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科技进校园活动

2022-12-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开展科技进校园活动

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之我见

当前,廉政文化是个热门话题,社会各界对此颇为关注,研究、探讨尉然成风,尤其对“廉政文化进学校”是见仁见智,对廉政文化进校园的争议是最多的。笔者结合本校开展的廉政文化进校园,谈谈对廉政文化进学校的几点认识。

一、廉政文化进校园的认识定位

1、廉政文化进校园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在《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这是中央关于反腐倡廉教育思路和方法的重要创新。廉政文化六进要求的提出,几乎将廉政教育面涵盖了社会各个层面,面向全党全社会,从幼儿抓起,一直抓到老,立足于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反腐倡廉文化氛围,形成以廉为荣、以腐为耻的思想道德价值标准。这种目标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青少年作为人生的一个必经阶段,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希望,担负着建设未来的重任,他们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在这个特殊的人生时期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形成先入为主的效应,使其从小就了解反腐倡廉的有关知识,树立“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意识和反腐败斗争必胜的信心,培养正确、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使“清正廉洁“成为每个人立身立业之基,无论今后从政、经商还是从事其他职业,“清正廉洁”的理念都会根植于脑中。笔者认为通过开展廉洁教育进校园,让孩子从小具有抵抗腐败的免疫力,以确保成长为健康的社会主流力量,使“敬廉崇洁”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之源,对今后社会发展大方向具有战略意义。

2、廉政文化进校园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腐败现象是一个社会问题,它的破坏作用已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已不仅仅在“官场”之中,在学术界、文艺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近年来,在孩子身上出现的一些行为也很令人担忧:我曾在有关教育的杂志资料上看到:一位小学二年级学生过生日,许的愿是“中500万大奖、买个官做做”。有小学生的毕业留言写着“中百万大奖,包二奶”。有的小学生竞选班干部时,为了拉选票,给同学买糖吃,请同学吃饭;当了班干部后,同学给他买糖吃、买水喝,请他打电子游戏。乍一看,觉得好笑,小小年纪,竟然玩起了这些把戏。但笑过之余,又不禁令人担忧、发人深思,虽然这只是少数现象,但不可否认,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腐败习气已经侵入到校园,影响到孩子,这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廉政教育,把反腐倡廉意识渗透到学校各种相关的学科教育中去,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一个廉洁环境显得十分重要。

在反腐倡廉工作中,我们一向强调加强廉政教育的重要性,但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在任的公职人员,对于那些思想观念尚未定型、将来也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少年学生,我们却没有向他们提供更多的反腐败知识和信息。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社会的主人。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先生曾说过: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变化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中国的下一代有没有信仰;二是中国的下一代有没有责任感;三是中国的下一代能否实现廉政。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在青少年中进行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教育,不仅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二、廉政文化进校园应注重把握三方面内容

1、廉政文化建设要营造一种氛围。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让孩子在文化氛围中接受陶冶和熏陶,对孩子的廉政教育应是持续不断的“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因此,在对青少年学生加强廉政教育的同时,还应对学校党员领导干部、广大教职员工加强廉政教育,营造一个廉政的校园环境。如我们十二团中学党支部在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时,首先从领导班子和教师的廉政建设抓起,认真学习《廉洁自律条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條文制度;组织教师、党员观看“十佳公仆”影视作品;深入研讨如何树立“立党为公,执教为民”的清廉之风;领导班子及党员干部经常召开述廉生活会,将廉政文化建设与“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当师德高尚教师,做有魅力校长”主题结合起来,引导广大教师展开“廉政问题查找”、“廉政问题问卷调查”活动,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帮助教师认识自己身上和身边存在的廉洁问题,还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拒绝有偿家教”承诺签字活动,给中小学生们创造了关注“廉政文化”的信息条件。

2、注重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对广大学生的廉政教育,要按照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将廉政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与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紧密结合,使诚信守法、正直自律等良好的道德意识根植于学生的头脑之中。小学阶段侧重“启蒙、感召”,培养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廉洁的基本行为表现;初中阶段侧重“明理、立志”,培养学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奠定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基础;创设廉政文化环境。如我们学校的班级分别以各种形式创设廉政文化小环境,通过出廉政教育黑板报,张贴廉政书画图片,开辟“廉政名人故事广角”等,将教室建设成廉政文化活动中心;以校园环境为廉政教育资源,在墙壁、标牌、橱窗等处写上廉政名言警句,悬挂廉政宣传标语,在校园广播站播放廉政好人好事等,根据不同年龄段特点,结合班团队活动,分层设计、组织开展各类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主题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如:主题队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辩论大赛、廉政漫画征集、小品、人生AB剧、廉政网站、社会调查等,帮助学生在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感知、体悟、探究、思考和积累,引导学生自觉实践诚实正直、遵纪守法等廉洁品质,确立“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是非观。

3、注重教育活动的社会效应。学校是一个小社会,它有相对独立的一面,但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和影响并不不仅仅来自学校,学校、家庭、社会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我们学校将比较抽象的廉政文化细化为具体直观、内容多彩的动态活动;为“弘扬廉政文化”拓展空间。组织团员深入社区表演自编自演的廉政小品、歌舞等,小手携大手,共筑“防腐倡廉”大堤;组织学生们参观所在团、社区举办的“清风礼赞”书画摄影展览,在书画作品前品头论足,提升学生们的认知能力;编辑廉政读物,把学科教育和课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学生课外廉政读物,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精心挑选收集古今中外清正廉洁的故事、格言、图片和漫画,专门汇编成册,作为学生的课外读物,将廉政教育延伸到课外,

三、廉政文化进校园应突出“三个”结合

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和青少年廉洁教育是一项播种廉洁种子的工程,更是一种功在长远的启蒙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从眼前看活动实际效果难以显现,体现在孩子身上的任何积极向上的东西,都要有个过程,经过一段时间后,廉政文化教育效果才有可能会体现来。因此,应把廉政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来抓,把廉洁教育贯穿、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不使其成为一股风、一阵雨,真正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以此促进校风、教风和学风的不断创新。我们学校开展此项工作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两者有机地融合起来。要充分利用现有校园文化的平台,加载精神境界、价值观念、道德修养、敬业精神、人格品德、廉洁操守等教育内容,进一步扩大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如:我校利用每周的班会和节假日时间集中收看,让学生从生动感人的事迹中明白了“奉公守法,仗义执言、不谋私利、除恶扬善、不贪图名利”就是廉洁;坚持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利用升旗仪式,让学生真切地感悟“舍小家为大家,把平凡的小事做好”就是廉政;组织师生开展“写事迹,话廉政” 征文、朗诵、作文竞赛,并从中精选了多篇在校园广播中声情并茂地朗读或在橱窗中展示,让更多人受到“廉政文化”的情感熏陶;适时地举办了内容丰富的“校园廉政文化月”活动,什么是廉政文化就这样被丰富多彩的活动诠释得精彩纷呈,量点频现。

二是与开展“三风”建设相结合。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与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校务公开、重大事项公示、大宗物品招投标等结合,以一种党员、干部、广大师生乐于参与、易于接受的形式来增强教育的广泛性、深入性和有效性,树立党员、干部、广大师生“敬廉崇洁”的道德观,创造学校内部廉洁、清正、和谐、守法的氛围。

