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2024-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教版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7篇)

人教版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2、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语

“窃”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这样做?“窃”时心里会怎么想?请你打开书本,是什么促使了林海音这样去“窃读”的?

二、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两遍。

2、读第一遍,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

3、读完第二遍,把书合上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交流反馈

1、梳理内容:窃读的时间段?窃读的办法?窃读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内容紧密围绕课题展开叙述。)

2、识读词语: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3、范写观察:饿、惧、柜、檐、酸、撑 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4、生书写作业本上的汉字。

四、再读课文

1、画出描写林海音动作和心里活动的句子

2、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并摘抄在自己的语言积累本里。

五、放声朗读全文。

六、结束语:

“我”是担忧又害怕的跨进书店,因为那是一种怎样的窃读滋味?(文中第四段)——很快乐,也很惧怕。我快乐什么?害怕什么呢?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

二、学习课文

1、体会作者看书的急切心情。·指名读描写林海音动作的句子。

·标出描写林海音动作的词语:跨、踮、钻、挤、找。体会:顾客多,我看书的心情急切。

·板书:跨、踮、钻、挤、找 心情急切 动作描写 ·读出这种感受。

2、体悟作者窃读的独特感受。·指名读描写窃读心里活动的句子。

·为了能顺利的看书她是?为什么这样做?板书:惧怕 找到相关的语句体会:

1、光读不买的人不多,怕老板撵我走。

2、常此这样,自己感到不好意思。板书:独特感受 心理描写

·自由地有感情读4-7段。

·如果说窃读时的心里是惧怕的,那么窃读后的心里感受呢?

·你认为是什么促使了林海音这样去“窃读”的?(找出相关的语句或谈谈自己的看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吃饭长大的”指的是身体成长物质的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食粮,粮食哺育的是身体,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身体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作者真正的领悟到这句话的意义,于是她(),于是作者“怕并快乐着”,乐大于苦,喜大于惧。

3、出示:读书名言

抓紧时间读书: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好书:读书也象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善读书: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读书的乐趣: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一扇窗户,日日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4、生创作“我的读书名言”。

三、拓展延伸

1、结合过去,谈谈自己对待看阅读课外书持什么态度;

2、结合所学的内容,说说此时对待看课外书的感受。

四、作业

1、收集名人的读书故事,制作一期走廊文化展板。

2、制定 “我和好书交朋友”的阅读打算方案。板书设计:

1、窃读记

复 杂

快乐 惧怕(心理描写 独特感受)

急 切(动作描写 跨、踮、钻、挤、找)

教后反思:

在《窃读记》的教学中,从课题入手,以“记”字为线,串起课文,扣住窃读,体味作者对读书的喜爱和窃读的滋味。

一、以记字为线,串起课文。记,即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经过、结果。抓住这六个要素,就理清了课文的线索。

二、扣住窃读,理解课文重点,体味作者窃读的滋味。

1、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体验文本的语言特色。课堂上让学生直面文本,品读重点词句,充分感受小女孩在窃读过程中饥肠辘辘的劳苦,经历担忧、恐慌和惧怕的痛苦,体验惊喜、快乐与满足的幸福。并结合文中语句,联系自身感受概括出窃读那种苦乐交织的复杂感受。然后再次研读课文,以“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为散发点,从具体语句中咀嚼作者是怎样写出窃读的滋味,体会作者动作和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

2、关注学生言语现象,让学生学“语”习“文”。语文教学的主目标是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欣赏、品悟课文语言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交流中充分体现了高段语文的表达特点,不是片言只语,零敲碎打,而是活用课文的语言进行大段语言铺陈叙述,从而实现课文语言向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在这过程中,训练了语感,培养语文素养。

3、教师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引领着学生思维和话题的走向,使课堂问题讨论焦点化,始终围绕“窃读的感受“展开。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教学目标:

1、认识三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的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和不可偏科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教学重难点:

利用阅读课外书的种种益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分析利弊引导学生阅读健康的书籍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你说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总结学法

1、识生字,读懂词、句意思。

2、分角色读课文,知内容

3、总结学习收获。

三、反馈交流

1、识生字,读懂词、句意思。

2、文中的小苗和大树指的是谁?

3、这篇课文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你发现了吗。访谈录:时间、地点、访谈内容

4、他们的谈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 ·各自交流了自己爱看闲书的一次经历。·文章要想写好,就要多看课外书。

·21世纪的青年,要树立三贯通的人才观念。给你印象深刻的是?

5、从对话中我们知道季羡林爷爷是个作家翻译家、学者,课题怎么说是大树呢。

6、总结学习收获。

四、拓展

1、根据自己的作文现状,看课外书情况,谈谈自己以后该朝哪方面努力。

2、怎样对自己的学科进行调整,才能适应21世纪的三贯通的人才要求

五、板书设计:

访谈录:时间 地点 访谈内容 教后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将整个教学环节分成以下五个环节:(1)初读课文,读出生字新词。(2)再读课文,了解这篇课文写了什么?(3)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比较,有什么不同?(4)读重点的句和段,体会人物的好品德。(5)找出课文中季羡林和苗苗对读书的主张,同时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看课外的看法。这样重点突出,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走遍天下书为侣

学习目标:

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到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2.齐读课题.释题.(侣:伴侣.)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4.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作批注.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2.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与大家交流读懂了什么.3.课件出示关键句子:

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 5 懂这个!’”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再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发表不同的见解.)

4.齐读第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5.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第二课时

一、激趣读文,深入感悟

1.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2.自由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我”读那本书的方法到底是怎样的?从哪些词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抓住“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感悟.)从这“一遍又一遍地读”,你们感受到什么?

3.联系实际交流作者读书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4.默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书比作一位朋友,还比作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这样比的好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二、积累运用,升华认识

1.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第7自然段,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并谈谈自己的感受.2.思考交流: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说说如果有一本书陪伴你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用上首先„„然后„„最后„„)3.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三、拓展活动

1.读一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把自己的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2.向大家介绍你怎样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说你喜爱它的原因.四、布置作业

1.背诵第7自然段.2.抄写生字词.3.完成课后“小练笔”.教后反思:

本册第一组课文的主题是:我爱阅读。书中选编的四篇课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都紧密地围绕着阅读。我也是爱阅读的人,所以书中选编的四篇课文所讲的我深有同感。我也希 6 望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能让学生爱上阅读。

课前通过调查,我发现,喜爱读书的同学有不少,问他们为什么喜欢?有的说是为了写好作文;有的说是喜欢里面的故事:有的干脆说是父母规定要读的„„我又问他们读书以后有什么收获?有的同学把握了故事情节;有的同学记住了里面人物的言行„„感觉学生读了,但是真正热爱书,并能真正读进去的人不多,这可能也跟学生的年龄和阅历有关系。所以在进行这一单元教学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比如在教学《走遍天下书为侣》一课时,我采用联系比较策略,让学生将作者对书的看法与自己的实际体验结合起来,通过“朋友”“家”,让学生畅谈感受,唤醒学生心灵上的共鸣,对于文章谈到的读书方法,更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读书实际,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读书,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只有将读书与思考相结合,才有收益的道理。将课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学生会理解的更快,体会的更深刻。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轻松而舒适,书,让这个世界充满真善美,当学生真正感悟到这一点时,读书的欲望是从心底迸发的,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将想法转化为行动,号召他们加入读书的行列。

课讲完了,但我要把学生求知的欲望和读书的热情化作他们的行动。但学生们家庭状况都不是很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做的图书目录,我发现学生手里的图书少得可怜。于是我又充分发挥同学们做的书目的作用,让同学们传阅每人的书目,开展“互借互读”的读书活动,大大拓宽了学生读书的空间。

4、﹡我的“长生果”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导入

齐读课题,“长生果”的特点是什么?什么是我的“长生果”呢?请你从书中寻找答案。

二、自学课文 要求:

1、自学生字新词,同桌互相考读。反馈:教师抽查自学情况

2、知内容:试着给课文分段,说说分段的理由。(主要写了童年读书、作文两大方面的经历)

3、找出描写两次作文经历的段落读一读,联系上下文,为什么她的作文被表扬?而且一次比一次进步的原因?

反馈: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谈自己的理解。

(爱读书——广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爱思考——勤总结)

4、同桌接读课文,重点抓住第二自然段体会“长生果”的寓意。

反馈:阅读跟他带来无穷乐趣的同时提高了写作的能力,当这些乐趣和收获镶嵌进了少年时代,生活便像蝴蝶飞过花丛,像„„像一枚让你的生活永远年轻的“长生果”。(体会比喻的表达方法)

三、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

结合自己的作文情况,你认为读书和作文有什么关系。教后反思:

今天我讲的是《我的“长生果”》一课,教学中使学生懂得了读书与作文的关系,通过重点段的阅读,让学生明白:一个是要构思新颖,别出心裁;一个是要写真情实感,在模仿借鉴后要进行呕心力血的创造,才能够打动人心,获得成功。

这是一篇拓展阅读课文,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悟,以读为本,读中思考,读中领悟,在文本中读出想象来。本节课,我没有讲得太多,词语没用我去解释,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自己去理解,板书也少而精。注意引导学生结合重点段体会作者对书的情感,对阅读的热爱,把酷爱读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正是作者在书里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才不断地成长起来,所以在作者回首少年时光时才感到那样的愉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他们的课堂上,热烈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只有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时,他们主动的学习,自觉地学习,才不甘落后,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学习就成了他们的需要,成了他们体验成功的活动,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 享受。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2、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课前准备

自由组成小组开展“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今天,请同学们来交流一下吧!

二、组内讨论:

1.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2.学生在组内交流,要求人人发言,可采用个别辅导或同学互助的方法让表达差的学生也能参与,鼓励他们积极发言.3.小组讨论,互听互评,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4.小组推荐代表参加班交流汇报,为了使代表的发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组成员可集体出主意、想办法,师生共同评议。使发言的内容更全面、更精彩.如:写自己在读书经历中的故事。

三、全班互动,交流评价

1.先四人小组分享各自的读书故事,再引导学生交流别人的读书经历,并说说听后感受。

2.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四、开展辩论.启迪思维

1.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 的 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展开一次辩论.2.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

第二、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通过讲述自己读书的故事并交流读书中的体会、介绍采访心 9 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体会到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大家的发言都各抒自见.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写作,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好的佳作.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一个方面,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二、阅读提示,教师明确要求。

投影出示习作内容:读书故事;采访记录;记一次辩论活动。

三、学生试写初稿,要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学生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3.小组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四、朗读佳作,全班评析。

每小组推荐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析.五、布置作业:反复修改自己的习作,满意后抄写在作文本上。

第四课时 回顾·拓展一

教学目的: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

2、读背古诗句,积累古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掌握读书的方法。重点难点:积累古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掌握读书的方法。课前准备:查找有关介绍读书方法的资料。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读“词语盘点” 中的词语。

二、组织记忆竞赛、抄写竞赛,引导学生积累本组所学词语。

三、日积月累

1、出示句子

(1)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2)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2、背诵名言,理解意思。

3、课件出现教师找到的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略)

四、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再收集名言警句,读一读,背一背。(2)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读书名言做成书签。

《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2.读背古诗句,积累古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及方法.课前准备:

查找有关介绍读书方法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回顾“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2.组织记忆竞赛、抄写竞赛,引导学生积累本组所学词语.二、交流平台

1.围绕教材中提示的不同角度,小组内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和体会.2.全班交流、展示.引导学生口头交流这段时间课外阅读的收获、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所了解的新的读书方法等,再把文字或其他形式的学习成果加以展示.三、日积月累

1.激情导人.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素以乐学好读为高尚美德,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警句,激励我们做个热爱读书的人.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a.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b.尝试理解: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3.背诵名言.4.交流其他有关读书的名言学生收集的以及老师推荐的,拓展积累.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联)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

◆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张潮

5.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喜欢的读书名言制作成书签.5、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的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 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达自己感情的。教学重难点:

1、品位诗句、背诵积累语言。

2、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达自己感情的。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泊船瓜洲》

一、导入

1、齐读单元导语。

2、释题。泊: 停船

3、知诗人:王安石,北宋诗人,祖籍江西临川县,因父亲在江苏南京担任官职,后死于南京,因此他视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据说这首诗是诗人从南京赶往北京做官上任的途中写的。

4、读题。

二、学习古诗

1、齐读古诗

2、生根据注释理解整首诗的大意。

3、前两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理解诗句:京口到瓜洲只有一江之隔,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体会诗情: 人在途中,心系家乡

我从故乡南京出发去北京,途中将船停靠瓜洲,看见江苏的镇江到瓜洲只有一水只隔,镇江离我的家乡南京只隔着几座山而已。

(1)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出门主要靠的是?走习惯了,“一水之间”“重山之隔”已经算是很近了,虽然我现在离家只有“一水之间”“重山之隔”,但是我是在赶路啊,在慢慢地远离家乡啊。(板书:人在途中,心系家乡)这种还没走远就想回家的心情是(后两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天过去了,又有再来的时候,你瞧,他把江南大地吹绿了,那么团圆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照我回家乡。)(2)朗读体味情感

这种还没走远就想回家的心情,你有吗? 送进去 读!

心在家乡,人却离家越来越远,这是一种南辕北辙的矛盾。你边读边体会!就把这种想重返家乡的感情寄托给象征着团圆的明月吧!你读吧!

三、背诵并默写。

第二课时《秋思》

一、复习导入

1、背诵《驳船瓜洲》。

2、北宋王安石在《驳船瓜洲》中倾诉了自己还未远离他乡,就盼望着回家之时,于是他把自己的这中感情寄托在象征着团圆的明月身上。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一首关于思乡的诗,诗人又是看到什么想起自己的故乡呢?

3、读课题,释题,知诗人。

二、学习古诗

1、齐读古诗,学习生字“洛”。

2、看注释,知诗句的内容。

3、男、女生分别齐读全诗。

三、体会诗情

1、学生试着翻译诗前两句。

2、体会“见”:请你闭上眼睛想想作者眼里的秋风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3、“意万重”:此时他最想最想对亲人说什么。

4、齐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5、捎信的人临出发前,你干嘛又把信拆开来呀!

四、朗读体味诗情

1、秋风乍起之时,你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指名读!

2、秋风乍起,年关已近,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说不完,写不尽。男同学读!

3、思乡的季节里,担心捎回故乡的思念有遗漏,赶紧把信拆开来看看。齐读!

五、背诵并默写

第三课时《长相思》

一、导入

1、如果说王安石的乡愁是融欲满目的春色之中,张籍的乡愁是萧杀的秋风引起,那么身在边关的战士呢,他们的乡愁是由什么勾起的,让我们读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2、齐读诗题,释题。知诗人:纳兰性德“清代第一词人”。

二、明大意

1、自读古诗,学习“榆、畔、帐”。

2、看注,明大意。

3、再读古诗。

三、悟诗情

1、旅途的艰辛: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的行军旅程你体会到了什么?他们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身向榆关那畔行,要面临什么?夜深千帐灯,说明了什么,你体会到什么?

2、朗读体会。

3、长相思:夜的静谧更加显出了风雪的声音聒耳,睡梦被无情的打断,漫漫长夜,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睡意全无。读题!北方的风雪勾起了边关战士的乡愁,他们会想起什么?家乡的温暖、安静、祥和。舍小家为大家,社会动荡,战争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读题!长相思,相思长!齐读全诗!

4、朗读体会。

四、朗读体会诗情

6、梅花魂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幽芳、漂泊、唯独”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魂,是什么意思?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质疑:梅花的精神是什么?为什么以此为题等等)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一遍,画出生字新词。

2、想想作者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

3、学习生字新词:分外、抹静、低头折节等字的读音,“幽”的笔顺,“衰”与“哀”的区别。

三、再读课文,体会内容

1、接读课文,正音。

2、思考:从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你体会出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品读课文,体味感情

第一件事:外祖父教我念唐诗宋词,常会落下冰凉的泪珠。

1、外祖父为什么而要落泪?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读古诗,谈看法。

第二件事:因我弄脏墨梅图,外祖父发脾气。

1、生质疑。

2、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谈自己体会: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静„„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外祖父的哪两件事,你的感受是?(外祖父思念祖国和家乡;非常喜爱墨梅图。)思念祖国和家乡与喜爱墨梅图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品读课文,体味感情

1、默读课文。

2、第三件事:我们将要回国,外祖父竟像小孩一样呜呜地哭起来 ●哭什么?

3、第四件事:把心爱的墨梅图赠送给我(13段)

●我弄脏墨梅图,外祖父为什么发脾气,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静?这些原因都在这里。

●梅花与中国人有什么相同之处,找出相应的句子。(梅花魂来比喻我们的“民族魂”。)●中国人要有梅花的秉性是指什么?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你都知道哪些具有梅花秉性的人物? ●感情朗读第13段,积累语言。

4、第四件事:临行时,送我梅花手绢。●手绢上锈的仅仅是梅花吗?

●你从哪里看出外祖父强烈的想回国,这个细节动作在文中反复的出现了三次?

三、领悟表达方法

1、齐读首尾段落,体会首尾照应的写法。

2、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什么表达出来的:通过具体的事例,抓住人物的细节表现出来的。

7*桂花雨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教学重点:

略读课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题

校园的桂花开了,你用几个词语来赞美赞美它:丹桂飘香,星星点点,缕缕幽香,沁人心脾„„同学们对桂花的感受是这么的真切,让我们沐浴着“桂花雨”一起去体会作者对桂花的独特感受。

二、自学课文

1、掌握两个新词。

2、自由读课文,想想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

3、试着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三、体会情感

1、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画出描写家乡桂花和这里桂花飘乡的句子。

●对比理解:为什么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比不上家乡的桂花呢?

●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是我们私有的,我和母亲可以尽情地享受桂花给我们带来的乐趣:闻花香,摇花乐,送桂花,泡桂花茶,做桂花饼。可以说桂花已经成了母亲生活的一部分,是母亲怀着什么样的情感在区分着桂花的香味?

四、领会表达方法

1、叙事抒情

2、直接抒情

五、拓展延伸

听长辈讲关于小时侯家乡生活的故事。

8* 小桥流水人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涌现、潮湿、流通、舒服、印象”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

2、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诗,了解课题出处

1、齐读《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看到了课题,读了上面的这首诗,你想说点什么?

3、让我们走进这幅美丽的画卷,用你的心去琢磨作者的心思!

二、自主学习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故乡的哪些景致让作者难以忘怀。

2、同伴互助:同桌轮读课文,相互正音,从这些景致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全班交流:

a.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b.故乡的哪些景致让作者难以忘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探究表达方式

1、能举例说说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吗?

2、默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边读边在句段旁作批注。

3、例句分析

直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爱

* 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方,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

* 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回忆童年往事、描写景色来表达对家乡的怀恋

* 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我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

* 有时,它只有细细的流泉,从石头缝里穿过。

„„

四、赏读,积累语言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选择生动优美的句段熟读成诵。

五、拓展延伸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2.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3.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4.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课前准备

◆收集与“浓浓的乡情”相关的诗词、歌曲、故事等.◆了解班级同学的特长,以便策划活动.◆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样策划才能搞好一次活动,可以事先参阅一些好的经验.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诗人李白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今天也让我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二、畅所欲言.抒发情感

1.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2.现然大家都这么热爱家乡,那么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三、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重点讨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根据讨论情况列出节目表.老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指导.◆小结过渡:刚才老师参与了部分小组的讨论,看得出来同学们事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非常热烈,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考虑到.每个小组都希望通过策划这次活动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策划的活动方案吧.18

四、展示活动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其他同学可以质疑,也可以和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师生共同评议.综合大家的意见,全班制定一个活动方案.五、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通过策划“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组织策划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大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相信“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一定能够获得成功.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今天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

二、大胆想象

◆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想象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怎样的感慨.三、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学生默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小组互说.打开思路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四、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五、小组评议,互改

◆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六、佳作赏评

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赏评.《回顾·拓展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回顾本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达思 19 乡之情的.◆拓展学生视野,引领学生积累有关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内容

◆“望着云彩,思念故乡.思念故乡,望着云彩”这诗句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

◆这思乡情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情感,本组课文表达的都是思乡之情.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板书课题:回顾?拓展),赏读片段.感悟乡情

◆读着一篇篇思乡的课文,一些感人的描写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下面这些内容还记得吗?出示相关语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这些语句出自哪些课文?从这些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诗人触景生情;通过写具体的事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通过写景物抒发怀念故乡之情.)

过渡:课文中这样的描写还有哪些呢?本组的几篇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

二、互相交流,各抒己见

◆回顾课文内容,找出作者或写事或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内容读一读,边读边批注.◆你找到了哪些这样的描写?小组里互相交流,畅所欲言.◆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a.课文中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b.课文中通过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小结:表达思乡之情不是空泛地抒情,应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体现.作家的作品是这样,我们的习作也要这样.◆平时我们的习作是怎样表达感情的?(结合本次习作中的典型例子进行交流.)

三、诗文链接,内化积累

◆回顾课文的学习,通过充分交流,我们收获了很多,不仅明白了抒情要用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表达,还积累了不少感人的片段.谁能背诵一两段?

◆表达思乡情的诗文还有很多很多,读一读下面的诗句(日积月累中的),你能把它们印在脑海里吗?练习背诵.(个人背,同桌背.)20

◆你还读到过这样的诗文吗?能向同学们介绍介绍吗?(指名读背.)

