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心得体会

2024-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心得体会(共12篇)

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心得体会 篇1

在第一阶段的学习里,我们重点学习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经典著作,中央党校教授的专题讲座,既是对经典原著的导读,又帮助我们更深入的学习领会原著精神实质,对我们的学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公司党校精心组织学习计划,除了上课学习外,还安排了小组课业论坛、分组学习等,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领会马列主义、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指导作用,对当前国有企业坚持和加强党的建设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第一阶段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体会。

一、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知识理解

1848年2月,随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问世。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集中概括和阐述,马克思主义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其理论内容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的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的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剥削的秘密,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必然导致资 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基于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之上,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它阐述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及阶级斗争学说、国家学说和党的建设学说等,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折。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由来和目标,建立、建设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都是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

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伟大导师列宁同志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新的历史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规律,总结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新经验,概括了20世纪初期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到了一个新阶段。特别是在列宁的晚年,他从俄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实际出发,重新思考以往的理论和实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适合俄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构想,以及为实现这一战略构想而制定的以新经济政策为主线的一系列相应政策。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思想之间的理论联接点,或者说是联接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桥梁。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三个活的灵魂”,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和中国的具体实情相结合;“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是由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名服务的宗旨决定的,是实现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体现;独立自主方针的提出充分尊重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是需要长期坚持不可动摇的根本方针。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许多独创性理论以及贯串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二、必须在实践中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过的正确的理论思想和经验总结。在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且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在于与实际结合,在于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自己。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解放思 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求真务实,自觉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种批判性和革命性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就是解放思想,就是辩证扬弃。纵观马克思主义的整个发展历史,都是在解放思想、辩证扬弃中发展而实现的。

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心得体会 篇2

一、实现开放教育和终身学习需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学会学习, 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是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每接到一批新学员, 我首先向学员讲述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特点, 让他们了解电大系统三级教学互动平台, 给他们演示BBS论坛的使用方法, 设置QQ群互动途径;讲解电大在线考试系统, 让学员明白, 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过程以学员自主学习为主, 面授为辅, 在学习过程中, 不能完全依赖专业指导教师课堂上的面授, 更多地要依靠个人的自主学习, 让学员明白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树立自学意识, 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最终达到学员能自觉养成和提高自身自学能力的目的。

二、开放教育的课堂教学需要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扮演着一个具有很大权威的角色, 甚至是一种“神圣”的角色。在这种角色的定位下, 教师往往是高不可攀、说一不二的。那么, 这样一种角色是否有利于教育的进行呢?建构主义者进行了重新的思考, 它认为, 这样的教师角色只能给学生以压力和负担, 学生始终对教师保持一种敬畏的态度, 不会也不敢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提出质疑, 更不会与教师对某一知识进行争论。这样的教师角色定位是不利于教师与学生交流的, 更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建构性学习。建构主义认为, 要想实施建构性教学, 必须转换教师的角色。在建构性教学中, 教师应该是一种指导者、创建者和帮助者的角色。

三、开放教育网上互动互助需要多种自主学习方法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协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建构主义者从自己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 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形式———认知建构教学。所谓“认知建构教学”, 主要是指以促进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为目的, 以启发学生自主建构认知结构为主要策略, 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主要学习环境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认知建构教学理论认为, 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自主建构认知结构的一种特殊的认知建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 学习是学生自主的活动, 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在这种理念下, 认知建构教学理论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原则:主动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和建构性原则。

四、开放教育的形成性考核需要严谨的自主学习过程

建构主义的学习是一种知识的不断构建过程, 也是一种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 建构主义的学习目标不是为了记忆某些固定的知识, 而是对知识形成自己的解释。建构主义的学习并不是支持学习者像镜子一样反映现实的, 而是支持对富有意义的解释进行建构。与这种学习特点相对应的评价应该是审视这种建构过程的一面镜子, 而不是学生知识记忆结果的简单反映。所以,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评价应该基于动态的、持续的、不断呈现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者的进步、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所创设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的评价目的在于更好地根据个体的需要制定教学方案, 并应能根据需要和情况的变化不断地修改和提炼自己的策略, 以便使学习者通过建构性的学习, 朝着学习目标获得持续的进步。

五、开放教育终结性考核是自主学习的总结与升华

建构主义的学习目标不是为了记忆某些固定的知识, 而是对知识形成自己的解释。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 学习效果怎样, 除了对形成性综合考核进行监控外, 更主要的是通过一年一度的期末考试进行检测, 严格考场监控, 严肃考纪, 和蔼服务。这样, 既考出了学员的真实成绩, 也是对学员平时的自学情况进行监测和验收, 同时为下学期形成性考核过程监控、学员自主学习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基本要求;重点任务

一、深刻认识和理解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意义

(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政治多极化更加明朗,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们既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有很大的回旋余地,也面临诸多挑战,有很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所处的时代更是一个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新发明、新创造层出不穷的时代。知识生产、知识传播不断加速,知识和人才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第一资源,知识经济、创意产业成为重要经济形态,创新能力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作为拥有7500万党员、300多万个党组织,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更加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才能敏锐的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就势必会落伍,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

