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中的中国梦

2023-03-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毛泽东诗词中的中国梦

毛泽东:中国梦第一个领航人

他对新中国的描绘不仅代表个人的主张而且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新中国的主张同时也代表了亿万中华儿女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孙中山是最早提出“振兴中华”的革命家,毛泽东则是最早提出实现民族复兴战略设想的领导人。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担当起带领中华民族逐梦的大任,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斗争,实现了中国梦的第一步奋斗目标——建立新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之后,他更是致力于尽早改变中国“一穷二白”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赶上世界上最发达国家。可以说,毛泽东是中国梦的第一个领航人。

具象的新中国从毛泽东对新中国梦想的描绘中走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直梦想着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就是建立不同于辛亥革命建立的名不副实的中华民国、不同于既有帝国主义压迫又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的新世界,就是建立一个不同于旧中国的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理论和道路的同时,对新中国的内涵进行了具体的想象和描绘。在这方面,毛泽东是为中华民族构筑新中国梦想的巨匠,他对新中国的描绘不仅代表个人的主张,而且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新中国的主张,同时也代表了亿万中华儿女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毛泽东对新中国的描绘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新中国这一范畴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变化前后并不完全一致。大致来看,早期对新中国的描绘较为抽象,只提出了一些带有价值指向的主张,中期形成了一个既有价值指向又有具体原则和思路的蓝图,后期更加具体,特别是临近全国解放时对新中国建设的根本问题、方向、道路等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谋划,当时建立新中国的梦想即将成为现实。

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与其他早期共产党人一样,毛泽东确立了彻底改造中国的思想,建设一个新中国的意识处在萌芽状态。

抗日战争时期,他开始较多使用新中国这一提法。据查,“新中国”一词较早出现在1937年8月毛泽东撰写的《矛盾论》中,新中国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新中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二是新中国是没有封建压迫和外来侵略的中国。他说:“长期地被封建制度统治的中国,近百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正在变化到一个自由解放的新中国的方向去。”毛泽东是在阐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时提到新中国的。随即,1937年8月下旬,毛泽东在为中央起草的争取一切民族力量早日实现抗日解放所做的宣传提纲——《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中,提出“为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而奋斗”,进而表述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基本政治原则即政治目的,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

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到新中国时增加了“永久和平”“平等”等内涵,指出:“将来的被解放了的新中国,是和将来的被解放了的新世界不能分离的。因此,我们的抗日战争包含着为争取永久和平而战的性质。”《论持久战》还提出“抗日战争的政治目的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系统阐述未来社会理想的重要文献,深含着对未来社会理想的憧憬和规划。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

在这篇著作的结尾,毛泽东满怀豪情地写道: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新中国站在每个人民的面前,我們应该迎接它。新中国航船的桅顶已经冒出地平线了,我们应该拍掌欢迎它。举起你的双手吧,新中国是我们的。

这个让人们热烈欢迎、憧憬的新中国,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追求的是政治自由、经济繁荣、文化文明先进等目标和价值。毛泽东在这里描绘的新中国的蓝图,对于此后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把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确立为党的政治路线的内容,并进一步发展完善了其价值内涵,提出“建立一个新中国,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中国”。除从前一直强调的独立、自由外,党的七大第一次把富强、民主、统一作为新中国的价值追求。

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这个宣言由毛泽东起草,宣言提出“建设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的新中国”,继续沿用了七大对新中国内涵的表述。

此外,从抗战胜利到解放战争爆发前的一段时间内,建设新中国的目标一直没有改变,但由于形势的快速变化,对新中国价值内涵的描述有所不同。抗战刚刚胜利后不久,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对于目前时局的宣言》,提出“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在《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一文中提出“建立独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从中可以看出,在这一短暂的时期内,中国共产党是把争取和平、民主作为突出的政治任务。这是因为抗战胜利后,国内形势有一种走向和平的可能,但这种可能很快被蒋介石挑起的内战打破。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全国解放的目标即将实现,新中国快速走来,就在眼前,此时新中国的理想不能再停留在价值层面上,必须具体化。在这激动人心、令人振奋的历史时刻,毛泽东对新中国的描绘既有理性务实的一面,又有按捺不住内心的澎湃、非常乐观的一面。在这一时期,毛泽东首先考虑的是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具体的国家,即国体问题。这决定着新中国的性质。毛泽东在1949年6月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指明,新中国是一个人民共和国,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这是毛泽东设计的新中国的蓝图。

毛泽东对新中国的描述,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解放后中国社会的理想。从解放后的历史发展来看,新中国的建设基本上是按照毛泽东描绘的新中国蓝图进行的。这个蓝图既包括对新中国价值层面的追求,又包括对新中国具体发展阶段的追求。应该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新中国梦想的描绘都还是理念形态的、思想认识层面的,具象的新中国正是从这些美好的想象中走来。

“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追求的中国工业化之梦,在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的阻挠下,难以实现。中国共产党人对工业化有着崇高的追求:“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的工业化与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经过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毛泽东在1952年2月发出了“中华民族和人民要彻底解放,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号召。1952年的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加了65%,主要的工业产品和农产品都超过了战前年产量的最高水平,这就“为国家的大规模建设准备了良好的条件”,党和政府决定从1953年起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强调这一年“是我国进入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指出:“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经济建设的总任务就是要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逐步变为强大的工业国。”“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6月,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的状况作了分析。他指出:“工业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超过农业。现在我国工业很落后,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汽车、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许多机器不能造。工业与农业的比重,现在说工业已占百分之二十八,是否真达到了,我还有些怀疑。什么叫国家基本工业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至少要达到百分之五十一,或者达到百分之六十吧!按照苏联的经验,工业的比重要达到百分之七十才算工业化,我们现在还差百分之四十二。我国的工业化,工业比重也要达到百分之七十。”

