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节红头文件

2024-07-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校园文化节红头文件(共7篇)

校园文化节红头文件 篇1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八号文件)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对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新的重要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

(二)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也日趋尖锐和复杂,他们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能低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

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一系列新课题。

(三)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对这项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担负起领导责任;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还存在种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任务艰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人员流动性加大,一些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给未成年人教育带来新的问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还有许多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这些问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从未成年人抓起,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我们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应对挑战,加强薄弱环节,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采取扎实措施,努力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二、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既要体现优良传统,又要反映时代特点,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2)坚持贴近实际、贴近

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3)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4)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更有效地引导未成年人的思想,规范他们的行为。

(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进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4)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培育未成年人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未成年人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

(八)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

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中

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并保证占有适当份量,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要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各种富有趣味性的课外文化体育活动、怡情益智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培养劳动观念和创新意识,丰富课外生活。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要把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要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湎???⒃独攵酒?教育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邪教教育,坚决防止毒品、邪教进校园。要加强工读学校建设,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矫治和帮助。

要采取坚决措施,改革课程设置、教材和教学方法,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创造良好条件。

(九)要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抓紧修订和完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对中学生重点是加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制定和推行行为规范,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反映时代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引导学生自觉遵纪守法。

(十)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制定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感,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的主力军作用。要完善学校的班主任制度,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服务工作也要明确育人职责,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四、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十一)加强中学团组织建设,把中学共青团工作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总体布局,推荐优秀青年教师做团的工作。要办好中学生业余团校,配合学校党组织办好高中生业余党校,在确保质量、坚持标准的前提下,做好在高中生中择优培养发展党员的工作。加强对中学学生会工作的指导,更

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十二)把少先队工作纳入教育发展规划,把对少先队工作的指导、检查、考核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评估范畴。各级共青团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要参与同级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工作。中小学校党组织和行政部门要积极支持少先队开展活动,并选派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少先队辅导员,把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纳入师资培训体系。要建立和完善校外辅导员制度,选聘热心少先队工作、有责任心、有能力、有经验的人士担任校外志愿辅导员。少先队小干部要实行民主选举,定期轮流任职。共青团组织和教育、民政等部门要密切协作,积极推进社区少工委建设,扩大少先队工作的覆盖面。

五、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

(十三)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要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并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充分发挥各类家庭教育学术团体的作用,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十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村镇等城乡基层单位,要关心职工、居民的家庭教育问题,教育引导职工、居民重视对子女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的思想启蒙和道德品质培养,支持子女参与道德实践活动。注意加强对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家长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作表率。要把家庭教育的情况作为评选文明职工、文明家庭的重要内容。特别要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教育,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要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流入地政府要建立和完善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机制。流出地政府要积极配合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民政部门及其所属的儿童福利机构和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好孤残儿童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和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工作。

六、广泛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

(十五)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各种道德实践活动都要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并与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和文

体活动结合起来,注意寓教于乐,满足兴趣爱好,使未成年人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活动,要经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党团队组织统一协调和部署,把学生安全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采取多种手段,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

(十六)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建党纪念日、红军长征、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以及未成年人的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都蕴藏着宝贵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要抓住时机,整合资源,集中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要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队会、团会,举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和必要的仪式,引导未成年人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每年的“公民道德宣传日”,在面向社会公众开展道德教育的同时,要注意组织好面向未成年人的宣传教育活动。要丰富未成年人节假日参观、旅游活动的思想道德内涵,精心组织夏令营、冬令营、革命圣地游、红色旅游、绿色旅游以及各种参观、瞻仰和考察等活动,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之中,用祖国大好风光、民族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未成年人。

要运用各种方式向广大未成年人宣传介绍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激励他们崇尚先进、学习先进。通过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和少先队员、先进集体等活动,为未成年人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让他们从榜样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

七、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使用和管理

(十七)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作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创造条件对全社会开放,对中小学生集体参观一律实行免票,对学生个人参观可实行半票。要采取聘请专业人才、招募志愿者等方式建立专兼职结合的辅导员队伍,为未成年人开展参观活动服务。

(十八)要加强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未成年人专门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已有的未成年人专门活动场所,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面向未成年人、服务未成年人的宗旨,积极开展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动,把思想道德建设内容融于其中,充分发挥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功能。要深化内部改革,增强自身发展活力,不断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同时,各级政府要把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大城市要逐步建立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功能配套的市、区、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中小城市要因地制宜重点建好市级未成年人活动场所。有条件的城市要辟建少年儿童主题公园。经过3至5年的努力,要做到每个县都有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各地在城市建设、旧城改造、住宅新区建设中,要配套建设可向未成年人开放的基层活动场所,特别是社区活动场所。有关部门要对已建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进行认真清理整顿,名不副实的要限期改正,被挤占、挪用、租借的要限期退还。图书馆、文化馆(站)、体育场(馆)、科技馆、影剧院等场所,也要发挥教育阵地的作用,积极主动地为未成年人开展活动创造条件。

(十九)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运行所需资金,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予以保证,中央可酌情对全国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未成年人活动设施建设,予以一定补助。要在国家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一定数额资金,用于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吸纳社会资金,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未成年人活动场所。

八、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

(二十)各类大众传媒都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把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舆论氛围。要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制作、刊播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公益广告,增加数量,提高质量,扩大影响。各级电台、电视台都要开设和办好少儿专栏或专题节目。中央电视台要进一步办好少儿频道,各地要切实抓好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落地、覆盖工作。省(区、市)和副省级城市电视台要创造条件逐步开设少儿频道。少儿节目要符合少年儿童的欣赏情趣,适应不同年龄层次少年儿童的欣赏需求,做到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教育性相统一。各类报刊要热心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宣传报道。面向未成年人的报纸、刊物和其他少儿读物,要把向未成年人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努力成为未成年人开阔眼界、提高素质的良师益友和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精神园地。

加强少年儿童影视片的创作生产,积极扶持国产动画片的创作、拍摄、制作和播出,逐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适合未成年人特点、展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动画片系列。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少年儿童电影发行、放映工作新路子,形成少年儿童电影的发行放映院线。

(二十一)各类互联网站都要充分认识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重点新闻网站和主要教育网站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开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网页、专栏,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在有条件的校园和社区内,要有组织地建设一批非营业性的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有益的绿色网上空间。信息产业等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积极推进这项工作。学校要加强对校园网站的管理,规范上网内容,充分发挥其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要遵循网络特点和网上信息传播规律,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兴趣爱好,加

