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布局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业布局(共8篇)

工业布局 篇1

(一)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独特。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独特 东营市有广袤的土地资源,总面积 1208 万亩,其中尚未开发的荒碱地达 525 万亩,是中国东部沿海土地后备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有大面积的草场,其中天然 草场 56 万亩;有 1992 年建成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 15.3 万公 顷,是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基因库”,珍稀、濒危鸟类迁徙停留的“国际机场”,被 联合国列为世界 13 大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岸线长 350 公里,滩涂面积 12 万公顷,分别占山东省的 1/7 和 1/2,负 15 米以上浅海面积 4800平方公里,是山东发展浅海养殖潜力最大的地区;有储量巨大的地下矿产 资源,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 38 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 230 亿立方米,浅层卤水 储量 74 亿立方米,地下盐矿储量为 5900 亿立方米;有潜在能量巨大的地热能、风能、太阳能资源等。

(二)地理区位优越,气候条件良好。地理区位优越,气候条件良好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具有依河傍海的区位优势。纵观世 界著名的大江大河三角洲,其成功开发无不有力地带动了整个流域经济的发展乃 至人类文明的形成。如美国密西西比河三角洲、荷兰莱茵河三角洲的大规模开发,形成了新奥尔良和鹿特丹两个著名的港口城市,有力促进了流域经济乃至欧、美 现代文明的发展。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相继开放开发了珠江三角洲、长 江三角洲,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黄河三角洲地处北纬 38°上下,气候适中,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照充 足,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从具体区位来讲,这一地区位于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 环抱的地理中心,北靠京津唐经济区,东连山东半岛开放城市,东北与大连隔海 相望,向西辐射广大内陆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区和黄河流域经济带的交汇点,也 是联接东北和中原两大经济区的重要纽带。国家先后把黄河三角洲列入农业综合 开发区和把东营市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山东省把黄河三角洲开发列为两大跨世 纪工程之一。

(三)石油工业先行启动,基础设施超前发展。石油工业先行启动,基础设施超前发展 东营是中国第二大石油工业基地胜利油田所在地。自上世纪 60 年代初勘探 开发至今,已形成年产原油 3000 万吨的生产能力。为进一步推动油田和地方经 济的发展,东营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保持了超前发展的态势,经济发展环境不 断优化。

(四)东营石油生产与装备生产基地 石油装备产业是东营市特色主导产业之一,也是全球制造业争夺的市场焦 点。经过多年的发展,东营市已形成了大型成套钻采设备、钻杆、抽油机、抽油 杆、抽油泵等为重点,涵盖油田生产各领域的产品体系。钻机、抽油机等主导产 品生产能力居全国前列,出口美国、俄罗斯等 1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钻机、抽油机、抽油杆、重油开发专用管产能国内第一,潜油泵国内第二,皮带抽油机、连续抽油杆国内独家生产。目前,全市石油机械装备制造企业已发展到 150 多家,全市规模以上石油装备制造企业 99 家,总资产 196.6 亿元,总产值占全国石油 装备制造行业的三分之一左右。东营市的工业体系构成分析 东营市的工业体系构成分析 工业体系下图给出了 2008 年东营产业结构,从中不难看出,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为 3.1:76.8:20.1,而第二产业在东营市的产业结构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揭示了 东营市是一个工业强市,她在国内石油开采与炼油,以及与之相配的装备制造业 的地位举足轻重。2008年东营产业结构 年东营产业结构 3.09% 20.12%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76.79% 东营的第二产业主要包括石油开采业、化工与造纸业、装备加工业、电力与 燃气及供水行业、以及建筑业。2008 年第二产业年工业总产值达到 1426 亿元,从业人数为 21.7 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 58.74%,亦即占总产业职工 58.74%的 二产产业工人创造了东营市 76.79%的 GDP,人均 GDP 显著高于第一、第三产业。因此我们可以说第二产业是东营的经济命脉,是东营将持续发展的经济脊梁。下图给出了 2008 年第二产业构成,其中采掘业的产值占二产的 56.6%,制 造业占 36.8%; 采掘业从业人数占二产的 58.4%,制造业占 33.5%。二产中 33.5% 的制造业产业职工创造了二产总产值的 36.8%,高于二产平均水平。在东营市的 二产中采掘业是紧密依赖于资源的产业,是立足于本地资源的产业,而装备制造 业除了供应本地采掘业以外,其市场可以遍布全国与世界。在制造业中与石油开 采与石油化工相关的制造产业已经成为东营市近年来的重点发展领域,也是未来 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2008年第二产业产值构成 年第二产业产值构成 4.41% 2.18% 采掘业 36.79% 56.62% 制造业 电力、燃气,水 建筑业

一、发展现状

(一)工业实力显著增强,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工业总量规模不断膨胀,工业主导地位明显。2008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达到 854,是 1978 年的 3.14 倍,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 1676.48 亿元,是 1978 年的 110 倍;实现主营业 是 实现利润总额 741.03 亿元,1978 是 务收入 4017.62 亿元,1978 年的 193.81 倍; 年的 64.27 倍;实现利税总额 1228.68 亿元,是 1978 年的 97.98 倍。工业主导地 位明显,2008 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总量的 73.4%。工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加。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原油开采、石 油加工、纺织、轮胎等行业发展较快,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主要产品产量的迅速 增加。截至 2008 年年底,天然原油 2774.02 万吨,是 1978 年的 1.43 倍;原油加 工量 990.58 万吨,是 1978 年的 1165.39 倍;汽油 122.5 万吨,是 2006 年的 1.31 倍;柴油 288.15 万吨,是 2006 年的 1.51 倍;,纱 58.03 万吨,是 2006 年的 2.97 倍;布 3.85 万吨,是 2006 年的 1.67 倍;轮胎外胎 3418.96 万条,是 2006 年的 1.86 倍。在主要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作为工业重要监测指标的发电量迅速增长,2008 年全市发电量达到 88.55 亿千瓦时,与 2006 年相比增长 1.6%。

(二)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优化。建立了一个行业比较齐全的工业体 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东营市由 1978 年较为单一的石油开采、加工工业体系 逐渐发展成以石油及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纺织、橡胶轮胎等为主导,涉及建材、医药、汽车、电力等行业在内的工业体系。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涉及 30 个行 业大类、102 个中类、173 个小类,分别占全部工业行业分类的 76.9%、53.4%、33.0%。一个行业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轻重工业比例进一步协调。全市规模以上轻重工业比例由 1978 年的 4:96 调整到 2008 年的 16.9:83.1。2008 年轻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 240.16 亿元,是 1978 年的 2636 倍,2006 年的 1.46 倍; 是 重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 1436.32 亿元,是 947 倍,是 2006 年的 1.30 倍。全市工业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体,轻工 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工业骨干行业发展加快。随着全市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具有地方特色 的石油加工、化学制造、电气机械制造、纺织、橡胶等行业依托地域优势快速发 展起来。2008 年石油加工行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 120.35 亿元,是 2006 年的 1.70 倍;化学制造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

113.03 亿元,是 2006 年的 3.34 倍;电 器机械制造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 61.47 亿元,是 2006 年的 2.65 倍。纺织业依 靠资源优势继续发展,2008 年纺织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 90.43 亿元,是 2006 年的 4.76 倍。橡胶制造业异军突起,2008 年橡胶制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 54.2 亿元,是 2006 年的 3.83 倍。高新技术制造业飞速发展。2008 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累计达到 812.26 亿元,位居全省第 8 位,2006 年的 1.8 倍,是 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 19.24%,比年初提高 0.51 个百分点。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业、专项化学用品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发展 较快,2008 年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 251.36 亿元,实现主 营业务收入 244.72 亿元,分别是 2006 年的2.33 倍和 2.3 倍,分别占全市规模以 上工业总量的 6.2%和 6.1%; 专项化学用品制造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 229.95 亿 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224.49 亿元,分别是 2006 年的3.61 倍和 3.62 倍,分别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 5.6%和 5.6%;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累计完成工业 总产值 266.74 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257.11 亿元,分别是 2006 年的3.56 倍 和 3.53 倍,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 6.5%和 6.4%;电子信息、医药制造 等高技术工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成为带动全市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 素。

(三)企业组织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小型企业活力激增,大中型工业企业发 展壮大。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工业企业数量不断扩张,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一方 面,随着城镇集体企业、乡镇集体企业以及非公有制企业迅速发展,小型企业数 量激增,截至 2008 年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小型工业企业共有 761 户,是 2006 年的 2 倍,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的 89.1%,2006 年提高 6.1 个百分 比 点;从业人员达到 6.75 万人,是 2006 年的 2.03 倍,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 业人员的 23.3%,比 2006 年提高 4.9 个百分点;全年营业收入达到 972.66 亿元,是 2006 年的 5.52 倍,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 24.1%,比 2006 年提高 13 个百分 点。另一方面,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一批实力雄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得到茁壮成 长。2008 年,全市大型工业企业达到 16 家,中型工业企业 77 家,分别比 2006 年增加 5 家和 10 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 1316.46 亿元,是 2006 年 的 1.61 倍,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 78.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3044.97 亿元,是 2006 年的 2.16 倍,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 75.8%,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企业组织结构体系逐步形成。

