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2022-1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根据自身的需求,编写出格式正确、逻辑合理的报告,已经成为生活与学习的常见流程。该怎么样写出适合自身工作实际的报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村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1篇:村级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青阳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摘 要:通过对青阳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发现主要存在增收途径单一、抗风险能力差、基础设施薄弱、技术人才短缺、资源整合不充分、特色产业优而不强等问题。因此,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堅持党建引领,把发展农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加强资源、资金统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全县村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青阳县

1 基本情况

近年来,青阳县把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聚焦党建引领,以高质高效发展为主线,以强村富民为目标,用“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不断夯实村集体经济基础,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有效激活村集体经济内生动力。全县110个行政村,2020年村集体经济全部超过5万元,其中5万~10万元的32个,占29.1%;10万~20万元的38个,占34.5%;20万~50万元的20个,占18.2%;超50万元的集体经济强村20个,占18.2%。

2 主要做法

2.1 建强带领集体经济发展的党组织 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县110个村党组织完成标准化、规范化建设,72%党组织达到示范型党组织标准,实行党支部A、B、C分类管理和“红、黄、绿”挂牌创建,在党员活动场所醒目位置设置党建工作达标标识,按督查情况动态调整,新建朱备镇朱笔村、陵阳镇沙埂村等6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高标准建设蓉城镇建兴村、新河镇乌龙村、庙前镇华阳村等3处党员远教文化广场,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村级活动场所等各类重要阵地的功能效应,推动服务村集体经济发展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2.2 培育善抓集体经济的干部队伍 大力实施“双好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培育工程,培育优秀村党组织书记59人,占比53.6%。先后选聘了100名后备干部到村工作,平均年龄28.4岁,按照村党组织书记1∶1的比例建立全县村级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实行定期考核、动态管理。按照每村至少2名后备干部的要求,建立了290名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实行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定《青阳县村干部职务退出办法(试行)》。

2.3 科学编制引领集体经济发展的专项规划 针对全县110个村的发展现状,因地制宜,紧紧围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群众实现增收的总体要求,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造血”功能,编制《青阳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规划(2019—2022年)》,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实施阶段、扶持政策和组织保障,做到科学规划,统筹推进。

2.4 建立助推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坚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摆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突出位置。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财政和农业等部门统筹推进,有关部门支持配合,县主导推动、乡村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成立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专人集中办公。健全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结对共建局包村工作的通知》,把“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明确为职责之一,要求结对共建单位加大对局包村资金、项目和政策支持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

2.5 创优引领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一是实施集体经济发展包村联系制度,县党政班子成员、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确定1个村作为联系点,加强帮扶指导。县直包村单位结合职能职责,从班子建设、发展规划、人才培训、资金支持等方面对薄弱村进行结对帮扶,帮助联系村结合自然禀赋、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产业基础等条件,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子,建立村级集体经济规范管理长效机制,形成了资源开发、资产盘活、产业带动等多种发展模式,确保村级集体经济长期稳步增长。二是有针对性地安排县直单位专项帮扶薄弱村和边缘村,“保姆式”服务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较好成效。如蓉城镇光明村、合心村、城西村等4个村抱团发展,购买门面房,发展物业经济,年增收11万元以上;乔木乡凌塘村积极推行“党组织+公司+农户(贫困户)”党建引领精准扶贫模式,引进丰创公司金银花种植项目,搭建合作平台,鼓励引导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到企业就业等方式增加收入,每户每年预计增收1万余元。

2.6 突出项目带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遴选20个村作为中央和省级重点扶持村,投入1000万元用于发展集体经济,按照“项目带动、合作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强集体经济项目建设。与此同时,县财政投入330万元,扶持11个边缘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形成“多轮驱动”的工作格局,带动提升全县集体经济发展水平。2021年,全县列入扶强扶优项目计划的31个村,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盘活集体闲置土地23.9hm2,房屋1.25万m2,建设农业产业项目12个、农产品加工类项目1个、物业经营类项目5个、乡村旅游项目3个、服务创收类项目5个、其他类型项目5个。2021年,村集体从扶持项目中获得初始收益114万元,村均3.68万元。如酉华镇宋冲村积极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将集体土地、财政支农资金等入股安徽三方缫丝公司,发展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0多万元。丁桥镇永平村承接工业经济发展园区服务,将集体建设用地、自有资金投资建成商贸服务区,年收入达120万余元。杜村乡河东村引入陌上星空民宿项目,带动农户80多户,实现保底分红,户均增收超过500元。

2.7 强化政策体系支撑助力集体经济发展 制定出台了《青阳县农村集体资产运营管理办法(试行)》《青阳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试行)》《青阳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青阳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强力推进工作有序实施,着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2.8 健全保障集体经济发展的工作制度 一是实施基层党建保障工程,2020年县财政发放592万元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及时调整村干部基本报酬,2020年村“两委”正职每人每月2824元。县财政每年设置专项扶持资金,保障扶強村、边缘村产业发展项目的顺利实施。二是建立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激励机制,实行村集体经济发展成绩与村干部收入挂钩,年终收益分配时,从当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额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来奖励村干部,充分调动村“两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每年对获得“双好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所在村奖励2万元,其中奖励村“两委”主职不低于奖金总数的50%,激励引导村党组织带头人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三是强化典型引领带动作用,征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涌现出一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示范典型。

3 存在的问题

3.1 增收途径单一 青阳县110个村中,集体经济类型中资源依赖型多、市场开拓型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较为单一。部分村集体经济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来源仅是依靠提取征用土地补偿金,或出租集体所有的土地、资产等来收取少量租金。许多村既无优势自然条件,又无新的发展出路,加之缺乏产业开发、资金运作、农业科技、实用技术的有力支撑,导致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狭窄。

3.2 抗风险能力差 部分村依托本村资源,通过帮扶单位支持等途径,争取实施农业产业项目。但由于农业项目普遍具有成长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加之缺乏持续的资金投入,同时受季节和产地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周期性,经济效益波动大。

3.3 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受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制约,部分行政村道路、通讯等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成为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

3.4 资源整合不充分 一些村拥有丰富的山水、林业等绿色资源,能够依托绿水青山,积极主动谋划全域旅游产业,带动周边农户致富及村集体增收。但由于资源整合不充分,优势没有得到发挥,导致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成效不明显。

3.5 技术人才短缺 发展集体经济离不开乡村人才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又必须依托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专业技术的支撑。但当下农村人才外流严重,科学谋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受到制约。

3.6 特色产业优而不强 农产品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地域性、地方特色,青阳县农产品大都为小规模生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规模不大,农产品的品牌、包装、质量、营销等未能统一标准,富有竞争力的特色优质农产品数量少,加上没有形成可识别、可追溯的区域品牌和政府公共品牌,难以获得高价值市场回报。

3.7 发展动能不足 青阳县村级干部受文化程度、思想认识、传统观念等方面影响,能力水平不能很好地适应新阶段农村改革发展形势和经济发展需要。同时,部分村干部认为发展经济存在一定风险,不愿也不肯主动去做,思想上顾虑较多,工作上积极性也不高。

4 新时代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建议

坚持党建引领,把发展农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加强资源、资金统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全县村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

4.1 提高认识,凝聚发展动力 新时代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已经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要提高认识,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多方面多渠道凝聚改革发展动力。一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主流媒体多形式宣讲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目的和意义,同时通过图板、宣传栏、标语等宣传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提高各部门对农村集体经济的认识,从而在政策上、资金上、金融上给予相应支持。二要加大对新时期农村集体经济相关政策法规的解释力度,消除村级干部思想上的顾虑,从而激发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2 落实“阳光聚焦”工程,加强集体资产运营管理 完善村集体、市场主体、农户三方利益联结机制,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确保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推进实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完善县乡2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壮大村集体经济。

4.3 坚持市场导向,深化推进集体经济项目建设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产业为重点,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通过加强组织管理、加大投入、推动项目建设等措施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加。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与实施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与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项目建设,形成推进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

