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自然,保护环境(精选12篇)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
小的时候,爷爷就告诉我:“你长大了以后,一定要保护门前的那排大树,因为那是我们美好家园的象征。”我听不懂,只是顺着爷爷的手向那边看,痴痴地点着头。爸爸曾抱着我,在那排大树下,给我讲了好多关于环保的小故事。我眼里带着疑惑,答应爸爸一定要做一个环保的人„„
可现在,滥砍乱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正在残害我们伟大无私的地球妈妈,她正面临着环保危机。生活中随处都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水龙头不停的流出清澈的自来水,用水人却不知去向;房间里开着电灯电视,屋里却长时间空无一人;街道上到处都是生活垃圾,河面上还漂着塑料袋„„
1 化肥农药应用的广泛性和普通性
现在全县的土地没有一块不使用化肥、农药, 全县的每一种作物都是在化肥、农药大量存在的环境下生长的。从土壤到水源, 从粮食到蔬菜, 没有一个地方, 没有一种作物不被化肥、农药污染, 不带有化肥、农药残留。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推广杀虫剂“六六六”、“DDT”, 70年代开始推广化学肥料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 人们对化肥农药由不认识到认识, 由不愿意使用到离不开, 少不了, 进而广泛应用, 大剂量使用。耕地土壤像吸食鸦片一样越种越馋, 由单一需求氮素肥料到大量需求磷肥、钾肥、钙、镁、硅、铁、硫及各种微量元素。在农作物田间管理上, 由少量应用杀虫剂, 到大量应用杀菌剂, 由水田应用少量除草剂到水、旱田大量应用除草剂, 由应用触杀型除草剂到大量应用灭生型除草剂, 各类杀菌剂, 杀虫剂、除草剂, 品种繁多, 应有尽有, 特别是长残留、长残效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对土壤、对作物、对人类、对畜禽的危害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据调查1hm2水稻每年需要使用磷酸二铵150~200kg, 使用尿素200~300kg, 使用硫酸钾150kg, 使用硫酸铵100L及其他类叶面肥、微肥;1hm2玉米每年需要使用磷酸二铵150~200kg, 使用尿素200~300kg, 使用钾肥100kg左右;1hm2大豆每年需要使用磷酸二铵150kg左右, 使用钾肥100kg左右;在蔬菜栽培上二铵、尿素、冲施肥料一样不能少。水田1hm2每年使用各类除草剂, 杀虫剂、杀菌剂不少于7~8kg, 旱田1hm2每年使用各类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不少于4~5kg, 棚室栽培的各类蔬菜瓜果基本上从育苗移栽到采摘, 终生离不开农药, 每隔5~7d就要喷施一次。目前全县粮食、瓜菜的种植面积大约在12万hm2左右, 每年有4.8万t的化肥施入耕地土壤, 其中水田年用肥量在2.6万t左右, 玉米年用肥量在0.7万t左右, 大豆年用肥量在1.4万t左右, 瓜菜年用肥量在0.1万t左右。全县12万hm2耕地每年使用农药大约在700t左右。其中水田每年使用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在300~400t, 旱田每年使用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也不少于350t。全县化肥用量由20世纪90年代每年3万t, 增加到现在的5万t, 农药用量由20世纪90年代每年300t增加到现在的700t。综上所述, 不难看出我县耕地土壤中化肥农药的使用是呈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
2 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虽然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防治农作物的病虫草鼠害, 增加农业收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 在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生存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对农作物的产品质量构成严重威胁, 对土壤环境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因此, 必须充分认识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所带来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2.1 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逐渐攀升
耕地土壤中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呈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 造成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 土壤板结程度不断加剧, 化肥利用率不断下降, 农业增产效果不明显。
2.2 施肥盲目性大
盲目施肥, 缺乏科学指导, 氮、磷、钾肥搭配不合理, 大量的磷、钾、钙、镁、硅、铁在土壤中以不溶性无机盐被固定, 土壤中无机盐增加, 有机质减少, 土壤板结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2.3 二次污染
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对耕地土壤的污染和对河流水域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大量的坡耕地使用化肥、农药被雨水溶淋造成二次污染, 造成异作物的严重药害, 造成河流, 泡泽富营养化。
2.4 长残效农药危害大
长残效农药的使用量有增无减, 特别是长残效除草剂在水旱田广泛使用可影响3~4a后作不能种植其他作物, 剧毒农药呋喃丹、甲拌磷市场上仍有销售, 农民仍在使用。现在大部分农户缺乏防范意识, 每年春季水稻育苗, 瓜菜花卉育苗盲目使用旱田土壤作为育苗土, 每年都有近1/3的农户因土壤中长残效除草剂残留不同程度的造成作物药害, 轻则幼苗生长缓慢, 根系不发达, 影响生育进程, 重则种芽弯曲不拱土, 出土不长根, 大片死苗、枯萎, 农户只好扣床, 重新育苗, 造成了浪费生产成本, 违误农时。
2.5 长残效除草剂对后作的影响大
长期大量使用长残效除草剂不利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造成后茬作物药害日趋严重, 直接威胁到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安全。目前, 生产上经常使用的长残效除草剂主要有:咪唑乙烟酸、氯嘧磺隆、异噁草松、氟磺胺草醚、唑嘧磺草胺、烟嘧黄隆、莠去津、氯磺隆等。