四、趣味语文.激发兴趣

◆学生自读“推敲的来历”一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同桌互读,纠正字音;小组互问,解决不懂的问题.◆全班交流对“推敲”的理解,以及在生活中对语言文字进行推敲的实例.9、《鲸》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捕获、倾斜、哺乳动物”等词。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表现事物,并用打比方、举数字等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课前准备:

①一些鲸的图片。

②有生字、新词和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①出示鲸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请和同桌谈一谈,自由发言。

②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入的了解。

二、学习生字,读顺课文

①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可在小组解决,也可查字典解决。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写的字10个,注意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肺”字右边不是“市”,而是””,右半边的笔顺是。

②认识生字后再来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说说。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③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

四、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①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重。②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是太大了,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出示句子:我国发现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加以说明的好处。

③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④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举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小描写得非常具体。

第二课时

一、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①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一说出鲸是怎样进化的?把你自己当作鲸鱼,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

学生汇报:我们鲸在很远古的时代和牛、羊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就生活在了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们并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②快速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你是从哪了解到的,把这些读给大家听一听。

③鲸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鱼,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习性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呢?默读四至七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课文从吃食、呼吸、睡觉、生长这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④鲸分为两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吗?自由读第四、五自然段用“~~”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读一读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吃食(吃什么,怎么吃,特点)

呼吸(用什么怎么呼吸)

共同点:

都吃鱼虾

用肺呼吸浮上海面从鼻孔喷气 须鲸

小鱼小虾 吞进 吃的多

喷出的水柱垂直细高 齿鲸

大鱼海兽 咬住 凶猛

喷出的水柱倾斜粗短

⑤鲸在睡觉时是什么样呢?自习第六自然段,想象一下鲸睡觉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⑥轻声读一读第七自然段,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二、回顾内容,朗读记忆

我们对鲸的生活习性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哪个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这部分读给小组的人听,看看那个同学能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下来。

三、出示资料,延伸扩展

①出示“资料袋”的内容,自由朗读,谈谈感受。

②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布置同学搜集课外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

10.《松鼠》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了解松鼠;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细致观察特征,抓住事物特征描述的方法;

3、情感目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注重学生能力的训练。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关注动物。教学难点:对事物特征的观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它既有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又有千姿百态的花鸟虫鱼,还有形形色色的飞禽走兽。其中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热爱动物是儿童的天性,上课伊始,就让我们一起先到美妙神奇,多姿多彩的动物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吧!(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物图片)

欣赏了这么多精彩的动物图片,接下来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小朋友——松鼠。(多媒体课件展示松鼠图片)

二、讲授新课

(一)作者简介

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驱者,他利用40年时间写 23 成36卷《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类史》等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本课布丰所著的《布丰文选》中《松鼠》一文改写而成的。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注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注意加线字读音(板书:驯良 缨 蛰伏)

2、用圈点批注法,做阅读提要,教师巡回释疑。

3、把学生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读,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三)擂台赛(多媒体课件展示擂台赛图表)

1、学生概括文中松鼠的特点,并解释这三个词是什么意思,分别就松鼠的哪一方面来说的(漂亮是美观,好看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外形来说的;驯良是和顺善良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习性来说的;乖巧是言行符合人心意,讨人喜欢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性格来说的)。

2、展开课堂活动“看谁得第一”的擂台赛

学生自愿分为“漂亮”“驯良”“乖巧”三组,精读各段课文,按屏幕显示填写图表,看哪一组填得既快又准确。

擂台赛结束,各组填写图表,并根据屏幕展示的松鼠图片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在回答填写图表时,有时是选取了课文中的一句话教师可引导学生做适当的删减)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了解松鼠是一种漂亮、驯良、乖巧讨人喜欢的小动物。最后教师要对各组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板书:讨人喜欢)

三、拓展练习(多媒体课件展示17幅松鼠图片)

请学生在这17幅松鼠图片中任选一组(4张)设计邮票小型张,要求给设计的这一组邮票定个名并谈谈设计理念。

四、课堂升华(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物世界图片)

1、请学生联系社会实践,关注动物的生存危机。为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你想说点什么?

2、请学生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用各种方式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然后用二三百字生动准确地写出它讨人喜欢的体态和动作以及生活习惯等。

11.《新型玻璃》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所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以及它们在现代化建筑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关心科技发展、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

2.学会本科生字新词。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新词意思。3.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4.朗读课文。

5.联系说话写话,推销课文中的新型玻璃,并写出自己设计的新型产品。教学重难点:了解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揭题、审题

同学们,玻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东西,你知道玻璃有哪些种类吗?他们有什么用处吗?

(让学生自由回答,正确的教师给以鼓励,激发其学习热情。)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片关于玻璃的课文,题目叫(此时教师半数课题13 新型玻璃)

看课题后教师可提问“新型”是什么意思?(新的类型、新的品种)那么这片课文中有那些新型玻璃呢?他们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检查课题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3.说一说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板书:夹丝网 防盗玻璃 夹丝玻璃 吸热玻璃 吃音玻璃

三.讲读第一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的语句,用“~~~~”划出描写它作用的语句。

2.学生自学后讨论:指名说出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并板书:特点 作用 中间夹丝金属丝网 报警

3.齐读第一自然段,边说边体会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四.分组自学二至五自然段

1.学生用上述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分四人小组讨论学习以下四中玻璃。每人学一种,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指名学生完成板书,填写四中玻璃的特点和作用。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的认识各种玻璃。六.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第二课时)一.复习

1.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继续走进新型玻璃展览馆,进一步了解各种新型玻璃。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出示表格)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然后看着表格,连贯的说一说每一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先同桌间相互说一说,然后让学生说给大家听一听。二.召开展销会,鼓励学生竟说

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在我们班开一个展销会,让每一位同学都当一回推销员,推销员是干什么的,知道吗?(就是把自己厂里的产品介绍给大家,发动大家来买自己介绍的产品,如果来买的人越多,就说明你这个推销员的水平越高。)你们想不想来试试呀?(生、想)今天你们推销的产品就是这五种新型玻璃,请每一位组长代表你们一组到上面来选一种玻璃。下面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想好推销的话语,夸夸自己厂里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让人一听就来买,你们在小组内先说给其他同学听,相互出出主意,待会儿就请同学能争着到上面来推销自己的产品,我们还要评出优秀推销员,好吗? 学生在组内推销。2.都准备好了吗?

下面请你么上来像在座的老师和同学推销。

3.学生填写订单,交给自己认为讲的最好的学生,然后评出优秀推销员。

4.同学们,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之外,你们还知道其他新型玻璃吗?如果知道,你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三.争当“小发明家”,培养创新精神

1.同学们,除了课文中讲到的和同学们刚才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新型玻璃,他们在现代化建筑中正起着(重要作用),研制这些玻璃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真了不起,它们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那你们想不想也来发明一种新型产品呢?

那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我们生活的需要,每人设计一种新型产品,完成这张21世纪新型产品设计方案。

21世纪新型产品设计方案

产品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品的特点和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人:__________ ____月_____日 2.学生完成方案 3.交流 4.总结

同学们都能积极动脑,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了一种新型产品,还没有完成的,或还需修改的课后完成,最后,老师愿我们每一位同学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探索,让理想成为现实,为人类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12.《假如没有灰尘》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 对比写法作用。

3、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体会对比写法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1、请同学们说说灰尘有哪些危害。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注意字的读音。1、指名轮流读课文。

2、正音:模样(mú)尘埃(āi)直径(jìng)削弱(xuē)散射(sǎn)

朝晖(zhāo)

干涸(hé)

可恶(wù)

恶劣(liè)

三、理清课文思路,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想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填表)

出示:

灰尘虽然令人讨厌,但人类却离不开它 小小的灰尘主要来自 灰尘能 灰尘能

灰尘能 灰尘能

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

2、看表默读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灰尘令人讨厌,人类却离不开它。

第二段(2)小小的灰尘来自土壤和岩石。

第三段(3—6节)灰尘的作用很大。

第四段(7)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向我们介绍了灰尘的有关知识及其作用。)

四、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狼狈bèi 擦拭shì 请勿打扰wù 尘埃āi 削弱xuē 朝晖huī 循环xún 厌恶wù 裂开liè 讨厌tǎo 环境jìng 气候hòu 飘荡piāo 2 重点指导候晖境裂 多音字

wù(可恶)

xiāo(削皮)

恶 è(恶狠狠)

ě(恶心)

xuē(削弱)

五、学习课文学习说明方法

(一)第一段

齐读分层两层间是什么关系?(转折)

再读体会开头以问句设疑发人深思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二)第二段

指名读划出文中写灰尘的句子生字比较: ①灰尘很小很小。

②灰尘的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已称 得上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了;细小灰尘只有再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A 能用①代替②句吗?

B ②句是怎样写出灰尘“小”的?(指出说明方法)

“直径十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列举数字说明方法)

人眼看到的是庞然大物;高倍显微镜才能看见(对比的说明方法)

C 体会说明的好处:

更具体真实地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可信度

D 练习朗读背诵

(三)第三段

默读3—6自然段,画出第三段和第五段的最后一句话联系课文内容,想想这两个意思是怎样写明白的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回答师适当点拔

①()灰尘()吸收太阳的光线,()反射太阳的光线,(),太阳的强度削弱了

②因为大气中有了灰尘,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三自然段采用对比方法写出灰尘能使太阳光变柔和这一作用

4小组讨论学习第五自然段是怎样把最后一句写明白的。

5自学第四,六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说明灰尘的作用

6指明朗读第三段

(四)学习第三段

1齐读

2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什么?

六、练习和拓展。1填空

如果没有灰尘,阳光将_________,天空将________大自然__________,地球上的水将________。因此,______________

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_________,被人们称为“废物”的东西,往往有_________。灰尘虽然________,但_____。然而,如果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_______,则又令_______。这对当今世界来说,是个____________。2 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具有两重面性,举例说明

①如鸟粪、电视、网络„„

②练习说话

③试着写话

④交流、师点拔

13.《钓鱼的启示》

教学目标:

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

2、朗读与默读课文,体会作者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培养学生的语感。

3、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纪的人。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趣,诱导学生写课文标题

师:小朋友们好!我们今天一起学习《钓鱼的启示》,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有勇气,敢上黑板写课文标题,志愿者请闪亮登场、一展丰采!

二、突出主体,指导学生读课文

师:请大家仔细读课文,用心体会。我相信你们经过十分钟的练习,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三、营造氛围,调动学生朗读兴趣

师:你们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己喜欢读的内容和方式去读。

四、自读质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师:下面,咱们仔细读课文,将自己的疑难问题写在黑板上。

生:边默读,边思考,然后,陆续将问题写在黑板上。

五、钢笔描红,辅导学生练写生字

师:仔细读一读课后生字,认真看一看字型结构,然后用钢笔描红、临写、注意书写姿式,做到头正、身正、臂开、脚平放;手离笔尖一寸、眼离本子一尺,胸离桌边一拳。(教师可以放《渔舟唱晚》的古筝曲,或其它轻音乐,让孩子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舒畅、愉悦地练字。)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引导学生批注

师:孩子们,《钓鱼的启示》一文中有许多印刷的空白,这是有待咱们开发的“黄金地段”,咱们可以充分利用,在此批注,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欣赏、评价。

二、交流“批注”,教师与学生对话

师:孩子们,看了你们书本上密密麻麻的阅读批注,我知道你们的批注是“丰收”的。下面,大家和我一起交流批注成果,好吗?

生:自由交流

师:(创设对话情景,主持对话)

三、自由选择“自助餐”式作业

1.小组间开展写字或默写比赛。(两天内完成)

2.摘录文中优美词句。(当天完成)

3.将文中某句话改造成自己的一句格言警句。

4.你可以独立为自己设计一项作业。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挑”。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借助成语辞典,理解文中成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父亲教导“我”的话。

3、联系课文内容,再结合生活实际,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说说自己以后对困难挫折应该如何去面对,树立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从中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生活中的含义。教学准备:让学生课前了解教堂、罗马广场、巴黎相关知识。课时安排:1课时 激发兴趣,导入

同学们,一次钓鱼的经历,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记忆,也使同学们受到了很深的启发。生活中还有许多感悟,那要靠细心的人去体验。当我们面对理想目标前进时,总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挫折,是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14课,让我们在学习这篇有哲理的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便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学生自认生字,相互交流。从读音上看:黛、挑、两个字的音容易发错。同学们要看准拼音,多读几遍,尤其是“挑”这个多音字,它有不同的读法,可以借助字典看看在什么情况 同学之间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星罗棋布:像天上的群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罗列分布。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环抱:围绕,多用于自然景物,如“群山环抱”。

大喜过望:望:希望。所得超过了原来的期望,因而特别高兴。心灵手巧:心思灵敏,手艺精巧。货轮:运输货物的轮船。挑拨:搬弄是非,引起纠纷。布样:裁好的、准备制做衣服的布料。

络绎不绝:络绎,往来不断,前后相继。形容过往的人或车辆连接不断。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师: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是一篇极富哲理的文章,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生自由发言。

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读一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读一读,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指导。品读,引导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 ①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

交流体会:(这是父亲带女儿登上教堂塔顶后对女儿说的话。前一句,是父亲设法让女儿看到的事实──条条道路通罗马;后一句是父亲道出了他之所以要把女儿带上高高的塔顶,俯瞰全城的真正用意。)

联系实际生活,想想通往学校的路止不止一条?试讨论讨论。又有什么收获? ②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此时作者为什么“大喜”?“幸福的云”指什么?

(这句话写出了“我”当时异常兴奋的心情。做一名时装设计师是“我”的梦想,从毛衣入手,设计时装,走的已经不是一条寻常的路,但“我”决定大胆一试,没想到一举成功。幸福来得那么快,就像一朵从天空飘来的云,难怪“我”大喜过望。)③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作者为什么而懊恼?用心读读作者的心情。

(正当成功像一朵云一样幸福地向“我”飘来──与一家大商场一下订购了40件时装毛衣时,维黛安太太告诉“我”,两周内交货“根本没有可能!”独具匠心开辟的幸福之路,一下被堵住了。“大喜过望”之后的失望,特别让人沮丧。)④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读读这句子,说说好在哪里?“河流”一词蕴含着什么?

(这句话写出了“我”的毛衣时装打向市场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河流,水量充盈,源源不断;时装能像河流那样,可见品种之多,订货量之大。当然,不难看出,流出的除了源源的毛衣时装外,还伴随着的是成功的喜悦和继续寻求发展的信心。事实证明:到达目的地的途径的确不止一条。)

⑤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含义。

(条条道路通罗马另一条路也许不那么直接,但几经周折,还是能够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而且还完全有可能找到比原先更快地到达目的地的捷径。要是因为一条路不通,你不再去走第二条,那么你就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人就是在此路不通,走彼路;彼路不通,再走另一 32 彼路的不断探索中逐步接近目标,走向成功的。)拓展实践

假如时光已经飞速,现在已经是2025年,这个时候同学们已经30岁左右。有的是事业有成的建树者,有的也许还深处逆境。当2年后同学聚会上,成功人士将怎样对失败的同学劝慰勉励呢?

假如你就是那位失败者,听了同学的鼓励,你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什么新打算呢? 拓展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节课我们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了“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含义深刻的话,给我们的人生上了很好的一课,相信同学们将感悟终身。成功是一种态度,只要带着希望出发,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顽强的意志可以帮助人克服许多困难,当再一次冲破艰难险阻,经历了苦难后,通往广场的路就会又多了一条。尝试运用 尝试练笔。

师:学了这一课,相信同学们心中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自己说,请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吧?生练笔,师巡视学情。2.班级交流。演读课文。

15.《落花生》

教学目标:、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做伟大、体面的人”。对他人有益、对社会有用,是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是一个人真正的“体面”。

2、初步学习在自读、交流后,把要点复述一遍。3、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教学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可先结合课题,组织学生交流对“落花生”这个名字由来的了解。然后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几件事。重点从父亲说的“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必须挖起来才知道”这段话中体会花生默默奉献、不夸耀自己的品格;从父亲接下去说的“所以你们要像花生„„”这句话中领悟到做人要做具有花生这种品格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理清思路

简介作者生平,理清课文线索,明了作者思路。

板书课题,提问题:“落花生”是事物,以它为题,可以有几种写法?让学生思考,讨论。①介绍花生生长周期,特点,描述花生形状、用途等的说明文;可以“落花生”为线索,通过写事,来揭示某一种道理。②介绍作者。

二、质疑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设悬念,引导学生读书:这篇课文是用什么方法写的?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以“落花生”为线索,按“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谈花生”的顺序写的,来揭示做人的道理。

三、自学生字、词,读准多音字 1.学生按一定的自学方法自学生字、词。开辟(p@)榨(zh4)油 爱慕(m))

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在课文中理解词义;通读课文,读准多音字和常用词语。2.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①投影出示生字、词和课后“读读写写”中常用词语,让学生认读。

②说说容易错的字,区别:“辟”与“僻”;“慕”与“暮”、“幕”、“墓”。③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④读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读后说说哪个词语不理解,提出来大家讨论。

四、指名读课文,把握段意,明了重点

概括段意:①我们姐弟几个在我家后园的半亩空地上种花生,几个月后居然收获了。②收获节上,父亲与我们一起谈花生的好处,使我们懂得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

五、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引入本课时,激发兴趣

同学们,都吃过花生吧,喜欢吃吗?(喜欢)那么著名作家许地山写的这篇《落花生》是不是告诉我们花生什么样子?如何好吃啊?(不是)而是以“落花生”为题,以“落花生”为线索写了一件事,什么事?(我们种花生,过收获节的事)(板书:种花生,过收获节。)

二、朗读提问

指名分段读课文,大家看课文种花生和过收获节两部分内容,哪一部分是详写?学生读后回答。(过收获节是详写,是重点。)

三、分析重点段

(一)自己大声读“过收获节”一段。

1.思考:有谁来参加我们的收获节?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

2.回答问题:回答“1”后,读书上的句子:“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你是怎么理解的?抓重点词语谈体会。

(“天色不大好”、“难得”,体会到父亲对我们的关心和爱。①肯定我们的劳动成果,分享劳动的快乐;②借这个机会教育我们。)

3.回答: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吃花生,谈花生)哪个是重点?(谈花生)

(二)默读第二段,划出:有哪些人谈花生?怎么谈的?谁谈的重要?(板书:我们谈,父亲谈)

1.回答前两个问题后,分角色朗读。2.回答谁谈的重要?(父亲谈)

3.指名读父亲的谈话内容。思考:父亲的话有几方面意思?(赞花生、学花生)哪方面是重点?(学花生)

4.赞美花生的什么?学花生的什么? 自己读父亲两次说的话,思考以上问题。

5.指名分别读父亲第一、二次说的话,回答:花生的好处很多,它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父亲将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在哪一点上赞美了花生? 板书:

6.指名读父亲第二次说的话,做填空练习(见课后)。多读(2遍),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三)这时,“我”在父亲的启发教育下说„„齐读一遍,分析这句话的意义,字面意思抓“只”。在句中理解“只”的意思。概括这句话的意思。(做有用的人。)问:什么叫有用?(有真才实学。)对谁有用?(别人、社会、国家。)谁来举例谈一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齐读,体会其中的含义。

四、总结全文,归纳中心

这篇课文以议花生的可贵之外,来说明做人的道理,是什么道理?学生说中心思想。(本文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为了突出中心,作者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借物喻人,有详有略,突出重点。)

五、总结深化

1.这篇课文借“落花生”来喻做人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作者许地山始终没有忘记他父亲的教诲和希望,后来就以“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终于成为一个著名作家。2.大家齐读最后一节。(我们谈到深夜才散„„)

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上,也印在了我们大家的心上,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要有真才实学,有本领,将来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

16.《珍珠鸟》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2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3.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提高默读能力。

教学理念:落实提示中提出的“结合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的理念。教学重点:对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的理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学课文的能力,提高对课文的感悟能力。教学过程:

一、鸟语倾听,诗歌引读。

1、鸟语倾听:学生欣赏一段鸟儿清脆悠扬的鸣叫声。

2、诗歌引读: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儿吗?林间欢飞的鸟儿是大自然的宠儿,也是人类的亲密朋友,古人就有很多描写有关鸟的诗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句与鸟有关的诗句。(可配以悠扬的鸟鸣声)

(1)“二月春晖晖,双燕理毛衣。街衣弄藿蘼,拂叶隐芳菲。或在堂前戏,多从幕上飞„„”(《燕燕于飞》江总)(2)“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自今以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三绝句》杜甫)(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同学们,欣赏完这些诗句你们有什么感受吗?

教师引读:诗人笔下的小鸟(燕子、鸬鹚、黄鹂、白鹭),活像自家顽皮的儿童,人类的朋友,人鸟之间是多么和谐、多么信任啊!人的存在,使鸟儿有了依托,鸟的存在,给人的生活平添了不少情趣。试想每天的清晨,都被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唤起,一天的开始是多么的美好!当代作家冯骥才就曾养过一对珍珠鸟,那鸟所带来的生活乐趣,你们想了解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吧。

二、有情朗读,整体感知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不知道大家课文读的怎样,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不容易,把课文读的有感情那就更了不起。想给老师、同学一个惊喜吗?下面哪位同学来试一试?

2、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三、合作探究,体味情感

1、你发现这对珍珠鸟的雏儿,长得什么样呀?而“我”为鸟儿做了哪些事?(重新为它们加工鸟笼;按时添食加水;按捺住好奇心不轻易打扰)

2、我这样做小鸟儿对“我”有怎样的反应?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珍珠鸟与我的关系有了变 36 化。

(开始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信赖我)

3、“我”从和鸟儿的相处中得到了哪些乐趣并有什么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四、美读品味,认识“信赖”

1、美读品味:学生挑选最有感触的语段,美读品味,并把读后的体会告诉同学,让同学与你一起分享。

例: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这又像一个淘气 而又听话的乖孩子。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伏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然后,“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到我的笔尖蹦来蹦去„„”

它居然也懂得看脸色行事。作者用人性化的眼光看待无知的小鸟,把人对动物的关照之情笼罩全篇。

第3自然段让人感受到珍珠鸟那么淘气。

雏儿的外形特点这一段,字里行间流露了他的喜爱之情。

2、认识“信赖”:

①你是如何看待“信赖”的?

