料干净、清洁及引流管通畅

2、告知患者功能锻炼的计划,并逐步实施

3、嘱患者加强营养,补充钙质

四、持续牵引术护理

持续牵引可分为:皮牵引、骨牵引、吊带牵引。 [病情观察要点]

1、 患肢疼痛、肿胀、温度、颜色、感觉、动脉搏动及活动度等情况。

2、 患者的体位、牵引的位置是否正确,是否有效牵引。

[护理措施]

一、皮牵引

1.牵引前清洁患肢的皮肤,必要时剔除汗毛。

2.注意胶布、绷带有无松散或脱落,肢体有无胶布过敏及皮肤溃疡等情况。

3.经常检查牵引方向是否与患肢纵轴保持一致,绳索有无受阻,患肢与健肢长度是否一样,牵引重量是否合适。 4.督促病人定时作肌肉收缩运动,手足关节功能锻炼。 5.观察末梢循环是否良好,感觉有无障碍。冬天注意患肢保暖。

二、骨牵引

1.骨牵引针分别用胶塞小瓶套入,以防钢针划破皮肤。保持牵引针针孔处清洁干燥,预防感染,碘伏棉球擦拭,每日2次。

注意牵引针有无偏移,如有偏移,用碘伏消毒后调至对称。 2.保持牵引绳与被牵引肢体的长轴一致。颅骨牵引时,应抬高床头15°-20°;下肢牵引时抬高床尾15°-20°。不可随意改变病人体位,如需纵向移动时,须有一人拉住牵引绳,取下重锤后方可移动,不可让绳放松。 3.检查骨突出部位,以防压迫性溃疡。

4.鼓励病人作肌肉收缩及手指(足趾)运动,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强直。牵引床上设秋手或拉手,以便病人起坐活动。 5.冬天注意保暖。盖被不可压在牵引绳上,以免影响牵引效果。

6.预防并发症:协助病人适当变换体位,深呼吸,叩拍背部,鼓励咳痰,预防坠积性肺炎发生。多饮水,预防泌尿感染和结石。

(三)吊带牵引

1头带牵引重量不超过5kg,床头抬高15°-20°。经常巡视,如病人有明显不适,可暂停牵引,待症状缓解后再牵。 2吊带内垫好棉垫或纱布,以免发生压伤。

3.骨盆托带牵引者,因不能翻身,应注意预防褥疮,大便时放松吊带,防止吊带污染。

4.骨盆纵向牵引者,床尾抬高15°-20°,牵引重量15-20kg,每天1-2次,每次1-2小时. [健康指导]

1、保持牵引位置正确,以免影响效果。

2、指导病人作肌肉收缩运动,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和肢体。

3、 经常注意末梢循环是否良好,感觉有无障碍,给予适当衬垫,避免皮肤损伤

4、 骨牵引针孔保持清洁,防止感染。

五、石膏固定护理

由于石膏有吸水后硬固定可塑性,因而常常用来作为骨科病人肢体固定制动的辅助

治疗工具,因石膏无弹性,如果塑型不好,可压迫神经、血管、皮肤造成损伤,故术前术后均应加强护理。

[病情观察要点]

1.观察肢体疼痛、肿胀、上下关节活动度等、末梢指(趾)温度、颜色、感觉等情况。

2.石膏有无压迫污染,位置是否正确,有无渗血渗液。 [护理措施] 1. 固定前洗净肢体皮肤,有伤口时先换药。 2. 冬天注意保暖。肢体固定后应抬高患肢。

3. 注意观察石膏固定肢体的肢端血液循环。若发生肢体剧烈疼痛、皮肤苍白或发绀、肢体感觉减退或麻木,活动障碍者,应报告医生处理。

4. 预防压疮形成:石膏未干时用手掌托住固定的肢体,不能用手抓捏,躯干石膏固定时,石膏未干时,不要翻身,以免发生局部压迫。固定后石膏边缘修剪整齐,以免刺激周围皮肤。

5. 避免大小便污染石膏。

6. 鼓励病人作肌肉收缩运动,并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和肢体。 7. 石膏拆除后,皮肤表面有一层坏死的上皮组织,不可强行撕裂,可用温热毛巾浸湿慢慢擦去。

[健康指导]

1、若发生肢体剧烈疼痛、皮肤苍白或发绀、肢体感觉减退或麻木,活动障碍者,应及时就诊处理。

2、指导病人作肌肉收缩运动,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和肢体。

3、及时复查

六、手外伤护理

手外伤的治疗效果不但取决于初期的外科处理,伤后和术后良好的护理是预防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和功能恢复的关键。 [病情观察要点]

1、 创口部位及性质,皮肤缺损范围、肌腱、神经、血管及骨关节损伤的程度。

2、 扎止血带的时间,观察患肢皮肤情况:色泽、温度等,若发现皮肤青紫、肿胀,应及时松解止血带,并配合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3、

4、

观察患者伤口疼痛情况。

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休克的早期症状,以便及时处理。

[护理措施] 伤后早期处理

1、 维持手功能,用石膏托将手固定在功能位,即腕关节背伸20°,稍尺侧,掌指和指间诸关节稍屈,拇指呈对掌位,使手呈半握拳状,包扎时注意用纱布隔开手指,勿使相邻的手指皮肤相互接触。

2、 保暖。室温以18—20为宜,必要时用烤灯,应避免温度过高引起烫伤。

3、 注意血液循环。手外伤包扎,宜露出指端,以观察其血液循环。如发现皮肤苍白或青紫、皮温降低、明显肿胀或指腹萎陷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将伤肢垫高,适当按摩,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4、

5、 预防感染。保持局部敷料清洁、干燥。渗血多时及时更换。 手外伤伴有神经损伤者,可出现感觉消失、营养障碍等改变,应注意防护,避免冻伤、搽伤、烫伤等。手术后,应观察原失去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是否有所恢复,手指活动功能,肌力增加等神经恢复情况。 恢复期功能锻炼

1、 单纯软组织损伤或指端伤,无骨折和肌腱断裂者,伤后2—3日即可开始作关节伸屈运动。

2、 肌腱损伤缝合后,早期可做不增加缝合肌腱张力的轻微被动活动,3周后可作主动和被动相结合的关节伸屈练习。

3、 骨折作内外固定者,需待有骨连接后,进行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并配合理疗。

4、 指导病人进行力所能及的手工操作,最好进行职业性的手功能锻炼,促进手功能尽快恢复。 [健康指导]

1、了解疾病知识

2、多食高蛋白营养丰富且易消化之食物

3、加强功能锻炼

4、复诊

七、断肢再植手术护理

断肢再植是综合性的创伤外科手术,断肢多因切割伤、撕裂、碾轧所致。通过再植手术,可获得较好的功能,但手术难度大,术后易发生血管痉挛,血栓形成及感染,应特别重视护理。

[病情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全身情况,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体位。保持室温,注意保暖。

2..观察再植肢体的皮温、肤色、肿胀、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动态观察,前后对比,及时发现问题。

