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院简介

2024-06-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数学学院简介(通用8篇)

数学学院简介 篇1

A、活动类

A.1 2006级新生晚会

乙等表扬: 王 颖 史若燃 任小栋 于 燕

丙等表扬: 胡伶俐 江雅雯 董绍政 吕 超 徐玉婷 张岸天 王水木 王佐奇 王炳卓 陈江波 黄慧惠 沈宇为 李 菁 徐 光 胡 夏 申开济 吴 笛 张鸣镝 周 昉 王立泉 高任飞 朱玉娇 黄宝军 王 超 郑 婷 陈琼琳 智 慧欧阳巍巍

一次出勤: 巴红霞 吕恒飞 刘如浩魏 鑫 汪 琼

A.2 2006新生歌手大赛(10月12日)两次出勤: 胡 夏

一次出勤: 江雅雯 张 弛 徐 光王佐奇 尚雨岸 张艳琼 梁学敏 程龙婕丰 田 刘文龙 熊竟凯 刘小东 吴 珊朱玉姣 郑 婷 郑凯月 杨双羽 刘田香黄月欣 张岸天 陈琼璘 欧阳葳葳

A.3 “校兴我荣”知识竞赛

甲等表扬: 丰 田 马 丽 胡伶俐三次出勤: 刘 诗 一次出勤: 2006级: 数学类一班

郑 婷 刘 佳 王有成 李 菁 吕 超田晏丞 朱 锋 数学类二班

高任飞 闫婧超 陈煜宇 高翊翔 陈江波数学类三班

郑凯月 魏 巍 符严瑜 张 奔 尚雨岸李尚儒 吴思凡 崔丽媛 龚雨蕾 周 窚 统计学

胡 夏 罗小勇 熊竟凯 李 晨 杨 娟刘文龙 潘翰旻 范瀚贤 仇 扬 戴 丁周超群 欧阳葳葳 基地班

柯 城 江雅雯 魏 鑫 范振龙 廖 毅徐 光 范 闪 高德凯 李文才 罗 超魏 鑫 刘如浩 冯 薇 黄永辉 亓志伟2005级

邓 锦 游 沁 苗 克 秦 婷 魏 鑫 吴雪飞 张梦琳 杨 娟 罗小勇 张 钜 刘珂佚 齐英瑛 徐玉婷 汪 琴 苗 克 唐弋迅 董绍政 黄月欣 朱 芳 周 昉 梁学敏 张 翼 吴 笛 张亦康 杜梦宇 田臣龙 周潭强 齐英瑛 彭 程 李罗珺 秦 婷 姚 萌 王佐奇 谢凯楠 姚 萌 吕恒飞 王晓东 许竹影

基地班

席 栋 谢大军 胡恒南 吴龙刚 周 航 徐万元 李 博 叶 景 张 伟

统计学 刘旖旎 数学类一班

范哲溪 林 溪 郑胜家 张曰灿 刘 挺 褚召辉 唐照阳 郭 达 数学类二班

邓 锦 王 颖 魏 强 顾宇哲 樊鲁斌 梁鉴明 王 涛 杨 晓 张 钜 数学类三班

朱 宁 李叶萌 向雪霜 秦荣君2004级 刘 莎 马 骋 袁寅辉

A.4 城市生存大挑战

四次出勤: 雷 聪 夏 念王水木 李淑娴 昌 健 吴思凡邓红梅 徐玉婷 谢铠楠 周谭强陈恺博 黄慧惠 张 维 张 妍魏 鑫 刘文龙 汪 琼 齐英瑛丰 田

三次出勤: 唐弋迅 谢双全刘田香 黄宝军 崔 浩 王 龙张鸣镝 康崴铃 刘小东 熊竟凯李文才 范 闪 安 静 刁辰喆廖开雄 郭 达 王 穹 孙天宇郑 晨 周 生 沈 阳 冯 薇董绍政 田恒珊 雷 浩 叶 林秦 婷 张 妍 孙璐娜 苗 克

A.5 心理情景剧大赛

两次出勤: 崔丽媛 唐弋迅张 钜 韩雪莲 孙天宇 张曰灿郭震益 刘如浩 范瀚贤 尚雨岸张岸天 洪剑峰 邓红梅 朱 宁王 穹 舒艳丽 徐 俊 许悦鸣刘文龙 胡 夏

A.6 《江泽民文选》演讲比赛 两次出勤: 杨 升

一次出勤: 孙艳绮 徐 繁

A.7 院“话剧之夜”

丙等表扬: 江一苇 范翰贤任小栋 申开济 邓红梅 徐玉婷冯 薇 许竹影 沈 阳 刘如浩

周 生 任顺杰 黄 伟 吕 超徐 光 游珊珊 曾 卓 江雅雯 孙璐娜 巴红霞 秦 婷 吕恒飞 申开济 杨双羽胡 夏 程龙婕 罗小勇 王绍臣 李北辰 张静楠 邢周华 杨 升 何逊梅 杜梦宇 周 昉 李叶萌 吴思凡 龚雨蕾沈 阳 许竹影 吕 超 杨春苗 李之翔 周 生 沈宇为 温成峰 张 矩 刘小东 刘文龙陈琼璘 李之翔 娄闻达 刁辰喆 2

孙 浩 智 慧 郑 婷 陈煜宇 孙 妙 龚雨蕾 廖 毅 袁 帅 陈琼磷 苗 克 刘如浩 周 成 尚雨岸 洪健峰 阎婧超 赵 帅 朱芳芳 柯 城 张曰灿 郑胜家 张 朔 朱 宁 娄闻达 吴 笛 苏淑蓉 沈 煌 杨彦丹 魏 强 冯 薇 娄闻达 申开济 张鸣镝 符贤杰 赵明光 刘小东 丰 田 李 菁 叶长军 杨 升 杨 韬 袁 帅 田臣龙

叶长军

吴思凡 智 慧 王 颖 杨 晓

三次出勤: 朱 宁 樊鲁斌 于 燕 彭 程 张岸天 符贤杰 吕 超 高翊翔 魏 鑫 江雅雯 胡伶俐 沈宇为 张 弛 陶 源 朱 珂 范瀚贤

两次出勤:

卢灿辉 黄慧惠 吴 笛 柯 城 龚雨蕾 李 鑫 郑 晨 周广宇 刘晓曦 邢周华 一次出勤: 2005级基地班

张 伟 席 栋 彭 云 江瑞奇 刘 诗 2005级统计学

孙璐娜 刘 成 卓 斌 2005级数学类一班

罗 佳 陈凤平张 维 郭 达 廖开雄 唐照洋 2005级数学类三班

方盛飞 徐 红 陈恺博 2006级数学基地班

吕恒飞 高德凯 常远洋 汪 晗 昌 健

范 闪黄永辉 黄靖尹 李永雄 2006级数学类一班

马 丽 郭 翠 王有成 黄 伟 刘 佳 袁 烨 2006级数学类三班

苗 克 谢露露 王 超 崔 浩 杨春苗 张 静 高任飞

2006级数学类3班

蒋一玮 张 奔 徐章辉 崔丽媛 李尚儒 雷 浩 陈君毅 郑凯月 谢双全 2006级统计学

王 晶 胡 夏 姚 萌 罗小勇 仇 扬 吴 珊

A.8 毕业生晚会

三次出勤: 李 菁 两次出勤:

张 弛 申开济 江一苇 智 慧 一次出勤:

江雅雯 戴 丁 刘旖旎 郑 晨 王水木 张岸天 陈琼嶙

A.9 校园演讲比赛

梁德阳 赵明光 郑 琛 孙天宇 张曰灿 郑胜家 黄 玮 金 佩 向雪霜 郑 晨 谌 琛 秦荣君 曹 彬 范振龙 黎陆军 李文才 张亦康 朱莹滢

江 寅 张 翼 周超群 王晓东

亓志伟 郭震益

秦 婷 齐英瑛

郑 婷 王贵君 王 磊 高昭瑜 张 灿 杨双羽 王水木 田晏丞 李淑娴 雷 聪 朱玉姣 王炳卓 王立泉 杨 文 石 珍 黄宝军 温成峰 刘田香 窦宝君 许春蕾 顾冰竞 周 宬 张艳琼 郑 宇 夏 念 巴红霞 董绍政 周 楹

尚雨岸 唐弋迅 李晓飞 张 璋 陈 嫣 邓杨 娟 朱芳芳 黄月欣 丰 田 罗竟凯 欧阳崴崴 龚雨蕾 胡伶俐

沈宇为 吕 超 高翊翔 邓红梅 任小栋 徐玉婷 樊鲁斌 李 鑫 陶

源 范瀚贤 郑 宇 董绍政 杨春苗 张鸣镝 胡 夏 黄月欣 黄慧惠 陈恺博 张曰灿 唐照阳 欧阳葳葳 3

四次出勤: 杨 升 两次出勤: 胡伶俐

一次出勤: 朱芳芳 夏 念 许春蕾 范瀚贤 唐照明 肖 杰 杨彦丹 张晶晶 汤友福 徐 繁 梁鉴明 王 涛 孙 哲 苏淑蓉 江俊彦 孙璐娜 邓 锦

A.10 建团八十五周年晚会

一次出勤: 杨 娟 何逊眉 梁学敏 周谭强 高任飞 郑凯月 张艳琼 张 伟 谢 玲 舒艳丽 李叶萌 卓 斌 徐 繁 杨彦丹 张 钜 张晶晶 王 涛 梁鉴明 吴珊珊 孙 哲 雷锦江 吴璐璐 汤友福 石腾飞 樊鲁斌 魏 强