②假如你在笼子里,你又会怎样看待它的?

③你认为“信赖”的真正内涵上什么?(自由、宽容、关爱、真诚„„)

(在这些问题的探讨中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爱的情感。)

五、反思拓展,互动释疑

1、反思拓展:

①试想小珍珠鸟长成大珍珠鸟,还会象现在那样信赖“我”? 为什么?这让你想到了什么?(联系现实生活,人类处境,国际形式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最好是时事类的。)

②请同学看一个画面:《惊弓之鸟》——顽劣的弹弓,狰狞的枪口对着鸟的世界„„为了创造人与自然(主要是动物)之间互相信赖、充满关爱的理想境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③你最喜爱哪种鸟,能说说理由吗?假如我们送你这样一只小鸟,你又会怎样办呢?

2、互动释疑:在预习、美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六、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这篇散文通过人鸟相亲的细腻描写和浓郁的诗意、深刻的哲理,表现作者对自然、人生的挚爱之情,展示了人与动物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现代著名作家冰心早在她的《山中杂记》中写到:“我爱自己,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也爱雏鸟的双亲!”让爱的泉水流淌在我们的心田,流淌在万物之间吧!

2、拓展延伸:

①摘抄文中你认为的精彩语句并写好感受。②搜集与鸟有关的成语、诗句等。

第五组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之国

教材内容: <<有趣的汉字>> 教材分析: “有趣的汉字”的阅读材料,分字谜,有趣的谐音,汉字的来历三个部分.字谜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游戏形式.<<字谜七则>>提供的字谜是一些范例.有三种形式:①-④是字谜,⑤⑥是画谜,⑦是动作谜语.<<有趣的谐音>>介绍了使用谐音的几种传统语文形式,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神奇和有趣.<<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介绍了汉字的来历.文章的一,二两段主要讲人类早期没有文字,为了帮助表达,记性等.<<“册”“典”“删”的来历>>是一篇有关汉字的知识短文.它告诉我们,“册”,“典”,“删”三个字的出现和我国历史上曾今很长一段时间在竹子和木头上写字有关.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虽处在语文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识字能力都比较强,但学生对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不够了解,因此,要引导学生加深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教学目标: 1.开展“有趣的汉字”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2.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习制定活动计划,培养探究合作意识.3.阅读四篇相关资料,查找更多与汉字有关的资料.教学重点: 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教学难点: 体会汉字的丰富有趣.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学习内容.1.导语:我们平常爱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板书:汉字),你们对汉字了解多少?(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相机导入课本内容)2.指明读关于汉字的介绍.3.揭示学习内容: 同学们,通过课文的介绍及同学们的发言,我们仅仅是对汉字的初步了解,你们想 38 更多地理解汉字吗?让我们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板书:遨游汉字王国.二.浏览阅读材料,初步感受汉字的有趣.1.师:汉字神奇,有趣,让我们一起浏览“阅读材料”,看看汉字有趣在哪里? 2.提出阅读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的“阅读材料”1-4“,思考这四份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说明汉字的有趣没,为什么说是有趣的.3.学生个性阅读后同桌交流.4.汇报交流.(课文以字谜,谐音,仓颉造字,册,典,删的来历向我们讲述了汉字的神奇)

三.合作学习,制定学习计划.1.师:同学们,汉字如此神奇,我们怎样开展综合性学习很好地认识它呢? 2.自渎课文提示,明确学习方法.(自由组成小组,讨论活动内容,指定活动计划,活动结束展示成果.)3.指导制定活动计划.(1)活动计划有哪些内容?(活动计划包括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2)默读活动建议,明确活动内容.①.自渎活动建议.②.汇报交流.(围绕汉字的有趣,有选折地开展活动.)(3)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选活动内容,制定活动计划.4.展示各组指定的活动计划.5.评议,完善活动计划.四.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汉字的神奇,有趣,课后同学们应根据制定的活动计划,搜集查找,整理资料.在活动中真切感受汉字的奇妙.五.工作优化设计

搜集,查找资料,分组进行讨论.39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谈话导入:同学们,上两节课大家按照指定的活动计划认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一定体验到了汉字的有趣,这节课,我们就来展示一下活动成果.板书:有趣的汉字.展示成果,体会汉字的神奇.(一)字谜竞猜.1.提出活动要求:(1)全班分为四个活动大组,每组各选派3-5名队员参加竞赛.(2)各组队员应认真听清楚要求后作答.2.活动开始

(1)必答题(字谜)(各小组把答案写在答题板上)字谜举例: ①你我各一半,互相来征战.()②三匹马.()(2)抢答题: 要求:主持人说完谜面后各小组方可抢答,提前抢答失去一次答题机会,答对加十分,答错倒扣十分.(3)附加题: 各组按顺序展示自编字谜,编得合理的谜语每条加十分.3.统计成绩,宣布比赛结果.4.畅谈感受,体验乐趣.(1)说说搜集字谜过程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2)自编字谜的同学介绍编字谜的过程及感受.5.小结猜字谜的方法:(猜字谜有三种方法:组合法,形象法和意会法)

(二)谐音示图

1.出示课文中的歇后语,笑话(1)读一读.(2)说一说谐音的有趣.(3)说说在搜集谐音资料时除了歇后语,笑话,还从哪里搜集到相关资料.(古诗,对 40 联)2.畅游谐音园.(1)歇后语.一学生说歇后语前半句,其他学生说后半句,并指出其中的谐音字.(2)笑话.①指名说笑话.②说说笑点在何处?(3)古诗.①指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自己搜集的古诗,并用有色笔在谐音字下做记号.②齐读故事,体会谐音在古诗中的妙用.(4)对联

①指名出示搜集到的对联上联.②小组合作对下联,并说出其中的谐音字.三.小结.同学们,在活动中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汉字的无穷乐趣.课后,让我门一起行动起来,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归类,以”有趣的汉字“为主题做一张手抄报.四.作业超市

自学<<仓颉>>等第三课时的内容.第三课时

一.阅读<<仓颉造字>> 1.谈话导入:同学们,通过几节课综合性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汉字的无穷乐趣,这些有趣的汉字是谁创造的?你们想知道吗? 2.板书课题:仓颉造字 3.自学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在没有汉字之前,人们怎样进行交流?(2)仓颉怎样造字? 4.讨论交流.5.拓展课外.同学们,仓颉造字知识个传说.其实,汉字不可能是有仓颉一个人创造的,也不可能在一个时期创造的.很多人都参与了这项伟大的活动.关于汉字的起源,还有许多传说,谁能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讲一讲.(指名介绍)41

二.阅读<<”册“,”典“,”删“的来历>> 1.师导入: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读读课文,说说”册“,”典“,”删“这几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 2.自渎材料.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懂.3.指名说说这几个字的来历.4.你还知道哪些字的来历?(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

三.认识课后生字.四.总结.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性学习,我们学会了制定活动计划,还通过搜集各种大量的资料,感受到了祖国文字--汉字的有趣,认识了汉字的起源.我们的收获可真大啊.我们还要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进一步了解汉字,加深对汉字的热爱.五.课外实践:搜集查找,整理资料.1.形式:(1)书面汇报.(2)合作汇报.(3)制成演示文稿汇报.(4)出示实践活动展版或编小报汇报.2.以组为单位进行成果汇报展示.六.作业超市.针对三节课的学习,写一份心得体会.教学内容:<<我爱你,汉字>> 教材分析: <<汉字的演变>>是一个表格,以”日,月,车,马“四个字为例,显示几千年来汉字的演变过程.<<一点值万金>>是一件真实的事,讲由于一”点“之差,使价值18万的塑料袋成为一堆废品,警示我们要防止和纠正错别字.<<赞汉字>>和<<书法作品赏析>>分别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呈现汉字之美,可以互为参照印证.42 学情分析: 目前街头招牌,广告,电视以及学生们的作业本中文字错别字相当多.我们要以此我例,引导学生调查社会用字,以便警示同学们防止和纠正错别字.教学目标: 1.开展”我爱你,汉字“综合性学习,增进对汉字的了解.加深对汉字的热爱,并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实事.2.认识错别字产生的危害,防止和纠正错别字.3.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的方法.4.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感受汉字神奇,有趣,古老,丰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对汉字的感情,努力学好汉字,继承和发扬汉字文化的优秀传统.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纠正错别字的习惯.2.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的方法,并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激发学生对中国汉字的热爱.2.制定活动计划.教学过程

一.自渎<<我爱你,中国的汉字>>.1.自读,理解内容.2.谈谈读后感受.3.有感情地读一读你喜欢的一段话,读出对汉字的热爱.4.抄一抄你最喜欢的语句.二.制定活动计划

1.师导入: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我们要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想想我们要怎样进行学习呢?(先制定计划,再搜集资料,最后展示成果)2.回顾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43(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定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展开活动成果.3.明确活动建议(1)自由读活动建议.(2)指名读活动建议,说说活动建议告诉我们什么? 4.学生自由分组

(师适时关注学生分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5.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6.讨论交流,形成活动计划.(1)各小组汇报活动计划.(2)师生共同评议.(师提示: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及活动形式多样.)(3)各小组根据评议,修改活动计划.(4)各小组展示修改好的活动计划.三.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分小组拟订了活动计划,课外大家可以根据计划查找相关资料.四.作业超市:各小组根据活动计划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以及资料的查找,搜集,整理工作.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从最早的甲骨文开始,汉字走过了一条有趣的发展道路.二.出示阅读材料.44 1.汉字的演变

2.认真阅读和研究表格,思考:(1)从古到今汉字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2)从汉字的演变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形象走想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便捷.三.阅读<<甲骨文的发现>> 1.自渎课文,思考甲骨文被发现的经过.2.指名说说甲骨文是怎么被发现的.3.谈谈读完这个故事后的感受.(在生活中要细心观察和善于思考,也学有新的发现.)

四.展示相关资料(被要求展示资料的小组,要作相关资料介绍,还可说说搜集资料中的见闻.)五.小结.这节课通过也课内资料,交流展示同学们课外搜集的资料,我们对汉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加深了对汉字的感情.课后一定要注意汉字的正确使用.六.作业超市:从街头找出一些错别字.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错别字产生的危害,防止和纠正错别字.教学过程

一.出示一组有错别字的词语

茶叶旦 仃车 象章 照像 圆宵 汤元 八鸽 家俱 另售 像棋 1.同学们在街头小巷,商店门口是否看过以上招牌?看到这些有何想法? 2.动笔改正以上错别字.二.”一字之差“的教训

1.师导:同学们正确使用汉字,规范汉字到底有何重要?请阅读<<一点值万 45 金>>,读完后与同学交流一下读后感受.2.生默读材料.3.同桌互相交流并谈谈感受.4.从身边事例体会错别字的危害.(1)师导;同学们,”一字值万金“是多么深刻的教训啊!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像这样的教训还有很多很多.能把你在时间活动中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跟同学们吗?(2)生畅谈故事.(3)交流听后感受.三.展示社会调查成果.1.小组长会标活动开展情况 2.各小组展示成果并作介绍.师引导学生按类型展示.(1)实物类:书记报刊,小型招牌广告,商标......(2)照片类:大型商品的商标,各类事物菜谱,各种商品广告......(3)记录类:电视字幕,公文,信函,传真......四.学写调查报告

1.出示译本调查报告范本,学生自行研究如何写调查报告.2.生汇报,师相继引导点拨:(1)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的目的--发现会上的错别字,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建议.(2)对调查到材料作分析,主要是统计和分类.(3)提出改进建议.3.以小组为单位写调查报告,师巡视指导.4.交流调查报告,评议.5.根据评议修正调查报告.五.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充分认识到了错别字的危害,也知道了错别字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防止和纠正错别字应从我们做起,不写错别字,正确纠正错别字.六.作业超市: 1.纠正错别字,找找自己作业本上的错别字,并纠正.2.提出两三条纠正错别字的好方法.46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欣赏汉字书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华汉字不仅是文明的使者,也是一种特殊艺术的载体,从古至今,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为众多文人墨客所喜爱.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书法作品.二.欣赏阅读材料

1.出尔王羲之与柳公权的书法作品.2.欣赏这两幅作品并做出评价.3.读读<<赞汉字>>.4.用<<赞汉字>>一诗中的词语来赞美王羲之与柳公权的书法作品.三.小小书法展

1.在综合性学习中,汉字书法欣赏小组为我们搜集了优秀的书法作品,举办了一次小型书法展.让我们尽情参观欣赏吧!2.小结书法展活动情况.四.作业超市: ”我是一个小小的书法家“,动比写一张自己满意的书法作品.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总结综合性学习.教学过程

一.交流感受.1.师导入:同学们,我们在这一次综合性学习中,认真拟订计划,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一定有许多感受和收获吧.2.学生小组内互说感受.二.总结综合性学习情况

1.小组长作总结汇报.2.评价综合性学习成果.3.教师总结.同学们,在这一轮综合性学习中,大家团结合作,勇于探究,敢于创新,不仅增长了见识,培养了能力,还受到了情感的熏陶.这次综合性学习虽然结束了,但对汉字的探究并没有结束.希望同学们参考材料中的提示,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探究汉字的有关问题.三.作业超市: 巩固本单元学到的汉字知识,准备参加汉字知识竞赛.17.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父亲言行的描写,体会其爱子之情。

2、通过对儿子言行描写,感受孩子的”了不起"。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一)导入: 在****年的美国洛杉矶,这天像往常一样井然有序地生活着,突然间山崩地裂,一场灾难降临,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内房屋倒塌,几万人被埋,三十万人不同程度受到了伤害,灾难给人们带来了痛苦。在这次地震中,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地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十一课──《地震中地父与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①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生字和新词; ②用“~~~”画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 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内互读课文,交流学习收获。

3.全班交流:(1)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重点记住“墟、砾、颤”等字形。

48(2)初步汇报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①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

③划出不懂的词语、句子,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2.全班讨论:(1)用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谈谈读了课文,自己有什么感受。

(四)再读课文,直指重点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所写的是怎样的一对父子。答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板书:了不起)2.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可以强化对词语的积累。同时,又寻找到阅读本文的突破口。)

3.质疑: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4.小组内探讨,交流各自的初步认识。

(五)、作业超市:

抄写词语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深读课文,看看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

二、品味词句。

1. 关于父亲的了不起,以下句子或关键词语是品味的重点:

①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

(父亲见到废墟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那么,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那嘶心裂肺的喊叫声,该怎样读呢?(绝望、失去了一切„„)指名读,评议,齐读。

②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从这儿可以看出什么?

(父亲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儿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坚定地站起身)

师:父亲坚信儿子仍然活着,是因为他记得儿子说的那句话。那我们该怎样读这段话呢? 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后练读,(个人读,评议,齐读)

③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位父亲“直直”的双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 ④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课文中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父亲坚信儿子没有死,奋力拯救儿子,顾不得休息,可见父亲对儿子爱的伟大)师:是什么使父亲没完没了地挖呢?(是一个信念,──“儿子在等我”)

师: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与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有些父母看到废墟痛苦后绝望地走了。而这位父亲不理他人的劝阻,只有一个信念──儿子在等他)

(而且这位父亲见人就问你是不是来帮我的?可见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他坚信儿子仍然活着)

师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定的信念使这位年轻的父亲不停地挖,挖了8小时„„(生接)这伟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挚朴实的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⑤ 如果把这句话改为以下的句子,你认为好吗?

“他不停地挖着,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读懂”既包括读懂这句话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也包括读懂作者用来表达情感的语言形式,了解课文的语言特色。这个环节意在让学生领悟“父亲”的了不起,受到崇高亲情的感染和熏陶,同时让学生消化、吸纳课文的语言,掌握课文的语言形式。)2. 关于儿子的了不起,以下句子或关键词语是品味的重点:

① “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儿子凭什么认为来救他们的人是他的爸爸?(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他坚信父亲会来救他。即使在最危险,最艰险的时刻,儿子的信念都没有动摇。)

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亲情,产生信赖;亲情使父子心连心;亲情使儿子坚信,父亲总会跟他在一起,无论是在宁静温馨的家里,还是在张牙舞爪的死神面前!句朴实的话终于让父子团圆,此时心中有千言万语,又激动人心的场面往往通过言语来表现,读一读父子间的对话,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惊喜,自信,激动)指导朗读。

②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亲情使人勇敢、无畏,亲情使人无私、高尚。

4. 再次齐读导入时出示的那一段文字。

人教版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梳理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及梳理本单元在高考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题

一、单元体制:本单元共三篇课文

《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三篇文章从题目上看均属散文,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神就是文章的情,形散而情聚,情感这条红线贯穿文章的始终。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然后重点读《记念刘和珍君》的第2部分及第4部分,体会《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当中的情感:

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学生自主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小狗包弟,概括文章大意,然后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3.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体会其中蕴含了什么思想情感,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教师汇总:

二、链接高考:在考场中出现的与本单元相关的语言运用题

1. (教师投影,学生欣赏) 为刘和珍写一则颁奖词 (4分)

刘和珍———在黑暗的时代中,你没有沉论;在严酷的高压下,你没有沉默;在枪弹的攒射中,你依然前行。虑及民族存亡,你黯然泣下,为了国家复兴,你奋然前行。你如流星刹那间闪过,却爆发出夺目的光茫。

2.教师再投影课本中其他几个人物的颁奖词,学生欣赏

易水清寒,夺人心魄,因为它知道自己送走的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你的勇气砥砺了你手中的匕首,你手中的匕首又将你的名字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太子丹的邀请只是你义无反顾的契机,真正让你勇者无惧的是你心中的信仰;为国为民,才是侠之大者! (荆轲)

千军万马,战火纷飞,你是未能加冕的帝王;爱恨情仇,尔虞我诈,你是未能立业的英雄。但你的霸气是许多帝王所不及的,你的豪情是许多英雄所缺少的。霸王不成霸业却一样名垂千古。 (项羽)

含垢忍辱,你用顽强之志铸就了史家之绝唱;废寝忘食,你用赤诚之心完成了无韵之离骚。一部《史记》,讲述着一个史学家应有的良知;一部《史记》,见证了一个史学家对历史的忠贞;一部《史记》,记载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我们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 (司马迁)

3.请同学们根据以上的几个人物颁奖词,思考:究竟应该怎样写颁奖词?颁奖词的写作

4.教师再读一则颁奖词,让学生猜写的是谁,进一步体会上面的写作方法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了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了“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刘伟)

三、作业:

人教版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秋思》;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洛”。

2.有感情地朗读《秋思》,并能背诵。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大意。

4.想象诗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并背诵;品味诗句,想象意境,领会诗情。

课前准备:了解张籍生平。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教师展示《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两首学过的诗吗?谁能说出这两首诗是什么内容?生答: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谁能找出和《秋思》有什么共同点?

生:诗中都有一个“思”字。对的,“思”是思想、思念、考虑、动脑筋的意思,那么诗人在《秋思》中思考的是什么呢?

2.师:同学们再看题目,秋字代表着秋天,秋天通常有什么节日?

生: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师:秋天古往今来就是文人墨客最常寄托思念与哀愁的季节,那么大家想想,诗人在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考虑呢?好,让我们带着疑问探寻张籍诗中那份思念是怎么样的感情。

运用学生已学诗句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同类题材的诗中找到共同点,对所学的诗做出大胆猜测,进入下一步的学习,也让学生有意识地把已学学以致用。同时,利用题目的“秋”字交代诗创作的背景时间,有助于借用环境、充满感染力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找到了诗的情感基调,为进一步理解诗、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背景,领悟诗的思想感情打下了基础。

二、古诗初步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根据课文插图的色调、人物的穿着、动作、表情等大胆猜测诗人在做什么。(大家请认真观察课文插图,画面是什么颜色的?里面都有什么景物?人物正在做什么?)

2.指导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四遍,这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以读代讲,有层次地进行,由浅入深,让学生读得轻松,在读中感悟诗歌的情感,获得成功体验。

(1)前两遍要求学生读通、读顺,标出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读正确。(“洛(luo)”“意万重(chong)”)

(2)后两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划分小节,朗读时注意诗内部的停顿。

(3)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根据诗中故事发展的脉络,将诗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

3.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了解诗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当时的境遇。(洛阳曾经是繁华之地,可到了张籍的时候却已是繁华不再。那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客居异乡的张籍的思乡之情呢?才让他写出这样一首思念情感厚重的诗呢?他是否也象图中人物是个身在他乡的人,只能托付别人向亲人寄去思念呢?)

三、品读诗句,了解古诗大意

1.让学生根据注释,对诗作初步的逐句翻译。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根据注释,怎么翻译这首诗的意思呢?(请学生回答)

师:那么把四句诗连起来,整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答: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想写一封信给家里,要说的话很多很多。恐怕匆匆忙忙地没有把心里的话说完,捎信的人要走时,我又找开信封看看还有什么没写。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好,现在我们再来读一遍这首诗。

2.逐句品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标出每句诗的关键字词,并解释为何要标这个字,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师:你从诗中什么地方最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1)“洛阳城里见秋风”(秋风),让学生想象秋风中的洛阳城百花凋谢,黄叶飘零的凄凉摇落之景。

(2)“欲作家书意万重”(家书、意万重),安排学生先与同桌讨论,感受诗人心中的千愁万绪,重点解读“万重”,让学生体验到诗人说不完、写不尽的思念,因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的心理。

(3)“复恐匆匆说不尽”(恐、匆匆、说不尽)“恐”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为什么觉得家书写得“匆匆”?“说不尽”的是什么?

