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的应用论文

2022-04-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移动学习是我们新提出的一种在移动设备上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随時随地去学习一些知识,没有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学习就成了一种无线终端。而我们移动网络是基于“微课堂”,利用微课的一些资源去做,然后让他在移动网络中迅速发展起来。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中职计算机的应用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职计算机的应用论文 篇1:

岗位能力培养视角下的微项目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该文主要研究微项目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如何基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基本职业能力和普遍应用场景,将基础知识、技能和素养融于微项目学习中,将抽象的教学变形象,让学生易于接受;将项目微型化、简易化、灵活化,使学生更容易完成从而获得成就感、提升学习兴趣;将“学以致用”清晰的摆在学生面前,学了就会用、日常就能用,学生明白得学,学得才明白,从而改善、增强、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项目学习;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岗位能力;应用

Key words: Micro project learn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post ability; application

中職《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主要服务于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础技能的提升,以及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的通关。课堂教学的侧重点缺乏知识技能与岗位职业能力的有效连接,缺乏知识技能与真实应用场景的美好邂逅。“学以致用”在学生心中产生了疑问,学生在实际应用时也会因为毫无经验而畏手畏脚。

在我校2010级至2014级学生本课程学习中主要的问题表现在:第一,核心知识的掌握不牢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差;第二,问题解决经验欠缺,实践技能不强;第三,缺乏沟通技巧和协作意识;第四,没有好的学习方法,自我效能感差。以上存在的问题使得学生很难在进入工作岗位后直接满足计算机应用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要求。

岗位能力培养视角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微项目学习,将实际工作岗位中所遇到的真实情境项目任务转化为学习性的微型主题项目任务进行微项目学习,教学情境化、微型化、灵活化、生活化。学生们通过在实际微项目中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了解、吸收、内化、掌握微项目所涵盖的知识点、技能点,以及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习惯。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自我探索和创新,共同完成微项目作品。这个过程更加容易满足学生的获得感、成就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1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釆用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微项目学习的必要性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采用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微项目学习的方法,通过职业岗位项目式的实践体验,在微项目的实践探索过程中探索创新、内化吸收,从而获得较为完整和具体的知识点与技能点,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协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这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1.1 融合任务场景、创新教学模式,力求精准育人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性质特殊,是一门公共的必修课程,是要求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本课程操作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对学生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协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只是为了完成课程或者通过考证,更重要的是在信息技术普及的今天,为学生夯实计算机应用的基础,掌握实际工作中必备的计算机应用技能,以满足不同的基础应用场景。

在教育教学观点和技术不断完善、进步的洪流中,课程改革需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习中伴随的创新性,体现学以致用的实效性,而基于微项目学习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开展刚好符合当前课改形势下的教学需求。通过工学结合,实现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实操技能、运用技巧和场景应用之间的科学融合。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将项目微化、精化、小化、活化,促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己或学习团队的探究、探索、实践,在较短的时间周期内,较为自主的完成目标。帮助学生激发信心、获取成就感,步入良性循环。整个过程正是从实际工作的应用场景出发,在学习知识点、锻炼技能点的同时,历练学生直面工作问题,学会合作解决问题,慢慢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基础性复合型人才。

1.2 补齐传统教学短板、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传统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以教授知识点和技能点为主要抓手,缺乏一些实战性较强的练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点懵,缺乏目标意识。日常的教学效果也仅仅表现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让毕业生做一份像样的个人简历都成为一件让班主任头痛的事情。基于微项目学习的模式通过明确的微、精、小、活项目任务,促使教学与实际应用场景相结合,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老师不在是一个讲师,而成为一位引路者。学生已然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围绕应用场景中的任务,探索合作完成、达成目标。这个“参与、体验、感悟”的过程,既完成了传统教学的教学目标,还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做中学、学中做”强化了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对技能的掌握、对应用场景任务的立体化把控。

1.3 促进学生自我学习、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项目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围绕复杂的、来自真实情境的主题,让学习者有机会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和具体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为了完成项目,小组成员协作讨论,制定项目方案、分工实施,并通过共享和反思获得学习的各种经验技巧。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创造力等多方面能力。项目学习也非常契合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

