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强县建议

2022-08-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工业强县建议

安徽省颍上县工业强县振兴县域经济的对策及建议

摘 要:文章从颍上县工业经济的基本评价,颍上县域工业发展的瓶颈,颍上县域工业跨越式发展应采取的战略与措施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颍上县 县域工业 跨越式发展 对策建议

一、颍上县工业经济的基本评价

当前,颍上县域工业持续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加快,企业改革进展顺利,一些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推进,非煤工业企业比重显著提高,园区建设快速发展,县域工业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已初步显现,县域工业化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但从总体上看,颍上县,县域工业结构还不尽合理,县域工业经济占县域经济的比重还偏低,和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全国百强县相比差距还很大,且呈进一步拉大之势,全县工业尚处于总量偏小、经营粗放的状态。

1.工业经济高速增长,产业布局需进一步优化。颍上是煤炭资源大县,全县积极围绕煤炭资源做文章,走煤炭、煤电、煤化一体化的路子。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煤炭产业为主,即四大煤矿、两大电厂、两大基地。除了煤炭、电力行业之外,同时该县还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打造新型资源型产业,优质食品加工业,环保先进制造业大产业基地。总的来看,颍上县工业结构还是以资源开发为主,传统产业比重较大,高技术含量及高附加值的产业偏少,短期内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2.培育了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企业成长快、竞争力逐渐增强。多年来,颍上县采取了“扶优扶强”的战略,培育了一批相当规模的工业骨干企业、优势企业。但从企业规模上看,颍上县缺少大企业、优势企业,缺乏年销售收入超过几十亿元的大企业集团,能够对全县经济起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还是凤毛麟角。相当一部分企业资源能耗高、环境污染重、产品结构层次低,市场竞争力弱,属于国家政策规定的限制发展企业,如不进行结构调整,尽快实现产业升级,将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险。

3.园区经济初具规模,潜力具大。颍上县工业园区建设呈现出造价省、建设速度快、建设质量好的局面;园区经济蓬勃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县域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和县域经济的主要增长级。全县积极围绕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形成特色。入园企业主导产业比重增大,入园工业企业投资规模大、产业集聚在化工、医药、造纸等主导产业上,园区现有新老企业18家,累计投资2.4亿元。当前,园区正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努力建一流的配套环境,2006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3亿元,继续完善了供电、通信、照明等服务设施配套;园区在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一手抓招商引资,招商呈现出主动和兴旺局面。但是颍上县工业园区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园区规模小,规划面积小,由于土地使用指标受限,存量土地未能充分利用,规划不尽合理,缺乏科学论证,功能区分不明确;二是园区先期征用土地经费不足,导致征地工业复杂化和阻力大,影响了入园企业的建设速度;三是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颍上县域工业发展的瓶颈

颍上县域工业在全省县域工业中的比重还不大,不仅与全国百强县相比发展不快,就是与全省的十强县相比差距也很明显。

1.尚需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发展地区市场经济。从深层次因素来看,颍上县域工业发展与政府和全县的思想观念有关系。重农轻工、重农轻商、小进则满、小富则安的心态比较浓厚,民众就业意识强,创业意识弱。每年众多农民工外出打工带回的可观资金,这些资金往往沉淀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很少转变为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产业资本。地方政府应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变化的能力还比较弱,有时国家、省出台的一些相关政策在当地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改革创新能力略显不足,缺乏将外部政策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的能力,结果自己束缚了自己的发展。

2.工业用地难现象比较突出。县域工业经济发展中,土地瓶颈问题的制约因素非常大,近年来,国家清理整顿工业园区, 冻结征用土地,对企业发展制约非常明显。园区内,先建项目企业实际上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若开工建设,属于未批先建, 明显属于违反土地法的行为;若不开工建设,则严重影响企业发展。目前园区现有土地指标仅400亩,这对发展势头强劲的土地需求简直是杯水车薪。

3.亟待多渠道吸引县内外资本。在颍上县工业经济一直是全县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发展县域经济的核心就是发展县域工业,而广大企业自筹资金及吃紧的财政收入很难解决县域工业对资金的需求,企业内源性融资不足,很难通过自身积累来筹集资金,导致企业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换代难以实现。外部融资已成为颍上县域工业尤其是园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大做强的根本。县域金融市场主要以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为主,由于金融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不均匀,导致县域金融环境越来越恶化。此外,颍上县域经济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不健全,担保资金有限。

4.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近年来,颍上县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04年以来累计投资1.6亿元,完善了102、224省道和颍泰路的配套工程建设土方2万余方,园区基本上实现了“五通一平”。2006年园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3亿元。但从总体上看,颍上县域的基础设施仍很薄弱,部分乡村至今还没有修通水泥路、沥青路,造成了交通闭塞,物流不畅,严重制约经济发展;一些地区供水、供电相关设施未能及时跟上,导致部分项目进展缓慢,一些项目甚至因此而搁浅。

5.相关的体制制度需要配套和健全。由于园区机构建制不全,编制未能落实,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由于国有企业改制遗留下的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需妥善安置,园区内土地的征用导致失地农民的增多,由征地拆迁问题导致的各种社会矛盾时有发生,一些地区土地拆迁后项目未能及时跟进,导致土地荒废现象时有发生。颍上县域工业发展一直受到人才匮乏的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缺乏相应的人才储备,缺乏人才引进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措施,阻碍了企业快速发展。

三、颍上县域工业跨越式发展应采取的战略与措施

1.优化产业结构,把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一是要以能源、化工及材料为基础产业,充分挖掘当地的资源优势,要重点围绕煤炭产业链,发展煤炭及关联产业,以煤化工为主导产业,并通过煤炭坑口集中气化、统一输配和甲醇、合成氨等系列产品的保管加工、化工与热电及原料与能源的高度综合循环利用,将煤化工基地建设成为服务功能齐全、经济和环境双获利的全省生态化新型能源、化工和材料基地;二是要以环境产业体系托起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体系的“一撑二模式”为核心,实现资源依赖型产业向资源效益型产业,资源型工业城镇向生态型城镇的两个转变,不断发展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新型建材等产业。颍上县是农业大县、强县,要依托农副产品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吸引民间资本或发达地区龙头企业,把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做长,形成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2.创新县域金融体制,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一是要改革融资体制,形成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三方联动的机制,搭建企业融资平台,政府应做好牵线搭桥的作用,缓解银行对企业的不信任,为银企合作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应尽快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县域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建立以政府出资为主,吸引社会资金参股具有法人资格的担保机构,为县域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三是培育地方区域资本市场,拓宽有一定条件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继续支持部分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或发行债券,或通过兼并、收购形式重组上市;四是要制定有利于民间投资的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建立灵活的民间融资渠道,大力发展民间资本。

3.切实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要树立县域经济以民营为主的观念,走出一条集中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来壮大民营经济发展的道路。要扫除一切民营经济发展中的思想障碍和体制弊端,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在保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通过出租、租赁、联合、兼并、拍卖、改造和重组国有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领域,降低创业门槛,要在金融、工商、税收等领域全面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着力解决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贷款难、项目审批难等难题。要改革当前民营经济发展过程的思路和方法,扩大县域民营经济的覆盖面,壮大民营经济的发展规模,形成民营企业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良好态势。

4.壮大园区经济的发展规模,实现园区建设的快速发展。工业园区是发展产业集群、招商引资和工业化的有效载体。颍上县工业园区目前已经成为工业发展的密集区、城市发展的新城区、工业集聚的高低和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源。当前,园区建设要利用好国家整顿开发区和各类工业园区的时机,抓住颍上工业园区成为省级工业园区这一重大的发展机遇期,高起点地规划园区,结合园区内现已形成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将园区规划成若干个特色区域,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发展,争取产业配套并形成集群效应;二是要多方筹措基础建设所需建设资金,建设好园区的一些已经开工和即将开工的道路,使园区道路架框立体化,进一步完善园区的水、电、污水处理及码头工程等配套设施;三是要坚持两眼向外,全力推进园区的招商引资,特别是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大园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按照“注重质量、招大引强”的招商思路,将招商目光重点盯向成熟成型企业乃至品牌企业;四是要增强园区工业发展的后劲,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全力抓好入驻企业项目建设;五是要健全园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园区内设立便民服务中心,为企业全程无偿代理服务,分组分人落实,全程跟踪服务;六是继续完善园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健全管理规范、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不断为园区工业企业提供优良的环境和个性化的服务,为园区开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基础。

5.发挥生态区位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生态区位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增强颍上县县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一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重点,构建特环型工业体系,完善政策措施,提高环保门槛,走出重产出轻投入的发展错区,逐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二要进一步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促进社会经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三是要以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建设生态示范县,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发展县域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认识,增加对区域内优势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并最大限度地做到对环境排放的无害性,实现县域工业发展的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

6.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府服务体制。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强化政府自身改革,树立服务于民的思想意识。一是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要赋予县级更多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扩大县级政府更多的管理权限,提高办事效率。二是要完善政绩考核框架和方法,建立相应的问责制和激励机制,切实增强全县各级干部发展县域工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推动县域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日]石川资.发展经济学的基本问题[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2.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问题[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3.金碚.中国工业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安徽国际商务学院经济系 安徽合肥 230001)

(责编:国政)

作者:方 刚

第2篇:加速工业化 争创百强县

近年来,榆树市委、市政府按照“工业立市、农业兴市、民营富市、开放活市、强城带市”的发展思路,围绕建设中等生态食品经济城目标,加快了县域经济发展步伐。特别是省里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后,榆树市委、市政府以此为契机,确立了争创百强县的目标,紧紧抓住工业化这条主线,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非农化,走出一条“一化带三化”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推动榆树经济快速发展。