1954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我们是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9月,毛泽东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说:“我国人民应当努力工作,努力学习苏联和各兄弟国家的先进经验,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互勉互助,力戒任何的虚夸和骄傲,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

1955年3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三项议事日程之一是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关于这个计划的报告。毛泽东指出:“这次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应该根据实际经验,认真地讨论这个计划草案,使它的内容能够比较妥当,而成为切实可行的计划。”“一五”计划从1951年开始编制,1953年开始执行,1955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和一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一五”计划的执行,开启了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步伐,对于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逐步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还说:“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就是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所思考的、所钻研的,是钻社会主义工业化,钻社会主义改造,钻现代化的国防,并且开始要钻原子能这样的历史的新时期。”

1956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大开幕词中说:“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我们面前的工作是很艰苦的,我们的经验是很不够的。因此,必须善于学习。”这样,我们“一定能够一步一步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中共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给了社会生产力以巨大发展的无限前途。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

对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内涵,毛泽东作了进一步的探索。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论述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问题,认为这个问题主要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随后他又在提出关于农业与工业的关系问题时指出:“以重工业为中心,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条毫无问题,毫不动摇。但是在这个条件下,必须实行工业与农业同时并举,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过去我们经常讲把我国建成一个工业国,其实也包括了农业的现代化。现在,要着重宣传农业。”

1960年,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主张。1963年9月,毛泽东在审阅《关于工业发展问题(初稿)》时加写的一段文字中分析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问题,他指出:“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

此后,由于“以阶级斗争为纲”居于主导地位,干扰了“四个现代化”的进程。然而,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一步步推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这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全党工作的重心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起到了前驱先路的作用。

毛泽东关于实现强国梦的时间表述十分谨慎

近年来,一些文章笼统地指出,毛泽东认为实现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大约需要一百年时间,并以此佐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度和实现现代化的百年目标。如果仔细翻阅毛泽东的有关文献,我们就会發现,实际上,毛泽东对实现强国目标的时间有过多次表述,每次给出的时间表前后也不尽一致,其间有不少因时因势的变化。

在1956年4月25日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发表题为《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提到“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强国建设目标。

随着“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1957年3月20日,毛泽东在南京、上海党员干部会议上提出了他心目中的强国梦实现后的国家状况:“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会繁荣发达,党会经常保持活力,人民事业会欣欣向荣,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可以说,这既是毛泽东的强国梦,也是全国人民的强国梦。

究竟何时才能实现“大强国”的奋斗目标呢?毛泽东考虑这个问题经历了一个从需要“几十年”到“很长的时间”再到“不太长久的时间”的变化。

第一,实现强国梦大约需要五十年。1954年6月15日,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我看,我们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就差不多了,就像个样子了,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按照这一说法,五十年左右的奋斗就可以把中国建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1955年3月21日,毛泽东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还说,要把中国“建成为一个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就需要有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比如说,要有五十年的时间,即本世纪的整个下半世纪”。这里说的“几十年”,在毛泽东看来也是五十年左右,即到2000年前后的时间段。

第二,实现强国梦大约需要一百年。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后,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建设现代国家并不容易,还存在不少认识和实践上的盲区。在此前后,毛泽东调整了实现强国目标的时间,经历了从“很长的时间”到“一百多年”的变化。1956年4月29日,毛泽东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党的代表谈话时指出:“中国现在经济上文化上还很落后,要取得真正的独立,实现国家的富强和工业现代化,还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各国同志和人民的支持。”1958年2月20日,毛泽东在修改《外交部长陈毅答新华社记者问》一文时,把中国建成为一个经济上、文化上繁荣昌盛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的时间定得比较模糊,认为“不是很短但也不是太长”。1960年10月22日,在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谈话中,毛泽东依旧认为,“根本改变中国的经济面貌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

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1961年,毛泽东在修改刘少奇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稿时,又把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改为“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那么,在毛泽东眼里,这个“很长的时间”究竟是多长呢?

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给出了明确答案:“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在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这里,毛泽东把建设强国的时间表从以前的五十年改为一百年左右,这是因为当时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遭遇了挫折,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有了更加深刻、切实的认识,实现强国目标的时间表也就自然而然被拉长了。

第三,实现强国梦需要不太长的时间。1962年9月,毛泽东在修改《关于工业发展问题(初稿)》时,提出“力求在一个不太长久的时间内改变我国社会经济、技术方面的落后状态,否则我们就要犯错误”。1964年12月,毛泽东又提出:“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

如上所述,毛泽东关于实现强国梦的时间表界定,前后经历了几次变化,并不像有的研究者所认为那样,只有“一百年左右”这一个时间概念。多数情况下毛泽东的态度是十分谨慎的,因为他认为“世界上的事情总是谨慎一点好”。所以,1969年6月,毛泽东在审阅《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社论《中国共产党万岁——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四十八周年》送审稿时,在“二十年来,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伟大胜利,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一句中的“繁荣昌盛”前边加上了“有了初步”四个字,把“强国”改为“国家”,并批注说:“请注意:以后不要这种不合实际情况的自吹自擂。”

在带领全党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毛泽东关于实现强国梦的时间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绝大多数中国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肺腑心声,起到了凝聚共识、集聚力量的强大作用。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国制定并实施了几个五年计划和“两步走”发展战略,全国人民为之付出巨大努力,取得了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如果无视这一历史事实,既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也不符合历史实际。“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新概念,显然是汲取了以往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经验教训。把中国这么一个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的东方大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绝不能离开实事求是这个治国理政的法宝。

“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贡献”

在毛泽东看来,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要改变过去一百多年落后的那种情况,并且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这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关键所在。