3.观察伤口渗血情况。

4.疼痛、呕吐、排尿、排便情况,有情况需及时处理,防止导致血管痉挛。 [护理措施]

(一) 术前护理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对合并休克或其他严重损伤者,紧急处理,尽快作手术准备。

2.作好术前心理护理,使病人有信心配合治疗。 3.作术前常规准备。

(二) 术后护理

1.病人住单间,室温以25—28为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实现保护性隔离。

2.平卧位,绝对卧床2—3周,适当抬高患肢,局部制动。 3.冬天伤肢局部用烤灯保暖,测量皮温前应关闭烤灯半小时。 4.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防止和及时发现肾功衰及早期休克征象。

5.注意伤口渗血情况,床边备止血带。

6.术后3周,可逐渐轻微被动活动,以促进功能恢复。

7.严密观察伤肢血液循环情况,包括皮肤温度、颜色、肿胀、毛细血管返流情况,注意与健肢对比,详细记录,一旦出现循环障碍,特别是血管危象的表现,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8.遵医嘱进行补液、抗炎治疗。同时给予解痉、抗凝药物,预防血管栓塞和痉挛。

9.除伤肢以外其他部位应早期活动,伤肢则在术后3周伤口已愈合并拆线后开始锻炼,联系患肢伸屈握拳等动作,被动活动时动作轻柔,并对再植部位妥善保护。

[健康指导] 1.加强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

2.加强患肢康复锻炼,尽快恢复患肢功能。

第2篇:新版骨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

骨科一般护理

[病情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精神状态、体位、皮肤完整性等全身情况。

2.肢体或患处疼痛、肿胀、温度、颜色、感觉、动脉搏动及活动情况,是否有开放性骨折。 3.伤口、牵引、固定情况。 4.大小便情况,注意有无便秘 [护理措施] 1.按外科护理常规进行。 2.睡硬板床,上肢骨折可例外。

3.骨折要先固定,后搬动。头、颈及躯干损伤的病人,搬动时应保持头颈与躯干成直线,防止脊柱弯曲及扭转。

4.如有休克,应先处理休克后处理骨折。如有出血,应先临时止血。开放损伤局部用无菌敷料包扎,以减少污染。

5.四肢受伤者,应抬高患肢,注意患肢末梢循环,感觉及运动功能的情况。 6.作好生活护理,协助病人洗漱、饮食及大便。

7.长期卧床者,要预防压疮、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8.凡石膏固定、牵引或内固定术后,搬运患者时应保持功能位置。

9.骨病患者,注意保护患肢,卧床休息,减少患肢活动,防止发生病理性骨折。 10.康复期,鼓励加强功能锻炼。 [健康指导]

1、讲解疾病治疗和护理知识、药疗知识等,简明介绍手术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

2、保持皮肤的完整性,指导定时、正确翻身、预防压疮

3、告知患者功能锻炼计划及原则

4、加强营养,进高热量、营养丰富、富含钙质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5、生活、工作中注意安全防护,避免意外损伤

第二节 骨科手术前后护理

[病情观察要点]

1、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尿量、伤口敷料、引流管、皮肤完整性。

2、 肢体疼痛、肿胀、温度、颜色、感觉、动脉搏动及活动度等情况。

3、 患者的体位,石膏有无压迫污染,位置是否正确。

1 / 20

4、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一)手术前护理

1.向病人说明手术重要性和可行性,以解除顾虑,取得合作。 2.术前淋浴更衣。

3.据医嘱做好药敏试验,交叉配血及各种检查工作。

4.术前1日备皮,消毒手术区皮肤。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 5.术晨测生命体征,有无感冒和其他病情变化。女病人是否月经来潮。 6.择期手术,术后需卧床者,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 7.按医嘱准时给术前药物。

8.进手术室前取下眼镜、`发卡、`手表、`假牙,将贵重物品交家属。 9.术前排空膀胱或留置导尿管。

(二)手术后护理

1.病人返回病房,从平车搬运至床上时,注意保护好病人的体位及各种引流管。 2.根据麻醉种类及手术部位安置适当体位,肢体手术的病人患肢抬高,应高于心脏,以利于静脉回流,减少肿胀。

3.妥善固定引流管,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并记录,观察伤口渗血情况。 4.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外,还应观察因手术创伤、失血、麻醉等造成的反应及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

5.脊柱手术平卧6小时后可轴线翻身,6—8小时后可少量饮水,以促进肠蠕动,加快排气,排气后可进流食。

6.观察患肢末梢循环、感觉运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7.早期活动及康复锻炼:康复锻炼的内容及方法应根据病人的伤情、部位、性质、手术方法、全身健康情况而定。 [健康指导]

1、保持伤口敷料干净、清洁及引流管通畅

2、告知患者功能锻炼的计划,并逐步实施

3、嘱患者加强营养,补充钙质

第三节 持续牵引术护理

持续牵引可分为:皮牵引、骨牵引、吊带牵引。 [病情观察要点]

1、 患肢疼痛、肿胀、温度、颜色、感觉、动脉搏动及活动度等情况。

2 / 20

2、 患者的体位、牵引的位置是否正确,是否有效牵引。 [护理措施]

一、皮牵引

1.牵引前清洁患肢的皮肤,必要时剔除汗毛。

2.注意胶布、绷带有无松散或脱落,肢体有无胶布过敏及皮肤溃疡等情况。

3.经常检查牵引方向是否与患肢纵轴保持一致,绳索有无受阻,患肢与健肢长度是否一样,牵引重量是否合适。

4.督促病人定时作肌肉收缩运动,手足关节功能锻炼。 5.观察末梢循环是否良好,感觉有无障碍。冬天注意患肢保暖。

二、骨牵引

1.骨牵引针分别用胶塞小瓶套入,以防钢针划破皮肤。保持牵引针针孔处清洁干燥,预防感染,碘伏棉球擦拭,每日2次。注意牵引针有无偏移,如有偏移,用碘伏消毒后调至对称。

2.保持牵引绳与被牵引肢体的长轴一致。颅骨牵引时,应抬高床头15°-20°;下肢牵引时抬高床尾15°-20°。不可随意改变病人体位,如需纵向移动时,须有一人拉住牵引绳,取下重锤后方可移动,不可让绳放松。 3.检查骨突出部位,以防压迫性溃疡。

4.鼓励病人作肌肉收缩及手指(足趾)运动,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强直。牵引床上设秋手或拉手,以便病人起坐活动。

5.冬天注意保暖。盖被不可压在牵引绳上,以免影响牵引效果。

6.预防并发症:协助病人适当变换体位,深呼吸,叩拍背部,鼓励咳痰,预防坠积性肺炎发生。多饮水,预防泌尿感染和结石。

(三)吊带牵引

1头带牵引重量不超过5kg,床头抬高15°-20°。经常巡视,如病人有明显不适,可暂停牵引,待症状缓解后再牵。

2吊带内垫好棉垫或纱布,以免发生压伤。

3.骨盆托带牵引者,因不能翻身,应注意预防褥疮,大便时放松吊带,防止吊带污染。 4.骨盆纵向牵引者,床尾抬高15°-20°,牵引重量15-20kg,每天1-2次,每次1-2小时. [健康指导]