强网上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广大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二十二)要充分考虑未成年人成长进步的需求,精心策划选题,创作、编辑、出版并积极推荐一批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未成年人读物和视听产品。有关部门要继续做好面向未成年人的优秀影片、歌曲和图书的展演、展播、推介工作,使他们在学习娱乐中受到先进思想文化的熏陶。要积极鼓励、引导、扶持软件开发企业,开发和推广弘扬民族精神、反映时代特点、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游戏软件产品。要积极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让健康的文化信息资源通过网络进入校园、社区、乡村、家庭,丰富广大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十三)要积极推动少儿文化艺术繁荣健康发展。加强少儿文艺创作、表演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少儿文艺骨干力量。鼓励作家、艺术家肩负起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的历史责任,多创作思想内容健康、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少儿作品。加大政府对少儿艺术演出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强少儿艺术表演团体发展活力。文化、教育、共青团、妇联、文联、作协等有关职能部门和人民团体要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党委宣传部门要加强指导协调,大力繁荣和发展少儿文化艺术。

九、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二十四)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坚决查处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严格审查面向未成年人的游戏软件内容,查处含有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和恐怖、残忍等有害内容的游戏软件产品。制定相关法规,加强对玩具、饰品制作销售的监管,坚决查处宣扬色情和暴力的玩具、饰品。严格未成年人精神文化产品的进口标准,严把进口关,既要有选择地把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产品介绍进来,又要防止境外有害文化的侵入。

(二十五)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管理。严格执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要按照取缔非法、控制总量、加强监管、完善自律、创新体制的要求,切实加强对网吧的整治和管理。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营业性网吧的规定,落实在网吧终端设备上安装封堵色情等不健康内容的过滤软件,有效打击违法行为。推广绿色上网软件,为家长监管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的上网行为提供有效技术手段。各有关部门要依法治理利用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远程通信工具和群发通信传播有害信息、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

加强对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艺厅、录像厅等社会文化场所的管理。认真落实《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开展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专项治理意见的通知》、《关于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意见的通知》规定,进一步

优化校园周边环境,中小学校园周边200米内不得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不得在可能干扰学校教学秩序的地方设立经营性娱乐场所。

十、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领导

(二十六)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和改善领导。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地方各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负起政治责任,经常分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及时了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情况,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各级政府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狠抓措施的落实;要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加大支持力度。

(二十七)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督促检查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部署的情况,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各地文明委要在同级党委领导下,担负起相应责任。要采取切实措施,充实和加强各级文明委的办事机构,搞好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使其更好地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各级宣传、教育、文化、体育、科技、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信息产业、民政、公安、海关、财政、税务等部门,共青团和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责任,要结合业务工作,发挥各自优势,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要加强对未成年人成长规律的科学研究,为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二十八)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和村民委员会,以及其他一切基层组织要切实担负起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责任,整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活动场所,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思想教育和文体活动,真正把教育引导未成年人的工作落实到基层。要把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都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要着力建设好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队伍,各类文化市场管理队伍,青少年宫、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各类文化教育设施辅导员队伍,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队伍,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人数众多、覆盖面广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队伍。要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支持他们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贡献力量。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有关方面,都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根据各自担负的职责和任务,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贯彻落实,勇于开拓创新,注重工作实效,切实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文件

二、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关于切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通知》教党[2006]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党委:

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概括精辟,内涵深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对于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员工中引起强烈反响。教育部党组决定,在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活动。现将有关工作和要求通知如下:

一、深刻认识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的重大意义,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是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

各地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和高校党委一定要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出发,教育广大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养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放到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作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结合深入推进中发[2004]8号和16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工作,不断丰富教育的内涵和效果。

一是要发挥课堂教学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针对大、中、小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育内容,在中小学德育课程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重点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同时,要在中小学其他相关课程特别是语文、历史等课程以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有关专业课、基础课中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中国历史、文化、道德等内容的选修课,开办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努力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二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要在青少年学生实践教育环节中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要求,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客观要求内化为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动。要通过中小学生参加爱国主义基地教育、课外实验实践基地教育和主题夏令营活动,以及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

三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校园文化建设对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四是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注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效。要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普遍要求与各地区、各学校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机结合起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开展教育,避免空洞说教。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与大、中、小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和认识水平结合起来,做到高校和中小学教育区分层次、整体衔接,既要教育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也要教会他们自觉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防止“一刀切”、笼统化,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五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师德和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效果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水平。要严格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和任用,加强对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训,使其成为直接面对学生的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和模范。要在师德建设中突出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各项工作抓实抓好

一是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兴起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热潮。教育系统要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社会的前列。要组织广大师生员工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学习讨论。领导干部要学在前面、用在前面,做学习的表率和模范。要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橱窗等载体,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宣传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成功经验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经验和体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深入挖掘、大力宣传和表彰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师生,感动社会。

二是要研究制订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规划和措施。各地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和学校要在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体现到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各个方面,贯穿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各个环节。要结合学校实际,认真研究制订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细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和步骤,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措施。要继承和发扬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的优良传统,适应新形势、谋划新思路、开辟新途径。

三是要加强工作研究,不断推动和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充分发挥教育系统特别是高校人才资源和理论研究优势,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发展历史、基本内涵、本质要求及其重要意义和作用等方面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和探索,为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供理论支持。要围绕当前一些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一些薄弱环节,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专题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指导和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深入开展。

四是加强部门沟通与协作,形成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合力。各地教育工作部门要加强学校教

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融合。要加强与各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组织的协调、沟通与配合,整合教育资源,拓展教育渠道,努力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积极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

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学校要及时总结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经验和做法,并及时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我部。

二○○六年三月十二日

文件

三、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教基(2006)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切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通知》(教党[2006]4号)要求,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以下简称中央8号文件),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重要作用,我部将在继续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把德育有机渗透到各门课程的同时,要进一步突出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并努力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中小学校园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中小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积极推进中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推进、长期积累的过程。目前,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面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要在规范办学行为、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遴选和集成社会的先进文化,弘扬主旋律,大力营造优于社会环境的独特氛围,使教育和引导体现在细微之处,体现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关怀和关心之中,体现在班级、团队组织的温暖和鼓励之中,体现在高年级同学对低年级同学的爱护和帮助之中。扎实开展师德教育,建设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钻研教法、不断探求的优良教风,倡导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生活,及时鼓励学生的进步,及时发现解决每一个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学生在校园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落实好《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建设勤奋努力、积极向上、认真诚信、充满兴趣、乐于探究的良好学风,倡导学生把准备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作为学习的目的,把对知识的兴趣和追求作为学习的动力,爱动脑、勤动手、上好每一节课、完成好每一次作业。认真抓好班级和团队工作,建设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快乐和谐、健康向上、争做主人的良好班风,倡导营造充满正气的浓厚氛围,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他人的事情帮助做好,集体的事情一起做好。

二是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好“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及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入学毕业、入队离队、入团、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主题教育。坚持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发表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内容生动具体的国旗下讲话。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重视课间特别是大课间体育活动,使学生既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又增进对同学、对集体的情感。保证共青团、少先队每周的活动时间和条件,注重教育教学活动与团队活动有机结合,支持团队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好已有的品牌活动,并鼓励结合实际创新活动形式。强化课后科技、艺术、体育、娱乐活动,广泛组织多种类型的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活动,每学年都应组织体育运动会和各种形式的艺术节、科技节及读书、读报、演讲等活动,积极推广优秀少儿歌曲,开展多种形式的歌曲演唱活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还应结合本民族的文化、风俗和节日,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尊重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考虑他们的年龄差异、地域差异和个体差异,切合各地实际,既体现知识性、科学性,更突出趣味性、娱乐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