(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内在要求

必须看到,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当代中国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是,必须清晰地看到,“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世所罕见”,[1](P.55)旧矛盾不断解决,新矛盾、新问题接踵而至。只有更加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在新的实践中重新学习、持续学习,才能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才能更加坚定全党和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三)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我们党已成立89年,在全国执政61年,领导改革开放32年,党的先进性得到了坚持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得到了巩固,党在各方面更加成熟。但是,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不是一成不变和一劳永逸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一些党组织的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一些党员干部思想观念、创新精神、素质才干与党的宗旨和先进性要求还不完全符合。只有更加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才能不断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才能经受住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的考验,才能更好的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戴。

(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大政治优势

80年来,我们党总是根据任务和形式的变化向全党提出学习任务,特别在每个重大历史转折时期,都把加强学习作为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极大地推动了党的事业的蓬勃发展。相反,近20年来一些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执政地位,一个重要根源是不学习,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思想僵化,最终被时代和人民所抛弃。

二、深刻理解和把握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不仅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而且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要求,既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这四句话、24个字鲜明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标准和内涵,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指明了方向。其中,科学理论武装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本质特征,具有世界眼光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具有战略高度和宽广胸怀,善于把握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应具有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富有创新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具有的时代品格。根据这一要求,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我们要完成四大重点任务: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所谓中国化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以深入把握中国国情为前提和基础,以交汇和融合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思维方式为积淀,以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为源泉,核心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谓时代化就是紧密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步伐,时代化既包括内容的时代化、形式的时代化,也包括话语体系的时代化。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必须紧扣时代主题,积极回应时代挑战,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新论断、新范畴;必须站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敏锐把握科学技术重大突破给经济社会乃至人们思想带来的深刻影响,善于用最新科学思想和成果丰富和拓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一切有益成果,使马克思主义在海纳百川中保持生机活力。所谓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使之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接受。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理论创新的目的,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和解答困惑为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为理论创新的形式,让科学理论从书斋走向人民大众。

(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

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把理论武装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把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作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长期战略任务,扎实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这个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P.11)要系统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基本观点、宝贵经验和对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创造性回答,在真学和真懂上下功夫;要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把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同近代100多年来中国的屈辱历史进行比较,把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苏东剧变后东欧一些国家的不利状况进行比较,把世界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强劲发展态势,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秃势进行比较,在真信上下功夫;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习理论同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在真用上下功夫。

(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教育党员干部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要强化党员干部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要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划清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

(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既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要内容,又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保证和基础性工程。要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关于学什么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根本的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当前大多数干部还要着重抓紧三个方面的学习:一个是经济学,一个是科学技术,一个是学管理。”[3](P.153)这就要求我们要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兼顾学习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知识,形成党员干部合理的知识结构;要加强对全党学习的指导和服务,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理论宣讲队伍建设;要把理论素养、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进行考察、考核和评价,以科学的考核机制不断焕发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使学习成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自觉的活动。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社会主义事业在不断向前推进,不学习,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势必就会落伍,会被人民所抛弃,要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我们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4](P.786)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心得体会 篇4

按照区委“XXXX、XXXX”主题教育安排,我认真学习研读了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十九大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赋予党的历史使命、理论遵循、目标任务以新的时代内涵,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总书记就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拓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标志着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阐述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历史必然、特点优势、实践要求,明确提出了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大原则、思路举措、重点任务。

结合分管的镇办人大工作,我就准确把握新的历史方位,认真扎实开展好新时代镇办人大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的时代意义、实践意义

一要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思想蕴含的时代意义。当前,我们正处于国家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处于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在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我们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许多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叠加呈现。这对于人大工作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学习贯彻好这一重要思想是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迫切需要,必须长期坚持,一以贯之。

二要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思想蕴含的实践意义。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我将努力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政治上始终坚持,在行动上全面落实,确保总书记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要求,特别是镇办人大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在XX“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新思想指导新实践,开启镇办人大工作新征程

一要加强思想建设引领。在全区各镇办人大系统掀起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热潮,加强对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的学习培训,使大家深刻地认识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人大工作实践中的重大意义,做好新时代镇办人大工作就是坚持制度自信的具体体现,是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最前沿、最具体的生动实践,就是讲政治。

二要加强工作引领,理清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围绕《XX省乡镇人大工作条例》精神,结合每年区人大常委会总体工作目标任务,提出镇人大工作指导意见,就如何开展好镇办人大工作进行详细安排部署,对镇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主席团会议召开,听取和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三要建立分片包联机制,加强镇办人大工作指导。按照前期常委会领导分片包联指导镇办工作办法,持续开展对镇办人大联系指导工作,不定期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座谈走访等方式,对镇办人大工作情况进行调研指导,了解掌握镇办人大工作进展情况和亮点工作,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四要建立完善镇办人大工作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镇(办)人大工作考核办法》,按照百分制和减分项累计制的得分办法,对镇办人大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考评,对全区各镇办扎实开展人大工作起到鞭策督促作用,提升镇办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