一、以促进农民增收为落脚点,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在推进产业化进程上求突破

榆树市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的有利机遇,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力争在地区乃至全省现代农业建设上实现率先发展。

1、深化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产出率。按照绿色、优质、规模化的原则,面向市场,立足区域优势,调整作物布局,着力构建百万亩专用玉米、百万亩“双高”大豆、50万亩优质水稻三大基地。今年,全市专用玉米面积达到6.7万公顷,高油大豆面积6万公顷,优质水稻面积4.5万公顷。去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23.25亿公斤,被评为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市,今年计划达到23.5亿公斤。同时,大力发展园艺特产业。在巩固珠葱、肉葫芦、药材等特色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蔬菜、烤烟两大产业。目前,全市蔬菜大棚达到1.34万栋,比去年增加1400栋,力争3到5年把榆树建成“第二个寿光”。制定了贷款、补贴等优惠政策,加快了烤烟生产发展,今年全市烤烟面积达到1037公顷,3年内计划发展到3000公顷。

2、加快实施“粮变肉”工程,做大精品畜牧业。把畜牧业作为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依托四海集团150万头生猪项目和弓棚镇生猪交易市场,拉动生猪产业,今年生猪数量将达到320万头。依托上海汉德10万头肉牛项目和五棵树肉牛交易市场,加速建设优质肉牛生产基地,年底肉牛数量将达到105万头。依托辉山乳业和完达山集团,实施“黄改奶”工程,大力发展奶牛产业。目前已建标准化奶站14个、小区18处,奶牛存栏2万头。依托吉发德莱鹅业项目,加快发展鹅业,在闵家镇建立种鹅养殖基地和饲料加工厂,初步形成了多品种、基地化、精品化牧业格局。

3、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业,不断增加农民现金收入。在输出渠道上,坚持外输内转并举,集中分散结合。主要推广农村劳动力向域外转移的光明模式、向二三产业和畜牧业转移的弓棚模式、向小城镇聚集的五棵树模式。在素质提高上,大力实施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加强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搞好定向输出和集中输出,打造榆树保安、榆树保姆等品牌。今年上半年,一次性向北京朝阳区输送保安106人,向烟台友秀服装公司输出女工163人。在强化服务上,创新管理机制,开展权益保护,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水平。今年以来,为农民提供各类用工信息近万条,协调解决侵害农民利益案件11件,涉及农民157人,追回工资7.2 万元。到6月末,全市输出劳务人员26.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2亿元。

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以弓棚镇为中心,在农机条件较好的10个乡镇,实施百万亩农机示范田工程。投资340万元,重点武装五棵树镇合发、弓棚镇春阳两个试点村。去年,榆树市弓棚镇实行全程农业机械化玉米面积8500公顷,斤粮成本由0.198元降到0.167元,降低0.031元,每公顷节本增收1260元。两年来,投资1.13亿元,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搞好刘家大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松坡灌区节水灌溉自动化、蔬菜集中区域打井灌溉等水利工程建设,尤其是针对今年汛情,积极做好堤防加固、沟渠治理等设施建设工作,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同时,不折不扣地落实“一免三补”政策,及时足额把补贴资金发放到农民手中,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以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为主攻方向,举全市之力抓项目,加快县域工业振兴,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上求突破

振兴县域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方略。榆树抓住省里农产品加工业试点市的有利契机,举全市之力抓项目,实现项目建设新突破。

1、立足农牧资源,发挥优势上项目。榆树市紧紧围绕农产品加工业这一支柱产业,大上、快上项目,重点谋划、建设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和支撑财力的大项目,初步构建玉米化工、大豆生化、畜禽精深加工、方便食品加工、白酒酿造、饲料、绿色蔬菜、绿色稻米、医药、机械制造等10条加工线。目前,全市项目达到226个,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已建和在建项目39个,达产达效后,年可实现产值42亿元,利税6.5亿元。今年新上项目40个,其中新开工建设18个,扩建、续建项目11个,拟建项目11个,总投资近50亿元。

玉米化工业。天津泰达津泰榆树工业园区,上年产20万吨食用酒精、50万吨复合肥和5000吨糠醛3个项目,总投资15亿元,近期将开工建设。香港捷美年产30万吨化工醇项目,由香港捷美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建设,总投资16亿元,已经签约,封冻前破土动工。吉林红绿金5000吨高活性玉米膳食纤维项目,设备已购进,近期就可开工。沈阳辉山乳业10万吨鲜玉米饮料项目已经签订合作协议。做大吉粮曙光5万吨玉米变性淀粉项目,推进金源马铃薯淀粉项目,明年争取生产2万吨淀粉,同时加快建设国债贴息的变性淀粉项目。推进年产1000吨A6固态生物菌肥、1.5万吨糖化酶和30万吨润丰生物复合肥项目,做大玉米经济,使玉米产业成为榆树市的支柱产业。

畜禽养殖加工业。以四海集团150万头生猪一体化、吉发德莱鹅业年养殖加工1500万只大鹅、上海汉德10万头肉牛加工项目为骨干,搞好生猪、肉牛、大鹅等畜禽养殖及精深加工。长春北方奶牛胚胎移植项目,从加拿大引进技术,引进基础母牛300头。依托辉山乳业集团和完达山集团,发展奶牛养殖及牛奶加工项目,计划3年内达到8万头,日产奶300吨。

方便食品加工业。扩大锦丰方便面项目规模,扩产的厂房正在建设,由原来6条生产线增加到10条,年产方便面达到10亿包。与日方合资建设禾丰方便米饭项目,总投资2.58亿元,近期可开工建设。同时,做大2万吨华飞绿豆茶、1.5万吨黑珍珠酱油项目,使食品工业成为新兴支柱产业。

白酒酿造业。以榆树酿酒集团、长春榆树大曲集团为龙头,做大“榆树钱”、“吉酒王”品牌,新上好酒王补酒项目,使榆树白酒规模不断扩大,年生产白酒达到5万吨。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分布到13个省市、50个县(市)、较大网点500多家,再造榆树酒业新优势。

大豆生化加工业。加快建设加拿大A1大豆肽白酒项目,投资1.6亿元,一期工程近期开工。同时,加快推进生物柴油项目。做好10万吨大豆深加工项目,由美国第一国际投资集团建设,总投资1.29亿元,项目建在环城工业园区,基础土建正在进行。1.8万吨大豆蛋白分离项目,已经开工建设。上海众益豆制品加工和保鲜项目,总投资1亿元,正在进行土建。加快建设吉林圣达豆制品加工项目,生产豆腐系列产品,提升五棵树豆制品传统加工业,打五棵树品牌,恢复“大豆之乡”美誉。

绿色稻米加工业。依托“一江两河”水稻基地,重点建设关东禾丰米业、三军米业和青河米业,年生产能力提高到35万吨,创出榆树绿色稻米品牌。绿色蔬菜种植加工业。建设万栋绿色蔬菜大棚项目,投资2亿元,蔬菜年产量达45万吨。引资建设7.5万吨果蔬产品加工和蔬菜保鲜加工项目,尽快建成绿色蔬菜产业带。

饲料加工业。扩建长春通威饲料项目,在年生产鱼饲料20万吨基础上,增加10万吨畜禽饲料。实施吉发德莱鹅业40万吨鹅饲料、辉山10万吨奶牛饲料和广东吉本妆20万吨生物饲料加工项目,同时抓好30万吨秸杆饲料项目,建成绿色饲料加工生产基地。

医药加工业。抓好华威药业项目,扩大生产规模,拓宽市场空间。做大真元药业项目,在原有生产片剂的基础上,增加投资3500万元,上年产10万件针剂项目。前几天,与日本大久保集团签订HCC项目合作协议,投资1亿元,年内投产。同时,建设动物疫苗和兽药加工项目,已报农业部审批,近期投产。加快建设吉林七草堂有机标准杀虫剂、杀菌剂农药项目,做强榆树药业。

机械制造加工业。安阳汽车牌照及地理标识项目,今年6月投产。加强与一汽集团的联系,积极争取汽车铸件工业园区项目落户榆树。以华裕机械项目为重点,扩大农业机械市场份额。同时,年产760万平方米包装箱(盒)、福安照明玻璃制品等项目都已建成投产。

2、强化聚集功能,依靠政策支撑上项目。面向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开展招商,把有实力、有市场的大企业、大集团作为重点,增强引资成功率和投资回报率。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努力实现政策效益最大化。对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土地无偿使用,帮助办理土地手续,3年内地方税种即征即退,最大限度地吸引外商外资。加快建设五棵树开发区,争取省开发银行提供1.5亿元的软贷款和4.85亿元的硬贷款,主要用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产值分计、税收共享”的办法,鼓励各乡镇、各部门新上项目向开发区摆放,促进集约发展。按照省里扩权会议要求,搞好工业集中区建设,初步考虑建设五棵树、环城、大岭(怀家)3个工业集中区,盘活生产要素,降低建设成本,发挥聚集效应。同时,还注重抓好“飞地经济”和“飞地工业”,在江浙一带进行招商,把资金、项目吸引过来,科学布局,建设园区,借助外力发展自己。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榆树市从市级领导到基层干部,都落实了项目建设责任。市级党政领导每人要引进一个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人大、政协每个班子要引进一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现在,全市上下联动,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形成了良好氛围。

3、坚持大中小项目一起抓,推动全民创业上项目。实施干部“离职锻炼、建功立业”活动。两年来,有2255名干部在经济主战场离职创业,较好地发挥了带动群众致富的作用。通过这项活动,现在有一些干部已经主动提出离职,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进行创业致富。强化各项优惠政策落实,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大力培育小企业主、小老板。加强软环境治理,成立政务服务大厅,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加大对涉软案件打击力度,对重点企业和纳税大户实行挂牌保护。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诚信榆树”,创造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环境。

