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到企业调研报告

2024-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到企业调研报告(通用8篇)

教师到企业调研报告 篇1

信息系

摘要:为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根据专业建设要求,为了加快建设一支适应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和实践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能力素质结构,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使教师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扎实工作,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操作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工作过程和职业标准,加快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我校在2011年暑假组织信息系艺术设计教研室部分专业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广告业对于实践技能的要求不亚于其他任何行业,因此传统的纸上谈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和行业对于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学生的严厉要求,因此2011年暑假根据信息系安排和个人申请,我在南通贝斯特广告传媒有限公司深入企业锻炼,这次实践让我收获颇丰。现总结如下:

实践目的:熟悉公司的运作流程,体验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获得相关专业工作经历。了解企业结构和相关岗位;了解相关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能力知识需求;了解职业道德要求;了解岗位工作规范。收集与专业教学有关的项目任务,考虑与课程教学改革有关的问题,对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建议。实践时间:2011年7月10日到2011年8月25日

实践地点:南通市鸿运装饰城

实践单位和部门:南通贝斯特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实践收获:南通贝斯特广告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广告策划、设计、制作、发布于一体的综合型广告企业,公司为南通市广告协会会员单位。公司专业从事企业形象策划、活动策划、DM报刊杂志、户外大牌等设计、发布服务,公司拥有一支素质过硬、专业全面的广告服务团队,以出色的创意、执行能力,快捷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客户创造了巨大的广告效益。服务的客户包括鸿运装饰城、全友傢俬、步步高手机、王老吉、银鹭八宝粥、苏宁电器、国美电器、中粮集团„„南通贝斯特广告公司属于典型本土小公司:小规模,但是业务很多。公司主要有形象策划、企业推广、样本设计、卖场设计、喷绘广告设计、写真广告设计等几部分业务组成。

在我实践期间,公司员工稳定在10人左右,同时服务的广告客户很多。公

司效益良好,处于稳步上升时期。公司内部设置合理,公司总经理负责整个公司的统筹与管理;下设业务部、设计部、制作部、以及安装部等。因为公司规模不大,内部员工可以灵活的交叉运作,我也得以参与了数个客户的文案、创意、客服等方面的开发和交流,获得很多难得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实践期间我主要负责公司设计部的日常工作,参与了步步高手机南通区域推广方案、全友傢俬周年营销方案等项目的策划、设计及推广。同时参与了公司新员工招聘、入职及培训任务。

通过本次实践,我总结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或是广告从业者,我们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第一、扎实美学基础,要想从事设计这个职业,必须先学会发觉美的东西,眼光的提升再来进一步解决表现的方式。学校的基础教育基本上让想从事设计的人了解多元化的表现方式,也大大提升想学设计的人的造型能力,但是就是学校的优等生往往也不能很好的完成一件另人满意的作品,这就取决于经验的磨练。第二、社会经验积累,往往刚出道的设计师,内心充满憧憬,但是往往有机会上岗操作时又满脑空白,一点思绪都没有,或则表现的方式只往新、奇、怪的方向走,但是客户却不认可,纠其原因在于设计的量少、表现方式有限、不是最有效的、跟客户沟通少难以全面理解客户所要的、最可怕的是一味追求形式感跟市场脱离,这就需要反思、分析、积累经验。

第三、激发创意思维,客户是上帝,往往几年时间的磨练使得一些设计师摸索出一套对付客户的有效方法,这就是我们俗称的套路模式,不过有上进的设计师此时已经不能再满足自己的狭小圈子,不论是证明自己还是让更大的客户眼前一亮,只能不断的激发自己的灵感和创意,这其实只是成为优秀设计师的开始阶段。多多磨练自己的创意与市场尽快融合,这样让创意在经验中成长,从而丰富自己、活跃自己的思维。激发创意的最好方法就是行动起来。

第四、寻求个性再现,惟命是从的设计师是没有个性的。要想成就优秀的设计师就必须在自己的作品中流露出一种个性,不论是张扬的、含蓄的、色彩绚丽的等等,都是个性的表现方式,这就是设计师的标新立异的开始,与众不同必会让你的作品在别人眼前产生亮点,让别人发觉你的作品,承认你的价值。这样子你的设计师道路刚刚入门。

第五、创造完美价值好的设计师必须学会创造价值,这种价值一方面是自身的价值,不要永远做一些基础工作,必须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想问题。这时的设计师就应该学会玩材料、效果,在客户充分信任下支配成本费用,这时的作品应该是一种玩的心境,在心情完全放松的前提下你会发现你的作品的随意性和超脱性,并且在市场上赞声迭起。

第六、提升综合能力,设计的过程往往到达一定的时期就会有新的瓶颈出现,这就需要更多的知识来突破自己。知识的积累必须在理性的吸收新的知识和文化,千万不要排除任何一种极端文化(如宗教、迷信、艳情、市井等等),往往通过设计师的理性理解转换成的设计语会把其优点提炼成艺术符号。建议多读杂书、研习艺术理论,理性的分析,要知道任何一种文化的纯在都有它的道理。第七、策划先于设计,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其良好的设计基础和丰富的学识是不够的,必须学会合理调度、运用各种元素,这样就必须在设计之前先预估设计的结果,包括市场的反响、效益、连带关系、后续进展等。好的设计师必须能驾驭市场、引导市场、开发市场,这样就必须要很好的策划思想为前提,并且在市场的运做中调整策划方向,使得设计出来的作品对于客户是最有效的营销武器,帮客户赚钱才是硬道理。