(四)多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私营企业逐渐成为全 市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 2008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私营企 业达到 583 户,是 2006 年的 1.72 倍,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 68.3%; 吸纳就业人员 6.98 万人,是 2006 年的 1.79 倍,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就业人员 的 24.1%。在全市规模以上私营企业中,达到大中型标准的有 28 家,与 2006 年 相比增加 10 家。2008 年,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968.51 亿元,是 2006 年的 3.36 倍,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 24.1%,2006 年提高 6 个百分点。比 有限责任公司制企业成为全市工业的主导力量。2008 年,全市 854 家规模 以上工业中,有限责任公司制企业占 154 家,其中,国有独资公司 1 家;其他有 限责任公司 153 家,比 2006 年增加 21 家。2008 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 2014.26 亿元,与 2006 年相比增长 32.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 49.3%;资产总 计 1432.52 亿元,是 2006 年的 1.35 倍,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 58.1%;实 现主营业务收入 2004.21 亿元,是 2006 年的 1.4 倍,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 49.9%;全部从业人员 17.45 万人,是 2006 年的 1.4 倍,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 量的 60.2%。多种经济类型企业全面发展。2008 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股份合作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其它类型工业企业分别完成增加值 2.3 亿、1503.97 亿、102.33 亿和 9.82 亿元,分别是 2006 年的 1.69 倍、1.49 倍、2.66 倍和 0.7 倍,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 96.5%。以股份制、三资和私营企业 为主体的非国有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迅速发展成为推动全市经 济持续快速增

长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二、当前工业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仍然较低。2008 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 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比重为 19.24%,在全省 17 地市的排名中仅名列 13 位。目前,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中,油田占据相当大比例,受油田影响,全市高 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比例较小。另一方面,全市高新技术产业 占比只有 19.24%,也说明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还有很大的潜力。

(二)传统行业仍占较大比重。2008 年石油加工、化工、电力、有色金属、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 306.37 亿元,是 2006 年的 2.55 倍,占全 市工业总量的 18.3%,比 2006 年提高 4.7 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427.83 亿元,是 2006 年的 3.29 倍,占全市工业总量的 35.5%,比 2006 年提高 8.2 个百 分点;实现利润 91.29 亿元,是 2006 年的 3.66 倍,占全市工业总量的 12.3%,比 2006 年提高 6.8 个百分点;实现利税 139.96 亿元,是 2006 年的 3.44 倍,占 全市工业总量的 11.4%,2006 年提高

4.6 个百分点。比 工业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增 长对高耗能行业的依赖有增强趋势,不利于全市循环工业经济体系的建设。

工业布局 篇2

2002年6月, 县委、县政府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了重大战略决策, 成立滨海工业区, 集中发展大工业, “挥师滨海、决胜未来”, 拉开了绍兴县历史上大工业建设的序幕。经过7年多的开发建设, 滨海工业区已经成为工业经济的第一大平台, 最重要的石化工业基地、化纤工业基地、印染工业基地、染化工业基地。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 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 滨海工业区的发展不仅要延续快速增长的趋势, 为经济发展承担应有的责任;更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从这一基本要求出发, 以工业布局优化为突破口, 以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为目标展开相关研究。

一、滨海工业布局的现状、特征

工业布局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是人们通过意愿和人为力量去引导工业发展、推进工业化的活动。

大工业, 大项目落户滨海, 建设现代工业高地一直以来是滨海的努力目标。经过7年多的高强度开发, 大规模建设, 工业新城初具雏形。7年来, 工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33%, 根据2008年的经济普查, 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2002年净增122家, 企业数量是2002年的6.8倍, 各项重要经济指标在县域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如表1所示。

目前, 滨海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县域工业经济第一大平台, 累积的资产总额已达436亿元, 工业企业从业人员达到28603人。PTA制造、化学纤维和印染业, 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优势, 不仅在县域经济内占主导地位, 而且在行业内也有重大影响力。

区内已经形成四大工业集聚区, 化纤、印染业集聚区, 生物医药和精细化工业集聚区, 针织服装家纺产业集聚区, 新型材料及其他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以集聚区为重点, 主要发展了纺织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新型材料工业、医药和精细化工产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引进、培育、壮大了一大批企业。

规上企业行业分布图例, 如图1所示:

滨海工业经过建设发展, 在布局上呈现了以下特征。

一是特色明显。四大集聚区特色, 各有特点, 差异化发展, 又相互补充。化纤, 印染的规模化效应, 石化对全县纺织产业链的牵引, 生化、医药、精细化工等新兴产业的开拓, 发挥了滨海工业大舞台、开拓者的作用。

二是配套设施齐全。按照大工业, 大发展的要求, 在工业布局上配套完备, 路网建设上, 工业区与外部有多条快速干线相连, 内部“四横、一纵”的快速干道和“六横、两纵”的主要道路的网格化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建起了工业水厂, 集中式的污水处理厂;为满足工业生产需要, 热电厂及热网全部到位。使滨海工业区成为设施配套最全, 发展条件最好的区域。

三是大工业的优势效应开始显现。按照大工业、大发展的思路, 我们不断加大大企业、大集团的培育力度, 大企业实力不断增加,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得到体现。

四是企业个体相对规模较大。2008年, 工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达到436亿元, 企业户均资产为3亿元, 高出全县平均水平1.7亿元, 有一家企业资产上百亿。这些规模大的企业, 在管理水平、企业主及财务人员素质方面都“技高一筹”, 企业文化也各有所长。

五是县域经济领头羊作用充分发挥。工业区经济发展对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非常明显, 即使在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年滨海工业受到较大冲击的情况下, 仍然实现工业增加值66.5亿元, 同比增长19.3%, 滨海工业占全县比重达到19.1%。

二、工业经济布局中存在的问题

滨海工业区建设以来, 工业经济高速增长, 年均增速达到33%。但是近年来工业增长趋缓, 与增长最高的年份 (增速63%) 相比, 2008年仅增长了19.3%;已有行业, 大项目已经进入产出饱和期, 新兴产业, 新的大项目接续乏力, 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是主要表现形式。分析原因, 从布局角度存在优化提升空间。

第一, “四区”产业发展水平不平衡, 接力作用未体现。任何一个行业都会有高潮, 也会有低谷, 多业并举就可化解大幅波动的风险, 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 然而由于发展不平衡, 四大集聚区间接力发展的作用难以发挥。

第二, 特色不明显, 产品雷同。除了PTA有无可替代的产能优势外, 其他行业的差异化特征不明显, 独特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从而导致企业产业结构趋同、产品趋同。

第三, 资源瓶颈约束会提前到来。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资源”已成为工业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尤其是土地资源。

第四, 优高企业明显偏少。工业区391家工业企业, 仅有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3家。

三、优化工业布局, 提升发展能力

工业布局属于宏观经济范畴, 与社会再生产整体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 对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各生产要素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地区分配和空间组合, 从而实现自己的意愿和目的是我们优化工业布局所要研究的问题。

工业布局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在当前工业仍然是绍兴县、更是我们滨海经济的主导的情况下, 布局合理与否, 会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优化滨海的工业布局, 定好位非常重要, 要根据内外形势的变化、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结合自身特点, 先进单位行业发展方向, 合理调整布局, 谋求发展优势。

当前工业区经济要再上一个台阶, 解决发展中前进道路上的问题, 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重要的是要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要着眼于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着眼于实现产业深化创新, 引进与提高并重。可从二个层面加以努力。

在工业区层面, 加强引导, 强化规划, 从投入结构的调整上优化增量的结构;从资源配置的角度, 优化现有产业布局, 升级存量。

重点突破研究开发、设计、营销、品牌、技术服务、专门化分工等关键环节, 支持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低污染 (洁净化) 、高附加值的高加工度产业、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引进纺织研发等高新企业、物流企业。加快滨海工业区工业发展要以夯实纺织业建设为主题, 强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导, 努力引进高新技术企业、高新产业同时, 积极引导现有产业、现有企业提升技术含量, 拓展产业链, 培育新兴产业集群。

扶持发展循环经济。遵循“资源合理配置、能量合理流转、产业科学结合、符合环境容量”的原则, 高度重视资源节约、资源回收和再资源化, 编制实施纺织印染产业链等重点行业的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发展服装设计, 生产轻、薄、高产品, 提高能耗低、污染小的产业比重。

建立企业互动平台, 促进区域工业均衡发展。建立企业互动平台, 加强行业信息互通对发展工业区工业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产业结构方面, 应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 考虑实行同业企企联合, 形成整体产业优势, 如化纤业、印染业、化工业 (染料助剂) 等产业有必要进行一定的分类整合, 促其做大做强。要增强整体发展意识, 工业区应建立企业互动平台, 通过加强企业间沟通、联系与配合, 实现区域内的要素流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避免恶性竞争, 最大限度地促进区域工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是优化工业布局的主力。从这一层面来看, 关键在于内部深化创新, 其主要途径有:

第一, 提升生产价值链。产业内, 特别是产品内分工, 是当代国际分工的大趋势, 贸易链不断延长, 使一个地区的某个产业可能只在商品生产的特定阶段或工序进行专业化生产, 从而形成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组装-营销-…”的生产价值链体系。而工业区的化纤企业、印染企业等说到底只不过是纺织服装产业生产价值链体系中一个“生产-加工组装-营销-…”的节点, 纯粹根据贸易定单加工, 表现为劳动密集型, 附加值和市场利润率低。只有处于高端环节的研发、设计内含的知识和技术含量最高, 从而附加值和市场利润率最高。更为重要的是, “研发-设计”高端环节的弱势, 使其产业竞争力受高端产业掌控者凭借其知识和技术的垄断掣肘, 只能处于依附被动地位。如何改变这种分工状态, 实现生产价值链环节的提升, 成为产业深化发展的重要追求目标。就工业区印染产业为例, 高端环节的开发要延伸到对服装业趋向的正确把握, 研发、设计新型面料, 逐渐走出一条产业内部“服装-面料-服装”的新型产业发展道路, 与织造业相融合, 转移以普通产品加工为主的生产方式, 将可以跳出竞争畸形的包围圈。滨海工业区的印染企业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印染机器设备, 人才众多, 完全有能力进行产品的自主开发。

第二, 丰富产品种类。产品品种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事实上, 对于单个产业而言, 产品品种, 特别是高附加值、高技术水平产品品种的增加, 在最终内化为经济增长源泉之前, 首先成为产业高加工度化与技术集约化的重要表现, 成为产业深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以滨海工业区精细化工产业为例, 可以在开发增加产品种类上下功夫, 自主研发新产品, 各自拥有自己的特色产品, 以工业区印染基地的需求为引, 进行多产品开发。

第三, 提高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的提高作为技术进步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也构成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以滨海工业区印染业为例, 印染产业的集群, 使印染技术集约化有了载体, 产品质量升级是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的结果, 通过技术研发, 用较高质量的产品淘汰较低质量产品, 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产业深化提高效益。

第四, 改进产品工艺。现代经济体系中, 产品生产工艺的改进、重组, 或者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 能够大大改善某一产业内的投入产出效率, 从而促进该产业再加工程度的纵深化发展。滨海工业区是化纤名镇, 是全国首个绿色印染研发生产基地, 产品工艺改进具有着强大的产业动力。

参考文献

[1]、李江涛, 孟元博.当前产业升级的困境与对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8 (5) .

[2]、绍兴县滨海工业区总体布局研究修编简要本[Z].2005.

[3]、浙江绍兴滨海工业区园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作实施方案[Z].2008.

[4]、全力打造开放型、科技型、生态型现代工业新城[J].滨海印染, 2009 (8) .

工业布局 篇3

中国政府应该怎么办?

对于下一轮工业革命,无论美国还是日本、德国,都有自己的提法,这些提法既立足于本土,又能放眼于全球化的竞争格局。那么,对于尚处在制造业中低端发展阶段的中国来说,又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呢?从调查来看,无论是中国政府官员还是工业从业者,都感受到了工业4.0给中国制造业带来的危机感。为此,中国有关部门也应当积极主动地为可能到来的工业变革做准备。

但是,从对业内专家的观点分析,以及调查结果来看,推动工业4.0仅靠一份制造业的长远规划恐怕远远不够。因为从德国的经验来看,工业4.0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就业、教育、法律、安全等诸多层面的社会问题,可以说,工业4.0的背后实际上是社会4.0的问题。调查结果也显示,受访者普遍认为中国推动工业4.0遇到的最大挑战,除了工业结构的问题之外,还包括社会体制对创新能力的制约、法律体系的不健全等严峻问题。因此,我们的研究认为,在工业4.0的推进过程中,除了制定产业发展战略之外,更应当从顶层规划中做好相对严谨的考察论证与设定,而教育培训、研发创新、法律保护、安全保障以及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都应当考虑在内。实际上,在调查中,受访者普遍认为在工业4.0时代,中国政府最需要做的便是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支持。

(1)产业规划。目前,中国已经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规划》,表示中国制造将在2025年进入世界第二方阵。不过,政府在推出产业发展规划的同时,应该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通过资金引导、所得税优惠等产业扶持政策,激发企业推行工业4.0的积极性。此外,政府机构可引导企业建立适应工业4.0的管理体系,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在合适企业开展国家标准贯标试点,为今后融入“国际标准”做准备。在立足于现有政策框架和措施的基础上,重视政策协调和适当集中,加强项目监控,使最符合要求的企业和联合体脱颖而出。

(2)研发体系。国家除了需要加大研发投入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创新研发体系,激发工程师们的创新精神。德国在研发方面的经验值得中国学习借鉴。德国政府在2013年提出战略性创新政策的口号,政策的重点由对大学的公立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的单独促进,转变到促进产学研联合、促进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创新合作以及集群发展。

(3)教育培训体制。麦肯锡的调查报告显示,到2020年,中国将需要1.42亿名高技能人才,尤以3D设计、机电等核心技术人才的缺口为大。然而,中国目前的教育体系僵化、理念滞后,已成为推动工业4.0的一大短板。为适应工业4.0的人才需求,中国的教育体系不得不需要做出一定的变革。首先,教育理念需要转变。工业4.0时代的培训体系不仅需要员工掌握科技、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集成各领域知识。未来的教育者需要具备整合各学科知识并与学生及时分享的能力。其次,传统教育形式可能被颠覆。在工业4.0时代,大型在线教育(MOOC)将愈发重要,传统的学院式教学模式将遭受在线教育的冲击,具有实践经验的管理者将通过网络传播自己的知识和实战技巧。

(4)法律体制。目前而言,中国企业普遍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企业形成不了自己的竞争力,这在工业4.0时代可能会是一项致命缺陷。中国政府虽然在2014年出台了《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然而,体制性的壁垒依旧难以打破。法院分布广、数量多、上诉法院不统一,无法确保裁判标准统一,以及在专利领域维权难等问题依旧困扰着企业。如今最高法提议研究设立知识产权高级法院,无疑是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一大利好。

(5)安全保障机制。信息安全不仅需要企业和员工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还需要政府建立信息安全战略及法律保障体系。比如,德国政府不仅通过一系列战略方案和具体的行动来加强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还构建一套系统、规划的数据保护法律体系。德国先后制定了《信息和通讯服务规范法》和《联邦数据保护法》。《联邦数据保护法》生效后,更多德国企业开始对客户信息实施高水平的保护措施,提高了客户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在《2014至2017年数字议程》中,德国进一步提出最晚将于2015年出台《信息保护基本条例》。

(6)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工业4.0时代的官员,应更为谨记政府的角色是当好“守夜人”。首先,正如调查过程中大多数受访者所认为的,政府最应该做的是给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为企业信息化的推进搭建好服务平台。这需要政府下决心进一步简政放权,厘清政府的责任关系,向服务型政府转型;其次,作为“守夜人”,政府对工业变革可能带来的负面冲击,应该进行有效预防。比如,在工业4.0时代,社会存在陷入“贫困陷阱”的危险,社会精英继续产生精英,其他群体则缺乏足够的资源和教育停滞不前,而这,需要政府对社会公共资源进行有效调节,防止社会贫富差距的持续恶化。

中国企业如何推进工业4.0

虽然大多数的工业从业者都认为工业4.0将波及自己供职的企业,但是也有不少专业人士对中国企业是否应该“邯郸学步”,紧跟德国企业走工业4.0道路充满疑虑。在他们看来,中国企业现在并不具备推动工业4.0的条件,比如,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含量过低、模具的精密度不够高、员工的素质偏低。加上碍于智能制造设备的成本回报比率及周期的不确定性,很多企业对能否推行工业4.0充满疑虑。

但是,中国企业现在不得不面对的是,欧美国家已开始做好奔向工业4.0的准备。如果中国企业裹足不前,欧美企业在高端领域的优势必然进一步强化,这将对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构成严峻挑战。因此,对工业4.0采取回避态度,并非明智之举,中国企业应当立足于自身的现实条件,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应对下一轮的工业变革。从计算机世界研究院对中国企业的调研以及结合海外的案例来看,推进工业4.0,中国企业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一定的准备:

(1)领导层理念的转变。从调查看,73.96%的受访者都认为领导的重视与认识是影响企业能否成功推动工业4.0战略的“很重要”因素。换而言之,领导层理念的转变将对工业4.0的推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调查看,52.9%的企业决策人员表示对工业4.0有所了解,29.4%的决策者表示非常了解,这表明中国企业的决策者对工业4.0还是很重视的。但除了重视,企业领导者的理念应更为开放。必须认识到,在工业4.0时代,企业的管理模式、经营模式以及生产流程将发生巨大的变革,企业应该未雨绸缪,为正在上演的工业变革考虑好应对之策,比如有必要根据企业的现实条件制定工业4.0规划。

(2)制定工业4.0规划。首先,需要彻底评估工业4.0对企业带来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企业市场地位的变化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企业管理体系存在的变化,以及重新评估生产过程中的各系统间的相互影响;其次,根据未来市场环境的可能变化明确企业的市场定位;最后,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及企业的现实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业4.0 规划,囊括生产体系、管理体系,以及员工培训体系、安全保障体系的目标、计划、实施方案,以及企业的预算安排等。