1、保持牵引位置正确,以免影响效果。

2、指导病人作肌肉收缩运动,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和肢体。

3、 经常注意末梢循环是否良好,感觉有无障碍,给予适当衬垫,避免皮肤损伤

4、 骨牵引针孔保持清洁,防止感染。

3 / 20

第四节 石膏固定护理

由于石膏有吸水后硬固定可塑性,因而常常用来作为骨科病人肢体固定制动的辅助

治疗工具,因石膏无弹性,如果塑型不好,可压迫神经、血管、皮肤造成损伤,故术前术后均应加强护理。

[病情观察要点] 1.观察肢体疼痛、肿胀、上下关节活动度等、末梢指(趾)温度、颜色、感觉等情况。 2.石膏有无压迫污染,位置是否正确,有无渗血渗液。 [护理措施] 1. 固定前洗净肢体皮肤,有伤口时先换药。 2. 冬天注意保暖。肢体固定后应抬高患肢。

3. 注意观察石膏固定肢体的肢端血液循环。若发生肢体剧烈疼痛、皮肤苍白或发绀、肢体感觉减退或麻木,活动障碍者,应报告医生处理。

4. 预防压疮形成:石膏未干时用手掌托住固定的肢体,不能用手抓捏,躯干石膏固定时,石膏未干时,不要翻身,以免发生局部压迫。固定后石膏边缘修剪整齐,以免刺激周围皮肤。 5. 避免大小便污染石膏。

6. 鼓励病人作肌肉收缩运动,并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和肢体。

7. 石膏拆除后,皮肤表面有一层坏死的上皮组织,不可强行撕裂,可用温热毛巾浸湿慢慢擦去。

[健康指导]

1、若发生肢体剧烈疼痛、皮肤苍白或发绀、肢体感觉减退或麻木,活动障碍者,应及时就诊处理。

2、指导病人作肌肉收缩运动,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和肢体。

3、及时复查

第五节颈椎病护理

颈椎病系颈椎间盘退变,老化及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血液供应,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症。临床上脊髓型颈椎病有明显脊髓受压症状者需实施手术治疗。

[病情观察要点]

1、 观察患者体脉搏呼吸血压和瞳孔神志。

4 / 20

2、 患者四肢感觉及肌力下降的程度。有无肢体活动度减小,上肢放射痛或麻木的部位;下肢是否行走乏力,有无髋膝关节僵硬。 [护理措施]

(一) 术前护理

1.按骨科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心理护理:稳定情绪,积极对待手术。 3.指导患者行手术体位训练及推拉气管的练习。 4.选择合适颈围。

(二)术后护理

1.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并记录,给予氧气吸入及心电监护。

2.颈部制动,以颈围固定头颈部,禁止颈部扭曲活动,翻身时注意保持头颈躯干在同一水平面,维持颈部相对稳定,床边备气管切开包。

3.密切观察颈部有无肿胀、切口渗血及呼吸情况,如有颈部明显增粗,切口渗血多,呼吸困难等,需警惕局部出血或血肿,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4.观察四肢感觉运动情况:观察有无喉返、喉上神经损伤的迹象,如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发言不清等,及时报告医生。

5.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压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痰多者协助拍背排痰,必要时雾化吸入。 加强四肢床上活动,防止肌肉萎缩,下床活动时以颈围保护颈部,防跌倒。

[健康指导]

1、了解疾病知识

2、选择高度适宜的枕头,保护颈部及脊柱正常的生理弯曲,避免长期悬空,屈曲或仰伸。

3、加强功能锻炼,进行颈部及上肢活动。术后3个月经拍片示植骨椎间隙已完全融合后可进行颈部功能锻炼,开始时做颈部屈伸活动,然后旋左旋右活动,最后再做旋转活动。

4、配戴颈围3个月。注意勿从事重体力劳动

5、继续用神经营养药

第六节外伤性截瘫护理

创伤性截瘫多由脊柱骨折、脱位所致。合理的护理是为了防止合并症,为后期的功能恢复和重建创造条件。

[病情观察要点] 1. 严密观察患者四肢、躯体感觉、运动及截瘫平面有无变化。 2. 体位、皮肤完整性。

3. 高位截瘫注意观察呼吸情况,保持有效咳嗽咳痰。

5 / 20 4. 能否自主排尿及排尿、排便情况。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 早期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高热时行物理降温,高位截瘫有呼吸困难时,可行气管切开。 2. 注意肢体感觉、运动、反射情况,注意截瘫平面有无改变。 3. 保持皮肤完整性,预防压疮发生。

4. 鼓励作未瘫痪肢体的运动,同时对瘫痪肢体,作被动活动和肌肉按摩,预防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双下肢置于功能位,足背伸90°,用护架托住,防足下垂。 5. 给予高热量、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多吃水果、蔬菜,防止便秘。 6. 心理护理: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减轻消极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1)睡气垫床,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清洁。 (2)保护骨突部位。

(3)2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禁止推、拖、拉动作,保持头颅、躯干成一直线,禁止扭曲、旋转。有颅骨牵引时,应一人双手扶住头颈,略施牵引,和第

二、三者一起协助翻身。 (4)发生褥疮,按外科换药常规处理。 2.呼吸道感染预防及护理:

(1)高位截瘫应注意呼吸情况。常因呼吸肌麻痹而产生窒息。 (2)鼓励病人有效咳嗽、咳痰,翻身时轻轻叩击背部。 (3)如有肺部感染,应采取健侧卧位,以利体位引流。

(4)行雾化吸入,2次/日,使分泌物稀释易于排出,必要时吸痰。 3.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1)鼓励病人多引水:每天2000—4000ml. (2)保持尿道口清洁:每天清洁和护理会阴部2次,定期更换导尿管。

(3)留置导尿者,应间歇开放导尿管,每4—6小时开放导尿管一次,这样有利于训练膀胱功能。 膀胱冲洗,2次/日。

(4)少食含钙质的饮食,如乳类,并适当减少食盐量,增加引水量,预防尿路结石的发生。 [健康指导] 1.定时翻身,防止压疮,作好生活护理。 2.作肢体的被动、主动运动,肌肉按摩。

3.加强营养,进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 4.指导患者及家属训练反射性膀胱形成,尽早恢复自行排尿。

6 / 20 第七节脊柱骨折护理

脊柱骨折不论是否合并脊髓损伤,均应注意正确搬动病人,避免不适当的搬动,防止继发性损伤。

【病情观察要点】

1、 脊柱局部:损伤节段有无肿胀、皮下瘀斑或破损,损伤节段有无压痛,腰背肌有无痉挛。

2、 四肢或下肢有无麻木、乏力。

3、 有无腹胀、尿潴留、便秘。

4、搬运和运送方式是否正确。 [护理措施]

1.脊柱骨折并休克着就地抢救,休克纠正后再搬动病人。

2.搬动时须保持脊柱伸直位。颈、胸腰椎损伤者勿使躯干或旋转。颈椎损伤病人应一人两手固定头部,托住下颌并略施牵引,其他人抬起躯干和下肢一起搬动运到担架或床上,并用沙袋或衣物固定于颈部两侧。

