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概论复习题

2024-06-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毛泽东概论复习题(精选6篇)

毛泽东概论复习题 篇1

C.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于(C)。A.实事求是 B.反对左倾教条主义

C.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 D.反对右倾投降主义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C)A.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 B.将马克思主义照搬到中国

C.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D)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下列关于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认识是(C)A.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没有联系 B.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回事 C.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 D.毛泽东思想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但不是中国的

6、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C)A.中共六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

7、对毛泽东同志正确的功过评价是(B)A.功过等同

B.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C.错误是第一位的、功绩是第二位的 D.只有功绩、没有错误

8、邓小平理论产生为的时代主题是(D)

A.战争与革命 B.知识经济 C.冷战 D.和平与发展

9、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明确确立,是在党的(C)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0、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的命题是(A)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发展是硬道理 C.摸着石头过河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A)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A.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 B.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C.苏东剧变

D.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

12、中共十六大新确立并写入党章的全党的指导思想是(D)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C)A.保持党的先进性

B.党的领导

C.执政为民

D.执政兴国

1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B)A.实事求是

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5、以人为本就是以(A)为本。A.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C.所有人的根本利益 D.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利益

16、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C)。A.富裕家园 B.强大中国 C.美丽中国 D.生态中国

17、被称为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的一大优势,是战胜困难、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证的是(A)。A.统一战线 B.独立自主 C.实事求是 D.武装斗争

18、始终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是(C)。A.知识分子 B.我国社会新阶层

C.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 D.人民军队

19、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首次写入中国宪法是在(C)。A.1954年 B.2002年 C.1982年 D.1987年

20、我国的改革(B)。A.只进行经济制度改革 B.是全面的改革 C.只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D.只进行文化体制改革

21、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C)。A.基础建设 B.生态建设 C.保障和改善民生 D.生产效率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A)、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A.走什么路 B.怎样做人 C.做什么样的人 D.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23、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文件是(A)。

A.《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创新管理的意见》 C.《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D.《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24、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创造性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A)建设的思想。A.精神文明 B.物质文明 C.经济发展 D.社会进步 25、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C)。

A.我国进入世界十大贸易国行列

B.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C.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D.形成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局面

26、党的十五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B)。A.基本路线 B.基本纲领 C.基本国策 D.基本思路

27、标志社会主义从理论形态走向现实世界的是(A)。A.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B.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 C.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28、坚持科学发展的核心问题是(A)。A.以人为本 B.执政为民 C.立党为公 D.诚实守信

29、教条主义犯的错误是(A)。A.凡事从书本出发 B.主观与客观相结合 C.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D.认识与实践相一致

30、产生剥削和两极分化的根源在于(C)。A.社会分工

B.富得越富、穷的越穷 C.私有制, 剥削制度 D.市场经济

3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就是要实现(C)。A.经济发展,美丽中国 B.社会进步,生活富裕 C.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之梦 D.民族振兴,国家统一

32、邓小平曾多次讲过: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大的不同是(B)。A.意识形态的对立 B.共同富裕 C.生产发展 D.社会进步

33、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同志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新的要求。认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B)。A.实事求是 B.与时俱进 C.求真务实 D.解放思想

3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总的说来,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A)的历史阶段。A.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 C.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D.实现四个现代化

35、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执政后必须(A),并在此基础上使人民富裕起来。A.发展生产力 B.巩固新生的政权 C.增加人民收入 D.巩固国防 36、20世纪70年代后,成为新的时代主题是(B)。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公平与正义 D.生态与环境

3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理论成果是(A)。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理论成果是(B)。A.邓小平理论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科学发展观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9、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第一个理论形态,(C)具有不可否认和不可替代的原创性,基础性,在此之后形成的理论成果都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A.毛泽东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0、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C)。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发展

D.统筹兼顾

4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B)。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发展 D.统筹兼顾

42、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髓的思想路线是(A)。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求真务实 D.与时俱进

4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C)。A.是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B.是处在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C.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是处于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4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B)。A.发展生产力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实现四个现代化 D.实现中国梦

4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C)。A.四位一体

B.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C.五位一体 D.三位一体

4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动指南是(B)。A.毛泽东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邓小平理论 D.科学发展观

47、思想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B)。A.支配行动的认识路线 B.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C.一个政党的指导思想 D.从实际出发

48、经过延安整风,党内普遍认识到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甚至把它看作党的思想路线的代名词的是(C)。A.解放思想 B.求真务实 C.实事求是 D.与时俱进 49、1945年4月,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同时也在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A)A.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 B.中共第六次代表大会 C.中共第五次代表大会 D.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

50、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B)。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51、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是(C)。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52、邓小平多次强调作为检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是(A)。A.实践 B.真理 C.理论 D.认识

53、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做到与时俱进,关键在于(B)。A.求实 B.创新 C.改革

D.发展

54、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的是(A)。A.求真务实 B.与时俱进 C.解放思想 D.实事求是

55、一切从实际出发,目前我国最大的实际是(A)。A.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长期进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D.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

5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C)。A.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后 B.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高 C.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经历特定阶段

D.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

5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时期是指(B)。A.从新民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

B.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从社会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实现 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5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社会不同的分配制度之间的矛盾

C.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9、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A.基本路线 B.基本方针 C.基本纲领 D.基本国策

60、党的十五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B)。A.基本路线 B.基本纲领 C.基本方针 D.基本国策

61、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路线通常简称为(B)。A.“一化三改”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三个有利于”

6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A)。A.立国之本 B.强国之路 C.立党之基 D.执政之源

63、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C)。

A.改革开放,艰苦奋斗 B.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C.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D.埋头苦干,脚踏实地

64、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C)。A.巩固完善新兴的政权 B.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C.发展生产力 D.进行改革与创新

65、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中体现的社会基本矛盾问题是(C)。

A.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B.社会形态与生产方式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D.对外开放与对内搞活的矛盾

66、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在(B)。A.1982年党的十二大的讲话 B.1992年的南方谈话

C.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的讲话

D.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

67、邓小平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在(C)。A.1978年 B.1998年 C.1988年 D.1992年

68、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坚持走(B)。A.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之路 D.生态良好美丽中国之路 69、对“三步走”发展战略思想做完整阐述是在党的(C)。A.十一大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70、根据“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我国到21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是(C)。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生活比较富裕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71、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是(C)。A.20世纪末 B.20世纪中期 C.21世纪中叶 D.21世纪初

72、我国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全面建成(A)。A.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B.全面的小康社会

C.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73、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D)。A.邓小平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74、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B)。A.解放思想 B.改革开放 C.对内搞活 D.改革创新

75、标志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是(A)。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 76、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C.社会主义制度的彻底革命 D.社会主义制度的枝节修补 77、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C)。A.解放思想 B.改革创新 C.改革开放 D.对外开放 78、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启了改革的历史进程。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A)。A.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B.平反冤假错案 C.实行承包责任制 D.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

79、在全面改革中,重点是(C)。A.政治体制改革 B.社会体制改革 C.经济体制改革 D.文化体制改革

80、“三个有利于”标准是(A)。A.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B.判断社会建设得失成败的标准 C.判断文化建设得失成败的标准 D.判断生态建设得失成败的标准 81、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B)。A.由点到线、由线到面 B.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C.由经济特区到全面开放

D.由沿海、沿江、沿边到全领域开放 82、2001年,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面开放的新阶段,其标志性事件是(B)。A.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席位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加入世界卫生组织 D.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8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A)。