性和创造性,反对形式主义。

三是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要把校园建成育人的特殊场所,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要从本地自然环境和条件出发,有条件的学校应在校园内栽花种草,绿化、美化校园,还可以开辟小种植园、小养殖园,不具备绿化条件的学校也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使整个校园干净、整洁、美观、有序。要对校园人文环境进行精心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的设计、维护和创造。学校的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等设计要体现学校特点和教育理念,有条件的中小学要建好校史陈列室和共青团、少先队室。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体现教育理念,如张贴、悬挂革命领袖、英雄人物、劳动模范、科学家、艺术家等杰出人物的画像和格言,制作、设计介绍家乡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建设成就的图片和文字,绘制、创作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健康生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卡通人物形象等,特别是鼓励、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引导学生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增强爱家乡的情感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有条件的中小学要发挥校园广播站、电视台和网络的作用,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注意了解和掌握社会文化动态,高度重视各种流行文化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及时发现、研究中小学生的文化热点,积极引导,有效地抵制粗口歌、不健康口袋书、非法彩票等不良文化。各地要在去年编创、征集新童谣、儿童诗歌的基础上,今年围绕学习宣传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继续开展新童谣、儿歌的编创、诵读和演唱活动。

三、组织开展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要把集中活动与经常性的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民族精神教育贯穿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到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要交流和介绍各门课程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总结和发现学生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中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经验和做法,集中开展以民族精神教育为主题的团队会(日)、社会实践和参观走访等活动。特别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内容有机纳入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主题教育之中。各地组织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要因地制宜,从本地实际出发,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既可以突出“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民族精神内涵的某一方面,并进一步具体化;也可以选择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体现民族精神的一种精神,并结合历史故事和人物生动活泼地进行。

今年9月是第三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要结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把弘扬长征精神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各地可开展读一本描写红军长征的书,看一部反映红军长征的电影或电视片,学唱一首歌颂红军长征精神的歌,做一件学习红军长征精神后最想做的有益的小事等活动。红军长征经过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组织开展参观长征旧址、凭吊红军烈士等活动,也可联合有关方面组织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让区域内中小学校都参加,并形成一定声势和影响。

四、切实保障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基础教育战线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的一项长期工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落实。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本地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要广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和经验的交流活动,重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舆论宣传,积极报道校园文化建设的典型经验和做法;要特别重视校长和骨干教师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把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作为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使每一个校长和教师都树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责任感。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对学校的综合督导评估体系,通过评价机制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小学校要制订符合本校实际和特点的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分步实施,强力推进;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广大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发挥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和表率作用。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今年深入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的一项重点工作,加强领导,认真部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这项工作。同时,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积极参与,吸引家长和热心中小学教育的各方面人士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来。力争经过努力,使绝大多数中小学校拥有体现鲜明教育内涵和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课间、课后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校风、教风、学风有新气象、新面貌,取得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的实效。我部将联合中央电视台启动校园文化风采的电视展播活动,通过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展示各地中小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

为了解、指导和宣传各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时将本地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推进方案和实施过程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等相关情况报我部基础教育司。教 育 部

二○○六年四月二十五日

文件

四、自治区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的通知》(桂

教基教(2005)39号)

组织动员广大中小学教师参加教育思想大讨论,对促进中小学校增强德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落实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

一、认真组织开展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活动。

二、认真组织开展高唱爱国主义教育歌曲活动。

三、认真组织开展阅读爱国主义教育图书活动。

四、认真组织开展推广新童谣和儿童诗歌活动。

五、认真组织开展学生创作和表演比赛活动。

六、认真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创作比赛活动。

七、认真组织开展营造健康、优美校园文化氛围活动。

八、组织各项评选活动。附件:

中宣部、教育部等七部委向社会推荐爱国主义教育“三个一百”名单

一、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

二、百首爱国主义教育歌曲。

校园文化节红头文件 篇2

关键词:云存储,校园网,文件管控

1 引言

在网络技术与带宽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呈现持续发展的状态。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基于网络的教学方式,能够在相同的时间内,为多个不同网络位置的用户提供多媒体教学信息,为全校在校师生,提供更加及时的教学资料查询服务。作为传统教学环节中的重要补充与延伸,基于网络的教学方式可以为接受服务的学生提供课外知识学习以及信息交流的平台。但是,随着网络教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上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教学文件,而在众多的多媒体文件中,包括的内容主要有教学课件、学生实习资料、教学视频资料、复习内容与资料以及学生的毕业设计资料等,这给相关文件的日常管理带来挑战。当前主流的校园网信息化平台,均未能够提供更加有效、完善的文件管理方案,以便能够对教学文件和资料进行管理,现在普遍的做法还是主要采用将相关文件以单一、零散的方式,分别存储在网络中的PC机、FTP服务器、U盘或光盘中。经过长期的积累,网络中所存储的文件快速增加,使得相关文件的管理混乱,这样不仅会给优秀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造成障碍,还会导致相关资源文件丢失。

在本文中,基于网络环境设计了将云存储技术应用于校园文件管理的软件系统,该系统相较于传统的存储方式来说,通过云存储所提供的存储服务,可以有效避免网络中的各类存储平台的重复建设,有效节约与控制该领域中软件与硬件基础设施的投入。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文分析了利用开放云存储平台进行校园文件管理的技术,改变当前的分散独立存储的文件管理现状,并以此为切入点,探索未来校园私有云存储的文件管理系统,提高校园网信息化建设水平。

2 基于网络的云存储简介

简单而言,云存储作为云计算应用技术框架中的存储部分,可以理解为一种便于扩展、虚拟化的数据资源存储库。当利用云计算技术进行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时,该云计算系统就不可避免地转变为云存储系统,所以,可将云存储视为以数据存储与管理为核心的云计算系统。

云存储服务方通过基础设施硬件建设云存储平台,提供数据存储服务。对用户而言,无需考虑不断增长的文件需求带来的额外成本,只需要选择更加合适的云存储服务器即可。完善的校园网云存储服务可以为师生提供便利的数据管理功能,形成数据管理公共服务。

校园网云存储平台的实现方式包括公有云存储和私有云存储平台。私有云存储平台利用校园网已有的虚拟化基础设施,搭建虚拟云存储服务,并通过云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应用层的管理接口,如Web管理、API等。公有云存储利用公网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云存储产品,根据业务需要,通过相应的接口及开发工具实现文件管理系统,达到搭建云存储平台的目的。

