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赏析

2024-07-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毛泽东诗词赏析(推荐8篇)

毛泽东诗词赏析 篇1

《虞美人·枕上》是毛泽东的词作。这首词写于1921年(有争议),1920年冬毛泽东与杨开慧结婚,翌年春夏间毛泽东外出考察,此词写的是新婚初别的愁绪。枕上,取首句中语词,表明写枕上思念之情、乍别失眠之苦。抒写离别,歌咏爱情,在毛泽东的诗词中是弥足珍贵的。诗贵情,情贵真,没有感情的诗篇,就等于没有诗魂,也就失去了打动人心的力量。这首词在语言方面并没有过多的藻饰,但句句如感慨之言,发自肺腑,情真意切。这种纯真质朴情感,读后动人心肠,令人难忘。作品原文

虞美人 枕上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烬⑴,剩有离人影⑵。一钩残月向西流⑶,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2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⑴晓: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⑵离人:指作者的夫人杨开慧。1920年冬,毛泽东同杨开慧在长沙结婚。一说指罗一秀,作者的第一任妻子。

⑶残月:拂晓时形状如钩的月亮。唐代白居易《客中月》诗:“晓随残月行,夕与新月宿。” 宋代柳永《雨霖铃》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代梅尧臣《梦后寄欧阳永叔》:“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

作品译文

我躺在枕上,成堆而来的愁闷让我愁成了什么样子?离别的愁绪,就像江海里翻涌的波浪一样难以平静。黑夜正长,天色总是很难亮起来,寂寞无奈之下,我只好起床披上衣服,独自坐到屋外去数天上的寒星。

等拂晓来临的时候,我的万般思念都已化成了灰烬,身边仿佛只剩有妻子的影子仍在陪伴着我。抬头望见一钩残月正在向西边沉落,面对此情此景,我不抛洒眼泪也没有理由!

3词牌格律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韵)。注:标“中”字处可平可仄。[1]

4作品赏析

这首词写于1921年,1920年冬毛泽东与杨开慧结婚,翌年春夏间毛泽东外出考察,此词写的是新婚初别的愁绪。枕上,取首句中语词,表明写枕上思念之情、乍别失眠之苦。上阕写惜别之愁。一个“堆”字,形象地表现了愁闷之多;一句“愁何状”的设问,自然引出“江海翻波浪”。以流水与离愁关合,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方式。“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都是借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这里诗人推陈出新,“江海翻波浪”以形象的比喻、强烈的夸张,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可谓是写愁的又一经典。如果和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一比较,本句在状形、摹声、绘色方面,则更突出、更鲜明地写出“愁状”。诗人因愁闷而失眠,更感长夜难明,于是只好披衣起坐,仰望夜色苍穹,寂寞无奈中查数夜空中的寒星。那夜空中的“寒星”正像是离人的眼睛。这里,景与情完美融合,充分显示出诗人寂寞孤独的情怀。在毛泽东的手迹上此句原为“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后改作“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遣词造境上的改动,使此句的意蕴和色调更深更浓更富感染力。

下阕抒伤别之苦。开头两句,直抒胸臆,一个“晓”字点出是彻夜未眠;一个“影”字写出若即若离的别样之苦,“烬”与“剩”的鲜明对比写出伤别的深重。辗转反侧,彻夜无眠,捱到破晓,百念俱毁,只有离人的影像浮现眼前,拂也拂不去,唤又唤不来,令人十分的伤痛和无奈。望月思友,见月怀人,明月最能牵动离愁别绪。“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写出了柳永的寂寞无奈,而诗人遥对着西流的一钩残月,此时的情状和心情可想而知,以至两行酸泪汹涌倾斜出来,这是诗人不停的在心中涌动的无法抑制的情感的波涛。这种感情是真实的,也是一般人都会有的。读者至此,也会同样受其感染。抒写离别,歌咏爱情,在毛泽东的诗词中是弥足珍贵的。诗贵情,情贵真,没有感情的诗篇,就等于没有诗魂,也就失去了打动人心的力量。这首词在语言方面并没有过多的藻饰,但句句如感慨之言,发自肺腑,情真意切。这种纯真质朴情感,读后动人心肠,令人难忘。[2] 在毛泽东的诗词中,有两首涉及对杨开慧的情感,一是《虞美人 枕上》,一是《蝶恋花 答李淑一》,一写于革命成功之前,一作于革命成功之后;一是诉燕尔新婚的离别之苦,一是叙对亡妻的悼念之情。两词对照而读,使人感怀至深,潸然泪下。赏析2 [3]

几句话就活画出一个杨开慧,她深爱着毛泽东,支持他的事业,但和别的年轻女人一样,她也矛盾、善感、容易误会、爱哭。

对于《虞美人·枕上》这首词,有一个普遍的误解。就是把词中的抒情主人公,直接定位为毛泽东本人。这样的定位,既非知人论世,也不了解词在文体上的特点。词是一种微妙的文体,长于表现人的内心世界,不像诗那样更多地反映外部世界。所以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而词所表现的内心世界,并不局限作者自己。如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的主人公,“有人楼上愁”的那个人,到底是一个身在旅途的游子,还是一个颙望中的思妇,真是难说得很。

词体产生于歌筵,和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多是交给女子唱的,所以唐五代词一开始,天然走一条婉约的道路。闺情,春怨,孤独的女性的心情,就成了词的传统题材。温庭筠如此,花间派也如此。豪放词是词体的另类。毛泽东长于词体,他的自白是:“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读范仲淹两首词的批语》)这首词就属于婉约词。

这首词的内容是异地相思,从传统题材的角度看是一首闺情词。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枕上”这个题目就是很强的暗示。当然,写“枕”不必是女性题材,男性也可以这样写,如“枕戈待旦”。但这里写的不是枕戈待旦,而是离愁。“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两句一起就是对离愁的感性显现。“堆来枕上”这个说法,直接令人联想到头发,尤其是长发。用长发状愁,李白有“白发三千丈”之名句,那是只见头发不见人的。长发堆在枕上,就可以形容为“江海翻波浪”。在近代,只有女子才有这样的长发。用感性显现的手法抒情,是晚唐温庭筠开创的一种词风。毛泽东这首词也沿袭了这种词风。当然,“江海翻波浪”还可有别的解释,那就是比喻心情的不平静。心情不平静,自然不能安睡。“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两句就写失眠的情态。从农历夏至以后,夜逐渐增长,到冬至达到最长。这两句使人联想到白居易《长恨歌》“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先说夜长难明,然后就是披衣起坐,看天色,看星空。不管是白居易笔下的“耿耿星河”,还是毛泽东笔下的“数寒星”,因为涉及异地相思,所以暗含一层意思———失眠者在夜空中寻找两颗星,隔在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这是暗写。也有挑明的,如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当不眠的人在夜空中寻找牛郎、织女星时,其“寂寞”无聊是可想而知的。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两句紧接长夜失眠,写黎明前痛苦的心情。如果把词中抒情主人公直接定位为毛泽东本人,“百念灰尽”的说法,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就算唐代李商隐有“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名句为词人所本,对于像毛泽东那样意志坚强的人,一个以苍生为念的人,一个革命家,决不会爱情至上。他纵然会想念妻子,怎么会达到“百念灰尽”的程度呢?怀着“百念灰尽”的心情,又怎么去做明天的工作呢?然而,把抒情主人公掉个个儿,把这两句视为为杨开慧写心,“百念灰尽”的说法倒贴切得多。据茅盾回忆,毛泽东和杨开慧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性格反差很大,毛泽东待人接物谈笑风生,非常洒脱;杨开慧在一旁带着孩子十分沉静,有些内向。在毛泽东为革命东奔西走时,杨开慧独自支撑着一个家,有多么艰难是可想而知的。“百念灰尽”,应是出于一种深深的理解和同情。当杨开慧读到这两句的时候,一定会得到一种精神补偿,会为之深深地感动。