上述这些旱田除草剂都属于长残效除草剂, 基本上后茬1a内不得改种玉米、向日葵、烟草, 2a内不得改种水稻、高粱、谷子, 3a内不得改种油菜、马铃薯、瓜类和蔬菜, 4a内不得改种甜菜、亚麻。玉米田施用莠去津后茬第1年只能种玉米和高粱, 高剂量施用或连年施用的地块, 2a内不得改种其他作物。大豆田施用氯嘧磺隆 (豆磺隆、豆草隆) 的地块, 后茬1a内不得改种水稻、玉米、小麦、高粱、谷子、花生、烟草、向日葵和苜蓿, 连年使用的地块, 2a内也不得改种上述作物, 3a内不得改种油菜、亚麻、马铃薯、瓜类和蔬菜, 4a内不得改种甜菜。因此, 防范长残效除草剂, 对后作的影响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也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正确指导农业生产的主要工作内容。
2.6 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长远发展不利
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农作物产品品质下降,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 对人们的食品卫生及健康生活构成严重威胁, 长此下去会严重影响绿色食品产业的开发, 影响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 全社会都必须充分认识到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严重污染环境, 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都必须充分认识到珍惜环境, 保护耕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 控制化肥、农药用量, 减少环境污染, 保护环境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科学在发展, 时代在进步, 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在提高, 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理智, 越科学。国家已经由对大气环境、水环境的治理发展到对耕地环境生态和环境的研究与治理, 由对空气质量, 饮用水质量的监测治理发展到对农产品质量的监测和生产管理。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标准, 包括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 绿色食品质量标准和有机食品质量标准, 这些质量标准的颁布实施, 以及农业、卫生、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环保部门对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质量的监测、指导, 必将发挥科技示范、技术引导的作用, 发挥法律法规的监督作用, 促进农业环境保护工作, 必将有效地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减少长残效农药的应用范围和用量, 减少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因此, 我们必须从思想认识上, 从发展规划上, 从完善法制法规上, 从政策扶持上, 从生产化肥、农药的源头上, 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上, 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关心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促进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然而,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减少农业环境的污染, 保护农业环境, 保护耕地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农业生产中依靠化肥、农药的高投入,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增加农民的收入是广大农民发展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不用化肥就不能高产, 不用农药就解决不了农作物防虫抗病的问题, 这是广大农民普遍认识到的, 也是生产实践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无论是目前农业生产的粗放经营还是未来的现代农业生产, 都离不开化肥、农药, 所以说控制化肥农药用量是长期的、艰巨的, 我们的目的是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如何科学使用化肥、农药, 如何控制用量, 控制使用时间, 减少化肥、农药对耕地土壤, 对环境的污染。
3.1 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充分认识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对耕地土壤和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严重性, 充分认识化肥农药残留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和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充分认识控制用量减少污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2 要在制定农业发展规划上分阶段
分地域, 分土地类别,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严格控制和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减少环境污染。
3.3 要制定相应的法制法规
在完善监督管理体系上, 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品种和使用量。要依法治理农业生产环境, 依法管理农业生产过程, 严格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在农业生产上使用。
3.4 要在政策上扶持