1956年8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大预备会议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过去说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经济落后,文化也落后,又不讲卫生,打球也不行,游水也不行,女人是小脚,男人留辫子,还有太监,中国的月亮也不那么很好,外国的月亮总是比较清爽一点,总而言之,坏事不少。但是,经过这六年的改革,我们把中国的面貌改变了。我们的成绩是谁也否认不了的。”他还指出:“我们团结党内外、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目的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将完全改变过去一百多年落后的那种情况,被人家看不起的那种情况,倒霉的那种情况,而且会赶上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是美国。……这是一种责任。”“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毛泽东在同参加中共八大的外国代表团的谈话中指出:“在国际上,我们反对大国主义。我们工业虽少,但总算是大国,所以就有些人把尾巴翘起来。我们就告诉这些人‘不要翘尾巴,要夹紧尾巴做人’。我小的时候,我的妈妈就常常教育我‘夹紧尾巴做人’。这句话很对,现在我就时常对同志们讲。”他进一步指出:“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需要五十到一百年的時光。现在已不存在障碍中国发展的力量。中国是一个大国,它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但是它对人类的贡献是不符合它的人口比重的。”

1956年,毛泽东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所写的文章中指出:

事物总是发展的。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这样。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惭愧。

毛泽东的这段论述,有两个深刻内涵,一是他以发展的观点论述了经过自辛亥革命之后的两个45年,21世纪的中国将会变成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强国。二是他以“惭愧”的心情表露出中国强盛之后将贡献全世界和全人类的迫切愿望。

在毛泽东看来,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和平合作是密不可分的,要采取同一切愿意和平的国家团结合作的方针。他说:“只要在和平这个问题上能够团结的,就和他们拉关系,来保卫我们的国家,保卫社会主义,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他指出:“中国从政治上、人口上说是个大国,从经济上说现在还是个小国。他们想努力,他们非常热心工作,要把中国变成一个真正的大国。……归根结底,我们要争取十五年和平。到那个时候,我们就无敌于天下了,没有人敢同我们打了,世界也就可以得到持久和平了。”

1959年,毛泽东在同秘鲁议员团的谈话中说:“中国不仅要自己料理自己,自己过生活,还应该对别的国家和民族进行帮助,对世界有些益处。同别的国家一样,不仅要为自己而且还要对世界作些贡献。和别的国家互相帮助,发展经济关系,尤其是我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之间互相了解、交流经验,很有必要。搞经济关门是不行的,需要交换。中美、南美有二十个国家,同亚洲的国家例如中国发生经济联系是可能的,文化上的联系也是可能的,互相交换有益的东西。”他强调:“最主要的是保持和平环境,这是大家的最大利益。你们要和平,我们也是这样。”

在毛泽东看来,即使中国将来强大了,也不会侵略别国,中国关注的是自身的发展问题。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曾在1960年和1961年两次访华,毛泽东两次都会见了他。蒙哥马利说:“再过五十年,你们就了不起了。”毛泽东回答说:“我们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不是资本主义国家,因此,一百年,一万年,我们也不会侵略别人。至于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在你们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了好几百年。十六世纪不算,那还是在中世纪。从十七世纪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六十多年。在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毛泽东在谈论了他会见蒙哥马利的情形后进一步分析指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比较,有许多优越性,可是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是不行的。毛泽东强调:“为了这个事业,我们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并且同今后世界革命的具体实际,尽可能好一些地结合起来,从实践中一步一步地认识斗争的客观规律。”

正是在这个“尽可能好一些地结合起来”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了艰辛的探索,推进了中国的发展进步,同时为后来者的接力追逐找到正确方向积累了史鉴。

如今,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现正全力推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时,中国人民深知:“中国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愿意以自己的发展为国际发展作出贡献。”随着中国与世界联系的进一步加深,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其中,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等创新理论和实践,不仅蕴含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珍贵经验,也展现出中国智慧和中国责任,是中国向世界作出重要贡献的主要载体。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正如习近平所言:“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责编/黄梦怡 责校/张超、李希萌 来源/《对新中国的美好想象》,公茂虹/文,人民网2013年7月2日;《毛泽东是中国梦的第一个领航人》,程冠军/文,人民网2013年12月26日;《毛泽东关于实现强国梦的时间表述》,沈传亮/文,人民网2014年3月31日;《毛泽东“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思想与实践》,孙占元/文,《理论学刊》2012年第3期;《“中国梦”思想:从毛泽东到习近平——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佚名/文,《天津日报》2013年12月23日等)

作者:佚名

第2篇:毛泽东诗词中的中国梦

浅析毛泽东诗词中的家国之梦

毛泽东诗词中,不乏有关于梦的描绘,尤以写家乡湖南的几首为最。 如《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泽东同志1925年1月从上海回到韶山,建立中共韶山支部,后又组织农会。1927年1月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再度回到韶山,组织农运工作的同志开座谈会,听取党支部的汇报。以后由于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没有回过韶山,直至解放以后1959年6月才回到韶山,在家乡住了两天,与故乡父老欢聚畅谈,这首七律就是25日深夜写成。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韶山地区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是一首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和中国文学史上永放光芒的不朽的史诗。这首诗不仅写了历史,还写了现实,写了韶山人民在革命时期出生入死的斗争,以及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韶山人民改天换地的英勇的斗争精神,反映了旧社会的黑暗,展现了新中国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的景象。

前四句,回忆往昔,别后之梦,依稀可见。是昔日的战斗之梦;怀念战争年代牺牲的英烈。后四句,写今天耕耘稻稷、劳动归来,改天换地的遍地英雄,迎着晚炊夕烟,展望日月换新天的未来,是对新生活的憧憬之梦。这三十二年的变化,如真似幻,依稀梦境一般。是家国之梦,也是中国之梦。 再如《七律·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1961年,毛主席收到老朋友(他年轻时代在长沙求学时的三个湖南老朋友:林业专家乐天宇、湖南省副省长周世钊和武汉大学校长李达)的礼物、信、诗后,分外高兴,引起了对家乡的怀念,忧思难忘,欣然命笔,写了这首诗相答。

