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结(共12篇)
二00四年,我乡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遵照区委、区政府和区优化办的统一安排与部署,根据我乡的实际情况,在乡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打击各类地痞地霸行为,积极调处各类矛盾,为我乡的经济发展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总结全年工作,现将我乡二00四年度优化经济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真抓实干
今年来,我乡党委、政府将优化经济环境工作作为一件头等大事来抓。
今年二月份,我乡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一次充实调整,由乡长彭希勇同志任组长,曾如林、谢小雄同志任副组长,王向东、黄卫国、曾秋成、罗建平、易培养、廖伶俐、胡新军等同志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由曾如林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检查督促工作,加强对由20名精干青年干部组成的民兵应急分队的领导,使之担负起“护企”重任,与派出所、综治办共同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在2月28日的党政联席会议上,对我乡的优化经济环境工作作了专题的研究与安排部署,明确了我乡今年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重点是维护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和搞好企农矛盾的调处,保证优化工作经费,制止“四乱”的发生,消除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障碍和不利因素,大力发展全乡经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巩固、提高集体经济,壮大我乡的经济实力。
二、认真搞好宣传发动,增强群众意识
为真正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今年我乡在宣传上加大了力度,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宣传。今年三月份来,我乡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及区优化办的统一部署,认真搞好优化经济的宣传发动工作,四月份出动宣传车一次,在全乡范围内巡回宣传两天,全乡书写大小标语300余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8次,乡机关干部、村定补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会议7次,对优化经济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动员,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大大增强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优化经济环境意识,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严厉打击违法人员
今年,乡优化办在扎实认真地做好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问题突出、已多次做工作不听的轻微违纪违法人员,乡优化办采取举办法制学习班的形式对有关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全年共举办法制学习班四期,参加学习人员11人,对
于严重违法人员由乡派出所出面,依法办事、严厉打击,全年拘留阻工闹事人员8人。
四、搞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专项整治行动
近几年来,我乡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性,从多方面重视和支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加大了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了工农、企农矛盾的调处力度。目前,我乡招商引资工作形势喜人,来我乡投资办企的人越来越多,但由于受利益的驱使,个别村民无理阻工、闹事等扰乱经济发展环境的事件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我乡企业的正常生产,破坏了我乡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到了非集中整治不可的地步。为严厉打击扰乱经济发展环境的违法行为,切实扭转我乡经济发展环境的不良局面,根据区委“4·2”会议精神、“4·5”会议要求,由区、乡两级在我乡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集中整治。
通过为期一个半月的集中整治,我乡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较好的改观。对无理阻工、闹事的肖秋红等四人进行了治安拘留,通过这些工作措施,狠刹了无理阻工、无理闹事的不良风气。
五、为重点项目的施工建设保驾护航
今年,我乡引进的娄底市机动车驾驶员考试培训中心,立足我省第一所市级机动车驾驶员考试培训中心,坐落在我乡三圭工业小区,其建设用地规模达79407平方米,其中培训、练习、考试场地一应俱全,还配有休闲场所、俱乐部、餐饮酒店以及相关的商品用房,功能设施相当齐全。
为支持此项目的建设,我乡专门成立了由政法书记曾如林同志担任组长,优化办、派出所等部门同志为成员的服务协调领导小组,并专门安排两名同志驻守培训中心。书记、乡长亲自出面处理原农校遗留问题十多起。乡党委、政府积极为工程建设排忧解难,主动做
好涉及征用地的60多户村民的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市委副书记胡旭曦到施工现场检查工作时,充分肯定了乡党委、政府的工作务实精神。
今年,我乡的优化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区优化
一、领导重视, 把档案工作纳入议事的日程
为了突破制约档案工作发展的瓶颈, 不断优化档案工作的外部发展环境, 应积极主动地争取领导的关心重视和相关部门的理解支持, 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营造档案工作发展的良好氛围。领导对档案工作作用的认知程度, 决定着他们对档案工作的态度,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档案工作的发展。只有领导重视, 各级党委、政府才能将档案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之中, 把档案管理纳入各单位工作计划和目标责任制考核之中, 把档案事业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之中, 实现档案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筹划、协调发展, 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特别是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要经常听取汇报, 参加有关会议, 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领导工作的职责范围, 与其他工作同部署, 同检查, 同考核, 时刻关心支持档案工作, 解决好档案工作的实际问题, 为档案工作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真正做到组织保障到位、工作到位, 保证档案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大投入, 有效改善档案的保管条件
档案事业的发展必须靠党委政府的大力投入作坚强的保障, 党委政府在档案工作上要统筹安排, 舍得投入, 在财政收入中建立预算资金, 保障档案工作日常经费支出。档案工作经费要做到年初有预算安排, 特别是对档案的保护和抢救、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所需费用予以重点保障, 并将档案保护费、重点档案抢救费、档案信息化建设资金足额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按标准按要求建立好规范的综合档案馆室, 购置必备的档案柜, 落实通风、放光、防潮、防虫、防火等配套设施, 满足档案保管要求。要建立档案经费随地方经济发展逐年递增机制, 并加强经费审计监督和绩效考核, 确保专款专用、科学使用。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 为实现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针对库房陈旧空间不足、档案应进馆而不能进馆、数字化专门设施设备还不够全面完善等现状如实党委政府进行专题汇报, 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供领导参考, 进一步夯实档案发展基础。
三、健全法规, 保证档案工作的规范发展
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运行机制是档案工作的关键, 是档案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管理的有力保障。要结合工作特点, 结合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将档案管理与目标管理责任制相结合, 即要考虑制度的系统性, 又使制度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和可操作性, 使档案工作尽快走上制度化发展轨道。要坚持依法行政, 严格按照法律制度办事, 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 切实把档案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避免工作中缺位、错位、越位等现象的发生。要强化法治保障, 把依法治档工作纳入法制政府建设规划, 不断提升档案法治化水平, 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法治意识, 为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档案部门要建立健全立卷归档、收集、接收、查阅、安全保密、鉴定销毁、统计移交、查借阅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形成多方位、多角度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机制。要按照档案法律法规要求, 坚持把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作为推进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每年都要确定一批重点单位, 有针对性地进行行政执法检查, 重点检查档案安全保管、案卷质量、归档文件材料是否齐全完整、到期档案移交以及档案登记等情况, 对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督促各单位自觉按时立卷归档, 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的规范管理。
四、做好利用, 发挥档案服务大局作用
