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篇1

一、填空题(每空格_1__分,共_20__分)

1.集装箱码头的布局围绕 船舶作业 为核心,将码头、泊位、船舶连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实现高效的、有条不紊的连续作业。

2.泊位是供集装箱船舶停靠和作业的场所。泊位的建造因地质和水深的需要,通常有三种形式: 顺岸式、突堤式 和 栈桥式。

3.泊位除足够的水深和泊位岸线长度外,还应设 系缆桩 和 碰垫。

4.前沿是指 泊位岸线 至 堆场 的这部分区域,主要供布置集装箱装卸桥及其轨道和集装箱牵引车通道。

5.堆场是集装箱码头堆放集装箱的场地,为提高码头作业效率,堆场又可分为 前方堆场 和后方堆场 两个部分。

6.控制室又称中心控制室,是集装箱码头各项生产作业的中枢,集指挥、监督、协调、控制 于一体。控制室计算机与作业现场、搬运机械的计算机终端中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成为码头各项作业信息的 汇集 和 处理中心。

7.闸口是公路集装箱进入码头的必经之处,也是划分对集装箱责任的 分界点。8.集装箱货运站-----简称 CFS,是指把货物装进集装箱内或是从集装箱内取出,并对这些货物进行贮存,防护和收发交接的作业场所。9.集装箱的计量单位 TEU。

10.堆场计划负责码头堆场的集装箱摆放位置的 划分 与 确定。堆场计划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有限的堆场面积,合理划分堆场,给每一个集装箱配置理想的位置,提高堆场利用率。11.集装箱码头月度生产计划是生产计划的分阶段计划。它是为了保证计划完成制定的,主要由集装箱码头 月吞吐量计划 和 集装箱码头装卸工作计划 组成。

12.集装箱码头单船生产作业计划是以 船舶 为对象,从船舶进港靠岸起直至装卸结束出港为止的整个过程的作业计划,内容包括:引船入港、靠泊、联检、开舱、卸货、装货、移泊等。

13.单船生产作业计划是集装箱码头内外各方面作好船舶作业准备工作的依据,也是组织 船舶在港作业 的依据。

14.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简称 EDI。15.船舶计划员主要分为船舶计划、船舶单证、船舶配载三方面的工作。

16.堆场计划员的职责是对堆场进行规划,制订进口、出口堆存计划及空箱堆存计划。17.配载图是集装箱码头根据船方提供的预配图,按照船舶既定的技术规范和码头作业特点,而编制的航次出口箱在该航次船舶箱位上具体 位置 的计划图。18.集装箱考博方式分为 左舷靠 和 右弦靠。

19.集装箱码头装卸设备根据其在港口装卸工艺流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分为码头前沿装卸设备、堆场装卸设备和连接码头前沿和堆场的水平运输设备三部分。

20.集装箱堆场箱位,通常一个标准位是用20t为基准,为了便于区分堆放20ft、40ft和45ft,因此,一般用 奇数 表示20ft箱,用 偶数 表示40ft和45ft。

二、判断题(每小题_2__分,共_20__分)

1.海关只对外贸进出口集装箱进行监管。(×)

2.所有集装箱的宽度和高度都是相同的,只有长度有所不同。(×)。3.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的指挥调度部门是检查口。(×)

4.进口集装箱船舶信息和进口装箱单证资料由船公司或其代理以EDI报文形式提供给码头公司。(√)

5.卸船时重箱和空箱在堆场上可以随意堆码。(×)

6.闸口按业务需要可分为进闸口和出闸口,闸口主要功能包括箱体检验、填写设备交接单进行箱体交接、单证的审核与签发签收、收箱和提箱的堆场位置确定、进出码头集装箱的信息记录。(√)

7.轮胎式龙门起重机是集装箱码头堆场进行装卸、搬运、堆垛作业的专用机械。(√)8.正面吊与叉车比较,正面吊运机具有机动性强、稳定性好、轮压较低、可隔箱作业、堆场利用率较高等优点。(√)

9.箱位号-----堆场上的箱位号是由场号、贝号、排号、层号组成的,对堆存的集装箱进行位置标识。(√)

10.调度是指对集装箱码头生产全过程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指导,它是现代码头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码头生产作业计划的有机连续。(√)

三、简答题(每小题_15__分,共_60__分)

1.简述集装箱码头职能?

答:集装箱码头,是专供停靠集装箱船舶,装卸集装箱的港口作业场所,是在集装箱运输过程中,水路和陆路运输的连接点,也是集装箱多式联运的枢纽。集装箱码头一般设有泊位、集装箱堆场、控制室、闸口、货运站等设施,配备集装箱专用装卸和运输机械。集装箱码头企业是指使用集装箱专用机械系统,遵循一定的操作工艺,以集装箱装卸为主要业务的生产经营型企业,同时还经营库场堆存、装拆箱业务、修洗箱业务等业务。

集装箱码头主要有以下职能: A、集装箱运输系统中的集散站;

B、提供集装箱堆存,作为转换集装箱运输方式的缓冲地; C、水路集装箱运输和陆路集装箱运输的连接点和枢纽。

2.简述进口卸船作业流程?