4.4 健全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加快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需要建立健全制度,从而形成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按照一手抓集体经济发展、一手抓集体事务规范的工作思路,建设村级小微权力公开平台,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积极落实村级小微权力公开平台建设任务,并充分利用财政等部门现有的监管平台系统,融合“三资”管理现有资源,不断充实完善平台公开内容,对村级所有小微权力事项的政策、流程和结果进行公示公开,确保村级“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真正实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强资源统筹,创新发展模式,通过发展物业、盘活资产、开发资源、经营服务等方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注重引进培育规模大、实力强、信誉好的企业作为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市场主体,最大限度规避村集体和农户风险。加强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体系建设,完善财务监管、民主决策和收益分配制度,强化龙头企业、村集体和农户的合同责任,合理设置股权分配比例,提倡采取“保底+分红”的收益分配方式,使集体和农民稳定获取收益。鼓励农户和村级集体以实物资产折价入股、优先股等方式与龙头企业合作,分散和降低经营风险,有效防范因企业经营亏损导致集体和农民利益受损。

4.5 强化财力人力支撑,为发展集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 各级财政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政府要成立专门机构,加大农村后备人才培养力度,结合村“两委”换届,重点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优先条件,推荐懂农业、爱农村、善经营的农村后备干部,引导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同时,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举办专题培训班或组织乡村干部外出考察学习,不断拓宽思维和眼界,提高发展集体经济的思想认识和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高丽梅.浅谈如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04):37,42.

[2]李素.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调查研究[J].农技服务,2017,34(01):186.

[3]赵学辉.新时代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义及途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2):173.

(责编:徐世红)

作者:曹秀媛

第2篇: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之调研报告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解决村级有钱办事,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途径。可目前农村大量的村级组织都是“空壳村”,没有集体积累,村级各项建设事业因无钱办事而陷于瘫痪、停滞,广大村民无法感受到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对村级组织缺乏信任和感恩,造成村级组织在村民中的威信大打折扣,脱贫攻坚工作困难重重,很多村级组织因为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步履艰难,难以带领广大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鉴于此,我校课题组通过走访、调研,对黔西县部分较有代表性的乡镇、村(社区)在探索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益经验并进行分析总结,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呈现,希望能为至今尚未脱贫的贫困村提供理论参考,指导贫困村根据本村的实际制定脱贫规划,早日摘掉贫困村的帽子,壮大本村的集体经济,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征程中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积极作用,彰显党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领导地位。

村级集体经济是村级组织运转和农村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发达的集体经济,才能大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才能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从而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新形势下,了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找出一条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为此,我校课题组通过实地调研、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对当前黔西县部分较有代表性的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一、黔西县现状分析

黔西县是贵州省66个贫困县之一(属乌蒙山片区县), 县域面积2380.5平方公里,辖29个乡镇(街道),363个村(社区),其中贫困乡镇13个,贫困村197个。目前,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社区)171个,其余的192个村是“空壳村”,占52.9%。

二、探索部分乡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林泉镇海子村坚持村强则民富的理念,整合各方资源,抢抓重大机遇,紧紧围绕“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主题,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林泉镇海子村地处黔西县西北部,距镇政府1公里,经黔大高速距黔西18公里,距省城贵阳95公里,属贵阳1小时经济圈,交通便利,地形呈“小盆地”形态,四面环山,中间为千亩良田,农户房屋依山而建。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58户,总人口2710人,总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00亩。

1.产业带动,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撑力

全村所有民居堅持贵州民居“小青瓦、坡屋面、穿斗枋、雕花窗、转角楼、三合院、红柱子、白粉墙”外观标准改造。“一家一特色、一户一看点”的贵州民居建筑群矗立在蓝天白云下,“依山傍水、显山露水、露出田园风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初显芳容。依托“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林泉镇海子村整合统筹各方资源,捆绑项目、农户、能人、企业,形成路径,成立旅游公司,租用农户的房屋打造农家旅馆,购买湖面游艇,观赏海子荷花塘,发展特色农家乐,品尝特色农家味,海子村每月接待游客3000—5000人(节假日或周末游客量每天可达上千人),旅游月收入约五、六十万元。乡村旅游不仅富民兴村,也带来了村级集体经济的长足发展。同时,引进贵州长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海子村建设蔬菜种植示范基地1000亩,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蔬菜4000亩以上;引进贵州海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海子村建设精品水果示范基地500亩,并林下套种密本南瓜、豇豆等以短养长,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石榴等2000亩,群众年均务工收入达1.5万元以上,带动了外出务工群众返乡创业就业,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撑力。

2.创建能人党支部,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针对致富能手、经营能手、道德模范、管理精英、农村知识分子等各有所长的党员,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职业特征、专业特长设置党组织,打破单纯以村民小组或居住区划分党小组的固定模式,促进党员与群众的互帮互带。全镇目前有领办创办人员、农民讲师、经营能手等优秀党员,创建能人党支部,集众才之志、以人为本,交流分享所思所见及所想。海子村村级集体经济底子稳,靠的是有一个年富力强,善于开拓,艰苦创业,有很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组织作为保障。

3.政策引导,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内动力

开展“民企联村,关爱三农”活动。针对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建设公益事业较为困难的实际,以党组织结对共建为纽带,积极鼓励企业通过企业联村结对资助形式,实实在在地为村办实事。海子村蔬菜产业园及精品水果园每年还将各支付不少于10万元给村集体作为发展基金。在鼓励民营企业资助行政村建设基础设施、文化设施等公益性事业项目的同时,积极探索村组织与企业党组织在组织建设、党员教育、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促进发展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努力形成教育管理互动、活动阵地共用、党建资源共享的良好格局,促进村企党建工作共上新台阶。

4.“三大法宝”,提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软实力

始终注重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始终坚持集思广益集体发展、始终坚持建设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推动经济发展保障是海子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三大法宝”。海子村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过程中,始终把这”三大法宝”贯穿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在成绩面前不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是在不断创新中继续前行,创造新的辉煌。在发展中充分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使党的领导成为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开辟出一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创新之路。

(二)太来乡打造产业“三大板块”,激活脱贫优势资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太来乡位于黔西县东部边陲,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县城行政中心45公里,距省城贵阳92公里。全乡辖12个村和1个社区,其中7个村是贫困村(空壳村)。全乡国土总面积10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1万亩,林地面积8.12万亩,森林覆盖率为53.2%,水域面积2650亩,农业上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大豆、水稻、马铃薯为主,林业上主要以种植李子、葡萄、桃子、刺梨、核桃、石榴为主,牧业上主要以牛、马、羊、猪、鸡、鸭为主。

2016年初,太来乡依托全乡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在东、西、北三个片区分别建立产业板块,形成龙头产业优势,构建起太来乡产业“大三角”,着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1.东片区综合养殖产业块,养鸡产业遍地开花。东片区包括箐口、方田、硐口三个村,形成了鸡苗孵化、鸡苗脱温、养鸡为主的“孵——脱——养”一体化养鸡产业链,构建养鸡产业“小三角”。目前,东片区鸡苗“孵——脱”规模达10万羽,养鸡规模达2.8万羽,年出栏量为7万羽。当年累计市值约450万元,为群众创收180万元,解决贫困户就业46人。以后,将逐步扩大产业规模,组建养猪场,以酿酒酒糟养猪的生产模式运行,养殖50头能繁母猪,年出售仔猪800头。投入6.5万元引进60箱“中华意蜂”,预计年收入14.5万元。将2017年的精准贫困户纳入进来,贫困户用“特惠贷”资金入股,年底进行分红,真正做到“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

2.北片区精品水果产业块,紫金王葡萄成优势。北片区以独山村500亩贵族紫金王葡萄种植示范基地为核心区,辐射带动龙江、院子、长槽、沙寨等4个村共同发展精品水果产业。目前,东片区种植葡萄500亩、蜂糖李500亩、种植石榴500亩、刺梨500亩、核桃3000亩、红不软桃100亩。总计初产市值约276万元,累计解决64户贫困户就业问题。乡党委还引领该村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成立了黔西县太来乡独山村富民养殖专业合作社,采用“村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修建养猪圈舍22间,总30间,花费5.6万元。购入养殖商品猪100头,能繁母猪10头,花费10万元。预计年收入将达26万元。

