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语文全册教学设计

2024-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二上语文全册教学设计(精选5篇)

二上语文全册教学设计 篇1

一、班级学情分析

本班共42人,其中女生20人,16人为民工子弟,他们来自不同知识层次的家庭,认知水平、生活习惯等参差不齐。经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养成了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能熟练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能感受阅读的乐趣,并在阅读中积累了不少好词。能用普通话正确地读课文和同学交流。他们能自觉按时完成作业,做到课前课后有预习有复习,能坚持背诵一定的课外儿歌。但个别学生由于家长的过分宠爱或管理疲软或监管不利等原因,致使孩子性格倔强,自我中心严重或过于依赖父母,放任自己,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和玩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学习任务滞后或未能完成。本学期就是要在一年级基础上,让已经具备良好习惯的学生能继续保持并带动其他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课外活动,通过活动促语文能力,“优者更优”。改变学习相对暂时落后的学生的态度,家校合作,生生帮扶,改变他们的陋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主动学习,有所进步。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分别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个专题的涵盖面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个专题的涵盖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字词的一些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口语交际–––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50个.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50个.这两种不同要求的字分别在课后练习里标明.除了识字课和课文安排了识字任务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课文的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具有时代感,贴近儿童生活

4.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5.突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增强了亲和力

6.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三、教学目标

1,政治思想方面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激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爱国主义情感,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遇事多动脑筋和同学友好相处,关心他人,从小养成环保意识,热爱科学技术.2,语文知识方面

(一)汉语拼音

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住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450个,会写350个.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型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5.会使用音序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3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3万字.8.喜爱图书,爱护图书.(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四、教学措施

一)

1、识字教学。

准确把握识字要求。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在识字过程中,适当渗透知识和识字方法,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写字教学

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写字基础。

每节课都让学生动动笔、写写字,不要集中在一节课上完成写字任务。

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

3、阅读教学

加强识字写字。

读好课文。

重视积累语言。

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语文园地的教学

语文园地的编排,从名称到内容,彰显特色,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综合性、趣味性强,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励儿童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如“我的发现”,能激发学生主动发现语文汉字特点,主动探究规律。“展示台”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学语文,用语文,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使学生也成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二上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篇2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秋天景色的特点,喜欢秋天。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在反复朗读中识字,在积累词语中识字。

教学难点:部分词语的理解。倡导自主识字,培养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能正确朗读这些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秋天景色的特点,并在朗读中感悟秋天的美景。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

1、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凉爽的秋天就要来到了。今天咱们一起走进秋天,去欣赏秋天美丽的景色,好吗?

2、看图,说说图上的秋景。

3、是呀,秋天的美景说不完,世上留下了许多描写秋天的词语。

二、读中识字

1、出示词语:

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

2、哪些词语是你认识,不认识的生字怎么办?

这学期我们的课文不再是每个字都带拼音了,对要掌握的生字课文在下面注音,你发现了吗?

3、自学方法

你准备怎样学会这些词语?

认“树叶”中的字(怎么记住)——试读词语(想想词语的意思)——认“我会认”中的生字

4、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5、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6、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

7、开火车读生字。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听到这些词,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

2、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说说你最喜欢哪个词语?为什么?有感情地读一读。

3、读一读,赛一赛,看看谁能把大家带进美丽的秋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识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喜欢秋天,有收集词语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巩固生字新词。

1、猜字谜: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3、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4、补充阅读带有本课生字的段落或短文(教师自编或改编)。

二、在写中巩固识字

1、出示“我会写”的生字,观察分析字形。

2、交流:

“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层”与“尽”部首是不相同的。尸——尺

3、观察生字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

4、请学生范写“丰”、“壮”。

5、教师范写“谷”、“色”。

三、实践活动

1、“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

2、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

3、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4、教师出示关于秋天的词语,学生读读,认认。

一叶知秋

春种秋收

春兰秋菊

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

秋风萧瑟

秋雨绵绵

秋收

立秋

中秋节

1.秋天的图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学写“波、浪”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教学重点:秋天的图画,秋天的图画教案,秋天的图画优秀教案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体会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比喻句,并从优美的语言文字中体会秋天是个丰收、喜庆的季节。教学准备: 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许多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大家还记得吗?现在赶快去秋天的果园里摘苹果,谁能准确且大声地读出苹果后面的词语,这个苹果就属于你啦!

(玩游戏:摘苹果,复习上一课学过的词语)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哎呀,看到果园里的果子都熟了,大家都知道,秋天来了。你还能从哪些地方发现秋天来临了呢?(指名学生发言)

2、师述:有一位神奇的画家,他用手中的画笔为我们画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就是“秋天的图画”,同学们想去看看吗?让我们一起乘坐“红叶号”列车开始一次愉快的旅行吧!

3、出示课题,齐读。

三、识记生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学习伙伴或者“苹果”老师。

2、秋姑娘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瞧!她给我们送来了丰收的果实。(课件演示:长满果实的果树,果实上面写有本课的生字)想得到吗?先过生字关。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3、游戏:摘苹果

看,果园的果子都熟了,赶快去秋天的果园里摘苹果吧!谁能准确而且大声地读出苹果上的字,这个苹果就属于你了。先读生字再指读生词“梨树”、“脸颊”、“波浪”、“图画”、“高粱”、“燃烧”、“勤劳”。

你们发现了吗?书中有一句话把这里的好多词都装进去了,赶快找出来读读。(课件出示课文第二句,指导读准读通。)

4、摘到苹果一定很开心!让我们把会认的生字送回课文中读读吧!(分句指读课文,注意正音。)

5、(播放带有配乐的秋景图课件)师范读。思考:秋天的图画中画了些什么?你喜欢那些景物?

