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税收政策

2024-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业企业税收政策(精选8篇)

工业企业税收政策 篇1

企业发展作一探讨。

一、当前我州工业企业发展现状近几年,我州工业企业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截止2002年底止,全州国有企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企业)246个,固定资产原值574249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358807万元,工业增加值1243159万元,基本形成了食品、矿产、化工、医药、轻纺五大产业和一批骨干工业产品。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为推动我州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保持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近两年来,我州工业发展出现了新的情况,呈现了下面几个特点:

1、工业发展速度滑坡。2002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8.7亿元,比上年下降了1.2。全州国有工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增加值14.7亿元,下降9。由于受一批重点企业改组改制以及产品市场价格下跌的影响,国有工业生产出现严重滑坡,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3亿元,下降了18.2,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4亿元,下降了26.1。尤其是今年以来,全州工业生产连续出现9个月负增长。1-9月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06652万元,同比下降4.38,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00544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不变价75180万元,增加值同比下降4.07,据州经贸委预计全州规模工业总产值(不变价)全年只能完成31亿元。

2、工业企业效益下降。2002年全州规模工业共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5.6亿元,下降了2.4,亏损9963万元,其中,国有企业亏损13318万元。今年1-9月份,全州规模工业共实现利税19938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6.1,实现利润为负671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亏221.8,其中:盈利企业盈利额为738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3,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409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亏69.3,亏损企业82户,亏损面为33.88,实现税收26653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3。亏损在500万元以上企业有4户,龙山卷烟厂亏损4344万元、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亏损2950万元,湘泉集团亏损2316.1万元,三立集团亏损948.7万元。

3、产品结构不合理。一是我州高能耗初级产品比重大,电解锰、电解锌、电解铝、硅锰合金高能耗初级产品的总量已占了全州工业经济总量61.7,其中,电解锰占35.7,电解锌占18.3,电解铝占3.8,虽然今年锰、锌国际国内市场有所好转,但市场仍然非常脆弱;二是低档次饮料产品和白酒产品严重滞销,产量和销售收入大幅度下降,仅湘酒鬼公司今年1-9年月产品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29;三是畅销名优产品少,数量少,目前我州畅销产品比重还不到10,缺乏市场竞争力。

4、技改项目技术含量不高。1-8月全州共实施工业技改项目32个,累计投入26699万元,全部为矿产品加工项目,且多为初级加工项目,科技含量不高,其中:在建电解锰、电解锌、电解铝,铁合金,硫酸等上游产品项目就达22个,总投资达49750万元,占整个投资69.2。属重复建设项目有:电解锰8个,电解锌1个,硫酸2个,微细铝粉5个,铝颜料3个,硫酸锰3个。重复建设项目多,后劲不足。

5、企业改制进展慢。当前企业改制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部分改制企业资金紧张,难已整体推进,部分县市由于自身财政困难,无力解决资金缺口问题,使改制工作受到影响;二是去年改制的少数企业,遗留问题多,群众上访多,影响改革推进;三是改制企业普通债务官司多,败诉率大,影响改制工作正常进行。

6、工业经济运行艰难。一是我州多数工业企业处于资不抵债边缘,由于各种原因,企业缺乏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过来基本上靠银行贷款维持运转。今年以来,全州工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比去年周期减少近5个亿,相当部分企业难以启动;二是能源、特别是电力供应不足。仅花垣县全县电力需求量就在7亿度以上,而实际供电能力仅3个亿,使花垣一些企业无法正常生产,加之,电价与周边贵州铜仁,重庆地区电价比,普遍偏高,企业负担加重。

二、当前扶持工业企业发展税收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上述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州工业形势不容乐观,从调查情况来看影响工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就地税部门管理的有关税收政策来看,主要存在下面几个问题:

工业企业税收政策 篇2

税收促进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的机理, 是通过有利于企业节能减排的税收制度设计, 以改变企业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的成本和收益状况, 引导企业尽可能提高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水平, 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然而, 从企业运作流程的角度来看, 由于不同运作阶段节能减排的特点不同, 因此, 税收政策的具体目标和作用形式也存在差异。

一般来说, 一个完整的企业运作流程, 要经过资源开采、资源流通、生产、制成品流通、废弃物处理5个阶段。下表简述了企业生产流程各阶段的特征和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的目标。

工业企业运作流程各阶段的节能减排税收政策

1. 资源开采阶段:改革资源税

(1) 扩大征税范围, 将涉及企业耗能的资源品一律纳入征税范围, 将较为稀缺的再生资源 (如水资源) 、绿色资源 (如草原、森林、海洋资源) 纳入征税范围。

(2) 提高资源税总体税额水平, 拉开税率档次。这样做的目的, 一方面体现对资源的级差收入调节;另一方面, 凸显调节负外部性作用。如对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较为稀缺、负外部性较强的资源, 应大幅度提高税额;对其他非金属矿、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原矿等稀缺性、负外部性次之的资源, 应适当提高税率。此外, 为了鼓励合理有效开采资源, 应通过综合考评采矿企业的回采率、对贫矿和尾矿的利用率, 调整对企业的资源税适用税率。

(3) 调整计税依据和纳税环节。应按征税资源的开采量或生产量 (而非销售量或自用量) 来作为计税依据。同时, 在纳税环节上应将纳税期间提前到开采阶段 (而非销售阶段) , 这样可避免对资源的浪费。

2. 资源流通阶段:开征能源税, 调整增值税

针对我国能源税短缺和节能减排相关增值税不合理问题,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开征能源消费税 (简称能源税) , 以解决与节能相关的消费税短缺问题。根据外部性原理与供求理论, 能源税的开征, 应主要针对环境污染最严重的石化能源, 以提高其价格, 抑制对这类产品的过量消费。

(2) 对含有可能排放对环境有害物质的产品征税。根据我国环境污染物排放现状, 相关税种可以是二氧化硫税、氯化溶剂税、损害臭氧化学品税等。

(3) 适当扩大节能减排增值税征税范围, 调整相关税目的税率。扩大征税范围, 应根据客观经济环境审慎而行, 主要应针对固体能源、稀有能源、不可再生能源;税率的设置, 应根据能源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和稀缺程度而采取差别税率。

3. 生产阶段:实施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企业所得税政策

该阶段的税制改革, 应针对节能减排奖惩结合不足、激励方式少、激励范围窄等问题, 制定相应的对策。

(1) 在企业耗能、排污方面, 配合实施退税、减免税和增税政策。对不使用存在污染隐性产品的企业进行适当的所得税退税;对生产《节能产品目录》内产品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 对可使用但不使用目录内产品的企业提高其所得税税率。

(2) 根据企业节能减排的新要求, 及时调整所得税激励政策。在企业所得税的制度建设中, 应认真考虑企业在节能减排实践中的新要求, 及时总结各种所得税优惠政策适用的新情形。目前, 应着重做好这几项工作:一是在税前列支方面, 应提高节能减排设备研发费用的税前列支比例, 允许将企业节能减排研发基金作为费用在所得税税前列支, 加大节能减排专项设备的折旧力度等。二是在扩大所得税优惠范围方面, 应具体规定给予所得税减免的节能减排行为, 例如, 有偿转让与节能减排有关的技术或进行技术性服务, 煤炭清洁技术研发与应用, 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采矿企业提高回采率、充分利用贫矿和尾矿等。三是在所得税退税方面, 企业从事如下节能减排行为应退回相应所得税:能源再利用或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产品所获利润, 用上年税后利润投资于节能减排项目等。