三、加强交流,不断探索,创新镇办人大工作永远在路上

一是开展区内评优树模,进一步加强工作交流。我们将对全区各镇办人大阵地建设、代表活动开展、日常工作和档案管理等情况进行观摩评比,通过评优树模活动,让镇办人大主席、人大工委主任对标先进找差距,促进镇办之间人大工作的交流学习,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二是走出XX学习交流,不断创新镇办人大工作。近两年我们分别组织了人大主席(人大工委主任)走出XX赴深圳人大培训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进行了履职能力提升培训。后面,我们还将继续加强人大干部的外出观摩学习,广泛吸纳外地好的工作经验和创新成果,不断创新我们镇办人大工作和建设,改进和丰富人大代表履职登记,代表向选民述职等创新型工作。

三是围绕代表行权履职,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上下功夫求发展。当前和今后,我们将重点指导镇办人大利用全区22个代表之家,62个代表工作站,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好代表小组学习培训、走访接待选民和交流履职经验等活动,不断研究和探索代表履职工作方法,总结实践经验,充分地发挥代表作用,努力使代表工作取得更好实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意味着根本政治制度安排的新定位,国家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拓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新的场域。准确把握新的历史方位,XX区镇办人大工作将知行合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

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心得体会 篇5

我个人认为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和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都是一样的,都是螺旋式上升的,我知道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和上课发言是和大家分享东西的时候;也认为上课回答问题是一种勇气的表现;我想这种方式也间接的反应一种生活的态度。就像我之所以考专升本是因为我家人的要求,也知道他们为我好,但是我还是被动的接受,就像上课回答问题一样,您要是提问我,我就回答;您要是不提问我,即使我有比其他同学更加合适的观点我也不会主动回答。当每次鼓足勇气站起来的时候往往别的同学就提前站起来了,我没有去给你自己理由,因为事物的产生肯定是外因远小于内因,没有去改,就这样的放纵自己,让自己失去所有的机会。

我想我应该改变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改变自己,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书里也有这个道理,我们党不断的总结我们国家的历史,根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更应该学会在更广的舞台和别人交流,就像中国一直坚持对外开放,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外面的社会更好的认识自己的实际情况,更好更快的发展自己的国家,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得到了验证。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经济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善的科学体系。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心得体会 篇6

其一,是史论结合的问题。毛泽东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沃土之中,它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过程,也是近现代中国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过程。

其二,则是与现实结合的问题。让我懂得毛泽东的这些很多道理不是照搬书本上的,而是根据中国的国情,结合其他国家胜利的经验,最主要的是,结合过去的失败和教训,发展出的理论;毛泽东思想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发展的学说。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与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

这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着笔,从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形成和发展,科学内涵及历史地位四方面展开阐述,指出在近代中国落后及其社会根源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中国化的背景下,毛泽东思想萌芽,并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从而得到初步形成,成熟,继续发展。从而确立了鲜活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达到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让我正确的认识了毛泽东思想真实的科学面目,正确的认识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知道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全球化的重大发展。

新中国的建立不是一步到位的结果,而是付出了无数血的代价才得到的,毛主席一生最伟大的几个理论《实践论》、《矛盾论》和《论持久战》都是在那段屡屡失败的日子中总结出来的,毛主席无数次的论证教条主义行不通的道理,他认为,革命的成功来自于调查和实践。无产阶级的革命的主力应该是工人,而毛泽东则否认了这个观点,他认为,应该结合中国的实际,中国的实际是,农民占了大多数,所以应该首先解决农民的问题。有人还认为,中国要么速胜,要么应该投降,毛泽东则否认了这个观点,他认为,中国既不会速胜,也不应该投降,而是应该打持久战。创造历史靠的不是理性的设计,而是实践和摸索,是不断的试错和探索。

毛泽东是马克思理论中国化的开拓者;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国人民坚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旗帜。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在21世纪,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我们仍然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因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战斗的光辉旗帜,是指导我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一种精神支柱,我们一定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运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当然,我们在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同时还必须发展毛泽东思想,坚持是基础,发展是关键,只有发展才能更好的坚持;而坚持和发展都必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形成有它的社会历史条件,它是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中国,为马列主义的传播准备了条件。李大钊,毛泽东等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比较鉴别,终于接受 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种时代条件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前提下产生的;毛泽东思想的本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而次源则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毛泽东思想产生,形成的过程,也就是马列主义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融会贯通的过程。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麻醉的思想形成的思想理论渊源。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迫切学要新的本阶级的思想武器的知道和革命政党的领导,这就为马列主义传入中国和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创造了社会条件,奠定了阶级基础;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则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间基础。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尝试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已经萌芽。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但在时间上为开辟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奠定了极为坚实的基础,初步形成了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并解决了与这条新道路相关的一系列革命的基本问题,特别是关于《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已初步包含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这标志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已基本形成;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即从遵义会议到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的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到达成熟,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毛泽东领导全党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凉亭大理论成果。而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在21世纪,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我们仍然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因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战斗的光辉旗帜,是指导我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一种精神支柱,我们一定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运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当然,我们在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同时还必须发展毛泽东思想,坚持是基础,发展是关键,只有发展才能更好的坚持;而坚持和发展都必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时间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时间张名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心得体会 篇7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号) 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我校从2007级新生开始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 调整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以下简称“概论”) 。据教育部统一要求, 我们使用全国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指定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专题教学的意义