“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两句写侵晓时的清景和词中人悲极而泣。宋代梅尧臣写清晓的情景,有“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梦后寄欧阳永叔》)的名句。当鸡声叫起的时候,一钩残月淡出了西边的天空,感觉会更寒冷。词中人想克制自己的感情是不能够了。此处的泪,是“流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的泪,是王昌龄《从军行》所说的那种情况———“无那金闺万里愁”流下的泪。词人在此表达了对家中妻子深深的理解和同情。

《虞美人》本为唐教坊曲,由霸王别姬的故事得名。曲调本来就是凄苦的,这个曲调以李后主所作“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最为著名。选这个曲调用来写夫妻的相思离别,是很恰当的。杨开慧很喜欢这首词,曾把这首词的词稿让好友李淑一看过。三十六年过去,李淑一还不能忘怀。1957年1月,她把自己怀念丈夫柳直荀烈士的一首《菩萨蛮·惊梦》寄给毛泽东,要求毛泽东把《虞美人·枕上》这首词抄给她。毛泽东复信说:“大作读毕,感慨系之。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罢。”(《致李淑一》)于是,另作了一首《蝶恋花·游仙》“我失骄杨君失柳”为赠。毛泽东为什么说这首词“不好”呢?原因有二:一是婉约词本非他的长项,同样的题材,古今婉约词佳作多多,这首词好得到哪儿去呢。另一个原因,就是“晓来百念都灰尽”这样的句子,容易遭到误解,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他特别不愿意披露。不过,毛泽东还是记起了这首词的全文,并抄下来,还对原来的词句作了一些润色(如将“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改为“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可见他在内心还是很难割舍这首词的。到1961年的某一天,毛泽东将这首词的抄件,送给一位名叫张仙朋的卫士,说:“这个由你保存吧。”毛泽东到底也是人,不是神啊。他一面说这首词“不好”,一面又心中藏之。不但心中藏之,还把它抄出来交给了一位可托死生的警卫战士,不让它随时间的流逝而湮灭,用心真是良苦。(周啸天)

5历年版本

这首 《虞美人·枕上》,最早发表于毛泽东逝世十三年后的****年的《湖南广播电视报》。当时该报发表的原文是: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灰烬,倦极身无恁。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五年之后,《人民日报》又正式将此词发表。这是经过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校订过的稿子,全文如下:

《虞美人·枕上》一九二一年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此词写作于1921年毫无问题,因为原稿附有日期。[4]

6相关争议

一、重述发表时的故事

政治家毛泽东在最初向全社会显露出诗人面目时,正是党内“左”的错误在新的历史时期,以崭新的面貌出现的时刻。几乎就在《诗刊》发表毛泽东《旧体诗词十八首》的同时,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袖的毛泽东,他著重考虑的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内外的矛盾问题。随著“整风运动”的开展,“阳谋”也开始出笼,接著,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右”运动便在全国展开。那时,他发表的诗词,大都是“马背上哼成的”军旅诗和抒发革命胜利喜悦之情的“政治抒情诗”,尽是黄钟大吕,“铜琶铁板”之作。此时此境,诗人和他的广大读者,便有意无意地共同营造了一种气氛,好像毛泽东这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列主义政治家,是不会有当时被称为“小资产阶级情调”或“封建士大夫没落情调”的儿女私情的。其时,凡是喜爱或崇拜毛泽东诗词的读者,大抵对此深信不疑。就在一九五七年初《诗刊》创刊号发表了毛氏《旧体诗词十八首》之后不久,却毫不经意地引发了另一段“公案”。事情是毛的一位战友的遗孀引起的。曾经在红二军团和红三军团任过政治部主任的柳直荀,早在红军时期就英勇牺牲了。他的夫人李淑一是一位在诗词上很有造诣的女教师,也是杨开慧的生前好友。李淑一在读过毛氏这些大气磅礴的诗篇之后,不禁感慨万千。她想起了一九三二年在洪湖战斗中牺牲的丈夫,想起了自己当年思念丈夫时写下的一首《菩萨蛮》:“兰闺寂寞翻身早,醒来触动离愁了……”由此,她又想起了昔年在开慧那里看到(或听到)过的一首词。岁月悠悠,她只依稀地记得开头两句:“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一九五八年,这位饱学的女教师想到这些,仍然激动得不能自已。于是她写信给毛泽东,一为叙旧,将自己的旧作寄给领袖一阅;二则想请毛氏将那首词写给她,作个纪念。毛不忘旧友,亲自给她回了信,并写了后来脍炙人口的那首《蝶恋花·答李淑一》赠她。留下了诗坛一段佳话。

为什么李淑一点到的一首现成的“堆来枕上愁何状……”不写,而另写一首《蝶恋花》“我失骄杨君失柳”回赠故人?诗人毛泽东的内心世界,当时大概没有人去仔细揣摩,也无从揣摩。但隐约之间看得到的,毛氏似有两层深意。一是对李淑一和她的丈夫的怀念和尊敬:“大作读毕,感慨系之”;二是他明白无误地说了一句: “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吧!” 这里的第一层意思,几乎所有的读者都是体味得到的。而毛氏的另一层面的心语,又几乎是所有的读者和注家(尤其是权威的注家)都忽略了。“开慧所述那首”有什么“不好”呢? 作为党魁,毛泽东的生活是神秘的。而作为诗人,他“偏于豪放,不废婉约”,后来却是尽人皆知。他不仅喜欢李白,喜欢苏轼、陆游、稼轩诸家,也爱读李贺,李商隐,李清照……好事者每称主席喜欢“三李”,真是将一位博览群书的诗人简单化了。即使所谓“三李”,长吉与李商隐和李白的诗风,也是迥然不同的。其实,感情丰富的诗人毛泽东对诗歌爱好的广博,是远远超过权威注家们的想象的。他不仅对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样的佳句击节称好,甚至在一九五七年听到一首题为《吻》的新诗受到非议时,还以惯有的幽默去打抱不平,说:《诗经》的第一篇是不是《吻》?看来,作为诗人的毛泽东,他的心灵深处,也是和常人一样充满著浪漫情调的。儿女情长,何尝是“资产阶级”的专利?据此似可断定,他说“开慧所述那首不好”,绝不是因为这首词涉及了他和开慧的个人感情,而不愿书赠李淑一,或由此而公诸于众。

到了一九七三年,毛泽东已经八十高龄了。不知是因为怀旧,“夜来忽梦少年事”呢,还是其它什么原因,他竟然在“文革”形势最混乱、最严峻的时候,却又意外地将这首《虞美人·枕上》连同那首《贺新郎·别友》一起,凭记忆写下来,交给保健护士吴旭君抄正保存。这些事,当时外人是一无所知的。这首词,在他老人家辞世以前,仍是云遮雾障,难窥全豹。直到毛泽东逝世十三年后的****年,《湖南广播电视报》才将这首词透露出来。当时该报发表的原文是: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灰烬,倦极身无恁。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说此词是赠开慧之作,大约起于此际。五年之后,《人民日报》又正式将此词发表。这是经过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校订过的稿子,全文如下:

《虞美人·枕上》一九二一年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两稿相较,除了下阕的“剩有离人影”一句的修改外,其它如“无奈披衣”与“寂寞披衣”;“皆”与“都”两处的改动,并无太大差别。重要的倒是确定了此词的写作时间为“一九二一年”。后来正式编入《毛泽东诗词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就是此稿。我们研读此词,当然应以正式发表的文本为准。至于几处改动的“编校”和确定写作年份的过程,倒可略而不计。

二、“开慧所述”便是赠开慧的吗?

毛泽东说:“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吧!”这句话怎么理解?看来,编校者是拿它作为“赠开慧”的根据。但是,如果认真研究一下,将这句话作为这首词是赠予开慧的根据,是很值得怀疑的。毛泽东说话行文,是十分严谨的。他说“开慧所述那一首”,只能说是当年开慧看过这首词,这与“我赠开慧……”这样的句子,是有严格区别的。这首词不像《贺新郎·别友》那样,当年连开慧都无缘一见(参见拙文《毛泽东的〈贺新郎·别友〉是赠给谁的》,载《书屋》二OO一年第二期)。开慧当年在看到或珍藏这首《虞美人》词时,和同在福湘女中读书的女友“述”些什么,我们当然无从寻觅了。大概她当时很受感动,至少是觉得毛润之是个有情有义的男儿,因此才和闺中好友述说此词,并让女友分享她的感受与激动。数十年后,毛泽东有什么理由认为自己在热恋中或新婚后写下的这首词,有什么 “不好”呢?他为什么婉拒了李淑一的这一请求,另作新词相赠?既然“不好”,为什么老人家在垂暮之年,又如此郑重地将它抄写下来,交给身边的人保存呢?