这首诗整个场景都属湖南,自然所写之情景也立足于湖南。诗人的怀念之情通过九嶷山的神话传说,幻化出一个仙女下山的浪漫飘渺的图像:“舜帝的两名妃子娥皇与女英”正从青山绿水间,依傍清风白云,飘飘降临。(而九嶷山正是葬舜之处。这里也自然让人联想到《楚辞》里屈原的《九歌·湘夫人》中的二行诗句:“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今天二位仙子又从青山白云之间乘风而下了,她们为何而来?一定是为情而来,自然会联想到诗人的爱侣、朋友以及过逝的亲人。为美丽的霞姑(杨开慧)而来。诗人又从忆念之情转入对欣欣向荣的祖国建设的感奋之情,以告慰“为有牺牲多壮志”先烈英灵。

新中国阵阵汹涌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浪在洞庭湖畔、橘子洲头翻卷成一曲感动天地的颂歌响彻湘江大地。通过缅怀故乡,并激励故乡儿女再织锦绣,再创辉煌。其中“我欲因之梦寥廓”化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欲因之梦吴越”句,以“寥廓”代“吴越”境界更为扩大,随着这寥廓苍茫的晨景,诗人似乎真的梦回到他芙蓉盛开,朝霞满天的家乡。这首诗的主题是写友谊与爱情,以及对故乡的无尽眷念。“我欲因之梦寥阔,芙蓉国里尽朝晖。”对未来的憧憬,是家乡之梦,也是中国之梦。

更有那首专写杨开慧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诗意神驰天上人间,想象丰富,更见执著情思,奇特梦幻: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杨开慧的好友,在湖南师范教书的李淑一,1964年写信给毛主席,怀念为革命牺牲的杨开慧和她的丈夫柳直荀烈士,毛主席写了这首《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多么浪漫的情怀!杨柳二烈士已经仙去,忠魂飘上了“重霄九”,进入了月宫。

•诗人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神奇而幽幻的神话世界,仙人吴刚为二忠魂“捧”出了自己所饮的佳酿桂花酒。迎候忠魂飘来,十分虔敬地以如此美酒款待。•自然联想到寂寞的嫦娥,舒展起宽大的衣袖为英烈起舞,以表敬意。

诗人大笔急转,嫦娥仙女正在为忠魂舞蹈之时,却忽然有人来 • 报告人间已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好消息,两个忠魂闻之“泪飞顿作倾盆雨”,这一艺术夸张,形象而满怀激情

地表现了英烈的激动之情,•使英烈的心灵终于得到了胜利的告慰。传达出诗人自己内心对革命终于成功的不胜感慨的情怀。

通过梦幻,强化诗境是毛诗常用的艺术手法。 如

1、“胜利梦”: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在1935年10月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抒发了“长缨在手”定当“缚住苍龙”的革命豪情。“何时缚住苍龙”,即总有一天,红军战士将消灭国民党反动势力,夺得最后胜利的期盼梦境。在其他诗词中也有类似的表达:

“天翻地覆慨而慷”。“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

2、“建设梦”: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水调歌头·游泳》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沁园春·雪》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七律二首·送瘟神》

3、“世界大同梦”: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中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念奴娇·昆仑》

第3篇:毛泽东诗词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毛泽东诗词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讨会召开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04日 09 版)

本报北京11月3日电 (记者张健)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2日在京举办“毛泽东诗词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第十五届年会。与会专家认为,毛泽东诗词是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强烈愿望和艰辛历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成为凝聚和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学精华,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瑰宝。

研讨会后,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还举行了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一次理事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五年工作报告和研究会章程,选举了研究会新一届领导机构。陈晋当选为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

第4篇:毛泽东诗词中的树木

作者:汪建新 《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15日 16版)

毛泽东出生于山区,从小就熟悉山、喜爱山。毛泽东在诗词中反复吟咏山,有专门以山为题的诗作,如《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六盘山》《七律·登庐山》;提到山的诗句更是不胜枚举。毛泽东把山作为丰富的审美题材,写得仪态万千、瑰玮雄奇、神情飞扬,而对树木似乎着墨不多。其实,毛泽东诗句中的树木,同样也是含义丰富,令人回味无穷的。

毛泽东有几次专门提到了几种树,但具体所指却并不相同。《七绝·赠父亲》“埋骨何须桑梓地”一句中,“桑梓”是两种树,也是故乡的代名词。唐代诗人柳宗元的《闻黄骊诗》中就有“乡禽何事亦来此,今我生心忆桑梓”之句。毛泽东诗句中的“桑梓”语意约定俗成,与他离开韶山外出求学的心境十分契合。在《七绝·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中,“杨树”指青蛙所处的自然环境。在《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中,“杨柳”一语双关,既指杨开慧、柳直荀二位烈士,又指杨树、柳树两种树,特指洁白的杨花柳絮。而在《七律二首·送瘟神》“春风杨柳万千条”中,“杨柳”不仅仅是树木,更是新中国繁荣景象的生动写照。“杨柳”不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泛指柳树,与植物学分类中所说的杨树没有任何关系。在古典诗词中,“杨柳”是一个情思缠绵的常见意象,名篇佳句数不胜数,如“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羌笛何须怨杨柳”(王之涣《凉州词》),“杨柳青青江水平”(刘禹锡《竹枝词》)。

