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企业财务实习报告

2024-05-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最新企业财务实习报告(精选8篇)

最新企业财务实习报告 篇1

一、企业财务分析报告是对企业经营状况、资金运作的综合概括和高度反映。1.主要会计数据摘要 2.基本财务情况分析 3.预算完成情况及分析 4.重要问题综述及建议 1.主要会计数据摘要

(单位:万元)

2.基本财务情况分析

2-1 资产状况 截至2011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20.82亿元。2-1-1 资产构成

公司总资产的构成为:流动资产10.63亿元,长期投资3.57亿元,固定资产净值5.16亿元,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1.46亿元。主要构成内容如下:

(1)流动资产:货币资金7.01亿元,其他货币资金6140万元,短期投资净值1.64亿元,应收票据2220万元,应收账款3425万元,工程施工6617万元,其他应收款1135万元。

(2)长期投资:XXXXX2亿元,XXXXX1.08亿元,XXXX3496万元。(3)固定资产净值:XXXX净值4.8亿元,XXXXX等房屋净值2932万元。(4)无形资产:XXXXXX摊余净值8134万元,XXXXX摊余净值5062万元。(5)长期待摊费用:XXXXX摊余净值635万元,XXXXX摊余净值837万元。2-1-2 资产质量

(1)货币性资产:由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构成,共计9.48亿元,具备良好的付现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

(2)长期性经营资产:由XXXXX构成,共计5.61亿元,能提供长期的稳定的现金流。(3)短期性经营资产:由工程施工构成,共计6617万元,能在短期内转化为货币性资产并获得一定利润。

(4)保值增值性好的长期投资:由XXXX与XXXX的股权投资构成,共计3.08亿元,不仅有较好的投资回报,而且XXXX的股权对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以上四类资产总计18.83亿元,占总资产的90%,说明公司现有的资产具有良好的质量。2-2 负债状况

截至2011年3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10.36亿元,主要构成为:短期借款(含本年到期的长期借款)9.6亿元,长期借款5500万元,应付账款707万元,应交税费51万元。目前贷款规模为10.15亿元,短期借款占负债总额的93%,说明短期内公司有较大的偿债压力。结合公司现有7.62亿元的货币资金量来看,财务风险不大。

目前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9.8%,自有资金与举债资金基本平衡。2-3 经营状况及变动原因 扣除XXXX影响后,2011年1-3月(以下简称本期)公司净利润605万元,与2010年同期比较(以下简称同比)减少了1050万元,下降幅度为63%。变动原因按利润构成的主要项目分析如下: 2-3-1 主营业务收入

本期主营业务收入3938万元,同比减少922万元,下降幅度为19%。其主要原因:(1)XXXX收入3662万元,同比增加144万元,增长幅度为4.1%,系XXXXXXXXXXX增加所致。

(2)XXXXX126万元,同比增加3万元,增长幅度为2%,具体分析详见“重要问题综述4-1”。

(3)工程收入150万元,同比减少1069万元,下降幅度为88%,原因是:

一、本期开工项目同比减少;

二、XXXX办理结算的方式与其他工程项目不同。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本期收入同比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工程收入减少。如果考虑按XXXX项目本期投入量2262万元作调整比较,则:①本期工程收入同比增加1193万元,增长幅度为98%;②本期收入调整为6200万元,同比增加1340万元,增长幅度为28%。2-3-2 主营业务成本

本期主营业务成本1161万元,同比减少932万元,下降幅度为45%。按营业成本构成,分析如下:

(1)XXXX营业成本993万元,同比增加102万元,增加幅度为11%。主要原因是XXXXXXX计入成本的方式发生变化,去年同期按摊销数计入成本,而本期按发生数计入成本,此项因素影响数为117万元。

(2)工程成本168万元(直接成本144万元,间接费用24万元),同比减少1034万元,下降幅度为86%。主要原因是:

①开工项目同比减少,使工程直接成本减少1002万元,下降幅度为87%;②开工项目同比减少,以及机构调整后项目部人员减少,使工程间接费用同比减少32万元,下降幅度为57%。已开支的工程间接费用占计划数的26%。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本期营业成本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工程成本的减少。2-3-3 其他业务利润

本期其他业务利润41万元,同比增加15万元,增长幅度为58%。其主要原因是:(1)其他业务收入44万元,同比持平。(2)其他业务支出3万元,同比减少15万元,下降幅度为85%。原因是:撤销资产经营分公司后,相关业务由XXXX部进行管理,除税费外没有其他直接费用。2-3-4 管理费用

本期管理费用883万元,同比增加425万元,增加幅度为93%。主要原因是:(1)奖金515万元,同比增加375万元,主要原因是:

② 总额差异:2010年考核奖515万元较2002年考核奖457万元在总额上增加了58万元;②时间差异:2009年考核奖457万元中的317万元计列入2009年的成本费用,在2010年实际计列成本费用的考核奖为140万元。而2010年考核奖515万元全额计列在2011年,形成时间性差异317万元。

(2)工资附加费78万元,同比增加70万元,主要是2010年考核奖形成的时间性差异。(3)董事会经费21万元,同比增加16万元,原因是:

①总额差异:2002年董事领取半年津贴,2010年董事领取全年津贴。

②时间差异:2002年董事津贴在2010年陆续发放,2010年董事津贴集中在2011年1月发放。

(4)本期转回已计提的坏账准备5万元,而去年同期是计提了坏账准备56万元,主要系去年同期对暂未收到的XXXX收入830万,计提了坏账准备50万元。本期对暂未收到的XXXX收入采用个别认定法,不予计提坏账准备。因此,坏账准备对管理费用的影响减少了61万元。

本期暂未收到的XXXX收入为2242万元,原因是:XXXXXXXXXXXXXXXX。经与XXXX公司协商,XXXX公司于4月15日前将全数结清所欠款项。2-3-5 财务费用

本期财务费用1204万元,同比增加680万元,增加幅度为130%。原因是:

①贷款规模增大:本期银行贷款平均规模为10.25亿元,去年同期为4.72亿元,增加了5.53亿元,增幅为117%。

②贷款利率提高:自2010年9月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7%以来,各家银行普遍出现惜贷现象,我公司的新增贷款不再享受按基准利率下浮10%的优惠利率。2-3-6 投资收益 扣除XXXX影响后,本期投资收益217万元,同比减少111万元,下降幅度为34%。按构成内容分析如下: 2-3-7 营业外支出净额

本期营业外支出净额18万元,同比增加了24万元,主要因素是:(1)本期报废4辆汽车,帐面净值14万元;(2)本期发生办理已转让的房屋的产权证费用3万元,属于去年同期体现的转让房屋收益6万元的滞后费用。2-3-8 经营状况综述

本期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大幅增加、投资收益减少所致。从具体的分析来看:

一、造成费用增加的因素在控制范围内;

二、投资收益的减少是受国债市场价格下跌影响。

(1)管理费用增加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考核奖的时间性差异。在形成原因上是XXXXXXXXXXXXXXX,而采取的一种处理策略。此因素已考虑在2011年预算中,对2011年经营目标不会产生影响,只是费用的期间性的表现。

(2)扩大后的贷款规模,仍控制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随着下半年可转债的发行,公司对贷款规模的调整,财务费用会相应减少。3.预算完成情况及分析 3-1 收入收益类

本期收入、收益共计4195万元,完成收入总预算3%,扣除XXX因素和XXXX项目的影响,完成收入总预算6%。按预算项目分析如下:(1)XXXXX收入3661万元,完成预算25%。(2)XXXXX收入126万元,完成预算24%。

(3)工程收入150万元,完成预算0.3%,具体分析详见“重要问题综述3-2”。(4)其他业务收益41万元,完成预算57%,剔除费用支出减少因素,完成预算36%,主要原因是收入实现的期间性。

(5)短期投资收益217万元,完成预算11%,主要原因是本期计提414万元跌价准备,具体分析详见“重要问题综述4-2”。

(6)追加短期投资收益本期无,主要原因是:计划用于追加短期投资的资金是发行可转债后暂时闲置的资金,属于时间性差异。

(7)XXXX的现金股利目前尚未取得,若本年确能收到,则属于时间性差异。否则,将形成本年目标利润的缺口。3-2 成本费用类

本期成本、费用共计3484万元,占支出总预算3%,扣除XXX项目和可转债发行费用的影响后,占支出总预算6%。按预算项目分析如下:

(1)XXXX成本993万元,占预算20%,按预算项目分析如下: ①人员经费197万元,占预算27%。②办公经费28万元,占预算21%。③日常维护费33万元,占预算13%。

④专项维护费196万元,占预算12%,主要原因是大部分预算项目尚未实施。⑤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539万元,占预算25%。

(2)工程结算成本168万元,占预算0.3%,具体分析详见“重要问题综述4-3”。(3)管理费用883万元,占预算43%,扣除一些费用项目的期间性影响后,完成预算24%,具体分析详见“重要问题综述4-4”。

(4)财务费用(利息净支出)1204万元,占预算33%,主要原因是资金计划中的上半年贷款规模大于下半年,使此项费用发生不均衡。具体分析详见“重要问题综述4-4”。

(5)营业外支出净额18万元,占预算5%,主要原因是列入预算事项尚未进行处理。3-3 预算分析综述

本期净利润605万元,完成全年预算7%,如果对XXXX收益按预算平均季度收益250万元进行预计,本期净利润调整为855万元,完成预算9.6%。从以上预算项目的分析来看,未完成预算的主要原因在于:本期利润构成中工程利润和投资收益与预算存在重大差距,将在“重要问题综述”里进行详细分析。4.重要问题综述及建议 4-1 XXXXX收入增长分析

XXXX本期收入126万元,同比增加3万元,增长幅度为2%。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XXXX车辆通行情况与收入情况如下表:

XXX同比增长了14%,总收入同比只增长2%,原因是XXXXXX在结构上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期98.4%的车流量集中在收费单价较低的XXXX和XXXX上。