要划定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政府要对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给予政策倾斜, 要从物资上、资金上给予补贴和扶持, 要通过市场调解, 适当提高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收购价格, 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民自觉地从事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 进而不断扩大基地建设规摸, 生产更多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满足市场增长的不断需求, 促进农民增收。
3.5 要在生产化肥、农药的源头上控制劣质化肥和高毒、高残留、长残留农药出厂
国家要对化肥、农药生产厂家严格监管, 严重污染环境的化肥、农药坚决禁止生产、销售, 从源头上抓住, 从源头上管住。同时国家要积极支持发展生物肥料、生物农药, 要加大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力度, 用新型的高效低毒无污染的生物制剂代替高残留, 长残效化肥、农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3.6 要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减少污染, 保护环境
界无线电日”(World Radio Day)。无线电频谱资源及其良好的电磁环境是各种无线电业务顺利开展的基础和保障。为了提高全社会对无线电频谱资源重要性认识,倡导大家自觉遵守无线电管理法规,维护空中电波秩序,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国家无线电办公室)把今年纪念活动的主题定为:珍惜频谱资源,保护电磁环境。
设立世界无线电日的倡议,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2年提出的,旨在提高人们对无线电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决策者通过无线电、广播提供信息,并加强改善广播电台之间的联系网络及国际合作。随后,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把每年的2月13日(1946年2月13日,联合国电台成立)定为“世界无线电日”(World Radio Day)。
今天,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无线电,对讲机、手机、Wi-Fi、蓝牙、4G、物联网、卫星导航、汽车雷达……越来越多的无线电应用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广电、通信、铁路、交通、航空、航天、气象、渔业、科学研究、抢险救灾、新闻媒体以及公安、武警、军队等各部门、各行业中,无线电技术也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开展无线电业务,离不开无线电频谱资源。无线电频谱资源和土地资源、水流资源、矿藏资源等一样,是宝贵的国家自然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五十条规定:“无线电频谱资源属于国家所有”。这一条款从法律的角度明确了无线电频谱作为国家资源的属性。虽然无线电频谱资源看不见、摸不着,但就像建造高楼大厦需要土地资源,发展工业需要矿物资源,人类生存需要水资源一样,各种无线电业务的开展必须有频谱资源的支撑,对此人们应该加倍珍惜和科学利用有限的无线电频谱资源。而要保证各种无线电业务的顺畅运行,也离不开良好的空中电磁环境。
如果不依法设置无线电台站和使用无线电频率,就会扰乱空中电波秩序,造成相互干扰、引发事故。只有保持电磁环境的和谐、有序,各种无线电业务才能顺利开展,合法电台和用户的权益才能得到保障。多年来,我国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工作者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科学管理无线电频率,有效维护了空中电波秩序,保证了丰富多彩的无线电业务顺利开展和运行。
今天下午,刚下美术课,胡老师告诉我们第三节课要开一个关于环保的报告会,我们都非常高兴。胡老师给我们讲了注意事项,然后,我们满脸笑容的去了电教室。
报告会的主题是“我爱地球妈妈”。给我们作报告的是张店区环保局局长的李叔叔。李叔叔首先给我们讲了我们张店的污染和电厂,还给我们找了一些图片,我们在图片上看到我们的电厂差不多都是热电厂,我们还在图片上看见那些臭水沟、死鱼、还有因为鱼死了卖不着钱的`人,非常痛苦的在那里哭泣,真是又可怕又可恶。李叔叔还告诉我们一枚小小的纽扣电池,就能污染公园里的整个人工湖。哇,真是太不可思议啊!
鹿和狼的故事告诉我们,在20世纪初,美国总统罗斯福希望烤肉串森林中的鹿繁殖得更快,所以他命令杀死鹿的敌人狼。然而,由于鹿吃掉了森林中所有的绿色植被,鹿死于饥饿,疾病蔓延,只剩下不到8000只鹿存活下来。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地球上不同的生物是受限制和相互关联的。人类必须尊重生物学的规律,否则会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整个文本告诉我们,地球不属于人类,但人类属于地球。换句话说,人类不能控制地球,也没有人能做任何事情来摧毁它。相反,人类属于地球,因为没有地球,人类无法生存。印第安人让我们善待河流、空气和动物空。因为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青山不老》讲述了戴希曾的祖父60年来带领他的村民们一起种树,以植树绿化环境的故事。他甚至没有看到同舟共济的前妻的最后一张脸。他坚决拒绝女儿带他去享受幸福的条件。然而,爷爷种树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后代。我最钦佩祖父的话:“这座绿树成荫的青山是我们的.后代。”
如果这样下去,地球资源早晚会被开发完,人类迟早会灭亡,到人类灭亡的那一刻,许多人会忏悔。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
一滴水和一度电虽不起眼,但是细节决定成败!如果人们早在以前就知道要珍惜资源,世界末日就不会到来,人类社会可能会永存。可问题是现代社会,高楼林立,工业区上空一片乌烟瘴气,原本大片大片的森林如今却成了“秃头”,动物因此一只只倒下,一种又一种动物接连灭绝,人类也将如此。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早已成为一块唾手可得的“肥肉”。
人们为了争夺领地而爆发战争,据统计,大大小小的战争不下一万一千次,这些战争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当今排放量的百分之三十!如果把战争所损失的钱折合成黄金的话,可以造一条宽十米,可以绕地球一圈的“金制长城”。损失的人口高达17亿人,那么多条鲜活的生命却被榨汁机般的战争榨得粉碎,地球已经失去了一条“金腰带”,难道人类还要把自己逼向灭亡才罢休吗?
所以,请珍惜每一滴水和每一度电,别再打仗,这没有意义!
我设立这个节日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环境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我们应该很好地珍惜它们, 可我们却偏把废纸扔的满地都是, 多可恶哇!