答:1.1 船舶计划员进行船图编辑:新来港的船舶先要维护船舶的基本信息;如系统中已经存在该船,则不需要。

1.2 船舶调度员进行到离港预确报:进行船舶来港、离港的预确报信息维护。1.3 计划员进行单证接收录入,可以通过EDI接收进口单证(或者手工录入相关单证)。(1)、EDI接收舱单:(或者手工录入舱单)。(2)、EDI接收船图:(或者手工录入船图,系统也提供了直接从舱单导入船图的功能)。

1.4 正常卸船,无直取作业时流程:(1)、调度员安排泊位计划。(2)、堆场计划员安排卸船的堆场计划。(3)、船舶计划员安排作业计划,作业机械、班组工人等。(4)、船舶调度员发送卸船作业指令,开始进行卸船作业。(5)、岸桥开始卸船,岸边理货人员进行手持确认,把箱子从船上卸到集卡车上。如果存在残损,由岸边理货人员录入残损。

(6)、集卡车司机按照收到的指令,把箱子拖到堆场相应场地。(7)、堆场机械司机把箱子放到堆场,然后操作系统进行堆场确认。(8)、集卡车司机再按照收到的指令去岸边拖箱。(9)、按照(5)、(6)、(7)、(8)三步骤把本船箱子都卸到堆场上。(10)、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退卸,可以进行退卸操作。(11)、打印相关单证,提供给船方。(12)、船舶控制员进行进口完船确认。

3.简述进口提重返空业务作业流程?

答:1.(业务办单员)货主来码头受理,办单员审核单据,外贸箱审核海关是否放行,提箱受理(进口集装箱办理,作业方式有两种:提重进空、提重)、收费

2.(外拖司机)空车到进闸口 3.(进闸操作员)审核单据(提箱凭证、设备交接单),打印带堆场位置的提箱小票,进闸放行,消息服务器同步到场桥提箱指令

4.(外拖司机)开至堆场位置

5.(场桥司机)堆场提箱(场桥将集装箱放至集卡),确认提箱指令。消息服务器同步出闸指令到出闸口。

6.(外拖司机)集卡提重箱到出闸口

7.(出闸操作员)审核单证,核对箱号,打印放行单,出闸放行 8.(外拖司机)拖空箱到进闸

9.(进闸操作员)审核单据,(收箱凭证、设备交接单)打印带堆场位置的收箱小票,进闸放行,消息服务器同步到场桥收箱指令

10.(外拖司机)开至堆场位置

11.(场桥司机)堆场收箱(场桥将集装箱从集卡上放至堆场),确认收箱指令 12.(外拖司机)集卡空车到出闸口

13.(出闸操作员)审核单证,打印放行单,出闸放行

4.简述进口卸船后拆箱作业流程(以拆箱入库为例)?

答:1.(业务办单员)货主来码头受理,外贸箱审核海关是否放行,拆箱受理(港内拆箱申请维护,作业方式:拆箱入库、拆箱直提、拆箱装箱)、收费

2.(CFS计划员)拆箱计划确认,产生移箱申请指令

3.(堆场控制员)发送移箱指令(将待拆集装箱由堆场移至拆箱作业区),消息服务器同步集卡移箱上车指令和场桥移箱上车指令

4.(集卡司机)集卡(集卡终端)接收到移箱指令,“请到XX场位下移箱”,到达指定位置。

5.(场桥司机)场桥移箱上车(场桥将集装箱放至集卡),确认移箱上车指令,消息服务器同步集卡移箱下车指令和正面吊移箱下车指令

6.(集卡司机)集卡(集卡终端)接收到移箱指令,“请到XX箱拖至XX场位”,到达指定位置

7.(正面吊司机)正面吊移箱下车(正面吊将集装箱从集卡放至场地),确认移箱下车指令

8.(CFS理货员)拆箱入库作业维护

5.请说明集装箱船舶箱位的表示方法?并举例说明。

集装箱船舶箱位(Slot)的标识由贝(BAY)位、排位和层组成。1)贝位(Bay):贝位的标识由两位数字表示,因每条船舶内分为若干个贝位,通常一个标准位是用20ft为基准,为了便于区分堆放20ft、40ft和45ft,因此,一般用奇数表示20ft箱,用偶数表示40ft和45ft。2)排位(Row):用两位数子表示,船舶排位以船舶的左右舷进行划分,左舷为单数(如:01、03、05、、、),右舷为偶数(如:02、04、06、、、);

3)层(Tier):用两位数子表示,船舶的层位以舱内和甲板划分,舱内以01、02、03、、、从底往上依此排序,甲板以82、84、86、、、从甲板的底层往上排序; 例如: V 01 02 06 其中:V —— 表示船舶 01 —— 表示贝(bay)位 02 —— 表示排位 06 —— 表示层

6.集装箱装箱应注意哪些事项? 在具体装箱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不同货种相互适应才可同箱积载。

(2)相同卸货港的货物才能混装在一个集装箱内。

(3)要根据集装箱的尺寸、单件货物的包装尺寸,来确定箱内货物的堆码层次和方法。往箱内装货时,只要总重量不能超过集装箱所允许的最大载重,就要考虑充分利用箱容。(4)不同件杂货混装在同一箱内时,应根据货物的性质、体积、重量、外包装的强度等情况合理调配货物的摆放位置。(5)箱内货物重量应分布均衡。