同时,注重加快企业改革。在去年完成56户改制任务的基础上,今年又有18户企业实现了“双退出”;有106户企业利用并轨政策,对15665名职工解除了劳动关系,实现了“单退出”,力争到年底基本完成151户企业改制任务。

三、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手段,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注重城乡协调发展,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上求突破

1、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沿榆陶路、在松花江北岸,榆树发展整体西移,五棵树向东发展,做大环城工业园区,与五棵树连为一体,把榆树建成中等生态食品经济城。到2020年,市区建城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50万。今年,榆树城区主要修建“一街一路三出口”,加强城区道路、供水、排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增强城市承载力。同时,运用经营城市理念,重点开发建设榆树新城区。前段时间,请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专家帮助制定榆树新城区和五棵树开发区的发展详规。与上海联合能源集团合作,采取BT方式融资,搞好新城区设施建设,拉开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位。

2、大力改善交通条件。两年来,投资19.6亿元,建设各级公路2400多公里。重点建设3条公路:榆陶公路改建为一级公路,黑大公路榆树段、科铁公路榆树段改建为二级公路,已经全部通车。构建了横亘东西、纵贯南北的交通动脉,榆树到达长吉哈3市的车程均在一个半小时左右。同时,加快农村公路网建设,今年全市388个村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沥青路目标。积极做好接通榆舒铁路工作,计划明年开工建设。

3、积极发展社会事业。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加大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投入。两年来,投资1.2亿元,新建、维修校舍18万平方米。投资新建了华昌文化广场、广电大厦,实施新公园扩建,建设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完善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新建市医院综合楼、市疾病控制中心,加强农村医院设施改造,提高医疗卫生水平。

4、加快小城镇建设。结合乡镇体制改革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立足高起点,完善小城镇发展规划。以五棵树镇为样板,重点抓好中心城镇建设。积极争取资金,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小城镇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突出抓好特色镇、名牌镇和重点镇,壮大镇域经济实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预计到年底,全市生产总值可完成131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全口径财政收入6亿元,比上年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4300元,比上年增长7.5%。力争通过5到10年的不懈努力,由全国闻名的产粮大市变为新型农产品加工业强市,在全省升级晋位,在全国争创百强县市。

作者:宋 亮 魏玉琦

第3篇:工业强县:松桃壮大县域经济的必由之路

工业经济在现代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途径。加快推进工业化是我们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松桃工业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存在总量偏小、发展后劲不足、园区建设进度缓慢等问题。松桃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

近年来,松桃苗族自治县委、县政府以新的发展理念统一思想,以新的发展目标汇聚力量,以新的发展举措克难攻坚,县域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逐步改变了长期发展滞后的局面,呈现出超常规发展、大跨度进位的良好态势。

截至2010年,全县共有工业企业154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33家,涉锰企业26家,占规模企业总数的78.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6.6亿元,同比增长23.4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连续4年稳居铜仁地区榜首。

松桃工业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存在总量偏小、发展后劲不足、园区建设进度缓慢等问题。松桃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

坚持不懈推进“工业强县”发展战略

坚持“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工业经济在现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途径。加快推进工业化是我们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松桃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农业产业链条比较短,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仅靠发展农业是绝对富不起来的。而工业产业链条比较长,产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也高。虽说是无农不稳,但无工不富更是毋庸置疑的真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工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着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措施,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才能加快松桃工业化发展进程。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进度。工业园区是新形势下优化发展环境和扩大招商引资最有效、最重要的载体,是提升工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松桃要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必须抢抓新一轮西部开发和东部产业梯次转移的历史机遇,按照“规划设计高起点、基础配套高标准、管理规范高效益”的要求,高标准抓好城北土业园区、孟溪物流园区和正大农业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城北工业园区要按照25平方公里以上来规划建设,“十二五”期间园区规模达50平方公里以上,承接好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让更多的项目落户园区。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

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松桃的优势在于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品、石材、林业等。要做大做强经济总量,必须围绕自身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国内重要的锰系列新材料基地、新型能源产业基地和武陵山区新型建材基地。

在大力支持三和、汇丰等已有锰工业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中国节能环保集团重庆乌江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电解锰、年产40万吨硫酸和5万kv余热发电项目的落户工作;切实抓好总投资57亿元的凯迪生物质循环经济工业园建设项目,争取年内完成投资6亿元以上;加快年产180万吨的高力水泥二期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年内第二条生产线如期投产。

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松桃经济总量小,投资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要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坚持投资拉动、项目领跑。

一是把项目包装好、运作好,把信息对接好,积极争取国家在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二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放宽市场准入,努力拓展非公经济的发展空间,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大发展。三是激活地方民间资本参与经济发展,让更多的老百姓成为老板。四是要积极争取金融贷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拓宽地方经济发展的融资渠道。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45%以上。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工业化是城镇化重要的产業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基本的空间保障。城镇化水平越高,经济要素集聚程度就越高,发展潜力就越大。

今后一段时期,松桃推进城镇化发展进程,必须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按照“发展中心县城、带动建制镇、辐射行政村”的总体目标和布局,围绕“城市效能型、工业主导型、市场贸易型、资源开发型、旅游服务型”等各具特色的城镇发展方向,继续实施以县城为中心,以孟溪、大兴和二级公路沿线的乡镇所在地为主发展轴,以其他公路沿线的乡镇所在地为次发展轴,以重点行政村为辐射点的多层次、网络状城镇空间布局,逐步形成“中心崛起、两翼齐飞、连片辐射”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2.5%以上。

同时,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松桃将进一步完善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大力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把松桃建成铜仁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新兴产业基地、循环经济资源深加工产业基地、特色食品及民族医药产业基地等。

坚定不移谋划科学发展大计

“工业强县”作为松桃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引擎”,还承载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破口”和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的重任。面向“十二五”,松桃将围绕做大做强工业经济进行“谋篇构局”,坚持把突出功能、做大规模、优化布局摆在首位,从而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当前,松桃必须立足自身实际,准确把握发展大势,统筹资源,拓展空间,抢占先机,高点起步,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力使新型工业化成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为加快推进“工业强县”建设步伐,我们将进一步狠抓政策清理,凡是与改革发展不相适应的政策、规定、措施,都要彻底清理,坚决废除,并着眼于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和非公经济,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立足于放开、放活,制定有利于迅速促进外来投资者前来投资兴业和有力推动非公经济大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在全县上下营造爱商、亲商、扶商、敬商的浓厚氛围。同时狠抓政策落实,在用足、用活、用好政策上下苦功,进一步强化对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组织领导、政策支持、资金筹措、财政支持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大力促进“工业强县”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优化资源要素配置。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动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资源和要素向新兴工业园区集中,扩大产业集群规模,提高产业聚集度,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主、上下游产业配套、集群式发展的格局。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当地资源条件、产业基础,明确新兴工业园区产业发展定位,突出主导产业特色,走特色兴园、质量制胜之路。

创新园区管理体制。积极创新新兴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业主开发、政企共建、项目先行等有效的运行模式。支持新兴工业园区建立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孵化器,搭建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着力突破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增强新兴工业园区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能力。加强新兴工业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政府服务和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应用程度及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

把工业化和城镇化紧密结合,同步规划、同步推动,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低水平重复建设”,合理规划和使用基础设施,推进资源的集约节约使用,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有效整合产业链,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工业节能降耗、污染减排,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节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

同时,按照“多翼多组团”的工业布局框架,着力打造工业“走廊”和产业带,积极推进重点产业集聚区、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建设,形成“以带为主、以块为辅、带块结合”的新兴工业园区空间布局结构,优化新兴工业园区空间布局。

作者:龙海

第4篇:由工业强县战略到科技人才的思考与建议

县政协委员、团县委书记 马恒生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的根本因素在人,首先要有科技人才,才能有科学发展,如何结合含山实际,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努力达到“实现新跨越、建设新含山”的目标,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科技工作:

一、建立科技人才定期普查机制。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牵头,抽调有关部门人员参与,定期分行业开展科技人才普查工作,了解全县各行各业现有多少科技人才,尚缺多少科技人才,哪些行业缺科技人才,缺什么样专业的科技人才,怎么样引进这些科技人才。只有掌握自身家底,才好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二、建立长效科技人才引进机制。在摸清家底 之后,党委、政府要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建立长效的科技人才引进机制,为各行各业引进科技人才大开绿灯,从编制、人事等方面降低科技人才进入门 槛,对引入的科技人才分层次从政治上给荣誉、经济上给实惠,生活上给方便,让科技人才愿意来含山,愿意服务于含山。

三、建立科技人才服务机制。科技人才引入后,相关职能部门要确定专人进行跟踪服务,为其开展工作力所能及地创造良好条件,充分发挥其人才效应,为我所用,要经常性了解其想法、工作状态,及时帮助协调其子女就学、亲属就业等实际困难,解决其后顾之忧,确保其能保持良好状态,安心工作。

四、加强与合肥、南京等地高校联系,建立经常性的互动交流机制。高校是科技人才密集区,我们周边的合肥、南京更是高 校密集区,名牌高校层出不穷,我们县内所需的机械、纺织、建材、农业、卫生、规划设计等等科技人才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一些专家教授不大可能来我们这里工 作,但作为政府我们可以搭建与周边高校科技人才交流平台,经常性邀请其来含指导、输送有关人员去接受培训,接受其学生、弟子来含山实习实践,保持经常性交 流和互通信息机制,掌握科技人才信息。

