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型大学动画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应用技术型大学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弊端

动画专业经过近些年的大力发展, 部分艺术类院校与重点高校逐步发展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即被沿用至应用技术型大学中, 但少有应用技术型高校会探讨这些方法是否符合其本身的教学理念, 因而形成许多弊端。

1) 各高校都利用自己交叉学科优势, 使得动画专业学生的培养趋于高校自身属性, 如:艺术类院校动画专业培养偏美术原画的动画人才;理工科院校动画专业培养偏技术型动画人才;文科院校动画专业则培养偏文艺型动画人才。三者各有优势, 却不能兼容并蓄, 这种学校的先天不足是很难克服的, 最后人才走上社会, 只能交由市场分工来重塑, 这样的培养模式看似合理, 但这却延长了人才培养周期。

2) 普通高校重视学术研究, 理论和实践不能协调发展。动画专业的本身属性是偏实践, 理论知识养成非朝夕之间, 但作为较年轻的学科, 急需更多动画人才主动投身制作环节, 方可良性循环逆向拉动学术研究。

3) 传统的培养方法较课堂化, 主要的教学场都设在机房、实验室、画室等, 这样的动画制作氛围与真实动画项目制作环境相差甚远。授课形式较为固定, 老师讲学生听, 照本宣科, 缺乏互动, 忽略了“互联网应用”与“泛在式学习”的趋势。

新时期下的动画人才应当具备艺术、技术、创意等多方面素养。应用技术型大学不可生搬硬套重点学术类院校的教学方法, 应当对学科教学进行科学布局。

2 高校“项目教学法”的分析与应用

2.1 海外的“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开始逐渐走进国内高校, 该方法最初源自海外高校。海外教学制度体系较完善, 师生比例合理, 教师有足够精力指导学生团队完成整套项目。面对从社会引入的横向项目, 导师需要经过筛选分析, 将适合用于教学的项目资源投送到课堂作业中, 并作为阶段性作业测试。以University of South Wales (英国南威尔士大学) 动画系为例, 教师将学生进行有序分组, 分别拟定动画设计要求, 最终以企业是否采用方案为标准进行考核。对于落选的方案, 教师会提出修改意见。但针对好作品落选的情况, 教师也会予以鼓励, 并根据学生的艺术风格, 制定多元化学习方向。

直接将国外的“项目教学法”直接转移到国内应用技术型大学, 也将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预科机制。预科在国外的探索与发展已有相当年份, 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自身专业, 准确地把握未来发展方向。这与我国的高考选拔有所区别, 虽文理分科, 但学生上大学后仍然不能清晰地认识专业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2) 一对一教学。以南威尔士大学为例, 本科动画系师生比为1:4, 教师有条件进行一对一教学, 这样的教学不单在动画制作模块, 而是在Critical Text (批评写作) 、Life Drawing (动态写生) 等辅助课程都会采用的方法, 这些交叉课程的辅导极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 从而实现学生更为广泛的创造力。

3) 外聘行业专家。海外地区如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地动画发展水平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教学资源和项目资源都较丰富。海外高校多采用外聘行业专家来讲学, 使学生领略真实的动画项目制作过程, 极大提高了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

借鉴海外的“项目教学法”, 需与国情做比较, 从上述几点分析, 将优势部分转移到应用技术型大学学科建设中, 从而实现高效能。

2.2 应用技术型大学“项目教学法”的创新

分析海外院校, 落地国内, 借鉴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清华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一流动画专业的创新思路。进行对比分析, 应用技术型大学的“项目教学法”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 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利用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平台优势, 尝试将社会相对较小的动画项目引入课堂, 交由学生自己制作管理, 将过程分为信息采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四个阶段。学生通过项目的实际操作, 了解动画制作过程。“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具体表现在: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培训周期短, 见效快;可控性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 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

2) 校企合作、艺术竞赛、实训基地结合。实施“项目教学法”需要有平台基础、资源基础, 更需要有项目来源。目前可主要依托校企合作、艺术竞赛、教师社会资源、建设实训基地作为项目主要来源, 将社会项目引入课堂, 并作为学期计划性任务, 可效仿海外教学模式, 引入动画设计项目进入课堂由全体学生分组完成任务, 不同组别可设计出不同方案, 由企业和教师共同评判, 这样的实战教学经验与成果是理论无法获取的, 动画专业的实践性发展并不应当完全建立在教材基础上。

