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工业调研报告

2024-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家庭工业调研报告(精选8篇)

家庭工业调研报告 篇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当前的重大历史任务,但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会有统一的模式。我们希望通过对农村的实地调查,总结出农村不同类型的人对于新农村建设及发展状况的认识特点,以供我们参考,及时发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了解百姓的心声,为扎实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全国各地积极借鉴典型的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调研的方法:

我们团队采用最成熟、有效的“调查问卷”的方法,附加以最真实的“走访乡村”、“实地考察”等手段,将最真实的新农村现状展现出来。

我们调查的人群非常广泛,包括:农民、乡政府、个体户、小企业主、饲养业、外出务工人员等。

我们尽量将调查内容涵盖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并对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进行了特别关注。(下附调查问卷)

方法论证:

通过“统计学”,“抽样检查”,“概率分析”等数学手段对收集上来的问卷进行整理、分析、汇总、归纳,将最直观的数据用文字呈现出来,以求最直接、真实的反映新农村建设的实际。

调研的过程:

我们的调研持续了五天时间,各地由于具体情况不同,时间上的差异再所难免,但我们基本上还是按照计划好的步骤一步步实施着。

第一天,我们主要是对各自调研地的新农村建设政策作一个初步的了解,并搜集了一些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为作调查问卷打下基础。

第二天,我们就前一天的劳动成果,进行问卷的设计,尽可能让问卷能覆盖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解决我们所有的疑问,为发现问题全面查找不足,寻找途径和方法。

第三天,进行问卷调查。请不同年龄段、不同家庭生活环境、不同知识背景的农民填写调查问卷,并向他们讲解有疑问的地方,询问一些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问题。

第四天,收集真理前一天发下的问卷,并作初步分析,从中挑出比较有代表性的住户,进行进一步的访问,并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

第五天,整理、分析调查问卷,归纳、统计数字,撰写各自的调查报告的初稿,以便汇总,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再次采访。

调研结果:

本次共发放统一制定的调查问卷200份,收回15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的问卷为120份,有效率为80%。

下面就调查问卷的内容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

本次调查的人群中有10%没有上过学,25%只上过小学,30%上过初中,17%上过高中,10%上过中专,其中有8%上过大专及以上。

这样的数据能说明一定的情况:

1、我国施行义务教育以来,国民的知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文盲率有了很大的降低,农民的素质明显提高。上面10%的没上过学的主要集中在大龄妇女和老人。

要强国先要强民,强民要让教育先行,只有加大教育方面的投入,才能保证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的素质教育之路还很远。

2、调查人年龄区间在[17,80]之间,平均年龄为41岁,主要集中在中年人群上。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一般青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了,在农村里的一般都是中老年人,还有就是小孩,这也造成了我们调查对象的年龄偏大。

调查对象的家庭成员平均为4、8人,家庭人员还是偏多的,虽然我国的计划生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还是比较深,有许多人在生了女孩后还一定要生一个男孩才行。所以,在建设新农村上,我们不仅要改善硬件,更需要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落后的一面。

第二部分:参与新农村建设有关情况

1、在“农村收入”这一项,传统的种粮食和饲养家禽家畜仍然占到主导地位,在所有收入里面的比例为40%,新兴起来的收入项目主要集中在种植苗木,个体经营和企业上班、企业业主,这四项比例为36%,其他像种其他经济作物,家庭手工业等为24%。

上面这组数据说明了,新农村的产业结构仍然需要改善,从事传统农业的劳动力还偏多,用科技致富,用知识赚钱在农村还是刚起步。新农村建设需要更多有文化,懂技术的人才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2、在“生产中最缺什么”这一项中,八成以上的人都选择了缺资金和缺技术。其余的都选择了缺销售信息和缺致富的项目。

这个调查结果在我们的意料当中,“科学技术致富”—农民最缺的是技术,并且,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资金才能更好地支持生产。

3、在“是否参加过政府组织的就业或技能培训”中,有75%的人选择了“否”。只有25%的人选择了是,根据我们的走访情况来看,主要是政府组织的有效果的就业和技能培训次数太少,政府官员对这块还是不够重视。

4、“你是否会参加免费的培训”这个问题,其实是紧跟第三个问题的,因为政府举行的培训数量不过,或者宣传不够,所以农民参加的机会就不多。但是在答卷中反映出来是,新时代的农民们渴望知识,渴望技术,有近九成的人选择了会去参加政府举办的免费培训。

5、在“改变面貌最缺什么”这一项上,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软件和硬件。这二个方面的百分比都接近50%。国家也在这些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比如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送技术送知识下乡”等。

6、在“新农村建设能带来什么”方面,有78%的人选择了更多的致富渠道和丰富的文化生活。这2个方面也代表着人们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的需求。

7、有63%的调查者认为新农村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8、有近五成的调查者认为农村富裕的标准是享受优质、便宜的医疗卫生服务和享受便捷的交通。

家庭工业调研报告 篇2

目前,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在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 发展现代家庭工业, 对于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增加农民收入, 缓解就业压力, 实现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等意义重大。因此, 在浙江“创新强省、创业富民”战略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下, 积极引导传统家庭工业向现代家庭工业转变, 促进浙江农村家庭工业健康发展,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浙江农村家庭工业发展的现状及其特征

(一) 浙江农村家庭工业发展的现状。

浙江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自农村工业化开始, 而农村工业化自家庭工业开始。早在20世纪80年代, 温州农村家庭工业就已经蓬勃兴起, 当时“乡镇工业看苏南, 家庭工业看浙南”已经成为共识, 温州农村家庭工业的发展道路, 被一些经济学家称之为广大农村走向富裕之路的又一模式——“温州模式”。即以家庭经营为主要生产方式, 以小商品生产为主导产业, 以专业市场和农民购销员为流通渠道,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农民富裕的一种农村经济格局。家庭工业起步、民营企业起家是“浙江模式”的重要特征, 浙江农村家庭工业已经成为农民群众创业致富的有效途径、民营中小企业产生的重要源泉、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的源头、区域块状经济的发展基础。事实上, 浙江民营经济发达、县域经济发达、块状经济发达等特点都与家庭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家庭工业的发展吸收了农村大批的富余劳动力, 极大地缓解了社会就业的压力, 家庭工业收入已成为浙江30%以上行政村中居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 鼓励千家万户创办家庭工业, 并积极引导传统家庭工业向现代家庭工业转变, 已经成为浙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 浙江农村家庭工业发展的特征。

目前, 浙江家庭工业的发展趋势表现在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分布相对集中、区域分布呈块状特色等几个方面。