“概论”课是2005年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确定的高等院校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核心课程。课程以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为基础,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 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上揭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理论轨迹, 准确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具体结合的历史进程中, 创造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课程充分展示了两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重要理论在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

“概论”课的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一课, 是大学生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途径。“概论”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于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价值多元化和文化多样化, 给“概论”课教学带来很大压力, 加上“概论”课本身的特点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在实际教学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进行了改革的尝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期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目标意义的统一融合。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人们习惯上把政治理论课当成是在对受教育者进行意识形态和政治观点的灌输, 事实上, 政治学作为一门学科, 它有它的本身的规律和特点。其中本质的问题诸如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主体政权建设、民主民生等基本的问题, 也是人们对社会发展不断孜孜以求和力图超越前者的美好愿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 政治学应当是一切学问之至善。因此, 大学的政治课并不在于单纯传播政治理论, 更不是把政治理论强加于人, 而是让大学生结合中国的国情, 认识到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学说和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原因, 认识到中国在不同发展时期所作的方针、路线和政策的理论依据, 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独立、全面、客观地思考问题和认识问题的方法与能力。从“概论”课的教学内容来看, 涉及的学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科技、军事、社会等,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贯穿其中, 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进而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把改革开放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作为实践重点, 结合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当前的宏观政策调控, 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进行解读;联系当前时政和国际纷繁复杂的社会现状, 探索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改革、国家重大政策和国计民生的相关问题, 这就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老师要对各相关学科进行广泛涉猎, 对池前政治形势发然在胸。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并上升为一种宏观的认识。这样才可以在教学中站的高看的远。学生在学习《概论》课的同时, 既获取了丰富的知识, 又从教师的讲授中体会到了政治理论和政治精神的内涵。教师的言传身教, 让政治理论课同时成为培养学生爱国精神、时代意识, 树立人生理想和信念, 最终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 盖在善于引导启迪, 俾学生自奋其力, 自致其知, 非谓教师滔滔讲说, 学生默默聆受。”过去传统的向学生灌输传教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时代需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在增多, 我们的教学方法也要与时俱进, 不断扬弃。在“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中, 我们也应该体现出开放式的教学思路, 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实现角色转化, 变被动为主动, 使其真正自觉参与到教学当中, 以主体的身份进行积极的交流与思考, 挖掘出每一个学生内在的潜力, 并将学生的青春热情和昂扬向上的精神体现出来, 让学生在政治理论课上真正得到锻炼与培养, 更好地塑造健全的人格。

三专题教学的原则

由于这门课程具有开放性和宽泛性以及时代性的特点, 传统的按照教材章节进行教学的传统教授方法容易将有关理论内部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有意无意的割断, 不利于学生全面、系统的了解一个理论体系的前因后果, 形成对于某一理论体系完成的认识, 所以, 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建议能够采用专题化教学的方法。

所谓专题教学, 就是针对某种现实需要而进行的专题性研究和教学活动。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实施专题教学, 是适应该课程学科特点的需要, 是适应高校教师工作要求的需要, 是适应当代大学生学习要求的需要。对于学校而言, 它能帮助高校实现研究性教学的教学理念, 并能帮助高校教师克服教材内容广泛、难以突出重点的困难, 避免该课程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内容重复, 同时帮助课堂教学更好的与实践教学相联系。对于教师而言, 专题教学的开展, 也有利于任课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适应教师个体只是结构的不同, 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对于学生而言, 专题教学的开展, 有利于消除大学生中存在的信仰危机, 解决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理论问题, 也适应不同专业、不同知识背景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的需求。

“概论”课专题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如何教会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而改革关键在于以人为本加强教育的针对性。要做好“概论”课的教学要

四专题教学实施方案

为了提高专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真正落实“学理论要少而精, 要管用”, 在专题教学中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解析热点。为此, 我们根据教学内容、教材体系的理论逻辑关系和系统完整性, 精心设计专题教学实施方案, 确定了专题教学体系的框架和重点:

1理论的精华

专题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的的历史进程及其精髓。重点阐述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革命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宝。中国革命也是在不断验证中求得发展, 经过无数次实践检验得出的结论。

2毛泽东思想的深刻内涵

专题二: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 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建立了新中国, 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重点阐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3社会主义的特色理论

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第二代领导人对小平的总设计下形成的。重点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4我国的基本国情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专题四: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重点阐述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的失误与成就;必须清醒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

5社会主义基本建设与市场经济

专题五:重点阐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资本主义制度不同之处在哪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原则;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增强人民幸福感的发展的方针和政策。

6我国的外交原则

专题六:港澳已回归祖国的怀抱, 统一台湾是中华炎黄子孙共同的愿望。重点论述为什么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对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

专题七: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重点论述中国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 一如既往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

结语:“概论”教学的关键是设置好专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积极参与, 成为主导者和策划者。积极出谋划策, 辅导学生答疑解惑, 真正使学生受教育、长才干。特别是参观考察、服务社会、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总结, 将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个体感受系统化、理论化, 提升学生对于理论学习内容的认识程度。

参考文献

[1]陈星宇.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实行专题教学的必要性探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J].2011 (5) .

[2]陈志宏, 徐玉生.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的必要性和实施要点.[J].江南大学学报, 2009 (2) .