(6)在进行箱内货物堆码时,则应根据货物的包装强度,决定货物的堆码层数。另外,为使箱内下层货物不致被压坏,应在货物堆码之间垫入缓冲材科。

(7)货物与货物之间,也应加隔垫或隔垫材料,以避免货物相互擦伤、沾湿、污损。(8)货物的装载要严密整齐,货物之间不应留有空隙,这样不仅可充分利用箱内容积,也可防止货物相互碰撞而造成损坏。

(9)对靠箱门附近的货物采取系固措施,避免发生货物倒塌造成货物损坏和人身伤亡的事故。

(10)应使用清洁、干燥的垫料。

(11)海关监管或可能被查验的货物必须分出并装在箱门口;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篇2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在长期办学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 即:以做人、做事、做学为引领, 以“学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的大就业观为指导, 以实施“炎培计划”为载体, 探索和营造“培养了解行业发展、熟悉生产过程和有知识、发展型的能说会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有效的培养模式和浓厚的育人氛围, 探索以职业能力为主导的校园文化建设发展之路, 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以“炎培计划”为核心的第二课堂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探索

按照高等职业教育定位和发展方向, 以“注重基础、强化技能、加强综合、培养能力”为基本原则, 凸显职业教育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上海中侨学院开展以“炎培计划”为载体的教育教学改革。“炎培计划”是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实施计划以我国著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命名。“炎培计划”分“三个层次、五个内容”, 即:启动“人生导航”, 指导学生“做人”;启动“项目引领”, 指导学生“做事”;启动“职业能力训练”, 指导学生“做学”;提炼竞赛项目, 锻炼师生竞技能力;组建竞技强队, 冲击高级别技能大赛。

“炎培计划”实施“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 专门利用固定教学时间开展“炎培项目”活动, 以职业技能训练、专业知识讲座、专业知识竞赛、撰写专业实习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开展案例分析, 进行校内外实训活动、邀请企事业单位一线工作人员讲解、传授专业技能、企业访谈、参观企业等多形式、多渠道活动为内容, 延伸和补充第一课堂教学。

“炎培计划”实施还以职业技能大赛为重点, 全方位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炎培计划”的重要环节, 每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职业技能大赛, 提高广大师生的职业技能。大赛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就”为宗旨, 开设的大赛项目参照教育部、上海市、行业所举办的技能竞赛项目, 基本涵盖各个专业, 有全院公共项目, 也有专业技能项目, 还有竞赛专项团队。比赛引入和利用企业、行业的人力、物力资源参与大赛, 按照岗位标准进行实施和评价, 提高大赛的专业化和岗位的对接化。赛事经过公开征集筛选项目、参赛报名、训练培训、集中比赛等环节, 形成完整体系。在校内职业技能大赛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学院优势资源和师生特长, 组建竞技参赛高级别团队, 集中力量, 力争取得优异成绩, 大力提升学院知名度和声誉。

此外“炎培计划”实施还在全体教职员工中开展“人生导航”工程。每位教师结对联系多名学生。通过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电话联系、座谈、面谈、网络交流等形式与学生开展交流, 相互之间的联系与互动让学生深刻感受教师对其全面成长与发展的爱护和指导,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

“炎培计划”的实施形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突破, 以“半工半读”思想为指导, 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理念和模式, 围绕学生职业能力进行项目开发, 以学生兴趣为导向、自愿选择为基础进行项目组织, 使第一、第二课堂紧密结合, 既延伸和拓展了第一课堂教学, 又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多样性、自主选择性的能力训练提升平台, 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实现了适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创新突破。“炎培计划”的实施形成理念共识, “炎培计划”和职业技能大赛月已经成为学院人才培养、校园文化建设深入人心的品牌活动, 使得广大师生在思想上对“崇尚技能、立足技能”、建设“职业能力为主导”的校园文化形成高度统一认识, 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模式和方向, 充分调动了广大师生的工作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炎培计划”的实施形成了规范机制, 成立了领导、工作小组, 院系互动, 全面统筹实施。炎培项目从申报、审核、运行、总结形成循环周期。同时纳入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体系, 配备指导教师。学生参与“炎培项目”情况有结果性评价, 给予学分, 同时也把评价结果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参考指标。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 形成规范机制, 保障“炎培计划”有效实施。“炎培计划”的实施形成广泛参与, 实施基本覆盖学院各系、各专业, 也得到了部分企业的参与和帮助, 在校内外形成了全方位、全员参与的广泛基础, 为“炎培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炎培计划”的实施形成了多方认可, “炎培计划”的创新实施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行业、企业、教师和学生的高度认可。“炎培计划”被列为上海市教委就业工作创新基地和上海市民办高校重点科研项目, 也得到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二、构建“职业性”为特征的育人体系, 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高职院校, 肩负着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并且能适应工作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学院大学生德育工作总目标就是将学生培养成“学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有知识、有发展潜力、能讲会做的高技能人才”。通过建立以“职业性”为特征的育人体系, 按照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规律, 突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以贴近学生实际为主体, 切实增强育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

