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概论复习题 第二章

2024-09-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毛泽东概论复习题 第二章(共4篇)

毛泽东概论复习题 第二章 篇1

一、单项选择题

1.党的思想路线的创立者是(A)

A.毛泽东 B.邓小平C.毛泽东和邓小平D.江泽民 2.毛泽东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是在(B)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 B.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 C.抗日战争期间 D.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

3.1941年,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出明确界定的著作是(C)

A.《反对本本主义》 B.《整顿党的作风》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论新阶段》 4.毛泽东初步界定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的著作是(A)A.《反对本本主义》 B.《改造我们的学习》 C.《实践论》 D.《矛盾论》 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在党的(C)A.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B.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C.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6.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D)A.反对教条主义

B.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C.破除封建迷信的重要 D.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7.江泽民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就在于它具有(B)的理论品质。” A.坚持真理 B.与时俱进 C.解放思想 D.求真务实

8.我党历来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江泽民把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到(C)A.重大理论问题的高度 B.重大实践问题的高度 C.重大政治问题的高度 D.重大思想认识问题的高度

9.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当今中国最大的实际是(D)A.新世纪新阶段的基本特征 B.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C.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0.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B)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1.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本质是(B)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1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基础是(A)

A.社会实践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改革开放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3.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根本原因,是它的(C)

A.革命性特征 B.科学性特征 C.实践性特征 D.党派性特征

14.延安时期,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实践论》、《矛盾论》,主要是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D)(2009考研)A..经验主义

B.冒险主义

C.机会主义

D.教条主义 1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C)(2009考研)A..理论联系实际

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

D.与时俱进

二、多项选择题

1.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ABD)

A.实事求是 B.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C.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是(ABCD)

A.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B.尊重群众的创造和利益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尊重实践

3.毛泽东深刻阐述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出系统的哲学认证的著作是(BC)A.《反对本本主义》 B.《实践论》 C.《矛盾论》 D.《改造我们的学习》

4.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意义是(ABCD)A.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B.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C.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 D.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5.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因为(ABC)A.它是反对主观主义、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的

B.它是同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 C.它是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及中国共产党基本理论建设相联系的 D.毛泽东给它一个科学的解释

6.邓小平在真理标准讨论过程中,提出了(ABC)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真理标准讨论的实质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真理标准讨论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D.“三个有利于”的理论

7.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指(AD)A.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 B.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提出的“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D.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上海等地发表的《南方谈话》 8.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是指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ABCD)

A.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 B.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法 C.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途径 D.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原则

9.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就要不断(ABD)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求真务实 D.与时俱进

10.江泽民把一切从实际出发归结为“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即着眼于(ACD)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 B、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 C、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D、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与时俱进。

[答案要点]错误。(1)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一方面,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另一方面,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故而我们常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2)与时俱进,虽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本身内涵的东西,而从严格意义上说,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要求,并非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本身。2.解放思想意味着放飞思想,也就是意志自由。

[答案要点]错误。从解放思想的含义上看,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必须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破除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主观主义的束缚;解放思想必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上看,实事求是是规定了解放思想的出发点、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从不断变化的“事实”中“求”到“是”,即认识到事物的规律,用于指导实践。因此,解放思想不是主观臆想,也不是胡思乱想,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理论与实际相统一。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答案要点] 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不仅结束了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而且从根本上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和发展了党的马

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建国以来革命和建设的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而揭开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篇章,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继往开来的转折点,是20世纪中国第三次历史性巨变的伟大开端。

4、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

[答案要点]正确。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个辨证统一体,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内在要求,二者相促进相互依存。从本质上讲,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只有首先解放思想,才能作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解放思想。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本质?

[答案要点]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因为:第一,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第二,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必然与时俱进,必须求真务实。

2.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案要点]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答案要点]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理论成果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其思想基础和逻辑起点,是其中最本质的东西。第二,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始终。第三,实事求是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各个基本观点中。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什么? [答案要点]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串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三个基本方面是有机的统一,其中,实事求是是最具特色、最根本的原则。5.为什么说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答案要点]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1)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一切为了群众,就必须对人民负责,善于为人民服务; 一切依靠群众,要相信群众,要尊重和支持人民群众的革命首创精神;在工作中发动群众、组织群众。(2)从群众

中来,到群众中去。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必须是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

五、论述题

1.如何理解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答案要点] 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因为:第一,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实事求是是当地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了解放思想,如果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第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一切成就的取得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能不能做到解放思想关系到一切工作的成败。第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课题需要在解放思想中去探索解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还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在解放思想中去解决。2.为什么说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答案要点]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第一,走自己的路,是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第二,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第三,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第四,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系历史和现实,说明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答案要点]意义:1.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2.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3.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六、材料分析题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3页。

只有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好比“有的放矢”,“‘矢’就是箭,‘的’就是靶,放箭要对准靶。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必须用了去射中国革命之的。”《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20页。

“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4页。

“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今后,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认为解放思想已经到头了,甚至过头了,显然是不对的。”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4页。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其内在关系是什么?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2)实事求是同解放思想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条件。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了解放思想,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第二,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是为了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达到新的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解放思想。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凡是毛主席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学好文件抓住纲》,《人民日报》1977年2月7日。

材料2:“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材料3:“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

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1页。

材料4:“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发。”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84页。

材料5:“只有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才能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提高改革的自觉性;才能正确分析形势,发现问题,增强改革的紧迫感;才能从发展变化的实际出发,找准改革的突破口,实现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41页。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材料1表明党的思想路线出现了什么问题?

(1)表明党的思想路线偏离了实事求是,思想僵化,没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隔离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犯了主观主义、唯心主义的错误。

(2)根据材料2—5,说明解放思想的重要性是什么?