A.11 海峡两岸知识竞赛

三次出勤: 江俊彦 程万青 谢露露

一次出勤: 周 航 周广宇 郭亚林 吴龙刚 游 沁 江一苇 孙 力 王能义 刘晓曦 李 倩 李 乐 徐 红 陈恺博 于 燕 湛 琛 刑周华 符贤杰 王 腾 王 予 任小栋 周 杜 陈晓波 杨艳林 方盛飞 李 奇 叶长军 秦荣君 张 扬 高昭瑜 王水木 谢露露 王 龙 王 超 王立泉 张鸣镝 陈 嫣 龚雨蕾

A.12 学习两会精神征文比赛 四次出勤: 高昭瑜

三次出勤: 张 静 熊竞凯

两次出勤: 张艳琼 宋 娜 叶长军

一次出勤: 孙璐娜 郭 达 魏 强 刘如浩

A.13 四院联谊舞会

丙等表扬: 徐玉婷 胡伶俐 张岸天 沈宇为

三次出勤: 张 弛 董绍政 龚雨蕾 申开济 刘如浩 李 寅 柯 城 吴 笛 吴思凡 邓红梅

A.14 “青春辉映长征魂”庆祝长征胜利70周年主题活动一次出勤: 张 伟 叶 景 游 沁 江一苇 吴姗姗 张 钜 徐 繁 孙艳琦 杨彦丹 肖 杰 张晶晶 王 涛 孙 哲 苏淑蓉 江俊彦 魏 强 邓 锦 朱 宁 刑周华 李叶萌 何逊梅 汪 琼 马 丽 邓红梅 朱义波 郭 翠 凌 铃 吕 超 王贵君 马仕超 王 磊 王佐奇 黄 宇 高昭瑜 黄 伟 李 菁 周谭强 彭 聪 刘 佳 张岸天 汪 琴 朱 锋 聂云川 王景达 马 涛 徐玉婷 雷 聪 刘田香 高任飞 夏 念 康葳玲 唐弋迅 两次出勤:

胡 夏 梁学敏 姚 萌 周 舫 4

苏淑蓉 江俊彦 韩雪莲 邓 锦 康 文 张 伟 李 珍 沈 煌 刘 菁 鲁文华 任顺杰 朱 宁 魏 强 陶江南 石 珍 黄宝军 秦 婷 郑 宇 魏 鑫 夏 念 黄梦林 罗 佳 杨 升 顾宇喆 汤友福 雷锦江 吴 笛 陈琼磷 王有成 郑 婷 洪健峰 张 灿 王水木 孙 妙 朱 珂 沈宇为 张艳琼 张鸣镝 朱芳芳 胡伶俐

吴 珊 戴 丁 范翰贤 熊竞凯 刘小东 王绍臣 潘翰闵 罗小勇 丰 田 李 晨 李 鑫(05类二)谢大军 褚召辉 冯 薇 杨双羽 郑凯月 赵 晶

三次出勤: 邓 锦 席 栋 杨 娟

A.15 新生辩论赛

一次出勤: 胡 夏 周 昉 刘小东 王绍臣 周 宬 崔丽媛 刘柯佚 冯 薇 柯 程 张 弛 张艳琼 朱 柯 苗 克 黄宝军 王 超 洪剑锋 王水木 马 丽 李 菁 高昭瑜 江一苇 秦 婷 二次出勤: 陶 源 胡伶俐孙璐娜 夏 念 刘如浩 高任飞

三次出勤: 董绍政 陈君毅

A.16 毕业生辩论赛:

一次出勤: 孙璐娜 董绍政张 弛 孙 煜 杨乃君

B、金秋艺术节

B.1.1 辩论赛

甲等表扬: 王瑛玮 杨乃君

B.1.2 话剧比赛

丙等表扬: 徐 光 吴雪飞

B.1.3 合唱比赛 乙等表扬:

李富鸿 董绍政 吕 超 江雅雯郭 翠 陈琼璘 李 菁 杨双羽杨春苗 邓红梅 龚雨蕾 郑凯月徐玉婷 高任飞 朱玉姣 何逊眉聂云川 熊竟凯 刘小东 雷 浩刘 佳 周谭强 王水木 张 弛张鸣镝 苗 克 凌 铃 高昭瑜申开济 黄宝军 张 奔 李 珍江一苇 刘 挺 江俊彦 张 矩张雄韬 方盛飞 李之翔 沈 煌唐照阳 李 鑫(05类二)

丙等表扬: 康 文 刘俊江

B.1.4 舞蹈比赛 甲等表扬:

梁 姗 刘砚青 智 慧 刘晓曦沈宇为 徐玉婷 朱芳芳 汪 琴张静怡 张 伟 谢大军 叶 景

李淑娴 石 珍 徐玉婷 廖 毅 丰 田 李淑娴 李淑娴 朱 柯 廖 毅 孙璐娜 李淑贤 董绍政 杨 升 张岸天 邢周华 郑 婷 崔丽媛 尹 腾 刘田香 黄慧惠 张艳琼 蒋一玮 许春蕾 胡 夏 刘珂佚 安 静 吴雪飞 崔 浩 高翊翔 郑鹏飞 徐 光 昌 健 符严瑜 王景达 王佐奇 尚雨岸 邢周华 郑 晨 舒艳丽 朱 宁 任顺杰 张 维 徐 繁 雷锦江 谢大军 高德凯 吴龙刚 刘 莎 刘 玲 金 佩 周 昉 邓红梅 夏 念 巴红霞 唐照阳 雷锦江 徐 繁 5

杨乃君 吕 超 陶 源 郑 婷 黄月欣 马 丽 欧阳葳葳彭 程 马仕超 郑 宇 马 涛 游 沁 郭亚林 雷 雄 胡伶俐 杨 璐 汤友福

雷 雄 任小栋 孙 浩 向雪霜 李之翔 方盛飞 孙 力 刘 成 卓 斌 曹 彬 陈江波 王炳卓 张雄韬 王 坤 李 鑫(05类二)

B.2 辩论赛出勤 06基地

安 静 汪 晗 黄瀚艺 张静楠 秦 婷 齐英瑛 朱 帆 杜梦宇

刘珂佚 孙经纬 郭震益 黄永辉 高德凯 廖 毅

田臣龙 何逊眉 昌 健

曾 卓 沈 阳

彭 程 朱莹滢 汪 琼

袁 帅 许竹影 冯 薇 06类一

陈琼璘 凌 铃 吕 超 王有成 郑 婷 王 磊 王佐奇 高昭瑜 洪健峰 黄 伟 李 菁 周谭强 张岸天 王水木 孙 妙 汪 琴 朱 锋 田晏丞 马 涛 徐玉婷 06类二

姚 文 闫婧超 林 迪 谢露露 王 超 彭 辉 雷 聪 朱玉姣 王炳卓 王 龙 申开济 王立泉 崔 浩 田晨耕 洪 裕 杨 文 叶 林

黄宝军 温成峰 刘田香 高任飞 沈宇为 06类三

张 奔 徐章辉 顾冰竞 周 宬 张艳琼 曾紫微 张鸣镝 郑 宇 李瀚立 吴思凡 巴红霞 魏 巍 董绍政 周 楹 陈君毅 郑凯月 谢双全 尚雨岸 康崴铃 唐弋迅 李尚儒

06统计

熊竟凯

罗小勇 李 晨 姚 萌 丰 田 王绍臣 潘翰旻 周 昉 胡 夏 朱芳芳 范瀚贤 李罗珺 刘文龙 张梦琳 吴 珊 杨 娟 黄月欣 仇 扬 梁学敏 程龙婕 欧阳葳葳

B.3 工作人员

丙等表扬: 王 颖 智 慧 任小栋 邓 锦 徐 光 周广宇

C、体育类活动

C.1 校羽毛球赛

乙等表扬: 朱 杰 郑 燕 张剑波 熊 能 徐 俊 周 航 三次出勤: 梅昱菡 叶 聪 张 月 任小栋

C.2 校男子、女子排球赛表扬名单

乙等表扬: 叶 聪 段玉婉 苗 瑞 黄燕慈 杨平魏香花 丙等表扬: 苏泓雯 龚国红 黄 聪 丁正林 符贤杰

C.3 校篮球赛

四次出勤: 张雄韬 张 远 罗时空 符贤杰 王清涤 刘俊江 朱 杰 李 昆 郝晓琳 张 翠 胡晓晨 肖 皪 郑 燕 刘旖旎 张 月 楮召辉 吴思凡 欧阳葳葳 三次出勤: 陈恺博 黄 玮 谢大军 徐万元 许跃民 吴思凡 两次出勤: 郑 晨 韩雪莲 秦 婷