而微项目学习的教学方法釆用的正是“工学结合”的基本思想,通过进一步加工项目学习,微化、精化、小化、活化项目任务,从而让中职学生更加可能的在单位教学时间内去完成任务、达成目标。形象化、具体化、目标化的教学场景,帮助学生认识与感知真实工作场景中的实际任务,并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艰辛和学习的快乐。微项目学习方式可以较好地实现学生在参与中学习知识、在体验中获取技能、技巧、在感悟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微项目学习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相关工作任务的经验,这种学习方式更加契合社会、工作中的实际要求,为学生后期的发展与提升,夯实了基础。

2 微项目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设计

2.1 微项目学习设计基本原则

在设计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微项目学习内容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 学生参与微项目设计原则。 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通过微项目设计的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群体的思维是活跃的、多元的,在微项目设计中学生的参与,可以避免局限于教师思维中,并给予了师生交流、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

2) 微项目目标小而明确原则。微项目学习的过程就是以设定相应的微项目来作为引擎,基于中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定的目标宜小不宜大,务必清晰、明确地让学生明白微任务的目标,而且让学生清晰的感知:通过自己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较好地达成目标。

3) 实用兼具趣味原则。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微项目必须从岗位的实用场景出发、实用为王,务必让学生学以能用、学以致用、学以知何时用。趣味原则可以帮助学生更爱参与学习,如举行趣味打字比赛、引入抖音中OFFICE秘籍收集与制作等活动,提升孩子们的学生热情和参与度,在玩乐和比赛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升了应用能力。

4) 可行易做能完成原则。微项目学习内容的考量,一定要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任务设置尽量保证可行性强、容易上手、能够完成的原则,至于综合性的大型任务,可以放在教学单元结束的时候,进行综合实践。

5) 适当增加岗位实用微任务原则。有些基于岗位的实际应用场景,在教材中不能全部体现,我们可以适当的结合学校的主题活动或者实际岗位应用场景,增加一些微项目任务,如结合班级黑板报制作电子板报;结合文员打印工作进行多次打印实操;分组制作班会主题PPT;申请、管理班级云盘等等简单而实用的微任务。

2.2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微项目学习步骤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微项目学习步骤粗略可分为:选定项目——制定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活动评价。具体模型如下:

2.3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微项目设计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涉及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以及互联网相关基本应用。针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建议采用知识竞赛的形式,仿照《一站到底》节目来进行微项目设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互联网相关基本应用可以增设班主任助理一职,每周一位同学担任,负责相关工作,积累岗位经验。针对Office办公软件模块,可以根据知识点,进行微项目的设计,具体设计如下:

3 岗位能力培养视角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微项目学习实践效果

岗位能力培养视角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微项目学习开展以来,学生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和可持续学习能力明显加强,从微项目学习实践一年后的2015级学生开始,学生全国计算机等级开始的通过率突破了90%的大关。笔者所带的班级考证平均分有幸取得了全校第一名的成绩。

4 结束语

岗位能力培养视角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微项目学习,将实际工作岗位中所遇到的真实情境项目任务转化为学习性的微型主题项目任务进行学习,将教学项目情境化、微型化、灵活化、生活化。学生通过微项目任务的探索、了解、吸收、内化,掌握微项目所涵盖的知识点、技能点,以及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习惯。将“学以致用”清晰的摆在学生面前,着实改善、增强、优化了教学的效果,提高了整体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磊,龚少卿.“微课”在高職《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11):166+169.

[2] 张凤梅.微项目学习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11):246+248.

[3] 韩龙.微项目学习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22-24.

[4] 刘莉.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42):113.

[5] 任华丽.“互联网+”时代下的微课教学有效性研究——以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 2017(1):40-41.

[6] 孟绘.微项目学习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7(11):221-222+225.

【通联编辑:王力】

作者:李家骏

中职计算机的应用论文 篇2:

移动学习视野下微课程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 移动学习是我们新提出的一种在移动设备上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随時随地去学习一些知识,没有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学习就成了一种无线终端。而我们移动网络是基于“微课堂”,利用微课的一些资源去做,然后让他在移动网络中迅速发展起来。中职学生,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会碰到很多难点,而传统教学体系下,我们的学生感到疲惫很正常,因为无法做到在“动手中学习,学习中动手”的教学理念,所以无法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没有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微课加入到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而我们在微课的基础上又提出微课的移动教学,这将是一个更大的革新。