通过德育教育, 使学生在具备基本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上, 突出专业发展观和职业观的思想教育、职业操守的道德品质教育、职场礼仪素养的内涵养成教育、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实践教育、自信心、闪光点的心理素质教育。以达成:树立成为高技能人才的就业、职业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岗位职业所需的职业素养;具有“阳光心态”、较强职场心理调适能力的德育工作目标。

三、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提高学生能力

1. 加强校企合作, 推动企业文化进校园。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校企合作, 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 实现渗透与融合, 创新发展校园文化, 形成校企文化共同育人的良好机制和氛围。企业文化进校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方式, 充分借助企业的力量来培养教育学生。首先可以通过“请进来”方式, 邀请企业的高管和人力资源主管成为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成员, 把企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企业文化、规章制度要求纳入到学校培养中。邀请企业中岗位能手成为学生的校外辅导员, 介绍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精神, 指导学生提高岗位职业能力。邀请劳模、成功人士来校开展励志教育活动, 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 树立就业信心, 激发学习积极性。通过上述方法, 开拓企业文化进校园的渠道, 使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能在在校期间得到有效提高。其次可以通过“走出去”的方式, 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导向, 使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 充分了解企业、行业发展动态, 学习企业管理理念、文化和运转模式, 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岗位所需职业能力。使学校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从而根据市场需求来合理设置专业, 根据岗位需求进行课程设置, 根据需求变化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学生通过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形式开展撰写专业实习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开展案例分析、参观企业、访谈职业生涯人物活动, 使学生深入社会、企业、岗位, 熟悉工作场景、规范要求, 从而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并坚定努力方向, 为成功就业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最后要注重来自企业的反馈信息, 就业指导部门和各专业在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时要把毕业生对企业文化的适应状况和企业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作为重要的调查内容, 以此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2. 培育和发展“专业技能”型学生社团, 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活动。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由于其是学生自发组成的组织, 因此有着凝聚、发展、服务学生的特有功能。也是落实学校教育理念, 实现教育思想的载体。我们通过实施“炎培计划”并拓展成立了一批专业“技能”型社团。以专业“技能”型社团为主体, 定期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月、社团文化节、职业发展规划大赛、创业大赛、岗位职业能力调查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暑期岗位挂职锻炼等特色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自发性、导向性、多样性活动的开展, 不仅完善了参与学生的知识结构, 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认同, 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提升职业综合能力。加大培育和扶植专业“技能”型学生社团, 形成良好的学生社团生态。

提升校园精神与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 建设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高职校园文化要发挥学校全体师生、社会、行业、企业等各方面力量, 建设成一个以“职业能力为主导”且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使得校园文化成为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发展, 成为特色立校的重要载体。

摘要:高校的校园文化有着育人的功能,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应建设与高职院校办学特点相符的特色, 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本文以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实践为例, 对建设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校园文化进行初步探索, 以进一步发挥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能力,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刘海红.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彰显职业特色[J].职业与教育, 2009, (6) .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篇3

关键词:课程建设;现状分析;效果综述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基础。课程建设水平的高低对高职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会产生直接的影响。《2015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我校成立已有十几年了,课程建设也进行了十几年。从最初的一个专业、几十门课程,发展到现在的25个专业、数百门课程。十几年来,随着学校对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学校的课程建设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向着更有利于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根据高职院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和调整课程结构,分层次分步骤推进课程建设,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我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高等职业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性质,又有职业教育的属性,它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又不用于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它有其内在的本质特性和要求。因此,高职教育在课程建设方面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坚持“教、学、做”一体化,既有“学中做”,又有“做中学”,达到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多年来,我校课程建设一直遵循“加强实践、注重应用、培养能力”的原则,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前提,以课程内容、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为核心,以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依托,以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为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开展课程建设。

二、课程建设目标

我校课程建设分三个层次:校级重点课程建设、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和市级精品课程建设。

我校现有市级精品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9门,校级重点课程20门。到“十三五”末,我校课程建设的目标是:市级精品课程达到10门,校级精品课程达到20门,校级重点课程达到30门。

三、课程建设措施

1、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制定新的课程标准

课程是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课程设置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制定新的课程标准有利于克服课程设置的盲目性,有利于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的思路,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在制定课程标准过程中,我们坚持“能力为本、就业导向、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的宗旨。当然,社会在迅速发展,课程标准也要随之进行动态调整。

2、强化师资队伍,推动课程建设

2011年之前,我校的师资队伍非常薄弱。具体表现在:1)拥有高校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只有50%左右,也就是说,一般左右的教师是无证上岗。2)教师职称普遍较低。在全体专职教师中,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凤毛麟角,并且是从校外引进的;拥有中级职称的教师占40%左右;多数教师都是年轻的助教。3)教师的年龄结构很差。当时的专职教师要么是刚毕业的年轻老师,要么是从校外招聘的其他高校退休的老教师。4)双师型教师占比较小。

2012年以来,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整体水平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良好效果。截止目前,拥有高校教师资格证的专职教师比例达到了90%以上。并且,学校明确要求,新进的年轻教师必须在两年内拿到高校教师资格证。教师职称比例趋向合理。几年来,学校自主培养了6名副教授,20余名讲师,现在高级职称教师占比17%,中级职称教师占比48%,初级职称占比14%。教师年龄结构明显好转,基本形成老、中、青梯队式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占比有明显提高。