建议:公司相关部门对XXX和XXX下降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下降原因。4-3 工程项目完成量不足

鉴于工程项目收入与成本的相关性,应按2011年经营目标,着重从完成工程利润预算情况来分析。现按以下已经落实的工程项目(不含XXXX项目),对工程收入和工程利润进行分析调整:

(1)XXXX本年完工,可按合同计算的收入为2亿元,预计工程利润为1200万元。(2)目前XXXXX工程已签订正式合同,合同总价1400万元,合同工期14个月,可考虑本年进度按900万元计算,预计工程利润18万元。

分析调整后,可实现的项目工程收入为21050万元,可实现的工程利润为1200万元。2011年工程利润预算为2012.72万元(不含XXXX项目),可实现的工程利润为1200万元,在剩余的9个月内,应以新增工程项目来实现812.72万元工程利润。按工程利润率为3%计算,每月新增工程项目的完成量应达到3000万元。

建议:积极寻求新的工程项目,在重点考虑大型项目的同时,也应适当关注一些利润率较高的中小型项目。

4-4 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期间性影响较大

从同期比较来看:(1)管理费用增加425万元,占利润总额减少额的35%;(2)财务费用增加680万元,占利润总额减少额的56%。

从预算分析来看:(1)本期管理费用883万元占全年预算的43%,超过平均时间进度18%;(2)本期财务费用1204万元占全年预算(利息净支出)的33%,超过平均时间进度8%。(1)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同比增加的因素中,主要是考核奖及其所提工资附加因素,同比增加了445万元。本年预算中已对这些因素加以了考虑,对全年的经营目标不会产生影响。在本年管理费用预算中,期间性较大的费用项目有:考核奖、中介机构服务费、董事会经费、坏账准备等,扣除这些费用项目的影响后,本期管理费用支出为309万元,占全年预算的24%,接近平均水平。

建议:对一些金额较大而可控度和预见度又较高的期间性费用项目,采取预提方式来平衡对当期利润的影响程度。(2)财务费用

本期财务费用同比增加幅度较大的主要因素是,本期贷款规模同比增加了117%。扩大贷款规模的主要原因是:XXXX项目和XXXX项目为BT方式,为满足建设资金的需要,公司靠增加贷款来进行资金储备。

受特定因素的影响,原计划于年初开工的XXX项目预计延至三季度开工,按原计划所储备的资金暂时尚未投入。

从公司目前的贷款结构来看,短期借款(含本年到期的长期借款)的比重为95%,其中4月份到期借款为2.1亿元,短期偿债的压力比较大。

自去年9月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来,各家银行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惜贷现象。今年3月,央行再度出台了 “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和“实行再贷款浮息” 两项政策,具有收缩银根意图。适度收缩货币供应的宏观金融政策,使取得贷款的难度增大。目前各家银行的贷前审查更为严格,公司从申请贷款到取得贷款的期间有所延长。

最新企业财务实习报告 篇2

一、我国企业合并准则制定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 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企业合并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产权交易形式, 已成为企业从资产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化的有效扩张手段。1995年我国财政部发布了《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 1996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兼并有关财务问题的暂行规定》和《企业合并准则》的征求意见稿, 1997年发布了《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近年来企业并购日趋复杂, 在企业合并会计政策方面不断提出新的问题, 使得企业会计行为缺乏完善的会计准则指导, 在这种现实下, 要求制定相关会计准则来规范企业合并业务的呼声日益高涨, 企业合并准则应运而生。财政部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前提出发, 在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础上, 为了规范企业合并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于2006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以下简称企业合并准则) 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 (以下简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 , 对企业合并行为进行了规范。

二、我国企业合并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比较

企业合并问题历来被称为会计界的四大难题之一, IASB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通力合作, 历经多年研究, 终以IASB修改IFRS 3和IAS 27, FASB修改《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1号——企业合并》 (SFAS 141) 、发布《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60号——合并财务报表中的非控制权益》 (SFAS 160) 宣告合作成功, 消除了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在企业合并会计处理上的重大差异, 这标志着全球范围内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基本实现趋同。分析研究我国企业合并准则与最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 对加速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 术语的不同

1.购并法

新IFRS 3中将原购买法改称为购并法, 反映出用词更加准确、严谨, 因为对于会计意义上的企业合并, 一个主体对另一主体实施控制不仅仅可以通过“购买”来实现, 实践中往往还存在着通过股票交换或其他合约形式来实现, 仅用“购买法”这个词来表述显然存在着以偏概全, 因此用购并法代替购买法表达上更加完整和准确。

我国企业合并准则及应用指南中均未明确说明购买法或购并法这个术语, 也未明确指出权益结合法, 但通过仔细研读准则后, 可发现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准则中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类似于国际上的权益结合法;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准则中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则类似于购买法, 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中就明确提出了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这两个术语。

2.非控制权益

新IAS 27将原准则中少数股东权益改称非控制权益, 而我国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中采用的仍是少数股东权益。我国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与新IAS 27同样将是否“控制”作为判断是否实现企业合并的唯一标准, 从判断是否合并的依据来看, 我国与新IAS 27是相一致的, 为什么IASB要将少数股东权益改称非控制权益呢?由合并的依据可以判断出能够控制另一主体的一方就是母公司, 子公司权益中非由母公司享有的部分, 当然就是非控制权益。事实上“控制”不一定是多数, “非控制”也未必是少数, 因此, 用少数股东权益来描述子公司权益中非由母公司享有的部分不符合逻辑, 新IAS 27将原准则中少数股东权益改称非控制权益, 更为符合实际, 该术语的修改增强了准则的逻辑一致性。

(二) 合并范围的不同

新IFRS 3中合并排除的范围包括: (1) 由单独的主体或业务集合而形成合营的企业合并; (2) 涉及同一控制下主体或业务的企业合并; (3) 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共同主体的企业合并; (4) 单独的主体或业务仅通过合同而不是获得所有者权益份额集合而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企业合并。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定企业合并范围不涉及下列企业合并: (1) 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形成合营企业的企业合并; (2) 仅通过合同而不是所有权份额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企业合并。与新IFRS 3相比.我国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均排除了企业合营和联营, 不同的是, 国际准则没有规定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我国准则包括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这是因为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 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绝大部分合并实例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这种特殊的经济环境下, 如果不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加以规定, 就会出现会计规范的空白, 导致会计实务无章可循, 给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诸多的问题。

(三) 合并方法的不同

新IFRS 3只允许采用购并法进行企业合并, 且不包括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我国准则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处理方法与国际准则基本相同, 只是称呼上不同, 实质上是一致的。而对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则采用了类似权益结合法的方法。因为目前新IFRS 3并没有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因此, 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虽然我国与国际准则相关规定不同, 但可不作为我国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的差异看待。

值得一提的是, IASB与FASB经过几十年的权益结合法的实践, 分别于2004年和2001年宣布取消了权益结合法的使用, 全面改用购买法。但目前我国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的是权益结合法, 而不是目前国际上所流行的购买法, 这是因为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发达, 产权交易不够成熟, 证券市场不够活跃, 实践中的企业合并大部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例如中央、地方国资委所控制的企业之间的合并, 或者同一企业集团内两个或多个子公司的合并。这种合并的特殊性使得该交易不一定就是合并方和被合并方双方完全出于自愿的交易行为, 双方的合并对价也不一定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 往往并不能代表公允价值, 因此采用权益结合法, 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基础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利润操纵。

(四) 购并相关费用的不同

新IFRS 3规定, 为进行企业合并而发生的与购并相关的所有其他成本均应费用化 (包括因被并方负担某些购并成本而由购买方偿还给被并方的部分) 。费用化的成本包括:中间人费用;咨询、法律、会计、评估和其他专业服务费用;一般管理成本包括购买部门的运营成本以及其他不能直接归属于所核算的特定成本的相关费用。我国准则规定, 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 包括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的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 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不构成企业合并中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也不能从发行股份的溢价中抵减;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法律费、咨询费和佣金等其他直接费用应当计入企业合并成本。可见, 我国同一控制下的相关费用的处理与新IFRS 3一致, 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发生的相关费用则与新IFRS 3不同, 并未费用化而是计入了合并成本, 这必将对企业合并商誉的确认和计量产生影响。由于与合并有关的费用并非资产, 我国将合并相关费用计入合并成本值得商榷。

(五) 分步合并商誉的确认不同

新IFRS 3对于分阶段合并, 不要求在每一阶段都确定有关的商誉, 而是在并购日, 将之前持有的对被合并企业投资的价值, 与支付的代价和所获得的被投资企业净资产价值之和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其计量方法可用公式表示为:商誉= (购并日所转移对价的公允价值+被购并主体中非控制权益的金额+分步购并情况下原持有的被购并方权益在购并日的公允价值) -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按企业合并准则计量的金额。

我国准则规定, 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合并成本为单项交易成本之和。应比较每一单项交易的成本与交易时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 确定每一单项交易应予确认的商誉或是应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达到企业合并时应确认的商誉 (或合并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 为每一单项交易中应确认的商誉之和。这种方法比较复杂, 且并不能准确反映企业合并日的真正成本。新IFRS 3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对分次购并的商誉计量与我国准则相比较为简化, 又能准确反映企业合并日的真正成本, 即只需在控制权取得日计算一次商誉, 合并者在取得控制权之前所获得的对被合并者的权益投资应在控制权取得日按公允价值予以计量, 避免了由于不同时点同一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的不同造成不同的购并成本。

三、对我国合并准则的建议

由前面的差异分析不难看出, 我国企业合并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根本分歧在于我国是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并用。我国的会计准则是在充分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础上制定的, 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会计处理与国际惯例基本一致。但由于我国的经济环境、法律制度、文化理念以及监管水平、会计信息使用者和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根据我国会计审计发展状况和环境特点, 我国准则制定中既体现了国际趋同, 又体现了我国的特色。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选择历来是一个世界性的会计难题, 也是我国企业合并会计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一方面, 我国正在加速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股权联合是中小企业扩大规模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 我国目前产权交易市场不很成熟, 资产评估存在缺陷。公允价值难于取得, 完全放弃权益结合法而采用购买法的条件尚不成熟。因此, 我国合并准则中权益结合法的存在有其合理的一面, 可谓是利大于弊, 且在短期内不可能放弃。然而, 权益结合法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缺乏合理的概念基础, 易导致滥用, 管理当局可以通过合并, 使被并企业总资产在评估后的大幅度增减在账面上不体现, 这暗藏着潜在的盈利或亏损, 为主并企业日后的利润操纵提供了空间。