关键词:微课程;移动学习;资源建设;中职教育

一、 引言

在现代教育的教学目标下,微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大肆推广,使我们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客体,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导向,学生与我们共同进退、探索、交流的过程。我们还将移动平台加入到我们的计算机教学中,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在解放我们教师本身时,也更加激发学生对我们这门课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不断动手实践,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 移动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学习兴趣

在我们现有的教学体系中,老师在教学中,生搬硬套,学生自然会感到身心疲惫。为了让学生对我们的计算机教学更加感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加入了关于微课教学的内容,并且在此基础上加入了移动平台,利用这种新型教育方式是为了提升课堂的张力,创造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是我们致力于中职计算机微课教育的根本。

(二) 教育水平的不均匀

据不完全统计,每所中职学校的学生最少有五百人,而配备的计算机老师只有十人左右。因此,中职生在计算机应用上,由于师资紧张,每个人所分配到的教育资源是十分有限的,而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又差。计算机应用是一种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是一种需要很强逻辑思维的文化基础的课程。由于中职生学习能力比较差,记忆理解比较差,因此造成学生不爱学习的心理,又受到更多的外界诱惑。由于学生多,师资有限,又是大班教学,所以造成这种教育水平的不均匀。

三、 学生“聚焦式的学习体验”

传统教学理念下,我们的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信任,也基本没有什么交流,见面的机会就是在课上这几十分钟内,下课后也不会再去办公室进行交流。学生遇到困难和问题是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微课程这一先进理念是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首次提出的。微课堂的运用一般都是要结合互联网发展的,所以我国是在美国普及几年后才引进的概念,就是将教学和学习混为一谈,将这个新型理念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加强我们的学习能力。我国一些专家认为微课就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学习课程。

它的主要优势有三点。首先,在时间上,节约了我们教学时间,释放出更多的时间去给我们的学生交流讨论,一个微视频的时间一般只有5~10分钟,所以,我们老师讲课的时间被大大缩短,他们可以去做更多的辅导工作。其次,我们可以用微课一大特性——内容上的精短来解决我们课堂上的一些重点难点,反映我们教学策略或者是主动活动。最后,微课教学可以集合多种理念,在我们的主题和配套的微课相结合,这是微课堂的微型化,也不是传统的教学视频,而是具有明确指向的教学片段的集合,省去了大量无意义的缀余。

鉴于我国现在无线网络和有线光纤的覆盖,我们可以利用廉价的网络资源创造无限的能量。还可以建立网络平台和学生交流,展开答疑,这样就实现了信息教育在中职中移动平台的试用。

四、 利用移动平台的微课教学

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动手能力,是我们对中职生教育的基础,夯实学生文化的基础,学生由于注意力集中差,而计算机操作逻辑性强,许多学生只记得第一步第二步,后面的就记不住。所以我们要在讲课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主动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后就会觉得自己十分有成就感,而喜欢上我们的计算机微课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目标,明确指出我们要创造短而精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在观看我们提供的资料的同时,认真学习,完成操作任务,达到一定的学习程度。

利用移动平台的优势让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使我们原始的课堂得到新的生命。移动微学习就是指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没有任何限制地进行学习。在我们这些中职学生中,提供更加完整的学习时间,利用学生们手不离手机这个特点,结合智能手机的优点,加上我校全网覆盖的便利条件,使得移动微学习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而我们的微学习,主要体现在短而小的教学模式上,虽然说每节课我们只讲述一点点的内容和新的知识,但是我们有利于学生的吸收,这样日积月累静水深流,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刻,理解也会越来越透彻。最大的便利之处就是学生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只要有问题就可以提出来解决,充分地解决了我们现在教育资源不均匀的现状,十几名老师绝对有能力解决上百学生的疑惑和问题,这就是微课堂通过移动平台推广的好处,既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又让我们的老师解放了劳动,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五、 结束语

我们作为中职信息技术教育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给我们的学生更多的、全面的发展,培养他们的素质、提高他们的能力。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以新的教学目标、新的出发点,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创造新式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动手的能力。为我们的祖国培养新型技术人才,促进我们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树宝.网络文化对学生思想管理模式的影响分析[J].时代教育,2016(1):92-92.

[2] 张丽美.基于网络平台的高校学生管理服务创新[J].科技资讯,2015,13(2):133-134.

[3] 叶立田.漫谈初中信息技术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学周刊,2014,(22):163.