三是与学校素质教育相结合。把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有关内容纳入学校德育体系,挖掘历史、语文、政治、社会、思想品德等学科中的教育因素,使廉洁教育滲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并选取适宜主题,以研究性学习、主题综合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

古今中外的实践证明,最有成效的教育,取决于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从娃娃抓起,二是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因此,笔者认为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这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活动很有必要,引导和影响青少年学生树立尊廉崇洁、积极向上的高尚思想道德情操,自觉养成自律、诚信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良好行为习惯,服务社会、报效国家奠定坚实的人格基础。

作者:丁颖

第2篇:对开展家电维修进社区志愿活动的探讨

为了加强实践教学力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中职学校组织电子专业的师生到社区开展实践活动很有必要。因为,家电维修进社区活动是有效检验和提升教学效果的途径之一。笔者以安阳县理工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开展家电维修进社区活动为例,对此做一下总结和探讨。

一、家电维修进社区活动概况

1.参加活动的对象主要是以电子专业的师生和具备专业特长的学生为主,学校遵循自愿参与的原则来组织实施活动。

2.活动范围一般都是在学校周边的居民生活区。

3.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帮助社区居民维修家用电器,排除家庭线路故障,解答居民在电脑使用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等。

4.开展活动的几点注意事项:一是做好的物质准备工作,交通工具、常用电器的零部件、维修工具等要准备充分,活动场地的选择要提前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等;二是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因为这种室外实践活动是非常辛苦的,要充分做好防冻、防暑的准备,还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

5.活动实施规范。活动过程中需要校方实时监督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规范管理,学校建立了《电子专业社会活动评优细则》《社区活动指导手册》《活动经验交流手册》等。

6.活动的意义。开展家电维修进社区活动旨在检验教学效果,提升技能水平;服务社会,弘扬雷锋精神;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加强学生团队凝聚力,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家电维修进社区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

1.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学校团委、实训处、政教处、教务处等部门都参与了该活动,客观上给活动的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这支服务队究竟由哪个科室具体负责,目前并无明确规定。

2.无成熟的运作模式。每学期的活动日程安排、人员组织、联系社区等事项,由于开展活动的时间短,无成熟的经验。

3.人员管理方面有难度。由于活动按照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而且活动时间多安排在节假日,因此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参与人员流动性大,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对家电维修进社区活动的探讨

1.中职电子专業社区实践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其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参加一些实践性活动,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依托专业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中职生通过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提升自我的实践能力,提前了解更多与专业相关的情况,明确定位后续的学习目标,查漏补缺,从而为今后发展做充分的准备。

2.中职教师到社区实践难在哪里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是引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它明确了教师专业成长和终身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在活动的具体执行过程中,职业教育管理部门、职业学校、社区和教师各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困难与阻力,这可以通过制订地方性法规、建立相应机构、完善学校长期的教师实践活动计划、开展深层次紧密型的合作、制订个性化实践方案等途径,来促进专业教师到社区开展实践活动。

一是缺少教师到社区实践的可行性制度保障。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提出了高素质“双师型”教师的职业准则,但是各学校缺少后续的相关专项法规,导致教师到社区实践缺少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实践活动难以顺利开展。

二是缺少独立运行机构,难以保证教师到社区实践活动的高效运作。要建立中职教师到社区开展实践活动的相关制度,建立独立运行的机构必不可少。目前,学校搞这些活动时,是临时组织、发动老师和学生。政府相关部门、学校和社区均没有设立负责教师到社区活动的具体执行机构,造成各部门对活动的计划和过程缺少统筹、安排、监督和管理,这不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是缺少活动经费分担机制和完善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导致教师积极性不高。根据笔者了解,大部分中职教师到社区活动期间的课时费等完全没有或仅有部分发放,而且教师的这种社区实践活动并不会在学校的年终考核上得到体现,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到社区活动的积极性。

3.来自社区的阻力

由于缺乏长期合作机制,导致一些社区不愿配合此类实践活动。正是意识到了社区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在不断完善校社合作制度,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到目前为止,相对成熟、认可度较高的机制和制度并没有建立起来,尚处在研究、探索和试运行阶段。

4.教师自身的误区

由于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机制不完善,缺乏教师专业化的制度保障,导致目前职业教育教师的来源十分复杂。这些教师由于在职前培养过程中缺乏完整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规划,导致多数教师缺乏对职业教育的整体理解和对其内在规律的把握,更谈不上对教学规律、课程安排、专业设置等问题的认识了,也就使得部分教师意识不到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对职业学校学生的重要意义,认为校内技能训练完全可以满足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高的需要。即使有些教师意识到了其重要意义,并且也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但是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渴望并不强烈,认为“吃老本也够用”。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到社区实践更重要的不是提高技能,而是改变思维方式,了解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对职业道德的要求等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安排那么长的时间参与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针对中职生的特点,要求中职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针对学生的特点,在“做中教”,让学生在“做中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实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人文素养、规范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坚定信念。到社区第一线开展实践活动,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也必将成为教师在职培训的一种形式和职业学校与社会密切联系的有效载体。

四、铺平社区活动之路事在人为

1.逐步完善管理制度,使其作为一项制度确立下来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仅靠学校和社区双方的自觉合作很难保证活动的长久性和有效性,家电维修进社区活动的运行更应该得到学校的支持。笔者认为,有两项内容学校应重点明确规定:一是专业教师在家电维修进社区活动中的人员数量、比例、时间、经费支持等问题;二是教师参与活动期间的工资发放、待遇提升、职称评定、奖金补贴等问题。

规章制度是否能够得到高效、严格的执行依赖于专门机构的监督与管理。职业学校应设立专门的执行与监督机构,负责本校的教师参与活动的具体落实,以保障教师实践的时间和质量。该机构具体工作应包括:①专业选择。可采取问卷、访谈等方式获知需要进社区活动教师的专业,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为目标,以安排新兴专业、强调动手操作的专业、当地社区需要的相关专业为主、为先。②社区选择。专业确立后,开始选择当地的社区,应主要选择在当地区域代表性较强、群众基础较好、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社区作为重点联系的实践基地,并争取将其建设成长久性的专业教师活动基地。③制订地区性学年(学期)实践方案。在与社区沟通好实践的时间、人员、地点后,制订该地区(学校)的学年(学期)实践方案,包括实践的专业名称、參与的学校数量、教师人数、起止时间、活动内容、考核办法等。 ④信息公布。将制订的学年(学期)活动方案通知相应学校或在网上公布,教师可依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并提交申请。⑤统计人员。统计教师提交的申请,依据各学校的专业设置、学校的分布、需求等综合情况统筹安排,确定活动人选。⑥监督管理。活动前召开动员大会,强调到社区活动锻炼的目的和纪律;活动过程中,派专人全程监督社区活动的各项情况,协调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⑦总结评价。教师进社区活动结束后,要求教师对进社区活动的情况进行认真总结,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情况,改进教育教学,对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改革提出建议,为组织好下一轮的进社区活动提供参考。

2.制订并不断完善学校教师到社区活动的学年(学期)活动计划

专业教师学年(学期)活动方案的制订,有利于专业教师了解自身学科在学校发展中的总体地位和发展方向,刺激教师不断发展专业教学能力,帮助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规划适合自我发展的生涯设计以及制订自主的、个性化的社区活动方案,使得教师到社区活动的目的性、有效性大大提高,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教学服务。