第一,解放思想关系到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成败,关系到一个党、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存亡;第二,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一切成就的取得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能不能做到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继续解放思想。第三,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的,解放思想是常提常新的事情,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才能不断达到实事求是;第四,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课题需要在解放思想中去探索解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还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在解放思想中去解决。

【参考答案】

一、1、A

2、B

3、C

4、A

5、C

6、D

7、B

8、C

9、D

10、B

11、B

12、A

13、C

14、D

15、C

二、1、ABD

2、ABCD

3、BC

4、ABCD

5、ABC

6、ABC

7、AD

8、ABCD

9、ABD

毛泽东思想概论复习题 篇2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正式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任务的著作是(B)A、《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论十大关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论人民民主专政》

2、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方针是(C)A、进一步变革生产关系,以便迅速进入共产主义

B、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制

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D、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3、5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选择的模式是(A A、苏联模式

B、欧洲模式

C、美国模式

D、日本模式

6、中共八大提出我国经济建设方针是(A)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大干快上,超英赶美

7、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D)A.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8、在中共八大上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设想的是(C)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陈云

D.邓子恢12、1956年4-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员(B)

A.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B.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 D.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

13、《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C)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B.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D.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14、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确定了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是(B)A.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D.以农立国16、1956年,中国共产党为处理与民主党派的关系而提出的方针是(A)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求同存异”

C.“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7、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党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D)。A.解放生产力 B.发展生产力 C.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D.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

21、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作的(C)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A.《论十大关系》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论联合政府》

23、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具有(D)的特点。A.尖锐性 B.对抗性矛盾 C.斗争性

D.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27、毛泽东指出,对于民族之间的人民内部矛盾,应采取怎样的方针解决?(A)A.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B.思想教育、提高认识

C.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D.专政民主、又打又抚

28、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提出的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构想中,农业的地位明显上升,原先作为基础和重点的工业化被排在农业现代化之后而居第二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B)A.工业化的进程遭受严重挫折 B.“大跃进”和自然灾害影响 C.正确认识“四个现代化”的关系 D.接受了苏联失误的教训

29.、1955年底在党内首先提出如何以苏联经验为戒,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的是(A)A.毛泽东 B.周恩来 C.陈云 D.邓小平30、1956年底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文章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B)A.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B.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C.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31、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A)A.对当时和其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条件的阶级状况、社会状况及国情的判断、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的分析是基本正确的 B.提出了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思想 C.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D.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方针。

3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D)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4、“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没有完全结束”出自(D)A.《不要四面出击》 B.《论联合政府》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35、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是(C)A.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进行改革 D.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37、在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问题上,谁提出了使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性又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主张?(C)A.毛泽东

B.邓小平

C.刘少奇

D.江泽民38、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明确指出我国处于(B)A新民主主义社会

B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C发达的社会主义

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39、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确定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总方针是(D)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B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40、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具有(D)的性质?

A.非尖锐性

B.非爆发性

C.非持续性

D.非对抗性

41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我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著作是(A)

A《论十大关系》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论联合政府》()

42第一个规定在我国全国范围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文件是(A)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3、“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给我们的重要经验教训是(A)A 必须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B.必须停止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

C.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体制

D.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44、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而提出的方针是(D)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团结—批评—团结” C.“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46、在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可以被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是?(D)

A.社会主义中级阶段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共产主义初级阶段

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47、在经济建设中,毛泽东反复强调(C)的方针

A.快速发展

B.稳步增长

C.统筹兼顾

D.效率为主

4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C)A人民民主专政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0、毛泽东指出,在处理敌我矛盾时,我们采取的方法是?(B)A.协商

B.专政

C.对抗

D.暴力

51、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后,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B)A.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开展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决战 D.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52、在1956年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表达是(C)A.小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D.大资产阶级

53、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主题是(B)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进行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 D.加强民主集中制的建设

54、苏联开始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是在(B)A.苏共二十大

B.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 C.赫鲁晓夫上台后

D.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时

55、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其中,之所以会有相矛盾的一面,是因为?(D)A.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

B.社会主义建设者经验积累不足

C.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程度不够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完善

56、毛泽东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建设的重点是?(A)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国防

57、正式宣布要在不太长的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会议(D)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8、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是(C)A.列宁 B.斯大林 C.毛泽东 D.周恩来

59、作为经济工作和一切其他工作生命线的是(A)A.思想政治工作 B.技术工作

C.建立健全民主和法制的工作 D.群众工作

61、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C)A.敌我矛盾 B.主要矛盾 C.人民内部矛盾 D.社会基本矛盾

6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属于(D)。A.敌我矛盾 B.对抗性矛盾 C.人民内部矛盾 D.非对抗性矛盾

6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总目的或其出发点或归宿点是指(B)A.消灭阶级斗争

B.发展生产力,发展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制度 C.处理好中苏关系

D.调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64、毛泽东指出,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时,一个总的方针是?(A)A

用民主的方式解决

B.用谈判的方式解决

C.用暴力的方式解决

D.用革命的方式解决65、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主要著作有

(B)①《论十大关系》

②《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③《新民主主义论》

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6、(A)是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

A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

B.走社会主义道路

C.走改革开放道路

D.走农业化道路

68、在初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陈云提出的思想是(C)A.社会主义社会要有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 B.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 C.“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D.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进行流通

69、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C)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70、毛泽东成功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及社会实际即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在总体上没有取得成功,其最根本的原因是(D)A.教条主义的对待马克思主义 B.没能正确认识我国的发展阶段 C.照搬革命时期的方法搞建设

D.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71、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的一个基本方针是(A)

A、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B、正确处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D、彻底消灭剥削制度,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

73、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后,毛泽东适时提出了(C)

A、反对本本主义的任务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C、实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任务

D、大规模调查研究的任务

75、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最主要的贡献表现在(B)A、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B、正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

C、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77、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四个现代化是指(C)

A、工业、农业、商业和交通业

B、工业、农业、商业和科学技术

C、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

D、工业、农业、国防和交通业

78、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是(C)

A、把圈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B、按照苏联的经验去做

C、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D、照着马列本本去做

81、我国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所以要优先重点发展(B)A、农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国防工业

82、毛泽东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把社会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即(A)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B、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

C、低级的社会主义和高级的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83、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A)

A、人民当家作主

B.共产党的领导

C.法治国家

D.文化发展

84、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毛泽东提出了(A)思想。

A 发展商品生产和利用价值规律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科学发展观

D.社会主义改革

85、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B)

A.人民内部的非对抗性的矛盾

B.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86、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党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D)。A.解放生产力 B.发展生产力 C.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D.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

88、《论十大关系》发布的时间(B)。A.1955 B.1956 C.1957 D.1958 89、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因为(A),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③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④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90、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是(C)A.都肯定了实事求是是马克思思想路线 B.都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都把发展生产作为党和国家的重点 D.都结束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91、20 世纪 50 年代,周恩来提出了知识分子(A)A.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B.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 C.绝大多数已经是领导阶级的知识分子 D.绝大多数已经是党的同路人

93、人民内部矛盾是(A)

A.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非对抗性矛盾

B.对抗性的矛盾和非对抗性的矛盾的统一

C.在人民利益根本基本一致的基础上的对抗性矛盾

D.不可调和的矛盾94、20 世纪 50 年代,邓小平提出了(D)。

A 关于发展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员工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 B.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员工管理,实行职工民主自治等观点 C.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民主自治等观点 D.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

95实现(C)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要要求,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A.合作化 B.机械化 C.工业化 D.集体化96、1958 年,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通过决议:1958 年钢产量要达到 1070 万吨,为此,开展了大跃进运动,出现了急躁冒进、急于求成的倾向。对此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是(D)。A.保护自然资源免遭严重破坏 B.保护农民的利益 C.保障国民经济按比例生产