[4] 翟富德.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华夏教师,2014,(05):67.

作者简介:

董晓,江苏省启东市,江苏省启东中等专业学校。

作者:董晓

中职计算机的应用论文 篇3: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应用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目前通过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完成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本文笔者主要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运用项目教学法来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了解的更全面。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中职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

对于中职的教育而言,笔者认为更多的要注重实践,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为现在很多企业和用人单位都非常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中职学校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就是一个非常强调动手能力的课程,在培养学生应用技术能力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计算机应用基础就变得非常重要,成为了中职学校的必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一个入门课程,这门课程上的好坏决定着学生今后是否有兴趣进一步地学习计算机。笔者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项目教学法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对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非常有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对于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也能有所提高,所以接下来主要对“项目教学法”做详细阐述。

一、项目教学法的概述

项目教学法最早是由美国的一位教授提出的,这种教学法主要是以学生为主导,在课堂中通过不同的项目来完成教学活动,在教育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项目教学法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课堂中用一个完整的项目来开展教学,模拟企业里设计项目的情景,让学生工作后不会感觉到陌生,换句话说就是从职业的角度来进行教学。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安排的任务或者项目来进行设计,包括了对资料的搜集、对项目进行分析和计划以及通过小组讨论得到最终的结果。这个过程,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进行项目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都掌握,教师在这之中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使得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灵活,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让课堂回归现实,更贴近生活,所以实施项目教学法势在必行。

二、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我个人认为项目教学法非常适合应用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但是一定要注意方法的正确实施,最主要的是项目的实施,教师在选择项目上一定要结合课本和学生的能力来进行选择,不能选择太难的,也不能选择太容易的,要切合学生自身的能力发展。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1.项目的准备工作。项目的准备工作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项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期课程的继续和学生能力的提高,也是项目教学法成功的关键。教师应该选择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是要包含整个教学内容的,从一开始上课到最后课程结束,始终贯穿于项目之中,要切合实际,不能脱离课本,让学生觉得和课程没多大关系,而且项目要让所有的学生感兴趣。比如说在讲解PPT的时候,我们要制作一个演示文稿,结合项目中的要求设计一个主题或者宣传片,要求在设计的过程当中突出主题,贴近生活。类似于这样的项目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能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处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和学生以后的工作联系在一起,学生自然就会学好。

2.做出项目教学计划和课时安排。要做出相应的项目计划来完成课堂的教学部分,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安排课时。比如说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到了什么技术,针对这个技术采用适当的项目来完成。项目确定以后,接下来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然后选出每组的组长。组长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安排组中每个成员的具体任务以及监督任务的完成情况。我们教师在制作过程当中可以提出具体的设计要求,学生按照要求来进行操作,教师负责全面的指导工作。课时的设置可以根据课程的总课时来进行讨论,比如说总课时是60,我们可以用30课时来进行项目教学的安排。最后,教师对学生做出的项目进行评价和筛选,最终选出好的项目作为最终结果。

3.计划落实。这个计划落实的步骤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没有落实好计划,那么项目教学法就是失败的。之前做计划的时候已经分工好了,组长也定了,接下来就是要把这些工作落实到每个同学身上,虽然是一个团队,但是不能出现每人因为是合作所以就偷懒不做,严格控制这样的情况发生。组长和教师之间要沟通好,每个项目在完成的过程当中一定要随时接受教师的监督和抽查,在分阶段完成项目的时候每个子项目都要交给教师进行过目,通过了再进行下一个子项目的实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监督作用非常明显,要定期组织组长进行讨论,了解每个组项目的进展情况,提醒组长一定要严格把关,把设计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中间碰到了什么棘手的问题,怎么去解决。只有落实到位了,才能体现项目教学法的作用。

三、总结

整个项目教学法,把学生学习的阶段变成了每个人都参与的学习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也可以成为学生的朋友,改善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所以,项目教学法对学生是非常有帮助的,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能挖掘出学生的内在潜能,成为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卞华珍.基于项目教学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改探索[J].科技资讯,2010(26).

[2]徐声明. 基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项目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02).

[3]周吉云. 计算机课程项目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自我认识[J].职业教育研究,2009(09).

(责编 张宇)

作者:龚蔚峰

上一篇:学期末自我评价范文下一篇:劳动教养立法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