3) 外聘行业专家, 细化课程, 形成一对一教学模式。适当引入专家团队,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增加师资力量。从目前行业趋势判断, 未来动画专业将呈现紧缩态势, 这也给当前从业教师留有反思空间, 一方面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另一方面从外聘行业专家身上获得行业新资讯, 这样有利于完善教师队伍。引入行业师资之后, 可以有效缓解师生比, 进一步实现一对一的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的高效实施必然依托一对一针对性的教学, 国内一流院校已经开始逐步推进这项政策, 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就已经开始实施小班教学, 教师作为引导者对社会项目进行特殊辅导。

应用技术型大学的“项目教学法”从实用性出发, 以增强操作性为目的, 兼顾理论基础, 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校企合作”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 而应当贯彻到教学模式中去。

3 现代化动画教学革新催生“网络共享教学法”

科技不断发展, 动画专业范畴不断扩大, 影视特效、游戏周边、网页设计、多媒体展示、虚拟与现实技术, 数字媒体行业对动画人才的需求逐年递增。操作平台从以往的PC端转移至移动端, 随之云技术也开始普及。忽略网络对课堂教学的推动作用, 那也必将是落后的教学思路。“泛在学习”的趋势即将成为主导。可在动画教学环节引入“网络共享教学法”, 提升教学效率。

1) 建立网络个人网页 (设计) 档案。动画专业课程种类繁多, 阶段作品不易保存, 学一科丢一科也是目前应用技术型大学动画专业学生暴露的主要问题。在网上建立个人网页档案 (个人设计档案) , 可以有效收集管理学生个人学习成果。将期中、期末作业上传, 可以帮助教师在结束阶段性教学之后, 进行充分的分析考察, 规划改良教学方案。学生与教师的网络互动, 可有效推介作品, 促使学生形成良好氛围。

2) 利用“云”技术共享资源。教师的课件、软件资料、影片素材等繁多, 不便学生拷贝, 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可在专业体系内建立教师的云盘系统, 将老师的课件、相关资料分类上传, 便于学生课前预习, 课后复习, 随时随地的自由学习, 进一步鼓励“泛在学习”。

3) 利用微信、微博平台分享行业信息。第一时间动画行业资讯可发布到微信公众平台和微博平台上, 利用社交软件进行传播, 提高知识传递效能。教师还可利用空闲时间回答课堂外的学生问题, 增进互动。可极大促进信息共享与信息交换。

4) 在网络平台上展示作品, 扩大影响力。通过网络展示动画成果已经不再是新鲜事, 利用公众的评价和建议来完善自己的创作思路是非常巧妙的。闭门造车无法成就优秀作品, 将动画制作的每一阶段放在网上, 集思广益, 长此以往, 作品数量、质量都会有所提升。

4 结语

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动画专业的不足, 结合海外大学动画专业优秀的办学经验, 探索出适合应用技术型大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在我看来“项目教学法”“网络共享教学法”虽作为教学新模式, 教学成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但作为动画学科建设的教师, 深感与时俱进的重要性。要培养新一代动画人才必须借助多种手段, 采取先进科学培养方式, 不断自我否定, 不断革新, 方能探索出应用技术型大学创新教学方法。

摘要:各高校在国家大力扶持动画的政策背景下开设了数量众多的动画专业, 但针对应用技术型大学动画专业的课程教学方法却始终较为落后。文章结合国内外大学动画专业办学经验, 探索适合应用技术型大学动画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 即广泛采用“项目教学法”与“网络共享教学法”的新模式, 并对其方法与优势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动画专业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网络共享教学法

参考文献

[1] 薛燕平.英国动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150-172.

[2] 王鹤.高校动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6) .

[3] 徐英.高校动画专业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学习评价体系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 2015 (9) .

上一篇:石油销售分公司员工的培训管理下一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信息化素养现状及提升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