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2013年工作总结

2024-09-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耕地保护2013年工作总结(精选11篇)

耕地保护2013年工作总结 篇1

一、用地保障工作

一年来,我科结合今年开展的“保增长保红线”和“企业发展服务年”活动,积极应对新的经济形势,从保障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创新工作方式,全力保障我市建设用地

1、建章立制,承诺时限。

我科除全面、规范贯彻落实部、省有关扩内需保增长等各项文件精神外,起草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帮扶工作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的通知》(焦国土资〔XX〕95号)。进一步提高办件效率,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简化并规范了建设项目报批材料和建设项目审核程序,着力减少申报用地中的不规范、不完善现象。同时承诺在办理建设项目用地审批过程中,属权限内审批的,凡符合要求的并受理的报件,从受理到办结,均控制在6—8个工作日内完成;属权限外审批的,对符合要求并受理的报件,从受理到上报,必须在4-6个工作日内完成,切实为用地单位提供最优质、最快捷的服务。

2、超前服务,全程跟踪。一是年初组织召开了四城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西部工业集聚区管委会、教育局、电厂、焦煤集团等单位用地计划申报座谈会,及时掌握项目用地意向,并要求各辖区分局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超前介入,帮助把好产业政策关和节约用地关,为加快审批创造了条件;二是建立台帐,全程跟踪服务。今年我市中央投资项目、省重点项目、8511项目、1074项目、市重点等各类重点项目141个,为及时掌握每个项目进展,我科建立项目日报制,每天将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统计,建立了用地服务台帐,从项目用地预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各个环节进行全程服务。并指派专人做好有关建设用地申报工作,加快了项目建设用地审批进程,推动项目早日动工。同时还抽派专人到市重点项目联审联批办公室工作,积极指导用地单位手续办理,积极主动服务我市各类重点项目用地;三是加大和省厅、市财政、劳动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尽可能缩短取到批文时间。针对XX年未批复的用地项目,一方面积极与省厅沟通协调,专人吃住郑州,跟踪办理,及时掌握用地项目报批进度,另一方面提前向政府汇报已批项目情况和需缴新增有偿使用费情况,协商财政部门及早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多次和劳动保障部门协商出具被征地农民社会劳动保障审核意见等等。截止目前,XX年全市上报的68个批次用地,单选4批已全部获省政府批准,其中市区新增费亦全部缴纳完毕,确保了焦作煤业合晶科技、20万吨离子膜烧碱、南水北调安置小区、焦作市看守所等一批省、市重点项目用地。国家、省、市各类重点项目有104个用地手续已办理完毕,办结率为73.8。已审查上报用地报件16个批次(其中市批农转用3个批次,上报征收12个批次,单独选址项目1件),面积达303.8179公顷(合计4557亩),另有“职教园区一期”、“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厦工工业园区”等4个已上报至省国土资源厅;9个市局正在审查,近期即可上报省厅,9个县(市)局和分局正在组织报件,15个项目正在申报立项

3、严格建设用地报批材料审查及批后报备。首先是严格按照建设用地审批集体会审、会签制度对建设项目报批材料进行的审查,通过相关业务口审查会签制度的实施,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用地的审查程序和审查质量;其次是坚持落实各业务口会签通过后再办理制度,杜绝走形式,确保每个建设项目的审批都能作到公开和公正,准确无误;三是严格建设用地报备制度。各县(市)在国家、省批准建设用地后10内向省报备相关电子文字、图件等数据材料,为进一步强化征地批后监管提供有力保障。

(二)强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努力构建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

一是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从源头上抓好节约集约在计划上,严格计划管理,禁止超计划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严禁向国家产业政策明令禁止类项目供地。在布局上,引导企业向工业集聚区集中,以集中促节约。二是切实加强节约集约用地管理。依照节约集约用地标准,用投资强度、投入产出效益、建筑容积率等指标控制土地利用,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不断盘活已批未用土地,起草下发了《关于转发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批而未征和征而未供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对全市土地“批、供、用、补、查”进行了调查摸底,经市政府同意出台了《关于焦作市批而未供土地专项清理工作方案》,允许将批而未用土地置换给急于落地的项目。三是优先保障民生用地。对关系民生问题项目用地,优先保障,供地程序上实行“绿色通道”,随到随批,保证了廉租房、新区医院、工业聚集区安置房等项目供地。四是优先保障市重点工业项目供地。完成了南水北调小区、中兵光电园、醋酸丝、多晶硅、佰利联等工业重点项目的供地工作,共出让土地18宗(其中挂牌11宗,协议出让7宗)面积共计1505亩,收取土地出让金12521万元,划拨土地3宗面积135亩,办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17宗,涉及土地面积达334亩。

(三)完善规范征地相关制度,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权益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市原有土地附着物补偿标准已不适应当前的实际情况,为保护地上附着物所有权人的权益,根据我市目前的物价水平,参考外地市实施的附着物补偿标准,我们起草并报政府出台了《焦作市建设征收土地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较大幅度提高了附着物补偿标准;同时针对实际征地过程中出现的同地不同价,征地价格随意强等导致征地难等问题,对XX年征地区片地价成果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征地区片综合地价中增加了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使得被征地农民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二、耕地保护工作

(一)、强化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

今年我市首次将耕地保护责任目标从政府综合目标考核体系中单列,市政府与六县(市)、五区政府签订了XX年度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耕地保护的政府责任。同时出台了《焦作市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细则》,对耕地保护的各项责任目标进行了量化分解;成立了由贾书君副市长任组长的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考核领导小组,确定由领导小组每年11月对各县(市)区贯彻落实《耕地落实保护目标责任书》情况进行考核,评定考核等级,并对各县(市)区年度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排名,实行奖惩。

(二)、开展全面自查,认真备检

今年,为迎接省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期中考核、部XX年度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省政府对XX年度省辖市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检查及国家三部(局)对XX年度省辖市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检查,我科及时向市政府做了专题汇报,按照“规范化、高标准”原则,规范内业档案资料,制作了焦作市耕地保护宣传片,并从目标责任制落实、耕地保有量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情况等九个方面认真进行了自查,向省厅报送了《关于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的报告》(焦国土资〔XX〕29号)。对全市XX年11月1日至XX年12月31日内经依法批准占用耕地的非农建设用地耕地占补平衡项目进行了清查和汇总,于XX年3月上报省厅《焦作市国土资源局关于XX年度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工作的报告》(焦国土资〔XX〕31号),对全市XX年度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工作进行汇总、分析。4月10日顺利通过了部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组对修武县XX第八批乡镇建设用地占补平衡项目进行了抽查。4月21至22日顺利通过了省政府对我市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的检查,检查组调阅了修武县、博爱县国土资源局耕地保护部分资料,实地查看了修武县基本农田补划现场和博爱县补充耕地现场,对我市耕地保护近年来取得的工作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3月份,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统计局下发《XX年度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检查工作方的通知》(国土资发〔XX〕33号),根据通知要求,我科及时向市政府进行了汇报,成立了由市政府牵头,国土局、农业局和统计局组成的迎检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详细的迎检工作方案,认真进行了自查并代市政府起草了《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XX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的自查报告》(焦政文〔XX〕41号),制作了耕地保护专题片和宣传展版,建立了《焦作市XX年度补划基本农田登记台账》、《焦作市XX年度耕地占补平衡台账》、《焦作市XX年度补充耕地储备指标划转登记台账》、《焦作市XX年度占补平衡情况统计台账》、《焦作市XX年度耕地占补平衡项目验收情况统计表》、《焦作市XX年度建设用地台账》和《焦作市新增耕地台账》等相关台账,5月30至31日,国家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检查组对我市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组听取了市政府和孟州市耕地保护专题汇报,查阅了市本级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的相关资料,并对孟州市基本农田补划现场、国投项目区和补充耕地现场进行了实地查看,同时又对我市黄河滩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进行了视察。由于制度健全、措施得力、落实到位,我市耕地保护各项工作得到了部、省好评,为河南省名列全国第二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其他工作