3.建立深层次紧密型的校社合作关系,通过产学研训的紧密结合促进教师到社区活动

目前,在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通常是学校派遣教师到社区,其固然是学校和社会联系的途径,但它只是一种单向的、松散型的合作方式,对学校来说,很难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因此,最好的办法是与社区建立一种双向互动的、深层次紧密型的合作关系,成为双赢共生的合作伙伴。

4.制订教师进社区活动的个性化方案,提高活动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教师进社区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由于各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各学校的专业种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均不相同,这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需要提升的能力有所差异。学校应鼓励并帮助教师在总结平时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制订个性化的活动方案,带着问题、任务或项目去社区活动,以提高活动的目的性。由于活动方案的制订由教师亲自参与,所有问题来源于教学实践,贴合教师需求,教师在社区活动中必将认真对待、积极行动,这将大大提高社区活动的有效性。(责编 王鹏飞)

作者:常保国

第3篇:关于我市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中共中央下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政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提出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党全社会,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先生曾说: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变化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中国的下一代有没有信仰;二是中国的下一代有没有责任感;三是中国的下一代能否实现廉政。广大青少年是社会的一个群体,祖国的未来,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作为全社会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崇廉敬廉的思想品质,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廉政文化 校园 实践 思考

1 我市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实践和探索

我市教育系统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起步于2005年,市教育局专门成立了“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试点单位,编写了《姚江清风——余姚市青少年廉洁教育读本》(共三册)。目前,已拥有廉政文化“六进”示范点20家,其中省级1家、宁波市级4家,余姚市级15家。

1.1 明确教育定位,全面发动,营造氛围

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初,有一部分人认为,反腐倡廉、廉政文化建设是成人的问题,重在政界治理,不能寄希望于教育来解决腐败问题,更不能把这沉重的问题压在孩子身上,“廉政文化进校园”是“大人生病,小孩吃药”。要打消这些质疑,我们认为,除了在思想认识教育上下功夫外,还必须让实践说话,关键在于要明确教育定位,使教育活动既符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又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克服“两张皮”弊病,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经过反复讨论,我局制发了《关于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突出“崇廉憎腐”教育的要求,并就实施过程提出了“八个一”的载体活动设计,即一起墙报、一批宣传牌、一本课外读物、一节专题课、一节班队课、一部影视片、一次课外活动、一名廉政卫士。

各校及时组织党员干部和全体教师学习领会文件精神,成立了校长亲自挂帅、行政负责、班主任为主体的创建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根据各校工作的特点,将廉政建设的各项任务分解到校长室、教务处、总务处、教科室、团委(少先队)等各部门,做到任务分解、责任到人、层层落实,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形成了以学校校长室、相关的职能处室、各班级及各任课教师的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教育网络,制订了比较切实的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实施方案,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合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同时,各校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通过多种载体,时刻注重文化阵地宣传、渗透。

(1)广播。以校园广播台为校内宣传阵地,不仅在平时的广播节目中对廉政文化进行大力宣传,还特别开设了诚信专栏、廉政专栏等专题栏目,均收到了十分不错的宣传教育效果。

(2)校刊、板报。利用学校宣传窗、校刊、班刊为对外宣传的信息载体,时刻把学生、教师、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相关活动、新闻传递给社会各界及全体家长,发挥该校在廉政文化内涵学习上的辐射作用。

(3)网站。学校网站设立廉政建设专题栏目,及时宣传学校有关制度、廉政信息。

(4)标语。校园内设立廉政警示标语牌,在教师办公室悬挂廉政格言。

(5)文化长廊。开辟文化长廊作为廉政文化展示区域。

(6)廉政文化活动室。设立廉政文化活动室,放置廉政文化书籍,张贴廉政有关图片,安放教师廉洁从教签名横幅,让师生有学习廉政文化的场地。

1.2 分层推进,注重提高廉政文化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根据《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针对教育系统现状,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渗透性原则和可接受的原则,着重从三个层面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努力形成全系统“人人做廉政人、人人做廉政事”的良好氛围。

一是在党员干部层面,重点开展了“廉洁从政、勤儉办学”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教育活动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勤政廉政、提高效率、优化环境、促进发展为主要内容,以强化思想教育、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考核奖惩为主要手段,通过整合管理资源、优化管理要素、规范管理行为、改善服务方式,切实解决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学校管理规范化、合法化、透明化、高效化。有效地引导党员干部提高廉政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自觉成为以身作则、奋发有为、勤俭办学的好榜样。如,临山镇湖堤小学,该校领导班子成员提倡全校教职工签订“廉洁从教承诺书”,个个争做廉政带头兵,个个廉政自律,敢为德育导师,树立榜样,以行政例会、党员民主生活会等活动进行教育来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促使全体班子成员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养成以身作则、守廉践廉,洁身自爱、志存高远、勇为楷模、以廉为邻、勤俭办学的廉政意识。

二是在教职员工层面,重点开展了“廉洁从教、服务学生”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主题教育活动与教育系统行风建设、社会满意工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相结合,把廉洁从教、敬业爱岗、优质服务作为主要内容,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征集教师廉洁从教格言及教师“禁言禁语”活动,以警示全体教职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和后勤服务,提高自身修养。精心组织教师成长系列讲座,比如,邀请全国知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作励志讲座,邀请省优秀教师作教师礼仪讲座等,不断熏陶师德师风。在教职工中组织开展“廉政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和征文活动。树立教师先进典型,提高教育教序质量。全市掀起了向徐立科学习的高潮,纷纷争创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还开展“师德承诺”行动,每位教师签订“依法施教、服务学生”的师德承诺书,时刻铭记自己是人民教师,把“廉洁从教、服务学生、为人师表”的信念贯穿于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三是在青少年学生层面,重点开展了“敬廉崇洁、诚信守法”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我局组织编写的《姚江清风——余姚市青少年廉洁教育读本》,共三册,内容包括名人的廉洁故事、廉政漫画、廉政警句、腐败案例、社会实践指导等。这套书结合青少年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寓教于文,寓教于画,寓教于行,既能让青少年领略到清正廉洁榜样人物的风采,也可以从腐败堕落的案例中吸取教训,从而学到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引导他们从小就追寻闪光的足迹,书写清白的人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廉政文化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载体。2010年又进行了第二次印刷,免费发放到各校,要求各校要把廉政教育专题课纳入教学范畴,做到每学期至少一课。全市各中小学把诚信守法、廉洁奉公的有关廉政文化内容纳入全市学校德育体系,将廉政文化教育编入课程计划,并要求各校确定思想政治素质好的优秀教师承担课程的主讲任务,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和形式,采用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崇廉憎腐”理论教育。同时,根据不同学龄段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依托课堂主渠道渗透、团队活动、主题班会、板报墙报、实践体验等途径,分阶段、分层次开展了不同内容的教育。在小学以突出立志、清廉、节俭、明礼、交友等为主题,主要宣传历史上的清官廉吏故事,宣传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高风亮节,宣传建国以来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教育学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如,江南新城小学“好书伴我行”主题活动。中学以突出修身、责任、守法、民主等为主题开展活动,主要宣传我国基本的法律法规,宣传廉洁事迹,教育学生逐步形成公民意识、法律意识以及诚实正直、遵纪守法等良好品质,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明确健康的人生发展道路。如,姚北实验学校“从俭倡廉”大型签字活动等。