C.4 理学部足球预选赛 数院VS资环

一次出勤: 刘旖旎 游珊珊 曹 彬 许悦鸣 方盛飞

(2006级)许竹影 刘珂佚 秦 婷 黄瀚艺 曾 卓 昌 健 亓志伟 田臣龙 廖 毅 张 翼 孙经纬 李北辰 安 静 齐英瑛 张静楠 郑 婷 吕 超 杨双羽 王水木 陈煜宇 朱玉姣 刘田香 顾冰竞 雷 浩 郑凯月 李尚儒 周 楹 吴思凡 周 宬 张鸣镝 丰 田 潘翰旻 姚 萌 李 晨 熊竟凯

C.5 文理学部新生运动会

一次出勤: 张亦康 郭震益 田臣龙 罗 超 袁 帅 张 翼 吕 超 李 菁 邓红梅 高昭瑜 徐玉婷 王 超 崔 浩 朱玉姣 姚 文 王立泉 申开济 高任飞 蒋一玮 许春蕾 徐章辉 郑凯月 顾冰竞 廖 毅 雷 浩 王 磊 王 龙 王晓东 娄闻达 陈江波 李尚儒 张鸣镝 昌 健 袁 帅 杨春苗 沈宇为 汪 琼 齐英瑛 许春蕾 杨 娟 夏 念 王尧尧 张艳琼 徐玉婷 杨春苗 康巍铃 二次出勤:

周 宬 叶 林 张亦康 田臣龙 申开济 徐章辉 吕 超 李淑娴 巴红霞 冯 薇

三次出勤: 曾 卓 周谭强 四次出勤: 吴 笛 王水木

C.6 校运动会

C.6.1 校运动会方阵

一次出勤: 刘小东 潘翰旻 丰 田 吴 珊 娄闻达 范振龙 柯 城 彭 程 陶 源 罗 超 朱 锋 王 磊 王水木 王有成 彭 辉 陈江波 温成峰 黄宝军 张春景 尚雨岸 周 楹 张 奔 周 宬 郑 宇

C.6.2 校运会拔河比赛

一次出勤: 朱 杰 范国华 刘卫斌 王 坤 闫 冬 邓乐葳

朱芳芳 黄月欣 周 昉 娄闻达 魏 鑫 柯 城 丰 田 范瀚贤 王绍臣 王水木 高昭瑜 孙 妙 雷 聪 闫婧超 黄慧惠 刘田香 王 龙 张春景 龚雨蕾 巴红霞 崔丽媛 温成峰 洪健峰 江 寅 曾紫微 郑 宇 陶 源 唐弋迅 范振龙 黎路军 秦 婷 汪 琴 闫婧超 李 菁 胡伶俐 许竹影 孙 妙 欧阳葳葳

周 楹 符严瑜 刘小东 柯 城 张 翼 杜梦宇 王立泉 邓红梅 黄慧惠 罗小勇 王绍臣 熊竟凯 李文才 刘如浩 黎陆军 魏 鑫 徐 光 李永雄 周谭强 聂云川 凌 铃 王 龙 谢露露 陈煜宇 顾冰竞 李尚儒 谢双全 苗 瑞 陈云霞 张静怡 卢灿辉 亢一成 缪 爽 7

杨 娟 徐 光 刘文龙 杨双羽 林 迪 吴思凡 陈君毅 魏 鑫 亓志伟 陈君毅龚雨蕾 胡 夏 崔 浩 雷 聪 仇 扬 刁辰喆 张 灿 王佐奇 王立泉 张鸣镝 吕 鑫 蔡 力

叶 聪 郑 燕 李 军 石跃勇 杨平梅昱菡 敖微微 马 凯 李德龙 叶 辉 苏 明

C.6.3 参赛选手

二次出勤: 刘 菁 田臣龙 徐章辉 王晓东 孙 浩 张雄韬 陈煜宇 曾 卓 王立泉 陈 虎 陈 应 刘坤龙 郑胜家 张曰灿 李添峰 符贤杰 张亦康 符严瑜 秦 婷 李叶萌 魏香花 周 鸿 张静怡 李淑娴 陈文琴 黄慧惠 李 菁 刘 莎 邢周华 段玉婉 江一苇 黄梦林 吕 超 雷 聪 梅昱菡 敖微微

四次出勤: 刘俊江 方盛飞 张 翼 唐弋迅 胡晓晨 陈恺博 张 月 智 慧 邓红梅 张 翠 丙等表扬: 徐万元 吴 笛 王水木 黎书芬

C.6.4 工作人员

丙等表扬: 刘晓曦 褚召辉 李 丽 孙艳琦

三次出勤: 黄 伟 郑 婷 孙 妙 李淑娴 熊竞凯 柯 城 邓红梅 黄慧惠 张 月

C.6.5 写稿件

乙等表扬: 李尚儒

丙等表扬: 朱 峰 夏 念 杨春苗 马 涛

一次出勤: 胡伶俐 刘小东 梁学敏 周 昉 熊竞凯 范瀚贤 孙 妙 李 菁 邓红梅 郭 翠 徐钰婷 张岸天 汪 琴 王佐奇 洪键峰 黄 伟 林 迪 李淑娴 雷 聪 申开济 王立泉 朱 珂 沈宇为 严婧超 苗 克 谢露露 张春景 朱玉姣 刘田香 常丹林 张艳琼 陈君毅 巴红霞 尹 藤 许春蕾 冯 薇 吴 笛 范振龙 廖 毅 柯 城 郑鹏飞 杜梦宇 汪 琼 何逊眉 欧阳葳葳

D、团委学生会工作

D.1 团委

D.1.1 2006团组织关系转入

一次出勤: 李 乐 蒲建伟 赵明光 D.1.2 优秀团支部评选

一次出勤: 成 效 秦 婷 江雅雯 沈宇为 D.1.3 团干培训

一次出勤: 樊鲁斌 郑晨 褚召辉 邓锦 高任飞

D.2 秘书处

D.2.1 学工组办公室整理

二次出勤: 丰 田 王立泉 王 超 陈恺博 D.2.2 整理学院档案

周谭强 叶 聪

杨平夏 念 戴 丁 马 丽 周谭强 温成峰 王炳卓 蒋一玮 刘珂佚 邓红梅

樊鲁斌 李德龙 郑 燕 周 宬杨 娟 陈琼璘 黄慧惠 高任飞 叶 林 龚雨雷 许竹影 一次出勤: 樊鲁斌 刘 诗

D.3 学习部 D.3.1 试卷整理

丙等表扬: 李 凯 李德龙 李旭明 魏 强 向雪霜 吴姗姗 张晶晶 苏淑蓉

三次出勤: 陈胜旗 万冬林 刘坤龙 闫 冬 蔡孟雄 卢 琮 莫兴波 莫海军 范国华 程 朝 任顺杰 张曰灿 王 穹 梁德阳 樊鲁斌 方盛飞 陈君毅 冯 薇 李 鑫(05基地)D.3.2 挂数学名人画像

一次出勤: 王 涛 刘 成 夏 念D.3.3 学习经验交流会

一次出勤: 李尚儒 陈君毅 冯 薇D.3.4 整理教学资料

两次出勤: 李尚儒 陈君毅 冯 薇张 妍 刘 挺 孙 浩 朱 宁 吴 笛

D.4 外联部 D.4.1 外联活动

丙等表扬: 李 菁 王 晶 D.4.2 外联六月赞助

丙等表扬: 刘 菁 廖 毅 高任飞 D.4.3 新生手册赞助

乙等表扬: 刘 菁 廖 毅 高任飞

D.5 记者团 D.5.1 采访活动

一次出勤: 朱芳芳 许春蕾

二次出勤: 夏 念 雷 聪 黄 伟 沈宇为 张岸天 蒋一玮 熊竞凯 郑 婷 D.5.2 新生手册

三次出勤:

褚召辉 刘晓曦 樊鲁斌王 超

D.6 体育部

D.6.1 2005级篮球联赛裁判

出勤两次: 马 骋 周 松 金 鑫D.6.2 文理学部新生运动会工作人员

两次出勤: 陈琼璘 刘如浩 吕恒飞汪 琼 周 宬 张 维 苗 克 沈 煌吴思凡 昌 健 袁 帅 曾 卓 曹 彬王水木 崔丽媛 许春蕾 陈恺博 一次出勤: 孙璐娜 朱 珂

刘如浩 陶 源 李淑娴 刘如浩 扬 文 王 磊 郑凯月 王 超 郑凯月 王 超

李淑娴 柯 城 刘 菁 夏 念李添峰 朱 杰 刘文龙 秦 婷 杨双羽 陈煜宇 张雄韬 张 月 黄梦林 娄闻达 郑 婷 柯 城 齐英瑛 黄慧惠 李添峰

D.6.3 校运动会工作人员

出勤两次: 吴思凡 黄慧惠 王水木 陈煜宇 曾 卓 徐春蕾 曹 彬 张雄韬 张 月 李添峰 崔丽媛

E、分团团委学生会表扬

E.1 第六、七届分团委学生会主席团及部长甲等表扬

第六、七届分团委学生会副部长乙等表扬

各班团支部2006年5月至2007年3月及2007年4月至今两届班长、团支部书记丙等表扬

E.2 团支书联席会

丙等表扬: 成 效 邓 锦 三次出勤: 谢大军 刘 成 高任飞 郑凯月 马 丽

E.3 秘书处

乙等表扬: 马 丽 丙等表扬: 苗 克

三次出勤: 成 效 陈恺博

E.4 组织部

乙等表扬: 高翊翔 吕 超 丙等表扬: 魏 鑫 王 颖

E.5 宣传部

乙等表扬: 朱

丙等表扬: 陶

源 范瀚贤三次出勤: 谌 琛 郑胜家

E.6 学习部

乙等表扬: 李尚儒 冯 薇 丙等表扬: 陈君毅

三次出勤: 李 鑫(05基地)