不断加深对肩负的“为党管档、为国存史、为民服务”重要职责的认识, 转变工作作风, 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 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大局, 不断优化档案服务环境, 提高档案服务水平, 争创服务优秀窗口和先进典范。公开公布“档案服务承诺书”等档案公共服务项目, 档案干部佩证上岗, 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进一步缩短档案干部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距离。破除安于现状、消极依赖、闭门自守的思想, 树立以“利用者需求为中心”的思想, 既要面向社会、面向公众依法推进档案资源开放、开发和利用, 也要善于借助社会力量推动工作。要严格按照便民利民为民的工作要求, 以“民生民需”为重点, 积极推行“电子查档+免费查档”便民服务, 进一步提高查档效率, 提升档案服务效能。
五、重视培训, 强化档案干部队伍的建设
2011年,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区优化办的统一安排与部署,结合本镇实际,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始终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做为我镇实施“工业强镇,经济重镇、环境靓镇”的重中之重来抓,努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打击各类地痞地霸行为,积极调处各类矛盾,为全镇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将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促进队伍建设
今年,区委优化经济环境工作会议后,我镇迅速对优化经济环境工作做了专题的研究与安排部署,明确了我镇今年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重点是维护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和搞好企农矛盾的调处,保障优化工作经费,制止“四乱”的发生,消除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障碍和不利因素,大力发展全镇经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巩固、提高集体经济,壮大我镇经济实力。同时,对优化经济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一次充实调整,成立了以镇长陈爱国同志任组长,刘亚飞、罗云春同志任副组长,罗明波、刘敬忠、易春雨、邓小州、邓著沛等同志为成员的优化经济环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刘亚飞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检查督促工作。并把优化经济环境工作纳入干部年终考核指标,与评先、评优、奖金挂钩。此外,为了开展工作,还成立了由15名精干青年干部、职工组成的优化经济环境工作民兵应急分队,使之担负起“护企”重任,与派出所、综治办共同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二、大力宣传,营造全民优化环境的良好氛围
市场经济就是开放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环境经济”。哪里的经济环境好,哪里的经济就会充满活力,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我镇党委、政府深刻意识到,要创造优良发展环境,首先就必须加大优化经济环境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境优化意识。1
为此,我镇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强化意识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优化经济环境,首先必须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环境优化意识。我镇按照标本兼治的要求,把思想教育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以“创建优良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加强政策法规教育,增强干部群众和企业的法律意识,深化干部群众对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二是加强权力观教育,增强宗旨观念,强化干部群众的服务意识,在全镇干部群众中树立和叫响了“发展是道理,环境是生产力”,“政府营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效率更高、费用更低”、“环境建设、人人有责”的理念和尊重创造、尊重创业、尊重纳税人的意识。三是加强诚信教育,从思想教育着手,增强各部门的诚信意识,着力打造“诚信火车”,坚持以诚信为本,努力营造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亲商重才的社会环境。
(二)坚持跟踪服务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开展服务宣传活动。我镇干部经常深入企业,在为企业提高各种优质服务的同时,时刻不忘宣传
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使之依法依规经营,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三)坚持处理矛盾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开展现场宣传活动。在处理工农矛盾中,我镇坚持边做群众的思想工作,边宣传优化经济环境的重要性,既保证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又维护了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还强化了企业的政策法规和群众的环境优化意识。现场宣传教育为优化经济环境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三、加大打击力度,全面净化优化环境的软环境
近年来,随着国家、省、市、区的重点项目不断增多,各种工农矛盾和因历史遗留问题而产生的矛盾纠纷层出不穷,有些群众为了个人利益,甚至无视国家法律政策的尊严,暴力干扰项目施工顺利进行,严重影响了重点项目的施工进度。为了营造宽松施工环境,我镇党委、政府坚持优化环境与处理遗留问题、优化环境与打击犯罪活动相结合,有针
对性的加大打击力度。今年6月10日由于湖南有色矿区尾沙库泄露造成水污染,涉及大溪、光明、万寿桥三个村。造成污染后,当天上午三个村的村民200多人到湖南有色公司总部堵路。综治办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现场疏散人群,保证了交通畅通。然后组织三个村村干部、村民代表,湖南有色公司负责人召开协调会议。经协调处理达成一致意见,由湖南有色公司赔偿三个村水田污染费12000余元并保证在2天之内把尾沙库的排水管检修好,避免再次污染。把一件群体冲突性事件扼杀在摇篮里。在处理遗留问题方面,我们坚持以说服教育为主的方针,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听取汇报、会议协调、现场说教等方式,有的放矢地做好企业、项目和群众的思想工作,尽可能减少利益上的冲突,避免矛盾纠纷的发生。今年7月和8月107国道76个问题通过召开会议,多次协调终于得到解决,使得107国道顺利施工,没有出现一例阻工现象。
通过一系列优化经济展环境的举措,全镇党员群众思想观念明显转变,“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第一竞争点”和“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石盖塘形象”的理念正在树立;干部队伍中谋发展、抓项目、优环境的劲头在加大,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镇区形象明显改善。
石盖塘镇优化环境领导小组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2010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大会,目的是总结去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对今年的工作进行安排,努力为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宽松优良的环境。下面,根据区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讲以下几个方面。
一、2009年全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回顾
2009年,我区抓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力度大、动作多、成效显著,各级各部门支持发展、服务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效率明显提高,全区上下谋事业、干事业的进取氛围空前高涨,广大干部群众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来,营造了政通人和、奋发有为的大环境,为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我区先后获得“河南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干部作风建设成效初显。大力开展干部作风集中建设活动,出台了《二七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30条》、《关于建立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等办法,构建起了制度科学、运行有效的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着力开展“三大一促”督查活动,全年累计开展督查148次,下发督查通报63期,下发整改通知45份。经过一年的努力,全区机关干部职工工作作风得到较好转变。
(二)项目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大力开展“项目服务年”活动,不断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建立“项目服务直通车”,对重点项目实行四个班子领导联系分包责任制,全力解决影响项目落地建设的规划、土地、拆迁、手续办理等问题,全年重点项目竣工61个、在建60个,累计完成投资544.7亿元。
(三)企业经营环境全面优化。重点开展了企业周边环境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敲诈勒索、强买强卖、强装强卸等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违法行为,全年累计开展集中清理30余次,破获各类案件180多起;组织开展律师与企业“一帮一”活动,免费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全年共开展法制宣传咨询活动41次、受理企业法律援助咨询1000多人次。
(四)行政效能建设再上新台阶。围绕“材料最少、流程最简、用时最短、收费最低”的目标,对全区17个委局的97项审批服务事项进行了科学设计、流
程再造,共减少申报材料4项、简化办理流程11项、降低收费标准550元、缩短办结时限1188天,行政审批服务效率平均提速30%;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三项清理”后续监管,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6项、停止征收1项,直接减负300多万元;建成了二七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网站,编制了《二七区行政服务指南》,极大方便了办事企业和群众。
(五)三级便民服务网络逐步完善。构建了以区行政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为主体、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站为基础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实现了便民服务“绿色通道”全覆盖;目前,全区15个乡镇办全部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134个村(社区)建立了便民服务代办站。
