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主要内容

2022-08-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耕地保护主要内容

耕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摘 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规模和水平都在稳步提升,需要越来越多的土地资源。与此同时,我国可耕地面积18亿亩的红线压力日益增大。因此应该研究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中的主要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有效地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共同发展,更好地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水平。

关键词:耕地保护;问题与解决策略

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是我国生存发展下去的必要物质基础。我国如今人口日益增多,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规模日益扩大,可耕地资源日益缩减,耕地质量日益下降。如今,维系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经济命脉——可耕地资源,却日趋紧张,加大耕地保护的力度已经是迫在眉睫。

1 国内农村耕地保护中面临的主要原因

1.1 城市化快速发展导致的不良后果

随着国内城市化发展进程日益加速,被占用的农村耕地资源越来越多。首先,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稳步提高,城市建设用地肯定要占用越来越多的耕地资源。在城市出现了“无地可用”的情况下,肯定要扩散扫周边的郊区或农村地区,时常会发生侵占农村耕地的问题,而且通常情况下伴随着强力征地、暴力拆迁的问题。其次,小城镇当前的发展速度加速,肯定要占用一定数量的农村耕地资源,它的城市发展格局都非常分散,易于浪费为数不多的可耕地资源。

1.2 集体所有制形式的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农村地区实施了集体所有制的产权形式,这也是当前国内农村土地资源的最重要所有制形式。在集体所有制的背景下,土地本身的所有关系不是非常清晰,尽管农村集体土地名义属于集体所有,然而通常情况下极个别地区的极少数村干部等将其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在城市征地时,这些村干部从中谋取暴利,因为这些耕地掺杂了非常复杂的利益关系,势必无法公平地分配农村的可耕地资源。即便农民拿到了被征地的赔偿款,然而相当多的赔偿款却被村干部非法截留。村干部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易于造成农村耕地资源的流失,加大了保护耕地资源的难度。

1.3 农村耕地的督监力度不够

农业是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我国为保护耕地先后颁布实施了的法律法规达到了二十一部,在较大程度上遏制了农村地区耕地流失较为严重的现象。然而值得指出的是,不少地方依旧存在着耕地流失的严重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农村耕地没有受到严格有力的监管监督,极少数机构和个人置国家严格保护耕地的相关法规法律于不顾,相关部门不能严厉地监督和惩戒非法侵占农村耕地的各种行为。

2 农村耕地保护的有效策略

2.1 提升城市建设用地的建设效果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迄今为止我国已经丧失了1500万公顷的可耕地资源,大多数都被城市建设开发而侵占。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切实提升城市空间的开发利用效率,这也是保护农村耕地的一条关键措施。第一,应该加速建设旧城改造工程。旧城区改造可以为城市发展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促进城市化发展带来相当可观的建设用地,当然它也能够从侧面预防相关单位和部门大规模占用农村耕地资源的问题,只是实施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有关部门应该持续地尝试与本城区发展相适应的旧城改造机制和模式,持续地发展和提升旧城区改造的巨大潜力,尽量在城中进行建设,预防城市化建设大量占用可耕地的问题。第二,应该合理地引导各个地方科学用地。应该构建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土地资源利用体系,大力提倡能用坏地就不得占用好地,能占未利用地就绝不可占可耕地的思想。在制定城市长远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地把握用地问题,尽可能少占耕地,坚持实施节约土地型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2.2 健全农村耕地质量保护机制

众所周知,对广大农民群众而言,农村耕地是他们最为看重的财产和资源之一。只有構建系统化的农村耕地质量保护机制,才能稳步提升农村耕地质量保护,促进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一,应该大力鼓励可耕地的有效整理,以提升和增加土地整治效益为核心,加速整理农村土地的土地资源,切实增加单位面积的实际粮食产量。加速推动土地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从纯粹的土地整理逐步转变为结合土地风貌进行改造,从以往重视耕地数量转变为对生态、质量、数量的共同关注,切实促进耕地保护机制的完善,促进耕地质量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应该构建和完善农村耕地质量管理保护制度。最后,要循序渐进地打造耕地保护补偿体系,直接为保护耕地的农户提供一定数额的补贴。借助诸多经济手段,尽可能地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2.3 健全完善共同责任机制

耕地保护是广大村民、村民小组、村委会、乡镇、县、市、省在内的相关部门与单位的共同责任与目标,应该打造共同责任机制。确认保护耕地是各位公民的责任,国土资源部门应该下大力气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大耕地保护的力度,采取多种有力措施;规划局、发改委、水利部门等,都应该遵守相应的土地使用程序,科学地处置规划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打造共同责任体系,最关键的是把耕地保护考核列入到各界党政干部和领导的政绩考核目录中,严格落实耕地保护问责机制,对非法占用农村耕地的现象进行严惩。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面临着保护耕地资源的巨大压力,国际粮价上涨再次为保护我国耕地敲响了警钟。要充分地认识到保护农村耕地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每位公民都要履行这份义务,尽到保护耕地的责任,各个方面都要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力措施,持续提升保护耕地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美球,刘桃菊.新时期提升我国耕地保护实效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39(1):1-8.

[2]吕蕊,司马利奇.武威市耕地保护策略研究[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17,19(1):80-82.

作者简介:王俊鑫(1997-),男,安徽安庆人,本科,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作者:王俊鑫

第2篇:《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主要内容及思考

摘要:环境保护档案的管理办法和相关规范推动了环境保护档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提供科研参考和决策依据。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环境保护档案管理的要求,2016年重新修订了《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于2017年3月1日起施行。通过对比原办法及联系相关法律标准,对其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解读。修订后的《办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要求相符合,与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相适应,注重数字时代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但仍存在与国务院机构改革不相适应、概念界定尚需完善、归档整理的标准和要求有待更新等不足。

关键词:环境保护档案 档案信息化 部门规章

我國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档案管理规定和办法,推动了环境保护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提供科研参考和决策依据。1988年,《环境保护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印发,推动环境保护档案管理走向规范化。1994年《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1](以下简称“1994年《办法》”)发布,同时废止了《环境保护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但1994年《办法》的发布至今已有二十余年,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重大改变,生态环境系统内部垂直管理改革,环境保护部门职能不断扩展,环境保护档案涉及内容日益复杂。为了适应新时期环境保护档案管理的新要求和新目标,2016年,《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2](以下简称《办法》)被重新修订,并于2017年3月1日起施行。本文在解读《办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其特点,并对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意见。

一、《办法》修订的双向需要

环境保护档案修订具有双向需要。在档案工作方面,随着环境保护工作内容的不断扩展,重新修订《环境保护档案的管理办法》,实现档案管理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度结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档案工作的内涵,还有利于多层次拓展档案的价值。在环境保护方面,档案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和参考,有利于加快推动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构建,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因此,《办法》的修订既是加强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日趋复杂严重和机构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职能和内容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也意味着1994年《办法》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环境保护档案管理的需要。环境保护档案的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到环境保护业务活动的开展及质量水平,重新修订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档案资源建设,实现环境保护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数字化管理,对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进一步做好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环境保护档案的资政参考和科学研究作用,对1994年《办法》进行修订就变得十分必要。修订办法有利于更好地落实环境保护部门档案工作责任,加强对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和检查,加强环境保护档案业务建设,推动档案日常管理和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升档案管理、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环境下档案保管和利用的效能。

(二)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环境保护档案是环境保护工作真实的历史记录,是环境管理、环境治理和应急决策的重要基础和科学依据。党和国家档案主管部门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健全环境保护档案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性。重新修订1994年《办法》可以为我国环境保护档案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提供更为全面的指导和规范,充分发挥档案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加快构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机制,加快推动我国治理能力现代化。《办法》强化了非行政手段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同时推动了多方主体共治,有利于打造多主体在档案管理和环境治理中的良性互动模式。在党的领导下,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基础上,让企业和公众能够共同参与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和档案管理事业之中,有利于构建责权明确、多方参与、科学高效的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通过环境保护档案的制度化管理,为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参考和有效问责基础。

二、《办法》的内容解读

《办法》由8章构成,共32项条款。其中,第一部分总则阐述了《办法》的制定目的、制定依据、管理对象和管理体制;第二部分明确了各部门、机构和单位的档案工作职责;第三部分从文件材料的归档、档案管理和档案利用等环节规范了环境保护档案管理的要求,第四部分列出环境保护档案工作中的奖惩措施和实施时间。

(一)《办法》的制定目的、制定依据、管理对象和管理体制

《办法》的第一条包括制定目的和制定依据两项内容。与1994年《办法》相比,制定目的由“加强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到“加强环境保护档案的形成、管理和保护工作”,在档案管理流程上更加强调档案的“形成”和“保护”,要求环境保护部门的档案管理机构注重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以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办法》在充分结合环境保护工作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依据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3]等法律法规制定而成,具体表现为:修订后的《环保法》突出强调了政府、企业和公民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应尽责任和法定义务;与之对应,《办法》新增内容规定了文件(项目)承办单位的档案工作职责,强调了企业在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职责义务。《环保法》顺应数字时代的新要求,在第七条中新增“促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规定,以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高效科学开展,便于进行环保监察和考核,《办法》第九条对应新增环境保护部门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内容。

《办法》的第二条相对明确地规定了管理对象的范围,界定了环境保护档案的概念。其中,环境保护档案的形成部门由1994年《办法》所表述的“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直属单位”到“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直属单位”。该变化与生态环境系统内部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相一致,县级生态环境部门被调整为市级生态环境部门的派出机构,因此,《办法》中对档案形成部门的表述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此外,《办法》的管理对象范围扩大,不仅包括1994年《办法》中所指的在环境保护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现在的管理对象也包括了间接历史记录,并列举了环境保护档案管理的主要类型。

《办法》的第三条和第四条规定了环境保护档案工作管理体系。在档案工作管理原则方面,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始终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既与1994年《办法》一脉相承,也与我国档案法一贯表述的档案管理原则要求相一致。在1994年《办法》的基础上强调了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更加注重档案的专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然而,2020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改为“档案主管部门”,顺应地方机构改革,充分发挥党管档案的优势;然而《办法》仍采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说法,与新《档案法》不符,有待调整。

(二)《办法》明确了各部门、机构和单位的职责

《办法》的第五条对环境保护档案管理人員的业务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与1994年《办法》相比,不再将“档案工作人员及其职责”作为办法的一部分单独进行规定,而是将档案管理人员职责融入环境保护机构档案管理职责中进行规定,更加简洁。相关表述不再仅是“配备专职或者兼职档案工作人员”,而是对环境保护档案管理人员的个人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修养、业务知识水平和档案工作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要求。

《办法》的第六条和第七条要求,环境保护部门在充分考虑档案工作可能面临的问题与需求的基础上,提前制定年度工作规划和编制财政预算,并列入本部门的发展规划之中,并定期开展审计和考核,以促进部门工作与档案工作的协同发展,稳步推进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工作。

《办法》的第八条规定,环境保护部门应当明确文件材料的具体接收范围,以便开展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与1994年《办法》相比,在归档规定中重点强调了撤销或者合并部门的档案接收问题,充分考虑到了我国环保机构内部改革所导致的部门档案接收问题,预防档案散失或遭到损害。

《办法》的第九条由原来的“管理现代化”进一步明确到“信息化建设”,包括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方面,更加注重对电子档案的全程管理和环境保护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强调文档一体化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设备、网络环境、计算机技术等为环境保护档案管理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方式,同时也要求加快实现环境保护档案信息化管理。