E.7 生活部

乙等表扬: 邓红梅 王有成 丙等表扬: 杨春苗

三次出勤: 崔 浩 王绍成

E.8 文艺部

乙等表扬: 沈宇为

丙等表扬: 胡伶俐 张

弛三次出勤: 游 沁

褚召辉

李叶萌 李 菁 龚雨蕾 任小栋10

冯 薇 杨江雅雯 朱玉娇 孙娟 吕力 胡超 昊 黄慧惠

E.9 体育部

乙等表扬: 吴思凡 黄慧惠 丙等表扬: 娄闻达

三次出勤: 曹 彬 张雄韬 崔丽媛

E.10 实践部

乙等表扬: 陈琼璘 刘如浩 丙等表扬: 唐弋迅

三次出勤: 孙璐娜

E.11 外联部

乙等表扬: 王 超 丙等表扬: 廖 毅 三次出勤: 李 乐

E.12 记者团

乙等表扬: 柯

城丙等表扬: 郑 婷 三次出勤: 孙艳琦

E.13 网络部

乙等表扬: 彭

程丙等表扬: 刘柯佚 三次出勤: 田晨耕

F、社团类

F.1 青年志愿者协会

甲等表扬: 张祺瑞 乙等表扬: 胡晓晨 谢 玲 汤瑞鑫 江一苇 范 闪 温成峰 李之翔 徐 红 王水木 杨双羽 丙等表扬: 徐 典 三次出勤: 范 闪 秦 婷 齐英瑛 许竹影 安 静 张艳琼 冯 薇 两次出勤: 黄华东 一次出勤: 黄华东 刘晓曦 姚 文 叶 林 雷 雄 张 维 彭 云 郑鹏飞 江 寅 罗 超 王 磊 张 灿 郑 宇

秦 婷 苗 克 郑凯月 高任飞 夏

雷 聪 黄 伟

李 丽 刘旖旎 张鸣镝 许竹影 张 伟 方盛飞

陈志鹏 樊 帅 李 珍 韩雪莲 刘田香 李叶萌 张艳琼 吴 笛 陈煜宇 张静楠 刘 菁 卓 斌 邓红梅 叶 林 何逊眉 孙 哲 徐 繁 汤友福 李 乐 张 维 魏 强 陶南江 汤瑞鑫 李文才 黎陆军 娄闻达 熊竟凯 刘文龙 11

吕恒飞 刘文龙 李淑娴 熊竞凯 刘 伟 舒艳丽 舒艳丽 黄月欣 张 朔 刁辰喆 朱 宁 杜梦宇

彭 云 温成峰

王有成 郑 宇 李 珍 刘小东 姚 萌 邓红梅 徐 繁 刘 挺 王 予 李 奇 郭震益 魏 鑫 张 弛 朱莹滢 安 静 张静楠 张岸天 李之翔 秦荣君 罗 超 昌 健 王 龙 卓 斌 刘 诗 向雪霜 昌 健 王有成 秦 婷

齐英瑛 刘珂佚 杜梦宇 何逊眉 冯 薇 沈 阳 许竹影 雷 聪 夏 念 蒋一玮,F.2 辩论队

甲等表扬: 杨乃君 孙璐娜 李淑娴 董绍政 乙等表扬: 吕 超 丰 田 廖 毅 孙 煜

三次出勤: 陈君毅 周 昉 黄月欣 马 丽 朱 柯 周 楹 周 成 刘小东 陶 源 柯 程 彭 程 张 弛 刘珂佚

F.3 合唱团

甲等表扬: 江一苇 胡 夏

乙等表扬: 戴 丁 刘旖旎 李 菁 龚雨蕾 陈恺博 张曰灿 向雪霜 欧阳葳葳

F.4 疏影剧社

甲等表扬: 朱 宁

乙等表扬: 于 燕 张岸天

三次出勤: 彭 程 符贤杰

F.5 礼仪队

甲等表扬: 张岸天 乙等表扬: 沈宇为

三次出勤: 黄惠慧 邓红梅 魏 鑫 吴 笛 刘如浩 李 寅

F.6 男子篮球队

甲等表扬: 张雄韬 乙等表扬: 张 远

三次出勤: 刘俊江 符贤杰 唐照阳 王 北 吴思凡 周 盈

F.7 女子篮球队

甲等表扬: 欧阳葳葳

乙等表扬: 秦 婷 张 翠

三次出勤: 黄慧惠 孙 玉 杨 娟 张 月 刘旖旎 谌 琛 肖 砾 张 其 韦 璐 陈 影

F.8 男子足球队

甲等表扬: 李之翔

三次出勤: 张雄韬 许悦鸣 王 予 李北辰 娄闻达 亓志伟

郑 晨 黄月欣 唐照阳 王水木 叶长军 郑凯月 江雅雯 陈恺博 吴思凡 柯 成 李 昆 谢大军 杨双雨 安 静 胡晓晨 郑 燕 孙诗源 曹 彬 高昭瑜 廖 毅 12

黄慧惠 吕 超 张鸣镝 董绍政 杨 升 丰 田 周 宬 徐万元 许悦鸣 江雅雯 沈 阳 郝晓琳 张 翠 赵 帅 杨乃君 F.9 男子排球队

甲等表扬: 符贤杰 乙等表扬: 苏鸿雯

三次出勤: 黄 聪 丁正林 龚国红 褚召辉 唐弋迅 王 超 吴思凡 李尚儒 周 楹 尚雨岸

F.10 女子排球队

甲等表扬: 雷 聪

乙等表扬: 叶 聪 段玉婉

三次出勤: 黄燕慈 苗 瑞 陈恺博 郑 晨 黄 玮 张艳琼

G、校级、院级表扬

校级优秀个人称号获得者乙等表扬 院级优秀个人称号获得者丙等表扬 G.1 校级优秀团干: 刘 莎 成 效 高任飞

G.2 院级优秀团干:

褚召辉 谢大军 刘 成 邓 锦 卢灿辉 沈 煌 樊鲁斌

G.3 校级优秀共青团员:

樊 帅 刘 诗 朱 宁 李 菁

G.4 院级优秀共青团员:

张 伟 谢 玲 卓 斌 张 朔 梁学敏 雷锦江 任顺杰 娄闻达 张艳琼 李添峰 张静怡 董绍政

G.5 校级优秀学生干部:

袁寅辉 杨 璐 范国华 樊鲁斌 王 超 徐玉婷 魏 鑫

G.6 院级优秀学生干部:

李添峰 刘 成 卢灿辉 蔡 力 吴龙刚 王 涛 胡逸婧 刘旖旎

G.7 校级社会活动积极分子:

朱明志 赵 晶 黄梦林 高翊翔 周广宇 李 鑫 杨乃君 马 骋 方盛飞 邓红梅 刘如浩

杨平魏香花崔丽媛 尹 滕 李叶萌 冯 薇 舒艳丽 郑凯月 郭 达 徐 繁 何逊眉 周谭强 刘俊江 朱建章 智 慧 席 栋 段玉婉 孙晓利 胡 夏 吕恒飞 周 宬 郑 晨 肖 皪 黄慧惠 13

龚雨蕾 杨 娟 吕 超 丰 田 刘 振 李 晨 李 山 朱 珂 王立泉 向雪霜 马 丽 陈文琴 张祺瑞 唐弋迅 吴思凡 刘 菁 刘晓曦 郑 燕 杨 升 G.8 院级社会活动积极分子:

叶 聪 王炳琪 周 松 袁柳洋 汤瑞鑫 唐照阳 邓 锦 褚召辉 丰 田 樊 帅 刘 诗 刘 莎 张静怡 沈 煌 王 颖 任小栋 张 月 刘珂佚 陈琼璘 廖 毅 胡伶俐 李淑贤 杨春苗 郑 婷 雷 聪 王水木 申开济 张 弛

G.9 校级优秀共产党员

邓诗源 唐家俊 莫兴波 魏 博 苏泓雯 卢灿辉 张嘉为 袁寅辉 刘 莎 叶长军

G.10 校级理论学习先进个人 刘 莎 樊鲁斌 成 效

G.11 2006级军训优秀学员(院级)

张 翼 昌 健 黄瀚艺 陶 源 王晓东 朱莹滢 黄靖尹 范 闪 康裕良 李永雄 袁 帅 范振龙 邢 冯 陈江波 王 磊 谢露露 王 超 高昭瑜 张 灿 周谭強 王立泉 王水木 朱 锋 杨 文 黄宝军 谢凯楠 张 奔 徐章辉 丰 田 李尚儒 刘小东 吴思凡 尚雨岸 唐弋迅 张鸣镝 江雅雯 张岸天 许竹影 雷 聪 梁学敏 王尧尧 邓红梅 杨 娟 崔丽媛 闫婧超 高任飞 郑凯月 欧阳薇薇