因此, 笔者认为我国在制定企业合并会计准则时, 既要适合当前我国企业合并的实际情况, 又要防止企业滥用权益结合法, 同时也要考虑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

(一) 关于权益结合法的使用

我国自从1999年6月清华同方与鲁颖电子采用换股方式首次采用了权益结合法进行会计处理以来, 自2006年12月止, 我国共有17家上市公司公司采用换股方式进行企业合并, 在当时没有制度依据的前提下, 这些公司无一例外地采用了权益结合法。较为典型的是2004年TCL集团换股合并TCL通讯, 导致TCL集团换股合并的流通股入账价值低于股票面值, 这一做法不仅使得权益结合法下TCL集团2003年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较购买法高出58.09%, 同时也违背了我国《公司法》中企业股票不能折价发行的规定。2007年是我国上市公司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第一年, 截至2008年4月30日, 全国1 570家上市公司中, 有411家上市公司按准则规定将企业合并分类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但其中仍有63家上市公司未明确披露企业合并类型的判定依据, 约占总数的15.33%。因此, 我国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1) 规定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应用范围, 保持两者的互斥关系; (2) 严格限制权益结合法的适用条件并建立权益结合法的审批制度。可借鉴1970年APB颁布的第16号《企业合并》中应用权益结合法的12个条件, 来尽量消除其对经济活动的不利影响, 建立审批制度以加强监管, 以避免出现无序局面; (3) 严格限定权益结合法下被合并企业的资产出售时间。被合并对于被并企业的资产分类别 (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进行出售时间的限制, 切断企业利用股权联合建立利润调节阀的途径。

(二) 对我国合并准则的相关修改

1.规范企业合并准则中的相关术语

新IFRS 3和新IAS 27中对购并法和非控制权益等术语进行了规范, 且在准则的第一部分对购并法的步骤有明确的规定。建议我国在合并准则或合并准则应用指南或讲解中也对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这两个术语进行规范, 明确这两种方法的解释和使用步骤, 因为购买法是按公允价值计量, 而权益结合法是按账面价值计量, 这两种方法对企业具有不同的经济后果。同时将我国合并报表准则中“少数股东权益” 改称“非控制权益”, 以增加准则的逻辑一致性, 并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一致性。

2.对合并费用和分步商誉的修改

新IFRS 3对为进行企业合并而发生的与购并相关的所有其他成本均采用了费用化, 我国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发生的相关费用的处理方法则与新IFRS 3不同, 计入了合并成本, 事实上, 与合并有关的费用并非资产, 不应对合并商誉的确认和计量产生影响, 因此建议我国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发生的相关费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保持一致, 由计入成本改为计入费用。

新IFRS 3对分次购并的商誉计量只需在控制权取得日计算一次商誉, 合并者在取得控制权之前所获得的对被合并者的权益投资应在控制权取得日按公允价值予以计量, 避免了由于不同时点同一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不同造成不同的购并成本, 而且在实现控制之后, 在未失去控制权的情况下, 持股比例的上升或下降, 均视为股东之间的交易 (即权益性交易) 在权益中予以报告。商誉不因持股比例的上升而增加, 也不得因持股比例下降而确认损益。

我国准则对分步合并在达到企业合并时应确认的商誉 (或合并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 为每一单项交易中应确认的商誉之和。这种方法不仅工作量大, 而且往往并不能反映企业合并日的真正成本。例如, 对同样的资产和负债, 由于不同时点同一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不同, 那么第一次收购一定比例股份和第二次收购同样股份的成本就不相同, 导致企业合并成本并不能准确反映企业合并日的真正成本。分步合并商誉还可能造成属于控制性权益与非控制性权益之间的内部权益交易却仍然按购买法处理。例如分两次取得合并者70%的股权, 第一次和第二次分别获得被合并者15%和55%股权的情形, 与第一次和第二次分别获得被合并者55%和15%股权按我国的准则处理是一致的, 都是分两次计算合并商誉。而事实上, 后一种情形中合并者在第一次合并日即已取得被合并者的控制权, 应在第一次合并日计算合并商誉, 此后再取得15%股权, 不符合购买法的实质, 不应再按购买法进行处理。因此建议我国将分步商誉改为控制权取得日计算一次商誉, 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

摘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于2008年1月10日发布了修订后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 (IFRS3) 和《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 (IAS27) , 对合并术语、分步合并、合并费用等内容进行了重大修订。本文将重点比较我国现行企业合并准则和企业合并报表准则与修订后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不同,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合并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权益结合法,建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2006.

[2]党红.国际会计准则关于企业合并会计的最新进展[J].会计之友, 2008 (11) .

[3]乔元芳.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企业合并会计处理进行重大修订[J].上海会计, 2008 (1) .

[4]财政部会计司.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J].会计研究, 2004 (9) .

[5]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S].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6]邹琳琳.我国企业合并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及其影响[J].财会研究, 2007 (8) .

[7]彭慧.关于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经济后果研究——兼评我国允许权益结合法存在的合理性[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7.

[8]刘永杰.权益结合法:历史、现状与中国的实际[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07.

关于企业财务分部报告的论述 篇3

【关键词】 分部报告;财务报告;多元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抢夺市场,分散风险,走上了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经营的道路,企业的经营活动日益复杂多样,使内部各部分面临不同的风险和机会,不同的盈利水平和增长趋势,使得信息使用者难以作出全面、准确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分部报告便应运而生。分部报告,是指在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中,按照确定的企业内部组成部分(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提供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有关收入、资产和负债等信息的报告。

一、分部报告的产生背景

多元经营及跨国经营的发展推动了分部报告的产生。多元经营是指企业在原有产品或行业的经营基础上向其它产品或行业发展,拓展其经营范围,它既可以是在采购、生产和销售等方面有一定相关程序的产业或产品。跨国公司是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二次大战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进一步高度集中,垄断程度不断提高,美国、西欧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私人垄断资本先后掀起对外扩张的浪潮。一个多元经营的公司或是跨国经营的公司其经营活动受多种因素影响,有行业的因素、有产品的因素、有地理位置的因素及各国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因素。

二、分部报告是对合并报表的解释和补充

信息使用者对跨行业、跨国界集团公司财务信息的需求,导致了合并会计报表与分部报告的产生和规范。从各国的实践情况来看,对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披露的相关制度规定早于对分部报告的有关规定。合并会计报表通过对集团内企业间的内部交易进行抵消,使信息使用者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三、分部报告与财务报告之间的关系

分部报告与企业其他财务报告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它们互相配合,互为补充,为揭示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企业集团的信息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构成了规范企业集团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实务的完整整体;另一方面分部报告又在具体对象、内容等方面体现出了其与其他财务报告之间的显著区别。(1)分部报告与财务报告之间的联系。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指出,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附注、补充信息、财务报告的其他手段和其他信息。分部报告是有关企业或企业集团下的分部财务信息,属于其他财务报告的范畴,在财务报告体系中属于中级或次级信息。个别财务报表包括三大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其所提供的信息是满足所有信息使用者共同需要的通用会计信息,反映了各个企业本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却不能有效地展示整个企业集团的整体经营情况。合并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是对各个经营分部的盈利水平、增长趋势和风险情况的简单平均,具有一种“平均化”效应,在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企业不断涌现的今天,不能披露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盈利水平、增长趋势及风险情况。分部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种“平均化”效应,使报表使用者更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2)分部报告与财务报告的区别。第一,在具体对象上有所不同。分部报告的具体对象主要是企业对外报送的有关分部信息的分部报告。所构建的是一个企业里地区分部或行业分部的经营状况和财务业绩。第二,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分部报告更注重对各分部的投资风险的分析。企业集团的整体盈利是由各个分部良好的业绩所构成的。若某一分部经营业绩不良,将会影响集团整体的利益。

四、分部报告产生的作用

(1)分部报告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对企业股东或潜在投资者来说,分部报告能让其更好地了解企业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经营情况,大大提高了其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及潜在盈利能力预测的准确性,可以对企业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及对管理层做出公允的评价;对于债权人及其他报表使用者来说,可借助分部报告所列示的企业不同分部的资产额、利润额等指标,得到更为准确的财务信息,通过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来评估企业短期变现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以确定信贷决策,有助于做出更有依据、更为合理的决策,使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配置。(2)分部报告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对企业管理当局来说,分部报告的提供能使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时、全面地了解各行业和地区分部的获利能力、投资风险、发展前景及业绩完成情况,更好地参与制定集团各分部的发展规划并做出相关的筹资、投资决策。(3)分部报告有助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分部报告不仅对微观个体有巨大的帮助,对宏观管理当局也有重要意义。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大都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内居于领导地位,他们中的几家甚至一家的生产经营都对国家经济发展、财政收入、投资、进出口、国际收支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最新企业财务实习报告 篇4

财务经理述职报告1

作为财务主管一年半年时间以来,我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认真履行了财务核算和监督职能,做好财务审核、监督等本职工作。严格按照公司财务规定要求,认真履行职责。1、公正、公平

2、对公司的忠诚度

3、业务技能

4、思想品德

5、清正廉洁

具体代表性的工作如下:

带领全体财务人员认真做好各分子公司的财务核算和账务处理,以及账簿、财务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清理、核对了公司的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情况以及20__年-20__年公司工程欠款,公司应付账款的清理及挂账,单位职工借款催收,对工程所发生的材料都严格审核,发现超出预算的材料发票,坚决不放过,例如在审核工程中,发现__材料供应公司,供应的材料设备超出预算7000余元,本着对公司负责,对企业的忠诚,坚决拒绝支付,为公司挽回了损失。