(六)诚信经营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建立了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价格监督网络,进一步拓展了价格服务领域,我区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全国价格监管服务先进集体”。不断强化食品卫生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全年累计立案59起,取缔违法商户63 家。积极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年”活动,共查处非法医疗单位444户次。
(七)政务公开工作不断深化。制定了《二七区2009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对全区29个职能部门的263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进行了梳理,对每个审批事项的政策依据、申报材料、办理程序、办结时限、收费标准、收费依据等进行了公开。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区优化经济环境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比如经济环境与沿海城市、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区跨越式发展的形势还不相适应;一些单位对制定的优化措施落实不到位,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仍然突出。对于这些问题,大家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在下一步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0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主要任务
今年的《工作意见》已经随会下发,各单位要认真对照各自担负的工作任务,逐项抓好落实。对于今年的优化工作,我再重点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确保重大决策落实到位。一要切实开展好“工作效能提升年”行动。“工作效能提升年”行动是去年干部作风集中建设活动的延伸和深化,是今年开展好“项目落地年”和“市容环境美化年”行动的根本保障,全区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好这项活动的极端重要性,严格按照“工作效能提升年”行动方案要求,认真开展好“五大一提升”活动,在全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迅速掀起一场效能革命。要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坚决曝光一批、处理一批、解决一批影响工作效能的“庸、懒、散、慢”等突出问题,在全区上下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同时,要探索建立效能提升长效机制,从制度上巩固整改成果,实现效能建设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要切实服务好项目建设。继续大力实施“项目落地年”行动,不断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全力帮助投资企业解决规划、土地、拆迁等难点问题。要把重大项目建设环境,尤其是国家、省、市重大项目周边环境治理作为重点,下大力气解决好恶意阻工、堵门堵路、强买强卖等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要着重在项目审批审核、资金管理使用、工程质量安全、项目实施进度和配套资金落实等方面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切实为项目建设做好服务。
三要切实服务好企业发展。牢固树立“企业至上,企业家至上”的理念,急企业之所急,帮企业之所需,解企业之所难,继续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搞好服务。要对企业监测点实施重点服务,加强沟通联系,了解掌握真实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充分发挥企业监测点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中的“信息直通车”作用。要大力整治企业周边治安环境,着力加强企地、企警联防共建,严厉打击危害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盗窃、强装强卸、欺行霸市、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等违法行为。
(二)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着力优化政务环境。一是组织开展好民主评议活动。要统一对全区具有行政审批、执法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机关单位内设科室及直属机构开展民主评议活动,着力解决机关作风不实和行政效能不高等问题。二是认真做好行政处罚裁量标准的组织实施和后续监督工作。要组织开展行政处罚裁量标准、适用规则、内部制约制度的监督检查,认真研究分析存在的现实问题,坚决对违规违法行为进行查纠,并及时提出修订行政处罚裁量标准、改进行政处罚工作意见,确保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工作取得实效。
(三)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水平。一要推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全区具有行政审批职能部门的审批事项要向单位的行政服务科集中,并授权到位,实现“一个窗口对外”。选取一批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
切相关的部门,使其行政服务科整建制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一站式服务”。二要再造审批服务流程。要坚决取消一批不必要的审批项目和收费项目,进一步规范保留项目的运行管理,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结时限,提高审批效能。三要加强对行政审批工作的监督检查,着重检查审批项目是否调整落实到位,是否擅自增设审批事项、增加审批环节、延长审批时限,及时发现和查纠违规违法审批和“乱收费”等行为。四要全面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大主动公开力度,着力推进机关“阳光权力”建设。继续深化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及基层政务公开,把群众关注的住房、食品、农资、环保等民生热点问题纳入办事公开范围,并建立和完善群众评价体系,确保行政权力在“公开透明”下运行。
三、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确保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取得实效
一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各单位“一把手”要切实承担起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优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各单位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解任务、责任到人,确保优化工作有专人负责、有具体科室落实。今后所辖范围内一旦发生损害甚至破坏发展环境的案件,不仅要严肃查处当事人的责任,还要追究单位“一把手”和分管领导的责任。
二要强化协调,形成合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在座各位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区乡(镇)两级人大、政协要继续关心支持这项工作,充分发挥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作用;区政法机关要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区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舆论宣传和监督力度,营造“人人是二七形象,个个是发展环境”的浓厚氛围;各群团组织和广大群众也要积极地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努力形成齐心协力抓环境、步调一致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要转变作风,提升效能。今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主题是提升工作效能,而提升工作效能的关键是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精神状态的转变。各单位主要领导要率先垂范,带头转变作风,把作风建设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效能上、凸显在精神状态上。要坚决克服群众观念淡薄、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坚决杜绝作风飘浮、工作大而化之,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工作不深、不细、不实的现象;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立足于高标准、严要求、争一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以过硬的作风树立良好的形象。
四要强化督查,务求实效。区纪检监察机关、优化办、“三大一促”办公室、联合督查室要进一步健全督查机制,注重跟踪问效,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要拓宽监督渠道,在去年设立40个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监测点的基础上,增设20个企业监测点,聘任100名特邀效能监督员,充分发挥其优化工作渠道、信息交流机制和监督服务平台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大明察暗访力度,严肃查处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谋取非法利益和“四乱”、“四难”等行为,坚决查处在服务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推诿扯皮、吃拿卡要、效率低下等行为,坚决杜绝上班期间打游戏、上网聊天、无故脱岗等不良现象。在优化工作上,区委、区政府将硬起手腕抓典型,要通过抓典型,来教育广大干部群众,以达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目的。