我从网上查资料得知:臭氧层被称为大地的保护伞, 因为它可以挡住大部分紫外线, 如果没有臭氧层的话, 人类将无法在地球上生活。可是由于人们大量使用化学药品污染了空气, 南极上空已经出现了一个臭氧层空洞, 想想真可怕。
如果设立了这个节日, 那么那些不爱护环境的人一定会爱护起环境来。垃圾入箱了, 空气清新了, 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人们, 个个都会身强体壮、精力充沛。他们会把爱护环境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因为他们知道, 没有健康的环境, 他们就不能生存。
我想把这个节日设立在6月1日, 目的是让每一位同学在过六一儿童节的同时也学会爱护环境。
关键词: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公众参与原则
当前,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所以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环保,这样才能改善我们已经恶化了的生存环境,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公众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责任人,如果公众能够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人人负责,那么相信在未来的不久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一定会取得惊人的成绩。
一、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意义
1、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使得人类对于环境保护这一共同目标达成共识
环境问题,作为人与自然关系中无法避免的产物,可谓自古有之。伴随着18世纪末由西方发达国家开启的工业革命以及人类社会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对的、自然给予人类的最严峻的考验,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使得人类对于环境保护这一共同目标达成了共识。
2、政府和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局限性,使得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人类从未停止解决环境问题的脚步,一些局部地区的环境问题得到缓解,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环境问题仍在不断恶化之中,并未从根源得到彻底解决。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得在市场竞争中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不可能自觉投入资金用于环境保护与治理,人类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政府和国家,但是在诸多环境灾害和“政府失灵”现象面前,人们逐渐认识到仅仅依赖政府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领域应运而生。政府和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局限性,使得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公众参与原则作为环境保护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已经在环境保护法中得到了确立。
二、我国目前环境保护工作现状
生存环境的恶化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目前造成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压力的主要人为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增长数量过快,人口素质有待提高 现在,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问题,其中人口是第一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紧密相关,而且从一定程度上讲,人口问题是其他一切问题的根源。我国虽然是资源大国,资源总量在世界上都位于靠前位置,但是由于我国人口过多,所以人均资源占有量就非常少。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资源占有量不断减少,这就迫使人们运用更多的手段去开采资源和能源,从而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和损害。同时,人口剧增还会导致教育的相对落后,人口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环境保护意识非常差,法制观念淡薄,从而加剧了对资源环境的损害。
2、法制不够健全,人治代替法治的现象时有发生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多项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毋庸置疑,从整体上看这些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而且缺少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所以很难成为执法部门的执法依据。一些地方的资源开发、经济规划、工程项目建设等决策,依然会由少数的领导作出,因而缺乏科学性与民主性,一旦这些官员的环保意识不够,那么更会加剧对环境资源的破坏。
3、生产技术不够先进,环境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问题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技术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虽然如此,但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相距甚远。目前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生产技术设和生产效率都不够高,工业化水平较低,又因为人们的环保意识差,管理方式方法混乱,这就必然导致了资源的利用率非常低,废物的排放量过大,从而造成对环境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
三、如何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1、应积极设立专门的环境教育管理机构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只有英国和美国设立了专门的环保教育机构。长期以来,我国的的环保教育工作的设计和开展一般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或者相关环境保护部门来进行管理。由于受到教育机构和环保主管部门工作目标的一定限制,由它们负责环保工作教育的开展,可以说会明显地降低环境保护在公众心理的地位和重视度,从而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国可以借鉴美国、英国的做法,设立一个专门的环保教育机构,从而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达到环保教育的效果。
2、从上到下大力开展环保教育工作,使环保观念深入人心
(1)在相关的领导决策层加大环保教育力度
在政府部门加大环保教育力度。资源开发、经济规划、工程项目建设等一系列的经济活动,都必须经过政府相关部门的统筹决策才能实施进行,因而必须要加大对领导决策层的环保知识教育力度,让环保意识深深地印在他们的头脑中,这样他们的所想和所做才能真正从环境出发,从而制定出既能发展经济又能保护环境的发展政策。
加大对环保部门的教育力度。环保部门在环境保护过程中担任著重要的职责,所以必须加大对环保部门执法力度的教育,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地位,从而树立环保部门在环保工作中的权威。另外,还要加强对环保工作者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及教育,增强环保工作的自觉性及重要性。
3、在基层加大环保教育力度
(1)建设、完善公众参与环保的机制。成功地完成环保工作,公众的参与是一项重要支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公众有时并不清楚他们自身在环境保护方面都有哪些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行使和履行这些权利和义务。这就需要相关管理部门设立并完善一定的公众参与机制,使公众能够轻易的获取到清晰的环保知识,让环保宣传社区化、使环保意识全民化,以便于形成公众积极参与环保事业的良好局面。
(2)增强在学校的环保教育力度。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祖国的各项事业在未来都会落到他们的肩上,所以,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十分重要。青少年具有求知欲强,学习能力强,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的特点,抓好对他们的环保知识教育,必将会影响到我国未来社会建设中的方方面面。在中小学的教育中设立一定的环保教育课程,不仅能够使他们树立起环保意识,更能够以他们为中心,带动公众树立环保意识。
总之,公众的环保意识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影响不仅是不可或缺的,更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能够提高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工作效率,更能促进我国经济、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更好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余谋昌.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J].世界环境,1995(4)
[2]陈双基.环境教育发展走向[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10)
[3]陈焕章.实用环境管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72.
嘉峪关市明珠学校 张秀萍
一、方案名称:珍惜资源 保护环境
二、课题来源: 1.日常生活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注意个人卫生、环境卫生,身体健康不再是说说而已的事情,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存环境问题,吃的、喝的、用的都要求环保。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东西才算环保?有部分学生认为,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在倡导超前消费的同时,提倡珍惜资源,是不是矛盾的……
2.语文课程需要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围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这一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和一个口语交际与习作内容,从多角度、多层面地让学生感受这一主题的意义。我们应该如何善待地球母亲,应该怎样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万里春光?走进我们的生活,耳边似乎传来了地球母亲的呻吟:孩子啊,救救我吧!认识当前的资源现状,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境的问题。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地球家园。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
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此开展了此次活动。
三、活动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能亲自开展调查与考察,体验对课题探究过程与方法,引起他们对生活的关注,增强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负责任的态度,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合作精神,能互相交流《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课题活动心得,让学生从小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
四、活动对象:
嘉峪关市明珠学校六年级2班学生。活动人数:57人。
五、活动准备:
1.器材:相机,录音机、笔记本等。2.邀请科学老师对活动指导。
3.与学校领导、教导处沟通,必要时,在课时、多媒体使用方面给予支持。
六、方案主题部分: 1.活动内容
(1)地球上有哪些资源?它们对人类有什么作用?(2)目前,这些资源的现状如何?(3)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4)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
(5)我们现实生活中有没这些问题?环境变化及其原因?