3.西片区特色养殖产业块,肉牛养殖成为主导。西片区以五锁村肉牛养殖为核心区,目前全村养殖肉牛1100头,累计市值1100万元;计划由恒大帮扶,建设养牛专业合作社,新增养殖规模500头,市值850万元。新增后累计市值1950万元,将带动全村8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走出贫困。同时,通过年终利润分红不断充实村级集体经济。

(三)永燊乡科学谋划、因村制宜,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永燊乡位于黔西县东北部,距县城约24公里,土地面积95平方公里(其中:林地53000亩,耕地21825亩。)全乡共辖2个社区,11个行政村,其中有4个空壳村(打底村、干井村、治佐村、莲花村)。全乡精准贫困户1198户,4349人,已经脱贫513户2241人,其余的计划2017年全部脱贫。

1.政策引领、加大扶持。根据县委要求和统一部署,乡政府拟定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为组长,各驻村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在组织办设立办公室,具体由组织委员牵头。今年3月份,县财政划拨了40万专项资金用于4个空壳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目前,干井村将1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入股永燊正友标砖厂扩大再生产,签订了3年的合约,不仅解决了4名贫困农民的就业问题,还在保证本金的前提下,每年提取6000元作为村级集体积累;打底村、莲花村将1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投入村养殖合作社壮大养牛场,带动了4名贫困农民的就业,并保证三年内每年分红6000元以充实村级集体经济积累;治佐村利用1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自主投资养鱼,虽然现在还没有见成效,但是就规模和市场前景看,预计每年村集体可增加收入10000元。

2.科学谋划、因村制宜。乡党委政府针对各村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统一发展思路,制定可行性方案。其中,新寨村、甘沟村、干井村、莲花村、打底村投资成立专业合作社搞养殖,从总利润中提出5%来作为村委所有;在治佐村、复兴村、沙坝河村、枫相村采用“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在新寨村、枫相村、干井村栽种的蔬菜,都是通过合作社来收购,又通过电商平台出售等方式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枫相村、复兴村、沙坝河村的蜜蜂养殖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来运行,每年产生的总利润的20%归村集体所有。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集体经济管理队伍素质不高,缺少专业的经济管理队伍。一方面,有些村干部虽然想有所作为,发展集体经济,但由于文化素质偏低,缺乏经济管理水平,有时面对困难,信心不足,束手无策;有的村干部则是思想意识淡薄,缺乏大局意识和进取精神,心里所想的就是“种好自家的田,挣鼓腰包的钱,应付集体的事”,根本顾不上集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与大城市相比,广大农村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相对艰苦,发展相对滞后,许多拥有管理才能和科技知识的人才都不愿到农村去施展才干,导致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人才紧缺,制约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缺少持久性的政策支持和扶持,缺乏总体规划和规范性指导等。发展集体经济渠道不多。即便是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80%以上都存在收入来源单一,经常性、稳定性收入偏少等突出问题。

(三)畏难情绪重,眼光看不远。表现在观念陈旧、带头表率作用不强,没有树立发展家乡的理念,缺乏创新思维,不能因地制宜培育集体经济增长源。依赖上级有关政策性补助或把有限的集体资源通过一次性发包(若干年),一次性收取承包费,短期来看集体收入大幅增加了,但长期来看,这种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反而严重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导致脱贫攻坚内生动力不足,就算有钱也不敢动用。今年3月份黔西县财政根据“黔扶投〖2017〗3号”文件精神分别给全县192个空壳村划拨了1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用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实现全面消除“空壳村”目标。可是,很多村“两委”缺乏发展思路和开拓精神,紧攥着账户上的10万元钱犹豫不决,不敢投资;有的村尽管按照相关要求投资发展产业,但心理压力很大,擔忧市场风险导致收不抵支,不能实现保值增值目标。

四、对策和建议

(一)选优配强班子,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动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级班子是基层党组织功能发挥的组织者和领头人,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通过群众推举、公推民选、组织下派等形式把思想解放、头脑灵活、懂经营、善管理、热心村级工作的同志选拔为村支部书记。二是提高待遇。县一级制定政策对村干部工作报酬、医疗养老保险等问题作出规定,并按年度保证兑现;乡镇党委每年根据考核结果从年终考核奖金中拿出一笔资金,对优秀村干部进行奖励。三是加强培训。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定期组织村干部赴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和挂职培训,全面提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水平。四是考核管理。制定完善村干部监督考核机制,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和工作绩效作为村级班子任期目标考核和年度目标考核的硬指标,与村干部年度考核、评先选优、提拔任用挂钩。

(二)坚持因村施策,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一是兴办经济实体。鼓励村集体发挥自身优势,按照平等自愿、利益共享、风险均沾的原则,将群众组织起来,鼓励和推动农民以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入股,鼓励贫困户积极加入合作杜,利用“特惠贷”惠民政策,动员贫困户申请“特惠贷”入股,积极支持返乡大学生、外出务工人员、农村致富能人等创办经济实体,壮大力量,抱团发展,形成穷帮穷、富帮穷团结一致共发展的局面。村级集体经济则通过参加管理、提供服务、入股分红等形式增加集体收入。二是用村级集体资产作价入股经营。对全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用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和农村集体产权等“七权”进行精准确权,将集体所有资源经营权作价入股经营,既为推进“三变”改革工作夯实基础,又能为村集体增收。三是开展服务创收。鼓励村集体结合产业发展的需要,兴办运输队、装卸队、农机服务公司、劳动力服务公司、物业公司等配套服务业,为经营主体提供生产经营性服务,收取合理费用增加集体收入。

(三)盘活当地资源,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提高。

一是以集体资源做足产业,拉动农户资源、资金參与入股,让村合作社与群众实现利益链接,以多种方式盘活农村经营模式,抱团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二是因地制宜,全力推进农旅融合,打造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大力引导具有旅游优势或潜力的村(社区)注意保护特色文化、民俗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旅馆、农家乐、游客接待中心、特色休闲文化广场等。积极推进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发展水果、蔬菜、花卉、禽、鱼等种养业,不仅能有效解决农户就近就业问题,还让游客饱览美丽风光的同时能享用纯绿色的农家食材。既满足了游客的消费需求,又给老百姓和村集体带来收益。三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当地产业优势,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大力发展一批既符合市场需要,又能体现现代农业产业化的项目,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现代化服务体系,带动农民发展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实现农民增收,集体增效,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全面发展。(作者单位:中共黔西县委党校)

作者:李敏

第3篇:盘山县村级财务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摘要:村级财务管理是农村工作的重点,也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广大农民普遍关心的热点,事关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局。2003年,全县推行村级财务委托代理服务,2011年,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以来,各镇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目前农村财务问题主要是财务管理混乱、村级债务累累,为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的管理,对全县68个村的村级财务进行了调查分析。

关键词:财务管理;农村工作;经济发展

1 财务管理基本情况

1.1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

我县非常重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2003年起就开展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印发了《关于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行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和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意见》。全县5个集体经济组织镇成立了村级财务管理代理办,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建有三资代理服务中心,村级财务管理的自主权仍然得到保证。镇经审站配备审计人员,对村级的日常财务收支进行常规审计,同时对集体的三资及集体土地征用补偿等进行重点审计。

1.2 进行民主理财

村设民主理财组织,负责对村级的收入、支出逐笔审核,确认符合要求后报销入账。村部公示栏设财务、政务公开版面,对村级的财务、政务及时公开,让群众明明白白,真心满意。

1.3 实行村级财务公开情况

全县各村都建立了财务公开栏,到目前為目止,68个村进行了财务公开,占总村数的100%。

我县自1998年全面铺开村务公开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村务公开使村级财务增加了透明度,缓解了干群关系,提高了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同时也压缩了非生性开支。