为了不影响单位的声誉,和缓解公司资金周转困难的状况,积极想办法、跑手续,组织贷款、办理银行承兑汇票。带领全体财务人员,做到了及时向公司、部领导提供相关信息、资料。

在平时工作中,深知:作为一名合格的财务工作者,不仅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和先进的政治思想,所以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一年前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现已被列为积极分子,虽然我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是我严格要求自己,相信我会离党组织越来越近,最终通过党组织的考验。

在会计核算方面,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总结和完善,力求做到财务核算更规范。在平时工作中,主动与单位相关部门协调工作,促进了财务工作及各项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总之,这一年多来,我认真干好了本职工作,起好了一名财务主管的监督、先锋和带头作用,并时时不忘以身作则。

在遵守公司规章制度,认真遵守劳动纪律,当好参谋,协调工作情况方面,我认为基本做到了这点。

2、认真参与本单位的经济合同签订、定额工资分配、工资制度改革等,并提出了一些加强管理等方面的建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存在的不足及整改措施:

总之,多年来财务部关于为公司化解财务风险、合理避税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在一一列举。我作为公司主要财务负责人,在组织企业会计核算中,在处理一系列税务关系中,都积极主动,努力把工作做好,尽力让税务检查时顺利通过。同时,在这方面我从来未向公司领导伸手要过奖励。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来干,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扎扎实实工作。

2、摆正关系,当好参谋。我一直注意当好领导的助手和参谋,对于经营层决策,我坚持要从财务角度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尽力完成。

3、不说大话,求真务实。财会工作整天跟数字打交道,通过数字来说话。数字工作,讲究真实准确,有凭有据,有条有理。因此,我担任财务负责人多年来,认认真真理财。用事实说话述职报告,通过会计帐务、会计报表和财务分析等,利用企业财会经济杠杆,向公司领导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的每一份财务数据,都能经得起财务审计和税务检查的考验。对此,多年来七八次的财务审计和十几次的税务检查的顺利通过都充

分的证实了这一点。

4、工作具体,容易惹人。财会工作,算帐报账,资金拨付,既具体又繁琐。要求规范准确,照章办事,在这方面,我深有体会,例如在日常财务监督费用报销方面,资金收付方面,公司整体任务及各个部门任务分配下达方面,上涉及公司领导及部门经理,下牵扯到普通员工。会计规章制度又受国家法规的制约,部门之间的摩擦在所难免,计划任务完不成经济效益下滑公司领导不满意,费用报销严了惹人,宽了违规,资金短缺,给谁付钱慢了谁有意见。总而言之,财务负责人很难做到领导满意,经理高兴,自己舒心。但是,财务总监干的就是财务监督检查工作,得罪人的工作,只能是与人为善,理解万岁,有气自己消,有泪肚里流,再苦再累工作一点也不能含糊。

7、心态平衡,廉政自律。作为财务负责人虽然权力有限,但仍然要时刻提醒自己,从不滥用权力,平心而论,在这方面对自己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

以上就是本人这一年多来我所做的一点工作和思想汇报,当然我的工作离不开和我一起战斗的同仁们的通力配合、支持、理解和帮助,特别是得到了公司领导对我工作的信任、理解。在这里我对支持我工作的公司领导和员工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

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任职一年多来,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1、财务监督执行财经法规的力度还不够强,在任职的多年中,尽管自己尽力想把财务工作做得更好,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执法不严的现象。

2、专业技能有待加强。在平时的工作中,深感学习得重要性和必然性,知识更新也很快,因平时工作比较繁忙,所以轻视了专业知识的学习。

3、当工作忙、压力大时会出现急躁情绪,有时不注意表达方式和方法,与领导和各部门沟通还有待加强。

针对上述这些问题和薄弱环节,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定特别注意并加以改进。

1、自觉学习政治理论,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2、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加强财务监督,提高依法理财的自觉性。

3、加强与上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协调和沟通,增强财务与公司各部门的和谐关系。

以上述职如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及广大员工代表批评、指正。

财务经理述职报告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本人有幸担任公司财务部经理,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财务部门是企业的核心部门,它的工作贯穿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所以,本人自入职以来也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总公司的财务制度来执行,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对待本职工作,现就本人今年以来的学习和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做出汇报:

一、严于律己,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在思想上,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积极实践“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贯彻学习“十九大”精神。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有关政治思想文件、书籍,深刻领会主席的讲话精神,并把它作为思想的纲领,行动的指南。

二、注重廉洁自律,办事公道,树立廉洁奉公的领导形象

一年来我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反腐倡廉一系列文件和政策规定,在思想上构筑拒腐防变的长城。在工作中,我严格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自觉接受警示教育,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处事为人上,坚持为人正派,办事公道,对人不对事,注意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维护团结。

三、认真负责,干好本职,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协助领导部署安排财务工作要点

根据公司的总体要求,结合公司现实,参考上年财务管理工作经验,协助部门领导确定了“强化内部控制,规范程序管理,狠抓制度落实”的工作主题,全面推进财务预算管理,加强资金管理,会计制度建设,加强债务管理等方面对我部门的今年的财务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提高了公司整体财务管理水平,加强了会计专业为企业发展服务的能力。

(二)完善财务制度,进一步深化各项会计工作

一是根据本企业实际,我们重新梳理并修编了《资产管理办法》、《材料管理制度》、《资金支付细则》、《差旅费报销制度》、《费用报销管理办法》、《预算管理办法》等六项财务规章制度。

二是积极领导部门建立合理的预算分解体系,将上级公司指标按照业务主管部门分解,并与绩效考核指标挂钩,细化预算上报流程。这一体系建立后,有助于以预算标准化体系为客观依据克服预算管理中的人为干扰因素,确保了预算上报的准确性、合理性,发挥了预算在经营管理中的资源配置作用。

(三)开展经济分析活动

注重对经济活动的分析(综合分析结合专项分析、定量与定性结合等方法),增强了经济分析的参考性,增强了预测分析对管理的支持作用,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和管理建议。

(四)开展内控体系建设,防范经营风险

一是加强内控宣贯培训,积极指导内控办公室组织开展的两次内控培训活动,共培训人员达十六。

二是注重测试队伍建设,将内控办公室队伍建设共分为三个阶段,逐步壮大测试队伍,截止11月末共发展14名内控测试人员。

三是落实内控工作执行,要求部门员工按照分公司内控办公室关于梳理《2018内控表单》的通知要求对91个强制性表单、28个非强制性表单进行梳理;根据总公司《2018版内控手册》发布的200个业务流程,剔除液化气流程26个及区域公司流程6个,各部门内控管理员共梳理168个业务流程。

四是加强监督检查,组织部门开展了关于“了解流程内容掌握程度”的两期访谈测试和测试人员内控自测工作的活动,通过监督检查活动测试结果较好。

五是重视风险管理,聘请注册税务师对2018年1-8月份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预审,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

(五)完善会计制度,确保财务安全

我一直用“认真、仔细、严谨”的工作作风要求部门员工正确核算、按时结算、及时报送财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等工作。加强财务基础自查工作,目前已经全部整改完毕。

(六)债务集中管理,防范资金风险

按照公司的要求建立了以银行为依托,二卡合一燃气收费系统上线工作制度(目前第一阶段收费系统上线阶段工作已基本完成)。通过这一制度促进实现资金全过程、全方位的体内封闭循环,有效防范了资金风险,加强了资金集中管理,强化了财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基础数据。

(七)加强股权管理,落实股权相关事宜

带领部门同志们先后完成了公司法人、董事变更登记工作,落实了2018年股权预算汇总表及预算编制说明的编报工作,核对了股权系统中公司各项执照、法人信息、系统管理员信息、股东简介。

(八)落实完成税收工作

领导部门员工完成了完成了2018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和《关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税源调查表》的填制及报送工作。

(九)组织参加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素质

发动员工积极参加总公司组织的各项业务培训活动(初始化建账、业务技能考核、会计知识竞赛),强化财务人员素质提升,增强了团队学习创新能力。

纵观一年来的工作,自己在很多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是:

一是工作开拓创新的力度不够;二是工作方法不够细致,有时急躁情绪较重。面对工作压力和出现的问题,还不能做到冷静思考,沉着应对;三是:在工作中,沟通协调能力还不够,调动发挥各方面的作用不够,事必躬亲的多,各层次的作用未完全发挥。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与反省,不断完善自己并充实能量,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以适应时代和企业的发展,与各位共同进步,与公司共同成长。

财务经理述职报告3

光阴如梭,我到公司已经两年多,通过两年的工作,让我切切实实看到财务管理的许多薄弱之处,作为财务部的一员,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好家、理好财,对照公司领导的高标准、严要求,只有先调整自己的理念,彻底转变观念,从全新的角度审视和重整自身工作,才能让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下面就2018的工作情况向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仁报告如下:

一、2018年履行岗位职责情况

1.建立健全公司的财务制度及管理办法

根据省厅2018年财务审计工作会精神,结合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的要求及时对公司相关财务制度和管理办法进行修订。面对新的经营形势,根据公司领导的安排,拟定公司《客户奖励基金管理办法》、《物资采购管理制度》、《财产清查制度》。其中《物资采购管理制度》、《财产清查制度》已经开始执行。

2.高质量的按时完成2018财务报表的编制和上报,向省厅、财政厅、地税局等部门按时上报各种数据报表

根据省厅2018财务决算会议的要求,我们准确、及时、高质量的完成财务决算报表的编制工作,经__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按期向省厅上报2018财务决算会计报表(财政部、国资委格式各一套)及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

根据省厅的要求按月准确、及时的向省财政厅上报企业经济信息数据。

按月向省地税重点税源网上直报系统上报公司纳税情况。

填制完成《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自查报告》的附表数据(20__-20__)及部分报告内容。