在《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和《七律·有所思》“青松怒向苍天发”两个诗句中,“劲松”“青松”说的都是松树,代表着正面形象,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的代名词。1944年,在《柳树和松树》一文中,毛泽东曾经高度赞扬松树的风格:“松树发育成长,不怕刮风下雨,严寒之中也能岿然屹立,松树有原则性。”《卜算子·咏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和《七律·冬云》“梅花欢喜漫天雪”当中所赞颂的“梅”,坚冰不能损其骨,飞雪不能掩其俏,险境不能摧其志,俨然就是毛泽东的人格化身。被毛泽东推崇备至的“梅”,既是一种花,也是一种树,只是人们更多地将其视为花,似乎都忘了它还是一种树。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中,“蚂蚁缘槐”典出唐代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槐”就是槐树,所谓大槐安国不过是老槐树下的一个蚂蚁窝,毛泽东用“蚂蚁缘槐”表示对敌人的蔑视。“蚍蜉撼树”语出韩愈《调张籍》“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此处的“树”原本是指李白、杜甫的诗文,毛泽东赋予它全新的内涵,泛指正义的力量或者事业。在《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枯木朽株齐努力”中,“枯木朽株”也不同凡响,绝非通常意义上的残枝败叶。1964年1月27日,毛泽东曾对英译者口头解释:“‘枯木朽株’,不是指敌方,是指自己这边,草木也可帮我们忙。”《古代兵略·天地》:“金城汤池,不得其人以守之,曾不及培楼之丘、泛滥之水;得其人,即枯木朽株,皆可以为敌难。”共产党领导的战争是人民战争,得道多助,就连“枯木朽株”也成为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的一股力量,这是革命军队“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力量之源。

在有的诗句中,毛泽东提到树时,泛指自然生长的树,只是一种陪衬。例如,在《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天马凤凰春树里”中,用“春树”交代季节,表明万物复苏,春意盎然。在《五律·看山》“飞凤亭边树”中,飞凤亭边的树木郁郁葱葱。在《七律·和柳亚子先生》“索句渝州叶正黄”中,只见叶子不见树,黄叶表明秋天。重庆谈判期间,柳亚子向毛泽东索要诗稿,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雪》相赠,时值深秋,故曰“叶正黄”。

需要强调的是,毛泽东是偏于豪放的诗人,他的作品更多地呈现出境像阔大、气势恢宏的特点。毛泽东既见树木,更见森林,他诗句中的树木既有个体形象,更有宏观把握。比如,“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沁园春·长沙》);“万木霜天红烂漫”(《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参天万木,千百里”(《念奴娇·井冈山》)。毛泽东视通万里,放眼望去,着眼点不是单独的山峦,更不是孤零零的树木,而是群山逶迤,树木成林。再比如,“人生无处不青山”(《七绝·赠父亲》);“踏遍青山人未老”(《清平乐·会昌》);“绿水青山枉自多”,“青山着意化为桥”(《七律二首·送瘟神》)。在这些诗句中只见“青山”,未提树木,但却是处处树木参天,生长茂盛。这种“青山”是好的生态,是美的风景,毛泽东对其心驰神往,赞不绝口:“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清平乐·会昌》);“江山如此多娇”(《沁园春·雪》);“江山如画”(《念奴娇·井冈山》)。

当然,毛泽东对茂密的山林也不是一味地推崇,有时甚至会加以贬抑。比如《如梦令·元旦》“路隘林深苔滑”一句,山路狭窄险要,丛林茂密幽深,青苔 3 湿滑难行。这里的“林深”变成艰难险阻,不断激起毛泽东的昂扬斗志与征服欲望,正所谓“万水千山只等闲”(《七律·长征》)。

第5篇:中国梦(古文诗词)

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五千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高挚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火能熊熊薪传百代,星光灿烂挥散千秋。强国兴邦富民,萦绕复兴梦想: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浩瀚青史,概括于梦内。辉煌中华,浓缩于眼前。五千年风雨兼程筑造华夏辉煌,八千里山川河岳展疆复兴伟业。徐引三百米平坦甬道,遥望五千年坎坷长途。论英雄不计成败,数风流可鉴兴衰。浪淘何物?功归谁家?文化乃常青树,科学乃聚农宝。强国兴邦富民,难劫历史巨轮。驶至近今,国难重重。百年忧患,敌忾同仇。哀兵必胜,中华必兴。先烈抗战遍地忠肝义胆,何惜埋骨他乡报家国。志青改革漫天风旗雷鼓,何惧艰绕险阻展复兴。东方巨人如睡狮惊醒,民族魂魄化火凤水龙。挽狂澜于既倒,建广厦于废墟。华夏儿女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转国运蒸蒸日上,启神舟傲傲凌空。

登梦瞭望,乾旋坤定。天引健,地包容。哀兵必胜,中华必兴。天地为我华夏护法, 日月为我中华论证: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我的中国梦

路 明

少年时代我有三个梦想:

不受列强欺负,

建个温馨家庭,

读好书写真情文章。

耄耋老人回首往事,

梦想已经变成现实,

三个梦都光荣下岗。

改革大潮风雷激荡,

新的形势引发新的希望。

新希望又演绎着新的梦想。

我真诚地希望,

作为社会的人都要挺直脊梁。

人是靠思想站立的,

要留下一点位置给理想。

不能在金钱面前卑躬屈膝,

世间万物并不都是外圆里方!

我急切地希望,

人民与公仆必须拆除那越筑越高的墙。

关键在于公仆承认自己是公仆,

不要本末倒置骑在人民头上。

权力要关在笼子里,

变成老虎苍蝇就让它灭亡。

我乐观地希望,

中国要敢于打仗。

为了中华崛起,

不能永远养晦韬光。

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烈火能够炼出好钢。

生与死、铁和血,

才能拷问人性光芒。

既要敢打偷鱼者,

更要敢打重返亚太的野心狼!

只有立足于敢打,

建设才能一日千里;

只有立足于打胜,

和平才能永久辉煌。

八十说梦,

我期盼佳音伴我上天堂!