第八、掌握时代技术,设计的行业是最时尚的行业,它融合目前全世界最精端的设备和软件,集合全世界最新的信息科技,在这网络高速发达的社会,其任何对设计有关的技术、设备、信息都必须了解善用,运用最有效的武器装备自己,集中最新的信息丰富自己,跟紧时代变幻步伐,使自己立于不败。

第九、证明自己能力,在自己羽翼逐渐丰满起来的时候,就应当证明自己的真正实力,多参加一些大型的策划、设计项目,多参加一些国内国际比赛,多与行内精英交流,多用别人的作品反思自己的不足,与高手过招,往往更能知道自己的弱点,这个时候的目标就是超越自己。

教师到企业调研报告 篇2

关键词:中职教师,企业实践,进修难点

0 引言

培养具有较强实操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根本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与专业教师自身的实践教学水平及综合能力息息相关。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是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当前, 中职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普遍还有待提高。而采用校企合作, 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 拓展引进教师渠道, 聘请兼职教师等方式, 努力培养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队伍对推动学校快速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这支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能为学校带来很多实践培训的新创意和丰富的市场信息。

1 中职院校教师轮训的现状分析

当前, 中职院校的在职教师到企业实践进修的比例非常低, 且进展举步维艰, 追溯其原因主要有:

1.1 相关规定尚不完善

目前尚没有教师到企业实践进修的制度保证, 也就是没有对其实践的要求、内容、形式以及组织管理等相关工作制订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没有予以制度化。

1.2 教师轮训方案的缺失

目前中职院校尚未形成专业化的教师轮训机制, 致使人员难以调配, 大部分教师因无人替班而无法参与实训课程。中职院校由于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不及高职高专院校, 师资建设始终是薄弱环节, 逐渐与不断增加的生源相互矛盾。由于职业教育的专业性较强, 教师的在职进修、实践, 经常因为缺乏代课教师而难以进行。如果增加代课老师又会出现实践进修结束后师资过剩的情况。表面上看是由于教师匮乏引起的, 但笔者认为, 这并非症候所在。而缺乏科学的专业教师学年 (学期) 轮训方案才是真正的原因。

1.3 缺少合理的实践计划

当培训没有真正成为教师的需要时, 再好的设计也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实训也就事倍功半。教师实训若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计划, 极易在实践过程中步入歧途, 最终造成实训与现实需求脱节。目前, 大多数中职教师到企业中顶岗实训往往迫于教育形势而不得不“走过场”, 真正参与一线生产活动的教师非常少, 而大部分教师均是打着参观学习的旗号应付差事。最终结果当然是大部分教师不能按计划履行实践任务, 很难达到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目的, 实践停留在浅层次的目标。正是由于缺乏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周密计划, 实践方案也缺少教师的主动、个性化参与, 使教师对进企业实践缺乏目的性, 很难保证实践的有效开展。

1.4 缺乏紧密的校企合作机制

学校与企业的供需对接不畅通, 导致企业不愿意主动提供技术岗位为教师的实习与培训提供支持, 当然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在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制度, 积极探索更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但在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中, 教师对企业的技术和创新支持与企业对教师实践岗位的提供难以形成平衡状态。

1.5 设计类专业的特殊性

一般而言设计行业的每个项目历时都需要1个月以上, 例如服装项目是需要一个季度才能了解到完整的项目开发全过程, 而且设计师与企业要有一个月的磨合期, 磨合期刚过实践进修也就结束, 因此这样的实践期间教师所学到的内容不多, 后续客户所需要的设计调整接触不到, 而这个环节确实是设计中的关键。

1.6 教师自身意识欠缺

作为奋斗在一线的中职教师, 工作成绩取决于其本身的责任感, 有责任感就会有责任心, 有责任感就会把工作做好、做扎实, 并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但是由于目前国内尚未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职校教师培养机制, 关于中职教师任职资格、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制度也尚未健全, 导致中职教师专业水平良莠不齐, 有的教师不能充分理解职业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也意识不到自身的专业水平对于学生能力的引导作用;有的教师知识结构陈旧, 缺乏创新理念和自我提升的意识, 仅凭一纸文凭高枕无忧, 不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以致明显落后于现代教育体制;有的教师对到企业中顶岗实训的意义理解片面, 认为到企业实践更重要的不是提高技能, 而是改变思维方式, 了解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企业的文化、对员工职业道德的要求等就可以了, 没有必要安排那么长的时间参与实践。

1.7 待遇问题

今天教师的定位和内涵已不同往昔。对很多教师来说, 教书只是一份养家糊口的职业。虽然国家出台了政策以提高教师待遇, 但在许多地方仍难以实现。当前教师队伍体量超大、知识对人生命运影响有限, 以及现行教育体制下, 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失控, 使教师这个职业很难维持知识引领者的地位。在这种状况下, 若人们依旧把更多的社会道德担当寄托于教师身上, 无疑是漠视了现实。虽然教师依旧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却也只是一份职业而已。当人们依旧把社会道德模范这样宏大高尚的责任加之于教师身上, 无疑使教师不仅承担了生活负担, 而且也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担。

2 解决策略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在校内成立专业教师工作室更适合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实践和进修。其实成立专业工作室在高校中已是非常普遍, 例如广州美术学院的“集美公司”早期就是一个教师的设计工作室, 华农的“黑天工作室”等都是成功案例。笔者结合现实条件总结分析了成立设计工作室的优势:

(1) 专业工作室是教师大胆尝试的产学研基地, 这些工作室包括了项目承接、教学实践、参赛培训等功能, 为教师提供从理论到实践, 再从实践到理论, 以达到一次次产生质的飞跃的理想平台。

(2) 设计与市场的链接相当的紧密, 在校的教师能接到市场项目的不在少数, 而我们的学生正需要这些实际项目的实习训练, 这样的资源完全可以对接, 达到以点带面, 促进教学发展。使学生尽早与社会接轨, 累积工作经验, 为毕业后顺利就业奠定基础;也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设计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形成企业与学校人才培养的互动机制,

(3) 专业工作室在硬件方面投资少, 部分资源可与实训室共享。软件方面学生可通过面试筛选完成设计的技术要求。需要非常专业和前端的设计资料, 包括书籍、杂志、以及最重要的实际案例, 这些在工作室的运作中会慢慢积累, 成为学生的专业资料库, 为学生提供及时对口的专业资讯。

(4) 工作室可以教师的不同特长而建立, 形成专业的细化发展, 例如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其实包括两个方向, 即服装设计和服装工程。非常少的学生能做到这两个方向都很优秀, 而这两个方向的市场需求也是旗鼓相当, 因此可以利用工作室的侧重倾向将学生培养得更专、更细、更对口。

(5) 免去了教师下企业的磨合期, 同时也避免了教师实践进修时间的长短与教学任务多少之间的矛盾, 也可为学校节省部分费用。

(6) 工作室能让教师与学生更有归属感, 教师在工作室里可以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 进入工作室的学生要经过工作室教师的面试, 进入工作室的学生持有学习证书, 且有优先参赛的机会, 这些规定都可以让学生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实习机会, 同时也能体验紧张而且真实的面试过程。这将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竞争力和危机感, 从而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也更有利于教学、培训工作的开展。

(7)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如果学校能建立奖励制度给予适当的奖励, 鼓励教师主动承接市场项目, 教师将由被动的实践学习转变为主动寻求学习实践的机会。同时教师如果有学生团队配合协调, 就可以承接实际项目, 在此过程中还能训练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更贴近实际公司的运作。

(8)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经济效益看:前期主要是投资探索阶段, 可能会出现各种情况, 经济效益可能很小甚至不可预料;中期逐步走上正轨, 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将实现一定的利润, 基本满足自身发展及小规模活动经费等需要;而到后期, 以专业公司的形式向前发展, 实现新的飞跃, 将能给学校创造较大经济效益。从社会效益看:通过各专业工作室的实践培训, 真正为社会提供有较强实操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适应市场需求, 这将大大提高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知名度, 将吸引更多的学子慕名而来。到那时, 学校将是名利双收, 专业工作室将成为学校发展的推进器, 而真正实现培养有较强实操能力的实用型人才的奋斗目标也指日可待。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教师能承接项目为何不直接在课堂上以项目教学的方式操作呢?原因有如下几点:

(1) 没有学校的制度保障, 容易被认为是“利用学生赚钱”; (2) 承接项目的收入分配方式没有予以制度合法化; (3) 未能合理、有效地使用学校的现有资源。

因此, 建立专业工作室是以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为原则, 且有预期发展计划地将学习型工作室逐步转变为实践型工作室, 形成具有较强凝聚力的团队。可以由教师依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向学校申报, 学校需建立申报资料审核的要求与细则。工作室所承接的项目按税点上交学校, 其余部分由工作室教师按学生工作比例分配, 其中包括教师费用以及工作室运作经费。学校以工作室扣税的多少对工作室进行奖励, 扣税越多奖励越多。每学年工作室需要进行年度总结、推出作品集和作品展, 以提高工作室知名度, 同时也有利于积累丰富的教学实训资源。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在当前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中职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中顶岗实践虽然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策略,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师的实训经验, 但这种培养方式形式单一, 对于中职院校来说成本较高, 而且校企之间合作关系不稳定, 笔者建议中职院校应该基于本校现实条件成立专业工作室, 使得教师培训与市场形势挂钩, 以密切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 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岗位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袁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J].机械职业教育, 2007 (02) .

[2]杜孝楠.浅谈中职教育的教学改革[J].价值工程, 2010 (18) .

教师到企业调研报告 篇3

报告显示,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有3433名教师有职业内流动的经历,占总样本的58.19%。其中,87.27%的农村教师有职业内流动的经历。报告将教师流动方向分为“以向上为目的”的正向流动、“以向下为目的”的逆向流动和平行流动三类。报告显示,流动到比原来学校教学质量好的学校或者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入到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正向流动教师,占参与过流动的农村教师总数的80.36%。逆向流动与平行流动比例相当,都在10%左右。

报告显示,农村教师的流动多是从村屯流向乡镇、从乡镇流向县城、从县城流向更大的城市。农村教师群体的流动规模较大,流动方向以正向为主。从流动教师的年龄结构来看,78.47%的农村教师在21岁至35岁期间离开原来工作的岗位,参与教师职业内流动。其中,年龄在26岁至30岁的教师人数最多,占33.45%。

调查还发现,个人、社会、政策、经济、家庭等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对农村教师的流动产生一定影响。当前,因为家庭因素而产生流动行为的农村教师比例最大;教育政策、物质待遇等方面的问题,都会影响农村教师流动的方向;对社会地位、职业发展空间的不满意容易引发农村教师的流动行为。