3.顺利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

根据财政部的规定,公司从2018年起必须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财务管理部多次组织部门员工集体学习、研讨,对制度和准则要求不同之处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保证《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顺利执行。

4.顺利执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自20__年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在全国范围试点。我公司部分业务属于本次 “营改增”的试点范围,财务管理部自今年4月起就积极组织员工学习国家的相关规定、文件及市关于营改增的相关具体规定等。为营改增的顺利执行打下的坚实的理论基础。

积极和公司所属国税局沟通处理公司执行营改增中的相关涉税事项。经过多次与国税部门的沟通、协调,我公司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根据目前的业务收入情况测算,年可节约增值税近10万元。

因税种的改变,涉税的会计事项核算也发生很大变化,组织部门员工对增值税的会计业务进行认真学习,并积极参加国税局组织的营改增培训学习。

因执行营改增对我公司及客户均造成较大影响,就营改增业务与多家客户沟通、协调,达成一致意见,并向多家客户提供相关业务的咨询。

5.向省厅领导提供执行收支两条线的分析报告

因我公司业务属于__的三大权益之一,省厅领导受相关部门的要求和影响,决定我公司的收支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按照公司领导的指示,财务管理部积极对公司执行收支两条线的利弊及存在的法律障碍和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向省厅领导提供详尽的报告,避免一个重要决定的匆忙出台。

6.早打算、早安排,通过各部门的协同努力,有计划的完成公司各项财务目标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保证公司目标任务的完成,从2018年10月起,根据往年的数据对财务情况逐月进行测算,为财务决算做好准备工作。

针对本年公司利润较大,导致需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较多,为不引起税务部门对公司的关注及交通行业的利益,向公司提出向__公司支付__费,以增加成本,降低税赋支出,公司的这种大交通意识得到省厅的肯定。

二、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情况

我一直注重党风廉政方面法律法规学习,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一切为公司的宗旨,时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约束自己,增强拒腐防变的自觉性。

在工作中本人能严格遵守中央的八项规定及六项禁令的要求,通过强化财务监督,规范核算程序,落实财经纪律,建立内控制度,对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监督制约,防止不廉行为的发生,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两年来,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指导帮助下,虽然在工作上取得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

1.主观上思想未给自己加压,没有真正进入角色;

2.忽略管理团队的积极作用,与各级领导、各个部门之间沟通不足,没有全方位地对财务工作进行管理;

3.忧患意识尚需加强,对当前公司面临形势的严峻性认识不足,虽有较强的责任心,但开拓、创新工作意识尚需进一步提高。

4.没有做好理好财的工作,公司大量资金闲置在账面,没有产生应有的效益。

四、‘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具体表现

针对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四风”问题,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重点查找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个人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剖析,达到自我教育、提高的目的。存在的问题及具体表现:

1.形式主义方面

政策理论水评不够高,理论学习不够,政策水平不高。工作缺乏创新,主观能动性较低。工作中缺乏争先创优意识和拼搏创新精神,学习和钻研思想理论及专业知识的高度不够。

2.作风方面

没有真正解部门员工的思想和工作思路,有时对员工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没有经过充分考虑,就提出处理意见,工作是缺乏耐心。没有把全部精力用到日常生活工作中去。

3.享乐主义方面

本职工作创新意识不足,缺乏亮点,缺乏积极主动性,这样容易助长不思进取的恶习。

4.奢靡之风方面

平时的生活中没有发扬保持我党的艰苦朴素作风,有铺张浪费的现象。

五、2019年工作思路和改进措施

1.完善、修订公司的管理制度及管理办法

随着经济形势和公司的经营状况的变化,部分内部管理制度已不适应公司的发展,为使企业的管理制度更趋于完善,财务部将结合公司管理的要求,与有关部门进行修正。

2.加强团队建设,充分发挥财务职能部门的作用

作为财务部一名财务工作人员,也是财务管理制度的组织者,要有严谨、廉洁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充分发挥团队的合作精神,发挥团队的力量;在坚持原则的同时,我们坚持“让客户满意、让员工满意、让领导满意”;

3.加大各项费用控制力度,充分发挥财务的核算与监督职能;

将继续加强各项费用的控制,行使财务监督职能,审核控制好各项开支,在财务核算工作中尽心尽职,认真处理审核每一笔业务;

4.搞好财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充分有效的依据;

合理高效的财务分析思路与方法,是企业管理和决策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有力的财务信息支持;

5.2019财务部要完成的几项重点工作:

A制作媒体销售情况控制表,用以满足财务部及相关部门对收入及应收账款的掌控。

B完成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待清查结束后,根据具体情况咨询相关专家,提出处理意见,争取在20__对_集团移交和代建的媒体设施入账。

C针对我公司持有的大量资金,咨询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人员,寻求一个无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以提高公司资金利用效率。

我将不断地总结与反省,不断地鞭策并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以适应公司的发展,与各位共同进步,与公司共同成长。

以上发言,如有不当,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财务经理述职报告4

回顾过去的一年,令人心潮澎湃。2__年年初,我积极响应公司改革,应聘为公司财务部部长职务。在任职期间,我要求全体财务人员将工作基点放在服务、规范、创新上,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搞好服务才能做好工作,只有坚持规范才能减少风险,只有推进创新才能有所作为;确立以优质服务为先,以制度建设为本的工作理念;立足于做好常规工作,着眼于推进重点工作。在公司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财务部的各项工作完成较为圆满。

一、2__年重点工作

(一)以财务保障为目标,积极筹措资金

近几年来我们公司生产形势喜人,销售收入、货款回笼、利润均连年大幅上而升、生产资金较为充足。但因我公司近几年的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为了保障公司正常生产的资金,2__年,我公司主动改变过去单一依靠工商银行的做法,与中国银行建立了信贷关系,并在中国银行获得贷款3万元。正因此举,在__年下半年国家实行宏观调控,银根紧缩的情况下,我公司生产经营能保持正常。

(二)以效益为目标,确保重点支出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体现在效益上。为此,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

1、公司贷款在选择银行时,不仅要注重其利率的高低,更要注重其服务的优质及高效。2__年我公司在中行贷款与他行相比,仅贷利息支出将减少8万元。日常我公司办理票据贴现业务,总是“货比三家”,选择利率最优惠、办事速度最快的银行。

2、2__年公司新建了一个4平方米的总装车间及技术科办公室,同时购买了部分现代化设备,我部门在确保重点项目的支出的同时,积极引导其它用款单位更多地关注资金使用效益,优化支出结构。

(三)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拓宽制度约束的覆盖面

2__年,继续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制度规范人和事。

1、2__年_月份,本部制定了《借支管理暂行规定》,即规定公司出差人员借支金额及期限,对逾期不报账者计算其应付利息。

2、建立了与主机厂和供应商的对账制度,通过对账,不仅收回了部分货款,同时也发现和解决了我们公司存在的问题,如我们公司职工向客户单位借款2.6万元得到及时处理。

(四)以队伍建设为基础,拓展服务功能

随着公司业务的超常规发展,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财务运行规模持续扩大,这不仅对财务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而且随着资金收付总量的大幅度增加,财会人员的业务处理量、工作强度急剧增大,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1、增强员工责任意识。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干净干事的良好氛围。

2、加增业务操作技能培训。坚持勤练内功,推进财会人员业务操作技能水平,财务部实行了会计电算化。

3、强化了零件计价管理。通过招收专业力量,成本计价方面有了进一步提高。

4、提高办事效率。深化优质服务活动,加强工作效能建设,提升队伍整体形象。

总之,过去的一年,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财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订的工作计划。在此,我谨代表财务部对各位领导给予财务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组织理论学习的密度比较低,学得不深不透,实用主义比较明显、创新不足;

2、疲于应付日常事务,前瞻性、系统性研究比较欠缺,财务管理关口前移的速度缓慢;

3、财务分析、预测水平有待提高,财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亟待增强;

4、管理上比较粗放,对项目经费使用的跟踪问效缺乏;

5、报表的准确性有待提高,其中现金流量表科目归属存在问题。如2__年__月份的现金流量中反映的归还银行贷款支出与实际还贷不符;

三、2__年工作思路

随着我国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的全面启动,2__年我国的社会经济形势将发生深刻变化。其间,蕴藏着巨大的机遇,也包含着严峻的挑战。如我能继续应聘财务部负责人,我将继续搞好服务,努力坚持规范,着力推进创新,积极探索解决新形势下财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逐步把计财处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组织,为公司新一轮的快速发展理好财,服好务,办好事。

(一)在确保财务数据正确及时的提前下,大力加强财务预测和财务分析,试编财务规划。

(二)健全层层负责的经济责任制,严格内部控制制度,切实防范财务风险。

(三)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内部考核办法和运行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

(四)建立各健全集中采购管理。建议公司成立招标领导小组,对所有原材料采购实际招标,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以上述职,如有不当之处,恳请领导同事指正批评,谢谢大家!