1.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经过近30年的发展, 浙江家庭工业已经基本完成了原始积累。据统计, 2006年浙江家庭工业户达到66.93万家, 从业人员421.65万人, 占全省工业从业人员数的30.2%;总产值达到了6008.76亿元, 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5.8%, 户均产值为89.8万元, 比上年增长35.8%;家庭工业资产总计达1570.4亿元, 户均资产为23.5万元, 比上年增长20.5%;全年共上交税费118.9亿元, 户均上交税费1.8万元, 比上年增长37.1%。2006年浙江家庭工业单位数、从业人员和营业收入分别占全国的12.4%、14.9%和20.6%。其中, 家庭工业单位数、从业人员数和营业收入在全国各省 (市、区) 中均列第一。

2.行业分布相对集中。

浙江家庭工业生产涉及33个行业大类, 其中, 有23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在50亿元以上。但分布并不均衡, 其中, 12个行业2006年的营业收入超过了5, 940亿元, 占全部家庭工业营业收入的99%。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塑料制品业和纺织服装 (包括鞋、帽) 制造业是家庭工业最集中的五个行业, 其单位数和营业收入的比重都较高, 分别占全部家庭工业的50.8%和51.8%。

3.区域分布呈块状特色。

浙江家庭工业量大面广, 合乎现阶段农村生产力水平, 特别是一大批能工巧匠发挥了“领头雁”作用, 并通过户帮户、村带村的形式, 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块状特色。如绍兴市新昌县大市聚镇西山村近80%的农户都有家庭工厂, 全村共有劳动力1, 100多人, 其中有800人都在从事轴承生产加工, 从业比例达到72.7%, 同时还吸纳外来劳动力 (指非本村人口) 1, 800多人。又如, 绍兴县目前已经涌现出大量呈块状分布的家庭工业发展特色村, 如兰亭桃源针织圆机专业村、齐贤增大窗饰家纺专业村、富盛倪家平绒纺织专业村等。

二、浙江农村传统家庭工业发展的困境

(一) 家庭工业的产业层次处在价值链低端。

目前, 浙江省家庭工业的产业层次基本上处于低端, 以传统加工制造业为主, 生产设备相对比较简陋, 产品以贴牌或代加工为主, 创新能力弱, 形不成自己的品牌。现有的家庭工业多为粗放型的家族式管理, 加工生产的产品附加值低, 发展潜力较小。以温州为代表的原生态民企, 绝大多数是低技术含量、低成本、劳动密集的“小商品”生产和家庭工业, 服装、制鞋、制革、打火机、眼镜等已成为温州产业的代名词, 先天的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密集型产业链条、家族粗放式的治理结构及小农的管理思维造成了温州民企的产业升级障碍。

(二) 政府缺乏对家庭工业的有效管理。

家庭工业面广量大, 往往以个人劳动为主, 多数不存在雇佣关系, 品牌意识偏弱。目前浙江省家庭工业基本上处于自发状态, 尤其是无照经营较为普遍。一些家庭工业经营者法制意识不强, 利用其在家设厂隐蔽性强的“优势”, 不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扰乱了正常经营秩序。在发展引导上, 缺乏有效的规划指导, 由于发展空间狭小, 规范引导不力, 致使家庭工业自生自灭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 家庭工业员工队伍普遍素质不高, 而且雇用双方无劳动合同和劳动保障, 极易引发劳资纠纷等。

(三) 家庭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较多安全隐患。

家庭工业一般采用前店后厂的生产模式, 生产用房、仓储用房和住房合用, 是典型的“三合一”生产经营单位。拥挤的厂房、简陋的设备、不健全的消防系统, 由于投资不足以及业主安全意识淡薄, 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成为事故的多发区。由于数量多、分布广等实际情况, “三合一”企业的整治成了一个难题。

三、浙江省农村传统家庭工业提升的对策

浙江农村家庭工业的发展需要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 注重增长方式转变。

(一) 依托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 实现产业链升级。

浙江家庭工业主要依托当地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 为民营中小企业进行产业配套, 生产更灵活、市场壁垒较低。目前, 浙江省已经有近600个产业集聚区, 在每个产业集群内部都存在着大量的家庭工业, 为相关企业提供产品配套, 通过与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协作, 形成产业价值链, 构成产业集群的重要基础。同时, 浙江又拥有义乌小商品城、绍兴轻纺城、海宁皮革城等专业市场, 块状经济和专业市场结合起来, 带动了一大批家庭工业的发展。发达的家庭工业, 同时辅之以上规模的专业市场, 整个区域的某一产业既获得了专业化分工的效益, 也因企业的集聚和市场的高效运作而降低交易费用, 实现外部规模经济。

(二) 加强地方政府治理, 实现集约化经营。

地方政府应加强农村家庭工业的规范化管理, 实现集约化经营, 形成相对的产业集聚。选择走集约化道路, 即是要将有条件的乡镇集中起来管理, 建设若干个集聚点, 把家庭作坊集中起来, 进行统一管理。同时, 可以结合旧村改造和新村规划, 将原有屋基和土地腾空, 引导村民通过集资方式在闲置土地上筹建新厂房, 最终形成“家庭工业园区”, 既节省土地, 便于管理, 又能发挥规模效应, 提升产品质量, 减少噪音污染和邻里纠纷。近年来, 绍兴诸暨市根据当地产业特色, 强化块状经济发展, 积极引导农村家庭作坊式企业向集约化发展, 建成家庭工业园区, 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维修机器设备、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创牌的生产模式。此外, 鼓励有条件的村创办家庭工业集聚点, 利用已建设的标准厂房招商引资。地方政府也应在用地、环保、融资、小额贷款、税费、劳动力培训、信息服务、技术支持、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与家庭工业一定扶持。

(三) 建立家庭工业融资体系, 拓展融资渠道。

目前, 许多家庭工业在创办过程中, 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和向亲戚朋友借入资金, 在购买设备后, 往往没有充足的资金用于生产经营, 因而自我原始积累较为缓慢。另外, 由于规模小、层次低、效益差等特点, 家庭工业的外部融资也十分困难。因此, 应鼓励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开展小额信贷业务, 加大对家庭工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从家庭工业的发展特点与融资特点出发, 开发适应家庭工业需要的金融服务产品, 完善联户担保、小额信用贷款、扶贫小额贷款等办法, 并在利率上给予适当优惠。此外, 完善互助担保和抵押制度, 拓展融资途径。积极建立家庭工业互助担保机构, 鼓励龙头企业为加工配套的家庭工业户提供互助担保服务;允许家庭工业以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动产、专利、应收款、保单等担保物开展质押, 健全家庭工业房产、设备抵押制度, 切实缓解贷款难瓶颈问题。

(四) 加快家庭工业技术创新, 提高产品附加价值。

建立支撑家庭工业发展的技术服务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 为家庭工业提供良好的技术指导、质量检测、标准化生产辅导, 帮助做好产销衔接, 引导参加国内各种产品、技术展销和展览活动, 支持家庭工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渠道和建立销售网络。集群生产同类产品且有相当规模的家庭工业, 当地政府有义务创建技术创新平台, 建立产品、技术研究机构。要从政策上支持龙头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不断在产品开发、技术改进、降低成本等方面有所突破, 促进产业集群产品升级与多样化, 进而带动家庭工业的产品技术含量, 全面提升家庭工业的技术水平。