四、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认为美的句子。

A、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谁能把这样美的景色读出来呢?

B、听了老师也想读读,可以吗?教师范读第二句,有意丢掉表示颜色的词语。你们认为老师读得美吗?为什么?

C、小结:色彩不仅使图画变美丽,而且使句子更生动。(采用指读、评读、赛读、齐读等形式指导朗读第二句,读出颜色美。)

D、你还能说出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能不能用它说句话。

2、同桌互读自己认为美的句子,交流美在哪里。

3、把你认为美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学生读哪句,课件演示哪句,指导朗读。)课件出示以下两个句子:

A、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B、梨树上有金黄的灯笼,苹果像红红的脸颊,稻海像金色的波浪,高粱像燃烧的火把。

读这两句话,你认为哪句好?指名加上动作读一读。

谁使秋天这样美丽?你们知道这位神气的画家是谁吗?读读书,找一找。想象一下,此时,梨树、苹果树、稻海、高粱会对他们说写什么呢?

五、学写“波浪”两个生字。先观察再范写最后练写。

六、总结:

秋天的图画很美,但创造这图画的人更美。让我们带着激情齐声赞美他们。师生齐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写“灯、作”等六个生字。

2、背诵课文。

3、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教学重点:

学写“灯、作”等六个生字。教学难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教学准备: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词。

二、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1、同桌互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互相评价。

2、课件演示秋天的图画,引导学生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练习背诵。

练习背诵时可以采用带读、引读等方式帮助学生熟读成诵。

三、学写“灯、作”等六个生字。

1、学生读帖,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2、师应学生要求范写其中两个字(是学生感觉到比较难写的字)

3、生仿写,4、指名演板,大家来评一评。

5、生练写这四个字。

四、扩展活动:

根据本课内容,创编一个秋天的童话。“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姑娘兴高采烈地呼喊着,欢笑着,她招呼大家来看一个庆丰收的晚会。梨弟弟、苹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赶来布置晚会会场„„

五、作业: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如,制作秋天的礼物:用落叶做书签,用自己的画做贺卡,用句子、短诗赞美秋天„„

2.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教学重点: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教学难点: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教学方法:朗读课文

分小组读 教具: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教学过程与内容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家去过黄山吗?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烟云,峨眉之清凉,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乃黄山“四绝”。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欣赏一下黄山的四绝之一,板书:黄山奇石。请齐读一遍课题。

二、运用课件欣赏黄山奇石课文插图,生观察图说像什么?

三、观察完图,初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自然段。

四、认读生字词。

五、接读课文,生评价。

六、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七、学习第一自然段。读中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词语意思。配乐读出情。

八、小组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记住了生字的字音,了解了黄山上有哪些奇石,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这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新授: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黄山石怎么样?生答。

老师用“奇特、有趣”两个词来概括大家的发言,好不好?(板书:奇特、有趣)

2、那么你觉得哪块黄山石最奇特、最有趣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插图,读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哪块奇石,边读边把描写它奇特、有趣的地方画下来。当然,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就把它标出来,待会儿一起解决,好吗?

3、生画。然后问:你有哪些词不理解?请提出来!

4、下面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奇石介绍给大家听听?介绍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你愿意结合刚才画的词句给大家讲出它的奇特有趣,就讲;如果你愿意读,就有感情地读一读;如果你能通过动作把石头奇特的样子表演出来,你就表演给大家看;如果你能在短时间内画图表示出它的奇特,你就画。下面自己抓紧想一想,小组可以讨论讨论。

5、下面谁先来介绍?(顺序依学生回答的为准。)

(1)仙桃石:生说自己的理解。谁愿意来读读?(一生读)老师把其中一个句子改写成这样,你看看哪句好?为什么?(这说明作者用词非常准确。)好,谁还想来读读?别看就一句话,想读好也不太容易。谁再试试?(生读)还是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2)猴子观海: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理解。下面,谁能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一生读)谁认为自己能比他读得还好,读得更有趣?试一试(一生读)老师帮你一把,给你配上音乐来读,一定会更棒,谁想来试试?(一生读)齐读。试背一遍。

(3)仙人指路:生说。多么奇特、有趣呀!谁能读好?试一试!找个同学比一比。配乐读。试背一遍。

(4)金鸡叫天都:生说。课文没有插图,谁能想象出他的样子?它好象在对天都峰说什么呢?谁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读出来?找生读。配乐读。齐读一遍。

6、课文是不是就写了这几块奇石?在哪一自然段还写了?找生读最后一段.7、又写了什么奇石?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它们是什么样的?

8、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黄山上的石头可真奇特有趣呀!并且还有许多石头等着咱们去给它起名字呢!现在,你心里在想什么?