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B.不断增加人民的收入 C.不断扩大社保覆盖的范围 D.不断减轻农民的税负的负担 84、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的方针是(A)。A.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B.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85、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的是(C)。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86、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离不开政府,而政府调节和干预经济运用的手段主要是(A)。A.经济手段 B.行政手段 C.行政审批 D.政策指导

8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从而能充分的表现出其优势的两种手段是(B)。A.行政与法律 B.计划和市场 C.宏观与微观

D.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

8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C)。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生产力的多层次性决定所有制的多样性

89、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在(A)。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七大 D.党的十八大

90、党的十六大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出了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是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其中“一个统一”是指(B)。A.统一于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B.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C.统一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中 D.统一于“五位一体”全面建设的进程中 91、国有经济起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C)。A.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绝对的优势 B.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 C.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 D.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92、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目标是(B)。A.实现人民收入增加 B.实现共同富裕

C.实现社会生产力发展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93、社会主义的主体分配原则是(B)。A.按资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人对社会贡献分配

9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是指按劳分配以外的其它分配方式,基本上都可以归结为(C)。A.按劳分配

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生产资料所有权分配

95、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即(A)。A.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B.通过诚实劳动,守法经营富裕起来

C.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D.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走向共富

96、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B)。A.公开 B.公平C.公正 D.平均

97、党的十八大指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C)。

A.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B.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 C.城乡发展一体化 D.农村建设城镇化

98、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是(A)。A.科技创新 B.体制创新 C.观念创新 D.理论创新

9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A)。A.人民当家作主 B.党的领导 C.依法治国 D.以德治国

100、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C)。A.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基层群众民主自治制度

10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A)。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党的领导 D.人民当家做主

102、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B)。

A.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3、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C)。A.组织领导 B.行政领导 C.政治领导 D.法律领导

104、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是(C)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钓鱼岛问题

105、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A)A.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106、台湾问题的实质是(D)A.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B.中美两国关系的核心问题 C.世界和平的问题 D.中国的内政问题 107、1949年3月,新华社发表时评首次提出的口号是(B)

A.和平统一 B.解放台湾 C.一国两制 D.台湾高度自治 108、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将我党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和主张归纳为(A)A.一纲四目 B.一国两制 C.四个决不 D.和平统一

109、“一纲四目”的一纲是指(D)A.实现一国两制 B.“九二”共识

C.台湾高度自治 D.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110、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首次以“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的是(B)A.实现中华民族振兴 B.解放台湾 C.武力统一 D.解放全中国 111、1982年1月,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念的是(C)A.廖承志 B.周恩来 C.邓小平D.叶剑英 112、1985年3月,正式将“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基本国策的会议是(A)A.六届人大三次会议 B.五届人大三次会议 C.四届人大三次会议 D.三届人大三次会议

113、“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核心是(B)A.两种制度 B.一个国家 C.两岸统一 D.民族复兴

114、“一国两制”的理论构想最早提出是针对(D)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西藏问题 D.台湾问题

115、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是(B)A.推进现代化建设 B.增强综合国力

C.维护世界和平D.实现中等发达国家发展目标 116、2005年3月14日,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法律文献是(A)A.《反分裂国家法》 B.《香港基本法》 C.《澳门基本法》 D.《物权法》 117、2006年4月,胡锦涛提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是(D)

A.一国两制 B.搁置争议 C.共创双赢

D.和平发展

118、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C)。A.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依法治国 C.人民当家作主 D.以德治国

11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核心内容是(A)。A.多党合作 B.一党领导 C.议会选举 D.民众普选

120、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C)。A.保障人民当家做主权利的实现 B.保障民众的各项民主权利的实现

C.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D.一国两制,港人治港

121、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是(C)。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七大 D.党的十八大

122、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首次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A)。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123、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B)的文化。A.前进趋势 B.进步潮流 C.进步发展 D.前进潮流

124、在当今时代,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的是(A)。A.文化 B.经济 C.政治 D.生态

125、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C)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A.先进生产力

B.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C.先进文化 D.公认的社会价值体系

1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A),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A.思想基础 B.政治基础 C.社会基础 D.文化基础

127、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B)的必然要求。A.社会生产力 B.文化软实力 C.综合国力 D.国家外在形象

128、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确立了人们行为的(B)。A.法律规范 B.价值尺度 C.道德准则 D.价值标准

129、作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是(B)。A.经济 B.教育 C.文化 D.政治

13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C)。A.提高全民族思想素质 B.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 C.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 D.提高全民族教育文化素质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其原因是(BCD)A.马克思、恩格斯的指导 B.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D.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是(BCD)A.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中国的

B.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C.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D.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ACD)A、实事求是

B、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ABCD)

A.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B.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C.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D.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5、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ACD)A.力量之源 B.发展之根 C.立党之本 D.执政之基

6、贯彻“三个代表”要思想(BCD)A.力量在坚持依靠群众 B.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C.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 D.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7、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ABCD)A.第一要义是发展 B.核心是以人为本

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8、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ABCD)A.统筹城乡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9、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施行社会主义新型民族政策,其内容包括(ABD)。A.区域自治 B.民族团结 C.民族发展 D.民族平等

10、树立(BCD)的生态文明理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A.开发自然 B.尊重自然 C.保护自然 D.顺应自然

11、有些生态环境问题无国界,需要全球合作共同面对,我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BCD)原则,同国际社会合作,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A.竞争原则 B.各自能力原则 C.责任原则 D.公平原则

12、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共中央对于港澳的政策是(ABCD)。

A.留在将来适当时机通过谈判予以解决 B.“长期打算,充分利用”

C.不承认历史上关于港澳问题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暂时不动

1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第二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ABD)。

A.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的谈话

B.叶剑英提出的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叶九条”

C.邓小平阐述的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六条具体设想——“邓六条”

D.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对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

14、知识分子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体现在(AB)。

A.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B.是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 C.是我国的领导阶级

D.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最基本的动力

15、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科学评价体系,要把(ABD)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以此来引导正确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取向。

A.生态效益 B.环境损害 C.生态伦理 D.资源消耗

16、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迫切需要深刻反思传统发展模式,适应世界(ABC)发展新趋向,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生态文明做出重要贡献。A.绿色 B.循环 C.低碳 D.高速

17、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这一外交政策根本原则的主要依据是(ABCD)。

A.中国坚持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 B.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最可宝贵经验之一 C.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 D.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18、党的十八大报告表明的在坚持既定原则的前提下的对台方针政策,主要是(ABCD)。A.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C.要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D.要努力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19、关于加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说法有(AB)。

A.把经济搞上去,建立强大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

B.实现国防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C.当今世界,和平发展是主流,应更多专注于经济建设,把国防建设置于从属地位

D.要正确把握现阶段我国国情,不能因国防现代化而削弱国家的综合国力

20、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依法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要(BCD)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A.从关系上 B.从政策上 C.从制度上 D.从法律上

2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指(ABCD)。

A.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改革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

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D.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2、非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主要体现在:(ABCD)。A.增加了社会资本

B.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C.吸纳了大量人员就业 D.提供了大量的物质产品和服务

23、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充分证明,(AB),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坚持这条道路,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中华民族精神 D.中国传统文化

24、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正确把握(BCD)。A.人与自然的关系

B.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关系 C.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D.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系

25、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ABC)。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与我国有联系的外籍华人

26、“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涵义是(BCD)。A.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现和平统一 B.力争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