(五) 加强家庭工业从业者培训, 培养创业型农民。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农民致富, 关键是激活农民的主体意识。家庭工业的创办者和从业人员绝大部分是从田地里走出来的农民, 文化程度不高。因此, 要重视和加强对家庭工业从业者的创业技能培训, 鼓励更多的农民进行创业,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结合本地实际, 采取多种形式, 开展实用知识、适用技术、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努力提高家庭工业从业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可借鉴德国、瑞士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 在产业集群区建立专业职业技术学校, 由专业协会牵头, 对家庭工业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训练, 努力造就一支善决策、懂经营、会管理的家庭工业经营者队伍。

(六) 加强家庭工业环境治理, 建设和谐农村。

由于家庭工业分散在千家万户, 环境污染难治理已成为影响家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难题。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安全生产法规, 建立家庭工业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对生产、仓储、居住“三合一”的家庭工业, 要采取有效隔离措施, 防范事故发生。加强对家庭工业发展中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整治, 对家庭工业集中地区造成的环境污染要进行整治, 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家庭工业废弃物的集中存放点。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建立家庭工业产业准入制度, 制定家庭工业禁止类产业和产品目录, 严禁有污染的产业进入家庭工业, 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二是建立小企业创业基地, 引导家庭工业户入驻创业, 实现集聚发展。建设污水、废渣、废气等公共处理设施, 解决家庭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问题。三是加强对家庭工业污染的执法检查, 对污染严重的家庭工业, 采取停产治理、自行关停等措施加以解决。

摘要:浙江家庭工业的发展, 具有发展快、涉及广、特色明的特点, 已经成为农民群众创业致富的有效途径,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然而, 目前浙江家庭工业发展的整体产业层次较低, 外部制约因素骤增, 部分家庭工业发展引发环保、安全等问题。基于此, 本文提出引导传统家庭工业向现代家庭工业提升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家庭工业,提升对策

参考文献

[1].史晋川, 金祥荣等.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2].朱清海, 陈钦庄.国外关于“欧洲农村家庭工业兴起的探讨”述评[J].温州大学学报, 2002, 2

[3].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促进家庭工业从传统向现代型转变[J].政策瞭望, 2007, 2

[4].D.C.Coleman.Proto-Industrialization:A concept Too ManyEconomic History Review, vol36, 1983, P438~439

家庭手工业重现长三角 篇3

从杭州职高印刷专业毕业的姑娘张铨,毕业后在嘉兴某台资绣花厂工作了3年。年前,张铨毅然回家乡长兴自主创业,干的也是老本行。她东拼西凑了15万元,淘来二手绣花设备,专门承接服装来料加工、花巾袋等产品。她说,“虽然眼下经济不景气,但绣了花的服装、布料照样受欢迎,尤其是老外喜欢,订单多得来不及加工。”既然一个人“吃不了”,张铨索性在街坊邻居中就近发展3个加工点,将花巾袋、蝴蝶结等手工活发放给30多家邻户,解决了周边闲散劳动力80多人。

自1979年开始,长三角地区,尤其是浙江省以小商品、农副产品、零部件加工为主的家庭作坊曾遍地开花。而今,机杼声声在长三角再度而起,其吸纳就业的潜力不容小觑。

上海:剪纸房无心插柳

这本是无心插柳。

浦东上钢新村街道“手艺中国上钢剪纸房”原是为社区居民创办的兴趣小组。今年春节,该剪纸房在社区活动中的一次亮相,却引来大批追捧者,前来观摩的社区居民对一副烫金金牛剪纸兴趣浓厚,纷纷表示要出钱购买。盛情之下,剪纸房以25元的平价销售烫金金牛,购买现场火爆。接下来,剪纸房陆续接到了街道、浦东新区以及外区企业的订单,兴趣小组10名核心成员哪会料到,兴趣还能赚钱?

眼下,他们利用闲暇时间刻刻剪剪,一幅作品,短则两三小时,长则1天,每人每月也有千元左右的额外进账。其中一名残疾女孩杨丽芸说:“过去一直靠社会救济,但这次,领到了人生第一份‘工资’,完全是自己劳动所得,使我非常自豪!”

创办剪纸房、而今又为剪纸房负责揽生意的上钢新村街道妇联主席过聚英告诉记者,剪纸房名声在外,来电咨询者不少,尤其是在街道内及外区不少下岗职工的强烈建议下,剪纸培训班已于今年3月开班。“在报名者中,有相当比例的人是想将剪纸业作为今后谋生的手段,所以我们承诺,只要他们完成培训后制作出的剪纸产品质量过关,无论是街道内还是外区居民,都能一视同仁地领到任务。”

上钢新村街道是上海产业工人的集聚区,下岗职工、外来媳妇比例较大,因此,受此次无心插柳的启发,该街道有意将剪纸产业发展成类似于浙江的“一村一品”,从而解决居民再就业难题。过聚英说,从实践来看,剪纸业市场潜力巨大。譬如,春节过后,浦东新区不少街镇妇联前来向剪纸房订购平安家庭、绿色家庭的剪纸,并将剪纸图案放在小相框内,作为奖状发给得奖家庭。受此启发,普陀区一位企业老板也开车慕名而来,希望剪纸房提供作品,用来表彰企业优秀员工。再如,谁家过生日、谁家生孩子,都可以用个性化的剪纸作为礼品赠送,既别出心裁,又值得珍藏。

市场潜力虽然不小,但“酒香还要勤吆喝”,目前难处仍然不小。如今,报名参加培训班的下岗女职工、外来媳妇等已超过300名,面对姐妹们的期盼眼神,负责培训的退休小学教师陈金妹一心专注于让这些女同胞们尽快“出师”,实现再就业。然而,眼看着“出师”后的女同胞们急切地向妇联要求领任务,过聚英很焦急,千方百计利用网络、人脉等一切资源对外宣传,扩大知晓度。她说:“从目前来看,由于宣传的平台有限,再加之需要再就业的队伍迅速壮大,导致订单眼看就要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过聚英坦言,“政府不适合参与经营,最终还是要退出,现在要做的只是扶上马、送一程。目前,已有一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前来商洽,希望建立‘公司加家庭作坊’模式,对此,我们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究竟该如何为下岗职工们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订单市场,我们亟待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浙江:家庭作坊新版本

相比之下,或许是活跃的民营经济底蕴使然,浙江的两个家庭手工业典型却发展得越来越红火。

杭州清波街道劳动路社区的姐妹编织社,眼下是杭州市区最大的妇女编织社。在社长徐启明的带领下,姐妹编织社从十几人迅速发展至20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年龄在40岁至50岁左右的失业妇女。