3.翻身时,保持躯体伸直位,不可扭曲脊柱;行颅骨牵引病人,同时翻动头和躯干,并按颅骨牵引常规护理。

4.截瘫病人按截瘫常规护理。

5.压缩性脊柱骨折伤后早期,按医嘱进行躯干和肢体锻炼。先以伤椎位中心,背部垫以软枕,逐日增加,使被压缩的椎体复原。单纯压缩性骨折,于伤后2~3日病情稳定疼痛减轻后,即可开始仰卧功能锻炼。

[健康指导]

1、指导功能锻炼,包括肢体的被动及主动练习

2、教会患者及其家属自我护理方法,加强练习

3、指导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4、定时翻身,1次/2h。翻身时使头颈躯干在同一直线上,防止脊髓扭转受压

5、教会患者适应生活方式的变化,正视现实

第八节脊柱侧弯手术护理

正常人的脊柱从后面看是直的,在枕骨中点至骶骨棘的连线上,如果脊柱向左或向右偏离了这条中线,称为脊柱侧弯。

[病情观察要点] 1.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2.伤口、引流情况。

7 / 20 3.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及括约肌功能变化。 3..体位、受压皮肤情况。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认真完成各种术前准备工作,如检查、备皮等。

2.了解心肺功能情况,病人由于胸廓畸形,引起心、肺功能障碍。可督促进行吹气练习,以增加肺活量。

3.训练床上大小便,以免手术后排尿困难和便秘。

4.加强心理护理,让病人了解术后可能发生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告之如何进行换醒试验,要求积极配合。

(二)术后护理

1.睡气垫床,保持床铺平整、干燥。

2.术后平卧6小时后每2—3小时翻身1次,翻身后凸凸部位下方须加垫进行保护,翻身时注意保持脊柱一致性,严禁扭曲、旋转,以防内固定勿脱钩。 3.观察生命体征,注意创口渗血情况。

4.保持引流管通畅,记录性质和量。若引流量多且快,24小时超过500ml应报告医生处理。 5.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及括约肌功能情况,并与术前作比较对照。 6.术后6小时以后仍禁食,直至肠功能恢复。

7.胃肠道反应的观察:由于手术牵啦及全身麻醉影响或维持过度矫正位置,术后可出现肠麻痹、恶心、呕吐情况。若术后3日以后仍有这些症状,且呕吐胆汁,呈喷射状,应警惕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发生。

[健康指导] 1. 饮食:为营养需要及血红蛋白的恢复,可给予含铁剂饮食及多种维生素。

2. 术后初期可作深呼吸,四肢作相应的锻炼。早期禁忌作脊柱弯曲,扭转及提取重物活动或劳动。

3. 两年内限制任何对脊柱不协调的剧烈运动和极度弯曲工作。

第九节脊柱结核手术护理

脊柱结核的发病率约占全身关节结核的50%以上,腰椎活动度大,最易受累,其次为胸椎,

颈椎。若治疗不及时,可造成截瘫。

[病情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变化。 2.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情况。

8 / 20 3.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并与术前相比较。 4.体位、皮肤完整性。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按骨科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卧硬板床休息,局部制动。

3.翻身时采用轴线翻身法,防止脊柱扭转或屈曲。

4.遵医嘱应用抗结核药,术前正规有效抗结核药物应用不少于2周,观察药物疗效及毒副反应。

5.增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6.脊柱结核合并截瘫,按外伤性截瘫护理常规护理。

(二)术后护理

1.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并记录。

2.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如渗血较多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并与术前相比较。

4.全麻清醒后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以改善全渗营养状况。 5.继续抗结核药物治疗。

6.鼓励病人括胸、深呼吸、咳嗽和上下肢运动。 7.定时翻身,预防压疮。 [健康指导] 1.绝对卧床休息3月。

2.连续抗结核治疗2年,每月复查肝功能。 3.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防止劳累。 4.定期复查。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纤维环破坏,髓核组织突出压迫了神经而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其主要症第十节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护理

状为药痛及一侧或双侧下肢痛,合并下肢感觉异常。

[病情观察要点]

1、 脊柱外型,有无腰椎压痛、放射痛及腰椎活动度的改变。

2、 患者双下肢感觉、运动,有无疼痛、麻木,腰椎间盘摘除术后可能出现的相应的神经牵拉反应或受损症状。

3、 大小便功能障碍。

9 / 20

4、 术后患者是否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负压引流液颜色变化等脑脊液漏症状,应及时发现并记录。

5、脱水药物作用、患者体温、伤口等情况。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 作好术前一般准备,如各种检查、皮试、交叉配血、备皮等。 2. 训练病人床上使用大小便器,以免术后因体位不适而影响排便。 3. 指导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和直腿抬高活动,为术后锻炼作准备。 4. 讲解手术必要性和可行性,解除对手术的恐惧感。

(二)术后护理

1. 睡气垫床,保持床单平整、舒适。术后平卧6小时,以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术后6 时采用轴线翻身法翻身,预防压疮。

2. 观察生命体征并记录,有异常时报告处理。

3. 观察双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情况,注意肢体疼痛、麻木情况是否改善。

4. 术后24小时内注意伤口渗血情况,有负压引流管时注意引流液性质和量,防止脑脊液漏和大出血,引流量达100ml/h要及时报告。

5. 术后24小时,要注意病人小便是否排出,由于麻醉或体位不适有可能发生尿潴留,要及时处理。 6. 功能锻炼指导:

(1)术后在麻醉恢复后,即可协助病人作直腿抬高,初次30º,逐日加大,预防神经根粘连。 (2)术后3日作主动直腿抬高活动。

(3)术后1周,开始作腰肌功能锻炼,以增强脊柱稳定性,要循序渐进,悉心指导。 [健康指导] 1.给病人讲解预防机体和组织老化知识,如:注意平时坐、行、劳动姿势,以减少慢性损伤。 2.继续作直腿抬高活动和腰背肌功能锻炼,至少坚持半年。

3术后.卧硬板床休息至少2月,下床活动时,戴好腰围。不可提重物,急弯腰等。

第十一节 骨肿瘤护理

[病情观察要点]

1、患者患肢是否有肿胀、肿块:肿块的形状与硬度,局部温度有无升高,是否有压痛,肿胀的范围、程度,是否可触及搏动

2、肤色有无改变

3、是否有纵向叩击痛

10 / 20

4、肢体长度,关节活动度范围是否改变

5、患者的心理状态 [主要护理措施]

1、做好心理护理:耐心解释,取得患者及其家人的配合

2、予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观察疼痛性质,遵医嘱使用止痛药

4、睡硬板床,避免负重,预防病情性骨折

5、放疗、化疗

6、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尿量

7、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及患肢的血运情况

8、做好伤口大出血防治

9、根据病变部位及手术方式进行功能锻炼 [健康指导]