同志们,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事关二七发展的大局,事关企业和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一定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上下真功、使真招、动真格,努力以良好的环境推动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3、日常监管制度获得好评,集中检查与零点行动成效显著。这次的网吧专项治理行动,市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和市文化市场稽查支队采用日常监管制度,将网吧分片到人,只监管,不执法,注重向经营户宣传法律法规和专项治理精神,注重与经营户沟通,了解他们在实际经营中碰到的困难,使经营户逐步理解和支持专项治理行动。既取得了较好的监管效果,又改善了执法队伍形象。对一些不接受监管,继续违规经营的经营户,稽查支队通过警告、罚款、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等行政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据统计,仅7月至8月份,市稽查支队共开展集中检查42次,零点行动12次,检查网吧4486家次,查处违规经营的网吧37家,取缔严重违规的网吧5家。全市共检查网吧22454家次,查处非法经营的网吧371家,取缔黑网吧36家,完成省稽查总队督办的案件2起,督办各县(市、区)查处案件12起,通过专项治理,全市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和超时营业现象已基本得到控制,文化市场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同时引入高科技技术手段加强对网吧的监控也进入了实质阶段,我市网吧监管平台建设已于11月6日全部安装安毕,全市共安装网络监控平台424家,电脑终端数共计18551台。
4、积极指导各县(市、区)开展工作,做好信息沟通工作。作为市一级的文化部门,除了做好市城区的网吧治理工作外,还要指导和监督各县(市、区)文化部门开展工作。7月6日,市文化局召开各县(市、区)文化局长会议,部署专项治理工作,8月3日,召开全市文化稽查部门负责人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大力度,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求治理期间每星期将最新治理情况报上来,截止8月底,共收到各县(市、区)报来的简报82期。市稽查支队及时将全市的网吧治理情况综合汇总,每星期出简报两期,共出简报14期,及时将简报传达到各相关部门,实现了信息的良好沟通。
5、探讨长效机制,做好以后的工作。网吧专项治理期间,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专项治理过后,如何既保持网吧的繁荣有序发展,又保持网吧的长久规范化经营?既保证青少年能充分享受上网带来的便利,又尽量不要受到网络上有害信息的污染?这确实是各级文化部门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市文化管理部门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稽查。立足于现实,着眼于长远,一方面继续严厉查处网吧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另一方面,探索长效机制。严厉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行为。对违法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网吧,第1次予以重罚,第2次停止整顿,第3次吊销证照。对24时以后仍在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发现1家,取缔1家。对网吧经营场所按照“规模化、连锁化、主题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的要求,从今年起,一律停办新的单个网吧。我们打算对市城区现有网吧实行大规模整合,统一到几个集中场所经营,到2005年上半年,将市城区网吧经营场所压缩至30家左右。
(三)、演出市场专项治理。
根据省文化厅2004年关于全面整顿治理演出市场的工作部署,我市今年专门重点对演出管理进行了内部改革,吸取了去年的教训,对演出市场专项整顿治理。结合我市演出市尝歌舞娱乐场所的实际,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适合多层次群众的文化需求,拓展我市的演出文化产业,繁荣民族文化艺术,积极引进群众欢迎的各类演出团体,并对进入我市的各类演出团体、各类演艺人员作出了如下规定:
①对外来表演团体要严格把关,严格审查。必须到演出地县级以上文化部门批准才能演出。
②对未经许可、无证、证照不全,擅自进行营业性演出活动的要严肃查处,坚决取缔。
③对证件齐全的外来表演团体,在节目内容上要严格审查,严禁~表演和三点式艳情表演。
④严禁歌舞娱乐场所播放有危害社会稳定、败坏民族风俗的音像制品。
⑤严禁歌舞娱乐场所接纳无证、证照不全的各类演艺人员;严禁表演内容庸俗低下的节目;严禁节目主持人“粗口”搞笑观众。
⑥严禁接纳河南、安徽的“草台班子”。
⑦对表演淫秽、~的表演团体要坚决打击,情节严重的要移交司法部门处理,吊销其《营业性演出许可证》,驱出郴州市辖区。
针对我市歌舞娱乐场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加大了稽查力度,规范了歌舞娱乐场所经营秩序,实行持证演出制。2月20日至3月20日开展演出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来自河南、安徽等省演出团体的违规演出活动进行查处,并对部分歌舞娱乐场所存在的无证演出现象进行查处,并逐一登记、办证。今年共接待、中介演出团体35个,演出83场;介绍中介个体演员参加歌舞娱乐场所演出34人次,演出161常查处违规歌舞娱乐场所6家,无证照演艺人员86人,无证或证照不全外来表演团体5个,保证了无“草台班子”在郴州演出,有效地净化了演出市常
通过整顿和治理,郴州的演出市场得到了根本的改变,跳艳舞、脱衣舞的现象得到遏制,今年以来,还没有发现1起跳艳舞、脱衣舞的现象,我市演出市场正在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繁荣民族艺术、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主义精神的坚强阵地。
(四)、整治音像制品市场和打击迷信赌博活动。
1、通过设立举报电话、明查暗访、加强稽查等一系列措施,打击了音像制品市场的不法行为。4月着重对马家坪市尝北湖市场以及街面上的淫秽、~音像制品进行全面清查,共检查音像制品经营户250家,处罚60家,收缴非法音像制品35370余张,其中淫秽、~音像制品6000余张。查获马家坪市场经营户王某,经营淫秽、~等非法音像制品的重大案件,该案已移交司法机关,王某已被刑事拘留。同时结合整治工作,对全市音像制品经营单位进行了重新审核发证。
2、我们对群众反响强烈的利用电子游戏机从事赌博活动的电子游戏经营户进行了全面、彻底地清查。共检查电子游戏室43家次,行政处罚55家次,收缴赌博型电路板
30余块,对其中20家无证照或严重违规的电子游戏经营户,建议工商部门立即取缔,查处经营大型赌博游戏机的经营场所2家。还对充斥在街头巷尾的“投币机”进行了全面清理,共收缴“投币机”44台,使市面上的“投币机”得到较好的控制。
通过开展以上各项专项治理行动后,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基本上对本地的各项文化市场经营场所做到了底子清、方向明,由盲目发展、管理无序状态步入正常发展规范管理的轨道;文化市场正在由总量扩展阶段向层次提高阶段过渡,正在从初级市场形态逐步走向高级市场形态。
二、存在的问题
1、经营业主法律、法规意识不强。一些“网吧”经营业主只顾赚钱,不管社会效益。经营场所设备不全,安全意识淡保违规经营、接纳未成年人、超时营业等现象时有发生。
2、职能部门太注重本部门利益,没有很好地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打击违法经营活动,文化、公安、电信、工商等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关系协调难,综合治理的格局未形成。
3、执法力度有待加强。县(市、区)文化市场稽查大队人员编制少,无财政全额拨款,存在着工资无着落,无办公场地,“扫黄打非”和办案经费短缺等问题,从而致使执法队伍人心不稳,工作人员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乡镇文化市场难以实施日常性监督管理,给少数违法经营户有了可乘之机,管理力度、执法的强度较弱。
郴州市文化局
一、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历史与现状
综观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可谓步履维艰、跌宕起伏。回顾改革开放30年,可以发现我国民营经济从萌芽到高速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的萌芽、起步、徘徊阶段。1979年2月,国家工商管理局召开局长会议,提出各地可以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者个体劳动,但不准雇工。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第一个允许个体经济发展的报告。到1981年底,全国个体工商户已经发展到185万户,私营企业崭露头角。1987年,党的十三大指出,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但到1989年下半年以后,受到“左”的思潮的干扰,民营经济举步维艰。
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后初步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扩大,单一经济形式逐渐被打破,形成公有经济、合作经济(中外合资)和民营(个体)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社会经济格局。作为国有经济的有益补充,20世纪90年代后,民营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党的十五大提出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将私营经济从体制外纳入体制内,民营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起来,到1999年,私营企业户数已经达到150.9万户。
第三阶段是21世纪快速高质量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加入WTO以后,很多地区都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繁荣发展地方经济的突破口,并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可谓开辟了绿色通道。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两次提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到2006年底,全国个体工商户已经达到2596万户,缴纳工商税4690亿元。
二、我国民营经济环境优化面临的挑战
1. 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国内外经验表明,以法律形式保护私有财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但目前我国现有法律对民营企业的有效覆盖还很不够,法律对民营企业的保护尚显不足。我国现行的调整企业法律关系的法律法规仍然按照所有制投资主体、组织形式、投资区域等原则制定,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明确了民营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民营企业仍不断受到歧视。如2004年4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和2005年2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都是原则上赋予了民营资本更大的投资空间,准其进人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领域,但具体配套措施却跟不上,操作起来难度很大。
2. 民营经济融资渠道不规范。