3-2青年教师到企业实习办法 篇4

青年教师到企业实习办法

(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

汤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青年教师到企业实习办法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06]11号)文件的精神为指导,特制定我校教师服务企业管理办法。

一、教师服务企业对象 全体专任教师

二、教师于服务企业内容

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有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服务义务。教师服务企业,一是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二是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三是学习所教专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应用于生产实践,么过来应用于自己所的专业,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三、教师服务企业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教师教师服务企业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张文波 副组长:张红卫

成员:肖玉海、索水明、冯建国、耿常亮、王伟、申翠娥、张宏刚、李波、王勇、郑慧军、刘亮。

四、教师服务企业组织形式及程序 1.各教研室将全年教师服务企业计划于每学年6月初将暑假和第一学期教师服务企业计划、于1月初将第二学期教师服务企业计划上报教科室。

2.拟下教师服务企业的教师填写申请表,申请表中要写明下教师服务企业的主要安排及具体内容,由学校进行审核批准。

3.教师服务企业期间,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实践单位有关制度和纪律,树立学校教师的良好形象。

4.教师服务企业结束后,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专业实训中体现出教师服务企业的成果,向教科室提交鉴定表、调研报告(5000字左右)。对教师服务企业的考核由分管领导负责,校办公室牵头协调各处室进行评定。主要依据是教师服务企业期间的工作业绩、调研报告。经学校有关考核领导小组进行考核合格后享受有关待遇。

5.教研室每年安排教师教师服务企业锻炼不少于5%的比例。时间可以安排在工作期间,也可安排在双休日、或假期进行。在教师服务企业时间每年一般安排4个月左右,教师服务企业尽可能安排在绍兴本地。

6.参加服务企业教师所在教研室,必须与教师及相关企业共同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教师服务企业期间的安全。

7.教师服务企业的情况,作为教师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和聘用的条件。

五、有关待遇

1.学校根据教学需要或专业调整需要选派教师在正常教学时间服务企业的教师(一般以学期为单位),教师工作量按照学校基本工作量计算发放结构工资。2.由于学校工作安排造成的教师短期内工作量不足,可以教师服务企业补足工作量。(一般为一个月以内)。

3.设立绩效考核,对于教师服务企业中获得突出成效的教师进行奖励。“突出成效”包括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并发挥重要作用、参与行业、企业科技研发并承担相应的工作、参与行业协会、相关主管部门的课题研究并承担相应工作,其他通过教师服务企业所获得的具有一定认可度的成果,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学校可按产生经济效益的情况给予重奖。

六、未尽事宜,由学校校长室讨论决定。

汤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带学生到企业实习总结报告 篇5

与时俱进,才不会落伍。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感受公司的文化和管理,体验工作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学会如何工作,理解父母的艰辛,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学院和系部要求在校学生到企业实习锻炼,这是领导的先见之明,十分必要、意义重大。我带领学生于2012年11月至12月,在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习锻炼。

在锻炼这段时间,我全身心投入工作和学习、融入车间管理团队,同时也牢记使命,努力充当好学校和企业联系人的角色,的确使我受益匪浅,收获如下:

一、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况

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宏明电子实业总公司模具中心,创业于1958年,2000年7月成都宏明双新精密模具零件有限责任公司成立,2007年9月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更名为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精密模具、精密零组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致力于以3C为核心领域的精密零组件的研发制造。

公司积极研究、吸收、开发新技术,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先后通过从瑞士、德国、美国等引进世界一流的CNC模具制造设备,采用CAD/CAM/CAE技术,应用并行设计与制造原理,积极推行高精度、高效率、高寿命模具的开发和研制。并引进一流的高速冲床,建立起五金冲压加工基地,引进精密注塑机、编带包装成型机、3D-MID加工系统以及全自动卷对卷连续性局部电镀生产线,可对带料及带料零件进行选镀及全镀,并具备精密零件振动镀及滚镀的能力,产品采用超声波清洗,编带包装。结合严密科学的过程控制以及企业ERP系统等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公司适应了精密零件大批量生产的需要,有效地满足了顾客的需求。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利用精密模具设计、制造的优势,带动精密零件集约化、产业化生产,公司已发展成为集精密模具、精密冲压零件、精密注塑及嵌塑零件、电镀生产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积极推行5S管理,以6σ质量品质为目标,坚持“精益求精,让顾客完全满意”的质量方针,重视质量体系建设,1997年12月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3月通过了QS9000质量体系认证,2006年6月通过了TS16949质量体系认证。

公司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精密冲压模具重点骨干企业”称号,被摩托罗拉公司评为“优秀供应商”,成都市“成长型科技型企业”、“国家火炬计划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骨干企业”、“2006成都工业企业五十强”,并多次获得国家优质模具奖和国家模协精模奖;公司的“电子模具及嵌塑封装类精密零件制造技术”2004被立项为国家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系统开发”被列入2004年全国电子信息推广应用项目计划;公司的产品被列入成都市“„三高‟模具及零件产业化火炬计划项目”;公司已成为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长期合作伙伴。

向着“争创以3C为核心领域的精密零组件国际一流制造商”的愿景,本着“引领精密潮流,e化快乐生活”的使命,我公司将不断进行自我改进,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竭诚与广大国内外客户携手合作、共创未来。