1.3 创新载体,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打造校园特色廉政文化品牌

全市各学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将课堂渗透、校园文化影响、活动引导、实践体验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不仅加强了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促进了学生廉洁品质的养成,而且提高了教职员工、学生家长的廉政意识。

一是在学科中渗透廉洁教育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思想品德、等知识的同时受到廉洁教育。人文学科,自然蕴含着丰富的“敬廉崇洁”的教育内容。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等,都可以充分运用现有的教材,挖掘文本中廉政文化的教育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有机地渗透廉洁教育的内容。同时,充分利用廉洁教育教材《姚江清风》,让廉洁教育进课堂。

二是在阵地建设中,利用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创设氛围,使廉政、廉洁观念深入人心。设置文化长廊和校史陈列室,让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以及校友精英时时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以廉政文化宣传标语、宣传画、宣传牌、宣传窗以及廉政景观等为载体,在校园中形成人人思廉洁,人人讲廉洁,人人尚廉洁的氛围;以校广播站、校园网站、校报校刊、板报等为载体,传播廉洁典型事迹。利用班会、晨会、读书读报时间,让学生关注身边发生的国内外大事,了解社会热点问题。

三是找准着力点,打造校园特色廉政文化品牌。各校在廉政文化建设中,注重与本校文化特色相结合,使“廉政文化进校园”融入学校的常规教育中。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把“廉政文化”融入学校“节能教育”这一品牌教育作为重点,以少先队大队部为主要活动阵地,在全体少先队员中开展“敬廉崇洁、勤俭节约、诚信守法”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把“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校园特色教育,融入学校评价改革。姚北实验学校将“廉政文化”渗入国学教育,结合学校“孝文化”,传承原“四维学堂”精神,把“礼义廉耻”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初步形成了传统文化与学生一日常规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形成了教师廉洁自爱、乐业奉献,学生“有礼仪、知廉耻、爱学习”的校风。

四是通过实践活动将廉洁理论真正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信念,并最终成为道德行为。教育中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主要有:传统教育、主题教育、志愿活动等。(1)传统教育。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组织师生进行寻访先烈足迹的教育活动,丰富廉政文化的内容。(2)主题教育。如课本剧表演、辩论赛、演讲比赛、征文、社会调查、知识竞赛、设置网站、黑板报评比等,这些活动,内容要丰富,形式要新颖,使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体味、探究和思考,使社会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需要。另外,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分层级、分层次的开展活动,即:开展一次廉政问卷调查,看一部反腐倡廉电教片,刊一期以廉政文化为主题的墙报,读一本以廉政文化为主题的课外读本,写一篇廉政读书心得体会,开一次以廉政文化为主题的队会,当一名廉政小卫士,使廉政文化在各项活动中得到体现,廉政知识在各项活动中得到传播。(3)志愿活动。让扶危救助、济贫帮困的志愿者活动,在学校形成传统。如组织为贫困患病学生捐款,到貧困家庭开展救助活动,让学生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在学校周边的各个社区。

2 几点思考和建议

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实践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廉政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盘考虑、总体设计,我们的工作刚刚开始,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一是要探索建立“廉政文化进校园”的保障机制。“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是一项涉及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工作,需要有统筹安排和具体实施的机制。目前我市各级学校绝大多数是德育副校长负责这项工作,但是具体落实到教学、管理活动中尚缺乏计划的周密和制度的安排,渗透性的廉政文化教育缺乏制度性的机制保证。同时,教育活动中的廉政教育还必须打破课堂与课外的界限,实现课内外互动。

二是要虚实结合,以虚促实,以实促虚,以教育行风廉政建设促进廉政文化建设。廉政是廉政文化孕育和传播的基础,要通过开展廉政建设活动,进一步规范学校收费行为、校务公开工作,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净化行风、教风、学风,实施阳光教育,全面培育“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政文化。

三是要进一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逐步形成在课程中渗透、在活动中体验、在社区中实践、在文化中熏陶、在社会中成长的良好工作格局,并逐步建立以廉政文化为德育主题教育的试点校为引领,以全市教育系统为平台,以各中小学校为阵地,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融合的良性工作机制,统筹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

四是要积极探索教育系统廉政文化建设的研究。以后,要把本系统廉政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作为全市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并组织多层次的研讨活动,开设论坛,发动广大教师或邀请有关学者和专家,对我市教育系统的廉政文化建设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讨。探索廉政文化活动成效评价体系,根据活动的次数、知晓度、认知度、理解程度等,评估宣传教育的效果,开展廉政测评。这样可以吸引广大师生更加关心廉政文化建设,参与廉政文化建设,支持廉政文化建设,形成弘扬廉政文化的良好氛围。

(附:东风小学“廉政文化进校园”为主题的部分获奖黑板报照片见图1。)

作者:张华

第4篇:我县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普进校园活动

5月21日下午,由县委宣传部、县科协、科技局和教育局共同组织的“科普活动周”科普进校园活动在民勤五中举行。活动特邀市科协科普大蓬车来我县进行集中宣传。

本次科普活动共展出科技展品18件、三维立体科普展版20多块,内容涉及力学、光学、数学、电磁学等学科,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极强知识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活动中,同学们通过近距离的观看和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了科学的神奇与奥妙,激发了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和用科学的兴趣,进一步提高了同学们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活动还为同学们发放了自然科学、环境保护、地震知识、食品安全和健康小常识等方面的科普资料。

第5篇:复兴区科技局开展科普进社区活动

6月12日上午,区科技局联合化林路街道街深入到建西一社区开展以“倡导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科普进社区宣传活动,同时邀请市科协和市保健营养美食协会专家进行“健康知识科普专题讲座”。市科协把“科普大篷车”开进社区,现场展出展板20块,设立咨询台1个,发放科普图书600余本、宣传资料2000余份。宣传内容包括食品选购常识与技巧、防灾减灾、科学养生、卫生健康等。整个活动的内容贴近生活、关爱民生,深受广大社区居民的喜爱。居民刘大妈说:“你们送来了日常生活知识,我们非常高兴,也非常感激,希望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以后能多开展几次”我们欢迎。

第6篇:卫生部、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开展“卫生科技进社区”项

【发布单位】卫生部、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文号】卫科教发[2007] 179号 【发布日期】2007-06-01 【生效日期】2007-06-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卫生部

卫生部、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开展“卫生科技进社区”项目活动的通知

(卫科教发[2007] 17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科技厅(委、局)、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科技局、科协,各有关学会,卫生部直属各有关单位:

为了推动社区卫生工作,促进居民健康,凝聚全社会健康知识普及和技术推广力量,深入社区,服务百姓,卫生部、科技部和中国科协共同主办“卫生科技进社区”项目活动。现将《“卫生科技进社区”活动方案》(附件)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筹划当地的“卫生科技进社区”活动。

该项目每两年为一个周期,2007/2008年项目活动拟在北京、河北、江苏、辽宁、宁夏、广东、广西、四川8个省区市试点。请试点省抓紧研究制定本地区《“卫生科技进社区”实施方案》,并请于2007年6月20日前将方案寄卫生部,同时将电子版传至邮箱地址:jinqianwang@163.com。