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心得体会 篇8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依靠自己的读书、思考、分析,自觉而主动地获得知识。然后再通过小组互助,进一步明确认识,纠正偏差,相互补充,完善认识。现谈谈我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落实自主互助学习的几点初步认识。

1合理分组是自主互助学习顺利开展的保障

学习小组可以按异质分组,就是将全班学生按照其学习成绩、学习能力、个性特征等均衡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既有优秀学生,也有中等生和后进生,让每个小组综合水平大抵相当,这样分组有利于好带差,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并且根据学生学习状况,每隔一定时间重新组合,有效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积极性,同学之间也有利于互相取长补短,携手共进。

2充分读书是自主互助学习的前提

让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自学提纲进行自学,并且把自学提纲的内容及时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自己教自己,学生登上讲台讲自己的自学所得,互相交流,努力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让给学生的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这确实是聪明之举、科学之道。因为学生是通过自习自己领悟得到的知识,这个过程比老师把现成的知识给他要难得多。前者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一种方法比让学生记住你给他揉烂了、掰碎了的知识要难得多。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主读书时间,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课中也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阅读文本。还要会看书,能够准确地抓住材料中的重要内容,把所学的内容在心中构建出基本的框架,充分了解、掌握所学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看懂、吃透教材中的内容,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思品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把乏味的、空洞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教师此时要注意做到:(1)指导学生读法,训练学生养成读书的方法和习惯,如:粗读与细读相结合;读书与勾画重点相结合;读书与思考相结合,有疑难之处做出符合标记;把握时间分配等。(2)课中读书时,老师要注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适时观察学生的自读情况,巡回检查,个别辅导。

3问题是开展自主互助学习的关键

问题的提出可以是学生自主学习时遇到的,也可以是他们在小组互助学习时提出的,也可以是教师课前预设的,总之凡是与所学内容相关的问题都可以成为交流学习的材料。刚开始时,学生未必能主动提出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察觉,去发现问题,此时教师要有耐心,多鼓励、多引导,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打消学生的心理障碍,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才能得到提升。教师还要充分运用好课本中“主题探究”、“活动设计”、“相关链接”等,激发学生的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从而产生内在的持续的学习动力。

4互助合作是开展自主互助学习的核心

教师要给每个学习小组确定互助合作学习的任务,这是学习小组共同的学习目标。任务是团体性的而不是个体性的,并且最好具有开放性,答案不一定是唯一的,这样更有利于小组成员特长的发挥和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个成员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任务确定后,学习小组的每位成员还必须明确分工,每个人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小组长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和结果;还有检查员、发言人等,不同角色定期交换,轮流担任。这样既保证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正常、有序的进行,又避免了小组成员间相互推卸责任。并且角色互换,使每位学生在不同的角色中得到锻炼,其能力得以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不时介入,及时指导,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5小组展示是自主互助学习能力的提升

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后,安排他们把学习结果展示出来,又进一步提升了他们互助合作学习的能力。不是某一个同学来展示,而是一个学习小组都来参加展示,这就需要他们合理安排展示环节,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特长。思品课的教学目标应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放在首位,在展示环节,学生通过深情并茂的展示,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还锻炼了他们的能力,激发了他们的情感,做人的价值观无形中得以形成,从而达到思品课教育育人的目的。这个环节的完成,还需要学生具有团队精神,让他们从小就知道:一个学习任务,需要小组成员互相配合,共同合作才能更好的完成。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为以后更好的融入团队打下良好的基础。

6评价是自主互助学习的升华

评价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学生自评、组内自评、生与生互评、组与组互评,也可以是教师评价。学生评价需要注意客观真实,有理有据,最好能确切的指出好在什么地方,哪里有不足之处需要怎样改进。教师评价要讲究艺术,尽量使用鼓励性评价。教师的话对学生往往有导向性作用,一方面学生会很在意教师的评价,另一方面别的学生也会学着老师的语言来评价他人。另外,所有评价都要及时才能发挥激发活力的作用。

7穿插巩固是自主互助学习有效的补充

由于各个小组学习的任务不一定相同,有的学习内容本小组没有认真探究,只是听别组同学展示了一遍,未必弄懂了,这就需要在小组展示后向别的同学或老师请教,把知识真正弄懂。

8检查反馈是自主互助学习效果的检验

学完一节内容后,及时的检测一下学习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既是一个查缺补漏的过程,也可以起到强化知识的作用。教师可以根据检测的情况,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学生也可以品尝到学习的成就感,可谓一举多得。

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心得体会 篇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符合形势,切合实际的。它先后写入党章、写入宪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使全党在思想上有了鲜明的时代标识,使党的团结统一有了思想根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思想武装,前行的指南。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心得体会 篇1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于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深刻回答了事关民族复兴和实现伟大梦想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展现了时代的新气象,顺应了时代的新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进程中,直面困难矛盾和风险挑战,不懈探索难题、推进事业发展的新路径。