9、你喜欢黄山吗?那老师现在就带你去游览一下黄山好吗?这次咱们就不单单看奇石了,还记得老师上节课讲的黄山四绝吗?除了“怪石”,还有什么?(生答)好,同学们等不及了吧!请看录象。

10、美不美?请你们带着对黄山的喜爱之情再来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

11、下面用你喜欢的方式选两段你认为最好的课文背诵一下。

12、检查背诵。

13、同学们,黄山石奇特、有趣,黄山更美!其实,祖国大地上还有许多这么著名的风景区,课下同学们可以读读有关的课外书。另外,告诉大家,下一单元就有一篇介绍宝岛台湾风景秀丽迷人的日月潭的文章,课下同学们可以先睹为快!

第三课时

一、背诵课文。

二、指导书写生字。

三、处理课后题。

四、出示一幅怪石图训练学生想象力,先说话,再写话。

教学反思:

我从音、形、义三方面来引导学生自主识字,通过“你觉得哪个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这个问题,让学生去关注字音,如平翘舌音的区分。然后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记字形,这又体现了学生拥有学习的选择权、决定权和主动权。

认字和认人一个道理:一回生,二回似曾相识,三回四回成了好朋友。巩固认字最好的办法是复现,最有效的办法是在语言环境中多次见面。学生认字,千万不能像狗熊掰棒子──一边学,一边丢。要重视在合作中、游戏中、活动中巩固认字。比如,同位或小组中比赛谁认得快、记得牢,发挥同学间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的作用。比如,孩子自编句子、儿歌、谜语,在鼓励学生从身边、从书报上找到刚认的字,在语言环境中及时巩固认字。总之,认字教学一定要把工夫花在千方百计让学生和生字多次见面上,力求做到当堂认识,当堂巩固。

3.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法,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

2.学习课文,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法,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苍耳实物、植物图片。

2.课前布置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查找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有趣方法。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巧认词语

1.谈话激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植物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这些植物朋友给大家出了一些难题,说是要大家解决了这些难题他们才肯出来和我们见面,你们有信心解决这些难题吗?(激将法调动学生积极性)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课件示课后词语。)(1)指名认读。

(学生想读哪一个词就读哪一个。)

(2)初步了解词义:玩“猜谜语”游戏,教师说词义,学生根据词义猜词语。

(猜对后,点击课件奖励五角星。)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过渡:

大家可真了不起,得到了这么多五角星,这下植物朋友们一定会出来了,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去迎接他们吧!

播放课件录相:色彩鲜艳、生机勃勃的植物动态画面配上动听的音乐,给学生展示出一个绚丽多姿的植物世界。

看后,请大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指名描述)2.教师揭题: 画面里都是了不起的植物妈妈,我们去和他们交朋友吧!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前启发:

你认为怎样才能读好这篇课文呢?(学生自己设定初读要求和目标。)2.自由读全文,思考:

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可适当在文中划记。(学生自读自学,教师巡视指点。)3.汇报自学成果,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生:我知道文中写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植物。(师贴三种植物的图片。)

生:我知道这些植物妈妈在传播种子方面很有办法。教师引导理解“旅行”、“四海为家”。生:我知道蒲公英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生:我知道苍耳、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阅读体会,及时给予肯定、指导。)

四、精读课文、探究感悟

1.你认为哪位植物妈妈最聪明,她传播种子的办法好在哪里?找伙伴一起朗读课文2、3、4节,把你的想法说一说,互相问一问、评一评。(板书合作学习方法:读、说、问、评。)

(学生合作学习,精读2、3、4节,教师巡视参与。)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探究和感悟:(学生说哪种植物,就讲读哪一节。)

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蒲公英妈妈最聪明„„”时:(1)说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

生质疑:“降落伞”到底指什么?“乘着风”是什么意思?(适当讨论)(2)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降落伞”是什么,“乘着风”又是什么感觉。

(播放课件:蒲公英传播种子的全过程,教师配解说。)

(3)你觉得这情景美吗?请和同桌一起有感情的把这一节练读一下,讨论怎样才能读好这一节。

3.学生同桌练读,讨论交流,感悟读法。

4.指名读喜欢的句子,谈读法──学生点评──再指名读句子──再点评。

(指导感悟要点:“轻轻”、“纷纷出发”。)

指名读全节──互评──齐读──师评 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苍耳妈妈最聪明„„”时:(1)让我们去看看苍耳娃娃是怎样出去旅行的?

(播放课件:苍耳传播种子的全过程,教师配解说。)

看了动画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质疑:“带刺的铠甲”是什么样的?怎样挂住动物的皮毛?(2)直观感知:

每个同学桌上都有一个小礼包,请你们打开看看,老师送你们每人一粒苍耳,摸一摸!这就是苍耳妈妈给孩子们穿上的铠甲。想一想,苍耳还可以靠什么传播种子?

(学生摸、想、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3)指名读这一节,谈读法──谁有不同的读法,再指名读──你喜欢谁的读法,评一评──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读。

5.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豌豆妈妈最聪明„„”时:(1)你最喜欢这一节中的哪句话?说说怎样读好它。

指名读、说,指导感悟要点:“啪的一声”、“炸开”、“蹦着跳着”。

指名再读,说说读出了一种什么感觉?(谈感悟,齐读句子)(2)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豌豆娃娃怎样离开妈妈的?