(3) 企业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税收激励政策。建议扩大关于合同能源管理减免税的优惠范围, 对工业企业提供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业务给予与节能服务公司相同的税收优惠;对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直接用于生产节能产品的设备, 可免征或大幅减征进口关税, 对进口国外生产的节能产品减征关税。

4. 制成品流通阶段:扩大消费税范围, 实行绿色关税

针对现行税制在该阶段消费税税目少且税率低等弊端, 可在条件成熟时实施以下几项政策:

(1) 扩大消费税节能减排相关税目范围。将高能耗产品和资源消耗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 并实行较高税率;对已有节能税种, 提高如木制一次性筷子税、实用木地板税等税目的税率。

(2) 尝试实行消费税价外税。针对我国消费税价内税问题, 实行价外税可使消费者对比不同产品消费税率, 而做出有利于节能环保产品的消费决策。

(3) 建立以节能减排为导向的新能源汽车消费税政策。目前, 我国没有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税政策,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税负过重, 不利于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对此, 应大大降低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税, 并辅之以增值税与关税等优惠政策, 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4) 调整关税, 限制高污染产品出口。继续调整节能减排相关出口退税, 加征出口关税;将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列入关税限制出口类目录, 采取不退税甚至加征出口关税的措施予以限制;对来料加工再出口的高能耗产品, 不得免征进口关税。

5. 废弃物处理阶段:实行以“费改税”为中心的税制改革

工业企业税收政策 篇3

关键词:工业企业;材料采购;增值税;筹划

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下,税收筹划已经得到了广大纳税人的广泛关注,并被列入了日常的理财规划体系之中。税收筹划对于工业企业的采购而言意义重大。然而,在工业企业的材料采购活动中,非常多的工业企业往往忽略了企业材料采购和纳税筹划之间的有机整合,使得企业的税收担子沉重,成本费用提升,竞争力被减弱。所以,大幅度提升工业企业材料采购增值税税收筹划的有效性符合工业企业的发展需要。

一、材料采购合同应当规范化,以降低税收风险

材料采购活动中存在的各种税收风险都可从其的源头进行控制,其中对材料采购合同进行规范处理便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措施,譬如,应避免材料采购合同当中存在着下列合同条款:“款到发货,在所有款项到帐之后,发票由供货方给予开出”。其原因在于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顾忌材料质量、规格、型号等有关方面的因素,采购一方通常会留下一部分质量保证金待一年之后进行支付,不会一次性便付清全部款项,如果按照供货一方的合同要求进行交易,那么采购方将有可能不能顺利获取相应的购物发票,无法及时地清理事先预付的款项,从而影响进项税额的抵扣。所以,应该把合同上的这一条款换成“按照采购方的实际付款金额,采购发票由供货方给予开具”,如此便能够避免因无法获取采购发票而导致不能抵扣的现象的发生。

与此同时,在签署采购合同的时候,要求应在其合同内容中详细标注采购款项的相关内容以及税款的承受方等,原因在于一些规模较小的纳税人无法开具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此采购方便无法进行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由此可见,采购方可以尽量选择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签署购货合同,倘若由于其他原因而必须到小规模纳税人处进行采购,那么采购者应该采取议价的方式来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售价,从而补偿因不能获取购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所造成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无法抵扣的损失 。此外,也要求供货方小规模纳税者到税务部门代开具 3% 的增值的税发票,这样能够抵消进项税额的3%。

二、材料采购发票应当规范化,以合理税收款项

采购材料和引进劳务的时候如若缺乏相关的采购发票便代表着无法进成本,以至无法获得相应的税前抵消,采购方即无法抵扣 17% 或者是 13%的采购增值税进项税,又得因未能取得发票而多承受 25% 的企业所得税,因此,企业在进行材料采购的时候应该及时获取采购发票。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制度以及增值税发票的相关管理办法对于各种情况下获取采购发票做出了以下规定 :

第一,在采购货物、获取劳务和从事其他运作活动支付款项的时候,要向收款者索取合法的采购发票。

第二,遇到特殊情况可以由付款者向收款者开出发票,有关部门在开出发票的时候,要做到根据号码顺序依次填写开具,做到填写项目完整,内容可靠,字迹工整,所有联次应一次性进行打印,其中的内容必须一致,同时应在发票联上以及抵扣联上盖上发票专用章。在采购货物的时候索取采购发票一定得严格按照《增值税发票发票管理办法》和实施标准,使采购发票规范化。

三、材料采购税收筹划的具体方法

1、采购时间的科学选择

通常而言,工业企业的采购应做到材料供给及时以及不影响工业企业的正常运营,可是市场无时不刻不再发生着变化,工业企业材料的采购价格时常受到产品供求量的变化而产生拨动。所以,选择正确的时间实施材料采购活动,这对工业企业中的纳税筹划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合产品的市场供求量展开税收筹划,一般供应量超出需求量的时候,产品的价格会下降,而供应量低于需求量的时候,产品的价格就会上涨。工业企业在采购的时候可以充分借助市场中的供求量来谋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在确保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上选择在供大于求的时候进行采购。一般在供应量超过需求量的时候,可以让工业企业更好的达到逆转型税负转嫁,也就是说借助压低商品的购买价格促进税负转嫁。当所需的采购商品的供应过剩的时候,工业企业通常能够大幅度进行压价,但是在供给不足的时候,工业企业一般会成为供货方转嫁税务的第一对象,因此全面做好社会市场分析预测是采购时间筹划的重点所在。除此之外,在确定采购时间的过程中还需明确价格上涨的指数,倘若市场上发生通货膨胀的现象,同时很有可能将不能在短时间内恢复的话,那么,工业企业应该尽早采购材料,从而免由于价格的持续上涨而导致企业投入超额的购货成本。

2、购进材料选择合适的涉税处理

工业企业是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所采购到的材料一般是用在工业企业中的增值各应税项目中,可也有的材料是用在非增值税应税项目上、免征增值税项目上、集体福利上以及个人消费上,而这些项目的消费是不可以从销项税额中进行抵扣的。鉴于此,有的企业在进行财务核算的时候,为更好的避免在进行进项税额抵扣的时候产生差错,便把用在以上项目中的购货材料独立设置在“工程物资”和“其他材料”等的科目入账中,并且把获取的材料的进项税额直接算入材料成本。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原料与材料在采购入仓环节及领用环节往往存在着时间差,倘若能够充分地将材料采购入仓与领用间这一时间差进行利用,在采购入库的时候先进行抵扣进项税额,等到今后领用的时候再做进项税额的转出,便能够让工业企业在运行期间减少缴税款额,真正达到增值税的延时缴纳,从而减轻工业企业的缴税包袱。

3、利用购进扣税法的纳税筹划

购进扣税法指的是工业企业购进材料,在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及购进的材料检查入库之后,一定得在规定的时日内到当地的税务部门进行有关认证。在认证通过之后,必须在当月内根据增值税相关规定结算本期进项税额且申请抵扣,违规将不给予进项税额的抵扣。

例如,某一工业企业是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该工业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在2013 年1月份,该工业企业购进了增值税应税商品1000件,在增值税的专用发票中是这样记录的“购进价款 100 万元,进项税额 17 万元”。这一产品在经过该工业企业的生产与加工之后其销售单价达到了1200元(其中不包括增值税),实际月销售量100件(增值税税率 17%)。那么每一个月的销项税额都为 2.04万元。试分析 :怎样进行纳税筹划,才可以真正地减轻该工业企业的税收负担呢?