27、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出一条(ABD)、高产出、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A.低消耗 B.少排放 C.零污染 D.低投入

28、邓小平作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一科学论断的时代背景是(ACD)。A.发展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最为关注的问题 B.中东局势动荡不安

C.世界开始了多极化格局的进程

D.现代科学化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9、要实现理论创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A.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

B.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或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C.把思想认识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捁中解放出来

D.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30、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要(ABC)。A.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B.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C.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D.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31、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ABC)。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爱护自然

3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BD)。A.确立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3、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即(ABC)。A.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比较富裕

D.我国的和平发展会有力增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B.设备 C.技术 D.管理

38、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要包括(ABCD)。A.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

B.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C.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 D.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33、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

39、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ABC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起决定的是(AB)。A.长期共存 A.社会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

40、目前,我国已经建立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主要内容

34、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是(BC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是 A.各区县人大常委会(BCD)。

A.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B.农村村民委员会 C.城市居民委员会

B.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 D.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41、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C.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务有(ABCD)。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A.继续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打会制度

D.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 B.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35、公有制经济包括(ABCD)。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C.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D.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42、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ACD)。A.政治协商 B.修宪立法 C.民主监督

36、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D.参政议政 分,主要包括(ABCD)。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

37、下列哪些属于生产要素的范畴?(ABCD)。A.土地

4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44、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ABCD)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A.民族意识 B.民族心理 C.民族品格 D.民族气质

45、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效机制的要求包括(ABCD)。

A.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 B.重在实际行动 C.重在持之以恒 D.重在形成机制

46、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的“三加快”“一加强”的重点任务包括(BCD)。A.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B.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C.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D.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

47、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的要求是(ABCD)。A.公益性 B.基本性 C.均等性 D.便利性

48、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贯彻的方针是(ABCD)。A.为人民服务 B.为社会主义服务 C.百花齐放 D.百家争鸣

49、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我们要努力开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是(ABCD)。

A.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 B.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C.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D.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 50、未来理想社会是(AC)。A.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 B.形成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C.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 D.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51、党的十八大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BCD)。A.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B.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C.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D.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52、和谐社会就是(AB)。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C.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D.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

5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ABCD)。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C.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4、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应该考虑的方面是(ABC)。A.从法律上 B.从制度上 C.从政策上

D.从文化上

55、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AB)。A.加强党的领导 B.改善党的领导 C.加强经济建设 D.加强文化建设

56、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是指(ABCD)。A.学有所教 B.劳有所得

C.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D.住有所居

57、劳动者就业的方针是(ABCD)。A.自主就业 B.市场调节就业 C.政府促进就业 D.鼓励创业

58、社会管理体制的形成要素是(ACD)。A.党委领导、政府负责 B.基层自治组织建立 C.法治保障 D.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59、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益增大,主要表现在(ABCD)。A.资源约束加大 B.环境污染严重 C.生态系统退化 D.气候变化问题突出

60、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ABC)。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掠夺自然

61、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是(AB)。A.节约资源 B.保护环境 C.顺应自然 D.从我做起

62、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ABC)为主。A.节约优先 B.保护优先 C.自然恢复 D.人工培育

63、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是(ABC)。A.绿色发展 B.循环发展 C.低碳发展

D.科学发展

6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ABD)。A.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B.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C.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机会 D.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65、有些生态环境问题无国界,需要全球合作共同面对,如(ABCD)。A.应对气候变化 B.臭氧层破坏 C.核污染 D.海洋生态系统

66、作为历史遗留问题,香港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是英国殖民主义者通过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ABD)不平等条约霸占的。A.《南京条约》(1842年)B.《北京条约》(1860年)C.《辛丑条约》(1901年)D.《展拓香港界址专条》(1898年)

67、“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ABC)。A.提出阶段 B.成熟阶段

C.进一步发展和法制化阶段 D.确认阶段

68、“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第一阶段的标志性时间是(AB)。

A.1978年12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发表

B.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C.1985年

69、“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第三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ABCD)。

A.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华人学者时谈和平统一设想 B.“邓六条”

C.1984年2月22日,邓小平会见美国某大学代表团的 谈话

D.一系列法律文件的制定

70、“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是(ABC)。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 C.力争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一个中国原则 71、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美国接受了中国政府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即(ABD)。A.与台湾断交

B.从台湾和台湾海峡撤走一切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C.实现两岸之间和平统一

D.废除美国同台湾签订的《共同防御条约》 72、1992年,代表海峡两岸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的是(AC)。A.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B.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C.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D.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

73、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表明了在坚持既定原则的前提下的对台方针政策,主要是(ABCD)。A.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要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C.要努力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D.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74、中国一向秉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信条,坚持(ABC)。A.不干涉别国内政 B.永远不称霸 C.永远不搞扩张

D.各国的事务由各国自己解决

75、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的现实依据是(ABCD)。A.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向和潮流 B.从我国的现实出发

C.积极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国内建设对中国外交策略提出的客观要求

D.我国的和平发展会有力增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76、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党和国家必

须认真贯彻落实的四个尊重是(ABCD)。A.尊重劳动 B.尊重知识 C.尊重人才 D.尊重创造

77、现阶段巩固和发展我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性包括(ABCD)。

A.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

B.在实现四个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的社会主义一致将更加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将更加巩固

C.由于各民族经济文化上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的存在,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维护民族大团结

D.由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影响和历史上遗留的某些民族隔阂的存在,必须重视和加强民族工作,维护民族团结

78、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形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大军。这是因为(AB)。

A.中国共产党是一支具有极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核心力量,自身具备这种领导能力,其领导能力是经过了无数次实践的检验的。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全中国人民根据长期的历史经验做出的自觉选择,是被庄严地写进了我国宪法的

C.建设廉政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D.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79、、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牢牢把握(ACD)这条主线。A.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B.加强党的反腐能力建设 C.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D.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

80、党的十八大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向全党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包括(BCD)。A.建设廉政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B.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C.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三、判断题

D.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1、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中国人自己经过独立创新得出的科学思想。(错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正确)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正确)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各自独立的科学思想体系。(错误)

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就是实事求是。(错误)

6、解放思想意味着放飞思想,也就是意志自由。(错误)

7、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错误)

8、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正确)

9、新中国成立之日就是社会主义在我国开始之时。(错误)10、1956年底我国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错误)

1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正确)

1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错误)

1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就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的联盟。(错误)

14、新中国成立之日就是社会主义在我国开始之时。(错误)

15、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坚持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正确)

16、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正确)

17、发展才是硬道理。(正确)

18、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就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错误)

19、“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正确)

2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发展程度的有机地统一。(正确)

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社会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错误)

22、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矛盾。(错误)

2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正确)

24、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正确)

25、“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有着重大的区别(正确)

26、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不要对外开放了。(错误)

27、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没有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分。(错误)

28、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之中,说明它们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错误)

29、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正确)30、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正确)

3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正确)

32、社会主义民主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民主之处就在于它由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错误)

3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不是一党制而是多党制。(错误)

34、在综合国力构成要素中,文化越来越不重要了。(错误)

35、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者中居核心地位的是理想。(正确)

36、面对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然坚持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明显过时了。(错误)

3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正确)

38、和谐社会就是“天人合一”的社会。(错误)

39、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正确)40、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正确)

41、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正确)

42、“一国两制”的构想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正确)

43、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正确)

44、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错误)

45、经济全球化能够促进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错误)

46、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利用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错误)

47、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正确)