(3)企业管理体系的转变。在调查中,企业管理体系的转变被认为是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那么,在工业4.0时代,企业的管理可能出现哪些变化呢?其一,随着产品周期缩短以及产品个性化,企业的文化、流程和系统必须适当改变,并且要足够灵活;其二,企业的管理更为开放,企业需要与合作伙伴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不仅是生产系统合作伙伴之间有开放稳定的接口,而且还需要在业务领域与合作伙伴或供应商实现资源联合、分享信息,发挥各自优势、开拓潜在市场;其三,未来制造业的商业模式,是以不断解决顾客问题为主的商业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不再是单纯生产产品,而是需要思考如何提供个性化的客户服务和应对解决方案业务;其四,企业需学会在战略决策集权化与执行层面和决策过程的放权化之间寻求平衡,还要从指令性管理转向合作式管理,包括企业部门之间的合作及商业伙伴之间的合作。

(4)“柔性”制造体系的构建。工业4.0意味着企业的生产将向智能化、数字化、个性化为特征的“柔性”制造转变。符合工业4.0条件的企业不仅需要传统的IT解决方案,还包括自动化技术和生产技术,以及增值供应链上的所有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对于具备一定条件的企业,采用小步实施的方式向集成化工业迈进或是优先选项,以避免项目过大造成实施彻底失败。业界人士认为,多数企业比较容易实现的是基于生产计划、物料信息、制造资源状态、生产进度等信息共享平台的协同管理,在数字化基础上实现生产过程的透明化,在透明化的基础上再实现智慧工厂的自动化。在实现透明化过程当中可适当加一些BI(商业智能)分析,有了现场数据统计和分析,就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依据。此外,具备条件的企业(比如软件供应商)应该积极推动工业行业的信息化及其标准,为数字化制造技术的推广奠定基础。

(5)员工培育及激励体系的改变。工业4.0时代经营体系的变革要求企业人力资源体系也随之改变。首先,企业的激励机制可能变化,企业或可应用数字化技术来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其次,企业应思考如何让员工与智能机器协作发挥最大效用,企业需要以人为本的系统应用和交互方案;此外,企业的培训体系需要改变。高速学习、分享教育、跨界整合将成为工业4.0完成时期人们必须掌握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为员工提供具有指导性的工作材料和工作交流形式,以及为员工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尤为重要。

工业布局 篇4

一、成效与做法 我区在重点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注重工业结构的优化布局,按照“产业化、规模化、集群化、效益化、特色化”的要求,优化工业结构布局,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在做法上有如下特点:

1、加强领导,成立机构。为加快区工业化的建设步伐,发展特色产业,各街、镇切实加强领导,相继成立领导小组,设立招商办,源潭镇还专门成立了工业园区管理办公室,主要帮助投资者协调各有关部门,解决相关问题,做好项目的跟踪服务等系列工作。

2、合理规划,明确定位。我区根据各街、镇的工业基础、区位优势和发展趋势,合理规划,明确工业发展定位,将源潭、龙塘和石角三镇定位为工业重镇,在工业发展定位上明确我区重点发展建材陶瓷、纺织制衣、汽车配件、电子电器、电线电缆、冶金制品、玩具饰物等7大支柱产业。

3、科学布局,明确发展重点。在工业布局方面,我区能够做到各有侧重、各有特点。根据各街、镇的资源和发展基础的实际情况,我区科学合理优化工业布局。其中,龙塘镇以发展电子电器、铝形钢材加工、汽车配件为主;石角镇重点以废旧五金、塑料拆解和再生资源深加工为主;源潭镇以发展建材陶瓷为主;东城街办以纺织制衣为主;凤城街办以重点发展电线、电缆等支柱产业为主。如源潭镇,该镇以清佛公路和银英公路为中心轴。规划建设清佛路两旁连片开发,形成工业走廊,把新马至大连、秀溪段约XX亩建成为建材、五金、皮革等综合性产业为主的金沙滩工业小区;秀溪至大挞段约15000多亩建成为建陶工业小区、高桥工业小区。

4、发挥优势,打造产业集群。我区充分发挥各街、镇的区位优势,积极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打造产业集群。源潭镇充分利用瓷土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优势,积极招商引资,通过以陶瓷产业为主导,推动其它工业项目的发展,该镇经过三年多的努力,陶瓷工业基地已初具规模,目前已吸纳11家大型建材陶瓷企业落户,签订合同投资金额30多亿元,计划150多条生产线。现建成投产有50多条,在建的有22条,预计今年下半年将陆续建成投产,初步形成了以建材陶瓷为主的产业集群。石角镇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我省最大的废旧五金、塑料拆解和深加工基地。目前该镇从事废旧五金、塑料拆解的企业有1000多间,开展五金深加工企业15家,其中铜材10家、铝材1家、钢材4家,企业总产值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52%。最近该镇又引入国家供销总社投资建立了占地1万多亩的循环经济工业园,计划在2——3年内把全镇五金加工回收行业纳入统一经营和管理,加快五金深加工业发展,形成以废旧五金、塑料拆解加工等再生资源产业集群。

5、突出重点,注重引进规模大、技术高的大项目。在优化工业布局中,区委、区政府十分强调引进规模大、技术高的大项目,尤其注重是引进“全国500强”甚至“世界500强”的大企业落户城区。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我区成功引进了以生产钢材、不锈钢制品为主的香港圣力实业有限公司;以生产精密电子、数码相机、电子玩具为主的香港和记黄铺集团有限公司;以生产汽车配件的马来西亚杰雅帝有限公司;以生产陶瓷系列产品为主的广东汇德邦陶瓷有限公司,以生产国际体育运动器材为主的香港嘉士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等多间在国内、国际上的知名企业。这些企业的合同投资额都超亿元以上,而且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创税利大。通过对知名大企业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业结构的优化,形成“羊群效应”。

二、困难与问题 我区在优化工业结构上取得了一些成功做法和经验,但从总体上来看也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引进项目规模不够大,科技含量不够高。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共引进的项目有277个,但10亿元以上规模的较少只有5个。在引进的项目中大多数都是引进劳动密集型项目,而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项目不多,缺少 “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的企业。其主要原因是当前在珠三角产业转移过程中由于产业成本增加,大部分效益底、高耗能、科技含量不高的企业纷纷实施产业转移,相比之下“含金量较高的企业在当地仍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并不急于转移。此外我区的个别街、镇与这些企业欠缺联系、沟通,致使引进工作进展缓慢。

2、产业集群层次低,大多数产业集群尚未发育成熟。除了陶瓷工业城和再生资源基地外,其它的工业项目尚未能真正形成产业集群。主要表现在:首先,集群的竞争优势大多建立在低成本、低价格、特别是劳动成本低廉基础上;其次,个体、私营企业小生产管理方式占有相当的比重,不仅工艺设备普遍落后,而且技术熟练工人匮乏,技术水平不高,低质产品比重大。再次,企业外包意识差,分工及产业链不完善。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外包意识”普遍薄弱,大量小而全企业在同一集群内,尽管行业特点明显,但行业内部却缺少细致分工。四是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易大却难强。由于高素质人才缺乏,分工配套不完善,公司产品供给不足等原因,现有的产业集群大多数没有形成集群应有的创新机制,企业缺乏自主技术创新的人才、资金、体制和环境基础。五是地方网络不健全,企业没有扎根的土壤。有的产业集群顺应了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利用当地区位优势和低成本的优势形成了竞争力,集群企业间的联系是跨国公司间联系的复制,而非建立在当地社会网络的基础上。以上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有潜力的大企业成长,也削弱了小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空间,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危及集群的自我发展和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3、个别职能部门办事效率低,土地使用证办理滞后。一是因为国家严格用地审批,使大部分客商的土地使用证至今仍未能办好手续,阻碍了客商在本地的投资力度。二是个别职能部门服务意识不够强、服务不到位未能真正为客商解决问题,部分地区客商对此反映较大。

4、

园区建设进度缓慢,基础设施未真正完善。供电、供水、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未能完全到位。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由于资金筹集困难,园区建设进度放慢,同时部分在建项目贷款难以到位,企业建设困难加大,影响了园区的整体进度。二是市个别部门通力合作办园区的氛围还不够浓,直接影响园区的开发建设进程。三是园区征地难,部分农民要价太高,导致街镇未能按时交地给投资者,如龙塘的富源、盈富工业小区,就是出现这样的情况。此外,个别街镇工作不到位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三、思路与建议

1、明确招商重点,提高项目质量。一是要把项目的质量和效益作为是否引进该项目的一个重要标准,把眼光放到一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创税多的大型项目上。同时,要注重引进项目的社会效益以及成本效益;二是多与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大专院校“攀亲结对”,广泛接触,争取更多高新尖科技、知名品牌企业落户城区。