(播放课件:豌豆传播种子的全过程,教师配解说。)

(3)同学们,你们出去旅行高兴吗?我们把自己想象成小豌豆,谁来读读这一节?

指名读──点评──再指名读──愿意读的起立齐读。6.小结:

请大家想想,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都是靠什么送自己的孩子去旅行的呢?(指名口答,结合板书:风、动物、太阳。)

7.植物妈妈是不是只有这几种办法呢?自由读第5节,边读边想: 从这一节中你知道了什么?(1)学生自读。(2)讨论回答。

(方法很多,需要仔细观察。)

五、延伸课外、拓展知识

1.通过你课前的了解,你还发现了植物妈妈有什么传播种子的好办法?(指名说,教师也作相应的补充介绍。)

2.这些植物妈妈的办法可真多啊!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指名自由说)

六、练习背诵、自编儿歌

1.指名背诵,会背哪一节就背哪一节,可编加动作。2.自编儿歌: 模仿背诵的那一节课文,把你知道的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编成儿歌。(示课件:儿歌编写提示。)

七、全文总结、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

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等着大家去探索和发现,希望大家课后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看看蓝天、白云,去了解更多了不起的植物妈妈。

2.作业:

(1)搜集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记录下来。(2)练习背诵全文。

4.古诗两首

《赠刘景文》 【设计理念】

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诗理的能力,避免逐字逐句的讲析。本课侧重从搜集整理资料、潜心品析吟诵、想像讨论交流等方面。

2、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设计设计】

一、牵手秋天,诵读秋诗

1、现在正是金秋十月,瞧,深秋正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了.2、出示关于深秋的图片。

3、看,这深秋时节,满山的枫叶红了,让老师想起了一首诗《山行》,我们还背过一些和秋天有关的古诗呢,谁起个头儿,带大家一起来吟诵吟诵。

(生吟诵《山行》、《暮江吟》。)

4、老师这儿还一首秋天有关的古诗,请你们来读读这首诗,多读几遍好吗?把诗读准确,读流利。

二、研读诗句,领悟诗意

1、指名朗读古诗。

2、再读古诗,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 3、请学生交流,可以是诗中的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引导:

⑴ 观景感受深秋气息: ① 荷花谢:

引导一个“尽”字。(尽字表示没有了)这个尽字,在我们学过的一首《登鹳雀楼》的古诗中也出现过,“白日依山尽”,说的是太阳落山了。那么花没有了我们可以说是──谢了。

② 荷叶枯:

引导一个“擎”字。怎么样的动作可以说是擎?用手笔划笔划。③ 菊花残:

寒冷的深秋让人忍不住缩成一团,可是诗人感受到了残菊的与从不同,你觉得诗人他感受到了什么?

虽然天气很冷,菊花可能都快凋谢了,但它的花枝像个小战士在和风霜在做斗争,它们一点都不怕冷。

(想像说话:这些残菊想跟这寒冷的天气说些什么呢?)⑵ 说理领悟深秋美好: ① 你知道君表示什么?

是你的意思,对别人的尊称,因为这首诗是送给刘景文的,所以这里指的是刘景文。

② 引导“最是”的理解。

(可以认为是“就是”的意思,表示强调。)③ 橙黄橘绿能分开来解释吗?

橙子黄了,橘子绿了。橙子、橘子黄了,绿了,说明它们在深秋的时候成熟了。

④ 你最喜欢秋天什么样的景色?秋天有这么多美景,诗人为什么认为秋天最好的景色是深秋时候,是橙子黄了,橘子绿了的时候?出示图片,小组讨论:

a、它们颜色很漂亮,很鲜明,在深秋还有这么鲜艳的颜色的确让人眼前一亮。

b、还能让人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⑶ 因为橙桔成熟,桔子的味道十分清香,飘满于天地间,也让人不禁称赞。

4、试着读读整首诗,把深秋的味道读出来。

三、介绍背景,感受深意

1、读到这儿,让我们猜猜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吧,老师给你们三个提示。这是一位北宋的大诗人,大文学字,曾在湖州当过知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著名的诗词就出自他的笔下。

2、对了,苏东坡,苏轼。苏东坡的这首诗是送给一个即将远行的朋友,他的名字叫刘景文。读读他的诗,猜测一下刘景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为什么这么认为?

⑴ 一个跟苏轼一样很有才华的人。

⑵ 从“菊残犹有傲霜枝”这句诗中体会出一个坚强、遇到挫折不肯屈服的人。

⑶ 这首诗写的是深秋的景物,刘景文可能是一个年纪很大的人。3、出示刘景文的文字资料,请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苏轼为什么要写这首诗给刘景文?