分析 :因进项税额所采用的是购进扣税法,1月到8 月份由于销项税额为16.32 万元(2.04×8),无法把进项税额 17 万元进行抵扣,在这期间内不纳增值税。9月和10 月份这2个月分别缴纳1.36万元与2.04万元,合计税额为3.4万元(即:2.04万元×10-17)。如此一来,虽然在纳税单的账面上款额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如若月资金的成本率是 2%,而通货膨胀率是3%,那么3.4万元的税款折合为1月份初的金额如下:

不难发现,这要比各个月份的均衡纳税的税收负担要轻许多。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业企业如果不重视对材料采购过程中的税收进行合理筹划,可能会出现“低价购进,高税支出”的情况。因此,这就要求工业企业应全面重视材料采购和纳税筹划之间的有机融合,以减轻工业企业的税收负担,有效减低生产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收益。(作者单位:阜新铭远门窗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徐泓企业纳税筹划 [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1)

[2]王素荣 .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09).

[3]梁文涛 . 企业物资采购的纳税筹划 [J]. 商业会计,2009(10).

[4]李秀丽 . 企业采购业务中纳税筹划技巧解析 [J]. 财会通讯,2010(12).

《汽车工业产业政策》 篇4

【颁布单位】 国务院

【颁布日期】 19940312

【实施日期】 19940312

【章名】 通知

国务院同意国家计委会同国家经贸委、机械部等有关部门制订的《汽 车工业产业政策》,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汽车工业是党的十四大确定的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新时期我 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我国的汽车工业正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其现 状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尽快解决散乱问题,实现规模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进一步增强企业开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技术 装备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国家制定《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势在必行。通过 实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使我国汽车工业在本世纪末打下坚实的基础,力争到2010年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迅速 发展。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根据《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基本原则,抓紧研究 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尽快组织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人民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本通知精神,避免出现新的 “汽车热”,促进我国汽车工业健康发展。

【章名】 汽车工业产业政策

为把我国汽车工业(含摩托车工业,下同)尽快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 支柱产业,改变目前投资分散、生产规模过小、产品落后的状况,增强企 业开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装备水平,促进产业组织的合理化,实 现规模经济,特制定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通过本产业政策的实施,使我国 汽车工业在本世纪末打下坚实的基础,再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2010 年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迅速发展。

【章名】 第一章 政策目标和产品发展重点

第一条 国家引导汽车工业企业充分运用国内外资金,努力扩展和开 拓国内国际市场,采取大批量多品种生产方式发展。2000年汽车总产

量要满足国内市场90%以上的需要,轿车产量要达到总产量一半以上,并基本满足进入家庭的需要;摩托车产量基本满足国内需要,并有一定数 量出口。

第二条 国家将促进汽车工业投资的集中和产业的重组,重点解决生 产厂点多、投资分散;审批项目乱;重复引进低水平产品;定点厂建设及 国产化速度慢(即散、乱、低、慢)的问题。其分期目标是:在“八五” 期间,重点扶植国家已批准的整车和零部件项目尽快建成投产,为下一步 加快发展我国汽车工业创造条件;在本世纪内,支持2—3家汽车生产企 业(企业集团)迅速成长为具有相当实力的大型企业,6—7家汽车生产 企业(企业集团)成为国内的骨干企业,8—10家摩托车生产企业成为 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重点企业。初步确立少厂点、大批量生产体制和少 数大型企业间有序竞争的市场结构,使同一类(按QC/T59—93行 业标准分类)汽车产品产量居国内前三家企业的销售量在国内市场占有率 达到70%以上。与此同时,引导大型企业与骨干企业实行“强强联合”,在2010年以前形成3—4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 团和3—4家大型摩托车企业集团,实现自主开发、自主生产、自主销售、自主发展,参与国际竞争。

第三条 产品发展重点

1.汽车零部件:轿车关键零部件

2.载客车(M类):经济型轿车、大中型客车专用底盘

3.载货车(N类):专用汽车、新型发动机

4.摩托车(L类):发动机

5.工艺装备:模具

6.基础件:铸、锻毛坯件

【章名】 第二章 产品认证

第四条 国家依法对汽车产品(含摩托车)的安全、污染控制和节能 实施管理。

第五条 国家依据技术法规对汽车产品(含摩托车)实施国际上通行 的认证制度,未经认证合格的产品,不得销售、进口和使用。

第六条 汽车工业企业必须按照“汽车产品型式认证制度”的要求,提出认证申请。负责实施汽车产品认证的机构向认证合格的产品颁发认证 证书和认证标志,并发布目录,公安部门据此办理新车注册。

第七条 汽车工业企业对认证合格后的产品,因设计、制造出现的问 题仍负有全部责任。

【章名】 第三章 产业组织政策

第八条 汽车产业组织调整的目的是促进汽车工业的企业集团化,产 品系列化,生产专业化;有效地利用我国汽车工业已有的基础,充分调动 中央、地方和企业多方面的积极性;避免低效率的盲目竞争,优化产业组 织结构。

第九条 国家鼓励汽车工业企业通过资产合并、兼并和股份制等形式 发展跨部门、跨地区的企业集团,结合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企业 公司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十条 国家将对具有独立的产品、技术开发能力和一定生产规模及 市场占有率的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生产企业或企业集团,重点予以支 持。国家重点支持的企业或企业集团1995年底前应具备的条件及发展 目标是:

1.年产汽车30万辆以上的生产规模,年销售量达到20万辆以上,用于技术开发的资金不低于年销售额3%的,国家支持其向年产规模6 0万辆以上的目标发展。

2.年产汽车15万辆以上的生产规模,年销售量达到10万辆以上,用于技术开发的资金不低于年销售额2.5%的,国家支持其向年产规 模30万辆以上的目标发展。

3.年产汽车10万辆以上的生产规模,年销售量达到8万辆以上,用于技术开发的资金不低于年销售额2%的,国家支持其向年产规模20 万辆以上的目标发展。

4.年产2万辆重型汽车的生产规模,年销售量达到1.5万辆以上,用于技术开发的资金不低于年销售额2%的,国家支持其产品更新并向 适度规模的目标发展。

5.年产1500辆大、中型客车或客车底盘的生产规模,年销售量 达到1000辆以上,用于技术开发的资金不低于年销售额2%的,国家 支持其向适度规模目标发展。

6.轿车关键零部件在同类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25%以上的或属国 内空白的、亟待发展的产品(目录待定),国家支持其向经济规模的目标 发展。

7.摩托车产品销售量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0%以上的,国家支 持其进一步扩大产量并增加品种。

第十一条 企业或企业集团的生产规模和销售量是指系列产品的数量,计算口径包括母公司及其所属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和中外合资子公司

第十二条 符合本产业政策第十条条件的企业,从1996年起,以 新建或改、扩建等形式发展本产业政策第三条所列产品时,经国家批准,可享受以下政策:

1.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为零税率。

2.优先安排其股票和债券的发行与上市。

3.银行在贷款上给予积极支持。

4.在利用外资计划中优先安排利用境外资金。

5.经济型轿车、轿车关键零部件和模具、铸锻项目,适当安排政策 性贷款。

6.企业集团内的财务公司,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可扩大其业务经 营范围。

第十三条 国家新批准的整车、发动机项目(含中外合资、合作项目)原则上按以下规模建设:

1.发动机排量在1600cc以下的轿车项目,不低于年产15万 辆。

2.轻型货车项目不低于年产10万辆。

3.轻型客车项目不低于年产5万辆。

4.重型货车项目不低于年产1万辆。

5.发动机排量在150cc以下的摩托车项目,不低于年产20万 辆。

6.排量在2500cc以下的车用汽油发动机项目,不低于年产1 5万台。

7.排量在3500cc以下的车用柴油发动机项目,不低于年产1 0万台。

【章名】 第四章 产业技术政策

第十四条 国家鼓励并支持汽车工业企业建立自己的产品开发和科研 机构,通过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形成独立的产品开发能力。对于企业集团 之间联合开发重大科研项目,国家在科研开发资金上给予支持。