徐启明说,女性学起编织手艺来,愣是比男性有天赋。从一窍不通到入门,短则两三天,多则一星期。目前,编织社也欢迎男同志加盟,也确实零星来过五六名男性下岗职工,但他们来裹绒线辫子,一小时最多裹个七八根,女性则不同,三股辫子裹成一股,裹得飞起来,一小时下来,轻轻松松就裹好了25根。因此,编织社对女性更有吸引力。杭州下城区的麻纺厂下岗女工王女士一度整日搓麻将,慕名投奔姐妹编织社后得心应手,而今,她的钉纽扣和钩针手艺在全社拔尖,钉纽扣闭着眼睛也能钉,钩针的衣服不用熨烫就很平整。

与编织社社员队伍同步壮大的,是编织社的订单。原先,编织社多为杭州仿古旅游街——河坊街提供各种编织小手工艺品,后来,徐社长积极鼓励编织社社员当经纪人,逐渐接到了来自英、美、日等国的大规模订单。徐社长说,外销单子的量比内销单子大多了,一个单子往往就是几万件,一做就是几个月。去年圣诞,美国一家公司下了几十万件钩针圣诞球和小手套的单子,限1个月交货,姐妹们加班加点仍然人手不够,最后干脆组织富阳、萧山、千岛湖等地的农村妇女参与编织,几乎是把整个浙江省的女性编织人才都调动起来了。随着订单应接不暇,姐妹编织社迄今已有20多位兼职当经纪人的社员开始自立门户,对此,徐社长乐观其成,“姐妹们在编织社既能免费学到扎实的手艺,又摸索出市场经营之道,这是我们最高兴看到的事。”若是那些“单飞”的女性小老板们遭遇挫折怎么办?徐社长说:“要吃‘回头草’,我们照样欢迎。”

浙江长兴“奶奶级”妇女家庭作坊亦小成气候。在长兴槐坎乡仰峰村、东风村等地,200余位曾赋闲在家的“奶奶级”妇女,把自己的家当成了当地某电子厂的“编外车间”,一有空就为该厂的节能灯磁环拔脚、绕线。给这些“奶奶”们下任务的当地企业家李忠强说:“所谓磁环的拔脚,就是将磁环的6根导线上的塑料外壳拔掉;所谓绕线,就是在磁环上绕3根铜线。都不是力气活,但要求细心,比较适合年龄较大的妇女来操作。”由于全球金融危机,节能灯反而变得愈加热销,李忠强将磁环的拔脚、绕线两道程序从车间剥离出来,一方面省下了场地,另一方面,揽下这手工活的“奶奶”们乐得合不拢嘴。“奶奶”之一胡金娣说:“这活是计件制,没有定额任务,时间上很灵活。一般来说,加工1000个磁环的收入是5元,一般耗时1小时,手脚娴熟的妇女最高一天可赚40元到50元!”

家庭手工业有升级空间

剪纸、拔脚、绕线、编织等家庭手工业,投入低,不占地,空闲在家,想干就干,甚至不耽误看电视、听广播,更谈不上高污染、高能耗,当然令不少失业或灵活就业人员趋之若鹜。

经济危机下,家庭手工业逆势发展,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区域发展处方处长告诉记者,该处刚刚完成了《家庭手工业发展研究》的调研报告,报告指出,新时代的家庭手工业不能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高噪音、高污染、高能耗、安全隐患突出的老路。

事实上,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对家庭手工业的升级,在这些国家,环保、安全成为家庭手工业的代名词。如瑞士的高档手表、以色列的钻石首饰、德国的精工小五金等。在家庭工业顺利升级的基础上,这些发达国家的家庭手工业占GDP比重也越来越突出。如瑞士、法国、荷兰、丹麦等国的现代家庭手工业产值都占到GDP的20%至30%,从业人员占社会总劳动力的40%以上。

无独有偶,今年年初,一份名为“大力发展家庭手工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的提案,由致公党上海市委集体提出,成为上海“两会”上的一个亮点。

致公党上海市委秘书长凤懋伦告诉记者,家庭手工业浸润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有些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议上海的家庭手工业可以朝着体现民族和民俗文化的方向升级,一方面,能够不断满足人们日渐提高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也可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一个亮点。凤懋伦建议,迫于目前的就业形势,上海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出上海家庭手工业推荐目录,同时鼓励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种社会求职群体参与其中,并在就业、税收方面给予倾斜政策。

家庭工业调研报告 篇4

(试行)

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高等学校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促进高等学校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手段。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是高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关键,是高校把有限的助学资金用准、用好、发挥最大效益的前提。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和天津市教委关于做好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对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试行)工作规定如下: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试行范围

我校在校有正式学籍的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需要资助并主动向学校递交经济困难资格认定申请的学生。其他各类学生的管理可以参照本规定执行。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比例

我校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比例控制在试行学生总数的15%以内,一般情况下,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占在校学生人数的3%、5%、7%的比例分为A、B和C三档。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办法

㈠ 认定采取对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即将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民主评议情况以及学院综合意见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分别赋予不同分值,再将三方面分值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叠加后得到学生经济困难程度测评分值。即: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困难程度测评分值(M)=家庭经济测评分值(X)×70%+民主评议测评分值(Y)×20%+学院综合意见分值(Z)×10%。

㈡ 家庭经济测评

学校将影响家庭经济的诸多因素做为衡量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的测评指标,如:区域经济差异、家庭成员组成、经济来源渠道、多子女在学、家人重大疾病以及遭受自然灾害等因素。同时根据各种因素影响家庭经济的程度,将每一项测评指标的不同观测点赋予不同的分值(详见《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测评指标体系》)。学校将以此对申请人填写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问卷》进行量化测评,得出家庭经济测评分值(X),最高分100分,所占比重为70%。㈢ 民主评议测评

学院组织班委会、团支部以及若干普通学生组成学院民主评议小组(组员人数每班不应少于5人),根据申请人一学年内的综合表现以及参照《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的要求对申请人进行评议。评议的重点包括申请人的困难程度、学习态度、遵纪守法、讲究卫生、品德修养、勤劳俭朴等方面的情况。民主评议采取无计名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民主评议表》上打分方式,加权平均后得出民主评议测评分值(Y),最高分100分,所占比重为20%。㈣ 学院综合意见

申请人填写《学生自我评议及学院综合意见表》,交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根据申请人的自我评议和民主评议情况,在征询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意见后,对每名申请人的综合情况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在《学生自我评议及学院综合意见表》填写学院综合意见分值(Z),最高分100分,所占比重为10%。

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程序

㈠ 每年的5月初,新生(或新申请的二年级及以上学生)根据本人家庭经济的困难程度,向所在学院提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的申请,如实提供家庭经济状况及其他相关信息,有特殊情况的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材料留各学院保存。