D.必须使建设规模速度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97、1958 年 10 月,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 “人民进入新乐园,吃穿喝用不要钱,人民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是(D)。A.提高了生产力 B.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C.出现了农村城镇化趋势 D.破坏了农村生产力 98、20 世纪 60 年代山东,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晃晃。为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D)。A 人民公社 B.大跃进 C.农业合作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9余华的小说《活着》中有一段描写 20 世纪 50 年代末的事情:有个小孩拿着父亲的铁皮箱交街道干部炼钢。这段描写反映的历史现象应该是在(C)。A 土地改革运动中 B.三大改造中 C.大跃进运动中 D.人民公社运动中100、2011 年 3 月,全国两会期间,代表们围绕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有代表强调,我们一定要吸取历史的教训,警惕新农村建设刮起 “大拆大建风”。其中“历史的教训”主要指下列哪一事件(C)。A 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0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在下列哪篇文章中提出的(C)。A

《不要四面出击》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02、在科学和教育问题上,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了(C)的口号。

A.科学现代化

B.教育要面相未来 C.向科学进军

D.大力发展科学

106、毛泽东指出,从建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至少需要(C)A.十年的时间 B.三十年的时间

C.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 D.一百年以上的时间

108、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我们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B)。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 A、政府和群众的矛盾 B、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 C、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109、1956年中共八大前后,以下哪一项不是由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有(A)A.不要四面出击,树敌过多,造成全国紧张

B.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110、毛泽东指出,“有必要在我国人民中,首先是在干部中,进行解释,引导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并且懂得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这种矛盾。”这一主张提出的背景是(A)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B.“左”倾错误思想的发展

C.“大跃进”运动的全面推进 D.“文化大革命”的发的111、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领域里实行的方针是(A)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古为中用,洋为中用

C.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12、在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毛泽东首倡的方针是(B)

A.加强团结,共同发展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和平共处,同舟共济

D.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13、解决我国民族之间矛盾应实行的基本方针是(A)

A.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B.民族融合 C.反对大汉族主义

D.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117、毛泽东指出,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是(D)

A.国家的统一

B.人民的团结

C.社会的稳定

D.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

119、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认为,中国工业化道路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D)

A.重工业的发展问题

B.轻工业的发展问题

C.农业的发展问题

D.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120、1963年周恩来在一次会议强调,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D)

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121、我国对待传统历史文化的正确方针是(A)

A.古为今用

B.洋为中用

C.厚古薄今

D.厚今薄古

12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首先论述的关系是(A)

A.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B.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C.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D.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123、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安排国民经济的顺序为(B)

A.重、轻、农

B.农、轻、重

C.轻、农、重

D.轻、重、农

124、“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简单地说起来,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对于上述毛泽东著作中“两类矛盾”学说理解正确的是(D)A.分清敌我与是非问题是中国建设道路的核心内容 B.该学说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起了指导作用 C.该学说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D.该学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有益的126、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B、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C、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D、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敌我矛盾

130、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B)的强国。

A、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科学技术

B、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 C、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教育

D、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教育

131、党的(C)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A、七届二中全会

B、九大

C、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33.毛泽东指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解决方法分别是(C)

A 采用民主方法

B.采用专政的方法

C 前者采用专政方法,后者采用民主方法

D 前者采用民主方法,后者采用专政方法

135、毛泽东指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是(B)

A.前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

B.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

C.都是是非问题

D.都是人民内部矛盾

136、“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一种是全日制的劳动制度,全日制的教育制度;一种是半日制劳动制,半日制的教育制度(即半工半读),这是(C)提出来的。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陈云

137、毛泽东指出,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所谓民主方法是指(A)

A.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

B.辩论的方法

C.大鸣大放的方法

D.批判的方法

138、对于思想政治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提出的具体方针是(A)

A.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B.实行“教育──批评──团结”的方针 C.实行“批评──团结──教育”的方针 D.实行“批评──团结──批评”的方针

140.《论十大关系》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A)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A.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直接的、间接的B.党内党外、直接的、间接的C.党内党外、国内国外

D.内部、外部、直接的、间接的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提出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原因是(ACD)A、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中,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B、发展马列主义理论的需要

C、苏共二十大前后,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 D、新中国在几年建设中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经验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涉及到的主要方面有(ABCDE)

A、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

B、经济建设

C、经济体制改革

D、民主政治建设

E、思想文化建设

4、毛泽东在“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中,提出重工业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应该是(ABD)A、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

B、在更多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基础上发展重工业 C、三大类别的排序应为重、轻、农 D、以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

5、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包括(ABCD)。A.现代农业 B.现代工业 C.现代国防 D.现代科学技术 E交通运输

6、毛泽东指出,从建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至少需要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这是由于(ABCD)A.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特殊历史条件决定的 B.我国的现实状况决定的

C.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点决定的 D.社会发展的自身规律决定的7、下列关于党在五六十年代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C)A.社会主义可以分成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B.中国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要比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C.我国当前人口多,底子薄,要建成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至少需要五十年至一百年的时间

D.社会主义在中国将很快建成,共产主义很快就会实现8、1956年中共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主要内容有(ABC)A周恩来明确宣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B周恩来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任务 C毛泽东提出要进行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 D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

9、毛泽东在“如何对待斯大林,如何对待苏联经验”问题上提出的重要思想有(BCD)

A.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B.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 C.要以苏联经验为借鉴,走自己的路 D.反对全盘否定斯大林,否定十月革命10、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ABD)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D.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时期的主要理论成果有(ABCD)

A、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

C、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

D、强调党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转为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12、《论十大关系》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ABCD)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A.党内党外 B.国内国外 C.直接的 D.间接的13、在《论十大关系》中涉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是(BD)的关系。A.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 B.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 C.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 D.中央和地方

14、在《论十大关系》中属于在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中调动各种积极因素问题的是(ABCD)。A.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B.党与非党的关系 C.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D.是非关系

15、毛泽东认为(ABC)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需要。A.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B.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 C.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D.减少不和谐因素

16、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CD)。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17、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BC)。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与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C.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D.阶级斗争

18、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AB)。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19、敌我矛盾是(ABC)。

A.人民同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的矛盾

B.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 C.对抗性的矛盾 D.非对抗性矛盾

20、人民内部矛盾包括(ABCD)。A.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 B.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 C.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 D.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

21、人民内部矛盾是(AC)

A.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 B.对抗性的矛盾 C.非对抗性矛盾 D.不可调和的矛盾

22、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毛泽东提出了(AD)思想。A.发展商品生产 B.发展市场经济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利用价值规律

