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城市经济发展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中部地区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经济增长的“中国奇迹”,人口城镇化水平也由1978年的17.92%增长到2015年底的56.1%。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结构发展道路的弊端已经逐步显现。政府主导下的被动、粗放的城镇化发展模式造成土地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对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形成制约。因此,城镇化的可持续性和绿色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现阶段,由于潜在增长率下降,国内外需求疲弱,加之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以及资源、能源、环境约束趋紧,中国经济进入由规模速度型增长模式向质量效率型模式转变阶段。当前,“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被赋予了更加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重新认识新的发展阶段城镇化的战略意义,明确城镇化发展的改革任务,妥善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努力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促进城镇化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张占斌,2013),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城镇化不仅仅是人口城镇化,还包括产业城镇化、公共服务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化等科学内容。大量学者对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关于人口的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展开了广泛而热烈地探讨,取得了较多成果。然而对于新形势下城镇化与经济效率的关系研究较少。城镇化与经济效率表现出什么样的关系?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能够促进经济效率的改善吗?促进作用的大小如何?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因此,城镇化对经济效率提升作用这一研究课题,不管是对理论的拓展,还是解析经济结构转型的当下,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紧迫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对中部地区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及经济效率水平的测度及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发现四个典型事实:一是中部地区地级城市层面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具有显著的空间关联特征;二是中部地区城市经济效率,即全要素生产率(TFP)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三是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发现,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经济效率的改善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四是中部地区经济效率呈现出显著的条件收敛性。在逻辑思路上,本文基于空间视角以城镇化促进地区经济效率改善为科学命题,沿着“问题提出→理论基本与文献梳理→现状分析→城镇化与经济效率水平测度及空间格局分析→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经济效率的收敛性分析→结论与政策建议”的基本路径展开系统分析。论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该部分首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说明,然后再对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框架及创新之处进行介绍。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该部分将为本研究提供必要的研究基础,对城镇化及空间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城镇化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与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综述,从理论层面揭示,城镇化对经济效率作用的内在逻辑以及空间视角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为本文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构建以城镇化内生增长模型,从理论上深刻阐释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作用机理。第三章,中部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该部分重点在于考察中部城镇化发展不同阶段及其特点,并对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明确现阶段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瓶颈。第四章,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及经济效率测度。利用中部地区80个地级城市2001-2014年数据,首先,构建中部地区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熵值法测度中部地区各地级城市的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此外,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各地级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度,并对其动态演进及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第五章,中部地区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该部分首先以空间理论为基础,归纳出现阶段中部地区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特征,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从空间视角研究中部地区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静态与动态空间效应,并对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条件收敛性进行了识别。第六章,结论与展望。该部分首先对全文各章研究结论进行系统性梳理和总结,而后以此提出一系列关于城镇化发展及城市经济效率改善的政策建议,最后指出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本研究的创新主要有三点:第一,研究视角具有一定新意。本研究尝试通过构建理论模型阐述城镇化对经济效率提升的作用机理,并研究在考虑到空间因素下城镇化发展对经济效率提升的机制与路径,根据Lesage&Fischer(2008),Fisher(2011)等方法研究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收敛性问题,进而充实城镇化与经济效率问题研究。第二,研究方法上的改进。本研究将空间因素纳入到研究框架中,考察城镇化与经济效率的动态关系。实证分析表明,空间因素在城镇化对经济效率改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忽视了地区间空间相关性的传统计量分析结果存在偏误。采用中部六省地级市的资料,构建空间面板模型,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和空间溢出效应分解,对是否存在城镇化对经济效率改善的条件收敛进行定量研究。第三,区别于传统城镇化将人口城镇化率单一指标衡量的方法,本文综合考虑城镇化的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公共服务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等内涵,构建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测度地级城市城镇化发展水平,使该水平能反映新形势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要求,客观准确地反映城镇化的发展状况。同时,采用DEA—Malmquist方法测度中部地区经济效率水平,对中部经济增长质量进行客观描述。这在现有研究文献中均不多见。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与以往研究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文献不同,本研究基于对城镇化发展基本理论深化研究的客观要求,以及当前国家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从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出发,深入分析城镇化与地区经济效率之间的逻辑关系及作用机理,实证检验了城镇化对地区经济效率改善的时间与空间溢出效应。并在静态空间面板模型基础上,引入因变量的时间滞后项和空间加权因变量时间滞后项,对经济系统的空间动态内生性进行控制,考察城镇化对经济效率改善的长期动态效应,并在动态空间模型下对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条件收敛性加以识别。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中部地区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经济效率逐步改善。城镇化发展方式逐步由传统的政府推动、被动的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向民生型和生态坏境节约型城镇化转变。但当前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仍旧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支撑力不足,目前整体规模有限,水平也不高,制造业内部的结构优化问题突出。产业集聚度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生态环境承载力较弱。(2)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和空间相关性。在对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统计分析与计量检验中,发现中部地区城镇化与经济活动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和空间相关性。在不同的空间关联模式下,我们进一步对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解,也证实了这种空间关联的存在。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均具有较好的显著性水平,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改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各城市经济效率不仅与自身城镇化水平、经济开放程度、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市场发展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受到其他城市这些因素的影响,城市间经济效率改善存在显著的“示范效应”。在两种空间关联下,城镇化对城市经济效率提升均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内溢出,然而,本地区城镇化发展对周边城市经济效率提升的溢出效应相对不足,表明地区间经济社会活动的交流与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各城市间应当制定联动的城镇化发展政策。除金融市场发展变量以外,经济空间权重下,其他各影响因素对经济效率的溢出效应,相较于邻接权重下各因素对经济效率的影响表现均较强,表明地理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正不断弱化,经济因素在空间关联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3)中部地区经济效率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性。静态分析无法对经济效率提升的长期机制进行识别,为了进一步分析城镇化与城市经济效率之间的均衡关系,本文在检验模型中引入因变量滞后项和空间加权因变量滞后项,对经济效率的动态变动进行考察。利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静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内生性问题,揭示因变量内生交互影响下的长期效应。在对动态空间计量模型中对经济效率进行差分化处理后,回归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经济效率存在条件收敛特征。