为什么?因为这首《虞美人·枕上》,既非赠开慧之作,也不是写于“一九二一年”。毛杨的爱情,始于何时,成于何时,都丢下不论。他们是一九二O年冬在长沙正式结婚的。在整个一九二一年中,他和她都沉浸在幸福的生活之中。根据现有的资料介绍,这一年毛泽东一直以新民学会和文化书社为依托,向他理想中的自由王国冲刺。从元旦那天新民学会集会,确立了“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共同目标开始,毛泽东就以极高的热情投入了行动,为建立湖南的共产主义组织做了大量的工作。他的头脑一直处于高度的亢奋状态。从家庭的角度讲,父母均已去世,这一年他回韶山过春节时,作为长子,他已经把家里的一切事务安排妥当—弟妹都跟他走上了革命道路,房子让给人家住,田地典给人家种,债务一次还清,债权一笔勾销—他已经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了。生活上呢,他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丰厚的收入,特别是心仪已久爱慕莫名的开慧,已经成了他的妻,他已经拥有了一个温馨的小家,一个那留在记忆中韶山南岸上屋场七弯八拐的“老家”所无法相比的新家。应该说,他心底里满盈盈的幸福感,恐怕是他二十八岁年华中的珠峰。而杨开慧呢,自从她把自己的爱情献给心爱的毛润之后,她就走进了心灵的天国。他的理想就是她的理想,他的欢乐就是她的欢乐。她一面读书,一面帮助毛泽东在文化书社和新民学会开展工作。他和她这一年的生活,大概是恩爱、甜蜜、舒心、浪漫、充实、幸福之类世俗的形容词所无法涵盖的。

不错,这一年,毛泽东确有几次离开过长沙。《毛泽东年谱》载,一是二月上旬他和弟弟泽民回韶山过春节;二是春夏间他和易礼容、陈书农赴岳阳、华容、南县、常德、湘阴等地考察学校教育;三是六月底与何叔衡同赴上海,参加党的“一大”;四是同夏明翰一道去衡阳,研究发展党员和党组织问题;五是十二月去安源煤矿考察。五次离别,以六月底去上海那次时间较长,至八月中旬才回。似乎毋需更多的解释,读者诸君不妨试想一下:以毛杨这样的革命伴侣,这样的短暂分离,哪一次能构成毛泽东“堆来枕上愁何状”、“晓来百念都灰烬”、和“不抛眼泪也无由”的情境? 一九二一年,毛泽东年近而立。作为那一个时代造就的精英群体中的杰出的代表,毛氏在思想上的成熟,也是走在同辈人前列的。这一年,他在思想、信仰上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自从一九一八年北京之行认识了李大钊、陈独秀等革命先驱之后,他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门槛,随后又经历了五四运动和湖南一系列革命运动的洗礼。曾经在他的思想上产生过一定影响的民粹主义、无政府主义逐渐淡化了。克鲁泡特金、杜威、罗素的巨大的身影,在他的脑子里已经渐渐淡漠,模糊。他已经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徒,并已经自觉地在为自己的信仰奋斗,踏上了职业革命家的道路。试问,一九二一年,除了上述不足挂齿的婚后小别外,还有什么事能让二十八岁的职业革命家毛泽东“堆来枕上愁何状”?有什么事能让他“晓来百念都灰烬”?又有什么事情能叫他“不抛眼泪也无由”?

从此词的内容、格调上看,也不是诗人1921年之作。毛氏留下的早期诗作不多,但是,从现在公开发表的几首诗来看,大致也可以捕捉到他的思维轨迹。他的诗风始终是高亢昂扬的,哪怕是生离死别,也依然保有独特的沉雄恣肆的高远格调。无论是丧母之痛(见《祭母文》,写于一九一九年),还是失友之哀(见《五古· 挽易昌陶》,写于一九一五年),抑或是别友之恋(见《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写于一九一八年),都找不到诗人一丝半缕如《虞美人·枕上》中所流露的那种 “江海翻波浪”似的“愁苦”之情,更找不到“万念俱灰”的痛楚至亟之语。他的思维,他的语言,始终是深沉而昂扬的。对有著养育之恩、自己无限尊敬的亡母,他说的是“必秉悃忱,则效不违”;对即将远赴异邦的同学,他说的是“平浪宫前友谊多,崇明对马衣带水”;对早逝的挚友,他说的是“我怀郁如焚,放歌倚列幛,列嶂青且茜,愿言试长剑”。成年(比如二十岁吧)以后的毛泽东,似乎真的已经初步形成了“天垮下来擎得起”的坚强性格。从他走进社会之门起,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没有经历过?何曾见过他有过哪怕是一瞬间的“万念俱灰”?更何况是新婚小别呢。开慧大概是见过这首词的,她与人“述”过此词也许是实。但由此就断定它是“一九二一年”赠开慧之作,却是荒唐得很。倘硬作如是认定,则“一九二一年”的毛泽东是令人无法理解的。

三、实事求是的解读——答客难

下面记录的,是彭明道和一位挚友讨论此词时的一段真实的对话。客曰:你说,你是“实事求是”地解读,请试言之。

彭答:要论述一件事物“是什么”,首先最好搞清它“不是什么”。我已经论述了两点:不是赠开慧之作;不是作于一九二一年。

客曰:毛泽东的手稿摆在那里,他老人家写的明明白白是“一九二一年”啊。

彭答:美国有个哲学家说过,“记忆有时是会骗人的”。请不要忘了,毛氏的那份手稿,是他一九七三年抄写的,当时,他已是八十高龄的老人了。而且,老人家把自己的旧作写错年份的事,并非绝无仅有。比如那首著名的《沁园春·长沙》,我们现在能见到的就有五份手稿。其中有一份他就标明了“一九二六年作”。这显然错了。(作者按:此手稿见河北人民出版社《毛泽东诗词鉴赏》,一九九一年版,臧克家主编;新华出版社的画册《毛泽东》,一九九三年版,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后来大概发现确实是错了,故此后这份手稿在各种出版物中,通过技术手段将这几个字去掉了)。客曰:还有“充足理由”吗?

彭答:就此词的格调、风格而言,与一九一五年以后《五古·挽易昌陶》等几首诗相比较,就不难发现,这首《虞美人·枕上》,遣词著字,似乎稚嫩得多。整首词的意境,率真,直白,作者的愁苦悲痛的情绪,一览无余。这与作者一九一五年(成年)以后的诗词,以及他晚年的诗论,相去甚远。故笔者认为,这首词的写作时间,应早于一九一五年。但毛氏一九一五年以前的诗作,现在有些出版物中收入的如“孩儿立志出乡关”、“独坐池塘如虎踞”等几首,经中央文献研究室考证,均为他人之作,而少年毛泽东只略改其中一句,用以明志,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并非他的作品。笔者认为,只有这首《虞美人·枕上》,才真正是毛泽东的早期诗作。客曰:早到什么时候呢?

彭答:他去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之前。即一九一O年春夏之间。客曰:尔越说越玄矣!一九一O年以前,毛氏就有相思之作?

彭答:如果将《虞美人·枕上》视为单纯的“相思之作”,恐怕有“简单化”之嫌。这应是大悲大痛,大愁大惑之作才对。

客曰:一九一O年,毛泽东十七岁,何来你说的“四大”?