(4)“行人临发又开封”(又开封)让学生想象诗人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的情景。

四、想象意境,领悟感情

1.逐层感悟。

(1)秋风引发乡愁

①指读:洛阳城里见秋风;

②探究“见”字描绘了怎样情景;

③回顾《静夜思》——举头见明月,低头思故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家书寄寓沉重思念

①诗人独在异乡,愁肠百结,只能凭家书传递亲情,他会有什么体会呢?你读了后又有什么体会?

②假如你就是张籍,你会对亲人、朋友写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3)诉不尽的乡愁

①营造情境,再次感受行人临行,但诗人心中说不尽的思念及无法排解的孤独与寂寞。

②回读《秋思》。

2.整体朗读。

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带感情读诗。

师:闭上眼睛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3.小结。

师:同学们都看到了秋叶飘零,意万重、又开封的画面。透这些画面,我们为诗人这种思乡情深深感动着。

该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提问、讨论、想象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同时也培养了群体合作意识;教师适时地点播,激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古诗朦胧之解,另一方面推动学生将古诗熟读成诵。

五、指导背诵

1.让学生根据自己前面所学,看着带着对秋天的想象、对诗人情感的感悟朗读全诗。

2.指导学生根据板书多形式练习背诵古诗。(集体背、小组背、个人背)

3.小结:同学们,表达对家乡思念的古典诗词是非常多的,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诗《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六、欣赏唐代岑参的《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1.教师范读。

2.介绍作者岑参及写作背景。

3.学生读。

4.看到滚滚的渭河水流向故乡,诗人产生奇特的想象,想寄一样什么东西回去?

5.指导朗读。

6.小结:

师:什么是思乡情啊,那就是……的细节……那就是平添两行泪……那就是……

七、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1.回读这二首思乡诗。

2.山水相隔,隔不断我的思乡情;鸿雁传书,表达不尽我的思乡意;让我们一齐诵读这千古名作《泊船瓜洲》,《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师生齐诵读)

3.“秋思”已经转化为文化的符号,成为古今文人吟咏不时的命题。思念让人感到幸福,也感到悲伤,有喜有悲,有聚有散,但这就是人生。

板书: 秋思

意万重 又开封

思念家乡

点评:

本诗诗句浅显但诗境悠远,诗蕴深刻。在教学中,本教案着力体现:1.引导学生通过插画、关键字词对诗中的“秋”感同身受。2.从诵读提升到品悟的高度,通过反复吟诵,想象补白。从字面上理解诗意,从感情上体悟诗境,从而体会诗句背后的内蕴。遵循这理念,本教案设计呈现出以下特色:

一、以学引思,由已学导入古诗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对已学思乡诗的复习当中为学习该诗酝酿情绪,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同类诗中找出共同点,引导学生大胆思考该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激发起学生学习新诗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新诗学习中找到不同点。通过在“旧诗”的引导,学生很快找到了理解新诗的“途径”,给下面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调动多种感官感受古诗的氛围。

让学生根据插图“看图说话”,重塑了诗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并促动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诗人创作的心情;在交流中,学生你来我往地“输出”自己的理解,不断修正着其他学生对本诗的理解;而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中,学生循环渐进地一次次在读中感悟诗人的情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在配乐朗读中,优美动听的音乐则再次为学生重现了秋天萧条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尽情挥洒情感,实现与文本、教师和人物对话。

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的交替,一遍遍深入对诗的感悟,实现了多途径与文本对话,逐步深化感知文本。在生本对话的过程,学生经历了从“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到“正确”、“有节奏”,文本在对话中被学生解读出“味道”与“感觉”,实现了从“读通”到“读懂”的过程。

三、在吟咏反复追寻诗人的情思

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只采用多种形式,并且注重读的层次分明,让学生逐步、逐词、逐字走进诗的意境,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处千回百转的真挚情感,在体会与一次次的吟咏中呈螺旋式上升地加深对诗人情感的感受,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人教版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篇4

1、基本读懂课文,感悟主动走向生活、广交朋友的人生态度。

2、 练习收集有关的资料。

教学重点:感悟“走向生活,广交朋友”的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 以记者身份,采访两会热点话题。如:物价、医疗、住房、教育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用汪国真的人生格言揭开本节课学习的序幕。

2、学生交流介绍关于埃利诺·罗斯福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生字、词障碍。

2、投影出示学习要求:

①读一读课文的1~8小节,然后尝试着描述一下采访前科宁斯的心情如

何?他作了哪些准备?

②说说课文描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三、模拟采访,感悟主动走向生活、广交朋友的人生态度。

1、出示要求

(1)读一读课文的9至14小节,把科宁斯和罗斯福夫人的对话分别用不

同的线条标出来,对采访的内容做到胸有成竹;

(2)讨论:为了使再现采访能够比较成功,大家提一些建议;

(3)学生小组内排练;

(4)上台采访;

(5)细细地揣摩罗斯福夫人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进一步感悟广交朋友,走

向生活的人生态度。

相机总结:罗斯福夫人是一位充满了热情和智慧的女性。

2 、对于再现采访,老师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先读课文相关内容,明确采访

内容;然后讨论采访应注意什么?

(记者的注意事项,怎样表现罗斯福夫人等等);

3 、采访时,及时点拨学生注意采访记者和罗斯福说出不同的口吻、语气。

4 、体会罗斯福夫人的话,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

三 揭示主题。

1 、引读课文第三部分。

体会科宁斯的收获。

2、 指导朗读收集的名人名言和人生格言。

“走向生活,广交朋友,给我的生活赋予了价值,增添了欢乐。”

3、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人生格言。

四 拓展性作业。

讨论写采访报道的角度;帮助学生复习梳理科宁斯写的采访报道可以从哪

些角度写?

板书设计

9、 走向生活

人教版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从小喜欢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让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同学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学生放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的激励与点评。)

2、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是啊!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窃读记》。

3、板书课题。

4、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测:为什么要窃读?是怎么窃读的?窃读是怎样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刚才同学们提出了那么多问题,那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边认真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

(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自学生词新词。

6分钟后看谁学得最好!

三、检测学情

1、认读生字与写字:

如“目的地”的“的”读 dì;“踮起脚尖”中的“踮” diǎn读;“暂时”中的“暂”读 zàn;有一些字的笔划较多,如“饿”“惧”“檐”“酸”“撑”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

2、体会词语的含义:

3、熟读课文,理清课文记叙的线索

(1)、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读懂意思,读出味道。下面,就让你们就反复地读一读吧!

(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3)、让学生概括地说说课文是怎么记叙“我”窃读的经历与感受的。

(4)、整理课文记叙的线索:

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走出书店。

4、品读课文,体会走进书店的经历

(1)、默读第3自然段:

画出“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或关键词。指名学生朗读,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跨进店门,暗喜”,“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钻过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急切地寻找”,写出了她读书的渴望与急切,这些都说明了她特别喜欢读这本书。)

(2)、想像当时“我”找书的样子。表演体会。

(把鲜活的文字转化成直观的想像与表演,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体验。)

(3)、她这样去窃读,你们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

(4)、引导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暗喜、渴望、急切的心情。

四、置留问题,当堂训练。

1、她是一个多么爱读书的小姑娘!当她找到那本想读的书,又是怎样阅读呢?她有怎样的心理感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读一读,写一写:

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

3、解释划线的词语:

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

4、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初步体会句子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词语“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

2、回顾课文内容。

3、过渡: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小姑娘,为了读到自己喜欢的那本书,费劲了力气才找到。那么,她是怎样阅读呢?有什么感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自学提示:

1、认真阅读课文。、用--画出“我”窃读时的样子;用﹏﹏画出“我”窃读的方法。并同桌交流体会。

8分钟后看谁学得最好!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同学们谈各自的体会。

2、重点指名读第3自然段,体会我读书的样子与内心:

⑴ 体会“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

①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② “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感悟写法,体会语言精妙,训练语言运用能力。)

⑵ 体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① 快乐的是什么?恐惧的是什么?

② 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

(联系生活说一说。)

⑶ 引导学生读出这种复杂的内心。

3、默读5~10自然段:

体会“我”窃读的滋味,交流自己的感动:

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动,然后,自主交流,师生对话,联系生活,关注体验。

⑴ “害怕书店老板发现”是什么滋味?

作者读书,是在人多别人不注意她的时候窃读,因为是窃读,所以当人少了,她就会丢下心爱的书转移到其它书店。这种奔波的滋味也不好受。)

⑵ “把自己隐藏起来”是什么滋味?

(要想读书还得动一番心思,让人家看不出来,确实挺累。还贴在一个大人身边,躲来躲去的,这种读书的滋味有些不好受。)

⑶ “赶上天下雨”是什么滋味?

(为了读书,却庆幸下雨,并且希望越大越好,还装着邹眉头,望街头。这样的窃读方式令人感 动。)

⑷ “饿得饥肠辘辘”是什么滋味?

(作者读书太饿了,太累了,腰酸了,腿疼了,脚也麻了。一直站两个多小时,收获很多,也付出很多。)

⑸ “日光灯亮起来”是什么滋味?

(作者什么也没吃,却咽了一口唾沫,说明她一定从书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心里非常高兴。)

⑹ “我走出书店时”是什么滋味?

(身体上很疲惫了,她却感到浑身轻松,说明她读完书后非常的高兴和满足。)

3、联系生活实践说说“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人。)

三、感悟写法

1、引导:这篇课文真实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

(学生讨论,相机引导学生朗读)

(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品悟语言,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落实语文的基础。)

2、小结:这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特别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酷爱。

四、拓展延伸

1、以后你应该怎样来读书。

2、说一说有关读书的名言。

五、当堂训练:

1、填空:

课文以____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篇课文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3、写几条读书的名言。

板书设计

1、窃读记

贪婪

害怕

开心

朴实而又生动感人

饥饿

依依不舍

麻木

轻松

反思: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读、分角色读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学会读书和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学习了《窃读记》,我们认识了一位热爱阅读的同龄人,和她一起体会了窃读的滋味--很快乐,也很惧怕!这堂课,我们又将结识一位德高望重、酷爱读书的老爷爷。接下来,请大家随着苗苗一起走进季爷爷的家,静心聆听他对读书的见解。(板书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生齐读课题。

师:读完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作者的?

生提问:小苗是谁?大树是谁?他们在对话中都谈了些什么等等。

师总结:读书就是要具备这样的素质,边读边疑,最后又在读中解决疑问,那才是真正的读书高手。

二、自学指导

1、认真阅读课文,用--画出生字生词。

2、思考:苗苗与季老先生讨论了哪几方面的问题?

6分钟后看谁学得最好!

三、检测学情

1、指名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出示下列词语:季羡林

水浒传 彭公传

三侠五义

绿林好汉 一百单八将

中西贯通 古今贯通

文理贯通

滚瓜烂熟

偏科

指名认读。

3、师:看来读通课文不是难题,谁能解决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

生回答。(师板书:苗苗

季羡林)

师:对于季羡林爷爷,昨天老师布置大家回家搜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请大家一起分享搜集的成果。

4、在对话中,苗苗同季爷爷交流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他们分别有什么样的见解?你的感受又怎样?

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b.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c.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生小组合作并讨论交流。(师板书:阅读、偏科、外语和古诗文)

5、深入浅出,辩论交流。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一起来做个鉴定(屏幕出示):季羡林和苗苗算不算书虫?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应的理由。再比较一下,这两个书虫有什么不同?

师总结:同学们能从两个人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能带来欢乐,对我们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有人说“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屏幕出示)

阅读,是___________________,为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是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品味题目寓意。

比较:“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和“苗苗与季羡林的对话”,想一想,课文为什么要以“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为题?

(课题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四、写作结构剖析

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比较,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结合课文,你觉得采访要注意什么?

让学生了解这是一篇访谈录,采用的是一问一答式。一般的访谈录在课文前一般都要标明时间、地点以及采访的对象等等。

五、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诚如《窃读记》中那位老师说的一样:“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六、当堂训练

1、读拼音,写词语。

cǎi fǎng

shuǐ hǔ zhuàn

piün ký

wãn lǐ guàn tōng

lû lín hǎo hàn

cãng jÿ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在带点字正确读音下标上我喜欢的记号。

绿林好汉(lǜ

lù)

《水浒传》(chuán zhuàn)

倒下(dǎo

dào)

盛白面(chãng shàng)

散文集(sǎn

sàn)

宝藏(cáng zàng)

3、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1).您喜欢看

三国演义

还能将

水浒传

里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

(2).这时

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

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 也是读书长大的(3).我边走边想

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

那本书放在哪里

左边第三排

不错

4、阅读冲浪

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

(1).这句话中“闲书”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正课”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季羡林先生认为,课外阅读有什么作用?

(3).你认为课外阅读还有什么好处?

5、调查一下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访谈纪录。

板书设计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访谈录)

闲书

多看书

偏科

三贯通

学习外语

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

反思:

3、走遍天下书为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毫不犹豫、一趟、背诵”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过程与方法:

1、整体把握主要内容。

2、在朗读中体会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想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读书名言,回顾自己曾经读过的一本书,想想自己阅读经历与方法。

2、教师整理部分读书名言与读书方法,课件出示生字,一些重点句子及训练的句式。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

二、释题明意,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侣”是什么意思?(伴侣、同伴)课题是什么意思?

2、质疑课题。(为什么要选择书为自己的同伴?)

三、初读课文,识字读句。

1、初读课文。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把生字新词读准确,并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把生字新词画下来,标下段落序号。

2、认字读词。

①教师呈现词语,学生自由拼读;去掉拼音,指名领读;读对了大家跟读。

②教师呈现文中带有生字新词的重点句子,请学生读句。

③指导写字。

师:你们认为这些生字中哪两个字最难写?谁来教老师写。(着重指导“豫”、“趟”的写法,学生可能认为其它字难写,可以顺势指导,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田字方格中指导书写。)

④读通课文。

师:大家已经有了较强的识字能力,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好,请同桌之间合作读书,每人一段轮流读,互相听评,帮助对方把书读得更通顺,更好。

四、整体感知,自读自悟。

1、整体感知。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2、自读自悟。

师:为什么作者要以一本书为自己旅行的伴侣呢?接下来,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看看能否把我们课前提出的问题弄懂。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读文,并结合课文,交流感悟,教师注意评价多样性的引导。作者把书当作自己朋友,当作自己的家,不论朋友见了多少次,家回了多少次,我们还是会有新的发现。说明“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板书:常读常新)

3、感悟方法,拓展小练笔。

①感悟方法。

师: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她在读书过程中是怎样读的?(生读第7自然段。)

师:你认为作者读书有方法吗?(体会: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小结收获、想象)

(板书:思考、品味、小结„„)

师:你认为作者读书有一定顺序吗?(体会“首先„„然后„„还„„最后”的句式)

(这一过程,简单理解,重点读中感悟。)

②关注练笔。

师:读了文中作者的读书方法,一定对我们有所启发,我们平时也读了许多书,你是怎样读书的呢?请大家拿出习作本,写一写,注意用上“首先„„然后„„还„„最后”的句式。

③展示练笔。选择几篇学生习作,请学生上台朗读交流。

④小结。通过学习课文,不仅知道了作者选择一本书作为旅行伴侣的原因,也了解了作者读书的方法。参照作者的读书方法,对我们一定有不少启发,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在以后的阅读中去实践、去体验阅读的快乐。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过程中,抓住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落。同时,让学生在读中与作者对话,交流自己读书经历与方法,让学生展示自我阅读的成功,激发学生动脑、动口的表达欲望。读中学写,既整合了教学内容,又体现了扎实的语文实践学习。]

六、当堂训练。

1、读拼音,写词语。

bàn lǚ

yïu

----------------------

2、形近字组词。

娱()误()

侣()

铝()

诵()

涌()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感知情感。

1、了解上节课所学内容:了解了作者带一本书旅行的理由和作者的读书方法。

(板书:以书为侣:原因方法)

2、了解了作者的选择,通过上一节课学习,你对作者有什么印象?(作者特别爱书,而且很会阅读。)

3、既然作者如此热爱书,爱读书,我们应该怎么读课题?(齐读)

二、体悟方法,品味情感。

1、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这种爱书、爱读书的深厚情感,画上记号,想一想作者怎样具体地表达这种情感呢?可以在一旁写上批注。

2、检查自读情况,进行朗读指导。

师:你发现了哪些句子表现了作者深爱书籍?说说作者是怎么表达这种情感的?指名读相应的句子、段落交流感受,指导朗读。

(根据学情安排教学,下面为预设顺序,注意体会以比喻的表达方式为主。)

(1)假设。(第一、四、七自然段)

①学生谈体会。(作者怎么表达自己爱书的情感的?怎么调动读者的阅读热情的?)

②指导朗读。(如:第一自然段中,可供选择的事物应读出疑问的语气,以突出作者对书的钟爱。)

(2)比喻。(重点研读。)

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b.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c.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①引导学生体会把书当作朋友时的珍爱与亲密;把书比作家时的温馨和留恋;把书比作故地时的方便与依恋。

②把这三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用比喻对表达爱书之情的妙处。

③拓展练习。

师:根据你自己的读书感受,填一填,读一读,尊重学生个性化见解。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如: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杯耐人寻味的绿茶,也是一盏陈年的佳酿。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段最难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边一段喜爱的小曲。)

(3)设问(第三自然段)

①理解“毫不犹豫”。

②体会朗读,体会回答果断、爱书之切的情感。

(4)反问。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 吧?”

①学生交流体会。(每一次新的接触都让作者爱书的情感更进一层。)

②体会朗读,体会反问、质问的语气。

(5)列举交流学生自己搜集到的读书的名言资料。

(6)朗读全文,回归整体。(可指名接读。)

师:让我们带着对书的热爱,再次体会作者假设、比喻、反问的表达方法!(完善板书:热爱读书)

理由:常读常新

以书为侣热爱读书

方法:思考、品味、小结„„

三、阅读链接,升华情感

师:请大家放声朗读《神奇的书》

1、画出书神奇的地方。

2、想一想作者怎么表达的。

3、学习了课文,读了这首诗,谈谈你对书、对读书的感受,诵读这首诗歌。

[设计意图:在学生阅读感悟有所沉淀内化时,顺势引导拓展新的阅读内容,让学生有喧泄、展现自己情感与能力的空间,实现课堂上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间的对话。最后的畅谈感受,更是实现学生对阅读兴趣与价值观的新的提升,让学生心中铭记“走遍天下书为侣”。]

六、当堂训练

1.拿出勇气: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平静心态: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3.补充能量:根据课文中的读书方法以及同学们交流的读书体会,整理读书卡。

七、板书设计

3、走遍天下书为侣

内容思考

品味欣赏

寻找新知

总结收获

产生共鸣

课后反思:

4、我的“长生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扉、瘾”等生字,并通过互相提醒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体会读书的快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习作中受益的语句,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

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体会“长生果”的寓意。

课前准备:

让学生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课时划分: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题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板书课题)

2、板题:我的“长生果”

二、出示自学目标

1、自由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

2、通过阅读课文,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理解课文。

3、摘抄文中优美词句。

三、出示自学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记一记不认识的生字。

2、和同桌交流自己记生字的办法,并互相读一读课文。

3、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看自己能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问题:(1)我的“长生果”指的是什么?

(2)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自学时间8分钟。

4、找出文中的优美词句,同桌讨论其中的含义。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测学习情况

1、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作者在作文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把自己感受深地方多读几遍,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做批注。

2、小组交流读书的体会。

3、全班汇报交流读书体会。

(1)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看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时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不求甚解;读中外名著时如醉如痴。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读书的体会和方法学习作者写读书笔记:记书中优美的词句,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并在自己的作文中借鉴运用。

(2)作者在作文中悟到了怎样的道理?

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3)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作者说书是“我的“长生果”。

(4)引导学生读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4、品读课文,积累词句

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和比喻的生动。

六、当堂训练

1、写出有关读书的词语和描写秋天的词语。

2、抄写文中的优美词句。

七、板书设计:

4、我的“长生果”

津津有味→废寝忘食→不求甚解→如醉如痴 阅读:博览群书如情入境写读书笔记 作文:构思别出心裁写真情实感借鉴模仿 课后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一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

②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重难点:交际与习作。

课前准备

自由组成小组开展“我爱学习”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课时目标

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

一、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同学们,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组内讨论,人人参与

①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

②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检查、督促,要求人人发言。对个别表达、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可采用个别辅导或同学互助的方法,让其发言。

③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④推荐代表参加全班交流。为了使代表的发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组成员可集体出主意、想办法,使发言的内容更全面、更精彩。

三、全班互动,交流评价

①提示互动内容:

◆《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品味了“窃读”的快乐,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小女孩,在对长辈的访谈中获得了读书的启示。如果你采访了身边爱读书的人,你可以和同学交流采访的经过,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

②全班互动。

◆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

四、开展辩论,启迪思维

①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咱们可以展开一次辩论。

②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

③师总结: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第二、三课时

习作

课时目标

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体会到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大家的发言都各有见地。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 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一个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①学生默读提示,划出习作内容。

②投影出示习作内容:

◆读书故事;

◆采访记录;

◆记一次辩论活动。

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①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③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④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每小组推荐一至二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五、誊写作文,制作小报

①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抄写在作文本上。

②整理习作和资料,小组合作办一期“读书乐”为主题的手抄报。

回顾拓展一

教学目的

1.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交流课内和课外的学习与活动,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2.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代关于读书的名句,并谈谈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及体会。

3.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成果,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这一阶段的学习收获。

教学重点:结合本单元内容,交流学习活动,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教学难点: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流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成果,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自己这一阶段来的学习收获。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句;一两张阅读记录卡;一张借书卡。

学具准备:收集的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句;几张卡纸;制定的借阅规则;一个名言摘抄本。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在学习小组里,从课文学习、语言积累、写字、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几个方面,结合课内学习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提高。

形式A:小组内,从上述几方面按顺序逐一交流,学生之间互相补充。

形式B:每个小组,按上述几方面进行分配交流,小组汇报,各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2.就课外的综合性学习,交流对读书乐趣的体会和学到的读书方法。

(1)在这一个单元的学习中,你在课外阅读了哪些文章、书籍?你感受到乐趣了吗?哪些乐趣?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2)谁愿把你读书的乐趣和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3)你是如何获得乐趣和体会的?把你读书的方法讲给大家听,让别人也学到好方法,行吗?

