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三市创建工作方案

2023-01-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一份优秀的方案中,既要包括各项具体的工作环节,时间节点,执行人,也要包括实现方法、需要的资源和预算等,那么具体要如何操作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化三市创建工作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文化三市创建工作方案

2017年吉林省开展美丽庭院 干净人家评选创建活动工作方案

为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增强农村家庭文明、卫生、秩序观念,优化生活方式,营造净化绿化的家居环境和公共环境。今年,在全省范围内,由各级新农村办和妇联共同组织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选创建活动。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共建美丽家庭、共享品质生活”为主题,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创建“洁化、序化、美化、绿化”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以提升妇女素质和家庭生活品质为着力点,发动妇女、教育妇女、培训妇女、引领妇女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改变生活陋习,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达到庭院美、室内美、景色美、生活美、村庄美等“五美”的目标和庭院净、居家净、厕所净、畜舍净、仪表净的“五净”要求,带动美丽村屯、美丽乡村建设。

评选创建活动要坚持以下5项原则:

——坚持合力共建。“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工作要依靠全社会合力共建,依靠農户自主建设,形成上下一心、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广大家庭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推动“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坚持妇女主体。创建“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工作阵地在家庭,主体力量是妇女。注重发挥妇女在家庭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深刻对接妇女需求,利用“妇女之家”活动阵地,结合“妇女之家”文化节,开展环保绿化、文化健身、素质提升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发动妇女、宣传妇女、组织妇女、吸引妇女积极参与创建,在参与中接受文明教育、提升文明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坚持家风引领。以广大妇女和家庭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家风建设为重要切入点,将建设家庭道德文明和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融入于建设中,实现可持续创建。

——坚持效益双赢。开展庭院经济、庭院保洁、庭院美化、庭院文化、身心美化,将美丽乡村农户庭院建设成为乡村旅游的景点、农民增收致富的平台、农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支撑点,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坚持探索创新。要将“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活动纳入“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中协调运作。要在实践中探索,注重突出地域特点,加强“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工作研究,善于挖掘创新体制机制的经验做法,加大总结、推广和宣传力度,以提高“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工作水平。

二、创建目标

在全省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先进地区和一些重点村屯,选择一批经济基础较好、家庭经营管理有方、庭院布局整齐美观、绿化美化亮化到位、环境卫生治理达标的农户,作为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对象,树新风、改陋习,倡导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今年创建美丽庭院5万户、干净人家14万户。

三、实施步骤

(一)申报准备阶段:3~4月,广泛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活动大宣传,各地新农村办和妇联部门要联合制定适合本地的“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选创建工作方案,提出创建计划,明确创建目标和任务,确定具体工作措施。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组织填写评选申请表。

(二)组织实施阶段:4~10月,各地依托“妇女之家”,组建巾帼卫生保洁队、巾帼卫生监督队、巾帼卫生评比队等队伍,上门指导创建工作,开展家庭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彻底消灭卫生死角,清理庭院杂物,引导广大妇女群众更新观念,强化环保意识,养成清洁卫生的良好习惯,实现庭院序化、美化和绿化目标。

(三)评选验收阶段:11~12月,各县(市、区)新农村办和妇联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选活动。积极组织实地验收考核,明确考核细则,评选结果要进行公开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由县(市、区)新农村办和妇联部门联合下发文件,并授牌授匾。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各地新农村办和妇联部门要充分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围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标准和目标,联合制定实施方案,落实专人负责,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这项活动取得实效。

(二)群众参与,广泛发动。坚持开门搞创建,从创建开始就要深入群众,发动群众参与,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要充分发挥村级妇代会的作用,让广大妇女投身到创建的热潮当中来,营造创建“美丽庭院、干净人家”的良好氛围。

(三)与时俱进,总结创新。在制定方案时,要围绕当地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积极探索,与时俱进;活动内容要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效性于一体;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令群众喜闻乐见,增强活动的吸引力;要定期进行总结,开拓思路,探索和创造新形式、新办法。

(四)选树典型,示范带动。要对“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家庭、好典型,进行评比选树,加大推广力度,不断提高参与面,形成户户争创、妇女争优、农民受益的和谐氛围。对评选出的“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示范户进行挂牌表彰,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五)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协调新闻媒体及时广泛报道活动实施推进情况,利用墙报、板报、宣传单等多种宣传方式,充分反映活动的各项成果,扩大影响力。同时要注重发挥舆论的引导、监督作用,对家庭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正确引导和梳理,对不道德行为进行批评曝光。

(省新农村办 供稿)

第2篇:2016年吉林省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选创建活动工作方案

为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增强农村家庭文明、卫生、秩序观念,优化生活方式,营造净化绿化的家居环境和公共环境,2016年,在全省范围内,省新农村办和省妇联联合组织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选创建活动。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共建美丽家庭、共享品质生活”为主题,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创建“洁化、序化、美化、绿化”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以提升妇女素质和家庭生活品质为着力点,发动妇女、教育妇女、培训妇女、引领妇女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改变生活陋习,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达到庭院美、室内美、景色美、生活美、村庄美等“五美”的目标和庭院净、居家净、厕所净、畜舍净、仪表净的“五净”要求,带动美丽村屯、美丽乡村建设。

评选创建活动要坚持以下5项原则:

——坚持合力共建。“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工作要依靠全社会合力共建,依靠农户自主建设,形成上下一心、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广大家庭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推动“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坚持妇女主体。创建“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工作阵地在家庭,主体力量是妇女。注重发挥妇女在家庭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深刻对接妇女需求,利用“妇女之家”活动阵地,结合“妇女之家”文化节,开展环保绿化、文化健身、素质提升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发动妇女、宣传妇女、组织妇女、吸引妇女积极参与创建,在参与中接受文明教育、提升文明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坚持家风引领。以广大妇女和家庭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家风建设为重要切入点,将建设家庭道德文明和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统一于建设中,实现可持续创建。