联系人:卫生部科教司王锦倩;联系电话:010-68792245,传真电话:010-68792234。

附件:“卫生科技进社区”活动方案

卫生部

科技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二○○七年六月一日

附件

“卫生科技进社区”活动方案

----知名专家进社区、适宜技术进社区、科普图书进社区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加强基层社区文化卫生能力建设,关心百姓疾苦,关爱百姓健康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社区卫生工作给予多次指示。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使人民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这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国务院专门成立了由吴仪副总理担任组长的城市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指导城市社区卫生发展的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措施。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相关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据统计,截至2006年11月底,全国97.4%的地级以上城市和92.8%的市辖区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已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5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7967个。然而,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离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还相距甚远,社区卫生人力素质还有待提高,因此加强社区卫生工作已成为当前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内容。

为了有效促进社区医疗、保健、康复、预防、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增强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知识水平,卫生部与科技部、中国科协拟共同组织开展“卫生科技进社区”活动。该活动旨在从我国卫生事业改革实际出发,根据当前社区卫生工作需要,挖掘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潜力,发挥学术骨干机构资源优势,调动社会力量,通过有效组织开展健康知识传播和适宜卫生技术推广活动,引导医疗卫生领域广大科技人员、医务工作者、健康宣传员等,深入基层、深入社区,向社区医生传授疾病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提高社区卫生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并通过他们更有效地向公众普及医学知识,加强社区居民预防疾病,提高健康的能力。

一、项目活动名称

总标题:卫生科技进社区

副标题:知名专家进社区、适宜技术进社区、科普图书进社区。

以专家、技术、图书为主要内容的“进社区”活动将“卫生科技进社区”的主题进一步具体化,并委托中华医学会、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和人民卫生出版社作为主要承办单位,充分发挥它们各自在健康新知识、新技术传播、推广方面的业务优势,将卫生科技进社区的活动扎扎实实开展起来。

项目活动拟从国家和地区两个层面共同开展。在鼓励国家各专业学术团体、科技推广机构、出版部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进社区”活动的同时,也积极倡导项目地区开展“健康讲堂”、“科技牵手”、“对口帮扶”和“创建社区健康书架”等活动。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指导思想: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两个基本点,凝聚卫生科技力量,开展扎实、有效的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和科普宣传活动。一个中心:即紧密围绕当前卫生改革中心任务,推动社区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建设,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居民健康素质提高。两个基本点:其一是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技术服务水平为目标,针对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开展知识传授和技术普及推广;其二是以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素质为目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活动目标:通过以社区为基础开展系列、有效的知识传播和技术推广等活动,达到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增进居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的目的。

活动口号:“科技促健康、兴社区”,“科技携手社区,健康缔造和谐”,“科技打造健康和谐社区”等。

三、时间安排和活动范围

在全国选择社区工作基础较好的行政地区作为项目试点地区,实施项目活动。每两年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拟选择若干省开展项目活动。

2007―2008年项目,拟在北京、河北、广东、辽宁、广西、江苏、宁夏、四川等8个省区市开展试点,每省从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中各选择2-3个区作为项目地区。“卫生科技进社区”项目于2007年5月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正式启动。

四、组织机构

(一)项目主办、承办及协办单位

主办单位 卫生部 科技部 中国科协

承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人民卫

生出版社。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

协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

会、中国医师协会、北京大学医学部等。

(二)成立项目领导小组

名誉主任 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

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齐让

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

主任 卫生部副部长蒋作君

副主任 卫生部科教司司长刘雁飞

科技部政策体改司副司长李普

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高勘

成员 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副司长张斌

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毛群安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祁国明

卫生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黄琼丽

人民卫生出版社社长胡国臣

中国医学科学院副书记李国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侯培森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卫生部科教司。办公室成员由卫生部、科技部、中国科协相关部门及项目承办单位负责人组成。

(三)成立项目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祁国明

副主任委员 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

委员由卫生领域相关学科专家组成。

专家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为卫生科技进社区项目活动提供技术支撑,使科技进社区的各项活动能够科学、有效、保质保量地开展。

五、主要活动内容

【国家层面的活动】

(一)知名专家进社区

该活动充分利用医学科技领域专家资源优势,有组织的、定期的深入社区,培训城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务人员,传授医学科技知识,培养健康教育和服务百姓的技能;同时也向百姓进行健康教育讲座和咨询义诊等活动。具体活动包括:

1.组织医学及健康教育专家,对项目地区居民进行疾病防治、预防保健、科学生活等科普知识讲座,并向参加讲座的社区卫生中心、站的医务人员和卫生工作者赠送授课材料。

2.每年的科技活动周、科普日,以及各种与健康相关的特定日,例如高血压日、糖尿病日、哮喘日等都举行较大规模的“知名专家进社区”活动,通过专家义诊、咨询、宣教、培训等多种形式,使健康知识和适用医疗卫生技术深入社区,深入群众。

3.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赠送《知名专家进社区谈医说病》等适合社区的优秀科普图书、挂图及音像作品。向参加科普活动的社区居民赠送常见病多发病防治知识小册子、折页等宣传材料。

项目承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项目协办单位:好医生网站、中国医师协会、化工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项目联系人:中华医学会科普部唐芹

联系电话:010-85158422,13718808089

项目活动组织形式:中华医学会会同各协办单位组织卫生领域各专业学会知名专家、学者实施项目活动。

2007―2008年项目:拟在(1)心血管病(2)糖尿病(3)精神、心理健康等方面开展项目活动。项目活动由中华医学会科普部组织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糖尿病分会和精神、心理健康委员会实施。目前具体活动方案正在制定中。

活动经费可由社会、企业捐赠、筹集,同时政府部门也将根据项目活动情况给予适当补贴。

(二)适宜技术进社区

该活动将紧密结合社区卫生服务需要,以提高社区卫生技术人员能力为目的,以研究、推广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社区综合防治适宜技术为重点,充分利用现有且成熟的科技成果资源,发挥科技开发与推广机构的技术优势,调动社会各方面人力、物力、财力,开展社区适宜技术的培训、推广工作,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项目主要活动如下:

1.适宜卫生技术开发。围绕社区常见健康问题,针对常见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代谢性疾病的基本诊断、社区治疗和康复技术;多发性肿瘤的社区筛查技术、常见传染性疾病的社区预防和控制技术等进行科学研究和开发。鼓励相关医疗单位和科研院所重视适宜技术的开发研究,强化安全、有效、经济、适用和规范的卫生技术集成应用研究。

2.适宜卫生技术遴选。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从各类科研成果中遴选一批易于推广、适用于社区的适宜卫生技术成果。鼓励专业学会和协会根据行业特点,推荐符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特点的适宜卫生技术项目。

3.适宜卫生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坚持多元化方向,结合实际,建立适宜技术示范区、示范推广技术以及对口帮扶等不同类型卫生技术服务模式。大型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等探索建立制度化的技术推广机制,培养技术推广、咨询和服务专家队伍,引导专家深入社区基层,形成面向社区的技术推广和服务长效机制。

4.适宜卫生技术推广信息化服务体系建立。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的信息服务平台,优化卫生技术推广信息,丰富信息服务内容,加快卫生技术推广信息传播。

项目承办单位: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项目协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等,以及有关试点省区市卫生厅局科教处。

项目联系人: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赵凯利

联系电话:010-82802283-615,13501219617

项目活动组织形式:由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会同各协办单位组织实施,并根据社区具体工作实际,指导开展有针对性技术推广活动等。