《办法》的第十条、第十一条和第十二条规定了环境保护部门在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档案管理人员待遇等方面的具体职责,为环境保护档案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管理提供相关物质和人才支持。环境保护部门要为环境保护档案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管理提供必要条件,不仅需要为档案安全管理配备硬件设施和软件支持,还要确保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参与培训、交流、培养和选拔等。

《办法》的第十三条规定环境保护部门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在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合理合法合规开展环境保护档案有效利用。环境保护档案是污染防治和生态治理的科学依据,其科学技术等内容可能涉及国家秘密,因此需要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信息公开和档案利用。此规定既有利于保障国家信息安全,防止涉密档案信息外泄,又是依法管档的具体表现,有利于推动信息公开,促进环境保护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

《办法》的第十四条明确规定了环境保护部门的档案管理机构的职责。在1994年《办法》的基础上,新增了编制档案管理经费年度预算和档案信息化的职责,并强调了环境保护档案的归档、移交、统计、协调等工作,对职责进行更为详尽具体的规定。

《办法》的第十五条新增了关于环境保护部门的文件(项目)承办单位的职责内容,不仅要求环境保护部门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也强调了企业应当承担的环境保护档案管理责任。文件(项目)承办单位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各种重大项目的档案管理规定,不仅需要负责本单位环境保护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等工作,还需要督促和指导承办人做好环境保护文件材料的分类、整理和移交等工作。环境保护部门的文件(项目)承办单位的职责规定既体现了国家治理的多主体治理理念,又有利于档案管理的前端控制,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三)《办法》规定了环境保护文件材料归档、档案的管理和利用要求

《办法》的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和第十八条规定了环境保护文件材料归档的要求。第十六条规定应当对环境保护部门重要的业务活动进行文件材料归档,在1994年《办法》的基础上,针对环境监测、污染防治和监察执法等业务活动提出了明确的归档要求。第十七条强调了专项工作和各类重大项目文件材料归档的重要性,并且要求对归档进行定期检查,以保证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实现有力问责。第十八条规定了环境保护文件材料归档工作的一般完成时间,并对重大会议和活动、科研项目、建设项目、仪器设备等文件材料的归档时间进行了明确规定;与1994年《办法》相比,细化了各种类型文件材料的归档时间要求。

《办法》的第十九条至第二十五条分别从分类、著录、标引、检查、鉴定、销毁、移交等环节规定了环境保护档案的管理办法。第十九条针对环境保护档案形成较为分散、载体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强调了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考虑到不同门类和各种载体档案的分散保存问题。

《办法》的第二十条明确了环境保护档案进行分类、著录和标引的参照依据以及不同类别文件资料的整理依据(见表1)。然而其参照依据目前已难以满足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实际工作的需要,比如《中国档案分类法环境保护档案分类表》制定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职能和内容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分类表已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档案管理的需要。《环境保护档案著录细则》(HJ/T 9—1995)于1995年制定实施,制订标准的主要依据《档案著錄规则》(GB/T3792.5—85)被《档案著录规则》(DA/ T18—1999)所代替,并进行了较大修订;而环境保护档案著录尚未做出相应调整,不利于档案信息的查阅利用。

《办法》的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了环境保护部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鉴定和销毁的要求。档案的鉴定与销毁等管理工作需要通过各部门的专业人员互相配合,形成鉴定小组,从历史、全面、长远的眼光判断档案的价值,出具鉴定报告,确认保管期限和需要销毁的档案。鉴定方面的要求与1994年《办法》一脉相承,始终要求发挥鉴定小组的作用,在其基础上强调负责人的参与,优化了鉴定小组的人员构成。

《办法》的第二十四条和第二十五条针对环境保护部门和文件(项目)承办单位的工作人员变动时的移交进行了相关规定,以确保环境保护档案能被妥善保管,不被带走或者毁弃,充分考虑到了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所带来的档案移交问题。

《办法》的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和第二十八条规定了环境保护档案的利用要求,对环境保护部门的档案管理机构、环境保护部门和利用环境保护档案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进行了规定。1994年《办法》的档案开发利用以编制检索工具、开展各类参考资料的编研工作为主;《办法》的环境保护档案开发利用则强调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整合和深层次开发,不再只是停留在对档案资源的一次信息加工,而是利用通过分析、综合信息形成科学技术知识,总结经验教训,为制订环境保护研究计划、优化环保技术方案等提供决策依据。

(四)《办法》规定了环境保护档案管理的奖励与处罚

《办法》的第二十九条和第三十条规定了环境保护档案管理的奖励与处罚措施。第二十九条明确了应当给予表扬、表彰或者奖励的事迹类型。第三十条规定了违反环境保护档案工作管理的处罚措施,在1994年《办法》的基础上,增加了“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对于违反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需要承担相应责任,是确保环境保护部门实现科学高效管理的法制保障,既体现了依法管档理念,也体现了我国对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办法》的第三十一条考虑到各地方的监测规范和环境质量标准而所不同,规定了地方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具体实施方面可以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实施细则并上报备案,考虑到了《办法》实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第三十二条明确《办法》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

三、《办法》的核心特点

(一)遵循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

《办法》内容与新《环保法》的要求相一致,我国于2014年根据环境保护事业的实际发展情况,适时调整了环境保护的理念,再次突出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一步完善健全了各项环境保护制度,推动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建设;注重企业的环境保护履责问题责任并详细明确了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构建了多方参与、综合治理的环境保护格局。[4]《办法》也随《环保法》进行了调整,如关注环境保护档案的形成,强调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对归档管理规定更为细化,推动环境保护档案管理规范化;强调文件(项目)承办单位的职责;强调企业的档案工作责任等。

(二)适应垂直管理制度改革

2016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时期的新要求对地方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印发《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5]。此次内部改革将县级生态环境部门调整为市级生态环境部门的派出机构,有利于进一步明确权责、落实职责、有力问责。《办法》根据环保系统的体制改革作出调整,强调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原则,并明确了环境保护部门、档案管理机构、文件(项目)承办单位各自的档案管理职责,有利于明确权责、依法管档。

(三)注重档案信息化建设

《办法》多次强调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仅将其列入环境保护部门档案工作职责,并从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配备等方面提出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措施。顺应数字时代的档案管理要求,提出加强环境保护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并从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等方面提出档案管理要求,更加注重档案资源的数字整合,强调智能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此外,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格外注重电子文件的管理。第二条明确将电子文件作为环境保护档案的主要类型列出,并且对电子文件的管理进行规定。第十四条强调电子文件的全过程管理工作,不仅注重部门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建设,还关注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问题。

四、《办法》存在的不足及修改建议

首先,《办法》需要与国务院机构改革相适应。2018年3月,国务院针对中国环保部门存在职责交叉重复、多头治理、监管有待提升的问题,将原本分散在各部委的环境保护职责进行整合,重组成生态环境部,推进统一管理和有效监察。国务院机构改革导致相应的环境保护档案管理标准、规范也应当随之调整,如术语“环境保护档案”应当被统一修订为“生态环境档案”,《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应当根据生态环境部的主要职能和业务活动重新修订档案管理办法。

其次,《办法》对“环境保护档案”的概念界定尚需完善。与1994年《办法》相比,《办法》的第二条在环境保护档案的概念界定中删去了“直接形成的”种差限定,环境保护档案的管理范围不仅包括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还将间接形成的派生性历史记录也纳入其中,将派生性资料进行归档保存。一方面,这些资料虽然具有一定的科研研究和决策参考价值,但其并不具备档案的凭证价值;另一方面,从实际管理情况看,过于宽泛的界定会影响《办法》对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部分类别文件资料归档整理的标准和要求需要更新。如考虑到环境保护部门业务活动的信息化程度和管理体系建设现代化程度,针对照片资料的整理归档需要将《数码照片归档与管理规范》(DA/T 50—2014)等规范列为依据参考;人事文件材料的整理归档依照《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中组发〔2009〕12号),而该规定被2018年11月20日起施行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所替代,《办法》应当与其他相关环境保护档案管理法规政策和标准制度同步调整。

《办法》的修订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工作正在逐渐走向制度化、信息化和体系化,这是提高我国环境保护能力、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的有力举措。但是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事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职能和内容的不断变化,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也应不断调整,为进一步做好生态环境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为我国生态环保事业和其他社会事业服务的推进奠定基础。

注释及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J].交通环保,1994(06):2-5.

[2]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報,2017(21):31-35.

[3]生态环境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EB/OL].(2014-04-25)[2021-10-30]. https://www. mee.gov.cn/ywgz/fgbz/fl/201404/t20140425_271040. shtml.

[4]孔祥金,金晟,李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解读[J].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2015(3):37-39.

[5]丁瑶瑶.《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印发,垂直管理是“底盘性”制度改革[J].环境经济,2016(Z7):38-45.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作者:李星玥

第3篇: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的背景、思路与主要内容

[摘要]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06年12月29日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这次修订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针对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未成年人的权利和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职责,全面充实了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四大保护的内容,强化了法律责任。该法的修订进一步完善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制度,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

[关键词]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背景;思路

[中圈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 A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是保护几亿孩子的大事,是涉及亿万家庭的大事,是事关国家未来的大事,它有利于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

一、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的背景和过程

(一)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的背景

未成年人保护法从1991年颁布到现在已跨过十五个年头,这是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十五年,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很大变化的十五年。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十分必要:

一是时代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都要求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切实加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工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形成尊重未成年人、关心未成年人、帮助未成年人的社会氛围,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展成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保护未成年人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文化条件明显改善,我们应该也能够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物质保障和精神食粮。同时,我国先后签署了《儿童权利公约》、《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等国际法律文件,有必要把这些文件的基本精神和原则体现到国内法中。

二是未成年人保护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通过修改法律来解决。比如城市流动儿童增多,农村留守儿童大量存在,要求法律给以关照;数以百万计的孩子沉迷网络不能自拔,要求法律作出回应;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法律作出应对;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的有些法律(如刑法、刑事诉讼法、婚姻法等)已相继修改,需要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作相应修改,等等。另一方面,通过十多年的执法实践,各地积累了不少保护未成年人的好经验、好做法,国家和地方也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的法规和政策文件,有必要把其中行之有效而又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和规定上升为法律,推而广之。

三是社会各界要求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呼声较高。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来,每年的全国人大会议都有代表提出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议案和建议,一些专家学者也通过不同形式表达了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见。2003年上半年,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在向常委会提出的有关报告中,建议将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列入本届立法规划。团中央正式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送了《关于建议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报告》。同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再次提出了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建议。

(二)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的过程

2003年底,经中央批准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将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列入其中,并明确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为牵头修订起草单位。随后,内务司法委员会对修订工作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修订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工作方案。2004年下半年,修订起草工作正式启动。

此后,修订工作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委托共青团中央调研起草阶段(2004年7月-2005年1月);内务司法委员会研究起草阶段(2005年3月-2006年1月);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研究修改阶段(2006年2月-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阶段(2006年8月-12月)。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

二、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的原则和思路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说明中指出:“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以宪法为根据,坚持从国情出发,突出重点,解决实际问题,使未成年人保护法更加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适应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现实需要。”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原则和思路是:

(一)保留现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在现行法律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修订

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实施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其立法的指导思想是明确的,确立的一些原则和制度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基本框架和结构也是合理的。因此,应当在现行法律基本框架内进行修订,保留主要内容,修改或者删除已不符合新的客观情况的规定,根据中央的精神和现实需要,补充一些新内容,保留并不是非改不可的一些规定和表述方法。