1.4 完善财务管理法规建设

2003年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为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我县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制度,主要有:《关于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行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和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意见》(盘县政办发[2003]20号)、《关于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账前审计工作的通知》(盘县政办发[2003]22号)、《盘山县清产核资和化解村级不良债务实施方案》、《盘山县清产核资和化解村级不良债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全县使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专用收款收据的通知》,2011年,全县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各村与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签署委托代理协议,将全面清查备案登记后的“三资”帐簿,按照程序统一移交镇“三资”委托代理中心集中监管,分类建立各项“三资”台帐,实行电算化、动态化管理。2012年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盘山县全面推行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主要涉及村组财务公开制度、村组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委托代理机构和村组报账员的岗位责任制度、财务处理工作流程、货币资金管理制度、票据及印章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等。上述文件对我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规范化管理起到了制度保证。

2 存在的问题

2.1 资产管理问题

(1)部分村没有落实固定资产登记和盘点制度,各年末未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

(2)部分村未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2.2 财务核算问题

(1)会计原始资料不规范。报销手续不完善,部分村级正常支出业务难以取得正规发票,有使用自制的白条、收据和报销单的现象,以三联式收款收据代替发票入账的现象较多;个别原始凭证填制内容不齐全,没有明确费用开支用途、没有经手人签字。

(2)记账科目处理不规范,通过会计科目可以全面反映和监督各项会计要素的详细情况,但各村均存在使用会计科目随意性的问题。如购买办公用品应计入管理费用,被计入其他支出科目;购买超1000元以上的割草机、椅子等未列入固定资产账户。

(3)现金支出随意性较大。根据财经制度的规定,现金支出有着严格的限定范围和支付额度,但个别村的现金支出随意性较大,有许多大额现金支出。有的村支付村民合作医疗及制卡费用用现金直接支付。

2.3 合同及村款管理问题

(1)未签订合同,预付修路工程款。

(2)大额采购未签订合同。主要体现在采购固定资产、宜居乡村支出、美丽乡村建设维护工程部分项目未签订施工合同、采购合同及验收资料

(3)年度土地、鱼塘承包未签订承包合同。

(4)部分年度出租土地未签订租赁合同。

2.4 债权债务问题

(1)借款手续不完备。向个人借款无会议纪要,未签订借款协议,未对借款期限、利率等做出详细约定。

(2)长期借款账龄较长,明细不详。

村级债权总额13965万元,比去年增加269.78万元,债务总额25939万元,比去年增加912万元。

债务总额增加多数是因为帐务处理过程中的往来款项没有结清造成的。部分村将以往所欠村民及外部单位陈欠挂帐而形成的,包括欠村民的防火、防汛人工费,修路工时费等在今年统一挂在帐内。

3 改进建议

3.1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登记和保管使用制度,对于资产存量、增减变动情况要及时、准确、如实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固定资产登记薄。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以保证固定资产核算的真实性、准确性。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并按照其使用寿命合理计提折旧。

3.2 加强财务核算管理

(1)完善报销手续,严格审批程序,把好财务审核关,做到手续完备、程序规范、内容真实、核算准确。

(2)规范会计处理,按照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合理运用会计科目。将为生产产品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年的非货币性资产,记入固定资产科目核算,将已处置的固定资产原值对应的累计折旧核销,购买固定资产时按全额记账。

3.3 加强合同及付款管理

加强付款流程管理,严格按照合同约定付款。工程款结算或付款应加强审批控制,严格按进度结算及付款,完善核销手续。

对于大额采购与销货方签订采购合,对采购的标的、数量、付款方式以及违约责任明确具体约定。

完善合同管理,及时签订租赁合同,对双方权利和义务做出具体约定,完善核销手续。

3.4 加强往来款项管理

建议及时与欠款方核对往来账目,查清长期未收回应收款项的原因,必要时通过发催款函、律师函,或提起诉讼等方式解决。如有确凿证据证明款项无法收回,应做坏账处理。对企业挂账时间较长的应付款应及时处理,对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及进处理,避免应付账款长期挂账。

3.5 加强借款管理

应签订借款协议,对借款金额、期限、利率及违约责任等做出明确约定。

4 具体措施

(1)制定《盘山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以2020年度村“两委”成员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为契机,按照审计结果进行全面整改。

(2)切实履行民主决策程序。一切关系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如集体土地征用、干部報酬、“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重大事项,必须经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并做好民主议事程序记录存档。

(3)实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加强村报账员及代理办人员培训工作,细化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工作。原始凭证审核必须通过“四关”。一是单位财务负责人审核关,二是村民主理小组审核关,三是报帐员审核关,四是代理会计审核关;加强支出的管理,确保不滥支,在支出上要用好用活经营资金和专项资金,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

(4)规范财务活动审批和程序,完善财务收入与支出管理制度。严禁坐收坐支、严禁白条抵库、严禁村书记、村直接经手现金及存款业务,设专人管理财务、专人审批制度。村里财务开支经经理财小组签字(盖章)、村书记(主任)签字,然后经账前审计后入帐。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开支,不予入账。村重大开支需经村班子研究通过。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和流转必须通过农村产权交易网络信息平台交易、工程项目必须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外招标发包。

(5)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条例》,完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取现金时手续要齐全、合规,使用财政部门统一规定的农业部门印制的专用收款收据,日常开支实行备用金制度,规范现金开支审批手续,强化现金管理工作。

(6)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健全资金拨付和报账手续、项目支出规范化管理制度,加强项目论证、立项、申报、实施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杜绝截留、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的现象。

(7)加强审计监督。镇内审机构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审计监督,县级审计机构对村级财务开展不定期审计监督。重点对乡村干部任期和离任、财务收支、专项资金、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等活动进行专项审计,审计结果要及时公开。

参考文献

[1] 陈燕玲.农村财务管理情况调查报告[J].福建农业,2011(9):6-7.

[2] 潘学兵,张洪波,张冠军.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济南市彩石街道办事处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J].预算管理与会计,2020(8):56-58.

作者:孙迎雪

第4篇:村级发展调研报告

摘要:任初麻乡初一村驻村两年以来,本人对村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了解和思考,村级发展、村民致富始终是我日思夜想的事情,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成为摆在我面前最现实的问题。根据我们村的实际,结合初一村级发展思路以及惠民、助民优惠政策,促进初一村村级发展迫在眉睫。

一、初一村现状

1、初一村地处**县东部山区,全村有204户,共1299人。总面积4913.2亩,其中耕地面积1350亩,林地面积1760亩,未利用土地面积235亩。农民收入主要依靠外出打工为主,由于地处山区,灌溉条件极差,耕地也主要以山地为主,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抗旱的棉花和地瓜;极少部分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块种植小麦与玉米,农民只能靠天吃饭。

2、初一村村两委班子健全,全村党员33人,支部委员3人,村委委员3人。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做事积极认真,谋求发展的愿望强烈,村内村风淳朴,老百姓淳朴善良,热情好客,期盼发展的愿望心切。

二、存在的问题:

(一)因地处偏远山区,村民的总体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转变不均衡,观念参差不齐,大多群众安于现状,不求进取,懒惰思想比较严重;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低,生活闭塞,农业技术很难推广,大多数群众还是靠传统的种植方法,新的技术和思想一时之间他们还不能接受,导致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进程缓慢。

(二)家庭经营模式根深蒂固。本村人均耕地面积才一亩多,并且受自然条件因素制约,耕地全为无水浇条件地,土壤肥力水平较低,质地差。一家一户经营模式更是限制了本村农业快速发展。

(三)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目前,全村仅有一眼井,仅能满足全村日常人畜正常饮水,无法满足日常农作物灌溉。

(四)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剩余劳动力较少。全村现有外出务工者350余人。由于土地收入有限,很多农户都选择外出务工,导致本村剩余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较多,劳动力严重不足。

(五)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利。这是制约全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全村老百姓最盼望解决的问题。