——坚持效益双赢。开展庭院经济、庭院保洁、庭院美化、庭院文化、身心美化,将美丽乡村农户庭院建设成为乡村旅游的景点、农民增收致富的平台、农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支撑点,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坚持探索创新。要将“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活动纳入“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中协调运作。要在实践中探索,注重突出地域特点,加强“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工作研究,善于挖掘创新体制机制的经验做法,加大总结、推广和宣传力度,以提高“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工作水平。

二、创建目标

在全省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先进地区和一些重点村屯,选择一批经济基础较好、家庭经营管理有方、庭院布局整齐美观、绿化美化亮化到位、环境卫生治理达标的农户,作为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对象,树新风、改陋习,倡导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申报准备阶段(2016年1~3月)。广泛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活动大宣传,各地新农村办和妇联部门要联合制定适合本地的“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选创建工作方案,提出创建计划,明确创建目标和任务,确定具体工作措施。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组织填写评选申请表。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6年4~10月)。各地依托“妇女之家”,组建巾帼卫生保洁队、巾帼卫生监督队、巾帼卫生评比队等队伍,上门指导创建工作,开展家庭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彻底消灭卫生死角,清理庭院杂物,引导广大妇女群众更新观念,强化环保意识,养成清洁卫生的良好习惯,实现庭院序化、美化和绿化目标。

第三阶段:评选验收阶段(2016年11~12月)。各县(市、区)新农村办和妇联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选活动。积极组织实地验收考核,明确考核细则,评选结果要进行公开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由县(市、区)新农村办和妇联部门联合下发文件,并授牌授匾。文件报省里备案。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各地新农村办和妇联部门要充分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围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标准和目标,联合制定实施方案,落实专人负责,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这项活动取得实效。

(二)群众参与,广泛发动。坚持开门搞创建,从创建开始就要深入群众,发动群众参与,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要充分发挥村级妇代会的作用,让广大妇女投身到创建的热潮当中来,营造创建“美丽庭院、干净人家”的良好氛围。

(三)与时俱进,总结创新。在制定方案时,要围绕当地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积极探索,与时俱进;活动内容要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效性于一体;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令群众喜闻乐见,增强活动的吸引力;要定期进行总结,开拓思路,探索和创造新形式、新办法。

(四)选树典型,示范带动。要对“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家庭、好典型,进行评比选树,加大推广力度,不断提高参与面,形成户户争创、妇女争优、农民受益的和谐氛围。对评选出的“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示范户进行挂牌表彰,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五)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协调新闻媒体及时广泛报道活动实施推进情况,利用墙报、板报、宣传单等多种宣传方式,充分反映活动的各项成果,扩大影响力。同时要注重发挥舆论的引导、监督作用,对家庭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正确引导和梳理,对不道德行为进行批评曝光。

(省新农村办 供稿)

第3篇:廉洁文化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党的十八大及中共中央关于廉政建设的精神,以及市纪委、教育局关于开展廉洁文化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的文件精神,强化校园廉洁文化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四会市开展廉洁学校创建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我校“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开展以反腐倡廉教育为主题,以促进学校廉洁治校为重点廉洁文化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坚持廉洁教育从小抓起,有重点、多层次地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增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廉洁从教意识,促进党员、教师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广大青少年学生崇尚廉洁的道德情操,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教育氛围。

二、目标要求

通过开展创建廉洁文化示范学校活动,不断增强我校领导班子成员的廉洁意识,做到以身作则,廉洁办学,成为师生表率,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增强教师反腐倡廉意识和自觉性,做到爱岗敬业、诚信服务、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让全体学生树立“敬廉崇洁”的思想,做到自尊自爱、诚实守信、遵规守纪。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这项活动扎实有序开展并取得成效,我校决定成立龙湾学校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朵应衡

副组长:雷瑞荣、谢欢、钱森明、李耀新

成员:雷奕飞、陈国平、李建平、陈文容、乡尧池、利建洪

廉洁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雷奕飞同志兼办公室主任。

四、具体做法

(一)突出“一个”主题

把创建“廉洁文化示范学校”活动作为学校的一个重要主题,列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渗透到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把“敬廉崇洁”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来抓,使其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大限度地渗透和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二)把握“三个”原则

1、正面引导原则。青少年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不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在

1形成阶段,不应让阴暗的东西过多的占据和影响他们的心灵,应提倡科学导向,宜正面事例和正面说理为主,以榜样和先进的力量充实思想,引导他们不断追求健康生活和社会光明。

2、循序渐进原则。廉洁文化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既抓紧抓实,又不能急功近利。要充分体现渐进性和层次性,在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上,要逐步递进,潜移默化,在长期的参与和建议中渗透。

3、整体协调原则。廉洁文化示范学校创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多方参与,形成合力。要在党组织、共青团、学校行政的领导下,完善工作机制,确保活动的扎实推进和有序开展。

(三)打造“四个”层面

1、领导层面。在学校领导中开展“率先垂范,廉洁从政”主题教育活动,领会精神实质,不断提高理论素养,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正确行使权利,做到严守党纪,廉洁从政。

2、党员层面。充分利用党组织,在党员中开展优秀党员评比活动,在廉洁文化进校园中发挥好“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作用。

3、教师层面。结合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认真学习《廉政准则》、《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则,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4、学生层面。在学生中开展“敬廉崇洁、诚信守法”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把“廉洁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四)开展好主题教育活动

要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要与校园文化、课堂教学和学校的日常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需求出发,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寓教于理、寓教于文、寓教于乐。