融资难是发展民营经济遇到的最大障碍之一。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太小,而间接融资缺口又太大。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不允许私人银行的成立,对其他民营金融机构的审批也很苛刻;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国有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融资存在极大的压抑和不平等,使得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达不到满足。据抽样调查表明,占GDP贡献率2/3的民营企业仅能获得国有银行贷款总额的15%左右。此外,民营企业间接融资难度亦很大。一方面是因为国家禁止民营企业间相互拆借;另一方面是因为民营企业向个人借贷有非法集资的嫌疑。因此,一部分民营企业通过供应商、代理商为其融资,但这种方式不仅成本高、风险大,而且缺乏法律支持。国家政策上的偏好不仅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而且迟缓了民间金融机构的发育,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且狭窄。
3. 民营经济市场准入壁垒高。
市场准入制度是经济制度环境的重要内容,民营经济被定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已经明确规定:凡法律法规没有禁止民营经济进入的领域,民营经济均可进入,但目前民营经济在将近三十个产业领域仍遭遇不同程度的“限进”,这一情况在电信、石油、烟草、金融、铁路、广播电视等由国家经济垄断的行业和领域表现尤为突出。这主要是因为政府行政权在经济领域介入太深,为民营经济设置了多重壁垒,或是由行政主管部门采取审批制等手段,授权行业内国有企业担任项目业主;或是实施严格的生产许可证制度,排挤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因此,从我国目前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民营经济真正实现在政策和法律上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进入同一竞争领域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4. 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不完善。
尽管20世纪90年代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我国民营经济的规模得到迅速增长,但面向民营经济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都不健全。一是政府面向民营经济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长期以来的经济建设型政府充当了经济建设的主体和投资主体的角色,而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中却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政府率先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的领域主要集中于城市中的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基本被排斥在外。其次,面向民营经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这主要表现在民营企业在登记注册、技术咨询、项目评价、风险投资等方面的关卡过多,为民营企业提供科技培训、信息咨询、金融中介等组织机构过少。同时,真正独立于政府的民间协会数量较少,大部分行业协会属于政府管理体系,不能很好地发挥协会的代表性,难以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作用。
三、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对策选择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核心在于毫不动摇地坚持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作为市场化改革的生力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因此,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将为完善市场结构、打破垄断提供保障。
1、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政策环境。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法律保障。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如德国联邦政府推出的《反限制竞争法》、《关于保持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法律的基本条律》,日本制定的《中小企业现代化促进法》、《大规模零售商店法》,美国颁布的《小企业法》、《机会均等法》等都是用来保护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与国外成功经验相比,我国在制定用以保护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如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政府监管、融资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明显不到位。因此,在新形势下,我国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首先要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政策环境。一是加快出台有利于民营企业融资的融资法。拓宽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增强民营企业的投资热情。二是加快推出针对民营企业有效监管的政策法规,确保监管部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提高监管质量。三是加强法律宣传,提高各方的执法守法意识,保证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稳定。
2、培育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凡是国家法律没有明令禁止民营经济进入的行业领域,都向民营经济开放,凡是我国政府承诺向外资逐步开放的投资领域和国有资本退出的领域,民间资本都可以进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管理层关于民营经济市场进入的原则已经达成一致。但就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来说,这一原则的贯彻却存在明显不足。绝大多数国家经济垄断领域和行业仍然是民营经济的禁区,如能源行业和金融业。要改善民营经济这种市场进入的窘境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从直接干预经济运行中撤出,明确服务型政府职能,从宏观角度对民营经济运行提供服务,加以调控。其次要培育公平的竞争环境。政府作为公权力的行使者,要确保权力行使的效果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因此,在针对发展民营经济这一问题上,政府要减少行政指令在经济领域的应用频率,保证市场运行遵循原有的规律,使民营企业能够在公平、平等的竞争环境中参与市场活动。
3、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服务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民营经济长期以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如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技术落后、信息不灵、人才匮乏、市场竞争力不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民营经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因此,在新形势、新任务下,我国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一是鼓励发展民间行业协会,确保行业协会的独立性。这要求政府要放手对行业协会的管理,使行业协会运作更加规范,增强行业协会的代表性。二是构建民营经济信息网。在现有的星火计划、火炬计划和成果推广计划这三个技术研发计划数据库的基础上,集成建设一个面向民营经济发展的,特别是技术创新方面的数据库资料,促进民营企业技术创新。
4、健全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为营造宽松、优质、文明、规范的经济环境,坚持以环境的大改善促进招商引资,以环境的大改善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使总体上实现环境与发展的同步推进,为全乡经济展环境的优化和政府效能的提高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工作目的:从源头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一是认真清理行政审批和行政收费文件,坚决搞好自查自纠。乡机关和乡属各部门加强对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涉及行政审批和收费的文件、规定自查自纠。
二是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县关于制止“三乱”行为的规定,严禁借执法为名强行搭车收费。任何单位和工作人员不得向企业、个体工商户索拿卡要及报销各种费用,不强行向企业订购书报刊物。全乡各涉农收费部门和执法部门,全乡所有部门和干部都能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没有违纪违规行政行为。
三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不良行为记录公示制。乡纪委、优化办对各责任单位和个人的不良行为进行记录、警诫和公示,并严格按上级规定予以立案查处,从而从源头上确保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二、具体措施
(一)抓好政务村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1、规范公开内容。重点围绕事权、财权和人事权搞好政务公开。乡机关和各部门对班子廉洁自律情况、财务收支情况、干部考核任免和奖惩情况及职称评聘情况按月或按季向干部职工公开。
2、创新公开形式。乡机关做到“四有”,即有政务阳光台、办事公开指南、涉农收费公示栏、办事机构示意图和职责牌。乡属各部门对本系统的行政许可和收费事项一律上墙公示,对公开栏、阳光台及时更新,对公开内容及时进行调整。
3、村务公开力求实效。各村均要按规定建好村务公开栏,公开的内容以计划生育、农村财务、合作医疗、粮食补贴、住房建设等为主,紧紧抓住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不搞形式主义。
(二)狠抓干部作风,切实提高为民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1、强化干部为企业和投资者服务的意识,正确处理管理和服务的关系,做到招商、安商和育商并举。
2、对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由班子成员联系挂点,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
3、实行“一站式”服务。凡为民服务项目能够由干部代办的一律代办,不能代办的限时办结。对重点项目由乡政府指定代办联络员实行全程代办服务和跟踪管理。对固定资产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工业、旅游项目和企业由党政一把手全程陪同办理。