1、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病情性骨折

2、加强营养,予以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进行功能锻炼,以防止关节僵直、肌肉失用性萎缩

4、对需要继续放疗、化疗者,不要轻易中止疗程

5、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第十二节

骨盆骨折护理

骨盆骨折可合并膀胱、尿道、直肠损伤和骼内外动静脉损伤,造成大量内出血。护理的目标应以及时发现并防止合并症和骨折再移位为主。

[病情观察要点] 1.严密观察脉搏、血压的变化及早发现休克征象,及时处理。 2.观察有无腹痛

3.观察有无排尿困难、血尿、无尿等情况。 4..体位、皮肤情况。

[护理措施] 1.伤后24小时内严密观察脉搏,血压变化。若发现面色苍白、出冷汗、末梢发凉、脉细弱等休克早期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观察有无腹痛情况,腹肌是否紧张以判断是否有腹腔脏器损伤。

3.观察有无排尿困难情况,注意尿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有尿道损伤者应留置导尿关,并进行膀胱 。

4.对骨盆环双处骨折、骨盆环破裂者,应警惕损伤骶神经和坐骨神经,一旦出现下肢肌力减

11 / 20 弱,应及早鼓励作抗阻力肌肉锻炼,神经损伤伴有足下垂时要保持踝关节功能位,防止跟腱挛缩畸形。

5.为防止骨折移位,勿随意搬动或更换体位。 6.注意预防压疮发生。

7.单纯骨盆边缘骨折或骨盆环前弓骨折,不影响负重,卧床数日后可下床活动。髋臼骨折和髋臼以上的骨盆环骨折如无移位,应卧床休息4—6周。如有一侧明显上移,应行本侧股骨髁上牵引。如有分裂移位,可用骨盆托带悬吊牵引4—6周,然后穿石膏短裤4—6周,按石膏固定护理。

[健康指导] 1.定时翻身,防止压疮,作好生活护理。

2.绝对卧床休息,单纯骨折无移位者下床活动不宜过早。 3.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防止劳累。 4.定期复查。

第十三节

股骨颈骨折手术护理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病人的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不少老年人在伤前即患有严重疾病,如高血压、偏瘫等;骨折后又需要较长时间恢复,出现合并症的机会较多;再加上骨折本身的不利因素,致使治疗较复杂,预后欠佳。

[病情观察要点]

1.. 重点观察患肢末梢循环,温度、感觉和运动。

2...术后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伤口、引流情况。

3.. 体位保持外展中立位,防止骨折断端损伤肌腱神经或术后关节脱位。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关心安慰病人,解除病人的紧张、焦虑等情绪。 2. 术前行患肢骨牵引1—2周,其护理按骨牵引护理常规护理。

(二)术后护理

1. 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并记录。

2. 观察伤口有无渗血,伤口负压引流管引流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观察患肢末梢循环及感觉运动情况。两腿之间放软枕,保持患肢外展30º中立位。

3. 行闭合复位多针内固定术者,保持患肢外展,穿放旋鞋固定于中立位。嘱患者患肢不盘腿,勿向健侧卧。

4. 术后6小时在病人能耐受的情况下进行股四头肌舒缩运动,足背伸运动,逐渐增加到仰

12 / 20 卧位屈髋屈膝运动,屈髋应小于90º。逐步从卧位到坐位、站立位扶拐训练。 [健康指导] 1. 加强功能锻炼。

2. 防止患侧髋关节内收外旋,过度屈曲,避免盘腿、健侧卧位、坐矮凳、爬陡楼梯、长时间站立等动作。 3. 4周后复查,不适随诊。

第十四节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是采用金属及高分子聚乙烯材料模拟人体的髋关节用以替代严重受损髋关节的一种功能重建手术,从而使病人恢复髋关节的功能。

[ 病情观察要点]

1.. 重点观察患肢末梢循环,温度、感觉和运动。

2...术后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伤口、引流情况。

3.. 采取正确体位,以防止术后关节脱位。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按骨科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暂作皮牵引或骨牵引,使肢体保持功能位置。

3.重视皮肤准备,备皮范围应上至肋沿,下至小腿1/3,前后过正中线,剃阴毛。 4.训练床上大小便器使用。

5.加强健康教育:解释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及防止髋关节脱位的指导。

(二)术后护理

1. 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情况,以及麻醉清醒程度。 2. 观察伤口渗血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

3. 患肢置功能位,外展30º中立位。切勿使丁字鞋脱落,防止外旋,内收,在两大腿之间放置软枕,预防关节脱位。 4. 观察患肢末梢循环,感觉运动功能。

5. 使用便盆时,应平托整个髋关节,不可牵拉抬动患肢,以免造成脱位。 6. 注意防止并发症,如压疮、坠积性肺炎等。 7. 术后石膏固定者,按石膏固定护理。

8. 术后6小时开始练习股四头肌收缩,2~3周可扶双拐下地活动,患肢不负重。 9. 术后不宜过早进行直腿抬高活动。 [健康指导]

13 / 20 1.术后2月内脱位机会较大,应防髋关节过度屈曲,防患肢内收外旋。

⑴不要作盘腿动作。⑵坐:避免坐低凳,坐有把手的高椅。⑶拾物:患侧下跪拾物。⑶睡:平卧拾两腿间放枕,防不注意时翻身,最好不要侧卧。⑷穿鞋、袜,在外展位扶住患髋穿,或膝关节置于椅子上穿。

2.术后3周可扶双拐,第4~6周可用单拐,6周后可弃拐。 3.保持合适的体重,半年内避免剧烈运动。

第十五节

膝关节镜手术护理

关节镜检查是指使用内窥镜深入关节腔内进行诊断检查合某些治疗操作的一种安全实用的

新技术,它具有诊断准确率高,损伤小,恢复快,合并症少,术后痛苦轻等优点。

[病情观察要点]

1、 患肢有无肿胀。局部皮肤是否完整,肌肉有无萎缩,有无跛行。

2、 肢端皮温、甲床颜色。

3、关节活动是否正常,有无疼痛,疼痛性质。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按骨科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向病人介绍膝关节镜检查的特点、优点、过程及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消除病人紧张心理,以利配合手术。

3.指导患者康复训练方法。

(二)术后护理

1. 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记录。

2. 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妥善固定,防滑脱、折叠、扭曲,注意引流液量及性质并记录。

3. 抬高患肢,将患肢抬高超过心脏水平,观察患肢末梢循环,感觉运动情况。 4. 患肢切口处行冰敷。

5. 术后6小时开始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足趾、踝关节的主动伸曲运动,第二天起开始练习直腿抬高,在关节腔内积液消退后,在仰卧位、坐位、立位逐渐强化膝关节屈伸运动锻炼,行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者,早期制动。 [健康指导]

1、坚持康复锻炼,详细介绍锻炼方法。在锻炼中,如出现膝关节肿痛、交锁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术后避免长时间步行、下蹲及上、下楼等对膝关节损耗较大的活动。

14 / 20 1. 术后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预防再损伤。不适随诊

第十六节

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护理

因骨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可使病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人工膝关节置换可解除关节的疼痛,恢复其关节的功能。