(一)积极组织开展“保增长保红线”和“企业服务年”活动

今年按照省厅和上级部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我局从四月份起先后掀起了“保增长保红线”和“企业服务年”活动序幕,作为两活动的组织牵头科室,我科先后研究起草了《焦作市国土资源局保增长保红线工作方案》(焦国土资XX86号)和《焦作市国土资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帮扶工作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的通知》(焦国土资XX95号)。确定了两项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时间安排、方法步骤和保障措施。还编印国家、省、市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政策文件宣传册600本发送局属各单位、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用地单位手中,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同时借助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全方位地宣传。截止日前,共编发工作简报编发25期,省厅刊登6期,配合法制室举办了保增长保红线“多氟多”杯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电视知识竞赛,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其次以“双保”和“企业服务年”活动为契机,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和分包单位,深入各县(市)、区、及重点企事业单位,听取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和重点企事业单位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和及时解决,受到了用地单位的一致好评。

(二)、积极落实并完成政府和其它部门交办督办协办的各项工作

完成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八个提案的答复和反馈工作;认真落实上级部门督办交办等各项工作的落实及材料上报工作。

(三)、狠抓科室内部管理,着力提高科室人员业务水平

今年以来,我科以“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为契机,狠抓科室内部管理。通过认真的学习、针对科室存在的工作效率不高,内部管理散乱等问题集中查摆、并进行了剖析和整改,全科人员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观,服务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同时,注重业务学习,采取集中学习和讨论的形式,对土地新政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人员综合素质。今年我科狠抓信息写作难这个薄弱环节,注重捕捉信息和加强学习。全年我科共完成信息篇,其中国家级信息篇,圆满完成了市局下达的任务目标。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明年工作打算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XX年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和领会新政策的深度还不够,缺乏破解难题的具体措施和办法,部分工作程序还不够规范,保障经济发展的管理和服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还不够解放,工作效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明年的工作中不断探索研究,着力解决。

(二)明年工作打算

明年,我科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围绕“双保”,做好用地与耕地保护的各项工作:

1、用地保障工作

(1)继续做好省市重点项目特别是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项目的用地服务保障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项目及时落地;二是要严格用地供应审查,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定额标准供应土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防止浪费滥占土地;三是大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为产业集聚区、省市重点项目提供用地保障;四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利用的新思路及方式,大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积极探索、破解征地难问题。根据目前征地难、进地难的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破解办法;积极推进农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流转,并建立一套完善的操作模式和运转流程。

2、耕地保护工作

(1)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考核的共同责任机制,落实奖惩政策,将耕地保护责任社会化变成日常的工作。

(2)强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做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库的建立入库工作;续加强XX年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监管工作;继续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大耕地储备库建设保证城市建设用地;,积极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在各县(市)试点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耕地保护2013年工作总结 篇2

日前, 为强化重点污染源监管, 根据《“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国发[2011]26号) 的要求, 环境保护部决定开展2013年国家重点监控企业 (以下简称“国控源”) 名单动态更新工作。通知要求各省级环保部门以2012年国控源和已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并联网的企业名单为基础, 结合2011年环境统计数据库、2012年竣工的新、改、扩建工业企业项目、减排项目清单和排污申报核定实际情况, 组织开展本辖区国控源名单动态更新工作。其中, 皮革鞣制加工和皮毛鞣制加工企业作为废水重污染行业企业, 被列入国控源名单。

东丰县耕地保护工作有成效 篇3

1.抓宣传促认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十分注重宣传教育工作,着力于“三性”,注重全社会耕地保护意识的提高。一是注意多样性。近年来,特别是今年“6.25”东丰县书写278条标语、制作42条横幅、印发宣传资料5万余份、出动宣传车辆14台次、召开会议培训15次、政策咨询台21处等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宣传土地基本国策国情和法律政策,增强人们依法保护耕地的自觉性。二是突出重点性。我们把宣传的重点放在各级政府领导上,围绕“宣传领导,领导宣传”做文章,借国土部门协助各级政府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之机,向领导宣传了耕地保护目标的重要性、主要内容、考核指标,以及考核结果的奖惩措施,让领导宣传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以增强各级政府保护耕地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讲究针对性。抓住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权属调查、公示公告、征求意见的机会和项目建设前后的状况对比,宣传农田整理、耕地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方法、作法成效,调动广大农民耕地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

2.抓制度促管理。制度即规范,制度管长远,具有长效作用。一是健全了目标责任制,协助政府落实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各级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的规定和要求,结合东丰县实际,积极争取县政府出台了《东丰县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对各项考核内容进行了细化量化。在年初召开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各乡(镇)政府向县政府递交了耕地保护责任状,明确了各乡镇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工作负总责,一把手负总责,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为加大管理力度,保护面积不低于88048.88公顷的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建立基本农田听证和公告制度,接受社会监督。今年国家级重点干道吉林至草市段公路工程项目共占用东丰县耕地232.2公顷,其中基本农田150.3公顷通过对这些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地块位置、范围、面积等情况以及调整补划方案、调整的原因、理由,对相关人和公众利益产生的影响等都进行了听证和公告,保证了基本农田与耕地数量和质量及其合理布局,做到了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三是建立并实行了基本农田保护动态巡查制度,加强了全县耕地的动态监测。县政府为此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动态巡查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巡查的责任主体、区域范围、巡查内容与巡查工作要求,建立了耕地与基本农田增减变化台账。同时,建立了动态巡查台账登记制度,对巡查时间、巡查路线、巡查情况记录与巡查人员如实进行台账登记,并且把基本农田保护动态巡查的情况作为考核各乡镇国土部门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主要指标,作为年度评先、奖惩的重要依据。四是落实好耕地占一补一制度,严把建设占用耕地的审批关,切实做到农田保护“五不准”。凡属建设占用耕地与基本农田的,一律先行审查耕地补充方案是否落实,占补是否平衡,项目选址是否符合规划,农田补划方案是否可行,耕地开垦费是否依法征收,保护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我们严格按此计划执行,未超计划批地。与此同时,今年我们还加大了耕地开发的力度,共完成了19余公顷耕地的开发复垦任务,并纳入了全县耕地指标储备库,保证了我县项目用地的顺利报批,实现了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既保护了耕地,又保障了我县经济的发展。五是对基本农田保护标志实行了统一设计、统一规格、统一内容、统一编号、统一材料“五统一”使用和管理制度。重新粉刷规范标志牌231块,完善了基本农田日常管理与维护,落实了管护措施和管护责任。基本农田保护标志和基础资料日益完善。所有这些制度的实施,极大地推进了东丰县耕地保护工作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社会化迈进。