彭答:所以,倘如现在一般的解释,说此词是与开慧小别后的“相思之作”,就会有许多说不通的地方。首先,我们不妨将此词与《贺新郎·别友》作点比较。这首词与《贺新郎·别友》不同之处,就在于后者词中,在作者的面前有一位女“友”,作者的描写有三个层次。一是送别的情状,二是对方的神情,三是自己的感情。而此词写的完全是诗人自己,是自己混沌、模糊、痛切而又纷乱的思绪。那个已经远去了的、淡如云中星月的“离人”的身影,给予诗人的除了“百念都灰烬”之外,什么也没有留下。这里,首先要弄明白的是“离人”两个字的准确含义。作者自己是此词的主体,而“离人”则是此词的“诗眼”。词中的一切悲、痛、愁、惑,皆由“离人”而发。不弄清这个“离人”的真正含义,是无法读懂这首词的。就字面的常理而论,夫妻或情侣分别,可称“离人”。古人诗词中,大抵作者在第三人称的位置上去描写时,他和她都是“离人”。如苏轼《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有云:“莫道男儿心如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这里看起来好像讲的是远去的张生,作为“男儿”的张生在离别时望红叶露珠有如血泪,那么娇弱的莺莺呢?所以,王实甫就将这句改为“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两人都流泪了。如果作者用的是第一人称,写自己对爱人的思念之情,“离人”指的就只能是远离自己的亲人。如魏夫人的《菩萨蛮》:“三见柳絮飞,离人犹未归”。一九二一年毛杨几次小别,都是毛泽东离家外出,杨开慧守在清水塘家中。深谙诗词炼句炼字之功的毛润之,怎么会颠倒错乱,自己外出却又将家中的娇妻称为“离人”呢?这里有个“坐标”,就是“家”。“我”在“家”,离“我”而去的亲人,才称为“离人”。而绝不可能是相反。而且,词的下阕,“晓来百念皆灰烬,剩有离人影”。这显然不是开慧的倩影。这是一个逝去了的身影。

初读《虞美人·枕上》,确乎似有“相思”的意味。但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词中蕴含的那种怀念与无奈,冥思与怨艾,痛切与希冀,回首与前瞻,真是“剪不断,理还乱”。词的内涵,要比“相思”丰富得多,复杂得多。

客曰:你似将“不是什么”的道理占尽。能否就“是什么”言之?

彭答:这首词,恐怕与毛泽东的第一次婚姻有关。“离人”者,毛之元配罗氏也。写这首词的时候,罗氏大概刚去世不久。所以,与其说《虞美人·枕上》是“相思之作”,倒不如说它是“自哀之作”更为确切。[5]

7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战略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1959)。[6-7]

毛泽东《祭母文》与蒋介石《哭母文》欣赏 时间:2014年05月31日

来源:

毛泽东《祭母文》与蒋介石《哭母文》欣赏 【毛泽东《祭母文》赏析】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三男。育吾兄弟,艰辛备历。

摧折作磨,因此遘疾。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

整饬成性,一丝不诡。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天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大小亲疏,均待报赉。总兹所述,盛德所辉。

以秉悃忱,则效不违。致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今也言长,时则苦短。

惟挈大端,置其粗浅。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尚飨!1919年10月8日

【毛泽东《祭母文》译文赏析】

我深切哀悼我的母亲,她突然之间就过世了。她享年五十三岁,曾生下过七个子女。七子中只剩下三个,也就是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其余的未能养育成活,他们是二个女儿三个男儿。养育我们三个兄弟,母亲真是历经艰辛。身体受到损害与磨难,并因此染上疾病。母亲此生所经历的种种事情,全部是一部伤心史。我也不忍全都写出来,只待我慢慢和缓地吐露。今天我要说的,只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她盛大的德性,一个是她的隐痛或抱恨。我母亲的高尚风格,首先予以推举的是博爱。无论远近亲疏之人,她全都庇养照料。她慈祥而富于同情心,她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她的关爱所到之处,其本质就是真诚。她从不说谎话,也不存有半点欺人之心。她天性严洁端正,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伪。她生前亲手操办的事情,全部有条有理。她头脑精确缜密,处理事情合情合理。做事也没有什么失算了的,任何事她都能明察秋毫。她清洁干净的风尚,传遍了亲戚邻里。她一尘不染,外表与内心始终如一。她仁、义、礼、智、信五德鲜明,这是做人的大节。整个看她的人格,宛如在我头上照耀。她隐痛抱恨的地方,就是处于君臣、父子、夫妇这三纲的最后。有志向未能舒展,有希求未能获得。母亲精神上的痛苦,以这点最为突出。这究竟怪天呢还是怪人?悲痛得连大地也塌陷了一角。其次她抱憾的是儿女们,要把他们养育成人。兄弟三人就像还未成熟的果实,正处于青黄不接之间。她在病中拉着亲人的手,内心酸楚愁肠百结。她呼唤着儿子们,各自务必要作好人。然后母亲所关怀的,就是至爱亲朋们。有的平时有恩于我家,有的却劳累病苦。无论大小亲朋远友,都有待于报答周济。总结这一切叙述,都是盛德所辉映着的。我会禀受母亲的诚恳,效法她而不违背她。至于母亲的抱恨,我定要加以弥补。铭心刻骨记住这些,心里绝不忘怀。如同春日的朝晖与云霞。何时才能回报母亲呢?要以精卫填海的雄心。悲哉我的母亲,母亲终究不会死的。躯体虽然毁灭,灵魂却万古常青。只要我活着一天,那么每一天都会报母亲之恩。只要我活着一天,都将陪伴在母亲身旁。今日说得太长了,其实时间却很短暂。因此这篇祭文只能提纲挈领,就主要方面简单陈述母亲的事迹。此时在家中祭奠,就聊敬你一杯酒吧。以后对母亲的陈述,将随着日月增长而增长。请享用祭品吧!【蒋介石《哭母文》赏析】

毛泽东诗词赏析 篇2

一.地是毛泽东的根脉

“东方红, 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韶山的土地孕育了毛泽东, 毛泽东自小便钟爱这片土地, 但他的眼光不拘于韶山, 他的足迹不囿于乡土, 当他为求学而离开韶山冲时, 他向父亲言志“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长沙是毛泽东早年读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 青年毛泽东“立奇志、交奇友”, “以天下为己任”, 面对辽阔的土地, 他发出了“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的世纪之问;当美丽的国土遭到外族践踏之时, 他“以鲜花束帛之仪致祭于中华民族始祖轩辕皇帝之陵”, 大声疾呼:“东等不才, 剑屦俱奋”“还我河山, 卫我国权, 此物此志, 永矢勿谖”, 他带领着共产党人奋力保护着华夏土地;面对腐朽的国民党统治, 他要改变这个世界, “炸桥挖路为团结, 夺地争城是斗争。遍地哀鸿遍地血, 无非一念救苍生”;新中国成立后, 百废待兴, 他指挥千军万马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 “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山河铁臂摇”;当“一丛大地起风雷”的时候, 他面对现代修正主义的背信弃义, 号召人民“金猴奋起千钧棒, 玉宇澄清万里埃”, 鼓励人民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看到大地上的丰收景象, 他不禁高歌:“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毛泽东的一生稳稳地站在中华的土地上, 他像一棵参天大树, 牢牢地植根于这片沃土之中。

二.天是毛泽东的胸怀

脚踏实地, 仰望天空, 成就了毛泽东的博大胸怀。

他有“与天比高”的情怀。书生意气之时, 仰望“鹰击长空”, 追求“万类霜天竞自由”;“万马战犹酣”之时, 期望“刺破青天锷未残”;“大地微微暖气吹”之时, 深感“天地转, 光阴迫”, 发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迈之声。他有拨云见日的气量。为创建红色革命根据地, 尽管“漫天皆白”, 但内心却燃烧着“雪里行军情更迫”的火焰;经受挫折, 转战山路, 仍坚信“狂飚为我从天落”;听到“长空雁叫”, 看到“残阳如血”, 面对“雄关漫道”, 坚强地“迈步从头越”。他有“天若有情”的挚爱。对妻子, 他有“夜长天色总难明, 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的英雄之思;对革命, 他有“要似昆仑崩绝壁, 又恰像台风扫寰宇”的大爱之举;对烈士, 他有“泪飞顿作倾盆雨”的伟人之泪。他有“巡天遥看”的视野。他看到了中华从“长夜难明赤县天”走向“一唱雄鸡天下白”, 他看到了祖国“洞庭波涌连天雪”、“热风吹雨洒江天”的大好局面。

毛泽东既是望天之人, 也是后人仰望的“天”!