第十五条 国家鼓励推广使用汽车电子技术及新工艺、新材料,生产 节能和低污染的汽车产品,研究开发新型燃料和新型动力的汽车。

第十六条 汽车工业企业的项目建设要保证其产品的先进性,对原有 产品的改进和自我开发的产品要达到国际90年代初期水平,引进技术的 产品要达到国际90年代同期水平。

第十七条 总质量不超过3.5吨的载客车和载货车在2000年前 要逐步采用90号以上汽油作为燃料;总质量不超过2吨的载客车全部采 用无铅汽油;总质量超过5吨的载客车和载货车2000年后主要采用柴 油作为燃料。

第十八条 国家支持建设国家级汽车、摩托车和重点零部件研究、试 验、检测机构,以承担制定标准、产品认证及进出口商品检验等任务。

第十九条 国家鼓励汽车工业企业与外国企业合资、合作建立技术研 究开发公司。

第二十条 国家鼓励汽车工业企业采用现代电子技术及柔性加工设备,在线自动检测设备,有针对性地选用自动化设备,提高人均装备率和装 备技术水平。

【章名】 第五章 投资、融资政策

第二十一条 国家鼓励汽车工业企业利用多种渠道筹集发展资金。

第二十二条 国家引导具有技术和管理优势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与具有 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资金优势的地方相结合,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发展汽车 工业重点产品。

第二十三条 汽车工业重点产品的投资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可按股 份制方式筹资。

第二十四条 国家将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跨地区、跨部门进行投资,维护投资方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五条 在条件具备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可以建立汽车行

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二十六条 经国务院批准,汽车工业企业可申请进行国家债务资本 化的试点。

【章名】 第六章 利用外资政策

第二十七条 国家鼓励汽车工业企业利用外资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

第二十八条 汽车工业企业在直接利用外资时,要选择同时符合下列 条件的外国(或地区)企业作为合资、合作的对象之一。

1.拥有独自的产品专利权和商标权。

2.具有产品开发技术和制造技术,其生产的产品技术指标符合所在 国(或地区)的现行法规。

3.拥有独立的国际销售渠道(或网络)。

4.具有足够的融资能力。

第二十九条 外国(或地区)企业同一类整车产品不得在中国建立两 家以上的合资、合作企业。

第三十条 汽车工业企业拥有先进的产品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国家支 持其直接利用境外金融资本或间接利用外资进行发展。

第三十一条 中外合资、合作的汽车工业生产企业,必须同时满足下 列条件方可建立:

1.企业内部建立技术研究开发机构。该机构具备换代产品的主要开 发能力。

2.生产具有国际90年代技术水平的产品。

3.合资企业应以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出口为主要途径,自行解决外汇平衡。

4.合资企业在选用零部件时,国产零部件应同等优先。

第三十二条 生产汽车、摩托车整车和发动机产品的中外合资、合作 企业的中方所占股份比例不得低于50%。

第三十三条 停止审批以任何贸易方式经营翻新、拆解进口旧汽车和 摩托车业务的项目。已批准的项目合同不再延长,建立严格的监管措施,保证翻新的汽车、摩托车或拆解的零部件全部外销。

【章名】 第七章 进口管理政策

第三十四条 在我国汽车工业还不具备国际竞争能力时,国家对进口 汽车、摩托车及关键总成仍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

第三十五条 根据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状况,适时降低汽车、摩托车进 口的关税税率,调整单列产品税率的结构。

第三十六条 国家指定大连新港、天津新港、上海港、黄埔港等4个 沿海港口和满州里、深圳(皇岗)2个陆地口岸为整车进口口岸,这些口 岸可设立进口整车专营码头或进口车保税仓库。其他口岸不得设立进口整 车专营码头或进口车保税仓库。

第三十七条 除外交、政府双边协议规定,以及本产业政策第四十四 条规定外,所有进口汽车、摩托车一律照章纳税。

第三十八条 根据市场需求,每年进口汽车数量与品种必须与国家汽 车生产计划相衔接,报经国务院批准后进行采购。国家禁止以贸易方式和 接受捐赠方式进口旧汽车和旧摩托车。

【章名】 第八章 出口管理政策

第三十九条 国家鼓励汽车工业企业努力扩大出口,参与国际竞争。汽车工业企业应把扩大出口参与国际竞争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

第四十条 国家鼓励汽车工业企业在条件具备时,在国外建立合资、合作、独资生产企业和产品出口售后服务中心。

第四十一条 达到下列条件的企业,国家鼓励其扩大出口产品规模,并在贷款、利用外资等方面优先予以支持。

1.汽车工业企业整车出口量占年销售量的比例达到以下指标的:

载客车:M1类 3%

M2类 5%

M3类 8%

载货车:N1类 5%

N2、N3类 4%

摩托车:L类 10%

2.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出口比例达到年销售额10%的。

【章名】 第九章 国产化政策

第四十二条 汽车工业企业在引进产品制造技术后,必须进行产品国 产化工作。引进技术产品的国产化进度,作为国家支持其发展第二车型的 条件之一。

第四十三条 汽车工业企业不得以半散件(SKD)和全散件(CK D)方式进口散件组装生产。

第四十四条 国家根据汽车工业产品的国产化率,制定进口关税的优 惠税率。凡达到下列国产化标准的,可享受不同的优惠税率:

1.引进M类整车技术的产品国产化率达到40%、60%、80%。

2.引进N类、L类整车技术的产品国产化率达到50%、70%、90%。

3.引进汽车、摩托车总成及关键零部件技术的产品国产化率达到5 0%、70%、90%。

【章名】 第十章 消费与价格政策

第四十五条 国家鼓励使用节能和低污染汽车产品。

第四十六条 逐步改变以行政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为主 的公款购买、使用小汽车的消费结构。

第四十七条 国家鼓励个人购买汽车,并将根据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市 场消费结构的变化适时制定具体政策。

第四十八条 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用行政和经济手段干预个人购买和 使用正当来源的汽车,应采取积极措施在牌照管理、停车场、加油站、驾 驶培训学校等设施和制度方面予以支持和保障。

第四十九条 汽车工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行确定其生产的民用汽车 产品价格,但对小轿车暂时实行国家指导性价格。

第五十条 鼓励汽车工业企业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原则和模式自行建立 产品销售系统和售后服务系统。

【章名】 第十一章 相关工业和社会保障政策

第五十一条 根据汽车工业2000年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冶金、石化、机械、电子、轻工、纺织、建材等部门应在金属材料、机械设备、汽车电子、橡胶、工程塑料、纺织品、玻璃等方面统筹规划,积极支持汽 车工业的发展。

第五十二条 铁路、交通、邮电、电力、环保等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与汽车工业企业密切联系,做好配套服务工作,支持汽车这一支柱产业 的发展。

第五十三条 对于规划新建和改造的住宅区、商业区、宾馆饭店、办 公楼、公共设施和文化娱乐场所等,必须考虑足够的停车场地。

第五十四条 根据本地区社会汽车保有量的增长趋势,逐步规划加油 站的布局并进行建设;城市道路建设的改扩建工程要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 任务,抓紧予以实施。

第五十五条 从1995学年起,小学要将交通知识教育列入教 学内容,强化交通意识。

【章名】 第十二章 产业政策、规划与项目管理

第五十六条 国家通过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和规划指导汽车工业发展。各地方、各部门要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支持汽 车工业的发展。