3.教师引导全班交流,共同回顾。

注意:教师可以请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觉得欠缺的地方,请大家帮助。

二、日积月累

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然后谈谈各自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或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他人的读书例子来谈体会。

2.请学生把搜集的其他关于读书的名言,和大家一起交流,欣赏,使所有人得到激励。

3.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句,当作座佑铭。

4.请学生在名言摘抄本上,分类摘记一些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

三、展示台

1、组织学生成立读书兴趣小组,开展读书讨论活动。

说说自己在假期读了哪些书?介绍其中一本书的梗概,并说说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2.教师出示阅读记录卡,请学生观察,说怎样做阅读记录卡。

3.鼓励学生在班里建立图书角,给图书归类,并制定借阅规则。

(1)你家里有哪些书?它属于哪一类?教师随机板书。鼓励学生建立图书角,给图书归类。

(2)为了让班里的图书发挥更好的作用,使图书快速有效的流通,你有什么好方法?(制定借阅规则)

(3)引导学生制定借阅规则。

(4)教师根据口语交际和习作中的了解,根据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情况,引导学生以更多的形式,如展示读书笔记、自己的藏书目录等,充分展示学习的成果。

注意:阅读记录卡或读书笔记的展示可利用自习或课余时间进行,由小组长组织同学自由参观、阅读、评比。并对自己欣赏的作品进行投票或写出评语。对组成的兴趣小组,教师可参与他们的讨论活动,帮助制定活动计划,确保读书小组能够定期开展读书活动。班里建立的图书角,可由同学推选图书管理员,按借阅制度使图书角被充分利用起来。

通过展示使读书活动真正开展起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班级形成人人爱读书的风气,逐步培养每个学生的读书习惯。

板书设计:

书籍的分类:散文

科普

小说

诗歌

童话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奥秘》 《散落人间的精灵》

《泰戈尔诗集》

《格林童话》

相关链接: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读书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间断。这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的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如有神助。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中尽人皆知的名句,点明了阅读积累与写作倾吐间的关系,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是汉刘向的名句。是对会读书重要性的比喻说法。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意思是在少年时不知道发愤苦读,等老了后悔再想要读书就迟了,应该珍惜时光。这是唐代书画家颜真卿《劝学》诗中的名句。原诗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谓,叫做。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口惟心诵,才能有所得。引自朱熹的《训学斋规》,原文为“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对于今人,仍有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5、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读会写“洛、榆、畔、帐”,正确读写“洛阳、榆关、湖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诗词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

在抓住景物、事例想象诗境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通过景物、事件表达感情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朗读中体会作者透过语言文字表达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想诗境,悟诗情,背诵、默写,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泊船瓜洲》

一、导入、板书课题

1、这节课我们学习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板书:《泊船瓜洲》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诗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试背诵。

三、出示学习指导

1、通过查资料、查字典等方法掌握生字词。

2、通过读古诗,同桌讨论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自学时间8分钟。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测学习情况

㈠、学生交流探讨学习收获:

1、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jiàn)、数(shù)重(chïng)山、照我还(huán)”

2、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多读。

3、指名答:

4、你最欣赏诗中哪句呢?(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师通过换词法,引导体味“绿”的妙用。

㈡理解吟诵,体会感情

1、学生通过注释、工具书、了解全诗的意思。

2、体会古诗思想感情,读诗、背诗:

3、引导学生从诗中的词、句中去体会思想感情。

㈢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学生品味诗歌的意境。

2、学生交流自己的感悟。体会诗人情感的表达方法。

师:刚刚同学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师通过换词法,引导体味“绿”的妙用。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

4、同桌之间互相读与练说。

5、指数名说。

6、小结:

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

7、那就用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8、指名答:

(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诗人放眼望去,看见了---

练习题: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吗?

近处()的小草()的柳树,远处()的树林()的高山。

学生口述。

9、小结:

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更改十多次,难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不能做到吗? 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更加赞赏。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的赞叹吧。

六、当堂训练

背诵、背写古诗。

七、板书设计

远望钟山

泊船瓜洲

春绿江面

思乡浓

见月思归

第二课时《秋思》

一、导入、板书课题

1、这节课我们学习唐朝诗人张籍的《秋思》。

2、板书:《秋思》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诗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试背诵。

三、出示学习指导

1、通过查资料、查字典等方法掌握生字词。

2、通过读古诗,同桌讨论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自学时间8分钟。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测学习情况

㈠检测阅读、理解

1、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指名试读,指名评价,全班齐读。

3、再读全诗,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诗的大意,把不懂的词句做上标记。

4、班级交流:

你读懂了哪些诗句?还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地方?

㈡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1、抓住重点词句导读:

体会“见”、“意万重”、“恐”、“又开封”等词的含义。

2、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和蕴含的故事,体味诗中的情感:

诗人这样做是因为什么?从他的行为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读完此诗,你被什么感动了?你最感动的是哪些词句?

4、感情朗读。

㈢总结:

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达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的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生答: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么感人的诗吧。

六、当堂训练

1、把此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2、课外搜集、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

七、板书设计

秋思

见秋风

意万重

}思乡浓

说不尽

又开封

第三课《长相思》

一、导入、板书课题

1、这节课我们学习清朝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2、板书:《长相思》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词的生字词。

2、理解诗词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词并试背诵。

三、出示学习指导

1、通过查资料、查字典等方法掌握生字词。

2、通过读古诗,同桌讨论古诗词的意思,体会古诗词表达的情感。

自学时间8分钟。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测学情

1、检测读词情况

要求:

⑴ 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⑵ 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2、教师指导学生读通词句:

注意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3、学生反复读,边读教师边指导停顿。

4、初读后想象

⑴让学生说说词给自己什么印象?

⑵要求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

5、领悟词意

⑴、分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体会词意。

⑵、教师提两个关键的问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作者的“身”在那里? 作者的“心”在那里? ⑶、学生再谈体会。

⑷、练习有感情朗读,读出作者“身”与“心”分离的感受。

六、当堂训练 背诵本首词。

七、板书设计 长相思

山水--身已远 风雪--梦不成(思乡浓)课后反思:

6、梅花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幽香、漂泊、唯独”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课文,解决生字词。

2、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2、体会外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题

1、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2、板书课题。查字典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的“魂”指的是什么?

二、出示自学目标

1、掌握课文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出示自学指导: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学时间8分钟。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测学习情况

1、检测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检测方法:学生上台板演生字、新词;板演内容由老师提问易错、重点生字、新词,或者让学生提问自我认为的易错生字词;板演后,学生集体纠正,师适时点拨。

如“魂”“幽”“葬”“衰”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

2、体会、讨论理解词语的含义:

畏惧、颇负盛名、眷恋、稀罕

3、检测课文阅读情况:

(1)找一两名优秀生进行阅读课文,然后再随机找两名后进生进行阅读,其他学生认真听,随时发现问题,给予帮助。

(2)同桌互读。

(3)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讨论作者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从这些事中体会到了什么?

第一(第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板书:读诗落泪)

第二(第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板书: 珍爱梅图)

第三(4一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板书: 不能回国)

第四(12一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板书: 赠墨梅图)

第五(14一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板书: 送梅花巾)

4、小结

六、当堂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重点写“幽”、“甚”、“衰”)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梅花魂》。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3、体会外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三、出示学习指导:

1、通过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同桌或者小组同学讨论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3、同桌讨论体会外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8分钟后看谁学得最好!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说说课文讲了外祖父的哪五件事?(板书)

2、读了这五件事,你感觉到这位老人的一颗怎样的心?从文中的哪些词语知道?(出示最后一段,释“眷恋”一词。)对这个句子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

3、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外祖父那眷恋之心?默读课文,可以在旁边写上批注。

六、谈谈体会

1、学习第一件事。

(1)出示句子:“我很小的时候„„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2)思考讨论:

① “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说明什么?

(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

②“读到一些诗句就落泪”是因为什么?

a、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王维的《山中送别》,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浣溪沙》,大意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这些诗大致都体现了一种思乡怀亲之情。

b、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老人的思乡之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伤感地流泪了)

2、学习外祖父的另两处落泪(即第三、五件事)

(1)从“听到不能回国,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一句,体会老人一直热爱着、思念着祖国,却不能回去,他难过地哭了,充分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2)从“赤道吹来的撩乱了老人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3)从“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体会到老人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祖国,了却自己的心愿。

3、交流学习第二件事。

(1)师:从外祖父的三次落泪中,我们感受到外祖父的爱国之心。课题写梅花,梅花与外祖父有什么关系?读读第三自然段,看体会到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

①“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②“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a、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b、“清白”是什么意思?“沾污”又是什么意思?

c、爷爷是让妈妈管教好我的行为、还是思想?(思想)从何而知?(“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

d、指导朗读,读出对梅图的珍爱。

4、“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沾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

(1)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2)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

(3)播放梅花凌寒独放的图片,出示古诗王安石的《梅花》、《墨梅》,难怪外祖父这样赞美梅花,读句“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4)师:这仅仅是在赞美梅花吗?是在赞美什么?齐读句子““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再次讨论:

a、梅花的秉性象征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b、此时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

c、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

(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5)历史上有气节的人物有哪些?

(6)饱含深情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7)外祖父保存这幅梅花图是为什么?(是让自己保存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他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了什么?(也让外孙女保持这种秉性、这种气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

△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对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点明中心)

2、回顾全文,口头概括本文的中心。

(课文讲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你体会到了什么?

(开头和结尾紧密联系。开头讲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这样前后呼应,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七、当堂训练

1、抄写课文中让你感动的语句。

2、填写基本功。

八、板书设计:

读诗落泪

珍爱梅图

6、梅花魂

不能回国

中国心

赠送梅图 课后反思:

7、桂花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阅读障碍。

2.通过反复品读课文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乡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

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3、介绍桂花:

二、出示自学指导

1、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桂花的名句。

2、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2)默读2~6自然段,看看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勾出有关的词句。

3)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三、讨论交流,检查学习效果

(1)

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 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 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 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2)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① 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吗?为什么?

②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四、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五、课堂总结

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喜欢桂花

怀念家乡

桂花雨

摇花乐

怀念童年生活

课后反思:

8、小桥流水人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涌现、潮湿、流通、舒服、印象”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4、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阅读障碍。

2.通过反复品读课文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乡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表达思乡感情的多种表现方式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配乐磁带、课文插图、文本内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1、出示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全班齐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3、导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以曲中的句子为题“小桥流水人家”。作者的家乡真的如题目这么富有诗情画意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小桥流水人家”吧!

二、出示自己指导,感悟文章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互相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3.指名朗读课文,然后交流: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小桥流水”,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人家”?

4、读了课文,你觉得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检查学习效果,强调重点。

作者表达的是思乡之情,他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通过对故乡的具体的人、事、景、物的描写来表达的。)

再读一读有关的句子。

1、直接描写“流水”(第一自然段):

⑴ 小溪潺潺 柳枝婀娜 波光粼粼(描写景物)

⑵ 小鸟站在它的腰上„„(拟人)

2、直接描写“人家”(第五、六自然段):

⑴ 我的家→(舒适 温馨)描写、介绍

⑵ 村民生活→(恬淡 闲适)概括介绍

3、间接描写有趣的往事:

⑴ 抓鱼、虾、蟹

⑵ 丢野花

⑶ 摘茶叶

⑷ 赏野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不空洞,更真实,更感人。)

教师点拨:希望同学们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四、积累延伸

1、积累语言:

⑴ 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潮湿”等词语。

⑵ 摘录文中自己喜欢的优美句段,并尽量做到熟读成诵。

2、请同学们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可以搜集有关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的图片资料,也可以为家乡作画、作文,或者学唱“家乡曲”、学跳“家乡舞”、学烧“家乡菜”等,来表达你对家乡的热爱。

五、整体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课文:

1、作者用优美流畅的语言,娓娓地向我们道出了他那无尽的思乡之情,不仅有深情的往事回忆,如„„;也有直接的感情流露,如„„(学生看板书回答)。但不管是间接抒情还是直接抒情,都同样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2、我们再一次走进作者的家乡,去欣赏那诗一样的景色,去感受那诗一样的生活吧!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当堂训练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读几遍,熟读成诵。

2、摘抄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

3、运用直接抒情和间接表达的写作方法,自由拟题,练写片段。

【板书设计】

小桥流水人家

景--小溪

垂柳

水鸟

老家

村庄

(美)

小桥流水人家

溪中捉鱼虾

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

事--

桥上丢野花

(趣)

茶山摘茶叶

教后反思 :

口语交际·习作二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

2.能与同学进行讨论,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

3.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

在讨论交流中感受浓浓的乡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促进语言能力的表达,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于“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的内容。(诗词、歌曲、故事等等)

2.了解班级同学的一些特长,以便有利于自己策划活动。

3.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么样策划才能把一次活动搞成功,可以事先参阅一些好的经验。

课时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因为如此,每个人对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古人就用诗句“举头

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今天也让我

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二、畅所欲言,抒发情感

1.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2.既然大家都这么热爱自己的家乡,那么现在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吧。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小组交流讨论

1.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投影)。

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2.组长是小组策划的组织者,还要安排一名记录员和一名同学汇报。

3.重点讨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4.根据讨论列出节目表,老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指导。

5.小结过渡:刚刚老师参与了部分小组的讨论,看得出来同学们都事先做了精心的准备,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非常热烈,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考虑到。每个小组都希望通过策划这次活动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那现在就请我们同学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策划的活动方案吧。

四、展示活动方案

1.以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重点要说说怎么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2.其他同学可以质疑,可以和同学进行交流。

3.师生共同评议。综合大家的意见,班长制定一个活动方案。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口语交际课,通过策划“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组织策划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同学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相信“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的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在活动中我们有同学立志从小努力学习,长大建设祖国,建设家乡,让我们的家乡变的更美好。那今天就让我们先来大胆的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大胆想象,畅所欲言

1.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2.想象家乡的新面貌。

3.想象久别重逢的亲朋好友,会有怎样的感慨。

三、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习作要求及内容。2.投影出示,让学生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

四、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1.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2.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五、小组评议,互改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2.根据建议,再次进行修改。

六、佳作赏评

1.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评。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成功的原因,对其它同学进行一个启发。

回顾·拓展二

教学目标:

⒈回顾本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

⒉拓展学生视野,引领学生积累有关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⒊自主阅读“趣味语文”,并能说出“趣”在哪里。体会锤炼文字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

教学难点:

训练和规范学生的口语,能联系实际来说说自己是怎么表达情感的。

教学准备:

对本单元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系统梳理小结。

收集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歌曲及琢字炼句的轶闻佳话。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一、谈话导入,明确内容

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思乡情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情感,本组课文表达的都是思乡之情。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呢?让我们共同走进回顾·拓展二(板书课题:回顾·拓展二)

二、赏读片段.感悟乡情

⒈读着一篇篇思乡的课文,一些感人的描写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下面这些内容还记得吗?出示相关语句:

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⑵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⑶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⑷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⑸“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⑹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些语句出自哪些课文?从这些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知道都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表达的呢?(诗人触景生情;通过写具体的事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通过写景物抒发怀念故乡之情。)

[谈表达方法,读相关句段,这样做一是避免交流时语言枯燥,二是与文章紧密联系,加深对表

达方法的体会。]

过渡:一字字,一句句,一段段,一篇篇,向我们诉说着思念家乡的情怀!家乡,真是人们心中扯不断的牵挂呀!请同学们默读本组的几篇课文,说说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

三、回顾课文,交流互动

⒈回顾课文内容,找出作者或写事或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内容读一读。

⒉你找到了哪些这样的描写?小组里互相交流,畅所欲言。

⒊小组派代表发言。

⑴课文中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

⑵课文中通过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

⒋小结:表达思乡之情不是空泛地抒情,应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体现。作家的作品是这样,我们的习作也要这样。

⒌平时我们的习作是怎样表达感情的?(结合本次习作中的典型例子进行交流。)

[整体回顾中进一步提炼表达方式,为学生的习作奠定一个基础;结合习作交流自己和同学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在言语实践中掌握课文的表达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二课时

一、背诵古诗词,激活积累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词三首,请大家先来背诵一遍。

二、诗文链接,内化积累

⒈积累“日积月累”中的诗句。

⑴请大家反复读这些诗句,想想这些诗句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说说从哪儿体会出来的?(如“故乡情”“浮云”“游子”“他乡”“家在梦中”“人在天涯”“明月”等词,都能感受到诗人的思乡、思友之情。)

⑵熟读成诵。

⑶引入部分原诗朗读,鼓励学生搜集原诗读读背背。

[通过自读感悟,诵读体会,以积累优美诗句,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乡、思友之情。]

⒉课外拓展。

⑴千百年来,描写思念家乡的好诗句还有很多很多。请大家一起交流交流你课外收集到的描写思乡情的诗文。

⑵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三、趣味语文,激发兴趣

⒈学生自读“推敲的来历”一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⒉同桌互读,纠正字音;小组互问,解决不懂的问题。

⒊引入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整首诗,以理解为什么用“敲”字好。

⒋这样的趣味语文故事还有很多,把你知道的讲给大家听。

[让学生自己熟读感悟,体会诗人写诗时对运用字词的认真态度,领悟到汉字的意趣和蕴味。]

四、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当堂训练:

1、背诵诗句。

2、背写诗句。

9、鲸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鲸的形体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学习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表达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默读,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

(2)通过讨论学习,了解课文是运用哪几种表达方法来介绍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会运用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方法来写简单的说明文。2.了解鲸的进化过程。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第九课《鲸》。

二、出示自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肺部、判断、胎生、过滤、又粗又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顺序.三、出示自学指导

1.朗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通过查字典、问同桌或找资料等方法解决这些生字生词。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四、学生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找生读课文,了解生字掌握情况,发现错误,及时给予纠正。

2.找生板书这课生字词,共同学习这些生字词。

3.生再次读课文并且说说文章主要内容,理清叙述顺序。

六、当堂训练

1.组词

肢()()

()

肺()()()

判()()

()

获()()()

应()()

()

乳()()()

2.熟读课文。

七、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九课《鲸》。

二、出示自学目标:

(1)研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2)认识、学习、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三、出示自学指导

默读课文,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的,课文在介绍鲸的时候,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讨论:鲸是怎样进化的?

四、学生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找学生回答课文的主要内容。

2.精读第一段,理解鲸的特点,学习掌握说明方法。

(1)鲸的特点: 大

(2)说明方法:

第一、二句:“„其实还有比象大„”(作比较)

第三、四句:“„十六万公斤„四万公斤„十七米长„”(列举数字)(举例子)

第五句:“人站在它嘴里„„”(假设)

3.指导读出感情

4.指导迁移学习4.5.6.7自然段,自读自悟鲸的生活习性,学习掌握说明方法。

六、当堂训练

1.完成课后第三题 2.小练笔

根据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以“鲸的自述”为内容写一篇短文。

七、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六、板书 9鲸

1、形态:大、重、长

2、哺乳动物,退化,形状像鱼

3、种类:(1)须鲸

(2)齿鲸

特点

4、生活习性:吃食、呼吸、睡觉、生长

七、反思:

10、松鼠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2)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型特征、生活习性,知道松鼠是一种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培养学生学会鉴赏和写作说明文的能力。

(3)增长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仔细观察生物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了解生字词的音、形、意。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课文内容和松鼠的习性特点。

(3)通过品读、比较、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活形象的描写,积累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体会作者对松树的喜爱之情,并探究本文与《鲸》在表达方法上的异同;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第10课《松鼠》。

二、出示自学目标

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读准生字词。

2.说说松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出示自学指导

1、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问题。

2、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再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四、学生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找生读课文,发现错误,并且及时给予纠正。

2.找生板书这课生字词,共同学习这些生字词。

3.生再次读课文并且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

六、当堂训练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

②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进行摘抄、积累。

七、板书

10、松鼠

漂亮(外形)

松鼠

驯良(活动)

乖巧(搭窝)

八、反思

11、《新型玻璃》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急促、报警、盗窃、犯罪、嫌疑、金属、银行、图纸、即使、规定、窗帘、保持、噪音、集中、处理、对付、研制、奇迹、博物馆、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质疑、探究掌握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和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让学生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板题

我相信同学们都见过玻璃,而今天这篇课文将给我们介绍几种我们从没有见过的玻璃:--《新型玻璃》

二、出示自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并且能正确读写“急促、报警、盗窃、犯罪”等词语。

2.知道课文介绍了几种玻璃?