㈡ 学院组织申请人填写《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问卷》,学院收齐问卷后交到校学生管理科,由校学生管理科根据《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测评指标体系》,得出申请人的家庭经济测评

分值(X)。

㈢ 学院成立民主评议小组,民主评议小组对申请人进行民主评议,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民主评议表》,得出民主评议测评分值(Y)。

㈣ 学院组织申请人填写《学生自我评议及学院综合意见表》,之后由学院结合申请人在校综合表现给出学院综合意见分值(Z)。

㈤ 学院将申请人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问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民主评议表》、《学生自我评议及学院综合意见表》交到校学生管理科,学生管理科根据各项测评结果得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困难程度测评分值(M)。

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的确定

㈠ 学校按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困难程度测评分值由高到低进行排序,按占在校学生人数的3%、5%、7%的比例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为A、B和C三档,初步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

㈡ 学校将初步确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以不同方式,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天。

㈢ 在公示期内,学生管理科对收到的意见进行调查核实,对反映情况属实的做出相应调整,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后将调整后及公示无异议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存入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进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的学生为我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试行)。

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复核的程序

㈠ 每年5月初,对上学年学校认定过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资格复核手续。

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经济测评分值原则上采用第一次测评得出的分值(X)。若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测评内容所涉及的情况发生变化,学生应及时向学院反映,并提供相关证明,校学生管理科据此对家庭经济测评分值(X)进行修正。

㈢ 民主评议测评分值的复核同第四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程序的第3项,得出民主评议测评分值(Y′)。

㈣ 学院综合意见分值的复核同第四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程序的第4项,得出学院综合意见分值(Z′)。

㈤ 校学生管理科收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民主评议表》、《学生自我评议及学院综合意见表》后,得出复核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困难程度测评分值(M′)。㈥ 复核后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确认程序同第五条的规定,经公示无异议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我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试行)。

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管理

㈠ 学校根据有关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奖学金、勤工助学、减免学费以及临时困难补助等方面给予优先资助,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㈡ 对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学生,终止当年的经济资助:

⒈不严格要求自己,一学期内旷课达10学时,或有迟到、早退现象达10次的; ⒉因学习不努力,不及格课程学分达到应做降级处理或试读的;

⒊因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学校警告(含警告)以上处分的;

⒋无故拒绝参加勤工助学工作或义务劳动的;

⒌一学期内,参加义务劳动或公共活动少于10学时的;

⒍生活不够节俭或有抽烟酗酒习惯的;

⒎学院认定的有其他不适宜接受经济资助行为的。

㈢ 对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学生,将调整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对已享受到资助的,视情况追回已资助金额:

⒈弄虚作假,骗取学校经济资助的(同时视情况给予行政处分);

⒉未经学校同意私自在校外住宿的;

⒊购买高档生活、娱乐消费品的;

⒋购买计算机的(专业学习需要的除外);

⒌接受的经济资助未用于缴纳学费和学习而随意挥霍的;

⒍经常出入校外网吧的。

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㈠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有以下权利

⒈享有《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学生享有的权利;

⒉享有优先参加勤工助学和申请助学金的权利。

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履行以下义务

⒈履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学生履行的义务;

⒉按规定缴纳学费及偿还国家助学贷款;

⒊履行获得助学金后的相应义务;

⒋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和义务劳动;

⒌新学期开学后第二周内向学院递交思想汇报(汇报的内容包括生活、学习、思想以及参加勤工助学、公益活动和义务劳动等方面的情况)。

九、本规定由校学生处负责解释。

十、本规定自2006年5月10日起执行。

附件:

一、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问卷

二、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测评指标体系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民主评议表

家庭教育调研报告 篇5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科学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这里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使更多的人明白家庭教育的必要性。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我们通常说人是社会的人,人具有社会属性,人从出生就被这个社会不断的雕塑着,而家庭就是第一个雕塑者,我们的小孩刚出生时就像一块毛石头,如果我们的第一位雕塑者就把毛坯雕坏了以后的雕塑者将面临很大的困难甚至可能出现这块石头被浪费而成为一块废石。足见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

二、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农村家庭教育的社会环境差

我们调查的是宁夏自治区最贫穷的三个地区之一的固原市,又是固原市最贫穷的村——中口村。近几年村里修了一天了一条公路,极大的方便当地和外界的联系,也使外面的信息和新东西迎面的扑进来,极大的冲击着当地的文化教育和生活方式,而在这个文化震荡中最容易受冲击的是孩子,他们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对新事物都想去模仿,但外面的东西又是参差不齐的鱼目混珠的,尤其是近几年社会的变化给这个曾经封闭自给自足的村子的孩子带来很大的变化。在我们调查时这里的父母都普遍担心自己的孩子学坏,因为他们觉得现在社会风气不好大环境不好,以及各种电视电脑等的影响可能导致孩子走上歪路,同时他们对学校的教学质量也不是很满意,他们认为学校的老师的素质不是很高,在教育孩子上存在很大的缺陷。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就发现当地的孩子不会唱什么儿歌,相反三四岁的小孩就会唱《老鼠爱大米》《求佛》《那一夜》等成年人唱的流行歌曲,这一方面是学校缺乏音乐老师教授音乐使他们无法学到他们应该学的音乐,另一方面是孩子们通过电视和光碟自己学,而现在在市场上已经很难找到适合他们年龄的音乐了,尤其是这些文化落后的地区,所以孩子们被迫学习流行歌曲,使他们提前“成熟”,所以父母的担心是不无道理的。

(二)经济落后、家长教育素质低,教育观念陈旧落后,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调查发现70%的父母与孩子的交流都不多,就是交流也主要是谈学习,因为他们小时候没有学习的机会或者错过了学习的机会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学习。同时由于年龄和时代观念的不同也是导致父母和孩子交流少很少找到共同语言的因素。

在我们的调查中90%的父母都是通过打或骂来使孩子听话和服管的,基本不是讲道理或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们主要沿袭上一辈父母的教育方式,相信“黄荆条子出好人”。但也有个别孩子从小就听话就懂事服父母管,因为他们觉得父母说的是对的。这里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怕妈妈,很少一部分怕爸爸,这个怕主要是通过打或骂来实现的。因为在这里每家的孩子都较多一般四五个,同时父亲经常出去打工不在家,所以管理孩子的任务就落在了母亲身上,因为孩子多也是导致“看守”的妈妈主要采用打或骂来管理孩子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因为孩子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较长妈妈疼他们所以对妈妈比较有感情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我们的调查中就出现有孩子怕奶奶的,让我们感到很疑惑,后来才知道是由于和奶奶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对奶奶有更深的感情,对奶奶更加尊重,所以“怕”奶奶主要是出于一种亲情。通过这个调查我们可以这里的孩子绝大部分在心理上是健康的,他们对亲情是珍惜的。