(6)倡议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活动等相关主题活动的开展。2.活动方式
采访家长、环保工作人员及老师,向科学、生物老师咨询有关可再生资源、动植物与人类之间生态平衡等相关知识,考察家乡环境及其变化等,通过报刊、杂志等多种途径,了解我国当前的环境污染状况,分析总结,写调查报告、倡议书、制作小报等。
3.活动时间:2013年9月、10月份,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科学课和课外等时间。
4.活动重点与难点
难点:环境考察、调查采访时对有关专业术语概念的理解。重点:实地调查——自己居住的小区绿化环境如何、耕地占用如何;街道的卫生如何;市场卫生情况如何?各种环境资源与我们健康的关系。
5.活动过程和步骤
(1)座谈、讨论:确立本次活动的调查、访谈主题及内容。(2)进行调查、访谈:a到东湖生态旅游景区调查水域污染情况,到环保局了解国土沙化情况和大气污染情况。B向科学老师和家长了解家里用的水的来源。C走访长辈们,了解本市环境变化及原因。
(3)实地考察:在自己居住的小区周围看看,几年来,小区范围不断扩大,绿化环境如何、耕地占用如何;走上街道看看,整个街道的卫生如何;走进市场看看,一些海产品、肉类食品、整个市场的卫生情况如何。本市的水域水质、空气等污染源来自哪里?
(4)上网查找:相关破坏环境给人类带来灾害的资料和图片。
(5)学生分小组分析整理材料,统计结果,撰写调查报告,写心得体会等。
(6)用设计小报,写广告词、演讲稿等方法进行珍惜资源,保护环保的宣传。
(7)倡议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关注健康等问题。6.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1)在调查过程中出现不理解术语,如果时间不允许细问,留待课外再查找资料解决。
(2)学生能力有限,分析资料,总结活动时综合知识不够,教师要做好准备,进行补充引导。
这些一般要根据当时情况去解决,如:活动前引导学生学习相关课外知识、活动中根据实际问题采取适当方法去处理、活动后及时解决疑难问题,有些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不断去研究探索,倡导在“做中学”。
7.活动结果及呈现方式:
(1)活动相片、调查表格、调查取得的资料、分析总结等展示。
(2)活动心得与感受的交流。
(3)向全校学生宣传:“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专题知识(小报、标语、演讲会)。
8.评价标准:
(1)能自制有关采访、调查、考察计划,并能做到及时调整。
(2)能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渠道查找资料,咨询有关人员,做好记录。
(3)能对查找、记录的信息进行适当处理。
(4)活动过程中敢于提问,并能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5)能和同学合作、探究问题。
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
师:老师出示几幅漫画。
师:看了这几幅漫画,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生:这些图片都是关于环保的。
生:发现那些图片都是关于用水和破坏草地的。师:漫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生:漫画地般都是幽默有趣的。,师:是呀,漫画非常有趣,可是在笑过之后,往往又发人深省。那么漫画的含义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
生:通过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来批评、讽刺或揭露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
师:我们书上这幅漫画也很有意思,同学们自己看看,仔细观察:图上主要有哪些人和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交流所看到的画面。生:生汇报。
师:作者画这幅漫画的意图是什么呢?他要揭露什么?讥讽什么?学生同桌讨论,全班交流。生:汇报。
师:我们来关注这句话:“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到底“虫”是在木头里还是在这个人的脑子里?这虫到底是什么? 生:这虫就是那些不爱环境,破坏树木的坏思想。师:由这幅漫画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四人小组交流。师:推荐一名同学全班交流。生:汇报。
师:我们本次的写作内容是什么?
生:本次习作可以根据漫画的内容,写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借助漫画写一个故事;也可以写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其他漫画,还可以写环保建议书。
师: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几篇课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什么?全班交流。生:保护环境 生:珍惜资源
师板书: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师:是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它多么需要我们的保护呀!可生活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却屡见不鲜。
师:回忆一下,你听到过、看到过或亲身经历的这样的事。生:用水洗手不关水龙头。生:空气污浊。
师:这样的现象真是让人触目惊心,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妈妈,我们应该做的很多很多。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这些不良的现象,向有关部门呼吁环保吧!师:请同学们读一读写作要求。
生读:1、看漫画写感受,或借助漫画写一个故事,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针对浪费资源和环境污染的现象写环保建议书。师板书:漫画写作 建议书 师:建议书有内容是什么?