(二)坚持法制统一原则,处理好本法的修订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涉及面很广,我国民事、刑事、行政、社会等很多法律都有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内容。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应当注意处理好本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做到与其他相关法律相协调、相衔接。凡是其他法律有明确规定的,本法不再重复,或者只作原则性、衔接性的规定;其他法律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够完善的,在本法修订中尽可能作出明确规定。

(三)解决现实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法律修订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当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很多、很复杂,不可能通过修订一次法律全部解决,应当抓主要矛盾,力求解决突出问题。执法主体职责不够明确;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不够健全问题;家长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监护职责问题;校园安全问题;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问题;对孤儿、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的救助问题;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等,都是此次修订力求解决的重点。

(四)总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经验,把成熟的经验上升为法律

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十多年来,各地各部门积累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一些地方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统一协调、指导和督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作用;将未成年

人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加强和改进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矫治;加强对营利性网吧的管理,注重从源头上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加强对失足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等。对这些经验进行认真总结,把成熟的、带有普遍性的经验上升为法律。

我国已签署《儿童权利公约》、《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等国际法律文件,将文件中的一些基本精神和原则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加以体现。

三、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的主要内容

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从1991年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原法)的56条增加到72条,其中,有25条是新增加的;另外47条中,32条有实质性修改,11条有文字性修改,未改的仅有4条,可以说是一次全面的修订。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一)进一步明确未成年人的权利

作为一部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有必要对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作出明确规定。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这是对《儿童权利公约》有关规定的概括。该公约规定,儿童享有生命权,受父母照料权,就影响其本人的事项发表意见权,不受虐待、剥削和忽视权,困境儿童得到国家特别保护权,健康权,社会保障权,受教育权等几十项权利。国际社会通常把儿童的这些权利概括为四大类,即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也作了这样的表述。生存权是指未成年人享有其固有的生命权、健康权和获得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发展权是指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包括未成年人有权接受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有权享有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生活条件;受保护权是指不受歧视、虐待和忽视的权利;参与权是指参与家庭和社会生活,并就影响他们生活的事项发表意见的权利。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基于受教育权对未成年人成长的特殊重要性,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这是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i1--宪法原则的体现。

为了保障未成年人权利的实现,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和法律责任各章,从不同方面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明确和最大限度地保障未成年人的权利,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的一大特点。

(二)进一步明确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

原法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这次修订删除了第一项原则,保留了另外三项原则,并将原法第三项原则修改为:“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同时在第三条未成年人享有“四大权利”之后规定:“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强调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一项总原则,是贯穿全法的一根红线,在“四大保护”各章中均有体现。比如,在家庭保护一章中,增加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的内容。在学校保护一章中规定:“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在社会保护一章中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在司法保护一章中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应当照顾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并根据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办理。”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的原则,是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规律性认识的升华,是国际社会保护儿童先进理念在国内法中的集中体现,是本法修订的另一大特点。

另外,第三条第二款关于“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的规定,既是未成年人的一项重要权利(平等权),又是保护未成年人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平等原则)。

(三)进一步明确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责任

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政府责任尤为重大。为了促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落实,有必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执法主体的地位和职责。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有关部门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年度计划,相关经费纳入本级政府预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要阐明规划期内(我国为五年)国家或者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发展目标、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年度计划是根据五年规划制定的,是为保证五年规划实施而作的年度安排。政府预算是预算期内(一般为一年)政府收入与支出的基本计划。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有多处内容涉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如在优先发展教育一章中提出:“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努力降低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特别是女性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和贫困家庭学生的辍学率,全国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5%。推进城乡、地区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地政府要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当地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一章中提出:“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90%以上,婴儿死亡率降低至17%。”等等。为保证规划的落实,年度计划和政府预算应当作出具体安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政府预算都由政府提出,人大批准并监督执行。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各级政府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领导地位和责任,并特别强调“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年度计划,相关经费纳入本级政府预算”,这是刚性条款,是十分重要的保障措施,对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为了使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能够协调互动,形成合力,法律还规定:“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采取组织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具体机构由国务院和省、自治

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在社会保护一章和法律责任一章中,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公安、民政、文化、卫生等有关部门的责任作了进一步规定。这些规定与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保护各章的其他规定相结合,有利于形成政府主导、司法保障、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职责是本法修订的重点之一。

(四)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强化家庭保护

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摇篮,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家庭环境如何,父母素质如何,父母履行监护职责的状况如何,往往影响、有时甚至决定孩子的一生。我国历来重视家庭在养育孩子方面的作用,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四大保护”,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家庭保护。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家庭保护的情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有的溺婴、弃婴,有的动辄打骂,有的娇惯溺爱,有的放任自流,有的自身有不良习气而影响孩子,有的望子成龙在学习上逼迫孩子,等等。专家把这些问题概括为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同时,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独生子女增多,随着农民工队伍的壮大留守儿童增多,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增多,等等,这些新的情况给家庭保护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针对上述问题,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主要增加了以下内容:一是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二是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教育未成年人。”“有关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应当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三是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智力发展状况,在作出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决定时告知其本人,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四是规定“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

(五)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强化学校保护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特点和当前学校保护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主要增加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强调“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二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规定“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三是为了保障未成年学生的人身安全,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并对学校安全事故的预防、报告和处理等问题作出了新规定。四是为了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规定“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并规定“依法设置专门学校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保障专门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专门学校的管理和指导,有关部门应当给予协助和配合。”

(六)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强化社会保护

社会保护特指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对未成年人实行的保护,其作用归结到一点,就是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这次修订在本章第一条增加一款:“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这一原则性规定具有统领全章的意义。

本章增加的主要内容有:一是针对未成年人活动场所不足、有些场所利用又不够充分等问题,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以及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校在节假日期间将文化体育设施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并规定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适合未成年人的活动场所。二是为了使未成年人免受不良文化的危害,规定中小学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网吧),其他地方设置的这些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禁止制作和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不良文化产品。特别是针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这一突出问题,增加一条新规定:“国家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国家鼓励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推广用于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新技术。”三是为了维护未成年人的人身权,规定:“禁止拐卖、绑架、虐待未成年人,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禁止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或者组织未成年人进行有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动。”“公安机关应当采取有力措施,依法维护校园周边的治安和交通秩序,预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并对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等的质量标准、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等问题作了规定。四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弱势未成年人群体的合法权益,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并采取措施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的和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等接受义务教育。”并对孤儿和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的救助问题进一步作了规定。五是增加了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障措施,规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及其监护人或者其他组织和公民有权向有关部门投诉,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六是为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对居委会、村委会在保护未成年人工作中的责任作了规定。

(七)保障未成年人的各项权益,强化司法保护

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即广义的国家司法机关,通过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所实施的一种专门保护活动。司法保护同其他保护相比,既有特定的保护内容和保护手段,又对其他保护具有监督、保障和促进作用。

原法规定的司法保护,主要是司法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过程中的保护,不够全面。本次修订明确了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人的全面司法保护,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在司法活动中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及时审理,并适应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和健康成长的需要,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还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作了规定。同时,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补充了一些新内容:“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询问未成年证人、被害人,应当通知监护人到场。”“对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应当对其进行义务教育。”此外,对未成年人民事权益的

保护也作出了进一步的规定。

(八)保障法律的有效实施,强化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实施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确定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对于维护法律尊严,保障法律实施,惩罚和教育违法者,促进公民自觉守法具有重要意义。如前所述,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四大保护”各章增加了不少新内容,法律责任一章应当与此相适应作出新规定。同时,1991年以来,我国修改了刑法,制定了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律责任一章的规定必须与这些法律协调一致。根据这些新情况,这次修订对法律责任一章作了较大调整,增加了新内容,修改或删除了与其他法律不一致或者相重复的规定,增强了法律的强制性、可操作性和与其他法律的衔接性。

修订后的法律主要增加了以下内容:一是强化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法律责任,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责任,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者对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人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二是明确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法律责任,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三是增加了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四是针对社会保护一章的内容,增加了生产、销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的法律责任,在中小学校园周边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以及这些场所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法律责任,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法律责任,招用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的法律责任,侵犯未成年人隐私的法律责任,未成年人救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失职、渎职的法律责任,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或者组织未成年人进行有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动的法律责任。

为了使未成年人保护法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有机衔接,减少遗漏和不必要的重复,法律责任一章还规定:“违反本法规定,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其他法律、法规已规定行政处罚的,从其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责任编辑:姚建龙]

作者:于建伟

第4篇:简述我国土地管理法保护耕地的主要措施

1. 简述我国《土地管理法》保护耕地的主要措施。 参考:

一,实行耕地占用补偿制度。1,非农业建设用地批准占用耕地的要占多少,垦多少; 2。无条件开垦或者开垦不合格的要缴纳耕地开垦费。 二,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

三,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省级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耕地的80%以上;

四,节约使用土地,禁止闲置、荒芜耕地。 五,鼓励合理开以未利用的土地。

六,鼓励土地整理,防止土地破坏和污染,提高耕地质量。

2. 简述《水土保护法》规定的水土流失预防的主要措施。 参考:

1。首要措施是保护和改善植被;

2.限制坡地垦荒。1,禁止在25度以上陡坡开垦种植农作物,2,省级政府规定小于25度的禁止开垦坡度; 以前开垦的逐步退耕或修建梯田; 3,县级政府批准开垦禁垦坡度以下,5度以上的荒坡地。

3. 加强林业管理。1。严控采伐,防止水土流失,及时完成更新造林。2。对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性采伐。3。制定采伐区水土保持措施等。

4. 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特别是在山区、丘陵区等水土流失易发区域建设工程项目,作了严格有效的管理。

三.草原的种类和功能。

1. 种类,《草原法》所称的草原包括草山,草地,草地又包括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人工草地;根据水热条件,可把草原分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高寒草原。

2. 功能1。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和养育草原动物与植物,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生产生物产品;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 四,森林资源的特点。 1. 树种和森林类型繁多 2. 林产独特丰富

3. 森林覆盖率低,人均占有林地少;

4. 森林分布不均,不利于发挥其环境效益; 5. 森林生产率低,生长量小。

五简述森林保护的内容和措施 1. 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盖率

2. 控制砍伐,使森林的年采伐量低于年生长量; 3. 防治森林病虫害;

4. 加强护林,防止森林火灾;

5. 调整林种结构,提高森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简述西方国家环境法的发展阶段。

1. 产生阶段,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 2. 发展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 3. 完备阶段,70年代至今,

1、简述环境法的特征。

环境法是环境科技与法律的结合;环境是以生态为重心,而生态必须以自然科学为控制和管理的依据,因此,环境保护包括法律对环境社会关系的调整,必须与环境科学技术相结合,必须体现自然规律特别是生态科学规律的要求,这些要求往往通过一系列技术规范、环境标准、操作规程等形式体现出来。环境法是社会法;环境法既不属于传统的公法范畴,也不属于私法范畴,而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矛盾、促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属于社会法的范畴。环境法是综合部门法;由于环境法调整的范围相当广泛,涉及的社会关系复杂,运用的手段多佯,从而决定了其所采取的法律措施的综合性,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综合部门法。环境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可持续发展;环境法不仅包含一般的价值观念,如公平、正义、效率、秩序等,还有其特有的价值指向:可持续发展。