五、工作要求

(一)抓住关键,有机结合。学校在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中必须做到三个相结合。一是学生活动与教师活动相结合。教师要充分发挥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的带头作用,一方面带头自律,另一方面要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共同树立校园正气,促进学校德育水平的提高和良好校风的形成;二是学生活动与家长活动相结合。学校每开展一次廉洁文化活动,都要有计划地邀请学生家长与孩子一起参加,如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制作廉洁漫画、手抄报,帮助修改体会文章,搜集相关资料,使家长和学生一起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构筑家庭拒腐防线;三是校园活动与社会活动相结合。校园与社会互动,使校园廉洁文化走向社会,引起全社会对廉洁文化建设的关注与支持,形成辐射全社会的廉洁文化建设网络,做到校内开花,校外结果,在全社会营造人人“敬廉崇洁”的浓厚氛围。

(二)逐步渗透,注重实效。廉洁文化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校的中心工作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二者不能割裂开来,更不能将活动形式化,就活动搞活动。学校要把此项活动的开展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逐步渗透。一是将廉洁文化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在学校宣传橱窗、板报、校刊、网站和活动开展中融入廉洁教育的内涵,使廉洁文化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学生在校园中耳濡目染,时时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二是将廉洁文化教育融入到学校德育教育之中。将廉洁文化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的结合,与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与诚信教育相结合,与遵纪守法教育相结合,使之融于学校德育工作之中,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三是将廉洁文化教育渗透到教学工作之中。要结合学科特点,深挖学科固有的廉洁文化内涵或精心补充新的知识点,使学生在文化课的学习中,感受廉洁文化的巨大魅力,提高坚持廉洁道德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自觉性。

(三)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动员部署会议,明确“廉洁文化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策划,设计载体,确保有广泛的参与性、明显的落实性和丰富的创造性。以完善的制度、责任的落实,发挥党政工团等各部门在廉洁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校干部和党员教师要在廉洁文化教育活动中起模范作用。各有关部门要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重要的日常工作计划,廉洁文化有关建设和工作要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并定期研究争创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各项活动任务,保证争创目标得以实现。

六、创建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 (2013年9月)

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关于廉洁文化建设的有关文件,结合实际,制定我校创建廉洁文化示范学校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切实做好宣传动员活动工作,使全校师生了解廉政文化的内涵、表现形式、活动主题和活动方式。

(二)创建实施阶段 (2013年10月)

按照创建方案认真组织落实,分工负责。面向“四个层面”,组织开展好突出“四个层面”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3年11月)

总结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分析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中取得的成绩,遇到的问题,认真探索、解决整个活动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不断丰富充实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内容,认真做好书面总结,努力形成学校廉洁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

四会市龙湾学校 2013年9月

第4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方案

附件1: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方案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落实《2010年文化工作要点》提出的“建立若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影响和带动作用,分类指导东、中、西部和城乡基层文化建设”的要求,努力探索“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的工作方式,结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文化部、财政部拟将共同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以下简称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在全国创建一批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性、带动性、导向性、科学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充分通过发挥典型的示范、影响和带动作用,调动各地政府的积极性,集成、整合、提升“十一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经验、提供示范,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广覆盖、高效能转变。

二、基本做法

(一)按照创建标准要求,确定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性意义的地区和项目,着力解决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力和服务能力,积极探索不同类型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以及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模式。

(二)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相结合,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工作针对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我国区域差异、城乡差异的具体实际,结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设工作,对涉及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和具体解决方案,形成一系列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手段和措施,努力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开展制度设计研究是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度设计研究成果是示范区(项目)验收的前置条件。示范区(项目)应承担课题研究任务,成为课题研究的实践基地,深化推动课题研究,使之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课题研究应紧密结合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进行,为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之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发展。

(三)与全国文化先进单位评选表彰和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评估定级工作相衔接。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和工作内容展开,着重推动突出困难和问题的解决,通过规划管理和创建过程,引导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有序推进。鼓励地方探索经验,形成典型和特色,示范区(项目)创建标准和工作要求与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和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评估定级等工作有机统

一、相互衔接。

三、创建原则

科学规划、突出重点。落实中央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既有长远的发展目标,又有近期实施的统筹安排和具体措施,既有整体规划,又有重点攻关,集中力量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制度建设、机制创新。结合实践,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制度设计研究,充分发挥理论引领和专家的指导作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机制。

统筹城乡、突出特色。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从满足基层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出发,密切结合当本地的实际情况,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和优势,注意城乡统筹城乡,探索各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

保证基本、惠及全民。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积极探索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均等的路径、方式、方法,调动全社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加强合作、共建共享。按“政府组织,专家指导,公众参与,多方兴办”的工作方式,通过多部门协调联动和政策配套,发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作用,共同参与示范区(项目)建设。

四、创建类型和申报基本条件

(一)创建类型。

1.、“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结合当地实际,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在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如何形成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广覆盖、高效能,为构建基本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实践示范和制度建设经验。 2.、“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某一方面、某一构成要素进行探索,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组成方面提供实践示范和制度建设经验。

(二)申报主体。

示范区的申报主体:地级市(区)人民政府(含省直辖的县级人民政府)为主。

示范项目的申报主体:地级市(区)文化管理部门(含省直辖的县级文化管理部门)为主。

(三)申报基本条件。

申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申报基本条件为:文化工作基础较好;地方政府积极性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突出成绩;制度设计研究取得一定成果;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具有较强的综合示范带动作用。 申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的申报基本条件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础较好;在某一方面积极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对推动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产生较大影响;具有较强的典型性、示范性,形成较为成功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五、重点任务和重点创建内容

(一)重点任务

1.、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并实施具有地区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状况,在分析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确定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重点,提出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的规划和目标,制定支持和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办法,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问题,力争取得有全国示范意义的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建立符合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整体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共建共享。以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为平台,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和项目有效整合,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综合、系统、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现便民惠民,提高整体服务能力,发挥综合效益。