[病情观察要点] 1. 保持正确体位,术后抬高患肢30°,膝关节伸直位。 2. 伤口、引流、体温变化等情况。

3. 严密观察患肢神经功能、远端血运情况,如肢端颜色、温度、感觉、足背动脉搏动及足趾背伸、背屈运动,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护理措施]

(一) 术前护理

1、 按骨科术前常规护理。

2、 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3、 检查全身有无感染病灶,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4、 指导患者锻炼股四头肌肌力。

5、 做好心理护理。

(二) 术后护理

1、 按骨科术后常规护理。

2、 患肢抬高,屈曲15°,术前有屈曲畸形的病人,膝下不垫枕,将软枕垫在小腿部,靠自然重力使膝关节伸直,矫正屈曲畸形。

3、 术后6小时,鼓励患者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足趾、踝关节的主动伸屈运动,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预防血栓形成。

4、 术后第1天,在镇痛的基础上行膝关节持续性被动锻炼(CPM),初次0°—30°,每日增加10°,逐渐增加到0°—90°,速度为2分/次,持续60分钟,2—3次/天。

5、 术后第2天,行下肢主动直腿抬高练习。

6、 术后第3天,行下肢主动屈伸练习。

7、 根据病人情况,术后1—2周在二人搀扶下,鼓励患者下床练习站立。开始不负重,循序渐进地作行走步态练习。 [健康指导]

1、 加强膝关节活动度的练习。

2、 应使用拐杖或助行器行走3—6个月,避免患肢负重。

3、 加强营养,保持大便通畅。

15 / 20

4、 术后

1、

3、6个月及1—2年来院复查,若出现身体及关节不适及时就诊。

第十七节

手外伤护理

手外伤的治疗效果不但取决于初期的外科处理,伤后和术后良好的护理是预防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和功能恢复的关键。

[病情观察要点]

1、 创口部位及性质,皮肤缺损范围、肌腱、神经、血管及骨关节损伤的程度。

2、 扎止血带的时间,观察患肢皮肤情况:色泽、温度等,若发现皮肤青紫、肿胀,应及时松解止血带,并配合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3、 观察患者伤口疼痛情况。

4、 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休克的早期症状,以便及时处理。 [护理措施] 伤后早期处理

1、 维持手功能,用石膏托将手固定在功能位,即腕关节背伸20°,稍尺侧,掌指和指间诸关节稍屈,拇指呈对掌位,使手呈半握拳状,包扎时注意用纱布隔开手指,勿使相邻的手指皮肤相互接触。

2、 保暖。室温以18—20为宜,必要时用烤灯,应避免温度过高引起烫伤。

3、 注意血液循环。手外伤包扎,宜露出指端,以观察其血液循环。如发现皮肤苍白或青紫、皮温降低、明显肿胀或指腹萎陷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将伤肢垫高,适当按摩,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4、 预防感染。保持局部敷料清洁、干燥。渗血多时及时更换。

5、 手外伤伴有神经损伤者,可出现感觉消失、营养障碍等改变,应注意防护,避免冻伤、搽伤、烫伤等。手术后,应观察原失去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是否有所恢复,手指活动功能,肌力增加等神经恢复情况。 恢复期功能锻炼

1、 单纯软组织损伤或指端伤,无骨折和肌腱断裂者,伤后2—3日即可开始作关节伸屈运动。

2、 肌腱损伤缝合后,早期可做不增加缝合肌腱张力的轻微被动活动,3周后可作主动和被动相结合的关节伸屈练习。

3、 骨折作内外固定者,需待有骨连接后,进行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并配合理疗。

4、 指导病人进行力所能及的手工操作,最好进行职业性的手功能锻炼,促进手功能尽快恢复。

[健康指导]

1、了解疾病知识

2、多食高蛋白营养丰富且易消化之食物

16 / 20

3、加强功能锻炼

4、复诊

第十八节

断肢再植手术护理

断肢再植是综合性的创伤外科手术,断肢多因切割伤、撕裂、碾轧所致。通过再植手术,可获得较好的功能,但手术难度大,术后易发生血管痉挛,血栓形成及感染,应特别重视护理。

[病情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全身情况,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体位。保持室温,注意保暖。 2..观察再植肢体的皮温、肤色、肿胀、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动态观察,前后对比,及时发现问题。

3.观察伤口渗血情况。

4.疼痛、呕吐、排尿、排便情况,有情况需及时处理,防止导致血管痉挛。 [护理措施]

(一) 术前护理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对合并休克或其他严重损伤者,紧急处理,尽快作手术准备。 2.作好术前心理护理,使病人有信心配合治疗。 3.作术前常规准备。

(二) 术后护理

1.病人住单间,室温以25—28为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实现保护性隔离。 2.平卧位,绝对卧床2—3周,适当抬高患肢,局部制动。 3.冬天伤肢局部用烤灯保暖,测量皮温前应关闭烤灯半小时。

4.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防止和及时发现肾功衰及早期休克征象。 5.注意伤口渗血情况,床边备止血带。

6.术后3周,可逐渐轻微被动活动,以促进功能恢复。

7.严密观察伤肢血液循环情况,包括皮肤温度、颜色、肿胀、毛细血管返流情况,注意与健肢对比,详细记录,一旦出现循环障碍,特别是血管危象的表现,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8.遵医嘱进行补液、抗炎治疗。同时给予解痉、抗凝药物,预防血管栓塞和痉挛。

9.除伤肢以外其他部位应早期活动,伤肢则在术后3周伤口已愈合并拆线后开始锻炼,联系患肢伸屈握拳等动作,被动活动时动作轻柔,并对再植部位妥善保护。

[健康指导] 1.加强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

2.加强患肢康复锻炼,尽快恢复患肢功能。

17 / 20

第十九节

急性骨髓炎护理

急性骨髓炎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为化脓菌引起的骨膜、骨质及骨髓的炎症,起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病情观察要点]

1、 患处关节有无红肿热痛及活动障碍。

2、 是否有寒战高热,神志有无改变,以判断有无全身性感染。

3、 营养状况:是否消瘦或贫血 [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患肢制动,固定于功能位,减轻疼痛,减少体能消耗。

2.观察全身症状和局部表现,观察意识状态,高热时及时降温,防止发生惊厥。 3.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要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和双重感染。 4.骨髓腔钻孔引流者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性质。 5作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

6.卧床休息,待X片证实基本恢复正常后,开始负重行走。 [健康指导]

1、讲究卫生,及时修剪指甲,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

2、注意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

3、注意体温变化,预防复发。

4、坚持康复训练

5、定时复查,不适随诊

第二十节

截肢手术护理

根据治疗目的有肿瘤根治性截肢和姑息性截肢,外伤后肢体坏死性截肢。 [病情观察要点]

1、 观察残端出血情况。如血液渗透敷料,应更换后加压包扎。特别强调床头备止血带。

2、观察疼痛情况。

3、注意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加强其对截除肢体事实的心理感受,防止出现幻肢痛。 [护理措施]