三.山是毛泽东的脊梁

“天欲堕, 赖以拄其间”, 是毛泽东意志与力量的写照。毛泽东的一生和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山记录了“马背诗人”的足迹:“别梦依稀咒逝川, 故园三十二年前”, 毛泽东在《七律·到韶山》的小序中写道:“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 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三十二年里, 他“踏遍青山”。山记下了他学生时代“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立下的拿云之志;井冈山上听“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所发的兴奋之情;红军征战转移途中, 历经“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之险、“七百里驱十五日”之艰辛, 收获到的“横扫千军如卷席”的胜利喜悦;长征路上“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六盘山上“何时缚住苍龙”的急切期盼和“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欢笑之声。是“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的浩瀚, 给了这位伟人“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是“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的山的气势, 给了这位伟人“我自岿然不动”的定力。山记下了他在“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狮过大江”时发出的“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铿锵之音, 在“风樯动, 龟蛇静”时, 构筑的“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的宏伟蓝图。没有“跃上葱茏四百旋”的体验, 是吟不出“无险风光在险峰”的自强者之音的;没有“又踏层峰望眼开”的亲历, 是道不出“卅年仍到赫曦台”的自信者之声的。

山, 沉稳厚重, 锻造了毛泽东巍峨挺拔的脊梁, 正是这种脊梁顶起了中华民族屹立东方、科学发展的天空。

四.水是毛泽东的血液

毛泽东平生最喜欢“到中流击水”, 水融进了他的血液之中, 他的思维如水一般灵动, 他的人生似水一样波澜壮阔。

毛泽东恋水。湖南境内湖泊江河众多, 自小给了他乐水的天性, 游泳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他习惯于同变幻莫测的江河湖海对话。在湖南游过湘江、韶山水库, 在湖北游过长江、东湖, 在广东游过珠江, 在广西游过邕江, 在江西游过赣江、庐山水库, 在杭州游过钱塘江, 在河北游过北戴河, 在北京游过十三陵水库。儿时“自信人生二百年, 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宏愿, 在他的振臂搏击中得以实现。

毛泽东悟水。他认为水中有哲学, “莫道昆明池水浅, 观鱼胜过富春江”;他认为水中有人生, 鼓励青年人要到大风大浪中去锻炼;他认为水中有政治, 他曾对卫士长李银桥说, “你们可以藐视一切, 但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 就是藐视我们”;他认为水中有外交, 他曾跟老朋友斯诺说, 想畅游密西西比河。后来尽管未能成行, 但这位会游泳的政治家还是征服了美国总统尼克松。烟雨迷茫时, 他能“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风急浪大时, 他能“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他有“四海翻腾云水怒”的革命家的气魄, 他有“可下五洋捉鳖”的挑战者的潇洒。

毛泽东治水。物有两性, 水不例外。毛泽东清醒地看到了“夏日消溶, 江河横溢”带来的“人或为鱼鳖”之灾, 他“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 把长江治理好, 让水给新中国的百姓带来福祉。畅游长江时, 他勾画出的“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的宏伟蓝图, 通过几代人的努力, 终成现实。见证历史的神女, 也该惊叹于毛泽东的睿智吧。

五.“红”是毛泽东的颜色, “旗”是毛泽东的身躯

“红”是火焰的颜色, 是热血的颜色。毛泽东对“红”爱得深挚, 爱的浓烈。他创建的军队叫“红军”, “镰刀斧头”的旗帜叫“红旗”, 成立的政权叫“红色政权”。他的诗词中所用“红”频率之高, 在历代诗人中也是少见的。“万山红遍”描绘的是“红于二月花”的美丽秋景:“万木霜天红烂漫”、“赣水那边红一角”;“红装素裹”写出了残酷斗争年代工农运动的红火和希望;“红霞万朵百重衣”表达对妻子杨开慧烈士的赞美与思念;“不爱红妆爱武装”、“红雨随心翻作浪”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人和事的歌颂。“红”是毛泽东心中最美好的色彩。

毛泽东更爱红旗。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 红旗是火炬, 是灯塔, 是航标, 是号角, 是毛泽东的身躯, 它指引着工农红军和人民解放军一路前行, 一路高歌。从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武夷山“风展红旗如画”、广昌路“风卷红旗过大关”到六盘山“红旗漫卷西风”、保安城“壁上红旗飘落照”, 处处都有红旗辉映着的毛泽东的身影。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 红旗插上了天安门城楼。当毛泽东用洪钟般的声音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那一刻, 猎猎飘扬的红旗和毛泽东伟岸的身躯, 组成了一幅“日照大旗红”的美妙画图, 定格为中华民族最骄傲的瞬间。

六.花木鸟兽是毛泽东表达情感的行囊

毛泽东像历代诗人一样, 擅长在诗词中运用特定的意象, 赋以特定的含意来表达情感, 这是对我国诗歌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光大。

一是花木传情:他的《咏梅》词“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和《七律·冬云》中“梅花欢喜漫天雪, 冻死苍蝇未足奇”, 用“梅花”象征坚定的共产党人, 赞扬了革命者的无私、奉献和乐观、坚强。“杨柳”对毛泽东来讲有特殊感情, 她既有树姿的婆娑, 更兼妻子杨开慧、战友柳直荀的姓氏, 作者借以表达对他们无尽的思念。此外, 还有“战地黄花分外香”, 借花香表达战斗胜利的喜悦, “暮色苍茫看劲松”, 借“劲松”喻做人的风骨等。

二是鸟兽达意。有时用一种意象表达一种情感,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中用“鹰”和“鱼”表达对青年人蓬勃向上、青春自由的向往;“独有英雄驱虎豹, 更无豪杰怕熊罴”、“忽报人间曾伏虎”中用“虎”“豹”“熊罴”表达对敌人的极端蔑视;“冻死苍蝇未足奇”中用“苍蝇”表达对混进革命队伍中的投机分子的有力讽刺。有时用同一种意象表达不同情感。“长空雁叫霜晨月”通过雁叫渲染凄厉、悲壮的战争氛围, “望断南飞雁”则借望雁表达对老根据地人民和留在那里的战友的怀念;“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中, 把“鲲鹏”比做貌似强大的敌人, 给以鄙夷;“鲲鹏展翅九万里, 翻动扶摇羊角”中, 用“鲲鹏”比喻马列主义者和全世界人民, 不尽赞美。纵观其诗, 花木鸟兽仿佛是毛泽东的囊中之物, 他以娴熟的技巧, 信手拈来, 择而用之。

古典诗词“五美”赏析 篇3

【关键词】 古典诗词 “五美”法 赏析

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那么,怎样来赏析古典诗词呢?本文试从古典诗词作品内容本身的“五美”角度来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古典诗词的想象美

阅读古典诗词必须善于联想和想象,没有联想和想象就不可能有诗词的学习,更谈不上欣赏。所谓联想,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也即由此及彼。阅读诗词,诗词中所反映的生活和抒发的感情,可唤起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形成生动画面和形象,使读者受到感染和教育,从而获得美的享受。所谓想象,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思维过程。由于古典诗词不但用古汉语所写,而且精炼、含蓄、跳跃性大,反映的又是古代社会生活和古人思想感情,因而阅读诗词的时候联想和想象就十分必要。例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通过想象的情景:何时回到家中与妻子共剪西窗之烛,向她诉说这巴山夜雨之时的情景呢?诗人憧憬着未来团聚时的欢乐,红红的烛光,温馨的夜话,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切的相思之情。

诗句是用语言文学符号组合出来的,表现为一句句话或一行行字,在欣赏中能产生丰富感,根据诗句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例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家何在,城春草木深”,诗人表面写国都残破,山河虽在而面目全非,春季草木茂盛但却荒无人迹,景色是一片萧条,实际上我们可以想象诗人面对此情此景,要写的是国家残破,社会在战乱后的萧条、荒凉。