严复及其自由主义思想 篇11

关键词:严复;自由主义;思想

一、严复的个人经历及其自由主义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严复,字几道、又陵,1854 年l月出生于福建侯官。14岁那年父亲去世,致使整个家庭陷入贫寒之中。1866年,为了不交伙食费并且每月还能得到四两银来补贴家用,严复考入了洋务派创办的福州船政学堂。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严复在福州船政学堂学习海军并接受了洋务派“ 自强”、“求富”的思想。1871年,十九岁的严复在军舰上实习六年。1877 年他又被洋务派送往英国留学。在英国期间,严复对英国繁荣的经济、文化及完善的社会制度感触颇深。他由关注西方的科学技术扩展到积极探究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法律和文化, 据严复自己讲,他“尝入法廷,观其听狱,归邸数日,如有所失。……谓英国与诸欧之所以富强,公理日伸,其端在此一事” [1]。严复两年后回国, 在福州船政学堂任教一年。他应李鸿章之邀,于1880 年到天津北洋水师学堂任职,直到 1900 年义和团将学堂毁坏。正是严复二十年的北洋生活和两年的赴英留学经历,使他拥有良好的中西文化背景,为他翻译和介绍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

自1840 年的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应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清政府从19 世纪60 年代起实施“洋务运动”,建立一大批新式军用和民用企业,试图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寻求中国的富强之路。然而,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号称当时亚洲第一海军的中国北洋水师惨败于小国日本,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从此,中国陷入了帝国主义的疯狂瓜分,中华民族的存亡面临最艰难的时刻。甲午战争的失败促使中国的有识之士们认识到,仅仅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并不能使中国富强,应该寻找在根本上能够使中国强大的真理。于是,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并认识到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上尤其重视商业,政治上则都开设议院。在此历史背景下,作为西方经济、政治主流思想的自由主义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将自由主义思想引入中国的人,就是具有学识广博和个人阅历丰富的严复。

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惨败,以及随后《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严复对当时的清政府失望至极,对西方繁荣愈加渴望,他的民族责任心促使其“是年复有《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诸文,均刊于天津之《直报》”[2]。随后又作《救亡决论》,以上这四篇文章皆为指出当时中国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这也是严复宣传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开端。于是,严复批评洋务派,宣传西方由主义思想,并积极主张维新变法。

二、严复自由主义思想的内容

(1)物竞天择的进化论思想

严复关于进化论思想的论述最早出现在1893年之前写的《〈庄子〉评语》中,在《〈庄子〉评语》中,严复从人类进化过程中遵循“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出发,阐释了自由的必要性。他指出,自由是人类在剧烈的“物竞”中寻求自我保存的根本条件,是人的本性。人类对自由的追求,绝不能被传统文化中“经式仪度”所束缚。此外,严复在庄子哲学中自由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由主义的政治主张。然而,庄子的自由思想是以命定论为基础的,其价值仅局限在个人精神境界。严复则将进化论作为其自由观的理论基石,他说:“为帝王者,其主治行政,凡可以听民自为自由者,应一切听其自为自由,而后国民各尽其天职,各自奋于义务,而民生始有进化之可期”[3]。严复的这一段话指出,只有给予人民自由,人民才会各司其责,各守其职,民生才能得到进化。

在《〈庄子〉评语》中,严复的进化论思想源于对庄子自由思想的创造性转化,这是严复进化论思想的理论基础。严复的进化论思想主要体现在1898年出版的译著《天演论》中,该书译自英国哲学家赫胥黎所写的《进化论与伦理学》( Evolution and Ethics ) , 赫胥黎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天良”,这种“天良”让人们在社会进化过程中能够彼此友善、互相帮助,从而抑制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界进化规律。然而,在严复看来, “天良”不能使中国人觉醒以及主动地奋发图强。因此,他以斯宾塞“任天为治”的进化论思想对赫胥黎的“天良论”进行了完善,认为“天良”不是天生的,而是在进化过程中后天产生的。简而言之,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也适用于人类社会。“自营甚者必侈于自由, 自由侈则侵, 侵则争, 争则群涣, 群涣则人道所恃以为存者去。故曰自营大行, 群道息而人种灭也。然而天地之性, 物之最能为群者, 又莫人若。如是则其所受于天, 必有以制此自营者, 夫而后有群之效也”[4]。严复的这一段话指出了自由和进化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如果人类过于自由,会导致彼此之间的争斗,这样会引起群体的涣散、不团结,进而使“群道息而人种灭”。然而,凡是人类,谁都会有欲望,于是出现了自营,自营才会导致竞争,竞争才能促进进化。另一方面,对于天演之事,善于群体生活的人能够得以保存,个体生活的人便会灭亡, 太过自营, 过于自由, 又会对整个群体的存在构成威胁。这时,只有借助于邢礼来维持并保护群体,即“治化”。严复的进化论思想激起了国人挽救民族危亡的信心和勇气,于是革命派以及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纷纷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2)“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自由观