2、加强指导协调,推动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对我区优化工业结构起了重要作用,我们要通过加强与市的协调沟通,借鉴佛山、东莞、中山等地的优秀经验,制定相关政策,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一是要以大企业为龙头,以大项目建设为载体,以重点产品产业链带动中小配套企业的产业群的发展。二是通过招商引资,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外的配套企业,纳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分工协作体系和供应链,以外包产业链带动中小配套企业的发展,确保引进一个大项目,形成一个大产业,实现由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转变。三是加快传统园区向产业集群方向转变。园区是实施产业集群的载体和平台,新发展的园区主要以产业集群为导向和目标,已有的园区要进行整合,搞好分工协作。四是在政策上鼓励产业集群的发展。大企业在区域内配套给予一定奖励,中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3、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目前我区项目的落实进度普遍不快,已签约(含03、XX年)未动工的项目还比较多。这要求我们要增强服务意识,加大项目跟踪服务工作的力度,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积极协调市有关部门解决项目审批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促使企业尽早动工建设、尽早产生效益。

工业布局 篇5

我镇是四乡两场一区合并后新建制镇。辖内产业结构布局相对合理。已由原来的一产大、二产小、三产弱的局势面,大力发展第二产业过渡。二产的比重已在三产中凸现。社会贡献份额增强发展乡镇工业是党委、政府的重中之重,一个以渔港和海洋资源、化工工业园开发优势的新型工业重镇正在崛起。

一、我镇工业总体现状

我镇现有工业企业512家,其中私营企业186家,个体独资企业326家,与外商合资合作企业5家。500万元以上营业收入企业25家,其中:亿元企业1家,5000万元以上企业3家,1000万元以上企业8家。全年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81000万元,其中:规模企业实现产值近5个亿,占总产值的61.7%,全部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8000万元。其中:规模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近4亿、占总收入的58.8%。所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900万元,其中:规模工业企业实现1100万元,占总利润的57.9%。2004年全部工业技改投入项目46个投入工作量19000万元,其中:500万元以上投入项目15个,投入总量13646万元,占投入总量的71.8%。15个规模项目中4家企业为外商投资企业,分别来自台湾、香港、毛里求斯及英属维尔京群岛。利用县外资金项目8个,分别来自浙江、山东、湖南及南通地区,项目投入建设有条不紊,年底前将有4家企业竣工投产,其余的将在2005年6月底前竣工投产,15个项目竣工投产后每年将给我镇新增工业现价产值6.8亿元,新增销售收入6.2亿元,新增利税6000万元,其中:利润4000万元。新增财政收入2000万元。

截止2004年12月底与全镇工业企业资产总额4228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2282万元,企业从业人数4100人,报酬所得2400万元,工人平均所得5854元/年,全员劳动生产率114085元/人〃年。

二、工业经济板块及行业结构

全镇工业分七个板块,镇属4个板块,投资县级工业3个板块,即:洋口海洋食品工业园区、江苏海生科技示范园区、新林

工业园区、洋口化工开发区、如东县工业新区、洋口港开发区及洋口化工工业园区。04年规模企业及05年新进规模企业绝大部分在这七个板块上投资兴业。500万元以上工业投入大部分集中在洋口化工工业园区和县工业新区。

全镇工业产品结构分6大行业、5小行业。其中:大行业主要是:化工、机械、海洋食品、农副产品加工、建材、电线电缆。小行业主要是:水产品加工、纺织、纸制品包装、绣品、渔网织造等。龙头企业:戴园建材、辉禾食品、合成化工、众意化工、拳头产品、管桩、电杆、桥梁板、精细化工产品、紫菜、石油机械及配件、高压电缆。

三、我镇工业的发展规划

1、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六大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突出发展主题,凸现工业主体和“一兴三化”战略,不断提升私营经济的运行质量,做大做强企业规模。坚持发展板块经济,以现有的经济板块为招商平台。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和海洋资源及化工工业园区优势。走贸、工、农一体化、三产并举,以项目建设为中心,投入为抓手,向新型的工业强镇迈进。

2、明年的发展目标及“十一五”规划

(1)明年发展目标

发展私营企业36家,新增规模企业10家,累计35家。实现工业现价产值10个亿,其中:规模企业产值5.5个亿,全部工业销售收入7个亿,其中:规模工业4.5个亿,全部工业企业利润2500万,其中:规模企业利润1500万元。全部工业投入确保2个亿,500万元以上工业投入项目6个,投入工作量确保1.4个亿。

(2)“十一五”规划

工业布局 篇6

1、基本情况

邾城街是新洲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典型的郊区城镇,辖区100.78平方公里,人口17.3万;其中城区面积10平方公里,人口9.6万。“十五”期间,围绕改革和发展中心,我们锐意改革,大胆创新,中小学调整布局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街现有初中8所(城区5所),在校学生10565人,现有小学23所(城区6所),在校学生14998人。中小学在岗教职员工1762人。2、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着眼长远,稳步实施的原则。

(2)坚持突现城区、城乡兼顾,统筹发展的原则。

(3)坚持减少数量,提高质量,增大容量的原则。

(4)坚持面向全体,服务群众,方便学生的原则。

3、布局调整设想

(1)加强和完善城区中小学建设和发展。由于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大量人口涌向城区(包括本街农村人口涌向城区),尽管适龄少儿总人数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城区中小学生源仍比较充足,因此城区中小学“十一五”期间除作个别调整合并外,均应在加强建设、提升综合办学水平上下功夫。

(2)重视和倾斜城镇周边小学建设和发展。城镇周边中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对城区而言,可以减少生源压力,对农村来说,可以吸引生源,就地理位置而言,生存发展的空间较城区和农村优越,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十一五”期间,应以城镇周边学校为辐射点,合并相关中小学。

(3)大幅度调整合并农村中小学。随着人口政策效应的呈现,农村新增人口急剧下降,加之大量涌入城区,农村就读适龄少儿人数锐减,势必造成资源的闲置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十一五”期间,要大刀阔斧合并调整农村中小学学校。

(4)兴办寄宿制学校。学校数量的急剧下降,服务范围不断扩大,给广大适龄少儿就学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困难,不论是农村中小学,城周中小学,还是城区中小学,都面临着这个问题,兴办寄宿学校是“十一五”期间一项重要任务。

(5)“十一五”期间,全街初中由8所调整到5所,小学由23所调整到15所。初中实行对口小学招生的原则,小学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

4、布局调整步骤

第一步:2005年9月底以前,认真调研,充分论证,拟定方案,报区人民政府审批。

第二步:2005年9月至12月底,按照调整方案制订各中小学的建设规划。

第三步:2006年至2008年完成中小学调整布局任务。

5、中小学调整布局的目标

(1)初中部分:见表一

(2)小学部分:见表二

6、目标落实措施

(1)提高认识,广泛宣传。把中小学调整布局当作利国利民的大事来抓,当作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来抓,广泛宣传发动,做细致的说服工作,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氛围。

(2)科学规划,分步实施。要在广泛调研论征的基础上,拿出科学的方案,一步一个脚印,确保调整布局方案科学有序地实施。

(3)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在区人民政府领导下,成立街道人事处中小学调整布局工作领导小组,教育总支和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工作,明确责任,按时完成各阶段任务。

二、城镇建设规划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规划土地局的大力支持下,邾城街在2004年全面完成了城市建设规划修编任务,确定了邾城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邾城城市的性质为武汉市的卫星城。城区建设规模:近期(2007年)城区建设总用地控制在13—15平方公里,远期(2020年)城区建设总用地控制在20—25平方公里。城区功能分区及人口分布:规划城区总居住人口20万人,近期(2007年)邾城城区实际居住13万人,远期(2020年)邾城城区实际居住20万人。功能分区为:(1)河东片区:是城区的行政商贸、文化信息、生产生活为主的综合体,人口规模13万人。(2)河西片区:是以教育科研、区域物流、居住休闲、加工工业为主的城市新区,人口规模7万。

城区建设用地布局规划:根据邾城城区周边地形地貌特点和用地评价结果,结合区域基础设施条件,本次规划所确定的规划结构为一河两岸集中式空间结构,未来邾城城区的发展,在保证基本耕地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城区结构将形成一城两区的基本构架,划分为两个服务中心、五个城市社区的布局模式,具体表现为两心两带三轴五区:

(1)两心:即河东综合服务中心及河西商贸文化休闲中心(新区中心);

(2)两带:以新洲大街和齐安大道构筑城区两条商业带;

(3)以龙腾大道和刘大公路向北延伸段作为两条城区发展轴,沿举水河建设一条城区生态绿化轴;

(4)五区:龙腾大道以北的老城综合区,龙腾大道以南的市场工业区,刘大公路东南部的教育科技区,刘大公路中部的居住休闲区,刘大公路东北部的加工工业区。

&nb

盖市场,发展特色产品以抢占市场,扩大出口产品以走向市场,延伸系列产品以拓宽市场。通过调整,为民营经济发展再添新的动力。三要抓体制创新。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线,实现民营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开放型转变,以素质的提高带动数量的新扩张。引导企业不断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依据国家产业、环保政策,结合我街实际,以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就业、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标准,努力扩大招商引资项目总量,提高引进项目质量。一是抓好园区建设,为招商引资搭好新的平台,吸引更多客商投资兴业;二是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成功率,充分利用存量资产和资源,以园区为载体,瞄准国内外大企业,开展以企引商,以商招商、以外(新洲籍在外企业家)引商、以专(专班)招商、以资(存量资产、资源)招商、以园(园区或板块)招商等有效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招商活动,提高招商的成功率;三是抓好服务,提高资金到位率。加强招商队伍建设,注重提高人员素质;充实招商队伍,吸收一批有能力,有水平的招商人员。强化一条龙服务,跟踪好各个洽谈项目,提高资金的到位率。