大凡古典诗词写景是为了写人,也就是抒发诗人感情,所谓情景交融,情中有景,景中有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例如元稹的《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本诗前两句中,秋丛似陶家,遍绕篱边,表面写菊花之多,茂盛之景,实际却是蕴含诗人爱菊之情。后两句则赞扬菊花不畏严寒,坚贞不屈的品格,更是抒发诗人自己的心愿,希望能像菊花一样做不畏严寒、坚贞不屈的人。因而,作为诗人生命的冲动,情感倾诉的诗歌,加之又由众多优美意象组合而成,自然成为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最好教材之一。

二、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诗人的感情与作品中景物互相融合,就构成了意境,例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写军人出征时看到杨柳柔弱,是景物原貌,但同时又反映了依依不舍的感情,即情景交融写出了意境。国学大师王国维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指在文艺创作中感情表达鲜明强烈;无我之境指在文艺创作中感情表达比较隐蔽、曲折,让我完全融化于物。

所谓有我之境,即以我观物,故物皆有我之色彩,把我的感情色彩都倾注景物上去。例如北宋词人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作者被贬郴州处境艰难,愁怀难遣。于是在词人眼里杜鹃仿佛也是怨恨填心,词人孤独寂寞、凄凉悲哀的心情都借着对杜鹃的描写,全部倾注在景物上,直接显露于意境中,因而客观之物主观化了,客观事物本身特征则隐藏不显了。

无我之境,指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时作者厌弃仕途,归隐田园,其淡泊、宁静之心在田园山林中获得了超脱,在这里作者的主观意识则完全融化于客观事物中,物我融为一体,写的是物,而其中有“我”,又看不到有“我”。又如元好问的《颍亭别》“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写出寒波白鸟本身所具有的情态,而没有把自己的急迫心情加到“寒波、白鸟”上去。虽然不用把我的感情色彩倾注到景物上去,但却还是用我的眼光来看景物本身所具有的情态。总之,诗词意境美并不在于语言文字的本身,而在于作者通过一定的景物传达的某种感情,从而激发读者的想象,满足其审美需求。

三、古典诗词的含蓄美

所谓含蓄,即指隐含在诗句之中的深层含义,而非表层含义,古人称之为“心头无限意,尽在不言中”,言有尽而意无穷。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只就眼前景物略施点染而已,不言离情而别意之深长已悠然不尽,的确可谓“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又如辛弃疾《摸鱼儿》“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表面所写是日暮春愁,但深层含义却是流露出对国事日非的隐忧和感慨,而更重要的是后面的深层意蕴。

含蓄美富于暗示性,表现为以少胜多,从无到有,大大拓展了诗词的内容含量,例如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是一幅黯淡而凄凉的图画,诗人只是淡淡勾勒出特定环境中特定的人、物、事,引而不发,却言在意先,通过“寥落、寂寞、白头、闲坐”等词语暗示了诗人抚今追昔,昔盛今衰的无穷感慨。故清人沈德潜说:“只用二十字,已抵一篇《长恨歌》矣。”因此,诗词的含蓄美体现于读者欣赏古典诗词时,不是一览无余,一目了然的,而要经过反复的咀嚼,从字面上找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四、古典诗词的色彩美

所谓色彩美即指各种色彩的组合,给诗词带来浓郁的画意和鲜明的色调,用鲜明的对比色来增加感情色彩浓度。例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利用颜色组合高度赞美了西湖荷花的姿色风韵,荷叶是绿,荷花却是红,红绿相映,使得全诗色调明快绚丽。又如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的《丰乐亭春游》“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野草绿无涯”,诗人写景也着重于对色彩描绘,红树、绿草、青山,把景物写得多姿多彩,色彩斑斓。

还有色彩明暗的对比,也有种含蓄的画意美。例如诗圣杜甫的《春夜喜雨》“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天是黑沉沉的而灯火是明亮的,以灯之明来衬托云之黑,使得我们头脑中呈现出一种天气阴沉,黑云笼罩,即将下雨的画面。

当然色彩对比还可造出一种独特的抒情气氛。例如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在狱鸣蝉》中“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诗人的视角从树上黑色鸣蝉转为狱中白发,情不自禁地悲吟,诗人满腔的悲苦情怀全部寄寓于色彩对比之中。总之,诗人通过色彩的运用乃在于给读者以视觉刺激,从而产生一种诗情画意之美。

五、古典诗词的动静美

所谓动静美,即指客体动态有时会使人产生静意,而客体静态有时却又使人产生动感。文学语言则更能利用这一手法写景状物,动中见静,静中有动,动静交错而变化无穷。例如南北朝诗人王籍的“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风定声静而花朵还在悄然落下,静中尚有动,鸟鸣有声,而鸟的鸣叫更衬托得此时山中越发地幽静,以有声显示幽静。又例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人以动静相间的手法,为我们画出了一幅极幽静的春山夜月的美景图,夜深人静,春山空寂,却有桂花仍然悄然落地,正是静中见动;而惊鸟时鸣,声响深涧,更显出山居之静,这是动中见静。还有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诗人写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都完全沉寂了,只有那偶尔传来的阵阵钟磬音在空中回荡,则更增加了人们的寂静感觉,这正是诗人以动衬静的写法。因而,诗词的动静之美乃诗人客观世界动静变化的真实感受,从而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诗境,给读者以美的感受。

总之,赏析古典诗词要求我们应在精读作品的基础上,从“五美”的角度深入了解作品的各个方面具有的内涵,通过作品看,作者运用怎样的写作方式、表现手法来具体形象地反映其所面对的社会现实,创造了怎样的艺术风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古典诗词的阅读中得到自己的乐趣,从而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毛泽东诗词赏析 篇4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不怕长征的艰难险阻,越过万水千山是平平常常的事。诗人高度概括了万里长征的艰难,开篇树起了红军的英雄形象。“万水千山”是长征途中一切困难的高度浓缩:有恶劣的自然环境,有敌人的围追堵截,还有来自党内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和分裂主义的干扰破坏,面对千难万险,红军等闲视之。“等闲”描述了红军蔑视敌人、克服困难、勇子斗争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显示了红军的豪情壮志。这两句诗揭示了主题,为下面几个典型的长征事例作好了铺垫。

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山脉连绵起伏,在红军看来,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脚下,只不过是滚动着的小泥团。紧承首联,用五岭、乌蒙代表“千山”。这两句诗通过写山来突出红军的英雄气概,明是写山,实是写人。用“逶迤”修饰“五岭”,用“磅礴”修饰“乌蒙”,说明山的高峻、雄伟,突出远征之“难”;接着是“腾细浪”、“走泥丸”,一个“腾”字,一个“走”字,展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风貌,“细浪”、“泥丸”则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红军蔑视一切困难的宏伟气魄。诗人在这里采用了反向的比拟手法,一方面,五岭、乌蒙这些大山的确是逶迤磅礴,但另一方面,在红军眼中,这些大山只不过是跳动的细浪、滚动的泥丸,如此的渺小,这强烈的反差对比,烘托了红军天下无敌的高大形象,讴歌了一种时代精神,一种民族精神。