3.抓建设促保护。保护耕地,不光是保护数量,更重要的是通过土地整理提高耕地质量,即以建设促保护,这是耕地保护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工作上,我们始终做到了“四个结合”:一是坚持把基本农田土地整理与基本农田保护相结合,以提高耕地质量和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为核心,促进耕地保护工作;二是坚持把基本农田土地整理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增强了农民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三是坚持把基本农田土地整理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相结合,把土地整理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对村庄脏、乱、差、散进行综合整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四是坚持把基本农田土地整理与农村土地政策结合起来,始终考虑农民意愿和切身利益,开展土地整理项目建设。以土地平整为平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建立优势农产品版块、农业机械化创造条件,为建设特色农业与现代农业服务。今年,我们准备争取国家、省级投入资金用于吉林至草市段公路项目占用耕地的表土剥离约46.4万立方米用于基本农田土地整理,改造中低产田约300公顷。东丰县的表土剥离改造中低产地的做法已经得到省厅的高度重视,准备向全省推广。今年东丰县现已基本完成了东丰镇双全鸭场等土地开发复垦项目建设规模25公顷,县级资金投入213万元,增加耕地面积19公顷;我们还克服诸多困难完成了省级投资横道河水毁耕地土地整理项目的申报工作任务,增加耕地规模约227公顷,资金规模约554万元。目前我们已经完成该土地复垦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勘测、选址、立项、可研规划设计等。这些项目的顺利争取与实施,将对东丰县耕地保护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机制上,实行了管制与激励并用,把基本农田土地整理工作纳入政府耕地保护目标之中予以考评,实现了单一的责任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转变;把土地整理项目建设的好坏与经济投入直接挂钩,对完成基本农田好的乡镇,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上优先安排,在建设用地指标上优先考虑;对完成不好的暂停安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4.抓保护促发展。实行基本农田土地整理是主动型保护耕地的重要手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点。我们始终把基本农田土地整理与高产农田建设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把它当作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今年以来,我们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要求,依托项目建设,全面实施了以“土地平整,灌区整治,农田保护,新村建设”为主要的基本农田土地整理,紧扣“土地整理方格化,水利设施标准化,田间作业机械化,防护林带网格化,村庄环境美化绿化”进行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目前,那丹伯镇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规模1250余公顷,省级资金投入1704万元,基本农田保护面积900公顷,新增耕地42公顷,共涉及向阳、双鸭子等6个行政村。通过艰苦努力,一批水利设施基本配套、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农业生态环境较优、农业生产效益较好、初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要求的高产农田已基本形成,各项配套建设全面展开,山水林田路进行综合整治,村庄环境整治初见成效。整个项目区,已经初步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村庄美、面貌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雏形。

5.抓合力促转变。耕地保护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法律性强,情况复杂,难度很大,是一项综合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作为国土部门更是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紧紧围绕“三个转变”下功夫,即如何把耕地保护由国土部门唱“独角戏”转化为全社会的“大合唱”;由责任型向责任与激励相结合的转变;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一是樹立典型。对耕地保护工作做得比较突出的那丹伯等乡镇,在土地整理项目的安排与建设、专项资金的安排上予以优先考虑和倾斜,以此激励耕地保护工作的积极性,起到了典型引路的示范作用。二是严格执法。各乡镇国土部门全方位地开展土地执法。通过执法百日行动,清理闲置土地、整治砖瓦窑用地等专项整治执法活动,严查非法占用耕地、破坏基本农田案件,有的移送司法机关,对捍卫法律尊严、坚守耕地红线起到了保障和威慑作用。

耕地保护2013年工作总结 篇4

文网

耕地保护开发处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要点2010-06-27 22:48:07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耕地保护开发处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要点耕地保护开发处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要点(2)

二oo九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要点

耕地保护开发处

二oo九年,我处在局党组和分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10县(市、区)同仁和兄弟处室的大力支持下,全处同

志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克服了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双重压力和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预定任务,现将2009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耕地保护工作

1、按照年初省政府与市政府签定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中的有关指标,完成了十县(市、区)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的中基本农田保有量、耕地保有量等有关指标的分解,市政府与十县(市、区)主要领导签定了《太原市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

2、由我处牵头组织市局相关处室会同市农业局、市统计局相关处室组成联合检查组,于4月8日至10日对全市十个县(市、区)2008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束后,将检查结果报市政府和省厅,并进行了联合通报。

3、接受了山西省2008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检查和国土资源部

等三部局检查组2008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抽查,完成了接受检查的资料、数字收集、汇报材料的起草、相关部门及市政府和各县(市、区)的协调接待等工作。

4、为进一步加大耕地保护的宣传力度,按国土部新标准更新和完善基本农田保护标识,针对多数县(市、区)经费不足的情况,我处申请市政府对十县(市、区)补助资金153万元,用于基本农田保护标识的更换和完善,经市政府批准,资金已下拨,更换和完善工作正在进行。

5、由我处起草并报市政府批准后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了《太原市县级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为下一步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切实保护好耕地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1、组织水利、财政、农业等有关专家对2009年第一批市级投资基本农田

整理项目的初步设计和预算进行了评审论证,项目总面积亩,计划总投资万元,报市政府批准后,会同市财政下达了投资计划,现正在实施中。

2、完成了对阳曲县凌井店乡东郭湫村基本农田整理申报项目和古交市岔口乡关头村基本农田整理申报项目的踏勘;组织水利、财政、农业等有关专家对以上2个项目的初步设计和预算进行了评审论证,项目总面积亩。

3、组织相关专家组成验收组,完成了对省厅委托的万柏林区化客头街办土地整理项目亩的竣工验收工作;组织相关专家组成验收组,完成了对尖草坪区2006年市级投资基本农田整理项目963亩、万柏林区2006年市级投资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亩的验收工作。

4、会同建审处、整理中心完成了万柏林区、迎泽区申报的2009年占补平衡土地本文来源:公务员在线http://开发整理项目的现场踏勘和初步审查工作,经局长办公会研究已确定了2009年万柏