3.、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推动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包括公共文化服务的人、财、物保障机制,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和供给保障机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评估与考核机制,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激励机制等。

4.、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实行“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重,加强以管理和服务为核心的“软件”建设,在“管好”、“用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二)重点创建内容

1.建立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县、乡(镇)和社区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根据服务人口制定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示范区千人占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积、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置率和覆盖率、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率等指标达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先进水平。整合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实现资源共享、联合服务,使公共文化设施整体效益得到发挥。

2.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资金和技术保障体系。建立公共文化专业人员的资格要求和聘任制度,公共文化专业人才、志愿者、业余文化骨干三支队伍健全。加大投入力度,改进投入方式,建立起稳定高效的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设备配置标准(含公共图书馆购书费标准),按照标准落实资金,配备技术设备并培训技术人员。建立公共文化远程服务网络。公共文化服务的人、财、物得到基本保障。

3.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体系。建立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反馈机制,以及城乡群众基本文化服务内容及量化指标,明确公共文化资源供给主体、方式、渠道并已经落实。公共文化机构实行经常性开放和免费服务,有针对性地设立和实施重大文化惠民项目,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群众受众率和参与率达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先进水平,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逐步做到凡适合面向市场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都可以从市场招标购买,把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从文化系统的“内循环”转变为市场的“大循环”。

4.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体系。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政府宏观管理、行业组织指导专业发展与行业自律、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体系。建立政府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专家咨询制度、公共文化机构运营的公众参与制度。

5.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制度。建立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公共文化机构、重大文化项目工作考核和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实施,制定并实施各级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标准和评估标准(包括公共文化服务公众评价机制及“公共文化服务居民满意指数”),形成政府、社会、服务群体共同参与的监督管理体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6.建立制度设计成果资源共享机制。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加以宣传和推广。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问题,形成课题研究成果,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为同类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六、创建标准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5]27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7]21号)、《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用地指标、评估定级标准等为遵循,制定具体创建标准。

在《创建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细化,形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验收标准》,对各个创建单位进行审查验收。

七、创建周期

创建周期为2年。从2011年开始,每两年进行一次示范区(项目)申报、创建、验收工作,验收合格,命名颁牌。2012年、2014年、2016年分别公布第

一、

二、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命名名单。

八、创建示范区(项目)评定程序

创建示范区评定采取地方人民政府主动申报的办法,经省级文化、财政主管部门审核,并报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后上报,经专家委员会评审,由文化部、财政部批准确定。

创建示范项目评定采取地方文化行政部门主动申报的办法,经省级文化、财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上报,经专家委员会评审,由文化部财政部批准确定。

(一)申报。根据创建示范区(项目)申报基本条件,参照文化部、财政部制定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标准》,采取逐级上报的方式申报创建示范区(项目)。每批每省申报创建示范区候选名额不超过2个,申报创建示范项目候选名额不超过4个。

(二)评审。文化部组织专家委员会对各地申报的创建示范区(项目)进行论证和初评审,提出创建名单。

(三)确定。文化部、财政部根据评审结果,考虑区域、结构、代表性等综合因素,确定“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资格名单并公示。

(四)验收和公示。列入资格名单的创建单位在专家委员会指导下开展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两年后,文化部组织专家委员根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验收标准》,对各个创建单位进行审查验收。验收合格后将最终名单在媒体公示七天。验收不合格的取消创建资格命名和授牌。

(五)命名和授牌。通过验收和公示的创建示范区(项目),经文化部、财政部审批同意,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并授牌。

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文化部、财政部将定期对已通过验收命名的示范区(项目)按照与时俱进修订的创建和验收标准进行复查,对后续工作后续保障不力、有明显退步、在一定期限内经整改达不到标准和要求的示范区(项目)予以摘牌,撤消其示范区(项目)资格。

九、工作机制

(一)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 为加强领导,成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文化部、财政部领导任组长,两部相关司局负责同志担任成员,统筹指导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主要职责是:

1.制定创建示范区(项目)申报条件和标准; 2.审查批准创建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项目;

3.指导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协调解决示范区(项目)创建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4.对示范区(项目)创建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决定有关奖惩。

(二)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办公室 工作办公室设在文化部社会文化司,负责示范区(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汇总各地申报材料,组织专家对各创建示范区(项目)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向文化部提出创建国家级示范区(项目)建议名单;

2.受领导小组委托,指导各创建示范区(项目)开展工作;

3.组织开展相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业务和管理培训;

4.推动各地区之间、各创建示范区(项目)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研究总结、宣传推广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经验。

(三)专家委员会

为统筹指导示范区(项目)创建和制度设计研究工作,成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审订创建示范区(项目)评审标准和课题研究体系;

2.、受领导小组的委托,对各省(市、自治区)申报的创建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项目进行评审和实地考察,提出意见;

3.、对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进行咨询和技术指导; 4.、协助开展创建示范区(项目)和课题的评估、验收等工作。

(四)地方文化、财政厅(局)

负责统筹本省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对本省申报的创建示范区(项目)进行审核并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向文化部、财政部统一申报,并负责督促指导本省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

十、激励机制

(一)通过验收的创建单位,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并授牌。

(二)为了鼓励和调动地方创建的积极性,中央财政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给予补助和奖励。

第5篇:创建县级示范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工作实施方案

创建县级示范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工作实施方案文化技术学校是培养农村优秀人才的摇篮,实现人生梦想的乐园,走向技术之路的大门,致富奔小康的阶梯。为更好地为“三农”服务,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利用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特制定创建县级示范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组织领导

1、学校配制专职校长、校务管理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专职校长由基层推荐,上级考核、任命。