最近几年来,学校配合上海市教委的强师工程,出台了一些有关提升教师学历和职称的文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并且在相关专业引进了大师级专业人才,建立了大师工作室。到目前为止,我校近一半的专业逐步组建了学历、职称、年龄分布合理,团队成员稳定、爱岗敬业的课程建设队伍。这些教学团队的共同特点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教学效果好。”他们的工作特色是:“高级职称教师现场指导、率先示范;中级职称教师献身一线、争当骨干;初级职称教师虚心学习、刻苦钻研。”我校现有的5门市级精品课程都出自这些教学团队。其中,物流管理教学团队和艺术设计教学团队分别获得2015年和2016年上海市优秀教学团队。

3、调整课程体系,促进课程建设

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过程中,部分专业能够聘请相关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将课程体系调整6个板块: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集中实践课。从2016级开始,我们又做了如下改革:1)全校实行统一学分;2)为学生提供真正的选修课。我们为一、二年级的学生提供12门公共选修课,学生在两年内可从中自选两门课程,取得2个学分即可。3)去掉任意选修课,增加专业选修课。以前我们没有真正的公共选修课,也没有专业选修课,所以有些专业就在任意选修课模块中为学生开设一些与专业没有任何关系的课程,学生又不得不学,在课程设置上显得不伦不类。如:汽车专业开设了影视欣赏;物流、金融、会计等专业开设了中点制作、西点制作、名菜欣赏等课程。现在,我们不但设置了专业选修课,而且限定了专业选修课的学分。4)规范了全校各专业的学时。第五学期上八周课的专业,各专业总学时控制在2450学时左右;实行2+1模式的专业,总学时控制在2550学时左右。5)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学时不低于总学时的50%。这次课程体系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强调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突出实践教学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优化教学内容,满足职业需求

教学内容主要来自教材,我校对教材的征订提出三条要求:1)必须是高职高专专用教材;2)最好是国家高职规划教材;3)最好是近三年的新教材。

聘请行业专家,指导课程建设,参与课程开发。主要做到以下几点:1)课程内容要满足职业需求,教学内容要密切结合职场需求。2)在理实结合的课程中,增加实践课的比重。3)各专业都把考证内容列入课程中。

5、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完善课程建设

1)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方针,简化理论教学,注重技能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到精讲多练,突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和实效性。

2)倡导案例教学。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有趣的案例,引出抽象的概念或理论,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3)提倡多样化考核评价方式。教师可以采用大作业、调查报告、学期论文、课题分析等形式来代替传统的试卷。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是运用电视、电脑、投影等现代化教学媒体,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利用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目的。现代化教学媒体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学生可以以更加形象、直观的方式来接受知识,最终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6、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多年来,我校建立和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出台了实践教学的相关管理制度,明确了各环节的质量要求。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规范了课程实训、实习教学大纲。指导教师要明确课程实习、实训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熟悉课程实习、实训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了解课程实习、实训的重点;清楚课程实习、实训的考核方式。

2)强化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过程的指导。在学生实习期间,指导老师要下企业进行现场指导,下企业的次数不少于3次。在实习中期,教务科研处将组织中期检查。

3)建立督导信息反馈系统。学校的督导专家定期对实践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及时反馈实践教学信息,提出改进意见。

4)对实习过程中某些指标实行量化。指导教师的指导记录不少于5次,实习学生要一周提交一篇实习周记。

5)改毕业论文为实习报告。起初,学校盲目地套用本科院校毕业论文的教学管理模式,要求学生在结束毕业顶岗实习后要提交一篇理论性较强的毕业论文。但几年下来,发现学生的毕业论文能称得上论文的没有几篇,多数论文都是学生从网上下载拼凑而成的。实际上,这个要求已经超出了高职高专学生的能力范围,背离了高职高专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致使学生不得不以网上下载、东拼西凑的方式来应付完成毕业论文。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重申:“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在这种背景下,我校大胆改革实践教学环节,让毕业生撰写毕业实习报告来代替毕业论文。结果,效果很好。学生写的实习报告内容真实,感情真挚,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学生写起来容易,因为自己有经历、有体验、有思想,所以他们有话可说。指导教师也轻松。以前学生的论文都是东拼西凑的,指导教师看的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现在,学生写的是实习经历和个人思考,指导老师只要为学生把握方向,不出现原则性错误即可。

让学生撰写实习报告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把学过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课程建设存在的不足

1、师资队伍中职称结构不合理。高级职称的比例相对较低,需引进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以改变职称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2、多媒体教室的数量仍然不能满足全校各专业的教学需求。

3、网络资源不完善,更新频率较低。

4、课程建设中行业专业参与程度不高,学生参与度更低。

5、课程建设意识不强,精品课程数量不多。

参考文献:

[1]顾建军.试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转变[J].教育与职业,2006(3)

[2]刘东方.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

[3]孙睿,郭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

[4]张玉欣,姚涛.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管理学家,2011(10)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汽修071班的任剑青,今天很荣幸能作为毕业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言。

今天是东海学院2010届毕业生终身难忘的日子。过了今天,我们的大学生活将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们将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告别循循善诱的老师,告别辛勤培养我们的母校,从此踏上人生新的征程。