(一)术前准备

1.严重创伤,合并休克者应先抢救休克,同时抗感染。 2.作好心理护理,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安装假肢的时机。 3.特异性感染病人,应注意消毒隔离。

4.恶性肿瘤和慢性骨髓炎病人,因长期消耗而贫血,应补充营养,并给予少量多次输新鲜血。

18 / 20 给高糖、高蛋白饮食。

(二) 术后护理

1、 密切观察血压、脉搏情况。

2、 置残肢于伸直位,适当垫高,必要时用夹板固定功能位。

3、 密切观察残端出血情况。如血液渗透敷料,应更换后加压包扎。特别强调床头备止血带。

4、 观察疼痛情况。术后早期可由于切口情况而出现疼痛,可给予止痛剂。一段时间后出现肢体疼痛,应观察残端有无水肿、感染等情况。为预防幻直痛和幻觉痛,在术后要求病人多注意残端,抚摸患肢,按摩残端,同时给予心理疏导,加强其对截除肢体事实的心理感受。

5、 大腿截肢后,要防止髋关节屈曲外展挛缩,小腿截肢者避免膝关节屈曲挛缩。

6、 截肢后应鼓励早日坐起或离床活动,上肢1—2日,下肢5—6日可扶拐离床活动。加强肌力锻炼,维持关节活动范围,准备安装假肢。 [健康指导]

1、 加强康复锻炼,提高残肢功能。

2、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骨科危重患者抢救常规

创伤性休克抢救常规

1、 保持病人安静,就地抢救。

2、 取休克卧位,即头、脚各抬高30以增加回心血量和减轻呼吸负担。

3、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咽部异物或分泌物,给氧,缺氧严重者面罩给氧或行人工辅助呼吸。

4、 开放两条静脉通路,及时补充血容量。先输入晶体液或电解质溶液,如NS,GNS,平衡液等。休克早期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5、 镇痛。剧痛者可肌肉注射杜冷丁50—100。但严重脑外伤、呼吸困难、有腹部体征诊断未明确者禁用。

6、 止血。

7、 保暖。对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者及时加被保温。

8、 交叉配血,必要时输血。

9、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神志、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末梢循环。 10.留置尿管,监测肾功能。

严重创伤、多发伤抢救常规

原则:抢救生命,创口处理,妥善固定

19 / 20

1、 合并休克者应先抢救休克并同时抗感染。

2、 解除呼吸道梗阻,及时清除口咽部分泌物。

3、 处理活动性出血,控制明显的外出血。

4、 伤口处理:无菌敷料覆盖,创面中外露的骨折端禁止还纳入伤口内,以免加重损伤或将污染物带入伤口深部。伤口内异物或血凝块不要随意去除,以免再度发生大出血。

5、 保存好离断肢体,肢体用无菌包包好,外套塑料袋,周围置冰块,低温保存,切忌将肢体浸泡至任何液体中。

6、 生命体征及病情观察:包括神志,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末梢循环。

7、 防止大血管周围神经损伤:当易引起血管损伤的一些骨折或脱位时,患肢远端脉搏减弱或消失,大血管附近贯通伤应特别重视,以防血管进一步栓塞,造成截肢。

8、 妥善固定骨折。先固定后搬动。头、颈、躯干损伤的病人搬运时应保持头颈和躯干成一直线。防止脊柱弯曲及扭转。

9、 四肢受伤者应抬高患肢,观察患肢末梢循环,感觉及运动功能。

10、

11、 疑有脊髓损伤者,观察截瘫平面有无改变。

高热患者行物理降温,高位截瘫患者有呼吸困难时可行气管切开。

20 / 20

第3篇:骨科护理常规

1、按外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2、除急诊手术禁食禁饮外,其他患者给予高钙、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

3、病人卧硬板床,必要时加气垫。除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人外,均应抬高患肢。患肢制动,保持关节功能位。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出入量以及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感觉、运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准确、及时做好记录。

5、对新牵引或打石膏的病人应列为交班项目。保持固定效果,观察石膏、夹板牵引装置是否妥当。

6、脊柱骨折合并截瘫者,应按时翻身。翻身时保持躯干成一直线,避免因屈曲、扭转使椎体错位加重损伤。

7、骨折患者注意固定骨折部位,限制局部活动,根据骨折及固定情况适时地协助或指导患者进行被动或主动的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强直。

8、对长期卧床者,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营养调配,嘱多饮水,多吃粗纤维食物,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和深静脉栓塞、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等并发症。

手外伤护理常规

按外科及骨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术前护理

(1)急诊手外伤者出血较多时,立即通知医师进行简单包扎止血。

(2)积极作好术前准备。①患者受伤后即开始禁食、禁饮、争取手术最佳时机;②协助完成术前各项检查;③给予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2、术后护理

(1)了解术中及麻醉情况,术后取平卧,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2)给予高蛋白、含丰富维生素、营养丰富的饮食,促进神经、血管的修复。 (3)严密观察伤口疼痛、渗液、出血等,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4)行血管吻合术者参照断指再植术护理常规(局部保温、使用解痉抗凝药物等)。

(5)神经吻合者注意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了解指端是否有麻木感、感觉恢复的情况等,注意避免损伤、烫伤及冻伤。 (6)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1)指导患者早期活动,术后3日开始进行手指功能煅炼。

2)肌腱吻合术后3天视病情指导患者逐渐开始作轻度伸屈指肌腱活动,防止肌腱粘连。

骨盆骨折护理常规

1、术前或非手术治疗护理

(1)受伤24-28小时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等。若患者出现休克表现,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给予抗休克护理。

(2)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痛加剧及急性腹膜炎症状;了解患者有无疼痛或出血现象,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 (3)注意观察皮下有无出血及出血进展。

(4)遵医嘱留置导尿管,保持其通畅;;观察并记录尿液性质、量及颜色。 (5)防止再骨折或再移位。切勿随意搬动患者及更换体位以防骨折移位,视病情至少卧位休息2-6周,同时注意预防压疮发生。

(6)骨盆悬吊牵引者,保持吊带平坦、干燥、完整。骨突部位用棉垫保护或酒精按摩,预防压疮。

(7)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8)拟手术者,积极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备血、备皮、导尿等。

(9)给予患者心理安抚,稳定情绪,减轻紧张、害怕、焦虑等不良情绪。

2、术后护理

(1)了解手术及麻醉情况,按麻醉后护理常规。

(2)给予心电监护、吸氧,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神志、尿量等,预防大出血。

(3)麻醉清醒无恶心、呕吐后,逐渐恢复高蛋白、富含粗纤维、果胶的食物,鼓励多饮水。

(4)观察切口渗血情况,保持引流畅通,防止伤口感染。

(5)术后睡气垫床,平卧和健侧卧交替更换,以预防压疮。尽量减少大幅度搬运患者,防止内固定断裂、脱落。

(6)术后7-10周下床运动,并逐步加强患肢的功能锻炼。

骨牵引护理常规

1、对牵引病人认真交接班,每班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及肢体运动、感觉情况。

2、保持牵引锤悬空,滑车灵活,牵引绳与患肢长轴平行,牵引绳上不能放置枕头、被子等物,以免影响牵引效果。

3、牵引的重量应根据病情需要调节,不可随意增减,否则易造成牵引失败而影响治疗。

4、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和褥疮。

5、指导并协助病人做主动和被动训练,防止废用综合症。

6、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粗纤维食物,定时按摩腹部,防止发生泌尿系统结石和便秘。