二、带学生参加实习的几点体会

通过这段时间对学生实习情况的观察和调研,我深刻认识到职业院校学生到企业顶岗锻炼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决定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这项工作的继续开展不仅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更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职业院校学生到企业参加实习是促进学生快速成长的途径,他们努力做完做好本责工作外,同时还精心的学习和研究与专业对口的设备。了解企业文化和行业动态;建议学校在该项工作的推进中要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要将该项工作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挂钩。校企共建产、学、研平台,共同培养技术应用型学生,是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赢”。

下厂实习使学生们大开眼界,因为一些在学校学习中无法看到的新原料、新产品、设备、器材和工艺流程,学生在工厂都能身临其境。通过下厂锻炼我看到了学生对知识和技术的渴望。许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通过跟生产现场面对面的接触,他们都能了解这些自动化设备的动作流程。更能明白在工厂里所有的一切都是为生产服务,而理论知识更是如此。在学习过程中,很多理论知识看似很没用,但是很多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还是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我们学校里面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并不脱节,这点学生们都深有体会。

同时,工厂员工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深深感染了学生,有意识的让学生知道:虽然工作压力大、条件艰苦的环境中,我们都应该保持积极工作、乐观向上的工作热情和善于总结、推陈出新、努力钻研的主人翁精神。这样学生回到学校后才知道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另外,公司对员工仪容仪表的要求也让学生大吃一惊,这样学生更能理解学校的要求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而会自觉的遵守学院的规章制度。

在实习中学生还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安全规程和安全事故通报,知道了有许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作业人员未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按章作业,工作责任人现场勘察不到位。通过学习,强化了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我也可以在以后教学工作中早早给学生做安全方面的教育,未雨绸谬。当然,实习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教学服务,市场在呼唤技能型人才,而工厂无疑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最佳场所。这次实习的时间不长,在工厂的经历也是管窥之见,但是我坚信只要学生能用心,不断努力,他们的实践能力一定会大幅提高。

三、结语

这次下厂锻炼虽已结束,时间也并不太长,但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却有重大的意义。它使我既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并锻炼提升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将对我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使我更加热爱自己的这个专业,也使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离一名合格的适应职业教育的专职教师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加强教学改革,密切联系实际,增加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的力度,积极争取进厂实习、培训的机会,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用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使自己成为一名更加优秀、教学能力过硬、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为高职教育贡献力量。

杨涛

王玉普到中国石化驻天津企业调研 篇6

2月1日~2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王玉普到中国石化驻天津企业调研,看望慰问一线干部员工、老同志、劳动模范和困难职工,代表党组向他们拜年,先后听取天津石油、销售华北公司、天津石化、四建公司工作汇报。王玉普要求驻天津企业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树立危机意识和强烈的市场意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全面进步。

在天津期间,王玉普一行会见了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双方对长期以来得到对方的支持和帮助,互致感谢。并研究讨论了中国石化驻天津企业未来的发展。

两天中,王玉普先后来到天津石油真理道加油站、天津石化、中沙石化中控室,为一线员工送上年货,走访慰问了销售华北分公司老同志姜淑华,天津石油老同志王祖民、困难党员张士玉,天津石化老同志李金锟、劳动模范赵燕、困难职工姚家红,四建公司老同志董洪斌、劳动模范胡道德、困难党员吕桂清。详细了解了一线员工、老同志、劳动模范、困难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代表党组向他们致以新春问候。

在听取四家企业工作汇报后,王玉普对各企业干部员工队伍精神面貌好、状态好、干劲足表示满意,对一年来大家努力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王玉普强调,要充分认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严峻形势,丢掉“三个幻想、三个不到位、三个习惯于”,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做到“五个带头”。要切实转变观念,强化改革创新,以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使命感,聚焦提质增效升级,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王玉普指出,销售企业是中国石化产业链的最终端,中国石化能不能取得较好效益,很大程度上要看销售。对销售企业来讲,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市场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天津石油和销售华北公司,必须树立危机意识和强烈的市场意识,主动迎接各种挑战,努力抢得市场先机。要多借鉴兄弟企业的好经验好做法,开动脑筋,开拓思维,创新营销模式、管理模式,打开工作新局面。王玉普说,要进一步激活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干部员工积极性。要坚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面对困难和挑战,发动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不要坐等总部、销售公司出政策,自身要主动探索、闯出路子,为销售公司深化改革提供经验。要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内涵发展、挖潜增效、统筹兼顾。

针对天津石化和四建公司,王玉普说,天津石化要进一步抓好安全环保。要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安全生产、清洁生产。要进一步抓好挖潜增效。要抢抓机遇、自我加压,持续对标先进,全面查找生产经营各环节存在的优化增效空间,深入挖掘炼化一体化整体创效潜力,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确保挖潜增效取得新成效。要进一步抓好结构调整。要围绕油品质量升级,坚持炼化一体化,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推进炼油结构调整和油品质量升级项目。四建公司切实抓好市场开拓。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进一步提高海外市场竞争力,在严控风险的同时,大力开拓海外市场。要切实发扬“铁军”精神,“铁军”要有铁的纪律、铁的规矩、铁的作风。要切实抓好安全质量管理,把抓安全质量作为企业的永恒主题,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教师到企业调研报告 篇7

研究的背景

为促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教育部下发系列相关文件, 加快建设一支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以就业为导向、突出技能培养和强化实践性教学要求的专业教师队伍。明确指出, 组织青年教师开展企业实践活动, 是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 是青年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也是职业院校深化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 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和机制。