述职人:___

20__年__月__日

企业工会财务管理制度(最新) 篇5

根据《会计法》、《工会会计制度》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1、设立专兼职出纳人员,实行钱、账分管。

2、工会各项资金均统一纳入工会预算会计核算,严禁设置“小金库”和账外账。

3、设立“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记账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业务终了,应计算当日现金收支合计数和结余数,并与实际库存数核对,做到账款相符。

4、每日现金结余数不得超过银行核定限额,多余现金应及时送缴银行,每月终了,应当计算当月现金收支合计数和结余数,并与实际库存数核对相符,做到“日清月结”。

5、因工作或业务需要临时借款,应按批准权属履行借款手续,现金当面点清,工作或业务结束,督促及时结账,禁止无故拖欠借款。

6、工会与外单位的经济往来,除在规定范围可以使用现金外,必须通过开户银行进行转账结算,现金结算按《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执行。

工会银行存款管理制度

根据《会计法》、《工会会计制度》和《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1、按国家金融机构的有关规定在银行开设银行存款户。

2、所有涉及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的办理均由专人负责,按照业务发生的顺序逐笔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每日终了结出余额。

3、“银行存款日记账”定期与银行对账,至少每月核对一次,如有差额,及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调节表经审核人员复核签章后,与银行对账单一并装订保存。

4、对银行存款未达账,认真查找未达原因,及时取得相关单据,并登记入账,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5、单位之间经济业务往来原则上均通过银行转账方式结算。

6、银行票据、印鉴应分别保管,分不同地点保存,确保资金安全。

7、严格执行银行结算规定。任何人不得出租或出借银行存款户,不得签发空头支票和远期支票,不得弄虚作假套取现金和银行信用。

工会票据管理制度

为规范《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等票据的使用和管理,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1、从上级工会领用的《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以下称收据)实行专人保管、专柜保存,做到防火、防盗、防霉烂、防损毁、防虫蛀、防鼠咬、防丢失。

2、按照规定的使用范围使用,仅限于工会依法取得的“五项收入”。填写的项目完整、内容真实、金额准确,同号各联次之间项目、内容、金额应完全一致。

3、领购、使用、缴销等工作符合规定,做到手续清、记录清、责任清。收据使用完后,及时向上级工会等办理相关校验、注销手续,按规定重新办理领取手续。

4、不得有相互转借、转让收据或擅自处理空白联和其它质量残次无效联的行为。

5、对停止使用的收据做好清理登记工作,及时向上级工会等办理相关核销手续。

6、银行票据有明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设置登记簿进行记录。

工会财务收支管理制度

根据《会计法》、《工会会计制度》和《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1、按照《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规定,开设独立的银行账户,实行工会经费独立管理。

2、工会经费各项收支符合《工会法》和有关政策规定,不得乱集资、乱摊派、乱收费,不得任意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不得办理与工会工作无关的资金收付。

3、遵守《预算法》以及《工会预算管理办法》,对工会经费实行预算管理,编制预算报告,组织预算执行。

4、坚持“收支两条线”原则,各项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5、根据上级工会要求和本级工会工作计划,按照“统筹兼顾,保证重点;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真实合法,精细高效”的原则编制预算,做到格式统一,内容完整,项目明晰,依据充分,说明清楚,程序规范,签章齐全,报送及时。

6、无重大支出项目的,不得编制赤字预算。期末滚存经费结余不得出现赤字。

7、预算收入按照规定的工会经费来源项目,充分考虑当年各项收入的变动因素进行编制,做到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切实可行。

8、预算支出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根据本级工会工作计划,明确工会经费支出范围,分轻重缓急进行编制。

9、预算草案编制工作完成以后,提请本级工会委员会讨论通过,并经本级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后,报上一级工会备

案。

10、预算经批准后,严格按照预算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收入方面,做到应收尽收,不得随意减免、不收或少收。支出方面,按照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要求,做到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遇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预算的,按照预算编制程序编制调整预算并经本级工会委员会同意后执行。

11、定期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化预算约束力,确保预算贯彻执行。

12、每笔费用开支据实报销,不得“以拨代支”、“以领代报”或“虚报冒领”。会议、活动、培训、维修等较大开支附有具体开支明细清单及有关附件。

13、工会经费按照规定比例及时分成和足额上解,不得擅自改变经费收缴渠道,不得少记、隐瞒、转移行政拨缴经费,不得截留、挪用应上解经费。

14、各种专项资金按照有关规定专款专用,不得改变资金用途、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

工会财务处理程序管理制度

根据《会计法》、《工会会计制度》,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1、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和上级工会要求处理会计业务。

2、各项经济业务全部通过本单位财会机构或委托有资质的代理记账机构等统一核算。

3、会计凭证的格式、内容、填制方法、审核程序、错误更正方法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工会会计制度》的要求。

4、原始凭证真实、完整、合法、有效,并附有相关附件,报销单据上经办、证明、验收、稽核、批报等相关人员签章齐全。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盖有出具单位公章或财务专用章,并与收款单位名称相符。对外单位开具的原始凭证盖有本单位公章或财务专用章。

5、记账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规范填制,做到要素完整、摘要简明、科目正确、数字准确、编号连续、字迹清晰,相关会计人员签章齐全。会计凭证装订厚薄适中、工整美观。

6、会计账簿设置齐全,有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基层工会日记总账),并设有必要的辅助账和备查账,各类账簿的启用、登记、结账、错误更正方法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工会会计制度》的要求,记账及时,文字规范。

7、明细账包括各类收入明细账、各类支出明细账、固定资产明细账、往来款项明细账等。日记账包括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备查账包括低值易耗品备查账、呆坏账处理备查账等。

8、账簿登记以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为依据。各种账簿单独装订,页号连续,整洁美观。

9、定期核对相关账目记录,并将账目记录的有关数字与库存实物、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债权债务等相互核对,保证账证相符(会计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相符)、账账相符(同一经济业务在不同账簿之间的记录相符)、账实相符(各类账簿记录与资产、负债实有数额相符)。

10、按照上级工会和有关方面要求定期编报会计报表。会计终了,按时编制工会财务报告。工会财务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工会经费收支决算封面、决算说明书、收支决算表,年末资产负债表,年末收入支出表,年末往来款项明细表,经费收解报告表。

11、发生调整预算的,附有本级工会的调整预算报告。

12、财务报告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格式统一、装订整齐、报送及时,并经分管财务的工会主席、经审主任及编制人审阅并签章。财务报告经本级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后按时上报上一级工会。

13、账务处理全部实行会计电算化。根据财政部《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配置与会计电算化需要相适应的硬件,按照上级工会的要求选用财务软件,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实施。

14、纸质记账凭证应及时打印;纸质会计报表应按季打印;纸质会计账簿、决算报告应在次年第一个月内全部打印并装订成册,也可根据需要临时打印、装订成册。

1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它会计资料定期整理归档,妥善保管,规范办理调阅和销毁事宜。

工会内部会计控制及岗位责任制度

根据《会计法》、《工会会计制度》,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1、建立健全内部财会制度,加强内部会计控制,防范化解财务风险。

2、一切财务收支必须首先经过审核,符合要求后才能编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必须经过复核后才能据以记账。对审核、制单、复核、记账等工作要分人交叉进行。

3、根据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明确职责分工,实行会计、出纳分设,钱、账、物分管,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4、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在设置会计人员工作岗位时应做到:凡涉及财产和货币资金的收付、结算及其登记的任何一项工作,必须由二人分工掌管。

5、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6、会计负责日常收支核算和审核工作,编报本级工会各期财务报表、经费收支决算,确保各种会计资料及时、准确、真实、完整。

7、财会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财会人员应当加强业务学习,参加地方财政部门举办的继续教育培训和上级工会举办的业务培训。

8、财会人员保持相对稳定。财会人员的任免应符合法定手续,财会人员调动或离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工会会计岗位责任制度

根据《工会会计制度》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1、组织开展本会的会计工作,并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财务管理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改善经费运营管理。

2、组织制定本会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并付诸实施。

3、认真编制并严格执行财务收支计划、固定资产购建方案等。

4、参与运行决策和各种经济合同的拟定,加强事前监督。

5、负责本工会的审核、记账、算账工作,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账目清楚,日清月结,按规定时间和项目公开账目。

6、做好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

工会出纳会计岗位责任制度

根据《工会会计制度》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1、负责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2、做到逐日逐笔记账,每日结出余额,并与实际库存现金核对相符。

3、定期和会计核对账目,做到账账相符。

4、安全保管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

5、认真执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各项规定。

6、不坐支现金。

7、不公款私存。

8、不白条抵库。

9、不挪用公款。

10、不超银行规定的库存现金限额留存现金。

工会资产管理制度

根据《工会法》、《工会会计制度》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1、按照《工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及有关政策规定,对固定资产、库存物品等进行登记、核算、管理和处置。实行工会资产独立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卡片。

2、加强本级工会固定资产、库存物品的管理,定期进行实物盘点,确保工会资产安全完整、账实相符。

3、工会房屋建筑物产权和土地使用权归属明确,房屋产权证、土地使用证齐全。

4、不得用工会经费进行高风险投资。没有用工会经费进行担保的行为。

5、严格按照《工会法》、《企业破产法》、《物权法》和中华全国总工会有关破产企业工会资产的处置意见,做好破产企业工会资产的处置工作。

工会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根据《工会法》、《工会会计制度》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1、会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本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会计档案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专业资料。依法保管会计档案,确保其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是会计工作的重要职责。会计档案管理具体执行《工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会计档案的管理办法。

2、会计档案的内容

(1)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其他会计凭证;

(2)会计账簿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台账、辅助账簿;

(3)财务报告类:季度报表、财务报告,包括会计附表附注及文字说明;

(4)其他类:置于存储介质的财务数据,视同会计档案。

3、会计档案立卷、归档

会计档案按职责分工及立卷要求,分别进行整理、装订、立卷,并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当月会计凭证需在次月25日前装订完毕。会计账簿、会计报表需在报表批准后的15个工作日内装订完毕。

4、会计档案日常管理

(1)已受理未报销的原始凭证、已装订未移交的保存期内会计档案,由会计妥善保管。

(2)未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除上级检查外不得转移出财务部门。

5、会计档案的调阅

(1)本单位人员调阅,需须经财务主管同意。

(2)外单位人员调阅,需持介绍信,经财务主管审阅,报工会主席批准后,详细记录调阅的档案名称、日期、调阅人员的姓名和工作单位、调阅理由等,向档案保管人出具调阅手续。外单位人员调阅时须有本单位工会财务人员在场。

(3)调阅人员不得将会计档案携带外出,如有特殊需要,由工会主席批准。

(4)查阅或者复印会计档案人员,严禁在档案上做任何记录、符号或标记,更不准涂画、拆封和抽换。需复印会计凭证的,应征得财务主管同意。

6、会计档案的销毁

(1)超过保管期限需销毁的会计档案,由档案保管人员提出销毁意见,会同工会负责人共同鉴定,经确认无误后,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经工会主席审查批准后销毁。

(2)超过保管期限但未了结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及关联凭证,应单独抽出,另行立卷,由档案保管人员到具体事项终止时再行销毁。