林区、迎泽区2个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总面积亩。

5、制订了《太原市用于“占补平衡”补充耕地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立项程序》。

6、按照省厅要求,督促县(市、区)上报了国家级、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整改报告。

7、按照省厅新的耕地地占补平衡项目管理办法,向省厅申报了占补平衡项目立项申请。

8、组织进行了对《古交市原相、下白泉村补充耕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

(三)其它工作

1、为重点工程服务,积极支援省市重点工程建设。2009年1至3月份,先后为重点工程补充耕地亩,主要包括小店区2009年第一批次、2009年报国务院批次等。

2、理顺了工作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我局从2006年4月耕保和建审分

处后,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和省厅相关业务处室在职能上对接。为明确职责,规范管理,加强组织协调,按照省厅耕保处、建审处职责分工,经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我处将占补平衡项目及新增耕地的入库登记、备案、牵头占补平衡项目的竣工验收,以及易地补充耕地项目的合同管理与规范等工作移交建审处。

3、牵头组织召开了全市耕地保护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备案和信息系统应用会议。传达了省厅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我市耕地保护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备案等工作。

4、牵头组织了全市10县(市、区)基本农田上图成果初检,起草了《太原市基本农田分析报告》。

耕地保护2013年工作总结 篇5

为切实保护耕地,保障基本农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农业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章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签订本责任书。

一、签订本责任书双方

责任监督方:关口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

责任承担方:村(居)(以下简称乙方)

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根据甲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要求,乙方辖区现有耕地面积为亩,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亩,计幅保护块;耕地面积在内要稳定在亩,基本农田保护块的地力等级在内有所提高。

三、保护措施

1、设立保护标志,明确保护范围,建立基本农田地力等级“一年一评”制度,建立健全保护档案,向承包耕地及基本农田的单位或个人发保护通知书,落实保护责任。

2、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监督检查制度,有组织有计划地定期检查农田情况。

3、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划定的保护片,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改变或者占用。国家能源、交通、水利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确需占用基本农田,涉及农用地转用或者征用土地的,必须经国务院批准,并补划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其中涉及耕地的,按“占一补一”的要求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4、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农田保护片内建窑、建房、建坟、挖沙、采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活动;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基本农田;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承包经营基本农田的单位和个人连续2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基本农田;提倡、鼓励和引导农业生产者对其经营的基本农田施用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保持和培肥地力。

四、双方权利与义务

甲方定期对乙方基本农田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审核乙方基本农田保护片规划的调整补划方案,统筹组织基本农田建设。

乙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本村内基本农田保护、建设和管理的全面实施工作,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利用、用养结合、严格保护”的方针,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地力不降低,防止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定期向甲方报告基本农田情况,及时回报并制止违法占用和破坏基本农田的行为。

五、奖惩事项

1、乙方在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甲方给予奖励。

2、乙方在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中,玩忽职守,导致基本农田被侵占、破坏的,除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外,追究保护责任人行政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六、本责任书一式两份,经双方签字后生效,本责任书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关口镇人民政府(盖章)代表(签字):

乙方:关口镇村(社区)(盖章)代表(签字):

耕地保护2013年工作总结 篇6

为深入开展冬季安全生产大检查,促进各级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提升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增强员工安全、责任意识,确保继电保护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根据公同对冬季的部署,结合继电保护实际,计划及总结如下:

一、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12年12月25日至12月27日),12月25日继电保护组织召开冬季安全检查动员会,2009年设备投产以来,已经安全稳定运行4年,对保护重要板件是严峻的考验,保护专业设备点多,包括通讯、自动化、电测、直流及新设备改造等,摸清设备安全底数是关键,安全生产任务繁重,为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确保继电保护设备的稳定,开展保护冬季安全大检查自查自纠工作,重点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查危险源的整改落实、查安平问题的整改,针对暴露的问题进行整改,不能整改的制定相应措施,列入计划创造条件更新改造。

二、第二阶段:对标检查(2013年2月1日至2月28日),2月1日成立继电保护冬季安全检查工作小组

长:王景东

成 员:李辉 张健全 杜来利 常宽 庄颖慧 于超 戚静波 冶金鑫 自查内容:

(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重点自查结合机组维护的特点,开展如下工作:

1、安全教育执行情况,开展继电保护“无违章”活动,深入现场,结合具体工作。

2、排查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情况,积极开展班组三讲一落活动,将安全措施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实现四不伤害目标。

3、查“冬季安全检查项目”落实情况,实际工作中是否存在习惯性违章现象。

4、规范继电保护作业人员行为,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班组安全目标。

5、查“重大危险源管理、继电保护日常维护、消缺、检修、值班”工作中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6、组织安全、危险点分析预控培训学习,完善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演练及备案等工作。

7、查安全活动开展情况,结合具体实际,认真学习事故通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思想。

(二)自查继电保护作业现场管理,执行有关安全规程、规定、措施的情况

8、作业场所工具及劳动保护用品配备是否充足,执行“两票三制”、继电保护安全措施票是否良好;

9、执行继电保护年度“两措”项目计划的情况;

10、执行“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的情况;

11、安全工器具的使用与管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类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措施的落实情况;

12、设备技改计划、方案、科研编制、工程实施前情况。

(三)查思想;

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实际工作中是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

(四)继电保护设备管理上,设备状态是否良好;

按计划安排继电保护定期工作,提前安排清扫、消缺、维护、值班等工作;完善各种记录,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率、投入率达到100﹪,检查保护设备的接地电阻符合要求,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认真清理、整改、及时消除。

检查“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发现问题整治要及时,进一步梳理和确认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行为,确保问题查找准确、不遗漏。对检查发现的“非法违法”问题,立即组织整改,对突出问题,要逐项制定整改计划,做到整改方案、责任、时限、措施和资金“五落实”,对涉及“三同时”验收、以及重大危险源评估、备案等工作,安排专人过程跟踪监督,彻底消除非法违法行为。

(五)贯彻落实情况

为了使继电保护冬检卓有成效,杜绝走形式的现象发生,一是专责人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结合实际工作追求实效;二是总结分析发生不安全现象的原因,以冬季安全大检查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对设备的检查力度,抓好各项检查工作;三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是思想到行动,专项整治,使继电保护设备安全状况处于可控在控;四是加大对安全工器具的检查,严格按照安全工器具管理办法执行,建立健全了安全工器具台帐;五是严格执行工作票及危险点分析,规范行为,杜绝无票作业。日常定期工作紧紧围绕如下重点:

1、班组每周组织员工巡视检查设备,发现问题以派发任务单的形式,实施整改。

2、确保管辖设备区供水设备严密不漏水,对户外供水、供暖管道旁的设备经常巡视检查,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缺陷及时予以处理。

3、工作场所的暖气系统做到经常检查,发现缺陷及时通知设备部综合专业进行处理。

4、通讯系统设备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投入电加热设备,蓄电池室保持25度,确保电池工作的最佳状态。