(三)坚持宣传、制度、监督并重,实现经济发展环境综合治理,从根本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1、加强学习宣传,营造重发展、兴工业的社会风气。党委学习中心组和干部职工按季学习有关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文件规定。各执法部门和干部重点学习有关法律法规。通过深入开展三大主题活动,全乡上下形成了优化环境、重发展、兴工业的良好氛围。
2、通过建立和落实优化环境定期研究制度、政务商务代办制度、首问责任制度、过错行政行为责任追究和误工赔偿制度、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等一系列经常性工作机制,为民服务、为企业服务的执政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干部职工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
3、对企业周边环境推行定期集中整治的长效工作机制。乡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及有关职能部门会同各村对企业周边环境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及时处理因征地、拆迁、用工、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引发的矛盾和劳务纠纷,严厉查处破坏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治安、刑事案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4、加强督办检查,确保治理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收到实效。重点检查监督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是否得到落实,同时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实行跟踪效能监察。使之成为我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示范单位和窗口形象单位。实践表明,通过经常性的督办检查,上述重点行业和主要职能部门均在优良的经济环境中实现了自我良性发展。
**乡人民政府
宣传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优化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环境,推动工作落实,促进辖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开发区工委决定在辖区集中开展“优化经济开发区建设环境”的宣传活动,结合开发区实际,特制定以下宣传活动方案。
一、目标要求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方针,以服务经济、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动力,以群众满意、客商满意、企业满意为标准之目标,通过宣传活动,在辖区上下营造的良好氛围,为推动经济开发区建设、又好又快发展,通过深入广泛地宣传努力营造值得信赖的诚信环境、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公正的执法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开明的政策环境、舒适的人居环境,解决极少数人在及其错误思想支配下,违章搭建,纠集民众,闹大事态,群体和重复上访,想通过过激行为来谋取个人不合理要求的问题。
二、宣传内容
大力宣传开发区建设发展的必要性,大力宣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开发区建设提供良好的建设环境。宣传重点:
1、专题介绍讲解开发区基本情况、发展规划、前景,重点介绍开发区目前建设情况;
2、重点宣传《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
理处罚法》、《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
3、重点宣讲县委政府有关文件、关于开发区内保障和改善失地农民生活相关政策。
三、活动时间安排和活动方式
活动时间为2012年3月1日。
地点:各村、318国道沿线、集贸点。
活动形式及内容:
1、集中宣传。3月14日全区开展集中宣传日活动,通过设定宣传站点,设定义务法律咨询台,设置宣传板,在开发区管委会大楼和区内企业悬挂宣传条幅,由参加单位土地分局、建设分局、公安分局、司法所、法庭等发放宣传单解答咨询等形式,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
2、开展“送法上门”活动。宣传日,出动宣传车,巡回到各村、集贸点、区内企业、沿318国道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录音等,开展“送法上门”活动。
宣传标语:
1、优化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环境 促进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2、发展关乎你我他,建设新区靠大家
3、营造良好建设环境,携手面向八方来客,共同创建和谐新区
4、群策群力参与发展建设,同心同德共建和谐园区
5、魅力园区是我家,发展建设靠大家
6、干群素质高一分,园区形象增十分
四、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
组长:成员:
1、精心组织。
2、讲究效果。
3、加强检查和总结评比。
一、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心理环境
幼儿从出生到上幼儿园, 一直是在家庭中由祖辈父母养育长大的, 家庭可以说是幼儿健康成长的“熔炉”。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幼儿往往具有心情愉快、性格开朗、愿为他人着想、对生活充满热情的特点。而在父母离异、父母经常吵架等特殊家庭中成长的孩子, 往往会发生心理上扭曲, 不良环境给孩子的心灵造成的创伤是难以弥的补。所以, 营造一个健康和谐和的环境对孩子发展十分重要。
1、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长要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幽默的家庭气氛, 家庭成员之间一定要彼此尊重、相互的理解和关心, 家庭要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善于用理智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 或少言寡语、闷闷不乐.要尽量创造一个轻松、活泼、充满了欢笑声的家庭气氛, 才能使幼儿的个性向着积极, 健康的方向发展。
2、注意正确的教养方式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最初是通过与家长交往、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原则和方法的。在家庭教育中, 家长既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 还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应改变对孩子过分保护、溺爱的态度, 对子女的正确态度, 应该是爱而不宠, 养而不娇。父母还应在教育上保持一致的态度, 一定要尽力保持在孩子面前口齿一致, 如有不一致的地方, 最好在取得一致以后再向孩子提出。假如没有来得及统一认识时, 出现了矛盾, 也要及时的补救, 尽量不要让孩子感到家长或长辈之间的矛盾分歧。另外父母对于幼儿园教育应给予大力支持, 尽可能做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3、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
幼儿是在模仿成人的过程中习得交往的。孩子从出生起, 就一直感受着父母对己对人的态度, 并从中模仿家长待人接物的态度与方式。因此, 父母应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 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也要做到, 否则就无法使孩子信服。比如有个家长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要说脏话, 自己却常口吐脏字;要求孩子要孝敬老人, 自己却经常顶撞老人, 这种教育下你让能孩子学乖吗?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视和利用自身对子女的榜样作用, 为孩子树立一个可以信赖、可以模仿且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交往榜样, 让孩子耳濡目染, 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 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二、创设适宜互动的家庭物质环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不少家庭, 装潢考究, 各种摆设美观高级, 电器产品应有尽有, 但却忽视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宜互动的环境。我们建议父母在环境创设上要考虑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要从儿童的角度, 以幼儿的需要为出发点, 关注以下几方面。
1、给孩子提供有价值的玩具材料
玩是孩子的天性, 玩具伴随着每个孩子渡过天真烂漫的童年。有了玩具便可引起活动, 有了活动儿童便可得到发展。给孩子购置的物品, 玩具不一定是昂贵的, 好的玩具是有变化而活动的, 小孩子玩了不容易生厌的。如户外活动用的皮球、风筝、毽子等, 启发孩子利用这些玩具, 创造无数的玩法。另外, 家长还可以帮助孩子利用废弃物自制玩具, 如利用一次饭盒、纸杯、易拉罐、纸箱、果壳、麦杆、钮扣等作成各种有趣的玩具, 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自信心和成就感。
2、给孩子自己的小天地
幼儿作为家庭生活的一员, 他们有着自己的特殊活动, 特殊兴趣。在生活中体现尊重孩子, 应在家庭里为他安排一个属于他支配的, 任他活动的小天地, 在这里, 儿童的需要可以得到满足, 儿童的独立性、自主性及各种能力均可得到锻炼和提高。在这个小天地中, 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合理安排, 并不以长辈的身份给予不合理的要求, 要善于和孩子一起设计、布置、让孩子既动手又动脑, 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成功的经验。如与父母一起整理房间、布置房间, 通过儿童的参与管理, 使其懂玩具玩好要放好, 各种东西要分类摆放, 培养他们的主人感, 责任感。有条件的家庭, 可给孩子安排一个卧室, 室内的墙壁、家具活百科全书, 解答生活难题、窗帘的色彩力求儿童化, 做到明净柔和、互相协调, 墙上贴一些孩子自己画的稚嫩的作品, 低矮的柜中放一些孩子能自由取到的玩具和学习用品, 并配有小桌子、小椅子等等, 这块小天地中, 各种物品可不断添置和调整来满足孩子的需要, 给孩子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心愿和体会。同时也可以邀请好伙伴共享愉快时刻, 通过相互的交往使孩子的社会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设立自然角
1、开展全行业的诚信建设活动。首先在一类维修企业中进行了诚信评估考核。2005年3月,协会会同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处举行了南京汽车维修行业诚信经营企业评估信息发布暨授牌大会。首批33家企业分别获得“aaa”级、“aa”级、“a”级的称号,并已输入南京交通网站。与此同时,还推荐了25家企业为市“三信三优”先进企业。