刘景文:苏轼在杭州当知府的时候,认识了刘景文,因为他很有才华所以受到了苏轼的赏识,两人的交情很深。苏轼写这首诗给刘景文的时候是元佑五年,此时的刘景文年纪已经很大了,差不多到了人生的中晚年了,可是还是没有受到重用,他的才华没有地方施展。4、交流:(苏轼为什么要写这首诗给刘景文。)

⑴ 苏轼想用这诗诗鼓励刘景文你虽然年纪不小了,都过了中年,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

⑵ 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就会迎来收获的季节。

⑶ 劝刘景文不要泄气,你看秋天的景色也很美,你的前途一定也会很美好的。

四、指导诵读诗句

1、是啊,苏轼就是这样鼓励刘景文的,虽然刘景文离开了,但他每当想起远方的朋友,总会呤诵这首诗„„

2、受到了苏轼的鼓励,刘景文终于崭露了头角,后来他还受到了宰相王安石的赏识,做了官,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十四字的励志的诗句也成了千古佳句。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吗? 3、多元吟诵:

同学们,苏轼把这首诗送给了刘景文,现在,让我们把这富有哲理的诗也送给你的同桌吧„„

让我们也把这首勉励的诗送给自己吧„„

也让我们把这首激励人们乐观向上的诗送给在座的老师们„„

五、情境迁移,感悟深秋

1、谁说深秋就等于悲凉,谁说深秋就不美丽了,又是谁说深秋没有了芬芳。教师配乐范读根据这首古诗意思编写的小诗:

在那方荷花池里,花儿谢了,叶儿枯了,是深秋来了。/在那层寒霜中,菊花败了,可是你看,那花枝还是顽强地在风中舞动。是深秋来了。/是橙子黄了,是橘子绿了,是深秋来了。/淡淡的清香弥漫在你我之间,这不是最美丽的时候吗? /我爱深秋,是深秋告诉我。

2、你想到了什么,请你们把它写下来,让我们继续在深秋中畅想。3、请几位同学上台组成一支小诗队,畅谈这首诗带给我们的深秋感悟。4、是啊,是深秋告诉我们: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教材简介: 杜牧的《山行》是苏教版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所以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目标预设: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会背诵。

2、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设计理念:古诗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必须建立在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上,尊重学生自身的知识构建。古诗文化博大精深,贵在积累,教给学生一些古诗学习的基本方法,使他们能在课外迁移运用,在更广泛的学习天地中,丰富自身的文化积淀。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并体会作者的情感。各种形式的朗读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导航策略:

一、背诵古诗,激发兴趣。

1、你喜欢读古诗,背古诗吗?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用最凝练、简洁的语言表达出诗一般的境界。四季皆入诗,四季皆入画,你能从你了解的古诗中找出描写四季的诗来背一背吗?

(师根据学生背诵情况及时鼓励,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

2、(多媒体出示:连绵的群山,满山火红的枫叶)同学们,说说你看到的景象。

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千古名句。

(屏幕画面出示一首正楷的《山行》,把学生带入了如梦如诗的境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山行》,从诗中去领略一番秋天山林的美景。

二、读诗题,知诗人

1、出示《山行》。读读课题,想一想题目是什么意思?(在山间行走)介绍作者杜牧:唐朝晚期著名诗人,和杜甫合称大小杜。(让学生交流,教师适当补充)

杜牧在山间行走,会看到些什么呢?让我们赶快来读读诗吧。

二、初读诗歌,落实读通。

1、师范读。

2、指名读,结合读指导读准节奏,读准字音。

3、说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板书到黑板上。

4、结合画面,讨论交流疑难字词。

三、精读诗歌,体会意境。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角色转换——孩子成为诗人,完成情感体验。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 诗中哪些地方告诉我们是深秋呢?(“霜叶”“ 寒 ”“ 晚”表示季节)

1、创设情境:深秋,天气已经很冷。远处山林中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那是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此时此刻,诗人看到些什么呢?

2、出示彩图,观察:说说看到哪些景物?结合观察,引导认识景物,并感受景物特点。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远上寒山”

(一个“远上”再现了“山”的绵延起伏;一个“寒”传神地刻画了“山”的凄清寒冷,让人产生一种悲秋之情。)

(1)引导观察:你看到的山是什么样子的?是一座吗?感情诵读“远上寒山”,体会“山”之连绵起伏。

(2)阵阵秋风裹挟着片片黄叶向诗人吹来。此时,站在山坡上的诗人会有何感受?从哪个字能读出诗人这种感受?感情诵读“远上寒山”之“寒”。

“石径斜”

(一个“斜”字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飘逸的远山之中。)

(1)诗人面前是一条石头铺就的小路。这是一条怎样的小路呢?借助简笔画理解“斜”字。

感情诵读“石径斜”体会石径的弯弯曲曲。“白云生处有人家”

(1)看图体会:有白云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感情诵读体会“白云生处”的虚无飘渺。

(2)看图体会:人家在什么地方?感情诵读“白云生处有人家”,感受虚实结合的诗意画面。

(3)感情诵读一句,加深体会。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过渡:诗人坐在马车上,忽然叫道:“停!停!停!”这是因为什么呢?(2)生先自由读2句说说原因。结合孩子的说,引导感悟:

“枫林晚”

(1)看图想象:夕阳照耀在枫林上,是怎样的景象?感情诵读体会(2)理解“坐”字,想象此时诗人看到此景会怎样说?(3)你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如何?