五、加强职业教育、建立人才培训机制。整合县内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发展力度,改变办学思路,要根据市 场需求,开办专业对口、企业所需的职业班,目前县内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熟练技工,更招不到高级蓝领,另一方面是职业学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还有第三方面是 待业青年宁愿去盲目打工而不愿报考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思路,建立合理的人才培训机制应是当务之急。

六、以奖代补,建立企业、行业引进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任何对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 展,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科技人才资源作保障。对于县内急需的人才,行业、企业以优厚的待遇引入后,政府可以根据人才的层次和类型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行业企 业引进人才的积极性。对于一些集聚大量科技人才,甚至成立一定级别的技术研发中心的行业或企业可以给予重奖。

第5篇:工业强县,旅游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按照“一产助推旅游、二产服从生态、三产激活全局”的发展模式,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旅游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千方百计打造精品旅游县

科学编制总体规划。以建设精品旅游特色县为目标,诚邀国内知名旅游规划机构和专家,编制具有站位高度的旅游支柱性产业总体规划,培育一流的旅游品牌。注重景区、景点的合作,形成发展合力,实现共赢。聘请专业旅游策划团队,对旅游景点和线路进行包装策划,精选特色、精品旅游线路,重点进行宣传推介。进一步加强旅游资源开发管理,强化旅游规划的执行力,凸显政府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主导作用。

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全面完成核心景区景点的收购工作,大力推进整合后旅游景点的规划建设。加快县城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商业街规划建设,抓好旅游导视牌等配套设施,完善旅游服务功能。

提升旅游品牌形象。策划举办一到两次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主题活动。加强与文化机构、摄影家协会、体育机构的合作,引进有影响、有档次、有市场的活动或赛事在举办;借助国内知名媒体平台,多渠道、多角度展示、宣传旅游;全力推进旅游强县争创活动,鼓励有条件的旅游企业筹划上市,申报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切实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行业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持之以恒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壮大农业产业。重点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一批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成一批现代休闲农业园区,开展示范合作社创建活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积极创建农业品牌,抓好农业“三品”认证,打造名牌农产品和著名商标。

第6篇:着眼工业强县

着眼工业强县,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坚持把工业强县战略作为推动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战略,优先倾斜基础设施、资源保障和人才供应,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培育壮大区域支柱产业。依托太西煤集团,抓好红沙岗矿井建设及达产达标,立项建设洗煤厂、页岩油提炼、煤矸石发电及废渣制砖、矿井疏干水回收利用、石墨选矿及精深加工等煤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项目;依托华电、中广核、国电、大唐等企业集团开发风电、光伏电等清洁能源产业,争取建成红沙岗120万千瓦风电场、7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电站、青土湖60万千瓦风电场及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等项目,统筹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依托酒钢集团、三喜集团开发盐硝资源,立项建设盐化工产业项目;依托威龙集团、中天公司、县内国营农林场、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抓好葡萄酿造灌装、果蔬肉类保鲜贮运、肉羊精分割及精深加工、棉纺纱等农畜产品加工业,积极培育以红枣、枸杞、瓜子等小食品为主的休闲食品加工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修订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突出以策招商、以诚招商和以商招商,把服务融入项目洽谈、签约、实施、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努力实现招商引资数量和质量的新提升。创新工业集聚区融资方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工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工业院企院地合作,争取将红沙岗工业集聚区融入金昌国家级技术开发区,加快城东工业集聚区建设进程,谋划建设西渠、昌宁工业园区,形成“一区多园”融合发展格局,提升工业集聚区服务功能。

加大资源勘查力度,积极争取实施省部合作地质找矿项目,加大煤炭、盐硝、石墨、石油、煤层气等矿产资源和红崖山灌区、红沙岗区域水文勘查力度,为后续工业发展奠定基础。到“十二五”末,工业增加值达到2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9亿元。

2011年:红沙岗一矿、420万吨洗煤厂、金阿铁道专用线、石墨选矿、30万吨铁精粉、华电10MW光伏电、中广核49.5MW风电场、兰电49.5MW风电场、威瑞环保铝塑板生产线、中天公司肉羊精分割及精深加工、红沙岗水厂、腾霖紫玉葡萄榨汁等项目建成投产,红沙岗二矿完成60%的工程量,金阿铁道专用线二期、太西煤40万吨页岩油提炼、600万吨矿井疏干水利用、大唐公司49.5MW风电场、中广核49.5MW风电场二期、国电10MW光伏电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力支持和服务好玉门石油局在潮水盆地、红柳园等区域进行的探油、探气、探煤工作,力争在石油化工开发利用方面取得积极进展。进一步完善红沙岗、城东工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完成供排水、电网敷设等基础工程。实现工业增加值6.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亿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4.3亿元。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继续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万元GDP能耗下降3.5%。

三、实施“2311”计划,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把实施“2311”计划作为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的总纲。到“十二五”末,累计建成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瓜菜生产基地6万亩、养殖暖棚7万亩、酿造葡萄10万亩、红枣10万亩、枸杞2万亩,把民勤建成河西优质农产品重要产区、全国品质一流的酿造葡萄基地和优质红枣、枸杞的重要产区,逐步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片带。按照“节水、高效”的要求和“生态、优质、安全”的定位,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大优质农产品商标注册和注册商标保护力度,培育民勤绿洲瓜菜、果品和肉羊品牌。坚持非禁即入、激活民间资本,培育壮大与特色主导产业相适应的产业化龙头企业,规范和培育各类专业协会和合作组织,发展壮大农产品经纪人队伍,探索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收购准入相匹配的合理制度,大力推行“订单种植”和“合同收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着力抓好新农村试点村和示范点建设,积极探索不同基础、不同条件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路子。抢抓中央扶贫开发“特殊类型贫困区域”的政策机遇,争取立项建设两大沙漠沿线生态扶贫连片开发示范区,探索基本生活靠最低保障,脱贫致富靠扶贫开发的新机制,实现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推进湖区群众稳步脱贫。

第7篇:工业强县战略推动产业倍增

大邑 “工业强县”战略推动产业倍增

大邑县西出成都41公里,辖区内的西岭雪山、道教发源地鹤鸣山、中国博物馆小镇安仁等自然文化景点让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声名远扬。然而,在新一轮全球经济复苏、西部大开发纵深推进、天府新区建设和成都市委确立“五大兴市战略”等重大发展机遇面前,大邑县如何投身四川、投身成都新一轮发展,实现“尾雁”快飞、“尾雁”赶超。大邑县委、县政府给出了答案,实施“生态立县、文旅兴县、工业强县和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明确了加快推动“兴二优一强三”的思路,把“工业强县”战略摆在了突出位置,着力做强产业,做大总量,大力推动产业倍增,壮大经济规模和提升总体实力,从而加快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世界生态田园城镇示范区。

优化布局

突出“一区两点”组团

围绕项目抓发展,大邑县委、县政府将今年确定为“项目会战年”,推出了258个、总投资530亿元的投资项目,将于年内密集落地、密集开工、密集投产。今年春节大假后上班的第一天,大邑县委、县政府就召开“项目会战年”工作会,通报2012年全县项目投资计划,推出新思路、新举措,加快项目建设,推进“快飞赶超”。

产业是地方发展的主心骨,产业是大邑后发赶超的主要动力源泉。而大邑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面临做大经济规模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双重任务。大邑县委、县政府认为,坚定不移推动产业倍增,加快推动“兴二”,要坚持“一区一主业”的产业布局,突出先进制造业这一主支撑,抓住“一区两点”组团,明确了大邑工业集中发展区、沙渠工业点、王泗工业点的工业组团发展重点。县委、县政府坚持抓存量企业扶优扶强、扩能扩产,加快凯西二期等19个续建项目、祥业发动机缸体等29个新建项目建设,积极扶持有潜 力的企业上规模,有实力的企业创品牌,增强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后劲。

实践证明,大邑县委、县政府的思路是科学可行的,一季度大邑工业实现了“开门红”。今年以来,一个个大项目在大邑相继开工:4月27日,四川省客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新厂区落户大邑工业集中发展区,投资3.1亿元,将年产各型高、中级客车3000辆;6月初,大邑与成高阀门公司签订阀门企业园项目,整合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推动阀门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投产后年产值将达4亿元,目前该企业拿到手的订单已超过3.5亿元;以冶金实验厂为主的成都市钢铁行业整合项目落户大邑沙渠工业点的工作正紧锣密鼓地推进,预计项目投资达100亿元,钢铁产能420万吨,产值350亿元,可实现利税38亿元……

狠抓增量

各方企业纷至沓来

工业要快飞,项目是关键;项目从何来,招商最重要。按照抓增量企业高端高效、集约成链发展的思路,该县抓住东部沿海地区及成都一二圈层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快引进一批对主导产业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的龙头项目、补链项目,加速主导产业集聚发展。该县坚持招大引强,锁定目标企业,实行专人上门招商、以商招商,全力引进更多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关键配套企业。大邑县委、县政府领导主动出击,亲临招商一线拜访企业、参与洽谈,一批批大企业纷纷来到大邑考察,签订投资协议。

3月22日,大邑举行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共签约项目14个,投资总额达24.48亿元,涵盖了一二三产业。值得一提的是签约了9个工业项目,总投资达20.42亿元,包括河南省中原起重机械集团、重庆泰吉集团、山东路通集团都把项目落户在大邑。签约企业代表表