第6篇: 从古典诗词品悟中国梦

‚中国梦‛一语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基本内容是凝聚每一个人的力量和每一份梦想,实现个人与国家、民族利益的一体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可否认,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为了响应主席的号召,为了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各种形式的活动如雨后春笋般纷纷举办,而我则在我们中国的古典诗词阅读中品悟了中国梦。我意识到原来在几千年前,我们伟大的先人就写出了很多体现‚中国梦‛深刻内涵的经典诗词,现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我接触的诗篇中有一首是直接出现‚中国梦‛一词的,即为爱国诗人郑思肖的《德祐二年岁旦二首》其一,这是郑思肖在元兵南下,国家危亡之际写下的动人诗篇。诗云:

力不胜于胆,逢人双泪垂。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

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

此诗写得很悲怆深沉。大意是说,自己有一腔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忠肝义胆,但却没有这个力量,只能垂泪向人,心里萦回《诗经》中的下泉之诗,(下泉,指奔流而下的山泉周京,比喻周室京师之明王。《毛诗序》解释:‚《下泉》,思治也。曹人疾共公侵刻下民,不得其所,忧而思明王贤伯也)渴望有个贤明的君主能统一全国,实现国家的富强,但自己的君主面对国家危亡的局面,仍不肯旗帜鲜明的支持爱国志士,救亡图存,这情景实在令人担心,因此,诗人只能天天朝着南方抗元的义军跪拜,希望他们能收复失地,早日凯旋。郑肖思用他的笔触抒发了国土沦陷后的痛楚、愤慨和不能为国效力的惭恨,以及自己心灵上的创痛与荒芜,表现了对国家的强烈责任感和坚贞不渝的民族气节。

历史上,我们的国家安定繁荣的时段非常少,大多数时段是处于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的,因此,国家的统

一、民族的团结就显得尤为重要。就当今社会而言,台湾尚未回归仍是我们心中的痛,温家宝总理曾在谈及台湾问题时说,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脑子里总是在想‚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由此可见,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的统一于团结。

同样和郑思肖一样迫切希望国家统一,百姓生活安定的诗人还有陆游、辛弃疾、杜甫……他们均在诗篇中写出了自己心中的中国梦,一片赤诚。

陆游在诗作《新晴午枕初起信笔》中拈出了‚中国梦‛之语,其为:‚华胥梦中国,龙汉劫初年‛。‚华胥‛,指和平安乐的理想之国,‚龙汉劫‛即道家所说乾坤成毁的劫难,意谓正做着和平安乐的中国梦,突然进入乾坤成毁的凶境,这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不安局势的担心忧愁以及对安定和乐生活的向往与期望。作为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总是在诗中抒发光复故土、国富民强的情感,因此他的著作中关于‚中国梦‛的诗篇数不胜数。如《十一月四日风雷大作》云:‚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俗语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渴望为国效力的英雄气概,可以说诗人在睡梦中都不忘光复大业。再如《示儿》诗云:‚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陆游病榻弥留之际,回首平生,百端交集,环顾家人,时抒发的感慨、留下的语言,诗人以‚北定中原‛来表达其生命中的最后意愿,以‚无忘告乃翁‛作为对亲人的最后嘱咐,由此可见陆游对国家民族一往情深。梁启超在《读陆放诗集》云:‚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消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就是对陆游极为中肯的评价。

南宋词人辛弃疾作为一爱国将领,其著作中也经常抒发自己的‚中国梦‛。他在《水龙吟水龙吟· 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中高唱:‚……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这篇诗作抒发了诗人愿出兵征战、建功立业的豪情和气魄。其《破阵子》更是一首记梦杰作, 在词的下片,作者描写了自己昏睡之中所做之梦,这个梦就是辛弃疾的‚中国梦‛:自己带领着将士们骑着骏马飞奔在战场上,拉开强弓万箭齐发,与敌人进行了壮烈的战斗。最终敌人被彻底击垮,他率领将士们终于完成了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伟业,赢得了生前死后不朽的英名!

正所谓‚文章合时而发,诗歌应时而作‛,以上这些述梦诗,大多作于国族危难之际,均是诗人为了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情感和渴望国家安定统一的美好梦想。这些诗篇,这个梦想,千百年来,不知感动了多少志士成仁取义。但中国梦不只是如此,我们的中国梦还是富国之梦,强国之梦。

在伟人毛泽东掀天揭地的诗词中,就有两首述此梦之作。一首是作于1959年6月的《到韶山》,开篇为:‚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这是对可诅咒的黑暗旧社会的批判,而其结句则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平添了一幅乡村农民喜获丰收图,表现了对沸腾生活的赞美,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另外一首是1961年写的《答友人》,其结句‚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浓墨重彩讴歌了新中国生气勃勃的壮美画图,体现了一种史诗般的宏伟气象,令读者大受鼓舞,激发了大家为理想而奋斗的勇气。让中国更加繁荣富强,仅依靠中国自身的文化传统还是不够的,中国应该以谦虚的姿态向国外优秀的制度思想学习,以长远的眼光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路线,在此,我又想到了温家宝总理在谈到解放思想的问题时引用于《诗经》和《诗品》中的两句话,其一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意思说中国是一个又老又新的国家,‘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只有不断改革开放,中国才能大踏步的继续前进,焕发青春;其二为‚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大意为我们要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与自然融为一体,这样才能继承传统,立足创新。