4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正确)

49、“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方针。(正确)

50、党十七大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正确)

四、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二、理论联系实际。第三、实事求是。

第四、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什么

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第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第三、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4、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第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

第二、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第三、解放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不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胡思乱想;同时必须敢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把实践当作最高权威。

5、简述“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基本内容,第一、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

第二、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

第三、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6、简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第一、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第二、在环保工作中,把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放在首位。

第三、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7、简述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三、党的十六大以来,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

8、简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9、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10、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第一、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第二、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第三、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1、简述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特点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12、简述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

第一、中国和平发展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避免了那种建立殖民体系、争夺势力范围、对外武力扩张的资本主义发展的老路。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中国发展壮大,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第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将推动国际力量对比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引导国际格局演变和国际体系变革。

13、简述在国际关系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弘扬的基本精神

第一、平等互信,就是要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主权,共享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第二、包容互鉴,就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人类文 明进步。

第三、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14、为什么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在个人分配上的主体地位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第一、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公有制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 有上的平等关系,社会则根据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收入分配。

第二、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在生产力水平还没有达到高度发达的程度,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存在着差别,只有承认这种差别,并在个人收入分配上体现这种差别,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15、简述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

第一、全面落实科学技术史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第二、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第三、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16、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第二、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三、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17、简述“三步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8、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第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第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第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

19、简述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第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第二、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第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20、为什么说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第一,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第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第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五、论述题

1、试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途径

答: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第一、坚持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才能矢志不渝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第二、弘扬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必须永远保持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为之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第三、凝聚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努力,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2、试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经验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

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第四、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3、试述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

第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第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第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4、试述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

第一、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

第二、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第三、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把人类活动控制在自然能够承载的限度之内,实现人类对自然获取和给予的平衡,防止出现生态赤字和人为造成的不可逆的生态灾难。

5、试述中国特色新型“四化”发展道路

第一、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

第二、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实际上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工业化以城镇化为载体,工业化的过程也就是城镇化的过程,二者的互动才能实现良性发展。

第三、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城镇化发展的显著标志是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而这一变化是建立在农业现代化发展基础上的。城镇化和农业现

代化相互协调,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是不能分开的一个整体。第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6、试述邓小平对当今世界时代主题判断的基本观点

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要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地共同努力。

7、试述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第一、学习是基础。只有通过持续有效的学习,才能把全党的思想认识统一

到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来,坚定服务人民的立场,增强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第二、服务是目的。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服务是服务型政党的根本任务。服务型政党的提出,回答了“学习为了什么、创新为了什么”的问题。学习成效和创新成果必须通过更好地服务人民来体现,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学习服务创新的重要结合点。

第三、创新是动力。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探索出学习型、服务型政党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通过建设创新型政党,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必然有利于推动学习型服务型政党的发展。

8、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9、试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相互关系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第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第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第五、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10、试述习近平就坚定不移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的四点意见

第一,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我们坚持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维护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利益。

毛泽东概论复习题 篇2

一、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在第一课的授课中能否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将大大影响教学效果。

(一) 教师要仪表端庄, 增强亲和力

讲授《毛泽东思想概论》课要求教师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 但如果教师授课总是表情过于严肃, 语言枯燥乏味, 学生自然会对这门课失去学习的兴趣。笔者在上第一课时, 注意做到服饰整洁大方, 仪表端庄, 笑容亲切。在第一课教学流程的设计上, 笔者把歌曲《东方红》设置为课件开篇的背景音乐, 学生一进入课室, 就能听到触动心弦的歌曲。上课时, 笔者还给学生唱了《东方红》, 学生在听的同时不禁流露出喜悦和敬佩的眼神, 也和老师一起唱了起来。这样, 通过真情的流露去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滋润学生的心田, 学生在歌声中也开始大胆参与了课堂上的互动环节, 在情感上与教师有了更多的共鸣, 课堂气氛也更加和谐。

(二) 教师要谈吐文雅, 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美

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教师还要做到谈吐文雅, 语言生动。生动的语言往往可以让严肃的理论灵动起来。毛泽东既是卓越的政治家, 也是一位富有革命豪情的浪漫主义诗人。因此, 在第一课的授课中, 我们可以用毛泽东的诗词解读毛泽东的思想。在简介毛泽东的生平时, 笔者一共引用了毛泽东少年时代写下的《五古·赞天井》;青年时代撰写的 《西江月·井冈山》;中年时代撰写的《沁园春·雪》;老年时代写下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等诗词介绍毛泽东生平。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在朗诵诗词时, 教师应该通过苍劲有力的板书和富有激情的语言、眼神、表情及手势, 让学生通过诗词走进伟人精彩的内心世界, 体验历史的风云变幻。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 因为语言不同, 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教师必须追求语言的艺术美, 教学语言用得好, 学生就自然喜欢听你讲课。

二、以游戏、传说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以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第一课的授课中, 笔者并没有着急给学生介绍课程的知识结构及重难点, 而是和学生做了一个简单的游戏, 名称叫“思想与行为”。笔者首先请学生平心静气, 双手互握, 掌心悬空, 两手食指平行伸直, 相距五至十厘米, 让学生想象有一条拉力很强的橡皮筋, 紧缠双指;接着老师以低沉的声音说:“同学们感觉橡皮筋越来越紧, 双指越靠越近, 越靠越近。”在学生的欢笑声中, 教师会发现大家的双指正慢慢互相靠近。这时, 笔者问学生该游戏说明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异常精彩, 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最后老师小结, 游戏说明了思想驱使行动, 大家只有科学地评价毛泽东的功过, 对毛泽东的一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才能端正学习毛泽东思想的态度。游戏设想的初衷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笔者所教班级的学生都是90后大学生, 他们总体上个性张扬、乐于表现、思想活跃, 价值取向多元化。但他们的社会阅历浅, 信息来源多元化, 要弄清其中的是非非, 的确相当困难。据了解, 部分大学生对毛泽东本人认识肤浅, 不能正确地评价他的功与过, 并对毛泽东个人产生偏见, 当然就不喜欢上这门课。思想家是思想的载体。要让学生喜欢上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 首先必须使他们内心要接受毛泽东, 产生了解毛泽东的兴趣, 这样, 以毛泽东为主体的科学思想才能被学生接受。因此, 笔者认为第一课有必要引导学生客观全面评价毛泽东。

(二) 讲述传说及奇异现象,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上做游戏这个环节是学生始料不及的, 他们没有想到课程理论性这么强, 老师居然安排了游戏环节。游戏过后, 他们内心充满了期待, 老师下一步要讲什么呢?笔者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就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讲述了毛泽东故乡韶山的传说以及毛泽东铜像的三个奇异现象。1993年是毛泽东诞辰100周年。1月6日, 毛主席开国大典铜像运抵韶山当天, 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反季节傲霜开放。12月20日上午10点20分, 江泽民同志为铜像揭幕, 天空刹时顿现日月同天的奇异现象, 前后共持续了8分钟, 有中央电视台录像为证。12月26日, 六只粉红色蝴蝶绕铜像盘旋, 久久不肯散去。人们说那是毛主席家死去的六位亲人化蝶诉衷肠。学生边听边发出赞叹声, 用好奇的目光望着我, 还有个别学生感叹着说:“伟人就是不同啊!”其实,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通过互动教学法构建专题教学模式