2007―2008年项目活动以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技术推广为主题,具体推广:

(1) 高血压防治指南和合理用药技术。

(2) 预防冠心病诊治过程中常见误区。

(3) 血栓防治策略和指南。

(4) 心血管疾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社区治疗。

(5) 用循证医学方法指导心脑血管疾病预防。

该项目拟争取卫生部专项经费支持,并接受相关组织和企业资助。

(三)“科普图书进社区”―创建社区健康书架

科普图书进社区活动主要通过“图书”―这一知识载体,配合其他各项活动,将正确的健康观念和知识,科学的生活方式,传播给社区医生和社区志愿者,以及社区广大群众。

项目计划用5年的时间在全国100个行政区县的10000个社区(居委会)和农村卫生站创建社区健康书架,推动社区卫生科普和健康教育工作。具体活动如下:

1.依据全国图书出版发行统计,了解卫生科普图书近两年创作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研分析,逐步建立优秀卫生科普图书筛选原则。

2.按照筛选原则,提出“社区健康书架”推荐图书备选目录,提交卫生科技进社区专家委员会讨论,共同商定健康书架图书的品种。

3.规划、组织编写健康书架新书,审定健康教育书架图书编写质量。

4.配合其他健康科普活动,如健康日、科普宣传周、健康博览会等,进一步推动书架项目。

项目承办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

项目协办单位:健康报社、化工出版社、协和出版社、有关医学院校、医疗卫生机构等

项目联系人:人民卫生出版社预防科普出版中心副主任张苇

联系电话:010-67617314,13801026226

项目活动形式: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会同协办单位制定优秀卫生科普图书筛选原则,提出社区健康书架推荐备选图书目录;并负责统一制作健康书架,规格:2000mm*800mm*500mm,每个社区健康科普书架可装300-500本图书。

2007-2008年项目拟在试点社区实施健康书架的创建活动。

该活动经费主要由出版社捐赠,政府购买,以及社会支持等。

【地区层面的活动】

(一)科技牵手

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组织技术能力强的综合、专科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开展“科技牵手”活动。该活动旨在架起医院与社区沟通的桥梁,使医院的医疗技术骨干与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增强联系。

该活动是适宜技术进社区的基本保障。大医院的医疗技术骨干有责任和义务将适宜卫生技术向社区推广。具体活动形式如下:

1.大医院应有组织地开展定期下基层、进社区活动,了解并帮助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技术难题,介绍先进技术的应用;

2.共同开展咨询、义诊活动,在义诊过程中结合具体健康问题进行切磋与交流,达到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目的。

3.共同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活动。

(二)健康科普讲堂

这一活动是运用科普讲座的方式传播健康知识。它是“三进社区”活动的基础。目前,社区开展的科普讲座活动多为临时的、不固定的,从建立科普长效机制看,社区健康科普讲座应该在时间和地点上相对固定,讲课内容提前告知。“健康科普讲堂”的创建旨在将“讲座”这一科普宣传形式相对固定;讲课可采取互动式,吸引公众广泛参与,授课人可以是专家教授,也可以是社区医生,还可以是社区健康宣传骨干,要注重讲课质量和效果。

为了更好地探索这一模式,今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将开设“协和健康大课堂”。该活动以协和医科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为依托,并聘请社会文化、卫生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介绍、宣传健康知识。健康大课堂向社会公开,并欢迎北京市居民踊跃参加。

六、职责分工

(一)、主办单位

根据国家宏观政策,研究制定“卫生科技进社区”总体活动方案,并负责项目的指导、协调、督导、评估。

(二)、承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人民卫生出版社作为“知名专家进社区”、“适宜技术进社区”、“科普图书进社区”的承办单位分别负责组织制定项目活动细化方案,协调有关方面组织实施各项活动;并根据项目活动要求,制订项目评估指标体系;及时将项目进展情况,总结报告报送“进社区”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地方承办单位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卫生科技进社区总方案和“知名专家进社区”、“适宜技术进社区”“科普图书进社区”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负责协调当地科技、科协等部门,提出项目试点社区名单,时间表,协调有关方面对各项“进社区”活动给予支持,保障项目活动在当地有效开展;同时在试点社区组织开展“科技牵手”、“健康科普讲堂”等活动;并与项目主办方共同开展项目实施效果评估。

各项目试点社区应在以下方面做好准备:

1.与“卫生科技进社区”各项目承办单位联系确定活动日程,提供社区需求,包括社区人口健康状况、卫生技术人员科技水平等,使每一次进社区活动能够有的放矢。

2.落实项目活动场地,组织参加活动人员,并提供必要设备等。

3.对项目活动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七、工作进度

2007年1--4月 进行卫生科技进社区总项目设计。

2007年5月21日 举行项目活动启动仪式。

2007年5--11月 拟在全国8个省区市开展项目活动。

2007年12月 项目年度总结。

2008年继续实施项目活动。

2008年5月开始对8个省区市试点社区项目活动进行评估;并酝酿2009―2010年项目活动计划。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7篇:科技模型进校园结题报告

侯照小学《科技模型进校园》项目课题结题报告

黎郡小学 李群

一、课题背景

随着社会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科技教育已成为当今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天的小学生是我国科学技术的后备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素养及科技创新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美国测试中心组织的第二次国际教育成就评价显示:我国13岁中学生的科学测试成绩偏低,正确率为67%,在19个被测国家中列第15位,特别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我国学生出错率高。这表明: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科技素质偏低,我国的中小学科技教育非常薄弱。主要的原因有:

一是许多人对中小学科技教育的认识上有误区。有人认为科技教育就是培养科学家的教育,中小学科技教育就是有志于从事科技工作的同学通过课外科技活动进行教育。事实上,一个民族科学素质的提高,仅靠个别“精英”分子是远远不够的。

二是人们对中小学科技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都较早地提出了科技教育,并在学校中采取了种种强制措施。而在我国,科技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没有深入到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心中,没有内化为他们切实的行动。

三是人们对中小学科技教育价值观的理解不全面。“应试教育”的影响至今使许多中小学片面地认为,科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不注重科学方法教育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是中小学科技教育课程、教材、教法不适应现代科技教育的需要。现代中小学科技教育课程结构不合理,教材知识陈旧,教学方法落后,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让学生读科学,而不是做科学、用科学。

五是中小学教师素质跟不上。广义上讲,每位教师都应是科学的倡导者、播种者,他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科技知识基础、科学技能、组织能力、创新意识等是决定科技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而现阶段教师的科技教育素质不容乐观。

六是中小学科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科技教育设施和条件不能满足科技教育的基本要求。

综上所述,加强科技教育,让学生从小了解科学、热爱科学、研究科学,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及科技创新能力,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科技教育也应当和语、数、英等学科一样,成为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

二、现状分析

1、日本以“科技立国”著称于世,为了不在国际竞争中掉队,日本十分重视科技的普及,提高国民科技素质,特别重视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科技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提出“劳动和科技教育将成为终身教育”的观点,要求国人用“头脑资源”来弥补“自然资源”以及其他方面的不足,去创造奇迹,充分发挥这个“秘密武器”的特殊功效。

2、美国从1985年提出的“2061计划:全体美国人的科学”。该项计划的目标是要大力提升全体美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特别强调应具有善于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思想与能力。