2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包括(ABC)。A.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C.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D.搞清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4、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主要有(ABCD)

A忽视生产力发展

B.机械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C.照搬苏联经验

D.混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体制的区别

25、毛泽东指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和解决方法分别是(BC)

A 前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

B 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

C 前者采用专政方法,后者采用民主方法。

D 前者采用民主方法,后者采用专政方法。

26、毛泽东指出,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所谓民主方法是指(ACD)

A 讨论的方法

B 辩论的方法

C 说服教育的方法

D 批评的方法27、1956年底,毛泽东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0世纪50年代,反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的理论成果有(ACD)

A 提出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B.开始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

C.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D.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8、1956年,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其背景是(ABCD)

A 经济建设上学习苏联的做法,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样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

B.苏联模式显示了它的威力

C.经过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践,已经积累了进行建设的初步经验

D.苏共二十大,暴露了苏联模式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必须引以为戒

29、中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是在(AB)

A.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 B.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全面确立后

C.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后

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30、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应当处理好的政治关系有(ABCDE)

A.汉族和少数民族关系

B.党和非党关系

C.革命和反革命关系

D.中国和外国关系

E.是非关系

31、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讨论了哪些关于经济问题的关系?(ABCDE)

A.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B.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C.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D.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E.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32、在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问题上,我党提出并回答了哪些重要的理论问题?(ABC)

A.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什么性质的矛盾

C.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 D.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有哪些类型

33、下列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有:(ABCDE)

A.工人阶级和其它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

B.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

C.领导同被领导之间的矛盾

D.国家机关某些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同群众之间的矛盾

E.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

34、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ABCDE)

A.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B.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C.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D.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E.以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35、在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中,毛泽东提出了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以下属于这一方针的是:(ABCD)

A.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

B.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 C.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

D.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

36、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四个现代化,指的是:(ABCD)

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37、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的有:(ABC)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B.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C.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8、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意义有:(BCD)

A.统一认识 B.提供经验

C.理论准备

D.物质基础

39、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留下了哪些经验教训?(ABCDE)

A.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C.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能急于求成D.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毛泽东思想概论复习要点 篇3

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时间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答:第一,在经济上,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短暂而迅速的发展,中国有了一定程度发展的资本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革命有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不可或缺的经济基础。第二,在政治上,中国工人阶级成长壮大,工人运动深入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阶级基础。第三,在思想上,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以及在此影响下爆发的五四运动,使各种新思想纷纷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

答:科学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有严重错误,但是,就他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的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科学评价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的历史地位和伟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②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③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④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⑤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它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巨大而长远的理论指导作用。

答: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点:①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互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③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着显著的优势。④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本国官僚买办资本势力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经济地位脆弱,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⑤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又由于小农经济的广泛存在,加之中国的土地广大,造成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⑥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有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答:第一,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是无产接近领导权问题,革命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根本区别。其他区别: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接近领导的。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和广泛的群众基础。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新的前途。

答:①从时代特点和条件来看,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在无产接近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②从领导力量看,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③从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来看,五四时期,已涌现出一批拥护十月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成为运动的左翼和领导力量。

答:①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提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②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运高潮,同时开始从事农民工作,农民运动蓬勃发展。③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的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答: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意义:①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共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独立自主作出的,说明中共成熟了。②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之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共,挽

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答:因为:第一,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部分;第二,农民是中国几千年封建剥削制度的主要受害者,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压迫主要是对农民的压迫,在农民中有着很大的革命性;第三,中国民主革命的路线是农村包围城市,人力物力的主要源泉在农村。

答:因为官僚资产阶级有三个特点: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官僚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和反动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个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成为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这个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但压迫工人、农民,而且压迫城市小资产阶级,损害民族资产阶级。它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但不会带来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相反,却严重地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第一次,瞿秋白领导的左倾盲动错误;第二次,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第三次,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答:土地革命时期: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抽多补少,抽肥补缺。抗日战争时期: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以减租减息作为整个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解放战争时期: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答:首先,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造成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严重的半封建经济同时存在,近代的若干工商业城市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广大农村同时存在的状况,形成了近代中国的特殊的城市与乡村的关系。第二,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地方性的农业经意占着主导地位,中国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第三、那时中国已经有了新的政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和革命人民,这是战胜敌人的基本力量。

答:①中国式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决定了农民是封建势力的主要压榨对象和帝国主义掠夺的主要对象,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②中国的反动派相当牢固的控制着若干近代工商业城市,而停滞着的农村却是它无法牢固控制的地方。

答:必要性:①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群众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②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是强大的,但同时其内部存在着激烈的甚至是不可克服的矛盾。③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和不平衡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促使敌我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革命的方向转化,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可能性: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近代世界矛盾的焦点,存在着内外各种矛盾。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光大人民群众长期处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剥削和压迫之下,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中国最大压迫式民族压迫。

答:第一,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之真正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第二,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第三,正确地发挥两个联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们相互促进。

答: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人民群众、自我批评。

答:三大法宝:①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②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③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答:第一,经济方面,由于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的实施,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占有制度被彻底春晖,官僚资本被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所没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积极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新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即国营经济及其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第二,政治方面,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的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第三,文化方面,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总之,新民主主义社会既然是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它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自

然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这两种因素不断地碰撞、冲突和较量,其发展的总趋势是,社会主义因素日益发展壮大,资本主义因素不断被削弱、被限制。

答:内容特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反映历史的必然性:第一,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客观讲要求和必要条件;第二,对资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迅速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必要的条件;第三,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手工业,满足工业化需求,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需要。

答:第一,严格区别官僚资本也民族资本的界限(对官僚资本采取剥夺、没收的政策,对民族资本则是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最终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第二,创造了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低级形式:委托加工、计划定货。统购统销、委托经销代销等;高级形式:公私合营)。第三,注意把对企业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在把私有制企业改造成公有制企业过程中,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答: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时间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具体表现为:第一,和平赎买。第二,逐步过渡。第三,把对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在一起。第四,社会主义建设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答: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召开的。大会的主要内容是:第一,正确分析了国内政治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根本任务。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和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今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第二,总结了“一五”计划的实施经验,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为了贯彻执行这一方针,还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政策。第三,提出进一步扩大国家的民主生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第四,总结党的建设经验,着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意义:中共八大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取得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成果。

学指P177

答:在这一著作中,毛泽东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在总结自己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的新学说。第一,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充满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的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不断得到解决。第二,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两类矛盾性质不同,处理的方法也应不同,前者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去解决,后者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第三,指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第四,这一理论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加了新内容,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答: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全面地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十大关系,正式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它论述的前五大关系主要是讨论经济问题,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后五大关系主要是讨论政治思想问题,即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答:①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营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国营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②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③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毛泽东思想概论(大学复习资料) 篇4