第五十七条 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由国家计委会同国家经贸 委、机械工业部等有关部门制订与修订,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第五十八条 新建、扩建、改造和中外合资、合作及技术引进的轿车、轻型车整车及发动机项目的承办单位,必须是符合本产业政策第十条要 求的国家重点支持的企业,其项目不分限上限下一律由国家审批立项,其 余整车、发动机项目根据国家有关审批权限的规定按程序审批。各地区、各部门审批的项目一律报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机械工业部备案。19 95年底前,国家不再批准新的轿车、轻型车整车项目。

第五十九条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要求的汽车零部件项目,凡能 够自行落实销售市场和建设资金及自行平衡生产条件的,可由地方和部门 自行审批,并报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机械工业部备案。

【章名】 第十三章 其 他

第六十条 汽车行业管理部门根据产业政策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抓 紧组织制定汽车产品的安全、污染控制及节能等有关技术法规、管理法规 和管理制度,以利产业政策的实施。

第六十一条 本产业政策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并由国家计划委员会负 责解释。注释:1.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国家机动车辆分类

标准〔QC/T59—93〕,M类指载客车,N类指载

货车,L类指摩托车。

2.“国产化”中的国产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以

工业企业税收政策 篇5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切实加快我区工业产业集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特制定如下政策规定:

第一条 产业导向

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原则,统一规划新区工业区布局,提高道路、通讯、电力、供排水、供气、治污等基础设施水平。科学

合理布局工业项目,新区工业区入园企业应按所属产业划分,原则上进入相应的产业片区发展,提高产业协作配套能力。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以发展高端高质高效产业为主攻方向,鼓励支持优势企业整体搬迁至新区工业区发展,新建项目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节能降耗等指标应达到国家和省市区规定的行业准入条件,并经有资质的专业评估评审机构认定。投资强度一般不低于240万元/亩,容积率一般不低于1.0,建筑系数、产出效益和创造税收等不低于国家和省市区规定标准。在主要依靠市场优胜劣汰的同时,运用行政、法律手段,依法关闭一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影响生态及水源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对于城市核心区内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区发展要求的企业,区政府将按照“依法拆迁,依法补偿”的原则逐步关停,土地依法收回储备。

第二条 土地政策

(一)从新区工业区以外整体搬迁至新区工业区发展的企业,用地价格按省市确定我区的同期相应工业地价据实测算。经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评估符合以下投资标准的,分别按以下用地价格测算,该用地价格与省市确定我区的同期相应工业地价差额用于鼓励企业整体搬迁和新项目建设,该奖励资金于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后拨付。具体地价为:投资形成固定资产2亿元以上的,按12.5万元/亩测算;投资形成固定资产2亿元以下1亿元以上的,按13.5万元/亩测算;投资形成固定资产1亿元以下5000万元以上的,按14万元/亩测算;投资形成固定资产5000万元以下或用地面积15亩以下的,原则上不再单独供地,按照科学布局、集聚发展原则统一安排进入规划的标准厂房区,标准厂房区内企业自建厂房用地价格按14.5万元/亩测算。以上用地价格均包含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征地管理费、耕地开垦费、耕地占用税和征地补偿费,不包含契税、挂牌交易费和社保基金。建设用地指标根据项目建设进度需求分期供给。按照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相关要求,鼓励企业建设多层厂房或预建多层厂房基础,多层厂房一般不低于3层,容积率应达到1.2以上。

(二)位于城市核心区(东至五岭路,南至南过境路,西至滨博高速路,北至北山路)内,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整体搬迁企业,其城市核心区内土地由区政府委托区土地储备交易中心按照市政府批准我区工业性质相应用地价格依法收回储备,地上附属物经专业评估公司评估后由区土地储备交易中心据实补偿,相应土地、资产过户到区公有资产经营公司名下。城市核心区内原土地招拍挂出让后,纯收益部分的30%-50%由区政府按照“一事一议”原则奖励搬迁企业,用于鼓励企业整体搬迁和新项目建设。

第三条 财政政策

(一)从新区工业区以外整体搬迁至新区工业区的企业上缴税收形成的区级财政留成部分,其正式投产前一的基数仍作为迁出地的财政基数;以后增长部分迁入地和迁出地按6:4的比例分成。

(二)从新区工业区以外整体搬迁至新区工业区,且项目投资规模达到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自企业整体搬迁投产之日起,第1-3年按企业实际上缴企业所得税区级留成形成的地方财政收入部分等额奖励企业,第4-5年按企业实际上缴企业所得税区级留成形成的地方财政收入部分的50%奖励企业,用于鼓励企业整体搬迁和新项目建设。

(三)从新区工业区以外整体搬迁至新区工业区标准厂房区自建、租用或购买标准厂房进行生产经营,且项目投资规模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自企业整体搬迁投产之日起,第1-2年按企业实际上缴企业所得税区级留成形成的地方财政收入部分等额奖励企业,第3-4年按企业实际上缴企业所得税区级留成形成的地方财政收入部分的50%奖励企业,用于鼓励企业整体搬迁和新项目建设。

(四)上述第(二)、(三)款,均需扣除相关企业原税收基数,并按现行区镇(街道、开发区)财政体制有关规定,由区镇(街道、开发区)两级共同承担。

(五)新区工业区以外镇、街道的招商引资项目进入新区工业区的,招商企业上缴税收形成的区级财政留成部分按企业坐落地和招商主体镇、街道6:4的比例分成。

第四条 基础设施配套政策

(一)新区工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按照区政府统一规划要求,由所在镇政府或开发区管委会牵头制定具体建设规划,经区政府批准后实施。

(二)由区政府确定的产业集聚区骨干道路,骨干道路上桥梁及其他配套设施的建设费用由区政府和建设项目所在镇、开发区按5:5比例共同承担

。建设项目争取到的上级扶持资金,按出资比例抵扣区、镇(开发区)的投资。

(三)除国家、省市有明确规定外,企业整体搬迁形成的区级综合开发配套费免缴;相关区级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先征后返。

第五条 工业地产建设政策

对产品有技术保障、有市场前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但暂时没有资金能力购置土地、建设厂房的搬迁企业,区政

府按照“协作开发、定向建设”的原则,委托区公有资产经营公司根据企业生产需要和建设要求,与搬迁企业签订代建协议,先期为企业购置土地并建设生产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土地、房产等产权落户在区公有资产经营公司名下,相关税费由区公有资产经营公司依法缴纳。工程开工前,搬迁企业需向区公有资产经营公司支付工程预算价格的10%作为定金,该部分定金可抵扣租金或购置款。自协议签订之日至工程竣工并达到投用条件之日为建设期,原则上不超过1年。建设期超过1年的,计息期按1年期计算(下同)。建成后搬迁企业可根据协议约定,选择向区公有资产经营公司租赁使用土地、厂房及配套设施,或通过一次性购买、分期购买、先租后购等方式实现土地、厂房及配套设施的产权转让。产权转让过程中产生的相关税费由搬迁企业依法缴纳,其中区级行政性收费项目予以免除,事业性收费按最低标准执行,市级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由相关部门帮助予以协调尽量减免。具体按以下办法执行:

(一)工程竣工并达到投用条件后一次性购买的。购置土地价格按照本规定第二条

(一)款相应政策执行,购置厂房及配套设施按工程决算价格计算,购置款应加计自协议签订之日起同期银行贷款利息,并扣除已支付的定金。

(二)工程竣工并达到投用条件后分期购买的。购置土地价格按照本规定第二条

(一)款相应政策执行,购置厂房及配套设施按工程决算价格计算。第一期应自交付之日支付购置款的40%,加计自协议签订之日起同期银行贷款利息,并扣除已支付的定金;第二、三期付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一年,各支付购置款的30%,利息按自协议签订之日起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上浮10%计算。