3、在英国1988年颁布的《教育改革法》中,技术课成为英国5~16岁儿童必修的基本课程之一。在中、小学开设技术必修课,是英国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

4、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科技素质偏低,中小学科技教育非常薄弱。据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的科技活动参与率,沿海城市为50%—65%,内地城市为30%—45%,西部边远城市为5%—25%。而广大农村中、小学生的科技活动参与率恐怕连5%都达不到。科技知识普及率则更低,大城市和沿海城市约达到15%,中小城市和内地城市约5—8%,广大农村和西部城镇0—3%。这种状况令人十分担忧。且我国中小学的科技教育基本上是以课外活动的形式进行的,缺乏专业引领,后劲不足。各校自成一体,缺乏交流。

综上所述,我校决心抓住“雨花区软科学研究计划“这个契机,努力推进科技模型进校园活动,通过科普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参与率达100%、知晓率达100%,同时加大学校宣传科学知识的力度,调动学生家长的积极性,支持学校各项科技活动的开展,争取社区资源,与社区企业形成联动,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的科技创新的网络。努力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跃上一个新的层次。

三、理论依据

1、“自主建构”理论。 指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塑造的。因为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自主建构”理论对于本课题的意义在于指导学生在科技课程的学习中,改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注意知识与技能的整合,同时,使科技教学、科技活动符合学生科技知识与技能的自主建构的规律。

2、素质教育关于实践的理论。

该理论的基本含义是: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识才能变得丰满深刻,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和学识,但远远不如动手操作给人的印象那样深刻,不如动手操作掌握得那样牢固,不如动手操作更能将有关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和能力。由于自身具有的实践性、操作性、开放性等独特性,因此科技教育更应强调学生的实践。

四、研究内容

1、制定具体可行的两年以上发展目标的实施方案。

2、设立课题《农村娃的科学梦》、制定方案、组建课题小组、实施课题方案。

3、成立科技活动小组,参加各级比赛,有训练有活动,赛后有总结。

4、收集活动成果。

五、课题研究目标 总体目标:

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学生;提高教师科技教育意识和能力以及科技模型进校园的重要性的意识和能力;学校成为具有鲜明的科技教育特色的学校。

具体目标:

1、开展科技普及活动,以农村娃的科学梦为主题,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活动,达到人人参与,科技活动参与率达到100%,科技知识普及率达到100% 。

2、积极组织开展奇思妙想活动,学生参与率高,取得成绩显著。

3、积极推动学生模型比赛,调动学生参与兴趣,参与率高,开展校级比赛,区市级比赛获奖率高。同时积极调动家长的支持率,调动学生家长的积极性,支持学校各项科技活动的开展,并争取社区资源,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的科技创新的网络。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两年,即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分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为预研究阶段(20

13、9——20

14、2) 本阶段主要是制定研究方案和计划,明确研究思路,建立课题领导小组、研究小组,开展本课题启动前的培训工作及调查工作,完成研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确定课题组人员,并安排分工。

课题总负责人:谢旭民 课题主持人:王霞 课题参与人员:李群

2、分工安排:

(1)、科技模型推广,在组长谢旭民的带领下,李群老师完成科技模型在校内的推广活动。

(2)、王霞老师制定具体可行的两年以上发展目标的实施方案, 完善课题《农村娃的科学梦》、制定方案、组建课题小组、实施课题,并且收集课题材料。

各位老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既有相互独立的任务,又有相互合作的内容,从半年的实施情况看,基本完成了各自的任务,都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二)、第二阶段为研究阶段(20

14、2——20

15、3)

1、开展科技普及活动,以农村娃的科学梦为主题,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活动,达到人人参与,科技活动参与率达到100%,科技知识普及率达到100% 。

2、积极组织开展奇思妙想活动,学生参与率高,取得成绩显著。

3、结合全国科技日活动,积极推动学生模型比赛,调动学生参与兴趣,参与率高,开展校级比赛,区市级比赛获奖率高。同时积极调动家长的支持率,调动学生家长的积极性,支持学校各项科技活动的开展,并争取了社区资源,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的科技创新的网络。 由于侯照小学于2015年7月份与东山、黎托、边山四校合并为黎郡小学,故2015年的下半年的课题研究在黎郡小学开展。由于合校的原因,课题组的研究老师也进行了调整。

课题总负责人:谢旭民 课题主持人:李群 课题参与人:杨艳、贺希琴、王曙光

(三)、第三阶段为总结研究阶段(20

15、3——20

15、4)

整理实验材料,形成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进行问卷调查,反馈实验结果。填写课题结题申请表,并请区教育局专家对科研成果进行评审鉴定。

七、课题研究过程

(一)课题组建立学习制度,加强理论研究。

课题组建立了学习制度,课题组的老师积极参与各级培训,并定期进行学习研讨活动。每年进行科技活动课的交流汇报教学研讨活动。

(二)课题组分组开展各种科技模型推广活动。

我们根据课题组每位教师的特长,坚持自主原则,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各年级活动。如:

三、四年级开展科幻画、建设模型活动。

五、开展建模、车模活动、航天航空模型推广活动,六年级开展创意小发明,奇思妙想、科学小论文、各种模型活动。课题领导小组对每位课题组教师逐一指导,要求实验教师宏观认识上要立意高远,着眼点落在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及科技创新能力上。

(三)开展模型社团活动

成立模型社团,制定社团活动方案,培养一批动手能力强,模型活动中成绩优秀的学生,让这些孩子带动其他孩子,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四)学校加大经费投入,确保课题顺利实施。

为了确保课题的顺利实施,学校从有限的经费中拿出一部分作为课题专用经费,保证课题组教师的外出学习、开展活动、购买学习资料、研究奖励等等,学校光纤入网,保证每个办公室有一台电脑。加强校园科技环境建设,竭尽全力建好了校园“班班通”,开辟了科技长廊、科技活动室,每年的校园科技节学校也要拿出数量可观的经费来用于学生综合性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如,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科幻画、创新实验、模型制作比赛、科技运动会等),这些为科技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1、开展校园科技活动月,普及学生的科技认识。

2014年5月,侯照小学开展了校园科技活动月活动,科技活动月活动,首先由科技辅导员李群老师进行了一次科普知识讲座,并宣传了科技发展观,鼓励学生们要好好学习,努力创新。接下来,在为期一月的时间内,组织开展校园科普展评竞赛,组织学生开展了“六个一”科技活动。即做一件科技发明、创意作品;撰写一篇科学小论文;画一幅科幻画;青少年优秀科技实践活动评选;观看一部科普电影写一篇观后感;读一本科普书,写一篇读后感。此次活动共收到科幻画153份;小发明、小制作136件,小论文157份,观后感和读后感144份。全校呈现出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良好氛围。在活动月的最后一天,科技领导小组对学生的科技小报、幻想绘画、小发明、小制作进行了评选表彰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通过活动,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细致的行为习惯。本次活动月的成功举行,给学校营造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进一步加强了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了学生的科技素质。