2、简述我国环境行政执法方式。

环境行政执法方式是指环境行政执法机构的具体执法手段、方法、措施,包括环境行政处理、环境行政处罚、环境行政许可、环境行政强制执行、环境行政强制监督检查等。其中,环境行政处理是指环境行政执行机关依法针对特定的环境行政管理相对人所作的具体、单方面的、能直接发生行政法律关系的决定;环境行政处罚是指有权行使环境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对实施了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行政相对人所实施的一种行政制裁;环境行政许可是指享有环境行政许可权的行政主体,根据相对人的申请,依法赋予其从事某种一般为环境法律法规所禁止事项的权利或资格;环境行政强制是指环境行政管理相对人拒不履行环境法直接规定的义务,或拒不履行有关环境行政管理机构的处理(处罚)决定,由有权的环境行政管理机构对其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强迫其履行法定义务或处理(处罚)决定;环境行政监督检查是指环境执法机关为实现环境管理的职能,对环境行政管理相对人是否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是否执行环境行政处理决定所进行的监督检查。

3、简述我国海洋环境监督管理的主要法律制度。 总量控制制度;国家建立并实施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确定主要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指标,并对主要污染源分配排放控制数量。海洋污染事故应急报告制度;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向可能受到危害者通报,并向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制度是指依据海洋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以及自然资源和环境特定条件,界定海洋利用的主导功能和使用范畴。此外,我国其他环境保护单行法规已实行的一些制度,如 "三同时"制度、落后设备强制淘汰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申报制度、现场检查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及环境监测制度等在《海洋环境保护法》中都有规定。

五、论述(15分)

1、试述环境责任原则的主要内容、实施纲要与现实意义。

环境责任原则也称污染者负担、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原则,是指基于人们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或对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就应该承担相应的环境法律义务或环境法律责任。污染者付费,亦称污染者负担,指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及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应当由排污者承担。利用者补偿,指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是无偿的,而是有偿使用的,利用者应当按照相关规定承担经济补偿的责任。开发者保护,指有权开发环境资源者,同时必须承担环境资源保护的义务。破坏者恢复,指造成环境资源破坏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承担将受到破坏的环境资源予以恢复和整治的法律责任。 环境责任原则的贯彻主要包括: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对超标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加大限期治理的力度;运用经济手段,包括征收排污费、环境税以及生态补偿费等,加强对环境污染与破坏的防治;强化对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 环境责任原则的意义包括:可以强化企事业单位的环境意识,预先防范环境污染与破坏;可以推动企事业单位积极治理环境污染与破坏,促使其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为治理环境污染和恢复生态环境积累资金。

六、案例分析(15分)

1、东湖水产局作出行政处罚依据的是《渔业法》第29条规定:“破坏他人养殖水体、养殖设施的,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所属的渔政监督管理机构责令赔偿损失,并处罚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对《渔业法》第29条解释:《渔业法》第29条中“破坏”一词是指故意的行为,不包括过失的行为。本案中医科所挡坎截流并没有破坏他人养殖水体的故意,应属过失的行为,不应按照《渔业法》第29条的规定作出处罚。因此,武汉市水产局撤销东湖水产局的行政处罚是正确的。

2、法院认定的赔偿额不合理。赔偿损失作为一种民事责任,它的范围应当是赔偿受害人所遭受的全部实际损失,即包括直接损失、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直接损失是指财产上的直接损失。间接损失是指为减少损失而采取措施时所需支出的费用。可得利益是指可以预见的由损失财产能带来的利润。本案中,法院只认定鱼死亡的直接损失及事后受害人采取措施付出的人工费用,却忽视了受害人应得的鱼卖出后可得利益的损失,显然是不适当。 的。

简答(30分)

1、简述排污收费制度的主要内容。

排污收费制度是指国家环境管理机构根据法律规定,对排放污染物者征收一定费用的法律制度。该制度的 主要内容包括:

(一)征收排污费的对象。一切超标排放污染物(包括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和放射性物质五大类)的企事业单位。

(二)征收排污费的标准。排污费的征收标准由国家统一规定,但个别工业密集、污染特别严重的大、中城市,经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对收费标准可适当调整。收费标准分废气、废水、废渣三项,按照污染物的种类、危害程度、排放的浓度和数量等进行分类,收费标准逐项提高。

(三)排污费的增加或减少。对缴纳排污费后仍未达到排放标准的排污单位,从第三年起,每年提高征收标准5%;排污单位经过治理达到排放标准,或显著减少排污数量和浓度,可申请停止或减少收费。

(四)排污费的管理和使用。征收的排污费,纳入预算内,作为环境保护补助资金,按专项资金管理,不参与体制分成;主要用于补助重点排污单位治理污染源、区域性综合污染治理、补助环境保护部门购置检测设备以及业务活动费等。

2、简述我国水污染防治的主要制度。 《水污染防治法》规定了水污染防治的各项具体制度,可分为环境法的一般制度(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等等)和水污染防治的特殊制度,后者主要包括(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核定制度、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制度、划定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等。其中,总量控制制度是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水污染物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体,可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的法律规定;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制度是指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有计划地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向排污者提供污水处理的有偿服务,收取污水处理费;划定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是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为加强生活饮用水资源的保护,可依法在本行政区域内划定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报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单位,应当广泛征集附近单位和居民对该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的影响的意见,并如实连同环境影响报告书送交其主管部门预审,然后按照规定的程序上报有关环境保护部门审批。

3、简述我国关于森林保护的政策措施。

我国关于森林保护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对森林实行限额采伐,鼓励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扩大森林覆盖面积;根据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对集体和个人造林、育林给予经济扶持或者长期贷款;提倡木材综合利用和节约使用木材,鼓励开发利用木材代用品;征收育林费,专门用于造林育林;煤炭、造纸等部门,按照煤炭和木浆纸张等产品的产量提取一定数额的资金,专门用于营造坑木、造纸等用材林;建立林业基金制度。

1、简述我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

我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分级分部门监督管理”相结合,具体分工如下:国务院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环境保护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的环境保护与监督管理工作;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2、简述限期治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限期治理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定机关对污染严重的项目、行业和区域作出决定,限期其在一定期限内完成环境治理任务,达到治理目标的环境法律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限期治理的对象,包括:

1、位于特别保护区域内的超标排污的污染源。如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这些区域内污染物排放超标的,要限期治理。

2、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源,如污染物的排放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和危害、严重扰民、经济效益小于环境危害所造成的损失。

(二)限期治理的内容,即在规定期限内的治理目标,包括限期治理目标与限期治理期限两方面。对于具体污染源的限期治理,其目标是在一定期限内达到排放标准;对行业污染的限期治理,可以要求分期分批逐步做到所有的污染源都达到排放标准;对于区域环境污染的限期治理,则要求通过治理达到适用于该地区的环境质量标准。

(三)限期治理的决定权,根据法律规定,限期治理的决定权在各级人民政府。

3、简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法律原则。

“三化”原则;即减量化(使固体废物少生产或不生产)、资源化(已产生的固体废物在生产过程中回收、循环、再利用为资源)、无害化(固体废物安全、无污染地进入环境)。全过程控制原则;对固体废物的产生、排放、储存、运输、利用、处置的全过程实行监督管理,避免其污染环境。集中处置和分散处置相结合原则;区域型、专业化的集中处置可以节约投资,提高治理水平,同时,产生固体废物量较大的企业,宜自行分散处置。分类管理原则;根据固体废物的种类和其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对固体废物实行分类管理。 1.简述环境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

一.行为人有过错是承担环境行政责任的必要条件;(1分)

二.行为人实施了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行为也是承担行政责任的必要条件;(2分)

三.危害结果是承担环境行政责任的选择条件;(1分)

四.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是构成环境行政责任的选择条件。(1分)

2.简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适用的范围。

(1)规划实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3分)

⑴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

⑵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

(2)对环境有重大影响和轻度影响的建设项目(2分)

3.简述环境标准体系。

三级:(2分)(1)国家环境标准

(2)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3)地方环境标准

五类:(3分)(1)环境质量标准

(2)污染物排放标准

(3)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4)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5)环境基础标准

4.简述《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新的法律规定。

(1)扩大了固体废物的范围。(2分)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首次将限期治理的决定权交给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2分)

(3)取消了对工业固体废物排污收费的规定(1分)

30.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开发活动和各种规划,预先进行调查、预测 和评价,提出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的报告,经主管当局批准才能进行建设的一整套管理措施 和方法。

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意义在于: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它可以把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原则和合理布局的重要法律制度。 (3)从法理上说,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一种强制性的法律制度,是民事侵权法律原则在环境

与资源保护法中的运用。

31.防止地表水污染的主要措施包括: (1)设立水体保护区;

(2)规定水污染物排放的禁止性规范; (3)规定水污染物排放的限排措施; (4)规定防止农药和化肥污染的措施; (5)规定防止船舶污染的措施。 32.(1)保护和改善植被; (2)限制坡地垦荒; (3)加强林业管理;

(4)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3l. 简述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权限和适用效力。

:::地方级(省级)环境标准,就环境质量标准而言,省级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报国家环保总局备案;对于污染物排放标准,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对国家排放标准未作规定的项目,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地方排放标

32.简述我国自然资源使用权的取得方式。:::.(1)确认取得;(2)授予取得;(3)转让取得;(4)开发利用取得。

33.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立法采用的经济刺激手段有哪些?:::.(1)财政援助;(2)低息贷款;(3)税收。

34.试列举三个主要的陆地生物资源养护公约的名称::::.(1)《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公约》;(2)《世界遗产公约》;(3)《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1、人类环境观或称人类环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环境看法、观点和观念的总和。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和三种观念形态。

第一阶段是人类畏惧自然、崇拜自然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人类把自己看作是自然的奴隶。人类处于畏惧自然的观念形态。

第二阶段是人类无视自然、主宰自然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人类既为战胜自然而感到自豪,又为遭到自然的严重报复而感到震惊。人类处于由严重破坏自然被迫转为无视自然的观念形态。 第三阶段是人类重视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人类逐步强调保护自然的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人类处于与自然走向和谐、协调、发展的观念形态。

2、有以下五个方面的规定:

(一)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这是从保护对象出发规定立法目的。

(二)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这是从防治客体出发规定立法目的。

(三)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这是从生产、经济角度出发规定立法目的。

(四)保障人体健康。这是从防治环境污染的基本点和起码目标出发规定立法目的。

(五)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从与保障人体健康并重的基本目标出发规定立法目的。

3、环境民主原则,是指在环境资源保护领域,公众有权通过一定程序或者途径参与一切与环境利益有关的决策活动,是民主理念在环境管理活动中的延伸。其内涵是:第一,任何公民和社会组织都享有环境保护的权利,同时也负有环境保护的义务。第二,有利于提高和强化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第三,可以使公众对政府的环境资源决策进行监督。第四,可以使公民参与环境资源保护的权利得到法律上的保障。

4、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是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性转折点。

可持续发展的最广泛的定义和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人类应享有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其最基本的要点:一是强调人类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应当和坚持与自然相和谐方式的统一;二是强调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相平等。

、个人环境权即自然人的环境权,是指自然人享有适宜环境的权利,也具有保护适宜环境的义务。这是确认自然人依法利用环境要素或环境资源,享受适宜的环境条件的法律保障;它赋予个人参加环境保护活动,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平等资格。个人环境权是最基础的环境权,而且是实现个人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生存权等与个人密切相关的其他基本权利的必需条件。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主体的特征主要有:

第一,具有广泛性。任何法人、其他组织、自然人,包括国家都可以成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主体;第二,国家环境资源管理机关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之一;第三,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具有对应性,不存在单纯的权利主体或单纯的义务主体。

3、“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工程建设,其中防治污染和防止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法律制度。其含义:

1、“三同时”制度是我国独创的一项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管理制度。

2、“三同时”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结合起来,成为贯彻“预防为主”原则的完整的环境管理制度。