5、检查网控室屋顶、室外端子箱的密封、电缆沟道的排水情况,确保积水造成的事故。

6、管辖设备区,电加热设备进行普查,使之能正常投入运行,应经常打扫设备卫生,工作场所楼梯做好防滑措施。

7、继电保护要严查人员习惯性违章行为。如现场不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不按要求办理工作票等等。

8、经常对保护装置隐患进行排查,如有无发热、异响、抖动等异常告警等。工作场所防护栏、栏杆、盖板、刀闸、电加热等是否完好、有无跑冒滴漏等异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9、落实规章制度,主设备重点部位、重大危险源的应急预案,网控室、电子间、电缆夹层、综合管廊、通讯机房、直流室、室外控制箱、等场所的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经常监督检查。

10、严格实行“两票三制”,特别是雨雪天气要加强户外设备的检查,防止室外设备出现放电等现象。发现问题根据应急预案及时处理。对有缺陷但暂时无法处理的设备要重点检查,演练应急预案,提高处理事故能力。

11、对保护室设备区全方位封闭,对损坏的门窗、玻璃进行全面更换,需要经常开关进出门挂上棉帘。

12、保护管辖区设备、暖气管道进行全面放水。

13、对于使用电取暖的场所,下班时关闭电气设备,防止火灾。

(六)严格“两票”管理和安全工器具的检查

“两票”审核上认真把关,加大施工现场的检查力度,不定期地对工作票进行检查,习惯性违章得到有效遏制。

(七)活动的检查情况

班组组织检查的重点是活动的开展、人员的认识、责任落实、保护设备、通讯设备、自动化设备、电测设备,特别确保电测设备无故障及隐患,计量装置确保精度,人员检查到位,确保无差错。

(八)隐患查找和整改情况

#

1、#2机组电子间保护设备检查,盘内封堵进行了完善,6.3米电子间保护室内空调滤网积尘,及时进行了检查清理,#

1、2机励磁室空调滤网定期进行了清理,通讯、自动化设备纳入定期维护监督检查项目,按计划进行了检查维护。

完善了220KV网控室、附属设备直流室空调运行是否良好定期检查制度。

对厂用ECS系统设备后台服务器进行检查维护保养。6KV厂用开关综保装置检查维护,经过对厂用微机综保装置的隐患排查,发现厂用电动机73台次微机综保装置过热保护软件版本需要升级,因需要在设备检修时进行,及时申请将过热保护由掉闸方式改为信号方式运行。

机组故障录波器与线路故障录波器,管理机与录波单元通讯有时出现中断异常,经过与厂方技术研发沟通,对软件版本进行了升级,消除了通讯异常安全 隐患。

三、第三阶段:整改总结(2013年2月1日至2013年2月28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此次秋检查活动中,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还存在不足。对冬季安全检查活动的基础资料还需精细化管理,工作做得还需进一步规范。

设备的管理、维护还有待加强,生产人员的作业行为还不够规范,安全规章制度贯彻落实还不到位,安全文化知识掌握较少,对活动的开展认识需进一步加强。检查情况详见附表1

设备工程部继电保护

耕地污染及耕地保护途径探析 篇7

近20年来, 在我国一些地区 (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 , 耕地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地膜及工业污水灌溉, 一方面, 污染物在土壤中大量残留, 土壤受到有毒、有害物质的侵蚀, 原有的理化性状恶化, 生产潜力丧失,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种群结构发生改变, 耕地的生态功能受到严重侵害。另一方面, 由于土壤理化性质恶化, 耕地生产能力下降, 影响作物生长, 造成农作物减产, 经济效益下滑, 耕地的复种能力随之下降, 部分耕地甚至丧失了耕作能力, 粮食及其他农产品食用安全受到威胁, 直接影响人类健康。耕地污染主要表现为土壤污染, 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 它需要对农作物进行残留检验或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实验, 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确定。污染物容易在耕地土壤中不断积累从而超标。耕地污染诸如重金属污染、地下水污染等一旦发生, 往往难以消除和恢复, 并且治理耕地污染所需的成本高, 周期长, 有时要靠换土、淋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决。总之, 耕地污染会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我们必须时刻绷紧防止耕地污染这根弦不放松。

1 耕地污染的来源途径

1.1 工业生产中排放的“三废” (废气、废水、废渣) 以及交通运输工具排放的各种废弃物

许多工厂产生的“三废”没有达到环保处理要求就超标排放, 将直接污染土壤, 特别是化工、造纸等重污染行业的废水污染尤甚。有毒的气体、污水、废渣等污染物直接或间接地向耕地土壤排放, 当其超过耕地土壤环境容量时, 就会打破耕地土壤内部系统的平衡, 土壤的理化性状将逐渐恶化, 耕地的生产潜力会逐步丧失, 从污染的耕地里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将危害人畜健康。

1.2 农田长期、过量地使用化肥、农药及农用地膜

近20年来, 随着化肥的推广使用, 农民在大田里施用的化肥量呈递增趋势。过量地使用化学肥料, 主要表现为氮、磷、钾3种元素比例失调, 氮肥过量, 磷、钾肥不足, 肥效持久且无公害的有机肥及作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严重不足。长期、过量地施用氮肥, 使土壤理化性状改变, 土壤板结, 通气、透水性差, 肥力下降, 影响作物生长。长期、过量使用农药, 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危及了害虫的天敌, 长此以往, 形成恶性循环, 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由于生物的富集作用, 长期、过量地使用化肥、农药对农产品也会有污染, 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农用地膜具有提高地表温度, 保持土壤水分等优点, 被广泛应用于作物栽培, 但由于地膜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 在自然状态下难以分解, 长期使用地膜的农田, 随着地膜残留量的增加, 会使土壤的透水、透气性变差, 阻碍农作物根系发育和对水、肥的吸收, 影响大田机械的操作, 造成耕地的“白色污染”和农作物减产。

2 耕地污染防治途径

2.1 积极宣传, 增强“惜土”意识, 造福子孙后代

首先, 要开展国土危机教育, 更新传统观念, 唤起人们对土地问题的忧患意识, 增强国情、国策和法制观念,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建立起强大的自我约束和社会监督机制。其次, 是增强全民族的“惜土”意识。中国政府已将每年的6月25日确定为“土地日”, 每年通过宣传活动, 采用口头讲解, 版画宣传, 典型引路, 形象教育等形式普及土地资源知识, 集中力量大抓, 统一部署, 全面动员, 造成强大的声势和社会舆论。第三,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有计划地利用多种形式举办土地法规知识培训班, 对乡村干部进行重点培训, 土地部门应积极主动地与教育部门配合, 从基础抓起, 在小学搞国土观念教育的试点, 总结经验逐步推开。