7、作骨牵引病人,床尾或床头应抬高15-30cm使形成与牵引力方向相反的反牵引力。

石膏固定护理常规

1、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2、石膏固定时,松紧适宜,患肢如有苍白、厥冷、发绀等情况,应及时汇报并采取措施。

3、石膏未干之前,尽量不要搬运病人;搬动时,要用手掌平托,不可用手抓捏。切勿牵拉、压迫、活动,也不可在石膏上放置重物。温度低、湿度大时可用灯或电吹风吹干。

4、石膏干后搬动时应平托,翻身或改变体位时应加以保护。

5、边缘应修理整齐、光滑,保持床单及石膏整洁。

6、伤口出血时可用笔做记号,注意出血外渗的速度。

7、如石膏内有腐臭味,应通知医生及时换药。

8、石膏固定后就可以指导病人做固定内的肌肉收缩运动。

9、病情允许鼓励病人下床站立,再扶拐短距离行走,循序渐进。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常规

1.创伤后肢体持续剧烈疼痛,并传向远端,且进行性加重,疼痛和损伤程度不成比例,严密观察疼痛性质,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2.对单纯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者,急救时尽量减少患肢活动,严禁按摩,以免增加组织损伤。严密观察患肢肿胀程度和末梢血运情况。 3.骨筋室综合征一经确诊,立即松解所有外固定物,将肢体放平,患肢避免热敷、烘烤,尽可能使患肢温度降低,必要时可给予冷敷。 4.凡是确诊病人,均及时做好手术准备。

5.做好病人及家属的思想工作,介绍同种疾病治愈情况,使病人对疾病及治疗护理有所了解,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第4篇:骨科护理常规

我为医院添光彩

---做合规职工树医院新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叫xxx,来自xx科室。在演讲之前,首先要感谢医院领导给我们提供了这次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岗敬业从小事做起》。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到企业,小到个人,要有所作为必须从平凡的小事做起,要使医院在市场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做好经营服务工作,就要从每件小事做起认真贯彻落实好规章制度。医院的总体形象是由我们每一位员工的小形象汇聚而成,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做好,才能使,才能保证医院的稳健发展。

首先要严格贯彻落实好制度。对于各项规定,要坚决服从和认真执行,或许有的规定我们一时理解不了,或许有的规定刚开始执行起来感觉很麻烦,但是这些绝对不能成为我们违规的理由。规章制度一旦下发,不管有多大困难,都应该严格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医院各项业务的正常合规进行,给社会各界展示出医院的良好形象。

第二要加强学习。一个人如果对规章制度不清楚那他肯定要违规,因为他不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由于社会发展的加快和事故的频发,现在新制度出台的频率比以前要快得多,规章制度的种类和细化程度都是以前不能相比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因循守旧,而要及时学习并熟知最新制度的内容,在平时要不断对党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等进行及时学习了解。,面对这项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业务,面对一系列关于业务的新制度和规定,医院员工牺牲晚上休息时间,积极参加培训学习,绝大多数人在短时间内掌握了相关新知识,能根据相关规定对顾客的提问进行解答,并能把相关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实于操作规程的各个环节,从而大力推动了医院事业,但是也发生了别人对业务不熟悉被顾客投诉的事情,对医院形象造成了不好影响,从中可以看出学习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第三要做一名创新型、奋进型的医院员工。面对日益激烈了金融同业竞争,面对各家医院对顾客争抢的白热化,我们在执行规章制度时要注意的做到合规不墨守成规,守规不画地为牢。敦煌现在有9家医院在争抢市场,所以顾客选择的余地很大,有时候可能因为顾客一次的不顺心就再也不会来办业务,所以在业务活动中我们要既能遵守金融法律法规和各项内控制度,又能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做到外圆内方,在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同时尽最大可能给顾客以方便,增强医院的市场竞争。

第四要有正气。我们要牢固树立“守规无小事,违规即大事”的风险意识,在工作中要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责任感,大力弘扬正气,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在做到自己遵规守纪的同时对于别人的违规违章行为也要及时进行善意提醒和制止,决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因为现在都是岗位连带责任追究制,同事违规犯事,作为知情人的你可能也会被牵连进去,所以说于公于私我们都应该共同制止违规。只有大家互相督促提醒,共同遵章守纪,全员合规、人人合规,才能共保平安,皆大欢喜,也才能有效控制风险,推进医院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医院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代表着敦煌医院,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大家都认真做好自己的份内事,我们医院在客户心目中的整体形象才能保持好,让我们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面对越来月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不断提高的服务要求,树立良好的遵章守纪新风尚,共同创造医院辉煌灿烂的新景象。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5篇: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视病情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出入量等,及时向医生汇报病情变化。实施适当、安全的护理措施,并准确、及时做好护理记录。

2、根据病情正确安置体位,保持关节功能位,并准备适当的软枕、沙袋、棉气圈等以备固定患肢或受伤部位。

3、对老年和严重外伤病人应主动协助或指导搬运安置检查全身,查清受伤部位、排除大出血、内脏损伤及休克等严重问题,协助诊断有否多发伤。

4、对骨折患者应注意固定骨折部位,限制局部活动,并根据骨折及固定情况适时地协助或鼓励指导患者进行被动或主动的功能锻炼。

5、对活动受限、卧床时间长的病人,注意预防褥疮、坠积性肺炎和泌尿系感染及肌肉萎缩、关节僵直等并发症。

6、指导患者进食易吸收、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质丰富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协助生活护理。

7、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并采用适当的心理护理措施做好心理护理。

8、按照各种疾病的健康教育计划做好健康教育。

9、出院指导:①加强营养;②保持良好心境;③预防再次外伤;④继续加强功能锻炼;⑤定期门诊复查。

第6篇: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病室环境

1. 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 根据病症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二、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三、入院介绍

1. 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 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 介绍作息时间、相关制度。

四、测量生命体征,做好护理记录。

1. 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 新入院患者当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3次。

3. 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3次。

4. 若体温39.5℃以上者,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 体温正常3次后,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 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五、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六、每周测体重1次或遵医嘱执行。

七、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八、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九、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 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发现浸湿、脱落等情况及时处理或报告医师。

2. 各种引流管保持通畅,不受压,不脱落。注意及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及气味等。引流袋每日更换1次,遵守无菌技术原则。

3.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4. 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护理记录。

5. 手术患者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

6. 根据病情,指导并帮助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功能锻炼的意义、原则、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十、遵医嘱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外治或内服药,观察用药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十一、 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十二、 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患者配合治疗。

十三、 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十四、 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 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十五、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上一篇:四时田园杂兴字句梳理下一篇:捐助倡议书范文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