3、“三同时”制度是加强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

4、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适用范围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适地范围。是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在什么样的地域或空间范围内有效。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二)适事范围。是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对什么活动或事实有效。一般来说,适用于所有对环境有影响的活动。

(三)适人范围。是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对什么人有效。一般而言,全国性的环保法适用于全国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地方性的环保法规仅适用于该所辖区域的一切单位和个人。

(四)适时范围。是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在什么时候有效。包括何时生效、何时失效,以及有无溯及力的问题,通常按照某一具体法律的规定。

1、我国森林保护的立法主要有:《关于保护和发展竹林的通知》(1956年),《森林保护条例》(1963年),《森林采伐更新规程》(1973年),《森林法》(1979年制订,1984年修改),《森林法实施细则》(1986年),《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1987年),《森林防火条例》(1988年),《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1989年)。

2、资源法体系主要包括:

1、土地资源法体系;

2、水资源法体系;

3、生物资源法体系;

4、矿产资源法体系;

5、能源法体系;

6、海洋资源法体系;

7、气候资源法体系;

8、旅游资源法体系。它们其中每一类资源法规又都自成体系。

3、环境权是指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对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所承担的基本义务,即,环境法律关系主体有享用适宜环境的权利,也具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其特征:

1、环境社会关系的反映和法定化,自然权利和环境道德的法定化;

2、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具有不可分割性;

3、预防性、公益性、指导性和有限性;

4、内容和主客体的广泛性。

4、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指的是由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各国对保护全球环境负有共同的但是又有区别的责任。包括两个相互关联的内容,即共同的责任和有区别的责任。共同责任指的是各国对保护全球环境负有共同的责任,有区别的责任是就导致全球问题的原因而方,各国在环境保护义务的承担上应当是有所区别的,具体而言就是发达国家应当比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大的或者是主要的责任。

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贯彻环境与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改善相结合原则的关键。根据我国国情,贯彻该原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按照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特性及客观自然规律开发利用。

第二,建立健全环境与资源的政策体系、法律体系、管理制度,从而保障该原则的适用。 第三,用市场机制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办法加强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改善工作。

第四,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改善相结合原则的实现。

2、目前,我国制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另外,还按行业的不同分别制定了《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业窑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汽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摩托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3、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源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该罪,依据新《刑法》第338条、第346条规定,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个人犯本罪的规定处罚。

4、国际环境法的体系指的是有关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各种法律文件所组成的、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整体。主要包括三大部分:(1)国际环境保护纲领性文件。如《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行动计划》、《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这些法律文件不具有法律强制力。(2)针对特定环境的保护的国际法律文件。如关于保护大气环境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及其议定书等。(3)针对其他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法律文件。如《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核材料实质保护公约》等。

30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要领及其基本内容。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改善环境的各种法律规范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内部协调一致的统一整体。(1分) (2)该法律体系的构成是: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环境标准;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 [

31、简述《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防治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特别规定。(1)危险废物,

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1分)

(2)防治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特别规定: 实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制。 实行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制。 实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制。

危险废物的填埋及集中处置规定。

危险废物发生污染事故时的强制应急措施和处理规定。

32、野生动物保护的主要措施是: (1)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2)对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

(3)严格管理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经营利用和进出口贸易活动。 (4)控制野生动物的猎捕活动。 (5)鼓励驯养繁殖野生动物。

(6)对破坏野生动物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7)明确单位和个人保护野生动物的义务和权利。 (8)确立野生动物资源国家所有权。 (9)确立野生动物保护的管理监督体制。 。

33: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相比,1992年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有哪些重大的发展?、(1)明确了发展权。

(2)强调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和在环境方面最易受到损害的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和需要,应该受到优先考虑。

(3)规定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如环境影响评价和污染影响通知等。 (4)特别强调妇女和青年在环境管理和保护方面的作用。 (5)排除科学不确定性对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影响。

1、国家对环境资源管理的特点是:

(一)手段的特殊性。可以运用法律允许的特别方式和方法,如行政处罚等强制性方法。

(二)利益的整体性。国家对环境资源的管理只能是为了全体人民的健康和民族的生存发展,注重的是社会公共利益。

(三)管理的综合性。必须采取综合的治理方案,可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科技、宣传教育等手段。

(四)管理的区域性。环境资源的保护具有全球性的特点,又有明显的区域性,须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措施。

(五)管理的广泛性和民主性。其管理机构分布众多,管理的领域广泛,并要听取公众意见。

2、、我国《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具体规定有:①国家建设、乡村建设用地,须提出申请,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才可用地。②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③征用以下土地的,由国务院批准: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的;其他土地超过70公顷的。④征用其他土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备案。⑤非农业建设用地必须节约用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3、主要理由如下:

(一)有特定的调整对象。它的调整对象是环境资源社会关系。

(二)有自己的调整方法。它利用独特的调整方法,建立了自己的法律原则和制度,并大量采用技术规范等。

(三)有其产生、发展和存在的特定原因。其根本原因是人类赖以生产、发展的环境受到了污染和破坏,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对立日趋明显。

(四)有自己特定的目的、任务和功能。其保护环境资源、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等。

(五)有自己独立的法律体系。其已发展成为一个内容丰富、功能齐备的环保法律体系。

4、环境行政违法行为,是指环境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害法律所保护的环境行政关系,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其特征有:

1、环境行政违法的主体是环境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2、环境行政违法是违反环境行政法律规范,侵害法律保护的环境行政关系的行为。

3、环境行政违法是一种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4、环境行政违法的后果是承担环境行政法律责任。 35.什么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它与其他规划(如城市总体规划、开发利用规划:国民经济与

26.所谓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界里由生物群体和一定的空间环境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

综合体系,它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生命物质四个部分组成。

27.为了实现国家的环境目标和环境质量标准,对污染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的浓度或数量所作的

限量规定就是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排放标准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达到

环境质量的要求。

28.自然资源权属制度是法律关于自然资源归谁所有、使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谁承担的一

系列规定构成的规范系统。它是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中最有影响力、不可缺少的基本法律制度。

我国的自然资源权属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自然资源所有权,二是自然资源使 用权。

29.指在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方面,所有国家负有共同的责任,但责任的大小必须有差别,具体而

言就是发达国家应当比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大的或者是主要的责任。

社会发展计划等)的关系如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各级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对土地的使用所进行的总体安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关于土地利用的整体安排,它与其他种类的土地利用规划相比,具有最高的效力。首先,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其次,江河、湖泊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最后,土地利用年度规划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产业政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建设用地和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编制。

33.(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是指在国家的环境管理中,通过计划、规划及各种管理手段,采

取防范性措施,防止环境损害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还必须采取积极的

治理措施。(2)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是因为:环境污染和破坏一旦发生,往往难以

消除和恢复,甚至具有不可逆转性;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以后,再进行治理,从经济上来说

是最不合算的,往往要耗费巨额资金;环境问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可变性很大,环境问题的

产生和发展又有一种缓发性和潜在性,再加上科学技术发展的局限,人类对损害环境的活动

造成的长远影响和最终后果,往往难以及时发现和认识,后果一旦出现,往往为时已晚,而 无法救治。(3)贯彻该原则的主要措施:加强对计划(或者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管理;

全面规划与合理布局;制定和实施具有预防性的环境管理制度。 34.产生原因包括:

(1)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中没有明确规定公民有优美舒适环境享受权;

(2)环境法律规定中多为行政管理规定,缺乏环境民事法律责任的具体规定和环境诉讼程序的特 别规定;

(3)环境法理论研究超前、环境立法滞后; (4)受经济发展、技术条件的限制;

(5)与加害人相比,受害人多为弱势群体;

(6)相对于经济发展的意识而言,审判人员环境意识较为薄弱; (7)来自政府及有关经济行政管理部门的不当干预。

试述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及免责条件

构成要件:(共6分)

1、有排污行为,但不以行为的违法性为要件;(2分)

2.有损害事实;(包括人身和财产的损失)(2分)

3、排污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2分)

免责情形有:(共4分)

1.不可抗力。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和战争(2分)

一般说来,不可抗力包括自然现象(如地震、台风等)和社会现象(如战争)。

2、受害人自身的责任;(1分)

3.第三人的责任(1分)

1、试述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为各国公认的,在国际环境法领域里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体现国际环境法特点并构成国际环境法的基础的基本准则。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包括:

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模式。它要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相互协调。它包含了两个重要的观念:代内公平,即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不能以剥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权为代价;代际公平,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权为代价。它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贫穷人民的基本需要;“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的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 国家环境主权及不损害国外环境责任原则;国家主权原则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国际环境法作为国际法的一个分支,自然也必须遵循国家主权的原则。此原则意味着在国际环境关系领域内,各国对其国内环境事务享有独立的最高权利,对国际环境事务享有平等的参与权;然而,在国际环境法领域,传统的绝对排他性的国家主权原则显然不利于国际环境保护,因此,国家主权原则需要发展,在充分强调各国的环境主权的同时,亦要强调其应承担的环境保护义务,各国有按自己的环境政策开发自己资源的主权,同时也有责任保证在他们管辖或控制之内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的或在国家管辖以外地区的环境。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指的是由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各国对保护全球环境负有共同的但是又有区别的责任。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包括两个互相关联的内容,即共同的责任和有区别的责任。共同责任指的是各国对保护全球环境负有共同的责任。有区别的责任是指就导致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因而言,各国在环境保护义务的承担上应当是有所区别的,具体而言就是发达国家应当比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大的或者是主要的责任。

国际环境合作原则;国际环境合作原则,是指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应当采取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协调一致的行动,以保护和改善地球环境。当今世界,国际环境问题的特点是全方位、全因子、整体问题与局部问题交叉和互相促进,既有当前症状又有滞后效应等。解决这些环境问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才有可能完成。 损害预防及风险预防原则;损害预防原则是指国家应尽早地在环境损害发生之前采取措施以制止、限制或控制在其管辖范围内或控制下的可能引起环境损害的活动或行为,风险预防原则是指各国为保护环境,应按照本国的能力,广泛适用预防措施。遇有严重或不可逆转损害的威胁时,不得以缺乏科学充分确实证据为理由,延迟采取符合成本效益的措施防止环境恶化。

1、试述“三同时”制度的适用范围、主要内容与现实意义。 “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可能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

该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一切可能损害环境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建设项目,综合利用项目。

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一般包括设计、施工和投入使用三个阶段,"三同时"制度贯穿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而对不同阶段提出了特定的管理要求。

(一)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应当按照环保设计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

(二)建设项目的施工,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

(三)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完工后,需要进行试生产的,环境保护配套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

(四)建设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竣工验收,并同时投入正式生产或使用。 该制度的意义主要体现为:

(一)是落实预防为主原则、防止建设项目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或破坏的重要手段。

(二)是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延续,是在项目实施阶段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

、试论环境标准的性质、意义及其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1)环境标准是国家为了维护环境质量、控制污染,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生态平衡,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种技术规范的总称。 (2)环境标准的法律性质: 环境标准具有规范性。

环境标准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环境标准由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制定。 (3)我国各类环境标准的法律意义(作用):

环境质量标准是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根据和判断排污者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依据。 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确认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

环保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是确认环境纠纷中各方所出示的证据是否合法有效的根据。

(4)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中,环境标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特殊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2分) (5)它是制定国家环境计划和规划的主要依据。(它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定与实施的重要基础与依据。它是环境与资源管理的技术性基础。

第5篇:省级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主要有哪些

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有哪些措施?