三年前,我拎着简单的行李来到这里,回忆起来,仿佛就在昨天。刚上大一,太多新生活扑面而来,新鲜而灿烂,热情而紧张。橙色的记忆里,有第一次加入社团的好奇,第一次考试的紧张„„

进入大二,生活是绿色的,青春拔节生长,旺盛得像正在生长的树,梦想也一点点接近现实。跟老师讨论问题时,看见他脸上满意的微笑。

而大三面临毕业时,生活则变成蓝色。我们冷静了下来,明白自己离未来究竟有多远,并要为此做出选择:升本还是就业。所有与这个决定相关联的一切都可能会变化。正当我们犹豫不决时,传来了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招聘毕业实习生的好消息。2009年8月,在学校领导、就业办以及机电系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经过面试,我们07级的部分同学来到了上海通用公司进行毕业实习。至今,我还清晰的记得老师冒着盛夏的炎热陪伴我们一起去通用面试,陪伴我们去医院体检。这充分体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在此表示由衷地感谢!

在通用实习的一年,我们学到了许多,如:吃苦耐劳的精神、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团队精神以及协调能力等。我们不仅身体强壮了,而且也领悟到许多人生的哲理。在学校时,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老师曾不止一次地予以教诲,可我们却听不进,可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要自己去面对时,方才知道珍惜。记得刚开始实习时,大家的劲头很足,但是当每天10小时的工作强度一下子让我们这些刚踏出校门的学生难以适应,思想上便产生了动摇,甚至有的同学退出了,就在这关键的时候,学院领导和机电系老师多次关心我们的思想和工作情况,给予我们以鼓励,使我们重新振作起来,逐渐适应了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并且以出色的工作表现赢得了通用公司的好评,在通用实习期满的50位同学签约率达到了100%。这里我代表通用的全体同学们再一次感谢!请您们相信,我们一定不会辜

1负您们的期望,我们会继续努力,在实践中全面提高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争取更优异的成绩为东海增光添彩。

三年的岁月,有着太多太多的情景值得我们去回味珍惜。老师,如果把您比作蚌,那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您用爱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您希望我们成为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这三年,我们成长着、成熟着,知道了为学当勉励、懂得了为人当自强。今天,我们就要离开母校,所有温暖的记忆都将铭刻在我们每个人灵魂的最深处„„

明天,我们即将步入“社会大学”。那里面有着一堂堂与社会过招的课:这些课再没有人来点名,但是你不能逃课;这些课不会有上下课的铃声,但每个人都在摸索中前进;这些课没有明确的考试,但考试却无处不在„„,我们将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勇敢去面对人生的一场又一场的考试,我们会载着东海领导和老师们的期待和希望去书写更美好的人生。

亲爱的母校,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牢记校训——自尊、自强,认真、求真,弘扬东海精神,从感恩出发,从谦卑做起,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做一个无愧于时代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最后,我代表全体毕业生再次感谢东海学院的领导、全体老师和所有教育、培养和关心过我们的长辈!也请允许我代表机电工程系的全体毕业生感谢机电系领导和老师们为我们付出的心血,我们会永远铭记在心,化作前进的动力,让东海为我们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衷心祝愿我们的母校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谢谢!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篇5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基本情况: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位于中国直辖市上海,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隶属于中国民用航空局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与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统称为中国民用航空局五大部署高校。

学院以民航上海中等专业学校为建校基础,学校整体升格为副局级事业单位,5月再次升格为国家高等职业院校,即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力争“十三五规划末端”具备升格本科学院条件。

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篇6

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简介

浙江海洋学院位于东海之滨的千岛之城——舟山市区,毗邻国际大都市上海市、国际港口城市宁波市和“海天佛国”普陀山。学校创建于1958年,始名舟山水产学院,1975年更名为浙江水产学院,1998年与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浙江海洋学院。此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相继进入。1982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xx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学校是一所以海洋为特色,理学、农学、工学、文学、医学、管理学、教育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1500亩,校舍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藏书105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6700万元;教职工1119人,其中专任教师58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232人;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3000人。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设有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渔业学院、工程学院、信息学院、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外语学院、石化学院、医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杭州分院等11个学院;开设海洋科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油气储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英语等31个本科专业和捕捞学、海洋生物学2个硕士点以及若干个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高职专业;建有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浙江省海水增养殖重点中试基地、舟山深水箱养殖工程研究中心、海洋科学研究所、渔业科学研

究所、船舶与机电工程设计研究所、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海洋经济研究所、海洋文化研究所等22家科研组织和浙江省远洋渔业培训中心、中国石化销售公司舟山职工培训中心、船员培训中心、海洋管理培训中心等培训机构。

学校顺应高等教育大发展形势,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近年来,先后通过了浙江省高校文明校园评估、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和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注重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学生课外科技和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在全国、全省的电子设计、数学建模和

文体表演等竞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殊荣;参加社会实践形成的系列报告集《蓝色报告》得到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函肯定。毕业生追踪调查表明,学校近几年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当年就业率在98以上。

学校加强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一体化,面向地方经济,加大各项建设,培育特色与优势学科,全面提升科研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现有捕捞学、海洋生物学、行政管理学等3个省级重点学科和海水增养殖省级重点试验基地1个。学校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研究,历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全国科学大会奖6项,省部级奖64项,并发表、出版了一批高水平论著。目前,承担国家、省部、厅局级等科研项目348项,科研经费达3816万元。学校注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先后与20多个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近五年来,科研成果转让