三、出示自学指导

1.自由读课文,能将字音读准,语句读的通顺连贯。

2.自学生字:

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同桌互读,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交流、解答。

3.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几种新型玻璃?

四、学生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是否达到了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易读错的字音。

2.生板书文中的生字词,共同学习。

3.自主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几种新型玻璃?

六、当堂训练

1.比一比,再组词。

型()费()付()

形()废()寸()

占()绸()阻()浅()

粘()调()祖()践()

2.用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造句

七、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几种新型玻璃?他们都有什么特点和用途呢?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

二、出示自学目标

朗读课文,思考:

1.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课文清晰地给我们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作者在介绍时使用了几种说明方法?

三、出示自学指导

1.朗读课文,小组讨论: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画出课文在介绍五种新型玻璃时所使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四、学生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小组汇报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说说介绍五种新型玻璃时所使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六、当堂训练

将自己最喜欢的新型玻璃(可以是自己设计的,也可以是课文中介绍的)的特点、作用等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并讲述给你的家人或朋友听。

七、小结:

你觉得今天的语文课,学得怎么样?学了课文后,有什么感触?

八、板书设计:

新型玻璃

种类特点作用

夹丝网防盗玻璃自动报警防 盗

变色玻璃能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自动窗帘”

吸热玻璃吸热,阻挡冷空气可使室内冬暖夏凉

吃音玻璃消除噪音使噪音强度减弱

夹丝玻璃非常坚硬,不易破碎适于高层建筑使用

九、反思:

12、《假如没有灰尘》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认识课后生字,正确读记由生字组成的词。

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③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运用。

④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2、过程与方法

⑴联系上下文,在阅读中扫除字词障碍。

⑵围绕“自学提示”展开讨论学习,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⑶以辩论会的形式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灰尘的优缺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究兴趣。

⑵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2、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两面性。

课时划分: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

大家都见过灰尘吧,是不是很讨厌它?那假如没有灰尘是不是很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板书课题。

二、出示自学目标

1.将课文读通顺、解决文中的生字词

2.熟读课文,了解在生活中灰尘都有哪些特点,它的作用是什么?

三、出示自学指导

1、朗读课文,读完说说没有灰尘行不行?

2、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得正确、流利,生字多读几遍,能熟练认读。

3、熟读课文,思考:⑴灰尘的特点和作用⑵想想文中用了几种说明方法、我们都学了哪些说明方法?

四、学生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①指名读课文,检查生字词。

②先默读思考: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和作用的?

③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灰尘的特点 灰尘的作用 使用的说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要及时表扬合作很好的小组。

六、当堂训练

①指名读4.5.6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人们看成有害的东西往往有其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要正确认识。)

②你还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被看成有害的东西其实也有很大的作用呢?

七、小结:

我们能这样清楚、明白地了解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课文用了什么方法来告诉我们的?(数字、假设)

八、板书设计:

灰尘的特点 灰尘的作用 使用的说明方法

细小 削弱阳光 列数字、做假设

易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 使天空呈蔚蓝色 做假设

具吸湿性 调节气候,气象万千 做假设

口语交际·习作三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行口语交际,学当一名“小小推销员”

(2)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说明方法写说明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内交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

(2)通过和学过的课文联系比较和现场实物观察,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说明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树立初步的“职业道德观”

(2)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口语交际时应注意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讲清楚你的“商品”

2.尽可能地运用学过的说明方法写作。

课前准备:

⒈搜集一些有关商品推销的知识、故事,丰富对商品推销的认识。

⒉每人准备一两件“小商品”,可以是吃的、玩的、用的„„并通过观察、参观、访问、阅读说明书、查找资料等方式,尽可能多地掌握这种物品的有关资料。

3.有关推销商品的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让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别人的喜爱,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把它买下来吗?那我们今天就试着做一名“小小推销员”。

二、播放课件

1.观看课件中服务员的表现

2.评一评,夸一夸

三、分小组活动

1.选好各成员的角色、任务。

2.阅读“口语交际”活动要求。

注意:

(1)介绍“商品”的外观、规格、用途和使用方法。

(2)试着用上一些说明方法。

(3)认真听介绍并提出疑问。

(4)耐心而有礼貌地解答顾客的提问。

(5)评出“小小推销员之星”。

3.开始活动。

四、派代表全班汇报。

五、评议推销员的言行举止、态度。

六、评出“小小推销员之星”

七、布置作业

将今天的介绍过程写成短文。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审题,确定习作内容

⒈默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同学交流一下。

⒉确定习作内容。

二、作文指导

⒈回忆一下什么叫说明文。

⒉写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三、选择物品,分组讨论

⒈根据学生所选的物品,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2.为了让人家了解你喜爱的物品,想一想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能用上哪些说明方法。(抓住突出

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方、生动描写等方法,具体描述物品的特点。)

3.把自己的想法小组内先交流。

四、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⒈自行思考,确定大致的写作思路

⒉动笔写作,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⒊自行初改,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优点进行鼓励,并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指导,指导的重点:一是按一定顺序,二是恰当运用说明的方法。

五、小组评议,再改评赏

⒈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⒉全班交流讲评。

让学生读一读自己习作中最满意的段落,请其他同学进行赏评。

⒊再次修改习作。

六、布置作业

继续写作。

《回顾·拓展三》

学习目标:

1.学习用表格的方式做单元小结。

2.推荐好书《森林报》,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学习列表格;把自己喜爱的科普读物带来与同学共享。

教学重点:

用表格式总结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在课外阅读中感悟基本的说明方法。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组说明性文章,你一定增长了不少知识,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这方面的收获吧!

二、阅读交流要求

1.交流自己通过阅读说明性文章增长的见识。

2.用单元小结列表的方式,总结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进行交流。

三、回忆课内外阅读过的说明文。

四、汇报、填表

说明的方法

课文中的例子习作或课外书中的例子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你学会了写什么?

六、作业

课外阅读一些有关说明文的文章,继续体会说明方法。

第二课时

一、学习日积月累《四时之风》

1、通过读日积月累有关句子解决生字词,方法:

(1)读课文,解决生字、词,不理解的词查查字典。

(2)讲解这首诗的格式特点。

四句为一节,全诗共四节,中间空开为一节的标志。

(3)生自由读诗,读准字音和节奏。(4)指名读,正音。(5)全班齐读。

2、理解诗意(1)小组讨论。(2)汇报。

3、指导感情朗读

4、指导背诵

二、推荐科普名著 1.师简谈《森林报》。2.师推荐其他科普读物。3.课堂分小组阅读科普读物

三、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四时之风》。2.阅读科普名著。

七、小结

你还知道描写四季的谚语和诗歌吗?向大家推荐推荐。

13钓鱼的启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2、过程与方法

(1)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词。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读,来体会作者的心里变化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做一个严格遵守道德标准的孩子。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 《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

2、理解题目意思。

师:“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题目的意思是--

二、初步了解课文

1、生字读音

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

2、部分词语的意思。

词串中的词语,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提出来。

(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3、课文内容

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别急,再看看课文才回答)

(板书:钓鱼 放鱼

启示)

三、深入体验课文情感

(一)、初步了解情感

提问,随机指导,择要板书(如:得意

依依不舍

感激)

(对获得启示以后感激的情感的体会很难,学生可能说不出来。在学生真正说不出来之后,可以暗示:明白了所发生的事情的意义后,我对父亲是什么情感啊?)

(二)深入体验“我”的情感。

1、自读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

2、指导与交流

(1)出示语句

师:课文哪些语句,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

(学生说完,课件显示有关语句)

(2)钓到大鱼时的心情

指导:在朗读种体会,联系《江上渔者》体会

(语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3)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指导:逐句指导,在朗读种体会,在想象中体会。

(三)父亲的情感

1、自读

我们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情感,父亲呢? 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课文什么地方?

2、交流与指导。

(1)、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又什么不同?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2)、逐句指导:

请展开想象,当儿子向父亲再次投去乞求的目光的时候,父亲不容争辩地说些什么?我当儿子,谁来当父亲?(师生合作表演)

从父亲“不容争辩”你体会到什么?

3、讨论

师: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父亲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

四、课堂小结,留下悬念

师: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启示?会怎样影响我的成长?我为什么对父亲满怀感激之情?这些内容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五、当堂训练

1、写生字词,要求会写的生字每个写3遍;带生字的词语每个写2遍。

2、朗读课文。

3、摘录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句子。

附板书设计

29、钓鱼的启示

我父亲

钓 鱼

得意

放 鱼

依依不舍

不容争辩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学习课文后半部分

(一)默读思考: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你是从课文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

(二)学生读书思考,并画出有关语句。

(二)交流与指导:

1、提问: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谁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学生回答完,课件出示:“转眼间34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其中,“但是,„„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划上横线。)

2、轻声齐读带横线的句子。

3、小结。

用自己的话填空:作者从34年前那个夜晚钓鱼的经历中得到的启示是:

4、指导朗读这段话。

三、课外拓展

搜集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如:

孟德斯鸠:“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附板书设计

28、钓鱼的启示

严格教育

道德实践

勇气和力量

反思: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课后生字,能借助词典,理解文中成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父亲教导“我”的话。

3.联系课文内容,再结合生活实际,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说说自己以后对困难挫折应该如何去面对,树立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从中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词。

(2)通过学生自读自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体会“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感情读文。

(2)激发学生以作者为榜样,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生活中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生活中的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

教学准备让学生课前了解教堂、罗马广场、巴黎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一次钓鱼的经历,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记忆,也使同学们受到了很深的启发。生活中还有许多感悟,那要靠细心的人去体验。当我们面对理想目标前进时,总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挫折,是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14课,让我们在学习这篇有哲理的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并在组内交流读书体会。(可在书上做上记号)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学生自认生字,相互交流。从读音上看:黛、挑两个字的音容易发错。同学们要看准拼音,多读几遍,尤其是“挑”这个多音字,它有不同的读法,可以借助字典看看在什么情况下该读哪种音。

3. 学生读后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交流预设:

星罗棋布:像天上的群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罗列分布。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

环抱:围绕,多用于自然景物,如“群山环抱”。

大喜过望:望:希望。所得超过了原来的期望,因而特别高兴。

心灵手巧:心思灵敏,手艺精巧。

货轮:运输货物的轮船。

挑拨:搬弄是非,引起纠纷。

布样:裁好的、准备制做衣服的布料。

三、研读课文,见解交流

1.师: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是一篇极富哲理的文章,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提出不明白的问题,然后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讨论。

提问预设:

(1)为什么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

(2)怎样理解“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而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的含义。

(3)父亲的教导为什么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交流预设:

①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

这是父亲带女儿登上教堂塔顶后对女儿说的话。前一句,是父亲设法让女儿看到的事实──条条道路通罗马;后一句是父亲道出了他之所以要把女儿带上高高的塔顶,俯瞰全城的真正用意。

这两句话看似直白,却含义深刻。父亲接下来讲的话“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38 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就是对这两句话的补述。

当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千万不能灰心,首先要有决定去走另一条路的信心和勇气,这不仅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另一条路也许不那么直接,但几经周折,还是能够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而且还完全有可能找到比原先更快地到达目的地的捷径。

“我”后来所举的两个例子,完全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要是因为一条路不通,你不再去走第二条,那么你就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人就是在此路不通,走彼路;彼路不通,再走另一彼路的不断探索中逐步接近目标,走向成功的。

②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这句话写出了“我”当时异常兴奋的心情。做一名时装设计师是“我”的梦想,从毛衣入手,设计时装,走的已经不是一条寻常的路,但“我”决定大胆一试,没想到一举成功。幸福来得那么快,就像一朵从天空飘来的云,难怪“我”大喜过望。

③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

正当成功像一朵云一样幸福地向“我”飘来──与一家大商场一下订购了40件时装毛衣时,维黛安太太告诉“我”,两周内交货“根本没有可能!”独具匠心开辟的幸福之路,一下被堵住了。“大喜过望”之后的失望,特别让人沮丧。

④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

这句话写出了“我”的毛衣时装打向市场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河流,水量充盈,源源不断;时装能像河流那样,可见品种之多,订货量之大。当然,不难看出,流出的除了源源的毛衣时装外,还伴随着的是成功的喜悦和继续寻求发展的信心。事实证明:到达目的地的途径的确不止一条。

⑤父亲的教导人我一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虽然“我”所叙述的例子只是两个,但事实上绝对不止。父亲的教导,帮助“我”战胜过许多困难,获得了很多成功;更重要的是,父亲让“我”从小就建立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不向困难屈服,不把自己堵死在一条路上,这种态度,这种思维方式,的确让人“一生受用不尽”。

四、回顾文题,体会寓意

回味题目,你明白了什么?

当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千万不能灰心,首先要有决定去走另一条路的信心和勇气,这不仅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另一条路也许不那么直接,但几经周折,还是能够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而且还完全有可能找到比原先更快地到达目的地的捷径。

五、总结写法

体会文章的写法,哪里是详写,哪里是略写?(自由发言)

课文表述两个例子的时候,详略处理得特别好:前一个例子详写,后一个例子略写,只着重写了时装展如期开幕的情况和人们对这次时装展的反应,文字不多,却很说明问题。

选择材料的恰当和表达的详略得当。更好体现“我”在父亲教导的启发下,战胜困难,是“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的。

六、拓展总结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了“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含义深刻的话,给我们的人生上了很好的一课,相信同学们将感悟终身。成功是一种态度,只要带着希望出发,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顽强的意志可以帮助人克服许多困难,当再一次在困难面前另辟蹊径时,通往广场的路就会又多了一条。

1、“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的确是一句让人终生受益的话,人有了这样的生活理念,就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尽管你们还是学生,但生活中也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联系自己的经历(或所了解的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一句鼓励自己战胜困难的话。

七、当堂训练

1.看拼音,写词语。

yàn huì

pǔ sù

chuí tïu sàng qì

luî

juã

()()

()()

2.仿例写比喻句。

例: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高兴时:

伤心时:

八、板书设计: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另辟蹊径:

1.走出一条自己设计,制作和出售时装的道路;

2.举办一个不是成衣的时装展

走另一条路试试+坚持不懈=成功

反思:落花生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障碍。

(2)通过联系实际体会课文重点句的含义,引导学生做一个有用的人。

(3)通过分角色朗读,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渗透做人的道理,引导学生做一个默默奉献的人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紧扣爸爸说的一段话展开朗读体会,让学生认识到本文借物喻理的写法及其所喻的道理。

2.弄清课文的主次,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课时划分:两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作者和有关落花生的资料,教师准备关于落花生的资料。

2.准备一块小黑板,上面抄写好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

1.齐读课题,你知道“落花生”是什么意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落花生的图片,教师补充讲解花生为什么叫做“落花生”。

3.本篇课文的作者是许地山,他有个笔名叫落华生,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走进许地山童年的时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识字: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指名读课文,全班正音。(如,“空地”的“空”读四声kîng,“吩咐”的“咐”和“便宜”的“宜”在文中读轻声。)

3.拼读生字,着眼学法,重点强化。(由学生提出易错的字,并展示自己的学法)

4.在预习的过程中,你都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用什么方法理解的?(注重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要死背词典中的解释)

(2)读顺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1.同桌互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给足时间让学生读书)

2.由同学互相推荐读,老师要鼓励读书不太好的同学展示自己,多鼓励他们。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看看你对课文都有了哪些了解?

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大家默读课文之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准备怎样给本文分段,为什么?(讨论并明确分段)

四、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齐读课题,回忆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二、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默读课文,看看你对哪部分内容更有感受,再好好读一读。(根据学生发言情况引导)

1.种花生、收花生:(略处理)利用评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抓住“居然”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意外、欣喜

2.充分读书、突破重难点:

(1)自由读、指名读出花生的好处。

(2)学生根据收集的课外资料补充花生的好处。

(3)出示第10自然段,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①填表助学,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在同学自由读之后填表)

花生桃、石榴、苹果

位置埋在地里高高地挂在枝头

外表矮矮地长鲜红嫩绿

印象挖起来才知道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②出示花生和桃、石榴、苹果的图片,同桌对比着读。一个读桃、石榴、苹果,一个读花生

③指名读,评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或者通过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什么?

④再次读,看看你对花生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引导学生体会出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它非常实用,默

默地为人类奉献)

(4)对比读句子,体会父亲对我们的希望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两句话意思不一样,“只”是单单的意思,爸爸的意思是做人不能只追求外表的体面,更重要希望我们做一个脚踏实地、埋头苦

干、不计名利,像花生一样的对别人有用的人)

(5)通过填空,加深理解:在你身边一定有许多像花生一样的人,让我们来赞美花生,赞美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

“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但可贵的是()。我们的()不正像花生一样吗?他()。我赞美花生,我更要赞美()。”

三、召开小辩论会,张显学生个性

在当今的社会你想做一个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的人呢,还是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呢?为什么?

四、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那一夜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印在我的心上。

许地山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这就是他笔名的由来。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年仅48岁,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来一起读读他说的这句话:“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五、当堂训练

背诵课文

六、小结

在当今的社会你想做一个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的人呢,还是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呢?为什么?

七、板书设计

15落花生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桃子、石榴、苹果

矮矮地

埋在地里

高高地

挂在枝头

挖起来才知道可贵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反思:

16、珍珠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读中学写,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及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难点是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

准备珍珠鸟的图片资料和一首节奏舒缓配有鸟叫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激趣导入:老师想先问问大家,你们愿意和动物交朋友吗?老师想知道你和什么动物交过朋友?

2、探求新知: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熟悉一种鸟,它就是珍珠鸟。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板书:珍珠鸟)

3、略读课文我们该怎么学习?

评:让学生看老师板书,虽然简单,但不是形式,它对学生书写习惯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另外,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略读课文应突出的更充分。而且应在略读课文中体现学生运用前面已有的方法来学习,所以怎么学的方法,也应该逐步建构。

4、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一遍读课文,请学生大家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内容。

第二遍读课文,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珍珠鸟长什么样儿?珍珠鸟的习性。)

(板书:怕人----亲近)

二、质疑问难,探究学习

1、对文章的某个句子的理解、文章内容等等,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2、疏理学生质疑,布置学习活动:

请你探究:

① 动笔读书:找出文中写珍珠鸟的活动变化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说说为什么珍珠鸟的活动会有这些变化?

②真情播音员: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请你找出你觉得好的地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再有感情的朗读一下。

③小小思想家:谈谈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

④作家的知心人:作者是怎样把珍珠鸟写得这么可爱的?说说看。

3、学生自己独立学习课文。

三、合作交流,强化表达

1、全班交流学习活动:请你交流自己对上述问题的学习体会,你可以只就其中的某一方面来作交流。

(学生发言)

2、作者说的仅仅是人和鸟之间的信赖吗?(板书:信赖)

3、是啊,一只本是怕人的珍珠鸟,因为信赖,变得与人亲密、友好。老师听了大家的发言,对这句话也有了自己的 理解,老师也想用自己笔像作者一样写下自己对信赖一词内涵的赞美和认识。你们想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动笔吧!

信赖是一座桥,让我们彼此心灵相通,真情相融;信赖是一盏明灯,照亮你勇敢前行;信赖是一缕缕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让自然生机勃勃,和谐共存。

4、交流书面感受。

四、小结

是呀,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坦诚,互相信赖、理解、宽容,和睦相处。这就是《珍珠鸟》给我们的启示。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回忆自己的生活中,亲身经历或读到过哪些人与动物,人与人彼此信赖的事,写下一篇日记。

六、板书设计

大鸟 信赖 探脑袋

珍珠鸟────────────人屋里飞

小鸟

爱喝茶水

啄笔尖

肩头睡

口语交际.习作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行口语交际,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交流,从中得到启发。

(2)指导写清漫画内容,并借写作表达自己从中得到的启发。

2.过程与方法

(1)根据学生所选的角度不同分小组进行口语交际。

(2)在习作前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引导学生大胆写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生活这本无字书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想一想生活中给你以启示的事,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练习。

教学难点

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引入新课,明确要求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小事、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引起我们思考,让我们获得启示.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吧!

2、学生阅读口语交际要求。

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1、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面的建议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交流:生活中给你带来启发的事情;给你带来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给自己带来启示的一幅漫画.2、自己根据要求先想一想怎么说,再练一练.3、在小组内和同学进行交流,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倾听,相互补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三、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2、师生评议:不仅要评同学说得怎么好,还要说说自己听后受到的启发.3、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的不同角度给予不同的提示.四、教师总结

看来在生活中会给我们带来启示的东西还真有不少,一件小事,一句名言,一幅图画,甚至一件东西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积累和思考。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导入习作

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同学们有的选择了一些小事、有的选择了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引起我们思考,获得的启示。今天我们就你感悟最深的漫画来写一写。

二、写作指导

1.看书认真观察,进行思考:

“漫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意思?你对这幅漫画有怎样的想法?