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坚持规划先行、计划控制、群众自愿、严格监管,促进城乡建设统一布局、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严格划定城镇开发边,调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时序,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防止城镇建设用地过度扩张;调查城镇用地供应结构,优先保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性住房和自主性普通住宅建设用地;调整优化工矿用地布局,改变布局分散、粗放低效利用的现状。

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评价考核制度。建立政府节约用地目标考核制度,开展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地方政府年度考核内容,作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分配的依据;开展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情况清查,完善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制度,将评价结果作为开发区扩区、升级的依据;开展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充分挖掘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潜力,推动城市建设节约集约用地。

省级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主要有哪些?如何落实?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政府耕地

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05]52号),省级人民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考核标准如下: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国务院下达的耕地保有量考核指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国务院下达的农田保护面积考核指标;各类非农建设经依法批准占用和基本农田后,补充的耕地和基本农田的面积与质量不得低于已占用的面积与质量。

根据上述规定,省级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主要包括: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不违法违规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起计划批准农用地转用;落实保护耕地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辖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上级人民政府下达或分解的控制指标;对基本农田实施特殊保护,确保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补划基本农田的数量和质量不低于占用的数量和质量;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非法建设项目经依法批准占用批准后,补充耕地的面积与质量不低于已占用耕地的面积与质量;保证按期足额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保证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专项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土地整理、耕地开发;确保不发生重大土地违法案件特别是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条件,对土地违法案件能及时查处并依法处理到位。

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加强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履

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要以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占补平衡与基本农田占有用补划落实等情况为核心指标,作为认定其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是否合格的标准。同时,将耕地保护纳入地方政府年度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土地违法责任追究制、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政府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等,建立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

基本农田保护监督检查工作由谁负责?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75号)第28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监督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对基本农田保护情况进行检查,将检查情况书面报告上级人民政府。根据这一规定,基本农田保护监督检查工作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

在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地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与下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与县级人民政府签订的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的要求,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

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应当包括下列内容:基本农田的范围、面积、地块;基本农田的地力等级;保护措施;当事人

的权利与义务;奖励与处罚。

地方人民政府在土地调查中的责任有哪些?

土地调查是土地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土地调查条例》(国务院令第518号)第21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土地调查成果质量负总责,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地方人民政府在土地调查中的责任具体包括如下5个方面:

对调查掌握的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土地调查的各个环节实行质量抽制,建立土地调查成果质量控制岗位责任制,切实保证土地调查的数据、图件和被调查土地实行状况三者一致,并对其加工、整理、汇总的调查成果的准确性负责。严禁弄虚作假和篡改调查成果。

对调查的组织实施负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土地调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土地调查工作,依法提供土地调查需要的相关资料。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居)民委会员会应当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土地调查工作。

承担部分调查经费。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根据土地管理工作的

需要,每年进行土地变更调查。土地调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足额到位。

公布调查成果。土地调查成果应当向社会公布,并接受公开查询,但依法应当保密的除外。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地方土地调查成果经本级地方人民政府审核,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公布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逐级依次公布本行政区域的土地调查成果。

组织宣传报道。在地方人民政府领导下,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负责及时开展土地调查工作的宣传报道。

各级政府在土地复垦工作中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实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根据《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52号),各级政府在土地复垦工作中的主要职责如下:负责组织对因历史原因无法确定土地复垦义务人的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的土地进行复垦;负责组织对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复垦;在建设项目用地审批过程中负责对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情况和质量进行把关,以及对履行土地复垦义务进行监督检查;负责对

在土地复垦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不履行复垦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法律法规明确的各级政府在土地复垦中的其他职责。

国务院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土地复垦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土地复垦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照《土地复垦条例》的规定和各自的职责做好土地复垦有关工作。

第6篇:在全市耕地保护专项督察和耕地保护工作

会议上的发言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0年6月30日)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省政府5月29日召开的全省耕地保护专项督察和耕地保护工作会议精神传达和做好我市耕地保护专项督察与耕地保护工作,作如下发言。

一、省政府5月29日两个会议精神

(一)全省耕地保护督察专项会议精神

5月29日,省政府召开全省耕地保护督察工作会。各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市自然资源局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此次会议,省政府SSSS长和DCSS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精神主要体现在WW局长讲话的两个方面:

1.开展耕地保护督察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会议强调,开展耕地保护督察是贯彻DD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现实需要。十八大以来,DD总书记多次就加强耕地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充分表明党中央一以贯之严格保护耕地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充分表明保护耕地始终是各级

政府不容动摇的政治使命和主体责任,也充分表明耕地保护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开展耕地保护督察是推动地方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全面深入贯彻DD生态文明思想的现实需要。DD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最新成果,是做好新时代自然资源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但近年来在许多地方,存在把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倾向,有些地方随意圈占耕地搞绿化造景观、建所谓的生态公园,有些地方打着生态名义的环境整治、河道治理项目大肆破坏耕地,有些地方在道路两侧的永久基本农田上大规模种树,有些地方一边填湖造地一边挖地造湖,有些地方大量占用优质平地好地然后“上山下水”补充耕地,造成耕地数量流失、质量下降、生态退化,冲击耕地保护红线。这次耕地保护督察工作,将着力纠正这类把生态保护与耕地保护对立起来的行为,督促各地通过稳定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来厚植生态本底,通过落实耕地生态管护实现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更好协调,推动地方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全面科学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开展耕地保护督察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现实需要。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始终离不开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农地、耕地来支撑。同样,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也都需要做好“土地文章”。但现实中农业农村用地出现了一些乱象。最近,总书记又对“DPF”问题作出批示,要求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严防反弹。

自然资源部已经研究制定了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后续工作安排。这次督察,把“DPF”问题清理整治后续工作作为重要内容。这次耕地保护督察是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践行DC新使命、新要求的现实需要。在去年以来的机构改革中,自然资源领域以DD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进行了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变革,实现了自然资源监管“两统一”。与之相适应,自然资源督察工作也需要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从理念、目标、方式、路径等多个层面进行升级重构。这次耕地保护督察,是DC机构成立后首次自主开展的全国性行动。针对一些地方自然资源领域存在的监管不力、执法不严问题,总督察对这次工作提出四点新要求:一是对着省。即主要聚焦省级政府自然资源主体责任履行情况。二是全覆盖。督察视野面向全省,内业分析覆盖全省,情况汇总囊括全省,重点关注省域普遍性问题,根据工作需要下沉到部分市、县。三是看变化。注重对近年来耕地保护、土地违法等相关指标总量变化进行分析,对SS四号文件出台前后耕地保护状况进行比较,以此评估落实成效。督察过程中有些情况需要向以前延伸。四是曝典型。全面落实“严起来”的要求,对督察发现的工作重视不够、落实不力、监管不严、问题突出的典型地区和群众反映强烈、违法性质恶劣的典型案件,由GG层面通过公开约谈、挂牌督办、媒体曝光、移交监委问责等方式,严肃整改、形成震慑。围绕四点要求,DC机构进行了反复研究酝酿,创新了工作安排,目的是更加全面准确地与

DD生态文明思想对标,与自然资源督察新职责、新要求对标,全面提升督察区域自然资源监管水平。

2.会议明确了督察任务安排。本次耕地保护专项督察AC督察组由NC督察局分党组成员、副专员NCD同志任组长,有22名工作人员组成,具体负责AC省耕地保护督察工作实施。重点是围绕两个把握:

一是内容上把握好“一加二”。

“一”就是这次督察的主体内容“落实CC四号文件情况”,重点包括:1.全省及负有耕地保护责任的市县

 

2AA年末的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是否达到了SS下达的任务目标;2SS四号文件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各项部署要求是否落细落实,成效如何;3.是否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计划管控和用途管制;4.补充耕地数量、质量是否达标,增减挂钩拆旧区复垦是否到位,国家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补充耕地和提质改造承诺是否落实;5.耕地保护是否存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等突出问题。

“二”是指前期工作延续下来并与耕地保护密切相关的两项内容:1.“DPF”问题清理整治后续工作落实情况,重点包括遗留问题是否整改到位、是否出现问题反弹、是否建立长效监管机制;2.“例行督察意见落实情况”,包括历年特别是2018年例行督察发现问题是否已经整改到位。

二是步骤上把握好“四阶段压茬推进”。

第一阶段是分析研判。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基础数据,进行分析研判,6

 

月底前完成。第二阶段是实地督察。从6月下旬至9月中旬,督察组进驻后首先开展省级层面督察;同时,选定部分市、县机动开展下沉督察。第三阶段是汇总反馈。督察组形成督察报告,经总督察批准后向省政府反馈督察意见,计划8月底前完成。第四阶段是问题整改。对督察反馈的问题,拟订整改措施,形成整改方案于12月中旬前送NC局备案;并根据方案集中组织开展整改,12月底前完成。期间,NC局将对整改情况开展督导检查。

会上,FDFW长就我省做好耕地保护督察工作作了强调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耕地保护工作重大意义。二要加强配合,有效保证督察工作顺利开展。由省自然资源厅牵头,各部门都要主动上前一步。市县政府是第一责任人。要加强工作沟通汇报,准确、客观、实事求是地反映我省耕地保护工作状况。对发现的问题要坚决彻底地整改到位。三要细化措施,认真落实好耕地保护各项工作任务。要落实好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的各项措施,确保数量、质量。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切实维护被征地群众的合法权益。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强化执法监管,巩固DPF清理整治成果,推进违建别墅清理,反对和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二)全省耕地保护工作会议精神

5月29日,省政府召开全省耕地保护工作会议。会议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及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精神,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十三五”以来我省耕地保护工作,对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全省耕地保护工作的目标任务、重点措施进行全面安排部署。省政

府FW长FD出席会议并讲话,省自然资源厅厅长AFW代表省主管部门作全省耕地保护工作报告,SZ、AA市A市、AA市作了交流发言。会议精神集中体现在FDFW长的讲话和AFW厅长的讲话之中。

(一)会议全面学习了DD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DD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4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5次会议等重要会议上,从历史和全局的角度,强调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直指当前耕地占补平衡、耕地非农化等严重危及耕地红线的问题,要求“保护耕地要像保护文物那样来做,甚至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来做”。

 

(二)会议系统总结了“十三五”全省耕地保护工作情况。

“十三五”以来,我省通过完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强化规划引领和管控作用,节约集约用地缓解建设占用耕地压力,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合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征地管理和强化执法监察等一系列工作举措,有力保护了耕地资源。截至2011年底,全省耕地面积13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393万亩,连续10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

 

100万亩,耕地保护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

(三)会议精准把脉了耕地保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繁重任务,指出了新时代耕地保护工作的主要任务。

要求要牢牢把握守住耕地红线这条主线,充分发挥引导推动和服务保障作用,抓好保护永久基本农田、改进耕地占补平衡方式、强化土地征收征用管理、节约集约用地、加强土地执法监察五个关键点,全面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民生改善和乡村振兴。

 

(四)会议全面部署了自然资源系统耕地保护重点工作。

以D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完善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的耕地保护新机制,推进耕地保护的科学化、制度化、现代化。一是建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二是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三是深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四是切实做好当前SD工作。五是加强土地执法监察检查。

 

(五)会议着重强调了要强化耕地保护责任落实。

一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耕地保护首长负责制。二要进一步落实共同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三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履职尽责能力。四要进一步加强宣传,营造耕地保护的良好氛围。

 