或被采用137项,直接经济效益亿元。特别是近年来承担的“深海抗风浪箱的研制”、“深海抗风浪箱的研制与养殖示范”、“岱衢族大黄鱼养殖产业化技术研究”和“大黄鱼规模养殖新技术开发”等国家“863”计划4个项目,为我国海洋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渔民转产转业及深海箱养殖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依托,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积极扩大对外合作办学,走开放式办学路子。近五年来,学校与日本、俄罗斯、挪威、新西兰等20多个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浙江海洋学院学报》分为自然科学版和人文科学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开发海洋,教育先行。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提出要“高质量办好浙江海洋学院”。浙江海洋学院正紧紧抓住高等教育和海洋经济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大力弘

扬“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立足舟山、服务浙江、面向全国,以建设成为海洋人才的培养基地、海洋知识的创新基地、科教兴海技术的攻坚基地和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基地为发展方向,加快实施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过渡,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海洋特色明显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高校基本信息学校名称: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高校代码:13282 所在省市:浙江 学校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文化路105号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篇7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让学生成为适应工作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的要求。要实现这个培养目标, 必须加强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 探索专业与工作岗位、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 深化专业课程改革, 而专业群的构建则是一个重要切入点。笔者试以构建高职国际商务类专业群实证研究为题, 结合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的具体建设进行探索。去到企业, 与行业专家一起对课程的任务, 进出口对应的工作岗位, 以及与工作相适应的教学内容进行技能与知识点的分析与归纳, 结合教学与工作过程, 探索构建合理的国际商务专业群, 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

一、探索国际商务专业群的研究方法

(一) 试以协同学方法论为指导

协同学是以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有序与无序之间相互转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分析系统功能的内在机制和结构, 优化系统要素之间的协同效应, 推动系统由无序向有序状态转化。协同学的鼻祖哈肯教授认为, 事物从无序向有序转变的动因, 是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协同效应的规律。这个规律具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系统协同性。协同学认为, 一种事物总是存在于某种系统之中, 从而成为该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任何一个子系统又自成为一个特定系统, 其中也包含着本系统中的子系统, 尽管子系统具有千差万别的属性, 但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互为作用的有机联系, 并推动事物的发展。二是结构协同性。协同学认为, 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 不同的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效应。

试以协同学将宏观与微观的研究予以有机地结合, 强调有机层次与功能互补的高度统一, 揭示事物从旧质向新质的转变规律, 对国际商务类专业群的构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 以工作过程导向论为路径

企业向终端客户提供最终产品及服务的产业链称之为工作过程, 其涵盖了一系列的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工作能力和工作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现代职教理念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规律, 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 也是专业群构建的重要基准。其主要路径为两个层面。

1. 以工作过程集群专业或专业方向为依据。

专业群所涵盖的若干专业或专业方向可以是同一专业目录内的, 也可以是不同专业目录内的, 但必须是面向同一个产业链工作过程中的岗位群。通常是一个工作岗位针对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或专业方向, 而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岗位链, 则对接多个专业或专业方向。

2. 以工作过程关联性知识技能作为专业群的基本教学内容为依据。

专业群的教学内容是面向岗位群所要求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并根据共性与个性的特点将其区分不同的课程模块, 依据课程模块设置课程, 形成专业群的课程体系。以产业链工作过程作为集群的主要依据, 以产业链工作过程所要求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作为专业群的基本教学内容, 是培养适应工作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和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根本前提。

二、国际商务专业群建设的探索

(一) 构建国际商务专业群的架构

构建国际商务类专业群架构要重视实现教育目标各专业要素的协同关系, 发挥各专业子系统的教育功能, 确立专业群的主体专业和两翼专业的架构, 形成合理的结构层次, 发挥群内不同专业的集聚效应。学院商贸系开设 (含新申报) 国际商务、连锁经营管理、会计、金融事务管理、工商管理以及商务英语, 商务日语7个专业, 根据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结合商贸系的专业设置及师资队伍情况, 基于协同学方法和工作过程导向进行综合分析, 寻找协同要素、对接工作岗位链, 探索形成以国际商务包含 (商务英语, 商务日语) 的主体称为一体;工商管理专业与连锁经营管理作为左翼;会计与金融实物管理作为右翼的国际商务专业群的“一体两翼”结构。

(二) 明确商贸服务链工作过程及岗位群

国际商务类专业群是基于商贸服务链工作过程中为完成最终产品交易服务所面向的若干专业的教学组织形式, 是一个实施教育目标的教学系统。商贸服务链工作过程及岗位是国际商务类专业群建设的基础, 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分解。若根据国际商务类专业群的“一体两翼”架构, 可确定国际商务专业为主线, 明确其主要工作过程、岗位链和主要相关课程 (图1) 。

(三) 建立国际商务类专业群课程模块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国际商务类专业群, 必须以协同学方法论为指导, 要重视专业知识的点与面的合理布局、专业技能的层与面的有机组合、职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协同衔接。国际商务类专业群建设的核心是建立以商贸服务链为纽带的课程模块体系, 通过课程模块对接基于工作过程中的相关岗位, 通过课程内容链接相关岗位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 通过课程教学实现国际商务类专业群指向性培养目标。