当前,我国国内市场上能够为用户提供专用存储系统的云主机厂商比较多,如金山云、七牛云以及又拍云等,解决方案不断优化,云存储技术成为了未来网络存储的趋势。

金山云存储服务相较于其他云存储方案,可以为用户提供支持上传下载的双向断点续传功能,保障用户在移动环境等较差环境下的使用体验。同时,通过公有云平台的多IDC设施,根据用户所在网络就近选择服务端进行上传,提高文件传输效率,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上传速度。另外,金山存储通过提供在线方式的视频与音频处理服务,能够为网络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音频与视频分发网络通道,为当前主流的音视频格式提供转换支持,实现视频数据中帧信息的提取,获取任意时间点位置的视频截图,对未来充分利用云存储平台,优化多媒体多场景下的针对性的云存储解决方案打下了基础。

利用公有云平台的基础设施,根据校园网实际场景需求,建立校园网云存储平台切实可行的方案,本文系统采用金山云存储技术与平台,介绍云存储文件管控系统的主要结构及主要功能,为私有云存储平台的建设提供技术积累。

3 文件管控系统的主要体系

文中所采用的金山云存储技术,可以为系统提供SDK、API管理接口,同时支持HTML5标准,为云平台体系的多终端架构提供支持。系统开发人员可以在.NET环境中,设计并实现基于云存储的校园文件管控系统。

在开发的文件管控系统中,主要设计了三种不同的身份,分别为学生、教师以及管理员,其中,系统管理员拥有最高的权限,可以对学生和教师的详细信息进行修改,对云存储系统中的相关文件进行修改与编辑。在本文系统中,考虑到校园网用户存储文件的主要类型,在使用云存储技术进行文件管理时,可为存储的Word文档、教学幻灯片、图片、视频等教学过程中的常见文件提供在线显示或播放的功能,充分利用云存储的功能适应校园网多应用场景。

4 云存储文件管控系统的实现

基于云存储的校园文件管控系统,在部署完成后,可以为师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多媒体文件与学习资料提供高效的管理平台,便于全校师生通过网络来实现对相关教学资源的查询、检索以及下载等操作,还可以通过专用客户端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文中系统借助金山存储所提供的SDK插件,开发单独程序实现与云平台的交互,并能根据校园网应用场景实现业务功能。

4.1 系统开发准备

系统在开发之前所进行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采用金山云存储技术开发系统前,先要完成金山SDK的下载与安装,金山SDK可以为开发方提供更加简单的API调用服务,使系统开发人员在没有深入了解更加复杂验证机制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相关文件的上传、下载以及授权等操作。

(2)对金山云存储中所提供的API进行访问,访问过程中,需要通过注册有效的访问_KEY与SECRET_KEY来完成认证过程,这里访问_KEY与SECRET_KEY表示用户对金山云存储API进行访问所用的身份标识。

(3)在所开发的系统的编译配置文件中添加配置项,该配置项是存放系统文件的“空间”。这里可以将“空间”作为相关教学资源的组织与管理单位,类似于文件系统中的文件夹。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将所有“空间”都存放到系统的配置项中,所有文件则是存放在“空间”中的数据。

在系统的配置项中,应为每个文件对象设置相应的Key,这样就可以将文件的名称与相应的Key共同构成金山存储系统中的每个文件对象的唯一标识。而利用文件对象信息中所对应的域名,系统开发人员可以在金山云存储所提供的默认域名与自己定义的域名之间进行选择,并将其绑定到文件对象上,这样平台就能够通过域名对金山云存储中的内容进行访问。完成对系统的配置后,就可以在程序启动过程中调用Config.Init()完成初始化过程。

4.2 文件列表设置

金山云存储在应用过程中可以为不同的用户提供相应的SDK,这些SDK可以实现各类文件的上传、下载、查询以及删除等操作。系统中的文件列表模块,在对金山云存储的文件列表接口进行读取的基础上,可以获得金山云存储空间中的所有文件信息。

对列表接口进行修改。金山云存储中的列表接口,主要为Void类型,可以在使用中根据具体需要对列表接口进行修改,转换为实际需要的Data Table类型,这样就可以与前台列表控件的数据进行绑定,进而将系统中的文件与内容以更加形象的方式向用户展示。同时,还可以对数据表进行定义,并在数据表中添加云存储所需要的文件名称、大小、操作时间等。需要说明的是,在金山云存储中,所提供的文件信息主要包括:path、size、creat_time以及name等。这里,path表示文件的相对路径,size表示文件的大小。

对列表接口进行调用。在系统所设计的前台界面中,包括列表模块、详细信息模块、文件显示模块、文件操作等功能模块。可以综合利用列表控件、显示模板等技术,实现文件列表、文件详情的显示等功能。

完成这些过程后,就可以基本实现基于金山云存储的文件管理系统,实现文件的上传和下载等管理,实现已有文件的在线查看等功能,满足校园网环境下文件的管理需要。

5 结语

本文中,在对校园网络环境与当前主要云存储服务平台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利用金山云存储来构建主要存储环境,分析了基于云存储技术的校园文件管控系统的实现。所介绍的系统可以有效解决学校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文件管理问题,利用云存储技术来降低学校在资源管控中的成本,能够有效提高校园信息化服务水平。目前的系统还不完善,未来的工作包括继续完善文件管理系统,满足校园网文件使用的更多场景的需求,并将文件存储应用的基础平台逐步向校园网私有云平台转移,实现完全自主的校园网云存储管理平台。

参考文献

[1]李晓波.企业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测试,2014(4).

[2]王俊修.基于云计算架构的视频监控系统应用研究田[J].中国安防,2011(8).

[3]张天宇,刘淑励,许建礼.教育行业存储系统解决方案[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3(4).

[4]王卫华,李志.计算机档案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武警学院学报,2008(10).

[5]戚婷婷,朱晓娟,薛蓓依.上海轨道交通车辆技术项目文件管理系统[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1).

校园文化节红头文件 篇3

一、建立文件管理目录

拟用作FTP服务器的计算机应预先装有Windows系统(比如Windows 2003 Server),服务器硬盘上分配一个供操作的磁盘分区(如F:),在该分区上建立以下几类的文件夹:第一类,学生建立一个以学号为名的文件夹,比如“08061501”、“08061502”;第二类,给每个班级建立一个文件夹,比如“0615”、“0616”;第三类,给老师建立一个以姓名为名的文件夹,比如“zhangsan”、“lisi”;第四类,给每个部门建立一个文件夹,比如“教务科”、“实训科”。

二、用Serv-U软件架设FTP服务器

1.安装Serv-U

Serv-U的最新版本是7.0,是个双语版。它跟以前的版本不同,不但可以在全中文状态下安装,而且界面也不一样,功能增加了很多。双击安装图标开始安装。安装过程很简单,选择需要安装的语言版本后,其他步骤和普通软件的安装基本相同,所有选项保持“默认值”,直接点击“下一步”即可完成整个安装过程。

2.架设Serv-U服务器

完成安装后,Serv-U便启动管理控制台,并弹出“你现在要定义新域吗?”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是”,域向导便引导用户依次完成下列步骤,建立一个新域。