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4.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

答:①萌芽时期:1921~1927中共创建和中国国民革命时期。

②初步形成时期:1927~1935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③成熟阶段:19235~1945土地革命后期到抗日战争时期

成熟标志是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

④继续发展时期:1945。6以后,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以后。5.为什么说毛思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答:①毛泽东思想是以马列主义的理论于中国革命的时间相统一的思想。

②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型。③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④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实现了马主中国化这一极其艰难的事业

⑤毛泽东思想乃是发展着于完善着的中国化的马主,是中国人民完整的建国理论。6.毛泽东思想是科学的思想体系的内容 答:①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②关于社主革命和社主建设

③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 ④关于政策和策略

⑤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 ⑥关于党的建设

7.怎样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简答)

答:①要完整准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②要紧密结合革命和建设实践去理解&运用毛泽东思想。③要把学习研究的重点放在毛泽东思想所具有的中国特色上,放在对马主的发展贡献上④要重点研究集体智慧的结晶。

8.毛思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简答/辨析)答:毛泽东作为党的领袖和党领导的领导核心而活动,他的言行和著作主要反映了领导集体的意见和决定,也集中总结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体现,毛泽东个人也有错误的思想和论断,但这些都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围,同毛泽东思想区分开来。

9.为生么必须把毛思的科学体系同他晚年的错误区别开?

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它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但在后期先是出现了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等错误,之后导致在文化大革命中违背了一贯主张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而错误的从马列著作中为其左倾观点找理论依据,误认为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必须的,是保卫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的需要,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同他一贯坚持的科学的毛泽东思想也是背道而驰的,所以说必须把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与他晚年的错误区别开来。10.怎样理解马列主义,毛思,邓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答:马列毛,都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会主义历史进程的认识成果,虽然它们创立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于不同的时代,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但从本质上看它们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a:它们的基本立场是一致的,集中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b:它们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是基本观点c:它们再思想方法上也是一致的,是科学的思想方法(实事求是..)11.近代中国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书35,笔记2章?)问

答: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

②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③皇帝虽被推翻,但中国仍实行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

④中国虽然保持独立的形式,但实际上已经丧失了独立主权。

⑤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统治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⑥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1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14.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和性质?

答:两大任务-民族革命任务是对外推翻帝主的统治和压迫,使中国成为一个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主革命任务是对内推翻封主的统治和压迫,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走现代化道路。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15.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运动的开端。

中国旧式的资阶民主革命发展成为新式的资阶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实现。

16.1927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客观要求。17.最低纲领问题

答: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明确提出了中共在民族民主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是:消除内乱

打倒军阀 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主压迫 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 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从此中共既有长远奋斗的最高纲领又有当前阶段的基本纲领既 最低纲领。中共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18.民主主义革命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答:两步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的第一步是推翻帝主和封势的压迫,在中国建立一个无阶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逐步过渡到社主社会。但这两个革命又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关系:1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2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A中国革命所处的时代环境,以不允许中国走欧美资产阶级所走过的老路,不允许建立资本主义,因为这不仅被资产阶级国家所不允许,也为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国家所允许。B中国民主革命也有了无产阶级作为领导,在其发展过程中就必然积累许多社会主义经验。C惟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巩固民主革命的成果,彻底的解放和极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最终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正是以上三方面的含义,决定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

1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 答:①它有了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通过它的政党来领导。

②它有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反帝反封建的明确的奋斗目标。

③它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革命的力量,实行革命的大联合。

④它有了新的前途: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⑤它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主指导思想。

⑥它有了新的范畴:十月革命后是无阶革命范畴。÷

20.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阶革命范畴?

答:①因为当时的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而不是反对一般的资产阶级;是一般的保护私有财产,而不是废除私有财产。虽有能引导中国向社会主义发展,但长时期内仍会使资本主义获得适当的发展。②从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来看:它的基本内容是土地制度的革命,是要消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不仅有利于解放农村生产力,而且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它并没有超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范围,所以只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而非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目标的无产阶级革命。③从反帝的民主革命来看:它是争取民族统一和独立,在历史上争取民族统一和独立是资产阶级要完成的任务。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内容:

答: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任何别的革命,它只能是和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们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这条总路线,正确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权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主革命的学说。

2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2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内容:

答: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任何别的革命,它只能是和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们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这条总路线,正确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权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主革命的学说。

2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人民大众):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是主义的动力,起决定作用。

24.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者。(填、选)2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26.中国革命为什么由无阶领导?(领导权问题)答:1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证明,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担负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它已经历史的落在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这是中国无产阶级自身特点和优越性所决定的:a身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所以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这种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在世界各国中是少见的。b中国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却相当集中.c中国无产阶级同农民有一种天然联系。

27.怎样实现无阶领导权?

答:1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必须通过自己的政党才能实现,要加强的党的自身建设,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前提。要广泛深入的发动农民和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是解决中国革命领导权的中心的问题和根本保证。

A 无产阶级自身必须组织起坚强的力量。

B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应为改善工人生活状况、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而奋斗。C 无产阶级必须要用本阶级的纲领、思想、政策及其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来影响教育农民,使他们成为自觉的革命者。正确认识中国的资产阶级,并在与资产阶级建立的统一战线中争夺领导权。4 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坚强支柱。28.无阶通过其政党实现领导权的基本条件和途径? 答:方面①根据历史的发展展行程提出基本的政治口号,并在每个发展阶段和每一重大事迹中提出相应的动员口号,使群众明确斗争目标。②围绕这个目标行动起来,别是共产党要以自已无限的积极性和忠诚成为实现这个目标的模范③在不失掉确定的政治目标的原则上与同盟者建立适当的关系并巩固和发展这个同盟④共产党自身的队伍要发展并保证思想的统一性和纪律的严格性。29.中国的资阶分为两类:1官僚资产阶级2民族资产阶级 30.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1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束缚,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因而具有一定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是革命的力量之一。

2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使得他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容易发生动摇,向敌人妥协。30.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答: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和政体两方面。

国体问题: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家组织形式,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反对帝国主义、分级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政体问题:是指一定的社会经济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采取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过渡性质的不可移异的

31.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1947年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将建立新心中主义经济体制的三项措施明确概括为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2.没收官倒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具有双重革命的性质?:

1.反官僚资本就是反买办资本,是民主革命性质

2.反官僚资本就是反大资产阶级,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33.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纲领?