三、发展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宣传,更新观念,以提高农民文化水平为总抓手,强化整体素质。

一是从党员干部入手,提高两委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引导党员干部学理论、学政策、学技能、学先进,争当政治上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党员;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农村党员干部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增强基层党支部带领农民发展致富的能力。二是利用农家书屋普及文化科技知识,提高农民学习积极性。科技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支撑力和推动力。农民只有不断学习新技术,才能改变"靠天吃饭"的现实。农家书屋是农民学习科技的好平台。要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利用空闲时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营造浓厚学习氛围,进一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三是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普及教育从娃娃抓起。拿出部分资金,用于奖励考上重点初中、高中及大学的学生。偏远山区的孩子只有走出去,才能见识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才能摆脱贫困封闭的环境。而教育是走出大山、走向外面的唯一途径。

二、利用各种资源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从改善农村环境上下功夫。一是重点改善灌溉条件,提高粮食产量。利用县、乡水利优惠政策,组织专门勘探队,对全村水利环境进行勘探,在合适的地方再打一眼井,专门用于农田灌溉。二是改善村容村貌,让农民有一个干净、健康的生存环境。充分利用好村级垃圾站的功能,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定期粉刷墙壁,保持墙壁整洁。三是改善我村交通条件。通过政府支持及利用全村在外"名人",积极募集修路资金,改善村内道路条件,方便村民出行。

三、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在提高农民收入上下功夫。根据村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剩余老年人、妇女、儿童在家的实际,充分调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改造荒山资源,扩大经济树木种植面积,提高农民收入。如何充分利用发挥山地这一基础优势,放大农业效益,是一大课题。一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合理确定发展优势树种及发展区域。二要发挥特色,实行重点区域优先发展。根据本村山区地形及种植历史,马铃薯、菜籽是两大主要种植物种,而且这两个物种相比较更适合本村山地,管理技术简单。三要培植种植大户,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种植大户可以带动村林果业快速发展,降低种植风险,提高农户收益。四要实行"公司种植户"种植模式。为了降低市场价格波动对种植户造成不可预计的风险,采取引进一些大公司、企业,通过与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的方式,带动农户种植积极性,进一步发展我村牛羊育肥和拉面经济。

第5篇:村级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寒口乡返乡助农工作队:何晓林 近年来,随着推进城乡一体化,“三个集中”进程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特别是组级集体经济有较大发展,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仍然较慢。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实行的是三级所有、组为基础的体制,村级只是一个行政管理机构,绝大多数村(社区)没有经济实体。最近县委、县政府从县直机关抽调了一千余名由县直各单位有农村工作经验干部组成的“县直干部返乡助农工作组”,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深入基层解难题,支持帮助促发展”作风建设主题实践活动正式启动,分别从县城进驻到了全县的每个乡镇。工作队进村后与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等个别座谈、发放调查统计表等形式进行。

一、目前状况 上东村地处桂东县城西北部,距县城 9 个公里,海拔高800 余米,总面积为 15965 亩,耕地面积 1568 亩。全村 1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为 384 户,总人口为 1480 人,其中有低保、五保户有 55 户。2010 年人平纯收入为 1350 元,村级经济全年总收入为 1.45 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缓慢。上东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自然环境差等原因,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目前,集体经济收入的 1.45 万元的来源中,除在本村电站有点股份外,只靠村茶场和村部综合大楼门面出租的租金收入来维持村级工作的正常运转。

2、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发展的资金和资本。从目前本村经济现状看,在全村全年收入

1、5 万元的资金中,只能勉强维持正常工作的运转有时候还要寅吃卯粮根本谈不上发展壮大。在 20.6 万元积累中,主要是固定资产积累,而固

定资产大部分是非经营性资产,如村委会大楼、卫生所、学校等,难以形成资本。

3、地域条件制约经济发展。由于上东村地处山区,虽然土地资源较丰富,但受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投资环境差的影响,集体经济发展的难度也较大。

4、干部开拓创新精神不够。当前村干部抓集体经济发展魄力不够,发展集体经济思路狭窄。在思想认识上有两怕:一怕担责任,创办经济实体失败后,给集体造成重大损失,遭群众谴责;二怕困难,由于村级经济薄弱,发展集体经济面临诸多问题,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为此,我们建议:

1、该村要发展集体经济,首先要解决启动资金问题,单靠村级经济来发展十分困难,解决了启动资金,才能给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注入新的活力。

2、该村地处 S322 线附近,离县城仅有 8 个公里,与江西的高坪、本县的城关、增口相邻,交通便利,有较好的投资环境,要充分利用自身有利条件,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积极争取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项目,鼓励农民到新型社区集中居住。农民集中居住后,可以发展第

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土地整理、撤院并院后的增加土地,全部留作村集体统一经营或通过招商引资联营等方式,逐步增加村集体收入。

3、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扶持,同时在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于支持和优惠,使该村集体经济尽快发展壮大起来。

四、对策和建议

1、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民专合组织。以专合组织为纽带组建经济实体,发展集体经济。各村(社区)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结合本地的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地理环境优势,以村

委会为主体,村社合一组建相应的专业合作社或创办经济实体。通过开展产、供、销服务和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壮大集体经济。

2、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应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结合本村的地理条件、产业优势确定发展项目,制定发展规划。由于各村地理位置、外部环境、资源状况、干部思想解放程度等情况不同,发展集体经济的模式也应该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不搞“一刀切”要“一村一策”。要立足优势,选准路子,引导各村立足资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可以充分利用荒山荒地等土地资源引进业主投资,盘活非耕地资源,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化,增加集体收入;可以依靠村级成立服务组织,开展有偿服务,增加集体收入;可以集体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或收购公司,使农副产品在加工、储藏、运销等环节中实现多次增值,使集体收入与农民收入同步增长;可以依托地理优势,开发饮食服务、商业流通、运输等产业,增加集体收入。

3、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鼓励农民集中居住,修建农民集中居住区,通过撤院并院,新增土地由村上通过调整,集中成片统一经营,其收益在保证组级和农民利益的前提下,村上参与收益分成,增加村级收入。

4、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应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选好带头人。一是要认真选优配强党支部一班人,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从能人、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选配村干部,提高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二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干部的培养教育。通过市场经济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使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增强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经营管理的水平,增强他们发展集体

经济的恒心和本领。

5、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应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一是制定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办法,盘活现有资产,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对集体原有的厂房、设备等资产及农村“四荒”资源,要通过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制等形式交付农民开发利用,以此盘活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二是加强村级债权债务清理。村级债权债务是当前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对各村债权债务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整顿,应回收的各种欠款一定要收回;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村社集体资金“社有乡管”制度。严格规定集体资金的使用方向和原则,搞好民主理财,严格控制各种非生产性开支,管好用好集体资金。

6、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村级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改善投资环境,在交通、水利、生态环境方面加大投入,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第6篇: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调研报告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破解村级组织“无钱办事”难题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公信力、战斗力、凝聚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切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随着脱贫攻坚战役向纵深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启动,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县各级相继提出推进实施意见。作为一名来自经济部门的管理人员和身处基层一线的第一书记,我想利用这个平台,和大家谈一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这一话题。

一、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必要性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历来是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人民公社化时期,建立在生产资料归农村社区成员共同所有的基础上,确立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基本经济体制,各村建起了学校、卫生所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集体所有的果园、养殖场、砖瓦窑等集体产业,集体经济一度得到了壮大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家庭分田到户、联产承包的推进实施,原有的“集体所有、统一经营”格局打破,大部分村级集体财产卖的卖、分的分、丢的丢、坏的坏,已经丧失殆尽,村级集体经济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出现了好多“空壳村

”,导致支部、村委开支靠佘,修桥补路资金靠要,更谈不上过时过节给村民发点福利等等。以上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到村两委的正常运行和村庄的与时俱进发展。重提壮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这个课题,是有效解决村集体无钱办事,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纵深推进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升党的基层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必需之举,更是时代的呼唤和现实的要求。