第一步,键入域名。这里附带解释一下什么是“域”。每个启动的Serv-U引擎都可以用来运行多个“虚拟”的FTP服务器,这样的“虚拟”FTP服务器就是“域”。域名可以直接用IP地址,也可以用其他描述。第二步,设定端口。FTP是因特网文件传输的传统协议,通常运作于默认端口2l。因此,在“请选择域应该使用的协议及其相应的端口”对话框中勾选端口21。第三步,输入IP地址。笔者使用的IP地址是218.15.57.67。输入此地址后点击向导对话框中的“完成”,服务器的新域就建成了。

3.创建群组和用户

(1)设置学生用户。可以先建一个学生用户模板,打开管理控制台,选择“用户”,并在“用户”对话框中选择“模板”。在“用户信息”项下设定根目录为“08061501”,再“添加”在“目录访问规则”对话框中,点击“完全访问”,并保存,表示除“文件”访问权限下的“执行”外,本用户具有所有访问权限,以保证该用户可以完全控制该文件夹下的内容。最后,点击“限制和设置”选项中的“比例和配额”,在“传输率和配额管理”对话框的“配额”项中输入预计分配给每个学生的硬盘空间(笔者一般设置为50MB)。如果不设置配额,用户有可能占用服务器太多的硬盘空间而令硬盘爆满,导致作业无法上传。以上几个步骤的设置完成后点击保存,—个用户模板便创建完成。用这个模板建立新用户只需输入学生的用户名和密码,在“目录访问”项中修改用户目录访问的路径即可。

(2)设置教师用户。建立教师用户的过程与建立学生用户一样,只是教师除了访问和操作自己的文件夹意外,还需要访问部门的文件夹和学校共享的文件夹。

三、服务器资源管理

对于FTP服务器管理员来说,最重要的是保证服务器带宽、连接速度等系统资源进行优化利用,使其性能达到优越。所以,管理员还需要对服务器进行一些优化设置,进入“本地服务器”——“设置”——“常规”选项卡,进行如下设置:第一,“最大上传和下载速度”,就是服务器可以使用的最大带宽,需要根据服务器总带宽填入合适的数值。如果不进行设置的话,Serv-U将允许使用所有可用的带宽,这样当连接的用户达到一定数量时,会导致服务器上其他网络服务不可用。第二,“最大用户数量”设置在同一时间内允许连接到本服务器的最大用户数。因为每个连接到服务器的用户均将占用系统资源,因此应该进行最大用户数的合理设置;否则系统将不控制登录用户数导致系统资源耗尽。第三,“检查匿名密码”为匿名访问,执行简单“密码”语法检查,以确定其有效性。第四,“删除部分已上传的文件”,假设上传失败,删除部分已上传的文件。第五,“文件/目录只使用小写字母”所有目录列表和创建的文件都使用小写字母。第六,“禁用反超时调度”忽略由客户使用的普通方法来绕过他们的任务超时。第七,“拦截FTP_bounce攻击和FXP”只允许活动模式数据传输到客户IP,也禁止直接的服务器到服务器的传输。

四、使用方法

FTP的访问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直接从IE登录FTP,跟浏览网页一样,只需要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ftp:// IP地址。例如,要访问上面建立的FTP服务器,用户可以在自己电脑的浏览器地址栏中键入“ftp://218.15.57.67”,按回车键确认后,弹出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登陆并在该用户的权限范围内操作。另一种是利用专门的FTP客户端软件登录,常用的软件有CuteFTP,FlashFXP,LeapFTP等。我们一般使用CuteFTP,其用法不在此赘述。

总的来说,Serv-U是一款专业的FTP服务器软件,它功能强大,性能稳定,而且操作简单,在完成FTP文件管理服务中,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校园文件管理中,利用Serv-U架设的FTP服务器来管理数据,解决了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生数据异地存储、班级数据共享以及作业提交的问题;并很好地解决了教师文件存储与共享、部门数据存储与共享的问题。这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增强局域网的安全性,又可以有效地解决数据的保存和共享问题,实现安全高效的数据管理和灵活的资源共享。

因此,深入研究和开发FTP服务器,深化FTP服务器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对计算机教学与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书香校园文件1 篇4

教育理论类

《教育:让历史启示未来》,吴式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

《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林逢祺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

《教育的感情世界》,(美)舒尔茨著、赵鑫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

《没有围墙的学校》,(台)李崇建等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

《没有失败的学校》,(美)威廉·格拉瑟著、唐晓杰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

《幸福与教育》,(美)内尔·诺丁斯著、龙宝新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

《学会对话:校长和教师的行动指南》,(加)卡罗琳·希尔兹等著、文彬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

教师专业成长类

《班主任如何说话》,赵坡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给教师的60条法律建议》,雷思明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

《这样教学生才肯学:增强学习动机的150种策略》,(美)拉费尼著、梁平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好老师在这里》,《好老师在这里Ⅱ》(台)林文虎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

《乖孩子的伤,最重》,(台)李雅卿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

《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英)贾斯廷·狄龙等主编、郗海霞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致青年教师》,吴非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教育像什么—一部形象化的教育学》,孙孔懿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教育管理类

《让每一所学校成为杰出的学校----实现系统领导的潜力》,(美)戴维·霍普金斯著、鲍道宏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 《今天如何做校长》,严华银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

《跟蔡元培学当校长》,(台)吴家莹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

教育心理类

《教室里的心灵鸡汤》,(美)艾斯特·莱特著、张笃群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

《给年轻心理师的27封信》,玛丽·皮佛著,郭磊磊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

人文类

《别对我撒谎》,(澳)约翰·皮尔格选编、牟磊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

《笑的历史》,(美)安格斯·特鲁贝尔著、孙伟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

《快乐的知识》,尼采著、黄明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宿舍文化节相关文件 篇5

在学生工作部(处)老师的指导下,2012“和谐杯”宿舍文化节即将隆重开幕。“和谐杯”宿舍文化节旨在引导同学们养成讲文明、讲道德的习惯,共建文明生活,营造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生活氛围。

此次2012“和谐杯”宿舍文化节系列活动有:

一.第一乐章----------智(才艺篇)

“怀感恩”优秀宿管评比大赛 “展魅力”才艺风采大赛 “彰文艺”才华争鸣大赛 “谱妙音”舍歌MV大赛 “扬个性”舍品DIY大赛

二.第二乐章----------体(体育竞技篇)

团体游戏

三.第三乐章----------美(生活篇)四.第四乐章----------德(晚会篇)想了解更多子活动详情吗? 1.“展魅力”才艺风采大赛: 参赛作品需以魅力宿舍为主题制作,分享宿舍中的趣事,生活经历,介绍宿舍特色。作品的PPT展示可以有生活照、生活趣事展示、视频播放、文字解说等多样形式,以此体现宿舍内和谐融洽的氛围。