2.2 加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与评估, 推进耕地污染防治与保护的立法步伐

针对我国耕地资源匮乏的现状, 建议尽快展开全国农业用地污染源普查, 为保护耕地, 防治耕地污染提供原始、详实的资料, 供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耕地污染防治法时参考。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耕地, 在城镇建设及规划工程项目建设时, 国土、规划、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应切实履行自身职责, 把保护好耕地放在工作的首位。上项目时要做好环保论证, 重度污染的工业项目不得批准上马, 严防假借建厂之名囤积、蚕食耕地。

2.3 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及测土配方施肥工程, 引领农民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及地膜

耕地保护2013年工作总结 篇8

发布时间:2013-2-20 9:05:32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2013年是我市深入贯彻实施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宏伟目标的开局之年,也是继续围绕我市十二次党代会制定的全面推进“六个”加快战略,努力实现“两个基本”和“四好示范区”总体目标的重要建设年。为此,全市环保部门必须将牢牢抓住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工作主题,按照我市今后五年加快建设生态文明行动纲要提出各项工作任务为目标,在整体思路上:更加注重生态文明考评体系的完善强化,将主要生态建设任务和环境治理工作纳入各地总体发展考核目标,真正形成多部门共同推进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更加注重强化源头把控,不断优化区域生态功能和产业布局,严格实施项目、空间、总量、质量四为一体的准入机制,完善项目公众参与制度,努力实现项目建设中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有机结合;更加注重区域行业环境整治提升,通过综合治理,达到区域、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适度、布局优化、工艺改进等工作目标,努力实现区域行业的转型升级;更加注重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不断优化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坚持履行区域重大环境问题协调和督查工作职责,努力实现各地政府在环境保护中取得真正实效;更加注重提高环境监管精细化、规范化水平,全面落实环境监察执法网格化责任体系,加快推进移动执法、溯源执法等工作机制,努力实现环境监管震慑违法行为的强大推动力;更加注重突出企业主体责任,通过开展专题培训、推进重点企业加快环境信息公开、实施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等方式,努力实现企业自觉履行环境管理各项要求;更加注重工作机制的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引入环境保护第三方监管机制,努力实现环境管理向市场化、社会化等多元模式转变;更加注重突出公众参与机制,拓展重点区域、行业环境信息发布内容,引导公众参与各类生态创建,努力实现全社会共建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良性局面。

(一)以严格开展和落实环评制度为前提,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源头监管,着力实践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境管理新理念。以修编完善新一轮全市生态功能区划为龙头,切实按照生态功能区划要求落实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推行项目、空间、总量、质量四位一体的准入机制,严把项目审核关。引入重大敏感项目咨询评估决策制度,充分考虑项目产业结构、规划选址、污染物公众敏感程度等因素,力求通过前期专家咨询把关、公众广泛参与等工作,使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社会和公众基础。强化项目过程监督、回顾性评价等工作制度,重点解决部分项目批建不一等突出问题,并对环境违法现象严重、区域或流域环境质量不能达到功能区划要求、突出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区域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和“区域限批”。

(二)以重点区域和重污染行业深化整治提升为突破口,着力推动和谐发展之路。在重点区域整治方面,切实落实国家、省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十二五”工作规划要求,制定出台我市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重点推进临港、化工区域大气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加快实施一批涉及化工、煤场、码头等污染源防治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治理工程,重点消除恶臭、挥发性有机物、作业运输扬尘等公众反应强烈的污染源,切实改变当前我市临港、化工区域环境面貌。在重污染行业治理方面,在完成2012电镀、印染行业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基础上,2013年重点开展化工、造纸、铸造、再生金属熔炼、废塑料再生利用等行业环境治

理工作,通过强化项目提标改造、总量控制、节能减排指标约束等“组合政策”的实施力度,进一步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防止产能过剩行业扩张和重复建设,助推区域转型发展。在危废整治和监管方面,继续加快危废产生和处置单位的“双达标”创建工作,提速完成“十二五”整治目标并通过省级验收,全面开展生产化学品环境情况调查工作,逐步建立危化监管和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在农村生态建设方面,通过优选并建立治理效果好、推广程度高的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库,逐步形成以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为龙头、市县两级财政配套并引导社会各方投入等为补充的建设投入格局,不断推进我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

(三)以完成污染减排目标为重点,着力改善区域整体环境质量。加快实施我市“十二五”第二批污染减排重点工程,包括新扩建污水处理厂工程4个(鄞州鄞西、滨海,北仑岩东、宁波杭州湾),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9万吨;新建污水主、支管网,全市提高污水处理负荷约5万吨;完成8台共计600万千瓦机组断旁路工程,11台共920万千瓦机组脱硝工程;并再次推动全市固废、医疗危废等处理设施扩容建设。持续加大监测监控工作力度,研究出台《宁波市电煤环保管理规定》,建立煤耗量月报分析制、硫份监督性监测制、电厂减排绩效公告制等措施,确保污染减排目标圆满完成。深入开展清洁空气、清洁水源等专项治理行动,并全面启动清洁土壤行动计划:完成三年三期城市“禁燃区”建设并向有关县(市)延伸,稳步推进“黄标车”鼓励淘汰政策制定及高污染车辆限行试点工作,加快落实城市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目标考核机制,综合整治城乡结合部垃圾无序焚烧现象,着力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继续高度重视饮用水源地和区域地表水保护工作,提高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巩固内河整治成效,实施水体调控和水质常态维护,提升内河水质和景观效果;出台全市清洁土壤行动方案,推进土壤污染修复试点示范工程,逐步提高重点区域土壤环境质量。

(四)以建立高效、科学、公正的环境监察监控能力为基础,着力营造区域环境和谐安全的社会效应。深入贯彻全省环境监察网格化、精细化工作思路,全面落实监管网格环境责任考核制度,以继续推进环境监察稽查工作和各类专项执法行动为载体,上下联动,在实现我市环境监察工作全覆盖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环境风险防范和污染事件处置的快速反应能力。完善“阳光执法”机制,推行环保系统内部处罚案件案前公告制度,推广使用电子处罚平台和环保移动执法系统;建立环境违法企业行政约谈制度,通过教育警示企业法人,督促企业及时改进环境违法行为;探索建立“溯源执法”机制,通过在污染源下游区域布设监测监控点位,上溯排查偷排企业违法排污行为,不断提高环境监察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切实强化监测监控能力建设,完成省控大气站点新的空气质量监测设施和全市大气自动监测站点复合污染监测设施改建任务,积极推动市环境监察、监测机构增编、增配工作,不断提高环境监管能力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环境诉求的新的发展需要。

(五)以创新机制政策为手段,着力开创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一是助推政府完善区域健康发展的咨询决策机制。开展大气复合污染防控专题研究,深入分析我市大气污染物来源及对区域环境影响,优化大气监测网络、质量预报及污染预警体系,提出政府和管理部门综合防控措施。二是健全重大环境问题工作推进机制。在继续深化现有生态建设目标考核机制的基础上,研究出台《宁波市重点区域环境质量监测制度》,在人口密集、产业集聚、信访集中等敏感区域开展定期环境质量监测,定期向辖区党委政府分析通报环境状况和主要环