(3)会计档案销毁时,工会负责人会同档案保管人员共同监销,销毁后在销毁清册上签名或盖章。并将销毁情况书面报告工会主席。

工会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

为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根据财政部《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和上级工会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1、配备与会计软件相适应的计算机设备专门用于会计电算化工作,不能联入单位局域网及互联网,需要联网的,应通过物理隔离等技术,保证账务数据的安全。账务处理等电子数据定期备份。财务软件、报表软件能满足上级工会及有关方面数据上报、报表上报的要求。

2、根据业务特点及电算化标准,分设电算化主管(兼数据管理员)、数据录入员和数据审核管理员,做到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制约。

3、严格操作程序,非操作人员不得随意操作会计电算化专用计算机,不得调阅会计数据和资料,以确保会计数据安全保密。

4、操作人员必须在规定的职责范围和使用权限内进行操作,严格管理操作密码并定期更新。

5、操作人员不得随意打开数据库,不得修改系统软件。对软件的必要维护,应向电算化主管汇报后,由系统管理员进行处理。

6、做好硬件、软件的安全与保护工作,会计电算化硬件设备不得挪作他用,会计核算存储介质必须放在通风、干燥、防磁的场所,以确保财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7、规范处理日常账务。做到原始凭证审核无误,记账凭证录入准确,记账前认真核对,月末及时计算生成各种会计报表,做到数据准确,内容完整。年终核对总账、明细账,并确保下年初始化数据准确无误。

8、做好会计档案的整理保管工作。会计数据必须做好备份,每月备份一次;年终数据应采用光盘介质备份,以便长期保管。会计凭证按月打印装订,会计报表按月打印,会计账簿终了打印并各自装订成册。所有会计资料及时归档,专人负责。

最新企业财务实习报告 篇6

第一条 为了确定财务总监的职责和地位,构建国有产权代理关系的有效制衡机制,促进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称企业)应当设置财务总监。具体范围包括:

(一)国有独资公司,即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及其所属国有独资子公司;

(二)国有资产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

(三)国有资产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

(四)其他国有企业。

第三条 财务总监是受政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派,对国有企业财务会计活动进行监管的高级管理人员。

第四条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财务总监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 财务总监的任职资格:

(一)具有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有维护国有资产安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依法维护会计人员合法权益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原则性强。

(三)具有较全面的财会专业理论知识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制度。

(四)具有会计、审计、经济类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并担任企业总会计师或财务会计机构负责人2年以上,或在政府部门从事经济管理工作5年以上;或具有财经类研究生毕业学历,并担任经济管理、企业管理或财务会计管理工作3年以上。

(五)身体健康,年龄在50周岁以下。

第六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具备财务总监任职资格:

(一)因渎职造成企业重大经济损失的;

(二)有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制度,弄虚作假、贪污受贿等违法行为的。

第七条 财务总监实行资格认证、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财务总监的资格认证和岗位培训工作。

第八条 财务总监的职权:

(一)审核企业具体财务会计制度,监督检查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

(二)审核企业财务会计岗位的设置方案,监督检查企业总会计师和财务会计机构负责人的任用、考核、调动和奖惩情况;

(三)审核企业拟订的年度预决算方案、资金使用和调度计划、成本费用计划、筹资融资计划和投资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弥补亏损方案等;

(四)审核企业厂长、经理和总会计师、财务会计机构负责人的年薪、工资和与职务相关的消费性支出;

(五)审核企业财务报告,评价、报告企业经营管理业绩;

(六)参与企业对外投资和捐赠、贷款担保、产权转让、资产重组等重大决策活动和企业财产清查工作,监督检查企业重大经营计划、方案的执行情况;

(七)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九条 财务总监的权限:

(一)有权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活动,行使企业管理和决策过程的参与权;

(二)有权调阅、检查企业的财务会计资料和其他文档资料,行使财务会计活动的监督权;

(三)有权制止、纠正企业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的行为;

(四)有权制止、纠正违反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和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行为;

(五)有权提出企业审计方案,选择、确定委托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

(六)有权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政部门以及企业主管部门提出厂长、经理和总会计师、财务会计机构负责人的奖惩建议。

第十条 厂长、经理和总会计师、财务会计机构负责人在办理下列事项前,应当报财务总监审核或备案。

(一)对外提供贷款保证、债务担保、资产抵押;

(二)核销坏帐损失,处置不良资产;

(三)向境外提供资金和重大关联方交易;

(四)工程项目招标、重大价格调整、重大信用销售和重要经济合同的签订;

(五)超过管理规定标准、年度预算和项目预算的款项结算;

(六)应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的财务事项。

第十一条 财务总监实行定期报告制度。定期报告包括月度报告、季度报告和年度报告。财务总监应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其授权委派的单位报告如下事项:

(一)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

(二)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情况;

(三)企业经营决策程序的执行和重大投资项目的实施情况;

(四)企业重大经营计划、方案的执行情况;

(五)其他履行职权的情况。

财务总监的年度报告应当报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财务总监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向厂长、经理提出管理建议书。

第十二条 财务总监对下列情况应承担责任:

(一)未履行对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监督职责,且因企业重大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

(二)未履行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职责,造成企业决策失误的;

(三)对企业严重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的行为未制止或未按规定执行报告制度的。

第十三条 财务总监的具体职责应在企业基本制度中予以规定。

第十四条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的财务总监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直接委派和管理。其他企业的财务总监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授权企业主管部门或企业的控股公司委派和管理。授权委派的财务总监应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 财务总监不得兼任正副厂长、经理和总会计师、财务会计机构负责人。

厂长、经理和总会计师、财务会计机构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企业财务总监。

财务总监不得兼任其他职业。

第十六条 财务总监实行聘任制,聘期3年。期满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其授权委派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决定续聘或解聘。

第十七条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财务总监的工资、福利、保险和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专项管理;其他企业财务总监的工资、福利、保险和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由企业主管部门或企业的控股单位负责管理。财务总监的人事档案可由人才开发中心集中管理。

第十八条 财务总监实行年薪制。年薪标准和考核办法,以及福利、保险待遇另行规定。

财务总监不得接受所在企业的任何报酬和福利。否则一经发现立即解聘,并视情节追究其经济或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 财务总监实行任期和离任审计制度。审计工作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委派单位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 财务总监违反本规定,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或财务会计工作混乱的,依照《会计法》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最新企业财务实习报告 篇7

作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制定联合概念框架的阶段性成果——《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报告主体》 (征求意见稿) 于2010年3月11日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公开发布。IASB和FASB认为, 在框架层次确定报告主体概念的通用定义将有助于在准则层次制定合并项目的一致方法。

二、财务报告主体概念的提出

当前IASB的框架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概念框架都没有对财务报告主体进行准确定义。在2004年的联合会议上, IASB和FASB决定在现有基础上起草一份共同的概念框架, 作为制定会计准则的基础。2008年5月, IASB与FASB联合发布了《改进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财务报告目标与决策有用的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特征及约束条件》 (征求意见稿) 。其中明确提出,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提供关于报告主体的、有助于作为资金提供者的现有及潜在投资者、贷款人及其他债权人作出经济决策的财务信息。

这一目标直接体现了面向市场的“决策有用观”。因此, 目标的实现也就意味着财务报告要向报告使用者提供能够帮助其评估主体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的金额及各种不确定性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必须切实反映使用者所关注主体的运营状况并且能够产生经济实质。所以, 财务报告主体的概念是财务报告的基础, 对财务报告主体进行定义, 以使某一特定财务报告的对象只有在满足报告主体定义的条件下才能在财务报告中进行列报。这种定义的作用是对通用财务报告的对象进行严格限制。如果没有这种限制, 财务报告的编报者便能随意选择财务报告对象, 从而不利于财务报告目标的

三、IASB和FASB对于报告主体概念修订的演进历程

自2005年12月的首次讨论起到2010年3月征求意见稿的发布, IASB和FASB举行了17次讨论, 对财务报告主体的明确定义进行了详细而周密的研讨。

2006年3月的讨论会上, IASB认为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主体不应局限于法律主体, 并初次给出了报告主体的定义:“主体是拥有与其它主体进行交易能力的经济个体”。同时, 提出以下建议: (1) 概念框架应包括个别报告主体, 但不应给出定义; (2) 理事会投票决定应采用综合方法, 即合并主体和母公司主体都可成为独立报告主体; (3) 理事会同意控制概念不排除暂时性控制。如果主体必须得到其他方面的同意才能决定另一主体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则该主体不具备对另一主体的控制权力;单独考虑利用期权来控制另一主体是不充分的, 应将期权与其他事实和环境一起考虑。2007年6月发表了投票前草稿 (pre-ballot draft) , 向公众征求意见。2007年9月, 为其120天的征求意见期结束后, IASB根据收到的各方意见着重修订了关于个别报告主体 (individual reporting entity) 的概念。修订后的版本更清楚的阐明了理事会决定定义报告主体的原因。2008年2月, IASB讨论了是否需要发布文件来探讨实体观 (entity perspective) 和母公司观 (parent company perspective) 。同年4月, 在FASB与IASB的联席会议上, 双方讨论了母公司主体提供的个别财务报表的有用性, 形成了三种观点。由于不能达成一致意见, 最后双方同意发布第二次投票前草稿。2008年5月, FASB与IASB形成了关于报告主体的初步意见并发布讨论稿《关于改进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报告主体的初步意见》, 征询公众意见。2009年1月的IASB会议讨论了各方对于初步意见的征求意见稿的回复。2010年3月, I-ASB与FASB联合发布《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报告主体》 (征求意见稿) 。

四、征求意见稿中报告主体的定义及内涵

在2010年3月IASB与FASB联合发布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报告主体》征求意见稿中, 对报告主体进行了以下定义:

报告主体是现有及潜在权益投资者、贷款人及其他资源提供者所关注的经济活动的特定领域, 而且这些资源提供者不能直接获得是否需要向企业提供资源和这些资源是否被管理层有效利用的决策有用的信息。