提交报名表时间:3月12日-3月13日.收表地点:广药一.二饭门前

子活动负责人:黎同学 ***(61)审核:上交展示宿舍魅力的PPT,工作人员将对其内容进行初步审核,筛选。

初赛:以展示宿舍和谐魅力的PPT/电子书的形式进行,参赛人员对内容讲解。

决赛:将已有作品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并在此基础上配上能够展示宿舍风采的才艺表演。(决赛中可加入宿舍的记录视频,特色才艺展示)2.“彰文艺”才华争鸣大赛

参赛作品为手绘海报、舍旗舍服、书画作品、自制宿舍文化小册子、宿舍纪念明信片。

提交报名表时间:3月12日-3月13日.收表地点:广药一.二饭门前参赛要求及报名方式:

1、作品体现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并具有本宿舍特色(包括学习氛围生活氛围等)

2、弘扬和谐广东,和谐广药,以缔造和谐宿舍增加宿舍温馨感情。

3、在参赛作品上添加各种创意因素,丰富内容与形式,充分发挥宿舍的创意与舍友之间的协助性。

4、以宿舍为单位上交作品,可选其中一种或多种方式参赛。

5、同种类参赛作品若超过一件,自行整理成一套。3.“谱妙音”舍歌MV大赛

参赛形式:以宿舍为单位制作参赛作品,作品为改编或原创的一首歌曲,并附有歌词。

提交报名表时间:3月12日-3月13日.收表地点:广药一.二饭门前

子活动负责人:缪同学 ***(61)MV作品要求

1.内容健康向上,紧扣主题,体现本宿舍特色文化和校园文化;体现当代大学生活力与激情;作品时长:3~10分钟;作品格式:曲风自选,格式为avi/rmvb/mp4/„

2.MV不可由网上直接下载上交,其中需出现宿舍成员;MV可自拍可制作;不得抄袭别人作品,否则作废。

4.“扬个性”舍品DIY大赛

参赛形式:以宿舍为单位,制作DIY作品或者手抄报.DIY作品要求

1)利用废旧物品制作DIY作品;

2)发挥创意,自主设计,体现环保节约的理念,扬宿舍个性; 3)作品必须具有一定实用性或者观赏性;

4)若所制作作品不能达到初赛展示的要求,比如制作过于随便,缺乏实用价值和观赏性等,将会取消其参赛资格。

手抄报要求

以照片制作的手抄报的方式展示

(照片规定4张,必须包含:

①DIY作品投入使用前的宿舍照片;

②DIY作品投入使用后宿舍发生的变化的照片;

③制作的DIY作品的“自拍照”;

④宿舍制作人员的大合照)

提交报名表时间:3月12日-3月13日.收表地点:广药一.二饭门前

子活动负责人:郭同学 ***(61)

常德市人口文化建设文件 篇6

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文化建设的意见

各县市区、常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筹)、西湖和西洞庭管理区、贺家山原种场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市人口计生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促进新时期人口文化繁荣发展,进一步巩固人口计生宣传阵地,优化人口计生宣传环境,规范推进今后一个时期人口文化建设,为我市人口计生工作创造良好的人口文化氛围,充分发挥人口文化在“新常德〃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现就加强人口文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人口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人口文化是指人口变动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观念意识、伦理道德、制度习俗和行为规范,包括与人口变动和发展密切相关的性别文化、婚姻文化、家庭文化、生育文化、养育文化、养老文化等。先进人口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文化建设旨在通过文化的先导作用,促进人口自身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各要素的协调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家庭和谐幸福和社会和谐发展,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当前,我市人口计生工作进入到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新阶段,肩负全国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和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市两项荣誉,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引导人口有序迁移和合理分布、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家庭和谐幸福等重点任务,都与人口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同时,我市人口文化建设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部分群众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等传统人口文化观念仍然存在,用先进人口文化引领婚育观念和行为的任务十分迫切。加强人口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有助于健全人口文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区域之间发展平衡;有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

二、指导思想

我市人口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创新人口文化传播载体,拓展人口文化宣传阵地,改进人口文化宣传方法,规范人口文化表现形式,打造人口文化活动品牌为重点,大力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人口文化,培养高度的人口文化自觉和人口文化自信,提高全社会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促进人口文化

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社区、进农村,为全面做好人口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我市当好全国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和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市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三、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和新型家庭人口文化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人口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人口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市城乡的人口文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人口文化产业有较大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人口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初步形成。

2.近期目标。按照“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的战略部署,2014年确定为人口文化“建设年”,2015年为“推进年”,2016年为“提高年”。全市重点实施“五个一”人口文化建设工程:把握一种人口舆论导向,建设一批人口文化阵地,创作一批人口文化作品,培育一批人口文化家庭,形成一批人口文化品牌。通过开展“人口文化乐民”、“人口文化育民”、“人口文化惠民”、“人口文化富民”等一系列具体行动,推进我市人口文化建设,繁荣和发展人口事业和产业,使越来越多的人口文化产品不断满足群众需求,丰富群众生活。

四、主要任务

(一)把握一种人口舆论导向。重点在全市范围内倡导人口均衡型社会建设。通过理论教育、新闻宣传、社会宣传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宣传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内涵,大力宣传机构改革后的“三个不变”和“四个到位”,大力宣传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主要内容,大力宣传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市取得的成就和先进典型,把全市广大干群的思想统一到“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保障人口安全,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建设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上来。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建立健全人口舆情监测、预警和应对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二)建设一批人口文化阵地。整合人口计生系统资源,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进一步加强人口文化广场、人口文化长廊、人口文化大院、新家庭文化屋、人口文化网等人口文化传播阵地建设,成为传播人口文化的有效载体。不断优化人口计生户外宣传环境,创建宣传内容准确规范、温馨感人,形式多样、新颖美观的宣传标语、成为传播人口文化的有效载体。拓展网上人口文化阵地,推动优秀人口文化的传播。在市本级保护、利用好柏园桥人口文化广场和桃花源婚育文化园的基础上,各区县市必须在2年内建设一个具有地方特色、形式各异的人口文化阵地,有条件的乡村建立人口文化

活动中心、人口文化大院。

(三)创作一批人口文化作品。要把新形势下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结合起来,加大人口文化作品的开发力度,调动全市各界文艺人才和专业、社会文艺团体的积极性,发掘鼎城区草坪镇、周家店镇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优势,立足地域特色,面向家庭,创作并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群众喜闻乐见的婚育新风精品佳作,如戏剧、曲艺、音乐、舞蹈、大鼓、小品、诗词、书画、摄影等。面对新形势,人口文化作品要适合互联网、手机、现代远程传播等新媒体,还要针对全人口不同生命周期特点,提供针对性强的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增加人口文化消费总量。

(四)培育一批人口文化家庭。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口生产的基本单位,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拓展和大力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爱女孩行动、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生育关怀行动、生殖健康进家庭活动、阳光计生行动等实践活动,大力弘扬“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男女平等、敬老养老、生殖健康、家庭幸福”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家庭人口文化,为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提升家庭发展能力、促进家庭和谐幸福创造良好条件。把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紧密结合,积极推进儿童