(三)工程竣工并达到投用条件后租赁使用的。租赁期限一般为3-5年,租赁价格按照“保本微利”原则,由区财政、物价部门按照工程决算价格核准确定,租金按预支付,定金可抵扣租金。租赁期满企业可申请延长租赁期限,每次延长期为1年,延长期租金由区财政、物价部门按照“保本微利”原则及该资产当市场评估价格核准确定。

(四)租赁期满后一次性购买的。土地价格按当区政府制定的同类用地价格计算,厂房及配套设施按市场评估价格执行。

(五)鼓励吸引企业资本、金融资本及其他社会资本参与工业地产建设经营,合作方式原则上参照本规定第五条执行。

第六条 其他说明

完善我县工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 篇6

一、我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来取得的基本成效

我县自2001年5月开始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来,全县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效益显著提高,全县工业企业整体素质开始实现新的跨越,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始增强,为推动全县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顾过去的两年,我县工业强县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三大工业支柱产业(建筑建材、皮革皮鞋、机械加工业)已初步形成;工业经济成为了县域经济的主体;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培育了一批重点工业企业;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得到加强;工业经济对一、三产业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和优化。2002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1.4亿元,工业总产值67.3亿元,财政总收入2.9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3.9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在2001年的基础上增长了15.45%,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7.44%,财政总收入增长了11.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了23.75%,全县技改企业达到358个,技改总投资5.66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

自工业强县战略实施以来,我县工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逐步完善,具体体现在:

基本政策方面,实施工业“七个一批”,整合工业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来我县投资企业实行优惠的政策。在企业的用地政策方面,实行重点企业和龙头企业优惠出让土地;在税费政策上按企业贡献大小和科技含量高低给予优惠和扶持。

建立了激励政策体系。建立了璧山县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对我县三大支柱产业、食品工业的高新技术项目和新产品开发进行贷款贴息,创名牌奖励,企业家培训等。

完善对引进项目、技术、资金、企业的奖励政策和加大对乡镇、部门的考核奖惩力度。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为企业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通过改革用人机制,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高层次管理和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和感情留人。

建立和实施重点企业制度,充分发挥重点骨干企业的带动和支撑作用,培植大企业,扶持优势企业,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制定了重点企业认定标准和优惠政策,重点企业目标考核奖励办法和乡镇企业目标考核奖励办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为发展工业经济、对发展重点产业作了很多努力,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我们的政策支撑体系本身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完善的地方,另外在执行的力度上也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实施工业强县的全局意识不够

对整合“大工业”,缺乏整体意识,特别是全县各级各部门发展工业的积极性还未充分调动起来,全县上下认识高度一致、集中精力、千方百计加快工业发展的格局还未真正形成;在企业发展的政策取向上,不论是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还是对本地企业与外来投资企业的政策都需要认真的研究,并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及时调整;另一方面,在推进工、农、商企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强化工业、农业、商业的协调互动关系,不断延伸加工增值和转化链条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够。

坚持效益观念,强力推进“大调整”的步伐还不快。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来,虽然我县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支柱产业还是一些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很小,市场核心竞争力不强;国内知名的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很少,影响了产业的聚集和规模优势的发挥。

(二)政策服务于企业的力度有待加强

企业融资渠道不畅,手段单一。企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是新创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目前企业融资渠道主要依靠金融机构,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也没有创新型企业的风险投资市场。企业发展资金的不足,客观上制约了我县工业企业的发展。

企业的信息不畅。国家产业发展、前沿科技、招商引资、市场营销等政策和信息不能全面及时的获得,信息传输手段较为传统和原始;县委、政府出台的各项发展经济社会,特别是发展工业的政策,企业获得的渠道非常有限,许多政策制定出来,不能及时贯彻落实,影响整个产业的推动。

(三)企业发展的综合环境需要进一步整治

企业发展的综合环境需要进一步整治。不论是我们的投资环境,还是企业的发展环境;不论是发展的硬环境,还是发展的软环境,都还有差距。突出表现在为企业服务意识,精心营造“大环境”方面的工作还做得不够,特别是道路、城建、交通、环保、执法、案件执行、治安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和优化;特别是一些部门的二级机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吃、拿、卡、要,不文明执法等现象还存在,成为我县政令通行的梗阻,影响我县发展综合环境的优化和对外开放的形象。

(四)创新意识有待加强

积极参与“大竞争”的创新精神还不够。首先是产业创新不够,传统行业、传统产业占较大比重;其次是科技创新不够,产品科技含量较低,产品附加值

不高;第三是技术创新不够,部分产业、企业装备落后,生产手段跟不上大工业产业链的需求;第四是市场创新不够,适应市场、开拓市场、经营创新等问题仍是困扰企业发展的瓶颈。

三、对策建议

针对我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目标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县工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第2页)。为此,我县应在原有的政策基础上,尽快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立和完善我县工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第2页)。

(一)建立和完善产业导向、扶持激励方面的政策支撑体系。

为顺利实施我县工业强县战略,政府必须建立和完善对企业的产业导向和扶持激励优惠政策,为我县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1.产业发展导向政策

政府要通过出台产业发展导向方面的政策,吸引和引导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科研开发机构等优势项目到璧山来创业投资,以此推动我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上档升级。一是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高新产业项目和产品的引进;二是培养、支持和发展高技术对我县工业三大支柱产业的改造和产品升级。

2.扶持政策

(1)尽快出台璧山县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规定,吸引县外企业到璧山投资兴业。

(2)认真贯彻我县《关于加快食品工业发展的决定》,落实配套的政策和措施,扶持、引导食品工业发展壮大,形成我县的又一大支柱产业。

(3)大力发展以私营企业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制定我县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政策。

(4)加快发展特色工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支柱产业。

尽快培育和壮大一批特色工业企业,形成璧山工业的“航空母舰”;对产品市场好、发展有前景的企业,要着力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在产品结构调整上,要着力实施“名牌战略”,不断增强竞争实力。可以考虑在璧北地区建立“高新产业园区”或者特色工业园区,封闭运行和管理,着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

(5)扶持和发展重点骨干企业。

充分发挥重点骨干企业的带动和支撑作用,要继续培植大企业,扶持优势企业,重点扶持龙头企业。要继续完善重点企业认定标准和优惠政策、重点企业目标考核奖励办法和乡镇企业目标考核奖励办法。实行重点企业例会制度。对享受重点骨干企业扶持政策的各类企业,适当提高入围标准,尝试采取2一3年调整标准的办法,对重点企业实行动态管理。

(6)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目前,我县工业企业普遍偏小,但在我县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政府要制定政策,支持、扶植、帮助它,给予一定优惠。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着重注意培育成长性好、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努力建设一批小而精、小而新、小而高、小而强的中小企业优势群体。用足用活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贯彻好《中小企业促进法》,把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社会服务等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7)扶持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围绕我县无公害蔬菜、优质伏淡季水果、花卉苗木、禽兔等四大主导产业,制定相关政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着力培育农副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有持久竞争力的优质品牌,与此同时强化工业、农业、商业的协调互动关系,不断延伸加工增值和转化链条,以达到促进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8)积极引导产业聚集

扶优扶强,集中力量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通过积极引导,形成我县三大支柱产业的聚集。坚持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大力加快园区建设,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形成产业聚集的规模优势和区域特色,增强园区孵化功能和辐射功能。按照产业的规划布局,大力提高园区建设的水平、档次和品位,使之成为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企业扩张、重庆退二进三和县域优势特色产业聚集的基地,逐步建设成为以机械加工、皮鞋皮革、新型建材为特色的工业发展区域。