但是, 在实施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过程中, 职业教育的行政主管部门、职业院校、实施企业和专业教师, 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和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阻力, 严重制约了教师到企业实践的高效开展。因此, 急需对职业院校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现实状况进行调研, 摸清实践中存在的障碍以及其形成原因, 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教师深入企业实践的协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意见。

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现状

通过对183所职业学校的近331名教师及省内51家大型骨干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及相关分析发现, 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教师的专业结构不合理; (2) 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 (3) 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 (4) 承担的教学任务繁重; (5) “双师型”教师非常紧缺。

1.企业实践的内容

到企业实践的教师要重点了解产业发展趋势、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等基本情况, 熟悉企业相关岗位 (工种) 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管理制度及企业文化等, 学习与所教专业相关生产领域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掌握主要岗位的操作技能, 结合实践探索改进教学方法和途径[1]。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也应定期到企业进行考察、开展调研, 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及其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不断改进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2]。

教师到企业实践实行“师带徒”模式, 企业要为每位教师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 (师傅) ;实践采取生产现场考察观摩、专题讲座、小组研讨、技能培训、上岗操作和演练、参与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等方式进行[1]。

2.我省职教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现状

经过调研, 基本上所有职业院校都明确要求教师应到企业实践, 大多数职业院校在问卷调查中明确积极支持, 部分院校部署了相关工作。但现实是缺少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工作积极性未调动起来, 只有少部分的教师参加了包括参观在内的所谓实践活动。

(1) 基本建立了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

国家教育部出台关于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相关制度后, 陕西省教育厅积极行动, 及时出台相关文件, 积极推动各地市职业院校启动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先后出台了有关文件, 要求各职业院校将工作落到实处。大部分职业院校制定了关于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规定, 部分学校还制定了教师企业实践考核办法。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已经成为考核和评估职业院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2) 职业院校采用各种形式推动教师到企业实践

目前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 主要有以下形式:①将教师企业实践和学生企业实习相结合。②教师在企业兼职。我省部分职业院校结合专业领域和特色, 加强与企业合作, 安排教师到企业兼职。③教师参与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和技改项目。④教师参加企业的专业技能培训。⑤教师赴企业生产现场实地考察。

3.我省职教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 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但是在实际执行中仍存在问题。一是教师自身认识不到位, 多数教师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二是大部分企业对此项工作不重视, 认为是负担, 态度不积极。同时, 职业院校基本没有配备专项经费来支持这项工作。

(1) 教师的积极性不高

虽然多数职业院校教师认识到深入企业实践的很有必要, 但是缺乏紧迫感, 尚没有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多数教师采取被动的态度、完成任务式的应付;还有教师到企业去主要是参观一下, 没有开展深入的了解和参与;也有教师与有关企业单位人员事先说好, 只在企业挂名实践, 请企业出具加盖公章的证明, 企业实践有名无实, 没有任何实际效果。

对教师进行的调研结果统计如图1、图2所示。

(2) 多数企业不欢迎

通过调查发现, 有51%以上的企业对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态度不太热情。接收职业教育教师来实践的企业, 相当多是鉴于个人友情或领导关系。不少企业跟来联系的教师明确表示:证明怎样写都行, 来看一看也行, 最好不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活动, 不要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对不熟悉的职业院校教师来实践, 多数企业基本持不欢迎态度, 认为此项工作与企业没有什么关系, 企业没有责任和义务。

对企业进行调研的结果统计如图3、图4所示。

职业学校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重要性

1.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职业院校教师通过走进企业, 能够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的生产组织、经营管理和产品开发等重要环节, 更加了解本行业、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在生产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相关知识的理解及实际应用, 提升教师的工程素养和操作技能。

2.深化校企合作的开展, 拓展合作深度广度和创新机制

通过开展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 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建立起一批专业对口的实习、实践和合作基地, 为职业院校的师生的校外实践活动提供平台, 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创新合作机制, 实现校企“双赢”。

教师企业实践难以落实的原因分析

通过分析走访调研、问卷调查、省内外对比、统计分析, 目前教师到企业实践困境的表象是教师积极性不高、企业不愿接受, 而根本原因在于缺失宏观激励政策和运行机制。

1.缺乏相应的政策及法律支持

(1) 缺乏约束企业行为的法律与监督机构

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对实施青年教师企业实践的企业没有约束力, 学校和企业均没有建立健全负责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 造成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计划组织、实施评价缺少统筹协调、监督和管理, 难以保证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有效实施, 不利于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 鼓励企业参与的政策缺失

虽然我国《职业教育法》规定了企业要联合职业院校开展员工和准员工的职业教育, 从事技术工种的职工必须先培训后上岗。然而, 《职业教育法》的适用范围限制, 企业主管部门的配套文件及实施细则的缺失, 企业参与青年教师企业实践与现实生产的矛盾, 鼓励政策的缺失等, 无法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3) 缺乏教师深入企业实践的经费渠道

教育主管部门、职业院校都能认识到通过教师企业实践, 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但是经费的不足或缺乏也是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工作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 职业院校也是无能为力。

(4) 教师社会实践工作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

目前, 职业院校都认识到青年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重要性, 但是相关制度并不完善, 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方面缺乏约束机制、激励政策和合理的评价标准。既没有对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活动进行质量监控, 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和量化评价标准, 仅凭企业实践报告简单评价, 无法达到企业实践的要求和目的。