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时机成熟、条件具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脱贫攻坚的纵深推进,有效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提升,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现实可能性。归纳起来,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基础依然存在。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适应新形势,大部分村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是一种新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这种新型经济组织可以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细化分工,从而实现集体和个人的共同富裕。即便有一些村没有专业合作社或者专业合作社不壮大、不运行,但党支部和村委会仍然有集体经济组织的功能,在今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过程中,支部村委仍然可以发挥其很好的作用。二是多年来的农村改革,培养造就了一批现代农民,他们通过外出经商、打工、上学等途径,增长了才干。只要落实好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学生回乡创业等一揽子政策,在集体经济壮大发展中必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是广大农民具有发展集体经济的强烈愿望。在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下,全体村民作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水涨船高的对应关系。集体经济的大力发展,可以减轻村民的负担,增加他们的收入,还可以改善群众的福利。

三、当前集体经济壮大发展出现的一些问题

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以贫困村为主阵地,以村集体为主体,我县实施了光伏电站、食用菌、大棚蔬菜种植基地、肉牛、肉羊养殖基地、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一批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这些项目有效地把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和村集体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群众增收的同时,促进了集体经济的破零。特别是我县首创的1558入股肉鸡养殖、沁州黄、矿泉水等一批产业扶贫项目,开创了壮大集体经济的新模式,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此外,册村镇册村、道兴两村联办养殖基地,吸收了周边村的产业资金,不仅为基地建设解决了资金问题,而且入股村也得到了产业分红,壮大了集体经济。

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集体经济缺乏产业支撑,不能实现持续稳定增长。按照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目标要求,2018年全县所有贫困村集体经济要实现破零并达到3万元目标,一些村由于没有产业项目支撑,虽然从账面上多多少少有了收入,实现了破零,但收入来源是靠出租集体土地给群众耕种,出租闲置学校校舍等形式来实现,甚至有的村把水费收入也计入了集体经济收入。

二是不能因地、因村制宜,项目类型趋同,差异化发展不明显。以集体经济破零为目标,我县大部分贫困村实施了一批集体经济产业增收项目,但在项目选择过程中往往不能依托资源优势,紧跟市场需要精准选择,这些项目大都集中在蔬菜种植、食用菌种植、养鸡、养羊、养牛等领域,差异化发展的特色没有体现出来。由于不能很好地体现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导致集体经济收入目标难以实现。南石垢村位于县城近郊,距县城仅是一路之隔,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优势。他们利用废弃的龙窑做了一些蔬菜大棚,然后出租给种植户种植,集体经济收入靠收取租金来实现。如果是一个偏远的乡村,这种形式无疑是可取的,而且每年收上3-5万元的租金也不错。相对于其他村来说,南石垢村子大、消费高,一年收上那么3-5万元,实在是杯水车薪,很难维持村里的正常运转。最为关键的是,这个村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集体经济壮大发展这篇文章还是没有做深做透。我认为,作为一个县城近郊村,完全可以由村委会把村里的菜地用货币置换的方式收回来,由村里配套上水利灌溉设施,统一规划成私家菜园,租给县城居民种植蔬菜,村里成立一个公司,为这些户提供生产资料和管理配套服务,这样土地价值就可以很好地体现,实现成倍的增长。另外,村里还可以发展住宿、餐饮等基地服务,通过这些产业,可以使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大幅度增长。

三是项目前期调研论证不充分、不扎实,项目确定的不准、不好。多年来,我一直从事项目管理工作,按照常规做法,确定一个项目是否上马,首先要做好市场调研,着重应该从做什么项目,项目的市场前景怎样,是否有销售渠道,然后考虑需要投资多少,投资以后多长时间可以收回成本。总而言之,就是要抓好市场,打好算盘算好账。通过走访调查,我县近年来实施的个别项目不成功,甚至交了学费,项目建起来了,投资却超出不少,进入生产阶段之后,市场价格又和原来预估的差下一大截,算下账来不仅没利润可挣,就连老本也搭进去了。这种项目不仅不能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还给集体背上了债。所以大家在选择项目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千万不能盲目决策。

四是管理制度不健全,经营漏洞比较多。目前,建成的村集体经济项目大多由村两委干部进行管理,有的村由能人大户牵头,实行合作社运作,有的包给公司或个人经营,经营管理模式各不相同,但确实有一部分项目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粗放、财务开支不规范,人浮于事,出工不出活,资产流失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加以高度的重视和解决。

四、农村集体经济实现的几种形式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不断涌现,并且越来越多样化。如:对原来人民公社体制下的集体企业的租赁承包经营,以乡村名义投资兴办的一些新的种植、养殖、加工企业;以乡和村、以土地资产入股和个体私营企业联合举办的股份制企业;近年来涌现出的由村民自愿联合举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有的由村委出面牵头组织土地流转、发展的非农产业和环农产业、服务产业、旅游产业等等,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类型:

(一)土地统一经营型。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经过严格审查批准,对农民的承包地采取货币置换方式,收归村集体进行统一规划,集约化经营。与此同时,随着经营体制的变革,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在集体领导下赚取劳动工资报酬,村集体通过土地经营取得收益。壮大集体经济,如浙江宁波湾底村,通过这种形式,将全村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建成高效农业区、精品蔬菜种植区、观光旅游农业区(包括名优果园、花卉园等)、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业区。通过经营体制的变革,村集体成了产业经营的主体,为集体经济壮大提供了平台,该村已成为全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二)产权经营型。即通过对资源、资产使用权的合理流动,将拥有所有权的资源拍卖、租赁给企业,收取拍卖费用和租赁费用,再从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滚动开发,再进行拍卖或者租赁。如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马岙镇马岙村利用荒山资源,与旅游企业合资发展观光农业,村级每年收取资源使用费;浙江**市安阳街道??桥村把旧村改造后退出的宅基地建成商业门面出租,村集体年实现收入30万元。

(三)产业龙头型。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围绕本地农业特色及优势,组建专业公司、加工企业及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中介组织,采取“公司+农户”、“协会+农户”的形式,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帮助农民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情,以有偿服务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

(四)资源开发型。即发挥地区特色和资源优势,通过合理开发运作,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激活村集体经济活力。如杭州余杭紫荆村利用竹子优势,开发苦竹林面积8000多亩,制作的各类笛、箫乐器远销海外,村集体年收入80多万元。

(五)股份合作型。即将原村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人,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如浙江台州淑江区下陈街道下陈村,将农户耕地入股量化兴办农业绿色园区,建设农贸市场,社员取得分红,集体经营取得集体收入。

五、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几点建议

(一)坚持因地制宜,拓展集体经济增长空间。

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综合考虑各个村的资源,基础条件和区位优势,坚持差异化经营道路,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中之重。一是利用好存量资源,走资源经营之路。闲置的养殖场、闲置学校、集体的水面、山林,集体的存量土地,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大家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把它们盘活,可以以资产入股的形式和企业能人开展合作,共同办一些养殖项目、加工项目和基地、实体产业项目,实现集体资产的效益最大化。千万不要嫌麻烦,图省事一次性租出去了事。二是县城近郊,公路沿线等一些具有区位优势的村集体要开拓视野,大力发展商贸流通、社区服务等新型产业,通过提供组织服务、管理服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还可以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商业地产,赚取租金收入,还可以顺应社会需求,发展养老服务、学前教育等产业,多轮驱动壮大集体经济。三是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的村庄可以利用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开发农事游、风光游、农家乐等乡村生态旅游项目,村集体通过参与景区管理、景区服务取得集体经济收入。如牛寺乡西峪、上峪、王泉等村,可以利用其历史古道和新修西汤水库的优势,开展古村民居、库区垂钓、民俗民风等一系列旅游项目,和走马岭景区连成一体,形成一条月月有活动,村村有项目的旅游线路;故县镇徐村可以依托大儒王通,名相吴碘的历史人文优势,打造以儒学文化为代表的文化旅游区;册村镇可以依托皇后泉、后沟等景点延伸扩展,打造沿圪芦河文化旅游景区。四是结合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实施,适应消费新需求。由村两委牵头,组建一批服务三农的经济组织,如农机专业服务社,农技专业服务社等,通过提供服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五是巩固好已经建成的集体经济增收项目,使这些产业项目能够为集体经济壮大做出应有的贡献。此外,实现集体经济增收的路径还有很多,希望大家群策群力,开拓出更多的集体经济壮大发展新路子。