二、正视问题,全力做好耕地保护专项督察准备工作

本次耕地保护重点督察2017年以来各级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履行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健全耕地保护制度和执行等情况,“DPF”问题清理整治后续工作落实情况,以及历年来开展例行督察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等。督察内容多,时间跨度长,督察要求严。

“十三五”以来,我市的耕地保护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县区政府及市直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耕地保护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以上督察内容,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全市上下“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耕地保护工作格局尚未真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耕地保护网络体系有待构建、各项耕地保护配套政策和长效措施亟须完善、个别地区违法占用耕地甚至基本农田的现象还有所发生等问题。

 

二是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加大。

经过多年来的开垦,受历年新增耕地开发复垦和生态红线划定、生态环境约束,耕地后备资源持续减少、开发利用难度加大,耕地补充能力有限。当前,我市正处于脱贫攻坚关键期,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对耕地的占用在一定时期内依然存在,建设用地的刚性需求短期内将居高不下,耕地占补平衡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压力加大。

 

三是永久基本农田占用补划空间有限。

当前,我市为加快脱贫攻坚步伐,一些纳入国、省干线公路网规划的项目及其他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纷纷上马,有的项目不可避免占用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需要进行调整补划。但从SC全国国土大调查初步成果来看,我市部分县区不仅存在实有耕地数量与“二调”数据相比减少问题,而且还存在部分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现状不符合要求需要核实整改补划问题。可以预见,“SD”成果公布应用后,我市永久基本农田的补划空间将极其有限。

 

四是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项目后期管护不力,问题整改任务重。

从去年以来,国家和省开展的储备新增耕地项目、增减挂拆旧区复垦项目国家级抽查、省级互查、和我市自行组织的自查情况来看,

 

我市一些项目实施后后期管护不到位,有的被建设占用,有的被撂荒,有的在新增耕地项目上建设光伏项目、植树、挖塘等,在国家和省抽查、互查中发现,被要求整改。3月上旬,市局组织对各县区储备新增耕地项目自查整改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发现有的县区还存在自查工作不到位,问题发现不彻底,整改进度不快,现场调度不够等问题。4月36日,NC局已下发我市部分土地整治项目疑似问题清单

261个,要求地方利用手机APP现场实地核查在线举证,从县区核查反馈来看,SC、SC2、SC22等县区有一部分项目存在新增耕地数量和质量不实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反映出这些县区前期自查整改不到位,下一步还将会作为督察发现的问题下发地方要求整改。

五是2018年卫片执法检查和例行督察发现问题整改任务重。

 

六是土地征收管理方面,还存在征地批前程序履行不规范、不到位,征地信息公开不及时,涉及土地征收的信访反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数量居高不下,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等突出问题。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督察工作的严峻形势,为做好耕地保护督察工作,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要深化认识。各县区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及时传达贯彻全省耕地保护督察工作会精神。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认识统一到DD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关于耕地保护、国家粮食安全与自然生态可持续利用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与要求上来。本次专项督察是针对省级人民政府开展,同时延伸至市县政府的一次耕地保护方面的全面体检,做好专项督察工作,离不开各县区政府及市直各单位的紧密配合和积极支持。因此,各县区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严峻形势,切实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主动担当作为,建立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为迎接和做好

NC局耕地保护专项督察奠定思想与组织保证。要守住真实性这个底线。提供督察组的数据、资料、现场等所有情况首先要确保真实。工作有就有、没有就是没有,实际是什么样子就提供什么样子,不能藏着掖着,更不能弄虚作假。这是配合工作的底线,也是党的政治纪律要求。。目前信息发达,督察组有多个渠道核实印证,作假造假很容易被识破。一经发现此类行为,NC局将提出追责建议,涉及市、县的还将作为下沉督察的重点地区。

二要边查边改。结合中央4号文件贯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地方政府履行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健全和执行耕地保护制度、例行督察发现问题整改、卫片执法、“DPF”问题专项清理整治等,统筹梳理耕地保护、日常监管、卫片及例行督察发现问题整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深入剖析发生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多策并举开展整改,最大限度降低违法占用耕地数量,杜绝违法占用基本农田行为,为迎接和做好NC局耕地保护专项督察打好“预防针”、做好提前量。问题整改涉及相关部门的,县区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要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做好对接和协调,相关部门要给予支持和配合,形成合力加快问题整改。

三要消化存量。例行督察发现问题、卫片执法等问题,要尽快消除违法状态,在守住、守好不被省政府约谈问责、不被省级停批的底线的基础上,为做好耕地保护专项督察赢得主动、争得先机。

四要强化监管。围绕“事前严防、事中严管、后果严查”的总体要求,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查漏补缺,进一步健全完善、强化落实管理与预防机制,加大日常执法监管力度,对违法用地、占用破坏耕地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抓早抓小,解决在萌芽。

三、强化工作举措,全面落实“十三五”全市耕地保护工作目标任务

“十三五”以来,我市耕地保护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DD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保护耕地的重要讲话,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底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落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和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保护,依法加强占补平衡管理,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耕地保护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全面实现。

根据省政府批复的《KL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到2020年,我市耕地保有量目标数为

 

776G.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6530.54万亩。截止2012年底,全市土地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我市耕地保有量为7920.12万亩,超过规划确定目标数13.822万亩;实有永久基本农田面积6521.01万亩,超规划目标0.427万亩。

二是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全面压实。

市政府修订了《县区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有量纳入各县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综合考核体系,明确县区政府“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将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对县区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每年市与县区、县区与乡镇、乡镇与村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保护责任网络体系。依据《县区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严格开展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及时发现并纠正耕地保护、占补平衡、土地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责任目标落实到位。

 

三是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更加严格。

市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部门紧密配合、系统谋划、周密部署,按照“调查摸底、核实举证、论证审核、制定方案、组织实施”的工作程序,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全市634.0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落地块、明责任、设标志、建表册、入图库”五项划定工作任务。强化“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的法律意识,

 

建立了重大项目服务保障提前介入机制,在项目选址阶段合理避让永久基本农田。严格永久基本农田占用论证补划,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确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符合占用条件的,在可研阶段,对占用的必要性、合理性和补划方案进行严格论证,报自然资源部预审。

四是耕地占补平衡得以严格落实。

积极引导建设项目合理选址,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避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按照“先补后占、占一补一”和“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数量质量并重”的要求,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进一步增强县级政府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意识,落实主体责任,立足本地耕地后备资源,深入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积极支持和帮助本地重点建设项目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为调动地方充分挖掘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加大补充耕地开发力度,逐年提高市本级统筹县区占补平衡指标价款,2018年市本级统筹县区占补平衡指标价格提高已到水田162.2万元/亩、旱地29万元/亩标准。

 

五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

“十三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自然资源局认真履行牵头职责,积极会同农业农村、发展改革、财政、水利、林业等部门,团结协作、合力作为,按照“统一规划布局、统筹建设资金、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监管考核、统一上图入库”要求,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六是在征地管理中落实群众获得感。

各地以维护农民利益为出发点,严格规范征地程序,健全征地矛盾化解机制;完善落实征地补偿政策,做好征地补偿标准政策解读、执行,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时调整被征收土地上房屋、其他附着物及青苗补偿标准;拓展多元安置途径,加大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力度,实现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提高、长远生计有保障。坚持将征地信息公开作为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建设法治国土的重要内容,通过建设征地信息公开平台、畅通公开渠道、规范公开内容,做到征地批前、批中、批后信息全覆盖,实现征地信息网上可查询。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应继续完善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的耕地保护机制,推进耕地保护的科学化、制度化、现代化。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建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启动并推进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因地制宜开展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编制。按照权威、科学、可执行的原则,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控制线,落实生态保护红线。依规解决生态保护红线与各类国土空间交叉冲突问题。

 

二是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核实整改划定成果,确保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提升、布局稳定。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提高永久基本农田

 

占用审查与补划效率。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调动各方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的积极性。当好参谋助手,促进耕地占补平衡主体责任落实,保障重点建设项目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强化储备补充耕地核查监督,确保补充耕地数量真实、质量可信。

三是深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落实增存挂钩制度,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对批而未供及闲置土地盘活处置实施奖惩考核。深入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完善工业用地供应和管理政策,实施僵尸企业土地盘活利用支持政策。

 

四是切实做好当前SD工作。

SD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摸清自然资源家底的一次基础性调查。我市SD工作现已全面进入1核查阶段,要严格按照国家时间节点要求,倒排工期计划,加强质量管控,按时保质向国家上报调查成果。SD数据是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底图数据,要实事求是查清耕地现状、不能有任何框框,确保SD数据真实可靠。

 

五是加强土地执法监察检查。

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执法监察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推进构建和落实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加强执法巡查,遏制违法行为的发生,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执法监管网络体系。进一步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破坏耕地违法行为。

 

第7篇:耕地保护

河头店镇:步步推进,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河头店镇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夯实基础,严格监管,强化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一是夯实基础工作,切实保护基本农田。河头店镇采取多渠道多形式进行耕地保护宣传,强化社会各界依法用地、节约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意识。加大财政投入,全力保障耕地保护资金需求。加强业务建设,强化资料收集及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档案资料完备规范。目前,全镇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均设立了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并在标志牌上明确保护面积,保护责任人和管理要求等内容,并与各村签订基本农田耕地保护责任状。

二是严格土地执法,抓好监管责任落实。加强执法监察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动态巡查制度,采用专人包村等方式,逐村、逐路、逐田开展动态巡查。对发现的私搭乱建、违法占用耕地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对各类违法建筑及时清理和拆除,对情节严重的进行立案查处,并依法移送相关机关追究责任,立案查处率、结案率均达到100%,极大地震慑了各类违法占地行为。

三是创新管理方法,建立耕保联动机制。在耕地保护工作中,河头店镇勇于创新,探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耕地

1保护工作管理方式。加大各部门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工作力度,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与农业、林业、畜牧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多部门合作的联动机制。将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纳入执法监督,实行定期检查,形成上下结合,上下联动的耕地保护新格局。

四是实施占补平衡,做好开发复垦整理。在建设项目用地过程中,始终坚持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以及“占一补一”的原则,严格控制和审查、审核各类建设占用耕地,严格执行和落实建设占用耕地“先补后占”和“占一补一”制度,对确需占用耕地的项目,按照有关规定征收耕地开垦费,确保全镇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落到实处

第8篇:耕地保护

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农用耕地日益减少、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种种迹象表明:我们赖以 生存的这片土地正在改变她本来的“模样”。如何在经济社会快速变革的今天找到经济发展和农用 土地保护之间的平衡点,保护我们繁衍生息的“命脉”,是摆在政府和社会各界面前的一道迫切需 要解决的难题。

土地自古就是人民的生存之本,时至今日,土地仍然是我们的生存之本。造成我国当前农用土

地地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深层次的:

首先,由于历史的原因。一直以来我们注重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对农业用地则显得重视不

足,“人多力量大”的错误思想导致人口数量快速膨胀,土地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次,经济利益的原因。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地方政府大量占用农用耕地用于商业开发,

致使耕地被大量占用,迅速减少。

再次,管理不力的原因。关于耕地占用的法制不健全,管理机制不完善,土地管理部门监管不

利导致耕地过度占用。

最后,生态环境保护不力。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生态恶化导致的气候异

常致使农业灾害频繁,化学肥料和农药的过度使用严重影响了土地的生产能力和质量。

如何有效地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对正在增长的千千万万人民来说,是生死攸关的问题。耕地保

护面临的问题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各级政府必须充分认识保护耕地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采取

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护耕地资源。

首先,健全有关耕地保护的相关法律。立法部门要加快建立健全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是耕地