示,大邑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潜在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将安心在大邑落地生根,千方百计把企业培植好、经营好、发展好,为促进大邑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4月18日,大邑县委书记周道富率队到温江区,与温江签订融合互动发展框架协议,以圈层融合推动“中雁竞飞”和“尾雁快飞”。按照协议约定,双方将在工业、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社会管理等多领域开展多层次的合作,其中工业上的合作将成为双方合作发展的重头戏。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区和大邑工业集中发展区互设联络办,大邑工业集中发展区提供发展空间和优惠政策,共建园区,引导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区企业入驻大邑工业集中发展区,促进大邑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6月下旬,大邑在广州和晋江分别举行招商项目暨旅游推介会,签约了涉及工业、农业和旅游业的合作项目13个,协议总投资45.4亿元。在3天的行程里,县领导率领的招商队伍拜会了数十家大型企业,介绍了大邑的区位优势、招商政策和包装的招商项目。

据介绍,为了强化推动引资工作,大邑出台了《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决定每年拿出5000万元作为扶持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做大做强;出台了《关于鼓励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试行)》,每年安排1000万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鼓励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支持企业出口上台阶,在大邑注册的外贸出口企业,在上年基础上每新增100万美元,给予1.5万元人民币国际市场拓展费扶持。另外,大邑制定了《大邑县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大邑县2012年投资促进工作奖励办法》。积极开展专业招商,组建招商分队分批次到福建、上海、浙江、广东、湖南、成都周边等招商重点区域20余次,通过前期联系、企业引荐、商会搭桥等形式,拜访了数十家知名品牌企业,收集储备了一大批很有价值的重大项目投资信息,一批企业与大邑签订了投资协议。

优化环境

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

为了奋力推进工业加快发展,实现“产业倍增”,该县牢固树立“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观念,始终坚持便利化的工作取向,全力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政务服务环境。

大邑县委、县政府把电力保障作为提升硬环境的首要任务来抓,苏场220kV输变电站,于今年4月26日建成投运,安仁110KV变电站于今年5月31日建成投运,冶金实验厂110KV变电站于今年3月投运,新场35KV变电站第一台机组已于今年2月底投运,第二台机组已经建成,今年8月投运,青霞35KV变电站已经建成,本月底投运。全县工业用电量上半年同比增长26.24%。大邑工业集中发展区加快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相继完善了园区2.5公里道路施工,完成了4.5公里的专用电力线路迁改土建工程和天然气管线安装;完成工业区污水处理厂的可研论证和施工前期工作;完成了园区10万平方米道路绿化工程和5.1公里道路亮化工程施工,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在实施品牌战略中,大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4月27日, 在新认定的成都15件中国驰名商标中,大邑独中“三元”,四川远星橡胶有限公司“远星”商标、成都贝根管道有限公司“贝根”商标、成都鸿笙食品有限公司“鸿笙”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和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正式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自此大邑县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数位居三圈层第一。7月15日,大邑蜀之源牌瓶装系列酒、府河牌水泥、建丰牌中密度纤维板、祥业牌中央空调压缩机壳体系列产品等8个产品通过省政府和省名牌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十届四川名牌的审查和复核确认,使大邑的四川名牌产品增至17个。

大邑格外注重软环境建设,坚持县领导联系企业制度下的全时企业服务机制,对园区所有重点企业服务工作均由县领导牵头联系,对企业需要协调的重大事项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对企业反映催办的事情是领导督办、马上办,绝不推诿拖沓;强化“亲商重商、招商

安商”理念,着力打造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诚信公平的市场环境,努力形成投资“洼地”效应。大力优化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努力把投资者的成本降到最低。

昨日,记者从大邑县获悉,该县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1-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5%,增幅居全市各区(市)县前茅。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0.9%;预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8%。实现入库税金同比增长28.8%;新增规模以上企业 2户。新引进工业项目9个,其中4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2个,完成工业项目到位资金12.09亿元。

第8篇:工业强县突破年动员讲话

把握新主题

谋求新跨越 为实现工业经济突破性发展而努力奋斗

——在武隆县工业强县突破年暨招商引资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武隆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2011年3月2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武隆县工业强县突破年暨招商引资工作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县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委会精神,总结表彰过去一年全县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客观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突破性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新宇书记将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肯定成绩,进一步坚定工业强县的信心

2010年,是近年来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成效最为显著的一年,也是近年来全县工业招商成效最为突出的一年。总结过去,我们欣喜地看到,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呈现以下六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一)增长质量高,经济发展总量进一步扩大。工业经济各项指标均保持两位数运行。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6亿元,比上年增长45.3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6.79亿元,同比增长63.4%;工业增加值9.29亿元,同比增长26%。工业企业综合效

— 1 —

益指数202%,同比增长76.5%。全年实现入库税金1.8亿元,同比增长15.42%;营业收入33.8亿元,同比增长47.09%。从纵向比较上看,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绝对额比2006年增长184.96%、比2007年增长111.38%、比2008年增长101.04%、比2009年增长23.80%,且是4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从横向对比上看,2010年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位居全市40个区县第12位,居13个县第2位,居渝东南6个区县第2 位。

(二)工业投入大,加快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狠抓工业投资工作,全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30亿元,占全年计划的100.03%,同比增长29.39%。一是在建项目投入大。乌江银盘电站完成投资14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的46.7%;风力发电项目完成投资2.1亿元。二是引资项目投入大。全年工业引资项目完成投资8.9亿元,隆泰公司丝绳项目第一条生产线建成试车,罡阳机械公司全面建成投产,山拔尔桑公司生产逐步正常。三是技改项目投入大。现有企业完成技术改造投资7.1亿元,占全年计划的101%,其中:宏能公司2000万元,贵兴公司4774万元,农网改造4000万元。过去的一年,是4年来工业投资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一年,并获得市政府表彰。

(三)园区建设快,集群发展平台进一步夯实。过去的一年,是我县工业园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一年来,县委、县政府响亮提出了“领先目标,园区速度,铁人精神,武隆奇迹”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园区建设的管理体制、推进机制,加大了融资— 2 —

建设力度,全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12亿元。白马组团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76亿元,完成场地平整3000亩,建成堤坊8.2公里,改扩建工业大道6.06公里,建成标准厂房5.1万平方米,新建公租房216套,铺设综合管网2.1公里,开工建设桥梁2座。入园企业累计达15家,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8.06亿元,同比增长167%;实现工业增加值2.35亿元,同比增长140%。围绕市级铸钢基地和建设市级中心城镇要求,快速推进平桥园区建设,完成投资3600万元、场平350亩。

(四)引资效果好,开放发展战略进一步实施。2010年,是历史以来工业招商体制最优、力度最大、措施最硬、成效最好的一年。一是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县委、县政府始终将工业招商作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来抓,组建了由四大家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所有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亲自主抓的20个招商集团。二是招商方式得到创新。按照“四专”建设和“五个一”的要求,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实施推介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全年召开推介会90多场,参加市内外举办的经贸洽谈会92场次,引进企业考察270多家,拜访约见企业740余次。三是招商成果取得突破。全年签订正式协议53个,协议引资53.54亿元;新动工项目36个,到位投资6.718亿元。特别是去年引进的安徽马鞍山鼎泰公司投资10亿元的丝绳项目、四川鸿光矿业公司投资13亿元的铸钢项目,以及引进内蒙古胜达集团、重庆科瑞集团实现改造重组,是直辖以来工业招商成效最好的一年。四是集团招商值得肯定。去年

— 3 —

是实行集团化招商的启动之年,全县只有县投促办、县政府办、县经信委等3个集团完成了年度任务,县交委、县农委、县教委、县发改委、县水务局等5个集团只完成了年度任务的60%以上,县委办集团由于土地未落实致使项目难以落地,我们也要看到,过去一年各个集团都为招商引资做了艰苦的努力,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踏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言。虽然大多数集团没有完成任务,但浓厚的招商氛围已经形成,也为来年招商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锤炼了干部,锻炼了本领,这些县委、县政府都已作了充分肯定。

(五)节能减排实,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过去的一年,我们围绕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开展了节能降耗工作。积极争取节能专项资金实施节能项目,建立工业能耗监测平台,切实开展综合节能和能耗监测工作,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能耗下降20%的目标,万元GDP能耗达到1.058吨标煤。多方筹资3739万元,完成9家小煤矿和1家水泥厂关闭任务,煤矿关闭工作被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与此同时,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隐患排查治理为抓手,以“安全生产年基层基础突破年”为契机,深入开展“三项行动”,切实强化“三项建设”,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全年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在县经信委、各乡镇以及各企业业主的共同努力下,全年工矿企业未发生一起死亡事故,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

— 4 —

过去一年工业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工业战线上广大干部职工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的结果,也是各个工业企业及企业家们奋力开拓、自我发展的结果。与此同时,通过近年来特别过去一年的发展,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发展基础逐步夯实、增长势头十分喜人、后发优势逐步显现,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加快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进工业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更让我们看到了实现工业强县和工业崛起的希望和未来!