2.同桌交流,互相补充。

3.组内交流,互相启发。

三、自主习作,自读自改

四、同桌相互修改,完善习作

五、全班交流

1.让学生读一读自己习作中最满意的段落,请其他同学进行评议。2.再次修改

六、布置作业 继续写作

回顾.拓展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回顾本组课文,找出其中的重点语句进行交流,以及从中受到教育。(2)回顾其他方面的学习收获。

(3)读背名言、谚语,引导学生做一个坚强、努力的生活有心人。(4)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现在引用的转换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摘抄、读背、交流几个步骤交流学习所得。(2)通过自读自悟,体会这些名言中蕴含的哲理。(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从成语故事中得到的体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做一个热爱生活的有心人。学习重难点:

1、读背名言、谚语

2、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现在引用的转换意。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在生活中有时一件小事、一幅漫画、一次活动、一张照片、甚至一句话都会使人获得启示。本组课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每篇课文都通过一些重点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感受,讲出了作者受到的启发。这些句子给我们的生活又带来了哪些启示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板书课题:回顾.拓展)

二、明确交流要求

1.阅读交流平台,谈谈要求。

2.和同学交流从课文、课外书中找到的类似语句。

三、回顾课文,选择供交流的课文,分组交流。

1.选择一篇印象深或最感兴趣的课文,说说主要内容以及所得到的启示。

2.按所选课不同,分小组交流。

3.各自摘抄各课的重点词句,交流重点词句给自己的启示。

4.联系生活实际,再次谈体会。

四、布置作业:

摘抄重点句段,并写写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

二、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初读这些名言警句,注意读准字音,理解意思。

(1)指名读,及时正音,再自由读。

(2)了解这些名言警句的含义。

(3)小组比赛读,说说发现了什么?

2、练读

学生熟练的朗读名言警句;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好。

3、背诵

三、学习成语故事

1.初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学生读成语故事,及时纠正字音。3.了解寓意。4.作业。

背诵名言警句;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四、小结

有趣的汉字

活动目标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认识10个生字。

课时安排

“有趣的汉字”整个综合实践活动安排五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

第二、三课时:分组活动。根据制定的计划,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调查、整理学习的资料。

第四、五课时:展示、交流活动成果。

活动过程

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一课时)

1.激趣:汉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2.介绍活动内容: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和同学交流;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

3.分组: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每组7-8人,选出小组负责人。

4.制定计划:

例:

“有趣的汉字”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x月x日

活动地点:xx家

活动内容:(1)搜集或自编字谜

(2)查找谐音笑话、谐音歇后语

(3)了解汉字的起源

成果展示: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

分工:

组长:xx搜集资料:xx

编辑:xx抄写:xx

插图:xx

日期:x月x日

5.交流:各小组交流计划,并张贴在教室里。

反思:

搜集和调查资料(两课时)

通过上网查询,阅读书籍、采访、看电视等多种途径进行探究,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

相关资源介绍。

交流活动成果(两课时)

一、猜字谜

1.激趣:现在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领略汉字的魅力。请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

2.猜教材中列出的字谜。

(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2)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

(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

(5)这里是两幅画:一个人靠在树旁休息,钟指向了十二点

(6)一些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当记者问及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动作,让记者自己猜。

篮球运动员指了指前面的两棵树;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在一个土堆旁;武术运动员信不过教练的书,放在剑的旁边;围棋运动员捡了一颗棋子放在瓷盆上。猜一猜,这几位运动员分别姓什么?

3.小组同学间相互猜字谜。

4.公布答案:(1)日(2)香(3)立(4)曼(5)休(6)林杜刘孟

5.刚才猜的字谜都是书本上的,1-4是文字谜,5-6是图画谜,第7题是动作谜语。大家肯定也搜集或编制了许多字谜,哪一组给大家猜?

二、有趣的谐音

1.说谐音性歇后语

(1)引言: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它浅显易懂,语言幽默,深受人们的喜爱。

(2)读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3)介绍:歇后语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以上六组是谐音性歇后语,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4)猜一猜:以下四组都是谐音性歇后语,看哪一小组猜得又对又快?

A一连三座庙──

B石头蛋腌咸菜──

C隔着窗户吹喇叭──

D关公打喷嚏──

(5)宣布答案:A妙(庙)妙(庙)妙(庙);B一言(盐)难尽(进);C名(鸣)声在外;D自我吹嘘(须)

(6)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每个小组都搜集了不少谐音性歇后语,哪一组先来出题?

(7)小结:歇后语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和发扬。

2.谐音笑话

(1)读一读。

(2)交流:看了笑话,你有什么感想?

(3)小结: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成为笑话。

(4)讲述:前一阶段搜集到的谐音笑话。

三、汉字的起源

1.指名讲述:《仓颉造字》的故事。

2.介绍:“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其实,汉字不可能是由仓颉一个人创造的,也不可能是在一个时期创造的。很多人都参与了这项伟大的创造活动。

3.交流:关于汉字的起源,还有许多传说呢。哪一组给大家讲一讲?

4.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默读《“册”“典”“删”的来历》。你还知道其它汉字的来历吗?

5.以小组为单位介绍。

6.认读课后的十个生字。

四、畅谈收获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呢?

《我爱你,汉字》

【教学目标的确定】

1、开展“有趣的汉字”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

2、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习制定活动计划,培养探究合作意识。

3、阅读四篇相关资料,查找更多与汉字有关的资料。

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的意识。在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根据阅读提示,制定活动计划,让综合性学习活动有序展开。通过“阅读材料”,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汉字的演变。

(2)、认识错别字产生的危害,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3)、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综合性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纠正错别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难点:体会汉字的丰富有趣。

【课时划分】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走近汉字

1.对于“汉字”同学们是最熟悉不过了,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学习她,都在跟她打交道。许多世界名人是这样评价汉字的。

2.课件出示:

(1)汉字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

(2)爱汉字,就是爱自己的祖国。

(3)汉字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

(4)一个汉字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段历史。

过渡:一个汉字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段历史,请同学们静静的欣赏(课件演绎汉字的演变过程)

师:从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一直到现在的简化字,看一看最原始的甲骨文到现在与之相对应的简化字,当两个跨越几千年的汉字同时出现在眼前,你们心里有何感想。

相机板书:有趣

神奇

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快速默读,你对汉字又会有新的了解。

3.学生默读

4.同学们,想去了解更多的汉字吗?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板书课题 有趣的汉字)

二、阅读材料,初感汉字

1、师:汉字神奇,有趣,让我们一起浏览“阅读材料”,看看汉字有趣在哪里?

2、提出阅读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的“阅读材料”1~4思考这四份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说明汉字的有趣没,为什么说是有趣的。

3、学生个性阅读后同桌交流。(课文以字谜,谐音,仓颉造字,册,典,删的来历向我们讲述了汉字的神奇。)

三、合作学习,制定计划

1、师:同学们,汉字如此神奇,我们怎样开展综合性学习很好地认识它呢?

2、自渎课文提示,明确学习方法:(自由组成小组,讨论活动内容,指定活动计划,活动结束展示成果。)

3、指导制定活动计划:

⑴ 活动计划有哪些内容?(活动计划包括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

⑵ 默读活动建议,明确活动内容:

① 自渎活动建议。

② 汇报交流:(围绕汉字的有趣,有选折地开展活动。)

⑶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选活动内容,制定活动计划。

4、展示各组指定的活动计划。

5、评议,完善活动计划。

四、小结:这一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汉字的神奇,有趣,课后同学们应根据制定的活动计划,搜集查找,整理资料。在活动中真切感受汉字的奇妙。

五、作业超市搜集,查找资料,分组进行讨论。

第二、三课时

一、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真制订了小组活动计划,大家按照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体会到了汉字的有趣。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大家开展活动的情况。

二、展示成果,体会汉字的神奇

(一)字谜大擂台:

首先,我们从猜字谜开始。同学们,你们在课外收集了不少汉字字谜,还有的同学自己编写了一些字谜,现在,我们就举行字谜大擂台活动,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⑴ 提出活动要求。

⑵活动开始。①必答题(字谜)②抢答题。③附加题

⑶ 统计成绩,宣布比赛结果。

⑷ 畅谈感受,体验乐趣。:① 说说搜集字谜过程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自编字谜的同学介绍编字谜的过程及感受。

⑸小结猜字谜的方法。(猜字谜有三种方法:组合法,形象法和意会法。)

师:一个汉字就像一幅画,一个汉字就像一首诗,一个汉字反映一段历史,它让我们如此沉醉,如此着迷,它值得我们热爱,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二)谐音大舞台:

刚才我们进行了紧张激烈的字谜大擂台,大家不仅通过猜字谜积累了汉字的知识,而且从中感受到了汉字的无穷乐趣。下面就让我们轻松一下,进人谐音大舞台,再次感受汉字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1、歇后语:

【出示阅读材料中的歇后语】自由读,发现其中的谐音。后指名读,说。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父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交流其它谐音歇后语

师:谐音歇后语真有趣!老师也带来了四组谐音性歇后语,看哪位同学猜得又对又快?【课件出示前半句,点击出示后半句。】

(1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礼)

(2狐狸吵架--一派胡(狐)言

(3和尚的房子----------庙(妙)

(4老九的兄弟----------老实

(十)2、讨论谐音广告语

师:汉字的规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于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广告词也借用了成语、俗语,取谐音换新义,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课件出示谐音广告语:点击出示正确的词语】

沐浴器--随心所浴(欲)

咳嗽药--咳不容缓(刻)

洗衣机--爱不湿手(释)

香--默默无“蚊”的奉献(闻)

麦当劳--年年有鱼(余)

服装广告--衣衣不舍(依)

饮料广告--有口皆杯(碑)

华素片广告--快治人口(脍)(炙)

黄河冰箱广告--领鲜一步(先)

牙膏广告语--牙口无炎(哑)(言)

自行车广告--乐在骑中,“骑”乐无穷(其)

6、汉字历史知多少:(课件出示:)

(1)汉字中笔画最多的字是()。

(2)汉字中()字最多。(形声字占82%。汉字中左右结构的字最多,占汉字总数的67%。)

(3)汉字中使用率最高的字是()(汉字中使用率最高的是“的”字,平均25个字中就能遇到一个。)

(4)汉字中读音最多的是“那”字,(有:nü,ná,nà,nã,nþi,nu?,nâi,nuî汉字中同音字最多的是“yì”。《现代汉语词典》中读“yì”的字有103个,《辞海》中达195个。教)

7、讲 “一字值万金”的故事。(组内互说,在此基础上推选代表全班交流。说说听完故事的体会和感受。

8、小小书法展:(事先把教室用学生自己书写的书法作品进行布置。)

⑴明确参观要求:

①言行文明,不要拥挤和大声喧哗。

②认真欣赏,了解各种书法艺术的特点。

③在参观的过程中,可以向班上有书法特长的同学请教练字的方法。

⑵学生进行参观活动,教师参与学生活动随时与学生进行交流。

三、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通过认真拟订计划,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学习和动手的能力。希望大家把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的学习中去。这次综合性学习虽然结束了,但对汉字的探究并没有结束。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继续探究汉字的相关问题,可以参考教材中的提示,想一想自己最想探究哪些方面,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

第四课时

一、阅读《仓颉造字》

1、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几节课综合性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汉字的无穷乐趣,这些有趣的汉字是谁创造的?你们想知道吗?

2、板书课题:仓颉造字。

3、自学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⑴ 在没有汉字之前,人们怎样进行交流?

⑵ 仓颉怎样造字?

4、讨论交流。

5、拓展课外:

同学们,仓颉造字知识个传说。其实,汉字不可能是有仓颉一个人创造的,也不可能在一个时期创造的。很多人都参与了这项伟大的活动。关于汉字的起源,还有许多传说,谁能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讲一讲。(指名介绍)

二、阅读《“册”,“典”,“删”的来历》

1、师导入: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读读课文,说说“册”,“典”,“删”这几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

2、自渎材料:

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懂。

3、指名说说这几个字的来历。

4、你还知道哪些字的来历?

(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

三、认识课后生字

四、总结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性学习,我们学会了制定活动计划,还通过搜集各种大量的资料,感受到了祖国文字--汉字的有趣,认识了汉字的起源。我们的收获可真大啊。我们还要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进一步了解汉字,加深对汉字的热爱。

五、课外实践: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人教版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篇6

第一单元 快乐的do re mi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识记do re mi三个音。

教学目标:演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认识和演唱音符do re mi。教学过程:

一、听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

1、听赏歌曲

(1)、听录音范唱《快乐的do re mi》(2)请你跟琴唱一唱这三个音。

(3)教师演唱《快乐的do re mi》,学生接唱歌曲中的do re mi。

2、听唱法演唱歌曲(1)轻声读歌词第一段

(2)听教师慢速范唱第一段歌词,学生心里默唱一遍,轻声唱一遍。(3)引导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教师仔细听学生演唱,加以指导。“演唱”四分休止符时,可用手势动作代替

(4)学习演唱二、三段歌词。听录音范唱,跟琴直接演唱。(5)全体演唱全曲二至三遍

二、音乐游戏

1、认识五线谱上的do re mi的唱名位置。

2、跳房子游戏

三、演唱歌曲

1、再演唱过程中可不断变换演唱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或领唱与齐唱,小组派出代表演唱等形式。

2、表演唱或小组表演唱、个人表演唱

3、进行歌词创编

四、自我评价: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反思:认识唱名do re mi;用不同唱法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现活泼快乐的情绪。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气氛。

2、引导学生用do re mi三个音进行音乐创编活动。教学过程:

一、我是小小主持人: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和大家一起欣赏。

二、我是小小音乐家

1、初听歌曲:你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是几拍子的?

2、听歌曲:学生可以跟着小声唱一唱、动一动。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要特别注意歌曲的弱起小节和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4、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

在学生会演唱的基础上,按照教科书的要求,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

5、听歌曲、自由表演

三、我是小小作曲家

1、游戏《找朋友》。

2、活动《小小作曲家》

(1)教师做一个范例:选图片、节奏、分析创编乐曲。(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图片进行创编、教师指导(3)小组汇报展示,集体评价。

四、自我评价

五、教学反思:学生能在演唱歌曲时表达欢快热烈的情绪,并能在涂色处用打击乐伴奏。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多来咪》,并进行律动表演。

教学目标:听赏歌曲《多来咪》,进一步巩固对音符do re mi的识记,并在欢快的歌声中进行律动表演。教学过程:

一、跳房子游戏;复习音符do re mi

二、听赏歌曲《多来咪》

1、初听歌曲录音,教师简介歌曲,引导学生读一读歌词。

2、听歌曲(教师演唱或录音)

3、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并自由表演

教师唱第一乐段,学生分为七组分别演唱do re mi fa sol la si 七个音。衔接处全体演唱。

三、音乐表演《多来咪》

1、教师讲解 《音乐之声》的故事情节

2、讨论表演《多来咪》片断

可以分为:歌唱组、表演组、伴奏组、制作头饰组等,由学生自由选择小组。

3、进行音乐表演

四、补充欣赏歌曲《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 感受乐曲的情绪,了解演唱形式

五、自我评价: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六、教学反思:能跟着录音轻声演唱歌曲;能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即兴的音乐表演。

第二单元 在祖国怀抱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在祖国怀抱里》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在祖国怀抱里》。

2、歌表演《在祖国怀抱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的插图,说一说图上有哪些少数民族小朋友。

2、你还知道那些少数民族?

二、范唱

1、教师范唱:

教师简介这些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及音乐风格(学生知道也可请同学们自己介绍)

2、录音范唱:请同学们重点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

1、教师提示歌曲演唱顺序。

2、教师反复播放范唱录音(2-3遍),让学生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4、提示八分休止符的“演唱”。

四、启发学生有感情、有语气的演唱歌曲。

五、启发学生创遍动作表现歌曲。

六、自我评价

七、教学反思:不同的歌曲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要有所不同,例如:一首曲调节奏非常简单的歌曲就适合进行视谱教学,而一首曲调优美节奏复杂的歌曲就不适合,而一首民歌小调要更多地发挥教师范唱作用。重点在于用歌声去表现歌曲的风格特点。本课教学中的巩固教学(即创编动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歌词内容很易理解,音乐形象鲜明,所以是个极佳的歌表演曲目。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中国娃娃》《最美丽》

2、节奏练习《山泉、小溪、大河》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中国娃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通过欣赏歌曲《最美丽》能听辨出齐唱、合唱、轮唱的演唱形式。

3、通过节奏练习抒发对祖国的赞美之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教师伴奏,请同学齐唱、独唱《在祖国怀抱里》。教师和同学评价

二、欣赏歌曲《中国娃娃》

1、第一遍:请同学们听赏歌曲的情绪,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第二遍:回答书上的提问(两条大河是长江、黄河,四大发明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五岳是华山、恒山、衡山、蒿山、泰山)。

3、第三遍:再次感受歌曲轻快活泼、有朝气的情绪。

三、欣赏歌曲《中国娃娃》

1、第一遍:请同学们听赏歌曲的情绪,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第二遍之前教师提示:这首歌曲用了齐唱、合唱、轮唱三种演唱形式,你能听辨出来吗?(乐曲开始为齐唱,中间为合唱,第三部分为轮唱)

3、第三遍:带领同学听辨三种演唱形式。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用这么丰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学生回答。

4、第四遍:再次感受歌曲中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四、活动:小小作曲家《山泉、小溪、大河》

1、出示山泉节奏

×

×

×

×

0 叮

2、出示小溪节奏

×

×

×

×

×

×

×

×

3、出示大河节奏

×

×

×

×

4、练习完之后做三声部的合奏

5、创编:请按上面的节奏配上do re mi 唱一唱、奏一奏。

6、用自己创编的旋律(或选择其他适合的音乐)为小诗伴奏。

五、自我评价

六、教学反思:对于三年级的同学来说,欣赏二声部合唱还有些困难,尤其是在没有歌词的前提下,所以,在教学中,我重点让学生听出歌词,感受情绪,《最美丽》和《中国娃娃》两首正好联系起来,前一首唱了祖国最美丽,后者就细说了美丽在哪里:在于一座长城,两条大河,四大发明及五岳……等条件成熟时,让学生去查阅有关四大发明、两条大河、一座长城、五岳、六合塔等知识,会让学生主动地掌握不少知识,另外,也让学生了解到音乐课并非只是唱歌,它是一门艺术。包含的内容很多,有文学、历史、地理、诗歌等等。从而改变“音乐课就是唱歌”的错误观念,提高学习兴趣。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歌表演《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2、学跳集体舞,并在学跳集体舞中学会合作。

3、活泼有序的表演演唱。教学过程:

1、创编练习:请同学展示自己的创编成果。教师和同学评价。

2、复习歌曲《在祖国怀抱里》:教师伴奏,请同学齐唱、独唱。教师和同学评价。

3、感受情绪:请同学感受歌曲《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欢快的情绪。

4、感受民族风格:请同学听辨歌曲《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与哪个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相同?

5、感受歌曲节拍:一边听,一边拍手。

二、学习歌曲

1、师范唱

2、学生跟琴用lu哼唱

3、师教唱

4、齐唱

5、习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提示学生要互相配合,做到活泼而有序。

6、歌表演:一边听歌曲,一边表演。

三、、自我评价:

四、教学反思:学会跳集体舞。这样的课可以带学生到室外去上。如在教室上,可以让学生观看更多的维吾尔族歌舞片段,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录像了解更多的维吾尔族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兴趣。要让学生有种想去新疆旅游的欲望,这样,民族情感、爱国主义教育都将会渗透。

第三单元 地球我们共同的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美丽的黄昏》

教学目标: 这是一节以声乐教学为主的综合课。通过学生们自学、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的运用轮唱的方式有感情的完整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在歌曲《美丽的黄昏》的伴奏为背景音乐开始学习。教师可提问:这段音乐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它是几拍子的歌曲?

二、学习歌曲《美丽的黄昏》

(1)解决歌曲旋律难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弹琴),出是卡片唱准下面的音。2 3 1 4 3 3 2 1(2)解决轮唱难点

(3)学唱歌曲《美丽的黄昏》的曲谱:

可采取个人学习或小组学习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音准和节奏及三拍子的韵律感。(4)学习歌词

教师可提问:你感觉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表现了什么意境?你想用什么样的歌声演唱?

(5)学习轮唱

教师解释轮唱的含义,并作示范。

教师可根据学生能力分步骤进行:二部轮唱、三步轮唱。

3、器乐练习:

讲学唱的歌曲用打击乐器与他人合作演奏。

教学反思:能正确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能完整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森林与小鸟》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乐曲,培养学生正确的聆听音乐的习惯;能够正确区分乐曲的两个段落,并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记忆模唱乐曲的第二主题片断。教学过程:

1、初听全曲:你听到了什么?

2、分段欣赏:

(1)欣赏第一部分:这段音乐描述了什么情景?为什么?(速度较慢、节奏较为舒展,表现了森林早晨的情景。)(2)欣赏第二部分:

a、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情景?为什么?(速度较快、节奏紧凑,表现了森林中各种鸟在鸣叫。)

B、小组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为旋律伴奏。(3)完整欣赏歌曲:请你为乐曲起个好听的名字。

3、拓展教学:

这首乐曲的名字叫《森林与小鸟》。它表现了小鸟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自由快乐的生活。请问同学们,鸟儿在什么样的森林中才无忧无虑的生活?才能唱出快乐的歌?我们现在生活的地球出现了哪些危机?作为少年儿童的我们应该怎样做?请同学们利用业余时间收集一些资料,共同交流。

4、教学反思:学生通过聆听音乐,积极体验乐曲带给人们的不同情绪。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歌曲《绿荫》 复习歌曲《美丽的黄昏》

教学目的:通过汇报小组学习的成果,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揭示本单元的中心议题“地球是我家,环保靠大家”的思想。欣赏歌曲《绿荫》,感受乐曲优美的情绪,增强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复习歌曲《美丽的黄昏》,并以小组的形式汇报演唱或演奏。教学过程:

1、小组汇报:

(1)地球面临的问题。

(2)那些问题是由人类的影响造成的?(3)我们该怎样做?