早期发展工作,实施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努力提高全社会文明素质。开展“新常德〃新家庭”创建活动。

(五)形成一批人口文化品牌。对于人口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要坚持以点带面,形成规模,坚持一以贯之,不断完善,坚持对外宣传,扩大影响,从而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人口文化品牌,比如每年高层次的市级中心组学习、不同风格的人口文化广场建设、持续不断的相亲派对和集体婚礼、具有地方特色的常德丝弦和澧州大鼓、靓丽温馨的户外宣传、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人口文化之乡和演艺团体等。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投入保障。各级人口计生领导小组要高度重视人口文化建设工作,将其作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向党委政府宣传倡导,争取更大的支持力度,并在人员、经费、设施等各方面提供保障。要将人口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作为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支出列入部门预算,专款专用,务求实效,人口文化建设的投入要不低于人口计生经费投入的增长幅度。市级对各专业团体创作人口文化节目实行以奖代投,给参加百团大赛等非计生文艺调演中获奖的人口文化节目进行奖励。

(二)加强资源整合和队伍建设。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有效整合和共享各种人口文化建设资源。充分发挥各级人口宣传教育队伍、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作用,形成共建人口文

化的格局。不断壮大人口文化工作队伍,团结热心于人口文化的各界人士,为人口文化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三)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人口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人口文化建设中自我宣传、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积极搭建公益性人口文化活动平台,组织开展群众便于参与、喜闻乐见的人口文化活动。精心培育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人口文化活动载体,及时总结来自群众、生动鲜活的人口文化创新经验。

(四)强化整体推进和分类指导。各县区要认真设计人口文化活动品牌,要在摸清本地特色文化和人才等资源情况的基础上,科学定位,精心策划,制定本地人口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按计划分步实施,扎实推进人口文化建设,逐步达到预期效果,使群众在人口文化活动中受益。各区县市结合自身实际,重点选择2-3个乡镇作为市级人口文化建设试点。2014年,开展人口文化系列评选活动,表彰一批先进人口文化家庭、优秀人口文化作品、精品人口文化阵地。

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 篇7

一、校园文化整体性的理论与现实考量

人类最初的思维方式是相近的,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 都有着一种原始的、朴素的整体观, 都习惯于从整体的视角观察事物, 把世界看成本质上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 人们在认识上逐渐把自然界划分为各个不同的领域, 把一个研究对象离析为不同的部分, 进而加以实验。由此, 对对象精确描述的方法日益蔓延, 进而形成了机械整体观。这种把整体等同于部分相加之和, 把自然界整体看成是机械组合整体的思维方式, 在因其精确地研究事物内部各部分的性质, 而使近代科学获得极大成功的同时, 也由于忽视事物整体与部分内在复杂关系而给人类文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针对这种机械思维方式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19世纪中叶应运而生的有机整体论则主张把有机体或系统作为一个整体, 从总体上去研究和发现事物的规律。被认为第一个使用“整体论”一词的哲学家斯马茨 (J.C.Smuys) 1926年在《整体论与进化》一书中指出:“即使累积了某部分, 也绝不能达到整体。这是因为, 整体远比部分之和大。”在有机整体论看来, 世界是以系统的形式而存在, 它不是事物或机体及复杂系统分解的孤立元素, 而是机体、系统统一的整体。整体论的思想, 对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英国学者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曾经把“文化”定义为“复杂的整体, 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 以及其他任何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具备的能力和习性。”这一定义的历史性贡献是泰勒第一个从文化系统的构成指出了局部组成整体、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文化整体特性。

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 (Ruth.Benedict) 在《文化模式》一书中强调对文化整体意义的理解。他认为, “整体不仅仅是其各部分之和, 而是产生一个新实体的各部分的独特安排和相互关系的结果”[1]。显然, 在本尼迪克特眼中的整体并非单纯是所有部分的总和, 而是各个部分相互关联而产生的新的实体。

大学校园文化属于社会亚文化, 美国学术界将校园文化内涵界定为:“学校的历史、使命、物质环境、标准、传统、价值观、办学实践、信仰等诸多因素综合而成。”[2]作为一种文化形态, 大学校园文化无疑不是对个别文化活动或文化行为的概括和描述, 而是以深邃的大学文化为底蕴、先进的大学精神为理想, 弥散在校园中的文化气息和润物无声的文化氛围。从教育价值取向看, 校园文化关乎的不仅是学生文化知识的习得, 更重要的是学校文化品位的形成, 师生文化人格的陶冶。因此, 无论是以求“真”为特征的校园精神文化系统、以求“雅”为品位的校园物质文化系统, 还是以求“和”为追求的校园制度文化系统, 都应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给大学人以滋养和陶冶。从这个意义上说,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师生以对象化的思维方式直觉到的一种“氛围”的弥漫, 它的内部各文化子系统之间不是孤立的, 而是一个相互关联与影响的有机整体。

教育部为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 自2006年始连续3年举办“魅力校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评选及展示”活动, 这一举措对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主旋律、丰富学生课外活动, 发挥了积极的促进和引导作用。3年间高校申报的校园文化成果近千项, 其中既有主题鲜明的思想教育, 也有形式新颖的文艺活动;既有以社团组织为单位的学术活动, 也有以宿舍园区为空间的文化超市, 林林总总、丰富多彩。但这些活动, 无一例外都属于第一课堂之外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文化活动。如果以局部文化活动取代大学校园文化整体性的建设, 则有可能导致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表面化和局部性现象的凸显, 校园的整体文化氛围、文化气息和文化精神将会被忽视。大学校园文化是各子系统之间的有机统一, 需要其内部的相互依存, 诸如校园精神、校园管理、校园制度以及校园活动等的科学构建、整体联动, 这样才能回归文化的本质。

二、校园文化整体性目标的厘定

在整体论学说中, 要素的各部分绝非简单的加和关系,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实质意味着从部分到整体是一种突变, 是一种各部分协调合作和精妙秩序下整合效应 (即新质) 的产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这种伴随整合效应而产生的“新质”, 就是国内一些学者所描绘的“文化校园”。显然, 文化校园是一种成熟与和谐形态的大学校园文化, 是在学校理念、制度、活动等文化模式构建中, 通过大学精神对育人、科研、管理的全方位的浸润, 实现从校园文化现象到校园文化肌理的深入。因此, 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不是语序的变化, 而是一种新的校园文化观的重建。

校园文化整体性目标的实现, 必须经过文化整合而实现。“整合” (integration) 在《英汉大词典》中的解释, 即要素系统化, 局部整体化的“使结合”、“使一体化”。它涉及局部与整体、要素与系统、结构与功能等哲学范畴。如果说整体属于校园文化静态的目标理念, 整合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整合到整体是大学校园文化由实然到应然的必经之路。既然“合”是目的, 那么作为“使要素结合”, “使系统一体化”的主体, 必须有前提预设, 从而达到目标理念的一致, 价值的最大化。也就是说, 只有价值目标趋同的前提下, 才可能对局部及要素进行集总, 才可能迎来“新质”的产生。