在家庭中大部分都是妈妈有威信,也有的是奶奶或者爸爸,而这种威信的来源也和“怕”的来源一样:通过打或者骂。在调查中也有特殊的情况,家庭中奶奶在孩子的心目中最有威信,而且这种威信不是通过打或骂来的,恰恰相反威信是来源于奶奶不打骂而是疼爱。通过分析我们的调查可以看出目前这个地方的家庭教育还是基本停留在老式教育方法上主要是通过打骂来管教孩子而不是通过说教。(由于他们都是回族所以孩子从小就要学习《古兰经》去清真寺听阿訇的教导,所以孩子们从小也在接受道德等方面的思想教育。)但是我们也不难得出当地的家庭教育缺乏必要的“温情”,教育的方式过于简单粗暴。

孩子通常10岁左右就开始不怕父母了,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观点,尤其是通过电视和大孩子学会了很多新东西,开始对父母的教育产生怀疑和反感,而倾向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这也说明今天的孩子更加成熟和独立。

当我们问家长“您觉得现在家庭教育中管教孩子的方式与上一代相比有什么不同?”70%的父母都回答:“没有什么不同,都一样。”只有少数的人认为现在没有上一代那么严格,现在比较自由宽松了。其实现在这个地方的大多数父母都是按照他们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在教育自己孩子,因为他们很少接触其他的教育方式也不知道有另外的教育方法,他们很少走出自己的村子(尤其是妇女),在教育孩子方式上有比较特别的家庭通常都是父母在外面见过世面的或者接受过一定教育的(这里的绝大部分村民都是文盲)。目前家长反映在家庭教育孩子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自己没有文化没有知识,不能很好的辅导孩子。虽然我们的时代在不断的变化,但我们的家长的教育观念仍然很陈旧,已经不能很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这也是家庭教育脱节的主要原因。

不过在孩子教育的内容上现在的家庭与上一代有些不同,主要是在思想观念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上。首先是现在的父母在重男轻女的观念上有了根本转变,他们不再像他们的父母那样不送女儿上学了,他们开始平等对待自己的儿女;第二是开始重视教育不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抱一种读书无用的观念,开始认识到知识的重要,认识到读书对孩子人生的重要,并且认为学校的教育比家庭更重要更科学。

(三)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意识淡薄

对于孩子的安全问题,他们好像并不担心。在我们的调查前我们问了学校领导是否给学生家长签了《安全协议》,学校回答是每学期都签了的,然而在我们的调查中却发现有50%的都不知道有《安全协议》,但他们说如果知道肯定会签,也有20%的人是知道但不愿意签,因为他们认为学生在学校的安全应该由学校负责。但是对于如果孩子在学校闹着玩时受伤,所有家长都说不会找学校麻烦,而是去找对方家长或者自己负责了。上学期在中口村的邻村小学就出现一起一个孩子在学校玩耍时不慎摔折了胳臂,最后和学校协商解决,家长承担了大部分医疗费。通过这些可以看出我们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安全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更淡薄,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主要是从道义出发从“合情”出发。

三、如何改善农村家庭教育

(一)积极推进九年义务教育,用学校教育来填补家庭教育的空白

由于当地家长的文化素质很低,特别是妇女绝大部分都是文盲,而要在短时间里改变这种现状是不现实,相对而言改变学校教育较容易点。所以我们的政府一定要坚定不移的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好“两免一补”,努力减轻农村教育的负担。同时政府也要大力开展教师培训使我们的教师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再次是优秀教师引进,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该村的教师大部分都是小学毕业,他们对现代教育是一窍不通,所以通过引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也是改善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鼓励当代大学生到农村小学去支教弥补教师和家长在知识上的不足

现在贫困农村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在文化素质上都不是很高,尤其是在一些现代知识上,比如目前国家要求在农村开展英语教学,但很多学校根本找不到会认识英文字母的人,所以就更不用英语教学了。如果我们通过大学生到农村去支教,一方面可以给孩子带去他们在平时课堂上学不到的文艺、体育、英语等知识,另一方面还能给孩子们树立学习的榜样,也许就会有孩子在心里发誓:“我将来也要读大学”,他们可能就会为这个目标而奋斗。尤其是我们的很多优秀大学生下去后会对当地孩子的思想道德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积极推行协同教育,建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联系机制

失独家庭调研报告 篇6

一、农村老年失独家庭现状

天元区乡镇农村户口的老年失独家庭有37户,50人。

1.年龄分布

49-60周岁的失独父母有17人,占总数的34%;61-70周岁的失独父母有15人,占总数的30%;71周岁以上的失独父母有18人,占总数的36%。

2.婚姻状况

夫妻健在的失独父母14对夫妻,28人,占总数的56%;丧偶未再婚的父亲或母亲15人,占总数30%;离异未婚的父亲或母亲3人,占总数6%;再婚的父亲或母亲2人,占总数的4%;因独生子女死亡受到刺激妻子精神障碍出走未归的失独父亲2人,占总数的4%。

3.独生子女死亡情况

独生子女在儿童时期早夭的为16人,占总数的43%;独生子在青年时期死亡的为11人,占总数的30%;独生子女在壮年时期死亡的为8人,占总数的22%。

4.生活保障

现50人均享受了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起每人每年由政府财政发放扶助金3600元。有退休工资的失独父母8人,占总数16%(其中退休工资1000元以上3人,1000元至500元4人,500元以下1人。);五保户9人,占总数18%;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3人,占总数6%。无固定收入30人,占总数的60%。

5.孙子女情况

有亲孙子女的失独父母8人,占总数16%(其中有一对夫妻);有继孙子女的失独父母1人,占总数的2%。

6.居住情况

夫妻两人单独居住自己房屋的失独父母有16对,30人(含再婚家庭,其配偶不是失独父母),占总数的60%;单身独居的失独父母有11人,占总数的22%;与兄弟、父母儿媳、女婿居住的失独父母有4人,占总数的8%;寄住村中无亲戚关系的组员家中有2人,占总数的4%;由政府抚养住敬老院的失独父母有3人,占总数的6%。这些父母中,家中有房,但因无钱修缮成为危房的有3人,其中1人的房屋已经垮塌。

7.身体健康状况

身体不佳,经常住院的有7人,占总数的14%(其中有亲戚照顾一二的仅有3人);有精神障碍、智力残疾等无生活自理能力的有5人,占总数的10%;身体肢体残疾或听力障碍的有4人,占总数的8%。小病不断,大病暂无的有16人,占总数的32%。身体健康、完全生活自理的老人仅18人,占总数的36%。

二、数据采集说明

(一)此次调研针对的失独父母为以下几种情况

1.女方年满49周岁失去生育能力的家庭,或丧偶、离异单身年满49周岁的父亲。生育情况未违反湖南省人口计划生育政策要求。

2.符合情况1的父母,曾经生育子女或收养子女,同时存活子女数从未超过两个,现在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3.符合情况1的再婚家庭,夫妻再婚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子女死亡的一方任统计为失独的父亲或母亲。