“霜叶红于二月花”

(1)生看图说说枫叶是什么样子的,想象二月开的红花是什么样子的?(2)感情诵读体会霜叶之红。

(“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鲜明地表白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之情,而“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赞美之情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以致作为名句千古流传。)

四、感情朗读,学会背诵

1.想象着诗歌意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2.指名朗读

3.听录音朗诵后再次练习美读古诗,体会情感。4.现在你就是诗人,请你来到画面前高声吟诵。

五、生字教学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提醒学生注意:“径、枫”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霜”是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是上宽而扁,下长而宽。

4.学生练习。

5.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作业设计

★美美地背诵古诗,说说意思

★★请你画一幅秋景图,然后配上这首古诗,并把古诗美美地背诵给父母听。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并体会发现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生字,通过朗读词语、背儿歌,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积累。练习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学生看拼音读字、读词,在词语中认读生字。2.辩字形,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每组中两个字的异同。3.组词语,区别每组两个字的意思。

4.书中的学习小伙伴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生字的呢?你能帮她告诉大家吗?(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或熟字减一减的方法。)

二、我会认

1.读准字音。重点指导:翘舌音“支”,后鼻韵“龙”。2.扩词练习。学生自己口头扩词,同桌扩词,全班开火车扩词。3.改变语境,在不同语境中巩固生字。出示下列词语,学生认读。

交朋友

交通

一支笔

九龙坡

龙头

巨龙

龙舟 要求

请求

凡人

凡是

平凡

利用

利益

有利

三、我会写

1.认读其中的字。

2.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的相同点。回忆一下部首木字旁、月字旁、草字头代表的意思。

3.书中的学习小伙伴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字,你也能吗? 木字旁:树、林、枝、枫、样、杨、梅、柳 月字旁:明、肚、脸、胆、腿、脚、脑 草字头:草、花、蓝、苗、苹、苦、荷 宝盖头:宝、它、安、完、言、家、定

四、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词语,接力读,分小组读,竞赛读。2.学生自己选词造句。

五、读读背背

1.教师示范读。

2.学生自己练习读,启发学生读出丰收时的喜悦。3.鼓励学生背诵短诗。4.朗读时需注意: 轻声:庄稼

高粱

葡萄 一声:黄澄澄

红彤彤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1.读要求,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自己找喜欢的小伙伴交谈,说说各自想到什么地方秋游,鼓励意见相同或相近的同学组成小组,小组讨论本次秋游计划。

3.班长主持全班讨论,各组陈述本组的想法和理由。我们组建议到„„,因为„„。我们都愿意到„„,因为„„。因为„„,所以我们建议到那里秋游。„„,„„。

4.同意意见后,具体商量秋游活动的计划。到那里去做什么?

5.商量准备工作和秋游活动中的分工。要做哪些准备? 6.向老师提出建议。

秋游到哪里去?干什么?做哪些准备?

二、展示台

1.开展“我眼中的秋天”活动。

二上语文全册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科、亚、呆、始、猜、栓、逗七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户、角、床、始、亚、周、病、张八个生字。

2、会用可爱的,高兴的说话,读好两个设问句。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词,读好课文,体会同学间的友情。

【教学难点】

体会同学间的友情。

【课前准备】

生字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在语境中初步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体会气球代表了同学之间相互关心的友情。

〖教学过程

一、激发内心体验,谈话导入课文

1、你生过病吗?生病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2、生病了可真不舒服,看看一位名叫科利亚的,小朋友生病时,让他感到不舒服的是什么?请读读《窗前的气球》。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1、带问题读全文,标小结,读准生字字音。

2、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

3、看,课文中有这么几个生字,你已经把它读准了吗?同桌互查。

4、指名读生字。

5、在科利亚小朋友生病住院期间,他的心情有了什么变化?

听同学们再读课文,划出有关的词句。

6、指名汇报。

板书:真没意思

心情好了许多

高兴地笑了

三、研读课文,体会理解第1、2小节

1、课文哪几小节写科利亚觉得没意思?指名读。

2、最让科利亚觉得没意思的是什么?请你找出有关句子读给同桌听一听。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板书:谁也不准

谁也不能

能看到什么呢?

4、真是太没意思拉!谁愿意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1、2小节。

四、学习3~5小节

1、过渡:可后来,科利亚怎么变了?请你们读读3~5小节。找出有关的句子来回答这个问题?

2、指名汇报,揭示关键句体会。论:

⑴ 突然,一个红色的气球摇摇摆摆地飘上来,在科利亚房间的窗户前停住了。(师导语:这是怎么回事?帮助学生读好设问句。)

⑵ 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栓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

3、你觉得还有什么地方令你觉得特别感动的?再读读课文3~5小节,找一找。(指导有感情读好课文。)

4、课文说窗前的气球,代表同学们问候科利亚,还代表了什么?谁会说。(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5、多么逗人的气球啊!多好的同学啊1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

五、拓展,作业

在我们班里有发生过许许多多同学间互相关心爱护的感人故事,谁愿意站起来说一说?