大学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传统与文化底蕴的学术组织。在关于组织文化的表述中, 研究者认为:组织文化是分层的, 借用美国学者沙因 (Eegar Schein) 著名的“睡莲模型”理论, 睡莲“水面上的花和叶”是组织文化的外显形式, “水中的枝和梗”是维系企业价值观和员工价值观之间的桥梁, 最下面淤泥里的“根”则是组织成员的个人行为和组织价值观达成的统一。

如果将大学这样一个复杂结构的文化组织比喻成多层文化组成的睡莲, 那么核心一层的价值理念是大学精神文化中最深邃的部分, 是大学人行动的指南。大学的价值理念是由生活、工作与学习同一校园的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培育形成并被普遍接受、认可、遵循的基本信念。正如同多声部的合唱, 音乐的风格、情绪都得通过指挥的一招一式来体现, 那么, 校园文化的这一多声部大合唱, 首先必须用先进的价值理念引导与统一大学人, 使思想多元的全体师生目标趋同。

中外高等教育都有着悠久的人文传统, 《大学》开篇便说道:“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这一被视为古代思想家的“大学”三纲, 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为教、为学、为人的“大学”理念, 显示着一种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欧洲的教育自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孕育着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传统,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 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日益系统和具体。创建柏林大学的著名教育家洪堡认为, 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德行高尚的人。他极力主张科学研究并非实用性研究, 其目的完全是为了心灵的陶冶和思想的完善。由此可见, 从古至今, 中西方大学教育虽受到不同文明的影响、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 但就其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倡导人格完善的精神实质而言, 却别无二致。

人文精神是一种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统一。坚持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 在宏观层面上, 应以对社会责任和崇高理想为追求, 保持大学自由与独立;中观层面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微观层面则是在校园所有教育行为与活动中实现知识传承与人格培养的统一。大学是人类的精神殿堂, 校园是追求科学真理与人的终极关怀的场所。在大学理念中, 追寻和召唤日渐远去的人文传统, 使其成为高校校园文化资源整合的主导和统领乃是当务之急。

三、校园文化研究的整体性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突破历史形成的自发式情势, 而成为一种自觉的文化形态, 理论研究是前提。

“校园文化”作为学术概念最早提出并得到公认的是1986年5月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召开的“校园文化研讨会”。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突破口的文化素质教育相比, 校园文化更带有自下而上的色彩。由于大学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长期处于高等教育研究的边缘, 研究旨趣多集中在对校园文化与教育关系的阐述, 因而突出表现为一种文化整体性视角和方法的缺失。

对于校园文化研究而言, 尽管文化整体性视野是进行校园文化研究与实践的基础, 但任何现实中的整体都只是更大整体的局部。也就是说, 当我们将校园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时, 整体仍是局部的整体。因此, 在构建文化学整体宏观视野的前提下, 要求我们必须从系统性的分析与研究入手, 把一个校园整体视为多级子系统, 通过分析教学、科研、服务、生产、生活和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与整个系统的复杂关系, 进而达到对校园文化的全面认识, 这是校园文化整体研究的路径之一。如就校园文化的育人系统而言, 以大学理念为核心的大学文化研究、以提升人文精神为主要目的文化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 就是系统内部教学与科研, 理论教学与实践内化按照教育规律组合与作用方式, 分层次、分结构的有机组成。他们之间的这种相互关联, 使我们可以从系统论视角进行深入研究。

其次, 校园文化以综合的文化形态体现大学师生的智慧。文化现实本身是跨学科的, 任何学科的边界都是相对的。校园文化研究须打破学科界限, 对大学这样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开放系统, 展开多角度、多侧面的跨学科研究。这里的跨学科是指突破学科划分的限制, 融合教育学、心理学等各相关学科理论, 借鉴不同的学科方法而展开对校园文化的整合式研究。无论是由政治、经济、道德等多方面构成的校园精神文化, 还是以文化场所等构成的校园物质文化, 或是以管理为核心的规章、措施等构成的校园制度文化都涉及诸多学科, 需要多种学科的沟通, 形成文化的整合研究, 以比较全面地把握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功能及实践规律。

再次, 在具体的研究中, 应注意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的结合。我们虽然注意了宏观把握, 如果忽略微观的基础性研究则容易导致结果大而空。因此, 只有将微观与宏观的研究纳入校园文化的系统之中, 厘清校园文化结构, 以及具体文化现象之间的联结方式, 才能深入探讨校园文化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及其表现方式, 将研究触角深入到活生生的大学生活场景。

四、校园文化主体的整体性

校园文化是由教师、学生、党政管理人员在长期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实践活动中相互碰撞、渗透、融合而形成的文化形态。因此, 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性, 不仅包括建设对象的全局性, 也包括建设主体的全面参与。文化是人的主体性的体现。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表征着全体大学人与社会、自然的动态联系, 体现着人类文明与进步的历史表达。可是, 长期以来, 高校校园文化中“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的观念, 却将教师排除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之外, 这一思维定势的后果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主体性的缺失。

校园文化中的“主体”无疑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承担者、执行者和校园文化的享受者, 它包括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在校园文化中, “主体性”则是指教师、管理人员及学生主体在进行对象性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 能动地创新校园文化、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认为, 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的实质是“每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的发展”, 也就是说,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在教育活动中, 教书育人同样是教师生命活动的构成, 这一活动不只是为了学生成长的付出, 而且也是教师生命价值不断完善、超越和升华的过程。因此, 强调教师在校园文化中的主体作用, 就是要让教师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发现自我、表现自我, 进而更新自我的主观能动意识得以充分发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教师则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文化的创造者。

此外, 大学的文化自觉, 离不开大学组织成员对大学自身文化的认识与继承。文化自觉的要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 要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趋向。大学的历史与传统是校园文化重要的元素。因此, 研究大学的历史离不开大学的文化, 继承大学传统也须从大学的文化入手。而文化的继承并非简单的文化积累, 而是一个复杂的文化选择过程。由于学生的流动性, 教师所承载的学校价值系统和文化传统, 对校园文化起着学生单一主体所无法替代的传承作用。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师生生存方式、意义规范、理想信仰和发展方向与道路的整体性范畴的标志。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 如同和谐社会的理念, 既是一种文化理想, 又是一个实践过程;既是一个远大目标, 又是我们具体的工作。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内部各文化子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校园文化的整体性是大学各子系统协调合作和精妙秩序下的整合效应, 不仅需要建设对象的全局性和建设主体的全面参与, 而且需要文化整体视野的构建。

关键词:校园文化,文化校园,整体性,整合

参考文献

[1]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何锡章, 黄欢, 译.http://www.zhlzw.com.

上一篇:小学图书室评估验收汇报材料下一篇:落雨声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