只有中国安定了,富强了,百姓们的民生梦才能得以实现,也才能对先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黎民衣帛食肉,不饥不寒‛的梦想有完美的现代阐释。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回首中华文明史,中华民族诞生过人类许多最古老的智慧和幻想。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早萌发飞天探月梦想的伟大民族,从嫦娥奔月的古老传说,到敦煌美仑美奂的飞天壁画,无不透露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对探索太空的无限向往。许多古代诗人,抒发了对飞天探月的瑰丽幻想,如李白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贺的‚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唐伯虎的‚携花带月月中游,嫦娥见月花含羞‛等等。而苏东坡著名的中秋词‚我欲乘风归去‛,更被誉为中华飞天第一词。如今,古人的浪漫主义情怀都成了现实,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让我们‚敢上九天揽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成功试验让我们‚敢下五洋捉鳖‛,这一切都让我们相信,只要有梦想,一切皆有可能。

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中所包含的景与情都是先人对自然、对生活、对人生的体验与感悟,而诗作中所包含的‚中国梦‛更是寄予了先人殷切的期望与无尽的想象。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曾经的屈辱、痛苦和危难,让我们的先人‚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而今,中华民族正勇立潮头,奋发进取,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让我们承载着先人的梦想,铭记着总书记的倡导,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实现国家统一之梦,国家富强之梦,百姓安康之梦,科技发达之梦……

第7篇:中国古代送别诗词中的意象

意象,就是诗词中那些沾染或渗透着作者主观思想情感的被赋予某种思想或情感意义的客观物象,是主观清理与客观形象的融合。意象中的“意”属于主观的个人精神情感范畴,而“象”是客观的、物质的。意象是诗歌鉴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诗歌鉴赏中的一个重难点,所以对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做一个全面清晰的了解,是诗歌鉴赏的前提之一。有关意象,袁行霈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一文中指出:“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构思,就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经过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和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化合和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

纵观中国古代的送别诗词,常见的意象很多,如长亭、短亭、阳关、古道,北梁、南浦,芳草、杨柳,明月、夕阳,青灯、美酒等。下面将结合具体诗词对我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进行剖析。

一、 “柳”的意象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这一古老的风俗最早出现于汉代,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那么“柳”这一意象出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并成为中国古代送别诗词中的代表性意象,其原因主要有:“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而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杨柳跟离别联系在一起,是因为汉字中“柳”与“留”谐音相近,折柳送别,暗中寄寓殷勤挽留的意愿。隋代无名氏《送别》诗曰:“杨柳青青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何人归不归。”诗歌大多数仍然是抒发伤春惜别之情,而且常常与怀念征人之情联系在一起,其中最典型的如唐人王之涣《凉州词》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人们不但见到“杨柳”会引起惜别之情,而且连听到《折杨柳》的曲调,也会触动离愁。

折柳送客,至唐代此风最盛。当时都城长安东边的灞水两岸多柳,灞水之上的灞桥,是从长安东去洛阳等地的必经之路。唐代长安人送客,一般到灞桥折柳而别。唐诗人裴说《柳》诗曰:“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罗隐《柳》诗曰:“灞岸睛来送客频,相偎依依不胜春。自家飞絮犹不定,争解垂丝半路人。”从这些诗中,我们还可以想见当年灞桥折柳送客的盛况。正因为灞桥有折柳而别的习俗,所以人们取江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意思,称灞桥为“销魂桥”。

宋词中的“杨柳”意象也十分丰富。其中有的是作为实物来歌咏春天风景或伤春惜春之情的。如晏殊《诉衷情》词中有句曰:“春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宋祁《木兰花》词中有句悦:“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但是,宋词中写到杨柳的,更多的还是承袭了唐诗和前人诗中“杨柳”意象的本意,柳永惜别名篇《雨霖铃》中有名句曰:“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九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另外,柳絮的飘浮不定,也常作为愁绪的象征。如北宋贺铸《青玉案》: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送别诗中为什么多写杨柳,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表示依依惜别之情,二是表示殷勤挽留之意。除此之外,到了清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解释。清人褚人获在其《坚瓠广集》卷四中说道:“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折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地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希望行容不要为离别难过,不必执著地依恋故土;而要像柳之随地可活一样,走遍天涯,漂泊海角,都要随遇而安,无往而不适。这大概是清人的引申义,是后来人发挥的想象。

二、“长亭”与“短亭”的意象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恩,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离别”也就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重要内容。从先秦的《诗经》到两汉的乐府,从唐代的诗歌到宋元词曲以至明清的诗文,离别之情唱之不尽,如长江之水源远流长。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友道,珍惜友情,所以人们很重视好朋友之间的聚散离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离别双方是行者与居者。因为古代生产力低下,交通不发达,山川阻隔,道路坎坷。交通工具只有两类:一是陆路的车马,一类是水路的舟船。

从陆路离去,远行代步者或是乘车(各种各样的车)或是骑马(也包括其他善走的牲口)在车马所行的古道旁,早在秦汉时便开始置亭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送别饯行之用。“水毒秦泾,山高赵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北周时庾信《哀江南赋》)当时是十里设置亭,故称“十里长亭”。倪璠注《白孔六帖》“馆驿”条中有句曰:“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唐代诗人李白《菩萨蛮》词曰:“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所以在中国古代送别诗中,经常看到长亭短亭的意象;而一个只要有一定的中国诗歌修养的人,一旦在诗歌中看到“长亭、短亭”的意象,眼前便会自然地浮现出在长亭古道,衰柳斜阳的背景上古人设宴饯行的情景,并油然而生“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的惜别之情,近有一首《送别》歌是这样唱道:“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淑同词)

三、 “南浦”的意象

在古代中国,主要交通方式就是骑马和划船乘舟,所以江河相关的“浦”或叫“南浦”的意象常常出现在送别诗当中,如屈原的《九歌·湘君》中有“望涔阳之极浦,横大江兮杨灵。”《九歌·河伯》中有“日将暮兮怅忘归,唯极浦兮寤怀。”等。