生:针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不良现象,向有关环保部门提出改进建议。师:书中告诉我们写建议书有哪些步骤? 生:(1)先写清楚存在的问题(2)再说明产生的原因(3)最后提出解决的问题的建议 师板书:问题 原因 建议
师:我们来看一下这篇例文。大家看了这篇文章,觉得对写建议书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生:学生快速阅读文章。师:格式上要注意什么?
生:标题;称呼;正文;建议人姓名或建议团体名称;日期 师板书:建议书格式:标题;称呼;正文;建议人姓名或建议团体名称;日期。
师:小结写建议书的格式。生:进行习作。
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生:完成初稿。
师: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生:进行自我修改。
师:谁来分享一下你的习作。其他同学认真听,等一下当评委。生:读习作。师:谁来评价
生:语句通顺,条理清楚。生:…… 生:读习作。
生:我提个建议,昌议的内容可以写得详细一些。生……
师:我相信还有很多同学想拿自己的习作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但由于时间关系,就先到这里。
关键词:和谐社会 和谐自然 环境保护
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了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突出位置,号召全国人民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
一、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
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是:扩大社会中间层,减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理顺收入分配秩序,严厉打击腐败和非法致富,加大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把扩大化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努力改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建立一个更加幸福、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更加优美、更加节约和充满活力,且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相融的全面小康社会。
人民政府为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举措顺民意、得民心,人们拍手称快!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对和谐社会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追求的过程有时有些艰辛,可以说,中华文化的基调就是和谐的乐章。
新年彼此温馨的祝福,那热热闹闹的噼啪爆竹声;喜气洋洋的元宵灯笼等, 无不表达着人们对于新年生活幸福美满的期待。同样的,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佳节,更是人们长久以来对于社会和谐的一种祝愿和热盼,“仁者爱人”、“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等更是成为我们民族的千古名训。儒家的“礼、义、仁、和、信”,道家的对“美”、“道”的探究等,无不成为我们五千年来华夏文明厚厚的积淀。而这样厚重的文化积淀便是我们对和谐社会的长久向往与推崇。
二、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因素
近百年来,不和谐的现象也一幕一幕加速上演着。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给人们带来的伤与痛都那么沉重。
伊拉克战争打破了新世纪短暂的和平;恐怖分子的恐怖行径让世界处在高度紧张和紧惕之中,小泉的拜鬼、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美国的单边主义……,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引起追求和谐社会的人们的无比愤恨!这是人与人之间和谐之大患。它有悖于和谐社会的根本。和谐社会的根本应该是公平、正义、协作与共同繁荣!
同样的,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与自然之不和谐亦日益加剧。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活动不再局限于地球表面,而且拓展到了地球深层以及外层空间,并且以此又反过来带动科技与工业的发展。知识、技术、产品以及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不断更新,人们已不再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而是不断追求更为丰富的物质与精神享受。对此无可厚非,这是发展与进步,但这些发展与进步都因严重地依赖于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与自然关系已亮了黄牌警告!人与自然出现了不和谐,而且这种不和谐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呈扩张势态。发展与繁荣的背后严重地存在着忽视后代利益,出现了不顾后果的破坏性开发、抢占甚至掠夺自然资源的现象。
三、人与自然不和谐因素的危害
时至今日,人们也已普遍认识到了人类目前所面临的人与自然不和谐问题的严重性。比如滥伐森林,造成草地退化,湿地缩小,土地沙化加速,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有害物种繁殖并侵入,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全球变暖等等恶果。又比如:因为工业排放与生活污染叠加,复合性环境污染加剧,环境污染已从陆地蔓延到近海,从地表水蔓延到地下水,从一般污染发展到有害、有毒物污染,从一次污染蔓延到二次、三次甚至多次污染,于是空中、水中、土地都在被污染中。
污染环境所造成的结果是间接或直接伤害人类自己。现在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据调查,近年来,在我国11个大城市中每年有5万人死于该病,有40万人感染上该病。2000年,我国北方某城市40%的儿童血铅含量超标,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导致癌症、畸型的发病率提高和生殖能力下降。
正是因为人类破坏了自然的和谐,破坏了生态和谐,破坏了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的和谐,于是禽在感冒;牛在发疯;自然在哭泣;人心在慌慌……
没有家园的和谐,何谈社会的和谐?或许几十年、几百年后,我们将没有了淡水,石油也被用尽,届时我们又该如何面对?或许终于有一天,大自然不堪如此重负,她发怒了--。于是气候变异、水土流失、沙尘暴打人、非典、瘟疫接踵又至……
人们啊该思考了:知道了人與自然不和谐问题的严重性,更要知道如何知错就改;更应该知道人与自然应该如何和谐共存。人类应该在自然的“报复”中得到教训的。
四、改善现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怎样做才能改善现状,促进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呢?