保护有法可依,为耕地保护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第二,加强保护耕地的舆论宣传。各级宣传部门要利用多种形式宣传耕地保护的重要意义,使

全社会都能够认识到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存之本。

第三,划定最严格的耕地保护红线。严守18亿亩耕地地红线不动摇,加强农业用地转为非农用

地的监管制度,把好审批观,对于不符合规定的一律不予审批,对违规操作的人员严肃处理。第四,加大投入,保护环境。财政部门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社会各界都要参与到环

保活动中来,树立“环境保护,利国利民”的良好风气。

第五,依靠科技进步保护耕地质量。目前我国农业用化学肥料和农药呈泛滥趋势,化肥和农药

的使用短期内提高了作物产量,但是对耕地的长远保护是非常不利的,科技部门要加大科研力度, 尽快研制无毒、无副作用的替代产品来代替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更好促进耕地的保护。

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粮食问题不仅关系国计民生,而且关

系国家安全,耕地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有效解决耕地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对于推动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只要我们扎实工作,不懈努力,我们的“命脉”一定 会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下去。

根据最新的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报告,截至2008年10月31日,我国耕地只有18.27亿亩,人均耕地只有1.39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据初步统计,全国有9000万亩耕地受工业“三废”污染,每年因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和沙化损失的耕地仍在增加,进一步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程度的空间十分有限,全国耕地后备资源总潜力约为2亿亩,可以开垦成耕地的只有约8000万亩,其余60%以上分布在水源不足和水土流失、沙化、盐碱化严重地区,因此通过开发补充耕地的潜力十分有限。

因此,保护耕地已成为地方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必须坚持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

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基本国情和长远发展目标后作出的重大科学决策。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短缺矛盾日益显现,少数地区仍然存在以牺牲土地换发展的短期行为,滥占乱用耕地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有些地区还比较严重。地方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要按照签订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状,进一步强化政府主要领导的责任,严格考核,实行问责制;要强化约束,严格遵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要搞

好土地开发整理,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综合效益;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积极性,发挥好土地执法监察网络的作用。必须坚持节约和集约用地

我国虽然人多地少,但在土地利用上却表现为利用粗放,浪费非常严重。地方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要科学规划用地,着力内涵挖潜,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依法依规、从严从紧、有保有压、节约集约”的原则,严把土地闸门,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坚决防止粗放浪费、宽打窄用和低效利用土地。要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置政策,依法查处和打击炒地行为。减少农村闲置建设用地,鼓励优先开发利用未利用地和废弃地,挖掘未利用地和废弃地潜力。要加大土地取得、使用和保有成本,遏制新增建设用地盲目扩张。要尽快建立节约集约用地考核制度,实行上一级人民政府对下一级人民政府分级考核,考核结果由国土资源部门定期公布,作为下达土地利用计划的依据。

必须严厉查处和打击违规违法用地

解决滥占乱用土地现象的有效途径,就是严厉查处和打击违规违法用地行为,要让违法成本高于守法成本,使违法者付出沉痛的代价。一要抓好执法监察基础建设,加强基层土地执法机构、队伍和装备建设。建立违规违法案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的工作机制。二要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坚决遏制“以租代征”等土地违法行为。继续巩固扩大土地执法百日行动成果。三要进一步加强国土、纪检、监察、法院、

检察院、公安等部门协同办案的力度,实行多部门联动、互相协调、共同推进。四要加大执法监管责任追究,切实提高办案质量和结案率。对本行政区内发生土地违规违法案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不制止、不组织查处的,对土地违法违规问题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领导责任。

必须坚持建立土地管理长效机制

要通过对土地违法案件发生规律、特点和原因的分析,查找长期制约土地管理的薄弱环节,探索研究批前审查、批中会审、批后跟踪、建后验收的全程监管机制。要加快建立土地执法长效机制,按照预防在先,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的原则,强化土地执法各个环节的工作,积极探索加强基层执法监察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土地执法巡查责任制度、上下联动制度、业务培训制度和问责奖惩机制等,不断提高土地执法监管水平。

1、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三个暂停”

国务院关于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期间“三个暂停”:暂停审批农用地转非农用地;暂停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的种类规划修改;暂停修改新批的县改市(区)和乡改镇涉及土地利用的种类规划。

2、保护基本农田“五个不准”

国务院关于保护基本农田的“五个不准”:不准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法律规定的除外);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范围;除法律规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以外,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和搞林粮间作以及超标准建设农田林网;不准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建设用于畜禽养殖的建筑物等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

3、非农业建设用地“六个不批”

国务院关于非农业建设用地“六个不批”:对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验收不合格的不报批:未按规定执行建设用地备案制度的不报批;城市规模已经达到或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

建设用地指标已用完的不报批;已批准的城市建设用地仍有闲置的不报批;未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建设用地预审的不报批;建设项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不报批。

4、国务院保护耕地发展粮食生产的九条措施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保护区落实到村组、农户和地块。严肃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坚持纠正违规擅自设立开发区面积的现象,对清理出的开发区具备耕种条件的,今年一定要种上庄稼。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植树。开展基本农田保护检查,严肃查处违法占用和破坏基本农田行为。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开发土地,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现有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土地复垦基金等要集中使用,向粮食主产区倾斜,继续增加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新增部分主要用于粮食主产区,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抓紧落实确定一定比例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支持农业土地开发的政策,要尽快把已确定的支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加大粮食主产区减免农业税的力度,扩大良种补帖试点范围和规模,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格制度。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抓好春耕和田间管理,启动优质粮食产业工程。

一、坚持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土地管理法》确定的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制度。通过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和土地利用计划的安排使用土地,严格控制占用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合理利用,从而保证耕地数量稳定

二、强化耕地占补平衡管理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保证耕地总量不减少的重要制度

推广实行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的项目挂钩制度,切实落实补充耕地的责任、任务和资金;加强按项目检查核实补充耕地情况,确保建设占用耕地真正做到占一补一;推进耕地储备制度的建立,逐步做到耕地的先补后占;强化耕地的占补平衡管理,这是耕地保护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三、严格耕地保护执法

四、严格执行城市用地规模审核制度

严格控制城镇用地规模,实行用地规模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建设项目服从城镇总体规划的“双重”管理,充分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逐步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由外延发展向内涵挖潜转变,才能切实保护城郊结合部的耕地资源。

五、建立有效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

建立有效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关键是要认真执行和落实《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确保新增用地的有关费用按标准缴足到位,使新增用地特别是占用耕地的总费用较以往真正有大幅度的提高,从而抑制整个建设用地的扩张。因此,一是要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确定的征地费用标准和耕地开垦费标准;二是要执行好财政部与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确保足额、及时收缴;三是要建立保护耕地利益奖惩和补偿制度。

六、建立耕地保护动态监测系统

首先应着眼于地面人工监测系统,主要是:①加强完善土地变更登记,及时汇总,及时输入,这是信息库更新的重要来源;②建立合理的观察网,进行定期观察或定点固定观察;③建立自上而下校核和自下而上反馈的信息传输体系,以便不断地获取和检验信息。同时,应充分应用现代遥感等高新技术,及时监测耕地变更状况,尤其是城市周围的耕地利用情况,为耕地保护决策和执法检查提供科学依据。

七、引入耕地保护的社会监督机制

第9篇:保护耕地报告

柘汪镇中心小学“保护耕地”实践活动

课题研究报告

柘汪镇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

一 、课题名称:“保护耕地”——柘汪镇耕地现状调查研究

二、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组长:高童(六1班)

课题组组员:秦朝鹏(六1班)、秦咪咪(六2班)、陈迪涛(六3班)、康雪晴(六4班)

课题组分工:

高童:负责活动策划,与指导教师联络,组织活动的开展,负责活动安排等。

秦朝鹏:负责六(1)班的活动组织,负责活动方案的制定。

秦咪咪:负责六(2)班的活动组织,负责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陈迪涛:负责六(3)班的活动组织,负责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康雪晴:负责六(4)班的活动组织,负责活动的经验介绍、宣传等。

指导老师:李志新

三、活动背景:

柘汪镇南面临海,滩涂面积大,人口多,耕地少,近几年来,柘汪镇政府大力发展工业,举起了“工业兴镇的”旗帜,2010年,柘汪

镇的工业总产值突破了百亿目标。工业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工厂占用了大片的耕地,其中的新海石化一期工程就占地上千亩,鑌鑫特钢占地上千亩,光是西棘荡村的塑料颗粒加工厂就有一百多家。现在,柘汪镇有许多村庄只有住的地方,虽然柘汪镇的西部地区还有成片的耕地可种,可也面临着被开发的命运。现在有些村干部甚至在恶意出卖耕地,耕地成了某些村干部的摇钱树。要知道,耕地可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呀!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耕地保护的方针政策,广泛深入地宣称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国情国策,增强社会各界的耕地保护意识,加大耕地保护工作力度,夯实耕地保护基础,促进我镇耕地质量的提高,杜绝浪费土地的现象,我们开展了以“保护耕地、科学发展、自我教育、宣传发动”为主题的耕地保护宣传活动。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

开展耕地保护活动,是培养学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是我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又一课题任务。我们要高度重视,努力争取相关部门支持,精心组织实施好各项具体活动,并及时将活动开展和完成情况总结。

科学用地。建议保护土壤,科学施肥。各班级都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保护耕地的宣传活动,形成广泛宣传氛围。

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意识。制定完善的耕地保护活动

实施方案,开展耕地保护情况调查,分解目标,层层落实。明确耕地保护责任。

五、研究过程

(一)前期准备、宣传发动(2010年10月)

1、制定活动方案,成立研究小组

2、搜集和学习有关土地保护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3、请综合实践活动的专家作指导

4、召开“保护耕地”课题研讨会

(二)深入社区,调查研究。(2010年11月—2011年4月)

1、调查柘汪镇人口数、耕地面积

2、调查柘汪镇耕地现状

3、近几年耕地占用情况

4、调查柘汪镇实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情况。

5、访问社区群众,听取群众保护耕地的呼声。

6、访问柘汪国土所的领导,了解土地执法情况。

(三)深入研究,积累成果(2011年5月)

1、“保护耕地”活动黑板报。

2、印发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手册、宣传单、相关资料等。

3、在开展耕地保护知识竞赛。

4、开展耕地保护有奖征文活动,并在有关媒体上刊登优秀文章。

5、采访活动记录。

6、实践活动图片。

7、调查研究报告。

六、活动感受与体会

为期10个月的实践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边实践边学习,深入课题的研究,积极参与,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得到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1、锻炼了同学们参与社会的能力。活动中,我们学会了搜集资料的方法,学会了调查采访,学习写研究小论文,学会了一些研究方法,为我们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但是在活动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到柘汪镇国土所采访调查,国土所的领导拒不提供柘汪镇建设用地的数据,我们也遇到了一些企业的老板不配合我们调查。这影响了我们活动的开展。

2、通过课题活动的研究,我们提高了环境保护的意识,更加明确了自己身上的责任感和危机感。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浪费土地就是犯罪,18亿耕地的红线不能突破,这为我们每一位中国人敲起了警钟。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唤起全社会的公民共同保护耕地。

3、通过课题研究,我们更加明确,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农民们辛辛苦苦种田,得到的收入却很微薄,农民的耕地被占用,却得不到有关部门的补偿,农民们的耕地肆意被侵占,开发商以很小的代价换取了较大的利益。

“保护耕地”实践活动

柘汪镇中心小学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小组2011年5月12日

上一篇:高空施工安全措施下一篇:运营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