总结:同学们的友情是最美好的.,生活在这样温暖的集体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幸福的,谁能想课文一样

把班里发生的最令人感动的故事讲给你们的父母听,让他们也来感受我们之间友谊的美好。

【板书设计】

22、窗前的气球

谁也不能

真没意思 他也不能

能望到什么

心情好了许多

同学们的问候

高兴地笑了 爱

二上语文全册教学设计 篇4

这篇课文文字极美,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葡萄沟的美,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读“凉棚、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使学生感受到词语的美妙,并配合出示插图使其感受到葡萄沟的景美,让学生看到葡萄沟的人比葡萄更美,让他们的心灵感受到人情的美,让他们的思想情感得以升华。

《葡萄沟》教学反思二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的葡萄沟,那里盛产水果,尤其是葡萄又多又好,葡萄干也很有名。本课重点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学习的,使学生通过理解语言文字,对那里产生喜爱之情。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学找找课文的中心句,初步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在初步感知后,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 并让学生充分朗读,感受“好地方”。围绕总结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了三个方面的内容:葡萄沟盛产水果;葡萄沟葡萄多,景色美丽;维吾尔族老乡非常热情好客。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支撑,在课上让学生欣赏各种颜色的葡萄图片,体会葡萄的多和美。通过欣赏各个地方水果丰收的场景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好像去葡萄沟游览了一番,从整体上感受到葡萄沟水果多、景色美、人热情。

另外在文本的赏析中,一个重点段落中的重点词汇“五光十色”引起了我的注意。如果把握好的话,学生的情感将被充分调动。“五光十色”除了颜色多,还写出了这些葡萄很有光泽,甚至可以联想到这些晶莹剔透的葡萄在阳光的照耀下如珍珠般闪闪发光。通过该词的学习,孩子们对葡萄的美感受更深了。

本课的遗憾之处是:文本解析的不够透彻。在本堂课中,老师说的太多,以致留给学生自主合作的时间少了一点,在以后教学中,要多留时间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展示热情。

二上语文全册教学设计 篇5

江苏省启东市汇龙小学朱春燕

教材解读:

练习六中“读读背背”的板块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熟记成语”,以成语歌的形式出现,含成语“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等4条。这四个成语,押韵上口,语意连贯,一气呵成,表达了一个中心:勤奋努力,不甘落后才能成功。另一部分是节选自汉乐府民歌《长歌行》中的四句诗,其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劝勉学生要珍惜时间加倍努力,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两部分内容既相对独立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记诵,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好材料。设计理念:

1.“读读背背”重在“读”,重在“背”,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2.儿童的思维带有具体性、形象性,教学过程就要遵循儿童思维的成长规律,创设与儿童年龄相符的故事情境、教学游戏等多种方法,为学生积累语言搭桥铺路。

教学目标:

大体了解“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及古诗《长歌行》的意思,并能反复吟诵,烂熟于胸,熟记在心。

课时安排:第2课时

教具准备:

教材中插图、四个成语卡片、录音故事《龟兔赛跑》、时钟的滴答声、古筝曲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学成语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1.播放录音故事《龟兔赛跑》。

(兔子长了四条腿,一蹦一跳跑得可快啦!乌龟也长了四条腿,爬呀爬呀,爬得可真慢。一天,兔子约乌龟比赛跑,谁先跑到前面的大树下就算赢。发令枪一响,兔子撒开腿就跑,一会儿就跑得没影儿啦!它回头一看,乌龟„„)

2.(学生正听得津津有味时,故事“意外”中止)教师提议:我们看着图把下面的故事演下去,好不好?(贴教材插图)

[评:“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精心设计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一波三折的起始环节,酝酿着学生的情绪,扣住了学生的心弦。]

(二)故事引路,初识成语

1.创设语境,演中体验

师生同做小乌龟,作爬行状,教师以语言描述推进故事进程,其间故意设置

疑问:

(1)看,小兔子跑到前头去了,咱们快追上去!„„咱们小乌龟爬得太慢,看

样子追不上兔子了,不如不比了吧?

(2)咱们拿出力量鼓起劲,奋力追上去!„„小兔在睡觉呢,不如我们也睡一

会再爬吧?

(3)咱们天生就比兔子跑得慢,趁兔子在睡觉,还是先往前爬吧!一,二,一,二„„好累,好热,来,擦把汗。反正小兔子还没醒,我们也在树下乘会凉

吧?

(4)要想取得胜利,我们就要多化力气,兔子化一分力气,咱们就化十分,百分力气。来,继续爬„„好,大树底下到了!咱们胜利啦!(师生共同蹦跳欢呼)

(5)小乌龟们,咱们的胜利来得容易吗?是怎么来的?

[评:将熟悉的故事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师生的动作表演在课堂上再现,学生

在情绪高涨、充满新奇的同时马上进入角色情境,体验到小乌龟的辛苦与努力,为后面帮助学生大体了解成语提供了依据。]

2.引出成语,反复诵读

(1)小乌龟用自己的勤奋努力,弥补了自己的笨拙,取得了胜利。这就叫——

教师领读:勤能补拙。

(2)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个字的读音?

(3)指名读,领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4)、读着成语,想想故事,我们该向小乌龟学习什么?

(5)小乌龟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齐读:勤能补拙;只要勤奋,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弥补自己的笨拙,我们要牢记——再读:勤能补拙。

[评:多种形式的读,不但让学生读准读顺读熟,更读得字正腔圆;缘自故事内

容的语言引导,不但让学生读出了成语的意蕴,更读出了内心的情感。反复的读,不单是量的垒加,更是质的飞跃。]

(三)学习成语“笨鸟先飞”“人一己百” “奋起直追”

1.读准读顺

(1)“勤能补拙”还带来了三个小伙伴呢!(贴出三个成语,生自由读)

(2)指名读,正音,当小老师领读,分排比赛读,开双排火车再读读。

2.猜猜读读

(1)读读成语,看看图,想想故事,和周围的小朋友猜猜它们的意思。

(2)联系故事交流意思,相机指导诵读。

(笨鸟先飞:小兔子在睡觉的时候,小乌龟已经先它一步往前爬了。谁能读出小乌龟的领先一步?