关键词:城镇化;经济效率;空间相关;空间溢出;中部地区

学科专业:区域经济学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框架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城镇化相关理论

2.1.1 城镇化理论的发展

2.1.2 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2.1.3 世界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2.2 城镇化与经济效率文献综述

2.2.1 城镇化相关文献

2.2.2 城镇化与经济效率的含义及测度方法研究进展

2.2.3 城镇化与经济效率关系的相关文献

2.2.4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2.3 城镇化与经济效率的机理分析

2.3.1 理论基础

2.3.2 城镇化提升经济效率的机理解释

2.3.3 模型构建

2.4 空间溢出效应释义

2.4.1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核心思想

2.4.2 本文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思路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部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1 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3.1.1 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3.1.2 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3.2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2.1 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3.2.2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3.2.3 全方位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3.2.4 “三基地、一枢纽”地位日益牢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部地区城镇化与经济效率测度

4.1 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测度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2 评价方法及步骤

4.1.3 城镇化水平测度与分析

4.2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模型的经济效率测算

4.2.1 研究方法

4.2.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4.2.3 中部地区地级城市经济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部地区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5.1 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

5.1.1 空间相关性检验

5.1.2 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及溢出效应释义

5.2 变量、数据与模型设定

5.2.1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5.2.2 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

5.3 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5.3.1 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分析

5.3.2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5.3.3 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5.4 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动态空间效应检验及收敛性分析

5.4.1 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动态空间效应分析

5.4.2 城镇化对经济效率的条件收敛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6.2 主要对策建议

6.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上一篇:大学生论文提纲下一篇:行动支持特殊教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