二、认清形势,切实增强突破工业强县的责任

在充分肯定过去一年工业经济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在实施“工业强县突破年”攻坚活动中,我们面临的压力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对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以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抓好各项工作。

(一)认清发展形势,找准工作切入点。正视发展的现实,工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必须攻坚克难。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放缓将拖累全球经济复苏,并对我国经济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欧美发达国家的需求减少将降低我国出口增速;发达国家为了提高就业率,将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不利于我国出口;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全球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将被拖延和搁置,全球流

— 5 —

动性将进一步加剧,不利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稳定。这一世界经济形势虽然对我县的工业发展影响不大,但我们还得要审慎对待。二是影响2011年全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仍然存在。一方面,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将启动新一轮更加艰巨的节能减排工作,这将对传统产业形成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在一定程度上将使政府投资需求与融资能力的矛盾显得更加突出,加之今年全国的信贷规模将有所压缩、信贷结构有所调整,势必影响企业融资。这种客观环境必将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再一方面,国家对土地的宏观调控越来越严,建设用地成本越来越高,土地指标争取困难。去年,国土部门的一名干部为争取一个引资项目的用地,在市级部门苦苦守候了一两个月,当市局领导最终签字批准时禁不住留下了辛酸的泪水。三是虽然重庆大的环境有利于发展,但目前40只小老虎都在比拼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但由于自身产业基础薄弱、区位优势不足、承接条件较差,要引进“大好高”的投资项目,我们所付出的代价会比别人更多。比如平桥铸钢项目、隆泰丝绳项目、罡阳曲轴项目落户武隆,都经历了与周边区县的激励拼抢、斗智斗勇,如不是刘书记、郭县长亲力亲为,用真情感动他们,这些项目都是不可能落户武隆的。四是自身经济总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仍然是制约工业发展的短板。2010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只有13.3亿元,仅居全市40个区县第36位,与直辖前与我们相当的忠县、丰都、云阳相比分别靠后11位、5位、2位。按— 6 —

新口径统计,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13户,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只有江口电站、供电公司2家,2000万元以上的仅9家;年入库税金上1000万元的只有3家,5000万元以上的只有1家。同时,产业体系极不完善,骨干支撑能力非常脆弱。全县216户工业企业中,水电行业占32.4%,建材行业占27.3%,农副产品加工业占16.2%,采掘业占9.7%,其它行业仅占14.4%,具有成长性能、支撑作用的加工制造业占比非常少。

(二)抓住发展机遇,找准工作着力点。无论形势如何严峻,我们必须趋利避害,利用有利条件,抓住难得机遇,加快发展步伐。一是国内经济形势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国家在“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扩大内需的启动都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国内投资、消费有望实现较快增长。同时,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有助于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在这种大的宏观环境下,县域经济发展将会从中获利。二是重庆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更加明显。315总体部署及国发3号文件的贯彻落实、6个国家级开发区的设立、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兴起、主城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移进程的加快,都为我们准备了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加之我县处于重庆外三环的边缘,承接主城区产业转移和为主城工业配套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武隆没有理由不在重庆新一轮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中涌立潮头、抢得先机。三是武隆自身已具备赶超跨越的后

— 7 —

发优势。通过近年来的努力,特别是新宇书记、忠亮县长高度重视工业,认识又高度统一,形成了厚积薄发的强大合力。2010年新上了一批上亿元的工业投资项目,为今年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还有一批投资上亿元、几十亿元的项目也将陆续动工建设,全年将完成工业投资40亿元。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一两年内将形成七八十亿元的产值,如持续保持这种良好势头三至五年,全县工业经济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必将成为现实。

(三)把握发展主题,找准工作落脚点。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要在今年取得突破,是今年工业经济工作的主题,也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题。在哪些方面实现突破,怎么实现这些突破,我认为有三个方面需要大家认真把握,以便找到工作的落脚点。一是强县突破的标志体现在经济指标上。结合今年工作实际,标志性因素有三个,即经济总量、投资规模和经济效益,核心是提升经济总量,这是今年工业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按今年计划,全年工业总产值要比去年增长83%,工业增加值要增长65.7%,这个目标如果能够完成,将创下重庆直辖以来当年最快增幅。要完成这一突破性的目标任务压力很大、困难很多,但我们必须坚定目标和信心不动摇,大打一场奋力突破的攻坚战,这既是一项经济任务,又是一项政治任务。二是强县突破的关键体现在政策驱动上。良好的政策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关键。今年,县委、县政府研究出台的《关于工业强县突破年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七个方面的激励政策,而且每条政策既能激发斗志,又有很高的含金量,这也是近年来单独为一年的— 8 —

发展所提出的政策最密集、最优惠的一年,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推动今年工业强县实现突破的坚强决心。三是强县突破的要害体现工作措施上。经济指标是发展目标,工作措施是实现发展目标的途径,没有突破性的措施就没有突破性的发展。因此,在今年的工业经济工作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以创新出创举,以创举促实干,以实干求突破;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想尽一切可行办法、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克服一切发展障碍,突破性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

三、突出重点,奋力实现工业强县的新突破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届满之年,更是实施工业强县取得突破的攻坚之年。综合考虑2011年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态势和“十二五”规划全局目标,基于全县工业发展实际,经过科学分析,我们提出今年工业经济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经济总量、工业招商、工业投资、经济质量和园区建设五大突破,其中: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增长83%、65.7%;招商引资新引进项目到位投资1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0亿元,比上年增长33 %以上;工业经济入库税金达到2.6亿元,比上年增长44.5%;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8亿元。这些指标无论从绝对数还是从增幅上看,都是近年来所没有的,都是具有突破性标志的。

围绕上述奋斗目标,我们必须采取超常的举措,强推硬逼抓发展。重点是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突破性工作:

— 9 —

(一)把招商引资作为突破工业强县的第一推动力。强县的关键在招商,潜力在招商,出路也在招商。我们必须继续实施全民招商发展战略,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突破性抓好招商工作。

1.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招商队伍。今年,我们要花大力气抓好招商引资队伍建设。一是迅速组建招商队伍。今天会后三天之内各个招商集团都要召开专门的会议,在进一步落实责任、明确任务、严格要求的基础上,从集团各成员单位中抽调一名得力干部脱产招商,按照分线作战的原则,组建一支精干高效、专职招商的招商突击队、招商服务队,全县从事招商工作的人员规模要达到100人以上。二是切实搞好招商培训。3月10日前,由县投资促进办牵头,县发改委、县经信委、服务保障集团配合,精心策划、精心准备,集中利用3-5天,对各集团的专业招商队伍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培训。培训一结束,各个招商集团的人员就要外出奔赴招商战场。三是严格加强队伍管理。对各集团抽调的招商队员,由县委办、县政府办联合出文明确抽调事宜,明确工作要求。这些队员一旦抽调出来,原单位不得再安排其他工作,并加强这支队伍的日常管理与考核,使其集中精力搞招商。四是建立招商激励机制。为鼓励各个招商集团、各个招商人员大力招商,今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条特别政策,规定:各招商集团正科级常务副团长完成全年任务后享受副处级待遇;投促办下设副科级招商分局,完成任务后,分局长享受正科级待遇;对一线的招商有功人员,优先纳入县管后备干部人才库,对特别优秀的予以提拔重用。五是充分保障工作经费。— 10 —

县委、县政府已经明确,每个招商集团由县财政预算工作经费45万元,并实行分期拨付、专账管理。这只是一笔基本工作经费,为切实保障招商工作的正常开展,各个招商集团还要根据实际需要筹集招商经费,各个成员单位必须积极配合。各招商集团要用好对成员单位30分的考核权,充分调动他们的支持力度。

2.开展一项招商攻坚的主题活动。为强推硬逼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我们提出要开展“百人招商攻坚”活动,这是今年招商引资工作的主题。一是明确攻坚的任务。在攻坚期间,各集团或分局招商人员全年在外招商时间不得少于9个月,每个集团开展小型招商推介活动5次以上,引进企业现场考察20家以上,外出拜访对接企业20家以上,签订投资协议3个以上,协议引资5亿元以上,当年新引进项目到位投资7000万元以上。这是对集团招商量化的基本指标,必须保障落实,核心是要完成当年到位投资任务。二是强化攻坚的抓手。要把招商推介、跟踪洽谈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抓手,进一步创新思路、拓展渠道、突出重点,全年在市内外举办大型招商推介活动12场以上。招商推介只是一种手段,关键是要通过推介捕捉到一些投资信息,结识一些投资客商,然后加紧跟踪、加紧谈判,力争达成一批投资意向,签订一批合作协议,全年完成协议引资100亿元以上,新动工项目45个以上,新引进项目到位投资15亿元以上。三是突出攻坚的重点。在引资引项目上,要既突出重大项目、优势项目,抓好新兴产业的项目招商,又要突出配套传统产业,承接转移产业,抓好适合县情、有利发展的项目招商,

— 11 —

说到底就是能实现达标排放的环保工业。在招商区域上,既要瞄准“长三角”、“珠三角”,又要出击省内外所有资本活跃的地区,把主要区域和次要区域有机结合起来。在招商对象上,既要紧盯县外大企业、大集团,又要抓住一些新兴产业、成长性较好的中小项目来武隆集聚,努力做到扭住一个,带动一片。

3.完善一套推进招商的工作机制。一是加强“四专”建设,突出个性化招商。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招商引资工作,提出招商引资工作要突出个性化,把“四专”建设贯穿招商工作的始终。这“四专”建设在今年必须继续强化,并严格考核。“四专”,即:各个招商集团要组建专门招商队伍、定期召开招商专题会议、编制个性化专门宣传推介资料、成立专门班子和落实专项经费为项目做好配套服务。二是加强过程管理,完善推进机制。为加强对招商引资的过程管理,我们提出了要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的推进机制。按照这一要求,对每个招商项目我们都要点对点地制定招商推进方案、服务保障方案,实行时间倒逼、责任倒查、效果倒问。三是加强工作调度,及时掌握动态。要建立完善按月通报、季度总结、半年考评、年度考核奖惩等各项工作调度制度,按时通报每个招商集团的工作推进情况、每个引资项目的跟踪洽谈情况、每个落地项目的建设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招商引资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安排部署阶段性的工作任务,全力推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 12 —

(二)把园区建设作为突破工业强县的第一主战场。强县的载体在园区,希望在园区。我们必须全面打响园区建设第二战役,全力打造园区、服务企业,使企业在园区得到更好的发展。