(一) 设置专题教学, 精简凝练教学内容

专题教学模式就是以专题为单位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双向互动教学为运作形式,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于教学各环节的教学操作体系。[1]具体来说, 即是在教学中打破教材原有的章节体系, 将教学内容重新组合成若干专题进行深入分析讲授。[2]据了解, 部分学生不喜欢上《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认为中学的历史、政治课与该课程教材重复的内容较多, 没有兴趣再学习。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 笔者依据课程内容的逻辑关系, 形成了包括“毛泽东的成功和失误”和“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及当代价值”等十个理论专题。教学实践证明, 专题教学模式可以打破教材重复冗长的章节体系, 能够更好地精简凝练教学内容, 教学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二) 以互动教学法提高专题教学的效果

首因效应具有难以抗拒的魔力。俗话说, 爱屋及乌。当学生对毛泽东有一定好感时, 往往对与他相关的思想也会产生较大的兴趣。为了更好地提高专题一“毛泽东的成功和失误”的教学效果, 笔者采用了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和互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其中, 互动教学法的运用对有效构建专题教学模式起着关键作用。互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老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 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 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 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 拓展创造性思维, 以让学生爱学、会学、善学为目标,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3]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有效开展专题学习, 笔者先播放了纪录片《走近毛泽东》的部分片段, 然后介绍了毛泽东的一生同28的不解之缘。例如:毛泽东曾以“二十八划生”作为笔名。他的一生交叉算起来可以分成三个28年, 第一个28年是指毛泽东1893年出生至1921年建党;第二个28年是指1921年建党至1949年建国;第三个28年是指1949年建国至1976年毛泽东逝世。接着, 笔者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毛泽东的功和过, 让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在相互辩论、相互交流中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由传统教学中单纯的教师主导转变为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是大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此外, 教师在互动教学中还要发挥领路人的作用, 抓住契机启发、引导和点拨学生。例如:学生在辩论毛泽东是功大于过, 还是过大于功的问题上最为激烈。当时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毛泽东所犯的错, 是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和社会主义性质前提下出现的失误, 是探索中的失误, 属于量上的错。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反思专题教学, 如果教师继续沿用传统教学“满堂灌”的话, 不管你专题设置的内容再好, 也免不了有学生玩手机甚至上课睡觉的现象发生。因此, 教师应该灵活运用互动教学法构建专题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笔者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 第一课的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无止境, 教无止境。教师应进一步创新教学的内容及方法, 使学生对政治理论课不再产生厌学心理, 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更好地展现和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1]于庆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专题教学模式探析[J].佳木斯大学学报, 2010 (1) :131-133.

[2]洪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题研究理论综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 (5) :90-93.

毛泽东思想概论复习题 篇3

一、判断题:

1.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p12)

2.所谓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32)

3.无产阶级对于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32)

4.三大纲领,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桂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43)

5.对农村、农民的深刻了解和对历史上农民战争经验的正确总结,使毛泽东后来形成革命必须走特殊道路的重要思想来源。(51)

6.农业合作化道路,即:经过简单的共同劳动的临时互动组和在共同劳动基础上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实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82)

7.从国情出发,把发展农业放在重要的位臵,这是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的一大特色。(105)

8.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最具特色的是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问题。(43)

9.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式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31)

10.毛泽东精辟地概括为: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143)

11.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使毛泽东建党思想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理。(172)

12.党的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生命线”。(192)

13.只有党的政策和策略全部做上正轨,中国革命才有胜利的可能。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215)

14.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毛泽东的一句名言。(224)

15.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225)

16.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确立了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45)

17.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

18.《反对本本主义》一文,第一次提出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思想。(264)

19.经过延安整风和七大,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终于在全党确立下来。(266)

20.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273)

21.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273)

22.党的七大,把群众路线明确载入党章。(277)

23.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24.群众路线使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

25.群众路线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283)

26.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

27.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95)

28.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后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前,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期。(16)

二、选择题:

1.毛泽东思想成熟于抗日战争时期。(16)

2.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艰苦奋斗的作风。(185)

3.我国对个体农业改造的原则是典型示范、自愿互利和国家帮助。

4.人民军队政治派原则是:党指挥枪而绝不容许枪指挥党。(147)

5.毛泽东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有:执政党必须注意经常不断地克服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等不良作风防止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危险。共产党要接受监督。健全民主集中制,是执政党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党风建设,低于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拒腐防变。(187)

6.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63)

7.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121)

三、简答题:

1.怎样理解毛泽东思想的涵义?(19-21)

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中共十二大通过的党章总纲对毛泽东思想含义做出的科学界定。必须弄清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毛泽东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头脑中所固有的,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坚持和发展,由此可见,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而毛泽东思想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必须弄清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本思想的关系。毛泽东对毛泽东思想的贡献最大,他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但是,绝不能因此就把毛泽东本人的思想同毛泽东思想完全画等号,更不能认为凡是毛泽东的思想,不论正确与错误,都属于毛泽东思想。这说明毛泽东的一切正确思想都属于毛泽东思想,而他的错误思想则不属于毛泽东思想。必须弄清毛泽东思想与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关系。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毛泽东一个人的思想,他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当许多卓越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2.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特点有哪些?(168-172)

答:党的建设是在同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复杂关系中走过的。党的建设是同中国革命斗争的形式——武装斗争紧密相关的。党的建设是同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某些特点相联系的。中国共产党内的本质矛盾是无产阶级思想和农民、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存在着理论准备不足的弱点。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始终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3.中共八大前后对经济体制的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果?(106—107)

答:

4.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有哪些?(87—88)

答:对农业、手工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有:

1.坚持了“趁热打铁”的方针。2.在推动合作化运动的过程中,坚持了典型示范、自愿互利和国家帮助的原则。3.党在积极领导的同时又坚持了稳步前进的方针。对个体农业,经过具有社会主义萌芽状态的临时互助组织和常年互助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再到社会主义的高级社这样几个过渡性的经济形势。4.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实行了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逐步限制以至消灭富农剥削的阶级路线。

5.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及如何实现对军队的领导?(145—147)

答:首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人民军队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武装集团,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永远保持军队的无产阶级的性质。其次,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市人民军队的宗旨决定的。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也是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人民军队绝对服从党的领导才能完成党的各项任务,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建军宗旨。最后,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1938年,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一文中,重申了“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通过对军队的政治、思想、组织三方面的领导实现的。

6.怎样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292—300)

答: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这是中共中央对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科学定位。它既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强大理论武器,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思想政治基础。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种发展形态和民族形态,是“中国画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他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不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简单运用,而是在许多领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7.中国为什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48—49)

答:为什么西方革命一“城市为中心”的经验在中国行不同呢?原因是: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内部没有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而受地主、买办阶级和军阀官僚的残暴统治。城市

是反革命统治的中心,广大农村是反革命统治的薄弱环节,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路。这一条“相反的路”,就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特殊革命道路。毛泽东在探索这条道路中做出了最重要的贡献。

8.如何理解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30—31)

答:在总结大革命和土地革命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中国革命“两步走”的思想,即整个中国革命分为两步“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使之变成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两个革命的关系是:首先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担当起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这是中国革命的特殊性,也是历史的必然性。因此,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国政才有可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那种把社会主义的革命的任务合并的民主阶段去完成,毕其功于一役的“一次革命论”只能是空想。其次,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终极前途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二个阶段必须衔接,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的专政阶段”。