首先国家、政府、职能部门要齐抓共管。国家在制定发展计划时,要坚持发展更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执行发展计划过程中,要不断建立、建全并且落实、贯彻《环境保护法》以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国家还应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提高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以及提高对污染处理的能力,从而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
其次,就是要以身作责,从我做起。
一个和谐的社会是我国增强发展后劲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要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并非哪一个人的事,它应该是全社会每一个成员的事,它急待我们全体社会成员的参与和不懈地努力。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以主人翁的姿态,放眼未来,联系世界,共同努力,具体来说就是要我们做到:以我们所能,施我们所为。
第一、加强学习。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加强学习,在现有的水平上多学习一些新知识,并运用所学改进我们的工作,提高我们的修养,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如果你在生产岗位上减少物耗便是你的已任;如果你在科研岗位上提高资源利用率便是你的已任;如果你还是一个学生,那么你的任务更重,如何进行污染处理,如何科学环保都是你要攻克的课题;如果你在家政岗位上,不乱扔乱抛便是你的已任……这些都是我们可为的。如果我们做到了,我们就为环保出了力,做了贡献。
第二、倡导简约生活方式,改变消费观念。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提倡并做到尽量简约的生活方式,改变消费观念。虽然我们可以过得很侈华,我们有能力过得很侈华,但我们不能那样过,我们要为我们子孙后代利益考虑考虑。近年来,“高消费”理念在中国盛行,以私家车为例:现在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急速上升,为什么?因为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拥有私家车。而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按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目前中国人对汽车消费的观念,保守地估计到达2030年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将远超美国。到那时有可能全球石油不够供应中国市场。况且中国人喜欢比拼豪华、阔绰。不像欧洲人那样,在汽车消费上,普遍以油耗少、便宜、方便工作与生活为准则。现在,我国已提出并提倡公交优先。这一做法非常符合中国国情。我们每个中国公民都应积极响应。因为一部公交车的工效相当于20部小轿车的工效,却只有一部车的油耗和一部车的尾气排量。它虽然比一部小轿车的油耗和尾气排量多些,但绝非20部小轿车加起来的油耗和尾气排量之大。使用公交,不但可以大大地减少物耗,减少污染,还可以大大地疏缓道路拥堵问题,节约车辆停放占地面积。如果我们将节约出来的地面用来绿化,我们的环境不是优美了很多吗?如果我们出行尽量坐公交,骑自行车,不是既节约又环保了吗?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应该怎样生活?欧洲人和日本人已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应该多向他们学习。
第三:做《环境保护法》的维护者。我们要做《环境保护法》的维护者,用法律的武器保护我们的环境。对只顾经济利益,不顾自然承受能力的开发、占用、捕杀,我们要坚决抵制。比如:滥杀青蛙的恶果导致农作物大量使用杀虫剂。而杀虫剂首先直接污染环境,其次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而受害者当中有可能是你、有可能是我、有可能是他、也有可能是我们的后代。只为盘中一道菜,却要牺牲如此多,痛心!
为什么不可以象保护熊猫一样保护青蛙呢?为什么不为青蛙立保护法?青蛙对人类这么有益,我们应该立法保护它们的。现在在《青蛙保护法》还没出台前,我们除了呼吁相关部门加大对捕杀青蛙者的打击力度外,我们还可以完全做到不食用青蛙。让那些捕杀青蛙者没有市场。仅在对待青蛙--保护人类的青蛙的态度上,是选择良性循环还是选择恶性循环?主动权完全在我们手上。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像《青蛙保护法》等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单项法律出台。保护我们的家园和环境。
总之,人需要和谐,地区需要和谐,国家需要和谐,自然界需要和谐。和谐是大千世界同唱的一首歌。小和谐构成大和谐;大和谐促进小和谐。和谐才可能更好地发展,和谐就是平衡;和谐就是科学发展观。和谐中有亲和力;和谐中有活力;和谐可推动持续发展。发展了才可能减少贫困抑制腐败还可能不断消除各种不和谐的因素。人的和谐就是冷静与热情同在,就是刚柔相济,就是德威并存,就是身心俱健,就是活力四射。社会的和谐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进步,就是各地区、各区域、各国共同发展,就是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自然界的和谐就是万类苍天竞自由。
关键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环境保护,《民事诉讼法》55条
“除了环境指标不能按期完成, 我们国家五年规划的其他指标都超额完成了。”中国环境保护界的元老曲格平先生曾经这样感慨。随着经济的发展, 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球范围的大问题, 危害群众健康, 影响社会稳定使得保护环境、治理污染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一种新手段, 在国际以及国内都有了一定的司法实践, 特别是在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施行以来,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得到了立法的认可, 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又增添了一层屏障。
一、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针对民事侵权的行为, 一般都是有利害关系人直接起诉, 而公益诉讼, 则具有特定机关或组织为维护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诉讼, 作为一种民事救济机制, 对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内为三个方面:首先, 它的起诉主体相对广泛, 并非一定是与案件有直接关系的利害关系人, 而可以是相关的机关或者组织, 比如说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公民或者环境公益团体。也就是说, 原告不仅仅只限于其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受到损害的个人, 在环境民事诉讼中, 侵害行为侵害的是社会公共利益, 由于公共利益的重要性, 所以即使对原告仅有不利影响而没有直接的利益损失, 原告也可以提起诉讼, 由于原告资格的宽泛, 从而可以达到对环境广泛的监督和保护;其次,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成立, 既可以是损害结果已经发生, 也可以是有可能发生的, 由于环境的损害存在着潜伏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它的损害结果不一定能立即表现出来, 但是发生后又不可逆转, 所以我们可以防范于未然, 也就是允许在损害结果未发生时进行诉讼从而预防或者制止环境的破坏, 达到环境保护的效果;最后, 环境公益诉讼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社会的公共环境权益, 当然, 公共环境权益从直接或者间接的角度来说也有对每个个体都产生侵害或损害的不利后果的可能性, 它是通过维护公共的环境权益而间接维护个体合法权益的效力。