1.园区建设要快字当先,在项目承接平台打造上实现突破。 “领先目标、园区速度、铁人精神、武隆奇迹”既是对过去一年工业园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又是对过去一年工业园区建设的生动写照,我们必须继续发扬光大,继续贯彻落实。今年工业园区三个组团要齐头并进,全年完成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其中白马组团2亿元、长坝组团4亿元、平桥组团2亿元,这给各个组团的资金融通、建设任务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忠亮县长已经就此专题召开了园区建设第二战役启动誓师大会,对今年的园区建设作了全面的动员部署,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切实抓紧抓好。

2.园区服务要优字当先,在招商项目落地建设上实现突破。要进一步明确引资项目入园后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并围绕承接项目落地、加快项目建设,优质做好各项协调服务工作。园区管委会的主要职责:一是做好项目入园后的用地选址、土地供给、厂区规划、启动建设、物流配套、资金融通等工作;二是项目启动后要协调投资业主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进度、加强安全管理,快速推进项目建设;三是项目建成投产后要加强生产发展的指导和服务,做好各项生产要素的保障,推进各个入园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各个招商集团的主要职责是:牵头并会同服务保障集团优质做好项目启动前的公司登记注册、建设手续办理以及项目投产前的企业用

— 13 —

工保障等协调服务工作。服务保障集团的主要职责:一是具体承办项目启动前的各项行政审批手续;二是牵头处理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种投诉,以此治理、净化武隆投资环境。

3.园区规划要远字当先,在推进工业长远发展上实现突破。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立足工业经济的长远发展,科学规划好工业园区的各项基础设施、重点发展产业、项目准入门槛,并严格按照总体规划及各个组团的控制性规划,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配套工作,真正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为“全县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示范区”、“工业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和“生态和谐的样板区”。今年要全面完成工业园区19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和各组团控制性规划的修编或编制,并完成白马、平桥、长坝等城镇建设规划修编。

(三)把项目建设作为突破工业强县的第一发动机。强县的命脉在项目,牵引在项目。我们必须围绕“快”字作文章,加大力度推进工业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完成工业投资40亿元。

1.新上项目启动要快。有没有新上项目是工业经济后发优势的基础。因此,在一面招商引资的同时,我们必须创造一切条件,促进一批引资项目、开发项目的早日启动建设。此次会后,县政府将召开一次工业项目启动工作专题会议,对年内能够启动的重大水能开发项目、重大签约引资项目逐一分解落实启动工作责任,明确项目推进计划。县发改委要加大与大唐国际的协调联系力度,务必争取白马航电枢纽、浩口电站分别于5月底前、8月底前启动建设,全年分别完成投资2亿元以上。县经信委要牵头研究解决科瑞公司— 14 —

色素厂的遗留问题,督促其全面履行收购重组协议,9月底前启动园区生物制药项目。对已经签订正式协议但还未启动的招商引资项目,由服务保障集团会同县投促办、园区管委会进行一次全面清理,4月底前务必全面启动建设。对年内新引进签约的投资项目必须在签约后一个月内启动建设。

2.在建项目进度要快。要抓住一批能够牵动全局的在建重大工业项目不放,千方百计督促、协调投资业主加大投资,加快建设,使其早日投产见效。要全力解决乌江银盘电站施工环境问题,坚决杜绝堵工现象,创造环境推进建设,确保全年完成投资10亿元,年内全部机组实现并网发电,实现产值1.3亿元。隆泰公司丝绳项目建设进展很快,但我们还是希望投资业主按照能快则快、尽量快的要求,进一步加快建设,确保一期项目在3月底前全面建成投产,二期项目尽快启动,全年完成投资6亿元以上,实现产值4.6亿元以上。通耀公司铸钢项目要集中解决项目审批手续、融资贷款手续,在推进过程中需要哪些领导,我将主动请求予以支持,随时保证项目需要。总之,要创造条件确保铸钢项目在3月底前正式启动建设,年内争取建成第一条生产线,全年完成投资6亿元。

3.技改项目投产要快。技术改造是提升现有企业产能,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最为有效的手段。今年,我们必须重点推进一批项目实施技术改造,力争早日投产见效。要进一步加强同博赛矿业集团的沟通协调力度,尽力消除双方在收购重组氧化铝厂上的分歧,力争3月中旬完成收购重组,6月底前恢复20万吨氧化铝生产线的

— 15 —

生产,年内技改达产30万吨,完成收购重组投资5亿元、技改投资3亿元。尽快启动罡阳公司技改扩能,年内新建投产一条年产150万套的曲轴生产线。色素公司要围绕解决红萝卜原浆的储存,搞好技术改造,并实现满负荷生产,全年实现工业产值1亿元以上。国土、环保、消防部门必须在4月底前全面解决山拔尔桑公司采矿、环评、消防等各项审批手续,并督促业主尽快启动余热发电技改项目。要帮助华瑞特钢公司搞好搬迁选址工作,督促业主尽快编制迁建规划、落实迁建资金,年内务必启动迁建工作。同时,园区管委会、国土房管局、有关乡镇要尽快完成玉堂号豆制品迁建选址规划,年内争取启动迁建工作。

(四)要把现有企业作为突破工业强县的第一主力军。强县的根基在企业,主力在企业,帮助企业发展是政府的职责。我们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加大扶持力度,引导现有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同时因地制宜地发展乡镇工业。

1.深化企业帮扶活动。为深化、做实今年的企业帮扶工作,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开展“百名干部进企业、排忧解难促发展”的企业帮扶行动计划。主要任务是,在全县筛选一批成长性较好、现实发展困难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别由一名县级领导挂帅,一个县级部门、一个乡镇和一家银行结对联系,组成帮扶小组深入到企业指导发展、解决困难。重点帮助企业研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指导服务、企业发展中的资金融通、项目建设中的瓶颈制约、企业负担的治理整顿、有关政策的争取到位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各个帮扶— 16 —

小组要制定帮扶计划、明确帮扶任务、落实帮扶责任,认真开展好“企业帮扶行动计划”,争取为每个企业解决3-5件具体实事,协调一个目标市场,完善一批企业管理制度。同时,要加强对企业帮扶工作的督促检查,坚持每月一次情况通报、每季度一次联席会议,按期通报帮扶情况,集中解决重大问题。年底,县委、县政府将对帮扶实绩进行考评。

2.加大企业扶持力度。今年,县委、县政府将以空前的力度,加大对现有企业的扶持,力促现有企业在新的一年里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财政的支持力度,体现了我们对发展工业的决心和态度。在新的一里,无论财政如何困难,我们都将对企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全年计划投入2000万元财政性资金用于现有企业发展,其中:县财政从预算内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技改扩能、贷款贴息、企业奖励及创业基地建设等;县级有关部门通过争资立项,为企业争取国家及市级以上扶持资金1000万元以上。

二是鼓励企业技改扩能。现有企业的技改扩能,是我们支持的重中之重。企业家们一定要本着转变发展方式、助推经济发展出发,加大力度实施技术改造,以此提高产能、做大做强。对此,我们提出,对当年现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拓展销售市场而提升为规模以上企业的,由县政府对每个企业法人奖励5万元,并对企业技改投入、新增贡献实绩按照一定标准给予奖励。

— 17 —

三是加大工业信贷投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当前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新的一年,我们将在破解资金瓶颈上加大力度,一方面组织开展好银企对接活动,策划好企业融资项目;另一方面,加大力度鼓励信贷投入,对当年新增的工业企业贷款,按新增贷款额度的1‰奖励承贷银行,同时将政府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开户、存放向发放贷款增量大、内部管理较好的金融机构倾斜。各大金融机构一定要以发展工业为己任,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创新金融产品,争取上级支持,全年实现工业信贷融资20亿元以上,县辖金融机构发放工业贷款10亿元以上,工业贷款余额达到2.5亿元。

四是鼓励发展总部经济。今年县委、县政府首次提出鼓励总部经济发展的概念,这实际上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招商引资工作的需要。总部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不仅可以对区域税收做出贡献,还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对此,我们初步提出,鼓励有关企业在武隆建立金融结算中心发展总部经济,对其所引进增加的县辖税收县级留成部分,由县政府按10%予以奖励。但这一政策还不完善,请县投促办牵头,县经信委、县财政局等单位配合,尽快研究提出鼓励总部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报县委、县政府研究。

五是鼓励企业发展进步。这是企业创建发展品牌、提升发展水平的需要。今年,我县将在五个方面鼓励企业发展进步。一要对荣获国家、市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的企业给予奖励。二要对新认定为国家、市级的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产品质量检验中心的给予奖励。— 18 —

三要对荣获国家级、市级新产品认定并批量生产的企业给予奖励。四要对工业企业购买专利技术、科技成果在本县实现转化的给予奖励。五要按照企业经济规模和对财政贡献大小开展明星企业和优秀成长性企业评比活动,并对获评企业给予奖励。

3.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乡镇工业不活,首先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量不够,这是制约镇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新的一年,我们必须以中小企业发展为重点,突破性发展乡镇工业。全年乡镇工业实现产值22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3.3%以上。一是要在发挥产业特色上下功夫。各个乡镇要立足本地的产业特色,重点发展围绕旅游纪念品、地方土特产品、休闲保健食品、优质茶叶、生物药品等的开发和加工,培育发展一批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使其真正成为镇域经济、地方财源的骨干支撑。二是要在引导企业发展上下功夫。用好用活促进全民创业、中小企业发展、微型企业发展等政策措施,引导、指导、扶持社会各界创办工业加工类中小企业,并引导其走专业化、公司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提高中小企业发展的生命力。各乡镇要按照集群发展的要求,科学规划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引导中小企业向创业基地集聚,全年建成2-3个独具特色的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对获批市、县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的,县政府还将分别补贴50万元、20万元。三是要在服务体系建设上下功夫。县级有关部门要围绕中小企业发展所需,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着力破解土地、资金瓶颈,着力提供技术、信息支撑,着力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我还有个想法,就是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在县