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4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在中国的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

35.人民战争的含义:被压迫阶级或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解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斗争。

36.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37人民军队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军队的宗旨问题就是建军的方向问题,是人民军队阶段本质的反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通过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实现。38.民军队的三大任务:打仗、生产、做群众工作。39.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党指挥枪

40.党对人民军队实现领导的根本途径: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

思想领导:是对军队进行人民军队性质和宗旨的教育,用革命的思想武装广大指挥站员。政治领导:是党对军队实施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

组织领导:是在军队中建立党的组织,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

41.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原则。42.党的思想建设的有效形式:整风运动。

43.党的理论建设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44.党的理论建设成熟的标志:毛泽东思想形成并在党的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45.党的组织建设的根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46.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行正确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47.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48.十大军事原则出自《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49.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行正确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50.党的作风:集中体现着党的形象。

包括,党的工作作风,党的生活作风。

思想作风:主要指党员的思想风貌,尤其是学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作风。

工作作风:是指党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风格,主要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以及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

生活作风:党员干部在生活方面的作风和风气,艰苦朴素,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49.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能性: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重要策略,在中国革命中建立统一战线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A这是由于中国反革命势力异常强大决定的。

B这是由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特点决定的(两头小、中间小)。C这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艰巨性决定的。在中国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完全可能的。

A我国原是一个半 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处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的深重灾难之中,而最大的压迫是民族压迫。

B中国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不仅占了大多数,而且有强烈的革命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基本依靠力量。C民族资产阶级是具有双重性的。D中国的大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历来都是中国革命对象,但是特殊时期可以参加我们的革命。

50.两个联盟及其关系?

答;①劳动群众之间的联盟,即无产阶级同农民(贫雇农、中农)和城市小

资产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的联盟;②劳动者和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及其他非劳动群众的联盟,是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联盟,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中不是主体,但也是必不可少的。

关系: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使其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力量,同时尽量扩大无产阶级同非劳动者的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发挥两个联盟的互相促进作用。

5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 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新时期爱国主义统一战线

52为什么坚持无产阶级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74 答;

53.实现无产阶级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的条件: 要制定正确的纲领,作为全国人民行动的一致目标。要对同盟者进行政治教育,在政治上要把同盟者提高到当前革命纲领的水平。3 要率领同盟者向共同的敌人进行斗争。4 要照顾同盟者,至少不损坏其利益。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54.什么是“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针对资产阶级的特点,无产阶级必须坚持政治上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所谓联合,就是不拒绝与其建立统一战线,并尽可能保持这个统一战线。所谓斗争,就是在同资产阶级联合时,坚持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和平”的“不流血”的斗争;而在被迫同资产阶级分裂式,就转变为武装斗争。

55.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①发展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力量。

②争取中间势力:争取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

争取中间势力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我们有充足的力量,二是尊重他们的利益,三是我们要对顽固派进行坚决的斗争并一步步取得胜利。③孤立顽固势力:就是孤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势力。56.什么是“有理,有利,有节”?

答:第一是自卫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第二是胜利原则。不斗则已,斗则必胜,不打无把握之仗。第三是休战原则。掌握时机适可而止。57.坚持和发展革命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

答:①坚持无阶的领导权是发展统一战线的根本保障。

②以巩固的工农联盟为基础不断扩大统一战线,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历史作用 ③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方针策略和原则是巩固发展统战的重要条件。58.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笔记 答:是同资阶的关系问题。

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两部分。对两种不同的资产阶级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态度: 首先,因为中国的最大的压迫是民族压迫,所以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一定的革命性,是能够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因此无产阶级在一定时期内,应该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并尽可能保持统一战线。但同时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上具有软弱妥协性,所以在联合的同时不能完全放弃斗争。

其次,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历来都是革命的对象,但一定情况下也有可能加入到统一战线中。

总之,针对中国资产阶级的这些特点,无产阶级必须坚持在政治上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所谓联合,就是不拒绝与其建立统一战线,并尽可能保持这个统一战线。

所谓斗争,就是在同资产阶级联合时,坚持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和平”的“不流血”的斗争;而在被迫同资产阶级分裂式,就转变为武装斗争。要善于通过斗争达到团结,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同时要避免左倾的关门主义错误倾向和右倾的放弃领导权的错误倾向。51.什么是“三结合”? 人民战争的武装力量实行“三结合”的体制:即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实行主力兵团与地方兵团相结合;正规军与民兵、游击队相结合;武装群众与非武装群众相结合。

59.建立根据地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

答:①建立武装部队(是最基本的一条)②使用武装部队并配合民众去战胜敌人,只有通过一定的军事,胜利才能使游击区变成根据地。③使用一切力量去发动群众,组织和武装群众并建立民众的革命政权。

60党的理论建设的基本内容?

答:①确立马主理论的指导地位。②确立正确对待马主的态度和风气,即正确的学风,即确立一条把马主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路线。③形成马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成果,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61.什么是民主集中制? 答: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建设的基本原则。它是实现党的政治路线,调动全体党员积极性,实现党在思想上组织上一致的重要保证。

集中: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民主: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民主集中制要求: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贯彻民主集中制就要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党的纪律。6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关系? 答: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关系:①党是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领导者,党的领导是统战和武斗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②统战和武斗对党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③统战和武斗的关系也是密切的。

63.建立人民军队的组织体系是什么?

答:1 建立党中央统一领导下的中央军事委员会作为全军领导的最高组织层次; 在军队中建立各级党组织; 3 建立各级党代表制度。

64为什么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 这是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2 这是由中国反动统治阶级的残暴性决定的。3 这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决定的。

65.为什么说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的土地问题;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人民军队的主要来源; 中国的武装斗争主要是中国领导下的长期的农村游击战争。

66.人民战争的内容:基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取得人民群众支持的战争。

基本特征:1 战争分为正义和非正义; 中国人民战争是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的战争; 3 人民战争武装力量实行三结合的体制; 中国人民战争是以游击战争为主要形式的战争; 5 人民战争高度重视根据地建设。

67.人民军队内部的三大民主制度: 政治民主:就是实行官兵在政治上的一律平等,士兵有权对长官提出批评和建议; 2 经济民主:就是士兵选出的代表有其协助连队首长管理连队的给养和伙食,实行经济公开; 军事民主:练兵时实行官兵互教,作战时发动士兵群众讨论如何完成战斗任务。68.党的建设的有利条件:1 党建有一个好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 党建有一个好的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 党建有一个革命成功的执政党作榜样:俄国布尔什维克党; 4 党建有好的建党学说:以毛泽东为代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

69.党建的特殊困难: 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2 党的理论准备不足。封建主义的影响比较严重。70.执政党建设面临新考验: 党的中心任务发生了变化,要求党必须学习新的本领,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2 党在执政以后,应该正确对待权力问题,主张拒腐防变的能力。71.为什么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建的首位? 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矛盾、工作的中心在农村)。2 这是由中国共产党内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3 加强党的建设有助于推动党的其他方面建设。72.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途径: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武装全党。