加快形成我县食品工业新的产业聚集。食品工业是工业带农业、富裕农民的重点产业。一方面,我县有以温氏集团和风味源公司为龙头的我县鸡和兔的规模养殖经济;另一方面,全县开始出现以食品加工为主的深加工企业。因而食品加工在我县是具有优势和潜力的产业。要围绕“农业产业化工程”,采用“订单农业”、“科技+公司(协会)+农户+市场”等多种模式做好优势资源增值转化的研究、开发、实施。围绕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加快发展以优质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工业,重点开发绿色食品的深加工。以此综合形成我县食品工业发展的整体聚集,力争形成璧山又一支柱产业。

3.激励政策

(1)继续执行和完善我县现有的土地、税费等优惠政策。

(2)继续完善我县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捆绑使用;重点加大对我县三大支柱产业、食品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高新技术项目和新产品开发进行贷款贴息,项目补助和名牌奖励。

(3)完善对引进项目,引进技术,引进资金,引进企业的奖励政策,并认真落实兑现;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鉴外地经验,进行集团式招商和集团式扶持,对产业发展导向的项目,实行重点倾斜。

(二)建立和完善为企业服务方面的政策支撑体系

目前,在加入WTO的今天,各地在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方面的政策制定上,基本上大

业链的需求。而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因此,政府要充分利用“入世”有利时机,制定政策,鼓励引导我县企业与国内的大企业、院校合作,共同开发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并将研发成果产业化,推动我县工业产业升级;鼓励引导我县企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选择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产品有市场、竞争能力强的重点项目,优势企业,改造提升,做大做强。

工业企业税收政策 篇7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进展, 预计未来10年可能是我国资源消耗强度最大、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时期。然而, 在现阶段, 虽然政府制定了严格的环境标准和环境政策, 我国工业企业执行环境政策的情况却并不乐观, 现行的环境政策激发工业企业进行环境技术创新的动力作用也不明显。因此, 如何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 充分调动工业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发挥工业企业在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中的主体作用, 是目前管理学和环境经济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二、工业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技术创新动力, 是指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某种力量或各种力量的集合, 可以分为来自企业内部的动力, 即内生动力, 和来自企业外部的动力, 即外生动力。只有全面发挥内外两方面动力因素的推进作用, 才能形成良好的工业企业环境技术创新动力机制。

从工业企业的内部动力要素来看, 主要包括企业利益、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和企业创新能力。对于环境技术创新而言, 高昂的投入成本和环境技术创新的外部性, 短期内很难实现收益和成本的匹配。但是从长远看, 工业企业从事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环境改善的行为, 会为其树立良好形象, 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增强股东持有公司股票的信心, 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今天, 还能为其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要认识到这一点, 离不开工业企业高层管理者高瞻远瞩、预期未来和把握未来的企业家精神。这种企业家精神会直接作用于企业主体, 影响企业的创新行为。在企业创新动力机制中, 企业文化对企业主体和个人主体从事环境技术创新活动的推动作用也不可小视。在实践中积淀和形成的企业创新文化, 会通过“辐射作用”影响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 使全体员工普遍地认同和崇尚环境技术创新, 并将环境技术创新作为一项伟大和光荣的义务和责任, 积极参与到环境技术创新活动中来。

从工业企业的外部动力要素来看, 主要包括政府环境保护政策、市场需求、公众舆论等。一方面, 由于环境技术创新的外部性需要政府给予政策保护和鼓励;另一方面, 市场需求变化也是工业企业不容忽视的方面。人类的消费需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着差异, 这种差异可以表示为从量的满足到质的满足, 再到情感满足、生态满足。量的满足和质的满足主要是针对具体产品而言, 情感满足更多的是侧重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而生态满足则出自于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担忧, 随着消费者对生存状态、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关注, 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加强, 对情感满足和生态满足的需求将越来越重视。社会的这种需求将直接推动工业企业的环境技术创新。

工业企业环境技术创新动力的大小, 取决于企业对环境技术创新未来收益的预期。这种未来预期收益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有形的收益, 如政府补贴、税收的减免、企业形象提升带来的销售收入增加等, 另一类是无形的收益, 包括企业公众形象提升带来的企业员工集体荣誉感和由此引发的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企业家个人声誉提升带来的成就感等。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型如下:

环境技术创新动力=∑预期收益×创新成功概率—环境技术创新成本

用符号表示为M=∑RE-C, 其中M表示动力 (Motivation) , R表示收益 (Revenue) , E表示期望值或成功概率 (Expectancy) , C表示成本 (Cost) 。从上式可知, 创新预期收益、创新成功概率与创新动力成正相关, 创新成本与创新动力负相关;∑RE-C的值越大, 创新动力越强。

从管理学角度来看, 创新需求和创新行为是在一系列诱因下发生的, 这种诱因离不开完善的工业企业环境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在采取激励措施方面, 注重和强调物质激励的同时, 精神激励的作用也不可小视。因此, 从内部激励来看, 可以通过建立工业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声誉机制, 激发工业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内在需求, 促进工业企业积极主动地承担环境技术创新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 从外部激励来看, 可以通过增加政府补贴, 减免税收等鼓励性措施, 完善和创新政府环境保护政策, 激发工业企业进行环境技术创新。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工业企业自觉地、主动地进行环境技术创新, 可以增加社会福利。假设政府制定环境政策和环境标准, 并采取措施监督和鼓励工业企业进行环境技术创新的成本为C (x) , 由此带来的社会福利记为U (x) , 则社会效用函数为U (x) -C (x) 。

工业企业进行环境技术创新的投入记为C0 (x) , 由于环境技术创新而产生的收益为三部分, 一部分为由于政府补贴、税收减免等鼓励性政策而产生的收益R1 (x) , 一部分为企业形象提升带来的销售收入增加而产生的收益R2 (x) , 第三部分为企业声誉和企业家个人声誉提升而形成的无形的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企业家个人成就感, 记为R3 (x) 。则为了最大化社会福利, 环境保护问题具体化为:

政府为了监督和鼓励工业企业进行环境技术创新的成本C (x) 可以近似地看成R1 (x) , 即政府采用补贴、税收减免等措施的损失。同时, 短期内工业企业的创新投入很难增加销售收入, 可以看作R2 (x) =0。上述最大化问题变为:

即U/ (x) +λC0/ (x) = (1+λ) R1/ (x) +λR3/ (x)

由此可知, 要使条件成立, 就要增加R1/ (x) 和R3/ (x) 。这意味着要激发工业企业的自觉环境技术创新行为, 一方面要有明确的政府鼓励性措施和处罚措施, 加大鼓励政策的力度, 拉大奖惩的差距。另一方面, 建立完善的声誉激励机制, 提升企业家个人和工业企业员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也是使得等式成立的有力手段。

三、工业企业进行环境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1. 建立工业企业领导人的声誉激励机制

企业家声誉是社会对企业家能力、经营业绩、公众关系, 以及诚信水平和社会地位的评价。市场经济条件下, 作为理性人的企业家的行为是受自身道德观念和公众道德共识所引导、调节甚至限制的。在内心信念的激励下, 企业家会选择合乎道德的行为, 满足良心和情感的需要。在外部舆论的约束下, 企业家也会选择合乎道德的行为, 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因此建立企业家声誉机制, 发挥声誉对企业家进行环境技术创新的激励约束作用, 是十分必要的, 良好的企业家声誉激励机制, 是促进环境技术创新的有力措施。