四、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重大意义?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规律。迄今为止,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这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三大理论形态的相继出现,不是人为的主观臆造,而是合乎规律的必然发展。这种规律性,从客观意义上来看,就是时代条件的变迁和实践发展的要求;从理论品格上来看,就是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与时俱进性。毛泽东思想是在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历史条件下,适应中国革命实践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它是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和中国革命实践规律的理论表现。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开拓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形成的,它反映着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运动规律。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主题,虽然仍是和平与发展,但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就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世界性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现;由于形势的根本性变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呈现出了诸多新的特点和规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这些特点和规律的理论反映,是面向21 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从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而言,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了,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崭新阶段。就是在这个阶段,不仅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而且搭起了民族民主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桥梁。

关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发展于江泽民。毛泽东同志作为第一开拓者,他在探索中既有严重失误,也有重大成就。但总的看来,他的探索和创新,丰富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有力地指导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主要表现在: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提出了经济建设也要走自己道路的思想,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提出了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原则,提出了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设想,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和政策等。这就是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相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成功地开拓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和起点。

三、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从体系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贫思想。恩格斯要人们注意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内在联系。列宁说,理论就是把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概括为互相联系的几点。毛泽东同志认为,主要读马列的基本著作,掌握其基本理论,在立场观点方法上下功夫。邓小平同志针对林彪“四人帮”对毛泽东思想的实用主义歪曲,针对“两个凡是”的教条主义倾向,提出了要完整准确地领会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从体系上把握毛泽东思想精神实质的科学论断。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怎样的特征?我们认为:一是要有一个坚实的基础;二是要有若干首尾一贯、互相联系的墓本观点;三是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这犹如把理论比喻为一座思想大

厦,这个大厦要屹立于中国的大地,必然有一个坚实而稳固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修筑起既分层次又互相联结的上层。但思想的大厦和物质的大厦不同,它不可以为自己封顶,而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真理是朴素的。这三条看似简单,实际匕,„它是从人类整个思想史的发展中得出的科学结论,为我们完整准确地领会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指明了方向。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决议》,根据科学理论的要求,建构了毛泽东思想科学的理论体系。首先,它明确了毛泽东思想的六大基本观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最后阐明了贯穿于这六大基本理论之中的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概括地说,就是六大基本理论和活的灵魂的有机统一。邓小平同志关于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的论断,不仅要求从总体上领会和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而且要求对其中每一基本理论都要进行系统的梳理,从其诸方面的互相联系中把握它的精神实质。

四、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同志最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化作中国共产党人的立场观点方法,作为观察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工具,作为创造理论、制定路线、开辟道路的武器,作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桥”和“船”。毛泽东同志最善于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加以总结,创造出有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提高中国共产党人的哲学修养和思维能力。读毛泽东同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著作,如《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新民主主义论》、《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论十大关系》 等,一定要读出它的哲学意蕴,把握住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否则就叫没有读懂。读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如《 实践论》、《 矛盾论艺《 关干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等,一定要感受到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哲学总结,体验出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规律的哲学升华,否则同样叫没有读懂。从这个意义上说,一部《 毛泽东选集》 就是一部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体的命题,还包括世界观和认识论的统一。因为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变世界,而认识世界是在改变世界中进行的。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有诸多创造性的成果:他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提出了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认识路线;他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提出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路线;他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提出了从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路线;他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提出r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认识路线。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哲学就是认识论”的科学论断。这决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短视”,而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把握。毛泽东同志在他的哲学实践中,很注重研究和把握哲学变为现实的中间环节,特别是哲学和政治的关系。在1959 年他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哲学要为政治服务,要为当前的政治服务。认为马克思的书必须读,但必须有新的理论家写出新的著作,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实践论》 和《 矛盾论》 就是那时不能不写的。这个科学的观点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扭曲了。林彪、“四人帮”打着毛泽东思想的旗号,借口“哲学要为当前的政治服务”,把哲学当成了“政治的脾女”,变成了为他们错误的政治思想、政治路线和政治行为辩护的工具,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这些东西危及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生命,对它彻底加以否定是完全正确的。但在否定后产生了另一种倾向,就是要哲学远离政治,好像离政治越远越哲学,认为哲学殿堂容不得政治干扰。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理论研究是不能脱离政治的,理论总是要为政治服务的。特别是在他提出“什么时候都要讲政治”之后,就要认真研究哲学和政治相互关系的规律,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政治路线的制定和执行,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实践经验,用实践纠正方针政策中可能发生的偏差。我今天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想说这样两句话: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必须有很好的哲学修养;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必须有政治家的风范。这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昭示,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

2.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这一理论对解决当前存在的社会问题有何启示?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1840年至1949年的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国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给中国革命和建设带来了巨大影响,制约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道路。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

说是我党历史经验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包含有丰富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创新。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以下几点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一)坚持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社会主义社会,敢于揭露矛盾,善于分析矛盾,正确解决矛盾。

(二)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前者用民主的方法解决,后者用专政的方法解决。两类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四)在诸多的人民内部矛盾中领导和群众的矛盾突出,要警惕出现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

(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产生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根源,人们认识上的正确与错误是产生人民内部矛盾的认识论根源。

(六)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目的是为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以便建设一个伟大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和走群众路线。作为一个新的理论,它自然会带有初创阶段的不完善之处,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如主要着重于政治思想方面的矛盾,而对经济方面矛盾的论述不够,主要讲用民主的方法、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而对用法律和制度作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手段认识不足等。它在往后的实际运用中发生了严重的曲折,其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尽管如此,它的理论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仍不容低估。它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新的历史课题。建设和谐社会,自然要造舆论,对和谐理论进行广泛的宣传,但我们应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仅靠和谐理论的宣传是不会有社会和谐的。社会的和谐要靠切切实实地解决重大的社会矛盾。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上,我们比较重视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如贫富差距的悬殊,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的扩大,劳资矛盾中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护,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等,干部的腐败,领导和群众关系紧张,思想文化领域中主流意识与非主流意识的矛盾等),而较少深入思考产生这些矛盾的根源;较多地是重视眼前的治标之对策,较少研究长久的治本之大计。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因此,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前提是正确处理好社会基本矛盾。倘若社会基本矛盾解决得不好,那么,人民内部矛盾一定会突现出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就会受影响。在处理社会基本矛盾问题上,我们注重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这为保持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提供了前提条件。在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上,我们虽也有很大的进展,但仍明显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变革。现在许多社会矛盾都与上层建筑领域中的问题有关。比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价值法则和利润法则支配下,必然会有企业破产,有劳动者失业,会发生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工农差距的扩大,为了把差距控制在合理限度内,就需要发挥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作用。再比如,干部严重的官僚主义、不正之风和腐败变质直接导致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紧张,甚至发生局部的对抗冲突,其原因自然很复杂,但最根本的则在于政治体制、干部制度等改革严重滞后。一个与人民群众相对立的贵族阶层正在形成,这是最为全党全国人民堪忧的隐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坚持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性质,发挥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尤其是工农群众)服务的作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

毛泽东多次讲过,什么叫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和走群众路线。归根到底就是群众路线四个字。毛泽东的这些话含义深刻。能否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主要不是方法问题,而是立场问题,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社会主义的人民内部矛盾错综复杂,但最后往往归结到领导与群众的矛盾。因为我们党是执政党,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人民群众在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困难时,自然要找党和政府。我们的领导干部只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深入实际,走群众路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找到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和对策。一些人民内部矛盾之所以久拖而不能解决,以至发展到对抗、冲突,最根本的是领导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关心群众的利益,有的严重的损害群众利益,甚至不顾群众的死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设和谐社会,关键在各级领导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