2、教师展示相关的材料。

3、欣赏歌曲《绿荫》:

(1)初听乐曲:地球需要绿荫、小鸟需要绿荫、我们人类更需要绿荫。(2)再听乐曲:请问这首乐曲的速度?情绪?(3)教师出示歌词:跟着音乐哼唱歌曲旋律。

4、复习歌曲《美丽的黄昏》(1)全体齐唱

(2)全体练习二部轮唱(3)小组练习并演唱二部轮唱(4)全体练习三部轮唱

(5)小组练习并演唱三部轮唱或轮奏

5、总结下课

6、教学反思: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小组合作演唱和演奏的表现能力有所提高。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留给我》

教学目的 :通过自学、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的方式,运用以掌握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学会歌曲《留给我》,指导学生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并为歌曲设计演唱方式。教学过程:

1、导入:有关环保主题的录像片段。

2、学习歌曲《留给我》

(1)初听歌曲: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再听歌曲:你喜欢歌曲的哪一乐句?(3)小组学习歌曲的旋律。(4)分小组汇报

(5)教师弹琴,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旋律:注意用声方法。

(6)演唱歌词: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正确的演唱歌词、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教师弹琴伴奏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4、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练习领唱与齐唱的演唱形式。

5、汇报设计结果并表演。

6、总结下课

7、教学反思:学生能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掌握学习歌曲的能力。

第四单元 健康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健康歌》,并随歌曲进行律动表演。

2、学唱歌曲《小小足球赛》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健康歌》的全部歌词内容,感受其跳荡的律动,学会一段歌词。

2、学会歌曲《小小足球赛》的第一段歌词。

3、能随歌曲《健康歌》,的音乐即兴动作。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在歌曲《健康歌》的伴奏为背景音乐开始学习。教师提问:这段音乐唱了些什么?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2、学习歌曲《美丽的黄昏》(1)教师范唱歌曲《美丽的黄昏》(2)指导学习歌词

教师提问:你感觉乐曲的情绪是什么样子的?歌曲表现了什么意境?你应该用什么样的歌声表现?

(3)学生跟着歌曲录音清唱两遍。(4)鼓励学生跟着音乐做律动表演

3、用自己身边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放《小小足球赛》的录音,学生朗诵歌词,跟着录音学唱第一段歌词。

5、自我评价: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6、教学反思:学生能感受歌曲中的跳跃的律动,能跟随歌声即兴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溜冰圆舞曲》《跳绳》

2、学唱歌曲《小小足球赛》 教学目的:

1、能听辨出乐曲《溜冰圆舞曲》中各段音乐的情绪变化,听辨出《跳绳》中三个乐段ABC的结构。

2、学会歌曲《小小足球赛》

3、能随着《溜冰圆舞曲》的录音模仿溜冰的动作。

4、知道一些有关足球的趣闻。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议论有关溜冰的话题,引入新课,欣赏《溜冰圆舞曲》。(通过欣赏这首曲子你看到了什么?)

2、这首曲子中重复的乐曲是那一段(讲授这首乐曲的主题)

3、随教师唱这一主题的乐谱。

4、再次聆听《溜冰圆舞曲》全曲,注意上述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5、介绍丁善德及其儿童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欣赏《跳绳》。在听赏过程中,教师作微小的动作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例如:在第一、第三乐段时可做挥绳动作。第二乐段可做跳跃动作和轻盈的舞蹈动作。

6、引导学生听出第三段与第一段是相同的,再在课本中第三部分的空格中填上绿色。

7、继续学习《小小足球赛》的二段歌词。

8、师生共同讨论有关足球的趣闻。

9、分组讨论如何表演这首歌曲。

10、上台展示。

11、教学反思:在欣赏音乐时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在模仿溜冰动作时有创造性。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综合性音乐活动“趣味运动会” 教学目标:

1、能听辨《溜冰圆舞曲》《跳绳》《拔河》

2、能初步认准音准1-

2、1-

3、1-

5、1-6 1-i

3、学会跳绳儿歌的歌谱并唱会歌曲。

4、在诸项表演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1、《运动员进行曲》的音乐声中开始本课教学。

2、师生共同讲述一些有关运动会的趣闻。

3、找两三组同学表演《小小足球赛》。

4、在欢悦的音乐声中表演踢毽子动作。

5、学习跳绳儿歌的歌谱和歌词,再随着歌声表演跳绳动作(分组进行,两人抡长绳,其他同学轮流跳绳),途中可即兴的改动某些歌词,如“小熊小熊你点点头”等。

6、随《溜冰圆舞曲》的音乐表演溜冰动作。

7、听音乐《两个小乒乓球运动员》,再进行“我们来打乒乓球”的即兴演唱的练习。

8、随着优美的音乐表演韵律操动作。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 《小小足球赛》《健康歌》

2、创编与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歌曲的学习与聆听,让学生初步了解抗日战争年代,我们少年儿童在战争中所发挥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2、在节奏的创编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创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大胆地创造,使其更加喜欢上音乐课。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

1、学生听琴完整地演唱本课两首歌曲一遍。

2、让学生针对自己的演唱,进行简单的评价,说一说哪些地方唱得好,哪些地方唱得不好,并说出原因。

3、分小组进行讨论,用一句话谈谈自己对这两首歌曲的感受及理解。

三、为乐伴奏:

1、学生分别拿出自己制的小乐器,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进行歌曲伴奏。

2、每小组选出优秀的演奏者在全体同学面前为大家作表演,上全体同学为这些演奏的同学作评价。

四、游戏

五、教学反思:学生们能积极参与表演。

第五单元 动画城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黑猫警长》、《葫芦兄弟》、《宝莲灯》中的音乐。

2、动画人物联欢会

教学目标:通过动画中的音乐吸引学生,把学生对动画片的兴趣转移到动画音乐上来。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音乐《大风车》,请学生们拍手做律动。

2、播放一组音乐,请同学们分辨出是哪部动画片里的音乐,并回答动画片里的主要人物是谁?

二、欣赏

1、分别播放《人们叫我唐老鸭》和《米老鼠之歌》,学生猜是什么音乐,主人公是谁?

2、小结:米老鼠和唐老鸭是美国迪斯尼乐园里的代表动画人物,现在我们来观看一下他们的精彩表演。(插播一段动画,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3、再播放几首动画片的音乐,看看大家还能不能猜的出来。(播放《啊哈!黑猫警长》、《小小葫芦娃》、《天地在我心》)

4、学生听音乐拍手做动作,并回答

三、创作表演

同学们可以准备一首动画片里的歌曲、故事或舞蹈,也可以画画你喜欢的动画人物装饰我们的联欢会,大家可以单独表演也可以联合演出,咱们开始行动吧!播放《蓝猫三千问》主题曲《天有多高》。(学生随音乐演唱并做表演)教学反思:

学生能积极参与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动画城》 教学目标:

1、学唱《动画城》歌曲,用歌声来感受小朋友对动画城的赞美和向往。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感受歌曲的节拍,自编动作,创造性地进行歌表演。

3、欣赏迪斯尼动画电影《狮子王》的开场曲“生生不息”。教学过程

一、感受“动画城”

观赏中央电视台《动画城》节目中的卡通片段,观赏完后,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动画人物。

2、请你们模仿一下自己最喜欢的动画人物动作。

3、贴一贴、画一画,把自己最喜欢的卡通人物,请进动画城里来。

二、学唱歌曲《动画城》

1、谈话。

2、听赏《动画城》歌曲。

3、唱一唱、认一认,(p书26页音阶图,认唱7 I音高及手势的位子)

4、把学过的音符按音高低顺序填一填、唱一唱(书P27页城墙图)

5、找一找在歌曲中7音出现了几次?跟琴哼唱旋律。

6、熟悉歌词,用中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注意突出强拍。

7、学唱歌曲,区别第一、第二乐句只有最后一小节旋律不同,用颜色涂上分别唱一唱。

8、请同学们根据歌曲的内容,创编动作。

三、欣赏迪斯尼动画电影《狮子王》的开场曲“生生不息”。

1、根据书27页图片,说一说剧情,了解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2、感受音乐为卡通片制造了氛围。

3、模仿动画片的情景进行表演。(分组进行)

四、小结 教学反思:

学生有表情的演唱;积极参与到音乐游戏中。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活动:丰富多彩的动画人物

2、欣赏:《哪吒再生》 学习目标:

1、通过动画中的音乐吸引学生,把学生对动画片的兴趣转移到动画音乐上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记忆能力。

2、通过童话故事对学生进行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的教育,从中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听觉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音乐《大风车》,请学生们拍手做律动。

二、欣赏《哪吒再生》

1、(教师出示图片或动画音乐),提问:讲的是谁,说的是什么故事。

2、小组讨论后,请学生讲述这段故事。

3、初听:音乐是怎样表现这段故事的?

4、分段细听:

(1)金光洞里:乐曲一开始,扬琴奏出轻快的震音,似云雾蒙蒙的金光洞。

(2)哪吒苏醒:木琴奏出连串固定音型,仿佛看到荷花透出青气,哪吒在抬手,伸腿。(3)师徒相见:2/2拍的节拍和全乐队的强奏,抒发了哪吒见到师父时的悲喜交加、感慨万分的心情

(4)出发抱仇:三连音节奏的层层推进,体现了哪吒奋发操练,为民处害的决心。(教师可边讲,边听,边议,以引导学生想象,进一步提高他们对音乐表现手段的认识)

5、完整的听全曲。

6、由学生来复述音乐的内容。要求随音乐的出现顺序简单讲述。其他学生可边听边画出你喜欢的曲中人物或情节。

四、创作表演

1、学生以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编创动作。

2、小组成果展示。

3、教师进行总结、评价。教学反思: 学生能否分辨表现不同情景的音乐,并从音乐中联想一定的情景。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演唱《机器猫》 教学目标:

1、能活泼有趣的演唱这首歌曲。

2、会讲述一段机器猫的故事。教学过程:

1、播放《机器猫》片断引入教学。

2、完整欣赏原唱版《机器猫》,熟悉旋律。

3、教师指导学生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4、用听唱法逐句学习这首歌曲。

5、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6、展示,并讲述自己知道的机器猫的故事。

第六单元 闪闪的红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嘎子嘎》,用打击乐为歌曲加配伴奏。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嘎子嘎》,结合电影《小兵张嘎》了解革命历史,更好的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景。

2、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3、能即兴随歌曲表演。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播放电影《小兵张嘎》片断,并简介影片背景及内容。

2、初次欣赏,谈感受。

二、欣赏乐曲。

1、有节奏的读歌词,并了解歌曲内容。

2、出示节奏谱,引导学生唱。

3、逐段欣赏,并交流感受,完成课本填空。

4、完整欣赏,并尝试并听边打节奏。

三、创编活动:用动作表现人物、故事情节。教学反思: 学生能配合着音乐用打击乐器伴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红星歌》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红星歌》,感受歌曲中进行曲的雄壮的风格。

2、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欣赏的歌曲《嘎子嘎》。

二、导入新课

1、播放电影《闪闪的红星》的片段。

2、介绍电影的主题曲《红星歌》。

3、播放《红星歌》完整的录音。

4、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三、学唱歌曲

1、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听,感受。

2、体会歌曲中雄壮的情绪。随音乐走步。

3、出示歌谱,唱旋律。

4、学唱歌词部分。

5、体会重音记号的演唱方法:演唱时要果断的、坚定的。

6、用行进的步伐做律动。

7、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表现音乐雄壮的气氛。

四、感受进行曲的特点,师生共同总结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五、结束新课 教学反思:

能完整的演唱歌曲,跟着音乐节奏边演唱边行进。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感受音乐所描绘的狂风暴雪的情景,同时了解一些蒙古族的风情,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2、通过静心聆听、朗读主题诗、模仿律动、画一画、敲一敲等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听辨主奏乐器——木琴的音色特点及音乐力度的变化,感知乐曲的音乐形象。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学生律动进入教室(音乐可采用《秧歌调》)

二、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

(一)聆听乐曲引子,直接导入:音乐在模仿什么声音?这种声音好像把你带到哪里?你知道是什么乐器在演奏?

(二)出示图片,介绍木琴的形状、演奏方式和音色特点

(三)朗读单元主题儿歌,导入乐曲欣赏:

1、师生相互交流自己对大草原的印象,朗读单元主题儿歌

2、完整听赏乐曲,思考:乐曲描绘了哪些情景?

3、介绍曲名——《我是人民小骑兵》

4、分段落听赏、交流。

(四)用律动参与的方式复听全曲,如:模仿骑马动作等

(五)相互交流自己听赏后的感受

(六)分组活动

1、画一画——试用各种不同的图形或符号来表现声音的渐强和减弱

2、敲一敲——使用打击乐器来模拟马蹄声来表现声音的渐强和减弱

3、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声音的渐强和减弱

三、总结 教学反思:

能用动作表现乐曲的强弱变化,能用打击乐为乐曲伴奏。

第七单元 音乐中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能够激发学生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2、能边听边有情感的讲述故事。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交流自己知道的战争时期的小英雄。

2、引出王二小,学生交流有关王二小的故事。

3、引入。

二、欣赏歌曲

1、初次欣赏,思考讨论:歌曲是以什么样的情感演唱的?(叙事、回忆地)

2、再次欣赏,交流:我从歌曲中听到了„„

3、看书上的插图,尝试配乐讲述《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4、展示,激发学生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三、整体欣赏,总结。教学反思:

学生积极参与,歌曲演唱准确。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老爷爷赶鹅》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较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老爷爷赶鹅》。

2、能一边唱一边表演,不断提高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欣赏一首歌曲《咏鹅》。

2、(出示《老爷爷赶鹅》歌片)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罗马尼亚儿童歌曲《老爷爷赶鹅》。

二、整体感知,熟悉歌曲。

1、听赏,了解歌曲的情绪风格。(欢快、风趣的)

2、跟音乐轻唱,熟悉旋律。

三、学习歌曲

1、教师指导学生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2、教师弹琴,学生逐句跟唱。

3、以各种形式练习。

四、拓展:边唱边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五、展示,总结。教学反思:

学生积极参与,二部轮唱准确协调。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目标:

1、通过唱游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深刻内涵,学习蜗牛身上的高贵品质; 教学过程:

一、播放《春天在哪里》带学生走入教室。

二、引入教学:出示蜗牛与黄鹂鸟图片。

三、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1、听音乐,讲故事。“那蜗牛与黄鹂鸟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来听一听。”

2、学生讲故事,做动作。模仿蜗牛和黄鹂鸟的语气和动作。

3、(出示歌词)带有节奏的朗读,选一位同学带读,教师打节奏。

4、听音乐,模仿动作。

5、学生跟琴演唱。

6、教师范唱。请学生分析演唱的不同点,处理歌曲。

7、分角色演唱。

四、拓展

1、讨论:你喜欢蜗牛还是黄鹂鸟?为什么?

2、欣赏《蜗牛过桥》的组图,让学生发现蜗牛坚持不懈的精神。教学反思:

学生积极参与,学会演唱本歌曲,积极筹备小小音乐剧。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目标:

通过小小音乐剧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们综合艺术的表现能力并贯穿思想教育,让学生知道,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战胜困难。教学过程:

一、节奏律动:

二、激情导入:

1、播放课件:《蜗牛与黄鹂鸟》,教师提示学生用动作或拍手表现音乐情绪。

2、学生讲述故事。

三、音乐剧的编排:

1、看一下课本中的图片,自己说一说每幅图所表现的内容,以及每幅图提出的要求。

2、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每幅图的内容。

3、总结:蜗牛不怕吃苦,非常认真。

4、欣赏老师们编排的音乐剧。

5、学生表演: 学生分组排练;带上头饰表演;完整的一组一组的进行。

四、课堂总结:

学习小蜗牛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成功的。教学反思:

学生积极设计、讨论、收集资料,在表演中有合作精神。

第八单元 金钥匙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唱歌《地有多厚,天有多高》;认识顿音记号。教学目标:

1、能够富有想像力的演唱歌曲。

2、认识顿音记号,知道他的作用,能正确在歌曲中应用。

3、通过学习歌曲,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谈论《蓝毛淘气三千问》引入。

二、欣赏,熟悉旋律。

1、播放歌曲,欣赏,交流: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2、讨论:歌曲用了什么样的情感演唱?

3、再次欣赏,熟悉。

三、学习歌曲。

1、领唱歌谱,学生跟唱。

2、逐句教学歌词。

3、跟着音乐一起唱,以各种形式练习唱。

四、认识顿音记号。

1、出示顿音记号,并简要介绍。

2、在歌曲中找,并尝试唱出来。

3、教师指导运用。

五、指导学生有情感的演唱。教学反思:

能理解并正确运用顿音记号,准确、完整的演唱歌曲。能正确恰当的运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和音乐表现手段表达歌曲内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介绍欣赏乐曲《种太阳》、《星空》 教学目标:

1、请学生用语言或绘画、动作等形式自由表现对《种太阳》、《星空》这首乐曲的感受。

2、体会并表达乡村孩子们天真、纯朴的美好愿望。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分别开始介绍、欣赏《种太阳》、《星空》

1、用语言或绘画表达感受,可给他起个名字

2、教师带领学生用肢体表现对《种太阳》、《星空》乐曲的感受

3、进行配乐诗朗诵比赛

三、总结,交流感受 教学反思:

学生能够感受并且表达出歌曲的情绪变化。分析出歌词中所表达的内容与含义。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老水牛角弯弯》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老水牛角弯弯》,体会并表达乡村孩子们天真、纯朴的美好愿望,启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种太阳》

在歌曲《种太阳》的陪衬下,学生们用一句话表述自己的美好愿望

二、导入本课主题

1、出示牛图片,让学生说出有关牛的联想,也可说出水牛、黄牛、奶牛的区别。最后引导看牛角后的联想

2、引导学生听《老水牛角弯弯》,了解歌曲内容和情绪。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出歌中人物的年龄、身份、当时的心情和愿望。

二、学唱歌曲《老水牛叫弯弯》。

1、分句教唱

2、及时纠正音准、节奏和倚音的唱法

3、指导学生用甜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歌声表达一个农家孩子天真、质朴、美好的心愿

4、各组简单演唱形式背唱

5、引导学生要想成为宇航员探索宇宙的奥秘,就应该从现在不断克服自身缺点,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才是实现美好理想的金钥匙。教学反思:

人教版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篇7

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应该积极提倡。

2.“综合性学习”教学要求

“综合性学习”板块的教学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建议作为准绳, 按照自己对每一个综合性学习专题的理解以及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 进行极具个性的教学设计, 所以“综合性学习”板块的教学设计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

二、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专题《让世界充满爱》, 首先题目中的“爱”是关键词, 但是这个专题的研究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孤立地谈“爱”, 这“爱”是有“世界”二字来加以修饰的。在教学时, 抽象的“爱”和宽泛的“世界”如何界定, 就成为了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如何处理好这两点, 将成为这个专题教学成败的关键。

(1) “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爱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 有专属性的一类, 如亲情之爱、男女之爱、朋友之爱, 等等。 (2) 博大的爱, 如爱国、爱自然、爱人民, 等等。前者是爱的基础, 而后者是以前者作为基础的升华。

(2) “世界“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从一般人的理解来看, “世界”也可以有宽、窄概念之分。“世界”窄的概念可以指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环境, 宽的概念可以指宇宙、全球。

(3) 教材设计有三个活动, 任选一项开展:a.关爱每个伙伴, b.同在一片蓝天下, c.人人都献出一份爱。通过对教材上所给予的活动进行分析, 我对这个综合性学习专题中的“爱“和“世界”的范围有了明确的概念。编者设计这个专题的目的, 是让初二年级学生对“爱”的概念理解由浅入深, 从专属性的爱上升到一种博爱, 让他们学会如何关爱和帮助身边的陌生人, 从而懂得更深层次爱的内涵。

三、学生情况分析

这次授课针对的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 他们已经具备相对独立的感悟、分析和判断能力, 对爱的理解有他们独特的方式, 教师的单纯说教式教学已经不能从本质上打动他们的心, 只有寻找贴近他们生活现实的事例来对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进行唤醒和挖掘, 逐步进行情感上的深层引导, 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四、确立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仔细分析、研究后, 确定了下面的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 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 从而懂得爱的深层内涵, 陶冶自己的情操。

(2) 培养学生搜集、组织材料, 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 教学重、难点

(1) 爱是什么?爱的体现是什么?

(2) 怎样唤起学生对陌生人 (弱势群体) 的关爱之情?如何表达这种爱?

五、课前准备

首先, 我让科代表和班委组织同学分组, 本着自愿的原则, 人数尽可能均衡, 分为三个大组:a.关爱身边的伙伴;b.同在一片蓝天下;c.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以小组为单位, 搜集体现爱心、同情心、互帮互助的文章、故事。然后各组组员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 选出最令大家感动的一篇故事, 推荐一名代表课堂发言, 发言代表尽量做到能够对故事内容进行复述, 并能说出故事之所以令人感动的原因。其次, 我从班上挑选出几名交际、口语表达、书面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 让他们利用周末的时间, 拿着相机到贵阳的街头去捕捉令他们难忘的画面, 对相关的人进行采访, 写出详细的采访记录。再次, 我精心筛选资料和素材, 按照对“爱”的诠释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 把它们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时间

(1) 街头采访、收集学习素材的时间:两星期。

(2) 课堂教学时间:一课时。

七、教学流程设计

1.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导入课题

2. 课题展开

3. 结束活动

八、教学反思

这次教学活动加强了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增强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很好的德育教育。通过这次教学活动, 学生们把目光投向了社会的弱势群体, 也投向了班级里的同学, 学生们的心灵得到净化, 得到洗涤, 得到升华, 再也不是鄙夷与傲慢, 代之以慈善和关心, 人的那种善良的秉性回归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11.

上一篇:小学四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及答案下一篇:师德师风故事演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