2、汽修市场价格放开以后,为了规范汽车维修市场秩序,避免产生不正当的价格竞争和更好地为广大客户服务,在学习上海、深圳等兄弟市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出台了新的工时——南京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工时定额(2005年版)及汽车维修服务指南。
3、开展行业培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1)组织会员企业参加了三期共22人在北戴河举办的“中国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创新培训班”。
(2)与上海笛威汽车技术公司联合举办了现代汽修高级管理研讨讲座。
(3)为了贯彻好新工时定额,在城区开办了三期有500多人参加的价格结算员培训班,12月又在郊县举办了有340参加的培训班。
4、协会与行业管理处联合举办了全市汽车维修行业高技能竞赛和职业技能岗位练兵活动;11月成功举办了首届“奔腾杯”全国汽车钣金大赛南京赛区的技能比赛。
5、分两批组织会员企业共26人赴日本及欧洲进行了行业考察,其中赴日本14人,赴欧洲12人。
6、与江苏省职介中心合作举办了首届汽修行业专业技术人才专场招聘活动,有30多家汽修厂进场招聘,有别于0 多人进入面试和试用。
7、应会员企业的要求,召开了两次座谈会,就省市机关公务车辆定点维修招投标的有关问题听取大家的意见,并将这些意见及时反馈到省机关招标办,较好地维护了会员企业的利益。
2005年协会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1)根据“一市一业一会”的设立原则,在同一行业内全市性行业协会只能设立一个。我们在与区、县协商落实中,因种种原因思想还不太统一,工作还存在阻力。(2)关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会关系方面,行业协会如何接受政府委托,行使部分行业管理职能。例如在企业市场准入中,对新办企业的预审可否委托协会来办,这方面工作尚未深入探讨和展开。
二、2006年的工作设想
1、配合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宣贯“道路运输条例”、新的“开业条件”及维修业有关法规。对2006年交通部出台的“机动车维修行业管理规定”宣传贯彻举办相应的法制讲座。
2、推动诚信修车、优质服务的竞赛活动向广度(二类企业)和深度(a、aa级企业向更高层次升级)发展。2006年12月15日召开了全市动员大会,进行了具体部署,同时开展了行业十佳高级技术能手评选活动。
3、规范市场秩序,组织执行好新的工时定额。
(1)抓好一批明码标价、规范经营的样板企业;
(2)召开现场会,组织“4s”店、快修连锁、特约维修站、综合修理等不同经营模式企业进行交流,规范企业收费行为。
4、完成企业诚信评估二期查询体系。将第一批a级以上诚信企业上网公布。
5、继续组织企业外出参观学习,2006年打算组团赴日本或澳洲、北欧等国考察。
6、组织从业人员进行行业培训,重点的等级工和厂长、经理的培训。
7、继续与省市职介中心合作,联合举办汽修专业技术人才专场招聘活动,组织大专院校和职业技工学校参会,为会员企业解决紧缺专业人才排忧解难。
8、开展对企业业态及经营模式的调研,经营模式向多样化发展(综合修理、4s店、快修、特约维修站、专项修理等),鼓励发展快修连锁等适应市场需求的经营模式。
为全面贯彻x市、x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切实解决营商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持续抓好公平高效的市场营商环境建设,确保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取得实效,根据x市、x县关于做好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优化营商环境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行动。我们要按照中央、自治区和来宾市的工作部署要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关键环节为重点,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降低市场运行成本,着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开放包容的市场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宜商宜居的城市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主要目标。对全镇工商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创业者,在项目落地、企业运营全过程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全面优化各种要素保障和服务条件。力争做到办事效率明显提高、重点难点明显突破、基层群众明显受益的目标,集中力量、集中时间,上下联动、扎实推进,抓准抓实抓出成效。
X、对标先进乡镇,凡企业在其他乡镇能办到的,在我镇也应能办到,企业办同样事项在我镇跑办次数少,办结时限短,办事效率明显提高。X、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政策落实、项目落地、企业经营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镇营商环境明显改善。X、着力打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持续深化“平安
X”建设,提高社会安全感,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生产检查,坚决查处打击报复企业投诉的行为,形成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促进营商环境不断改善的长效机制。X、各级干部为群众、企业主动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主动作为、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为企业排忧解难,集中攻关解决企业在项目投资、生产运营中遇到的特别是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市场主体和广大群众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三、整治内容。(一)打造宜商宜居的城乡环境。X.美化乡村环境。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持续开展美丽乡村清洁卫生工作。一是对重点路段确定专人进行监管,有效抑止乱堆乱放乱涂乱画、乱倒乱拉等行为;二是分区保洁。配备了保洁员的村屯,分设责任区,确定保洁人,做到区段明确、责任到头;三是定时清运。一些工作量较小、卫生基础较好的村,配备相对固定的清运设备,定时进行垃圾的集中清运,做到日结日清。X.营造良好文化氛围。通过第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契机,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宣传活动,通过广告牌、宣传栏、板报、悬挂横幅标语等形式营造良好文化氛围。X.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全面推进“就业、社保、教育助学、卫生健康、文化体育、法律援助”六项便民服务落地,力求村民办事不出村。
(二)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梳理“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事项,对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理事项进行全面梳理,按照标准化规范化进行梳理归集,减少群众办事环节,按照上级要求加快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让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办事。
(三)打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X.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检查。联合药监所不定期对农贸市场及各药店的食品药品进行抽样检查,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水平,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切实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X.提高群众安全感。根据上级要求落实禁毒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升群众安全感工作。在各村委悬挂禁毒、“扫黑除恶”、反邪教等宣传标语,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建立村级巡逻队伍,加强日常巡逻,严厉打击赌博、盗窃违法犯罪行为;加强群众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联合综治办、村委干部、第一书记、驻村队员形成合力,力争最大程度的调处化解矛盾纠纷。
四、工作要求。(一)迅速成立组织推进机构。按照工作要求,成立镇营商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参照市、区做法,成立专门组织推进机构,迅速开展工作。(二)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开门搞活动,全方位、多形式、多角度将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全程置于阳光下,吸引群众和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达到实时互动交流、随时问需于民、及时接受监督的目的。(三)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搞好整治行动。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今年干部职工作风整顿的重点,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谋划推动,分管负责同志具体组织实施,把相关责任目标落实到科室、岗位和责任人。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近年来, 随着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 农业环境资源污染范围日益扩大, 农村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对土地、空气、地表及地下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据统计, 农村工业污染使占全国总量17.5%的耕地遭到严重破坏;另外, 由于大量化肥、农药和地膜的使用也严重污染了农田土壤, 土地污染对农业资源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由于农村新建住房等原因, 许多森林遭受乱砍乱伐, 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 面积达178km2, 土地荒漠化, 造成了大面积草场载蓄量下降。水资源是农业环境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及生活污水及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和农药的残留物直接排放至就近水体, 对水体造成污染。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继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 到2020年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体系, 改善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 促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农村经济命脉的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基础, 合理使用、综合利用农业资源, 保护农业环境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农业循环经济以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为途径, 把农业经济组织成一个“农业资源—农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的生产模式, 让所有物质资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农业循环经济要求遵循生态规律, 以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资源为重点, 以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为途径发展农村经济, 促进经济系统和谐地融入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实现农村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从而把农村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农业循环经济是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解决农业资源环境问题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现状