3、“工业兴街”的发展环境

地区经济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经济环境的竞争。环境好,竞争力就强,就能对各种资本产生聚集效应,就能让生产力各要素得到合理的配置,形成新的生产力。工业发展必须把着力点放在优化环境上,硬件不足软件补,政策不足服务补,投入不足作风补,营造一个“安商、亲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为此,一要优化硬件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五金机电工业园的建设要加速,为我街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二要优化政策环境,在用地规划、技改项目、出口创汇、创建品牌、人才使用等方面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区的优惠政策,同时根据邾城实际,出台一些优惠政策;三要优化信用环境,解决企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四要优化治安环境,杜绝对企业吃、拿、卡、要行为的发生,对那些“慢作为、不作为、瞎作为、乱作为”影响和破坏投资环境的,坚决予以查处。

4、推进实施“回归工程”

邾城籍在外企业家人数较多,他们拥有一定的资产,又积累了丰富的务工经验,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要制定优惠政策,采取联谊会、座谈会等形式,争取“人心回归、乡情回归、信息回归、智慧回归、客商回归、资金回归、项目回归和企业回归”,鼓励和支持他们回乡投资创业。

5、“工业兴街”的组织领导

工业布局 篇7

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基础极为薄弱,现代大工业极少。工业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0%,且重工业只占到全部工业的30%,重工业内部也只有一些生产原材料的工业,机器制造业几乎没有。[1]此外,工业布局极为不合理,70% 以上偏集于沿海、沿 ( 长 ) 江几个大城市和东北地区。

面对冷战下西方国家对大陆实行的经济封锁与禁运。为了改变旧中国重工业落后的状况,维护国防安全,受苏联工业化战略、国际环境制约和内向型发展战略的影响,新中国选择实行优先和重点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并基于国防战备考虑,采取优先发展内地,平衡工业发展布局的战略。因此,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是工业化建设,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援助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在重点项目布局中兼顾经济、政治、国防三方面的要求,以沿海和内地分,以能源、机械、原材料、军工为主要内容的156项工程在内地布置了118个 , 沿海仅有32个 . 尤其是44个国防企业,布置在中部和西部的有35个。[2]除东北外,主要布局在京广线及以西地区,大多集中配置在陇海、京广铁路沿线及西部大中城市。通过一五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工业畸重沿海的状态,迅速展开较为合理的工业面局。

西北是“一五”建设的重点,作为当时西北大区的首府,全国十三个直辖市之一,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农业发达、矿产资源丰饶,城市人口众多。其位于陇海铁路沿线,交通区位优越,成为连接西南、西北的中心。因此,被确定为八个重点建设城市之一。

1 工业布局与城市拓展

建国初期,西安以其居于国中腹地,远离边疆海防的特殊区位,被划分为全国八个新的重工业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国城市建设的重点[3]。随着国家的工业化战略,西安城市产业和布局结构发生转变。一五期间,在陕西布局的24项“156”项目中,西安有17项,其中城区布局了13项(参见表1),同时城市功能由基础薄弱的商贸中心型转向工业中心型,截止1957年经济总量达到8.6亿,增长了108%;三产比由47.2: 26.1:26.7转变为26.1:49.5:24.4[4]。市区人口由86.46万人增长到139万,其中机械增长总数为19.8万;城市工业功能的发展适应国家建设生产型城市的需求。同时,现代工业的扩展使城市突破城垣发展,建设用地由原来的13.2 km2增长到52.8km2较1949年扩大了4倍 [5]。形成了由电力机械、仪器仪表、兵器、航空等大型机械行业工厂所构成的新的工业空间,以及就近安排的工人居住和生活区。奠定了西安城市建国以来的布局基础,延续至今,一五时期西安的城市工业空间发展具有典型性。

1.1 西安的工业发展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西安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为3191万元,占同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2.1%,主要用于轻纺工业建设[4]。西安市工业形成以轻工业的纺织、缝纫、食品等行业为主的工业格局。

一五时期,国家和地方对西安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3.99亿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为9.21亿元,占同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5.8%,在西安市区布局13项国家重点项目,加上民主德国援建的西安仪表厂,奠定了工业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地方工业也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在西安地区新建和扩建的工厂有66个较大的地方国营工业企业[4],形成有一定规模的纺织印染、机电、仪表仪器、国防工业等行业(参见表2)。工业的技术装备也有很大改善,提高了机械化、半自动化和自动化生产水平。

西安现代工业迅速建立。首先完善了西安的工业部门,优化了产业结构,重工业的电力机械工业、航空工业基地基本形成;国防工业的炮、弹药、引信、火工品、光学仪器等的生产已粗具规模,电力工业也得到较大发展。改变了以轻工为主的单一工业结构,轻、重工业比例趋向平衡。其次,轻工业,尤其是纺织业形成比较完整的现代纺织工业体系,以西安为中心的纺织工业基地建成,实现了产业升级。

1.2 工业布局及其拓展

解放前,西安市只有少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城北、城西及沿陇海铁路两侧。基本上是自发形成的,工业企业与居民区、商业区混杂在一起,未形成集中的工业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以纺织、缝纫、食品等中小型轻工业因规模较小且技术装备落后,缺乏产业协同的需求。因此,虽有工业集中布局的思想,但尚未形成同类工业聚集和上下游工业有序布局的局面[6]。新建、迁建企业主要分布在西安的西郊,少数分布在南郊和东郊,使原来工业分布的散乱状况有所改善。

据西安市志(第三卷)工业志整理

据西安市志(第三卷)工业志整理

随着一五计划以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新布局的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建设带来大规模的工业用地需求,同时,现代工业对新设备技术的采用,也使产业组织形式发生转变。专业化与协作是机械工业布局的一个重要因素。合理的专业化与协作是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力发展生产专业化 , 搞好相关部门的密切协作 , 则可以大大缩小同类企业的规模 , 减少设备 , 扩大生产批量及提高工艺水平。因此,原有的缺乏统筹和有效联系的分散布局已不能满足发展要求,出现了按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来集中布局的工业区。

西郊工业区从1953年开始布点,陆续建设以电力机械为主的电工企业4个,仪器仪表企业1个。1953年开始建设远东机械制造厂、庆安宇航设备公司等国防航空工业,形成以电力机械、仪器仪表、国防航空工业为主的西郊工业区。东郊韩森寨工业区从1953年开始相继建成6个国防兵器工业企业,形成以炮、弹药、引信、火工品、光学仪器等国防兵器工业为主的工业区。灞桥工业区从1952年底开始建设电力工业的灞桥电厂,1953年建成,从而为后续企业生产提供了热、电保障。从1952年底至1956年,陆续建成纺织工业的国棉三、四、五、六厂及西北第一印染厂,以及配套建设的电力建筑企业西北电建四公司和建材行业的陕西红旗水泥制品厂等,共计10个企业,形成了以纺织工业为主、电力、建材为辅的纺织城。

1.3 单位制的职住布局及其特征

在向生产型城市转型的指导下,一切以工业为中心 , 工业是主体 , 城市是配套。城市规划思想受前苏联“办公 + 居住”的规划模式影响,在用地功能分区上,实行工业用地和居住、交通、游憩用地合理的功能分区;在住区规划上,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出发,按照“职住就近”原则,居住区以街坊形式就近工业区安排,用地内含商业、文化等福利设施,居住用地与工业发展用地合并布局。形成了以单位为基本空间单元的城市空间组织模式。

2. 基于工业区分布的城市总体布局特征

这一时期,我国受苏联专家提出的“城市规划是国民经济的继续和具体化”的观点影响,强调城市的规划建设活动主要是围绕工业项目的选址 , 选择城市发展用地 , 建设现代新型工业区 , 以工业化来推动城市的现代化。

在1953年的城市规划编制中,将西安市城市性质定为被确定为“轻型的精密的机械制造和纺织工业城市”,所以,西安一五时期的城市建设首先考虑的是工业项目如何布局。在安排工业区时,首先要满足企业的一般要求:比如,地形乎坦,土地平整量小,便于排水;地质条件好,宜于建设;引铁路专用线比较方便;市内外交通方便;附近有良好的生活区,靠近城市便于享用城市的公共福利设施;有发展余地。第二要考虑满足企业间生产、协作的要求,把相近的企业成组布置。第三要符合城市卫生要求(有危害性的工厂远离市区),考虑防空安全,符合城市建设紧凑经济的原则。[7]而明城是以消费性为主的旧城 , 城市的布局与设施都无法满足重工业生产的需要。因而以明城为依托,在其近郊选择较合适的用地发展工业 , 建设新

(根据相关资料绘制)