H、附加分部分参考名单

H.1 全国数模竞赛

刘 诗 魏婷婷 秦荣君 江瑞奇 宋 娜 杨乃君 肖 皪 贾 喆 卓 斌 任顺杰 魏 强 向雪霜 朱 宁 张 妍 王 颖 席 栋 杨 立 袁寅辉 叶 辉 叶 景

H.2 社会实践团队

赴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山岔小学爱心支教暑期社会实践团

李 珍 张艳琼 王立泉 苗 克 刘晓东 魏 鑫 陶 源 赴湖北省荆州沙市区岑河镇暑期社会实践团

樊鲁斌 智 慧 邓 锦 丰 田 周 宬 唐弋迅 陈琼璘 秦 婷 陈君毅 李尚儒 赴湖北仙桃暑期社会实践

郑 宇 李淑娴 杨乐之 申开济 娄闻达 刁辰喆 洪健峰 黄 甜 彭 聪 赴广水社会实践团队

王 穹 郭 达 褚召辉

黄永辉 高翊翔 崔 浩 顾冰竞 冯 薇 周 昉 雷锦江 吴姗姗 钟 频 刘如浩 夏星露 湖南茶陵留守子女调查

杨 舜 唐照阳 张曰灿 张 帅 黄 玮 郭圆圆 胡逸婧 金 佩 走进西安——历史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

数学学院简介 篇2

关键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讨论班”,“应用型人才”,“可行性”

“讨论班”常用于对研究生的教学中, 以学生讲解为主, 导师及同门提问题为辅, 重在讨论。思想的“碰撞”有利于产生原始的想法, 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探索问题的本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国内外的一些研究型大学普遍在本科阶段开设了讨论班课程, 比如, 美国的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我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然而, 对于处在转型期的高师院校, 本科阶段推行“讨论班”是否可行? 以楚雄师范学院为例, 分析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行“讨论班”的可行性。

一、“讨论班”推行的可行之处

1. 大一新生学习的良好过渡

大一新生从高中到大学的课程学习, 需要一个过渡衔接的过程, 如果衔接得好, 则大学的学习就会有一个好的起点, 后面的学习过程也会相对顺利。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学生刚开始并不适应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一方面, 学生对课堂上从教师那里获得的专业知识, 总会有不清楚、难理解的内容, 但又害怕提问, 久而久之, 学习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 教师需按制定的教学进度来进行授课, 不会在一个内容上面停留太多时间, 对于授课内容不太懂的学生, 就只有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 在期末考试中, 新生专业课的及格率普遍偏低。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学习过渡, 能使新生顺利地接受大一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程, 那么问题就解决了, 而开设“讨论班”正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在“讨论班”中, 学习氛围轻松, 角色要求大家既是老师也是学生, 鼓励大家多提问题, 多问为什么, 举一反三, 学生自己讲授这些专业基础课程, 导师再进行点拨, 大家就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扩充了知识面, 不会出现某地方不懂就马虎过掉的情形, 实现了教学相长。随着时间的延长, 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会越来越牢固。

2. 提高学生文字口语表达技能和教师技能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师技能“4 含2”培养模式提到教师技能培训应包括“文字口语表达技能”和“课堂教学技能”。

“文字口语表达技能”达标应包含“漂亮的一手书写”和“流利的一口表达”。针对这一要求, 学院采取一些措施, 比如让学生购买小黑板, 坚持写粉笔字, 聘请中文系的教师来担任口语教师等等。虽有效果, 但不明显, 表现在教师指导学生讲课期间, 还是有多数同学板书写不好, 上讲台紧张, 表达不清楚。原因是: 学生买小黑板写粉笔字是在不太情愿的情况下完成的, 并且多数人不当回事; 上口语课, 一个学期每位同学最多能到讲台上讲一次, 训练机会少, 达不到口语流利的效果。

学院规定的课堂教学技能达标应包括“完美的一个课件, 生动的一次授课”。具体措施为, 在大二学年开设的《数学教育概论》课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评课、说课; 在大三学年对学生进行分组, 每位教师指导6 名学生, 让他们课外自练、小组试教, 讲课内容为初中数学一次, 高中数学一次。这种措施虽然可行, 但效果仍然不是很好。具体原因是, 在评课、说课阶段, 每个班的学生人数在50 人, 一位教师组织这么多人评课、说课, 具体分到每个学生的时间是少之又少, 效果不理想是易见的; 在分组试讲阶段, 指导教师指导的人数虽然少了, 但次数不够, 对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帮助甚少。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推行“讨论班”是一个良好的举措, 因为提供给每个学生的时间更充足。提高文字口语表达技能、教学技能首先是重复的过程, 然后是一个提炼的过程。从新生一进校就进入讨论班, 学习学长学姐的板书、口语表达以及讲课技巧, 让他们逐渐不惧怕讲台, 第二学期有他们自己的教学任务, 后面就是重复教学过程, 在讲台上, 学生愿意写, 也愿意说, 时间一长, 板书工整、表达清晰、思维变得严谨, 视野变得开阔, 并且还有了自己的教学方法, 效果明显。

3. 利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每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前夕, 各高校都要组织学生报名、培训、组队, 但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一方面, 大多数参赛队的3 名同学都是临时凑起来的, 大家对彼此的性格、学习方式、学习态度都不是很了解, 所以比赛期间因为对问题的看法或选题不同而发生一些矛盾是在所难免的; 另一方面, 指导教师面对的也是一些生疏的面孔,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控能力等都一无所知, 偶有出现在比赛期间, 教师把思路讲给学生, 并安排某个学生按这个思路去计算, 但学生就是不会做。这些都是彼此不了解才会出现的状况。但是, 如果从同一个“讨论班”选拔参赛队员, 那么学生对彼此间的脾气、性情就比较了解, 建模培训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利于在教育实习、顶岗实习阶段对学生的指导

学院安排教师技能培训的指导教师与教育实习、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通常不是同一个人, 这需要学生去适应不同指导教师的指导方式, 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徘徊于不同指导教师提出的教学方法之间, 实习效果可能会不尽如人意。从“讨论班”出来的学生, 通过长时间的学习过程, 有了自己的学习特点, 不会左右于其他人的教学方法, 只会扬长避短, 实习效果明显。

5. 利于学生考研

学校考核每个学院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考取研究生的人数, 为此, 学院每年都安排教师给学生辅导, 但考上研究生的人数仅维持在10 个左右, 学院的考核结果都限于二等奖和三等奖之间, 难有突破。其实, 大多数没考上研究生的学生还是专业课不给力, 根本原因是知识没有吃透。而“讨论班”里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 因此, 讨论班的学习可以为考研奠定良好的基础。

6. 利于学生高质量毕业论文的写作

“4 含2”培养模式中提到在教学研究技能环节中应包含“出色的一篇论文”。如何写出一篇出色的论文? 把别人的思想、方法、结果综述一下是出色的论文吗? 显然不是。短短一个学期指导出来的论文很难达到“出色”两个字。出色的论文要有自己的一些“original idea”在里面, 如何才能产生原始的想法呢? 这需要思想的碰撞———“讨论班”上的讨论。在讨论班上讲解别人的文献, 通过导师的指导, 大家的提问、讨论, 就会清楚别人在论文中给出了一些什么结果, 采用的方法是什么, 在一些难点上如何处理等。读透了参考文献后, 就知道自己应该从哪方面去做、如何做才有价值。毕业论文写出来后并没有结束, 还要在“讨论班”上进行讲授, 让大家找错误、提问题, 达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并且通过耳濡目染, 可以使学弟学妹清楚毕业论文的框架是什么, 等到他们毕业写论文时就会少走一些弯路。

7. 利于毕业生工作情况的跟踪及反馈

就业率是影响每个学校招生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联系已经毕业的学生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 通常大多数学校都是把联系毕业生的任务交给班主任来做, 因为学校认为班主任和本班的学生最亲近, 这项工作做起来相对容易。可是, 事实并非如此。比如, 一个班50 人, 班主任要做到和每个同学都很亲近, 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总有一些学生对班主任是有不好印象的, 班主任联系这些学生也会吃闭门羹, 原因就是师生之间建立的信任不够。为此, 学院尝试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联系毕业生就业情况, 效果良好。毕业论文指导的时间是一个学期, 足以建立起师生间的良好信任关系, 那么几年“讨论班”下来, 师生也就成为了朋友, 所指导的学生毕业情况的统计也就可以轻松做到了。

8. 有利于导师项目的结题

“讨论班”在讲解学术文献的阶段, 会遇到多个好的问题, 以此鼓励大二、大三的学生去进行论文写作, 论文可以与导师联名发表, 这有助于导师的教改项目或者是校级、厅级乃至省级科研项目的结题。同时学生提高了的科研能力, 学会了学术论文写作, 就此也有了毕业论文的题目, 这对导师和学生来说是双赢的结果。

9. 有助于提高导师的科研能力和指导能力

“讨论班”的讨论, 其实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 在讨论班中秉承的是“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师生之间互相学习对方的长处。另外, 导师要指导学生, 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指导能力一定要强, 也就是所谓的“给别人一杯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 如果觉得自身水平还不够, 会迫使自己努力提高这两方面的能力。