4.夫妻双方均未生育过,未纳入此次调研范围。

(二)数据采集方法

1.多人群调查

⑴直接调查对象本人。入户直接向对象本人核实情况,并查看有关证件以确认年龄、户籍、子女残疾等情况。

⑵向对象的邻居老人了解情况。左邻右舍比较了解情况,通过调查印证对象情况。

⑶咨询对村人口情况较了解的村干部了解情况。

2.调查时发放失独家庭现状调查表

数据汇总表附后。

三、现状分析

1.失独家庭越来越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老的失独家庭比青壮年的失独家庭只会多不会少。根据年龄分布和独生子女死亡情况分析,儿童时期、青年时期、壮年时期的独生子女占总人数比例的43%、30%、22%。意味着失独家庭不断在累积增加。43%的家庭在有生育能力的情况下却没有再生育。

2.年老的失独父母形影单离的越来越多

受到失独的刺激,很多父母在心理上留下了强烈的刺激。37对夫妻中,有2位母亲出现精神异常,离家出走。更多的失独父母丧偶、离异后选择了单身独居生活。调查对象中健在的22对夫妻,仅有两位父亲是再婚。

3.生活来源困难

农村失独家庭中,有退休工资的父母非常少,仅16%。大部分依靠自己在田土种稻谷和蔬菜换点零花钱,身体有残疾的父母只能依靠平时政府一点微薄的补贴和慰问。

仅有6%的父母由政府接到敬老院抚养。大部人选择了夫妻独居或单身居住,其3户居住的危房还无力修缮。有12%的父母由亲戚、村中组员照顾,寄住他人家中。

4.生病护理堪忧

此次调查的50人,都担心自己生病了怎么办,夫妻健在的只能互相照顾,但单身独居的老人却无法想象该如何安置。失独家庭的父母不敢病,住院的7人中,仅3人有亲戚照顾。在计划生育实施30年后,独生子女已经到了第二代,在第二代独生子女中,已经没有了兄弟姐妹,没有了姑姑、姑爹、舅舅、堂兄、堂弟这些亲戚,如果他们面临失独,在没有固定生活来源请不到护理人员的情况下,年老生病后哪来的亲戚照顾?

四、建议和对策

1.综合政府各部门力量,用活政策,分类养老

按照“失独”老年父母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政策给予抚养。

⑴投入更多资金资建设养老院,提高老人们的生活质量及让更多的孤独老人老有所依。

⑵托养在其亲戚或者本村组员中的老人,政府每月提供一定补助;

⑶对自身要求单独居住的老人,政府能安排义工或志愿者固定时日上门服务。

2.加大对“失独”家庭的帮扶力度。

精神方面:配备专职心理康复治疗机构和人员,对经受家庭创伤的家庭积极引导,提高承受能力。组建“失独”家庭联系团队,让失去孩子们的父母在同样遭遇的父母一起互帮互助,积极组织他们参加社会活动。

物质方面:根据现行政策,除人口计生部门每人每年3600元的失独扶助金、或适当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外,株洲没有针对“失独”的老年父母有何优惠政策。

建议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建立多元投资的养老服务机制。

⑴提高医疗保险报销标准,让老人们生病后不怕住院;

⑵扩大农村养老保险参保范围,对“失独”的老年家庭成员纳入养老保险金发放范围。同时加大农村养老保险金对“失独”家庭成员的发放标准,让老人们在年老后有一份固定的生活来源等。

⑶提高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针对“失独”家庭低保户,因增加一人份的低保金额,适当提高低保标准。

家庭工业调研报告 篇7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家庭的一般情况。

家长的学历普遍不高, 高中或初中的占67%, 大专学历的占29%, 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仅占4%。家庭月收入在1000~2000元的占73%。家庭结构以三口之家为主, 还有一部分是离异家庭和重组家庭。

2. 家庭教育观念。

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期望值很高, 但指导不当。有89%的家长认为, 抓好孩子的学习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只有11%的家长认为应重视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及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调查显示, 孩子在家心情好的占6%, 心情一般的占26%, 心情不好的占68%。

3. 家庭教育方式。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 家长的教育方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家长大多缺乏与孩子的沟通。有85%的孩子更愿意与好朋友进行交流沟通, 只有13%的孩子愿意与父母进行交流沟通。

二是对孩子生理、心理特点变化把握不够。绝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就应该听家长的话, 但很多高中学生希望自己能独立处事, 不希望家长管得太多。在孩子犯了错误后, 有55%的家长认为应该坚持说服教育, 而45%的家长选择从侧面暗示和提醒。

三是对孩子溺爱严重。父母要求孩子做家务的只占到17%, 认为孩子学习负担重, 不让做家务的占68%;在给零花钱上, 孩子每月的零花钱在20~50元的占63%;50~100元的占21%。另外, 孩子上学家长负责接送的占18%, 坐公交车的占73%。

四是家长示范作用差。在业余时间, 有62%的家长在家经常看电视, 只有23%的家长偶尔看小说、杂志等。有2%的家长上网只限于聊天、打游戏, 有个别家长经常打扑克、打麻将。

五是家长与老师缺少真诚沟通。调查显示, 有77%的家长不和老师沟通, 只有17%的家长打电话向老师简单了解子女在学校的表现。

二、思考与对策

1. 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 举办家庭教育讲座。

学校要借助班级家长委员会等途径全面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 使教育形成合力。中央教科所理论研究部王中荃教授认为, 家庭教育着眼点应放在提高家长的认识上。家庭教育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家长, 向家长就新时期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家庭教育方法等问题进行专题讲座, 可以有效提高教育效果。

2. 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及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

通过经验交流, 可让家长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有利于家庭教育方法的形成, 促进家庭教育质量的提高。

3. 重视和睦家庭及学习型家庭的建立。

父母应该精心营造一个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 让孩子沐浴在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氛围中。以情感为桥梁, 以亲情为纽带, 适时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使孩子学会理解父母、孝顺长辈, 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另外, 家长要学会和孩子共同学习,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 重视父母的榜样作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和性格。俗话说, 欲教子者先正其身, 这是告诫做父母的要严格要求自己。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 家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起到示范作用, 给孩子做好榜样。

5. 施以有原则的爱。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 要想使家庭教育卓有成效, 就必须遵循教育原则, 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孩子既要有爱, 又要严格要求。一位心理学家指出:“应该把感情和道理融合起来, 做到爱中有教, 教中有爱。”

2010中国中产家庭消费报告 篇8

他们的消费走势、生活方式,对中国家庭消费模式和生活品质,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为此,《GOOD好主妇》在2010年底之际,携手MsN中文网进行了“中产家庭消费状况调查”。