2.1 工业区分布

一五时期, 14项重点项目以及大中型地方配套项目在西安市区布局,其又以机械业、纺织业为主,工业建设用地规模较大。基于对旧城区采取“充分利用,基本不改建”和“填空补实”的规划方针,又因要保护陇海铁路以北的文物遗址区,因此,采取以旧城区为中心,沿陇海铁路向东、西两面扩展的方式,在明城外、陇海铁路以南新开辟西郊、灞桥纺织城和东郊韩森寨3个集中工业区(参见图1)。在西郊,以航工和电力机械及仪表为主导产业,布局了8个企业,在东郊,以军工机械为主导产业,布局了6个企业,在距离明城10km的灞桥,主导产业是纺织业,布局了9个(参见表2)。初步形成了带状组团的城市格局 , 成为了以电力机械、国防工业和纺织业为主体的现代工业城市。

2.1.1 韩森寨工业区

韩森寨工业区位于东郊,距市中心约7公里,东起浐河、西至金花路、北临陇海铁路、南达等驾坡。长约7.2公里,宽约3公里,面积约21.6平方公里,1953年开始同步建设。至1957年建设有黄河机器制造厂、西北光学仪器厂、昆仑机械厂、秦川机械厂、华山机械厂、东方机械厂等6个兵工企业,形成兵工工业区,即军工城。工业用地面积6.275平方公里。

该工业区紧邻明城东侧,便于利用旧城设施。同时选址于陇海铁路沿线方便生产运输,并有浐河水源作为工业用水。其内部用地布局为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沿主干道呈单排带状分布。在东郊韩森寨工业区内,延续明城原有的棋盘路网格局,北起华清路,南至建工路,以南北纵向并立的幸福路和万寿路为空间轴,全长5.4公里。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沿轴向呈南北方向平行布局。在幸福路东侧为生产区,从南向北成组布局了属于156工程的6个兵工厂:东方机械厂、秦川机械厂、华山机械厂、黄河机器制造厂、昆仑机械厂以及幸福路北端西侧为西北光学仪器厂。在生产区东侧,与华山机械厂、东方机械厂兴建的同时,修筑了铁路专用线连通北端陇海铁路东货站。承担沿线各厂的货物运输任务。每个工厂与道路之间还设有“厂前区”。在幸福路与万寿路之间规划140米宽的绿化带,作为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隔离带。在万寿路以西即为居住用地,按职住接近原则,就近布局各厂生活福利区,成片兴建了一批职工住宅楼,形成了与工厂配套并建的、集中布置的居住区。在公共设施方面,在工业区内分布着韩森寨、胡家庙、万寿路、咸宁路、长乐路新建成韩森寨商场、胡家庙商场、咸宁路商场、长乐商场、长乐百货商店5个大型综合零售商场 , 来服务职工生活,它与工业区建设同步建设并逐步完善。

2.1.2 西郊工业区

一五时期西郊工业区位于明城以西3.5km,在劳动路以西、陇海铁路以南、丰镐路以北、未央路以东,约10平方公里。电力机械工业从1953年开始布点,同步建设了西安绝缘材料厂、西安开关整流器厂、西安电力电容器厂、西安远东机械制造公司,1954年同步建设了从湘潭迁建的西安高压电瓷厂和东德援建的西安仪表厂。1955年新建西安庆安宇航设备公司,形成了以电力机械、航空机械、仪器仪表为主的工业区,工业用地面积3.28平方公里。该工业区紧邻明城西侧,便于利用旧城设施。同时选址于陇海铁路沿线方便生产运输,并有皂河水源作为工业用水。其内部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沿道路呈单排带状分布。延续明城原有的棋盘路网格局,在西郊工业区内,以长约6公里的大庆路为东西向的空间主轴,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沿轴向呈东西方向带状平行布局。在陇海铁路以南、大庆路以北形成电工工业生产区,即电工城,自西向东布局成组的4家大型电工企业(156工程)和1家大型仪表企业(东德援建)。分别为西安绝缘材料厂、西安电力电容厂、西安开关整流器厂、西安高压电瓷厂、西安仪表厂。为方便运输,厂区皆与工业区北部的陇海铁路建立支线,并形成与西安西站的联系。此外,在大庆路与西兰公路交叉口,临近西户铁路的东侧,沿大庆路主轴的南侧布局了国防航空工业的西安远东机械制造公司,西安庆安宇航设备公司,形成航工工业区,即航工城。厂区皆与工业区西部的西户铁路建立支线。在大庆路建有长3390米,宽58米绿化带,总面积294.9亩,作为工业生产区与居住区的隔离带。居住用地位于大庆路以南,丰镐路以北,按职住接近原则,就近布局各厂生活福利区,成片兴建了一批三至四层单元式的职工住宅街坊,形成了与工厂配套并建的、集中布置的街坊区。在公共设施方面,在土门新建占地20亩的土门百货商场,形成西郊的商业服务中心。同时兴建位于桃园路南口的桃园百货商场,来服务职工生活。

2.1.3 灞桥工业区

灞桥工业区位于东郊灞桥区郭家滩一带,距市中心约10公里,北临陇海铁路、南至北殿村、东到新市南坊、西临浐河,长约5公里,宽约2公里,约10平方公里。1952年底在接受的原西京电厂灞桥发电所724.16亩用地上建设灞桥电厂,随后1953年新建西北第三棉纺织厂。1954年以后相继建设国营西北第四、五、六棉纺织厂以及西北第一印染厂等4个中型棉纺织和1个印染企业,以及电力、建材行业的西安电力机械厂、红旗水泥制品厂,形成以纺织工业为主,电力、建材行业为辅的灞桥工业区,工业用地面积为3.3平方公里。

该工业区选址远离明城,依赖东西交通运输干线西潼公路、长乐路与市区联系。但灞桥电厂充足的热、电供应以及周边县市的棉花为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此外,灞桥电厂生产的副产品粉煤灰也为该地区建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其内部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沿道路呈组团状分布。以长约5公里铁路专用线为南北向的空间主轴,道路骨架自成体系。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结合成组团沿轴向呈南北方向双排、带状布局。在南北向的纺织城西街西侧、铁路专用线以东形成纺织印染工业组团,自北向南布局成组的4家大中型纺织企业和1家印染企业。分别为西北一印、国棉三、四、五厂。纺织城西街东侧为平行布局的居住区。在铁路专用线以西,北端布局了灞桥电厂组团,南端为红旗水泥制品厂组团,中间为西安电力机械厂、西安浐河化工厂组团。贯穿工业区内部的铁路专用线与各厂区相连,方便各企业的运输与相互协作。各组团分批建设,按职住接近原则,就近布局各厂生活福利区,形成了与工厂配套并建的、集中布置的街坊区。在公共设施方面,各组团内部建设商业服务设施来服务职工生活。

2.2 工业区的拓展方式

总体上,一五时期的西安工业区布局模式大致可以分为2类:依托铁路及交通的延续扩展式布局、依托能源与资源的跳跃组团式布局。

2.2.1 依托铁路及交通的延续扩展式

西安东郊韩森寨工业区和西郊工业区的延续扩张式布局是以城市近郊为基础,在全市范围内统筹工业区类型,根据区位条件及各类产品的协作配套生产,按产业成组协同来确定工业区的主导性质,布局新工业项目,延续式扩建工业区。其布局尊重原有明城的基础设施,如区域陇海铁路、西兰公路等交通条件、皂河与浐河的水源供应等,以扩容为主;其注重与现有城区的联系,延续了明城既有的棋盘路网结构;就近各厂另辟新区;西郊布局的轻型精密机械产业的生产属于外输型工业,需要依赖便捷的对外交通线路,同时,基于丰镐路的西安飞机场和西北修理局布局国防航空工业项目。因此,产业布局以交通为主导。生活则在解决基本需求的情况下与既有城区联系较为紧密,因此建设投入相对较小。[3]

2.2.2 依托能源与资源的跳跃式组团布局

灞桥工业区的这种布局模式以苏联工人镇为原型,在市域远郊布局大型工业项目,按照生产协作要求形成工厂聚集群,并综合配套生活服务区。灞桥工业区布局以各企业为主体分别选择地质地形条件适宜的土地,同时根据能源、资源需求的来聚集协作紧密的关联企业;邻近区域结合原有村落,按照工厂规划完全新建生活服务区,各项配套设施齐全,形成相对独立的功能组团。由于远离既有城区,新工业区内部道路骨架自成体系,布局广场节点;利用西潼公路、长乐路与既有城市区相连,工业区内部以铁路专用线为轴,满足企业协作;以两条主干道为付轴保持通勤,由此形成了城市空间的轴向发展。

3. 西安工业发展及拓展的影响因素

3.1计划经济时期的工业项目推进

一五时期,西安的工业发展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较大,国家“一五”布点建设使西安现代工业第一次大发展。按照国家“一五”(19531957年)计划,在西安新建了17项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大量地方配套建设的大中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达13.99亿元,其中工业部门投资达9.21亿元,占总投资的65.8%。到195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5亿元,比1952年增长1.17倍。[4]