2、学校建立校务委员会,坚持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的原则,协调有关部门的合作,制订教育培训计划和措施,聘用专、兼职教师,筹措办学经费,研究解决办学和教学中的重大问题。

二、师资队伍

1、组建事业心强、能胜任教学、专业结构合理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2、配备合理的专职教师,学历要达标,并能掌握两门以上专业知识或技能。

三、办学经费

1、经费以校、村投入为主,对口办班,部门提供培训经费。

2、学校财务管理规范,单独建账、独立科目、独立核算,配有财务人员。

四、教学设施

1、学校有专用教育、办公室、图书阅览室、实验室、仪器室,资料档案室,校舍建筑面积522平方米,校园面积1982平方米。

2、学校有实施实习基地,不少于10亩。

3、逐步添置教学仪器。教学标本,教学挂图100套以上,图书1000册以上,有电视机、录相机、录音机、电脑等电教设备。

五、学校管理

1、学校领导班子职责明确,任务到人,实行校务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教学、行政、财务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有中、长期规划,有工作计划和总结。

2、教学管理规范,有教学计划、周历表和教材,建立完备的教学档案和学籍管理,人才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工作。

六、办学任务

1、学校坚持长年办学,办学形式有长班和短班,年培训总数200课时以上,不少于1000人。

2、学校承担当地农业技术成果推广项目2个以上,指导村、企业办学,培训村成人学校教师和技术骨干。

3、积极开展扫盲后、小学后、初中后、高中后继续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同中等职业学校或培训机构联合举办各类技能培训。

常兴镇尧上小学2010.9

第6篇:创建廉洁文化示范单位实施方案

青墩卫生院创建廉洁文化示范单位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卫生局关于开展廉洁文化示范点创建活动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医院的行风建设,积极推动廉洁文化示范点创建活动的开展,使全院员工树立“廉洁、自律、公正、诚信”的服务理念,形成“廉洁从医”的价值观念,达成“以行风为医院各项工作的支撑带动,以安全为医院各项工作的基本保障,以创新(技术水平提高)为医院永恒主题,以节约(科学发展观)为医院经营管理理念”的共识,特制廉洁文化示范点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增强医务人员法制意识、廉洁意识、服务意识为宗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和创新、节约、和谐社会为抓手,以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普法等教育活动为载体,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将传统文化、精神文化、知识文化、职业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医院先进文化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推进医院廉洁文化工作的全面展开。

二、目标任务

以构建“医患和谐关系”为核心,以创建无纠纷科室、无纠纷医院为切入点,围绕提高员工素质及 “三好一满意”的开展工作,加强以“廉洁从医”为主题的廉洁文化建设,营造“廉洁行医、诚信服务,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氛围,坚持“以人为本、以文育人”的原则,大力弘扬“和谐、仁爱、敬业、创新”的医院精神,突出医院文化、医患关系、职业道德三大主线,提高员工廉洁、节俭、自律和社会责任的行医意识,打造一支廉洁自律、爱岗敬业、厚德利民、拼搏创新、节约高效的医疗服务团队,把医院建设成为“病人员工皆满意、无红包、无回扣、无大处方、无违价、无纠纷、无事故” 风清气正的卫生院。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以吉联军院长为组长,分管院长徐月付、刘会娟为副组长,束长松、温海东、严风春、仇红权、吴卫琴、袁志良、乔玉凤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温海东兼任,日常工作由办公室负责,做到单位负责人亲自抓,做到谁主管谁负责,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在和谐氛围中互相督促、互相了解、互相帮助、共进步、共发展,以确保廉洁文化示范点创建活动抓出实效。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造氛围阶段(05月01日至05月06日)。召开全院职工动员大会,建设廉洁文化长廊,组织学习本方案及上级有关精

1神,明确开展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要求,做到全员宣传发动、人人主动参与,形成统一思想、统一共识。

(二)彻落实重实效阶段(05月10日至10月10日)。结合医院工作实际,通过听讲座、设论坛、510教育、组参观、搞调研、写述职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并定期检查、组织明察暗访,让每位员工实现从“别人要我做”到“我要做、我该做”的根本转变,确保取得实效。

(三)总结提高建长效阶段(10月以后)。通过开展“廉洁文化”活动,精心培育,树立典型,表彰一些先进科室和先进个人,如“医德之星”等先进典型表率作用,对医院的各项服务及操作规程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以廉洁文化示范点创建活动推动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

五、活动内容

(一)、开展廉洁文化教育

1、邀请有关专家作党风廉洁文化建设知识讲座,围绕“廉”字,开展法律法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服务宗旨等教育,尤其是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教育,提高全院员工的廉洁文化意识。

2、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或图片展,让员工从中受到直观熏陶或潜移默化的教育。

3、采取形式多样活动,在全院员工中征集自编、自撰的廉洁文化格言警句,让员工在廉洁文化教育活动中感知、感悟和领会思考。

(二)、营造廉洁文化氛围

1、从院容院貌着手,制作一些关于廉洁文化格言警句的宣传牌、宣传栏,营造廉洁文化示范点创建氛围。

2、通过医院电子显示屏、各种会议、内部信息系统等开辟廉洁文化教育阵地,造就声势。

3、党支部、团支部发起倡议书,医院与科室、人员签订《廉洁节俭责任书》,强化员工的廉洁、节俭、自律的意识,增强医院干部职工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核心竞争力。

4、组织以廉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演讲比赛、文艺表演等活动。

5、举行“廉洁自律、勤俭节约、爱岗敬业、优质服务”的全员签字仪式。

(三)、重要举措

1、在医院内重要位置公开举报电话(88540259)、设立举报箱,对贪污枉法、玩忽职守、收受“红包”及“回扣”等行为的相关人员由卫生局等相关部门处理。

2、健全以第三方评价体系为主线的院内行风监管网络,对重点

岗位(即比较容易出现不正之风的部门、岗位)、重点环节(即红包、回扣、违价现象)、重点事项(如首问负责制及劳动纪律的遵守等)进行监控,严格执行物资集中招标采购,扎实推进院务公开。