报告主体有以下三个特征: (1) 主体正在从事、已经从事或者将从事经济活动; (2) 这些经济活动能够与其他主体的经济活动和主体所在的经济环境客观地区分; (3) 有关主体经济活动的财务信息是资源提供者决定是否需要向企业提供资源和这些资源是否被管理层有效利用的决策有用的信息。这三个特征是界定报告主体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从以上概念界定和特征描述中, 我们可以提炼出以下信息:

(一) 与法律主体的联系和区别

征求意见稿指出:法律主体不是报告主体界定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报告主体可能包括不止一个法律主体, 也可能包括一个法律主体的某一个部分。如果主体的一部分经济活动能够与主体剩余部分客观地区分开, 且与主体该部分有关的财务信息对于是否应向其提供资源是决策有用的, 那么主体的这部分可能作为报告主体。例如, 如果法人实体分支机构的经济活动可以客观地与该法人实体其他部分区分开来, 则该分支机构可能代表一个报告主体。相反, 如果单一法人实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主体的经济活动相互融合从而无法客观地加以区分, 该单一法人实体可能不代表一个报告主体。在这种情况下, 报告主体可能包含两个法人实体。

所以报告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它可能包括不止一个法律主体, 也可能包括一个法律主体的某一个部分。法律主体也并不是报告主体界定的充要条件。一个从事经济活动且没有控制任何其他主体的法律主体可能符合一个报告主体的条件。在大多数情况下, 法律主体可以正为报告主体界定的依据。法律结构形式有助于区分通用财务报告的对象和报告的使用者, 可以帮助确定哪些资源和对资源的要求权及变化应该包括在主体的财务报告之中。但报告主体不应局限于一个法律主体的企业活动。报告主体的概念首先要反映经济现象和实质, 而非企业的法律结构形式, 这也符合会计实质注重于形式的要求。

(二) 控制权是确定集团报告主体组成部分的基础

在征求意见稿中, IASB认为, “当一个主体具有主导另一个主体的活动并能从中获得利益 (或者止损) 的权力时, 一个主体就控制了另一个主体”。在权力因素层面上, 理事会认为权力是不可共享的, 主导另一主体的财务政策和经营策略对于控制来说也是充分的, 因此这里控制所指的范围比法律概念上的控制范围更宽泛, 它是指实质控制或者有效控制。而在利益因素层面上, 此控制定义包含广泛的利益或者经济利益, 而非具体的某些利益。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控制权不仅包括权力因素, 也包括了利益因素, 其中“权力”, 尤其是主导某样东西的能力相当于是“控制”的近义词, 但是要区别的是控制和重大影响。重大影响并不等同于控制——这在讨论稿中已被明确指出, “如果一个主体对其他主体有重大影响, 表示该主体不控制其他主体。实际上该主体并不具有能够主导其他主体活动的能力, 不能构成对其他主体的控制权”。

在征求意见稿中, IASB和FASB认为如果主体控制一个或者多个主体, 那么该主体就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因为如果一个主体控制另一个主体, 那么控制主体给权益投资者、贷款人及其他资源提供者带来的现金流量和其他收益显著地取决于从被控制主体取得的现金流量和其他收益, 相应地取决于主体的活动和控制主体对于活动的主导。而合并财务报表很可能给最大数量的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三) 除合并财务报表外, 其它类型财务报表的作用

在征求意见稿中, 如果主体控制一个或者多个主体, 那么该主体就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合并报表可以为母公司的股东, 特别是控股股东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弥补母公司报表的不足。当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存在债务交叉担保时, 合并报表可以为债权人提供更有用的信息。合并报表的编制很好地切合了现代会计中的决策有用观。

除合并财务报表外, 征求意见稿中还提到了母公司单独财务报表和汇总财务报表。尽管有人认为母公司单独财务报表不能被视为通用目的财务报表, 因为其没有如实反映子公司中被母公司控制部分的真实资产和负债, 但是不能否认母公司单独财务报表确实向报表使用者提供了有用信息, 如来自母公司以外的股利分配。但我们认为联合概念框架不需要具体规定母公司单独财务报表的时间和形式要与合并报表相联系。

汇总财务报表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共同受控制的主体的信息。汇总财务报表不包括控制主体的信息, 而且通常是在控制主体不编制财务报告时编制。汇总财务报表可以提供有关该组共同受控制的主体的有用信息。但是, 如德勤在意见回复函中所指出, 征求意见稿中将汇总财务报表局限于共同受控制的主体, 理事会并未能提供解释说明这个似乎与广泛的报告主体定义不一致的原因。在实际情况中, 汇总财务报表应提供受个体组成的团体所共同拥有的主体的有用信息, 而不是受共同控制。更进一步地说, 汇总财务报表还要提供虽然不受单一主体控制但是与其潜在经营商有联系的主体的信息。

五、报告主体的界定对我国准则制定的启示

我国的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中均尚未对财务报告主体作出准确定义。在现行的会计准则中, 对会计主体进行了定义。但是要注意两者的区别, 不能因报告主体的缺失而混淆报告主体和会计主体的概念。会计主体强调的是确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而报告主体不仅强调报告主体的空间范围, 有时也对报告主体的时间维进行了规定, 如何时纳入集团报告主体。会计主体概念强调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基本程序, 而报告主体概念则着重强调会计的报告。在即将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可以参考联合概念框架对报告主体的定义, 给出我国自己的报告主体的概念。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告》给出了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定义, 认为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 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这与征求意见稿中的合并报表范围基本一致。同时, 我国准则还指出母公司控制的特殊目的主体也应纳入到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这也与国际准则的规定也保持一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常设解释委员会 (SIC) 解释公告第12号——特殊目的实体中规定:当企业实质上控制了一个特殊目的实体, 应将该特殊目的实体纳入合并范围。目前我国已开放创业板市场, 需要密切关注申请IPO公司幕后的特殊目的主体的情况, 因其投资关系复杂, 这些主体逐渐成为某些企业进行表外融资、隐藏债务的工具, 所以我们需要从控制的角度来考虑是否将其予以合并。

参考文献

[1]Exposure Draft ED/2010/2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The Reporting Entity, http://www.i-asb.org, 2010, 3.

浅析企业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 篇8

关键词: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措施与方法

近年来,中国财政部门虽然颁布了一系列涉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则,对于规范我国企业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行为从而改善企業财务治理环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企业在实际执行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

一、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缺陷

(一)内部控制意识不强

首先是许多企业单位领导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基本了解,对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的认识不够,抱着有没有无所谓的态度。

(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我国现在很多企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并不全面,没有覆盖到单位的所有人员和多个业务环节。个别规模较小的单位,会计、出纳、资产管理等不相容职务均由一人担任,内部审计制度则根本没有,这也就导致一些单位的出纳贪污了巨额款项而长期未被发现的事件屡见报端。

(三)监督约束弱化

很多企业单位无内审机构或形同虚设,能起到对会计工作和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作用的极少。部分企业单位领导由一把手亲自抓财务,实行“一支笔”审批,而一般设立单位内审机构和人员均是单位领导委任,其隶属关系、经济利益均受到单位领导人的制约,这自然对内审人员的监督行为构成约束,造成外部监督机制弱化,使内部控制失效。

(四)人员素质不佳

我国个别企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或其会计主管人员连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都没有取得。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缺乏对违法违纪行为的辨别能力,在执行会计制度、法规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偏差和错误,从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二、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原因

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会计因素和非会计因素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会计因素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这方面是无法克服的,只能尽可能的减少;非会计因素则是指会计自身原因以外的影响会计准则实施的计策环境、法律、监管等相关的因素,它是会计虚假报告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会计信息加工处理方法存在不确定性

会计信息的产生是以一系列的假设、判断、估计为前提的,同时会计信息是通过一定的会计方法加工处理形成的。

(二)会计法制和法规在文化影响下无形中强化了行政权利

如果组织负责人拥有绝对权力,则这个组织负责人就具备了完全控制操纵会计的条件。

(三)监管机构职能弱化

审计对虚假财务报告的监督治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企业的审计监督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未能很好的行使有效的监督,使其流于形式。

三、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方法

(一)规范企业财务报告控制流程,明晰各岗位职责

企业应当制定明确的财务报告编制、报送及分析利用等相关流程,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并确保全过程中财务报告的编制、披露和审核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企业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负责组织领导财务报告编制和分析利用工作;企业负责人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承担责任;企业财会部门负责财务报告编制和分析报告编写工作;企业内部参与财务报告编制的各部门应当及时向财会部门提供编制财务报告所需的信息;参与财务分析会议的部门应当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财务报告的有效利用;企业法律事务部门或外聘律师应当对财务报告对外提供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核。

(二)健全财务报告各环节授权批准制度

企业应当健全财务报告编制、对外提供和分析利用各环节的授权批准制度,具体包括:编制方案的审批、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审批、重大交易和事项会计处理的审批,对财务报告内容的审核审批等。为此,企业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根据经济业务性质、组织机构设置和管理层级安排,建立分级管理制度;第二,规范审核审批的手续和流程,确保报送和进行审核审批的级别符合所授的管理权限、申报材料翔实完整,签字盖章齐全、用印用章符合要求,切实履行检查审核义务而非流于形式等;第三,建立相关政策,限制对现有财务报告流程进行越权操作。

(三)建立日常信息核对制度

企业应当从会计记录的源头做起,建立起日常信息定期核对制度,以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防范出于主观故意的编造虚假交易,虚构收入、费用的风险,以及由于会计人员业务能力不足导致的会计记录与实际业务发生的金额、内容不符的风险。企业在日常会计处理中应及时进行对账,将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资产、会计凭证、往来单位或者个人等进行相互核对,发现差异及时查明原因予以解决,并记录在适当的会计期间,以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确保会计记录的数字真实、内容完整计算准确、依据充分、期间适当。

(四)充分利用会计信息技术

上一篇:感恩节感悟下一篇:西安理工大学关于加强校友工作的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