3. 2 基于国家军事展战略的工业选址

西安在区位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及农业经济条件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西安城市发育的先天优势为产业布局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反过来宏观层面工业项目建设和政策影响的刺激,又使得西安的先天条件发挥了优势,从而使西安在一五时期进一步发展成为西北重要的纺织工业和机械工业中心。

3.3 沿交通线路分布的工业组团格局

一五时期,大规模工业项目布点和工业区影响着西安的城市空间结构,因此工业区位布局对空间布局结构的影响十分突出,工业布局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国家政策的计划属性。总的来看,此时期的工业空间扩展过程是延续扩张和跃进发展的特征,从空间扩展方向上是沿陇海铁路东西拓展为主,辅以沿皂河、浐河向南。形成了“带状组团”的形态,其中心明城经过发展形成行政商业中心,各个工业组团内有各自的公共服务中心。这一时期的工业建设具有一定的计划经济色彩,其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家政策和经济的扶持。如电工航工等大型企业布置在西郊工业区,纺织城则越过浐河,建设在东边的灞桥。集中建设的工业区多分布在城市边缘,沿陇海铁路交通轴线带状蔓延,反映了交通主导下的工业区布局特征。同时工业用地带动了配套居住用地的建设,呈现带状城市的特征。

3.4 以国家政策主导下的单位制

这一时期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的国家工业化政策扶持,从而促成了西安重工业的优先建设,促进了城市功能转向工业生产功能,成为生产型城市。在工业结构升级与组织方式上作用于西安城市空间结构,大型重工业项目的布局使城市空间向外扩展,形成沿交通轴的工业聚集;二是社会组织方式带来的影响,计划经济下单位式的职住一体生产模式除了带来了西安人口的增长,同时作用于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形成。居住与工业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西安带型城市交通的压力,形成了多个独立单位,通过交通轴、城市中心、自然山水环境的构架形成西安城市的带状城市空间结构。

4. 结语

工业布局 篇8

机器人的十八般武艺,正深度刷新工业生产格局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2005—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年均销售增长率为9%,其间中国工业机器人年均销售增长率达到25%。有机构预测,2015年中国的消费量将超过8万台,而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5万台以上,远远超过目前全球市场总量。未来30年中国都将是全球机器人最大市场。

尽管需求越来越大,但反观国内机器人产业,竞争能力却远远落后于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他们在掌握机器人领域核心技术的同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致力于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全球专利布局,以此巩固了在全球市场范围内的国际核心竞争力。

中国500家機器人企业仅占国内市场的不到30%,其中超过50%份额被“机器人四大家族”(瑞士ABB、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电机、德国库卡)占有。即使在30%的份额里面,中国企业在中高端的伺服电机、控制器、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上基本依赖进口。

8月5日,工信部发布消息说,《中国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初稿已完成,有望年底发布。那么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全球专利布局情况如何?发达国家在华都申请了哪些专利?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转化应用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全球工业机器人专利已超过6万件

截至2014年底,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全球专利申请量已超过6万件,去掉重复的同族专利后为3.5万余项。最早的专利申请出现在1958年,直到1985年后,专利申请数量才开始出现大幅度增长,主要原因是中国在1985年制定《专利法》后,工业机器人领域主要竞争对手十分注重中国市场,纷纷在中国进行专利布局。目前,工业机器人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期。

从技术发展历程来看,工业机器人技术共经历三大阶段。

工业机器人领域的第一件专利是美国人乔治德沃尔在1958年申请,名为可编程的操作装置。约瑟夫英格伯格对此专利很感兴趣,联合德沃尔在1959年共同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称为Robot(中文译名机器人),即人手把着机械手,把应当完成的任务做一遍,机器人再按照事先教给它们的程序进行重复工作,主要用于工业生产的铸造、锻造、冲压、焊接等生产领域,特称为工业机器人。

1970—1984年是第二阶段。这时期的工业机器人是具有一定的感觉功能和自适应能力的离线编程机器人,其特征是可以根据作业对象的状况改变作业内容,即所谓的“知觉判断机器人”。

从1985年至今是智能机器人阶段。智能机器人带有多种传感器,能够将多种传感器得到的信息进行融合,能够有效地适应变化的环境,具有很强的自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自治功能。2000年以后,美国、日本等国开始了智能军用机器人研究,并在2002年由美国波士顿公司和日本公司共同申请了第一件“机械狗”(Boston Dynamics BigDog)智能军用机器人专利,2004年在美国DRAPA/SPAWAR支持下申请了智能军用机器人专利。

“机器人四大家族”在华申请了大量专利

我国工业机器人起步于1972年,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72—1985年的萌芽期;1985—2000年的技术研发期;2000年至今的产业化期。

目前我国已生产出部分机器人关键元器件,开发出弧焊、点焊、码垛、装配、搬运、注塑、冲压、喷漆等工业机器人。一批国产工业机器人已服务于国内部分企业的生产线上;一批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人才也涌现出来。部分军工企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已掌握了工业机器人操作机的优化设计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控制、驱动系统的硬件设计技术、机器人软件的设计和编程技术、运动学和轨迹规划技术等技术,某些关键技术甚至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在华专利申请数据显示,瑞士的ABB、日本的FANUC(发那科)、日本的YASKAWA(安川电机)、德国的KUKA(库卡)已经在我国申请了大量专利,中国申请人集中在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湖南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我国拥有技术优势的科研院所和企业反而不太关注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的专利布局。

在民用领域,国际上占据了工业机器人绝大部分市场的“四大家族”:安川、FANUC、KUKA、ABB公司,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了全球专利布局,并且逐年上升。同时,“中国增长”让全球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巨头都把目光投向这块土地,不约而同的是,总部在瑞士的ABB、日本的FANUC(发那科)、日本的YASKAWA(安川电机)、德国的KUKA(库卡)都将其中国总部设在上海。目前,这四家企业在中国市场占有率总共达到八成以上,前三家在全球的机器人销量都突破了20万台。

在军用领域,由美国政府支持的军用机器人开发商占据了全球军用机器人市场的85%,欧洲占据15%,而中国仅为0.1%。军用机器人领军企业General Dynamics市场占有率为27%,诺格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紧随其后。

工业机器人技术产业化应以专利为突破口

从四大民用公司的专利申请趋势来看,每一次技术产业化的时间点都是专利申请量的峰值,尤其是日本企业。专利是产品进入市场的保护伞,专利申请的时间和地域选择与产业化发展方向密切相关。例如,日本FANUC公司在2003年以前从未在华申请机器人相关专利,主要是防止泄漏相关技术,但是于2003年在中国广州、深圳等地设立近十家分公司,同年就开始了在华地区的专利申请,专利申请量急剧上升,这样不仅可以保护自身产品,还能遏制竞争对手的发展。

收购具有技术研发实力的公司提升竞争力

收并购国内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较强的研发团队以及领先的市场地位的相关企业也逐渐成为国内企业快速提升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快速完成国际化经营布局的重要途径,也是军工企业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产业快速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便捷之路。一方面可以直接获得大量专利,另一方面可以获得具有研发实力的团队。例如,ABB公司从1987年开始,3年内收购了全球60多家公司,但是机器人技术方面并未快速发展,但是自1998年6月收购Alfa Laval自动化公司、1998年10月收购Elsag Bailey公司之后,机器人相关专利申请急速上升,自此开始保持了技术优势。

其中,KUKA是德国公司,相较于美国、日本来说更易于技术合作,并且KUKA进入中国市场较早,可见其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高,一开始进入中国是1986年赠送中国一汽工业机器人的友好方式。2008年KUKA与上海交大联合成立实验室,是比较有机会进行技术合作或者引进相关人才的。此外,KUKA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较大,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优势,与其联合可以避免更多的知识产权风险。

工业机器人技术转化应用应关注“民转军”

2000年后,美国逐渐开始将工业机器人技术转化应用到军事领域,并且在2011年发布了针对制造、健康护理/医药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三类机器人的国家机器人技术倡议(NRI),明确了美国机器人技术发展路线,但是在2013年发布的美国机器人技术发展路线图中新增加了航天和国防领域机器人技术发展规划。同时,美国在花巨资研究军用机器人时十分注重相关知识产权保护,例如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的发明专利US2004864715A显示,该专利已获得美国政府DARPA/SPAWAR计划支持,同时也规定其专利权属于国家;另一方面,美国的军用机器人研发采取多方合作。例如,波士顿BigDog最初的技术就是来源于日本SONY公司与波士顿动力公司联合研发,从其他媒体报道显示,该型号还与福斯特—米勒公司、喷气推进实验室、哈福大学康德菲尔德研究站进行了联合开发。

国内企业可以在工业机器人产业论证中开展完整的专利分析评议,开展关键技术的专利分析能够提高技术研发起点、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研究进程,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并进行再创新,从而快速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同时,掌握国外对标公司的专利布局,摸清型号发展与国外技术指标的差距,满足研发过程中对科技情报支撑信息的迫切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工业机器人产业领域技术优势和技术劣势,分析国外高新技术热点、空白点、发展动态和方向,为产业提出知识产权布局建议,为战略研究、项目论证、项目立项提供决策支撑。

上一篇:扬正气讲诚信演讲稿下一篇:爸爸六十岁生日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