(四) 建设国际商务类专业群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制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保障, 在研究课程体系结构的同时, 还要建设国际商务类专业群的教学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专业群管理责任制度、专业群专业“双带头人”管理制度、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学分制管理制度、教学评价机制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建设, 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完善师资结构的合理性, 增强人才培养的多元性。

三、探索国际商务类专业群的构建方法

(一) 协同工作岗位、课程性质和授课对象的三者关系

1. 加强专业群模块课程设置与工作岗位要求的匹配度。

国际商务类专业群课程体系的结构不再是按照学科逻辑体系来建构, 而是针对商贸服务链工作过程岗位群的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设置相关课程。学生完成全部专业课程的学习后, 不仅能掌握工作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而且能习得迁移的学习能力。

2. 加强专业群模块课程与通识文化课程的整合度。

专业课程主要是职业岗位工作中指导行为的专业理论知识、业务过程知识和业务操作知识。通识文化课程主要包括大学英语、经济数学、心理学基础、职业生涯规划等文化课程, 教学目的是提升人文素养。设置通用文化课程不仅要重视人文素养的培育, 还要重视与专业课程的适度整合, 立足点是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和持续的学习能力。

3. 加强专业群模块课程教学与高职学生认知特征的吻合度。

高职学生不擅长抽象的概念、原理和逻辑思维的学科体系知识, 而是擅长形象思维、动手等感性活动。因此, 高职专业课程的知识形态、结构和施教要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 理论为实践服务, 实践性课程以过程性知识与技能型知识为主, 融教、学、做一体, 运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仿真业务操作、综合模拟实训和顶岗实习等教学形式, 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增强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功感, 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

(二) 构建“动与静”、“个性与共性”协同的课程模块

国际商务类专业群的培养目标是多元的、复合型的。反映在教学目标上, 有对接工作岗位的、适应工作岗位变化的直接要求, 还有为学生提供终生学习条件的间接要求;反映在课程性质上, 有通识课程、专业群核心课程、专业群独立模块的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等;反映在教学管理层面上, 涉及到不同的专业的学生和任课老师。国际商务类专业群课程模块体系要满足多元要求, 必须构建动与静、个性与共性协同的“模块”架构。“通识模块”是商贸类专业群的人文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课程, 由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组成。“专业群模块”主要是针对不同岗位要求所设置的专业课程, 其分成必修模块 (核心课程、独立课程) 和选修模块 (拓展课程) 。“必修模块”是共性与静的属性, 主要实现专业培养的基本目标;选修模块则是个性与动的属性, 是专业培养的迁移目标。构建动与静、个性与共性互动结构的国际商务类专业群课程模块体系 (图2) , 有利于不同教学目标的实现, 有利于教学管理的实施, 还有利于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综上所述, 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群的构建, 应该以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流程和岗位需求为基础, 让学生学到更多实用的专业岗位知识, 运用专业实训基地,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走近岗位, 走近企业。国际商务专业群的建设需要工学结合, 以工作过程为基础, 让学生去到基地, 积极探索与实践。

摘要:针对目前工作岗位和高校专业课程构架脱节的情况, 以协同学原理和工作过程导向职教理念, 基于国际商务工作过程, 分析主要岗位群所要求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基本素质, 从课程体系等方面予以研究, 探索国际商务专业群的架构。

关键词:国际商务,工作过程,专业群建设

参考文献

[1]何静.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有效路径[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 (1) :72-74.

[2]黄盛兰.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 :1-4.

[3]吴小蕾.高职院校专业群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9 (23) 28-29.

[4]刘方, 何玉宏.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的路径探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 :28-30.

[5]童宏祥.探索基于工作过程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群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9) .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篇8

日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在上海国际时装周“800秀场”举办毕业生服装设计作品发布会。本次发布会的主题“以食·忆时”,借助食之味、食之型、食之意,以独特的食材颜色、肌理作为灵感来源,将多样化食物的特质延伸到历史与地域性的文化沟通,用时间和空间的多维方式表达了服装的创新理念和趣味性,在现代服装的结构中彰显出饮食文化的韵味与精致。

在《以食·忆时》中,人们体味到无形的美味沟通着有形的空间,无形的文化诠释着有型的时尚,从过去到未来,从东方到西方,每一种色、香、味都记录着一段关于历史、现在、未来的时光。我们感受到了个体的多彩,无限的可能。蛋糕、冰激凌、奶牛……在称为《夏日农场》的服装作品上悉数可见,学生马瑶的两款作品一款以云朵作为裙摆,蛋糕作为点缀,还有彩虹进行映衬,另一款则是以红色作为底色,加入了奶牛、农场、植物等元素。作品希望通过服装的语言,讲述一个女孩在牧场空间内的所见所闻,唤起观众童年的回忆,也记录着每一位孩童在幼年亲近大自然,自由活泼的天性,引发共鸣。

另一款作品则利用各种纱与条的叠加与再造,曲线与颜色的渐变表达了一种时空灵动的感觉,一种对“以食·忆时”主题的独特见解。本届毕业生通过作品展示了自己大学四年的优异学习成果。

上一篇:建筑安全生产考核制度下一篇:镇党政办2025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