浦,《说文》曰:“水滨也”《风土记》曰:“大水小口别通为浦。”这里有大小河流处的意思一乘舟别离的情景倒很切合。所谓“南浦”一是指实指某一具体地名,这在中国大地简直说不清有多少处;一般说来,在某一地区中位于这个地区南侧 的水浦,这个地区的人就习惯上称之为“南浦”。如《豫章记》曰:“南浦在广润门外,往来舣舟之所。”这样一类情形比较多。另一种是泛称,泛指河流分口处。那么,这一泛称是什么时候开始演变为水路送别诗中比较固定的意象的呢?据初步考察,最早是跟屈原《九歌·河伯》中“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言有很大关系。但在屈原之后包括秦汉魏晋在内的

七、八百年间,送别诗中运用“南浦”这一意象的情况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十分罕见。使得“南浦”这一意象和送别情怀形成比较固定联系的,我以为应得力于南朝宋齐之间的文学家江淹所定怕那篇著名的《别赋》。

《别赋》中“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了。南朝宋齐之后的送别诗中,“南浦”的意象明显的多了起来;而且基本上不再是用于专称某地,而成了水路登舟送别地点泛称。 如齐之后梁诗人谢眺《鼓吹曲·送远曲》诗中曰:“北梁辞欢宴,南浦送佳人。”梁之后诗人张正见《征虏亭送新安王应令》诗曰:“风吹临南浦,神驾饯东平。„„歧路一回首,流襟动眷情”等等。

就这样,一代一代的诗人承袭了这一手法将离愁别绪的情怀, 不断地添加到“南浦”这一意象上。到了唐代诗人笔下则更为普遍,“南浦”在诗中俯拾即是。如盛唐诗人王维《送别》诗曰:“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为报故人憔悴尽,如今不似洛阳时。”李白《赠汉阳辅录事二首》前四句曰:“鹦鹉洲横汉阳流,水引寒烟没江树。南浦登楼不见君,君今罢官在何处。”中唐诗人白居易《南浦别》诗曰:“南浦淒淒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李贺《黄头郎》诗曰:“黄头郎,捞拢去不归。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清人王琦注中引曾益曰:“南浦,送别之地。”

唐宋词中“南浦”的意象也很多,其意趣乃承袭唐诗,没有新的变化。宋代词人柳永《倾杯》词上片曰:“离宴殷勤,兰舟凝滞,看看送行南浦。情知世上,难使皓月长圆,彩云镇聚算人生,悲莫悲于轻别,最苦正欢娱,便分鸳侣。泪流琼脸,梨花一枝春带雨。”张元干《贺新郞·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词曰:“天意从来高难问, 况人情易老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石孝友《更漏子》词曰:“北沙门,南浦岸,望得眼穿肠断。”刘辰翁《兰陵王》词曰:“玉纤采处,银笼携去,一曲山长水远。采鸳双惯帖人飞,恨南浦,离多梦短。”到了元明清的诗词中“南浦”的意象依然经常出现;比较典型的如清人沈树荣《送别》诗写道:“落叶枫林两岸秋,曾于南浦动离愁。只今一片江头月,不照归舟照去舟。” 总之,在“南浦”这个意象上,积累和沉淀了战国诗人屈原之后历代诗人的离别情咸。所以凡是有中国古代文学知识作一定的中国文学修养的人,只要一看到“南浦”这个意象,就会象钢琴上敲击了某一个特殊的琴键,立即会发出一片特殊的声响一样,也一定会在脑海里唤起一片联想——一片有离别情怀的联想。不管是亲人离别也好,友人离别也好,恋人离别也好,总之联想起来的是一种令人黯然神伤的离愁别绪。

四、“美酒”的意象

除了长亭与短亭、南浦、杨柳这三个意象外,送别诗中写得非常多的一个意象就是美酒。元人杨载曰:“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诗法家数》) 如果说中国古代送别诗中总是泛着酒光、飘着酒香,回荡着“对酒当歌”的高吟低唱,那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其中最有名的还要数唐代诗人王维的那首《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还有《送别》诗曰:“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唐宋诗人词人将美酒与送别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歌,举不胜举。如杨炯《送梓州周司功》诗曰:“御沟一相送,征马屡盘桓。举杯聊劝酒,破涕暂为欢。别后风清夜,思君蜀路难。”李峤《送李邕》诗曰:“落日荒郊外,风景正凄凄。离人席上起,征马路旁嘶。别酒倾壶赠,行书掩泪题。殷勤御沟水,从此各东西。”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曰“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又《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曰:“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宋人范仲淹抒写离情的词《御街行》的下片曰:“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头,无计相回避。”杨万里《送子仁侄南归》诗中有句曰:“酒为吾人绿,花知百日黄。”《留萧伯和仲和小饮》曰:“要入诗家须有骨,若出酒外更无仙。三杯未必通大道,一醉真能出百篇。”

我国的酒文化十分丰富! 古人以饮酒为一种人生乐趣, 如唐诗人李白写道:“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此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月下独酌四首》)岑参高歌:“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夏夷中《饮酒乐》写道:“日月似有事,一夜行一周。草木犹须老,人生得无愁。一饮解百结,再饮破百忧。白发欺贫贱,不入醉人头。我愿东海水,尽向杯中流。安得阮步兵,同向醉乡游。”宋代大诗人陆游《对酒》诗曰:“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溶。对花如故人,一笑杯自空。” 朋友欢聚时是一定要饮酒的, 如王维的《少年行》诗曰:“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义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在离别时举杯痛饮,其不仅是抒情,遣怀,解愁,更重要的是饱含有深深的祝福之意,就像唐诗人高适所放歌那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总之,“送别”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常见的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因此,在送别诗词当中,诗人往往通过各种意象来表达离愁别绪,或借以一吐胸中的积愤或表明心志,或在劝勉、安慰、鼓励、自勉„„诗人通过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

上一篇:医院治理商业贿赂制度下一篇:城乡智慧环卫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