2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必须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反对各种自由主义的思想。

3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必须提高党员的质量,使党员不但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以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73.党的思想建设的有效形式是整风运动

74.党的理论建设的基本内容: 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确立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风气,即正确的学风,即确立一条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路线。形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成功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75.党的组织建设: 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这是根本原则。2 反对宗派主义,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3 干部问题是党的组织建设的核心问题。

76.如何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毛泽东关于执政党建设的历史经验)1 执政党必须增强执政意识,巩固执政地位。2 执政党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主要任务。3 执政党要坚决防止和反对腐败。执政党必须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斗争。执政党必须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6 执政党必须培养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77.“八七”会议做出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78.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原因:一方面,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政策,造成了帝国主义和国内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支持下的各派军阀之间进行着持续不断的战争,革命力量可以充分利用军阀间的矛盾乃至战争,建立和发展农村根据地的红色政权。条件:A 客观条件:1 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 良好的群众基础。3 继续发展的革命形势。

B 主观条件:1 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2 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79.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含义和关系?

答: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和以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建设为依托的三者密切结合的思想。三者的关系:三者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三个不可侵害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三位一体。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革命武装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前提,也是其主要的斗争形式;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依托 80.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基本依据: 可能性: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经受国民革命的洗礼;

C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D存在具备相当实力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力量; E有坚强有力的无产阶级的领导; 必然性:A从社会性质来看,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因此在革命的主要形式上中国革命不是查更年期的合法斗争,必须是长期的武装斗争。B从革命性质来看,中国民主革命是以是以农民为主力军的农民革命,因此在革命的主要内容上中国革命应该是深入农村,开展土地革命。

C从革命形势来看,长时期敌强我弱且反革命势力集中在城市,因此在革命的工作重心上,中国的革命应该以农村为中心,深入农村进行根据地建设

81.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是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而没有任何别的路可走。农村包围城市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得出来的,充分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敢于突破前人,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3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和实践,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敢于通行行色色教条主义错误倾向作坚决斗争的顽强精神。农村包围城市理论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的深入调查和中国国情科学把握。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和实践,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树立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自己的路的榜样。

82.为什么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答:毛泽东先后发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这主要是:1 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民运动冲决了几千年专制制度的基础,从根本上动摇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不仅农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化,而且引起了中国社会的极大震动。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农民运动的坚强领导,放手发动农民群众,组织和武装农民群众。农民阶级又可分成富农、中农、贫农、雇农等不同阶层。

毛泽东又多次论述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其基本点是:

1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是农民给予的。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农民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革命士兵实质上是穿上军队的农民。人民军队离开了农民,人民战争离开了农民,都将一事无成。3 农民生活的农村,是革命发展的战略阵地。

83.土地改革的路线方针政策? 答: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方针政策:1928年12月,毛泽东主持的湘赣边界特委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其中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或分配给农民耕种,或由苏维埃政府组织农场耕种;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分配土地的办法是以人口为标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特殊地方可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者比不能劳动者多分一份土地。

1929年4月,毛泽东领导制定了《兴国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②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减租减息”政策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初期土地改革: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颂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毛强调,在土地改革中,必须注意两条基本原则:1 必须满足贫农和雇农的要求,这是土地改革的最基本的任务;2 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③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初期土地改革: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颂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毛强调,在土地改革中,必须注意两条基本原则:1 必须满足贫农和雇农的要求,这是土地改革的最基本的任务;2 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84.解放战争新中初时期,在土地改革中,必须注意两基本原则:1,必须满足贫农和雇农的要求,这是土地改革最基本的任务;2必须坚决的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85.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党在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的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它规定了党在农村中的阶级路线,即依靠贫农,团结中农;规定了土地改革的斗争目标,即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规定了各个解放区应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有步骤地、有分别地开展土地改革工作;规定了检验土地改革工作的惟一标准,即发展农业生产。86.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87.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称苏维埃人民共和国。

88.1948年12月30日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毛泽东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

89.工农民主专政政权的特点? 答:1 它是复兴中国的前提。它符合当时的阶级关系和革命阵营新变动的客观实际。3 它是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4 它是新型的人民政权,这个政权与控制着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国民党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处于对立地位。90.什么是“三三制”原则?

答:即在这个政权中,共产党人、非党进步分子、中间派别各占三分之一。

91.为什么说毛泽东关于抗日根据地统一战线正确的理论和政策是科学的和正确的? 它坚持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中的领导权。2 它坚持了工农联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中的基础作用。3 它具有极大的广泛性,把一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阶级、阶层和人士都动员到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统一战线中来了。明确了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对象是城市买办阶级渔村豪绅阶级中充当汉奸以及继续进行反共活动的分子,除此以外的人们,都和工人、农民有一样同等的人权、财权、选举权和言论、集会、结社、思想、信仰的自由权。

92.为什么说资产阶级专政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破产原因)帝国主义不容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国际社会主义力量不容许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3 国民党统治集团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力图坚持其***,不容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对中国民主势力一直进行疯狂镇压和摧残。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也决定其不能实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5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最广大的工农大众,也不容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93.人民民主专政中民主与专政的辨证关系: 答: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是密不可分的。人民民主专政之所以要把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结合起来,不仅是由于对人民必须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而且也是由于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对人民实行民主是对敌人实行专政的需要,对敌人实行专政也是人民实行民主的需要。94.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从领导力量来看,毛泽东提出的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是工人阶级,与马克思、恩格斯所主张的无产阶级专政实际上是指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是一致的。从工农联盟来到,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的保证无产阶级领导地位,同时建立起工人与农民的联盟,与毛泽东主张的在农民占多数的中国必须建立工农联盟的人民民主专政是一致。从民主与专政的结合来看,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中,专政同民主是相辅相成、统一而不可分割的。4 从历史使命和主要任务看,无产阶级专政和人民民主专政都是为了保卫无产阶级的政权,发展社会生产力,最后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5 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95.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要对人民实行民主这是基本内容,是国家政权阶级本质的体现。“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2 人民民主专政的另一方面是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3 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是密不可分的。96.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点: 答:1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把民族资产阶级列入人民的范畴,而不作为专政的对象。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3 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和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 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在解决民族问题上采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97.中国的多党合作的特点:

答:1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2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社会主义。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奋斗。3 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4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各民主党派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98.建国初期的五种主要的经济成分:A国营经济,这是社会主义性质的;B合作社经济,这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C私人资本主义;D个体经济;E国家和私人资本各自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99.建国初期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1949年—1952年,人民大众同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矛盾; 1952年—1956年底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1956年后,是人民对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00.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答:1953年12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拟定、经毛泽东修改和中共中央批准的文集《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总路线主要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0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思想?