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汹涌的波浪激打着悬崖陡壁,热气逼人,大渡河的铁索桥腾空高悬,左右晃动,令人不寒而栗。这里用红军巧渡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的战例歌颂了红军大无畏的精神。金沙江和大渡河代表首联中的“万水”。一个“暖”字不但写出了金沙江当时的气候条件,更表达了红军渡江后的胜利豪情和欢腾喜悦的景象。“大渡桥横铁索寒”则集中反映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战斗场面,“大渡桥横”写出了泸定桥重要的地理位置和险要的形势,一个“寒”字,既真实地反映了铁桥高悬于湍急的大江之上惊险万分的气势,又反映了当时情况的危急,想到石达开当年在大渡河全军覆灭的厄运,怎能不令人胆寒!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下,红军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气壮山河的革命豪情令人惊叹,我们仿佛又听见大渡河翻滚的波涛声,仿佛又看见红军冒着敌人的弹雨、攀着铁索前进的壮举。这两句诗是在写景,但寄托了诗人无限的感慨,满含了诗人对英雄红军所向披靡的自豪和赞誉。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英雄的红军特别喜爱岷山的千里积雪,全体红军通过这座大山后,个个喜笑颜开,充满了胜利的欢欣。结尾这两句诗写了长征的最后历程,表现了红军振奋的精神和诗人畅快的心境,以欢笑作结。“更喜”和“尽开颜”同“不怕”、“等闲”首尾呼应,描写了红军对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突出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岷山千里雪”表现了深远的意蕴,岷山雪景的高洁、明净难道不正是英雄红军不朽形象的真实写照吗!抗日的新高潮即将到来,红军群情振奋,准备迎接新的更为艰巨的战斗任务,此时的岷山,是革命的一个新起点,象征着无限光明的革命前景。以此结束全诗,寓意深刻,振奋人心。

这首七律采用史诗般的笔法,于轻快流畅的节奏中叙写了红军一年来历经的艰险征途,将胜利的喜悦之情和自豪感寄寓在轻松的叙事之中。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结合全诗定下了豪放、激越的基调。接下来行云流水般地叙述了红军在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等长征途中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英雄业绩,表现出诗人其乐无穷的博大胸襟,同时也是对首联的注释。全诗大气磅礴,叙事流畅、轻快,而诗人强烈的感情则跳动在“不怕”、“只等闲”、“更喜”、“尽开颜”等字里行间。

毛泽东诗词赏析 篇5

同是写秋,为什么毛泽东笔下的秋景能独标高格,独领风骚?答曰:时也,地也,人也。

我们先来看看诗人写作的地理环境。

湘江是湖南最大的河流,全长八百多公里。沿江两岸风景秀丽,尤以橘子洲久负盛名,春来,水光潋滟,沙鸥翔集;秋至,柚黄桔红,一片清香。更兼地势开阔,四面环水,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在上个世纪初,环境污染还不严重,那时漫步橘子洲头,极目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景象,应该基本是写实的。景能生情,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诗人得江山之助,故能逸兴横飞,豪情满怀。

中国的读书人,自古有登山临水的传统。只因登山临水,游目骋怀,能极大限度地拓展我们的视野,从而使我们可以超越芸芸众生、茫茫尘世,超越狭小的个人空间,昂首天地,将生命人格与精神情感,伸张于无限寥廓的宇宙。所以司马迁写《史记》,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饱览祖国壮丽山川,其文才能汪洋恣肆,瑰丽雄伟,正是这个道理。

当然,曾在湘江漫步,在橘子洲头远眺的诗人何其多矣,为何只有毛泽东能写出气势磅礴的《沁园春长沙》?须知湘江不只是有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壮丽,它也有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妩媚;它不只有百舸争流的豪放,也有渔舟唱晚的婉约;它不只有弄潮儿中流击水的英姿,也有采莲女无端隔水抛莲子的旖旎风光,浪漫故事呀。

自古有非常之人,乃作非常之语,乃成非常之事。毛泽东一生是非功过,且留待后人评说,但他无疑是一位英才杰出之士。少年毛泽东还蜗居偏僻的韶山冲时,已露峥嵘头角,已见志向高远。父亲为他安排的人生,是去学徒经商,将来作一个精明的买卖人。正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小小的毛泽东,此时已从书中朦朦胧胧了解到外面的世界,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已开始闪耀着理想的光辉,已开始燃烧起了奋斗的激*情,他哪里甘愿接受父亲的安排呢?经过顽强的斗争,他终于争取到机会,走出了荒蛮的山沟。他十六岁写下的《离乡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虽是稚子口角,已见出非凡的胸襟抱负。到长沙后,毛泽东眼界大为开阔,他博览群书,接触时事,渐渐明确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理想。故以诗言志,发为声口,自然立意高远,气象宏伟,而不屑为赋新词强说愁,不屑鸳鸯蝴蝶,雪月风花,作呢呢儿女子语。毛泽东所有的诗词中,写到愁的只有五处,其中只有赠给杨开慧的一首《虞美人》:“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怎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晓来百念皆灰烬,倦极身无凭。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真正写得缠绵婉转,流露出少年初恋的情怀。其它四首诗中的愁,迥异于传统文人的愁绪,《五古挽易昌陶》:“愁杀芳年友”,并不是无端的闲愁,而是对友人英年早逝的痛惜;《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送别友人,虽有伤别之情,但更多的是对志同道合的友人的期许,令人想到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西江月秋收起义》:“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愁哪里是愁!分明是一种对艰难时局的忧患意识,一种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感。另一首送别杨开慧的词《贺新郎》:“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侣,”英雄亦有多情日,写出与爱侣的分别的依依不舍,但这种情感瞬即被另一种更伟大的情感所代替,“凭割断愁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在作者的心里,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才是爱情的真谛。

毛泽东诗词 篇6

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961年12月

【译诗】

风雨将春天送走了,飞雪又把春光迎来。

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告。

待到山花开满大地时,梅花就在花丛中欢笑。

【赏析】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回来。•哪怕县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面对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独秀,傲然挺拔。•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就在这“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当口(即:当时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争),•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下阕,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赏析一】

毛泽东诗词翻译中典故的再现 篇7

1典故

典故即传统意义上所指的旧的制度或旧的例行,也可以指汉代官名中肩负着代为掌管礼、乐制度等的那些史实者。典故这一名称最早可追溯到汉朝《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中所提及到的“亲屈至尊,降礼下臣……事过典故。”后来,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典故延伸成了一种常见意义上的有关典章制度、历史人物以及类似名人传记的故事或传说。《辞海》、《辞源》中指出典故的古义与现代汉语所说的“故实”有些相当,指古代的典章制度、旧事旧例;根据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辞海语词分册》(音序本),典故包含典制和掌故,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这与《现代汉语词典》中所定义的“典故即诗文中所引用或沿用的古代书籍中的那些经典并为世人所晓的优美词句或脍炙人口的故事”有相似之处。本文探讨的典故主要包括毛泽东诗词中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历史名人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和句子。

2毛泽东诗词中典故的运用

典故是语言的浓缩和精华。一般来说,典故使用得好,不仅可以增强诗词风格的生动性、形象性,还可以增加诗词的气氛,耐人寻思,含蕴深厚。“举事以类义,授古以证今。”总揽《毛泽东诗词》,除去重复使用的典故,毛泽东巧妙地运用典故多达80余处,体现了毛泽东深厚的语言表达功力和高超的典故运用技巧。

2.1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为了大力拓展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意境包孕,《毛泽东诗词》 中大量地引用了典故,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 具体如下:《清平乐·蒋桂战争》中为了提高诗词中所要呈现的讥讽意味作者借用了民间所流行的故事传说“一枕黄粱”。在 《七律·答友人》中作者通过借用典故“九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支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向读者描绘了一幅神话传说中七仙女降临凡间、五彩斑斓的唯美画面。同时,古代社会中所流传的历史传说“湘妃滴泪成斑竹”也是典故的典型运用,典故中

不仅写出了传说中大家所想象的仙女,还勾勒出了青青的翠竹。字里行间,湘妃和斑竹的形象一览无余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从而更加映射出了诗歌中图画的清新意境、色彩的鲜明饱满和形象的生动逼真。除此之外,“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和“搅得周天寒彻”也都是毛泽东诗词中典故应用的典型体现。

2.2历史名人

《浪淘沙·北戴河》中的“东临碣石有遗篇”源于曹操的“东临碣石”,都借以表达现代题材与内容,恰到好处,形象生动。 除此之外,毛泽东诗词中大量引用传说,历史以及现实中的人物,如:吴刚,嫦娥,牛郎,华佗,魏武,舜尧,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金猴,孙大圣,庄屩以及张辉瓒等等。