参与此次调查的人群中,年龄以26岁至40岁的居多,他们大都有着本科以上学历历、工作经验和收入稳定,与《GOOD好主妇》的目标读者中产家庭的特征非常相似。此次调查显示,中产家庭的消费现状和生活方式,平实中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66%的调查参与者认为,生活方式是影响家庭消费最主要的因素。高品质生活源自每一个生活细节,生活方式直接引导消费心态和习惯,中产家庭以其成熟的消费观,经营并享受着有品有质有滋有味的生活,并呈现以下10大特征。

家庭消费三大重头戏:养孩子、还贷款。买数码家电

在“今年你家消费支出前三项”的排序中,23%选择“购买家屯、数码产品”。一体电脑、iphone、ipad、单反相机,哪个不想收入囊中?中产家庭追求生活享受,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家电、数码产品“与时俱进”的追逐,时尚生活或许最先体现在现代科技的“潮品”中。

中国家庭正在经历着新一轮的婴儿潮,此次调查中,已婚有孩子的家庭占31%,14%被调查者和那些凡事都想给孩子最好的父母一样,理所当然地把“养育孩子”当做消费的重中之重:

尽管2010年房市低迷,但之前购房热的效应仍在,11%调查参与者把“还贷款”排在第三位。

2.只买品牌不买山寨

品牌消费是中产家庭的趋优追求。“看重性价比”、“只买品牌不买山寨”、“不怕贵的,只选对的”成为中产家庭的三大主要消费特征。43%选择“看重性价比”,37%选择“只买品牌不买山寨”,“不怕贵的,只选对的”排在第三位,占8%,

81%的中产家庭认同质量为王、品牌制胜的观念,性价比也是决定是否购买的重要因素。

山寨文化虽来势汹汹,但中产家庭消费并不买账,他们更认定经典品牌的价值,当品牌的精神内涵与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对接,这样的消费才更能带来心理满足。

3信赖广告做得多、知名度人的熟悉品牌

品牌影响力足以改变消费结果。调查中,34%会购买“熟悉的品牌”,32%会选“广告做得多、知名度大的品牌”,16%“习惯购买自己喜欢的同一品牌”,选择“热衷大集团的品牌”占7%,“经常更换品牌”只有4%。

有人说,信息泛滥的年代,尽管上网可以找到一切,但甄选信息的成本在不断加大,如果不能将准确的信息传达给客户,再多信息也是无效的。所以,品牌一直在不断地揣摩着消费者的心理,通过广告传播品牌理念,建立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度和品牌意识。虽然消费者总在抱怨广告太多,但调查让我们感受到:

他们史信赖广告做得多、知名度大的熟悉品牌,且消费忠诚度非常高。

66%的中产家庭认同品牌传播力足以改变消费动向和结果。

4中产家庭不热衷“网购”

在今年4月底举办的2010中国B2C电子商务峰会上,淘宝网宣布:拥有1.9亿注册用户,每天超过4000万人访问网站。而目前国内初具规模的网络团购企业已达1215家……面对如此强大的网购,中产家庭消费方式会有所倾斜吗?答案是No。

调查显示,对于中产家庭来说,网购处于次要地位。

81%的中产家庭认为最常态的购物方式,依然是去商场或超市。

其他结果包括:“专卖店”占6%、“电视购物”占0.32%、私人定制0.3%

5回家吃饭成为亲情标识

记得2009年媒体曾发表过美国大众食品公司的一个调查结果,称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选择在家做饭吃,不少食品公司销售额上扬,以前每年将大量开销花费在餐馆和快餐店的消费者,有了不小的转变,但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衰退加深。

此次调查结果尽管和美国的调查结果相似:

77%的中产家庭每周在家做饭次数多于在外就餐次数。

但更多因素要归结于人们家庭观念的回归,与爱人、家人一起做饭、吃饭,成为家庭生活中一种交流常态,对忙碌奋斗中的中产家庭来说,也是凝聚亲情的日常方式。

“每周在家做饭和在外就餐次数差不多”的也为数不少,占12%,9%选择“在外就餐次数更多”,说明有些中产家庭难以均衡精力、平衡工作和生活的现状。

6全家度假游升温亲情

“2010年,你家有过几次出游度假?”调查中,26%表示有“一次”,23%有过“多次”。已经享受全家游的占到49%,还有近3%的人正在计划中。

旅游度假已经成为家庭中必不可少的休闲方式。主妇们早早设计行程,精心准备出游攻略。在她们看来,旅游途中,家庭中的每个人都能在心灵上得到释放,比平时更加关注彼此,更加乐于交流、是个让全家亲情升温的大好机会!

另外,76%的家庭今年用于旅游花销的费用为5000元至10000元,10001元至20000元的为11%,20001元至40000元的为9%,40001元以上的为4%。

49%的中产家庭有过一次或多次全家出游。

7家庭社交占休闲消费之首

“你家用于休闲娱乐开销前三位的是什么?”的调查中,45%选择“家庭社交”。聚会等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吃饭,更多扮演着人际和家际社会化、交流化的功能。

中产家庭在物质消费的同时,很注重精神享受,愿意花钱购买“杂志和书籍”的占15%,排在休闲娱乐开销第二位。网络时代,人们依然看重杂志阅读带来的喻悦感受,编辑的价值是帮助读者节省信息筛选的成本,与读者感情互动,成为不可取代的朋友。“亲子活动”成为很多家庭休闲方式,或许是独生子女时代的特征,越来越多的家长带着孩子社交,培养孤独的孩子与人与社会打交道的情商。

8女人更爱理财,储蓄、投资并重

调查中我们发现,女人更爱理财,56%的家庭理财大权掌握在妻子手中,丈夫理财的只占11%。这些家庭懂得投资只是理财的—部分,合理的资产配置才能让家庭理财锦上添花。

41%会把储蓄作为最常态的理财方式,除此之外,他们也很重视投资,购买股票、基金、房产共占40%。

9家人体检最易被忽视

关注健康每个人都有意识,但不一定有行动!“每年是否有自己安排的全家体检计划”的调查中,

78%的家庭只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不会再自己安排自己及家人体检。

“能够为全家每个月定期安排有针对性的体检”的家庭占9%、能够细心地“为老人和孩子每年安排一次”的只有5%。健康是享受幸福的基础,在追求高品质生活中,中产家庭普遍仍忽略健康,令人忧虑。

102011年家庭消费新目标:大件家电、房产、汽车

“新的一年中,你家排在前三位的大宗购物计划是什么?”结果显示,大件家电、房产、汽车是中产家庭的消费新期待,分别为45%、20%和15%。房产、汽车的消费需求依然强劲,仍是投资、生活品质提升自锻方式。

上一篇:千岛湖旅游心得感想初中700字下一篇:关于现代烟草农业工作实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