(二)做好前期规划设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大家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发展集体经济,选择一个好的项目非常关键。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做好市场调研,真正搞清楚市场需要什么,市场的前景怎么样;二是要做好项目实施条件的论证,看一看我们这个地方有没有生产原料、有没有生产技术、有没有建设材料,气候条件是不是合适等等;三是要确定好项目建设的规模,然后根据生产规模设计好项目的建设内容,确定好建设工艺和生产工艺;四是要根据建设内容算一算投资需要多少,所需资金从哪些渠道可以落实;五要算一算投入产出帐,也就是项目建成后能不能挣钱,能够挣多少,多少年可以收回投资。项目规划设计过程中涉及好多专业方面的事情,必要的时候应该让专业技术人员来把把关。

(三)强化管理,提升集体经济发展质量。

一是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在资产评估、产权登记的基础上,对集体资产的占有,经营及日常管理作出明确规定,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二是强化民主监督,实行民主理财、定期公开账目,接受群众监督。杜绝账目不清、贪占挪用、滥支管花问题的发生;三是转变经营机制,参照规范企业科学设置岗位,做好定员定岗,细化生产分工,避免人浮于事、出工不出力等大锅饭现象的发生,切实提高生产效率。

第7篇: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研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朗霞街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希望给予同行以帮助。

关键词:经济发展;旅游特色;土地

引言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保障村级组织有效运转、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坚强支柱。为全面把握朗霞街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研究提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措施,我们专门成立了由农经办、审计所、财政所等相关人员组成的调研小组,对部分村进行了深入调研,初步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朗霞街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朗霞街道下辖13个行政村,2010年常住人口42409人、外来人口36961人,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815元。

1、村级集体收入情况。2010年村级集体总收入3606万元,其中土地征用补偿收入495万元、专项应付款794万元、村级集体可用收入2317万元。村级集体可用收入中房屋租赁、农贸市场管理等经营收入495万元,占21%,其中2006年到2010年修建的新新废旧市场、赵家农贸市场、干

家路标准厂房等8个项目,年租金达到90万元;农田承包、土地使用费等发包上交收入120万元,占5%;利息收益、土地出让等投资收益94万元,占4%;办公经费、村道建设、环境整治、各类创建、党员培训等补助收入806万元,占35%;企业捐赠、资产处理、费用收取等其他收入801万元,占35%。

2、村级集体支出情况。2010年村级集体支出3494万元,其中租赁成本、服务成本等经营支出66万元,占2%;干部报酬、办公经费、维修折旧等管理费429万元,占12%;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老年补助等社会福利支出1059万元,占30%;农田水利、农业服务等农业发展支出269万元,占8%;购买建设固定资产支出889万元,占25%;土地征用费支出477万元,占14%;交际、招待等其他支出305万元,占9%。

二、朗霞街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狭窄。2006年到2010年五年村级集体可用收入总计10524万元,其中上级补助为3290万元,占可用收入的31%;村级投资运行、经营发包等收入占69%。2010年村级集体可用收入2316万元,其中补助收入806万元,占可用收入的35%;村级投资运行、经营发包等收入占65%。村集体经济主要来源于村级集体房屋租赁收入、村级集体土地发包收入、废弃山塘转让收入及村企结对企业捐赠收入。不少村村级集体土地、山塘等资源缺少,村级集体房屋等资产缺乏,企业捐赠不多,收入渠道狭窄,导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滞缓。2006年到2010年,除上级补助收入、征迁补偿和专项应付款外,其中3个村年均收入在40—60万元

之间, 其中2个村年均收入在40万元以下。

2、村级集体经济支出不断上升。2010年与2006年相比,朗霞街道村级集体经济支出快速增长。2010年总支出3493万元,比2006年增长54%;经营支出66万元,比2006年增长40%;管理费支出429万元,比2006年增长19%;社会福利支出1059万元,比2006年增长69%;农业支出269万元,比2006年增长46%;固定资产支出889万元,比2006年增长65%。增长比例最大是社会福利支出,其中文化教育费支出82万元,比2006年增长74%;财产、养老保险费支出47万元,比2006年增长96%;老年社员补助费支出81万元,比2006年增长11%;村庄环境保洁等村政建设支出342万元,比2006年增长76%。

3、村级集体经济差距逐步拉大。除上级补助外,2006年到2010年五年内,13个行政村中,年均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4个,年均收入50万元到100万元的村5个,年均收入50万元以下村的4个。村与村之间呈现发展不平衡, 2010年杨家村集体经济收入455万元,天中村集体经济收入78万元,占杨家村的17%;赵家村100万元,占杨家村的22%;西墟村109万元,占杨家村的24%。除上级补助外,2010年杨家村集体经济收入423万元,天中村28万元,占杨家村的7%;赵家村55万元,占杨家村的13%;西墟村33万元,占杨家村的8%。

三、朗霞街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1、拓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拓宽收入渠道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首要任务。要着眼当前园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工业商贸产业蓬勃发展,

外来人口迅速增加等发展形势,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一要发挥产业优势。充分发挥裘皮产业发展优势,加快裘皮加工、销售租赁等市场建设。要建造村级标准厂房,建设农村小企业孵化基地,增加村级集体资产。相关村要大力创建宁波AAAA级旅游特色村,加快建设步行街商铺,积极发展旅游特色产业。二要利用资产优势。要利用原自然村的老办公室、旧学校等集体资产,进行改造开发,有效盘活。要加大农贸市场修缮改造力度,进一步提升各村农贸市场发展水平。三要依托资源优势。要利用废弃山塘,进行开发建设。要利用矿山、墓园、杂地等资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要对分散零星的小自然村进行宅基地整理,有效盘活集体土地。利用河塘水面、集体土地等资源进行发包,增加发包收入。面向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等人力资源,建设民工公寓,发展三产服务业。

2、加大村级集体经济扶持力度。加大扶持力度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关键之举。要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等有效手段,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工作。一是加强项目扶持。要加大对杨家拼貂市场、西墟标准厂房、天华步行街店铺、干家路裘皮街商务楼等9只项目的扶持力度,提供启动资金,推动总投资1600万元的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待项目投产运行后,预计每年可新增租赁收入200多万元。二是加强政策扶持。要落实村级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用地指标要对村级集体进行适当倾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土地。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城镇土地使用税返还机制,建议城镇土地使用税市得部分中按每平方米1元返还给村,朗霞街道13个村城镇建设用地250多万平方米,每个村每年新增19万元。同时,建议对村级工程建设多征的有关税费以基础设施建设补助的方式返还给村。

结论

综上所述,要解决村级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就需要拓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同时需要加大村级集体经济扶持力度。

参考文献

[1]陈志平,集体经济抗击全球金融危机的重中之重[J].中国集体经济,2009,

4[2]孔德超,新农村建设必须培育合作组织、壮大集体经济[J].黑龙江史志,2008, 6.