二、“讨论班”推行的困难及不足之处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个人规划来制定“讨论班”的学习内容。尽管如此, “讨论班”的实行还有很多困难及不足之处。

1. 教学时间难以统一

“讨论班”里的学生来自各个年级, 人数多, 时间难以统一; 即使把晚上也定为教学时间, 导师与学生的时间仍难统一, 因此, 会牺牲导师和学生周末的时间来开“讨论班”。

2. 学生的专业学习受导师的研究兴趣和方向的影响, 不能得到平衡发展

在“讨论班”讲授的课程除了数学类的专业基础课外, 选修课都是符合导师研究兴趣的一些课程, 讲解的学术文章也都是导师研究方向的文献, 因此, 学生专业学习不能平衡发展。以导师的研究方向设计的“讨论班”课程如下表。

3. 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可能会有所减退

注: 重在学生讲解为主, 其他学生和导师提问为辅的方式进行, 课堂氛围应轻松和谐

“讨论班”与正常教学班的教学时间不同, 一次“讨论班”可能就是三四个小时, 中间也许只休息一次。长时间的听课, 会使一些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大打折扣。但如果“讨论班”里有同学在学院组织的讲课比赛中获奖, 或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 或者是有学术论文被接受发表, 或者是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秀等等, 这都能燃起学生的热情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 “闲暇出智慧”。正是在这种轻松的环境和氛围下, 人们可以更好地思考, 自由地发挥才智[1]。这让人联想到这样一则轶事, 出自剑桥大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多达60 余人, 有人说这来源于剑桥大学所特有的下午茶制度。剑桥大学每日下午有两个小时的时间, 有组织、有计划地常年安排不同学科的权威级教授相聚于学校小型的、随意的研讨会, 或在校区内的咖啡屋和茶园共进午茶。学校为他们营造了良好的、亲切的、自由沟通的交流环境。在这里每一名教授都可以随意阐述自己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 也正是在这种自由的交流与碰撞中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构想, 教授通过吸纳其他领域的研究方法, 通过互相学习及知识的组合, 产生出大量的、边缘的学术思想、学术理论[2], 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科学巨人。

综上, 在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推行“讨论班”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有帮助的, 但考虑到没有相关经费的支持, 学院可以试行, 鼓励年轻教师开设“讨论班”, 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术氛围, 这样在学院全面推行就指日可待了。

参考文献

[1]张东杰.不一样的课堂——走近数学系讨论班[EB/OL].http://news.hit.edu.cn/articles/2014/09-22/09161035.htm.

论高职学院数学的分层教学 篇3

关键词: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一、前言

目前我国科技突飞猛进,对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随之发生变化的就是我国高校招生数量正在呈上升趋势,这一现象说明我国教育逐步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生源质量的下滑是这一转变的必然产物。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实用型人才,这就需要教师要不断的深化教学改革,因材施教,既要提高教育质量,又要适应社会需求。

二、分层教学应用于数学学科的必要性

高等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推理,学生学起来普遍的感觉枯燥乏味,导致了学习主动性差,因此教师组织教学的难度增大,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也使得教师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很难把握,学生更是难以接受。但是高等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它对于学生的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学生毕业后的继续教育都具有及其重要的影响,这些原因使高职学院的数学教学课堂备受关注。为了改变学生整体的根本状况,一些高职院校在沿用传统的教学形式的基础上,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了课程的立体感和知识的覆盖面,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现象。为了确保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我们采取了一些相应的对策,采用了新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都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分层教学就是在面对全体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变换不同的授课方式,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整体素质为目的,促进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好的发展状态。

三、高职院校分层教学的实施办法

1.分组分层教学

以某高职院校的一年级新生为例,在保留原有自然班的前提下,统一高等数学授课时间,根据以下三个因素分层:首先尊重学生个体,针对学生的爱好与兴趣及其以后的发展意愿,其次高考成绩以及分层考试成绩都可以作为划分依据;最后需要面对的是学生的需求层次,专业方向作为主要考虑的问题,根据不同学生需要的角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将学生分成A、B、C层: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学习动机明确,工科学生和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列入A层学习班级;财经及管理类的学生,学习基础一般、但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目的明确的组成B层学习班级;文科生以及数学基础较差、对学习没有兴趣,不爱学习的学生组成C层教学班级。

2.制定分层教学大纲

教师备课要首先确定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进度,备学生时要因地制宜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不同的教学大纲。A层目标:以高等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主要依据,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加强化的训练方式,为以后学生步入社会工作或升学进一步深造打下一个夯实的基础,在学习《高等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这套教材基础上,适当扩大学生的学习量,满足这一部分学生学习的需要。

针对A层学生采取的教学方法是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让学生能站在更高层次上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数学素养也是教学时需要培养的重点之一,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平台,要学生多多参加各个大专院校举办的各类数学比赛、数学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磨练自己。

B层目标: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应知应会的问题要求让学生掌握,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上教师想方设法的进行新的突破,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数学》教材可以作为使用教材。针对于这一层面的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教师要作为重点来进行指导,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视角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中逐步养成良好的數学素养,为以后应用于实践中奠定基础。

C层目标:这个目标起点比较低,基本上达到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学生“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这就要求教材难度要降低,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议采用《经济应用数学》(苏州大学出版社)教材和《高等数学》大纲内容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有教材可依据和遵循,有内容可以听懂,并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巧。C层学生在教学时应着重对学生传播高等数学文化思想,可采用不同的授课形式,使这些学生能初步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相关的高等数学知识。平时作业评分法、练习测验法和表现评价法可以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

A、B、C三个层次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调节,例如在学期结束,C层学生的学习进步了,那么相应的他的需求量就增大了,就可以让其升入高一层的班级学习。如果高层的学生,没有达到实际教学目标,就要进入低一层学习。而有困难的学生我们就要扶他一把,分别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攻克难关,适时开设《高等数学》提高班和兴趣班等,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产生继续学习高等数学的想法。

四、结束语

总之,分层教学作为高职学院中高等数学的学习方式是可行的,教材分层、内容分层、班级分层和富有激情的启发式教学的课堂讲授方式不仅仅使课堂气氛活跃,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活跃的思维,数学概念和定理随着教学活动植入学生的脑海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提高,相应的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改变,学生能创造性的利用知识并学以致用。分层教学的实施,对于学生的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宽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使学生乐学、爱学,使成绩优秀的孩子有了更好的发展,一些稍差一些的学生在分层教学中学习轻松,学习压力大大减少。这样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了锻炼,使学生向健康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春杰.高职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探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02

[2]陈文革.试论高职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09

高等数学简介 篇4

高等数学教研组的几位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于97年组织编写了一套《高等数学》教材,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此教材是根据我校工科各专业特点而编写,至2003年末已连续使用5届,学生们及后续专业课教师普遍反映很好,2004年我们采用了面向21世纪国家级重点教材—同济大学主编的《高等数学》(第五版)。此外,我校图书馆及应用数学系资料室又购进大批面向21世纪的国优、省优的相关教学参考书。

(三)师资队伍及学术水平

《高等数学》课程由应用数学系教师担任,师资力量雄厚,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助教4人,年龄均在50岁以下,平均年龄为37岁,职称结构合理,年龄结构优化,充满生机和活力。部分教师已有20多年的教龄,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带动和培养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18人中有4人正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人即将毕业,3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佐证材料参看附表一、二、三和五)。

中、青年教师承担了多项科研和教改课题,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开发能力,近4年来,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统编教材4部,完成和正在承担的科研和课程建设项目19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3项,市校级10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3项(佐证材料参看附表六和附表七)。高职授课率为100%(参看附表四)

(四)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

学校近几年陆续建设了大量的多媒体教室,为一些课程进行现代化教学提供了方便条件,近几年,高等数学课的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先后购买引进、联合开发、自主开发了本课程的三套教学课件。近四年里,应用数学系资料室购置国内外数学图书500余册,每年订阅相关杂志30余种。

(五)教学内容、方法与基本要求

理工类《高等数学》课程内容做统一要求,其中包括:(1)极限与连续;(2)一元函数微分学;(3)一元函数积分学;(4)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基础;(5)多元函数微分学;(6)多元函数积分学;(7)级数;(8)微分方程。(佐证材料参看附表十六到附表二十三)。

课程的基本要求:提炼经典数学内容、加强近代数学知识及前沿的内容。三百多年来,高等数学理论的发展推动和促进了许多工程技术学科的形成,在高等数学有限的学时内为了打开接触现代高科技领域的窗口,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性。

教学方法的改革,本课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如下“三结合”的特色:(1)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将当代最新的科研成果渗透到课堂中,才能为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近几年来,我们发表科研及教学法研究论文 篇,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 3 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5 项。(2)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改革相结合。几年来,自主开发、联合开发、购买引进高等数学CAI课件3套,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同时,鼓励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辅助教学,并准备开设网上答疑系统。在教学内容上,将数学建模的思想渗透到理论教学中,结合教学进度,将数学软件Maple、Matlab介绍展示给学生,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技能。(3)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与教学改革相结合。通过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使得广大教师摆脱了传统教学体系的束缚,广泛借鉴了兄弟院校的教学改革经验,将数学建模竞赛中思想、方法渗透到日常的理论教学之中,并通过课件的反复修改提炼,使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六)现代化教学