二、环境监管部门新的职责
汤维建在《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中曾提到“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是各国通例。无论在英美法国家还是在大陆法国家, 作为行政机关或者司法机关的检察机关, 都具有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利。”在公益诉讼条款中“法律规定的机关”包括相关的司法机关、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等, 以环境保护相对应的除了行政机关中的环保部门, 还包括其他一些依法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机关, 比如海洋部门、农业部门、铁道部门、民航部门等相关的环境监管部门。
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一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仅仅需要个人的力量、企业的努力, 更需要整个社会以及政府的力量。需要执行的一些环境执法行为一般都是由环保部门作出的, 但是, 责令停产整顿、责令限期治理和责令停产停业关闭这几种义务和处罚最严厉的行为是由政府作出的。我国法律在关于国家所有权的行使代表上的普遍规定是“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但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这个方面, 国务院似乎不太可能行使民事诉讼权, 这也就可能导致环境资源的浪费, 作为国家的公资源, 它的所有权受侵害时不能向私人所有权受到侵害时候得到民法的保护, 因为这与民法主体资格一律平等的原则是相背离的。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新增的公益诉讼的条款, 在某种意义上是行政机关被赋予了原告的资格。环境要素中的水、大气、土壤和海洋等受到侵害时, 个人的原告一般为私人受害者, 他提起诉讼的主要目的是维护自己的个人利益、财产利益和其他合法的权益, 而对于环境本身的损害很少有人关心, 并且也要获得对环境本身的法律上的权利也相对较难, 所以它的结果是, 环境自身的维护也难以经由私人提起的民事诉讼来实现, 这就需要环境监管部门出面。
《民事诉讼法》中的公益诉讼条款给环境监管部门实施的两项新的职责:第一, 作为国家的所有权代表对相关的环境问题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第二个方面, 可以以环境行政执法机关的身份提起以行政义务处罚的相关环境诉讼。关于环境部门提起的公益诉讼, 环境监察部门只是享有确定相对人权利和义务的建议权, 也只是具有发生影响相对人权利和义务的可能性, 而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决定权属于法院, 其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也只能是通过法院的裁判完成, 这与行政机关主导的执法方式是不同的, 执法行为通过现有的执法方式难以有效实施, 这就为新型执法方式的运用提供了必要的契机, 环境监察部门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便属于司法机关主导的新型执法方法。所以,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讲, 环境监管部门都应当做好根据观察监督和调查, 随时准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新职责。
三、关于环境公益诉讼的建议
我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有其特定的法律依据, 在宪法上, 环境权是基本人权的确认、在民法上, 环境权的私权化以及在诉讼法上, 环境权的司法救济和环境法伤环境权的综合保护。虽然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但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借鉴美国的公民诉讼等, 它仍有几点不完美的地方:
1、环境公益诉讼的提起主体应当确立。
关于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 事实上存在“一个共识、一个焦点”。前者是说社会各界人士都认为有必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益诉讼制度;而一个焦点是说, 哪些人、机关和社团组织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新修订的诉讼法赋予了非实体利害关系人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及其他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 这是对传统的当事人适格的重大突破, 但是由于主体的界定不清, 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引起责任相互推脱或其他矛盾事件,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应当明确规定哪些机关和组织可以作为公益诉讼的主体, 并由相关的单行立法作出规定。
2、建立援助机制, 激发公众参与执法与监督的积极性。
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 作为个人的原告可能在案件上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 但保护的公共利益之后却不能从这个诉讼中的得到任何奖励, 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 也就极大地打击了公民对环境的监督和保护的积极性和热情。由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若普通公众提起诉讼胜诉的可能性是极低的, 所以我们在公众进行民事公益诉讼时, 不仅要提供诉讼费用的经济援助, 减轻原告的经济负担, 同时提供专业知识的援助, 解决诉讼中遇到的棘手问题。
3、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应当界定。
在环境保护的范围内一般包括污染水、气等环境要素;破坏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以及损害湿地、物种等生态系统三种类型, 虽然环境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被设定为污染环境, 但是并没有说明区分标准, 所以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 不仅可以细化“污染环境”的范围, 也可以拓宽其范围。
参考文献
[1]齐树洁.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扩张[J].法学论坛, 2007 (03) .
[2]蔡守秋.结合案例看环境公益诉讼的特点与识别标准[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9) .
【珍惜自然,保护环境】推荐阅读: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讲话稿01-05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倡议书作文09-21
小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倡议书09-25
提倡保护自然环境倡议书07-22
保护自然环境建议书倡议10-25
七年级地理自然环境05-26
破坏自然环境的例子01-02
描写自然环境的好句子10-05
对外界自然环境的感知与挑战09-10
大自然环境描写性的段落摘抄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