2. 加强政府对环境技术创新的激励力度

政府应该采取多种措施, 推进工业企业进行环保科技的开发和利用。首先, 明确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的权责利界定, 推行“谁建设 (保护) , 谁受益”原则, 建立补偿金制度, 对于那些专门从事生态环境建设, 提供无法通过市场途径实现其价值和收益的环境服务的单位, 政府根据社会平均利润水平, 对其进行补偿;其次, 对从事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生态环境状况改善的单位, 实行减免税政策;再次, 还可以进行财政补贴、低息贷款、折旧优惠等措施。此外, 政府还可以采取加大环保监控力度、采取排污收费等市场形式, 对污染企业进行限制等强制性的措施迫使企业推进环境技术创新。

3. 鼓励工业企业间建立环境技术创新联盟

环境技术创新活动高投入、低产出、外部性强, 靠单个企业的力量很难实现。如果能在工业企业之间建立技术创新联盟, 共同开发环境技术, 汇集合作各方的核心资源优势, 加快研发速度, 提高环境技术创新成功的可能性, 大大降低合作各方的开发费用与风险。

4. 推进工业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改革

企业产权性质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目标和企业创新活动的真正进行。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 工业企业的产权制度尚不成熟, 不稳定, 企业所有者 (或所有者代表) 、管理层, 以及工程技术人员, 对企业未来的产权状况都缺乏明确的预期, 对是否投入环境技术创新和投入的程度, 往往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动机。因此, 加快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使企业真正成为能够自主决策的主体, 积极探索创新人员凭借其创新产权在企业占有股份或期权的方法, 加强企业环境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5. 完善支持工业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投融资机制

环境技术创新是一项高成本、高风险的行为, 企业难以将从常规渠道融入的资金投入到收益甚微的环境技术创新中去。因此, 必须创新工业企业投融资制度, 降低工业企业投融资成本, 鼓励和引导企业的环境技术创新行为。可以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和吸引民间资本入股等多种方式, 允许并鼓励有条件的工业企业以股票、债券等非信贷方式直接融资, 壮大风险资本规模, 鼓励工业企业积极主动的进行环境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Gray, W.and R:Shadbegian.Pollution abatement costs, regulation, and plant-level productivity[M], in:Gray, W. (ed) .The economic costs and consequences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shgate Publishing, Aldershot, UK, 2002

[2]保罗·R·伯特尼罗伯特·N·史蒂文斯: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3]傅家骥等:技术创新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4]彭水军:包群;环境污染、内生增长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年第9期

[5]吕政黄群慧吕铁周维富: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与问题[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12)

我国工业节能政策的节水效果评价 篇8

一、工业用能和用水现状

工业部门是我国主要的耗能大户,约占我国能源消耗总量的71%,也是我国主要的用水大户。尽管其22.5%的用水比例低于农业用水64.4%的比重,但是其近年来的增长势头较快,年均增速2.2%,而且高于全国总用水量的增长速度。“十一五”期间,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和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这6个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占比工业消耗量的比重为60%,新鲜用水量占比80%,但其工业总产值约占整个工业产值的40%,属于典型的高耗能和高耗水的行业(见图1)。国家发展改革委3月份发布的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到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限制粗放型经济对煤炭的不合理要求,预计2015年消费总量宜控制在39亿吨左右,照此速度和规律,本文预计“十二五”末期工业用水量将达到1550亿方,约占全国规划用量的比重为24%,尽管其总量增加,但是占比基本与“十一五”末期持平。

二、“十一五”期间工业节能政策的效果

“十一五”期间,我国采取经济、法律等政策措施,大规模增加节能减排投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大幅度削减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基本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十一五”时期,我国把工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推动工业节能不断取得实质性成效。2005年到2010年,火电供电煤耗由370克/千瓦时降到333克/千瓦时,下降10%;水泥综合能耗下降21.3%;乙烯综合能耗下降10.1%;煤基合成氨综合能耗下降4.5%,这些产品能源强度的下降,使得主要的5个高耗能行业如钢铁行业、石化行业、建材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和造纸业在“十一五”期间实现累计节能量约为1.44亿tce,约占全国节能总量的24%,大约与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节能量相当,实现的节能量约占整个工业能耗比重为9.2%(见表1)。

三、“十一五”期间工业节能的节水效果

本文根据投入产出模型方法测算了一次能源部门如煤炭开采、石油和天然气以及一次电力供应业的直接和上下游的耗水系数,结合工业分部门的节能量的估算,得到重点行业与部门在“十一五”期间通过节能带动的节水效果。结果显示重要工业部门实现的节能量约占其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为9.2%,同时实现直接节约用水比重为2.81%,上下游行业节约用水2.45%(见表2)。但由于节能政策带来的节水效果在部门之间还是存在较大差异,可以看出建材行业产生较大比例节能的同时也产生了较大的节水效果,说明该部门中产品生产过程中除了耗费大量的能源外,同时也消耗较高比例的水资源,也说明该行业的水资源消耗链较长。“十一五”期间建材行业实现节能20.45%的同时也可以实现直接的节水15.91%,实现上下游节水14.82%,因此,在这样的行业推行节能政策可以带来一定的节水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

(一)未来我国还会面临水资源和能源消耗的增长,需要增强我国节能节水政策制定目标上的协同

预计未来20年之内,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还会继续增长,这不仅仅是我国能源和水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也是未来国家经济增长优势丧失的问题,就目前而言,如果还是在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格局下,我国的竞争优势将没有办法实现根本的转变,需要增强我国节能节水政策在目标制定上的协同。

(二)结合节约能源和节水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合理制定规划,提升节能—节水政策工具的协同关系

我国现行的节能规划中是“附带着”节水效果的,但是由于缺乏清晰的节能—节水协同效果理论支持,使得节能—节水的协同效果并没有体现在实际的政策和规划中,缺乏系统的制定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节能—节水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生产的能源消耗和水消耗分别占总消耗的90%,节能—节水与未来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相辅相成,尤其是工业产业,具有较大的节能和节水潜力,根据本文的测算,在工业领域推广节能技术同时也可以带来较大的节水效果,因此合理制定工业行业的节能政策,尤其是在重点行业推进节能政策的同时,可以带来一定的节水协同效果,发挥政策实施的综合效益,实现政策实施的成本效益最大化。

(三)合理控制电力的煤炭和水消耗,适度控制其大规模的发展

我国电力行业耗水量约占全国的10%左右,2020年我国火力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分别约占中国总装机的60%和总发电量的69%,这意味着我国未来大多数的发电量仍然依赖于火力发电,这样使得未来电力的水资源供应仍然面临较大的挑战。同时大量的火力发电装机仍然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煤炭的开采和加工利用属于耗水较高部门,即便未来能源结构调整,预计仍然有60%的发电能力需要用到水,因此,我国电力和煤炭的发展均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需要合理控制其增长。进行电力供应的合理开发和布局,大力发展风电等技术,可以实现优化能源结构的同时,带来较大的节水效果。

(四)在重点行业大力推进节能节水技术,发挥节能节水的协同效果

我国已经制定了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目标,除了控制总的用水量之外,还需要将总的用水量指标类似于能源强度指标一样在部门层面上进行分配,贯彻实施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如根据本文的测算建材行业会产生较大比例节能的同时产生较大的节水效果,说明该部门中产品生产过程中除了耗费大量的能源外,同时也消耗较高比例的水资源,因此在这样的部门可以结合节能目标设定节水上限,发挥节能—节水的协同效益,在国家行业层面推广一系列的节能—节水技术。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节能政策的节水协同效益评价方法学研究”(编号:71203120)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一线新员工入职培训下一篇:四年级第九单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