— 19 —

经信委组建一个中小企业促进中心,把中小企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要素都集聚在这个平台上,强化平台的功能和作用,以此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发展。

(五)要把开放平台作为突破工业强县的第一全景窗。强县的窗口是开放发展,平台是交流合作。我们必须继续强化开放发展理念,做实、做靓、做优各个开放平台。

1.经贸交流平台要做实。今年,我们务必要按照做实的要求,精心组织参加好渝洽会、万洽会、汽博会和广交会、广博会等重要经贸洽谈活动,从今以后每年都要固定参加。做实这些经贸交流平台有三个基本要求:一是要有一批好的投资项目、具有个性化的音像资料在会上集中推介,以此吸引客商眼球,关注武隆发展;二是要拓展一批交流渠道,与市内外投资促进机构、经贸交流中介、企业行业协会和有关主管部门建立相对固定的友好合作关系;三是要有一批意向投资项目、正式投资项目在会上实现集中签约。

2.对外合作平台要做靓。近年来,我县先后与全国有关省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这种关系,将其打造成为加强对外合作的平台。县发改委、县扶贫办、县投促办、县经信委务必要主动加强同各个省市的沟通联系,点对点地签订一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展一批互访交流活动、达成一批投资合作意向、设立一批专业工业园区。今年,要把对外合作的重点放在济南、浙江,在8月份前精心策划、开展两次较大规模的招商推介活动,特— 20 —

别是要千方百计争取市发改委和浙江经济协作部门的支持,引进一批企业在武隆设立浙商工业园。

3.招商推进平台要做优。一是做优网络招商平台。县投促办要努力发挥网络招商最直观、最便捷、最省事的功能和作用,花大力气建设好具有特色和个性的招商引资门户网站,并实现与县内有关部门、市级有关部门、市外友好合作省市相关部门的网络相链接,有关县情、政策、项目介绍要全面,动态信息更新要及时。二是做优招商服务平台。县投促办要发挥全县招商引资牵头抓总的职能作用,以招商服务中心建设为核心,为逐步实现专业化招商,打造最优的招商服务平台。组织、人事部门要尽快研究提出招商服务中心的机构升格问题报县委、县政府审定。三是做优项目储备平台。项目储备是招商引资的基础和前提,今年必须继续强化。整个工作由县发改委牵头,县经信委、县投促办配合,目标任务是全年策划投资项目100个以上,投资总额200亿元以上,达到可研深度的30个以上。凡经县政府审定认可的由县财政为每个项目解决5万元工作经费。同时,积极争取市上项目配置,重点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力争将武隆作为西永微电子园的配套基地。

四、强化保障,确保工业强县突破年各项工作落实

要完成今年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突破性任务,关键在于措施是否落实,保障是否有力。

(一)关于组织领导的问题。这是最重要的体制性保障。根据县委的决定,今年全县开展的“五大主题年”活动,按照分线作战的

— 21 —

原则,工业强县突破年由忠亮县长任组长,国权、成武两位常委和我任副组长,应该说县委把工业战线的领导力量配得最强,加上书记还要亲自抓招商,已经是举全县之力突破工业了。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好抓落实,为县委、县政府分忧解难,当好参谋助手。各级各有关部门也必须大力强化对工业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其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来抓,坚定不移地保证完成目标任务。

(二)关于要素支撑的问题。对武隆来讲,工业发展的诸多要素都存在瓶颈制约,特别是在土地、资金、人才、物流等方面更为突出,今年必须要实现新的突破。除前面已经讲的融资问题外,这里要讲三点:一方面,要竭尽全力争取用地指标。国家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建设用地的调控越来越严,加上重庆的土地供给主要保证主城区特别是两江新区的发展,我们要争取一点建设用地指标异常艰难。但机遇稍纵即逝、发展时不待我。国土房管部门要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全年落实工业用地指标3000亩以上。另一方面,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采取订单培养等方式,为县内企业培养、输送急需人才,全年培养各类职业技术人才3500人以上。县内各职业教育机构所培养的人才必须优先保证县内企业需要。二是由县经信委牵头,从县内外聘请师资力量,对县内各重点企业的法人代表、中层干部、销售代表等进行一次轮训,所需资金从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中予以考虑。三是由人力社保部门牵头,围— 22 —

绕创办工业类中小企业全年开展2期创业培训,培训规模100人以上,创业培训后实现创业50人以上。四是积极争取组织、人事部门的支持,采取交流充实、挂职学习、招聘引进等方式,着力解决目前工业经济主管部门干部提升不了、流动不了、进来不了和年龄偏大、专业性差、缺乏活力等突出问题。再一方面,大力突破物流瓶颈制约。一是制定重点工业企业物流补贴政策,以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吸引力。二是白马园区、平桥园区都要加快物流公司组建步伐。三是加快水路、陆路、铁路运输的硬件建设。由园区管委会牵头,县交委配合,尽快落实业主完成白马码头建设。同时,继续强化工矿企业安全监管,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确保全年死亡“零目标”。

(三)关于发展环境的问题。优良的投资环境是加快发展的生命线。一是要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县纪检监察部门、县行政服务中心要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建立完善一套过硬的制度、办法和纪律,在治理行政审批事项、流程、时限上下功夫。要建立企业评议部门制度,每半年组织重点企业对县级有关职能部门的服务工作进行评议。二是要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严格执行相关纪律规定,坚决治理“三乱”行为,切实规范面向企业的检查、评比活动,严禁向企业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特别是对县内企业运输车辆进出县境,一律不得实施经济处罚。三是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对已经作出的承诺、出台的政策必须坚决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顶着不干、拖着不办。对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的事项,县巡查办、县督查室和县行政效能监察中心要重点督办,跟踪问效。四是要大造宣传舆

— 23 —

论声势。县新闻中心、电视台、武隆网等新闻媒体要增强政治敏感性、工作敏锐性,策划宣传主题,开辟宣传专栏,对全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报道,重要信息要及时在市级媒体上进行宣传。

(四)关于考核奖惩的问题。从今天大会表彰奖励可以看出,县委、县政府对工业经济特别是招商引资的考核奖惩力度是非常大的,今年还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奖励办法,加大考核奖惩力度。总体基调是:赏罚分明,以奖为主,重奖有功之臣。在工业目标任务考核上,今年我们特别提出要对全县任务最重的县园区管委会和县经信委,只要他们完成任务,县委、县政府就要分别重奖15万元和5万元。对工业招商引资,既要重奖完成任务较好的招商集团,又要重奖各个社会中介,还有对有突出贡献的招商干部给予政治和经济上的双重奖励,可以说,奖励力度是空前的。总之一句话,只要对武隆发展有贡献,我们都要想法突破体制的约束,大奖特奖,重奖有功之臣,以此激发全民招商热情。

同志们:凡事在人为,时势造英雄。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认清形势、把握主题,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的全面实施和重点突破,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 24 —

第9篇:寺庄乡强势推进工业强县战略

今年以来,寺庄乡立足乡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着力提高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优化投资环境。1至9月,全乡完成工业增加值14608万元,同比增长35.2%;实现销售收入47322万元,同比增长36.01%。

寺庄乡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略,不断进行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在科技创新上,寺庄乡还引导企业围绕市场的变化,突出结构调整,推进产品创新。乌兰木伦牧业有限公司是以生产乳酸为主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大胆进行技术创新,优化产业升级,由生产乳酸转向L—乳酸、乳酸盐、乳酸钙和聚乳酸项目,增强了产品竞争力。“我们公司立足当地玉米资源优势,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全面技术升级,新上了3万吨精制乳酸盐八个品种三个系列,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保证了企业健康运营。目前,我们的系列产品年产量达到2万吨,稳居濮阳第一。”总经理于培星说。

大乐面粉厂是一家小麦加工企业,他们组织科研人员进行技术再创新,改进了15道工序,面粉纯度由过去的不足60%提高到现在的98.99%。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全县面粉加工行业最具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实现了技术和品牌输出,兼并控股了寺庄本地的5家小企业,销售市场从寺庄乡、南乐县拓展到清丰地区,真正“把小产品做成了大产业”。董事长赵天学说:“我们下一步将继续加快技术升级改造,扩大规模,全力拓展县内外市场,把大乐打造成本县一流的面粉产品加工企业。”

寺庄乡坚持把强抓工业作为破解传统农区发展困境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全力扶持工业企业发展,逐步实现了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转变,成功走出了传统农区工业化特色之路,演奏了一曲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和谐发展的新乐章。

突出工业招商,积聚发展要素。今年以来,寺庄乡紧紧抓住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资本加速转移的重大机遇,主动吸引和承接产业转移。同时,根据产业特点和比较优势,确定了纺织、养殖、农产品及其深加工、特色种植等

6个特色产业为重点,着力发展优势产业,壮大支柱产业,拉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搭建融资平台,突破发展瓶颈。截至目前,在金融支持乡域经济促进月活动中,该乡共有9家企业的13个项目与县内金融机构实现了对接,对接资金达0.72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工业企业的发展。

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理念。在硬件建设上,该乡着力加强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六通一平”,使工业园区投资潜力充分升值;在用地指标上,首先确保重大工业项目;在服务环境上,精简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降低收费标准。

上一篇:系统管理员操作手册下一篇:周记100字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