1895 年初, 严复在其发表的《论世变之亟》中提出了“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思想。首先,在他看来,“自由为体,民主为用”是西方富强的根本原因,体现在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领域。第二,自由乃天赋人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天赋人权论”是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中用来批判“君权神授说”,提倡民主、平等的理论。在那个中国正处于封建专制的时代,严复的这一思想主张无疑是需要强大的勇气的。同时,他又认为,实行自由民主制度是需要前提条件的:自由要以自治能力为前提。自治能力取决于国民在智、力、德方面的水平。西方国家之所以“人人得以自由、国国得以自由”,就是因为其公民的智、力、德的素质较高,使其国民足以自治。然而,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正处于帝国主义的疯狂瓜分之下,根本原因就在于国民智、力、德水平的低下。因此,严复提出救亡图存在于“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并将其作为治本之策,在根本上提高国民素质。达到这个目的至少需要30年时间,当实现国民的自治时,不仅为自由民主制度奠定夯实的基础,还能挽救民族危亡。第三,严复认为,自由是实现“科学”和“民主”的根本保证。西方文化中“科学”和“民主”思想之所以不断壮大的原因就是有自由作为前提条件。在价值取向上,中国近代多数知识分子如康有为、谭嗣同从传统道德层面来理解民主,他们的思想基础与民主以悖论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以致于近代的民主观念具有不稳定性。此外,在对西方科学的认识上,中国近代多数知识分子主要关注具体的物质,而未意识到科学所体现的一种内在的自我批判的精神。而严复对西方文化中“科学”和“民主”的潜在精神的实质性认识便是他的自由价值取向,因此,梁启超说到:“然西洋留学生与本国思想界发生关系者,复其首也”[5]。

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心得体会 篇12

实现党内和谐需要具备哪些必备条件呢?

一、党内在思想上必须统一

思想和谐的前提是党的思想理论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能够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具有科学性、人民性、民主性、开放性,能够指导全党带领人民全面推进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谐是一种动态的和谐,就是在党的思想理论的与时俱进中,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中,以及在实践中、在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中不断在新的更高的层次上求得共识。有了思想和谐,就会有党的行动的和谐,党组织就必然具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要求我党坚持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他认为这些非无产阶级意识一定会反映出来,这就决定了“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1]。毛泽东曾经讲过,有了“主义”,人们才有所指望,有所趋向。“古田会议决议”是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用无产阶级思想占领意识形态阵地的一篇光辉文献,他在这个决议中明确规定,党的领导机关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一定要铲除各种错误思想的根苗,把红军完全建立在马列主义的基础上。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关于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十大关系的理论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之上的,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构建党内和谐,必须接受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唯物论和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只有这样,我们党的建设才能够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才能使我们少走弯路,沿着正确的轨道不断向前发展。

应该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可动摇地占据着我们党内的主导地位和领导地位,这是主旋律,但在主旋律上,夹杂着噪音,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观念还一定程度存在于我们党内。要从根本上消除这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在党内形成和谐统一的思想氛围,就必须大力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使他们筑起坚不可摧的思想大堤。一是要正确处理好一元化和多元化的关系。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的灵魂。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和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这并不是要通过强制地、单纯划一的只能容纳一个声音、一种观点的“万马齐喑”来实现,而是要通过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来加以促进。二是正确处理好党性和个性的关系。党性与个性是辩证统一的,对党员来说,党性是个性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个性的充分发展又有利于更好地为党的事业工作,从而更具体地坚持党性原则,二者为增强党的和谐所必需。各级党组织要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在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实践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个性。三是要正确处理好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要形成党内思想上的和谐统一,不仅需要各级党组织通过政治动员,把广大党员的思想统一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上来,同时还需要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千方百计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让人民群众真正尝到和谐社会带来的实惠,这样才能进一步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和凝聚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上来。

二、党的各级组织必须具有凝聚力

组织和谐具体表现为党组织之间、党员与党组织之间、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关系的和谐。它是党的和谐的重要保证,没有党内组织上的和谐,就不可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不可能形成党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和良好氛围。历史经验证明,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早在1938年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讲到党的纪律的“四个服从”时说:“谁破坏了这些纪律,谁就破坏了党的统一。”[2]建国初期,他在总结高饶事件教训后,建议七届四中全会制定了《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指出,“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这一点,不但被我们党的历史发展所证明,也被世界上其他政党的历史发展所证明。党的团结和统一,始终是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对于我们这样的执政党来说,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既是全党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所以,江泽民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新的生命力,革命时期这样,建设时期也是这样。”[3]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就要维护中央权威,这是我们党和其他政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反复证明了的。一个没有中央权威的党,必然导致党内的自由主义、分散主义泛滥。这样的党,是不能有真正的团结统一的。当然,我们党所要求的维护中央权威,并不是不要民主,只要集中,更不是要搞封建的专制主义,而是要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维护中央权威。