第8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研工作

汇报材料

(2018年1月17日)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保障村级组织有效运转、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坚强支柱,现就我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地处####,总面积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906.6亩,下辖38个行政村,2017年常住人口27669人,农民人均纯年收入元左右。

至2017年11月底,所辖#个村集体经济全部实现破零,其中村集体收入10万以上的村个,分别是:村、村、村、村;收入在5-10万的村1个,村;1-5万元的10个,分别是:村;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7个,分别是: 。

二、存在问题

1.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狭窄,对厂矿企业依赖性较大。2017年村级集体收入万元,村集体经济主要来源于村级集体土地发包收入、转让收入、征迁补偿、村级集体房屋和公共设施资源租赁收入及一些专项补偿款,这些收入总计万元,占到总收入的%。各类厂矿企业支付的补偿、租赁费用、补贴等费用总计万元,占到总收入的%。不少村村级集体土地等资源缺少,村级集体房屋和公共设施等资产缺乏,收入渠道狭窄,导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滞缓,现有的集体收入对企业的依赖性很大。

2.村级集体经济支出不断上升。

各村文化教育费支出、养老、村庄环境保洁、村里文化活动经费等社会福利支出和村政管理建设费用逐年上升。

3.村级集体经济差距较大。38个行政村中,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个,年均收入50万元到100万元的村个,年均收入1万元以下村的7个。村与村之间呈现发展不平衡。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拓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

拓宽收入渠道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首要任务。要立足当前实际,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乡村特色旅游、交通运输等服务业,拓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一要发挥区位优势。充分发挥#####镇距县城中心较近、交通便利的发展优势,建设大型农贸市场,进一步提升各村农贸市场发展水平,形成产业链。二要发展特色农业、种植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完善苹果基地、核桃基地、大棚蔬菜基地,计划今年完成入园道路1500米的绿化工程和停车场、卫生间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有限公司小杂粮加工基地,占地面积3970平方米,总投资约###万元,集休闲观光、乡村旅游、餐饮娱乐、趣味体验、精品加工为一体。三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打造“全域旅游”大格局,整合现有资源,以“美丽乡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为示范点,大力创建旅游特色村,积极发展旅游特色产业。四要利用资产优势。要利用原自然村的老办公室、旧学校等集体资产,进行改造开发,有效盘活。五要依托资源优势。对分散零星的小自然村废弃宅基地进行整理,有效盘活集体土地,利用集体土地等资源进行发包,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2.加大村级集体经济扶持力度。加大扶持力度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关键之举。要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等有效手段,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工作。一是加强项目扶持。加大对我镇钙产业循环园区建设、光伏领跑者计划等项目的扶持力度。二是加强政策扶持。落实村级集体建设用地,将建设用地指标对村级集体进行适当倾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土地。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议对村级工程建设多征的有关税费以基础设施建设补助的方式返还给村。

第9篇:××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调研

××镇农业服务中心

根据市农办的要求,我们对全镇16个行政村采取听、问、看、查等方式,逐村进行摸底调研,近年来,各村千方百计引导农民增加收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基层组织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步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各项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总体看来,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普遍偏弱,发展步伐滞后,历史债务负担沉重,产业结构调整不快,如何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增育集体经济,发展后劲,全面推进我镇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是摆在党委、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我镇村级集体经济的现状

(一)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情况,我镇共有16个行政村,总人口45487人,耕地面积48965亩,从2009农村经济收益分配年报资料看,全镇村级集体收入225.41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2.75万元,发包上交收入41万元,投资收益0.32万元,财政转移支付162.1万元,其他收入19.24万元。

(二)村级支出情况,2009年合计支出283.43万元,其中,管理费用181.61万元(干部报酬141.03万元,办公经费17.58万元,报刊费4.9万元),其他支出101.82万元。

(三)村级债务情况,2009年末债务余额871.8万元,其中,产业结构调整54.45万元,兴办公益事业427.55万元,垫缴税费款59.07

万元,欠干部报酬213.33万元,债务利息1.2万,重点工程及园区建设64.6万元,其他51.6万元。

二、我镇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村级集体经济是村级组织运转和农村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发达的集体经济才能更好地扶持家庭经营及个体经济的发展,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发达的集体经济,才能大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强大的集体经济,也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把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放到战略高度来认识,牢固树立以经济为中心的思想,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狠抓落实,不断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二)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落实奖励措施,尤其在高效农业发展上享受优惠政策,一方面动员本镇在外能人张小泉返乡创业,投资300万元种植200亩葡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另一方面引进昆山老板张连学到我镇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签订500亩基地,着力培育名优花卉。全镇发展高效农业近8000亩。

(三)建立新增税收分享政策。村级在村内或在城镇工业园区,发展民营经济,创办工商企业,新增工商税收,可按地方收益部分一定比例给予奖励,用于补充村级收入的缺口,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着力改变引进企业越多,村级负担越重的局面,从而调动村级在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上的积极性。

三、制约和阻碍我镇村级经济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制约因素

(1)村级集体积累困难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原因,村级集体积累是农村集体经济生产和服务的物质基础,是不断增强农业投入和进行公益事业建设的重要保证。

(2)发展环境的差异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观念陈旧。

(3)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观原因,对发展村级经济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部分村干部怕麻烦受气,不用心,农民群众对村组织发展集体经济不放心,对集体丧失信心,甚至只要权益,不要义务,不愿出钱出力,不闻不问的现象,这些思想认识的上差异性,严重制约了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存在问题

(1)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单一,数量小。据调查在各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中,其中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村集体经营收入只有一个村收入余额0.14万元,村级集体经济缺乏后劲和活力。

(2)村干部改革意识、市场意识、发展意识还不够。解放思想仍停留在形式上,少数干部思想观念陈旧,还习惯于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思维定式,对农村基层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缺少研究,有的存在“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的消极思想,缺少发展的后劲动力,更有的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知难而进,通于开拓的精神。

(3)村干部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村班子比较弱,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阶段,促进农业生产的提高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己经不只是劳动力、土地数量或存量的增加,而是劳动者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劳动者素质越高,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越强,相应地对村干部的管理水平也就越高。目前,部分村班子无法在产业结构调整上提出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在引导村办企业进入市场,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加集体收入等问题上,点子少,方法措施不多。

(4)钢性支出逐年攀升,村级组织债务沉重,给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债务形成的原因较多,新农村建设,农田设施,大环境整治等方面的钢性支出逐年增加。

四、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措施及建议

(一)加强引导,充分发挥村干部的主体作用

一是要增强发展信心。一方面,要通过教育广大村干部,使他们认识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大意义,看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光明前景,从而增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信心。另一方面,要引导村干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转变发展思路,结合各村的实际,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二是要选好配强村班子。把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得硬、工作上有本事、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各类人才选进村级领导班子,尤其是要配强村党支部书记。要充分发挥好到村任职的"第一书记"和选聘到村任职大学生的作用,使村级班子结构更为优化。

三是要加强领导能力培养。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经济、股份合作、企业经营管理、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等知识以及农村适用技术、技

能的培训,增强村组干部在新形势下需要具备的各种能力素质。

四是要加强后备能力培养。把党员培养成致富经营能手,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把优秀的党员干部作为村干部的培养对象。同时要做好在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专业协会负责人、致富能手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不断为村级集体补充新鲜力和血液。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二)因地制宜,找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制定好村级发展的中远期规划。同时,镇党委、政府要抓好指导,整合资源,落实好帮扶工作,增强村级组织的造血功能。

一是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共同体,建立“公司加农户”式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体制。农业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可向村集体经济组织租赁或承包所需用地。要出台优惠奖励政策鼓励个私企业发展,特别是制定好税返村政策和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增强发展个私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无工业基础的村,要想方设法建立以村民小组为基础、村两委为龙头的生产经营组织网络,集聚闲散劳力,发展来料加工。

二是大力发展效益农业。要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农业,扩大种、养殖基地规模,重点发展有市场前景的农副产品,一个村打造一个品种、一个品牌,形成资源优势,提高土地经营效益。

三是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对区位优势明显的村要抓住小城镇建设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利用土地资源,适量进行固定资产投入,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拓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三)要加强管理。一要制定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方法,盘活现有资产,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二要加强村级债仅债务清理。三要进一步完善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继续深化和完善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制,切实履行村务公开制度。

(四)建议

1、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重点帮助薄弱村尽快增强“造血”功能,使其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不断壮大。

2、优化环境,财政应从支农资金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的周转金,金融部门应安排一定的贷款扶持发展集体经济,在税收工商管理上对新办的集体企业和各种经营项目政策从优给予方便。

二0一0年十月

上一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目标下一篇: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