先后购买引进、联合开发、自主开发了本课程的三套CAI课件,连续四年来(02——06年)广泛开展了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将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Maple 与Matlab等当代数学软件的基本功能,渗透穿插于理论教学的全过程,突出应用技能的培养。(佐证材料参看附表二十五)。

(七)建立和使用试题库

96年引进西安交通大学的《高等数学》试题库,04年又购买了其升级版,使用近8年,01年引进高教出版社出版的《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近代数学学》试题库,近六年的《高等数学》考试完全由试题库组题。(佐证材料参看附表二十四)

(八)考核方式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经验,制定了严格、细致的命题实施细则和评卷实施细则,在日常教学与考核方式上实行“五统一”,即: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学日历、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学生评教系统。(佐证材料参看附表十六到附表二十三以及附表三

十二、附表三十三和附表三十四)。

(九)课程建设

近五年来,高等数学课程申报了多项省级及校级课程立项并获得批准,资助金额十余万。提供了参加学术会议、购买图书资料、教材的建设、多媒体课件的开发等经费。通过近几年的建设,今年准备申报校及省级精品课。(佐证材料参看附表十)。

(十)青年教师培养

近五年来,我们引进中青年教师6人,其中原来是高校教师的1人,科研单位的1人,博士毕业生1人,硕士毕业生3人(现1人已获得博士学位,1人在读博士),本科毕业生2人(1人已获得硕士学位,1人在读硕士)。一直以来,我们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尤为重要,青年教师入校时,校内组织岗前培训,分配到各院系后,院系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每一位青年教师都有专门的老教师进行指导培养。院里多次组织青年教师的教学比赛,选拔出几名优秀的教师参加校级的教学比赛,其中我系青年教师赵冰、李静、张彦分获得燕山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二等奖。组织青年教师聆听优秀教师讲课,听名师讲座和知识创新讲座。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深造,近四年有4名教师考取博士生和2名教师考取硕士生,其中1名博士和1名硕士已毕业。(佐证材料参看附表十三和附表十四)。

(十一)教学组织管理与教学研究改革

严格执行学校的教学规章制度,教学日历科学严谨,课前准备充分,有完整的教案及讲义,课堂教学严肃认真,内容传授条理清楚,语言表达准确,课后辅导答疑细致、耐心,学生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坚持听课制度,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互相交流,实行年轻教师的导师负责制(佐证材料参看附表十一)。

数学学院简介 篇5

——暑期“夏*乡*情三下乡”活动个人总结

七月,收获的季节,也是我成长的季节。这个暑假注定是充实又丰富多彩的,同时也给我的人生留下了一片灿烂的回忆。这次三下乡活动在时光 的穿梭中已过,但给我的是锻炼的过程,我们每个人从中学到了很多,也感受到了很多。

此次三下乡活动主要分为五大块:健康知识宣讲、爱心义务支教、关注留守儿童及相关内容调研、爱心捐赠、娱乐活动。其中我主要负责调研这块,了解留守儿童的动向及其成长的健康。

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亟待需解决的问题。来到合口镇,第一天,我们从熟悉当地民情、民风及侧面了解到当地留守儿童的相关情况及问题,第二天下午带着小组成员规划好调查对象、调查路径,味我们后续的工作作铺垫。首先,我们调查从四个方面入手,对当地的村干、村民、老师、儿童进行调查;其次,由本地同学赵娟加入调研组,作为引导。在她的引导下,我们第一个去拜访的是她的姨妈,是一位较优秀的小学教师。从罗老师那里我们了解到她们班上留守儿童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罗老师也提出来许多自己宝贵的看法和意见,是我们受益匪浅。随后我依次拜访了几位老师,总体反映出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关爱,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父母能够留在自己的身边,给予关爱。从给位老师 的调查中,一个班级将近有一半的留守

儿童,基本上是由长辈在(爷爷奶奶)看管。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一定的隔代教育,是孩子不能更好的接受教育;在生活方面,长辈们倒是非常的照顾孩子,但又出现种过度宠爱、溺爱孩子的趋势。第三天趁早咱们来到白鹤社区,找到当地村委书记杜书记,从他那里了解到该村留守儿童问题及相关问题,并且杜书记说:“本村为关注留守儿童,了解留守儿童的动向,建立了一个“工委协会”,主要又当地一些退休干部、老师、老军人组成。同时也了解到当地人口共2598人,农村有1019人,其中劳动人有500人,总共有580多户,对其中留守儿童家庭给以一定的帮扶政策、关注、关爱。后来我们来到工委协会会长陈克明老师家中,他义务承担起留守儿童问题这个重担,并采取了一定措施来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情感等问题,采访过程中,陈老师指出:“留守儿童最需要的是关爱和心理沟通,最关注的是什么时候能和父母团聚”。后面有对父母外出提出来一些看法:“孩子父母外出务工也是有点得不偿失的,因为可能会误了下一代,但父母外出务工又是无可奈何的,希望政府能引进、增加当地就业机会和孩子在外地上学的问题等”。然而,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在一定唱歌不辅导员上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希望能够更多像陈老师他们那样从事公益活动的人参与进来。在访问村民的过程中,我们着实的观察到之前所凸显出来的问题。当地村民留守儿童的家庭,孩子基本上是由长辈看管,并且长辈对他们看管孩子提出了许多看法,使我们了解到带一个孩子,带好一个孩子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一件事。虽长辈们带自己的孙子没什么怨言,但也考虑到自己文化程度上的限制,不能很好的教好孩子,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教育起点,感到有点过意不去。

三下乡虽然结束了,但它对我们每个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吗,我将会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刻苦、努力,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与实践能力,味自己的人生谱写灿烂的篇章。

总结人:

湖北高中数学课改简介 篇6

第I卷为12个选择题,全部为必考内容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部分题由4个填空题和5个解答题组成;选考部分由选修系列4的《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各命制一个解答题,考生从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湖北新课改方案: 高中“大变脸”实行学分制

武汉晚报7月3日报道 昨日,我省公布了高中新课改方案:高中实行学分制,只有修完所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并且高考不再“一考定终身”,高校录取人才,除了看高考成绩外,还要看学业水平考试及综合素质评价.据介绍,我省高中课改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管理三部分。课程内容涉及8大领域:语言与文字、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如科学领域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等科目。课程内容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每学完一门科目,学生都可获得一定学分,高中生在3年内修完144个学分方可毕业。对应于课程改革,我省高考方案也将进行改革。省教育厅称,我省将逐步探索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与学校测试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选拔办法,“一考定终身”将成为历史。

昨日,我省公布《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从今秋起,全省所有高一学生将使用新教材。那么,新课改都有哪些变化,今后的高中生将会学习哪些内容,三年后的新高考又会是什么样子?昨日,记者约请华中科大附属中学副校长彭树德进行了解读。

高中课改,都有哪些新变化?昨日,华中科大附属中学副校长彭树德指出,高中课改,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变化。

一、从课改实施方案上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变化。

1、课程结构发生了变化。

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分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课程设置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设置若干课程价值相近的科目。其中语言与文学包括

语文、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人文与社会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包括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包括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三部分。每个科目的课程内容由若干模块组成。

2、课程内容发生了变化。

普通高中课程内容由必修、选修两部分构成,选修部分又分为选修Ⅰ和选修Ⅱ。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四个学习领域的科目选修Ⅰ分为选修ⅠA、选修ⅠB、选修ⅠC。列入选修ⅠA的模块是全省指定的修习内容;列入选修ⅠB的模块是全省指定的选修内容,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模块修习;列入选修ⅠC的模块是学校视条件开设的选修内容,学生可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自主选修。选修Ⅱ课程由学校根据本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

3、课程管理发生了变化

课程管理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在三年内获得116个必修学分,22个选修Ⅰ学分和6个选修Ⅱ学分,才能毕业,一般来讲,一个学分为18个课时。

二、从新课标教材与大纲教材比较来说,有三个变化

1、分必修和选修

从课程内容上比较,新课标教材更能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和选择性。按新的课程标准,我国开发了多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课教材,课程教材删减了许多复杂的,意义不大的知识,突出了提高未来发展素质,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知识,使必修内容的教材更具有基础性;.同时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设置了许多选修课程,让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模块或专题进行学习,以满足不同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2、更注重引导学生思考

从教材的编写理念比较,课标教材更能体现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课标教材中,编者更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注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种过程是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学生对教材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的一种认知过程。

3、更体现课堂“学本位”思想

建设独立学院高效数学课堂初探 篇7

关于高效课堂的思考

什么样的课堂算高效的课堂, 高效课堂的目标是什么?在中学教学中强调最大程度的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与作用, 在规定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完成教学任务, 当然也有不同观点, 比如“渔胜于鱼”, 教会学生知识远没有教会学生会学知识重要, 也有观点认为应该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高效的课堂应该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敏锐性, 分析问题的条理性, 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既是大学教育目标的要求, 更是知识爆炸, 选择多元化的时代要求。

独立学院数学课堂的特点

首先, 数学课, 包括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工程数学等, 作为基础课是理工科, 经管类的必修课, 也就是对于立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独立学院数学课是整个基础教学的重中之重。其次, 独立学院的学生一般入学成绩不是很高, 数学基础相对也比较差, 这样数学课程开展过程中自然会遇到一些困难, 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对数学有畏惧感, 自学能力差等。另外独立学院历史都比较短, 在教学规范, 学生管理上还经验不足, 这也导致数学课堂效率不高的情况。