3.中国革命道路的道路理论是什么?这条道路的开辟,对指导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有何重大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毛泽东指出:不论做什么事情,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中国革命有其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这种特殊的发展规律根源于中国独特的国情,农村包围城市革命发展道路理论正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准确的把握和认识的基础上。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因为: 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无民主,外无民族独立,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毛泽东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第二,中国革命的中心内容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在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际上农民革命,军队实际上穿起军装的农民。因此,无产阶级要夺取革命的胜利,就必须派遣自己的先锋队深入农村,发动农民和武装农民,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这是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关键。第三,由于中国革命的不平衡性、曲折性和长期性,强大的敌人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广大农村则是他们统治薄弱的环节。因此,无产阶级为了避免在力量不足时与敌人决战,就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把农村建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革命阵地,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它的现实意义是: 第一,农村包围城市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只有沿着这条路前进,革命才不会迷失方向。第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带有强烈的求实精神。第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是在仅对“左”和右的错误的斗争中产生的。第四,农村包围城市理论体现了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的深入了解和深切体验。第五,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开辟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多元化的进程。

毛泽东思想概论十五章复习题 篇4

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由

A.党的宗旨决定的 B.党的性质决定的C.党的路线决定的D.党纲党章决定的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D.实现共产主义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

A.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 C.马克思主义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主要是

A.经济上的领导B.政治上的领导 C.文化卜的领导D.军事卜的领导

5.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

A.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B.民主集中制

C.集体领导与分工合作制D.群言党与一言党相结合6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根本的A.政治路线B.组织路线 C.工作路线D.思想路线

7.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

A.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

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紧密联系群众的优势

C.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转变工作作风,不搞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8.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

A.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B.党的代表大会制度C.民主集中制D.少数服从多数

9.在改革开放时期,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是

A.消灭剥削B.消除两极分化C.反对腐败 D.反对封建主义

10.总结党成立80多年的历史,我们得出的最得经验是

A.必须始终紧紧依靠群众B.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C.必须始终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D.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11.中国共产党与一切剥削阶级政党是由区别的,其本质区别在于

A.坚持三个代表 B.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2.新时期党风建设的重点是

A.坚持从严治党B.发扬党内民主 C.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D.保持党的先进性

13.当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是

A.坚持从严治党 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D.发扬党内民主

14.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核心在A.保持党的先进性B.坚持执政为民C.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D.坚持于是俱进 IS.党的十五大提出的面向新世纪,全党要继续推进的“新的伟大工程”是指

A.反腐败斗争B.改善党的领导C.祖国统一D.党的建设

16.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是

A.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B.建设一个有纪律、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武装、采取批评与白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

群众的党

C.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D.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17.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C.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

D.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

18.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

A.坚持民主集中制B.坚持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C.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D.把党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

19.“三个代表”的实质是保持党的A.阶级性B.先进性C.群众性D.纯洁性

20.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努力

A.重视党的领导B.服从党的领导C.统一党的领导D.改善党的领导 2I.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作风,除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外,还有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艰苦奋斗C.理论联系实际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2.加强党的建设,必须置于首位的是

A.作风建设B.组织建设C.制度建设D.思想建设

23.腐败产生的根源在于

A.发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B.改革开放C.生产力水平低 D.剥削制度、剥削阶级

(二)多项选择题

1.坚持、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保证,原因是,坚持党的领导

A.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B.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C.才能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

D.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E.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统一大业

2.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党的建设主要包括

A.思想建设B.制度建设C.经济建设D.组织建设E.作风建设

3.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密切联系群众C.理论联系实际D.为人民服务E.批评与自我批评

4.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具有特殊重要性,这是因为党现在A.面临执政的考验 B.面临改革开放的考验C.面临发展市场经济的考验

D.面临和平演变的考验 E.面临全球竞争的考验

5.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三讲”。“三讲”是指

A.讲团结B.讲奉献C.讲政治D.讲正气E.讲学习

6.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党的性质、宗旨、根本任务的新概括。“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

A.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B.先进生产方式前进的方向

C.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D.先进社会制度的发展要求E.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民主集中制的主要依据是

A.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原理C.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原理

D.领导的意志决定一切的独断主义E.凡事群众说了算的尾巴主义

二、非选择题(一)简答题

1.为什么说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为什么说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3.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是什么?

4.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二)论述题

1.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

2.怎样正确认识和理解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的辩证统一关系?

3.加大反腐致力度必须掌握哪几条原则?

(三)材料题

材料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出席了广东茂名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之后,在广东考察工作,围绕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这两个题目进行调研。他强调,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状况和战斗力、领导水平。

材料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如何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更好地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杜会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的实际.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我们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来深入思考这个重大问题。

材料3

江泽民指出,我们党的党员已经达到6000多万,这么大的一支队伍,要管理好不容易。现在党的建设同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地方还相当不少,党内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存在的不符合甚至违背党和人民利益的问越也相当不少,常要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不少。各级党委都要根据当地党的建设的实际情况,确定一批关系党建工作全局的重要题目,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并制定加强工作的措施,把党建工作扎扎实实地推向前进。材料4

经济发展了,生活条件好了,领导干部仍然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所有领导干部都要珍惜邓小平同志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珍惜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赢得的历史荣誉,堂堂正正地做人,老老实实地工作,终生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和大力发扬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所有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思想上必须十分明确,当干部,当领导,都是要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工作的,都要时刻准备着为党和人民牺牲与奉献自己的一切。共产党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忠心耿耿、任劳任怨地为党和人民而工作而奋斗,有了这种精神,就一定能够在工作中做出成绩。材料5

江泽民强调,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和管理,德治和法治,必须双管齐下。教育抓好了,德治加强了,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境界提高了,就可以有力地防范和减少违法乱纪问题的发生。管理抓好了,法治加强了,就可以堵塞引发违法犯罪的漏洞,依照法纪惩处违法乱纪分子,对广大干部和群众又可以起到警戒和教育作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试述当前为何要加强党的建设。

(2)根据材料2,如何理解“三个代表”?

(3)根据材料3,怎样把从严治党全面贯彻于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

(4)根据材料4,试述当前为何要加强党的领导干部建设?

(5)根据材料1.2.3.4.5,学习“三个代表”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B2 C3 D4 B5 B6 C7 B8 C9 C10 CC12 A13 D14 A15D16A17D18D19D20 D

21C22 D23D

(二)多项选择ABCDE2 ABDE3 BCE4 ABCD5 CDE6ABC7ABC

二、非选择题

(一)简答题

1.为什么说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1)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胜利。

(2)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

(3)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有效地组织和领导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4)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为什么说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1)腐败从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同任何腐败现象不相容的,消灭剥削制度、消除腐败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责任。

(2)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党,葬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3)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严重影响党群关系,干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如果腐败现象不得到有效惩治,中国共产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就会走向自我毁灭。

3.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是什么?

党的建设是新的伟大工程,这个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是: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4.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实施党的建设这项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切实加强:

(1)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的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

(2)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就是把党建设成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其中包括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健全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民主集中制;必须努力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必

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

(3)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的三大作风。

(4)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加强党的制度建设,重要的使党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制度化,建立一套科学严密的制度。

(二)论述题

1.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有能力,而且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这是因为:

(1)中国共产党有深刻反映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科学理论的指导,这就是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能够变为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巨大动力,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

(2)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制定了一整套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改革开放中各种复杂矛盾提供了有力武器。

(3)中国共产党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是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事业的力量源泉。

(4)中国共产党有一支总体上适应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干部队伍,这是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事业的组织保证

2.怎样正确认识和理解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的辩证统一关系?