2、科技模型比赛成绩显著,模型社团活动开展经常。 我校每年都要举办科技模型比赛,并从学生中选出优秀的孩子参与区级市级的比赛。比赛分为“航空模型”、“车辆模型”"建筑模型"三大类各个年级有近两百名学生参加。车模场上,学生们自己动手组装、调试车模,场上赛车你追我赶,超车、撞车、意外翻车、冲出跑道等情况时有发生,但丝毫不减选手们的参赛热情。航模场上,选手们更是热情高涨,一辆辆自己制作的飞机模型飞上天空,选手们如同放飞自己的梦想。建筑模型场上,选手们团结合作,精心制作自己的建筑设计,科技模型活动充分展示了同学们的热爱科技,善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体现了同学们较强的动手能力,科技模型活动的成功举办,让学校的老师们更加充满信心,并将不断开拓新的活动项目,为我校学生搭建更多的展示平台,把科技活动普及到每一个学生。

3、奇思妙想活动结硕果。

在2014年9月12日至2014年11月16日期间,我校开展了奇思妙想活动,学校就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大力动员,精心布置,宣传科普知识,各位班主任老师也利用班队课、校本课,组织学生学习科普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奇思妙想活动有科幻画比赛、小制作比赛、长沙市模型比赛、全国“小探索者”科学小论文。为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还举行了“环保”纸模型制作比赛。同时各年级科技辅导老师对全体学生做了一次科普知识讲座,并播放了科教片,让学生在有声有色、有形有彩的世界里吸取科学知识,培植科学精神,激发创造欲望,将全体学生带入了无边无际的科学海洋。此次活动。共收到3—6年级学生作品共计400多件,每一件作品都充分体现了孩子们的奇特的思维和想象,通过层层选拔,我们共选出116件作品进行展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本届“奇思妙想”活动历时1个多月,虽然已经结束,但科技创新、科技活动的开展却永无止境。希望广大师生以“奇思妙想”活动为契机,推动我校科技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提升科技节活动的质量,为创建素质教育理念下的科技特色学校而作更大的贡献。

4、教师的专业水平在课题开发、实施中得到提高。 一是教师的科技意识得到提升。随着课题项目的开发与实施,一系列的自学、集体学习、培训交流带来了我们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课程意识的提升。在思维碰撞中,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开始由课程的最忠实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决策者”过渡。可以说,科技课题开展,激发了科学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催生了教师创新思维,构筑起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

二是教师的合作意识得到增强。科技模型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是领导、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是合作探讨反思的过程。它需要大家齐心协力,需要大家付出真诚与汗水。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虽然我们取得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与深入研究。

九、研究的思考与困惑

1、由于时间、研究水平的限制,我们的模型进校园活动选择的项目都是倾向于经济型、简单型,如何解决模型项目的多样性,趣味性,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2、在今后的科技模型中可以考虑引进机器人项目。

3、我们的研究中比较困惑的问题是教师仍然缺乏研究的经验和必要的知识。因此使有些研究意图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加强教师培训是搞好教育研究和改革的必要条件,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应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我们有必要探讨如何在教改实验中使研究者和实验者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使研究取得更好的效果。

2015年4月

第8篇:小牛顿科技活动进校园合作

方案

一、小牛顿学校简介

小牛顿是全景中科教育率先推出科学实践教育课程,将传统的知识教育拓展到实践与创新的教育层面。创造性地推出了“科学知识+动手实验+拓展表达”三位一体和科学实践教育新模式。小牛顿科学班的课程,完全是根据孩子的天性来设计的,让孩子自己去思索发现问题,动手解决问题,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总结问题,通过培养孩子的成就感让孩子养成:思考、探索、总结等习惯,让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孩子更加适合社会。

二、小牛顿教材特色

以学生为本、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课程的综合性与选择性、突破单一的课程结构。

(1)以台湾、澳大利亚教材为主,并撷取三百套欧美及国内外科学教材课程精华,内容新颖丰富。

(2)物理、生物、化学、自然、天文、地理及相关知识课程综合学习,提高未来成绩。

(3)生活化,实用化,注重知识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

(4)学生一人一套实验器材,亲自实验或制作出相关产品,课后人人可以将作品带回家。这个课程的最大特色是活学活用,

由于题材新颖有趣,知识与动手实验并重,因此每堂课都深受学生欢迎。

(5)由基础而逐步提升,循序渐进,符合儿童成长的生理、心理特点。

三、小牛顿教法特色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尤其是能力培养、加强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教师由权威转成<平等中的首席>。

(1)亲自动手做实验,理论联系实际,保证人人学会。课后实验作品带回家,学生极具成就感。

(2)采用西方启发式,交互式教学,注重问题回馈、复习巩固;鼓励、肯定学生,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四、入校合作方案

方案一:校内举办兴趣教学班

1.办班方式

由小牛顿科学实验学校入校宣传,学校组织成立小牛顿科学实验兴趣爱好班。

2.办班规模:30人左右

3.授课时间:由学校选定

4.授课教师:小牛顿科学实验学校派专业教师入校授课(本科以上学历,有教师资格)或由校方选定教师,小牛顿科学培训学校组织培训。

5.收费:原则上每生每期680元(含器材费),其利润分配与校方商议。

方案二:成建制开设小牛顿课程

由小牛顿科学实验学校派人协助学校搞好宣传工作,在学校成建制开设小牛顿科学实验课程。

1.课时安排:每周每个教学班安排2课时,建议两课时一次上完。每个教学班的小牛顿实验课程严格按学校课表完成。

2.授课教师:小牛顿科学实验学校派专业教师入校授课(本科以上学历,有教师资格)或由校方选定教师,小牛顿科学培训学校组织培训。

3.收费:原则上每生每期680元(含器材费),学生收费也可以根据校方意见进行适度调整,其利润分配与校方商议。

小牛顿科学实验学校

二〇一四年二月二十日

第9篇: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启动仪式议程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

促青少年健康成长”主题活动

启动仪式议程

时间:2016年4月14日上午9:00 地点:平罗县回民高级中学 主持人:

议 程:

一、 主持人开场,介绍参加启动仪式的各位领导及嘉宾;

自治区科协副主席 张晓玲 自治区科协科普部部长 赵文象 宁夏科技馆馆长 刘玉杰 宁夏科技馆副馆长 杜 涓 石嘴山市科协主席 贾秀芝 石嘴山市科协副主席 杨学仁 石嘴山市教体局副局长 刘宁军 石嘴山市科技馆馆长 周 轶

二、 领导致辞

三、 领导宣读‚科技馆活动进校园‛活动内容

四、 领导宣布‚石嘴山市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

五、 请各位领导及嘉宾进入学校礼堂观看展演

-1-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

促青少年健康成长”主题活动

启动仪式议程

时间:2016年4月14日上午9:00 地点:平罗县回民高级中学 主持人:

议 程:

一、 主持人开场,介绍参加启动仪式的各位领导及嘉宾;

自治区科协副主席 张晓玲 自治区科协科普部部长 赵文象 宁夏科技馆馆长 刘玉杰 宁夏科技馆副馆长 杜 涓 石嘴山市科协主席 贾秀芝 石嘴山市科协副主席 杨学仁 石嘴山市教体局副局长 刘宁军 石嘴山市科技馆馆长 周 轶

二、 自治区科协副主席张晓玲致辞

三、 石嘴山市教体局副局长刘宁军宣读‚科技馆活动进校园‛活动内容

四、 石嘴山市科协主席贾秀芝宣布‚石嘴山市2016年‘科技馆活动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

五、 请各位领导及嘉宾进入礼堂观看展演

-2-

上一篇:铁人精神大庆精神下一篇:以格物致知为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