境问题,采取约谈、督办等措施,推动各地有效防范环境隐患,加快区域整治。三是强化环境保护工作创建机制。继续坚持以“十二五”末将我市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市这个创建目标不动摇,科学制定生态建设工作目标任务书,并注重强化建设工作的督促、推进和考核机制,重点加快奉化、象山等自然生态条件佳、基层创建基础好的区域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市),稳步推动江北等区域创建省级生态区。四是完善污染治理市场调控机制。全面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出台《宁波市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管理办法》、《宁波市刷卡排污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以“十二五”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十一五”末基数为目标,通过排污许可证发放管理、新建项目有偿使用费收取等方式,切实推动污染排放从浓度管理向总量管理全面转变。五是引入环境监管治理第三方推动机制。建立建设项目和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运维商监理机制,结合全市重污染行业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大力推行环境整治专业化、公司化运营管理模式,有序促进相关环保服务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扩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企业范围,走政府和社会多方参与的环境管理工作新道路。

耕地保护工作总结 篇9

一、党委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一二九团党委十分重视“十二五”耕地保护工作,把耕地保护工作纳入到《一二九团生产责任制办法》当中,团成立了以团长为组长的耕地保护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团国土分局、工交建商科、生产科等相关科室为耕地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耕地质量不断提高

通过自行检查,我们发现各单位耕地质量有所提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2、为了有效地提高耕地的质量和数量,有效地控制地膜污染,129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开展条田标准化建设;二是消除地块中“黑白花”面积;三是秸杆还田和全层施肥;四是清挖排渠治碱,确保排干畅通,五是大力推行滴灌田改造;六是春播前捡出残膜;头水前揭膜;下大力气使“白色污染”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

4、大力开展条田标准化建设和培肥地力。为减轻土地污染,达到清洁田园的目的,一二九团规定播前地块中的残杆废膜必须组织劳力进行认真搂捡,捡出的残杆废膜必须全部烧掉,各单位积极对地块中的洼坑碱包进行铲运、深松、增施农家肥、满灌压碱、秸杆还田和全层施肥,对播种机不到地头地边的,人工接到头接到边,缩埂扩边,达到边成线,角成方,提高有苗面积。

三、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为使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落实到实处,团场建立了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同时加大了对基本农田保护的宣传力度。今年,129团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没有发生变化,保护率达到80%以上,团场没有发生违反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行为。

团将耕地保护和农田整合治理工作结合起来,由于加大了设施农业和节水农业的投入,职工群众广施农家肥、扩埂缩边、铲运碱包、拉沙换土的耕地保护意识明显增强,耕地质量、地力和土地利用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情况。

1、建立和完善了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团耕地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129团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各连队对耕地保护工作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健全,建立了耕地保护责任制度,内业资料准备充分、扎实,各连队对耕地保护工作重视程度明显提高,都能把耕地保护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安排落实,按照耕地保护考核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对耕地保护工作进行专题检查通报。

2、加强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耕地质量逐年提高。为了有效地提高耕地的质量和数量,有效地控制地膜污染,一是加大了挖排治碱的力度。进行挖排治碱,降低地下水位;二是加大渠道防渗力度,提高渠系利用率,全团防渗渠数量逐年增加;三是加大残膜回收的力度,种植业内部进行了调整,播前、头水前、翻地前进行搂膜,回收的地膜量达到播量的80%以上,土壤里地膜量在逐年下降;四是种植业内部的调整,减棉、增粮、增油,粮食作物、油料和一部分经济作物采取了裸播方式,裸播面积占播种面积的45%,减少了地膜使用量;五是全面实施了桔杆还田;六是采取用养结合、休耕等方式,提高土壤肥力。各连队每年都有计划的休耕、种植绿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六是通过设施农业灌溉技术的运用,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通过采取以上措施,129团的耕地质量逐年提高。

五、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执行情况检查。

根据耕地保护责任书的要求,129团耕地保护领导小组对各连队耕地保护责任书的执行情况每年都进行了检查和通报,做到了有检查评比、有结果。团组织国土、农业、发改、监察等部门开展了检查工作,并进行了检查评比通报。通过检查,全团没有一宗占用耕地的违法用地行为,评出耕地保护工作完成好的单位:八连、五连、七连。

六、居民点复垦工作的开展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相关政策,落实兵团进一步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提高土地利用率,129团积极行动,在1连、3连、6连、7连8连实施连队居民点复垦项目,项目区总面积1x7.42亩,通过居民点复垦可新增耕地1080.42亩。经过团农业、开发、园林、灌溉、土地等部门对该工程初验,达到验收标准,待农七师国土资源局对我团土地复垦项目进行验收。

七、今后努力的方向

耕地保护2013年工作总结 篇10

1 当前耕地保护的形势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人民的生命线[1]。耕地保护是将耕地作为一种资源, 由政府通过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和措施对耕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及生态进行保护, 阻止一切非法减少和毁坏耕地的行为, 并对宜耕后备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适度开发和复垦利用, 对低产和受到污染、破坏的耕地进行综合治理, 最终起到保护耕地的目的。

中国耕地保护的现状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等级不高、分布细碎、后备资源少[2]。据统计, “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期间耕地净减少量分别为355.53万、328.87万、484.07万、758.67万hm2, 共计1 927.14万hm2[3], 2011年、2013年全国耕地净减少量分别为2.95万、8.02万hm2。而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9.80等, 等别总体偏低。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低等地面积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67%、29.98%、50.64%、16.71%。此外, 受耕地的自然条件、传统的家庭耕地方式及耕地后备资源分散与稀缺影响, 我国耕地细碎化分布比较明显,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难度将越来越大。因此, 耕地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加强耕地质量与生态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耕地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2 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对耕地保护的重要作用

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是为掌握实时实地的耕地质量状况, 持续定期地通过合理的空间取样, 调查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指标或属性, 并结合其他统计数据分析, 对耕地质量的变化作出评估[4]。

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具有2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监测的综合性, 包括手段和对象的综合性, 即监测手段涵盖物理手段、化学手段及生物手段等;监测对象不仅是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 还包括对耕地生态变化的监测。二是监测的持续性, 由于耕地质量具有动态变化性, 耕地质量动态监测还是持续不间断地对耕地质量与生态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只有这样实施全方位、大范围及不间断的监测, 才能正确、全面地对耕地质量作出评价, 而其监测的数据与结果将是耕地保护行为的基础依据。将耕地质量动态监测运用到耕地保护工作是科学技术在耕地保护领域的一次重大创新, 对改善耕地质量与生态环境有着积极支撑作用。