3、以院长邮箱为依托,接受职工、病友、社会各界人士的建言献策,公开医院举报电话,强化病友导诊、分诊作用和投诉处理机制、满意度主动调查。

4、健全以财务审计、财产物资供应管理、保障服务为主导的财、物管理主线,推动节能减耗,降低成本,加强收费督导,切实减轻病者的医药负担。

5、继续优化行政、医疗、窗口服务流程,加快硬件建设,严格执行核心医疗制度,做好临床三件事和三个关键,坚持三不放过原则,为病友提供快捷、优质服务和质量安全控制,体现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实现“把时间还给医务人员、把医务人员还给病人”。

6、每季度对拒收、上缴“红包、回扣”及各项指标完成情况、满意度进行评审及核查,评选先进科室、优秀个人,并给予物质鼓励。

7、建立员工医德档案,干部廉洁档案。把廉洁行医、廉洁从政与人事调整、绩效考核、评先评优、职称晋升挂钩。对诱发纠纷的科室、个人实行一票否决制。

六、创建活动相关要求

(一)、创新工作思路,引领发展方向

1、领导重视,统筹部署。坚持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卫生院宣传教育的总体部署,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安排,寓于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各个环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小组要加强指导、协调和督查工作;领导要经常深入部门,调研指导,抓好创建。各部门把廉洁文化示范点创建活动工作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工作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经常性研究廉洁文化建设。

2、夯实责任,形成合力。针对廉洁文化建设量大面广、责任难以落实等问题,分解责任,细化任务同时,注重发挥各职能部门的廉洁文化建设责任主体的优势,制定廉洁文化示范单位建设工作方案,实行归口负责机制,统筹各方力量,合力推动示范单位创建工作。

3、制定标准,提供参照。为了使创建活动科学规范、有章可循,对示范单位建设提出具体要求:有领导机构和活动方案,有固定的廉洁文化活动阵地,有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有经常性的反腐倡廉教育,有长效机制建立。

4、明确主题,抓点示范。以“诚信廉洁、依法行医”为主题,结合本单位的具体实际,精心组织,抓好示范科组,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升整体工作质量。

(二)、富建设载体,拓展活动平台

1、拓展廉洁文化建设阵地。开展廉洁影视剧展播活动,建立廉洁教育园地,参观教育示范基地。 设立廉洁图书角等。

2、深入推进党员干部廉洁教育。开展“一把手”讲廉洁党课制度,围绕学习贯彻《廉洁准则》,开展专题辅导;集中开展党纪法规教育,开展中央反腐倡廉重要法规文件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四项制度学习活动、《廉洁准则》宣传教育月活动及510警示教育活动。

3、是广泛开展廉洁文化宣传活动,强化宣传,扩大影响。如举办组织开展廉洁故事会、唱廉洁歌曲、办廉洁园地、在廉洁演讲等活动。向党组织递交廉洁承诺书。

(三)、着眼长远发展,构建长效机制

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立健全一套实效管用的机制制度。建立考核管理激励机制。将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党风廉洁建设责任制和卫生文化服务体系绩效考核范围,作为评价工作实绩以及创建文明窗口的重要内容,确保廉洁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组织廉洁文化示范单位自我验收,工作中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

以廉洁文化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为推动力,有效地提升我院廉洁文化建设水平,把我院建成一个风清气正的卫生院。

第7篇:幼儿园校园文化创建方案

彰显艺术(书法绘画)特色 创建一流幼儿园

————*****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方案

2014年12月13日,教育系统深化改革推进会在福泰小学召开。李局长作重要讲话,指出,我们都要有一个教育家的梦,那就是让每一个校长、教师都成为有思想、有追求、有力量的教育家。为贯彻落实李局长讲话精神,我园将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加大力度,彰显本园特色,以此为契机努力推动我园深化教育改革的进程.下面本人将我园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方案汇报一下:

一、指导思想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大力加强和建设校园文化是幼儿园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突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努力构建并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的、具有浓厚育人氛围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是我园校园文化朝着正规化、多样化、群体化、艺术化方向发展,使幼儿园成为师幼身心愉悦的成长乐园。

二、创建目标

幼儿园文化是指在整个幼儿园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园风园貌、制度规范和精神气氛等,它决定着幼儿园的精神面貌,是凝聚和激励全园教职工的精神力量,是幼儿园得以可持续性发展的巨大内驱力。由于我园受场地和空间的限制,所以

三、环境文化建设 (1) 优化园内环境

不断营造“文化育人”的园所氛围,让幼儿园里时时处处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让孩子在健康和谐的环境文化中,感受美得氛围、接受没得熏陶、引导美的行为、得到美得升华,强化校园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隐性教育功能。

校园环境规划要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巧妙设计各景点,做到花草树木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合理,边边角角也不放过;校园环境凝聚优美,树木花草相映成趣,道路平坦整洁。具体做法:明年,我园将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把教学楼外墙重新进行装饰维修,在可绿化地带周围栽植观赏性果树,如:樱桃、石榴、柿子等,使绿化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校园北部修建鱼池,在鱼池四周设置护栏、上面布置观赏性木架,然后栽植葡萄树,使之成为校园的一大景点。活动室窗明几净,布置典雅,给人赏心悦目之感。校园音响系统将不断优化,结合重大事件进行温馨提示,入园、离园时间则播放轻松欢快的轻音乐,让师幼在其中得到美得享受,沉浸在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中,呼吸清馨高雅的文化气息,达到陶冶情操之目的。