建设高效数学课堂的几点建议

1. 要从课堂内容上下功夫, 课堂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根本

(1) 强调内容的完整性。大学所教授的学科都是立足一门完整的科学, 而不是支离破碎的方法或知识, 这种完整性必须在课堂内容上体现出来, 因为这才是这门课程的精髓。拿概率论来说, 如果仅仅讲授知识, 随机事件和随机变量两部分内容就显得不连贯, 甚至有脱节, 重复的感觉。但如果结合概率论的学科目的, 研究随机现象的数量规律, 即用数学工具来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 那么随机变量就是用函数来刻画随机现象, 也就是把随机事件进一步量化。这样就可以把两部分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让学生也从中体会学科的发展历程, 科学研究的思路。

(2) 作为基础课, 课堂内容上还要强调它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尤其和学生的专业课程联系起来, 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 提高课堂的效率。应用是一个学科发展的动力, 同时和理论相比它也能引起同学更大的兴趣。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增强了学科的生命力, 知识和方法的融会贯通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也非常有好处。

2. 要建设一个高效的大学课堂好的教学方法也至关重要。

大学课堂和中学课堂相比有几个弱势, 一是学生较多, 特别是扩招以后, 尤其数学这种基础课的课堂。这样教师对学生的熟悉和把握都有一定的困难;二是课堂内容压力大, 时间紧, 想达到中学那样达到知识得细化不太可能。但另外大学课堂也有着中学没有的优势, 大学生的自律性好, 自主学习能力也比较强, 针对这样的特点可以选择适合大学课堂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效率。

(1) 详略得当。作为基础课大学数学主要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 逻辑的严谨, 教给学生数学方法。围绕这个目的, 对内容进行适当的详略安排, 抓住重点难点, 其他可适当安排学生自学, 这既能提高课堂的利用率, 也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增加他们的成就感, 自信心。

(2) 因材施教。由于不同专业学生数学基础不同, 思维方式不同, 在授课中也要有所偏重。一般理工科学生抽象思维较好, 可以多一些演绎推理;经管类学生则形象思维强一些, 那么不妨多举实例, 多联系实际生活。

(3) 讲练结合。对于非数学专业学生来说, 数学课主要还是掌握方法, 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基础不是很好, 提倡课堂上加一些练习, 重点题要教会学生做。

(4) 引导思考。要提高学生的能力, 务必要引导学生思考, 真正有效的学习是要靠学生自己动脑思考, 动手解决问题才能完成的。学科发展都是伴随着问题的提出的, 进而解决问题, 最后才是知识的整理, 知识体系的形成。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把这个过程展现给学生, 带动学生去考虑学科历史上所遇到的问题。另外, 课堂上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不管是理论、方法还是例题, 都不要简单地直接把结果展现给学生, 讲完一个知识点之后也要留出学生反思疑问的时间。

3. 一个高效的课堂离不开好的课堂秩序, 课堂的组织也有一定的学问。

大学的课堂不能像小学、中学那样整齐划一, 尤其独立学院生源比较混乱, 免不了混杂一些不爱学习或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 这样课堂纪律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通过课堂内容和好的教学方法会吸引一些学生的注意力, 但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加强和学生的交流, 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另外也可以用恰当的考评办法来制止学生破坏课堂秩序。

4. 成绩考核是课程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同样会影响到课堂效率。

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考核方法会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建议建立以鼓励为主的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尽量实行加分制, 期末试卷把握好难易程度, 弱化考试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不要让学生养成为考试而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张庆林, 杨东.高效率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2]何齐宗, 胡青, 胡平凡.高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3]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独立学院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现状 篇8

关键词:独立学院;数学学习;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1-0071-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改善独立学院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研究”(编号:XJKT2012A004)的科研成果。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招生录取分数线属于本科三批,专业设置以财经类文科专业为主,理科学习基础薄弱。长期以来,独立学院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高等数学学习举步维艰,因而教师刻苦钻研,或精简内容,或降低深度及难度,均收效甚微。为改善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从而进行有效地引导和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一次针对独立学院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现状的测验由此展开。

一、大学生数学课程的学习适应性测验

学习适应性是指能克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一种倾向,也可以说是一种学习适应能力,包括很多因素。目前,国内通用的《学习适应性测验》由日本教育研究所学习适应性测验研究部编制,其中国版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教授于1991年修订而成,属标准常模测验。

1.测验方法。在《学习适应性测验》的基础上,根据高等数学课程特点,结合被测验者在校大学一年级学生身份的实际情况,编制了《大学生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适应性测验》,内容涉及数学基础、学习热情、学习计划、听课和笔记方法、理解能力、思维习惯、应试技术、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心身健康共10个方面。每方面各10个,共100个题目,每题共4个选项,均为单项选择题。原始分计算方法为每题选A计10分,选B计7分,选C计3分,选D计0分(计分方法不告知学生),学生只要选出一个与自己日常行为最相吻合的即可,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把答案选项涂黑。测验后,通过光标阅读器和计算机处理后得到测验分数,总分=∑单项分/10。由于条件限制,在此选择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2012级所有修读数学课程的学生作为测验对象。

2.测验结果。独立学院中的数学课程有《经济数学》和《高等数学》两门,分别为经管类专业(包括国际贸易、物流管理、网络营销、国际会计等)和计算机类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的基础必修课,因而测验结果也相应地进行了分类。为求直观,测验结果都整理成表格,表中数据均采用四舍五入保留到整数部分。本次测验在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校内发放问卷1230份,收回有效问卷1102份。首先,按数学课程学习适应性的10个方面统计了每位学生(共1102人)的单项得分及总分,见表1。

然后,分别统计两门课程学习适应性的整体情况,见表2和表3。

最后,按照总分(标准分)的高低分为5个等级,即65分及以上为1级(优等)、55分到64分为2级(中上)、45分到54分为3级(中等)、35分到44分为4级(中下)、34分及以下为5级(差等)。统计数学学习适应性的等级分布人数,见表4。

以上结果比较清晰地呈现了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的一般情况。

二、独立学院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现状

数学作为计算机类及经管类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关系着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决定着学生今后在专业方向上的发展,通过这次测验以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为代表,对独立学院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状况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了解。

从总体上来说,独立学院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现状可概括为两点:①总体水平不高。从测验结果来看,经管类专业学生总分平均分为51分,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总分平均分为53分,均处于第3(中等)等级,不同学科专业差别不大。这说明独立学院学生的数学学习适应性总体水平不高;②学生之间差距较大。总分最高分与最低分差距为46分(经管类)和54分(计算机类),总分标准差相对均值来说偏大(基本等于均值的1/5),这说明学生之间差距较大,不良的情况还比较普遍。

从数学课程学习适应性测验的10项内容具体来说,“心身健康”这一项平均分达到了第1等级,因而在考虑导致独立学院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不良的原因时,心身健康因素将可暂不考虑。经管类专业学生中,平均分能勉强进入第2等级的只有“家庭环境”这一项,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情况稍稍好一些,平均分达到第2等级的有“理解能力”、“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三项,但分值仅仅是刚达到该等级的下限值;另外,对于经管类学生,平均分值最低的一项是“学习热情”,仅有40分,属于第3等级(中下),而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平均分值最低的一项是“学习计划”,仅有42分,属于第3等级(中下)。两类专业学生中,差别最大的是“学习热情”这一项,平均分相差13分之多。

三、实证分析

用同样的测试问卷,在广州大学华软学院2012级计算机类专业修学高等数学的 2个教学班共132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统计见表5。

直观来看,与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计算机类学生测验结果差别不大,数学学习适应性水平相当,为客观起见,下面用参数假设检验的方法,对两个学校计算机类学生测验结果作有无显著差异分析,为满足假设检验的条件,需假定两校的测验结果(包括10个项目的结果和总分)都符合正态分布,且总体方差相等,并取检验水平?琢=0.05。选取T′检验,对平均值相等做假设检验,统计量T′=~t(n1+n2-2)。其中,与是两个样本均值,S1与S2是两个样本标准差, n1与n2是两个样本容量。检验水平?琢=0.05,自由度n1+n2-2=260+132-2=390,双侧分位数?姿=1.960,于是拒绝域|T′|≥1.960。统计量T′计算结果见表6。

从上表来看,除“学习计划”这一项 值稍进入拒绝域之外,其余各项及平均分的 值均没有落入拒绝域,这表明测验结果基本上无显著性差异,也即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的测试结果及由此对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现状的概括在独立学院中具有普遍性,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独立学院的一般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步成.学习适应性测验量表(AAT)[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fmGawyIEwNtR-gmYKfGQ13xkxWMWFmuyToM3rHUbuVKslaBDbsTxrbmi3xb3Sa_aS6jaDyTV7WlCpTraBu0jXwjukqkPpsaIxzN8CndPmLe,2010-11-17.

[2]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

[3]黄龙生,等.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分析[J].黑龙江教育,2012,(02).

[4]吴也显.从维持性学习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面向新世纪教育、教学体系探微[J].教育研究,1998,(12).

[5]周誓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姜启源,等.数学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描写我懂得了中学生作文下一篇:04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