答:1 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是革命性质转变的标志。总路线不但在国家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方面提出了符合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客观规律,而且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方面,也提出了反映出了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思路,即把建设与改造并举,要求把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紧密的结合起来,在社会改革中保持生产力的同步发展。3 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了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三大任务,就是要扩大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合作社社员的集体所有制,把农民和手工业者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个体私有制改造为合作社社员的集体所有制,把以剥削工人阶级的剩余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为全民所有制,在我国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此奠定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制度的基础。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出,从1953年起用15年或更长的时间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02.社会主义改造成功经验: 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趁热打铁,及时的引导贫苦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实行正确的方针原则和方法,采取逐步过渡的方法;依靠贫下中农、中立富农的正确阶级路线。2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经验:严格区分民族资本和官僚资本的界限,对民族资本采用利用、限制、改造,实行和平赎买,避免了暴力和流血冲突,从而使我国和平实现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创造了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和步骤,采取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过渡形式;实行对企业的改造,与对资本家个人改造相结合的方针,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的构想。103.什么是“四马分肥”?

答:国家对资本家的赎买形式是四马分肥:即在企业利润分配时,国家税收占34.5%,职工福利费占15%,企业公积金30%,资本家红利占20.5%,大体为四分之一。104.什么是国家资本主义?

答:国家在私营企业中加入公股,由国家派人深入,使社会主义经济进入到资本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是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相联系的受工人监督的社会主义经济。105.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有哪些?

答:低级形式:工业方面(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商业方面(经销代销)

高级形式:各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106.农业社主改造(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答:必要性:1 农业合作化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实行农业合作化也是巩固工农联盟的需要,可能性:A国际、国内革命具有有利条件。

B农民中蕴藏着一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极大的积极性。C党有能力领导好农业合作化。

107.农业合作化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是把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机地结合起来。2 是坚持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的方针。3 是坚持自愿互利原则,反对强迫命令。采取循序渐进的“三步走”的步骤。第一步按自愿、互利的原则,号召农民组织带有某些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几户或十几户的农业互助组;第二步,在互助组的基础上,组织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小型的戴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社;第三步在初级社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大型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5 是加强党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领导。是要正确把握党在合作化时期的农村阶级政策

109.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试论述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A 本着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把农民引导到社会主义道路上来,中国农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革命的主力军,对农民不能采取剥夺的办法,只能采取引导说服教育,使农民自愿走合作化道路。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形式为带有社会主义萌芽的互助组到建立半社会主义的初级社,再到完全社会主义的高级社;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形式为手工业生产小组,到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到手工业生产社,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C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经过了计划定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四马分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定息)等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过渡。D 正确掌握农村阶级政策。

E 区别对待中国资产阶级,民族资本家改造与企业改造结合起来 110.农业和手工业改造的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111.名词解释《论十大关系 》?

答: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提出。我国社主建设必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就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主事业服务”。①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②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④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⑤中央和地方的关系⑥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⑦党和非党的关系⑧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⑨是非关系⑩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112.八大指出的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的矛盾。

113.1954年9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构想。

114.四个现代化?是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

115.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要实行“二步走”的战略步骤: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115.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论述?

答: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毛泽东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形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也有又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我们必须按照具体的情况,具体解决这些矛盾即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使矛盾不断得到解决。

2.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人民内部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敌我我矛盾主要是分清敌我的问题,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也就是“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解决

3.还提出了一系列正确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针、新政策,如在经济方面实行统筹安排和兼顾国家的,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在与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不久,毛泽东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视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或“总题目”。

116.毛泽东提出的工业化道路思想的基本内容?

答:首先遇到的是如何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A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首先阐述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B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

C1956年5月中央会议上提出的我国经济发展要既反保守又犯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主张作为今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117.什么是“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答:A 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验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个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验的补充;

B在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是按照计划生产,但同时有一部分产品是按照市场的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自由生产,计划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

C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但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这种自由市场是在国家领导之下,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118.什么是“两参一改三结合” 答:鞍钢的新的企业管理制度,即:;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中实行企业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的三结合。11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答: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体现了国家权力的统一,又体现了国家机关之间的分工和配合。3 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使民主与集体辩证的统一起来,有效地行使职权,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处理国家重大问题和地方重大事项。120.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12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为基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设置自治机关。

12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由各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实现各民族的平等;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个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123.判断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言论和行动的是非的六条标准: 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 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3 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专政; 4 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制度; 5 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 6 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国际团结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国际团结,而不是有损于这些团结。

在这六条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127.什么是“一纲四目”政策? 答:“一纲”即只要台湾回归祖国,其他一切问题悉尊台湾领导人意见妥善处理。“四目”是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由台湾领导人全权处理;台湾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之数悉由中央拨付;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等待条件成熟并尊重台湾领导人的意见,协商决定后进行;双方互约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团结之事

128.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129.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来北京参加谈判的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30.1974年2月,毛提出的三个世界的划分标准:苏联和美国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非洲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 131.毛泽东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视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132.中共中中共中央作出了“暂时不动香港”的“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战略决策。央作出了“暂时不动香港”的“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战略决策。

13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134.填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

革命与建设的根本立足点:独立自主。

135.1930,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首次提出思想路线。136.1937,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在这两篇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形成的标志性著作,以及1941年-1943年毛泽东在延安发表的《改造我们的学习》等论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137.什么是“实事求是”?

答: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所作的著名的《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全面阐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138.“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答:1 实事求是思想的第一项基本要求,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出发,而不是从“本本”或者“原则”出发。2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第二个基本要求,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和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科学原理的两个方面,他们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不可分割。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第三项基本要求,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39.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40.1929年,毛泽东在由他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首次使用了“群众路线”的概念。

141.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及主要内容?

答: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内容:1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点。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

2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就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毛将其具体化为一般与个别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方法

142.为什么说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 所谓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首先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点。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一切依靠群众,是因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人民群众是改造客观世界实践的主体,是世界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智慧和力量都来源于中国人民的斗争实践。

其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就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总之,群众路线不仅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又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 141,142。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党的政治路线:是党在一定时期领导人民群众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纲领、方针和政策的总和。

党的组织路线:是一定时期为保证党的政治路线得以实现而制定的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总和。

组织路线是为政治路线服务的,是实现政治路线的组织保证。党的组织路线的根本原则就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的实质就是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先民主后集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143.如何理解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建设的基本点?

答: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则,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也需要各国无产阶级发扬国际主义的精神,互相支持,互相援助。所以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从中国自身实际出发,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前进道路。144.如何理解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上一篇:(2017-2018)学年(下)学校工作总结下一篇:我喜欢秋天的雨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