(2) 优化形象标识

在园内设立具有美化性质的提示牌;宣传栏、阅报栏、图书架;教学与研究宣传栏;园务公开宣传栏;身心健康宣传栏;报刊信息宣传栏;座右铭、每日格言;对围墙上的大型壁画等重新进行完善美化,使之能充分显示幼儿园的办学思想和人文特色。

(3) 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各班要为幼儿创设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与课程相适应的学习环境及内容丰富、材料充足的活动区,使幼儿在玩中求发展。活动室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面墙壁尽可能得到充分利用,作为向幼儿传递信息、创设氛围或展示其学习成果的有用之处;宽阔的长廊墙壁上,有许多可看之处;不仅展示了幼儿丰富多彩的生活,而且向家长宣传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如“今天你高兴吗?”“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播种绿色,孕育希望”等,这些语句如同一面面镜子,激励着每一名教师和家长时刻审视自己的心灵,并激起大家形成共同的教育理念。幼儿园应形成:层层有教育主题,班班有教育特色,处处有教育契机的浓厚育人氛围。整个校园成为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 (4)突出艺术特色

一楼大厅,突出启蒙艺术教育,以“美丽自然”象征画面和相应的文字,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墙面,通过图案、文字、色彩的有机结合,整体凸显了办园理念;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幼儿园、家长,及其师幼的良好行为,明确了我园“回报社会,造福后代,建设美好家乡”的办园宗旨。

二楼的楼梯过道走廊,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布置墙面,将幼儿绘画作品和教师手工作品相结合,形成师幼互动的良好合作关系,彰显了本园美术艺术特色。

从今年暑假开始,我园开设了书画特色艺术教育,向教育局学前办打了报告,自编了幼儿书画教材,作为园本课程。由教育办陈老师每周义务为特色班的孩子们上两节课,截止到现在已经开办了半年。经过辅导老师的辛勤付出,已经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为进一步突出特色,计划在教学楼三楼的走廊楼道,对孩子的书画作品装裱后,结合雅俗共赏的名人字画进行装饰,努力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使孩子和老师从书法中找到美的共鸣。

四、制度建设

进一步规范制度文化建设,将制度建设量化、细化。积极倡导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的新理念,坚持人本和科学的相融,建立以科学管理手段为途径,以发展人的主题性,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1) 营造良好氛围

努力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引导教师用“爱心、细心、慧心、耐心、真心”创造一个“关爱、信任、平等、快乐”的学习型团队,以此形成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自我管理行为。 (2) 激发主题意识

以人为核心,体现人本与科学相融的管理思想,让规章制度成为大家认可、自觉遵守的制度,注重激发教师的主题意识,增强教师自我管理能力。 (3) 实施互动管理

加大教学调研力度,制定相应的互动听课管理制度。园领导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实施互动性的情景管理。注重捕捉教师的教学行为,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然后用教育理论引导教师,从而促使教师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反思,以此达到领导与教师互相取长补短和共同进步的效果。

五、教师队伍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教师不同发展的需求,采用多元化的研训方式,进行“树标杆、以点带面”的教师学习方式,立足“园本研训”,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优势,为其专业化成长搭建平台,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历程,为幼儿园的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1)丰富教师专业底蕴

以读书丰富校园文化,用“终身学习”的理念指导、鼓励教师多读书,促进教师养成自觉读书学习的习惯,使“读书—学习—反思”成为每位教师的行为习惯。

(2)促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积极倡导建立学习型的组织,发展学习型的群体,鼓励青年教师争做“善于学习、善于反思、乐于合作、敢于创新”的老师。通过园领导引领、骨干教师带头、全民参与的方式鼓励全体保教人员主动参加各种业务学习和培训,引领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坚持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行为,提升综合的教育素养。年前,让景菲老师到山东女子学院进行了为期半月的培训学习,学习回来传授所学知识,从而带动其他教师的全面发展。 (3)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

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从关注文本到关注幼儿,加强教育活动组织能力、监控能力、指导能力等教育实践智慧基本功的训练。结合教育、教学的需要,要求教师努力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时时有教育,”在孩子的活动中运用“看、听、交流、思考”等技巧,把握幼儿的情绪表现、心理需要、能力水平,真正做到让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同行。 (4)促新教师发展

对新教师重点进行教学基本功和技能的培训,并且要求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个人成长计划,增强自我发展意识,明确自我发展方向。对于熟悉业务、经验丰富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鼓励他们适度超前,向前发展。

六、家园合作文化建设

幼儿园早期教育不应是封闭式的,应与家庭、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形成全方位的合力教育,我们深知幼儿园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是造就一代新人的必要条件。首先应建立一系列家长工作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活动,如专题讲座、家长开放日、班级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还有重大节日如“六一”、“元旦”、“大班毕业典礼”等都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请家长来园参加,形成家长工作常规化。同时,结合家长育儿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门厅宣传、班级家园双通道等途径,向家长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及育儿知识,不断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幼儿园还可以组织家长撰写家教经验、教子征文并择优向全园家长推广。与此同时,还应积极与社区联系,取得社区的支持和配合,如参加社区组织的联欢会、运动会等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科学育儿理念,争取社会力量对幼儿园的支持。采取这一系列新颖而有益的举措不仅能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丰富孩子的知识和经验,而且可以帮助家长建立起科学的育儿观,丰富家长的家教经验,使幼儿教育得到延伸。

幼儿园文化是一种内隐的、深层的、但又是弥漫在整个学校全部生活时空中的力量,是体现学校追求,价值观和精神传统的文化“场”,这是一种精神的东西,对全园师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渗透和影响。校园文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办学理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建立和完善的过程。