2.3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和句子

《采桑子·重阳》中的“人生易老天难老”和《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所引用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都来自于著名诗人李贺的原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七律·答友人》中“我欲因之梦寥廓”源自李白的“我欲因之梦吴越”。《贺新郎·别友》中所借用的“挥手从兹去”就是直接采用了著名文学大师李白《送友人》中的“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在“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中“横塘”也引用了典故,在古诗中常作女子居住之处。同时,《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可上九天揽月”也仍然是对李白诗句中“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巧妙化用,借以创造出诗歌中所蕴含的一种全新的意境内涵。除此之外,为了表达出作者心中所要阐述的观点即当时国际反华走狗势力的末日即将来临,作者诗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中的“正西风落叶下长安”就灵活化用了唐代著名诗人贾岛的“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菩萨蛮·黄鹤楼》中,作者借此题目抒发了革命家的截然不同的感慨。《菩萨蛮·黄鹤楼》 中,作者借此题目抒发了革命家的截然不同的感慨。

3毛泽东诗词中典故的翻译

一直以来,典故因其内涵的丰富饱满性、文字的简练性以及为世人所颂的脍炙人口的故事、传说或词句而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含蓄委婉是典故所包含的最大精妙和独特之处。一般来说,每个典故都有其文化历史背景。诗人或作家正是通过对典故的借用、化用等等使其文本言在典中,而意在典外。因此,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中,典故的再现无可厚非地就摆在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那么要采取什么用的方法或手段有效地向读者传递原诗词中典故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隐含意义,但在同时又能更好地保留原诗词中所蕴含的味道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典故再现中的重中之重。

例1一枕黄粱来自《清平乐・蒋桂战争》中的“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Showering misery through the land,

Yet another Golden Millet Dream.(外文版)

Sowing on earth but grief and pair,

They dream of reigning but in vain. (许译版)

“一枕黄粱”这个故事来自于唐朝一位著名的说书人沈既济:古时候,有一个书生叫卢生。有一次,他在一家小客栈毫不保留地向一个道士坦诚了自己的贫穷与不幸。然而,道士在得知这位书生的悲催经历后只是给他送了一个枕头,并安慰他, “你一觉醒来后,就会收获到你所梦寐以求的名和利。”书生听了道士的话内心大喜,便枕着枕头进入睡眠。而当时,客栈的店主正好在煮着一锅香喷喷的黄米。自然而然这个书生在梦中梦见自己成了一个高官,并过上了自己所奢求的奢华生活。 然而,当他醒来时他发现,他面前除了火炉上的一锅黄米粥外, 其他什么都没有。自那以后,老百姓就借用这个典故来表达一个人心中永远都无法实现的愿望或幻想,最后就有了“黄粱美梦”这个脍炙人口的成语。 毛泽东同志在这两句诗中借用典故“一枕黄粱”讽刺抨击军阀混战的凶险狡诈的丑恶嘴脸,无情地揭露出军阀们对争权夺利的自私以及贪婪,毫无保留地断言军阀们必将走向失败和灭亡的宿命。外文版采用直译“Golden Millet Dream”导致了非英语为母语者的困惑,无法领会“一枕黄粱”的深刻内涵义。许渊冲英译版中的“The dream of the reign-ing but in vain.”与原典故“一枕黄粱”意义相呼应,译文通顺达意,读者也能轻易明白其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例2穷寇勿追霸王来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With power and to spare we must pursue the lottering foe,

And not ape Xiang Yu the conqueror seeking idle fame.(外文版)

With our courage unsepent pursue the foe o’erthrown!

Do not fish like the Herculean King for renown. (许译版)

“穷寇勿追”是古人在战争中奉行的一条军事原则,意思是不要去追穷途末路的敌人,以免敌人情急反扑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毛泽东这里的“穷寇”是“反其典而用之”,指败退的敌军战败且力量损失将尽(连能拼同归于尽都不行),但这批敌军不及时消灭以后会卷土重来——是强调不给敌人重整旗鼓的机会。“霸王”是指楚国贵族出身的项羽,秦朝灭亡后称西楚霸王。后来,项羽与刘邦争做帝王,进行了四年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2年兵败,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南)乌江边自刎身亡。外文版和许译版对“穷寇勿追”的翻译虽然措辞各异,但表达流畅无阻,都较好地再现了原文典故。对于“霸王”的翻译许译版却相对逊色。Herculean一词来源于希腊罗马神话里面的大力神Hercules,以西方文化的词汇阐释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难以真正做到文化和典故的“再现”。但是,外文版的“Xiang Yu the conqueror”则较好地保证了“项羽”这一著名的中国历史人物对外传播的可能性,有助于历史人物形象的具体和丰满。

例3天若有情天亦老来自《采桑子·重阳》中的“人生易老天难老”和《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

Nature do not grow old as fast as man,

Each year the Double Ninth comes round. (外文版)

Man ages too easily but heaven never gets old,

Double Ninth comes yearly in the same mould. (辜正坤版)

“天若有情天亦老”本是说铜人辞汉,清泪潸然,汉宫花木, 莫不依依,青天如若有情,见此亦当魂销。毛泽东通过借用“天若有情天亦老”给予了原诗句完全崭新的意义。原诗句中有限的人生和无限的自然相对衬而言,警醒世人要把个人溶入集体中,个人亦将取得永生。也就是说,要把有限的生命献给无限壮丽的革命事业,让小我化入大我、以有涯积为无涯,尽可能多发些光和热,生命才更充实更宝贵。在其诗词中,作者借用 “难”和“易”来表达他对自然界和人生不同变化节奏的深刻感悟,并高度归纳了人生宇宙的客观发展规律:时光的流逝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两译本在传递原诗句典故和意境的过程中,外文版相对更胜一筹,更好地再现了作者的深刻情怀。同时,“nature”一词能更好地反映人的对立面―自然。

除此之外,对于不同的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或历史和现实人物,不同译者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如“吴刚和庄屩”的翻译采用音译的较多,“Wu Kang”和“Wu Gang”,出现错误的只有江苏版和中外版,因对汉字的误认,将其译为了“Zhuang Qiao”,实际上应为“Zhuang Jue”。也有不少采用意译的。如“金猴和孙大圣”。如湖南版将其意译为“Golden Monkey”和“Heaven’s Rival Monkey King”。但是,一般来说,为了让国外读者更好地理解典故中所呈现的神话,历史和现实人物的深刻内涵,更为理想的翻译方法是音译加意译的翻译方法。

4结论

由于中西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典故翻译的过程中药能较好地再现其所蕴含的深刻内涵意义,让更多的外国读者欣赏和感悟到毛泽东诗词的恒久魅力并不是一件易事。但是,不能因其难而止步不前。只要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遵循忠实性原则,体现源语文化特色,最大限度地保留源语的文化内涵,考虑读者接受性,诗歌中的典故再现以及成为连接不同文化之间的精神桥梁不是不可能的。

摘要:中国古典诗词是我国汉语语言特点的典型代表之一,而其中典故的运用更是体现着传统文化的凝聚与精髓。毛泽东在其诗词创作中博采众家,大量用典。通过探讨毛泽东诗词中的典故,阐述了毛泽东诗词典故翻译过程中的有效实现途径。

关键词:毛泽东诗词,典故,翻译

参考文献

[1]辜正坤.毛泽东诗词[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李崇月.毛泽东诗词中典故的英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1):1-4.

[3]李静.毛泽东诗词中典故的英译探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8(1):123-124.

[4]外文出版社译.毛泽东诗词(汉英对照)[M].外文出版社,1999.

[5]许渊冲.毛泽东诗词选[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

[6]曾青.毛泽东诗词中典故的文化翻译[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5):130-133.

[7]赵甄淘.汉英对照毛泽东诗词[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元宵赏灯诗词赏析 篇8

唐代时,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为花树”。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唐代诗人张说也曾用诗赞道:“花萼樓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龙衔火树千重焰,鸡踏莲花万岁春。”把元宵节赏灯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

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况空前,灯市更为壮观。苏东坡有诗云:“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范成大也有诗写道:“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诗中的“影灯”即是“走马灯”。大词人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明代更加铺张,将元宵放灯从三夜改为十夜。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迷人的元宵之夜。诗曰:“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上一篇:201x小小班上学期家长会发言稿下一篇:分手信写给十年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