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之光洒满校园——重庆合川区南滨路小学科技特色教育探索与实践

2023-0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 南滨路小学经历了建校的艰辛和探索的困惑。目前, 我们正努力孕育科技创新的摇篮, 打造科技创新的乐园, 竭力放大科技教育的功能, 引领全校师生走进科技教育, 努力实现科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进而打造科技教育特色校园, 实现“一校一品”、“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的办学目标。一年多来, 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在此与兄弟学校共勉。

1 建立三大保障体系, 完善科技教育理念

1.1 强化思想保障体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为探索特色教育的突破口, 我们努力深化校情教育。全校师生清醒认识到, 南滨路小学是一所新建学校, 无历史、无积淀、无传统, 更无影响力可言。在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中, 只有找准切入口, 展开有益的探索, 持续发展, 特色发展, 才能树立自己的教育形象, 赢得社会的尊重与认可。科技创新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 而这一素养的形成, 要从小抓起, 要切实在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加以实施与培养。为此, 我们按照把科技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突破口的思想, 一面宣传深入渗透科技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 一面认真设计这一领域的活动, 通过一系列有序、有效的活动, 全校师生思想认识逐步深化、畏难情绪逐步消解。为科技特色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强化组织保障体系

为了推进学校科技教育工作, 培养学生科技兴趣、提高学生科技素养、激发教师从事科技教育工作的热情, 学校设立了科技特色创建领导小组, 建立了科技教育定期研究制度, 纳入学校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 并专门制作了科技教育专项规划, 设立了专利资助奖励办法、科技创新校长奖评选办法、科学素质建设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的相关管理办法, 拟定科技教育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 从制度上提供了科技教育活动最基本的保障。在下一步工作中, 我们想努力争取上级部门支持, 从校级领导岗位、中层管理岗位充实管理力量, 力争建立专职的管理队伍, 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

1.3 强化经费保障体系

我校虽然按照标准化进行建设, 功能室及设施设备的配备能满足基本教育需要, 但是, 离科技特色打造尚有一定的距离。为此, 我们立足于科技特色的打造, 加强项目从硬件、到课程、到文化的梯级储备与建设, 努力拓宽经费渠道。今年, 通过上级部门的支持, 我们成功争取到希尔安集团捐建“智能机器人实验室”项目, 捐建资金13万元。在后续的发展中, 我们将进一步拔营融资渠道, 把有限的财力, 投入到科技项目的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当中, 有力保障了科技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2 强力实施三大行动计划, 夯实科技发展基础。

2.1 实施科技教育师资培训计划

为发展科技特色, 我们将科技师资力量引进培训作为当务之急, 提出大力实施“科技园丁行动计划”。一是放宽视野引进科技师资。争取上级部门支持, 加强生物、物理、化学、信息技术等科技专职教师引进。目前, 我校信息技术业专业师资2名, 生物专业师资1名, 组建一支7-8人的科技辅导员团队, 建立2个创新工作室, 保证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创新制作的需要。二是创新机制培训科技师资。我们将实验“双师”型的科技教师培训计划, 借鉴中职教育师资培训模式, 采取学习培训、考察参观、举办讲座等形式提升教师科技素养, 引导教师除做好从教学科的专业发展之外, 兼顾提高科技知识、技能, 实现人人都是科技教师的目标, 建设专兼结合的科技辅导员队伍。

2.2 实施科技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科技教育课程化探索。开设科技教育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程, 做到“八有”, 即有课程、有课时、有课表、有教材、有教师、有教案、有考核、有评价, 开齐、开足、上好科技教育课。下步工作我们将是:立足合川, 跳出合川, 牵手兄弟学校, 成立科技教育协会, 共同开展科技校本、乡土教材的研发, 构建多元的课程体系。

2.3 实施“基地”行动计划

我们的工作是:与相关单位、场馆加强对接, 建设校外科普基地, 分年级、年段开展科技实践活动, 拓宽成长的科普成长环境。同时, 学校将结合自身实际, 充分利用好校内、外科技教育资源, 建设科技实验室、机器人培训中心、陶艺室、科普画廊等科普场地, 建成种植园、养殖园、植物园、果园等科普实践园地, 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融入大自然的科普实践机会。

3 搭建三个“平台”, 彰显科技教育特色

3.1 搭建“一节一赛一组”平台, 本期是我校科技工作的首期, 我们着力开展了“一节一赛”活动

一是举行科技创新大赛, 与全区、重庆、全国科技创新大赛无缝对接, 以“创意创新、发明创造”为宗旨, 认真开展“三小”作品评选 (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 ,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前练兵、选拔人才。我校从2012年暑期即开始该项赛事, 共收取学生作品800余件, 家长、学生参与率为100%, 下一步, 我们会着力在创意下功夫。二是办好校园科技节。以“普及科技知识、提高科技兴趣”为宗旨, 开展宣讲、墙报、板报、书法、绘画、模具、展览、视频、演出等形式。本期, 我们成功举办“一节一赛”。三是成立科技兴趣小组。学校成立有机器人组、科技制作组、植物种植组、科幻绘画组、社会实践组、电脑绘画组等一系列的兴趣小组, 形成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烈氛围。在其工作中, 我们将上期办节、下期办赛, 办精、办靓科技活动。

3.2 搭建专利申报平台, 保护知识产权

我校制订了专利申报管理办法, 已就专利申报流程、创造激励、有效运用、产权保护、科学管理进行初步探索。根植于“创意重于创造”这一理念, 我们正探索建立教学、活动等常规的创意征集, 我们印发了创意设计表, 课堂教学每月一次填写。我们力争2012-2013学年度实现专利申报“零突破”, 并力争实现逐增长。

3.3 搭建科技特色文化平台, 打造“五个载体”

一是打造“理念”载体, 在校园悬挂“知识改变人生, 科技创造未来!”“用创新点缀人生, 让科技融入理想!”等标语和警句, 对学生进行“培养科技创新能力, 铸就特色品牌学校”的办学宗旨教育。二是打造“园地”载体, 学校环境突出科技教育特色, 通过校园、走廊、教室设置科技百花园、科技信息窗、科技知识专栏, 张贴著名科学家的画像, 介绍科普知识, 既优化校园环境布置, 又为学生创造学习科学的条件。三是打造“氛围”载体, 利用班会或升旗后时间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 宣传科学家的事迹, 介绍同学们的小制作、小发明的创作原理, 激励同学们搞好小制作、小发明, 写好小论文。四是打造“媒介”载体, 利用校园网络、电台向学生讲解科学常识和古今中外科学家如何坚持不懈顽强地与困难做斗争的事迹。五是打造“陈列”载体, 开辟专门的科技荣誉室, 陈列师生作品、师生获奖证书、专利证书, 组织学生参观, 增强科技创新成就感。通过打造“五个载体”, 建设潜在课程, 实现科技教育环境化校园环境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一枝独秀不是春, 万紫千红才能春满园。科学是一个个疑惑不解的问号, 是一个个耐人寻味的逗号, 是一个个驾驭全球的感叹号。科技特色学校的打造需要更多探索与实践, 需要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我们在实施科技教育的道路上刚刚迈出第一步。今后, 我们将与兄弟学校一道, 进一步确立科技教育的重要地位, 加强科技教育的理论研究, 继续深化科技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相互渗透, 力争使科技教育工作成为全重庆市乃至全国办学的一大亮点、一大特色。

上一篇:公路隧道电网电能质量监测及其设计下一篇:五环炉煤气化装置配煤方式分析及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