幼儿园文化建设不止是树立形象,更重要的是打造幼儿园文化力,提升竞争力,将促幼儿、教师及幼儿园发展的办学理念认真贯彻到教育工作中来,营造“文化育人”的园所氛围,使师幼由行为的休整与规范,发展到意识浸润,习惯养成,逐渐内化为无意识的自觉与自然,最终凝聚成文化的力量,促进师幼及学校的发展。

第8篇:2018春农耕文化进校园创建方案

禹谟镇中心完小

2018年农耕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抓学校特色发展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学校充分尊重和利用农村独特而富有优势的教育资源——农耕文化,依托农耕文化,打造农耕教育特色品牌,让学生学会快乐学习。通过读诗、了解传统文化,并亲手参与农作物实践,品味劳动的乐趣。农耕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

一、特色建设意义

农耕文化是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我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耕耘、蓄养已经绵延了上千年,年复一年的春种夏耕,秋收冬藏,不仅孕育出中华民族坚韧而质朴的品质,养育出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出辉煌的华夏文明;还滋养着中华民族休养生息、繁荣昌盛。

我校把“农耕文化”作为学校特色建设,主要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耕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包括祖辈们使用过的农具及农耕方式,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为此,我校把“拾起农耕记忆”与少先队道德建设相结合。通过认识农具、了解农具并亲手参与适当的农耕实践,让学生接受农耕文化的熏陶,感受农耕文化“勤劳、服务、创造”的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体验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例行节约的好习惯。

二、实施措施

(一)机制保障

1.成立特色学校“农耕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成立以校长汪明星为组长;副校长郑敏、姚先达为副组长;教导处、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分工及职责:

组长:负责农耕文化进校园的总体领导与策划,宏观调控特色建设的全过程。

副组长:构思并制订有关规章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和考核。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指导课题组实施课程计划,组织教师编写地方教材、撰写课题和督导各班对实践基地的建设、培育,对农耕文化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做好农耕文化的总结及经验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成员:负责各班的特色建设的实施,负责编写教材、教案,上好特色课,组织领导学生进行各种特色建设的活动,总结、归纳、整理本班的过程性成果资料,并展示、交流和存档。

2.课程开设

紧扣“农耕文化”这一主题,三至六年级每周在地方课程中设一课时。以各学段分目标为抓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教学,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体系保障

学校针对在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总结、反馈,及时召开教研活动,并形成相关制度。确保及时有效的解决农耕文化进

校园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每周对校本课程教学设计进行一次检查,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农耕课程讲课大赛,同时实行全天查课,确保能够按时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4.具体实施

(1)创设环境。围绕“农耕文化”这一主题,精心构建校园环境,展现农耕历史微缩景观、农耕文化长廊等设施,加强舆论宣传,从专题的角度,渲染农耕文化,创设良好氛围,为特色建设提供基础。让学生收集各种农耕历史物品。并且挖掘出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丰富知识的同时影响学生。同时学校还走出去、请进来,把一些老教师、老农民的农耕藏品拿到学校展出,让学生对农耕年代能有更多、更深的认识。 (2)具体做法。我校确定了以“展农耕器具”、“诵农耕诗词、读农耕故事”“实作农耕”等主题活动为主要载体的“农耕文化”办学特色:

展农耕器具:

学校在文化味十足的“德育长廊”里开辟出一块农具展示文化区,依次摆上(犁头、锄头等)10余件充满乡土气息的农具,并配农具说明,让学生直观认识了解我们身边的农具,拾起对农耕文化的记忆。

诵农耕诗词、读农耕故事:

一是落实学生“读书活动”,向学生推荐阅读农耕文化书籍,开阔学生读书视野,并从书中追寻生活的内涵: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们“作网”,开启渔猎经济时代;炎帝号称“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农业时代;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促进数学、测绘、交通等相关技术的进步。进而在绵绵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懂得炎黄

子孙植五谷、饲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才形成土地上精耕细作,生活上勤俭节约,经济上富国足民,文化上天地人和的优良佳境。二是学校将通过收集农耕古诗词、谚语、校本教材、开设“农耕”校本课程(拟设每周一节)、举行“农耕”擂台赛(拟每期一次)等形式,让农耕经典激起农耕情感,使学校成为诗的海洋。同时学校拟将通过校本教材“农耕故事”部分进行每学期一次的故事演讲活动,要求每班每月组织一次,期末学校组织一次全校规模的活动,对于优秀的学生及指导教师进行奖励。

实作农耕:

一是鼓励学生每周协助爸爸、妈妈学干一项农活,并写出自己的所作、所感,领悟生活在于劳作。二是学校在该项目中设计每班一块农耕试作基地,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栽种、培育、收获农作物,以此来体验父母的艰辛,采摘的欢乐,从而达到厉行节约的好习惯。同时也为科学文化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举办我是农耕书画家活动:

活动要求每班学生在美术教师、班主任的指导下利用农产品进行美术作品创作,许多班级用玉米、小米、黄豆、绿豆等农产品粘贴出许多高质量的美术作品,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美感,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美术兴趣。同时学校还举办农耕硬笔书法作品比赛,效果显著。

三、今后的打算和工作思路。

1.继续优化、美化校园农耕环境,为师生学习、生活创造更为和谐、舒适的环境文化。

2.发挥我校特岗美术教师的优势,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办出艺术特色。强化校园文化内涵的个性化,打造独具特色的素质教育新风貌。

3. 进一步落实农耕课题和相关活动,力争常规化。

4.做大做强,培育几个备受社会关注的精品校园文化项目,成为我校的闪光点。

农耕文化涵养着农业发展,也涵养着中华民族。我们将坚守这一文化、发展这一文化,全力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探索并进一步完善农耕文化的内涵,着力实施好“品读农耕,传承文明,培育具有农耕情怀的智慧人”的育人目标。

禹谟镇中心完全小学 2018年2月26日

上一篇:产品报废证明下一篇:工商银行银行客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