2.多数企业存在多重顾虑

尽管职业院校对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兴趣极大, 但企业单位对教师到企业实践却都不大欢迎, 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怕商业机密泄露。对于实施青年教师企业实践, 往往优先遴选一些规模大、设备优、在行业领先的企业。但这些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高、保密要求高, 担心教师会把企业的商业秘密泄露出去, 影响企业生产和销售。

二是担心教师的安全。每个企业对安全工作都高度重视, 安全考核是一项重要指标。教师下企业实践, 企业负有管理职责, 若由于参加实践教师自身原因发生了不安全事件, 会给企业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带来巨大损失。

三是企业认为无义务。目前没有相关政府法规规定企业必须接收教师来企业实践, 这项工作对企业纯属额外工作, 可接收也可不接收,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四是企业认为无利润。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 从经济上不能为企业带来实质利益。实践教师既不能帮企业解决技术问题, 又不能作为员工为企业劳动, 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相反, 还会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秩序, 增加企业生产和管理成本。

3.学校方面也存在一定困难

目前, 职业院校之所以难以有效组织实施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开展, 有以下三个方面主要原因:

一是限于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较少, 选派教师去企业实践困难。目前我省大多数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数量不足, 要维持正常教学运行尚且有困难, 抽不出教师到企业实践。

二是学校运行经费困难不能落实。多数学校认为, 组织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需要给企业指导费和教师生活补贴, 学校没有此项经费来源。

三是此项工作开展的时间较短, 目前尚在尝试阶段, 还缺乏支持这项工作的一个良好外部环境。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 也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合作机构来推进教师企业实践工作的深入开展。

4.教师积极性不高

根据调研结果, 教师不积极参与企业实践活动, 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

(1) 企业现实与教师实践存在定位不同

由于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 因此目前企业不可能为教师实践而专门设立岗位。大部分教师都是利用带领学生实习的机会去企业参观学习, 而且在实践中教师并没有真正做到专业与岗位对口, 因而影响了教师企业实践的效果。

(2) 存在“惧怕”心理

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教师, 基本上都是大学毕业后赴职业院校从教, 有企业实践经验者很少。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熟悉, 但真正要应对企业生产实际工作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时普遍心中没底, 产生“惧怕”心理, 不愿意到企业实践。

(3) 存在“躲避”的想法

近几年来, 国家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虽然出台了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相关文件和规定, 但是缺少具有操作性强的政策和具体的措施。考虑到个人经济收入、家庭具体情况等, 有不少教师存在能“躲避”就“躲避”的想法。

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建议对策

根据以上对我省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现状的调查、原因分析, 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经验, 我们认为要推进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 并收到应有成效, 需要从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及教师几方面共同努力, 采取有效措施: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

当前, 要使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得以良性发展, 首要任务在于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为教师到企业实践提供相应的制度和经费保障。以法律形式规定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的保障制度, 以法律形式确保企业实践的经费。

2.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

良好工作机制的建立, 是确保此项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 建立健全“政府统筹协调, 学校企业共管, 其他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 要形成“纵向分级, 横向分层”的管理模式, 建立国家、省、县、学校、企业多方联动的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管理体系, 同时应明确界定各方的工作职责。

3.学校应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模式与教师实践管理机制

(1) 建立校企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的运行模式。充分利用职业院校和企业各自在设备、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 在技术合作、人员交流、产品研发等利益双赢点上寻求对接, 形成机制灵活、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校企合作运行模式。

(2) 形成良好的教师实践管理机制。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 职业院校是第一责任人, 要有计划、有针对性、有组织地安排好教师到企业实践活动, 可以和教师的评优、职称晋升等挂钩。职业院校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企业实践是自身工作需要, 把到企业实践变成主动行为, 努力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3) 建立稳定的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各职业院校应根据行业, 专业和岗位 (群) 特点建立相应的教师实践基地。这样, 不仅为教师企业实践活动提供充分的保证, 同时也可满足学生下企业顶岗实习需要。通过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的建设, 教师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和员工培训, 达到校企共赢的目的。

(4) 高度重视教师企业实践经费。职业院校应在每年的财务预算中都设有教师企业实践专项经费, 同时根据教师下企业实践活动的实施情况, 对积极推动企业实践活动的院系和在实践活动中做出成绩的教师进行奖励, 对参加实践的教师给予一定的补贴, 从而鼓励更多教师主动地参加企业实践活动。

(5) 健全完善教师企业实践考核体系。建立健全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考核体系, 对提高实践活动教学效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活动的考核, 一般由企业实践过程考核和操作技能测试两部分组成。

4.企业也应积极参与相关事务

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 是政府的事, 同时也是企业的事。企业应根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实际生产的要求, 与职业院校共同制订教师到企业实践计划。校企双方共同实施企业实践日常管理、实习指导及考核评定, 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不断增强此项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利用各职业教育集团的优势、行业背景和地区背景

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 加快建立行业性、区域性、综合性的职业教育集团, 不断加强对职业教育集团活动的支持和指导, 加强校企合作、产教结合, 在集团、行业或地区内部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 协助做好教师实践企业工作的开展。建立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和企业实践基地, 在建设学生实训基地的同时, 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工作和教师培训实践基地的建设。

摘要:文章通过对陕西省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现状进行调研, 分析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深层次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和教师深入企业实践的体制、机制建设的建议。本文对政府主管部门、宏观管理部门掌握相关情况, 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精神, 解决这一困扰我省及全国职业院校发展的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对策分析

参考文献

[1]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等三个管理办法 (教师厅) [2013]3号.