人一己百:小乌龟化了百倍于小兔子的力气,多么辛苦和努力,读出来!奋起直追:比赛开始,小乌龟落后了也不灰心。拿出信心和精神读好这个词。)

3.读出韵味

(1)谁能把四个成语连起来读得像一首小诗一样优美,像一曲儿歌一样好听?

(2)自由练读,指名读,表演读,比赛读,齐读。

[评:人的记忆是呈块状结构的,成语歌的编排也是以一个模块的形式出现的。鼓励学生把成语读成小诗,读成儿歌,不仅符合块状记忆机制,更赋于成语歌以美的意蕴。]

(四)拓展练习,活学活用

1.看图片,想成语

图一:跑道上,运动员落在后面奋力追赶的镜头。

图二:邓小平练书法,旁边堆着许多练过的纸片。

图三: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照片

用上下面的词语把话说完整(出示:我看到,就想到“”这个成语。)

[评:学生刚存入“大脑词库”中的成语一下子被激活,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实际运用中得到了训练。]

2.创语境,记成语

(1)看到这些人的努力勤奋,我们就会想起这些成语——齐声朗读四个成语。

(2)这些人,让我们心里充满敬佩与感动——动情再读四个成语。

(3)这些成语也给了我们力量和信心,让我们牢记心间——激情诵读四个成语。

[评:教成语歌的重头戏是“读”是“背”。三个层次的读是学生情感的递增,认识的升华,此时,将成语歌熟读成诵,烂熟于胸便水到渠成。]

三、学古诗,悟诗情

1.快乐律动,谜语引出时间

(1)课中操:配以律动音乐,教师带领学生有节奏地说谜语,轻快地做动作。(看不见,摸不着,没有脚,跑得快。溜走了,不回来。再多的钱买不到。)

(2)揭示谜底并板书:时间

[评:课中操的设计颇具创意,音乐、律动,既起到了调动学生情绪、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又不着痕迹地引出下面的古诗教学,一举两得。]

2.诵读古诗,感受时间易逝

(1)过渡:时间是个淘气包,刚才躲进谜语里,现在又藏到了小诗里。

(2)教师配乐范诵。

(3)指名读,正音。齐读。

A.学习一、二句诗

(1)仔细读读一二两句,想想,这两句是在说什么?

(2)

(3)时间就像流水,流走了,就再也不回来,多令人惋惜!谁能读出这样的语气?(指名读,齐读,相机引导读好句后的问号。)

B.学习第三、四句诗

(1)时间还藏在后两句诗里呢,谁也来给大家说说?

(2)交流体会,初步感知。

(3)指名读,齐读。

(4)伴随时钟的滴答声教师语言渲染:时光老人脚步匆匆,它从来就不会停下来等我们,比如,读书写字的时候它就从我们身边溜走了,再比如——(学生举例)

(4)感情朗读三四句。

[评:滴答滴答的时钟声,如记记重锤敲击在孩子心间,唤起了他们心中的惜时意识。此时的读缘于心,发乎情。]

(5)观察文中插图,用我们刚才学的两句诗来劝劝他。(导读:读出为他着急的心情,相机引导读好句末的感叹号。)

(6)不光是我们,他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甚至是邻居街坊也都为他着急呢!谁来演一演他的亲人朋友,用上刚才学的诗句,再来劝劝他?(生扮演多种角色上台表演劝说图中的小朋友)

(7)再次齐诵。

[评:教学的生命力在于创造。这一表演劝说的环节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更能让他们把自己的情感、智慧积极投入到演、说、读中去,并将所学的诗文在栩栩如生、丰富多彩的情境表演中内化为己有。]

3.背诵积累,惜时铭记心间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背这首诗。(配以古筝曲:高山流水)

(2)指名背诵、打擂台背诵、配动作背诵、齐诵。

4.拓展延伸,激励惜时乐学

(1)小朋友们还知道哪些诗句也是劝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出示相关诗句,读读记记)

(2)你喜欢今天学的哪个词哪句诗?把它写下来,贴在你的床头或书桌上,让它时时提醒你,日日陪伴你。希望小朋友在这些成语诗句的激励下,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评:让学生的所得不仅仅停留于课堂,让经典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走进学生生活,影响学生的人生。]

自我点评:

本教学设计中,我着力体现以下几个特色:

1.趣中学

对低年级儿童而言,在富有情趣的氛围中学习能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本课在导入环节,出其不意,巧设悬念,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状态,课伊始,趣已生;课中操的设计又别出心裁,集音乐、律动、语言、思维于一体,同时又顺应教学进程巧妙引出学习内容,课正行,趣亦浓;对于名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教学,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来诵读、演绎,入情入境,惟妙惟肖,课将止,趣犹浓。整堂课学生始终情绪高涨,沉浸在求知的振奋状态中。

2.读中悟

汉语言文字特别具有灵性,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新课标也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因此,本设计中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多次、多种、多层面的读,而且注意引导学生将语言与故事、图画、情境联系起来,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努力挖掘和体验成语、诗句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用情用心去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自我感悟,并获得了愉悦之感。

3.积累中承文化

上一篇: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下一篇:房地产企业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