1、国家对农业循环经济资金投入少, 科技力量薄弱。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需要一定量的资金投入作为保障, 我国对农业循环经济技术、设施的投入不多,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规模较小、技术水平低、缺乏工业设备和先进科技的推广应用。发达国家早已普遍使用的“以不烧秸秆, 取消翻耕等为特征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村科技队伍建设逐年弱化, 农业科技人员因工资无着落各奔东西, 乡镇农科站名存实亡。农村整个科技指导与服务是空白, 农民遇到技术难题时, 无人问津, 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速度缓慢。大量排放污染严重恶化农业生产条件的乡镇企业布局分散、经营粗放, 缺乏必要的清洁生产设备和基本的环境治理设施。
2、农业循环经济宣传力度小, 农村干部及农户循环经济意识淡薄。
目前, 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小, 许多农村基层干部及农户对农业循环经济认识不足, 有的甚至根本不了解,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农村干部普遍存在无所适从的思想, 缺乏应有的示范引导和服务意识, 表现出不适应新农村工作的特点。我国农民大部分文化层次水平低, 目光短浅, 只注重投资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 不注重清洁生产带来的效益, 对循环利用产生的效益关注不够, 循环经济意识淡薄, 妨碍了农业循环技术的推广。
3、
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技术支撑体系还不够完善, 试点示范作用不明显。为将农业循环经济纳入法制化轨道, 目前节能、节水和节约资源的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废弃物回收利用政策有待出台,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和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制度有待建立。清洁生产、节能、环境无害化等众多农业循环经济技术问题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研究。为了能够更快更好地推广循环经济技术, 开展信息咨询, 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和循环经济信息系统有待建立。当前农业循环经济的试点示范作用不够明显, 欠缺企业、区域、社会三层面协调推进农业循环经济。
三、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策建议
1、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投入。
各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保障, 各级财政要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的专项资金, 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 充分利用各种经济手段, 调节市场主体行为,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积极探索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机制;各级政府应努力完成新农村建设的任务, 提高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鼓励各类金融机构采取财政贴息、延长信贷周期、低息贷款等方式对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金融支持, 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业循环经济领域, 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得到有效的资金投入保障。
2、加大农业循环经济宣传力度, 塑造新型农民, 建设高效的农村干部队伍。
农业循环经济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可以通过媒体等把循环经济理念融入到社会文化中去, 使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 树立和强化农业循环经济经营意识, 按照农业经营现代化、国际化、市场化的要求,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的新观念。总结、传播各地有益探索, 加强宣传引导和政策扶持, 推动循环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较强的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意识是新农村建设必备的思想保障, 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又是解决农业资源环境问题, 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此, 掌握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是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力量的农村干部和农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提高农民的观察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可持续发展能力, 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借助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机会, 采用集中培训和提供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方式, 塑造培养掌握农业循环经济实用技术的高素质新型农民,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能力。利用远程教育网及各种媒体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技术方面的信息, 解决技术困乏等问题。
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县、乡政府工作日程, 把环保工作成绩作为考核农村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 建设一支高质高效的农村干部队伍, 正确贯彻新农村建设主旨, 为农民树立榜样, 带动农民致富, 更好地推进农业循环经济。
3、
健全和完善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关配套政策及技术支撑体系, 充分发挥试点示范作用。健全和完善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关配套政策、措施和规范, 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 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规范人们对资源的利用行为, 使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依托国家农业研究中心和大学的科研机构, 借助各级职能部门和各级财政的财力支持, 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力量, 关注和研究循环经济中的众多技术问题, 增加对农业循环新技术的研究, 改善我国农业生产科学力量薄弱的现状, 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 强调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结合、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结合、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结合, 从而形成优化配套的农业技术体系。
从试点示范入手, 充分发挥试点示范作用, 坚持不同层面地有序推进, 在企业层面推行清洁生产, 在区域方面发展生态农业, 建设生态农业园区, 在社会层面推进绿色消费, 积极倡导公众参与建立循环型社会, 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农业、农村发展, 对推进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和新农村建设具有双重意义, 既可以严格控制农业生产污染源, 防止农业污染;又可以引导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向现代农业转变, 实现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温茗畅, 戴玉才.基于农业循环经济的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和对策建议[J].科技信息, 2008.22.
[2]梁佳莹.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J].科技创新导报, 2009.6.
【04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10-07
改进工作作风优化经济环境工作情况汇报10-19
优化金融环境 助推实体经济发展10-25
创新服务企业理念优化经济发展环境06-16
创建文明城市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11-06
县优化经济环境的调查与思考06-18
科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自查自纠报告07-19
优化发展环境措施12-12
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06-26
市县优化发展环境实施意见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