[2]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 (教职成[2006]11号) [R].

[3]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国发[2012]41号) [R].

[4]张巾帼.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J].2013, 2.

[5]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R].2011.

教师到企业调研报告 篇8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院校的重要教学环节,职业教育教师是组织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实践能力的传递者,教师的实践能力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就非常重要。顶岗锻炼环节对学校的教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顶岗锻炼;实践能力;实践教学

引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企业需要大量的较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高专教育就是要培养这种高素质劳动力和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而這种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离不开具有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教师,所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关键。教师通过到企业顶岗锻炼来提高实践能力就尤为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顶岗锻炼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

从国家职业教育研究资料上看,他们在招聘职业教育专业教师是,除专业知识方面以外会特别重视其实践动手能力和具有相应的一线工作经验。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事业单位制度的改革等原因,企业的能工巧匠进入职业院校任教的情况也越来越少。目前,职业教育专业教师绝大多数都是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担任了相应的教学工作。这类教师不仅缺乏任教经验,尤其缺乏公正经历和实践能力。近几年我校录取的教师中95%都是直接高校毕业学生中录取的,这些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根本没有相应的工作经历和工作的实践能力。 所以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

到企业一线顶岗锻炼不但能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还能增加教师相应的工作经验。拿机械专业教师为例,教师到企业顶岗,通过完成企业规定的生产任务,能提高教师机械加工能力;通过企业正规的生产图纸,能更好的掌握机械图纸的规范;通过对生产工艺的了解,能更好的掌握机械加工中的工艺和方法;通过对工作的了解,能更明确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需掌握我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等。

所以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对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促进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

传统教育重道而轻技,往往存在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有着丰厚理论基础的教师进入企业生产一线后,须放下高校教师的架子虚心向生产一线的工人及技术员学习。在实践中,对于生产车间的每一个零件进行研究,对设计、工艺、加工过程、检测各个环节进行认真分析,教师普遍认为,现在的顶岗实践较他们在学生时代又有很大不同。经过了理论学习和教学工作,再回到生产现场,对于生产过程加工工艺及设备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合作企业的生产中有不少设备是企业根据生产需要自行改制甚至自制的。 我是担任数控设备应用的教师对数控设备维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仔细研究机床的结构,观察机床附件,与设计人员讨论设计维修方案,了解工人的应用感受,为讲授机械加工和设备应用及机床维修及检课程积累了非常好的素材。

三、推动教学理念提升

企业车间的管理不但保障了产品的高品质,而且使每一位员工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在车间实践过程中,教师与车间一线工人朝夕相处,不但学习到了机械加工的丰富经验,也深刻体验了现代化大生产的模式感受到了企业先进的生产理念和严格的人性化管理。这使我们的教师认识到,光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工作严谨、协调合作等专业素质。

在车间中,机床的轰隆声,空气中的烟尘,焊接的弧光,头顶忙碌的天车及身边不时穿行的物料车, 到处是繁忙的景象这与学校里安静有序的学习环境有很大反差。如果学生在学校得不到正确引导,从学生到一线技术工人的蜕变是较为痛苦的。 这也是在目前就业形势毕业严峻的情况下,一线工人还会流失的原因之一。教师有了亲身的感受就可以在日后的教学中把这种感受告诉学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不但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爱岗敬业的精神。还使他们在,心理上经历一个适应期,这对学生将来顺利过渡到良好的就业状态是很必要的。在教师顶岗实践过程中,我们已发现,在学校学习期间到工厂实践过的学生就业后对岗位的适应能力,与工友、领导的交流能力及协调能力得到明显好于其他学生。

四、通过顶岗锻炼和企业形成科研协作

机械类专业教师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学校的实训设备与企业相比,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设备的更新换代上都有很大差距。而企业的职工理论知识不深,加上每天都有比较繁重的生产任务,要想利用企业的设施设备做相应的科研工作是有一定难度的。而教师到企业借助企业职工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先进的设备可以完成一些在学校无法完成的科研项目。完成的科研成果可以用来帮助企业提高资助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五、通过顶岗锻炼探索和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校企合作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校企合作,学校通过企业反馈与需要,有针对性培养人才,结合市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技能,更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学校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学校利用企业提供设备,企业不必为培养人才担心场地问题,实现了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节约了教育与企业成本,是一种“双赢”模式。所以校企合作是当今学校和企业非常重要的任务。

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顶岗教师就作为了学校和企业联系和沟通的桥梁。通过教师顶岗,首先了解了企业的情况,能较为更清晰的清楚企业所需的相应资源,和能提供的帮助。再根据学院情况和企业达成较为合理的校企合作。例如在教师和企业的科研方面人力资源方面、学生实习方面、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方面都能建立满足双方要求的校企合作关系。

总之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不仅能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推动教学理念提升、形成科研协作、探索和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还可以通过观摩学习、广泛调研、亲身体会,我获得了第一手关于校企合作办学,以行业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资料,加深了学院教学和企业实际联系的理解,对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改进、教育教学研究的进行都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学校的发展和专业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玲,年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与培训模式创新,现代教育科学

[2]王永颜,顶岗实习支教在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中的作用,河北师范大学

[3]熊翔,高职学院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西南大学

[4]罗晓妮,中职学校“双属型”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探索,西南大学

上一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方案下一篇:于《太空里的植物》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