现在,一些无视中央权威的现象,在有些地区、部门和领导干部那里时有发生。如改革开放以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一直存在着,这既削弱了中央权威,又破坏了民主集中制和党的团结统一,对党的事业损害极大。因此,维护中央权威,也是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内在要求。首先,要不断促进各级党组织的和谐。据统计,目前全国有450多万个党组织,这些党组织如果能够团结和谐,起到应有的战斗堡垒作用,有号召力、凝聚力,党群关系顺畅,全社会就能和谐。要严格遵守党章规定的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服从中央的要求,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级党组织应该充分尊重和听取下级的意见,关心、帮助和指导下级工作。要正确划分各级组织的责、权、利关系,充分调动各级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其次,要不断促进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关系的和谐。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应该充分保证和发挥参政党的作用,为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提供场所和途径。要在坚持党的政治领导的前提下,应与工青妇等各种群众组织加强沟通和协调,并赋予它们相对的自主性、独立性,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使之成为群众利益表达的重要渠道,进行社会整合的特定主体。此外,还应鼓励社会上的各种民间群众团体、组织在特定范围内的合法发展。第三,要不断促进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和谐关系。党组织既要强调党的纪律的严肃性,严格要求每一个党员履行义务,又要不断疏通党内民主渠道,保证党员的民主权利,鼓励党员在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指导下思考问题,独立负责工作的创造精神,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党内必须充分发扬民主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的活力的源泉,更是党内和谐最重要的基础。实践证明,发展党内民主,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级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集中全体党员的智慧,凝聚全党的意志和力量;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党组织内部形成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和求真务实的风气,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有利于全党或组织内部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实行行之有效的党内监督,不断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党内民主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理论论述。在《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一文中毛泽东指出,为了在全党和全国发现许多新的干部和领袖,“党内的民主是必要的”,[1]首次明确使用了“党内民主”这一概念。“党内民主”这一概念的提出,为我们党发展党内民主,为保证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奠定了理论基础。毛泽东认为,党内民主是一个党员对待党内其他同志应当具有的态度,即平等的态度。具体地说,就是一个党员对待党内其他同志“要有同志的、朋友的、兄弟的、姐妹的态度”[4]。平等是民主的基础,采取平等待人的态度对于居于领导地位的党员干部来说尤为重要。他提出,处在伟大斗争面前的中国共产党,要求整个党的领导机关、全党的党员和干部,高度地发挥其积极性,才能取得胜利。而积极性的发挥,则有赖于党内生活的民主化。他特别强调指出:“扩大党内民主,应看做是巩固党和发展党的必要的步骤,是使党在伟大斗争中生动活跃,胜任愉快,生长新的力量,突破战争难关的一个重要的武器。”[1]毛泽东科学地阐述了党内民主的内涵,从党的事业的全局高度论述了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性,提出了正确处理民主和集中的关系,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正确处理党性和个性的关系,正确处理少数人和多数人的关系,建立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的委员会制度,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等一系列正确主张。

毛泽东指出,发扬党内民主,让人说话,要明确两个界限。“一个是,遵守党的纪律,少数服从多数,全党服从中央。另一个是,不准组织秘密集团。”[5]只要不是违反纪律的,只要不是搞秘密集团活动的,都应当允许他讲话,讲错了也不要处罚。只要服从决议,服从多数人决定的东西,少数人可以保留不同意见。毛泽东认为,容许少数人保留意见有两方面好处:一是错误的意见只是暂时保留,经过时间推移和实践检验,最终会得到改正,这样照样达到了纠正错误的目的;二是少数人的意见在许多时候是正确的,在这种情形下,允许少数人保留不同意见,实际上就是坚持真理。发展党内民主,重点是要建立和完善党内民主的各项具体制度,毛泽东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第一,建立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毛泽东明确指出:“实现党内民主的办法,是实行代表大会及代表会议的制度。”[6]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党的一项根本的组织制度,是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为完善这一制度,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建立常任代表制度的设想。近年来,我们党在市县进行的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正是对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常任制的恢复和具体实践。第二,建立和完善党的委员会制度。早在1948年,毛泽东就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健全党委制》的决定,指出了个人决定重要问题的危害性,提出健全党委制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的党委会议制度。毛泽东指出:“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党的重要制度。”[7]毛泽东的党内民主思想,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

四、党内必须严厉惩治腐败行为

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战胜腐败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毛泽东历来主张对腐败分子一定要严惩,决不姑息。为此,他在全党发动了以延安整风运动为代表的多次整党整风运动,坚决把腐败分子从党内清理出去,纯洁党的队伍。而且,他从高级干部抓起,敢于打“大老虎”,以达到警示教育的目的。建国后不久,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还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毛泽东指出,“反贪污、反浪费一事,实是全党一件大事”,“应把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看做如同镇压反革命的斗争一样的重要。”[8]毛泽东认真严肃地处理了刘青山、张子善案件,同意法院对他们作出死刑判决。毛泽东在公审刘青山、张子善大会之前说:“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能够挽救20个、200个,2 000个,20 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9]通过运动,狠狠打击了不法资本家和蜕化变质分子,打退了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为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纯洁了党的队伍,保证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

今天,我们党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要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要克服执纪不严、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对违反党纪国法的,不论涉及哪一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严肃查处。唯有如此,才能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才能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成为实现和谐社会的强有力保证。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需要实现党内和谐,以党内和谐的示范带动全社会的和谐。要实现党内和谐,需要具备相应的主客观条件。首先,党内在思想上必须统一;其次,党的各级组织必须具有凝聚力;第三,党内必须充分发扬民主;第四,党内必须严厉惩治腐败行为。

关键词:和谐社会,党内和谐,思想统一,组织有力,发扬民主,惩治腐败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78-529.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8.

[3]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75.

[4]毛泽东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9.

[5]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7.

[6]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37.

[7]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40-1264.

[8]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0-191.

上一篇:席慕容 诗二首下一篇: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课文《鸟的天堂》教案