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一定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它们的辩证统一关系。

(1)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三者是统一的。政治领导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主要的;思想领导是基础,组织领导是保证。

(2)改善党的领导,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好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改善党的领导的重大举措。

(3)改善党的领导,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制和人治的关系,党和政府的关系,党和工会、共青团以及各种群众团体的关系。

3.加大反腐败力度必须掌握那几条原则?

(1)要把反腐败斗争置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之中,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大力度,努力遏制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

(2)要把反腐败斗争放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位置,大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并同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3)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反腐败,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坚持是关键。

(4)要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抓起,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

(三)材料题

(1)

这是因为,在新时期,尤其是在世纪之交,我们党正面临着巨大的新考验。第一,世界发生大转折,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国家能否抓住机遇,经受住挑战,归根到底取决于党的建设,取决于按照什么样的思路来进一步把党建设好。第二,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

复兴,这更是对我们党的严重考验。就国内来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社会范围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对我们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和众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第三,我们党正进入整体性新老交替的重要时刻。在这种情况下,从严治党,进一步全面提高全党特别是党的干部队伍的素质,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正是针对这个根本性问题,以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发展,做出了最集中最概括的科学回答。

(2)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3)

首先,要切实运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这是从严治党的首要条件。第二,要充分发挥对我们党长期有效的传统治党手段的作用。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积累了党的建设的丰富经验。第三,要根据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规律和要求来治党。对共产党来说,这个问题尤其重要。因为在这方面,我们的经验是欠缺的。必须努力探索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要求的新机制和新方法。第四,要把制度治党作为从严治党的落脚点。治党必须从严,就是坚持制度治党。第五,要根据形势的需要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从严治党。在当前,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是党的作风和腐败问题,从严治党应着重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4)

第一,党的干部是制定和执行党的路线和政策的决定因素。第二,党的干部是完成党的各项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第三,党的干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5)

毛泽东思想概论的复习资料 篇5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第二章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无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还是理论联系实际,都是实事求是的具体展开。

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要做到实事求是,还必须求真务实 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第三章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主要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理解:

1)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2)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

3)无产阶级要保持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必须建立和发展人民的革命武装力量,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

4)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2 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1)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大法宝

2)建立包括两个联盟在内的占全民族人口绝大多数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3)必须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4)区分中国资产阶级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个不同部分。5)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基本策略原则 6)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7)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D4章

1.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上,有两个事实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见的: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加强了人民的团结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2。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五章

1.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考,是同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从中国实际出发深入思考如何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相联系的 在这个探索中形成了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实践经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初步探索中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尽管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有的并未付诸实施,有的后来也没能坚持下去,但它们都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同时,也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良好的开端,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基础。

2.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首先,为了推动全党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其次,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最后,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

D 6章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特征: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

2.试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第二,我国在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之后,党的十五大把第三步战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第三,“三步走”战略的特点及意义。我国“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是党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参考了国外现代化发展历史经验,明确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

第七章

1.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第一,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第二,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改革开放既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三,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

2.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1)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扩大经济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互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的趋势。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第二,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我们对开放型经济中产生的风险和问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方面要加强对全球经济走势的波动和预测,增强和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着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要正确处理利用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发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的关系。

D8章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第一,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

第二,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2.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

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D9章

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主和人权?

(1)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民主建设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它的发展程度同一定的经济文化状况相关联

(2)社会主义自由解决了资本主义自由无法解决的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实际行使自由权利的问题。

(3)人权作为权利的一般表现形式,是社会的产物。(4)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民主

(5)总之,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本质上优于和高于资本主义,第十章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2)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内容:1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2,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质,尤其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

第十一章

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1,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2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3三是要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作为社会建设过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和现实的重大任务。2.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

1)、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2)、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3)、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4)、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第十二章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第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第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第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新形势下如何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一)坚持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在北京。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也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二)两制并存 三)高度自治

四)和平谈判

实现和平统一,两岸应尽早接触谈判,台湾问题不能和德国、朝鲜问题相提并论。台湾问题应该也完全可以通过两岸的协商,在一个中国的架构内求得合理的解决

第13章

1.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第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第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多了国际投机,增加了国际风险,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结合所学知识,就南海地区局势(或中美、俄、日、欧等关系或台湾问题)等谈谈你的观点?

我认为中国在南海问题上迟打不如早打,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根据国际法规定,如果一个国家的海岛被别国侵占50年没有收回来,那这个海岛就会被侵占国合法占有。中国在南海南沙群岛实际占领9个岛礁,其余的岛礁都被东南亚各小国非法占领达30多年,也就是说再过十多二十年中国不收回这些岛礁,那就会丧失这些被占岛礁的主权。所以中国在南海的问题上必须强硬,甚至不惜一战。邓小平同志讲过在南海问题上中国政府的主张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是主权在我,”如果其他国家一意孤行,那中国就别无选择,只有一战才能收复被占的岛礁。我们不要机械地理解邓小平同志所说的话,把搁置争议,同共开发理解成搞股份制,主权都没有了,搞什么股份制?再说强盗会和你搞股份制吗?邓小平同志说的“主权在我”,就是说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不可争议的主权,这是中国的底线,触犯中国的这个底线,那中国人民是不会答应的。如果说强盗与中国共同开发,那真是笑话,要共同开发早就共同开发了,还等到现在?人家占领我们的岛礁是要永久地占领,永久地占有那里的资源,会和你搞什么股份制共同开发吗?不要痴人说梦了,快醒醒吧!还说是什么专家呢!要说战争,中国人民从不害怕别人强加给我们的战争,为了国家的主权,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已别无选择,这一仗最终是要打的,晚打不如早打,越晚打对我们越不利。

第14章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首先,我国是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部实践和整个进程中都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这是我们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其次,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它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引领着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发展,善于顺应社会前进的潮流不断发展自身的先进性。再次,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工人阶级由于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高度集中统一等特点,成为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强大而集中的社会力量。

2.如何理解新时期爱国主义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的。统一战线工作就是争取人心、凝聚力量,我们要永远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的团结精神,认真作好统一战线工作、民族工作、宗教工作和侨务工作,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团结起来,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使统一战线在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发展对外友好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15章

1,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第三,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

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只有中国共产党这样坚强的政治核心才能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才能保证我国真正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而不受制于人。

2.如何理解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

第一,这是中国共产党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完成其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

毛泽东概论复习题 篇6

这是一个团结进取、通力合作、富有成果的优秀团队。目前该部拥有教师10人, 其中教授2人, 副教授2人, 博士研究生3人, 硕士研究生6人, 已经形成了结构合理, 教学、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既有凝聚力又具活力的教学梯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在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中, 始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主干课程, 也是黑龙江大学多年来建设的重点课程, 是全校各个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必修课。1999年曾经荣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曾是全省高校政治理论课重点建设课程之一, 并有专项建设资金资助。2007年被评为黑龙江大学校级精品课。

作为黑龙江大学校级精品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深受大学生的喜爱, 该门课的多名教师在学生网上评教中名列前茅。在教学实践中, 他们既教书又育人, 做到了尊重大学生的精神需要、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品位、丰富大学生的心灵世界、铸造大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从而充分展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独特魅力。

上一篇:小学语文s版电子课本下一篇:库尔勒市检察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