2.1 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与基本农田补划中的作用

基本农田是耕地资源中的精华, 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不得占用的耕地[5]。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是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农田划定应遵循“依法依规、规范化定;确保数量、提升质量;稳定布局、明确条件”的基本原则, 而基本农田补划应遵循占用与补划“数量相等、质量相当”的原则[5]。在《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中也提出了将耕地质量等别成果作为调整划定基本农田的重要参考, 并要求调整划定后的基本农田平均等级不得降低。毋庸置疑, 无论是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还是基本农田补划, 其主要衡量的标准还是耕地的质量等级。因此, 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的数据与成果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与基本农田补划提供参考依据。

2.2 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作用

自从国家实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以来, 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耕地锐减的势头, 缓解了因非农建设占用所造成的耕地压力, 实现了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双赢。但在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过程中, 也存在“占优补劣”“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 究其原因还是缺乏对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的质量量化。通过耕地质量动态监测, 可以实现对占用耕地、补充耕地质量的量化, 使得耕地占补平衡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2.3 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

开展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是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前提与基础, 也是衡量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成效的依据。耕地质量建设主要是通过工程、生物等措施提升耕地质量, 但其前提工作应是运用耕地质量监测, 掌握耕地质量建设前耕地质量状况及影响耕地质量的限制因素, 并且监测耕地质量建设后的耕地质量状况, 通过对比分析, 才能衡量通过耕地质量建设耕地质量提升的等级。在耕地质量管理中, 通过对耕地质量持续的监测, 洞悉耕地质量变化规律与影响耕地质量变化的因素, 不仅可以衡量耕地质量管理成效, 还可以为改善耕地质量提供参考。

2.4 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在建设用地审批与补充耕地审查中的作用

根据《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4]18号) 要求, 对建设确需占用耕地的, 将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作为建设用地通过预审的必备条件。因此, 在今后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建设用地预审中, 不仅要对补充耕地数量进行审查, 还要对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进行审查, 如补充耕地的质量等级未达到被占用耕地质量等级的, 将不得通过建设用地预审。通过耕地质量动态监测, 实现了对建设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的质量等级同步监测和复核, 从而避免了“占优补劣”现象出现, 确保补充耕地质量与占用耕地质量相当, 耕地总体质量不降低。

2.5 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在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中的作用

早在2005年, 国务院就出台了《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 要求省级政府要按照国家统一的规范, 加强对耕地及基本农田的动态监测, 在考核年向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提交耕地、基本农田的面积和等级情况的监测调查资料, 并对数据的真实性负责。而2014年由国土资源部制定下发的《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4]18号) 也进一步明确要完善省级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 将补充耕地质量等纳入考核内容。显然, 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对耕地质量的量化是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关键依据。

3 发挥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在耕地保护中的作用的对策

3.1 完善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管理的法律保障体系

从我国现有法律、法规来看, 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的相关规定是缺失的。人们很长时间以来对耕地保护的概念只停留在耕地数量保护上, 加之耕地质量本身的隐蔽性及耕地质量等级衡量的复杂性,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效益的发挥, 致使普遍存在新增耕地质量明显低于被占用耕地质量, 占补平衡仅在数量上得以体现。为使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真正落到实处, 必须将耕地质量的监测及衡量纳入相关法律法规, 用法律法规形式明确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的主体、对象与内容、权利与义务及相关责任要求等, 明确在耕地保护中耕地质量监测及量化的法律依据, 利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耕地保护管理行为。要在不同层面上抓紧出台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管理办法, 并逐步建立现代化监测管理体制。

3.2 对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数据质量进行认真审核把关

首先, 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数据是原始数据, 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关系到耕地质量量化的准确性及管理部门的决策。因此, 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要做好全程质量控制, 对一个监测结果要做到心中有数, 以保证监测的代表性、准确性、及时性;其次, 加强对耕地质量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 要系统整理和分析耕地质量监测的原始数据, 确保耕地质量量化的准确与科学。

3.3 加强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科学研究, 强化技术支撑

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体系是未来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技术支撑[6]。当前, 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在我国还处在逐步完善与发展阶段, 监测基础科研与监测应用技术研究是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科学研究的重点。在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基础科研方面, 应建立完善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范体系、耕地质量监测标准分析方法体系及耕地质量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等内容, 构建现代化耕地质量监测技术体系。在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应用技术研究方面, 应加快研制更加先进的监测分析技术与仪器设备, 建立统一的耕地质量监测信息标准和高效的耕地质量监测信息系统, 真正发挥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在耕地保护工作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3.4 加强监测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耕地保护的保障能力

耕地保护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神圣职责, 一直以来都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并实行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 耕地保护取得了较好成效, 但毋庸置疑的是现行耕地保护中对耕地质量保护的力量还比较薄弱, 耕地保护的保障能力亟需提高。面对这一情况, 在提升耕地质量保护能力时, 除了要完善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之外, 还要注重对耕地质量管理人才与队伍的建设。要建立一支专门从事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管理的队伍, 多开展耕地质量监测管理培训活动, 并注意在培训中引入实际问题, 利用实际问题来对其进行指导;要加强监测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技能训练, 让他们明白耕地质量监测管理的重要性, 使其能在质量监测管理中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提高耕地质量保护的实力

参考文献

[1]黄烈佳.耕地保护面临的形势及其对策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6, 22 (3) :260-270.

[2]陈桂糰, 张蕾娜, 程锋, 等.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耕地保护政策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12) :39-43.

[3]郧文聚, 张蕾娜, 王洪波.保红线:量化约束也有质量要求[N].中国国土资源报, 2009-04-24 (8) .

[4]洪绂曾.新中国农业60年成就、经验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8) :1-7.

[5]TD/T1032-2011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1.

乡镇耕地保护工作总结 篇11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基本国策,进一步加强全乡耕地保护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以xx——2010年为规划期,制定了**乡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

开展了目标责任管理争强进位活动,为强化目标责任制管理,组织全乡18个村委会支书召开了两次国土资源业务培训会,并签订了和,将共性目标和职能目标量化、细化,“权、责、利”落实到人,为今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制定在xx年——2010年的规划期内,全乡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4654.54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4060.54公顷。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各村委会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并要求各村委会负责将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落实到地块和农户,逐级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通过此项工作,让更多人民群众加入到保护耕地的活动中来,为保护我乡耕地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要求各村委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乡1998——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2010年期末指标内。严格控制农户新建住房数,全年落实上报新建住房61户,确实把指标安排在有困难和急需建房的农户手中。鼓励农户在原宅基地建房,全年共审批拆房建房110户,节约耕地25亩。各村委会区域内各类非农建设经依法批准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后,及时补充耕地和基本农田的面积与质量不得低于已占用的面积和质量,有效地保证了我乡耕地资源。

全年耕地保护工作顺利完成,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上级部署工作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人多地少,违法占地时有发生,但我们始终坚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原则,认真查处违法占地行为。全年共查处违法占地19起,对其当事人进行警告教育并发放,有效的遏制了乱占滥用耕地的势头。

上一篇:小寒节气下一篇:三十年后回故乡初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